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育规律

岁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育规律
岁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育规律

岁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

育规律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0-3岁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育规律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是以人的需要和主观态度为媒介的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情绪是这种反映的比较短暂的状态.情感则是比较稳定和持续的状态。由于客观事物是多样的、变化的,所以人的主观体验也是不同的。人的需要有天然需要,如吃、喝、睡等,人还有社会性的需要,如社会生产、社会交际等,这是人所特有的。一般来说,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肯定的态度和体验,如快乐、满意、爱等。如果违反人的需要和意愿,就会引起否定的态度和体验,如愤怒、哀怨、憎恨等。

童年龄越小,情绪在生活中的地位越高,这是婴儿心理的特点。首先,情绪对婴儿适应生存有着特别的意义。婴儿天生就具有情绪的反应能力,生后很早就表现出了他(她)的情绪反应,是其重要的适应生活的方式。如婴儿吃饭后就安静,饥饿或尿湿时就不安、哭闹等。2—3个月婴儿吃饭、睡好后就会微笑,当成人逗他(她)时,就会全身活跃或笑出声。情绪情感直接影响婴儿的行为,对婴儿的认识活动起着激发和推动的作用。5—6个月开始婴儿对新鲜的玩具特别感兴趣。以后,(健康小常识转载请保留此标记)只有婴儿感兴趣的东西可更能引起他(她)的注意。婴儿在愉快的情绪下做什么事都积极,也乐于学习,而情绪不好时,则什么也不听、不学、不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婴儿凭兴趣做事”。

另外,情绪情感是婴儿进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婴儿生后不久,对人即有了泛化的认识,他(她)见任何人都微笑,6—7个月开始表现怯生情绪,并产生了与亲人相互依恋的情感。8—10个月婴儿出现分离焦多的婴儿即可出现对人、对物的关系的体验,如有同情感。2岁时已出现快乐、兴高采烈、爱亲人、爱小朋友、害怕、厌恶、苦恼、甚至嫉妒等情绪的表现。

在婴儿的情感活动中,依恋是一个重要的情感。依恋是指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持久的感情联系,它是母亲与婴儿之间的充满深情的积极的相互关系。它的形成与母亲经常满足婴儿的需要,给予愉快的强化刺激有关,也是婴儿在与人交往中对人的从泛化到分化的社会性认识的结果。

依恋感情的表现形式是婴儿喜欢同他(她)所依恋的人接近,此时他会感到安慰、舒适和愉快。在他遇到陌生环境而产生惧怕和焦虑时,依恋对象(母亲)的存在或出现会使他(她)感到安全,这种依恋的安全感一旦建立,婴儿就会更加自由自在地去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就会尝试与别人交往,会更广泛的去适应社会。因此,母亲与婴儿的这种相互依恋的感情是婴儿与别人交往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安全基地”。这种早期的母婴依恋的质量对日后婴儿认知发展和社会性的适应都有重要意义。这就是我们说的安全依恋,这种安全依恋不仅可以促进婴儿的智力发育,而且还将导致一个人对人信赖、自我信任、并成功的依恋自己的同伴和后代,和人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们的生活中也可以看到由于缺乏耐心的照料,不注意母子感情交流,出现一些不安全的依恋类型或无依恋的现象。没有建立母一婴安全依恋感情的婴儿,在后来的生活中多不善于与人相处,或不能很好地面对现实。各国对孤儿院儿童的研究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对每一个家长来说,育儿绝不是单纯的喂养,要在喂养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要经常使婴儿保持愉快的情绪,以促进他们对外界知识的探索与学习,使婴儿的身体、心理均得到健康的发展。

来源:

婴儿身高体重对照表

新生儿男宝宝的平均身高会高于女宝宝一些,根据幼儿生长发育测评标准显示, 新生儿的身高标准范围为男宝宝-53.6cm,平均值为50.2cm,女宝宝-52.8cm,平均值为49.6cm,伴随着孩子的月份成长,由于受营养、遗传、环境等因素影响,孩子的身高在迅速生长的同时,也会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在孩子成长的每一个月份里,都要一份标准量表,家长可随时参考。 测量,最好由两个人进行。一人用手固定好宝宝的膝关节、髋关节和头部,另一人用皮尺测量,从宝宝头顶的最高点,至足部的最高点。测量出的数值,即为宝宝身高。? 道具:两本厚重、不易移动的书(如字典)和一把卷尺。? 方法:在宝宝熟睡时,把一本书轻轻抵住宝宝的头;然后将宝宝的身体放平直, 在用一只手按直宝宝的同时,另一只手将另一本书抵在宝宝的脚掌后;最后把两本书都立稳后,将宝宝轻轻移幵。这时两本书的距离就是宝宝的身高了。? 温馨提醒:无需天天为宝宝测量身高,两三周测量一次即可。 4?6个月此期体格生长较出生头三个月有所减缓。体重平均每月平均增长500 -600克,身长每月平均增长约一2.4厘米。有部分孩子在6个月左右幵始萌出第一颗乳牙,一般为下门牙。

4-6 个月男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4 个月 5 个月 6 个月 ? 4-6 个月女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4 个月 5 个月 6 个月 7?9个月此期小儿体格生长速度相对前面6个月来说,继续减慢,体重平均每月增加300-400 克左右,身长平均每月增长 1.5 厘米左右。 7-9 个月男童体格发育

