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尔沁蒙古族萨满传统音调特征-精品文档

科尔沁蒙古族萨满传统音调特征-精品文档
科尔沁蒙古族萨满传统音调特征-精品文档

科尔沁蒙古族萨满传统音调特征

、萨满乐器的地域特色

对于分布于广阔地域的一个人数众多的民族共同体,由于

各部落与氏族之间所处的自然条件、 生产方式以及周边的人文环 境之不同,因而其文化形态必然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一点,

在蒙古族萨满乐器的使用和配置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如呼伦贝尔 一带的巴尔虎蒙古博使用抓持型的萨满鼓(抓鼓),与邻近的鄂 温克族、达斡尔族相近;哲里木盟一带的科尔沁蒙古博使用握持 型的萨满鼓(单鼓),与邻近的满族、汉族相近;而河套平原一

带的察哈尔蒙古博使用的萨满鼓则介于两者之间。 握持型的塔拉 哼格日各,是科尔沁蒙古博的标志性乐器。使用腰镜,也是科尔 沁蒙古萨满仪式在乐器配置上的突出特点。 铜镜是农耕文化的产 物,属汉文化圈里的东西。汉族以及中国东北阿尔泰语系诸族的 的身上,或缝缀在萨满的神服上,或镶嵌在萨满的神帽上作为护 心镜、护背镜、护头镜等。但将铜镜串联在一起围系在腰间并使 其互相碰撞发声而成为乐器的,则十分少见。在文字记载中,使

用腰镜的民族有蒙古族、 达斡尔族和锡伯族;但在目前的田野考 ,只有

在哲里木盟的科尔沁蒙古萨满那里才能见到腰镜的实 物。因而,腰镜也是科尔沁蒙古博的标志性乐器。这些,便形成 了科尔沁蒙古萨满首乐文化不同于其它地区蒙古萨满首乐文化

萨满仪式无不使用铜镜作为重要法器。

他们或将铜镜披挂在萨满

察中

的地域特色。

二、萨满神歌的民族风格尽管科尔沁蒙古萨满神歌深受周边其他

民族文化的影响而

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但宏观上蒙古族的音乐特质依然隐含在族的萨满神歌中,人们依然不难体味到鲜明的蒙古音乐风格。

萨满神歌之中。因而,在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因素的科尔沁蒙古科尔沁蒙古族的萨满神歌具有蒙古族民歌的特点。譬如,

科尔沁左翼中旗色仁钦博演唱的《请神调》由g到b?的宽广音域,音程跳跃高达十度的特殊旋法,都是中国东北阿尔泰语系其他民族

萨满音乐中十分少见的。同时,主音为 6 的羽调式,3-6- 1-1的旋律走向,也使科尔沁蒙古族萨满神歌保持了浓郁的

蒙古族民歌韵味。

科尔沁蒙古族的萨满神歌具有载歌载舞的蒙古族音乐艺术

特点。萨满神歌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因而具有强烈的舞蹈律动感。譬如,库伦旗门德巴雅尔表演的《鸟精灵》鼓套方整的结构和呈均分律动的节奏节拍,配合萨满欢快、轻盈的转圈碎步快跑,体现了蒙古族音乐载歌载舞的艺术风格。在科尔沁蒙古博那里,塔拉哼格日各不仅是一件伴奏的乐器,也是舞蹈的道具。譬如,科左中旗官布博表演的《耍双鼓》是博舞蹈里具有很高技巧难度的鼓技。博双手持塔拉哼格日各,边舞边耍鼓并伴有各种技巧性的动作。两面塔拉哼格日各在博的手里旋转如飞、飘洒自如。

科尔沁蒙古族的萨满神歌具有蒙古说唱音乐形式(如当地

广泛流行的好来宝、胡仁?乌力格尔等)擅长叙事的特点。蒙古博主要运用叙事性的神歌来进行人与神灵之间的对话。但与其他民族萨满擅长的吟诵式叙事方式有所不同,科尔沁蒙古萨满的叙事性神歌,无论在旋律行进抑或节奏节拍上均有较强的“歌唱性”。不断征战、不断迁徙的民族发展历程,使科尔沁蒙古萨满神歌所表达的内容充满了救世意味和浓重的历史沧桑感。

