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matic Self-rating Scale,SSS)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第7版本

(Somatic Self-rating Scale,SSS)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第7版本
(Somatic Self-rating Scale,SSS)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第7版本

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

(Somatic Self-

rating Scale,SSS)

姓名性别年龄电话评定日期第次教育程度职业病程其它诊断

说明:您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下列各种症状,如果医生能确切了解您的这些症状,就能给您更多的帮助,对治疗有积极影响。请阅读并回答以下每一项栏目,根据情况,选择栏目中相关症状程度最严重的分值。没有:不存在所用药物

轻度:偶有几天存在或尚能忍受

中度:一半天数存在或希望缓解

重度:几乎每天存在或较难忍受

发病时存在的症状(在相应的症状上打√,可多选)没有轻度中度重度头晕、头胀、头重、头痛、眩晕、晕厥或脑鸣1234

睡眠问题(入睡困难、多梦、噩梦、易惊醒、早醒、失眠或睡眠过多)1234

易疲劳乏力、精力减退、1234

兴趣减退、情绪不佳、怕烦1234

心血管症状(心慌、胸闷、胸痛、气短)1234

易着急紧张、或担忧害怕、甚至惊恐、濒死感1234

习惯操心、多思多虑、且易产生消极想法1234

不易集中精神、注意力下降或记忆力减退1234

胃肠症状(腹胀、痛、嗳气、食欲差、便秘、便多、口苦、口干、恶心、消瘦)1234

肌肉酸痛(颈部、肩部、腰部、背部、腿部等)1234

易悲伤或伤心哭泣1234

手脚关节或身体某部位(麻木、僵硬、抽搐、颤抖、怕冷)1234

视物模糊、眼睛干涩、短期内视力下降1234

易激动烦躁、对声音过敏、易受惊吓、1234

强迫感(强迫思维、强迫行为)1234

皮肤过敏、斑疹、瘙痒、或潮红、潮热、多汗1234

常关注健康问题、担心自己及家人生病1234

呼吸困难、易憋闷、喜大叹气、咳嗽或胁肋痛1234

咽部不适、喉咙阻塞感、鼻塞或耳鸣1234

易尿频、尿急、尿痛或会阴部不适1234

初始评分:基本正常≤29分;轻度30-39分;中度40-59分;重度≥60分

总分:

注意:此量表切勿遗失!每次就诊时请务必携带此量表,以便于医生判断治疗效果。

2020 年 4 月修订

抑郁症的躯体症状有哪些-

抑郁症的躯体症状有哪些? 【神经症心理咨询】导读:抑郁症的表现不仅有心理层面的表现同时还存在躯体上的表现,会引起一些躯体症状。当我们发现自己有躯体上的不适但是经检查又不存在躯体上的疾病时就需要我们一起注意了。深圳燕园博思神经症心理咨询专家为您解读:抑郁症的躯体症状有哪些? 抑郁症主要以抑郁心境,思维迟缓和意志活动减退为主,多数病例还存在各种躯体症状。抑郁症存在的躯体症状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大部分抑郁病人都有躯体及其他生物症状,例如心悸,胸闷,胃肠不适,便秘,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睡眠障碍突出,多为入睡困难。 抑郁发作时也能出现幻觉,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强迫和恐怖症状,因思维联想显著迟缓及记忆力下降,易影响老年患者的认知功能,出现抑郁性假性老年痴呆症。轻性抑郁常有头晕,头痛,无力和失眠等主诉,抑郁障碍以情绪低落为主,伴思维迟缓,自卑,自罪,想死,及生物学症状(如情绪昼夜轻重,食欲,性欲下降等),自知力常丧失,不主动求治,可资鉴别。 隐匿性抑郁症是一种不典型的抑郁症,主要表现为反复或持续出现各种躯体不适和植物神经症状,如头疼,头晕,心悸,胸闷,气短,四肢麻木和恶心,呕吐等症状,抑郁情绪往往被躯体症状所掩盖,故又称为抑郁等位症,病人多不找精神科医生,而去其他科就诊,躯体检查及辅助检查往往无阳性表现,易误诊为神经症或其他躯体疾病,对症治疗一般无效,抗抑郁治疗效果显著。 深圳燕园博思神经症心理咨询专家结语:抑郁症的躯体症状有时会让我们感觉自己只是身体上生病了而不是心理上生病了。容易引起我们对于自我的一种判断和认知。当我们出现一些躯体上的不适但有不是器质性病变时就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深圳燕园博思心理咨询中心愿为您提供专业化、有效化的心理咨询服务。 文章来源:燕园博思深圳心理咨询中心--https://www.360docs.net/doc/2d8128861.html,

抑郁症的躯体症状

抑郁症的躯体症状 抑郁症是一种具有情感症状与躯体症状的慢性复发性疾病。有文献指出几乎半数以上甚至高达76%的抑郁症病人体验到疼痛性躯体症状,事实上可能有很大一部分抑郁症病人通常仅以躯体症状而在综合性医院就诊,问题在于疼痛性躯体症状常常掩盖了原有疾病,使临床医生不易及时做出抑郁症诊断,造成抑郁症的低识别率;另一方面,尽管当前抑郁症的治疗有了长足的进展,但精神科医生总倾向于关注情感症状,以寻求一种有效的抗抑郁药为主要目的,结果均导致抑郁症病人不能及时获得正确诊断和充分的治疗。那么抑郁症有哪些常见躯体症状呢? 1、睡眠问题 抑郁症可以影响你的身体和心理,抑郁或失眠的现象在抑郁症人群中非常普遍。 2、胸痛 这可能是心脏、肺部或胃部问题的征兆,因此需要医生排除这些原因,有时候这也是抑郁症的症状。抑郁会增加你患心脏病的风险,而且,心脏病发作的人更容易抑郁。 3、疲惫 如果你觉得太累了,以至于即使经常休息也没有精力完成日常工作,这可能是抑郁的一个迹象。 4、肌肉和关节疼 当你肌肉和关节持续疼痛时,会增加抑郁的风险,因为抑郁和疼痛在大脑中共享化学信使。抑郁人群发生疼痛的几率是正常人的三倍。 5、消化问题 我们的大脑和消化系统密切相关,这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紧张或处于压力时会胃痛或恶心。抑郁症会影响肠道系统,导致恶心,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 6、头痛 一项研究显示,抑郁症患者偏头痛的可能性高出三倍,而偏头痛人群患抑郁症的几率高出五倍。 7、食欲或体重变化

