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铰链的基本介绍

门铰链的基本介绍
门铰链的基本介绍

门铰链的基本介绍

车门铰链形式

铰链有明铰链与暗铰链之分,暗铰链比较常用,且有内开式与外开式两种运动形式。根据铰链结构形式,铰链可分为冲压式、焊接式,固定式,整体式,可拆卸式等。

车门铰链固定形式

门铰链一般采用三种连接方式:a.与车身与侧围采用螺栓连接方式;b.与车门采用焊接,与侧围采用螺栓连接方式;c.与车门,侧围采用焊接连接方式;

铰链轴线参数

A.车身内,外倾角:铰链轴线在x=o平面上投影与Z轴之间的夹角,建议内倾角不超过2度;-般没有外倾角。b.车门前,后倾角:铰链轴线在Y=O平面上投影与Z轴之间的夹角,建议前,后倾角不超过2度;c.门铰链最大开度角:车门铰链所能开启最大角度值,如带限位器铰链,最大角度值制造误差为3度;d.车门最大开度值:车门所能打开角度值,一般是指限位器最大开启角度值,开启角度值制造误差为3度;e.上下门铰链中心的距离:上下门铰链中心距离一般与车门自重,分缝线的曲率及固定立柱的外形等有关。

门铰链的运动干涉检查

铰链必须保证车门从闭合到铰链最大开启角度+3度过程中不与车身上任何部位发生干涉;在运动中,车身与车门最小间隙:设计门缝间隙4mm时,最小间隙为1.8~2.5mm,最小间隙一般出现在车门开启(3度一8度)及车门外板最大凸弧面处。

前门开启角度一般不小于60度,极限的超程角度为64±3度;后门开启角度一般不小于66度,极限超程角度为70±3度:

车门打开过程中,不能和铰链本体及铰链本体固定螺栓干涉,推荐最小间隙3-5mm。

门铰链轴线优化

在正向设计车门过程中,根据外造型和车门分缝线。铰链位置的确定步骤如下:

第一步:选定铰链的结构形式与安装方式;

第二步:初步指定铰链的倾角,然后把上下铰链安装在适当位置上,同时检查铰链车门旋转到最大开度加超程角过程中,保证车门与车身不干涉,车门外板与铰链本体不干涉;铰链验证时,要考虑生产中可能的误码差,一般铰链轴线的验证时按(X:±2mm:Y:±1mm)进行。

车门铰链布置规范

X/XX X X X X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车门铰链布置规范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XXXX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车门铰链布置 (1) 3.1 车门铰链作用 (1) 3.2 车门铰链的基本要求 (1) 3.3 车门铰链介绍 (1) 3.3.1 车门铰链的分类 (1) 3.3.2 车门铰链结构优缺点对比 (3) 3.3.3 车门铰链的组成 (5) 3.3.4 车门铰链的设计配合 (5) 3.3.5 车门铰链材料 (7) 3.4 车门铰链轴心线的布置 (7) 3.4.1 车门铰链布置注意事项 (7) 3.4.2 车门铰链布置的前期输入 (9) 3.4.3 车门铰链的布置 (9) 3.4.4 绘制上下铰链断面 (11) 图1 冲压铰链 (2) 图2 铸造铰链 (2) 图3 型钢铰链 (2) 图4 冲压铸造混合铰链 (3) 图5 不可拆分式 (3) 图6 可拆分式 (3) 图7 车门铰链结构 (5) 图8 阴铰链尺寸 (6) 图9 阳铰链尺寸 (7) 图10 销轴尺寸 (7) 图11 铰链间距 (8) 图12 铰链与车门外板的距离 (8) 图13 包边数据 (9) 图14 倾角平面 (9) 图15 倾角轴线 (10) 图16 车门运动分析 (10) 图17 轨迹线 (11) 图18 上下铰链安装平面 (11) 图19 上铰链断面 (12)

轿车后背门铰链机构的运动分析及修改设计

天津汽车 摘要 通过ADAMS建模对某轿车后背门开启机构做 运动分析,来解决后背门初开启阶段的干涉问题和完全开启时的漏雨问题。通过ADAMS的优化分析和运动分析,给出了解决问题的建议:调整相关点位置可以改善后背门与侧围的干涉现象,而且最佳的办法是将铰链机构整体前移;调整相关点位置或修改限位块尺寸可以改善后备门开启角度过大及行李箱漏雨的问题。 CAE在汽车工程中的效率和价值都得到了具体体现。 关键词 后背门铰链结构 运动分析 DOE AnalysisandDesignofPassengerCarBackDoorHinge Abstract:Theoperationmovementofopeningmechanismofcarbackdoorisanalyzedbybuildingamodelwith ADAMS,improvingtheinterferencebetweenbackdoorandsidepanelwhenbackdoorisopeningatthebeginningandresolvingleakrainproblemwhenbackdoorisinfull-sizeopening.SomesuggestionsareofferedaftertheoptimizationanalysisandoperationmovementanalysisarebothfinishedwithADAMS.Adjustingthepositionofrelativepointcanimprovetheinterferencebetweenbackdoorandsidepanel,furthermorethebestwayofadjustingistomovethewholehingemechanismforwardC adjustingthepositionofrelativepointandredesigninglimitingblockcanalsoimprovetheopeningangleofbackdoorandresolvetheproblemofleakrain.ThevalueandefficiencyofCAEinautomotiveengineeringisclearlypresentedinthispaper.Keywords:Hingemechanismofbackdoor OperationmovementanalysisDOE 张德超 杨亚娟 刘红领 陈伟 柳杨 (奇瑞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工程研究院CAE部) 车门是车身上重要部件之一,按其开启方式分 为顺开式、逆开式、水平移动式、上掀式和折叠式等几种。 轿车后背门主要有2种设计方案:第1种方案是典型两厢车的后备门,将后窗玻璃与后背门做成一个整体,也称掀背门,这种设计方案在三厢车及轻型货车等车型中也有广泛应用;另一种方案是将后窗玻璃与后背门做成分离的,其中后窗玻璃与车身是一个整体,2种方案的选择主要根据车身造型及布置来决定。 某轿车的后背门总成如图1所示。开启机构是由1个四连杆和1个气弹簧构成,如图2,左右两侧对称布置。在试制车间装车时,发现有2个问题,第 1个问题是后背门在初始开启阶段会与侧围发生干 涉,会损坏车身油漆;第2个问题是后背门完全打 开的时候,会有雨水漏入行李厢。 解决这2个问题最直接的办法是修改侧围的模具,但是修改量很大,成本很高,下面通过平面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来解决这2个问题。 图1 后背门总成 图2 后背门开启机构轿车后背门铰链机构的运动分析及修改设计 !!!!!!!!!!!!!!!!!!!!!!!!!!!!!!!!!!!!!!!!!!!" !!" !!!!!!!!!!!!!!!!!!!!!!!!!!!!!!!!!!!!!!!!!!!" !!" 汽车技术