三、萨满音乐的符号属性萨满祭祀仪式音乐属象征符号系统。犹

如其他民族的萨满

祭祀仪式音乐一样,科尔沁蒙古族的萨满乐器及神歌充满了丰富的象征意义。正是萨满所赋予的这些象征意义,构成了一套科尔沁蒙古萨满祭祀仪式符号集:塔拉哼格日各是科尔沁蒙古博的

坐骑”,有了它,蒙古博“想上哪儿转眼就能到哪儿”;铸有吉语或祥瑞图案的托力寄寓和指代了复杂的意念,如双鱼镜的双鱼形象语义双关地意指“年年有余”,弦纹镜的圆圈图案隐喻着

圆满”,铭文镜文字符号预示着“五子登科”之类的祈愿;同的节奏类型和不同演奏速度与力度,刻画了不同的仪式情境

请神、降神、送神);哄哈的铃声,描摹了神从灵界飘然而至的步履;吉德刀身上镶嵌的七星北斗结合托力、铜铃与刀身碰撞

而产生的声响,为祈愿者指点了迷津。因之,我们将祭祀仪式音

乐看作一种具有实用功能的象征符号。相比之下,它的审美功能是潜在的。

与完全进入审美层次的“美感符号”所能够产生的作用有

所不同,作为“象征符号”的萨满仪式音乐的意义是有限的;因为象征符号的意义是在产生仪式的族群中约定俗成并且具有鲜明的功利目的。故而,它在特定的文化圈中主要发挥功利性而非审美性的符号效应。换言之,音乐在祭祀仪式中产生符号效应时,审美功能处于次要地位,而象征功能居于主导地位。科尔沁蒙古萨满正是运用这些具有明确功利目的的视觉形式(乐器及其上的图案)与听觉形式(器乐及神歌)的象征符号,使萨满乐器成为萨满驱魔逐妖的工具,使萨满神歌(包括器乐)成为与神灵沟通的特殊语言。科尔沁蒙古萨满运用音乐形式所创造的这种被常人视为虚拟的语境,形成了由一系列象征符号建构的话语系统,进而成为他们举行复杂萨满仪式所必需并且能够使受众理喻的思维载体。

科尔沁蒙古族萨满音乐作为萨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

整个萨满教的神灵体系、观念体系以及仪式活动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宗教功能。萨满用曲调的交替、音色的变换、鼓点的节奏调整等方式表达不同的宗教感情和信仰内容。科尔沁蒙古萨满举行仪

式时一般要先诵唱迎精灵神曲。如,“翁古惕?舞日会”神歌就是科尔沁蒙古族萨满的一首著名的迎精灵神曲,在科尔沁草原广为流传,深受群众喜爱。它音调简洁、旋律流畅,节奏舒展,调式富于对比和变化,依旧很好地保持着萨满音乐的典型风格。萨满通过唱“翁古惕?舞日会”神歌,最终使人格与神格在自己身上得到完美结合,表现出人神沟通,相互和谐的统一性,并以此为神灵附体创造了心理条件。仪式结束时科尔沁蒙古萨满也要诵唱送精灵神曲。蒙古语称“翁古惕?呼日格胡”。从仪式结构上说,“翁古惕?呼日格胡”送神歌舞算是蒙古族萨满教仪式歌舞的尾声,起着圆满结束萨满仪式的重要作用。

四、总结:科尔沁蒙古族萨满仪式音乐与一切口传原生态民间音

乐文

化一样,都是拥有者对自己文化传统的一种不间断的、现实的选择与阐释。因而,科尔沁蒙古萨满乐器及神歌所呈现出来的“复合型”文化特征,典型地体现了民族间文化融合的基本规律。

