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

史记

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译文】

吸取过去的经验教训,可以作为以后的借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史记·项羽本纪》【译文】

项庄舞剑的目的,在于刺杀刘邦。

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

——《史记·鲁周公世家》

【译文】

洗一次头,多次用手握住头发;吃一顿饭,多次吐出口中的食物。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史记·陈涉世家》【译文】

燕雀怎么能知道鸿鹄的远大志向呢?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史记·管晏列传》【译文】

仓库充实,人民就懂得礼节;衣食丰裕,人民就知道光荣和耻辱。

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

——《史记·魏公子列传》【译文】

将帅在外作战,为了国家的利益,有时候可以不听从君主的命令。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史记·春申君列传》【译文】

在应该下决断的时候,若犹豫不决,必然深受其害。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史记·蔡泽列传》【译文】

太阳到了最高点就会向下移动,月圆之后则会慢慢变缺。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史记·贾生列传》【译文】

灾祸中依傍着幸福,幸福中隐藏着灾祸。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说己者容。

——《史记·刺客列传》【译文】

大丈夫甘愿为理解和赏识自己的人去死,女人情愿为爱慕自己的男人而打扮。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史记·淮阴侯列传》【译文】

聪明的人虽然思考问题很缜密,但也难免会有失误;愚笨的人若能深思熟虑,也一定能有所收获。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译文】

飞鸟被捕完了,再好的弓箭也要被收藏起来。狡猾的兔子被捉完了,猎狗就要被煮着吃了。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史记·滑稽列传》【译文】

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说的话也是善意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史记·货殖列传》【译文】

天下人来人往,熙熙攘攘,无一不是为了利。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

——《史记·游侠列传》【译文】

言语一定要信实,行为一定要果敢,已经许下的诺言要真心实意地去履行。

汉书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

——《汉书·高帝纪上》【译文】

符合道德的就可以昌盛,违逆道德的就遭到灭亡。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汉书·高帝纪下》【译文】

大风吹得云彩飞扬,我的武德遍及天下。现在衣锦还乡,怎么才能得到勇猛的将士来守卫天下呢?

忠言逆耳利于行,毒药苦口利于病。

——《汉书·张良传》【译文】

忠实的劝告往往听起来令人不舒服,但是却对我们的行动有好处,

有毒的药品虽然很苦,却有利于治病。

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

——《汉书·贾谊传》【译文】

礼仪法规的作用是在事情尚未发生之前规范人们的行为,而法令的作用则是在事情发生之后再进行处理。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汉书·董仲舒传》【译文】

与其站在水边渴望得到水中的鱼儿,还不如赶紧回去结网捕鱼,让愿望实现。

后汉书

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后汉书·马援传》【译文】

大丈夫立志,处境越穷困意志越坚定,越老而志气更雄壮。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后汉书·宋弘传》

【译文】

贫贱时候所结交的知心朋友不能忘记,贫困时与自己共患难的妻子不能抛弃。

浊其源而望流清,曲其形而欲景直,不可得也。

——《后汉书·刘恺传》【译文】

使河水的源头混浊却想得到清泉,使树木的外形弯曲却想得到笔直的影子,这是不可能的。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后汉书·班超传》

【译文】

不进老虎窝,就不能捉到小老虎。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后汉书·列女传·乐羊子妻》【译文】

