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练习题汇总

计算机软件练习题汇总
计算机软件练习题汇总

软件工程与数据库部分:

一、填空题

1.软件是计算机程序、方法和规则相关的以及在计算机上运行它时所必须的数据。

2.软件是计算机程序、方法和规则相关的文档以及在计算机上运行它时所必须的。

3.软件是、方法和规则相关的文档以及在计算机上运行它时所必须的数据。

4.软件工程是从技术和两方面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发和维护计算机软件的一门学

科。

5.结构化方法由、、构成,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开发方法。

6.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最重要的文档之一是。

7.数据流图中的箭头表示。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数据流图中,○(圆圈)代表()。

A、源点

B、终点

C、加工

D、模块

2.在数据流图中,使用双线表示()。

A、源点和终点

B、数据存储

C、加工

D、模块

3.软件设计阶段一般分为两步:()。

A、逻辑设计与功能设计

B、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C、概念设计与物理设计

D、模型设计与程序设计

4.软件生存周期可划分为三个时期:计划期、开发期和()。

A、调研期

B、可行性分析期

C、运行期

D、测试期

5.软件工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程序设计方法学的影响

B、其它工程科学的影响

C、软件危机的出现

D、计算机的发展

6.软件生存周期可划分为计划期、开发期及运行期三个阶段,下列工作()属于计划期

阶段。

A、程序设计

B、问题定义及可行性研究

C、软件测试

D、需求分析

7.软件生存周期可划分为计划期、开发期及运行期三个阶段,下列工作()属于运行期

阶段。

A、维护

B、可行性分析

C、测试

D、问题定义

8.在需求分析阶段,系统分析人员采用数据流图和()来表达自己对问题域用户需求的

理解。

A、程序流程图 B 、判定表或判定树C、数据字典(DD)D、加工

9.在基于结构化分析与设计的软件开发方法中,系统分析人员在需求分析阶段应采用()

和数据字典来表达自己对问题域用户需求的理解。

A、程序流程图

B、数据流图(DFD)

C、数据流

D、加工

10.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A、要证明程序无错误

B、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错误

C、找出编程中的错误并设法改正

D、检查软件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

11.软件测试方法中,黑盒、白盒测试法是常用的方法,其中白盒测试主要用于测试()。

A、结构合理性

B、软件外部功能

C、程序正确性

D、程序内部逻辑

三、判断题

1.()软件就是程序。

2.()在设计软件测试用例时不仅需选择对被测软件的预期功能是合理的输入数据,

而且还应该选择不合理的输入数据。

3.()软件测试中设计测试用例时只需选择对被测软件的预期功能是合理的输入数据,

而不选择不合理的输入数据。

4.()软件测试分为模块测试、组装测试和确认测试三个阶段。

5.()黑盒测试不仅需要考虑程序的功能,还需要知道程序的内部细节、结构和实现

方式。

6.()黑盒测试只需要考虑程序的功能,不需要知道程序的内部细节、结构和实现方

式。

7.()白盒测试中的测试用例的设计需要考虑覆盖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

8.()白盒测试中的测试用例设计只需要考虑覆盖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不需要考虑

程序的预期功能。

9.()模块测试能发现详细设计阶段和编(码)程阶段的错误。

10.()组装测试能发现与模块接口有关的问题。

11.()确认测试主要采用白盒测试方法。

12.()软件总体设计的根本任务就是确定每个程序模块的内部特征,即确定模块内部

的执行过程。

13.()软件测试与软件调试的目的完全相同。

14.()信息是人们用来对客观世界直接进行描述、可在人们之间进行传递的知识。

15.()目前,在数据库技术中广泛应用的数据模型是层次模型。

16.()软件详细设计的根本任务就是确定每个模块的内部特征,即确定模块内部的执

行过程。

17.()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发现程序中的错误,然后找出错误的原因并加以纠正。

四、简答题

1.软件测试包括哪些步骤?说明这些步骤的测试对象是什么?

2.数据库系统的定义是什么?它由哪几部分组成?

线性数据结构部分:

一、填空题

1.数据结构包括数据的逻辑结构、和数据的运算三个方面。

2.数据结构包括、数据的存储结构和数据的运算三个方面。

3.在算法“正确”的前提下,评价算法主要有两个指标是:时间复杂度和。

4.在算法“正确”的前提下,衡量算法效率的主要指标是:及空间复杂度。

5.线性数据结构的逻辑特征是有且仅有一个和一个终端结点,且所有结点都最

多只有一个直接前趋和一个。

6.线性数据结构的逻辑特征是有且仅有一个开始结点和一个终端结点,且所有结点都最多

只有一个和一个直接后继。

7.数据的存储结构包含有、、和等四种基本的映像方法。

8.数据存储结构的四种基本形式是:存储结构、存储结构、索引存储结构以

及散列存储结构。

9.若频繁地对线性表进行插入与删除操作,该线性表应采用存储结构。

10.线性链表中数据元素的组成:一是数据元素的值,二是直接后继元素的,

这两部分信息组成数据元素的存储映像,即结点。

11.带头结点的单向链表L为空的判定条件是。

12.在一个单链表中p所指结点之后插入s所指结点时,应执行s->next=和

p->next=的操作。

13.要在一个单链表中p所指结点之后插入一个子链表,子链表第一个结点的地址为s,子

链表最后一个结点的地址为t, 则应执行操作:

和。

14.单链表的结点的数据类型是:

typedef struct node{

int data; /*数据部分*/

struct node *next;/*指向下一个结点的指针*/

} LinkList;

LinkList *p, *q;

如果要求将由指针变量q所指向的表外结点插入到单链表中由p所指向的结点之后,则应执行的语句是:(1) (2) 。要将p所指向的结点的数据部分修改为25,应执行的语句是:。

15.插入和删除只允许在表的同一端进行的线性表称为,它具有的特性。

16.将插入操作限定在表的一端而删除操作限定在表的另一端的线性表称为,它具

有的特性。

17.对于一个以顺序存储实现的循环队列Q[0..10],队头、队尾的位置指示器分别是

front,rear,初始时都被设置为-1,则在该循环队列中实现出队操作时,判空的条件是:;入队操作时.判满的条件是:。

18.二维数组A[10][20]采用列序为主方式存储,每个元素占10个存储单元,且A[0][0]

的存储地址是2000,则A[6][12]的地址是。

19.已知二维数组A[20][10]采用行序为主方式存储,每个元素占2个存储单元,并且

A[10][5]的存储地址是1000,则A[18][9]的存储地址是。

20.线性表的三种基本查找方法是:顺序查找、查找和查找。

二、单项选择题

1.线性表中()称为线性表的长度。

A、元素的长度

B、数据项的数目

C、数据的长度

D、元素的个数

2.不属于线性表基本运算的是:()。

A、删除运算

B、指针运算

C、取结点运算

D、插入运算

3.在下列关于线性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采用顺序存储的线性表,必须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

B、采用顺序存储的线性表,便于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C、采用链式存储的线性表,不必占用一片连续的存储单元

D、采用链式存储的线性表,便于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

4.当线性表选择链表作为存储结构时,不具有的特点是:( )。

A、可随机访问任一元素

B、插入、删除时不需要移动大量元素

C、不必事先估计存储空间

D、所需空间与线性表的长度成正比

5.算法具有“确定性”等5个特性,下面对另外4个特性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可行性

B、有零个或多个输入

C、有穷性

D、有零个或多个输出

6.衡量一个算法的质量除了正确性之外,最重要的是要考查()。

A、可行性

B、有穷性

C、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D、输入和输出

7.在长度为n的线性表中,在第i个元素之前插入一个新的元素x,需要移动()个

元素。

A、n

B、n-i+1

C、n-i

D、i+1

8.假设p是指向线性表中第i个数据元素结点的指针,则p->next是指向第i+1个数据元

素结点的指针,若p->data=a i, 则p->next->data=a i+1,那么p->next->next指向的是第()个结点。

A、i

B、i+1

C、i+2

D、i+3

9.以下哪一个不是队列的基本运算?