西藏传统风俗文化

西藏传统风俗文化 每个民族风俗文化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经济、政治、社会、宗教、心理、地域、语言等方面的因素都有可能决定和影响风俗的产生和发展,而且,其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1]在此,本文通过对地缘、宗教与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考察,对以藏族为主体民族的西藏传统风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一简要的讨论。 一、西藏传统风俗文化与地缘关系 简单地说,地缘的因素主要表现在不同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影响下形成的不同的文化传承和习俗惯例中,或者相似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中形成的相同或相似的文化传承和习俗惯例中。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表达的就是这种特有的内容与形式。在风俗文化中,地缘因素的影响是复杂的。山河、湖泊等地理因素的影响,可以构建人类风俗文化的不同空间组合。这些因素既促进又制约着一个地区的风俗,乃至整个文化的发展。同时,人类文化的演进与发展又反作用于地理环境和空间的变化。 根据西藏高原生态的特点,可以分为5个区:藏北高原区;藏中、藏南河谷区;喜马拉雅高山峡谷区;东喜马拉雅高山峡谷区;藏东“三江”流域峡谷干热河谷区。[2]实际上,上述5个生态区可概括为农业、牧业和农牧结合的3个区。在这种特定的自然环境中形成的居住、服饰、饮食、节庆、婚姻、信仰、娱乐等方面都会烙印着各个区域所具有的文化特征。 以居住方式为例,高海拔、低山丘陵、宽谷、湖盆、高寒草甸等为主的地貌地形和生态环境的藏北及具有类似特征的西藏其他地区,其主要的居住方式是易于搬迁移动的牛绒编织的帐篷。这种居住方式与在特定地缘关系作用下而形成的畜牧业生计和经营方式是相适应的。几千年来,牧民们在艰苦的自然环境中已经充分总结出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广阔无边的草原上,维系牧民世世代代延续其生命、种族与社会结构的根本物质源泉是牛羊的培育。大规模牲畜饲养的实现,并不能依靠在一两个丘陵或谷地中定点放牧而解决。由于气候等各种自然因素的影响,牧民必须找到水草丰美的草场来维持和保障他们的生产生活资料——牛羊牲畜的继续繁衍。在这种特定地理环境之下产生的生活与文化的传承中,牧民对居住方式的最佳选择是便于移动搬迁的帐篷。而居住于海拔相对较低、环境条件较优越的藏南宽谷平原、阶地和藏东高山峡谷地区,由于气温、整体生态特点等因素利于农耕、定居和饲养家畜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一、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 (一)文化的概念 1、什么是文化? 当今社会,“文化”已经成为一个非常普遍的词汇,无论在口头还是在书面上,随处都可以听到和看到“文化”这个词。例如:“我国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化”,“酒文化”、“茶文化”、“姓氏文化”等等。《辞海》、《辞源》中对文化这两个字具有比较准确的定义:人类生存和繁衍的模式叫文化。《周易》有所谓:“观乎天文以观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可能是中国人最早对文化的论述。西方人论述“文化“要比中国人晚,但比中国古文献中的论述要广泛,要科学。 “文化”一词作为一个术语,大约要到19世纪中叶才形成。这以后,文化和文明这两个词语经常被看作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学者们从人类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文化现象及其历史发展,给“什么是文化”做出了很多解释,其中较有影响的观点有三种:第一种是方式论,即认为文化是一定民族的生活方式,是一种并非由遗传而得来的生活方式。这里包括了人们的兴趣、爱好、风俗、习惯。第二种是过程论,即认为文化是人类学习和制造的工具,特别是制造定型工具的过程,这里包含了人类智力和创造能力的不断进化,强调了文化的演进性。第三种是复合论,即认为文化是作为社会成员所获得的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音乐、风俗、法律以及其他种种能力的复合体,这强调了文化的熔铸性。 本文认为文化是人化,也就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及其成果,是一种活法,文化是人的生存样式。 2、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按照一般解释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各种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历史长河中少有中断,总体来说变化不大,并且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与世界同期其他民族文化不同。在长期的发展中,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不论深度还是广度,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蒙古族民俗常识

教学内容:蒙古族的生产民俗 教学时间:2012年11月21日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知道蒙古族的历史、节庆习俗、服饰、建筑、饮食、歌舞、民族文化等要点; ②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观赏视频、聆听音乐,让学生直接感受,引发思考,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 ②以导游讲解的形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学生讲解介绍,多次给学生创造成功机会,树立自信心,培养学生勤思考、爱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 ②通过视听欣赏,让学生用心去感知美,激发学生热爱草原,热爱草原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蒙古族的节庆习俗。 教学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形象生动地介绍蒙古族的服饰、建筑、饮食。教学过程: 1.导入 我们这个地区有多少个少数民族?能不能说说都有什么民族?人数居多的是哪个民族?