入户门技术标准要求

钢质入户门技术标准 一、制作要求 1.门扇 1.1.电镀锌钢板/冷轧钢板(必须经过酸洗、淋化处理),板厚按照各项目需求不低 于表一规定。 1.2.门扇在内部和周圈应设有网状钢骨架,纵横向间距均不大于600mm,骨架所用 钢板厚度不低于。在锁具和铰链位置加焊厚加强板。门扇表面钢板应与内部骨 架应采取可靠连接,表面平整。 1.3.门扇内部填充材料应为块状珍珠岩防火保温材料、可溶纤维板等对人体无毒无 害材料(严禁含甲醛类粘合材料或其制品,玻璃纤维、岩棉、硅酸铝纤维等材 料)。 1.4.门体构造:门扇设计厚度应不低于50mm。门扇的内外门板和骨架应相互咬合, 并形成约13mm宽的防撬边(双止口),使门缝不直接外露。 1.5.门镜采用200度广角防火门镜。 表一 2.门框 2.1.采用的电镀锌钢板/冷扎钢板,板厚按照需方需求不低于表一规定。门框规格应 不小于50mm×85mm。 2.2.门框应设有楔形槽,用于镶嵌密封胶条(防火胶条)。门框三边均要求设置EPDM (三元乙丙)密封胶条。 2.3.铰侧门框应焊有至少两个防撬销,防撬销与门扇销孔定位应准确,不得出现顶

堵、擦边现象。 2.4.门框须带底槛,材质选用不锈钢(标号不得低于304),钢板厚度不小于,底槛 高度不得低于50mm,应根据现场室内地坪实际完成面标高适当放大门槛高度 (防止门扇开启不便),并设置密封胶条。底槛与门框应连接顺滑,不得出现锈 蚀。 3.门锁 3.1.门锁必须符合GA/T73-1994《机械防盗锁》A级(含A级)以上标准,及《防火 门》(GB12955-2008)附录A的规定(经国家认可授权检测机构检验合格),厂 家必须提供锁体品牌及系列以及防盗、防火检测报告。带AB钥匙( 要求A钥匙 2把,B钥匙至少4把)。 3.2.门锁的锁闭点个数加上门框与门扇间其它锁闭点个数总和应不低于表一要求。 3.3.采用拉丝不锈钢直把手和面板。内活动执手,外固定执手。内门锁体面板上需 安装内保险装置,内保险关闭后,门外用钥匙不能打开门锁。 3.4.钥匙插入锁孔后应转动灵活,锁舌应伸缩自如,无卡滞现象;不得出现锁舌与 锁槽错位的现象。锁具锁闭后,门扇前后晃动间隙≤。 4.铰链 4.1.选用4*4吋明装式不锈钢轴承铰链,3mm厚;每个门扇应安装三个铰链,铰链 采用不锈钢螺丝固定。 4.2.铰链安装处应设有3mm厚加强板,起到固定铰链以及防撬防冲击作用。 4.3.门扇铰链应转动灵活,在49N的拉力下,门扇应能灵活启闭,无阻滞现象。 4.4.所有钢质零部件均应进行防锈处理,铰链、插销等五金配件《防火门》 (GB12955-2008)附录B的规定。 5.涂装 5.1.表面涂装采用热转印工艺或喷涂工艺或PVC覆膜工艺。喷涂工艺应满足《钢门窗 粉末静电喷涂涂层技术条件(JG 1998)》,涂膜厚度应≥60um; 5.2.“喷涂”产品,表面涂层附着力0级,耐冲力50kg,均达到相关标准高级; 5.3.复塑膜产品,表面复塑经高温热压与钢板本身结合平整;