A、从队尾插入一个新元素

B、从队列中删除第i个元素

C、判断一个队列是否为空

D、读取队头元素的值

10.在初始为空的队列中顺序插入元素a,b,c,d以后,紧接着作了两次删除操作,此时的队

尾元素是()。

A、a

B、b

C、c

D、d

11.队列的顺序存储方式中判断循环队列为满的条件是()。

A、front= =rear

B、front= =(rear+1)%(maxsize+1)

C、front= =(rear+1)% maxsize

D、front= =rear % maxsize

12.单链表Head中,在指针q所指结点后面插入一个由指针P所指结点,则执行( )。

A、q->next=p->next;p->next=q;

B、p->next=q->next;q=p;

C、q->next=p->next;p->next=q;

D、p->next=q->next;q->next=p;

13.一个栈的输入序列是1,2,3,4,则下列序列中不可能是栈的输出序列的是( )。

A、1234

B、4321

C、2341

D、4123

14.设在栈中,由顶向下已存放元素c,b,a,在第四个元素d入栈前,栈中元素可以出栈。

试问在d入栈后,不可能的出栈序列是:( )。

A、d c b a

B、c b d a

C、c a d b

D、c d b a

15.栈S最多能容纳4个元素。现有6个元素按A、B、C、D、E、F的顺序进栈, 问下列哪

一个序列是可能的出栈序列? ( )

A、E D C B A F

B、B C E F A D

C、C B E D A F

D、A D F E B C

16.设一个栈的入栈序列是abcde,则在下列输出序列中不可能的出栈序列是:( )

A、e d c b a

B、d e c b a

C、d c e a b

D、a b c d e

17.若用一个大小为6的数组来实现循环队列,且当前rear和front的值分别为0和3。

当从队列中删除一个元素,再加入两个元素后,rear和front的值分别为()。

A、1和5

B、2和4

C、4和2

D、5和1

18.设有9个数据记录组成的线性表,它们的排序键码字的取值分别是(11,15,20,27,

30,35,46,88,120),已经将它们按照排序码递增有序的方式存放在一维结构数组a[0..8]中从下标0开始到下标8结束的位置,则当采用折半查找算法查找关键字值等于20的数据记录时,所需比较的元素的下标依次是:( )。(注:计算中间位置时取下整)

A、0,1,2

B、4,1,2

C、4,2

D、4,3,2

19.采用折半查找方法进行查找的数据文件应满足的条件是:( )。

A、顺序存储

B、链式存储

C、顺序存储且已排序

D、链式存储且已排序

三、判断题

1.()单链表从任何一个结点出发,都能访问到所有结点。

2.()顺序表是一种随机存取的存储结构。

3.()线性表的逻辑顺序与存储顺序总是一致的。

4.()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优于顺序存储结构。

5.()数据的存储结构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在存储单元中的表示形式。

6.()程序的执行效率与数据存储结构的选择没有直接的关系。

7.()线性表的长度是指线性表所占存储空间的大小。

8.()线性表的长度决定了线性表所占存储空间的大小,但它不等于线性表所占存储

空间的大小。

9.()在采用链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上查找某个元素的平均效率比在采用顺序存储结

构的线性表上查找的平均效率高。

10.()链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适用于对数据进行频繁的查找操作,而顺序存储结构的

线性表则适宜于进行频繁地插入、删除操作。

11.()在单链表中,给定任一结点的地址p,则可用下述语句将新结点s插入结点p

的后面:p->next = s; s->next = p->next;

12.()二维数组是其数据元素为线性表的线性表。

13.()N(N>1)维数组可以看作是线性表的推广。

14.()循环队列也存在空间溢出问题。

15.()队列和栈都是运算受限的线性表,插入或者删除运算只允许在表的同一端进行。

16.()从数据元素插入、删除的规则来看,队列的本质特征是LIFO,栈的本质特征是

FIFO。

17.()所有插入排序算法均是稳定的。

18.()顺序存储方式只能用于存储线性结构。

19.()程序的执行效率只决定于算法设计的技巧,与程序设计中所采用的数据的表示

方式及数据逻辑模型的实际存储形式无关。

20.()线性表的特点是每个元素都有一个前驱结点和一个后继结点。

21.()链表的每个结点中都包含一个指针。

22.()算法一定要有输入和输出。

23.()顺序查找算法可以用在顺序存储结构表示的线性表上查找数据元素,但不可以

用在链式存储结构的线性表上查找数据元素。

24.()折半查找方法只能用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的有序线性表中来实现对某一数据项

的快速查找。

25.()折半查找方法可以用在采用单向链表形式存储的有序线性表中实现对某一数据

项的快速查找。

26.()判断某个排序方法的稳定性可以通过一次或几次输入数据序列,看排序结果是

否改变了原始待排数据序列中关键字值相同的数据是否发生了相对次序的改变,从而作出该排序算法是否稳定的结论。

四、简答题

1.什么是算法?具有哪些特性?如何衡量一个算法的好坏?算法与程序有何不同?

2.线性表顺序存储结构的优缺点是什么?

0 33 0 22 0 -15 0 0 3 0 0 0 0 0 0 -12 0 0 0 0 0 0 -1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2

A =

3. 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有何差别?

4. 简述顺序表和链表之间的差异。

5. 什么是排序方法的稳定性?

6. 什么叫栈?它有哪些基本操作?各个基本操作的含义是什么?

7. 什么叫队列?它有哪些基本操作?各个基本操作的含义是什么?

五、综合题

1. 给出下列稀疏矩阵A 的三元组表示法的存储模型。

2. 给出下列稀疏矩阵所对应的三元组表示方法存储模型。

3. 给出下列稀疏矩阵A 的三元组表示法的存储模型。

4. 设单链表的结点为: typedef struct node

{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 LinkList;

LinkList *p,q;

如果要求将由指针变量q 所指向的结点插入到单向链接表中p 所指向的结点之后,则应执行的语句是什么?要将p 所指向的结点的数据部分修改为23,应执行的语句是什么? 5. 对于给定的一组关键字:503,087,512,067,908,170,889,276,675,453;请按关键字递减

排序,写出直接插入排序、冒泡排序的各趟运行结果。

6. 某长度为10的有序表存储于一维结构数组中下标0~9的位置中,其中记录的关键键码值

??

?

??

?

???

?

?????

??

???--0007

0015000001800000240001400003000000000

09

120

依次是:5,10,18,21,33,47,48,55,80,125,现要查找关键码值为18及83的记录,现规定在中间位置计算时采用“向下取整”的方法,写出折半查找的过程及查找结果。7.有序表中关键字序列为:5,10,19,21,31,37,42,48,55,150,现要查找k为

37及32的记录,写出其折半查找过程。

8.设待排序的记录共7个,关键码分别为8,3,2,5,9,1,6。试用直接插入、直接选

择两种方法,以关键码的变化描述排序全过程(动态过程),要求按递减顺序排序。9.设待排序文件共有12个记录,其关键字依次分别是28,55,06,33,161,81,91,

11,25,55′,57,02,请按选择排序的思想写出降序排序的全过程。

10.设有待排序的8个数据记录,其排序用关键字的取值依次是14,35,18,5,7,21,

35,8,请用简单选择排序法写出降序排序的每一趟结果。

11.设有待排序的8个数据记录,其排序用关键字的取值依次是68,45,20,90,15,10,

50,8,请按直接选择排序的思想写出升序及降序排序的每一趟结果。

12.假设待排序的一批记录的关键字序列为{14,35,18,5,7,21},请给出按照简单选择

排序方法依据关键字取值升序和降序两种情况下的排序过程。

13.一个有序表的一批记录的关键字序列为(7,11,15,20,32,45,63,70,82,91),

存放在一个采用顺序存储结构表示的线性表中,其中数组元素的下标为0,…,9的位置上分别对应存储有序表的第一元素直到最后一个元素。在折半查找中,中间位置指示器的计算式子中采用取下整的方法,请给出查找关键字值为82和关键字值为13的记录的查找过程。

14.某长度为10的有序表存储于一维结构数组中下标0~9的位置中,其中记录的关键码值

依次是:5,10,18,21,33,47,48,55,80,125,现要查找关键码值为18及83的记录,现规定在中间位置计算时采用“取下整”的方法,写出折半查找的过程及查找结果。

15.设有待排序的8个数据记录,其排序用关键字的取值依次是68,45,20,90,15,10,

50,8,请用冒泡排序法写出升序排序的每一趟结果。

16.对于给定的一组关键字: 50,38,27,16,97,76,53,66;按关键字递减排序,写出冒泡排

序的各趟运行结果。

六、算法分析与设计题

1.下面给出的算法的功能是在顺序存储结构表示的线性表中插入一个数据元素,请画出算

法的流程图,在算法中对各个分支给出功能性注释。

#define Null 0

#define MaxSize 1024

typedef int DataType;

typedef struct node

{

DataType data[MaxSize];

int last;

}SequenList;

int Insert(SequenList *L,DataType x,int i)

{

SequenList *p;

int j;

p=L;

if(p->last==(MaxSize-1))

{

printf("\n线性表已经满了,无法再加入!");

return Null;

}

else

if( (i<1) ||( i>(p->last+1)))

{

printf("所给插入位置不在有效范围之内!");

return Null;

}

else

{

for(j=L->last;j>=i-1;j--)

L->data[j+1]=L->data[j];

L->data[i-1]=x;

L->last=L->last+1;

}

return (1);

}

2.现要求完成同类型的两个线性表的合并运算,该运算将给定第二个线性表的元素追加到

第一个线性表的最后一个元素之后,假定不会产生因空间不足而上溢的现象,运算完成后应修改第一个线性表的last分量以反映新的表长,运算不破坏第二个线性表。预期的功能用下面的计算示例及算法流程图表示。请将下列给定的算法设计填写完整。

算法功能描述:计算前L1={1,3,5,7,9}, L2={2,4,6,8}

计算后:L1={1,3,5,7,9,2,4,6,8},L2={2,4,6,8}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定义:

#define MaxSize 1024 /*允许的最大数据元素数目*/

typedef int DataType; /*数据元素的类型*/

typedef struct node{

DataType data[MaxSize]; /*存储线性表中数据元素用的数组*/

int last; /*存储表的最后一个元素存放在data数组中的下标号*/

} SequenList;

计算前:

在L1表的存储结构体变量中,

data[0]=1,data[1]=3,data[2]=5,data[3]=7,data[4]=9

last=4;

在L2表的存储结构体变量中,计算前:

data[0]=2,data[1]=4,data[2]=6,data[3]=8

last=3

计算后:

在L1表的存储结构体变量中,

data[0]=1,data[1]=3,data[2]=5,data[3]=7,data[4]=9,data[5]=2,

data[6]=4,data[7]=6,data[8]=8

last=8;

在L2表的存储结构体变量中,计算前:

data[0]=2,data[1]=4,data[2]=6,data[3]=8

last=3

待完成的算法如下:

void MergeList(SequenList *L1,Sequenlist *L2)

{/*算法进入时:L1指向第一个线性表的结构体变量

L2指向第二个线性表的结构体变量

算法退出后:L1指向第一个线性表的结构体变量,其内容为合并后的表。

L2指向第二个线性表的结构体变量,其内容未变。

*/

int i,j; /*分别表示第一个表及第二个表的当前位置指示器*/

int k; /*循环控制变量*/

int n1,n2; /*分别用于存放表L1及表L2的长度*/

DataType x; /*存放从表L2中读出的数据元素*/

n1=L1->last+1;

n2=L2->last+1;

i=L1->last+1;

j=0;

for(k=0;k< ;k++)

{

x= ;

L1->data[i]=x;

i++;

j++;

}

=n1+n2-1;

return;

}

3.阅读下面的程序,绘制出主函数main( )的程序流程图,并说明本程序实现的功能。

#define maxsize 30

#define NULL -1

typedef char datatype;

typedef struct stack {

datatype elements[maxsize];

int top;

} S;

void IniStack(S *s) {

s->top=-1;

return;

}

int Push(S *s,datatype ch) {

if(s->top==maxsize-1) {

printf("\n stack overflow!\n");

return NULL; }

else {

s->top++;

s->elements[s->top]=ch;

return(1); }

}

int Pop(S *s) {

if(s->top<0) {

printf("\nStack is empty!\n");

return NULL; }

else {

s->top--;

return(s->top+1); }

}

main() {

char ch1;

S *s;

int f1=f2=1;

s=malloc(sizeof(S));

IniStack(s);

scanf("%c",&ch1);

while(ch1!='$') {

if(ch1=='(') f1=Push(s,ch1);

if(ch1==')') f2=Pop(s);

scanf("%c",&ch1); }

if(s->top==-1&&f1!=-1&&f2!=-1) printf("\nBrackets match rightly\n");

else printf("\nThe expression is wrong.\n");

getch();

}

4.阅读下面的算法程序,绘制出算法流程图,并说明本算法程序实现的功能。

#define NULL 0

typedef int datatype;

typedef struct node {

datatype data;

struct node *next;

} linklist;

INSERT(linklist *L, datatype x) {

linklist *p,*q, *s;

s=(linklist *)malloc(sizeof(linklist));

s->data=x;

p=L;

q=L->next;

while((q->datanext!=NULL)) {

p=q; q=q->next; }

if(q->next==NULL) {

q->next=s; s->next=NULL; }

else {

p->next=s; s->next=q; }

}

5.下面的自定义类型SeqQueue表示循环队列的一种顺序存储结构实现方法,(1)请将相

关的入队和出队运算(操作)函数填写完整;(2)写出测试程序的执行结果;(3)给程序加分析注释。

/*----文件myqueue.h的内容如下----*/

#define MaxLength 1024

typedef int datatype;

typedef struct sequeue{

datatype data[MaxLength];

int front,rear;

}SeqQueue;

void SETNULLQS(SeqQueue *p)

{

if(p==NULL) return;

else

{

p->front=MaxLength-1;

p->rear=MaxLength-1;

}

return;

}

int ENQUEUEQS(SeqQueue *p, datatype x)

{

int tail;

if(p->front== (p->rear+1) ){

printf(“\n队已经满啦!\n”);

return (0);

}

else

{

p->rear= ;

tail=p->rear;

p->data[tail]=x;

return (1);

}

}

int DEQUEUEQS(SeqQueue *p,datatype *px)

{

datatype Member1;

if(p->front==p->rear) {printf(“\n队列空啦!\n”);return (0);} else{

p->front= ;

Member1=p->data[p->front];

*px= ;

return (1);

}

}

/*文件myqueue.h*/

/*测试程序部分*/

#include

#include "myqueue.h";

void main()

{

int i,abc[10]={9,8,7,6,5,4,3,2,1,10};

datatype in1,out1;

SeqQueue myQue,*pQ;

pQ=&myQue;

SETNULLQS(pQ);

printf(“进入队列的元素依次是:\n”);

for(i=1;i<=10;i++)

{

printf(“%d\t”,abc[i-1]);

in1=abc[i-1];

ENQUEUEQS(pQ,in1);

}

printf(“\n从队列中删除的元素依次是:\n”);

for(i=1;i<=10;i++)

{

in1=abc[i-1];

DEQUEUEQS(pQ,&out1);

printf(“%d\t”,out1);

}

}

6.下面一段程序的功能是完成线性表的插入操作运算(要在线性表的第i个位置插入元素)

请仔细阅读程序,完成两个要求:

(1)在画线空白处填入合适的语句,使得整个程序完整;

(2)请画出以下程序的流程图。

#define Maxlen 1024

struct sqlisttp

{

int elem[maxlen];

int last;

} sqlisttp;

int Insert(sqlisttp L, int i, int x)

{

int k;

if(i<1|| i>https://www.360docs.net/doc/2d5706343.html,st+1)

printf(“插入位置不合适!\n”)

else if(https://www.360docs.net/doc/2d5706343.html,t>=maxlen-1)

printf(“线性表已满!\n”)

else

{

for(k=https://www.360docs.net/doc/2d5706343.html,st; k>=i; k--)

}

}

非线性数据结构部分:

一、填空题

1.不考虑顺序的3个结点可构成种不同形态的树,种不同形态的二叉树。

2.已知某棵完全二叉树的第4层有5个结点,则该完全二叉树叶子结点的总数

为:。

3.已知一棵完全二叉树的第5层有3个结点,其叶子结点数是。

4.一棵具有110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若i=54,则结点i的双亲编号是;结点i

的左孩子结点的编号是,结点i的右孩子结点的编号是。

5.一棵具有48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若i=20,则结点i的双亲编号是______;结点i

的左孩子结点编号是______,右孩子结点编号是______。

6.在有n个叶子结点的Huffman树中,总的结点数是:______。

7.图是一种非线性数据结构,它由两个集合V(G)和E(G)组成,V(G)是______的非空有限

集合,E(G)是______的有限集合。

8.遍历图的基本方法有优先搜索和优先搜索两种方法。

9.图的遍历基本方法中是一个递归过程。

10.n个顶点的有向图最多有条弧;n个顶点的无向图最多有条边。

11.在二叉树的二叉链表中,判断某指针p所指结点是叶子结点的条件是。

12.在无向图G的邻接矩阵A中,若A[i,j]等于1,则A[j,i]等

于。

二、单项选择题

1.树型结构的特点是:任意一个结点:()

A、可以有多个直接前趋

B、可以有多个直接后继

C、至少有1个前趋

D、只有一个后继

2.如下图所示的4棵二叉树中,()不是完全二叉树。

A B C D

3.深度为5的二叉树至多有()个结点。

A、16

B、32

C、31

D、10

4.64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

A、8

B、7

C、6

D、5

5.将一棵有100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从根这一层开始,每一层从左到右依次对结点进行编

号,根结点编号为1,则编号为49的结点的左孩子的编号为:()。

A、98

B、99

C、50

D、48

6.在一个无向图中,所有顶点的度之和等于边数的()倍。

A、1/2

B、1

C、2

D、4

7.设有13个值,用它们组成一棵Huffman树,则该Huffman树中共有( )个结点。

A、13

B、12

C、26

D、25

8.若对一棵有16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按层编号,则对于编号为7的结点x,它的双亲结

点及右孩子结点的编号分别为( )。

A、2,14

B、2,15

C、3,14

D、3,15

9.若对一棵有20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按层编号,则对于编号为5的结点x,它的双亲结

点及左孩子结点的编号分别为( )。

A、2,11

B、2,10

C、3,9

D、3,10

10.将一棵有100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从根这一层开始,每一层从左到右依次对结点进行编

号,根结点编号为1,则编号最大的非叶结点的编号为:

A、48

B、49

C、50

D、51

11.无向图的邻接矩阵是一个( )。

A、对称矩阵

B、零矩阵

C、上三角矩阵

D、对角矩阵

12.由64个结点构成的完全二叉树,其深度为:( )。

A、8

B、7

C、6

D、5

13.若对一棵有16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按层编号,则对于编号为7的结点x,它的双亲结

点及右孩子结点的编号分别为( )。

A、2,14

B、2,15

C、3,14

D、3,15

14.图示二叉树的中序遍历序列是:()

A、abcdgef

B、dfebagc

C、dbaefcg

D、defbagc

15.图示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列是:()