有些人在抑郁的时候感觉不到饿,而有些人恰恰相反,需要不停的吃。结果就是体重减少或增加,同时缺乏能量。抑郁症与进食障碍有关,如贪食症,厌食症或暴饮暴食。 8、背痛 当背痛频繁发生时,可能会导致抑郁。抑郁症的人颈肩痛或背痛的几率是正常人群的四倍。 9、烦躁不安 睡眠问题或其他抑郁症状会让你烦躁不安,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在情绪低落时烦躁易怒。 10、性问题 如果你情绪低落,你可能会失去对性的兴趣。一些治疗抑郁症的处方药也会影响性功能,可以跟医生谈谈你的药物选择。 11、运动 研究表明,经常运动可以释放大脑中的化学物质,使你感觉良好,改善你的心情,减少疼痛的敏感性。虽然运动本身并不能治愈抑郁症,但可以帮助缓解长期的压力。

躯体化障碍患者的持续操作测验

躯体化障碍患者的持续操作测验 【摘要】目的:探讨躯体化障碍患者的持续性注意功能。方法:对48例符合ICD - 10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6个月,在治疗前、后给予持续操作测验(CPT),同时测验50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患者组的测验结果进行自身前后比较、并分别与正常对照组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患者组治疗前、后CPT 得分比较,在无干扰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干扰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组治疗前CPT 得分与正常对照组组间比较,在无干扰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干扰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躯体化障碍患者存在持续性注意功能障碍,但经过治疗可以改善。 【关键词】躯体化障碍;持续性注意功能;持续操作测验(CPT) The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 in Patients with Somatization Disorder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continuous attention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somatization disorder . Methods: Forty-eight somatization disorder patients who met the ICD-10 were treated for 6 months, they were measured with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 before and after therapy. and fifty healthy peoples were measured with CPT as control group .The test results of patients group were compared before and after therapy, and They were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respectively. Results: Compared the CPT scores between patients group of before and after therapy, the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n’t found in no interfere stimulus( P>0.05), but they could be found in interfere stimulus (P<0.05). And the same results also be found between patients group of before therapy and control group. But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atients group of after therapy and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Patients with somatization disorder have continuous attention dysfunction, But the continuous attention function have improved after therapy. 〔Key words〕somatization disorder; continuous attention function; continuous performance test(CPT) 神经认知功能包括注意、记忆和执行功能等,注意又包括选择注意、持续注意和分散注意等,持续操作测验(CPT)可以用来检测患者的持续性注意功能。 研究发现,抑郁症、焦虑症等患者存在包括注意功能障碍在内的神经认知功能障碍[1,2],而国内外有关躯体化障碍患者的相关研究还很少。本文应用持续操作测验(CPT)对躯体化障碍患者的的持续性注意功能加以研究。 1对象与方法

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焦虑症状的临床特征及诊治

【关键词】躯体疾病;焦虑抑郁症状;临床特征;诊治【关键词】躯体疾病;焦虑抑郁症状;临床特征;诊治躯体疾病伴发的抑郁焦虑情绪日益受到关注。研究表明[1]综合性医院尤为普遍,同时存在着对抑郁、焦虑症状的识别困难以及在药物剂量、用药时程、用药选择不当等诸多问题。本文通过复习文献,对躯体疾病伴发抑郁焦虑症状的临床特征及诊治简要综述如下。 1 流行病学及有关因素焦虑抑郁作为负性情绪广泛存在于一般人群中,特别是老年人群和躯体疾病患者,多见于生活事件的精神创伤后。在慢性、严重的躯体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血液病、肾病、肿瘤等疾病,在病程的各个阶段中均可产生焦虑、抑郁情绪。因此,在综合医院的门诊以及住院的病人中普遍存在着焦虑、抑郁情绪。吴文源[2]等研究显示:躯体疾病可伴发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症状,且在不同疾病间有阶梯变化趋势,抑郁症状以肿瘤疾病最为严重,其次是血液病、内分泌疾病、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呈显著性差异;焦虑分数的总体差异则未达到显著性变化;焦虑症状的精神性焦虑因子分以肿瘤疾病最高,躯体性焦虑因子分以内分泌最高。余展飞[3]等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病人身心障碍的调查中显示焦虑为68%,抑郁为70%,与非肿瘤的内科其他病人及正常人相比,有明显差异。并认为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确实存在明显的身心障碍,对造血系统恶性肿瘤病人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可能起一定的作用。北京任桂英[4]等研究显示:糖尿病胰岛素治疗的患者70%以上、饮食控制的患者40~50%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和焦虑,而对照组仅为2.7%,说明糖尿病患者抑郁及焦虑症状的发生率较高。重症抑郁亦显著影响着15~22%的冠心病患者,心肌梗塞后患者约有45%伴有轻型或重型抑郁,均明显的增加了冠心病的严重程度及其死亡率[5]。Cassem和Hackett随机统计CCU病房心脏病患者,约80%出现焦虑,58%出现抑郁症状[6]。总之,在躯体疾病中,无论是心脑血管病、肿瘤以及其他各科疾病,都不同程度的伴有焦虑、抑郁症状。而抑郁、焦虑症状的分布特征也反映了不同躯体疾病由于本身病情特点不同而产生特有的情绪障碍,因此必须引起临床各科医生的高度的重视。 2 抑郁、焦虑症状产生的原因 2.1 生物学因素躯体疾病后抑郁症状的发生机制解释尚不统一,有人认为是纯心因性反应,但多数学者倾向于生物学机理起重要作用。研究证实[7],情绪抑郁有一定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其中最主要的是大脑5羟色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的含量减少,同时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内分泌调节失调有关。躯体疾病后抑郁症病人的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神经递质低下,可能为躯体疾病的损害破坏了去甲肾上腺能神经元和5羟色胺神经元及其通路,使这两种神经递质低下,从而导致抑郁。 2.2 心理、社会、环境因素 2.2.1对疾病预后的认识许多躯体疾病缺乏根治的方法,使病人对疾病产生恐惧,担心会危及生命、致残、造成终身痛苦;另外病人还必须时刻注意饮食、检测血糖、血压、长期服用药物,特别是注射胰岛素、放化疗等等;病情控制不良会产生恐惧和悲观的情绪,尤其是已有慢性并发症的患者,由于生活及劳动能力下降,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精神负担;这些都极大地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empirenews.page--] 2.2.2 疾病因素疾病作为应激源本身也会产生心因性焦虑、抑郁,且焦虑、抑郁可作为疾病本身的症状存在,如脑瘤、甲亢等。不少资料认为甲亢或甲亢危象时最突出的精神症状就是焦虑[6]。 2.2.3 患者本身的因素患者的性格、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既往疾病史、家族史等均对情绪产生影响。另外患者对医院的环境的适应情况,特别是住院环境和家里的环境有一个突变,使病人感到不安、抑郁、甚至恐惧心理。同时,治疗费用的增长给患者家庭带来较重的经济负担,也使患者产生沉重的心理压力。 3 抑郁、焦虑的临床表现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可表现为各种各样的情感障碍,包括类躁狂状态;焦虑状态;抑郁状态;情绪不稳等。综合文献资料及临床实践证实,在出现的各种情感障碍中,以焦虑状态和抑郁状态居多,且焦虑症状更为突出。 3.1 焦虑的临床表现与典型的广泛的焦虑状态或惊恐发作不同,焦虑症是无原因的预见性焦虑,而躯体疾病引起的焦虑核心是躯体疾病,主要表现为:(1)焦虑不安、紧张恐惧,怕自己的病是不治之症,怀疑医生的诊断不准确、检查不细致,并为此多方求治;(2)思维内容集中在病上:对周围的人和事漠不

