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作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怎样抓住特征进行说明。

教学难点:对“特征”的理解。

教学设想:

接着出示两段说明同一种动物的文字,并且结合例文赏析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事物特征;再指导学生学习抓住特征的方法,并进行片段训练;然后对整篇习作进行构思指导;最后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这就告诉我们在说明一个事物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一)猜一猜谜:

1、出示投影片1:

“全身盖着一层雪白的毛,它像别的哺乳动物一样,有嘴,有鼻子,有眼睛,长着四条腿,一条尾巴。”

请你根据说明内容,猜猜写的是哪种动物。(生猜一阵后)

师小结:上述文字正因为没能说清这种事物自身独有的标志,所以不好猜。(板书:独有标志)现在我们把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独有标志换上另外一个名称,即事物的特征。(板书:事物的特征)

今天,我们学习如何说明事物的特征。(板书课题:说明事物的特征)

过渡语:事物的特征即这一事物的独有标志。究竟什么是独有标志呢?

指导学生理解“特征”。

2、出示投影片2:

“长着一身柔软的雪白的毛,嘴巴是三瓣的,一双眼睛又红又亮,两只耳朵很长。”

问:你能看出写的是哪种动物吗?为什么?

比较投影片2,问:为什么投影片2能更清楚的看出是写兔?

小结:兔。写出了兔的毛、耳朵、眼睛处的独有标志。

3、出示投影片3:

(小白兔)指导学生继续观察,分析其形态,问:它还有哪些标志?

“嘴巴尖尖的,耳朵有时直竖,前腿短,后腿长。”

小结:比较投影片3写出了兔的形态特点,当然事物的特点不仅仅只限于形态,特征还可以包括哪些方面?

4、请大家归纳整理一下,还“兔子”一个原来的模样。出示投影片4:

“小白兔,披一身柔软雪白的长毛,蹲着时活像一个雪球,嘴巴尖尖的,嘴唇有三瓣。眼睛像一对红色的玻璃珠,见到阳光就微微颤动。前腿短,后腿长,走起来一跳一跳的,尾巴短小。”

师归纳小结:写特征不仅要写出它的独有标志,而且还必须写得细致具体。(板书:细致具体)

解释事物的特征:可供识别事物的特殊象征或标志。或者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独有标志。

过渡语:我们理解了“特征”,即一事物区别与其他事物的独有标志,并且必须细致具体,那么如何抓住事物特征呢?

(二)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因此,要介绍清楚这一事物,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准确性可言;不单写作说明文如此,阅读说明文也同样要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抓住事物特征,是写好说明文的关键问题。

1、事物的特征

●介绍人物,主要抓住人物的“经历特征”尤其是成就、有价值的生活阶段来加以说明。例如:作者简介,人物传记。

●介绍动物,抓住动物的形状和生理特征,生活习性等。

●介绍植物,着重说明它的生态和用途。

●介绍某种器物着重说明器物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等。

●介绍建筑物,着重介绍它的外形特征、内部结构以及建筑材料等方面的特点。

●介绍自然地理知识,着重介绍地理现象的形成及地形地貌。

●介绍历史名称及事件,着重介绍名称形成的原因,事件发生的背景及其性质。

……

2、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1)同中求异法——运用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善于利用事物的形似相同,实质略有区别这一特点,准确地发现事物相同之中的不同点,并加以说明。

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是这样来说明赵州桥和永定河上的卢沟桥的——(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大弓,因而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年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

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桥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

同是对桥拱的说明:前者是独拱,后者是联拱;同是对桥面的说明:前者是没有陡坡,后者是几乎与河面平行;同样是拱,前者是“像一张大弓”,后者则是“半圆形”。正是由于作者抓住了这些同中之异、具有特征性的东西,两座桥的特点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多面展示法——对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事物,要将事物的特征说清楚,应该从多方面加以阐说,使其不同的特点全方位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一文中,说明了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特征。这个特征比较复杂,也比较抽象,因此作者从苏州园林的布局、假山堆叠的艺术性和池沼与其它景物配合的灵活性、园林中栽种和修剪树木、花墙和廊子的巧妙设置及每个角落的布置等四个方面进行逐一展现使读者通过对各个局部的了解,整体认识了苏州园林的特点。

事物的整体特征,有时就是各个局部特征的总和。对事物的微观特点进行的说明,其实也就是对整体特征进行的说明。围绕某一点,多方面地展现事物的特征,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多面展示,是我们在写作说明文时可以尝试的方法。

●(3)表里合一法——有些事物,其内在的特征是能通过外在的形式充分地表露出来的。因此通过说明其外在的特征,同样可以说明其内在的特征。请看这样几段文字——有些动物是以动作作为联系信号的。在我国海滩上,有一种小蟹,雄的只有一只大螯,在寻求配偶时,便高举这只大螯,频频挥动,一旦发觉雌螯走来,就更加起劲地挥舞大螯,直至雌蟹伴随着一同回穴。

有一种鹿是靠尾巴报信的,平安无事时,它的尾巴就垂下不动;尾巴半抬起来,表示正处于警戒状态;如果发现有危险,尾巴便完全竖直。

——肖柯《千奇百怪的动物语言》这两段文字,说明了有些动物是以动作作为语言的。说明时,作者主要是通过对两种动物的外显的现象的描绘来表现这一内在的特征的。

当然,以上三种方法只是在作文时供选择运用的操作方法,要能抓住事物的特征,还需要我们平时付出努力。一要认真观察。通过细致、反复、深刻的观察,用眼、耳、口、鼻、体、肤等感觉器官,对要说明的事物进行看、听、尝、嗅、触等,必要时,还可以做实验,以准确、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二要深入思考。将说明对象和类似的事物进行多方面比较,对掌握的在有关信息进行筛选,深入分析其异同,抓住了“异处”,就把握了该事物的特征,也就抓住了说明的重点。三要重视积累,扩大生活视野、阅读范围,不断丰富知识,积累写作材料,注意间接经验的获得,提高理性认识水平。

(六)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两方面知识:一是什么是事物特征,即一事物区别于另一种事物的独有标志;二是如何抓住事物特征展开说明,即平时要认真观察、深入思考、重视积累,查阅资料,写作时,可选择采用同中求异法,或多面展示法,或表里合一法等方法,分

析事物自身区别与其他事物的独有标志,并且要细致具体。只有抓住了事物特征,才能把纷繁的事物区别开来,给我们留下准确的印象。

(七)写作实践:

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1、生活中,你会接触到很多的事物。选择你感兴趣的一种,以《XX的自白》为题,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600字

2、你所在地方的建筑特色是什么?或者,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建筑?围绕家乡的建筑特色或者某个特色建筑,自拟题目,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600字。

3、中国是个美食的国度,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美食?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仔细观察它的制作过程,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推荐。不少于600字。