婴幼儿的基本情绪及表现

婴幼儿的基本情绪及表现 人类婴儿从种族进化中获得的情绪大约为8-10种,称为基本情绪,如愉快、兴趣、惊奇、厌恶、痛苦、愤怒、惧怕、悲伤等。所有这些不同的情绪,在婴儿出生到半岁左右陆续发生。基本情绪在个体生活中的显现不是同时的,它们随着个体的成长、成熟而出现。它们的发生有一个时间顺序,这一顺序服从于婴儿的生理成熟和适应的需要;而且它们的发生既有一般规律,又有个体差异。 父母应该根据宝宝的情绪特点,培养宝宝积极愉快的情绪,它是宝宝从事探索、发展认识能力的保证。宝宝在积极愉快的情绪中易于接受父母的教育和诱导,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而消极、不良的情绪是不利于宝宝的身心发展,也不易于使宝宝接受教育。 培养积极愉快的情绪要从满足宝宝的生理需要开始,安静、整洁的环境,营养丰富的食物、适合发展水平的玩具,都能使宝宝在生理上得到满足,产生愉快的情绪。此外,父母要与宝宝建立亲密的情感和关系,以帮助宝宝建立信任感和安全感。 情绪是人类的生物—社会现象,人类的基本情绪是先天的。例如刚出生1~2天的新生儿就会有痛苦、厌恶和微笑反应,这些反应是生物性的。但是新生儿从出生一刻起,就需要依靠成人的抚育维持生命,这是人际互动的社会化开端,婴儿的情绪在人际互动的社会环境中分化发展,因而情绪又是社会的产物。个体情绪产生源于先天,发展决定于后天,是生物—社会共同作用的结果。

人类基本情绪的出现和发展,也同其他领域的发展一样,是有一定顺序遵循一定规律的,情绪产生的顺序和规律,服从于婴儿的生理成熟和社会适应的需要。在这里我们从正面和负面两类情绪中分别选择出现最早的两种基本情绪加以介绍。 一正面情绪及表现 (一)兴趣 1、什么是兴趣 兴趣是先天的情绪,是人类最基本的情绪之一。它最早出现于新生儿出生后的4~7天。兴趣也是一种情感状态,是人类动机的最深水平。我们常说兴趣是原动力,它可以驱动人去行动。早期婴儿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就是由兴趣这种内在动机驱动引起身体运动而发生的。例如婴儿看见了一个红球,对这个红色的东西产生了兴趣,引起了注意。因为有兴趣才可能维持对它的注意,而对物体的集中注意是认知发展的基础。兴趣使然,当红球移动时,婴儿才会用目光追视,而视觉追视是视觉—运动协调的基础。再如:当婴儿刚刚会发音的时候,他对自己能发出音感到好奇和兴趣,于是不断地反复地发音并乐此不疲。如果成人对婴儿的发音给予应答,就可以加深婴儿对发音的兴趣,而促进语言的发展。可以说兴趣是激励智力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 2、兴趣的发展 兴趣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①1~3个月是先天反射性反应阶段,由于外界的刺激,引起了婴儿的运动反应,运动反应的发生使婴儿参与到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②4~9个月是相似性物体再认知阶段,外界

青少年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青少年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 1、爆发性和冲动性 青少年学生对各种食物比较敏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心理行为自控能力较弱,一旦情绪爆发如火山般猛烈,伴随着明显的冲动性,严重者甚至伴随着攻击行为。 2、不稳定性和两极性 青少年学生情绪虽然强烈,但波动剧烈,两极性明显,很不稳定,情绪很容易从一个极端剧烈地转向另一个极端,他们对事物看法较片面,很容易产生偏激反应。 3、外露性和内隐性 随着青少年自我意识增强,他们逐渐学会控制情感及反应,一方面既表现出强烈的情绪情感反应,一方面又能掩饰、压抑自己的情绪,使这种情绪的表露有时带有很大的文饰性,并逐渐学会用理智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 4、心境性和持久性 青少年学生的情绪体验呈现明显的心境化色彩,具有弥散性和感染性的特点。 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1、确立教学中的情感目标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教育目的中应包括情感目的。他认为:“情感目的包括那些描述兴趣、态度和价值变化的目的,以及发展评价和适应调节的目的。” 2、创设问题情境,挖掘个体学科知识内在的情感成分,丰富学生理智感。 理智感使学生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或维护真理的需要、意愿是否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是一种高级的社会性情感。教学应激发学生的情绪情感体验,包括激发理智感、感受学科美、应对和避免产生对学习的冷漠厌恶感。 3、实行愉快教育,缓解情绪紧张 “愉快教育”的主要做法是教师要端正教学思想,转变教学主体观,改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艺术,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形成活跃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之中主动地学习。 4、克服不良情绪,提高自我管理情感情绪的能力 也就是进行所谓的“情商”教育,引导学生学会情绪规则,恰当表达情绪,学会心理调整,保持快乐心境,学会自我调节,控制不良情绪。常见的健康情绪调节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认知调节法 (2)合理宣泄法 (3)意志调节法 (4)转移注意法 (5)幽默法

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0-18岁体重身高头围)详细解析

儿童生长发育对照表(0-18岁体重、身高、头围)详细解析 数字来源于全国学生体质调查,仅供参考。 表1 中国0~18岁男童体重参照值(kg) 年龄组下等中下等中等中上等上等初生 2.54 2.92 3.30 3.68 4.06 1月~ 3.84 4.47 5.10 5.73 6.36 2月~ 4.72 5.44 6.16 6.887.60 3月~ 5.40 6.19 6.98 7.778.56 4月~ 5.94 6.757.56 8.379.18 5月~ 6.267.148.02 8.909.78 6月~ 6.747.688.62 9.5610.50 8月~7.198.199.19 10.1911.19 10月~7.578.619.65 10.6911.73 12月~8.089.1210.16 11.2012.24 15月~8.489.5910.70 11.8112.92 18月~8.8710.0611.25 12.4413.63 21月~9.3110.5711.83 13.0914.35 2.0岁~10.0111.2912.57 1 3.8515.13 2.5岁~10.9012.231 3.56 1 4.8916.22 3.0岁~11.4012.911 4.42 1 5.9317.44 3.5岁~12.2713.8215.37 16.9218.47 4.0岁~12.6914.4616.23 18.0019.77 4.5岁~13.361 5.3017.24 19.1821.12 5.0岁~14.081 6.2118.34 20.4722.60 5.5岁~14.8817.1319.38 21.6323.88 6.0岁~15.7718.3720.97 23.5726.17 7.0岁~15.2519.3023.35 27.4031.45 8.0岁~16.2120.9725.73 30.4935.25 9.0岁~17.2222.9428.66 34.3840.10 10.0岁~18.4225.1531.88 38.6145.34 11.0岁~20.1527.9235.69 43.4651.23 12.0岁~22.2831.0139.74 48.4757.20