躯体化与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化与躯体形式障碍 迟雅 在综合医院就诊的病人中,常见一些病人申诉各种身体症状,如胸闷、心悸、呼吸不畅、头痛、倦怠等,经过各种检查,却未能发现相应的身体疾病的证据。这类病人常在各种综合医院反复就诊,在门诊人次、实验室检查、药物处方和外科手术等方面都占有高得不成比例的数量,他们是医疗服务的高消费者,导致对医疗资源的过度消耗,助长了日益增加的医疗费用。这类病人过去归属于“神经症”。精神分析学家们则假设这些躯体症状是深层心理冲突被阻抑转变而成的“躯体化反应”。躯体化可见于许多精神障碍,如抑郁症、焦虑症、躯体形式障碍、精神分裂症等。躯体化不是临床诊断名称,而躯体化障碍是一种临床诊断名称,这种障碍并不多见,不应和“躯体化”混为一谈。精神科诊断中有躯体形式障碍这个诊断大类,其中包括躯体化障碍和其他疾病如疑病症、疼痛障碍等。 一、躯体化的概念 1.躯体化的描述性定义 躯体化是指一种体验和表述躯体不适与躯体症状的倾向,这类躯体不适和症状不能用病理发现来解释,但患者将它们归咎于躯体疾病,并据此而寻求医学帮助。一般认为,这种倾向的出现是针对心理社会应激的反应,这些应激反应是由对个人具有个别意义的刺激性生活事件或境遇所造成的。 从上述定义可以归纳出躯体化的5个特征:

①患者体验和表达躯体不适与症状; ②这些躯体不适与症状不能用病理发现来解释; ③患者将躯体不适症状归咎为躯体患病; ④患者据此向医学各科求助; ⑤一般认为,这是对心理社会应激独特的反应,即患者主要是用躯体方式而非心理方式作出反应。应当特别指出的是,躯体化是一个临床现象,但不是诊断名称。 2.躯体化的原因 研究表明,抑郁症与焦虑症(尤其是惊恐障碍)是躯体化最常见的两类原因。基层医生所见的抑郁症中,正确诊断与处理者不足半数。同样,惊恐障碍病人常有胸闷、胸痛、窒息感、心动过速、头晕、面手发麻等多种身体症状,这些病人通常求助于心脏科、呼吸科、内分泌科、神经科,往往被误诊和误治。这些发现表明了躯体化的问题在实用方面的重要性。除了焦虑、抑郁和躯体化关系密切之外,躯体形式障碍也是比较常见的。精神分裂症或其他重性精神病也可出现躯体妄想或疑病妄想,或申诉一些不能用器质性情况解释的躯体症状,如疼痛、内脏撕裂等,同躯体形式障碍有时不易区别。 各类躯体化病人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对精神刺激及相应的情绪激活主要采取了躯体性反应方式而不是认知性反应。这是对心理社会应激的“高躯体反应者”。抑郁障碍躯体化的机制可能与其人格及早年习得经验、抑郁心境伴随的植物神经症状被着重报告、与病人用躯体隐喻方式来表达情绪苦恼有关,也可能是并存躯体疾病症状的加重。