【习作例文】

香烟的自白

朋友,你一定认识我,不信?你亲眼瞧一瞧——瘦长而圆滑的身材,雪白的皮肤,戴一顶海绵帽子。你说我是香烟?对极了,在下正是。说真的,这些年我真算是红透了,上至国家元首,下到黎民百姓,几乎人人都认识我。我的确有点“受宠若惊”的感觉,没想到自己这么小小的个子能走遍全球。

不过,我的“作用”确实不小。人们参加社交活动少不了我,我成了男子汉“气派”的体现;平常办事少不了我,据说不管多难办的事,只要我出面准能成;提神醒脑开通思路也少不了我。人只要一打开电视,就可以看到我的身影。屏幕上的那位作家,在昏暗的灯光下苦苦思索着,桌角的那只烟灰缸里满满堆积着我的残骸——一顶顶海绵帽子。虽然我深受人们的喜爱,可遭遇还是太“惨”了。

其实,我是由烟草加工而成的,因而我的体内含有一种叫尼古丁的有毒物质。可别小看它,我们兄弟20个所含的尼古丁量,足可以毒死一头强壮的大公牛!人体一旦吸进它50至70毫克,就会死亡。虽然平时我身体里尼古丁的含量并不会达到使人死亡的地步,但长期吸我,便好像长期服毒、慢性自杀一样。不但如此,我的体内还含有多种致癌物质。据现代科学家分析,这些物质会促使人患肺癌、喉癌、食道癌等绝症。有调查数据表明,近年来我的主人们得肺癌的死亡率比普通人高10倍,喉癌高5.4倍,食道癌高3.4倍。这些数字,也不禁常常使我胆颤心惊。但是为了使我们香烟家族逐步壮大起来,我可管不了那么多啦。

现在,我的外衣已经越来越精美,身价也越来越高了。我的足迹踏遍了五洲四海的每一个角落。我也时常为自己能够风靡世界,在人类市场上长盛不衰而感到骄傲。但是有时我也想,我们明明是在破坏人类的健康,却又受到他们如此这般的青睐。亲爱的朋友,你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

【点评】

文章先说明外形特征,再说明香烟的“作用”和内部成分,最后说明“发展的现状”。全文抓住香烟的特征,说得清清楚楚,条理清晰,语言生动活泼。

枣阳风味名吃——酸浆面

酸浆面是枣阳的传统小吃,距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它是用面条煮熟后冲凉烫热,加配料及酸浆汤拌和而成。汤面内绿、白、红各色搭配,显得十分雅致,面条韧劲强,酸辣适口。

酸浆面的制作比较复杂。

首先是制浆。选用适量的小青菜、芹菜淘洗干净,沥尽水,倒入沸水锅中适度焯水后捞起,放在一只预先用开水洗净并消过毒的大口瓦坛中;再把焯菜的水烧开,倒入适量事先调好的生面糊烧沸,舀入瓦坛中用净塑料布盖住坛口密封,二至三天后即酸香扑鼻,成了老浆。以后每次把坛中的老浆舀出,把坛洗净后用上述同样的方法,把焯好水的菜及焯菜的水舀置坛中再倒入老浆,盖好密封,就可得到源源不断的酸浆水。

然后是和面和擀面。取上白面粉加入适量的精盐和食用碱拌匀,用温水和匀面团(要求冬天稍软、夏天略硬)揉好,每隔十几分钟揉搓一次,直至面团光亮无裂口。用适量的面粉入锅中用文火炒熟摊凉,把和好的面团放在面板上,以炒面为面扑,擀成厚薄均匀的面皮,折叠成5厘米宽的条,用刀切成粗细均匀的面条,抖散到面板上,撒一些面扑,以防沾黏。

第三步是过汤。取一口干净的锅,加满水,放在大火上烧开,把切好的面条投入煮熟捞起,迅速倒入干净的凉水中投凉,以使面条有筋力,然后捞起控干水份。

第四步是煮浆。选大号干净砂锅一个放置在火上,舀入适量的酸浆,放入用纱布包好的调料、洗净的葱、拍破的姜,烧沸煮至出香味,移入文火上用精盐调好味,使之微沸待用。

最后是煮面。取一口干净的锅,加满水放在大火上烧沸,将洗净的绿豆芽50克,焯水至断生捞起,和切碎的酸菜同置一大碗内,用漏勺盛适量的面条,放入沸水中略煮,然后倒入碗中,浇淋煮好的酸浆,撒上一汤匙炒熟且碾碎的芝麻,根据个人口味浇一勺用香油调好的辣油,撒上葱花、胡椒粉、味精调好口味,一碗美味可口的酸浆面就做成了。

酸浆面因其劲利爽口、面白味美、酸辣开胃而脍炙人口。夏天食之能去油腻助消化、消暑开胃;冬天食时多调些辣子油、胡椒粉,能开胃御寒、增强食欲,很适合高寒山区、湿气较重地区的人们食用。

看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已经口舌生津?想吃正宗的酸浆面,欢迎你到枣阳来。

【点评】

这篇文章介绍了枣阳的风味小吃——酸浆面,作者介绍了酸浆面的历史、制作以及酸浆面的外观及口感特点。文章着重介绍酸浆面的制作过程,“首先”“然后”“第三步”“第四步”“最后”,这些词语将酸浆面制作的先后顺序清楚地表现出来,给读者以清晰的印象。

家乡的桥

桥,像雨后天上的虹,是岸与岸连接的一条虹。家乡有这么一座桥——清河桥,它是水上的虹。

从家乡通往城里的路上,有条河,在新中国建立前,桥上有座木头做的桥。新中国建立后,1970年时,这座桥才建成。清河桥建成大约40年了。

桥长约50米,宽20米,横跨在清河之上。桥共有一个大拱,约35米,拱肩上各有两

个小拱。与赵州桥有几分相似,既节省了石料,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桥的栏杆上多雕刻狮子、虎等兽类,其中以狮子居多,虽不像卢沟桥的狮子形态之千变万化,但也有其特点。狮子的个数两边对称,互相呼应的狮子是相同的形态,这样,桥上就有8对形态不一的狮子了。桥身呈灰色,还保留着水泥的颜色,桥上的栏杆是暗粉色的,与清清的河水,蓝蓝的天空,两岸翠绿的草丛交相辉映,呈现出一幅完美的图画。

清河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家乡地处南方湿润地区,离海不算很远,受夏季风的影响,降水极多。尤其在7、8月份,台风盛行,引发的水灾更是不计其数,因而,清河也时常发大水,几次都把两岸的河堤冲毁,而清河桥却极少出事,依然稳稳地架在清河之上,这是为什么呢?原来是桥本身的特点:桥的结构为拱上加拱式,发大水时,水有一部分从大拱流过,还有一部分从两个小拱流过,这样,减轻了对桥身的冲击,桥自然安然无恙。

清河桥的建成,也给家乡带来了富裕。

桥的承受力好,卡车可以通过,家乡的柑橘也一箱一箱地运了出去,每个农户现在的年收入也不少了,这都是清河桥的功劳啊!