这节课我们就要来学习蒙古族民俗常识。 板书课题 2、学习新课 有没有同学知道是谁统一了蒙古部落? 我们一起把书翻到第二页,共同来了解蒙古族的来源,成吉思汗的简介和蒙古族主要分布的国家,人口数目。(课件) 解决老师课件的问题。 蒙古族被誉为“马背民族”、“草原骄子”。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优秀的文化。我们一起来学习蒙古族的生产民俗。 (1)狩猎民俗(出示课件)带着问题自由读文,解决问题。 ①狩猎方式主要归纳为两种:个人狩猎和集体狩猎。(板书)用自己的话归纳一下个人狩猎和集体围猎的不同。②蒙古族狩猎的方法有几种?学生自行读文,汇报结果。③出示问题:蒙古族的狩猎活动为何在秋、冬两季进行?学生自己归纳,老师总结。 3、欣赏蒙古族生产民俗图片、民族音乐。 4、整理笔记。 5、课堂小结:请同学们回顾一下这节课的重点内容,老师做归纳总结。 6、课后拓展:课后同学们可以通过互联网、书籍等方式搜集一些有关蒙古族的资料,留意一下身边的蒙古族朋友,看看他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民俗是我们平时所没有注意到的,请教一下他们,这些民俗有什么意义。 板书设计:蒙古族的生产民俗 狩猎民俗个人狩猎、集体围猎

科尔沁民歌的内容特点探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2e16240045.html, 科尔沁民歌的内容特点探析 作者:杜欣桐 来源:《剧作家》2018年第05期 科尔沁民歌种类多样,有反压迫剥削的《嘎达梅林》,有思念亲人、怀念故土的《诺恩吉雅》,更有表达爱情、互诉衷肠的《韩秀英》。三种不同种类的科尔沁民歌既有相同的地方,又有各自的特点。本文从背景内容、音乐本体等角度对以上三首民歌进行对比分析,以此总结出科尔沁民歌的内容特点以及折射出的历史文化。 一、科尔沁民歌研究现状 近些年来,关于科尔沁民歌的相关研究论文逐渐增多,笔者搜集到的资料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研究传统音乐方面的论文有:陶秀珍的《科尔沁民歌文化研究》,色音套格特的《科尔沁民歌外来文化影响研究》等五十余篇。 2.研究创作方面的论文有:包清文的《科尔沁民歌在当代音乐创作中融入的研究》一篇。 3.关于内蒙古地区民歌传承与保护方面的论文有:王兴斌的《科尔沁地区蒙古族长调民歌保护与传承研究》等七篇。 二、科尔沁的历史概况 科尔沁原本是一个蒙古部落的名称,现在是科尔沁部族居住、生活的地区。十三世纪初,科尔沁部落经过几次大规模迁徙之后,于明朝中叶进入松嫩平原。目前,科尔沁地区指以通辽市为中心,包括兴安盟以及周边的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和黑龙江省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等地区。受到部落文化的发展和地缘关系的影响,当今的科尔沁已成为文化地理学名称,科尔沁文化可谓是以蒙古科尔沁部落社会文化为基础组成的地域文化范畴。 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十三世纪时曾使用畏兀儿字母来拼写蒙语。到忽必烈时代,藏族喇嘛八思巴于1269年创造了一种蒙古新文字,即八思巴字。1307年,蒙古族语言学家搠思吉斡节儿创造了至今通用的蒙古文字。中国的蒙古语的使用由于环境的影响和对语言结构要求的严谨,使得现在大部分蒙古族年轻人,特别是城市里的一代,渐渐不再使用母语交流,语言的传承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蒙古族音乐文化的内容、风格、形成及特点与蒙古族的自然环境、社会生活和历史传承等方面有密切的联系。“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经济,“毛毡帐裙”“食唯肉酪”的生活方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自然景色,这些都使得蒙古族音乐文化从古至今焕发着奇异的色

