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绿色催化”(DOC)

浅谈“绿色催化”(DOC)
浅谈“绿色催化”(DOC)

读书报告题目:浅述“绿色催化”

院系: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

姓名:翟继博

学号:201231460

浅述“绿色催化”

前言

在20世纪90年代,未解决传统化学工业带来的环境危机,在国际化学化工领域兴起了绿色化学研究和开发的新兴潮流。绿色化学是利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及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其中绿色化学“十二条原则”中第二条(合成方法应具有“原子经济性”) 和第九条(使用高选择性的催化剂) 都提到了绿色化学中新的催化方法是关键。可以说,化学工业的重大变革、技术进步大多都是随着新的催化材料或新的催化技术而产生的,要发展环境友好的绿色化学,就要大力发展绿色催化技术。

1.原子经济性

1991年Trost首先提出了原子经济的概念,即原料中究竟有百分之几的原子转化成了产物。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指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化为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或废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

原子经济反应: A + B ?→

?C(产物) + D(副产物)

D=0 或C>>D

其中Trost原子经济中的原子利用率(Atom Utilization ,简称AU)定义如下:

目标产物的摩尔质量

AU=

化工过程产物的所有物

种摩尔质量之和

AU用来估算不同化工过程在不同工艺路线中的原子利用程度,它由理论反应式算出。它不是指产物的选择性,而是原子的选择性。

例如,用传统的氯醇法合成环氧乙烷,其原子利用率AU只有25 %,

?ClCH2CH2OH + HCl

CH2=CH2 + Cl2 + H2O ?→

?HCl CH2CH2O + CaCl2 + 2H2O ClCH2CH2OH + Ca(OH)2?→

?C2H4O + CaCl2 + H2O

总反应:C2H4 + Cl2 + Ca(OH)2?→

AU = 44/173 = 25%

而用乙烯催化环氧化法仅需一步反应,原子利用率AU达到100 %,

CH 2=CH 2 + 2

1O 2?→?CH 2CH 2O , AU=100% 由以上工艺的比较可以看出,催化剂使反应顺利进行,但它不在总反应的化学计量式中反应出来,即在反应中不被消耗,也不结合到终产物中去。催化过程是实现原子经济性反应的重要途径,因此要适应绿色化学的需要,就要尽快改造引起环境污染的现有工艺,开发无污染物排放的新工艺,使新工艺既要环境友好又要是原子经济性的,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2.晶格氧催化剂的选择性

绿色化学中,催化剂的活性在次要地位,首要考虑的应是催化剂对反应所具有的选择性。这是因为人们要选择催化剂的特殊性和专一性,从而保证目标产物的高转化率,副产物的低转化率,甚至不转化产生副产物。

烃类选择性氧化在石油化工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其选择性却是各类催化反应中最低的,在反应条件下很容易被进一步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这不仅造成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而且给产品的分离和纯化带来很大的困难。所以,控制氧化反应深度,提高目的产物选择性始终是烃类选择氧化研究中最具挑战性的难题。

2.1氧化机理

为解决上述问题,在20世纪40年代,Lewis 等就提出了烃类晶格氧选择氧化概念,即用可还原的金属氧化物的晶格氧作为烃类氧化的氧化剂。其反应机理为还原-氧化机理(Redox 机理),它包括两个主要过程:

(1) 气相烃分子与高价金属氧化物催化剂表面上的晶格氧(吸附氧)作用,烃分子被氧化为目的产物,晶格氧参与反应后,催化剂的金属氧化物被还原为较低价态;

(2) 气相氧将低价金属氧化物氧化到初始高价态,补充晶格氧,完成Redox 循环。

以以下氧化反应为例: C n H m + O 2 ?→?

C n H m-2O + H 2O 可写成两个基本过程: C n H m + 2OM ?→?

C n H m-2O + H 2O + 2M 2M + O 2 ?→?

2OM 式中,M 为低价态活性位,OM 为有晶格氧的活性位

2.2反应工艺

目前有两种反应工艺可用于烃类晶格氧选择氧化。其中一种是用膜反应器,其催化膜通常由具有氧离子/电子导体性能和催化活性的金属氧化物材料制得。由于该反应器在放大时还存在很多技术难题,在此不作过多介绍。下面主要介绍前景较好的工艺,即采用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反应器(图1)。

该工艺在无气相氧存在下用催化剂晶格氧作为供氧体,按Redox模式,使还原-氧化循环分别在反应器和再生器中完成。在提升管反应器中烃类分子与催化剂的晶格氧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失去晶格氧的催化剂被输送到再生器中用空气氧化到初始高价态,然后送入提升管反应器中与烃原料反应。如此,该工艺不仅可避免原料和产物与气相氧的直接接触,还可消除沸腾床中容易发生的返混现象,使目的产物的收率和选择性得以显著提高。

图1 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反应器

2.3工业实例

杜邦公司的晶格氧-丁烷选择氧化制顺酐工艺,该工艺用VPO催化剂的晶格氧代替气相氧作为氧源,按还原-氧化(Redox)模式将丁烷和空气分别进入循环流化床提升管反应器和再生器,使顺酐的选择性摩尔分数从45%~50%提高到

70%~75%,被赞誉为对环境友好的催化过程。

鲁姆斯公司的晶格氧—间二甲苯氨氧化制间苯二甲工艺,该工艺采用钒酸盐晶格氧催化剂和循环流化床反应器,间二甲苯和氨进入反应器在常压、399℃下与钒酸盐催化剂的晶格氧反应生成间苯二甲青和水,失去晶格氧的催化剂进入再生器,在427℃下用空气再氧化补充失去的晶格氧,催化剂在反应器和再生器之间循环。另为提高间二甲苯的转化率,反应器进料除间二甲苯和氨外,通常还补充部分氧气。因此该过程实际上是一种同时采用晶格氧和共进料混合模式的氧化工艺。

3.几种常见的绿色催化剂

3.1沸石分子筛

3.1.1概念

沸石分子筛是一种结晶铝硅酸盐,具有均匀的孔结构。其对许多酸催化反应具有高活性和异常的选择性,这些反应中的大多数是由沸石分子筛的酸性做催化的。

其化学通式为:Mx/m[(AlO2)x·(SiO2)y]·zH2O。M代表阳离子(如:K、Ca、Na、Mg),m表示其价态数,z表示水合数,x和y是整数。沸石分子筛活化后,水分子被除去,余下的原子形成笼形结构,孔径为0.3~1.0nm。分子筛晶体中有许多一定大小的空穴,空穴之间有许多同直径的孔(也称“窗口”)相连。由于分子筛能将比其孔径小的分子吸附到空穴内部,而把比孔径大的分子排斥在其空穴外,起到筛分分子的作用,故得名分子筛。

3.1.2分类

分子筛按硅铝比可分为:低硅(A型)、中硅(X、Y型)、高硅(ZSM-5 型)全硅型(Silicalite)。其中A型有钾A(3A),钠A(4A),钙A(5A);X型有钙X(10X),钠X(13X);Y型有钠Y,钙Y。