清河桥,家乡的翅膀,一座年轻的桥,一座漂亮的桥,愿你带着家乡的人民,飞向世界!

【点评】这篇说明文抓住了清河桥的主要特征:“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介绍了这座桥的作用和为家乡带来的变化。语言生动优美,如:“桥,像雨后天上的虹,是岸与岸连接的一条虹”。借鉴了《中国石拱桥》的写作方法,达到了活学活用的效果。

导学反思:

写景要抓住特征

写景要抓住特征 山,千姿百态;水,千娇百媚 ——写景要抓住特征 学情:写景,无论是对小学生,还是对初中生来说,都是不陌生的,老师们常常会教导我们的学生,调动各种感官,写出景物的形、声、色、态、味,但是有些同学仍然写景不具体,不动人,其中一个极重要的原因就是观察不细致,没能把握住景物的特征。写景写出特征,这是个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在比较观摩中写出景物这一个这一处。 定位:这是高二写作单元第一课,这一课与高一写作单元第三课写人要凸显个性在内容要求上是一致的,都要求写出特点,不过写景与写人又有所不同。这一课集中讲亲近自然,仔细观察景特,生动自然地写出景物的特征。本课学习,一要掌握抓景物特征的方法;(重点),二要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特的特征(难点)。 目标:1、学会在细致观察的基础上捕捉景物特征, 2、学习用多种技法具体生动地写出景物的特征。 教法:品读法、仿写法、知识方法化法、练习法等。 进程: 第一课时 一、导思 谚语曾这样描述: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没有两粒完全相同的沙子;哲学家则这样概括: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这些不同的说法告诉我们:自然界的事物是千差万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 我们亲近自然,观察自然,就是需要注意研究事物各自的特点,写景状物要抓住特征,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显著特点。 更具体点说,景物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换言之,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的,他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跟他完全相似。就是说,在你的笔下的景物,要能够留给别人鲜明的不同于一般景物的印象。 二、导法 (一)如何捕捉景物特征 1、细致地观察 准确地抓住景物特征前提是细致的观察,只有深入细致地进行观察,才能把握景物的特征。观察,不仅靠眼睛,还需要调动诸如耳朵、鼻子、嘴巴、手等感觉器官全方位感受,这样才能让景物具有立体感。具体简述如下: 眼(视觉):颜色、形貌、状态 耳(听觉):声音、声息 鼻(嗅觉):气味、气息 嘴(味觉):酸、甜、苦、辣 手(触觉):软硬、干湿、冷热、光滑、粗糙等。 景物的细致观察,说到底,一是观察景物构成的某个部分的特点,二要观察景物变化中各个阶段的特点,三要掌握景物细节。具体简述如下: 景物的各个部位:上下、前后、内外 景物的变化:早晚、春夏秋冬、明暗、南北东西等 景物周围的附属物。 我们来看朱自清先生对荷塘的观察: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导学案

第五单元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作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够围绕事物特征,合理安排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并运用合理的说明 方法对事物进行说明。 第一课时 一、话题导入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都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要想清楚地说明一个事物,就必须准确把握它的特征。比如,《中国石拱桥》重点抓住了我国石拱桥的两个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苏州园林》则突出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整体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达到了写作目的。 二、写法指导 1、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1抓住事物的特征,离不开仔细观察。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即使十分相似的事物,他们在外在形态、结构、功能等方面一定也有差异。可以与其他事物进行对比观察,比如,叶圣陶拿图案画与美术画进行比较,从而突出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征。可以通过实地测量、计算,进行精细观察,比如,一些说明文中常用到数字,这往往就是精细观察的结果。 ○2.有些事物的特征不是单靠眼睛观察就可以抓住,还需要借助相关的资料,比如,要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征,就需要借助相关文献资料的分析。事物的特征是有层次的,比如主要特征、次要特征,一般特征、本质特征,外在特征、内在特征,局部特征、整体特征。 2、说明时要讲究一定的顺序,由表及里、由感性到理性、由原因到结果等,这样会介绍得更清楚。语言也要求准确、严密。比如"……'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若说成"……'旅人桥'……是最早的石拱桥",就不符合事实了。 3、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说明的方法很多,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恰当地选用。如,《中国石拱桥》中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点,引用了《水经注》里的资料,用的是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再如《苏州园林》里为了说明苏州园林不讲求对称,将苏州园林里的亭台轩榭与其他地方建筑进行比较,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4、语言要准确,更可以进行生动的描写。 《蝉》中为了突出蝉脱壳的特征,作者对蝉脱壳的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样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蝉脱壳的特点,而且也避免了文章的枯燥乏味。 在说明中合理使用限定词语。比如:1、限定时间:目前、迄今为止、不久的将来、已经、一向、早已、一直、渐渐等。2、限定程度:最、比较、几乎、相当、稍微、更加、很、尤其等。3、表示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等。4、限定数量:之一、多、有余、很少等5、限定范围:全、都、大部分、大面积、总共、少数等。6、表频率的词语:一般、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屡次"等。7、表质地的词语:软、硬、光滑等。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目标导航】 1.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合理安排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 3.培养细心观察事物特征的习惯,学会修改习作,锤炼语言,使表达准确、简明、严密。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时分配】 建议第一课时进行作文指导与写作,第二课时进行批改、评讲、修改。 了解作文文题,熟悉作文要求,搜集相关素材,为习作做准备。 1.生活中,你会接触到很多的事物。选择你感兴趣的一种,以《 的自白》为题,写一段说明文字。300~500字。 2.你所在地方的建筑特色是什么?或者,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建筑?围绕家乡的建筑特色或者你印象深刻的特色建筑,自拟题目,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500字。 3.中国是个美食的国度。北京的烤鸭、陕西的羊肉泡馍、云南的过桥米线、南京的鸭血粉丝汤……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美食?选择一种你最感兴趣的,仔细观察它的制作过程,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推荐。不少于500字。 【新课导入】 要想清楚地说明一个事物,就必须准确把握它的特征。比如,《中国石拱桥》重点抓住了我国石拱桥的两个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苏州园林》则突出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