A、ABCDEFGH

B、BDAFEHGC

C、DBFHGECA

D、HGFEDCBA

16.邻接表是图的一种()。

A、顺序存储结构

B、链式存储结构

C、索引存储结构

D、散列存储结构

17.给定有向图如右图所示,则该图的一个强连通分量是:()。

A、{A,B,C,F}

B、{B,C,F}

C、{B,C,D,F}

D、{C,D,E,F}

18.已知一个有向图的邻接矩阵表示,要删除所有从第i个结点发出的边,应该:

A、将邻接矩阵的第i行删除

B、将邻接矩阵的第i行元素全部置为0

C、将邻接矩阵的第i列删除

D、将邻接矩阵的第i列元素全部置为0

三、判断题

1.()非线性数据结构可以顺序存储,也可以链接存储。

2.()非线性数据结构只能用链接方式才能表示其中数据元素的相互关系。

3.()完全二叉树一定是满二叉树。

4.()在平衡二叉树中,任意结点左右子树的高度差(绝对值)不超过1。

5.()若一棵二叉树的任意一个非叶子结点的度为2,则该二叉树为满二叉树。

6.()度为1的有序树与度为1的二叉树是等价的。

7.()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中,任意一个结点均排列在其孩子结点的前面。

8.()已知一棵二叉树的先序序列和后序序列,就一定能构造出该二叉树。

9.()在霍夫曼树中,权值最小的结点离根结点最近。

10.( )对任意一个图,从它的某个顶点出发进行一次深度优先或广度优先遍历可访问到

该图的每个顶点。

11.()线性数据结构可以采用顺序存储结构或链式存储结构,而非线性数据结构只能

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12.()二叉树中的叶子结点就是二叉树没有左、右子树的结点。

13.()如果一棵树中某结点的度为1,则该结点仅有一棵子树。

14.()在有向图中,若存在有向边,则一定存在有向边

15.()对任意一个图,从它的某个顶点出发进行一次深度优先或广度优先遍历后,并

不一定能访问到该图的每个顶点。

16.()用邻接矩阵法存储一个图时,在不考虑压缩存储的情况下,所占用的存储空间

大小只与图中结点个数有关,而与图的边数无关。

四、简答题

1.什么叫有序树?什么叫无序树?有序树和二叉树的差别是什么?

2.什么叫完全二叉树?什么叫满二叉树?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3.什么情况下二叉排序树的查找性能较好?什么情况下二叉排序树的查找性能最差?

五、综合题

1.如图所示的两棵二叉树,分别给出它们的顺序存储结构。

第1棵树

第2棵树

2.已知一棵二叉树的中序、后序序列分别如下:

中序:D C E F B H G A K J L I M

后序:D F E C H G B K L J M I A

要求:⑴画出该二叉树;

⑵写出该二叉树的先序序列。

3.一棵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和后序序列分别如下,其中有一部分未显示出来,试求出空格

处的内容,并画出该二叉树。

先序:_ B _ F _ I C E H _ G

中序:D _ K F I A _ E J C _

后序:_ K _ F B H J _ G _ A

4.将下图中的树转化为二叉树,并写出转换后的二叉树的后序遍历序列。

5.将下图所示的树转换成二叉树,并写出转换后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后序遍历结果。

6.将下列一棵二叉树进行前序遍历、中序遍历、后序遍历,并转化为树。

7.写出下面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后序遍历结果,并将它转换为树。

8.分别写出下图所示二叉树的先序、中序和后序遍历序列。

9.写出下图中的二叉树先序和后序遍历序列。

10.输入一个正整数序列{100,50,302,450,66,200,30,260},建立一棵二叉排序树,

要求:⑴画出该二叉排序树;

⑵画出删除结点302后的二叉排序树。

11.按给出的一组权值{4,5,7,8,11},建立一个霍夫曼树,并请计算出该树的带权路径

长度WPL。

12.以{5,9,15,18,22}作为叶子结点的权值构造一棵Huffman树,并计算其带权路径长度

(WPL)。

13.以{4,7,10,15,23}作为叶子结点的权值构造一棵Huffman树,并求出其带权路径长度。

14.以{5,6,7,8,9,10,15,18,22}作为叶子结点的权值构造一棵Huffman树,并计算其带权

路径长度(WPL)。

15.以{10,12,16,21,30}作为叶子结点的权值构造一棵Huffman树,并计算其带权路径长度

(WPL)。

16.如右所示的有向图,请给出它的:

入度和出度;

(2)邻接矩阵;

(3)邻接表;

(4)强连通分量。

17.已知一棵二叉树的中序和先序序列如下,求该二叉树的后序序列,并将它转换为树。先序结果:A,B,E,F,C,D,G,H,I

中序结果:E,F,B,C,G,H,I,D,A

18.已知一棵二叉树的中序和后序遍历结果如下所示,求该二叉树的先序遍历序列。

中序结果:E,F,B,C,G,H,I,D,A

后序结果:F,E,I,H,G,D,C,B,A

19.请给出按自左向右的顺序依次将关键字为{30,5,20,23,9,27,6,14,45,22}的

记录插入到一个初始时为空的二叉排序树后所建立的二叉排序树。

最新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三版)习题答案

第一章 1.1什么是信息?信息与数据的区别和联系在何处? 信息定义之一:信息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的客观实体、现象、关系进行描述的数据。 信息定义之二:信息是经过加工后并对实体的行为产生影响的数据。 与数据的区别和联系: 数据定义:数据是现实世界客观存在的实体或事物的属性值,即指人们听到的事实和看到的景象。 我们把这些数据收集起来,经过处理后,即得到人们需要的信息。 信息和数据的关系可以归结为: 1.信息是有一定含义的数据。 2.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后的数据。 3.信息是对决策有价值的数据。 1.2信息有哪些基本属性? z信息的基本属性有: 1.事实性。 2.等级性。 3.可压缩性。 4.可扩散性。 5.可传输性。 6.共享性。 7.增值性和再生性。 8.转换性。 1.3计算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计算机最主要的特点是: 1.高速自动的操作功能。 2.具有记忆的能力。 3.可以进行各种逻辑判断。 4.精确高速的计算能力。 1.5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应该包括哪几部分? 目前最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学说认为由五部分组成: 1.人员 2.数据 3.设备 4.程序 5.规程 1.6什么是计算机硬件?什么是计算机软件? 硬件:泛指实际存在的物理设备,包括计算机本身及其外围设备。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主机、外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微机的系统总线。 软件:是指计算机程序、方法、规则的文档以及在计算机上运行它时所必须的数据。 计算机软件一般分为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1.8 软件技术发展的几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它与硬件的关系如何? 第一阶段:高级语言阶段 特点:这一时期,编译技术代表了整个软件技术,软件工作者追求的主要目的是设计和实现在控制结构和数据结构方面表现能力强的高级语言。但在这一时期内,编译系统主要是靠手工编制,自动化程度很低。 硬件关系:此时期计算机的硬件要求仅能用机器指令来编制可运行的程序。

计算机软件练习题

计算机软件练习题 一、是非题 1、所有储在优盘或光盘上的数字作品都是计算机软件。() 2、计算机只有安装了操作系统之后,CPU才能执行数据的存、取或运算处 理。( ) 3、高级语言源程序必须翻译成为机器语言程序才能由CPU执行。( ) 二、选择题 1、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在计算机中运行时,正确的关系是() (A)操作系统调用应用软件提供的功能 (B)应用软件调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 (C)操作系统运行完毕后在运行应用软件 (D)两者互不相关,独立运行 2、下面有关Windows操作系统多任务处理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户如果只启动一个应用程序工作(如使用Word写作),那么该程序就可以自始至终独占CPU (B)由于计算机中有多个处理器,所以操作系统才能同时执行多个任务的处理(C)后台任务与前台任务一样都能得到CPU的及时响应 (D)由于CPU具有多个执行部件,可同时执行多条指令,所以操作系统才能同时进行多个任务的处理 3、操作系统具有存储管理功能,它可以自动“扩充”内存容量,为用户提供一个容量比实际内存大的多的存储空间,所采用的技术是() (A)缓冲区技术 (B)cache技术 (C)虚拟存储器技术 (D)排队技术 4、下面关于中文Windows操作系统文件管理的一些叙述中,错误的是()(A)文件夹中可以存放文件,也可以存放文件夹,从而构成树状的文件夹结构(B)根目录中只能用来存放文件夹,不能存放文件 (C)文件和文件夹的名字既可以用中文也可以用英文 (D)即使文件的属性是“隐藏”,该文件也能正常打开和处理 5、算法设计是编写程序的基础,下列关于算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算法必须产生正确的结果 (B)算法必须具有确定性 (C)算法可以没有输出 (D)算法的表示计算机必须能理解 6、下列不属于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是() (A)VB (B)ASM (C)C++ (D)Java 三、填空题 1、由于在计算机主板的闪烁存储器中固化了BIOS或基本I/O系统,所以计算机加电启动时才能完成引导和装入操作系统的过程。 2、操作系统能够支持用户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这种功能称为多任务处理

第一章计算机软件技术概述(精)