解读抑郁症和躯体形式障碍

解读抑郁症和躯体形式障碍 2013年12月19日 什么是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是各种原因引起的以心情低落为主要症状的一类精神障碍,其核心表现是心情低落、不易高兴起来,兴趣减退,以及疲劳感增加、精力不够用或活动减少。 抑郁障碍常伴有的躯体症状群:睡眠障碍:多表现为早醒,少数为睡眠过多,但睡醒后不解乏。身体不适:头昏、头痛、胸闷、胃痛、胃胀、消化不良、肢体及肩背部疼痛。食欲下降或体重明显减轻,有小部分患者表现为食欲增大,体型肥胖。性欲下降; 症状可能呈现出晨重夜轻的规律。抑郁症治疗方法有哪些? 药物治疗:三环类、SSRI、SNRI、NaSSA等抗抑郁药; 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催眠治疗、家庭治疗等。其他治疗:物理治疗(包括生物反馈、经颅磁刺激、工娱治疗等);抑郁症与其他相关疾病的关系抑郁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并会阻碍中风的康复; 帕金森氏病、心脑血管疾病及其他慢性疾病的患者容易发生抑郁;抑郁可延缓原有疾病的康复,影响各种躯体疾病的预后。家人应如何对待抑郁症患者?充分认识抑郁症不适思想病,不是意志不坚强,更不是“装病”。 理解患者的痛苦,不要指责批评。 鼓励患者表达痛苦,鼓励倾诉。多陪伴、多倾听。 鼓励患者寻求医生的帮助,督促患者按医嘱服药。 和患者一起制定切实可行的日常活动计划,并鼓励执行。切忌强迫患者做他/她目前难以进行的活动。 对于有强烈自杀观念乃至自杀行为的患者,要有专人全程看护,确保其人身安全。 患者如何面对抑郁症? 尽早识别:重视症状,尽早咨询专业人员或就医,做到早识别、早康复。 正确面对:认识到这是一种可治性疾病,应正确面对并树立治疗和康复的信心。患者不会“分裂”,不会成“疯子”。 积极治疗:坚持按医嘱服药并配合医生进行心理调节。 主动预防:努力完善个性,锻炼适应能力。 什么是躯体形式障碍? 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这种情况下,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四处就医,各种医学检查无异常发现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

抑郁症诊断标准

抑郁症诊断标准 一、诊断标准 1.以情绪低落为基本症状 2.应有下列症状中的至少4项 1)对日常生活的兴趣下降或缺乏。 2)精力明显减退,无明显原因的持续的疲乏感。 3)精神运动型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甚至出现罪恶妄想。 5)思维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6)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 7)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明显减退。 3.严重程度标准(至少有以下情况之一) 1)社会功能受损。 2)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4.病程标准 症状至少持续2周 5.排除标准 1)应排除由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和精神活性物质所导致的抑郁。 2)抑郁症患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但应注意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 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在icd-20中,抑郁发作不包括发生于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抑郁状态。因此,抑郁发作只包括首次发作抑郁症或复发性抑郁症。icd-10规定的抑郁发作一般标准有3条: g1.抑郁发作须持续至少2周。 g2.在病人既往生活中,不存在足以符合轻躁狂或躁狂(f30.-)标准的轻躁狂或躁狂发作。 g3.需除外的最常见情况:此种发作不是由于精神活性物质使用(f10-f19)或任何器质性精神障碍(f00-f09)所致。抑郁发作的症状分为两大类,可以粗略地将之分别称为核心症状和附加症状。抑郁发作的核心症状有3条: (1)抑郁心境,对个体来讲肯定异常,存在于一天中大多数时间里,且几乎每天如此,基本不受环境影响,持续至少2周; (2)对平日感兴趣的活动丧失兴趣或愉快感; (3)精力不足或过度疲劳; 抑郁发作的附加症状有7条: (1)自信心丧失和自卑; (2)无理由的自责或过分和不适当的罪恶感; (3)反复出现死或自杀想法,或任何一种自杀行为; (4)主诉或有证据表明存在思维或注意能力降低,例如犹豫不决或踌躇; (5)精神运动性活动改变,表现为激越或迟滞(主观感受或客壑ぞ菥 桑 ?ltbr>(6)任何类型的睡眠障碍; (7)食欲改变(减少或增加),伴有相应的体重变化。 轻度抑郁发作(f32.0):具有核心症状中的至少两条,核心与附加症状共计至少四条。 中度抑郁发作(f32.1):具有核心症状中的至少两条,核心与附加症状共计至少六条。icd-10中还列举了一系列所谓躯体综合征症 状,在含义上与dsm-iv的伴忧郁或经典 分类中的内源性抑郁症类似。这些症状包括: (1)对平日感兴趣的活动丧失兴趣或失去乐趣; (2)对正常时能产生情感反应的事件或活动缺乏反应; (3)比通常早醒2小时以上; (4)早晨抑郁加重; (5)具有明显的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的客观证据(他人的观察或报告); (6)食欲明显丧失; (7)体重减轻(上月体重的5%以上); (8)性欲明显丧失。要符合躯体性综合征的条件,上述症状必须有其四。 重度抑郁发作分为不伴精神病性症状(f32.2)和伴有精神病性症状(f32.3)两型。其抑郁表现需具有全部三条核心症状,核心与附加症状共计八条。伴有精神病性症状者需存在: (1)妄想和幻觉,但不应有典型精神分裂症性的幻觉和妄想(即:不应有完全不可能或与文