按孔道大小划分:孔道尺寸小于2 nm、2~50 nm和大于50 nm的分子筛分别称为微孔、介孔和大孔分子筛。

按骨架元素组成可分为:硅铝类分子筛、磷铝类分子筛和骨架杂原子分子筛。

3.1.3性能及应用

分子筛具有均匀的微孔结构,比表面积为200-900m2/g,孔容占分子筛晶体体积体积的50%左右,随硅铝比的提高,分子筛的酸稳定性、热稳定性增强,高硅分子筛对烃类的裂解和转化催化反应表现出相当高的活性。自1945年研究分子筛进行混合物的选择分离以来,基于其良好的吸附、离子交换和催化性能,分子筛在气体和液体的干燥、混合气体的选择分离、石油混烃的分离、石油烃的催化裂解、污水和废气的处理、离子交换剂等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具体见表1。

表1 各类型分子筛的应用

3.2杂多酸

3.2.1定义

由杂原子(如P、Si、Fe、Co 等)和配位原子(即多原子,如Mo、W、V、Nb、Ta 等)按一定的结构通过氧原子配位桥联组成的一类含氧多酸或为多氧簇

金属配合物,常用HPA 表示。常用的杂多酸有H

3PMo

12

O

40

(12磷钼酸) 、

H 3PW 12O 40(12磷钨酸)等。

3.2.2特点

(1) 杂多酸是强度均匀的质子酸,并有氧化还原能力,通过改变组成,可调节酸强度和氧化还原性能,水分存在时形成的拟液相也能影响其酸性和氧化还原能力。

(2) 杂多酸有固体和液体两种形态,是很强的B 酸,同时含有B 酸中心和L 酸中心。作为酸催化剂,其活性中心既存在于“表相”,也存在于“体相”。

(3) 杂多酸有类似于浓液的“拟液相”,这种特性使其具有很高的催化活性,既可以表面发生催化反应,也可以在液相中发生催化反应,杂多酸如前所述既是氧化催化剂,还是光电催化剂。

3.2.3应用实例

杂多酸在石油化工中作为烷基化、酰基化、异构化、酯化、水合、脱水及氧化等诸多反应的催化剂。

(1) 异丁烯水合反应。十二钨磷酸,用于催化异丁烯水合制异丙醇,转化率中等,选择性很高,是成功应用的典范。反应机理如下:

(CH 3)2C=CH 2?→←+H (CH 3)2C=CH 2·+H ??→←-

n HPA

(CH 3)2C=CH 2·+H ·HPA -n ?→?[(CH 3)3C]+ ·HPA -n ??→?O H 2 (CH 3)3COH + H +

其中,HPA 为杂多酸催化剂,新的配合物是由杂多阴离子与质子化的烯烃相作用后生成的。

(2) 链烯烃的酯化反应

RCH=CH 2 + HOAc ??→?杂多酸

RCH(OAc)CH 3 上述反应,在20~140℃条件下,使用10-4~10-2mol/L 的HPA-Mo 和HPA-W 杂多酸型催化剂,具有很高的选择性。

杂多酸具有可调控酸性,它可以取代氢氟酸、硫酸、磷酸,以固体形式进行多相催化反应,可提高反应的回收率。与沸石分子筛催化剂类似,它具有不腐蚀设备、资源利用充分、不污染环境、工艺简便等优点。杂多酸又因其兼具氧化、光电催化等功能,在化工生产尤其是石油化工生产中被广泛采用。

3.3固体超强酸

3.3.1概念

超强酸是比100%的硫酸还强的酸,其H0<11.93。以固体超强酸作催化剂主要应用于石油炼制及有机合成工业,具有多方面的优点。由于是固相催化剂,故反应物和催化剂易于分离、催化剂可反复使用、不腐蚀反应器、催化选择性高、反应条件温和、原料利用率高、三废少等。

3.3.2分类

(1) 负载型固体超强酸,主要是指把液体超强酸负载于金属氧化物等载体上的一类。如HF-SbF5-AlF3/固体多孔材料、SbF3-Pt/石墨、SbF3-HF/F-Al2O3、SbF5-FSO3H/石墨等。

(2) 混合无机盐类,由无机盐复配而成的固体超强酸。如AlCl3-CuCl2、AlCl3-Ti2(SO4)3、AlCl3-Fe2(SO4)3等。

(3) 氟代磺酸化离子交换树脂(Nafion-H)

(4) 硫酸根离子酸性金属氧化物SO-2

4/MxOy超强酸,如SO-2

4

/ZrO2、

SO-2

4

/TiO2、SO-2

4

/Fe2O3等。

(5) 负载金属氧化物的固体超强酸,如WO3/ZrO2、MoO3/ZrO2等。

这些固体酸的酸度高于100%的硫酸的103~104倍,它们易于制备和保存,

不腐蚀反应器,在500℃时仍具有催化活性,且能反复使用。其中以(4)(5)两种不含卤原子,不污染环境,可作优良的质子催化剂。

3.3.3应用

(1) 烃类异构化反应汽油的抗爆性用异辛烷值表示,直链烃异构化是生产高辛烷值汽油的重要手段。用SbF3-Al2O3作催化剂进行丁烷、戊烷的异构化,反应条件为温室,选择率达80%~90%。

(2) 烷基化反应工业上常通过芳烃烷基化、烯烃烷基化及烷烃烷基化反应来生产高辛烷值的汽油,固体超强酸作催化剂可使反应在常温下进行。如苯和乙烯反应制乙苯,传统反应办法以AlCl3-HCl作催化剂,催化活性较高,但AlCl3和HCl都对设备又强烈的腐蚀,故使设备投资大增,且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假如以SbF3-Al2O3为催化剂就克服了这一困难,且转化率达97%~99%。

(3) 其他固体超强酸在丙醇水合制异丙醇和异丙醚,甲醇和异丙烯制甲

基叔丁基醚、醇酸酯化、烃的硝化、氧化氯代烃的还原等反应中都体现出优良的催化性能。

4.其他绿色催化剂

(1) 光催化剂这是一类借助光的激发而进行催化反应的催化,剂如ZnO-CuO-H2O2,在紫外光作用下,可对染料废水进行催化脱色,脱色率近100% 。TiO2光催化剂光解二氯乙酸、光的光解制氢、CO2的光催化固碳都是为未来解决能源、人工光合作用的主要催化反应。

(2) 电极催化剂在这类电化学反应中,电极既是电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场所,也是供应和接收电子的场所,故兼有催化和促进电子迁移的双重功能。通过外部电路调控电极电位,可对反应条件,反应速率进行调控。日本EbaraResea 公司已应用电极催化处理有机废水,经处理后99%的酚、酸、烯、酯及其它有机物都发生降解反应,也有用此法来处理含铬废水、烟气及煤中的硫分。

(3) 酶催化剂酶催化剂可以说时一种真正的绿色催化剂,它是一种能加速特殊反应的生物分子,有近乎专一的催化性能。美国人T.W.Frost 等用了纤维素与葡萄糖作原料,以酶催化剂发酵的新工艺生产己二酸,反应可在常温、常压、无毒、无害、无腐蚀的条件下进行、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维护了环境。

(4) 膜催化剂膜催化剂是将催化剂制成膜反应器,反应物可选择性的穿越催化膜并发生反应,产物也可以选择性的穿过膜而离开反应区域,从而有效地调节反应区域内的反应物和产物的浓度,这也是将膜技术和催化综合的一种催化工艺。如NoX在膜反应器中还原,反应转化率可达100% 。

结束语

清洁生产是可持续性发展提出的新课题,各国为此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研究和开发,是发展的方向。绿色催化剂的研制与开发,是化学工作者的重大课题,也是化学工业摆脱排污量,对环境伤害严重局面的希望所在。然而催化技术仍面临着许多待解决的课题,很多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如超临界流体技术催化氧化反应、等离子体技术、纳米催化技术等都是绿色化工中有待开发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杨双春, 王东, 张洪林. “绿色催化”浅述. 辽宁城乡环境科技.[J],2003, 23(6):9~11.