岁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育规律

岁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 育规律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0-3岁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育规律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是以人的需要和主观态度为媒介的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情绪是这种反映的比较短暂的状态.情感则是比较稳定和持续的状态。由于客观事物是多样的、变化的,所以人的主观体验也是不同的。人的需要有天然需要,如吃、喝、睡等,人还有社会性的需要,如社会生产、社会交际等,这是人所特有的。一般来说,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肯定的态度和体验,如快乐、满意、爱等。如果违反人的需要和意愿,就会引起否定的态度和体验,如愤怒、哀怨、憎恨等。 童年龄越小,情绪在生活中的地位越高,这是婴儿心理的特点。首先,情绪对婴儿适应生存有着特别的意义。婴儿天生就具有情绪的反应能力,生后很早就表现出了他(她)的情绪反应,是其重要的适应生活的方式。如婴儿吃饭后就安静,饥饿或尿湿时就不安、哭闹等。2—3个月婴儿吃饭、睡好后就会微笑,当成人逗他(她)时,就会全身活跃或笑出声。情绪情感直接影响婴儿的行为,对婴儿的认识活动起着激发和推动的作用。5—6个月开始婴儿对新鲜的玩具特别感兴趣。以后,(健康小常识转载请保留此标记)只有婴儿感兴趣的东西可更能引起他(她)的注意。婴儿在愉快的情绪下做什么事都积极,也乐于学习,而情绪不好时,则什么也不听、不学、不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婴儿凭兴趣做事”。

另外,情绪情感是婴儿进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婴儿生后不久,对人即有了泛化的认识,他(她)见任何人都微笑,6—7个月开始表现怯生情绪,并产生了与亲人相互依恋的情感。8—10个月婴儿出现分离焦多的婴儿即可出现对人、对物的关系的体验,如有同情感。2岁时已出现快乐、兴高采烈、爱亲人、爱小朋友、害怕、厌恶、苦恼、甚至嫉妒等情绪的表现。 在婴儿的情感活动中,依恋是一个重要的情感。依恋是指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持久的感情联系,它是母亲与婴儿之间的充满深情的积极的相互关系。它的形成与母亲经常满足婴儿的需要,给予愉快的强化刺激有关,也是婴儿在与人交往中对人的从泛化到分化的社会性认识的结果。 依恋感情的表现形式是婴儿喜欢同他(她)所依恋的人接近,此时他会感到安慰、舒适和愉快。在他遇到陌生环境而产生惧怕和焦虑时,依恋对象(母亲)的存在或出现会使他(她)感到安全,这种依恋的安全感一旦建立,婴儿就会更加自由自在地去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就会尝试与别人交往,会更广泛的去适应社会。因此,母亲与婴儿的这种相互依恋的感情是婴儿与别人交往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安全基地”。这种早期的母婴依恋的质量对日后婴儿认知发展和社会性的适应都有重要意义。这就是我们说的安全依恋,这种安全依恋不仅可以促进婴儿的智力发育,而且还将导致一个人对人信赖、自我信任、并成功的依恋自己的同伴和后代,和人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婴儿情绪情感的特点有哪些

婴儿情绪情感的特点有哪些 可能有一些人会觉得婴儿还那么小,有情绪是有可能的,但一般不会有什么情感,其实这种看法并不正确,宝宝再小,也是有他的情绪情感的,而且还具有一定的特点,家长需要对此多加了解,那么,婴儿情绪情感的特点有哪些? 婴儿情绪情感的特点有哪些? 一、情绪的发育: 一般婴儿的情绪十分平和稳定,偶尔号啕大哭,原因可能是生理上得不到满足,如想睡觉,肚子饿或身体不适,所以父母的周全照顾最要紧,令宝宝觉得安全,舒服。建立正常的作息规律,宝宝的情绪便不会有太大波动。 二、情感的发育: 1、3个月开始婴儿就可以有高兴或不高兴的表现,如宝宝听轻快、柔和的音乐时会用微笑、手脚轻轻晃动来表示愉快情绪。 2、4个月后常常愉快地微笑和大声笑。 3、5个月开始建立母婴相依感情,开始认生,能分清熟人和生人。看到母亲和熟悉的人会表示高兴,看到陌生人则会不安。 4、8个月时会用眼神紧紧盯住他要的东西来表示他的要求,当要引起别人的注意时会哇哇大叫,用推开或扔掉东西来表示厌恶。 5、9个月通过训练会用摇手、点头来表示再见、行礼等。 6、10个月会用摇头表示不。 7、12个月时感情更加丰富,已初步建立害怕、生气、喜爱、妒忌等感情,已经能意识到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婴儿的依恋情感分为哪些阶段? 第一阶段(0-3个月):这个时期也叫做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也就是指婴儿对所有人的反应都一样喜欢,任何人与婴儿接触,比如逗他,与他说话,都能引起孩子愉快,开心。第二阶段(3-6个月):叫差别的社会反应期。这时候,婴儿慢慢的对人有了不同的差别,这时孩子会偏爱母亲,在母亲面前表现更多的微笑、依偎,孩子还不害怕陌生人。 第三阶段(6个月-2岁):叫特殊情感联结阶段。这个时期孩子对母亲更加关注,婴儿跟母亲在一起表现的特别开心。 现在家长清楚婴儿情绪情感的特点有哪些了,作为家长,有必要对孩子的情绪情感特点做出了解,这样才可以在带孩子的过程中更加的得心应手,不至于对孩子的正常情绪情感有所担心,另外,如果婴儿的情绪情感出现了异常,家长应及时找到原因并调节。

