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导学案

一、自学探究

1、是么是自然资源?

2、下列资源中哪些属于自然资源,那些不是,为什么?

水资源、汽车、天然宝石、青藏铁路、小麦、煤炭、电脑、长江。

二、P63活动题1:

1、什么是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认识和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区分下列自然资源中哪些是可再生资源,哪些是非可再生资源,并说明理由

温泉树木草地潮汐能藏羚羊

风能海鱼核能天然气花岗岩

可再生资源有:

理由是:

非可再生资源有:

理由是:

3、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对于可再资源要合理利用,并且注意_____________;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应该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下面两位同学的说法,你支持哪一种?。

A、非可再生资源,用一些就会少一些,所以我们应该节约和保护.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我们不用节约和保护。

B、不对!可再生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如果我们不节约和保护也会枯竭的。

三、读课本P64,完成下表:

由此可知: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是我国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四、小组探究讨论

1、“人均不足”的人为因素有哪些?

2、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呢?

五、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六、课堂检测

1、小组合作设计保护或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告语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初中地理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和重要性及中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现状。 【教学重难点】 1.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 2.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并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对于我们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来说,有许多东西是得益于自然界的奉献。比如:我们做饭用的铁锅,它来自于自然界中的铁矿。大家分析一下,铁矿从哪里来?(自然界)对人类有何意义?(有使用价值,即有用)可见铁矿就是一种自然资源,叫做铁矿资源。下面请同学们说出家里的生活用品中,哪些来自于自然界?是何种自然资源? 学生积极思考,然后教师提问,学生的回答中有的是自然资源,有的不是;有的直接来自于自然界,有的则间接来自于自然界。教师要做好点评,让其辨明“真伪”。 二、新课教学 1.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请同学们说一说,在大自然中有哪些资源?什么是自然资源呢? 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等,都是自然资源。所以,自然资源必须能直接从自然界获得,即具有自然属性,还应服务于生产和生活,对人类有利用价值即经济属性。 教师举例说明:铁矿石、小麦、甘蔗和闪电哪些是自然资源?(铁矿石是;小麦和甘蔗虽然对人类有用,具备了经济属性,但不是从自然界中直接获取的,而是经过人类的培育和加工,所以不是自然资源;闪电存在于自然界中,但在目前科技条件下,人类不能直接利用,所以它只具备自然属性,不具有经济属性,不是自然资源。) 教师总结:判断物质是否是自然资源时,要看是否同时具备“自然”和“经济”属性。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_教学设计_教案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与重要性。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现状。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探究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和积极地参与到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的行列中。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 教学难点: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3.教学用具 4.标签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作文中经常用到这样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那么如何的“地大”,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都已经学到了。如何的“物博”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去认识我们物产丰富的伟大祖国。(板书课题) 一、自主探究 阅读学习“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找出以下问题:

1.什么是自然资源? 2.自然资源的分类? 3.怎样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归纳提升: 1.从衣、食、住、行和学习等方面,举例说明哪些是自然资源? 2.小组讨论:在我国东南沿海,小河中的水为什么总也流不完? (提示:水资源是一次性资源吗?从而引出自然资源的分类。) 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如土地、阳光、森林水、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如煤炭、石油、铁矿等。 3.过渡:引入教材3.1可循环使用的土地资源和3.2用一点就少一点的煤炭资源进行比较。 (通过比较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形成过程和速度的不同,明确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要区别对待)。 对于可再生资源: 要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探究一:认识和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适时点拨提升,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探究二:小组讨论对于可再生资源,是不是就可以不注意保护和培育呢?难道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有严格的界线吗?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如果不加以正确使用,可再生资源也可能变成非可再生资源。 二、认识现状 出示我国自然资源现状表,让学生对“地大物博”有清醒的认识。 使学生意识到: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是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1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了解自然资源与人类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与重要性。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且破坏严重的现状。 教学重难点 1.自然资源的主要类型及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 2.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教学设计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设计者:)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播放一段反映我国国土辽阔、资源丰富的视频,这就是我们美丽的大自然,她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呢?土地、阳光、矿产、水、森林等。它们是存在于自然界,还是人为创造的?它们对人类来说有没有利用价值? 出示板书课件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二、自主研读初步感知 同学们自主预习教材62~66页内容,完成学生用书有关题目。 1.从衣、食、住、行和学习等方面,举例说明哪些是自然资源? 2.小组讨论:在我国东南沿海,小河中的水为什么总也流不完? (提示:水资源是一次性资源吗?从而引出自然资源的分类。) 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循环使用。如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非可再生资源: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如煤炭、石油、铁矿等。 引入教材图3.1可循环使用的土地资源和图3.2用一点就少一点的煤炭资源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形成过程和速度的不同,明确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要区别对待。) 引导学生回答,对于可再生资源:要合理利用,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对于非可再生资源:应该十分珍惜和节约使用。 三、小组合作深化探究 探究一:认识和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老师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适时点拨提升,引导学生正确区分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探究二:小组讨论对于可再生资源,是不是就可以不注意保护和培育呢?难道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有严格的界线吗?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如果不加以正确使用,可再生资源也可能变成非可再生资源。 1.识现状。出示我国自然资源现状表,让学生对“地大物博”有清醒的认识。使学生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教案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能够根据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准确认识和区分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并联系实际说出两种资源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2.能够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提升资源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 1.知道什么是自然资源,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2.联系实际说出两种资源对于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意义。 3.了解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特点,正确认识我国的自然资源现状。 (二)教学难点 树立正确的资源观,自觉养成节约和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习惯,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策略 根据课标要求,在充分调研和分析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以启发式讲授为主要方法,引导学生调用已有知识,充分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环节中,教师运用大量的生活实例辅助教学,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养成良好的节约、保护自然资源的习惯。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地理用具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身边有哪些用品与自然资源有关? 学生答案预设:从教室中的物品入手,列举出课桌、书本、窗帘、黑板等。 教师:到底什么是自然资源呢,我们进入本节内容的学习。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接引入第一个教学主题。】 讲授新课──什么是自然资源? 教师:请同学们看这四幅图片,分别为我们所熟悉的公交车、教学楼、食物和课本,你能详细说一说每种物品都与哪些自然资源相关吗? 学生答案预设:汽车车身─钢材─铁矿石、煤炭资源等,教学楼外墙瓷砖─黏土─土地资源等,食物─小麦─阳光、水分、土地等自然资源,课本─木材─森林资源等。学生还会有很多内容的补充,言之有理即可。 教师:我们通过这四个例子不难看出,生活中的物品的原材料和能量是来自于自然界的,是我们所需的自然资源。谁能总结一下,给自然资源下个定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