[2] 潘乐. 绿色催化剂的应用及进展. 黄山学院学报. [J],2005, 7(3):43~45.

[3] 王延吉, 赵新强. 《绿色催化过程与工艺》.[M],2002.

[4] 绿色化学—催化剂.ppt

绿色化学催化剂应用

绿色化学催化剂应用 摘要:从有机功能小分子催化、高分子负载催化剂、新型过渡路易酸催化、生物质催化、离子液体和超临界流体为介质的催化来介绍有机合成中的一些绿色反应。 关键字:绿色,有机合成,催化 催化化学 催化化学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深远的影响,80 %以上的传统化工过程都与催化作用有关。近年来随着人类对能源、环境和健康等问题的普遍关注,催化化学的作用和地位进一步获得了新的评价。因此,适当掌握一些关于催化剂及催化过程的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催化化学是一门面向化学类专业大学学生的一门学科。其目的主要是使学生了解催化化学的基础知识以及最新发展动向,通过学习,提高学生对化学和化工领域的环境友好的意识,为今后从事研究和开发打下良好的基础。学科内容主要包括:催化作用基础、催化剂的设计、制备和表征以及各种新兴催化技术在绿色化学、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如纳米技术、超临界流体技术和相转移催化等。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的定义:是在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从工艺源头上就运用环保的理念,推行源消减、进行生产过程的优化集成,废物再利用与资源化,从而降低了成本与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毒性,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绿色化工的兴起,使化学工业环境污染的治理由先污染后治理转向从源头上根治环境污染。 绿色化学被称为环境无害化学(Environmentally Benign Chemistry),由此

发展的技术称环境友好技术或洁净技术:即利用化学原理在化学品的设计、生产和应用中消除或减少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和生态环境有毒有害物质的使用和生产,设计研究没有或只有尽可能少的环境负作用,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行的产品和化学过程。无论属于哪个学科,面对一项有利于人类社会的发展的新理论,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态度和观念。所以,首先有必要解释清楚这些技术或科学理念的理论来源及前因后果、带来的益处、发展方向、积极意义、发展前景及发展方式等等。 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实现方式 1、绿色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绿色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原子经济性这一概念最早是1991年美国Stanford大学的著名有机化学家Trost(为此他曾获得了1998年度的“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的学术奖)提出的,即原料分子中究竟有百分之几的原子转化成了产物。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变成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或废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他用原子利用率衡量反应的原子经济性,认为高效的有机合成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分子的每一个原子,使之结合到目标分子中。绿色化学的原子经济性的反应有两个显著优点:一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料,二是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废物的排放。近年来,开发新的原子经济反应已成为绿色化学研究的热点之一。国内外均在开发钛硅分子筛上催化氧化丙烯制环氧丙烷的原子经济新方法。此外,针对钛硅分子筛催化反应体系,开发降低钛硅分子筛合成成本的技术,开发与反应匹配的工艺和反应器仍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BHC工艺是一个典型的原子经济性反应,不但合成简单,原料利用率高,而且无需使用大量溶剂和避免产生大量废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小。Boots工艺肟化法从原料到产物要经过4步反应,每步反应中的底物只有一部分进入产物,所用原料中的原子只有40%进入最后产品中。而BHC工艺只需3步反应即可得到产品布洛芬,其原子经济性达到77%,也就是说新方法可少产废物37%。如果考虑副产物乙酸的回收,BHC 合成布洛芬工艺的原子有效利用率则高达99%。 环氧乙烷的生产,原来是通过氯醇法两步制备,采用银催化剂后,改为乙烯直接氧化成环氧乙烷的原子经济性反应。而合成乙二醇二乙酸酯(EGDA)的经典

催化剂与绿色化学

催化剂与绿色化学 张烨 材料化学 2012111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它是在化学产品的设计、制造和应用过程中运用一套原理和理论来减少或者消除对有害物质的生产和利用的一门学科。绿色化学工艺的目标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手段去减少或消除那些对人类健康有害的原料、产物、副产物、溶剂和试剂等的产生或应用。绿色化学的核心是新催化剂和新反应工艺的研究!催化技术是绿色化学工艺研究及应用的重要手段。两者的关系可以说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绿色化学由美国化学会(ACS)提出,目前得到世界广泛的响应。其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涉及原子经济性和绿色化学“十二原则”问题。而催化剂在这方面有着难以取代的作用。 绿色催化剂:绿色化学要求化学品的生产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产生环境污染和最大限度地维护生态平衡。它对化学反应的要求是: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在无毒无害及温和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必须具有高效的选择性;产品应是环境友好的。这四点要求之中有两点涉及到催化剂,人们将这类催化反应称为绿色催化反应,其使用的催化剂也就称为绿色催化剂。 绿色催化剂的种类及性质:1)固体酸催化剂 2)固体碱催化剂 3)生物催化剂 4)光催化剂 5)电极催化剂 6)膜催化剂 固体酸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又称沸石分子筛催化剂,指以分子筛为催化剂活性组分或主要活性组分之一的催化剂。分子筛具有离子交换性能、均一的分子大小的孔道、酸催化活性,并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可制成对许多反应有高活性、高选择性的催化剂。 杂多酸催化剂,由杂原子(如P、Si、Fe、Co 等)和配位原子(即多原子,如Mo、W、V、Nb、T a 等)按一定的结构通过氧原子配位桥联组成的一类含氧多酸或为多氧簇金属配合物,常用HPA 表示。特点有:可通过杂多酸组成原子的改变来调变其酸性和氧化还原性;一些杂多酸化合物表现出准液相行为,因而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结构确定,兼具一般配合物和金属氧化物的主要结构特征,热稳定性较好,且在低温下存在较高活性;它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催化剂。 固体碱催化剂:一般而言,固体碱可理解为凡能使酸性指示剂改变颜色的固体,或是凡能化学吸附酸性物质的固体;按Br?nsted 和Lewis的酸碱定义,则固体碱是具有接受质子或给出电子对能力的固体。固体碱的特点:固体碱作为催化剂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反应条件温暖和、产物易于分离、可循环使用等诸多优点。

绿色化学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绿 色 化 学 的 研 究 及 进 展 院系:化学与生物科学学院 班级:10-1(双语)班 姓名:齐买克 学号:21