第一章计算机软件技术概述 ?了解以下知名公司的发展历史,掌握公司业务范围及主流产品的应用 领域 Microsoft、Apple、IBM、Oracle(Sun、 Google、Adobe、Amazon、Symbian 1.1 软件的组成要素 1.2 软件技术的组成体系 1.3 软件的主要属性与特点 1.4 软件的工作与存储空间 1.1 软件的组成要素 ?引子:使用计算机就是使用软件,我们会用到许多感兴趣的应用软件, 而应用软件还需要一个“看不见的引擎”的支撑和驱动。我们不能真正看到或触摸这个“引擎”—也称软件平台,但在现代产品中它却无处不在,有的甚至家喻户晓 1、软件(Software的三要素 ?计算机软件: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组成 ?文档(Document:指软件开发、维护和使用相关的图文资料,包括对软件程序和数据的描述等 2、软件与程序 ?软件的组成中,程序和数据是主体,核心是程序。有时软件和程序可

以相互替换使用,并不严格区分,也有称软件程序 ?但要了解,两者区别是很明显 ?程序侧重描述软件实现的指令代码,并且源程序中的代码通常是可以 阅读的,但是不能被计算机直接执行,而可执行程序的代码通常是无法被阅读的,但可以提交计算机执行。从这个角度,我们所购买的软件只是程序的可执行版本而不是(软件的源代码 ?软件包含程序,其内涵与外延更广泛 ?计算机系统由软件与硬件组成。硬件(Hardware作为有形、可触摸 的物理设备构成一个“裸机”,须加载软件(即装入程序才能构成可以运行和发挥功用的计算机系统以服务于用户 ?计算机软硬件协同工作、相互支持、相互制约,推动着计算机应用的 发展 1.2 软件技术的组成体系 ?计算机软件技术是与软件开发及软件使用相关的理论和技术的总称。 软件使用体现软件在各行各业的具体应用 ?从学科角度,软件技术体系非常丰富、广泛,可概括为软件理论、软 件系统及软件开发三大组成部分 ?软件系统由系统软件、支撑软件及应用软件组成,涉及软件整体含义 的内容组成,不同软件根据其作用按不同的层次环绕硬件。上述也是一种常用软件分类方法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课后题答案

数据结构习题答案 第一节概论 一、选择题 1.要求同一逻辑结构的所有数据元素具有相同的特性,这意味着( )。 A.数据元素具有同一的特点 *B.不仅数据元素包含的数据项的个数要相同,而且对应数据项的类型要一致 C.每个数据元素都一样 D.数据元素所包含的数据项的个数要相等 2.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 (1) )以及它们之间的( (2) )和运算的学科。 (1) A.操作对象 B.计算方法 *C.物理存储D.数据映像 (2) A.结构 *B.关系 C.运算 D.算法3.数据结构被形式地定义为(D,R),其中D是( (1) )的有限集合,R是D上( (2) )的有限集合。 (1) A.算法 *B.数据元素 C.数据操作D.逻辑结构 (2)A.操作 B.映像 C.存储 *D.关系4.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 B.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D.部结构和外部结构5.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 )的存储结构。

*A.随机存取 B.顺序存取 C.索引存取 D.Hash 存取 6.算法分析的目的是( )。 A.找出数据结构的合理性 B.研究算法中的输入和输出的关系 *C.分析算法的效率以求改进 D.分析算法的易懂性和文档性 7.计算机算法指的是( (1) ),它必须具备输入、输出和( (2) )等五个特征。 (1) A.计算方法 B.排序方法 *C.解决某一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 D.调度方法 (2) A.可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 *B.可行性、确定性和有穷性 C.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 D.易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8.线性表若采用链表存储结构,要求存中可用存储单元的地址( )。 A.必须是连续的 B.部分必须是连续的 C.一定是不连续的 *D.连续不连续都可以 9.在以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线性表的线性存储结构优于链式存储结构*B.二维数组是它的每个数据元素为一个线性表的线性表 C.栈的操作方式是先进先出 D.队列的操作方式是先进后出 10.根据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不同特性,以下四类基本的逻辑结构反映了四类基本的数据组织形式,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

第三章 计算机软件练习题

第三章计算机软件 习题 一、判断题 1.Windows系统中,不同文件夹中的文件不能同名。() 2.编写汇编语言程序比机器语言方便一些,但仍然不够直观简便。() 3.计算机软件包括软件开发和使用的所有涉及的资料。() 4.Windows系统中,每一个物理硬盘只能建立一个根目录,不同的根目录在不同的物理硬盘中。() 5.Java语言和C++语言都属于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6.“软件使用手册”不属于软件的范畴。() 7.Windows系统中,可以象删除子目录一样删除根目录。() 8.软件必须依附于一定的硬件或软件环境,否则它可能无法正常运行。() 9.操作系统提供了“任务管理”、“文件管理”、“存储管理”、“设备管理”等多种功能。() 10.为了方便人们记忆、阅读和编程,汇编语言将机器指令采用助记符号表示。() 11.存储在磁盘中的MP3音乐都是计算机软件。() 12.Linux操作系统的源代码是公开的,它是一种“自由软件”。() 13.在某一计算机上编写的机器语言程序,可以在任何其它计算机上运行。() 14.Unix操作系统主要在PC机上使用。() 15.软件产品是交付给用户使用的一整套程序、相关的文档和必要的数据。( ) 16.一般情况下,计算机加电后自动执行BIOS中的程序,将所需的操作系统软件装载到内存中,这个过 程称为“自举”、“引导”或“系统启动”。() 17.一般将使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这种程序不能直接在计算机中运行,需要有相应的语言 处理程序翻译成机器语言程序才能执行。() 18.源程序通过编译程序的处理可以一次性地产生高效运行的目的程序,并把它保存在磁盘上,以备多次 执行。() 19.当计算机完成加载过程后,操作系统即被装人到内存中运行。() 20.“引导程序”的功能是把操作系统从内存写入硬盘。( ) 21.C++语言是对C语言的扩充。( ) 22.MATLAB是将编程、计算和数据可视化集成在一起的一种数学软件。( ) 23.P3是世界著名的项目管理软件。由于使用P3能管理一个大型工程系统的有关资源,所以,它应属于 系统软件。() 24.PC机常用的操作系统有Windows、Unix、Linux等。( ) 25.Windows系列软件和Office系列软件都是目前流行的操作系统软件。() 26.安装好操作系统后,任何硬件设备都不需安装驱动程序,就可以正常使用。( ) 27.软件指的是能指示(指挥)计算机完成特定任务的、以电子格式存储的程序、数据和相关文档,这里 的相关文档专指用户手册。( ) 28.操作系统一旦被安装到计算机系统内,它就永远驻留在计算机的内存中。( ) 29.操作系统中的图形用户界面通过多个窗口分别显示正在运行的程序的状态。( ) 30.程序是软件的主体,单独的数据和文档一般不认为是软件。( ) 31.程序是用某种计算机程序语言编写的指令、命令、语句的集合。( ) 32.程序语言中的条件选择结构可以直接描述重复的计算过程。( ) 33.多任务处理就是CPU在某一时刻可以同时执行多个任务。( ) 34.汇编语言程序的执行效率比机器语言高。( ) 35.因为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指令系统的,所以汇编语言程序也可以由计算机直接执行。( ) 36.计算机软件技术就是程序设计技术,包括程序的设计、编码、调试和维护等。( )

创新试题汇总(往年真题 )剖析

河北省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考试试题A卷及答案 理论部分(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简述创新的定义、特征及作用 2. 简述创新能力形成的基本原理 (一)列举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乒乓球的五种用途。 2、看到下图你会想到什么?写出10种 3、A能够充满B,例如水能够充满容器。写出另外五中A和B 4、开关的缺点以及改进。写出5种 (二)画图题,不能有文字 1、不得卖酒 2、不得在此遛狗 3、禁止在此晾衣服 4、禁止喧哗 5、影片中不得出现对儿童有害的暴力镜头 (三)思维题。写出对汽车的改进新设想(5种) (四)逆向反转题

(五)案例分析题 以老年人用的拐杖为主题,请在上面增加一些功能,使手杖能够多用(至少5种功能) (六)广播电台慢慢已经淡化出历史舞台,请写一下广播电台要想发展下去的措施和创意。 (七)一家公司,牛奶十分畅销,但是生产的蛋糕和面包销量不是很好,帮他们想想办法。 (八)请写出一套节水灌溉方案,使用图和文字结合的方法。

河北省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训考核试卷(B卷) 一、理论部分(共2题,每题10分,共20分) 1. 简述创新的定义、特征及作用、内容是什么?核心?关键?本质?(书上8、9、10、11页) 2. 简述创新能力形成的基本原理(书上14、15、17页) 二、思维应用(共60分) (一)列举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请写出铅球的五种以上的用途。 2.看到下图你能想到什么?请写出10种以上。 3三个大学生租了某旅馆的房间作为宿舍,一共交了2700元,加上服务员的200元,共2900元,比原来的3000元少了100元。那100元哪里去了? (二)技法应用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在保留以下主体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加上其他附加物,以改善或扩大其功能,把结果填入表内。