有志气的人不喝偷盗来的水,清廉的人,不接受不敬的人给的食物。

安贫乐道,恬于进趣。

——《后汉书·韦彪传》【译文】

安于贫穷,以守身求道为乐,以恬淡的态度来对待向前进取。

国以简贤为务,贤以孝行为首。

——《后汉书·韦彪传》【译文】

治理国家以选择有才德的贤人为首要任务,选择贤人以看他是否孝敬父母为首要标准。

天下之祸,不由于外,皆兴于内。

——《后汉书·傳燮传》【译文】

天下的所有祸患,无一不是由内部兴起。

三国志

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衣食为本。——《三国志·魏书十三·华歆传》【译文】

治理国家的人应该以老百姓作为根基,而老百姓的生活则以丰衣足食为根本。

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

——《三国志·吴书九·周瑜传》【译文】

蛟龙若得到云和雨,就会飞腾上天,终究不会呆在池中。

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规祸于未萌。

——《三国志·魏书二十八·钟会传》

【译文】

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晋书

人道之始,莫先于孝悌。

——《晋书·潘尼传》【译文】

为人之道,首先在于孝敬父母

与敬爱兄长。

吾虽不杀伯仁,伯仁由我而死。

——《晋书·周顗传》【译文】

我虽然没有亲自杀死伯仁,但伯仁却是因我而死。

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晋书·陶潜传》【译文】

我不能为了五斗米就向人屈服,低三下四去服侍那些品味低下的权贵。

义感君子,利动小人。

——《晋书·苻登传》【译文】

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宋书

喜过则不重,怒过则不威,能以恬漠为体,宽愉为器,则为美矣。

——《宋书·颜延之传》【译文】

欢喜过度就会显得不庄重,愤怒过度就会失去威严,如果能够以宁静

淡泊作为主体,以宽容愉悦作为表现,那么就可以称得上完美了。

南齐书

尺蠖之屈,以求伸也。

——《南齐书·孔稚珪传》

尺蠖用弯曲来求得伸展。

梁书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梁书·范缜传》【译文】

人的肉体存在则精神就存在,人的肉体不存在了精神也就灭亡了。

陈书

举善从谏,在上之明规;进贤谒言,为臣之令范。

——《陈书·宣帝纪》【译文】

重用善士,接受劝谏,这是君主应该遵守的规则;举荐贤良,直言进谏,这是大臣应尽的职责。

魏书

量己者,令终而义全;昧利者,身陷而名灭。

——《魏书·太祖纪》【译文】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仅能保持善名,而且还可以保全道义;利欲熏心的人,不仅身陷囹圄,而且名声也会遭到损坏。

北齐书

瓜田李下,古人所慎;多言可畏,譬之防川。

——《北齐书·袁聿修传》

【二十四史】24句名言,高考阅卷老师都喜欢

《二十四史》24句名言,高考阅卷老师都喜欢! 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聪明人考虑千次,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者考虑千次,总会有一次收获。任何事情,只要付出了,就一定会有所收获。 2、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周岂页》 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有时候要学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刚柔相济,容人之短。 3、君子立身,虽云百行,唯诚与孝,最为其首。——《隋书·文帝纪》 在社会上立足,需要完善的修养和品行,但诚与孝是最重要的。没有诚信的能力,会大打折扣;而孝心,更是人之为人的根本。 4、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杨震传》 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人生在世,要有所敬畏,懂得慎独。任何时候,都不应做有悖道德和原则的事。 5、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扬雄传》

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去除束缚心灵的功利欲望,你才能真正享受生活的安宁和自在、洒脱。 6、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后汉书·刘般传》 浑浊源头流出清澈泉水,扭曲形体有笔直影子,都是不可能的。 环境的影响是巨大的,选择融入什么样的朋友圈,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 7、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要敬畏自己所处的位置,像临着深渊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 学识越高越应谦恭卑下,名气越大越应谨小慎微,俸禄越多越不该索取分外之物,唯此才能功成天下。 8、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旧唐书·魏徵传》 以铜作镜子,可以端正衣服和帽子;以历史作镜子,可以知道兴衰和更替;以人作镜子,可以明白得失。 9、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梦想再美好,不付诸行动,也只是空想。

二十四史简介

二十四史简介 史记 《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人。生于汉景帝中元五年,大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汉中央政府做太史令,负责管理皇家图书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历法。司马谈打算编写一部通史,愿望没有实现就死去了。临死的时侯,嘱咐司马迁完成他未竟的事业。 司马迁幼年时就很刻苦,十岁开始学习当时的古文,后来跟着董仲舒、孔安国学过《公羊春秋》、《古文尚书》。汉武帝元朔三年,司马迁二十岁,满怀求知的欲望,游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到处考察古迹,采集传说。通过对历史遗迹和西汉建国前后的史实的实地调查,司马迁开阔了胸襟,增长了知识,为后来编写《史记》作了很好的准备。司马谈死后,司马迁承袭父职,做了太史令,有条件看到大量的图书文献和国家档案,这对司马迁编写《史记》是一个不可缺少的条件。 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开始编写《史记》。天汉二年,李陵率兵随李广利出击匈奴,兵败投降。汉武帝向司马迁询问对李陵的看法,于是,司马迁说,李陵投降,是因为众寡不敌,又没有救兵,责任不全在李陵身上。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有意替李陵回护开脱,贬责汉武帝的爱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广利。于是,把司马迁投进监狱,处以腐刑。三年后他被赦出狱,更加发奋写作《史记》。大约在征和二年,基本上完成了编撰工作。司马迁死后许多年,他的外孙杨恽才把这部五十二万多字的不朽名著公诸于世。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提到《史记》缺少十篇。三国魏张晏指出这十篇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后人大多数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史记》残缺是确凿无疑的。今本《史记》也是一百三十篇,有少数篇章显然不是司马迁的手笔,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 《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国策》、《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地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汉书 继司马迁撰写《史记》之后,班固撰写了《汉书》。班固,字孟坚,扶风安陵人,生于东

二十四史中的经典名句

读史明智! 二十四史中的经典名句 2016-05-13 一起学语文 读史明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一般意义上的二十四史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二十四史中的经典名句: 1、义感君子,利动小人。《晋书·符登传》 译文: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2、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周岂页》 译文: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 3、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宋书·江夷传》 译文: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才可以饰之以文。 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二十四史经典名句带译文