绿色化学的研究及进展 摘要: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是当今国际化学科学研究的前沿课题,其目的是将现有化工生产技术路线从“先污染,后治理”改为“从源头上根除污染”。是利用化学来防止污染的一门科学[1],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化学过程,绿色化学对传统化学在诸多方面存在着继承,更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绿色化学;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 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是20世纪末崛起的一门新兴学科,相对于传统化学,它是未来化学化工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绿色化学即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避免或减少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在生产过程中的使用,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有毒有害的副产物、废物。绿色化学是当今国际化学学科的研究前沿,是具有明确社会需求和科学目标的新兴交叉学科。从科学观点看,绿色化学是对传统化学思维方式的更新和发展;从环境观点看,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从经济观点看,它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发展绿色化学技术的思想首先在欧美国家产生。1984年美国环保局提出的“废物最小化”是绿色化学的最初思想。1989年美国环保局又提出了“污染预防”的概念,是绿色化学思想的初步形成。1990年美联邦政府通过了“防止污染行动”的法令,将污染的防止确立为国策,该法案条文中第一次出现了“绿色化学”一词。1995年美国政府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从1996年开始,每年对在绿色化学方面做出重要贡献的化学家和企业颁奖,奖励内容包括:(1)变更合成路线奖;(2)改变反应条件奖;(3)设计更安全化学品奖;(4)小企业奖;(5)学术奖。1998年美国成立绿色化学研究所,专门从事化学工业绿色化学研究。2000年,美国化学学会出版了第一本绿色化学教科书。 在英国,1999年皇家化学会创办了第一份国际性《绿色化学》杂志,标志着绿色化学成为化学学科的前沿。绿色化学奖于2000年开始颁发,该奖分为3类:一是被称作“Jerwood Salters”(环境奖)的年度学术奖,另2项年度奖用于奖励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什么? 答:(1)、人类的生活,不管是衣食住行,还是其他方面都离不开化学,随着人类的发展,人们在追求更绿色,更先进的化学品。 (2)、传统化学没有有效地利用资源,无节制地消耗物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造成了恶劣的环境污染,但人类生活离不开化学,故需寻求绿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3)、未来,化学将是提供解决人类赖以进步的物质基础这一难题的核心科学。 1、简要概括绿色化学的基本内容。 答:绿色化学的目标是追求完美,它主要围绕化学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产品的绿色来进行的。主要包括:化学反应的绿色化、原料的绿色化、溶剂的绿色化、催化剂的绿色化、产品的绿色化、化工生产的绿色化。即:研究新反应体系包括新的、更安全的、对环境友好的合成方法和路线;采用清洁、无污染的化学原料包括生物质资源;探究新的反应条件;设计和研究安全的、毒性更低或更环保的化学产品。 2、叙述绿色化学与环境化学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故这两大化学都在为保护环境,保护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而努力。他们的奋斗目标都是:在化学为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不同点:(1).研究任务不同,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解决污染,寻找充分利用原材料和能源且在各个环节都洁净和无污染的反应途径和工艺;环境化学是环境化学是要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上来研究宏观的环境现象与变化的化学机制及其防治途径。(2).研究内容不同,绿色化学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化学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产品的绿色化来进行的;环境化学是研究污染物(主要是化学污染物)在环境(包括大气圈、水圈、土壤岩石圈和生物圈)中的迁移、转化的基本规律,环境中污染物的种类和成分及其定量分析方法,环境中天然的和人为释放的化学性质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与环境质量和人类健康的关系。