计算机软件技术复习资料

《计算机软件技术》 复习资料 (课程代码:11049) 习题汇总: (一) 1.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与顺序存储结构相比优点是 CD 。 A. 所有的操作算法实现简单 B. 便于随机存取 C. 便于插入和删除 D. 便于利用零散的存储器空间 2.线性表是具有n 个 C 的有限序列。 A. 表元素 B. 字符 C. 数据元素 D. 数据项 E. 信息项 3.若长度为n 的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在其第I 个位置插入一个新元素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C 。(1≤I ≤n+1) A. O(0) B. O(1) C. O(n) D. O(n 2) 4.设A 是一个线性表(a 1,a 2,…,a n ),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则在等概率的前提下,平均每插入一个元素需要移动的元素个数为 B ,平均每删除一个元素需要移动的元素个数为 A ;若元素插在a i 与a i+1之间(0≤I ≤n-1)的概率为 ) 1()(2+-n n i n ,则平均每插入一个元素所要移动的元素个数为 C ; A. 2 1-n B. 2n C. 312+n D. 413+n 5.下列函数中,按它们在∞→n 时的无穷大阶数,最大的是 D 。 A. log n B. nlog n C. 2n/2 D. n! 6.所指的结点之后,其语句应为: D 。 A. s->next=p+1; p->next=s; B. (*p).next=s; (*s).next=(*p).next; s p next next next

C. s->next=p->next; p->next=s->next; D. s->next=p->next; p->next=s; 7.将两个各有n个元素的有序表归并为一个有序表时,其最少的比较次数是 A 。 A. n B. 2n-1 C. n-1 D. 2n 8.用单链表表示的链式队列的队头在链表的 A 位置。 A. 链头 B. 链尾 C. 链中 9.若用单链表表示队列,则应该选用 B 。 A. 带尾指针的非循环链表 B. 带尾指针的循环链表 C. 带头指针的非循环链表 D. 带头指针的循环链表 10.在解决计算机主机与打印机之间速度不匹配问题时,通常设置一个打印数据缓冲区,主机将要输出的数据依次写入该缓冲区,而打印机则从该缓冲区中取出数据打印,先放入打印缓冲区的数据先被打印。该缓冲区应该是一个 B 结构。 A. 堆栈 B. 队列 C. 数组 D. 线性表 11.若用一个大小为6的数组来实现循环队列,且当前rear和front的值分别为0和3。当从队列中删除一个元素,再加入两个元素后,rear和front的值分别为 B 。A. 1和5 B. 2和4 C. 4和2 D. 5和1 12.设栈的输入序列为1,2,…,10,输出序列为a1,a2,…,a10,若a5=10,则a7为 C 。(未要求一次性全部输入或输出) A. 4 B. 8 C.不确定 D.7 13.设栈的输入序列是1,2,3,4,则 D 不可能是其出栈序列。 A. 1243 B. 2134 C. 1432 D. 4312 14.以下 ABD 是C语言中”abcd321ABCD”的子串。 A. abcd B. 321AB C. “abcABC” D. “21AB” 15.若串S=”software”,其子串的数目是 B 。 A. 8 B. 37 C. 36 D. 9 16.设高为h的二叉树只有度为0和2的结点,则此类二叉树的结点数至少为 B ,至多为 F 。高为h的完全二叉树的结点数至少为 E ,至多为 F 。A. 2h B. 2h-1 C. 2h+1 D.h+1 E. 2h-1 F. 2h-1 G. 2h+1-1 H. 2h+1 17.一棵有124个叶结点的完全二叉树,最多有 B 个结点。 A. 247 B. 248 C. 249 D. 251 18.若从二叉树的任一结点出发到根的路径上所经过的结点序列按其关键字有序,则该二叉树是 C 。 A. 满二叉树 B. 哈夫曼树 C. 堆 D. 二叉查找树 19.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结果相同的二叉树为 F ;前序遍历和后序遍历结果相同的二叉树为 B 。 A. 一般二叉树 B. 只有根结点的二叉树 C. 根结点无左孩子的二叉树 D. 根结点无右孩子的二叉树 E. 所有结点只有左孩子的二叉树 F. 所有结点只有右孩子的二叉树 20.假定有K个关键字互为同义词,若用线性探测法把这K个关键字存入散列表中,至少要

计算机软件练习题汇总

软件工程与数据库部分: 一、填空题 1.软件是计算机程序、方法和规则相关的以及在计算机上运行它时所必须的数据。 2.软件是计算机程序、方法和规则相关的文档以及在计算机上运行它时所必须的。 3.软件是、方法和规则相关的文档以及在计算机上运行它时所必须的数据。 4.软件工程是从技术和两方面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发和维护计算机软件的一门学 科。 5.结构化方法由、、构成,是一种面向数据流的开发方法。 6.需求分析阶段产生的最重要的文档之一是。 7.数据流图中的箭头表示。 二、单项选择题 1.在数据流图中,○(圆圈)代表()。 A、源点 B、终点 C、加工 D、模块 2.在数据流图中,使用双线表示()。 A、源点和终点 B、数据存储 C、加工 D、模块 3.软件设计阶段一般分为两步:()。 A、逻辑设计与功能设计 B、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C、概念设计与物理设计 D、模型设计与程序设计 4.软件生存周期可划分为三个时期:计划期、开发期和()。 A、调研期 B、可行性分析期 C、运行期 D、测试期 5.软件工程的出现主要是由于( )。 A、程序设计方法学的影响 B、其它工程科学的影响 C、软件危机的出现 D、计算机的发展 6.软件生存周期可划分为计划期、开发期及运行期三个阶段,下列工作()属于计划期 阶段。 A、程序设计 B、问题定义及可行性研究 C、软件测试 D、需求分析 7.软件生存周期可划分为计划期、开发期及运行期三个阶段,下列工作()属于运行期 阶段。 A、维护 B、可行性分析 C、测试 D、问题定义 8.在需求分析阶段,系统分析人员采用数据流图和()来表达自己对问题域用户需求的 理解。 A、程序流程图 B 、判定表或判定树C、数据字典(DD)D、加工 9.在基于结构化分析与设计的软件开发方法中,系统分析人员在需求分析阶段应采用() 和数据字典来表达自己对问题域用户需求的理解。 A、程序流程图 B、数据流图(DFD) C、数据流 D、加工 10.软件测试的目的是()。 A、要证明程序无错误 B、发现软件中存在的错误 C、找出编程中的错误并设法改正 D、检查软件的结构设计是否合理 11.软件测试方法中,黑盒、白盒测试法是常用的方法,其中白盒测试主要用于测试()。 A、结构合理性 B、软件外部功能 C、程序正确性 D、程序内部逻辑

论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

论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 在计算机系统发展的早期时代(20世纪印年代中期以前),通用硬件相当普遍,软件只是为每个具体应用而专门编写的。这时的软件通常是规模较小的程序,人们把程序设计看作是一种任人发挥创造才能的技术领域。当时一般认为,写出的程序只要能在计算机上得出正确的结果,程序的写法可以不受任何约束,而且只有那些通篇充满了程序技巧,使用了许多窍门的程序才是高水平的好程序,尽管这些程序很难为别人看懂。因此对程序设计语言的研究曾一度是软件技术研究的焦点。这时软件编写者和使用者往往是同一个(或同一组)人。这种个体化的软件环境,使得软件设计通常是在人们头脑中进行的一个隐含的过程,除了程序清单之外,设有其他文档资料保存下来 一,软件技术的发展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算机系统进人了发展的第二个时期。由于软件的广泛使用,出现了“软件作坊”(软件开发小组)。这个阶段可称之为程序系统阶段程序不再是仅供极小范围使用,而需要较长时间为许多人使用。人们要求所使用的程序能容易看懂、容易使用并且容易修改和扩充于是,程序便从个人按自己意图创造的“艺术品”转变为能为广大用户接受的工程化产品,程序设计语言也由低级语言(机器语言、汇编语吉)发展到了高级语言(结构化语言、面向对象语言等等) 但是,“软件作坊”基本上仍然沿用早期形成的个体化软件开发方法。 随着计算机的时益普及以及网络的推广应用,软件变得无处不在。井且这时同于一般程序,一方面,一个显著特点是规模和复杂度骤增。例如,美国四代宇宙飞船的软件规模和复杂度呈指数增长,70年代末穿梭号宇宙飞船的软件包含4000万行目标代码。假设一个人一年可以开发出一个一万行的程序,为了开发一个4000万行的软件,是否集中4000人的力量一年就可以完成呢?绝对做不到! 因为代码长度增加了4000倍,程序复杂程度的增加远远超过4000倍。而且如何保证每个人完成的工作台在一起确实能构成一个高质量的大型软件系统?这更是一个极端复杂、困难的问题,不仅涉及许多技术问题,而且必须有严格而科学的管理;另一方,软件不同于硬件,它是计算机系统中的逻辑部件而不是物理部件。在写出程序代码并在计算机上试运行之前,软件开发过程的进展情况较难衡量,软件开发的质量也较难评价,因此,管理和控制软件开发过程相当困难;此外,软件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因为使用时间过长而被“用坏”,如果运行中发现错误,很可能是在开发时期就隐含有故障。软件维护通常意味着改正或修改原来的设计,这在客观上使得软件较难维护这些在“软件作坊”无法解决的难题使人们意识到:软件技术的发展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软件危机”出现了!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在计算机软件的开发和维护过程中所出现的这一系列严重问题提出了“软件工程”的概念。软件工程即是从管理和技术两方面来研究如何更好地开发和维护计算机软件的一门新兴学科。软件工程学要求在开发与维护软件产品时,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使开发出的软件产品满足软件的本质特性:构造性和演化性。软件的构造性是指软件是客观世界中间题空间的具体描述,也即软件是有结构的。一个好的软件就如同一座设计精良的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试题答案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试题 1.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与顺序存储结构相比优点是 CD 。 A. 所有的操作算法实现简单 B. 便于随机存取 C. 便于插入和删除 D. 便于利用零散的存储器空间 2.线性表是具有n 个 C 的有限序列。 A. 表元素 B. 字符 C. 数据元素 D. 数据项 E. 信息项 3.若长度为n 的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在其第I 个位置插入一个新元素的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 C 。(1≤I ≤n+1) A. O(0) B. O(1) C. O(n) D. O(n 2 ) 4.设A 是一个线性表(a 1,a 2,…,a n ),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则在等概率的前提下,平均每插入一个元素需要移动的元素个数为 B ,平均每删除一个元素需要移动的元素个数为 A ;若元素插在a i 与a i+1之间(0≤I ≤n-1)的概率为 ) 1() (2+-n n i n ,则平均每插入一个 元素所要移动的元素个数为 C ; A. 21 -n B. 2n C. 3 12+n D. 4 13+n 5.下列函数中,按它们在∞→n 时的无穷大阶数,最大的是 D 。 A. log n B. nlog n C. 2n/2 D. n!