剖析青少年情感发展与情绪特征是什么

剖析青少年情感发展与情绪特征 情感的发展与情绪特征是青少年在情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丰富的心理特点,剖析青少年情感发展与情绪特征是什么?并非孤立地存在,它们错综复杂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影响青少年心理发展的各种矛盾: 1、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 一方面,尤其是自认为已经成人的青少年,竭力摆脱家长的管束,在思想言行的各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独立性,表现出心理“断乳”愿望。然而另一方面,由于人生阅历不够,没有独立生存能力,他们对父母、成人及长辈又存在较多的依赖性。 2、闭锁性与强烈交往需要的矛盾 青少年期的青少年自尊心强,情感丰富,若受到打击,极易造成心理上的闭锁性。这种闭锁性导致了他们与周围的人之间产生距离,于是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孤独感。剖析青少年情感发展与情绪特征是什么?这种状态与青少年随生活空间的扩大而出现的强烈的交往需要,二者构成了一对难以排解的矛盾。 3、求知欲强与识别力低的矛盾 青少年具有极强的求知欲,这有利于增长知识,但由于识别能力低,往往暇瑜不分,糟粕不捐。这一矛盾在青少年心理发展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必须正视这一问题,给予适当引导。 4、理智与情感的矛盾 青少年情感丰富,情绪不够稳定,往往容易感情用事。虽然他们也懂得一些世故道理,但不善于处理情感与理智之间的关系,常常不能坚持正确的认识和理智的控制而成为情感的俘虏,事后却往往为此追悔莫及、苦恼不已。 5、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青少年多朝气蓬勃,富于幻想,胸怀远大的理想与信念,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然而他们往往又是急噪的理想主义者,他们对现实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阻力估计不足,以致在升学、就业、恋爱等问题上遭受挫折,或一旦困惑于现实生活中某些不正之风,又容易引起激烈的情绪波动,出现沉重的挫折感,有的甚至悲观失望,严重的陷入绝望境地而不能自拔。 6、性意识的发展与道德规范的矛盾。 这个时期的男女交往有一个特点,就是极其敏感、容易冲动,常常表现为激情,而他们此时思想尚未成熟,道德观念不强,意志力薄弱,强大的生理冲击力有时会使他们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行为,给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这个时期应特别注意将性科学知识教育与伦理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使他们的性意识发展走向健康的道路。以下是有效策略: 1.注意培养青少年的自信心 自信心能战胜病魔,自信心也能使人成功。自信心是动力,是力量的源泉。作为父母

4第四章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第四章中小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一、名词解释 1.情绪 2.情感 3.情绪智力 4.心境 5.激情 6.应激 7. 二、填空题 1.情绪与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主观态度体验。 2.情绪与情感由三种成分构成:主观体验、生理唤醒、外部反应。 3.情绪情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信号功能、感染功能、动机功能。 4.表情可以分为三个方面,即面部表情、体态表情、言语表情。 5.小学生的情绪情感表现比较外露,容易激动,具有很大的冲动性。 6.中学生情绪情感发展趋势是:以外显为主向以内隐为主发展,从情绪体验的内容看,是以冲动为主向以自制为主发展,从情绪体验的内容看,是以生理需要为主向以社会性需要为主转变,从情绪体验的时间和内容上看,情绪体验的持续性延长,体验丰富。 7.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应该遵循以下六个方面的原则,即:以诚相待、互助互利、待人如待己、相互理解、具有宽容精神、不可轻信别人,也不应该猜疑所有的人。 三、判断题 1.情感是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的体验,是人类特有的心理现象之一。(√) 2.人类的情感有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三种形式。(√) 3.小学生的情绪情感在总体上是平静而愉快的。(√) 4.儿童道德情感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了量变与质变、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 5.从整体上来说,我国儿童道德情感显示出随年龄增长而发展的趋势,转折年龄主要集中在约8 – 9岁之间。(√) 6.小学生的情绪容易发生,但具有来得快、去得也快的特点,中学生对自己的情绪控制能力增强,情绪 1

发生的频率降低,情绪发生的延后时间增长,情绪具有来得快、去得慢的特点。(√) 7.中学生的道德情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当他们在违反自己所接受的行为准则时,就会引起痛苦的过失感。(√) 8.根据美国心理学家柯尔伯格提出的三水平六阶段的品德发展理论,高中生的道德判断大致处于“后习俗水平”中的“社会契约定向”阶段。(√) 四、选择题 1.情绪与情感是影响人身心活动的强大精神力量,对人的现实生活和精神生活各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其功能表现在:( ABC ) A 信号功能 B 感染功能 C 动机功能 D迁移功能 2.情绪的两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BCD ) A 快感度 B紧张度 C 强度 D 激动水平 3.随着情绪、情感的发生,有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变化,这主要表现在:( ABCD ) A 呼吸系统 B 循环系统 C 消化系统 D 腺体活动 4.情绪的外部表现可分三个方面:( ABC ) A 面部表情 B 体态表情 C 言语表情 D 精神状态 5.情绪状态主要有三种,即:( ABC ) A 激情 B 心境 C 应激 D 冲动 6.情感的种类有三种:( ABC ) A 道德感 B 理智感 C 美感 D 责任感 7.小学情感发展的特点表现在:( ABCD ) A 表现形式不断变化 B 内容不断丰富 C 深刻性逐步增加 D 稳定性增强 8.中学生情绪发展的一向特点表现在:( ABCD ) A 情绪体验迅速 B 不稳定性和两极性交替 C 外露性和内隐性并行 D 体验时间延长,出现心境化特点 9.中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表现在:( ABC ) A 自尊心强烈而敏感 B 情感的社会性增强 C 理智感、美感和道德感丰富和深化 D 责任感进一步发展 10.情绪智力的因素主要有:( ABCDE ) A 认识自身情绪 B 妥善管理情绪 C 自我激励 2