画”的整体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达到了写作目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如何抓住特征来说明事物。 【写作要求】 1.说明事物,除了仔细观察事物的外部特征,还要对它的结构、功能等有进一步的了解。 2.说明建筑,除了介绍该建筑的外在特征,还可以说说它的历史背景、建筑的过程、设计师、设计原理等。 3.介绍美食,美食的制作过程、需要用到的原材料等,都是写作的好素材。 4.题目自拟,语言要准确、简明、周密,能体现一定的文化底蕴。 【技法点拨】 不同事物的特征各不相同,在写作说明文时,我们就要根据说明的对象,准确地说明事物的特征。 1.同中求异法运用这种方法,要求我们善于利用事物的形式相同,实质略有区别这一特点,准确地发现事物相同之中的不同点,并加以说明。例如,同样是笔,硬笔和软笔是不同的;即使同是硬笔,钢笔和圆珠笔的构造、特点、使用方法也有不同。如果能抓住这些进行说明,事物的特征就能表现得比较清楚了。茅以升在《中国石拱桥》中是这样来介绍赵州桥和卢沟桥的——“(赵州桥)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卢沟桥)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连,所以这种桥叫作联拱石桥。”同是对桥拱的说明:前者是独拱,后者是联拱;同是对桥面的说明:前者是没有陡坡,后者是几乎与河面平行;同样是拱,前者是“像一张弓”,后者则是“半圆形”。正是由于作者抓住了这些同中之异、具有特征性的东西,两座桥的特点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多面展示法对一些结构较为复杂的事物,要将事物的特征说清楚,应该从多方面加以阐说,使其不同的特点全方位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叶圣陶先生在《苏州园林》一文中,说明了苏州园林“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一特征。这个特征比较复杂,也比较抽象,因此作者从苏州园林的布局、假山堆叠的艺术性和池沼与其他景物配合的灵活性、园林中栽种和修剪树木、花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优秀教学设计(教案)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教学目标】 1.懂得说明事物抓住事物特征的重要性。 2.知道什么叫“特征”,懂得说明事物的特征不仅要对事物表象进行说明,还必须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 3.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写说明文。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抓住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这就告诉我们在描述一个事物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二、文题展示。 1.利用课文里“写作实践”第一题的材料,抓住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整理出一篇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外观独特,或历史悠久,或有重要的意义,或有特殊的功能。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某座建筑。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3.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物品,比如毛巾、炒锅、电视机、手机、自行车等。选取你最熟悉的一种物品作为写作对象,查阅相关资料,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为题,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500字。 三、写作指导。 (一)选题一: 1.仔细阅读材料,归纳坎儿井有哪些不同方面的特征。 2.材料中坎儿井的各个特征既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又有联系,写作时要注意这一点。

3.利用材料整理文章不等于节录、照抄,要根据自己的思路,整合、组织材料,还要对材料的表述方式做一定程度的调整。 (二)选题二: 仔细阅读题目提示可知,本次所要写作的这座建筑,可以是单体建筑,比如一栋楼、一座桥,也可以是群体建筑,比如一条街巷、一片塔林。但要符合“独特的位置”“标志性的外观”“悠久的历史”等选材要求。 题目要求写一篇说明文。因此,写作时要抓住建筑的突出特点,要将建筑的位置、外观、用途等交代清楚,给人以完整的印象。除了外在的特征,还可以了解与这一建筑相关的知识,比如修建的历史背景、建造的过程、设计师及设计原理等,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另外,还要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可以先总说建筑的特征,然后再加以具体说明;要运用合理的说明,恰当选择多种说明方法,还要注意说明文准确、严谨的语言特点。 (三)选题三: 1.首先审清题目的重点——“题眼”,即文题中的关键词。在“我的生活少不了它”这个题目中,“它”就是“题眼”,它直接点明了本次写作的对象。 2.其次审清题目中的限制成分——“我的”“生活”。“我的”表明是自己身边的,“生活”表明是与生活有关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 3.最后要特别注意其他重要信息。如“最熟悉”“一种物品”“说明文”“不少于500字”等关键性词语。 4.抓住物品的特征说明事物。对你所熟悉的事物,我们可以用各种说明方法,来对它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成因、关系、功用、原理等进行生动、准确的说明,让人们清楚地了解事物。 四、范文评析。 家乡的桥 我是北方人,对西湖的断桥、上海朱家角的放生桥等只闻其名,未见其形。可我并不因此而感到遗憾,因为我觉得家乡的桥也自有其韵味。 在我们农村,最普遍的要数两种桥了。一种是土桥,另一种就是钢筋混凝土桥。 土桥是早有的,也是最常见的。土桥,顾名思义,就是以土为主要材料建成的桥。一条又浅又窄的小河,两岸及河面上垒起几堆石头,在上面搭几块石板,再铺上些土,压平,这样一座土桥就建成了。 土桥造型古朴、简单,建构平庸是它最大的特点。桥面上还会有几处坑坑洼洼,几乎与路面一体,这样不起眼的桥很难引起人们的注意。在人们习以为常的视线中,它近乎于不存在。