6.将下图所示的s所指结点加到p所指的结点之后,其语句应为: D 。 A. s->next=p+1; p->next=s; B. (*p).next=s; (*s).next=(*p).next; C. s->next=p->next; p->next=s->next; D. s->next=p->next; p->next=s; 7.将两个各有n个元素的有序表归并为一个有序表时,其最少的比较次数是 A 。 A. n B. 2n-1 C. n-1 D. 2n 8.下面的程序段是合并两个无头结点链表(ha和 hb)为一个无头结点链表ha的过程,作为参数的两个链表都是按结点的data域由大到小链接的。合并后新链表的结点仍按此方式链接。请填写下述空框,使程序能正确运行。 1. #define NULL 0 typedef struct node{ int data; struct node *next; }node, linklisttype; void combine(linklisttype *ha, linklisttype *hb){ linklisttype *h, *p; h = (linklisttype *)malloc(sizeof(linklisttype)); h->next = NULL; p = h;

创新考试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 分) 1、1912年,经济学家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创新”逐步成为一个()专用名词。 A 社会学 B 经济学 C 管理学 2、理论创新的实质就是()。 A 解放思想,事实求是 B 一切从实际出发 C 与时俱进 3、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知识创新等,其“新”的意义是指()。 A 时间意义上的新 B 地理意义上的新 C 知识产权意义上的新 4、司马光砸缸的行为用的是()思维。 A 横向 B 纵向 C 逆向 5、理论创新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而是经历反复斗争、争论以后才最终形成的。这点显示了理论创新的特征具有()。 A 继承性 B 斗争性 C 加速性 6、科技创新需要有自主性,其含义包括( )。 A 学术自主 B 学术自由 C A和B 7、创新活动的基础和开端是()。 A 观念创新 B 制度创新 C 技术创新 8、在当代,科学、技术、生产三者相互作用的形式逐步是()。 A 生产→技术→科学 B 科学→技术→生产 C 科学←→技术←→生产 9、康佳公司向农村市场推出价廉的“福临门”彩电时,将产品不适用的功能减少,这是运用了产品创新思维中的()。 A 加法 B 减法 C 除法 10、我国企业制度创新主要是建立()。 A 现代企业制度 B 产权制度 C 科学管理制度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4 分,共40 分) 1、判断创新的两个基本标准是()。 A 世界范围内的第一 B 一国或一地区内的第一 C 显著性变化 2、创新需要提出问题,问题产生于()。 A 好奇 B 质疑 C 想象 3、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主要来自于()。 A 先天的智力和知识积累 B 丰富的实践 C 科学的训练 4、系统思维要求我们有()。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计算机软件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前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计算机技术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十分的广泛,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并且对于计算机来说,最为重要的便是软件技术,这是计算机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只有保证软件系统的稳定运行,才能够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计算机利用软件系统来实现各种高级的功能,并且不同的软件其功能也不同,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 1计算机软件的发展现状 1.1软件的分类 计算机软件能够对计算机进行高级操作,软件技术能够根据用户的各项要求进行不同的操作,对于计算机软件主要的研究内容有:要能够开发出适当的软件能够提高计算机运行的速度,并且能够实现计算机系统的高效运营,优化各种支撑的体系,开发出科学的技术方法来优化支撑体系。计算机软件系统是一个可以运营的系统。计算机软件的分类主要有系统软件、操作系统以及数据库、支撑软件、程序库、语言编辑程序以及各类应用软件。 1.2计算机软件的开发现状 计算机系统软件具备相应的硬件特征,其中主要的组成系统有:操作系统、应用服务器以及各类的数据库系统。在计算机中操作系统十分的重要,能够管理计算机的各类软件以及硬件,能够实现计算机的

各项功能操作,在操作系统中的硬件资源管理中心,能够管理计算机中的各类硬件资源,处理器、储存器以及显示器等,同时也能够操作软件运营的系统,对软件系统进行相应的管理,另外也能够作为支撑系统对软件起到相应的支撑作用。操作系统是计算机中的基础设施,用户能够根据自身的需要开发出需要的应用系统。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计算机网络技术在不断的发展,这样为操作系统的发展创造了很好的条件,计算机操作系统将会向着更加智能的方向进行发展,将会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求,方便人们的生活。 近年来,操作系统的嵌入式技术已经得到了普遍的应用,这是一种新兴技术,是信息发展的产物,在很多的领域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对于计算机操作系统嵌入式技术来说,主要是把计算机软件硬件以及相关的机电设备进行相应的结合,从而来组成一个具有智能化的机电操作系统,计算机软件以及硬件的机电设备相对于原有的机电设备具有很多的优点。目前在我国的很多的生产领域都大量的应用了计算机操作系统嵌入式技术,实现了智能化的管理,并且随着相关人员的不断研究,使得嵌入式技术的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且这一技术也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很多的商人都开始了对其的投资,也取得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1.3数据库操作系统的发展现状 很多企业都大规模的使用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是计算机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并且具有支撑网络的功能,并且这个功能也是数据库系统最为重要的一个部分,现今国内的很多研究人员着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作业

第二章数据结构概述 一、选择题 1.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 C )。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B.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D.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2.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是一种( A )的存储结构。 A.随机存取B.顺序存取C.索引存取D.Hash存取 3.计算机算法指的是( C ),它必须具备输入、输出和( B )等五个特征。 (1) A.计算方法B.排序方法C.解决某一问题的有限运算序列D.调度方法 (2) A.可行性、可移植性和可扩充性B.可行性、确定性和有穷性C.确定性,有穷性和稳定性D.易读性、稳定性和安全性 4.线性表若采用链表存储结构,要求内存中可用存储单元的地址( D )。 A.必须是连续的B.部分必须是连续的C.一定是不连续的D.连续不连续都可以 5.根据数据元素之间关系的不同特性,以下四类基本的逻辑结构反映了四类基本的数据组织形式,其中解释错误的是( A )。 A.集合中任何两个结点之间都有逻辑关系但组织形式松散B.线性结构中结点按逻辑关系依次排列形成一条“锁链”C.树形结构具有分支、层次特性,其形态有点像自然界中的树D.图状结构中的各个结点按逻辑关系互相缠绕,任何两个结点都可以邻接 二、判断题 ×1.数据元素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2.数据结构是带有结构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3.数据结构、数据元素、数据项在计算机中的映像分别称为存储结构、结点、数据域。 ×4.数据项是数据的基本单位。 √5.数据的逻辑结构是指各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用户按使用需要建立的。 √6.数据的物理结构是数据在计算机中实际的存储形式。 ×7.算法和程序没有区别,所以在数据结构中二者是通用的。 三、填空题 1.所谓数据的逻辑结构指的是数据元素之间的____逻辑关系_____。 2,数据结构是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______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存储结构、对数据施加的操作_。3.数据的逻辑结构包括__集合结构___、_____线性结构___、____树型结构_____和__图状结构_____四种类型。 4.在线性结构中,开始结点_____没有______前驱结点,其余每个结点有且只有_____一个______个前驱结点。 5.算法的五个重要特性是__可行性___、___确定性___、___有穷性___、___输入__、___输出__。 6.下列程序段的时间复杂度是_____O(n)____。 for (i=1;i<=n;i++) A[i,i]=0; 7.存储结构是逻辑结构的_____物理______实现。