《二十四史》的经典名句 1. 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史记》 译文:有钱人赞助别人钱财,仁义道德的人用言语教导或指导他人。 2.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 译文:能够做到一件事情的人未必能够说出他是如何做的,而能够说出怎么做这件事情的人不一定能够做得好这件事情。 3.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史记》 译文:能听之于耳,虑之于心叫作聪明;能自我反省,叫作明智;能谦虚克己,叫作强者。 4. 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史记》 译文:苦口的直言,就像良药;动听的言辞,就像疾病。 5.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史记》 译文:依赖品行立足的人越来越兴盛,依赖武力让人顺服的人会逐渐走向消亡。 6.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7.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史记》 译文:事情要取得成功很难,但失败却非常容易;时机要得到很难,但失去却十分容易。 8.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史记》 译文:明智的人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早早预见,聪明的人在无形中就能避开灾祸。 9.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史记》 译文:道德越高尚,为人处事好,就越安全;权势越大,更容易滥用权力,刚愎自用,就越危险。《汉书》 10.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

译文:先采取行动的往往处于主动地位,后采取行动的往往被人所制。 11.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汉书》 译文:对于统治者来说人民是最重要的,而对于人民来说吃饭是最重要的。 12.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汉书》 译文:为了国事而忘记家事,为了公事而忘记私事。 13. 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汉书》 译文:精神过度使用就会衰竭,身体过度劳累就会疲惫,精神与身体都疲累不堪就会死亡。 14.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汉书》 译文:懂得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懂得适可而止就不会遇到危险。 15.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汉书》 译文:在一百里的范围之内,可能气候是一样的,出了一百里,这个气候就不同了,如果你出了一千里,俗也不同了。 16.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 译文:不为贫贱而忧虑悲伤,不为富贵而匆忙追求。 17. 事不当时固争,防祸于未然。《汉书》 译文:事情不应该立马确定下来,防止祸端在没有发生之时。 18. 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译文:有志气的人,最后一定成功。 19. 廉约小心,克己奉公。《后汉书》 译文:处事谨慎,能够约束自己的私欲,以公事为重。 20. 丈夫有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译文:大丈夫立志,越是处境困难时越是坚定不移,越是年老,其志向越是雄壮。 21. 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

下列不属于24史的是

下列不属于24史的是 《白》是指以下内容,而《杜》则不属于《二十四治史》,除以下所列书籍外。《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刀二十四正史》的总称。那就是: 《史记》(韩司马迁) 《汉书》(班固,汉) 后汉(范烨,宋朝) 三国编年史(金·陈寿) 《金经》(唐方玄龄等) 《宋书》(南朝梁·申越)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宪) 《梁书》(唐思莲) 陈姝(唐思莲、姚) 《魏书》(北齐) 《北齐书》(唐·李白尧) 2. 《周书》(唐令湖德芬等) 《隋书》(汤为政等) 南石(唐延寿) 北史(唐延寿) 《唐古书》(刘适后晋) 唐新书(宋·欧阳修、宋奇)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宋史(元拓拓等) 辽史(元陀陀等) 金史(袁拓拓等) 元代历史(明·宋濂等) 明代历史(张廷禹、清等)。 226评论分享报告打包 黑绵羊山伯爵 2019-05-31 专注于 严教授武家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所指出的那样,每一个王朝对我国历史编纂的官员或任命的历史书,内容使用官方历史数据,从传说中的三个皇帝开始,直到明朝崇祯皇帝,总24日说“历史24”的理由。 二十四史编辑讨论10 上传视频 同义词24史一般指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约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 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

二十四史中的经典名句鉴赏

二十四史中的经典鉴赏 读《二十四史》,可阅尽世间兴衰、人情世故。但读过《二十四史》的人,都知文言文枯燥隐晦,读起来很累。现将经典名句撷取66句分享品读,以史为鉴,阅尽人间兴衰事。 《史记》 1.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感悟: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聪明之人不可能永远聪明,他也有失误的时候,只有正确对待失误,才能将它降低到最少。反之,看似愚笨的人,他也有聪明的时候,只要加以学习,就会有所收获。 2.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 译文:明智的人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早早预见,聪明的人在无形中就能避开灾祸。 感悟:沿袭古意,指事物还没有发生之前就预见到了事情的发生,危险出现之前就已经安排好了避免危险的方法,喻指要着眼长远,居安思危。 3.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感悟:人在危难关头,生命的火焰即将熄灭的时刻,最容易流露真情。儒家早期的代表人物主张“性善论”,认为人性本善,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回归到善的境界。善是人心的本来面目,孟子说:“人人皆可为尧舜”,就是要求人听过自己的主观努力,恢复人心的“善”。 4.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译文:能够做到一件事情的人,未必能够说出他是如何做的;而能够说出怎么做这件事情的人,不一定能够做得好。 感悟:在现代社会中,如果我想要改变别人的思想和行为,首先自己必须是一个心口一致的人,如果自身行为不端,只是口头提倡和标榜某些文明理念,当然不能让别人心悦诚服。 5.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译文:(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感悟:名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对名利无止境的贪念;真正摧毁一个人生活的并不是名利,而是随名利而来的虚荣、黑洞一样越来越大的欲望。追求名利,同时不被名利左右的人,才是有理想的人,有智慧的人。 6.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译文:苦口的直言,就像良药;动听的言辞,就像疾病。 感悟:良药苦口、忠言逆耳,这句话韩非子写过,孔子对弟子说过,六祖惠能对信众颂过。从小到大,耳熟能详。说的都是一个道理,逆耳之言,拂心之事,是进修德行的砥石 7.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译文:依赖品行立足的人越来越兴盛,依赖武力让人顺服的人会逐渐走向消亡。 感悟:财富、威信与权贵无不由德而兴、由德而久,而自持一时背景和鲁莽之力的愚者哪个有好的结局? 8.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 译文:事情要取得成功很难,但失败却非常容易;时机要得到很难,但失去却十分容易。 感悟:人做事都要掌握时势和时机。时机不对就不要出头。“虎落平阳被犬欺,龙困浅滩被虾戏。”没有时机,就不要盲动,盲动只会落得被动。保存实力,待时而动。