写景要抓住特征

写景要抓住特征 自然是人类之友,我们也常常为许多作家笔下描绘大自然的美景而陶醉——其景致描写之形象,之逼真,之活灵活现,令人赞不绝口。虽然各自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的理解也许不同,观察景物的角度和切入点迥异,甚至作者笔下的自然风光和融入的思想感情也各有千秋,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他们都抓住了景物的特征来描写,来临摹大自然。那么,怎样才能抓住景物特征,表现自然风物呢? 一、学会观察,多感官并用,感受事物特征。要走进自然,留心观察大山河川、花草虫鱼、城乡各地的风土人情等。但观察不是单纯地去看、去寻找,而要把自己融到观察对象里去,在生活中去看,去听,去闻,去触摸,去品尝,把自己的认知和情感融进去,获得新鲜的感受和印象,从而获得对景物的深入理解。有了这样的观察,写作时就可以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加以描写。如朱自清的美文《荷塘月色》就是充分调动视觉、听觉、触觉和味觉等多种感官去感受事物的特征,绘声绘色,描形摹状,让荷塘月色和月下荷塘具有立体感,构成了宁静、朦胧、淡雅的意境,具有令人陶醉的美感。 二、巧取主体,全方位辐射,选择描写重点。瞄准绘画框,选好主体,调好聚焦,找准切入点。如一同学描写江南:“江南的最美,便是绵绵不断的雨水之间的悠然。柔情似的雨,点开清澈的流水,一圈圈地荡开,升腾起似有似无的水雾,如烟似梦。一株株的垂柳,沐着雨水,倚着轻柔的风,斜着身儿立在河道旁,在碎了的明镜中寻找自己的倩影。长长的柳枝还时不时地抚过行船的蓬顶,似调皮,又似怨恼,只为打扰了她的梳妆。”(《小桥流水人家》)写江南的美,小作者巧妙选取“江南的雨”作为描写的主体,再辐射开去,写流水,写涟漪、写水雾,写垂柳,写柔风,还写乌篷船,于是就写出江南富有独特神韵的美来,让人很是神往。 三、展开联想,多角度描摹,构建美妙境界。好的写景状物,往往由眼前之景联想,延伸开去,创造出优美的意境,增强文章的美感,还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都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例如《苏州园林》的特征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这就告诉我们在说明事物时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二、学习目标 1、掌握常用的说明方法,能够在观察和比较的基础上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2、围绕事物的特征,灵活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合理安排说明内容和说明顺序; 3、养成仔细观察、善于辨别、勤于思考的习惯,努力提高写作说明文的水平。 三、理解什么是事物的特征 回顾一下《蝉》这篇课文,看看作者写“蝉的卵”,分别抓住什么特征来写。 明确:①选择枯枝产卵,防御危险;②寻觅藏身的地方,避免死亡;③钻进地里,四年的黑暗苦工。(或:①蝉从产卵到成虫的过程很艰难;②在这个过程中,它会遇到重重危险;③经过四年地下苦工,最后才能换来短短一个月的阳光生活。) 以“兔子”为例,让同学们先描绘自己见过的兔子的模样(如: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进而告诉学生,事物的特征就是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有的标志。 四、说明事物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 1、要认真观察和比较。 通过细致、反复、深刻的观察,用眼、耳、口、鼻等感觉器官,对事物进行看、听、尝、嗅,来准确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另外要深入思考,将说明对象和类似的事物进行多方面比较,对掌握的有关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出异同。 2、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说明的方法很多,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恰当地选用。如,《中国石拱桥》中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点,引用了《水经注》里的资料,用的是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再如《苏州园林》里为了说明苏州园林不讲求对称,将苏州园林里的亭台轩榭与其他地方建筑进行比较,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语言要准确,更可以进行生动的描写。 《蝉》中为了突出蝉脱壳的特征,作者对蝉脱壳的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在空中腾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样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蝉脱壳的特点,而且也避免了文章的枯燥乏味。 五、课本文题写作指导 第一题 1、仔细阅读材料,归纳坎儿井有哪些不同方面的特征; 2、材料中坎儿井的各个特征既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又有联系,写作时要注意这一点; 3、利用材料整理文章不等于节录、照抄,要根据自己的思路,整合、组织材料,还要对材料的表达方式做一定程度的调整。 例1:何为坎儿井? 亚洲大陆腹地为亚非荒漠区组成部分,多山地、盆地;气候十分干旱,但山地承接了较多的降水,成为干旱大地上的一座座“湿岛”,为盆地绿洲提供了生命之水。这些水源,因干旱区的高温蒸发而大量丧失。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水源,在古代水利工程不发达又缺乏能源

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

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 掌握描写景物的几种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这一学期我们学习了许多优美的文章。比如《荷塘月色》《故都的秋》《赤壁赋》,这些文章有一个共同点是什么?(写景) 第一单元我们学习的是写景状物散文,第三单元我们学习的是山水游记类散文,正所谓“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这些文章不只是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而且在景物的描写中倾注了作者个人的情感和志趣。通过对这些文章的学习,大家对写景一定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和感受,那么怎样把你的感受体现在实际的写作中,写出好的写景文章来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讨论的内容“写景要抓住特征”(板书) (二)课题讲解 哪位同学能说说“写景要抓住特征”这个命题的重点在哪? 对了,抓住特征,我们首先要明白什么是景物特征,怎样抓住景物特征,要怎么写出景物的特征,这些都是我们这节课要一起讨论的问题。 下面,我们先看下面的两段文字,大家找出里面所描写的景物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着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朱自清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故都的秋》郁达夫这两段景物描写,分别写了哪些景物呢? 这些景物,大家都不陌生,它们有什么特点呢?(板书) 那么,除了作者所写的这些特点以外,生活中的这些景物还有哪些特点呢? 看来呢,每个人所看到的是事物的不一样的特点,那么,作者为什么单单从众多特点中选择了一些来写呢? 这种独特之处,即我们所说的“景物的特征”,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某物在形态、布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换言之,他是一处景物所独有的,他处景物不会有或者不会和他全然相似的,就是说,在你的笔下的景物,要能够留给别人新鲜的、不同于一般景物的印象。 在知道什么是景物特征之后,我们就要学会抓住景物的特征了,“怎样抓住特征”,同学们对此有什么看法呢? 大家呢都有买过水果,那怎么挑水果呢? 同学们说得很好,这个“看”换个词说就是“观察”。同样的抓住景物本身的特

部编版2019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写作说明要抓住特征教案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1.懂得说明事物抓住事物特征的重要性。 2.知道什么叫“特征”,懂得说明事物的特征不仅要对事物表象进行说明,还必须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 3.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写说明文。 教学重点 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抓住事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如何抓住事物的特征。 1课时 一、新课导入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这就告诉我们在描述一个事物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二、文题展示 1.利用下面的材料,抓住坎儿井的一两个特征,整理出一篇说明文。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材料见教材P117) 2.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外观独特,或历史悠久,或有重要的意义,或有特殊的功能。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某座建筑。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3.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物品,比如毛巾、炒锅、电视机、手机、自行车等。选取你最熟悉的一种物品作为写作对象,查阅相关资料,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为题,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500字。

三、写作指导 选题一 1.仔细阅读材料,归纳坎儿井有哪些不同方面的特征。 2.材料中坎儿井的各个特征既有相对的独立性,相互之间又有联系,写作时要注意这一点。 3.利用材料整理文章不等于节录、照抄,要根据自己的思路,整合、组织材料,还要对材料的表述方式做一定程度的调整。 选题二 仔细阅读题目提示可知,本次所要写作的这座建筑,可以是单体建筑,比如一栋楼、一座桥,也可以是群体建筑,比如一条街巷、一片塔林。但要符合“独特的位置”“标志性的外观”“悠久的历史”等选材要求。 题目要求写一篇说明文。因此,写作时要抓住建筑的突出特点,要将建筑的位置、外观、用途等交代清楚,给人以完整的印象。除了外在的特征,还可以了解与这一建筑相关的知识,比如修建的历史背景、建造的过程、设计师及设计原理等,可以使文章内容更加丰富。 另外,还要合理安排文章结构,可以先总说建筑的特征,然后再加以具体说明;要运用合理的说明,恰当选择多种说明方法,还要注意说明文准确、严谨的语言特点。 选题三 1.首先审清题目的重点——“题眼”,即文题中的关键词。在“我的生活少不了它”这个题目中,“它”就是“题眼”,它直接点明了本次写作的对象。 2.其次审清题目中的限制成分——“我的”“生活”。“我的”表明是自己身边的,“生活”表明是与生活有关的,而且是必不可少的。 3.最后要特别注意其他重要信息。如“最熟悉”“一种物品”“说明文”“不少于500字”等关键性词语。 4.抓住物品的特征说明事物。对你所熟悉的事物,我们可以用各种说明方法,对它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成因、关系、功用、原理等进行生动、准确的说明,让人们清楚地了解事物。 四、范文评析 家乡的桥 我是北方人,对西湖的断桥、上海朱家角的放生桥等只闻其名,未见其形。可我并