躯体化障碍的特征是存在一种或多种躯体症状

躯体化障碍是躯体形式障碍中较常见的一类亚型。它是一种可以影响到多系统的具有多种症状的精神障碍。躯体化障碍有过许多名称,其研究历史也非常复杂。4000年前古埃及人首次描述了此综合征,并将其称为“癔症”。他们认为该障碍源子宫的自然移位,并尝试通过将“游走的子宫”拖回原位来治疗这种疾病。1859年,Briquet在巴黎的一所医院里观察了430以多种躯体症状为主的患者,将其称为“癔症”,在1951-953年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文,确立了癔症涉及多个系统的念。在其专著中进一步将癔症定义为在缺乏器质性病变的前下出现的多种戏剧性的和过分的躯体不适。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心理学家认为,自我防御机制在癔症转换症状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这种机制“心理能量”被转换成躯体症状。随后Steke1首次提出了躯体化的概念,认为这一概念等同于Freud的转换概念[1]。 病因和发病机制 躯体化障碍的病因学机制尚不确定,不同研究从生物、心理、社会学的角度进行了探索。 遗传学因素 躯体化障碍具有家族聚集性特点。研究显示,患者女性一亲属中约20070达到躯体化障碍诊断标准。躯体化障碍的家聚集性可以受到遗传、环境因素或两者共同的影响。寄养子究发现,若是女性在3岁前被寄养,并且其养父母有酗酒或反社会的问题,她们罹患躯体化障碍的风险增加5倍。随着寄养父母社会地位的不同,寄养子罹患躯体化障碍的风险也会相应改变[2]。 生物学因素 早期的“癔症性”信息处理理论认为,患者大脑对信息的加工缺陷导致了许多临床症状,这种缺陷可能是躯体化障碍患者及其生物学亲属躯体不适、症状无明确定位的精神状态和病理性赘述及一些社会、人际关系、职业功能受损等的基础。神经心理实验结果提示躯体化障碍患者注意和记忆功能缺陷。功能性神经影像学研究进一步发现躯体化障碍患者的一些特点,如双侧额叶对称性功能缺陷,优势大脑半球的功能障碍抑郁障碍患者更严重(亦见诸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非优势半球前部的功能障碍比后部的严重等。听觉诱发电位检查也证实躯体化障碍患者多伴有皮质功能异常。 社会心理因素 躯体主诉增多与独居、接受外界环境刺激较少、抑郁和焦虑情绪相关。人格特征、神经过敏及内向性格也与躯体化障碍的发生有关。 躯体化障碍与人格障碍之间的关联较早得到确认。Hudziak等和Cloninger等发现了躯体化障碍和边缘性人格障碍间的相似甚至交叠,女性躯体化障碍患者的男性亲属罹患反社会

综合医院就诊患者躯体疾病和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的现状调查

综合医院就诊患者躯体疾病与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的现状调 查 刘传新(济宁医学院精神卫生学院,山东济宁,272064)、段明君(成都市第四人民医院)、李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卫生中心)、谢玲(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卫生中心)、杨彦春*(通讯作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精神卫生中心,四川成都,610041,yanchunyang@https://www.360docs.net/doc/2d8128861.html,) 【摘要】目的:了解综合性医疗机构中就诊患者躯体疾病与抑郁焦虑的共病率。方法:采用多中心、大样本、横断面设计,调查2044例综合医院就诊患者。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和患者健康状况调查表,阳性者进行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同时做国际神经精神科简式访谈问卷(MINI)诊断评估。结果:经MINI诊断发现躯体疾病与抑郁焦虑障碍共病率为16.24%。不同就诊科室中的共病率存在差异。结论:躯体疾病与抑郁焦虑共病是综合医院就诊者中,常见问题,不同科室就诊患者共病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正确识别和治疗情况不容乐观。 【关键词】抑郁;焦虑;共病;综合医院 A cross-sectional survey of 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ve-anxiety disorders among general hospital patients Chuanxin Liu Yanchun Yang,Jining Medical University, jining Shandong 272064, 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 Yanchun Yang, Email: yanchunyang@https://www.360docs.net/doc/2d8128861.html, 【Abstract】Objectives To find the prevalence of depressive and anxiety disorder among general hospital patients and to evaluate the diagnoses and treatment provided by physicians in China. Methods A multi-center, hospital –based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A total of 2044 subjects were screened by using HADS and General condition survey together with medical history review list and were followed by regular clinical visit process. Physician`s diagnoses and management were recorded. Mini International Neuropsychiatric Interview (MINI) was used to evaluate by psychiatrists afterwards for 332 subjects scored ≥9 on HADS. Results The

躯体形式障碍

神经官能症之躯体形式障碍 小张今年17岁,是高三的学生,自从两年前因为急性肠胃炎进过医院之后,她就患上肚子痛的毛病。一开始只是肚子痛,后来感到腹部放射性疼痛、后背疼痛,但是怎么也找不到具体的痛点,就是浑身不舒服。经过当地多家医院的反复检查,都没有找到具体的病因。后经朋友建议,转到心理咨询中心进行心理治疗。 心理专家接诊后发现,小张的疾病与她的心理焦虑冲突有一定关系。小张在初中的时候成绩一直不错,但自从上了重点高中,学习压力很大,虽然很努力,但每次考试总是在二三十名上。她对自己的学习越来越没有信心,非常焦虑,特别是到考试前夕,她的症状往往会加剧。专家最终诊断为躯体形式障碍(躯体疼痛化障碍)。 一、疾病名称 躯体形式障碍临床表现为多种、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症状为主的神经症。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部分或器官,各种医学检查不能证实有任何器质性病变足以解释其躯体症状,常导致患者反复就医和明显的社会功能障碍,常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这些躯体症状被认为是心理冲突和个性倾向所致,但对病人来说,即使症状与应激性生活事件或心理冲突密切相关,他们也拒绝探讨心理病因的可能。躯体形式障碍起病年龄大多较早,女性较男性为多。 、症状体征 1、疼痛为常见症状。部分涉及广泛,可以是头、颈、胸、腹、四肢等,部位不固定,疼痛性质一般不很强烈,与情绪状况有关,情绪好时可能不痛或减轻。 2、皮肤症状可以在瘢痕部位、肢体或关节部位出现麻木,皮肤出现串痛,皮肤的颜色异常等。异常的皮肤感如瘙痒、烧灼感、刺痛、麻木感、酸痛等。 3、胃肠道症状为常见症状。可表现嗳气、返酸、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便秘、复泻等多种症状。有的病人可对某些事物感到特别不适。 4、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有尿频、排尿困难;生殖器或其周围不适感;性冷淡、勃起或射精障碍;月经紊乱、经血过多;阴道分泌物异常等。