内蒙古民俗考试重点

内蒙古民俗重点 1、蒙古族传统饮食:白食红食。 2、鄂温克划分三大部分使鹿鄂温克索伦鄂温克通古斯鄂温克。 3、满族喜爱的传统糕点萨其玛。 4、蒙古族奶食品蒙古语名称其格(酸马奶)胡如得(奶豆腐)。 5、乌珠穆沁旗的蒙古袍翻领,其他部都是立领。 6、千灯节时间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举行麦德尔节时间农历正月十五日举行 7、内蒙古三少民族人口排行由大到小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 8、老人多大年龄过寿61 73 80 85 等年寿 9、皇后戴的高冠名叫固固冠 10、葬礼的分类野葬土葬火葬 11、岁时节日民俗分类:(选择题) (1)、传统性节日民俗:小年除夕春节 (2)、生产性节日民俗:那达慕大会打鬃节珍珠节马奶节 (3)祭祀性节日民俗:成吉思汗祭奠礼哈萨尔祭奠礼苏鲁锭祭奠礼祭祀敖包麦德尔节涅槃节灯节 12、蒙古族传统岁时性节日:小年除夕春节 13、满族传统服饰:旗袍马褂花盆鞋 14、达斡尔族最喜欢的运动曲棍球 15、吉雅及动物保护神 16、蒙古族狩猎的目的: (1)、以狩猎获取的猎物满足生活需要 (2)、大规模的狩猎习俗具有军事演习和补充军饷的作用 (3)、娱乐作用 (4)、保护牲畜也是狩猎的一种目的。 17、满族的居住习俗:具体口袋房万字炕形象的描述了满族人居住的主要特点,满族人房屋最多为三间或五间,房门开在东侧或次东间,整座房屋形似口袋,因此称作“口袋房”屋里东西南北三面均有万字型土坯炕,叫做万字炕。烟囱立在地面上,立旗杆,窗户纸糊在外。 18、蒙古族饮食习惯:先白后红以饮为主轻便简朴。 19、内蒙古民俗的特点:民俗的区域性民俗的多样性民俗的嬗变性民俗的交融性 20、苏鲁锭为游牧民俗的一种旗帜,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时曾用两个苏鲁锭,一白一黑,白色象征和平安宁而黑者象征战事征讨。还有花的苏鲁锭,为黑白相间。 21、开犁习俗是什么开犁习俗:当和煦的春风吹来之际,农民都会把耕牛单独放养,并着手修缮耕作用具。在开始耕种之前,择良辰吉日,选一块荒地来开垦,人们称其为开犁习俗。开垦之前在地里埋下