门铰链的基本介绍

门铰链的基本介绍 车门铰链形式 铰链有明铰链与暗铰链之分,暗铰链比较常用,且有内开式与外开式两种运动形式。根据铰链结构形式,铰链可分为冲压式、焊接式,固定式,整体式,可拆卸式等。 车门铰链固定形式 门铰链一般采用三种连接方式:a.与车身与侧围采用螺栓连接方式;b.与车门采用焊接,与侧围采用螺栓连接方式;c.与车门,侧围采用焊接连接方式; 铰链轴线参数 A.车身内,外倾角:铰链轴线在x=o平面上投影与Z轴之间的夹角,建议内倾角不超过2度;-般没有外倾角。b.车门前,后倾角:铰链轴线在Y=O平面上投影与Z轴之间的夹角,建议前,后倾角不超过2度;c.门铰链最大开度角:车门铰链所能开启最大角度值,如带限位器铰链,最大角度值制造误差为3度;d.车门最大开度值:车门所能打开角度值,一般是指限位器最大开启角度值,开启角度值制造误差为3度;e.上下门铰链中心的距离:上下门铰链中心距离一般与车门自重,分缝线的曲率及固定立柱的外形等有关。 门铰链的运动干涉检查 铰链必须保证车门从闭合到铰链最大开启角度+3度过程中不与车身上任何部位发生干涉;在运动中,车身与车门最小间隙:设计门缝间隙4mm时,最小间隙为1.8~2.5mm,最小间隙一般出现在车门开启(3度一8度)及车门外板最大凸弧面处。 前门开启角度一般不小于60度,极限的超程角度为64±3度;后门开启角度一般不小于66度,极限超程角度为70±3度: 车门打开过程中,不能和铰链本体及铰链本体固定螺栓干涉,推荐最小间隙3-5mm。 门铰链轴线优化 在正向设计车门过程中,根据外造型和车门分缝线。铰链位置的确定步骤如下:

第一步:选定铰链的结构形式与安装方式; 第二步:初步指定铰链的倾角,然后把上下铰链安装在适当位置上,同时检查铰链车门旋转到最大开度加超程角过程中,保证车门与车身不干涉,车门外板与铰链本体不干涉;铰链验证时,要考虑生产中可能的误码差,一般铰链轴线的验证时按(X:±2mm:Y:±1mm)进行。

开闭件设计规范

xxxx公司 xxxxx 开闭件设计规范 编制:日期: 校对:日期: 审核:日期: 批准:日期: 2015-03-15发布 2015-03-15实施 xxxx公司发布

前言 开闭件是车身中工艺较复杂的部件,它涉及到零件冲压、包边焊接、零部件装配、总成组装等工序;开闭件也是车身上安装附件最多的总成,对尺寸配合和工艺技术都要求严格。开闭件是车身关键运动件,其灵活性、坚固性、密封性等方面的缺点易暴露,对汽车产品的使用质量有严重的影响。因此,生产商对开闭件的制造均十分重视,开闭件质量的好坏,实际上也直接反映了生产商的工艺制作水平的高低。为了严格控制本公司汽车车身开闭件设计质量,我们参照国内外汽车白车身开闭件设计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汽车开闭件设计规则标准。意在对本公司设计产品进行指导、评估和监督,让汽车车身开闭件的设计有据可依。本标准着重强调的是开闭件设计规则,而各部分相关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请参考相关国标。 开闭件设计规则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车身开闭件的术语、一般轿车的设计规则及其设计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冲压件车身的车型。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轿车车身》 《现代轿车车身设计》 3 术语和定义 3.1 车门内、外倾角 铰链轴线在 x=0 平面上的投影与 z 轴之间的夹角。 3.2 车门前、后倾角 铰链轴线在 y=0 平面上的投影与 z 轴之间的夹角。 内外倾角前后倾角 3.3 门铰链的最大开度角 车门铰链所能开启的最大角度值。 3.4 车门最大开度角车门所能打开的最大角度值,一般是指限位器的最大开启角度值。 3.5 双曲率玻璃指在某两个方向都存在曲率的玻璃,而我们常常所说的双曲率玻璃一般存在于垂直的两个方向,即存在于圆环面上。

31 汽车门铰链模具设计开题报告刘昂

Qq:2540760825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汽车门铰链模具设计 院系名称:机电学院 班级:机自074班 学号:200700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1 年3月

1.本课题所涉及的内容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模具作为提高生产率,减少材料和消耗,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已越来越受到各工业部门的重视。随着工业技术不断向前发展,要求模具在更苛刻、更高速度的工作条件下,对模具的精度越来越高,使用寿命越来越长。为了满足这些要求,国内外都在模具材料的研究和开发上作了巨大的努力,也在这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工业生产的迅速发展,许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不断涌现,因而促进了冲压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发展。近年来,模具工业一直以15%左右的增长速度快速发展,模具工业企业的所有制成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除了国有专业模具厂外,集体、合资、独资和私营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浙江宁波和黄岩地区的“模具之乡”;广东一些大集团公司和迅速崛起的乡镇企业,科龙、美的、康佳等集团纷纷建立了自己的模具制造中心;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的模具企业现已有几千家。 1)冲压模具市场现状 在国家产业政策和与之配套的一系列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下,我国冲压模具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技术和能力等方面都已有了很大发展,但与国民经济需求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很大,一些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的高档模具每年仍大量进口,特别是中高档轿车的覆盖件模具,目前仍主要依靠进口。一些低档次的简单冲模,已趋供过于求,市场竞争激烈。 近年来,我国模具工业有了长足的进步。2005年模具产值为610亿人民币,2006年约720亿,平均每年以20%~25%的速度增长。模具的技术水平同样有显著提高,一些国产优质模具的性能已接近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而这些优质模具大多数为塑料模和冲压模。冲压模的加工离不开电火花线切割机床(WEDM)。据统计,我国约有80%的WEDM用于冲压模加工。 2)冲压模具水平状况 a)模具CAD/CAE/CAM水平现状 我国模具CAD/CAE的开发开始于20 世纪70年代末,发展也很迅速。