绿色化学

第一章 1、简答:温室效应及其与化学的相关性;核冬天;光化学烟雾及其化学本质;生物多样型? 答:全球气候变暖是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引起的。这些温室气体又是人类在寻找食物、生活用品及供热取暖等满足基本生活要求的过程中,以及工业生产活动过程中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主要有CO2、NO X、CH4、卤代烃等。 核冬天:有限的核战争所产生的烟尘会导致地球冷却的假设,被称为“核冬天”。 光化学烟雾主要就是氮氧化合物与烃类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反应后形成的一种大气污染现象。氮氧化物是光化学烟雾引发的主要元凶:NO2→NO+O;O+C X H Y→C X H Y O;C X H Y O+O2→C X H Y O3; C X H Y O3+C M H N→RCHO+R’COR2;O+O2→O3。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及其他物质构成的综合体。它包括遗传的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组成部分。 2、为什么说化学是一门中心的、实用的、创造性的学科? 答:化学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化学反应方面的研究目前仍在主导其他学科;它在开发天然资源以满足人类的生活需要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基于化学的产业,利用天然资源制取大量的化肥、农药、农膜、塑料、钢铁、水泥等产品和材料,并生产大量的合成纤维和橡胶等以弥补农业、林业的不足;能源的开发利用,新材料的开发利用,医药卫生等均离不开化学。可以说,人类的衣、食、住、行、用及保持健康等无一项可以离开化学,化学在这些领域中直接或间接地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人类目前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造成这些困境的原因是什么?(1页) 答:1、全球气候变暖2、核冬天的威胁3、臭氧层破坏4、光化学烟雾和大气污染5、酸雨6、生物多样性锐减7、深林的破坏8、荒漠化9、水资源危机10、海洋污染日甚。环境问题的起因是人类自己。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的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质量造成的影响。 第二章 1、简答:绿色化学的目标;化学工业造成的危害;风险试剂;生物质的种类;可再生资源;原子利用率;环境商;环境因子?(课本第2章) 答:绿色化学的目标是:化学过程不产生污染,即将污染消除于其产生之前。 2、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绿色化学?(11页)答:1、大力发展绿色化学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2、发展绿色化学是科学技术和经济发展的要求。 3、绿色化学及其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异同?(10~11页) 答:绿色化学就是利用化学原理和方法来减 少或消除对人类健康社会安全、生态环境有 害的反应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 副产物的新兴学科,是一门从源头上、从根 本上减少或消除污染的化学。 传统的环境保护方法是治理污染,或曰污染 的末端处理,也就是研究已有污染物对环境 的污染情况,研究治理这些已经产生了的污 染物的原理和方法,是一种指标的方法。 绿色化学的目标是:化学过程不产生污染, 即将污染消除于其产生之前。实现这一目标 后就不需要治理污染,因其根本就不产生污 染,是一种从源头上治理污染的方法,是一 种治本的方法。 4、什么是绿色化学品?怎么设计安全的化 学品?(17页) 5、举例说明原子经济反应是不产生污染的 必要条件?(找不到) 6、试论计算机辅助绿色化学合成路线设计 的必要性和方法?(23页) 7、怎样在反应过程中使化学反应绿色化? (第5节) 8、自选一条目前使用的环氧丙烷合成路线, 用绿色化学原理对其进行评价并设计一条 更佳的新路线?(13页底端14页顶端) 9、简述绿色化学十二原则?(27页) 答:1、不让废物产生而不是让其生成后再 处理;2、最有效地设计化学反应和过程, 最大限度地提高原子经济性;3、尽可能不 使用、不产生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毒有害的 物质;4、尽可能有效地设计功效卓著而又 无毒无害的化学品;5、尽可能不使用辅助 物质,如须使用也应是无毒无害的;6、在 考虑环境和经济效益的同时,尽可能使消耗 最低;7、技术和经济上可行时应以可再生 资源为原料;8、应尽可能避免衍生反应;9、 尽可能使用性能优异的催化剂;10、应设计 功能终结后可降解为无害物质的化学品; 11、应发展实时分析方法,以监控和避免有 害物质的生产;尽可能选用安全的化学物 质,最大程度地减少化学事故发生。 第三章 1、设计安全无毒化学品的一般性原则有哪 些?(36页表3-1) 2、设计安全化学品的方法主要有哪些?其 基本原理分别是?(39~57页) 答:方法有:1、毒理学分析及相关分子设 计;2、利用构效关系设计安全的化学品;3、 利用集团贡献法构筑构效关系;4、利用等 电排置换设计更加安全的化学品;5、“软” 化学设计;6、用另一类有相同功效而无毒 的物质替代有毒有害物质;7、消除有毒辅 助物品的使用。 3、化学品的毒理学分析包括哪些内容?如 何根据毒理学分析进行相关分子的设计? 举例说明?(39页) 4、什么是构效关系?如何根据构效关系设 计更加安全的化学品?(49页) 答:一类化合物的毒性以及该类化合物中不 同结构(结构差异)引起的毒性差异称为构 效关系。 第四章 1、由碳、硅元素的化学性质,试讨论用硅 取代碳的可行性及硅取代物的优点?(58 页) 2、用辛酸—水分配系数表征有毒化学品毒 性的一般准则是什么?(68页) 3、举例说明等电排置换是设计更加安全化 学品的有效方法?(找不到) 4、从分子量、分子体积角度看,应该怎样 设计更加安全的化学品?(找不到) 5、常见可降解和不可降解的基团有哪些? (62页) 6、从可生物降解、对水声生物的毒性角度 看,怎样设计更加安全的化学品?(67页 第3节) 第五章 1、举例说明什么是催化剂,它在化学反应 中有何作用?(80页表5-1最后一列) 2、以环戊二烯钛催化烯烃聚合为例,说明 催化剂分子机器的作用?(81页图5-2) 3、为什么说催化剂能全方位地促进绿色化 学的发展?(81页) 4、什么是催化剂设计?怎样进行催化剂设 计?(84页) 答:所谓催化剂设计,就是指人们按照自己 的意图制造目标催化剂的工作,它代表一种 构思,而不一定要画出图纸。也就是对指定 的反应,或者需要制造的某种产品,应该如 何选用一种催化剂的知识逻辑分析。(设计 步骤见图5-5) 5、以萘与丙烯发生烷基化反应为例说明催 化剂结构对反应选择性的巨大影响?(87 页) 6、简述反应原料的重要性及绿色化学对反 应原料的选择原则?(88页) 7、生物质作为反应原料的优缺点?(89页) 答:优点:1、生物质可给出结构多样性的 产品材料2、生物质的结构单元通常比原油 的结构单元复杂3、由生物质衍生所得物质 常常已是氧化产物,无需再通过氧化反应引 入氧4、增大生物质的使用量可增长原油的 使用时间,为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为一些 必须使用石油做原料的产品的生产提供保 证5、使用生物质可减少二氧化碳在大气中 浓度的增加,从而减缓温室效应6、化学工 业使用更多的可再生资源可使其本身在原 料上更有保障7、生物质资源比原油有更大 的灵活性。 缺点:1、在经济上还不具备竞争力2、现 在考虑用作化学化工原料的生物质是传统 的食品原料,把食品原料改作化工原料是否 合适3、生物质的生产季节性很强4、生物 质的组成极为复杂,不同种类的物质,其组 成和性质都可能不尽相同,若需要对每一类 生物质有针对性地修建工厂,这将使生物质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 Green Chemistry 一绪论 化学与社会化学与环境可持续发展与绿色化学 化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化学是很多学科的基础;化学是一门实用科学,其直接对应的工业为化学工业;化学是一门创造性科学,其相应的化学研究组织很庞大,如美国的化学会。 现代化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化工是强大的传统基础产业之一又是战略产业(从1970’ s开始化工及其产品在全球经济战略中一直扮演重要角色)也是当代高科技的基础同时与人类的衣食住行用有着密切的关系 化学与8大公害事件(马斯河谷事件多诺拉事件伦敦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四日市哮喘事件米糠油事件水俣病事件痛痛病事件) 环境污染类型的划分:按污染物性质可分为生物污染、化学污染和物理污染化学污染占80-90% 环境科学诞生过于依赖合成杀虫剂,无异于饮鸩止渴!20世纪60~70年代,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寂静的春天》中的科学预言 可持续发展 自从1987年《我们共同的未来》()出版以来,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新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已逐渐为世界各国所接受。但是,可持续发展如何从一个概念进入可操作的实践,仍然是一个世界各国政府、学术研究机构和企业界正在努力寻求解决的问题。 绿色化学技术 绿色化学,又称“可持续发展化学”,主要是为了减少或消除化学反应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的破坏,研究新的化学反应体系,包括新的合成方法和路线,探索新的反应条件,寻求新的包括生物资源在内的化学原料,开发能够代替挥发性有机溶剂的溶剂、无毒无害的高效催化剂、减少副产物产生的合成方法,设计和研究新的绿色化学品等。 二绿色化学的基本概念(绿色化学的诞生绿色化学的定义绿色化学的内容绿色化学的原则原子经济性绿色化学奖简介) 绿色化学的理论基础((1)1991年,美国著名有机化学家Trost在《Science》上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利用率)”的概念;(2)1992年,荷兰有机化学家Sheldon提出了“E-因子”的概念。这两个重要的绿色化学基本概念的提出,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也标志着绿色化学的萌芽。) 1994年8月于美国华盛顿市召开的208届美国化学会全国年会环境化学分会,首次以“绿色化学”为主题。Paul T. ANASTAS 1995 年编辑出版《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 )。 1996年6月,克林顿颁发了美国首届“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 1999年初,英国皇家化学会创办了国际性的“Green Chemistry”学术刊物。 这几个重大事件,正式宣告了绿色化学的诞生 绿色化学定义绿色化学就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联合国环保署) 绿色化学的研究内容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主要受四方面的影响:1)原料或起始物的性质;(2)试剂或合成路线的特点;(3)反应

浅谈“绿色催化”(DOC)