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育规律

0-3岁婴幼儿“情绪”、“情感”的发育规律情绪、情感 情绪、情感是以人的需要和主观态度为媒介的心理活动,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情绪是这种反映的比较短暂的状态.情感则是比较稳定和持续的状态。由于客观事物是多样的、变化的,所以人的主观体验也是不同的。人的需要有天然需要,如吃、喝、睡等,人还有社会性的需要,如社会生产、社会交际等,这是人所特有的。一般来说,能够满足人的需要的事物就会引起肯定的态度和体验,如快乐、满意、爱等。如果违反人的需要和意愿,就会引起否定的态度和体验,如愤怒、哀怨、憎恨等。 童年龄越小,情绪在生活中的地位越高,这是婴儿心理的特点。首先,情绪对婴儿适应生存有着特别的意义。婴儿天生就具有情绪的反应能力,生后很早就表现出了他(她)的情绪反应,是其重要的适应生活的方式。如婴儿吃饭后就安静,饥饿或尿湿时就不安、哭闹等。2—3个月婴儿吃饭、睡好后就会微笑,当成人逗他(她)时,就会全身活跃或笑出声。情绪情感直接影响婴儿的行为,对婴儿的认识活动起着激发和推动的作用。5—6个月开始婴儿对新鲜的玩具特别感兴趣。以后,(健康小常识转载请保留此标记)只有婴儿感兴趣的东西可更能引起他(她)的注意。婴儿在愉快的情绪下做什么事都积极,也乐于学习,而情绪不好时,则什么也不听、不学、不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婴儿凭兴趣做事”。 另外,情绪情感是婴儿进行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婴儿生后不久,对人即有了泛化的认识,他(她)见任何人都微笑,6—7个月开始表现怯生情绪,并产生了与亲人相互依恋的情感。8—10个月婴儿出现分离焦多的婴儿即可

出现对人、对物的关系的体验,如有同情感。2岁时已出现快乐、兴高采烈、爱亲人、爱小朋友、害怕、厌恶、苦恼、甚至嫉妒等情绪的表现。 在婴儿的情感活动中,依恋是一个重要的情感。依恋是指婴儿与母亲之间的一种特殊的持久的感情联系,它是母亲与婴儿之间的充满深情的积极的相互关系。它的形成与母亲经常满足婴儿的需要,给予愉快的强化刺激有关,也是婴儿在与人交往中对人的从泛化到分化的社会性认识的结果。 依恋感情的表现形式是婴儿喜欢同他(她)所依恋的人接近,此时他会感到安慰、舒适和愉快。在他遇到陌生环境而产生惧怕和焦虑时,依恋对象(母亲)的存在或出现会使他(她)感到安全,这种依恋的安全感一旦建立,婴儿就会更加自由自在地去探索周围的新鲜事物,就会尝试与别人交往,会更广泛的去适应社会。因此,母亲与婴儿的这种相互依恋的感情是婴儿与别人交往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安全基地”。这种早期的母婴依恋的质量对日后婴儿认知发展和社会性的适应都有重要意义。这就是我们说的安全依恋,这种安全依恋不仅可以促进婴儿的智力发育,而且还将导致一个人对人信赖、自我信任、并成功的依恋自己的同伴和后代,和人们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们的生活中也可以看到由于缺乏耐心的照料,不注意母子感情交流,出现一些不安全的依恋类型或无依恋的现象。没有建立母一婴安全依恋感情的婴儿,在后来的生活中多不善于与人相处,或不能很好地面对现实。各国对孤儿院儿童的研究充分证明了这一点。所以,对每一个家长来说,育儿绝不是单纯的喂养,要在喂养中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要经常使婴儿保持愉快的情绪,以促进他们对外界知识的探索与学习,使婴儿的身体、心理均得到健康的发展。 来源:健康小常识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自测题六

第六讲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1.情绪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和情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心理活动,对于个体的生存适应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情绪表达的掩饰性:情绪的表现与内心真实体验会是分离,有时候让家长与老师捉摸不透其内心的真实情绪情感。 3.亲密感:亲密感是指两个人之间情感上的依恋。 4.友谊:友谊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情感,它与交往活动中所产生的一般好感是有本质区别的。友谊是一种来自双向(或交互)关系的情感,即双方共同凝结的情感,任何单方面的良好,不能称为友谊。友谊以亲密为核心成分,亲密性也就称为衡量友谊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5.孤独感:孤独感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情感。一般而言,短暂的或偶然的孤独不会造成心理行为紊乱,但长期或严重的孤独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6.情绪能力:个体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识别、利用这些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7.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是每个人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使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 8.情感素质:青少年情感素质, 是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下, 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积极的情感特征与品质。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的消极情绪体验(B)。 A.减少B.增多 C.不变D.与积极情绪体验达到均衡 2.青少年的情绪表现方式由外在冲动性向(C)转变。 A.内在稳定性 B.外在文饰性C.内在掩饰性D.外在调节性 3.(A )是青少年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是他们过分担心考试失败并渴望获得更好的分数而产生的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 A.考试焦虑B.自卑感C.抑郁D.厌学情绪 4.(D)是指青少年识别、理解与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利用情绪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 A.社会能力B. EQ C.情绪调节能力D.情绪能力 5.热爱生活、珍爱生命、自强、幸福、感恩、快乐、平静、希望、乐观等属于(B)。 A.审美情感B.生活情感C.道德情感D.人际情感 三、填空题 1.青少年的情绪表达由_外在冲动性__逐渐向内在掩饰性转变。 2.进入青少年期,由于抽象思维能力的发展,青少年对抽象概念的理解能力增强,开始能够理解_亲密__和_忠诚_等词语的含义,友谊的质量发生变化。 3.青少年的主要情绪困扰表现为自卑感、抑郁、_焦虑__和_孤独感_等方面。 4.情绪能力主要包括情绪感知与表达的能力、对情绪理解与感悟的能力、_情绪对思维的促进能力__和_对情绪的调节以促进心智发展的能力_等方面。 5.青少年的情感素质主要体现在道德情感、审美情感、理智情感、_生活情感_和_人际情感_等方面。

婴幼儿每月生长发育指标(强烈推荐)