创新试题

创新试题

一、简答题 1、创新能力的内容是什么?核心是什么?关键是什么? 答:创新能力:指人在顺利完成以原有知识、经验为基础的创建新事物的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潜在的心理品质。核心:关键: 2、创新思维的本质是什么? 3、创新的核心目标、关键是什么? 4、论述创新的基本原理。 5. 简述创新的定义、特征及作用 6. 简述创新能力形成的基本原理 二:思维应用题 1、如果每户都能上互联网,会给社会带来什么变化?至少说出5种。 信息传播速度加快;通讯范围广阔;资源获取方便;生活、工作、学习无区域性;网上交易为主要消费方式;世界个国家统一语言或货币;网络安全和网络犯罪成为重要问题;网络通信行业发展迅速 2、报纸除了阅读以外,还有什么用?至少说出5种。 糊墙;练习毛笔字;包装物品;装修铺地板;折纸;回收;垫东西 3、建筑用的砖除了盖房、建楼、铺地、砌墙外,还有什么用途?这里说的砖,包括砖粉、碎砖、整砖。至少说出6种用途。 盖房、建楼、铺地、砌墙、做书架、做染料、打人、做锤子、直尺、画笔、垫脚、压纸;整砖可以做砝码,可以丈量,可以投掷做游戏比赛等;碎转可以在建筑时做吊线,可以堵窟窿,可以填海;砖粉可以和涂料、水泥搅拌改变颜色等 4、请写出铅球的五种以上的用途。 答:武器、重物、体育器材、写生材料、实验材料、玩具等。 5、从“方便面”这一方便食品扩展思维,至少说出5种类似食品。 所有开袋即食食品,有榨菜、膨化食品、牛肉干、压缩饼干、速溶咖啡、奶粉、奶片、杯装豆浆 6、根据数字“0”,你能想象到什么? 鸡蛋,嘴,洞,子弹,球,绳套,轮子,球拍 7、用想象思维说出五种与鸡蛋相似的东西。 太阳、地球、月亮、蛋糕、火星、鹅卵石、香梨、芒果、 三:技法应用题 1、列举家中保温瓶5个缺点,并加以改进。 1)容易碎、携带不方便、体积大存水少、开盖会降低水温、只是减缓散热速度水迟早会凉、不够美观、易产生瓶垢、水垢不易清洗、瓶底不安全、瓶塞不够密封、怕碰撞 2)针对容易碎的缺点现在的保温水杯都是不锈钢的,旅行保温瓶携带方便体积大存水少,增加太阳能加热装置

计算机应用课后作业习题测验

、选择题 1. 一台典型的微机是由主机、键盘、( 配 置了软件的微机称为基本的微机系统。因 此,微机系统是由( (1) A.鼠标和显示器 B.光驱和软件 C.显示器和程序 (2) A.主机和软件 B.硬件和软件 C.主机和程序 2?操作系统的特征是 __________ 。 ①并发性②串行性③确定性④不确定性⑤共享性⑥虚拟性⑦独占性 A. ①②③⑦ B. ①②⑤⑥ C.①③⑤⑥ 二、填空题 1. 主机安装在主机箱内,主机箱分为立式和卧式两种。在主机箱内有住板(系统 板)、硬盘驱动器、软盘驱动器、电源、显示适配器等。一般主板上集成了 一 个软盘 接口、两个IDE 硬盘接口、 一个并行接口、 两个串行接口、 两个USB 接口、AGP 总 线、ISA 总线和软盘接口。 2. I/O 总线是指CPU 互连I/O 设备,并提供外设访问系统存储器和 CPU 资源的通路。 在I/O 总线上通常传送三种信号:数据、 地址和控制信号。PC 机上的I/O 总线有ISA 、 EISA 、PCI 。 3. MS-DOS 是一个16位的单用户单任务的操作系统。 MS-DOS 可分为 DOS BIOS 、 DOS 核心和命令处理程序 三个基本层次。 4. MS WINDOWS3.X 、WINDOWS95 文件系统采用 FAT 、VFAT16,Windows NT 文件 系统采用NTFS ( HPFS )。 5. 多媒体的关键技术是数据压缩技术、 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 )制造技术、CD-ROM 大容量光盘存储器、显示技术以及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等。 6.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 )有传染性、隐蔽性、危害性 三个特征。 三、回答问题 1.试述鼠标和键盘的区别 答:键盘是输入设备,用字符键和数字键输入文本信息,构成用户命令或对系统询问的 回答;输入控制信息,既通过各种控制键,实现对界面的控制功能。鼠标也是输入设备 是能代替键盘更方便的移动光标的输入装置。 2. 简述操作系统的作用及其分类 答:操作系统的作用主要是(1)通过资源管理,提高计算机系统的效率,( 2)改善人 机界面,向用户提供友好的工作环境。按照功能分类:( 1)批处理操作系统,(2)分 时操作系统,(3)实时操作系统。按照计算机配置分类:( 1 )单机配置:大型机操作 系统、小型机操作系统、微型机操作系统。( 2)多机配置: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 系统。按照用户/任务分类:单用户和多用户。 3. 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的区别 答:实时系统与分时系统的环境不同,( 1)系统的设计目标不同。分时系统是设计一个 多用户的通用系统,交互能力强,而实时系统大都是专用系统,交互能力差( 2)交互性 的强弱不同,分时系统是多用户的通用系统,( 3)响应时间的敏感程度不同。实时系统 响应时间的敏感程度强。分时系统敏感程度弱。 4. 简述UNIX 系统的特点 答.UNIX 系统是一个多用户、多任务的 16/32/64位的操作系统,其特点是:(1)字符 用户界面和图形界面 GUI (2)抢先式多任务、多线程、支持动态连接、支持对称式多处 理。 (3)虚拟存储:段页式,有存储保护( 4)文件系统:多级目录(5)采用设备文件 的形式(6)支持多种硬件平台(7)易移植,主要代码用 C 语言写成(8)变种很多, 很难标准化。 5. 多媒体计算机系统由那几部分组成?试述各部分的功能。 习题一 1_组成。微机必须配上软件才能工作。我们将 2 )两大部分组成。 D.鼠标和程序 D.硬件和程序 D.①④⑤⑥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1)》在线作业一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1)》在线作业一 天津大学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V 1. 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一个记录中所包含的各个元素的数据类型必须相同 B. 随机文件中每个记录的长度是固定的 C. Open命令的作用是打开一个已经存在的文件 D. 使用Input #语句可以从随机文件中读取数据 满分:5 分 2. 下列哪一个是日期型常量()。 A. ”2/1/99” B. 2/1/99 C. #2/1/99# D. {2/1/99} 满分:5 分 3. 如果在模块的声明段中有Option Base 0语句,则在该模块中使用Dim a(7,3 To 5)声明的数 组有()个元素。 A. 21 B. 28 C. 24 D. 32 满分:5 分 4. 下面几对数据类型中,哪一对所占的内存大小一致:()。 A. Integer、Single B. Integer、Boolean C. Date、Single

D. Long、Variant 满分:5 分 5. 假定bln1是逻辑型变量,下面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A. bln1=’True’ B. bln1=.True. C. bln1=#True D. bln1=True 满分:5 分 6. 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 在同一窗体的菜单项中,不允许出现标题相同的菜单项 B. 在菜单的标题栏中,“&”所引导的字母指明了访问该菜单项的访问键 C. 程序运行过程中,可以重新设置菜单的Visible属性 D. 弹出式菜单也在菜单编辑器中定义 满分:5 分 7. 下面的动作中,不能引发一个按钮Click事件的是:()。 A. 在按钮上单击 B. 在按钮上右击 C. 把焦点移至按钮上,然后按回车键 D. 如果按钮上有快捷字母,按“Alt+该字母” 满分:5 分 8. 刚建立一个新的标准EXE工程后,不在工具箱中出现的控件是()。 A. 单选按钮 B. 图片框 C. 通用对话框 D. 文本框 满分:5 分 9. 在设计阶段,当双击窗体上的某个控件时,所打开的窗口是()。

计算机习题答案(总)

计算机习题答案 第一章计算机习题答案2第二章计算机习题答案12第三章计算机习题答案22第四章计算机习题答案33第五章计算机习题答案46第六章计算机习题答案58第七章计算机习题答案69第八章计算机习题答案79第九章计算机习题答案89第十章计算机习题答案97第十一章计算机习题答案108第十二章计算机习题答案108 整理BY(彭益伟)

第一章计算机习题答案选择- 第1题 计算机的主要组成部分是______. A、输入和输出 B、储存和程序 C、硬件和软件 D、显示器和打印机 E、网络和通信 答案 C 选择- 第2题 第一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标志是____. A、机械式 B、机械电子式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电子管 答案 D 选择- 第3题 第二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标志是___. A、晶体管 B、机械电子式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电子管 答案 A

选择- 第4题 第三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标志是_____. A、电子管 B、晶体管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和超大集成电路 答案 C 选择- 第5题 第四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标志是___. A、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B、晶体管 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电子管 答案 A 选择- 第6题 计算机的特点表现在它的高速、精确的计算、强大的存储和___能力,以及可以自动处理和网络功能. A、体积小 B、逻辑处理能力 C、功耗低 D、价格便宜 答案 B

选择- 第7题 二级制数10110111转换为十进制数=______. A、 185 B、 183 C、 187 D、以上都不是 答案 B 选择- 第8题 十六进制数F260转换为十进制数=_____. A、 62040 B、 62408 C、 62048 D、以上都不是 答案 C 选择- 第9题 二进制数111.101转换为十进制数=_______. A、 5.625 B、 7.625 C、 7.5 D、以上都不是 答案 B 选择- 第10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