读书报告题目:浅述“绿色催化” 院系:化工学院 专业:化学工程 姓名:翟继博 学号:201231460

浅述“绿色催化” 前言 在20世纪90年代,未解决传统化学工业带来的环境危机,在国际化学化工领域兴起了绿色化学研究和开发的新兴潮流。绿色化学是利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及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其中绿色化学“十二条原则”中第二条(合成方法应具有“原子经济性”) 和第九条(使用高选择性的催化剂) 都提到了绿色化学中新的催化方法是关键。可以说,化学工业的重大变革、技术进步大多都是随着新的催化材料或新的催化技术而产生的,要发展环境友好的绿色化学,就要大力发展绿色催化技术。 1.原子经济性 1991年Trost首先提出了原子经济的概念,即原料中究竟有百分之几的原子转化成了产物。理想的原子经济反应是指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化为产物,不产生副产物或废物,实现废物的零排放。 原子经济反应: A + B ?→ ?C(产物) + D(副产物) D=0 或C>>D 其中Trost原子经济中的原子利用率(Atom Utilization ,简称AU)定义如下: 目标产物的摩尔质量 AU= 化工过程产物的所有物 种摩尔质量之和 AU用来估算不同化工过程在不同工艺路线中的原子利用程度,它由理论反应式算出。它不是指产物的选择性,而是原子的选择性。 例如,用传统的氯醇法合成环氧乙烷,其原子利用率AU只有25 %, ?ClCH2CH2OH + HCl CH2=CH2 + Cl2 + H2O ?→ ?HCl CH2CH2O + CaCl2 + 2H2O ClCH2CH2OH + Ca(OH)2?→ ?C2H4O + CaCl2 + H2O 总反应:C2H4 + Cl2 + Ca(OH)2?→ AU = 44/173 = 25% 而用乙烯催化环氧化法仅需一步反应,原子利用率AU达到100 %,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的定义及其特点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洁净化学。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原理和方法,从根源上根除污染;研究环境友好的新原料、新反应、新过程、新产品,实现环境化工与生态协调发展;减少甚至消灭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的有害原料、催化剂、溶剂、助剂、产物、副产物的使用和生产。 特点: 绿色化学是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绿色化学是要求合理利用资源和能源、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资源使用的“减量化、在再使用、再循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途径。 绿色化学的基本特点是:在获取新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子,实现零排放。 1、绿色化学反应的主要任务 寻找无害化学合成; 尽量减少化学合成中得有毒原料和有毒产物; 设计安全化学品; 使化学品在被期望功能得以实现的同时,将其毒性降到最低; 使用安全溶剂和助剂,尽可能不使用助剂 采用无毒无害的溶剂代替挥发性有毒有机物作溶剂 反应原子转化率高 2、举例说明绿色化学的主要研究领域。 设计安全有效的目标分子:构效关系。 设计安全有效化学品主要包括如下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新的安全有效化学品的设计;②对已有的有效但不安全的分子进行重新设计。 寻找安全有效的反应原料,如: (1)用二氧化碳代替有毒有害的光气生产聚氨酯:RNH2 + CO2-> RNHCOOR1 (2)亚氨基二乙酸二钠的生产采用新工艺消除有毒氢氰酸的使用: HOCH2CH2NHCH2CH2OH + 2NaOH (铜催剂)=NaOOCH2CH2NHCH2CH2OONa + 4H2寻找安全有效的合成路线:要符合原子经济性原理。要考虑到产品的性能优良,价格低廉,又要使产生的废物和副产物少,对环境无害,可利用计算机来进行辅助设计。 寻找新的转化方法:①催化等离子体方法;②电化学方法;③光化学及其他辐射方法; 寻找安全有效的反应条件:(1)寻找安全有效地催化剂①活性组分的负载化②用固体酸代替液体酸; (2)寻找安全有效的反应介质①采用超临界流体作为反应介质②水作溶剂的两相催化法。 4、什么是原子利用率,计算用氯醇法和过氧化氢直接氧化法制备环氧丙烷的原子利用率。 原子利用率=(目标产物的量/按化学计量式所得所有产物的量之和)*100%=(目标产物的量/各反应物的量的和)*100% 氯醇法:CH3-CH=CH2 + Cl2+ Ca(OH)2——C3H6O +CaCl2+H2O 42 71 74 58 111 18 原子利用率=58/(111+18+58)=58/(42+71+74)=31% 过氧化氢法:H2O2 +CH3-CH=CH2——C3H6O +H2O 3442 58 18 原子利用率=58/(42+34)=76.3% 5、影响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相态和归宿的性质有哪些?简述化学在环境中降解的化学反应类 型。 1.挥发性、熔点、密度

绿色化学文献综述

绿色化学文献综述 摘要建立绿色化学的根本目的是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观点出发,重新审视和改革传统化学,从而使我们对环境的治理可以从治标转向治本。为此,工业、农业、日常生活等采用无毒、无害并可循环使用的物料,化学反应的绿色化,是从“本”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绿色化学环境保护生物技术 人类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环境危机,由于人口急剧的增加,资源的消耗日益扩大,人均耕地、淡水和矿产等资源占有量逐渐减少,人口与资源的矛盾越来越尖锐;环保问题就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的化学工业及相关产业,在为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作出重要贡献的同时,在生产活动中不断排放出大量有毒物质,化学工业也为环境和人类的健康带来一定的危害。发达国家对环境的治理,已开始从治标,即从末端治理污染转向治本,即开发清洁工业技术,消减污染源头,生产环境友好产品。“绿色技术”已成为21世纪化工技术与化学研究的热点和重要科技前沿。 绿色化学又称绿色技术、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绿色化学即是用化学及其它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 化学可以粗略地看作是研究从一种物质向另一种物质转化的科学。传统的化学虽然可以得到人类需要的新物质,但是在许多场合中却既未有效地利用资源,又产生大量排放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绿色化学则是更高层次的化学,它的主要特点是“原子经济性”,即在获得物质的转化过程中充分利用每个原料原子,实现“零排放”,因此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又不产生污染。传统化学向绿色化学的转变可以看作是化学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绿色化学可以变废为宝,可使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绿色化学已在全世界兴起,它对我国这样新兴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一个难得的机遇。 1 采用无毒、无害并可循环使用的新物料 1.1 原料选择 工业化的发展为人类提供了许多新物料,它们在不断改善人类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带来大量生活废物,使人类的生活环境迅速恶化。为了既不降低人类的生活水平,又不破坏环境,我们必须研制并采用对环境无毒无害又可循环使用的新物料。 以塑料为例,据统计,到1989年美国在包装上使用的塑料就超过55.43亿kg(20世纪90年代数量进一步上升),打开包装后即被抛弃,这些塑料废物破坏环境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问题:掩埋它们将永久留在土地里中;焚烧它们会放出剧毒。 我国也大量使用塑料包装,而且在农村还广泛地使用塑料大棚和地膜,造成的“白色污染”也越来越严重。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研制可以自然分解或生物降解的新型塑料,目前国际上已有一些成功的方法,例如:光降解塑料和生物降解塑料。前者已经投入生产。光生物双降解塑料研究是我国“八五”科技攻关的一个重大项目,已取得一些进展。 1.2 溶剂的选择 大量的与化学制造相关的污染问题不仅来源于原料和产品,而且源自在其制造过程中使用的物质。最常见的是在反应介质,分离和配方中所用的溶剂。在传统的有机反应中,有机溶剂是最常用的反应介质,这主要是因为它们能较好地溶解有机化合物。但有机溶剂的毒性和难以回收又使之成为对环境有害的因素。因此,在无溶剂存在下进行的有机反应,用水作反应介质,以及超临界流体作反应介质或萃取溶剂将成为发展洁净合成的重要途径。 1.2.1 固相反应 固相化学反应实际上是在无溶剂化作用的新颖化学环境下进行的反应,有时可比溶液反