二十四史等名解

二十四史 二十四史,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它上起传说中的黄帝(前2550年),止于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年),计3213卷,约4000万字,用统一的有本纪、列传的纪传体编写。1921年,中华民国大总统徐世昌下令将《新元史》列入正史,与“二十四史”合称为“二十五史”,而多数地方不将新元史列入,而改将《清史稿》列为二十五史之一,或者将两书都列入正史,则形成了“二十六史”。 《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格义 格义是一种类比理解的方法,是个哲学概念。‘格’有‘比较’或‘度量’的意思,‘义’的含义是‘名称’、‘项目’或‘概念’。顾名思义,就是用比较和类比的方法来解释和理解跨文化背景的概念。 狭义格义:特指佛学上的格义:印度佛学出传入我国后我国人民用本土儒家、道家思想来解释佛学的格义。也指道家思想和儒学之间的格义,如魏晋的新道家何晏、王弼等便用老庄解释儒学。 广义格义:跨文化背景的概念之间映像式的融会贯通和比较理解的方法。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最早是由庄子阐述,后被汉代思想家、阴阳家董仲舒发展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并由此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 “天人合一”有两层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应,或天人相通。是说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祖先崇拜 祖先崇拜,或敬祖,是指一种宗教习惯,基于死去的祖先的灵魂仍然存在,仍然会影响到现世,并且对子孙的生存状态有影响的信仰。一般崇拜的目的是相信去世的祖先会继续保佑自己的后代。 祖先崇拜之原始本质仍与敬畏上天有关,其宗教意义超过其伦理意义,祖先已被神格偶像化,却也有人文精神的倾向在其中了。

《二十四史》数则警示名句

《二十四史》数则警示名句 《二十四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其中有许多名句警言宣扬传统文化的道德理念,警示人们要顺从天理,择善而从,以下摘录数则: 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志》) 译文:不要认为坏事很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很小就不去做。 2、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后汉书》) 译文:能得到上天的佑护,而万事吉祥,无所不利。 3、天网恢恢,疏而不失。(《后汉书》) 译文:法网广大无边,即使再宽松稀疏也绝不会放过一个坏人。指天法公平,做恶者都要受到惩罚,警示人们不可以身试法,自取灭亡。 4、义所在,毅然必为,于富贵名利泊如也。(《明史》) 译文:合乎道义的事,很果断地去做,对于富贵名利则看得很淡。 5、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译文:有志向的人,有决心,有毅力,做事一定会成功。 6、天不称高而体尊,地不矜厚而形大,厚无不载,高无不覆。(《旧五代史》) 译文:天地大德包含宇宙万物,无不覆盖,无不承载,使万物生生不息,却不以此为功。 7、疾风知劲草,严霜识贞木。(《宋书》) 译文:在猛烈的强风中,能看出不畏风力的坚韧劲草;在冬天的严霜中,能看出什么样的树木是不屈于严寒的。比喻在严峻考验中,有忠贞品德之人的坚定信念和意志是不可动摇的。 8、明者远见于未萌,而知者避危于无形。(《史记》) 译文:明理的人在事情还没有发生之前就能预见到,聪明的人在无形之中就能避开灾祸。 9、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梁书》) 译文:立人之道,在于仁与义。 10、安贫乐道,恬于进趣。(《后汉书》) 译文:处于贫困境地,仍乐于坚持守道;尽心于理想追求,乐在道中。 1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后汉书》) 译文:博学广闻又坚持自己的志向,深切了解未悟之事并随时思考自己能及之事,仁德就在其中了。

《二十四史》中的经典名句原文与译文

《二十四史》中的经典名句原文与译文《二十四史》中的经典名句(原文与译文) 一般来说,“经”主要是南宋以后形成的“十三经”。是科举考试的基础内容。如果说经书用于立论,史书则是进行佐证,提供思路。也正是史学先驱司马迁所说“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用处。 1. 义感君子,利动小人。——《晋书符登传》 译文: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2. 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周岂页》 译文: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 3. 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宋书江夷传》 译文: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才可以饰之以文。 4.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5.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史记滑稽列传》 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6. 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 而欲其直,不可得也。——《后汉书刘般传》 译文: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体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