目录 0-1个月 (2) 2个月 (3) 3个月 (4) 4个月 (4) 5个月 (5) 6个月 (6) 7个月 (6) 8个月 (7) 9个月 (8) 10个月 (8) 11个月 (9) 12个月 (9) 13个月 (10) 14个月 (10) 15个月 (11) 16个月 (12) 17个月 (12) 18个月 (13) 19-20个月 (14) 21-22个月 (14) 23-24个月 (15) 25-27个月 (16) 28-30个月 (17) 31-33个月 (18) 34-36个月 (19) 3岁-3岁4个月 (19) 3岁4个月-3岁8个月 (20) 3岁8个月-满4岁 (21) 4岁-4岁半 (21) 4岁半-5岁 (22) 5岁-5岁半 (23) 5岁半-6岁 (23) 6岁-6岁半 (24)

0-1个月 一般掌握部分 出生时生理指标正常均值: 体重:3.12—3.21千克;身高:49.6—50.2厘米; 头围:33.5—33.9厘米;胸围:32.2—32.3厘米。 身体发育:一个月的孩子,一逗会笑。可以注视某一物体,1—2个月的孩子集中了全身不协调的动作(握拳)。 早期教育:可在小床上悬挂彩色观点,色彩鲜艳、简单、种类不宜多,还可以挂带响声的玩具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几个方面来刺激宝宝透视能力及听觉能力。采用唱歌、听音乐等方式训练宝宝听觉能力。 (1)体重:喂养得当,宝宝的体重就会增加,否则就会下降,生病时体重下降,恢复后又上升。因此,测体重观察宝宝的生长发育,既方便又灵敏。 (2)身长:是指从头顶到足底(不是足尖)的长度,3岁以内的宝宝以仰卧位测量。 (3)头围:观察和测量婴幼儿头围,就可了解千口掌握婴幼儿脑发育是否正常,大脑发育不正常会导致头围过大,可能是脑发育异常。头围的大小决定了小儿的脑发育,正常发育:常态下的小儿出生时脑的重量平均为370克,约为成人脑的1/4。9个月时为出生前的2倍多,3岁时会超过出生时的3倍。 (4)胸围:代表胸廊与肺发育。婴儿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几厘米,从半岁开始胸围逐渐接近头围。 宝宝出生时体重约为3—3.5千克,不足2.5千克的婴儿称为“低体重儿”,需要在医院采用暖箱保持体温,待自身能保持体温时才可出院。体重超过4千克的婴儿称为“巨大儿”,如果母亲产后血糖升高,婴儿也需要住院观察。 由于呼吸与蒸发导致身体水分减少以及大小便的排出、母乳分泌不足、婴儿吃奶还不太多等因素,所有新生儿的体重都会减少,称为生理性失重,俗称“掉水标”,一般体重会减少3%—9%。待母乳充足后大概到两周,婴儿会恢复到出生体重,到满月时体重增加0.6—1.2千克。观察宝宝的体重十分重要,可以知道宝宝是否发育正常,母乳是否充足。家庭中最好准备磅秤,为宝宝定期测量体重。测量时可;曙宝宝直接放在垫好衣被的磅称上,减去衣被的重量;也可以由妈妈抱着测量,减去妈妈的重量,不过这种称法不太准确。 胎儿的胎红细胞携静脉氧,需要的量较多,出生后有了自主呼吸,红细胞需要的量减少,因此过多的红细胞会死亡,红细胞中的铁留在肝脏中,其中的胆红素由于肝脏的酶系统还未成熟,不能结合而排除,大量胆红素进入血液循环而引起黄疸。所以足月儿中70%从出生第二天起,皮肤、黏膜、眼的结膜、躯干、手足发黄,第4—5天最重,第7—10天开始消退,到第2—3周会痊愈。在此期间宝宝精神好,能吃奶、大小便正常、哭声洪亮。但是如果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且程度重、手心脚心发黄、精神疲倦、不吃奶、尿布被染黄等,就应马上到医院检查治疗。溶血引起的黄疸需要换血,如果耽误,过高的胆红素会侵蚀脑的神经核,称为核黄疸,会造成永久性的伤害,影响智力甚至生命。所以黄疸期间,密切观察宝宝的全身J,青况十分重要。另一些母乳喂养的婴儿,黄疸轻,只持续几月,宝宝精神好,吃奶好,停喂母乳2—3天,黄疸消退,再吃母乳又出现黄疸,这种情况称为母乳性黄疸。这是由于母乳中的某种酶所致,此时不州亭止母乳喂养,但应把母乳吸出装瓶,放在56‘C的热水中水浴15分钟再喂宝宝。待宝宝能适应母乳后再正常哺育。但是黄疸过重时要暂停母乳,改用配方奶喂养,并对宝宝进行蓝光照射治疗。 宝宝出生后的前两周失水较多,需要补充。新生儿的肾还未成熟,出生后肾皮层的肾单位继续发育,

幼儿情绪和情感的发展(作业题)

第三章作业题 一、选择题: 1.情绪体验的分类是()【多选】 A.积极 B.愉快 C.消极 D.悲伤 2.人类的表情主要有()【多选】 A.面部表情 B.体势表情 C.动作表情 D.言语表情3.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趋势表现在()【多选】A.社会化 B.丰富化和深刻化 C.情景化 D.自我调节化 4.幼儿的高级情感包括( ) 【多选】 A.道德感 B.美感 C.理智感 D.幸福感5.新生儿有三种基本情绪,它们是() A.怕怒爱 B.痛苦厌恶微笑 C.怕怒喜 D.痛苦悲伤兴趣 6. 幼儿最基本的消极情绪表现() A.哭恐惧 B.哭焦虑 C.焦虑恐惧 D.焦虑害怕