绿色化学考题及答案

一:催化剂的主要作用? 具有选择性能缩短或延长到达平衡的时间,而不能改变转化率。 二:绿色食品的标准是什么? 第一,产品或产品原料的产地,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态环境标准; 第二,农作物种植、畜禽饲养、水产养殖及食品加工,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 第三,产品必须符合农业部制定的绿色食品质量和卫生标准; 第四,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装璜和标签规定。 三:什么是化学品对人体的毒性?其致毒途径有哪些? 化学品对生命机体造成的生物化学影响,称为毒性。 致毒途径有三种 (a)接触致毒: 皮肤接触、嘴接触、呼吸系统接触 (b)生物吸收致毒: 生物吸收是指生命系统内对有毒化学品吸收的能力及在生命系统内的分布。(c)物质的固有毒性致毒 四:绿色产品的共性或实质 1、产品本身不会引起环境污染和健康问题,包括不会对野生生物、有益昆虫或植物 造成损害; 2、当产品被使用后,应能再循环或易于在环境中降解为无害物质。 五:什么是清洁生产?清洁生产的内容和过程分别指什么?谈谈绿色化学对我们的影响。 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预防的环境保护策略持续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过程中,以其减少对人类和环境的风险。 清洁的生产过程是指在生产中尽量少用和不用有毒有害的原料;采用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采用少废、无废的新工艺和高效设备,改进常规的产品生产工艺;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危害因素,如高温、高压、低温、低压、易燃、易爆、强噪声、强震动等:采用可靠、简单的生产操作和控制;完善生产管理:对物料进行内部循环使用,对少量必须排放的污染物采取有效的设施和装置进行处理和处置。 六:离子液体与其他溶剂相比具有哪些特点?举例说明之 ①无色、无味、几乎无蒸气压; ②有高的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呈液态的温度范围大; ③无可燃性,无着火点,热容量较大且粘度低; ④离子电导率高,分解电压(也称电化学窗口)一般高达3~5V; ⑤具有很强的Bronsted、Lewis和Franklin酸性以及超酸性质,且酸碱性可进行调节; ⑥能溶解大多数无机物、金属配合物、有机物和高分子材料(聚乙烯、PTFE或玻璃除 外) , 还能溶解一些气体, 如H2 ,CO和O2 等; ⑦弱配位能力; ⑧价格相对便宜,而且容易制备 例如:配位能力的N(CN)2-类新离子液体;2-羟基乙铵甲酸盐,它有极低的熔点(-82℃),室温时有很高的离子电导率(3.3mS·㎝-1)以及高可极化度,热稳定性达到150℃,此离子液体能溶解许多无机盐,一些不溶解的聚合物如聚苯胺和聚砒咯在此离子液体中也有很好的溶解性;含N (CF3SO2) 2-的咪唑类离子液体, 这种离子液体不仅对水稳定,不溶

绿色化学考试重点整理

第一章1.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指的就是用化学的技术 和方法去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 2.双十二规则 前十二条原则:(1)预防:防止废物的产生比产生废物后进行处理为好。(2)原子 经济性:设计的合成方法应当使工艺过程中所有的物质都用到最终的产品中去。(3)低毒害化学合成:设计的合成方法中所采用的原料与生产的产物对人类与环境都应当 是低毒或无毒的。(4)设计较安全的化合物:设计生产的产品性能要考虑限制其毒性。(5)使用较安全的溶剂与助剂:如有可能就不用辅助物质(溶剂、分离试剂等),必须用时也要用无毒的。(6)有节能效益的设计:化工过程的能耗必须节省,并且要考虑其对环境与经济的影响。如有可能,合成方法要在常温、常压下进行。(7)使用再生资源作原料:使用可再生资源作为原料,而不是使用在技术与经济上可耗尽的原料。(8)减少运用衍生物:如有可能,减少或避免运用生成衍生物的步骤(如用封闭基因、保护/脱保护、暂时修饰的物理/化学过程),因为这些步骤要用外加试剂并且可能产 生废弃物。(9)催化反应:催化剂(选择性)优于计量反应试剂。(10)设计可降解产物:化学产物应当设计成为在使用之后能降解成为无毒害的降解产物而不残存于环 境之中。(11)及时分析以防止污染:要进一步开发分析方法,使其可及时现场分析,

并且能够在有害物质生成之前就予以控制。(12)采用本身安全、能防止发生意外的化学品:在化学过程中,选用的物质以及该物质使用的形态、都必须能防止或减少隐藏的意外(包括泄露、爆炸与火灾)事故发生。 后十二规则:(1)鉴别与量化副产物(2)报道转化率、选择性与生产率(3)建立整个工艺的物料衡算(4)测定催化剂、溶剂在空气与废水中的损失(5)研究基础的热化学(6)估算传热与传质的极限(7)请化学或工艺工程师咨询(8)考虑全过程中选择化学品与工艺的效益(9)促进开发并应用可持续性量度(10)量化和减用辅料与其他投入(11)了解何种操作是安全的,并与减废要求保持一致(12)监控、报道并减少实验室废物的排放 3. 可持续发展:指满足当前需要而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而且绝不包括含侵犯国家主权的含义。” 第二章 1. E-因子(环境因子):指的每生产1公斤产品所伴生的副(废)产物的数量。 2. 环境负担因子:简称ELF , 3.原子利用率计算方法:以所需产物的分子量除以所有反应产物的分子量,如果准确的收率不清楚时,就以100%为基础,作为理论上的比较。如: 制备环氧乙烷的方法,经典的氯乙烷路线,其原子利用率: C 2H 4+Cl 2+Ca(OH)2=C 2H 4O+CaCl 2+H 2O 28 71 74 44 111 18 或 得出量 投入量-得出量=ELF %%==++原子利用率=2510017344181114444?%25173 4474712844==++=原子利用率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 第一章 A、绿色化学的定义、目标及特点 绿色化学的定义 绿色化学又称为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清洁化学。它是涉及有机合成、催化、生物化学、分析化学等学科的一门综合性学科。它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的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减少或消除化学品的设计、生产和应用中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试剂、产物、副产物等化学品的使用和产生。也就是降低或消除在化学品设计、制造与应用中的有害物质。使所设计的化学产品或过程更加环境友好。绿色化学的理想在于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不再处理废物。 绿色化学的目标:利用可持续发展的方法来降低维持人类生活水平及科技进步所需化学产品与过程所使用与产生的有害物质。 绿色化学的特点:理想的绿色化学技术应该是:采用具有一定转化率的高选择性化学反应来生产目的产品,不生成或很少生成副产物或废物,实现或接近废物的“零排放”;工艺过程使用无害的原料、溶剂和催化剂;生产环境友好的产品。 B、原子经济性与产品收率 原子经济性与产品收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从传统宏观量上来看化学反应,后者则从原子水平上来看化学反应。若一个化学反应,反应的产率或收率很高,但反应分子中的原子很少进入最终产品中,即反应的原子经济性很差,则意味着该反应会排出大量的废弃物。因此,仅仅用反应的产率或收率来衡量一个反应是否理想显然是不充分的。要消除废弃物的排放,只有通过实现原料分子中的原子百分之百地转变成产物,才能达到不产生副产物或废物,实现废物“零排放”的要求。所以,应使用产率和原子经济性两个概念作为评估一个化学工艺过程的标准。 C、评价化学工程的方法 绿色化学应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最大限度地使用或产生无毒或毒性小的物质 最大限度使用可更新原料或可再生的原料 产品尽量保持其功效,将毒性降至最小 能量使用最小并考虑对经济及环境的影响 1.4 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 1.污染防止优于污染形成后处理。 2.设计合成方法时应最大限度地使所使用的所有原料都转化到最终产品中。 3.设计合成方法时应最大限度地使用或产生无毒或毒性小的物质。 4.设计化学产品时应尽量保持其功效而降低其毒性。