7.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杨震传》 译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8. 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译文: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9. 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译文:应该像面临着深渊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害怕得发抖,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10.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11. 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汉书高帝纪上》 译文:顺应道德的人才会昌盛,不遵从道德的人必然灭亡。 12. 农,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汉书文帝纪》 译文: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是百姓赖以生存的衣食来源。 13.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汉书成帝纪》 译文:有了过错,而不悔改,这才叫过错。 14. 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 《汉书食货志》 译文:在寒冷的天气,人们不会去等待狐裘或丝绵做的轻暖的冬衣(寒不择衣);人在饥饿的时候,不会去等待甜美的食物(饥不择食);人在饥寒交迫之时,也就不会考虑到廉耻之心了。

《汉书》与《后汉书》名言名句赏析

《汉书》与《后汉书》名言名句赏析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中国东汉历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全书共八十万字。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取自司马彪《续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东汉的汉光武帝建武元年(公元25年),下至汉献帝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共195年的史事。 1.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东方朔传》 翻译水太清了,鱼就无法生存;对别人要求太严了,自己就会没有伙伴。这正是古人眼中与人相处的“中道”。 赏析“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做人不能太较真,这正是有人活得潇洒,有人活得太累的原因之所在。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都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镜子看上去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成了凹凸不平的山峦;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再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毛病,恐怕许多人都会被看成罪不可恕、无可救药的了。 2. 知其一未睹其二,见其外不识其内。《汉书·扬雄传》 翻译你了解其一,未见其二;只见到事物的外表,不了解事物的本质。 赏析客观事物是复杂的,要想正确地认识它们,必须进行全面了解,深入分析,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见其外不见其内。如果停留在一知半解,认识必然带有片面性、表面性,这样就会作出错误的判断,导致错误的行动,不可不戒。 3. 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汉书·韦贤传》 翻译留给儿子满满一筐黄金,不如教他熟读一种经书。 赏析这两句古谚是说:黄金再多,用完不会再生;学而优则仕就能受用无穷。现在可以理解为:留给子女的遗产再多,不如教育子女学会自立谋生的本领。 4.福善之门莫美于和睦,患咎之首莫大于内离。《汉书·东平思王刘宇传》 翻译福分和亲善的来路没有比和睦更好,最大的灾祸和凶险没有比内部分离更甚。 赏析内部和睦团结,亲密无间,齐心合力,干起事来就容易成功,外部有仇敌也不敢轻举妄动,生活自然幸福美好。以和睦求福善,确实是最好的方法。内部分崩离析,矛盾重重,

史记简介50字100字200字300字_史记主要内容简介

史记简介50字100字200字300字_史记主要内容 简介 史记简介50字_史记主要内容简介50字 《史记》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 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简介100字_史记主要内容简介100字 《史记》是由汉代的司马迁编写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年间三千多年的历史。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史记》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书中的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最高的。 史记简介200字_史记主要内容简介200字 《项羽本纪》通过叙述秦末农民大起义和楚汉之争的宏阔历史场面,生动而又深刻地描述了项羽一生。他既是一个力拔山、气盖世、“近古以来未尝有”的英雄,又是一个性情暴戾、优柔寡断、只知用武不谙机谋的匹夫。司马迁巧妙地把项羽性格中矛盾的各个侧面,有机地统一于这一鸿篇巨制之中,虽然不乏深刻

的挞伐,但更多的却是由衷的惋惜和同情。 史记简介300字_史记主要内容简介300字 《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据司马迁说,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约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 《史记》取材相当广泛。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世本》、《国语》、《秦记》、《楚汉春秋》、诸子百家等著作和国家的文书档案,以及实地调查获取的材料,读书笔记.都是司马迁写作《史记》的重要材料来源。特别可贵的是,司马迁对搜集的材料做了认真的分析和选择,淘汰了一些无稽之谈。对一些不能弄清楚的问题,或者采用阙疑的态度,或者记载各种不同的说法。由于取材广泛,修史态度严肃认真,所以,《史记》记事翔实,内容丰富。 《史记》分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部分。其中本纪和列传是主体。它以历史上的帝王等政治中心人物为史书编撰的主线,各种体例分工明确,其中,“本纪”、“世家”、“列传”三部分,占全书的大部分篇幅,都是以写人物为中心来记载历史的,由此,司马迁创立了史书新体例“纪传体”。

汉书-汉书 “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前四史四本书。包

汉书-汉书“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即为前四史四本书。 包 前四史。“前四史”是“二十四史”中的前四部史书。 即为前四史四本书。包括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范晔的《后汉书》以及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中文名,前四史。作者,司马迁。班固。范晔。陈寿。内容,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地位,“二十四史”的前四部史书。 简介。从第一部《史记》记叙传说