伴躯体症状抑郁症

伴躯体症状抑郁症 度洛西汀成功治疗伴躯体症状抑郁症 中国医学论坛报2013-08-15发表评论(5人参与)分享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56岁,已婚。主诉持续心情差、失眠2年余,有自杀念头、躯体不适1年余。患者10年前曾接受颈椎手术,术后间断出现头痛头晕,曾反复检查未见异常。2年前患者心情不好,悲观自责,食欲差。2011年12月患者被我院门诊诊断为抑郁发作,服艾司西酞普兰、喹硫平和劳拉西泮,5个月后心情好转,仍诉头痛头晕、体力差、有自杀念头,渐出现排尿困难无法忍受,来门诊要求调整治疗。患者意识清晰,定向力完整,接触主动,检查合作,表情焦虑,愁眉苦脸,小动作多,坐立不安,兴趣减退,精力下降,悲观,存在自杀念头,否认既往存在躁狂、轻躁狂体验,否认幻觉存在,对疾病有部分自知力,称所有问题源自疼痛。诊断为不伴有精神病性症状的抑郁发作。 治疗经过入院后考虑到该患者抑郁情绪、症状明显且伴有躯体症状,故考虑应用度洛西汀,联合支持性心理治疗。治疗目标为缓解抑郁情绪,消除躯体症状,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度洛西汀药物剂量为60 mg/d。治疗1个月后,患者情绪显著好转,头痛头晕消失,继续服用度洛西汀,治疗2个月后痊愈出院。患者心情好,疼痛消失,对生活充满信心。患者出院后接受度洛西汀60 mg/d巩固和维持治疗,每半个月来院复查。 小结度洛西汀治疗伴躯体症状的抑郁症有较好疗效。该患者原有前列腺肥大症状未加重。 点评苏州大学附属广济医院梅其一教授认为,该病例患者为中年男性,间断出现躯体不适症状10年,曾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和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及苯二氮卓类等药物治疗,抑郁情绪有所好转,但躯体症状明显,甚至存在厌世表现。用度洛西汀60 mg/d治疗1个月显效,治疗2个月痊愈出院。 约有2/3的抑郁症患者存在功能性躯体主诉,经常在综合性医院就医。如果临床医师只注重躯体主述而忽视了抑郁症,往往导致误诊和医疗资源的大量浪费。在功能性躯体主诉中,疼痛性躯体症状报道最多。调查结果显示,在中国因非特异性疼痛而就诊于神经科的患

抑郁症诊断标准

一、诊断标准 1.以情绪低落为基本症状 2.应有下列症状中的至少4项 1)对日常生活的兴趣下降或缺乏。 2)精力明显减退,无明显原因的持续的疲乏感。 3)精神运动型迟滞或激越。 4)自我评价过低,或自责、或有内疚感,甚至出现罪恶妄想。 5)思维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显著下降。 6)反复出现死亡的念头,或有自杀行为。 7)失眠,或早醒,或睡眠过多。 8)食欲不振,或体重明显减轻。 9)性欲明显减退。 3.严重程度标准(至少有以下情况之一) 1)社会功能受损。 2)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 4.病程标准 症状至少持续2周 5.排除标准 1)应排除由脑器质性疾病、躯体疾病和精神活性物质所导致的抑郁。

2)抑郁症患者可出现幻觉、妄想等症状,但应注意与精神分裂症相鉴别。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 - 抑郁发作的诊断标准 在icd-20中,抑郁发作不包括发生于双相情感障碍中的抑郁状态。因此,抑郁发作只包括首次发作抑郁症或复发性抑郁症。icd-10规定的抑郁发作一般标准有3条: g1.抑郁发作须持续至少2周。 g2.在病人既往生活中,不存在足以符合轻躁狂或躁狂(f30.-)标准的轻躁狂或躁狂发作。 g3.需除外的最常见情况:此种发作不是由于精神活性物质使用(f10-f19)或任何器质性精神障碍(f00-f09)所致。抑郁发作的症状分为两大类,可以粗略地将之分别称为核心症状和附加症状。抑郁发作的核心症状有3条: (1)抑郁心境,对个体来讲肯定异常,存在于一天中大多数时间里,且几乎每天如此,基本不受环境影响,持续至少2周; (2)对平日感兴趣的活动丧失兴趣或愉快感; (3)精力不足或过度疲劳; 抑郁发作的附加症状有7条: (1)自信心丧失和自卑; (2)无理由的自责或过分和不适当的罪恶感; (3)反复出现死或自杀想法,或任何一种自杀行为; (4)主诉或有证据表明存在思维或注意能力降低,例如犹豫不决或踌躇; (5)精神运动性活动改变,表现为激越或迟滞(主观感受或客壑ぞ菥桑 ?ltbr> (6)任何类型的睡眠障碍; (7)食欲改变(减少或增加),伴有相应的体重变化。 轻度抑郁发作(f32.0):具有核心症状中的至少两条,核心与附加症状共计至少四条。 中度抑郁发作(f32.1):具有核心症状中的至少两条,核心与附加症状共计至少六条。icd-10中还列举了一系列所谓躯体综合征症状,在含义上与dsm-iv的伴忧郁或经典 分类中的内源性抑郁症类似。这些症状包括: (1)对平日感兴趣的活动丧失兴趣或失去乐趣; (2)对正常时能产生情感反应的事件或活动缺乏反应; (3)比通常早醒2小时以上; (4)早晨抑郁加重;