绿色化学期末考试资料讲解学习

1.绿色化学的概念? 答:绿色化学是指:在制造和应用化学产品时应有效利用(最好可再生)原料,消除废物和避免使用有毒的和危险的试剂和溶剂.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友好化学、环境无害化学、清洁化学,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去减少或消除有害物质的生产和使用。 2. 绿色化学主要特点? 答:(1).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采用无毒、无害的原料; (2).在无毒、无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以减少向环境排放废物;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图使所有作为原料的原子都被产品所消纳,实现“零排放”; (4).生产出有利于环境保护、社区安全和人体健康的环境友好的产品。 3. 清洗生产? 答: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消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4. 什么是原子利用率?它是衡量什么的? 答:原子利用率是指目的产物的原子个数比上反应物原子个数。我们常用原子利用率还衡量化学反应过程的原子经济性 5. 绿色化学12原则? 答:1。防止污染优于污染之后再处理。2。原子经济性。3。低毒化学合成。4。安全化学品。5。安全的溶剂或助剂。6。能量效率设计。7。使用可再生原料。8。减少衍生物9。催化,催化剂比化学计量试剂优越。10。降解设计。11。防止污染的快速分析。12。本身安全、能防止意外事故的化学。 6. 生物质? 答:生物质是指利用大气、水、土地等通过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即一切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的有机物质通称为生物质。 7. 超临界流体? 答:纯净物质要根据温度和压力的不同,呈现出液体、气体、超临界气体萃取三种典型流程,固体等状态变化,如果提高温度和压力,来观察状态的变化,那么会发现,如果达到特

绿色化学与有机合成化学

绿色化学与有机合成化学 众所周知,有机化学特别是有机合成化学是一门发展得比较完备的学科。在人类文明史上,它对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不可否认,“传统”的合成化学方法以及依其建立起来的“传统”合成化学工业,对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以往解决问题的主要手段是治理、停产、甚至关闭,人们为治理环境污染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20世纪90年代初,化学家提出了与传统的“治理污染”不同的“绿色化学”的概念,即如何从源头上减少、甚至消除污染的产生。通过研究和改进化学化工过程及相应的工艺技术,从根本上降低、以至消除副产品或废弃物的生成,从而达到保护和改善环境的目的.“绿色化学”的目标要求任何一个化学的活动,包括使用的化学原料、化学和化工过程、以及最终的产晶,对人类的健康和环境都应该是友好的。因而,绿色化学的研究成果对解决环境问题是有根本意义的。对于环境和化工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十几年来,关于绿色化学的概念、目标、基本原理和研究领域等已经迈步明确,初步形成了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的研究领域。具体来说,绿色化学的基本原理可以有以下几个方面:1)防止污染的产生优于治理产生的污染;2)原子经济性;3)只要可行,应尽量采用毒性小的化学合成路线:4)更安全的化学晶的设计应能保留其功效,但降低毒性;5)应尽可能避免使用辅助物质(如溶剂、分离剂等),如用时应是无毒的;6)应考虑到能源消耗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并应尽量少地使用能源;7)原料应是可再生的,而非将耗竭的;8)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衍生化步骤; 9)催化性试剂(有尽可能好的选择性)优于当量性试剂;10)化工产品在完成其使命后,不应残留在环境中,而应能降解为无害的物质:11)分析方法必须进一步发展,以使在有害物质生成前能够进行即时的和在线跟踪及控制:12)在化学转换过程中,所选用的物质和物质的形态应能尽可能地降低发生化学事故的可能性。1995年美国设立了总统绿色化学挑战奖,旨在奖励在创造性地研究、开发和应用绿色化学基本原理方面获得杰出成就的个人、集体或组织。共有五个奖项:学术奖(Academic Award)、中小企业奖(Small Business Award)、新合成路线奖(Alternative Synthetic Pathways Awar d)、新工艺奖(Alternative Solvent/Reaction Conditions Award)和安全化学品设计奖(Designing Safer Chemicals Award)。从设立的奖项和历届获奖的研究成果也可以大致了解绿色化学所涵盖的范围。从根本上说,绿色化学是要求化学家从一个崭新的角度来审视“传统”的化学研究和化工过程,并以“与环境友好”为基础和出发点提出新的化学问题,创造出新的化工技术。 作为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的研究领域,绿色化学尚有许多基本的科学问题需要深入研究。这里,仅就作者比较熟悉的绿色化学中的有机合成方面的问题提出看法,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二、以绿色化学的原理审视和发展有机合成方法学 1.原子经济性

绿色化学在化学工业上的应用

绿色化学在化学工业上的应用综述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严峻,绿色化工技术越来越受到关注与倡导。对于化学工业来说,发展绿色化学,从源头上减少化工工业生产中的污染,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绿色化学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是21世纪化学工业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介绍了绿色化学的含义及绿色化工技术特点与绿色化工的意义,并综述了近年来绿色化学在食品工业、石油化工、有机化学工业以及日用和农业化工产品工业上的应用,展望了绿色化工的前景。 关键词:绿色化工技术;绿色化学;可持续发展;化学工业;前景 化学工业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物质生产和生活的巨大进步从钢铁冶金、水泥陶瓷、酸碱肥料、塑料橡胶、合成纤维,直到医药、农药、日用化学品等行业无不与化学工业息息相关,并且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可以说现代社会生活已完全离不开化学工业和化工产品。传统的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已十分严重,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有害废物达3亿吨~4亿吨,给环境造成危害,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化学在为人类创造财富的同时, 给人类也带来了危难。而每一门科学的发展史上都充满着探索与进步,由于科中的不确定性,化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合成出未知性质的化合物,只有通过经过长期应用和研究才能熟知其性质,这时新物质可能已经对环境或人类生活造成了影响。传统的化学工业给环境带来的污染已十分严重,目前全世界每年产生的有害废物达3

亿吨~4亿吨,给环境造成危害,并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严峻的现实使得各国必须寻找一条不破坏环境,不危害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近年来,世界各国化学工业的发展在不断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客观上也加剧了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等负面效应。一些著名的环境事件多与化学工业有关,诸如臭氧层空洞、白色污染、酸雨和水体富营养化,如2007年太湖蓝藻大面积暴发事件、2008年青岛浒苔暴发等。由于环境污染和资源匮乏等问题日趋严重,“可持续发展”成为21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由此也催生了绿色化工的快速发展。 1、绿色化学的概念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绿色化学是用化学的技术与方法去减少或消灭那些对人类健康、社区安全、生态环境有害的原料、催化剂、溶剂和试剂、产物、副产物等的使用和产生。化学工业绿色化是相对传统化工而言的,旨在既获得人类需要的新物质,又不对环境产生污染,保持生态的平衡。事实上,没有一种化学物质是完全良性的,因此,化学品及其生产过程或多或少会对人类产生负面的影响,绿色化学的目的是用化学方法在化学过程中预防污染。 2、绿色化学在化学工业上运用的原理及意义 绿色化工指的是在化工产品生产过程中,从工艺源头上就运用环保的理念,推行源消减、进行生产过程的优化集成,废物再利用与资源化,从而降低了成本与消耗,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毒性,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绿色化工的兴起,使化学工业环境污染的治理,由先污染后治理转向从源头上根治环境污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