铰链的安装方法与调节技巧

铰链的安装方式 基本上有三种不同的安装方式 1、全盖 门全部覆盖住柜侧板,两者之间有一个间隙,以便门可以安全的打开。直臂0毫米 2、半盖 在这种情况下,两扇门共用一个侧板。它们之间有一个所要求的最小总间隙。每扇门覆盖距离相应地减少,需要采用铰臂弯曲的铰链。中曲(9.5毫米) 3、内藏 在这种情况下,门位于柜内,在柜侧板旁。它也需要一个间隙,以便门可以安全地打开。需要采用铰臂非常弯曲的铰链。 大曲(16毫米)

铰链安装小知识: 1、最小间隙 最小间隙指打开门时所需的门侧边最小距离。最小间隙是由C距离,、门厚度和铰链类型所决定的。当门边为圆角时,最小间隙相应减少。所需最小间隙可以从每种不同的铰链对应表中查找。 2、半盖门的最小间隙 当两扇门共用一个侧板时,所要求的总间隙应为两倍的最小间隙,以便两扇门可以同时打开。 3、C距离 C距离指门边和铰杯孔边之间的距离。每种铰链的可用的最大C尺寸因不同的铰链型号而不同。C距离越大,最小间隙就越小。 4、门覆盖距离 门覆盖距离指门覆盖侧板的距离。 5、间隙 间隙指在全盖的情况下,门外边到柜外边的距离;在半盖的情况下,两扇门之间的距离;在内侧门的情况下,间隙指门外边到柜侧板内边的距离。 6、每扇门所需的铰链数

门的宽度、门的高度和门的材料质量是每扇门所需的铰链数的决定因素。在实际操作中,出现的各种因素由于情况的不同而不同。所以上图中所列明的铰链数只能作为参考依据。在情况不明的时候,建议做一个试验。出于稳定性方面考虑,铰链之间的距离应尽量大一些。 X=铰链之间的距离(此图是当使用19毫米厚刨花板,比重750公斤每立方米时所用的铰链数量) (备注:文章未经作者同意,请勿进行转载或者修改发布,文章内容也仅为个人意见,不代表真正的权威报告。)

门窗配件检验标准

《建筑门窗配套件推荐产品技术评定规则》 (2008年1月修订稿) 本规则规定了建筑门窗配套件(此稿仅规定了建筑门窗用五金件、密封胶条、密封毛条、密封胶等)推荐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抽样规则。 总则 抽样规则 本规则规定抽检样品应具备下列条件。 1.具有产品出厂合格证、检验报告。 2.同一批同规格样品数量应在500件或100kg以上,随机从不同包装里抽取。 3.应有生产企业或生产企业指定人在抽样现场。 4.抽检样品数量根据实际检测的需要确定样品数量,现场封样并签字有效。 第一部分建筑门窗五金件 一、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建筑门窗五金件推荐产品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 注:其中外观,表面处理,适用于本部分所有相关的产品。 二、外观 1.涂层色泽均匀一致,无气泡、流挂、脱落、堆漆、桔皮等缺陷。 2.阳极氧化表面阳极氧化膜应致密、表面色泽一致、均匀、无烧焦等缺陷。镀层致密均匀,无露底、泛黄、烧焦等缺陷。 3.表面不应有飞边、毛刺、明显划痕、砂眼、凹坑等缺陷。 4.连接处铆钉端部必须圆整、光滑,连接牢固,转动灵活。紧固铆接处不应松动。 三、表面处理 1.耐蚀性 相关产品应符合已有的国标或行业产品标准规定,检测及判定以国家认可的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为准。 2.除满足1外,各类基材常用表面覆盖层的耐腐蚀性能、膜厚度及附着力要求见表1。 常用覆盖层 各类基材应达到指标 碳素钢基材铝合金基材锌合金基材 金属层 镀锌层 1.中性盐雾(NSS)试验,72h 不出现白色腐蚀点(保护等 级≥8级),240h不出现红 锈点(保护等级≥8级)。 — 1.中性盐雾(NSS)试验, 72h不出现白色腐蚀点 (保护等级≥8级)。 2.平均膜厚≥12μm 2.平均膜厚≥12μm Cu+Ni+Cr 或 Ni+Cr 铜加速乙酸盐雾(CASS)试 验16h、腐蚀膏腐蚀(CORR) 试验16h、乙酸盐雾(AASS) 试验96h试验,外观不允许 有针孔、鼓泡以及金属腐 蚀等缺陷。 — 铜加速乙酸盐雾(CASS) 试验16h、腐蚀膏腐蚀 (CORR)试验16h、乙酸盐 雾(AASS)试验96h试验, 外观不允许有针孔、鼓泡 以及金属腐蚀等缺陷。

门框铰链安装孔模具设计

门框铰链安装孔模具设计 1模具结构和尺寸分析计算 1.1模具冲压方向确定利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三维设计,使门框旋转45°对铰链安装位置建立模型,并进行装配和干涉检查,确定尺寸,制作一次成形的铰链安装位成形冲模,模具加工的型材放置位置如图5所示。 1.2模具关键尺寸分析与计算门框型材厚1.5mm,型材旋转45°后,U 形凹槽的深度可按照对应平面尺寸确定,但是铰链通过长孔和铰链安 装孔的垂直位置要重新计算来安排凸模和凹模的位置。图5所示安装 孔以两面的交线为参照,旋转45°后孔到交线的垂直距离。实际上在45°斜面上冲出圆孔,需要对孔的尺寸重新计算以满足使用要求,安 装孔改进后在45°方向冲出,需要对孔径的有效尺寸和中心位置重新 确定。 1.2.1铰链安装孔尺寸分析与校验已知板料厚1.5mm,4个安装孔尺寸为ϕ7mm,相对平面倾斜45°方向冲孔,圆孔向下投影是椭圆,理论分析接近椭圆的长轴尺寸为7mm,短轴尺寸为6.05mm。由于型材厚 度的影响,孔上、下两面的投影在垂直于安装面方向上位置也不同, 为此对孔进行三维建模分析和干涉检查,发现有4处干涉,如图6(a)所示。利用软件对椭圆长短轴尺寸调整,短轴调整到6.3mm,长轴调整到7.35mm,装配后再进行干涉检查,没有干涉现象,如图6(b)所示。 1.2.2铰链安装孔位置尺寸确定由于铰链安装孔位置与材料厚度有关,在45°方向上冲孔,成形的孔有效尺寸对于椭圆的中心线以上部分是 以冲出孔的下表面孔界限为参照,中心线以下部分是以冲出孔的上表 面孔界限为参照,如图7所示。椭圆的中心线过标准圆中心线厚度的 中点到两投影线交点的位置距离为9.37mm。 1.2.3铰链安装槽尺寸确定门框上铰链安装槽尺寸以铰链尺寸为参照,根据铰链尺寸确定,以保证铰链顺利通过并准确定位。由图1可知,