7. 婴儿产生陌生人焦虑的时间是() 、7个月后个月后C.一岁左右个月后 8. 婴儿出现分辨的微笑的时间是() 个月个月个月个月 9.幼儿情绪调控的手段除了回避策略和破坏策略,还包括 () A.建构性策略 B.求助策略 C.行为策略 D.破坏策略 二、判断题: 10.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 () 11.情绪直接驱动儿童、促使儿童去做出某种行为,或抑制 某种行为。() 12.幼儿情绪情感的深刻化首先与其认知发展水平有关。()13.家庭是幼儿获得情绪掩蔽能力的第一渠道。() 14.情绪比情感发生得晚。() 15.情感有明显的外部表现,而情绪比较内隐。()16. 幼儿的情绪诱因开始以生理性为主,逐渐转化为以社会性为主。( )

17 . 幼儿的分离焦虑与依恋有关。( ) 18. 幼儿运用表情的能力比理解情绪的能力强。() 三、概念解释 19.情绪(情感) 20.表情 21.情绪动因 22.情绪调控 23.情绪掩蔽 四、问答题 1. 影响幼儿情绪调控的因素。 2. 情绪和情感的作用。 3. 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_第六讲_练习题答案

第六讲练习题 一、概念解释 情绪情感:情绪和情感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情绪和情感在人类精神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情绪表达的掩饰性:青少年期情绪表现的另一个特点是情绪表达的“掩饰性”,即情绪的表现与内心真实体验会是分离,就像戴着一副假面具一样,有时候让家长与老师捉摸不透其内心的真实情绪情感。 亲密感:亲密感是指两个人之间情感上的依恋,它的特征是彼此关心对方的身体康健和幸福;愿意同对方谈论私人的、有时甚至是敏感的话题;拥有共同的兴趣,并会参与共同的活动。在青春期,两个人之间可以拥有亲密关系,但这种亲密感不包含与性或身体亲密有关的含义。 友谊:友谊是人们在交往活动中产生的一种特殊情感,它与交往活动中所产生的一般好感是有本质区别的。友谊是一种来自双向(或交互)关系的情感,即双方共同凝结的情感,任何单方面的良好,不能称为友谊。友谊以亲密为核心成分,亲密性也就称为衡量友谊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孤独感:孤独感是一种封闭心理的反映,是感到自身和外界隔绝或受到外界排斥所产生出来的孤伶苦闷的情感。一般而言,短暂的或偶然的孤独不会造成心理行为紊乱,但长期或严重的孤独可引发某些情绪障碍,降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孤独感还会增加与他人和社会的隔膜与疏离,而隔膜与疏离又会强化人的孤独感,久之势必导致疏离的个人体格失常。 情绪能力:情绪能力(emotionalcompetence)也叫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是指青少年识别、理解与监控自己及他人的情绪和情感,并利用情绪信息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情绪能力是社会能力的组成部分,是青少年社会适应的重要心理品质。 情绪调节:情绪调节是个体对于情绪反应、体验、唤醒及表达进行监控、调整和修正,以达到一种动态平衡的过程,从而保证了个体良好的适应性。在教育中要帮助青少年掌握一定的情绪调节方法。 8.情感素质:情感素质是指个体在遗传和环境共同作用下,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积极的情感特征与品质。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随着青春期的到来,青少年的消极情绪体验(B )。 A.减少B.增多C.不变D.与积极情绪体验达到均衡 2.青少年的情绪表现方式由外在冲动性向(C)转变。 A.内在稳定性B.外在文饰性C.内在掩饰性D.外在调节性 3.(A)是青少年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消极情绪体验,是他们过分担心考试失败并渴望获得更好的分数而产生的一种紧张的心理状态。。 A.考试焦虑B.自卑感C.抑郁D.厌学情绪

宝宝生长发育对照表

宝宝生长发育对照表 4~6个月此期体格生长较出生头三个月有所减缓。体重平均每月平均增长500-600克,身长每月平均增长约2.0-2.4厘米。有部分孩子在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一般为下门牙。 4-6个月男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4个月7.5865.0642.1442.51 5个月8.2467.4643.24 43.52 6个月8.77 69.66 44.44 44.35 4-6个月女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4个月7.1463.98 41.3941.58 5个月7.6265.89 42.18 42.59 6个月8.27 68.1743.3143.57 7~9个月此期小儿体格生长速度相对前面6个月来说,继续减慢,体重平均每月增加300-400克左右,身长平均每月增长1.5厘米左右。 7-9个月男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7个月9.12 71.2 44.944.9 8个月8.5272.9 45.4 45.5 9个月9.72 74.2 45.945.7 7-9个月女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7个月8.5869.2 43.8 44.1 8个月8.9071.244.4 44.5

9个月9.15 72.644.8 44.8 10~12个月体格生长进一步放慢。体重每月平均增加150-250克,身高增长1-1.5厘米。乳牙萌出约4-6颗门牙。 10-12个月男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10个月9.90 75.446.346.0 11个月10.17 76.7 46.646.4 12个月10.4278.046.9 46.8 10-12个月女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10个月9.40 74.0 45.245.2 11个月9.52 75.2 45.445.3 12个月9.6476.445.6 45.4 13~18个月出生第二年起体格生长开始明显较前减缓。体重平均每月平均增长200克左右,身长每月平均增长约1.0厘米左右。从第二年起,宝宝的胸围开始超过头围,一般前囟门也在18个月以前关闭。 13-18个月男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13个月10.42 78.046.946.8 15个月10.8480.747.5 47.6 18个月11.55 83.548.0 48.4 13-18个月女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13个月9.64 76.445.645.4 15个月10.42 79.9 46.2 46.5 18个月11.0182.5 46.8 47.2

第三章、小学生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

第三章、小学生情绪情感、意志的发展 第一节、情绪、情感的发展与教育 一、情绪、情感及其功能 (一)情绪情感的概念及其关系 1、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认知是情绪情感产生的基础,需要是引发情绪和情感的中介。 2、情绪和情感的关系 (1)从需要的角度看:情绪是原始的、低级的态度体验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情感是后继的、高级的态度体验,与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2)从发生的角度看:情绪是由感知觉引起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情感是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具有稳定性和持久性。 (3)从表现形式上看:情绪体验强度大具有冲动性,伴有外部表现;情感比较内隐,较为深沉。 (4)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感离不开情绪(人的情感是在大量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也是通过情绪表达出来的。) 对人类而言,情绪离不开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 (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二)情绪和情感的种类 1、情绪的分类 (1)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的不同分为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2)根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分为心境、激情、应激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漫性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的、猛烈而时间短暂的情绪状态 应激:是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所引起的急速和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应激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持续时间不可过长。) 2、情感的分类 从情感的社会内容看分为道德感、美感、理智感 (1)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人的思想、意图和言行时所产生的主观体验。