中的黄帝起到陈寿的《三国志》即:【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宋】范晔的《后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 史记。《史记》系纪传体通史。一百三十卷。 西汉司马迁着。约成书于西汉武帝征和年间。“史记”一词。东汉之前乃一切史书之统称。后始为司马迁史书之专称。原书最初被称作《太史公书》。到东汉桓帝才改称为《史记》。此书体例为纪传体之滥觞。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以纪和列传为主体。故名纪传体。记载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征和三年三千年的历史。司马迁撰写《史记》的目的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成一家之言”。“原始察终。见盛观衰”。班固的《汉书·艺文志》在著录这部书时。改成《太史公百三十篇》。后人则又简化成《太史公记》。《太史公书》。《太史公传》。《史记》最初没有固定书名。

一般称为《太史公书》。或称《太史公记》。也省称《太史公》。《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开始。《史记》由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名。近人梁启超称赞这部巨著是“千古之绝作”。鲁迅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任太史令。 写古今通史的愿望没有实现。临终要司马迁完成其夙愿。后来。司马迁继任父亲太史令之职。开始写《史记》。十多年后。终于完成。以个人力量编写纵贯中国整个上古时代的通史。几千年来。无出其右者。司马迁不以成败论英雄。而以人格的魅力作为抑扬的标准。例如对于失败者项羽。司马迁赋予了种种悲剧英雄人格力量。写项羽之神勇。诸侯将“莫敢仰视”。写虞姬项羽之别。悲歌和应。更是千古离别之冠。赚尽诗人才子笔墨。汉书荡尽失意之人哀肠。 这使《史记》不仅成为史书之典范。也是不朽的文学名著。鲁迅先生赞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整部《史

二十四史名句

二十四史名句 史记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 外举不隐仇,内举不隐子 以书御者不尽马之情,以古制今者不达事之变 小人徒见利,而不顾其害 以权利合者,权力尽而交疏 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良相 一沐三捉发,一一饭三吐哺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隐忍就功名 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烁金 物有不可忘,或有不可不忘 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日中则移,月满则亏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 慈母有败子而严家无格虏 狂夫之言,圣人择焉 骐骥之跼躅,不如驽马之安步 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士之智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兴必虑衰,安心思危 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其诺必诚 飞鸟尽,良弓藏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家累千金,坐不垂堂 女无美恶,入宫见妒;士无贤不肖,入朝见疑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物有必至,事有固然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利。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

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 苦言药也,甘言疾也 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 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 道高益安,势高益危 汉书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 礼义廉耻,是谓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 人情非有匹敌,不能久安其处 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鸟鸢之卵不毁,而而后凤凰集;诽谤之罪不诛,而后良言进 君子之德风也,小人之德草,草尚之风必偃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人能弘道,非道能弘人 临渊羡鱼,不如归而织网 虽有兹基,不如逢时 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 国之将兴,尊师而重道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 国耳忘家,公而忘私 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不汲汲于贫贱,不戚戚于贫贱 事不当时固争,防患于未然

《二十四史》经典名句欣赏

1.义感君子,利动小人。《晋书·符登传》 译文:道义可以感动君子,利益可以打动小人。 2.太刚则折,至察无徒。《晋书·周岂页》 译文:过于刚直就会折断,极其明察就没有门徒。 3.为国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质后文。《宋书·江夷传》 译文:治理国家的道理是给民以食物不如给民以信义,做人首先要讲诚信,才可以饰之以文。 4.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淮阴侯列传》 译文: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 收获。 5.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史记·滑稽列传》 译文:鸟将要死的时候,它的叫声是悲哀的;人将要死的时候,他的话也是善良的。 6.浊其源而望其流,曲其形而欲其直,不可得也。《后汉书·刘般传》 译文:希望从浑浊的源头流出清澈的泉水,希望扭曲的形体有笔直的影子,这都是不可能的。 7.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后汉书·杨震传》 译文:天知道、地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人知道呢? 8.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董仲舒传》 译文:站在深潭边,希望得到里面的鱼,还不如回家去结网。 9.宜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译文:应该像面临着深渊和在薄冰上行走一样提心吊胆,害怕得发抖,一天比一天更加谨慎。 10.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史记·货殖列传》

译文:(人生一世,无非是在追求名利),天下熙熙,都是为利而来;天下攘攘,都是为利而往。 11.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汉书·高帝纪上》 译文:顺应道德的人才会昌盛,不遵从道德的人必然灭亡。 12.农,天下之大本,民所恃以生也。《汉书·文帝纪》 译文:农业是天下的根本,是百姓赖以生存的衣食来源。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汉书·成帝纪》 译文:有了过错,而不悔改,这才叫过错。 14.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身,不顾廉耻。《汉书·食货志》 译文:在寒冷的天气,人们不会去等待狐裘或丝绵做的轻暖的冬衣(寒不择衣);人在饥饿的时候,不会去等待甜美的食物(饥不择食);人在饥寒交迫之时,也就不会考虑到廉耻之心了。 15.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项籍传》 译文:先出击就能制服敌人,随后应战只会被控制 16.明者见危于无形,智者见祸于未萌。《三国志·魏书二十八·钟会传》 译文:明智的人在危险还没形成时就能预见到,智慧的人在灾祸还未发生时就会有所觉察。 17.患人知进而不知退,知欲而不知足,故有困辱之累,悔吝之咎。《三国志·魏书二十七·王昶传》 译文:担心的是人们知道前进却不知道后退,知道索取却不知道满足,所以才会有受困窘侮辱的过错,才会有产生悔恨的过失。 18.书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无伤也。《三国志》·《吴书三·三嗣主传》 译文:对于读书这件事,担心的是人们不喜欢它,喜欢它是没有什么伤害的。