(2017年春季版)《写作 写景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2

《写作写景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描写景物; 掌握描写景物的几种方法。 教学过程: 说明:基本照搬教参附的光盘内容,即郑晓龙老师的课件 一、布置预习课文《写景要抓住特征》,思考:课文中老舍《济南的冬天》节选和宗璞《紫藤萝瀑布》节选,分别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征? 二、学生回答预习思考题。 三、操作步骤: 1、多媒体展示几幅荷塘图:(可到网络上下载) 2、要求学生写一段描写荷塘的文字,写后读给同学们听。师简要评析。 3、师展示朱自清先生以下文字。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教师简要点评,说明写作技巧应向文章本身学。分析得出作者是如何层层深入地写景的,即绘形、绘色、香味。 顺序:环境(位置)--------定语 + 描写的对象-------比喻、拟人等。 (说明:斜体字板书) 4、要求学生用此种公式写一段景物。 (学生思考且起立朗读) 5、提示学生朗读课本P74中“景物描写还要突出感情特点”至“当然也印上了作者细腻委婉的艺术风格”一段话,明确写景是单纯的描写,真正的描写还要有其他的条件。 6、分别举孙犁、宗璞、许瑜萍三人写荷花的片断。 “那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的荷花箭高高地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

第五单元写作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教案

第五单元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1.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课时计划】 2课时,第一课时完成写作指导,第二课时完成学生写作,集体评议。 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这就告诉我们在描述一个事物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例文引路把握特点 香烟的自白 朋友,你一定认识我。不信?请睁大眼睛瞧一瞧——瘦长而圆滑的身材,雪白的皮肤,戴一顶海绵帽子。你说我是香烟?对了,在下正是。(开头运用“外貌描写”写出了香烟的外部特征,语言幽默诙谐。) 我的“作用”确实不小。人们参加社交活动少不了我,我成了男子汉“气派”的体现;平常办事少不了我,据说不管多难办的事,只要我出面准能成;提神醒脑开通思路也少不了我。甚至只要一打开电视,就可以看到我的身影:屏幕上的那位作家,在昏暗的灯光下苦苦思索着,桌角的那只烟灰缸里满满堆积着我的残骸——一顶顶海绵帽子。(第2自然段重点写香烟的作用。)

实际上,我是由烟草加工而成的,我的体内含有一种叫尼古丁的有毒物质。可别小看它,我们兄弟20个所含的尼古丁量,足以毒死一头强壮的大公牛!人体一旦吸进50至70毫克尼古丁就会死亡。虽然人们吸一支香烟吸收的尼古丁并不会达到使人立即死亡的地步,但长期吸取,就好像慢性自杀一样。不但如此,我的体内还含有多种致癌物质。据现代科学家分析,这些物质会促使人患肺癌、喉癌、食道癌等。有调查数据表明,近年来我的主人们得肺癌的概率比普通人高10倍,得喉癌的概率比普通人高5.4倍,得食道癌的概率比普通人高3.4倍。这些数字,也常常使我胆战心惊。(第3自然段主要写香烟的内部成分,以及香烟的危害。) 现在,我的外衣越来越精美,身价也越来越高了。我的足迹踏遍每一个角落。我也时常为自己能够风靡世界,在人类市场上能长盛不衰而骄傲。但是有时我也想,我们明明是在破坏人类的健康,为什么还受到他们如此的青睐呢?亲爱的朋友,你能告诉我这是为什么吗?(第4自然段写了香烟的发展现状。) 【总评】文章先说明香烟的外形特征,再说明其“作用”和内部成分,最后说明香烟的发展的现状。文章抓住事物的特征,说得清清楚楚,生动活泼。 文题展示 1.你所在地方的建筑特色是什么?或者,有没有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建筑?围绕家乡的建筑特色或者你印象深刻的特色建筑,自拟题目,写一篇说明文。不少于500字。 2.中国是个美食的国度。北京的烤鸭、陕西的羊肉泡馍、云南的过桥米线、南京的鸭血粉丝汤……你的家乡,有哪些特色美食?选择一种你最感兴趣的,仔细观察它的制作过程,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推荐。不少于500字。 【写法指导】 1.要抓住特征说明事物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征,这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最本质、最主要的方面。因此,要介绍清楚这一事物,必须把握住它的特征,才有准确性可言;不单写作说明文如此,阅读说明文也同样把握住事物的特征,才能清楚地认识作者介绍的事物。抓住事物特征,是写好说明文的关键问题。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3、让学生学会细致观察事物,热爱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事物。 教学重点:怎样抓住特征进行说明 教学难点:对“特征”的理解 教法学法: 分析引导法,谈话法,比较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写说明文,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二、明确学习目标: 1.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3.让学生学会细致观察事物,热爱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事物 三、理解“特征” 猜一猜:

1、出示投影片1: “全身盖着一层雪白的毛,它像别的哺乳动物一样,有嘴,有鼻子,有眼睛,长着四条腿,一条尾巴。” 请你根据说明内容,猜猜写的是哪种动物。(生猜一阵后) 师小结:上述文字正因为没能说清这种事物自身独有的标志,所以不好猜。(板书:独有标志)现在我们把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独有标志换上另外一个名称,即事物的特征。(板书:事物的特征) 今天,我们学习如何说明事物的特征。(板书课题: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过渡语:事物的特征即这一事物的独有标志。究竟什么是独有标志呢? 指导学生理解“特征”。 2、出示投影片2: “长着一身柔软的雪白的毛,嘴巴是三瓣的,一双眼睛又红又亮,两只耳朵很长。”问:你能看出写的是哪种动物吗? 比较投影片2,问:为什么投影片2能更清楚的看出是写兔? 小结:写出了兔的毛、耳朵、眼睛处的独有标志。 3、出示投影片3: (小白兔)指导学生继续观察,分析其形态,问:它还有哪些标志? “嘴巴尖尖的,耳朵有时直竖,前腿短,后腿长。” 小结:比较投影片3写出了兔的形态特点,当然事物的特点不仅仅只限于形态,特征还可以包括哪些方面?(动态) 4、请大家归纳整理一下,还“兔子”一个原来的模样。