门铰链检测要求

第08711章V1.0 标准门铰链 1. 通则 1.1 本章概要 1.1.1 说明各种[室内][室外]等标准门铰链等配件之材料、安装、施工与检验等 之相关规定。 1.1.2 本章所述之标准门铰链适用于本工程之[钢/铁门][不锈钢门][铝门] [木 门][塑钢门][]等。 1.2 工作范围 1.2.1 依契约及设计图示之规定,凡属于各种室内、外标准门铰链与其相关之 外围附属零料、配件,以使工作能完整之组立、安装等均属之。 1.2.2 如无特殊规定时,工作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标准门铰链之组合、垫 片、必要之盖板及所有未特别指明但为完成工作所必需之项目,及为配 合表面装修须与其它工作相配合,所应附加之扣件等亦属之。 1.3 相关准则 1.3.1 中华民国国家标准(CNS) (1) CNS 857 A2007 钢制及不锈钢制普通铰链 (2) CNS 1244 G3027 热浸法镀锌钢片及钢卷 (3) CNS 2253 H3025 铝及铝合金之片及板 (4) CNS 2906 G3052 碳钢铸钢件 (5) CNS 2937 G3055 白心展性铸铁件 (6) CNS 3475 G3075 铬铁 (7) CNS 4336 H3064 黄铜铸件 (8) CNS 4383 H3065 黄铜板及卷片 (9) CNS 4724 A2066 地铰链 (10) CNS 4725 A3077 地铰链及关门器检验法 (11) CNS 4726 A3078 铰链往复开关检验法 (12) CNS 6536 A2085 活梢对头铰链 (13) CNS 6538 A2087 门铰链(附衬套或垫圈) (14) CNS 7185 A2102 钢制门用旗型铰链,门止及天地闩 (15) CNS 7936 A2116 防火门用调整无负荷之弹簧铰链 (16) CNS 7937 A2117 门用单向弹簧铰链 (17) CNS 7938 A2118 门用双向弹簧铰链 (18) CNS 8499 G3164 冷轧不锈钢钢片及钢板

正常车门及车门铰链结构图

正常车门及车门铰链结构图 了解车门必须首先了解车身,通过查阅资料发现,轿车车身主要有两种类型.承载式车身和非承载式车身.对于车而言,车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部件,车门是由门外板、门内板、门窗框、门玻璃导槽、门铰链、门锁及门窗附件等组成。 正常车门及车门铰链结构图 门铰链作为车门与车身的连接部件,作用非常重要,奇瑞A1 自动关门的奥秘就在这里!它的门铰链特别增加了一个结构看似挺有学问的限位装置您可别小看这么一个小小的车门限位器,它的功能确是不容忽视的,它会跟据你开关车门的角度,来自动的调整车门保持开启位置或者自动关闭,通俗点解释就是当你关车门时,只需要轻轻的施加一个力,达到车门限位器的限位值,车门就会自动关闭.这小小的配置还保护车门前边框,防止与车身板金接触。刮风的时候特别是

车辆顺风开门时,它能很好的保护车门,限制到一定程度、而不被损坏。由此可见,这虽然只是车门上的一个小小的配置,可是确可以给车主带来很多的好处与方便。 第一节车身壳体、车前板制件及车门、车窗 车门的构造如下图所示: 2.车窗 1)风窗

汽车的前、后风窗通常采用有利于视野而又美观的曲面玻璃,轿车的前后风窗又称前后风挡玻璃。 2)三角通风窗 为便于自然通风,某些汽车在车门上设有三角通风窗,三角通风窗可绕垂直轴旋转,窗的前部向车内转动而后部向车外转动,使空气在其附近形成涡流并绕车窗循环流动。 3.车门玻璃升降器 现代轿车广泛采用圆柱面的车门升降玻璃,通常采用齿轮齿扇交叉臂式和钢丝绳式两种玻璃升降器。

4.客车的侧窗

客车的侧窗可设计成上下开启式或水平移动式。侧窗玻璃采用茶色或带有隔热层,可使室内保温并有安闲宁静的舒适感。具有完善的冷气、暖气、通风及空调设备的高级客车常常将侧窗设计成不可开启式,以提高车身的密封性。 5.轿车的遮阳顶窗 遮阳顶窗(也称天窗)及其他车窗开启时可使汽车室内与外界连通,接近敞篷车的性能,以便乘员在风和日丽的季节里充分享受明媚的阳光和新鲜的空气。遮阳顶窗不但可以增加室内的光照度,而且也是一种较有效的自然通风装置。根据不同的需要,可把遮阳顶窗部分或全部关闭,这样就形成了功能优异的全天候式车身结构。