二十四史的名称和内容简介

二十四史的名称和内容简介 二十四史是我国古代二十四部正史的总称。即:《史记》(汉·司马迁)、《汉书》(汉·班固)、《后汉书》(南朝宋·范晔)、《三国志》(晋·陈寿)、《晋书》(唐·房玄龄等)、《宋书》(南朝梁·沈约)、《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梁书》(唐·姚思廉)、《陈书》(唐·姚思廉)、《魏书》(北齐·魏收)、《北齐书》(唐·李百药)、《周书》(唐·令狐德棻等)、《隋书》(唐·魏征等)、《南史》(唐·李延寿)、《北史》(唐·李延寿)、《旧唐书》(后晋·刘昫等)、《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新五代史》(宋·欧阳修)、《宋史》(元·脱脱等)、《辽史》(元·脱脱等)、《金史》(元·脱脱等)、《元史》(明·宋濂等)、《明史》(清·张廷玉等)。 1《史记》是一部贯穿古今的通史,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写到汉武帝元狩元年,叙述了我国三千年左右的历史。《史记》序中写道,全书有本纪十二篇,表十篇,书八篇,世家三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 2 《汉书》包括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列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它的记事始于汉高帝刘邦元年,终于王莽地皇四年。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 3 《后汉书》的记述,起于刘秀起兵推翻王莽,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详载了东汉一百九十五年的历史。 4 《三国志》,六十五卷,包括《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记载魏、蜀、吴三国时期的历史。 5《晋书》一百三十卷,包括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为止,包括西晋和东晋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6《宋书》是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著,记述南朝刘宋王朝自刘裕建基至刘准首尾六十年的史实,为沈约所撰。全书一百卷,纪十卷,志三十卷,列传六十卷。 7《南齐书》记述南朝萧齐王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至齐和帝中兴二年,共二十三年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 8《梁书》记载自梁武帝萧衍建国至梁敬帝萧方智亡国共五十六年间的历史,是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辛勤撰写完成的。 9《陈书》是南朝陈的纪传体断代史著作,记载了自陈武帝陈霸先即位至陈后主陈叔宝被隋文帝灭国首尾三十三年间的史事,由姚察及其子姚思廉两代人撰写的。 10《魏书》,一百二十四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九十二卷,志二十卷,实共一百三十卷,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 11《北齐书》虽以记载北齐历史为主,但实际上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八十年的历史,集中反映了东魏、北齐王朝的盛衰兴亡。 12《周书》记述了从公元534年东、西魏分裂到杨坚代周为止四十八年的西魏、北周的历史。 13《隋书》是现存最早的隋史专著,也是修史水平较高的史籍之一,保存了大量政治、经济以及科技文化资料。其中十志记载梁、陈、北齐、北周和隋五朝的典章制度,有些部分甚至追溯到汉魏。 14《南史》是合南朝宋、齐、梁、陈四代历史为一编的纪传体史著,记事起自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公元420年),止于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公元589年),记述南朝四代一百七十年的历史。 15《北史》一百卷,其中本纪十二卷,列传八十八卷。记述北朝从公元386年到618年,魏、齐(包括东魏)、周(包括西魏)、隋四个封建政权共二百三十三年的

《二十四史》中的名言名句精选

《二十四史》中的名言名句精选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统的史书,故又称“正史”。下面总结超过百句的《二十四史》经典名句供大家欣赏: 1、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史记》 2、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史记》 3、反听之谓聪,内视之谓明,自胜之谓强。《史记》 4、苦言药也,甘言疾也。《史记》 5、恃德者昌,恃力者亡《史记》 6、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史记》 7、功者难成而易败,时者难得而易失。《史记》 8、明者远见于未萌,智者避危于无形。《史记》 9、道高益安,势高益危。《史记》 10、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汉书》 11、王者以民为天,而民以食为天。《汉书》 12、国耳忘家,公耳忘私。《汉书》 13、神大用则竭,形大劳则敝,形神离则死。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14、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汉书》 15、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汉书》 16、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汉书》 17、事不当时固争,防祸于未然。《汉书》 18、有志者事竟成。《后汉书》 19、廉约小心,克己奉公。《后汉书》 20、丈夫有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后汉书》 21、贫贱之知不可忘,糟糠之妻不下堂。《后汉书》 22、专己者孤,拒谏者塞。《后汉书》《后汉书》 23、无为亲厚者所痛,而为见仇者所快。《后汉书》 24、精诚所加,金石所开。《后汉书》 25、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26、爱之则不觉其过,恶之则不觉其善。《后汉书》 27、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多,而忧智之不博。《后汉书》 28、扬汤止沸,不如灭火去薪。《三国志》 29、迷而知返,失道不远;过而能改,谓之不过。《三国志》 30、良将不怯死以苟免,烈士不毁节以求生。《三国志》 31、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三国志》 3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三国志》 33、行万里者,不中道而辍足;图四海者,匪怀细以害大。《三国志》