景物描写要抓住特点

景物描写要抓住特点 在写作文时,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才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1.注意地域不同,景物的特点也不同。如南方与北方,平原与高山,城市与农村,其景色是各不相同的。如: 中国的古老文化是令人惊叹的,而这座城市则是悠久文化的集中体现。这里不但有闻名世界的八达岭长城、故宫、天坛、颐和园,更有凝聚人们智慧的现代化建筑物:人民大会堂、人民英雄纪念碑,以及新建的中央电视台发射塔…… 这段话的作者抓住最能代表北京这个城市的景物来写,让人一看就知道是北京。 2.注意动静搭配。我们还可以抓住景物的变化来写,我们所观察到的景物有的是静止不动的,有的是活动变化的,因此在写景时既要对景物的静态进行描写,也要对景物的动态进行描写,做到动静结合,这样才能把景物的特点描写得更具体,更形象。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学期第8课《小镇的早晨》第一自然段是静态描写,写小镇的早晨是恬静的;第二自然段是动态描写,写小镇的早晨是热闹的。 3.注意景物的形状和颜色。除动静的变化之外,还有景物的形状,颜色的特点。如:湖水清澈见底,远处连绵不断的山峰倒影在平静的湖水中,显得更加青翠。这是,一阵微风吹来,刚才水平如镜的湖面,立刻泛起了鱼鳞般的波纹,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着点点银光,湖上像撒满了珍珠一样,微风一过,湖面又恢复了平静。 再如《桂林山水》中对山水的描写:我攀登过峰雄伟的泰山,游览过红叶似火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影水中,桂林的山真险啊,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象一不小心就会载倒下来。 4.注意景物形状、颜色的变化。除动静的变化之外,景物的形状,颜色等往往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在描写景物的变化时,不仅要注意写出动静变化,还要注意景物的形状,颜色等发生的变化. 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通通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一会儿,天空出现一匹马,马头向南,马尾向西。马是跪着的,过了两三秒钟,那匹马大起来了…… 忽然又来了一条大狗。那狗十分凶猛……接着又来了一头大狮子,跟庙前的石头狮子一模一样……可是一转眼就变了,再也找不着了…… 5.注意运用修辞手法。要想抓住景物的特点,并把这些特点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除了注意观察,学会积累之外,还要运用一些表现手法。比如说《桂林山水》中有这样一句,“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时一块无暇的翡翠。”这就是一个比喻句。虽然我从没见过漓江的水,但我在商场里见过碧绿的翡翠,就能想象出漓江水的颜色。还有《观潮》中写到:“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梆崩地裂,好象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每当我读到这儿,就好像真的看到潮水向我猛冲过来似的。 写景时,我们可以从景物的形状,颜色和变化等方面抓住特征来描写,这几方面的描写并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相互穿插,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这样写出来的景物才能形象生动,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景物描写要有顺序 在作文中,我们观察和描写景物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写出来的文章才会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怎样才能有顺序地写景呢?

《说明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

说明要抓住特征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本次写作学习,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学会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3.积累说明文写作经验,提高说明文鉴赏能力。 过程与方法:以讲授为主,方法与实例相结合。猜谜激趣,引入课题——温故知新,突出写作对象——指导阅读教材,明确写作方法——例文示范,启发引导——牛刀小试,课堂实践——擂台写作,学生完成文章。 教学重点:学会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教学难点:知道什么叫“特征”,懂得说明事物的特征不仅要对事物表象进行说明,还应反映事物的内在联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出示学生作文片段,猜测说明对象,巧妙导入: 幻灯片出示学生写的描写动物的片段,让大家猜一猜,介绍的是什么动物。可以预测学生的答案是众说纷纭,又各有道理。水到渠成后,教师公布答案:这其实是写了一只青蛙。在学生抗议后,教师引导:“为什么大家觉得不像青蛙,因为作者没有抓住青蛙的特征。”从而引出本节学习内容及课题:《说明要抓住特征》,并出示本节学习的预测目标,从而进入本节写作指导课的学习。 (这一环节是想通过学生因不注意把握事物特征而介绍模糊的例子,启发学生:要想介绍清楚事物,必须要抓住它的特征。采用猜谜的形式,是想加深印象,让学生在后面自己的写作中不犯类似错误。) 二、复习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在本环节,引导学生复习以下知识,并以幻灯的形式出示问题,让学生讨论,然后教师归纳得出结论。 1.什么是说明文? 讨论归纳: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章体裁,用来客观地介绍事物或阐明事理的文章。 2.怎样清楚地说明事物呢? 讨论归纳:要想清楚地说明事物,就必须准确把握事物的特征。比如,《中国石拱桥》重点抓住了我国石拱桥的特征: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苏州园林》则突出苏州园林“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的整体特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从而达到了写作目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表达交流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3).docx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教案 新宁一中杨华当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认真观察景物; (2)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学会用多种手法写景; (3)学习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写景状物的技巧,训练语言表达,学会用多种手法写景;学习融情于景和借景抒情。 教学策略:以引导、启发为主,以讨论为主。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阅读过许多写景的名篇,读过之后,那令人心驰神往的景色仿佛历历在目,这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也是需要我们来认真学习和借鉴的方面,就是能够抓住景物的特征。 二、景物的特征 首先,对于景物的特征,给大家—个标准的说法:景物的特征就是某处景物在形态、布 局、格调、氛围等方面区别于他处景物的地方;换言之,它是一处景物所独有的,他处景物 不会有或者不会跟他全然相似的。就是说,在你的笔下的景物,要能够留给别人鲜明的不同于 一般景物的印象。 三、鉴赏与训练——写景 (一)赏析 为了弄清什么是景物的特征以及如何来体现景物的特征,我们先看几个例子,请同学们赏析一下,分析这些景物描写美在何处?写的好,好在哪里? [ 例 1] “秋天的阴山,像一座青铜的屏风安放在它们( 指包头和呼和浩特)的北边,从阴山高处拖下来的深绿色的山坡,安闲地躺在黄河岸上,沐着阳光。”( 翦伯赞《内蒙访古》比喻、拟人) 点评:例 1 是用大手笔来勾勒景物的特征。这是一幅鸟瞰图,缩千里于咫尺。作者用“青铜的屏风”比喻阴山主脉的形状和色调,用“拖”字写山坡的态势,这些都是秋天的阴山所 独具的;加上黄河、阳光的烘托和城市的点缀,整个画面洋溢着和平、宁静的气氛。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写人要抓住特点》教学设计

《写人要抓住特点》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2. 初步掌握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领悟能力。 【教学重难点】 学会观察人物特点。 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写出人物个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猜图引入 猜猜他是谁?通过展示名人图像,和外貌描写,激起学习兴趣,师生共同分析:我们为什么这么轻易的猜出人物,引出作者抓住人物鲜明的特征,写出人物个性。 但是反映到同学们的作文中却几乎是一描写小孩肖像,就用“像苹果一样红”来形容脸,就用“小酒窝”来标明特征,常会造成“千人一面”的笑话。那么,如何让我们所写的人物鲜活起来呢?出示课题《写人要抓住特点》。 (二)明确训练目标: 1.学会观察人物特点,写出人物个性。 2. 初步掌握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领悟能力。 二、先学环节(7分钟) 自读课文110——111页: 勾画关键信息,明确写好人物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根据文段提示,回读本单元相关课文的相关片段,体会各种写作方法。特别是13课和14课。 并归纳如何抓住人物特点: 三、后教(8分钟)) 带领学生学习四种描写方法。 肖像描写 出示鲁迅图片思考这段文字是从哪几方面写的?特点分别是什么?体现了什么个性? 指导:写作之前要细心观察,要善于发现被描写者不同于他们之处。先筛选,选出最有特点之处,再放大,将这一细节扩大化,运用点夸张手法也未尝不可。 强调:切忌面面俱到,从头到脚泛泛而谈,而应该有所选择,有所侧重。看漫画,强化“特点”。教师出示长相有特点的名人肖像漫画,指导学生通过漫画强化对“特点”的认识。 动作描写 通过欣赏经典动作描写文段,从而归纳动作描写要紧紧围绕人物的心理动态,围绕个性写,要重视细微的举止。