躯体化障碍与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比较

躯体化障碍与抑郁症的临床特征比较 发表时间:2017-05-04T16:35:01.403Z 来源:《健康世界》2017年第5期作者:王传鹏 [导读] 对于躯体化障碍而言,是一种典型的临床并发症,而且多数病患表现为躯体各部分出现不适或者疼痛感。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淄博市第五人民医院山东淄博 255100 摘要:目的对比躯体化障碍与抑郁症的临床特征表现。方法择于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就医的病患82例,所有病患均通过ICD-10诊断进行评估,则按照诊断结果分为躯体化障碍44例,抑郁症38例,然后将44例躯体化障碍病患作为本次研究的A组,而38例抑郁症病患则作为本次研究的B组,检测各组临床特征,包含头疼、四肢疼痛、胸口痛、肢体麻痹或肌无力、吞咽障碍、健忘症、情绪不稳、反应缓慢、自卑自责、自暴自弃等等,同时进行对比,分析其中的典型特征及特征差异。结果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各组临床特征对比 方面,A组病患无论在头疼、四肢疼痛、胸口痛、肢体麻痹或肌无力、吞咽障碍等躯体症状频率表现方面均大于B组病患,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健忘症、情绪不稳、反应缓慢、自卑自责、自暴自弃等情绪症状表现方面,A、B两组病患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头疼、四肢疼痛、胸口痛、肢体麻痹或肌无力、吞咽障碍等躯体症状是区分躯体化障碍与抑郁症的主要依据及典型特征,而且躯体化障碍与抑郁症属于两类不同的疾病。。 关键词:躯体化障碍;抑郁症;临床特征表现 对于躯体化障碍而言,是一种典型的临床并发症,而且多数病患表现为躯体各部分出现不适或者疼痛感,而且目前临床研究尚未将其与抑郁症的并非完全联系起来,而且躯体化障碍病患的躯体症状频率表现要远远大于抑郁症病患,而其他情绪特征方面,两者则无差异性,则可以据此推断躯体化障碍本身属于隐匿性抑郁症。而就此,我院主要针对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来院就医的病患82例进行积极诊治,且获得显著进展。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就医的病患82例,所有病患均通过ICD-10诊断进行评估,则按照诊断结果分为躯体化障碍44例,抑郁症38例,然后将44例躯体化障碍病患作为本次研究的A组,而38例抑郁症病患则作为本次研究的B组。其中A组病患44例,包含男性13例,女性31例,年龄范围为25-69岁,平均年龄(41.1±2.4)岁,患病周期为2~26个月,平均周期为(12.8±2.1)个月,文化程度为小学文化12例,初高中文化14例,大学及以上文化18例;而参考组病患38例,包含男性11例,女性27例,年龄范围为24-67岁,平均年龄(40.9±2.1)岁,患病周期为1~23个月,平均周期为(13.1±1.8)个月,文化程度为小学文化11例,初高中文化12例,大学及以上文化15例。根据以上基础资料对比可知,两组病患无论在年龄、患病周期、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3]。 1.2 研究方法 通过问询调查的方式,获取病患的相关信息,包含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疾病行为与认知、发病时间、病情持续时间及家族史等相关内容,同时制定指导语句,并且在僻静的环境且病患情绪稳定、意识清醒的情况下进行问询,而且间隔几日后,再次进行问询相关症状调查内容,病患只需要确认是否存在以上症状,同时以统计学方法处理以上相关数据,并且统计存在各个临床症状的人数及计算躯体症状频率[4]。 1.3 排除标准 本次调查研究将排除以下几类病患类型,即1、具有慢性器质性躯体病症的病患;2、存在抑郁、焦虑、疑病、精神分裂等严重精神类病症的病患;3、不配合治疗或者装病的病患。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运用SPSS 13.0数据包开展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真实原始数据及平均数据表示,即(x±s)表示,并通过t检测;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则通过χ2检验,若P值低于0.05,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根据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各组临床特征对比方面,A组病患无论在头疼、四肢疼痛、胸口痛、肢体麻痹或肌无力、吞咽障碍等躯体症状频率表现方面均大于B组病患,以上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健忘症、情绪不稳、反应缓慢、自卑自责、自暴自弃等情绪症状表现方面,A、B两组病患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细资料如下表一: 3.讨论 就目前而言,无论是躯体化障碍与抑郁症,两者都表现出一定的临床症状共通性,而两者是否存在关联性,则需要进一步求证。而本次研究则将躯体化障碍视为隐匿性抑郁症,而且将其的典型症状与抑郁症进行对比,而通过对比结果显示,两种病症隶属不同类型,无显著共通点 [5]。特别是根据本次研究显示,躯体化障碍病患在躯体症状频率表现方面较抑郁症病患更加显著,而其他情绪类症状表现方面则

第六章 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习题

第六章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习题 A1型题 答题说明 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一般具有以下临床特点,但不包括 A 精神障碍与原发躯体疾病的病情在程度上有平行关系 B 精神障碍与原发躯体疾病在时间上常有先后关系 C 精神障碍有独特症状 D 治疗原发疾病及处理精神障碍可使精神症状好转 E 躯体疾病常引起意识障碍,慢性躯体疾病常引起智能障碍和人格改变 2、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处理原则中,最重要的是 A 积极治疗原发的躯体疾病 B 支持治疗 C 加强护理 D 大剂量的抗精神病药 E 心理治疗 3、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不包括 A 营养代谢疾病 B 内分泌疾病 C 感染 D 心脏病 E 颅内肿瘤 4、甲状腺危象时伴精神障碍最主要的症状是 A 意识障碍 B 妄想 C 抑郁 D 焦虑紧张 E 思维迟缓 5、关于甲状腺功能减退伴精神障碍,不正确的是 A 主要表现为抑郁症状 B 一般无认知功能损害 C 多见于女性 D 发展到粘液水肿时,可伴有妄想及幻觉 E 具有甲状腺功能减退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阳性发现 6 心脏病时伴发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 A 幻觉 B 妄想 C 抑郁 D 焦虑、紧张 E 思维迟缓 7、处理心脏病伴发精神障碍时首选药物是 A 奋乃静 B 氟哌啶醇 C 安定 D 阿米替林 E 多虑平 8、肝脑综合征前驱期的主要表现为 A 情绪障碍和行为障碍 B 严重意识障碍 C 谵妄 D 兴奋躁动 E 肝性昏迷 9、肝性脑病时可出现何种特征性体征? A 静止性震颤 B 扑翼样震颤 C 意向性震颤 D 生理性震颤 E 震颤性谵妄 10、躯体感染性疾病所致精神障碍,以下哪条不正确?