门合页如何安装

门合页如何安装 门合页是用来连接家具两个部分并能使之活动的金属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最常用在门窗、衣柜、橱柜等,那么门合页具有哪些分类呢,为了让大家知道门合页如何安装,以及安装注意事项,小编今天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 门合页的分类 1、普通合页。材质有铁质、铜质和不锈钢质等,较为适合室内轻质门窗使用。 2、烟斗合页,又称弹簧铰链。材质有镀锌铁、锌合金,主要用于家具门板的连接,可以上下、左右调节门板高度、厚度。 3、大门合页。又分普通型和轴承型,普通型前面已讲过,轴承型从材质上可分铜质、不锈钢质,适合较重的门窗。 4、液压铰链,又称阻尼铰链,适用于衣柜、书柜、地柜、电视柜、橱柜、酒柜、储物柜等家具的柜门连接。 门合页的安装方法 1、准备工具。安装前准备好专门的安装工具,如测量用的卷尺/水平尺,画线定位的木工铅笔,开孔用的木工开孔器/手枪钻,固定用的螺丝刀等。 2、画线定位。首先用安装测量板或木工铅笔划线定位(钻孔边距一般为5毫米),再用手枪钻或木工开孔器在门板上打35毫米的铰杯安装孔,钻孔深度一般为12毫米。 3、固定铰杯。将铰链套入门板上的铰杯孔内并用自攻螺丝将铰杯固定。 4、固定底座。铰链嵌入门板杯孔后将铰链打开,再套入并对齐侧板,用自攻螺丝将底座固定。 5、调试效果。最后一步,开合柜门测试效果。 6、一般的铰链都可六向调节,上下对齐,两扇门左右适中,将柜门调试最理想效果为佳,安装好关门后的间隙一般为2毫米。 门合页安装注意事项 1、注意安装位置及数量。理论上两个合页间距越大,承载力越强,当然,这还要考虑现实情况,家居门扇比较重的可以用三个合页,一般的门用两个合页就可以了。同时要注意的是,合页不能安装在门窗扇体的边角榫接处,以安装在门窗扇体的1/10长处最佳,并且避免三均分的分布,可以上两个下一个的设置,规避门扇往外倾斜的情况。 2、防止坠扇。坠扇就是指门窗安装不良导致上方间隙逐渐增大而下方间隙逐渐变小,导致开关不良,严重时还会脱落。一般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选用了过小的规格的合页,或者没有使用配套的螺丝。 3、把握间隙距离。合页与门板之间的间隙一定要把握好,否则外观会很难看,门板的缝隙正常是3-5MM,要留出伸缩缝。 4、确保配件匹配。合页槽与合页高、宽、厚是否匹配。合页与其连接的螺钉、紧固件是否配套。铰链的连接方式应与框、扇的材质相匹配,如钢框木门所用的合页,与钢框连接的一侧为焊接,与木门扇连接的一侧则为木螺钉固定。 5、扇轴应同一铅垂线。安装时,应保证同一扇上的合页的轴在同一铅垂线上,以免门窗扇弹翘。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介绍到这里,相信大家应该对门合页的安装方法以及安装注意事项有所了解,其实门合页的安装过程并不复杂,大家只要根据上面小编介绍的安装步骤,很容易就学会了,以后遇到门合页安装或损坏需要更换,就可以自己动手完成了,希望能有帮助。

汽车门铰链结构布置设计

汽车门铰链结构布置设计 车门铰链作为汽车车门的关键部件,其设计、布置关系到车门使用性能。 1车门铰链概述 1.1车门铰链基本构成 车门铰链是与车门和车身相联接,能够绕上下方向的同一轴线回转且相互结合部件的总称。如图1,车门上下铰链,由固定件、旋转件和铰链销三部分组成。旋转件通过螺栓与车门相连接,固定件与车身相连接。在车门开闭过程中旋转件和车门围绕铰链轴做旋转运动。固定件对车门要求有限位保护作用。铰链轴和转动件间装有轴套,铰链轴套采用高耐磨材料制成。 图1车门铰链结构图 1.2车门铰链布置要求 车门铰链是车门总成中的受力构件也是运动构件,当车门关闭时,车门上的承力件为门锁和铰链;当打开车门时,车门的重力完全由铰链来承受。铰链轴线的布置会影响车门的开度、门柱的尺寸、以及车门开缝线的位置和形状。铰链的布置设计包括

铰链轴线的确定、铰链间距确定和开启角度的确定三个步骤。在铰链布置设计中,铰链轴线确定和铰链间距是重要的设计硬点。在布置铰链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根据外表面及车门分缝,确定铰链轴线; (2)铰链轴线布置越靠近车门外板和车门前端就越有利,避免干涉;轴线越靠近车门前端,门旋转时,其对A、B柱的侵入量就越小; (3)车门绕铰链旋转的过程中,保证车门与翼子板的间隙在3.5mm以上; (4)车门上下铰链的跨距应大于车门横向长度的1/3; (5)车门上下铰链一定要同轴; (6)铰链旋转轴线一般都会要求有一定的内倾角和前倾角,角度一般在1° ~3°,来保证车门足够的开度,而且可以避免车门打开的时候碰撞到路边的台阶;使车门有自关力。 2车门铰链轴线的确定 根据以上布置要求,对车门铰链轴线进行确定。 铰链轴线在整车坐标下的XZ和YZ平面内的位置是确定的,因此分别对轴线在两个平面上的投影线进行拉伸得到两个面,这两个面相交线即为铰链的轴线。在设计过程中做两条投影线时,要按照以上讲述的原则和要求进行约束,如图2,XZ平面上铰链轴线与垂直方向夹角为α,YZ平面上铰链轴线与垂直方向夹角β。最后按前述布置铰链的注意事项,要通过不断地调整这两