第五单元 写作(五)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写作(五)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1.通过本次作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怎样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说明。 一、新课导入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都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例如《苏州园林》的特征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中国石拱桥》的特征是“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这就告诉我们在说明事物时要抓住事物的特征。 二、理解什么是事物的特征 以“兔子”为例,让同学们先描绘自己见过的兔子的模样(如:长耳朵、红眼睛、三瓣嘴),进而告诉学生,事物的特征就是某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独有的标志。 三、说明事物抓住事物特征的方法 1.要认真观察和比较。 通过细致、反复、深刻的观察,用眼、耳、口、鼻等感觉器官,对事物进行看、听、尝、嗅,来准确全面地把握事物的特征。另外要深入思考,将说明对象和类似的事物进行多方面比较,对掌握的有关信息进行筛选,分析出异同。 2.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 说明的方法很多,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可以根据写作的需要恰当地选用。如,《中国石拱桥》中为了说明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的特点,引用了《水经注》里的资料,用的是引资料的说明方法;再如《苏州园林》里为了说明苏州园林不讲求对称,将苏州园林里的亭台轩榭与其他地方建筑进行比较,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3.语言要准确,更可以进行生动的描写。 《蝉》中为了突出蝉脱壳的特征,作者对蝉脱壳的过程进行了生动的描写,“在空中腾

跃,翻转,使头部倒悬,折皱的翼向外伸直,竭力张开。然后用一种几乎看不清的动作,尽力翻上来,并用前爪钩住它的空皮。”这样生动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蝉脱壳的特点,而且也避免了文章的枯燥乏味。 四、写作文题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建筑,它们或许地处独特的位置,或许有标志性的外观,或许还有传奇的历史。写一篇说明文,向大家介绍某座建筑。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五、佳作欣赏 九龙桥 九龙桥是荆州的名胜之一,它位于东门风景区内,是入城的咽喉。它桥体优美,设计精巧,结构坚固,令中外游客驻足观望,流连忘返。 九龙桥横跨在护城河上。它长98米,宽15.7米,全身呈弧形。远望九龙桥,仿佛雨后彩虹,又如蛟龙出水,静卧水面,神态安详。 九龙桥由九个半圆形、大小不一的石拱组成,和卢沟桥一样,属联拱石桥。中间的一拱最大,直径约6米,两旁各有两个中拱,两个小拱,成对称排列,依次变小。这样,大拱领小拱,小拱伴大拱,拱拱相连,不仅节省了石料,增大了桥身的过水量,而且九拱连环,浑然一体,相映成趣。 石拱的上面各有一个石雕龙头。探出身子的龙头,气宇轩昂,两耳高高翘起,似在倾听水声;两眼左顾右盼,仿佛在观花赏景。宽大的龙嘴里不时地喷起缕缕水雾。在阳光的折射下,缕缕水雾编织成七彩的水帘。条条水帘交织变幻,在护城河上搭起道道彩虹。红、绿、青、蓝、紫,如梦如幻;彩虹飞悬,水珠飞溅,如诗如画。徜徉九龙桥,不知天上人间! 顺着回廊旁的石阶走上去,桥上栏杆排列,桥面平坦宽阔,又是别样的景致。 桥上两旁为双层青石栏杆,宽约3.5米,像一个弧形走廊。栏板每隔1米有一根栏柱,栏柱间为一个长方形青石栏板。栏柱为“莲花宝座”形,柱头似花灯,亭亭玉立;栏基似莲花,含苞欲放。栏板上雕龙刻凤,凿花镌鸟,有“龙凤呈祥”,有“二龙戏珠”,有“喜鹊闹春”,有“孔雀开屏”……刻龙若腾,刻凤若飞,刻鸟若啼,刻花若放,千姿百态,惟妙惟肖,令中外游客叹为观止。 桥面为混凝土浇制,平坦光洁,坚固牢靠,宽约9米,人车分流,秩序井然。九龙桥为疏通荆州的交通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站在城墙上俯视城下,九龙桥便像浓笔重书的“1”字,稳稳当当地直插城门。桥东,杨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学设计

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作文教学,使学生明白什么是事物特征和怎样抓住事物特征。 2、能抓住特征对事物进行说明。 教学重点:怎样抓住特征进行说明。 教学难点:对“特征”的理解。 教学设想: 接着出示两段说明同一种动物的文字,并且结合例文赏析让学生理解什么是事物特征;再指导学生学习抓住特征的方法,并进行片段训练;然后对整篇习作进行构思指导;最后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教学步骤: 一、导入: 一棵树上的叶子,看上去样子好像差不多,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没有两片树叶是完全一样的。这件事告诉我们,即使是十分相似的事物也是有差别的,它们各有各的特点。铅笔、钢笔、毛笔、圆珠笔,虽说都是笔,却不完全一样。这就告诉我们在说明一个事物时,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要注意抓住事物的特征。 (一)猜一猜谜: 1、出示投影片1: “全身盖着一层雪白的毛,它像别的哺乳动物一样,有嘴,有鼻子,有眼睛,长着四条腿,一条尾巴。” 请你根据说明内容,猜猜写的是哪种动物。(生猜一阵后) 师小结:上述文字正因为没能说清这种事物自身独有的标志,所以不好猜。(板书:独有标志)现在我们把一事物区别其他事物的独有标志换上另外一个名称,即事物的特征。(板书:事物的特征) 今天,我们学习如何说明事物的特征。(板书课题:说明事物的特征) 过渡语:事物的特征即这一事物的独有标志。究竟什么是独有标志呢? 指导学生理解“特征”。 2、出示投影片2: “长着一身柔软的雪白的毛,嘴巴是三瓣的,一双眼睛又红又亮,两只耳朵很长。” 问:你能看出写的是哪种动物吗?为什么? 比较投影片2,问:为什么投影片2能更清楚的看出是写兔? 小结:兔。写出了兔的毛、耳朵、眼睛处的独有标志。 3、出示投影片3: (小白兔)指导学生继续观察,分析其形态,问:它还有哪些标志? “嘴巴尖尖的,耳朵有时直竖,前腿短,后腿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