《春秋》简介

《春秋》是中国最早的编年体史书。所谓编年体,就是“系日月而为次,列时岁以相续”。它是按年、月、日有次序地记载史事的史书。如果说,《史记》、《汉书》等二十四史纪传体史书,是横的叙述历史,那么,《春秋》、《资治通鉴》这类的编年体史书,就是纵的叙述历史。 编年体这种体裁的史书,在世界上,中国起源最早。东周时,各诸侯国都设置史官撰写该国的编年史,但名称不统一,燕、齐、鲁、宋等国均称《春秋》,因商代和西周时,一年只有春、秋二时,而无冬、夏,因此古人称年为“春秋”。春秋时期,虽然已有四时划分,但是人们仍然习惯用旧称。所以各国史书大多以《春秋》命名。而晋称《乘》,楚称《梼杌》。 东周时诸侯国的史书后来均已散失,只有孔子编订的鲁国史《春秋》留传了下来,这是孔子的一大功劳。《春秋》是孔子晚年呕心沥血之作。孔子周游列国经历了14年之久,他在68岁返鲁后,以“国老”身份问政,因此有条件阅读鲁国档案。他为寓寄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主张,以便留给后人效法,就用晚年的精力编纂《春秋》等“六经”。关于孔子删订《春秋》的意图,孟子说得很清楚:“世道衰微,邪说暴行有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 《春秋》,天子之事也。是故孔子曰:…知我者,其惟《春秋》乎?罪我者,其惟《春秋》乎?” (《孟子·滕文公下》)所谓“知我者”,是指那些理解他的苦心孤诣的人(理解他的治国平天下理想的人),所谓“罪我者”,是指那些指责他不该修订《春秋》的人。可见,孔子编订《春秋》的目的是为匡救时弊,因此,他的思想和主张便自然而然地渗透到《春秋》的字里行间,即所谓“微言大义”。 所谓“微言大义”,诸如当时吴国、楚国的国君,都已自称为王,这对于维护宗法制的尊卑贵贱等级观念的孔子来说,是不能容忍的,孔子在“正名”的思想指导下,在《春秋》中却把他们贬称为“子”,以示对这些诸侯竟敢僭拟天子专用王号的谴责。对于这种“春秋”笔法,司马迁得出这样的结论: “《春秋》之义行,则天下乱臣贼子惧焉。”(《史记·孔子世家》)孔子本人把经他删订的《春秋》看成是他的第二生命。 《春秋》记载了上自公元前722年(鲁隐公元年),下至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包括12 个国君,合计242年的历史。它虽是鲁国史的一部分,但它把鲁国以外的其他国家,以及当时天下大势的演变情况,也作了广泛的记载。因此,史学家就把200 多年的这段历史叫做“春秋”时期。 孔子是活到73岁才辞世的,那么,为什么孔子到71岁时就停止写《春秋》呢?鲁哀公十四年春天,管理山林的“虞人”和叔孙氏的仆从鉏商,在曲阜西(今巨野县一带)打猎(“大野”),捕获一只怪兽归来,叔孙氏看到此怪兽,以为不吉祥,便赐给“虞人”。孔子看了说:“这是麟啊!它为什么来啊!为什么来啊!”边说边掩面大哭,涕泪沾襟。孔子这时正在写《春秋》,他认为麟是“仁兽”,太平盛世才出现,现在不是太平盛世,出非其时而被猎获,因而伤感。于是写下“西狩获麟”这句话之后,就不写了。这就是传说中孔子写《春秋》“绝笔于获麟”的故事。(《春秋·经》:鲁哀公“十有四年,春,西狩获麟”) 《春秋》全书大约17000字,主要内容记载春秋时期统治阶级的政治活动,包括诸侯国之间的征伐、会盟、朝聘等;也记载一些自然现象,如日蚀、月蚀、地震、山崩、星变、水灾、虫灾等;经济文化方面,记载一些祭祀、婚丧、城筑、宫室、搜狩、土田等。在对待人与神关系上,孔子的历史观是自相矛盾的。一方面,他认为王道的兴衰取决于“天命”,表现了天命主宰历史的唯心史观;而另一方面,孔子又明确表示“敬鬼神而远之”,这说明他对鬼神是抱怀疑和保留态度的。对于一些灾异现象与人事有什么关系,他没有明确表态。可见,他持保留态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