抑郁症躯体症状治愈率大吗

抑郁症躯体症状治愈率大吗 抑郁症躯体症状治愈率有多大?在日常生活中,很多时候人们都会把抑郁症错当成精神分裂症,认为这是一种不可治愈的精神重病,但事实并非如此,只要患者能够尽早发现且及时到正规医院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案进行医治,其实患者治愈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 抑郁症躯体症状治愈率大吗 1、抑郁症躯体症状也叫躯体形式障碍,在治疗上其实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般来说患者在治疗上是很难达到治愈的。最关键的还是靠患者日常的调理,通过一些药物来进行控制,才能够让这种疾病得到很好的控制,所以躯体形式障碍多久能治好是没有一个定数的。 2、躯体形式障碍和抑郁症虽然都比较类似,但是抑郁症相对来说会比去体形式障碍要稍微严重,所以在治疗上也是需要患者通过心理疗法来进行治疗,治疗上需要多少时间也是因人而异,抑郁症的治疗也是要靠患者日常的调整来进行恢复的,如果抑郁症的患者能够得到很好的调整,恢复效果也是非常不错。 3、躯体形式障碍和抑郁症,在治疗上都是非常困难,有些患者在治疗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都没有达到自愈,一般患者都要靠用一些药物来进行控制病情,如果治疗不正确,病情反而会越来越严重,会给患者的身体带来更大的威胁,所以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治疗方法。 抑郁症躯体症状的临床表现 抑郁症的躯体症状主要有睡眠障碍、乏力、食欲减退、体重下降、便秘、身体部位的疼痛、性欲减退、阳痿、闭经等躯体不适的体诉,可涉及各脏器如恶心、呕吐、心慌、胸闷、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症状,也较常见病前躯体疾病的主诉。通常加重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再入睡。 这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有的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不深;少数患者表现为睡眠过多体重减轻与食欲减退不一定成比例,少数患者可出现食欲增强、体重增加。 以上就是关于“抑郁症躯体症状治愈率”的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一定的帮助。另外,心理专家也指出:抑郁症躯体症状其实是与内心因素密切相关的,是需要患者本身积极配合治疗才会达到更好的治愈效果。同时,患者要严格遵循和执行治疗计划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样才能更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

抑郁症临床表现是什么

抑郁症临床表现是什么 抑郁症是情感性障碍的主要表现之一,以抑郁综合征为主要临床表现,同时可伴有思维和行为方面的异常。初步的研究表明,抑郁症占中国疾病负担的第二位,在自杀人群中约有70%的个体和抑郁症或抑郁情绪有关。同时,抑郁症还和个体出现物质依赖、焦虑性障碍等情况密切相关。但抑郁症患者接受正规治疗的人数只占总患病人数的10%左右,其原因主要和医学专业人员对该病的识别率低,尤其是非精神专科医师对该病的识别率低以及普通人群对抑郁症有关常识的缺乏,从而导致不能及时寻求医疗援助等因素有关。下面我们来听一听广州协佳医院精神科的专家张可斌的详细介绍。 临床表现 抑郁症临床表现为抑郁发作。以患者可体验到与处境不相称的情绪低落、思维迟缓、意志活动减退等“三低”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目前认为抑郁症的核心症状包括情绪低落、兴趣缺乏、快感缺失和易疲乏,可伴有多种躯体不适症状,食欲减退,睡眠障碍,自杀观念和行为等。 病情变化呈昼重夜轻特点,发作应至少持续2周,并且有不同程度的社会功能损害,或给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抑郁可一生仅发作一次,也可反复发作。 1.兴趣下降或缺乏表现为对日常生活中的部分活动,或大部分活动,甚至几乎是全部活动的兴趣下降或丧失。 2.“三无”症状“三无”症状即无望、无助和无价值。所谓无望是指患者对自己的现在和未来都感到没有信心、失望甚至是绝望;无助是指患者感到自己孤立无援,尽管周围的人都在给予关心和帮助;无价值是指患者感到自己的存在无论对自己、对家庭还是对社会都没有任何价值。 3.“三自症状”“三自症状”即自责、自罪和自杀。自责是指患者过分地责备自己,埋怨自己,夸大自己的错误和缺点;自罪是指患者毫无根据地认定自己有罪,甚至是罪大恶极,应该受到相应的惩罚,由此患者可以出现自虐、自伤行为(如不吃饭或少吃饭,甚至自己伤害自己);自杀是指患者主动采取的以结束自己生命为目的的行动,其最终结果是导致当事人的死亡。抑郁患者可以表现出自杀观念、自杀企图、自杀未遂和自杀成功等不同形式。 4.认知障碍许多患者可出现思维迟缓,感到脑子反应慢,开动不起来,表现为声音低沉,语流缓慢以及应答反应时间延长。注意力不集中,感到近记忆力下降。各种认知障碍症状的出现和情绪低落紧密相连。 5.精神运动性抑制或激越患者可出现少语或不语,行动迟缓。严重者可出现木僵。患者不吃、不喝,呼之不应、推之不动,肌张力增高,大小便潴留等。激越患者表现为紧张,烦躁不安,难以控制自己,甚至出现攻击行为。 6.焦虑病理性的焦虑是指在没有相应客观刺激的情况下,患者出现内心体验的不安和不安全感,同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各种表现和运动性不安。抑郁症患者出现焦虑症状相当普遍,并成为有的患者采取自伤、自虐行动、自杀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7.躯体症状许多抑郁症患者出现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但实验室检查不能查见相应病变,或其躯体症状不能用相应的实验室检查结果来解释。最常见的躯体症状是消化系统的各种症状和疼痛症状。多数患者表现为食欲下降或缺乏、性欲下降、体重下降。有的患者甚至可以躯体症状为主要表现,抑郁情绪反而不突出,这种情况往往造成诊断的困难。 8.睡眠障碍可表现为失眠(入睡困难、睡眠中觉醒次数增多、缺乏睡眠感等)和贪睡。最具特征性的睡眠障碍为早醒性失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