汽车开闭件设计规则标准-同捷汽车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TJI/YJY 开闭件设计规则标准 2005-XX-XX发布2005-XX-XX实施 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发布

TJI/YJY 前言 开闭件是车身中工艺较复杂的部件,它涉及到零件冲压、包边焊接、零部件装配、总成组装等工序;开闭件也是车身上安装附件最多的总成,对尺寸配合和工艺技术都要求严格。开闭件是车身关键运动件,其灵活性、坚固性、密封性等方面的缺点易暴露,对汽车产品的使用质量有严重的影响。因此,生产商对开闭件的制造均十分重视,开闭件质量的好坏,实际上也直接反映了生产商的工艺制作水平的高低。 为了严格控制本公司汽车车身开闭件设计质量,我们参照国内外汽车白车身开闭件设计要求,结合本公司已经开发车型的经验,编制本汽车开闭件设计规则标准。意在对本公司设计产品进行指导、评估和监督,让汽车车身开闭件的设计有据可依。 本标准着重强调的是开闭件设计规则,而各部分相关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和检验规则,请参考相关国标。

本标准于2005年月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上海同济同捷科技有限公司质量与项目管理中心负责归口管理。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傅强

TJI/YJY 开闭件设计规则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车身开闭件的术语、一般轿车的设计规则,及其设计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轿车,其它车型也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轿车车身》、《现代轿车车身设计》 3术语和定义 3.1车门内、外倾角 铰链轴线在x=0平面上的投影与z轴之间的夹角。 3.2车门前、后倾角 铰链轴线在y=0平面上的投影与z轴之间的夹角。 3.3门铰链的最大开度角 车门铰链所能开启的最大角度值。 3.4车门最大开度角

侧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研究

侧门铰链布置及分缝线研究

目录 1.确定铰链轴线在X方向上的位置(对标) 2.确定铰链轴线的倾角(对标) 3.上下铰链选型及布置 4.分缝线限制面设定及输出

Know‐How Management 1、确定铰链轴线在X方向上的位置(对标) B‐R‐LINE 侧门上下铰链 B‐R‐LINE 输入条件 外CAS 密封条道数及结构 Benchmark Data & Target g 车型铰链轴线到B‐R‐LINE 距离L mm(密封,侧碰性能)示意图 Focus 前门122 57.9后门 KUGA 前门121后门68.8 O t i 前门90.9 Octavia 后门58.6 VW途观前门59后门82.5 Yaris 前门90.9 后门58.6 前门132 L 凯美瑞 后门53.5 Target 前门120后门60

Know‐How Management 2、确定铰链轴线的倾角(对标) 车型内外倾角α前后倾角β示意图 F 前门 3.365 1.813 Benchmark data & Target Focus 后门 2.013-1.93 KUGA 前门 1.956 2.685后门2-2 282297 Octavia 前门 2.8 2.297后门 1.5-0.8 凯美瑞前门 1.8 3.254后门2-1.3 3272 RAV4前门2 3.272后门0.1160.475 Yaris 前门 2.4 3.247后门0.250.45 IX35前门 2.50后门 2.7-1.1 VW途观前门2-0.5 -0.8后门 2.50.8 Target 前门 2.52后门 2.5-1.5

门铰链右片冲压设计说明书

广西工学院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课程设计 说明书 设计题目门铰链右片落料冲孔倒装复合模 系别机械工程系 专业班级材料071 学生姓名王文献 学号 2 日期2011.1

指导教师赵克政 目录 绪论一.设计的任务和要求 二.冲压件的工艺分析三.冲压工艺方案的确定四.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五.模具总体设计六.模具设计计算七.主要零部件设计八.校核模具闭合高度及压力机有关参数 总结 参考文献

图14门铰链右片 技术要求: 1. 未标注尺寸公差按IT14; 2. 与左片相配合后应转动灵活; 3. 未注圆角R1; 4. 大批量生产. 名称:门铰链右片 材料:LF21 生产批量:大批量 姓名 王文献 班级材料071_学号_200700102006 -+^.06 1 3 0 -用 I —| 46

设计任务:设计该零件的冲孔落料复合模模具

绪论 模具,作为高效率的生产工具的一种,是工业生产中使用极为广泛的与重要的工艺装备。采用模具生产制品和零件,具有生产效率高,可实现高速大批量的生产;节约原材料,实现无切削加工;产品质量稳定,具有良好的互换性;操作简单,对操作人员没有很高的技术要求;利用模具批量生产的零件加工费用低;所加工出的零件与制件可以一次成形,不需进行再加工;能制造出其他加工工艺方法难以加工、形状比较复杂的零件制品;容易实现生产的自动化的特点。 设计出正确合理的模具不仅能够提高产品质量、生产率、模具使用寿命,还可以提高产品的经济效益。在进行模具设计时,必须清楚零件的加工工艺。充分了解模具各部件的作用是设计者的前提,新的设计思路必然带来新的模具结构。 一.设计的任务与要求 1. 拟定冲压件的工艺过程,并填写工艺过程卡1 份; 2. 设计指定冲压件的其中一道工序的冲压模,并绘制装配图和凸凹模零件图各一张; 3. 装配图的零件必须完整,保证冲出合格的工件; 4. 模具结构简单,寿命长,成本低且与生产批量相适应; 5. 操作简便,安全;