(2)美感: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对自然或社会现象及其在艺术上的 表现予以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3)理智感:是人认识事物和探求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主观体验。 (三)情绪情感的功能 1、适应功能 2、动机功能(适度的紧张和焦虑能促使人积极地思考和解决问题) 3、组织功能(积极的情绪情感具有调节和组织作用) 4、信号功能(情绪情感在人际之间具有传递信息、沟通思想的功能) 5、健康功能(积极的情绪有助于身心健康、消极的情绪会引起各种疾病) 6、感染功能(共鸣和移情) 7、强化功能、迁移功能、疏导功能、协调功能 二、情绪的调节与控制 (一)情绪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二)对学生情绪调节的指导 1、教会学生形成适宜的情绪状态 2、丰富学生的情绪体验 3、引导学生正确看待问题 4、教会学生情绪调节的方法 (2)合理宣泄法 (3)意志调节法 (4)转移注意法 (5)幽默法 5、通过实际锻炼提高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三、压力与自我防御机制 (一)压力 1、压力:个体面对具有威胁性的刺激情境时,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 改变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即应激状态。

婴儿成长发育对照表

婴儿成长发育对照表 4~6个月此期体格生长较出生头三个月有所减缓。体重平均每月平均增长500-600克,身长每月平均增长约2.0-2.4厘米。有部分孩子在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一般为下门牙。 4-6个月男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4个月7.58 65.06 42.14 42.51 5个月8.24 67.46 43.24 43.52 6个月8.77 69.66 44.44 44.35 4-6个月女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4个月7.14 63. 98 41.39 41.58 5个月7.62 65.89 42.18 42.59 6个月8.27 68.17 43.31 43.57 7~9个月此期小儿体格生长速度相对前面6个月来说,继续减慢,体重平均每月增加300-400克左右,身长平均每月增长1.5厘米左右。 7-9个月男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7个月9.12 71.2 44.9 44.9 8个月8.52 72.9 45.4 45.5 9个月9.72 74.2 45.9 45.7 7-9个月女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7个月8.58 69.2 43.8 44.1 8个月8.90 71.2 44.4 44.5 9个月9.15 72.6 44.8 44.8 10~12个月体格生长进一步放慢。体重每月平均增加150-250克,身高增长1-1.5厘米。乳牙萌出约4-6颗门牙。 10-12个月男童体格发育 月龄体重(千克)身长(厘米)头围(厘米)胸围(厘米) 10个月9.90 75.4 46.3 46.0

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发展

第二节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发展 一、情绪与情感(填空) 情绪和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体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二、情绪与情感的分类(选择) (一情绪分类) 根据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的不同,一种可以把情绪划分为快乐、悲哀、愤怒、恐惧四种基本形式,依据情绪发生的强度、持续性和紧张度的不同,可以吧情绪状态划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后一种分类被较多采用,下面逐一进行阐述。 1.心境 心境是一种微弱的,持续时间较长的,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心境一经产生就不值表现在某一特定对象上,而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使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被染上某种情绪色彩,影响人的整个行为表现,成为情绪生活的主导。所谓“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说的就是这种情绪状态。 2.激情 激情是一种爆发式、猛烈而短暂的情绪状态,狂喜、暴怒、恐怖、绝望等都是激情的表现。他往往带有特定的指向性和较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如暴跳如雷、浑身战栗、手舞足蹈等。 3.应激 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迫情况下引起的一种激素而紧张的情绪状态。 (二)情感的分类 1.道德感 道德感是根据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对人的思想、行为作出评价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2.理智感 理智感是在认知活动中,人们认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3.美感 美感是根据一定的审美标准评价事物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 三、情绪理论(选择) (一)早期的情绪理论 1.詹姆斯--兰格理论 把他们的理论成为情绪的外周理论,即詹姆斯--兰格情绪学说。

2.巴甫洛夫的动力定型理论 3.坎农--巴德学说 (二)情绪的认知理论 1.阿诺德的评定--兴奋说 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情绪的评定--兴奋学说。 2.沙特赫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3.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 (三)情绪的动机--分化理论 四、中学生常见的情绪问题(选择) (一)抑郁 所谓抑郁就是人们常说的忧郁,它是一种以情感低落为主要表现的心理状态。 (二)焦虑 所谓焦虑是指当一个人预测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主要表现为紧张不安、忧虑、烦恼、害怕。 (三)强迫 这里所说的强迫,并非指强迫症,而主要是指出自内心,虽无意义却反复出现,但有时也能定制和摆脱的某些观念和行为。它属于一种意志上的心理问题。 自我强迫主要表现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这两方面。强迫观念主要表现为对已做妥的事情感到不放心,如出门后又回到门前,检查一下门是否锁好了;对当前事物常常联想到一些可怕或不详的情景,如看到安全行驶的汽车,有时会联想到严重的车祸;脑子里经常浮现过去的某段经历;明知没有必要研究,却反复思考,如“世界上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强迫行为则是屈服于强迫观念的具体动作。如过渡洗手,认为手总是越洗越干净,于是一遍一遍反复洗手。 (四)恐惧 恐惧作为一种心理问题,是指对某种特定对象或境遇产生了强烈、非理性的害怕。(五)易怒 所谓易怒就是指容易冲动、急躁,爱发脾气。 五、中学生情绪的特点(选择) (一)情绪情感的两极性 青少年情绪情感最突出的特点是其两极性的表现。霍尔把青春期说成是疾风怒涛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