汽车车门拉延模具设计与成形模拟

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本科 毕业设计(论文)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题目:汽车车门拉延模具设计 与成形模拟 作者姓名: 导师及职称: 导师所在单位: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车门拉延模具设计与成形模拟 摘要 本课题把汽车覆盖件车门内板作为研究的对象,以常见的板料成形分析软件Dynaform作为工具对拉延成形工艺参数进行研究。本课题设计的意义是拉延成形CAE 分析可以提前预测冲压产品的缺陷,帮助工程技术人员对拉延成形工艺进行优化,以减少反复试模修模的次数,缩短产品的设计和生产周期。完成的主要工作有通过UG对汽车车门进行拉延模具的设计,再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制定合理的成形工序,采用Dynaform软件对拉深成形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查看模拟结果中的板料流入量,根据经验和反复对试验结果的验证与分析后,重新设定相关系数,找到最合适的参数设置。 通过Dynaform软件的模拟仿真结果的分析,板料的厚度,拉延筋的设计,压边力的大小,成形的尺寸设计,冲压的次数与力度等对板料的成形结果都有很大影响,要想获得最理想的仿真结果,只有通过经验和不断地实验才能找出最佳方案。 本毕业设计的有用结论主要是用Dynaform软件可以模拟板料成形的真实过程,从而避免生产过程耗费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试验,很大程度上节约成本。CAE数值分析仿真结果也十分准确,在中国仿真率达到97%,在国外达到100%,它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关键词:拉延成形;CAE分析;Dynaform软件

:汽车车门拉延模具设计及成形模拟 Mold design and Forming Simulation of the Drawing of Car Door Abstract This topic do research on forming process parameters with the car door inner panel as the object of study, and common sheet metal forming analysis software Dynaform as a tool studied. Design of this project is the significance of drawing forming CAE analysis can predict in advance stamping product defects, helping engineers and technicians on the drawing forming process optimization to reduce repair mode repeatedly tryout times, shorten product design and production cycle. The main work completed through the car door for UG drawing die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rt forming process to develop a reasonable, using software Dynaform deep drawing process is simulated view simulation results sheet inflows based on experience and repeated validation of the test results and analysis, re-set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to find the most suitable parameter setting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ynaform software simulation results, we can conclude that sheet thickness, drawing beads design, BHF size, the size of the design forming, stamping the number and intensity of such results has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sheet metal forming. Only through experience and constantly experiments can we find out the best solution and get the best simulation results. The main useful conclusions of graduation design is that the real process of sheet metal forming can be simulated by Dynaform software, in order to avoid labor-intensive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material resources to test and to save the cost largely. CAE Numerical analysis and simulation results are also very accurate simulation in China reached 97% to 100% in a foreign country, its application will be more widely Keywords: drawing forming; CAE analysis; Dynaform Software

如何合理选择螺栓的装配扭矩

如何合理选择螺栓的装配扭矩 东方汽车网2012-11-12 14:35:34 作者:撰文/上海华普汽车有限公司林浩来源:《汽车与配件》12年NO.46 文字大小:[大][中][小] 螺纹副连接是汽车行业运用最广的连接工艺,设计时合理确定装配扭矩而依此产生的预紧力是否可靠直接关系到装配的可靠性。目前欧系合资车厂较为科学的装配的前提是要求供应商提供摩擦系数在一定范围内的产品,通过公式计算出装配预紧力一致性较合理的实际装配值。而国内汽车企业制定规范的依据是设计人员提取过时标准中的经验数据(前提是扭矩系数特定),当连接面表面状态变化时不能合理调整装配扭矩值,就会造成预紧力过大或过小。控制摩擦系数是合理选择装配扭矩的核心。 螺纹副连接在汽车装配行业占有重要地位,而随着螺栓表面处理技术的更新,更多的螺纹连接质量的影响原因追溯到装配扭矩的设计不甚合理,设计者应根据相应装配条件和连接件本身参数合理设计装配扭矩值,才能完成螺纹可靠连接的第一步。 一些国内汽车厂制定装配扭矩的依据 部分国内汽车厂螺栓(弹性区域)装配矩的选用依据是沿用行业推荐标准QC/T518—1999《汽车用螺纹紧固件紧固扭矩》,这个标准已被QC/T518—2007版标准取代。1999版标准的设计思路是先测量出实际同批次螺栓的扭矩系数及设定的扭矩系数后,再根据公式Tf=KFfd(式中Ff为设定的预紧力;d为螺栓公称直径)计算出实际装配扭矩值。为方便工程技术人员查询相应规格及性能等级的螺栓装配扭矩,标准中4.2条列出了一个便捷查询的表格,由此表格工程技术人员方便查出设计值。摘录部分如表1所示。

但设计人员使用本表格的误区在于:此表格内数据的来源是以“滚压外螺纹镀锌、内螺纹镀锌、不加润滑剂”的常用表面状态为条件(即扭矩系数为0.25);由扭矩系数与摩擦系数关系得出此扭矩系数下摩擦系数最大值为0.19。但随着表面处理状态的变化(假设变更为发黑或达克罗),假设摩擦系数降低的同时导致扭矩系数下降,那表中的数据就不能直接采用了,依然要根据公式计算得出,如果设计人员仍然机械套用表格上的数据,必然会造成预紧力的偏大而使螺栓的使用出现不安全的可能。 欧系合资车厂螺栓装配扭矩设计核心思想 欧系合资汽车厂螺栓装配扭矩设计得的核心思想是:装配产生的最小轴向预紧力满足功能要求、最大不超过螺栓的许用载荷,对于关键连接部位,装配工艺必通过设计计算及装配工艺模拟验证,确认装配工艺满足设计轴向预紧力要求。 在理论公式计算中,通过稳定装配摩擦系数,由螺栓规格合理确定计算公式中的相关参数。得出装配扭矩值,理论公式如下: MA=Ff/1000{d2/2(μs/cosα+tgβ)+μndn/2} 式中: MA-螺纹副装配扭矩,N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