论西藏民俗旅游

摘要 随着世界旅游业成为“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民俗风情旅游产品也以独立的资格和奇特的风采昂首进入旅游市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共同创造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汉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婚丧嫁娶、待客礼仪、节庆游乐、民族工艺、建筑形式等等,都各有特色,形成了我国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景观。这些民俗文化现象,以其丰富的内容、浓厚的地方色彩、鲜明的民族特点,吸引着大量的国内外游客,构成我国民俗旅游开发的丰厚资源,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近些年来,国内外民俗风情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和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对旅游业的因势利导为西藏民俗风情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其开发利用初见成效。所以,要想将西藏的民俗旅游业继续做大做强,就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合理规划,统一布局,才能使西藏民俗风情旅游业持续发展下去,取得更大的效益。 关键词:西藏;民俗风情旅游;现状;发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佳木斯大学教务处 Abstract As the world tourism industry as "the morning sun at eight or nine",folk customs travel products to independent status and peculiar style head into the tourism market.China is a multi-ethnic country,56ethnic groups together to create the country's long history and splendid culture.Han and the ethnic clothing eating,weddings and funerals,hospitality etiquette,festivals,recreation,national technology,architectural forms,etc.,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formed a rich and varied folk culture landscape.These folk culture phenomenon,with its rich content,rich local color and distinctive ethnic characteristics,attracting a large number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tourists,constitu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rich tourism resources of folk,with a high tourism value.In recent years,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customs and the vigorous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Tibet Autonomous Region People's Government,the tourism industry make the best use of the folk customs of Tibe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tourism industry provides a golden opportunity,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its initial success.Therefore,in order to Tibetan folk tourism industry bigger and stronger,we must uphold the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rational planning,unified layout in order to make tourism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ibetan folk customs go on and achieve even greater benefits. Key words :Tibet;Folk Custom Tourism;the status quo;Development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承以及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承以及发展 高二(1)班张慧 提要:所谓传统文化,就是受特定文化类型中价值系统的影响,经过长期历史 积淀而逐渐形成的,为全民族大多数人所认同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上的难以移易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于几千年来维系中华民族精华之源泉,深蕴着丰富营养成分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何才能在经济全球化导致的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得到更好地传承和发展,笔者认为只有历史辩证地正视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传统文化的理论研究、保护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重构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采用不同的媒介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播,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过去;发展;传承 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发展起来,具有稳定形态的中国文化,包括思想观念、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礼仪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艺术、教育科技等诸多层面的丰富内容。近百年来,国人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冰火两重天。上世纪两次大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使中国传统文化遭到灭顶之灾,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国人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难以为继,使新一代的中国人出现了信仰危机、价值危机、道德危机,导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冷静的反思;随着中国国力的强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复,研究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成为当下思想文化界一道众所瞩目的风景线。由政府到学界,由国内到国外,国学热不断升温。如,在《百家讲坛》阎崇年讲清帝、刘心武讲红楼、易中天讲三国、王立群讲史记、于丹讲论语;《光明日报》专门开设了国学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开设了“国学频道”,新浪网高调推出乾元国学博客圈,政府举办了“俄罗斯‘中国年’”、“德国‘中国年’”,在各个国家开设孔子学堂,等等。这一冷一热带给我们很多思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笔者简要地探讨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对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和传统社会 中国传统文化是个庞大的有机体,可以从多方面去解读,加上解读者视角和认识的差异,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乃是正常现象。愚见以为,从社会变迁的角度看,陈寅恪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见解很值得注意。他的见解概括起来有这么几个要点: 1.中国文化可分为制度层面和非制度层面。“自晋至今,言中国之思想,可以儒释道三教代表之……故两千年来华夏民族所受儒家学说之影响最深最巨者,

科尔沁蒙古族萨满传统音调特征-精品文档

科尔沁蒙古族萨满传统音调特征 、萨满乐器的地域特色 对于分布于广阔地域的一个人数众多的民族共同体,由于 各部落与氏族之间所处的自然条件、 生产方式以及周边的人文环 境之不同,因而其文化形态必然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一点, 在蒙古族萨满乐器的使用和配置上体现的尤为明显。 如呼伦贝尔 一带的巴尔虎蒙古博使用抓持型的萨满鼓(抓鼓),与邻近的鄂 温克族、达斡尔族相近;哲里木盟一带的科尔沁蒙古博使用握持 型的萨满鼓(单鼓),与邻近的满族、汉族相近;而河套平原一 带的察哈尔蒙古博使用的萨满鼓则介于两者之间。 握持型的塔拉 哼格日各,是科尔沁蒙古博的标志性乐器。使用腰镜,也是科尔 沁蒙古萨满仪式在乐器配置上的突出特点。 铜镜是农耕文化的产 物,属汉文化圈里的东西。汉族以及中国东北阿尔泰语系诸族的 的身上,或缝缀在萨满的神服上,或镶嵌在萨满的神帽上作为护 心镜、护背镜、护头镜等。但将铜镜串联在一起围系在腰间并使 其互相碰撞发声而成为乐器的,则十分少见。在文字记载中,使 用腰镜的民族有蒙古族、 达斡尔族和锡伯族;但在目前的田野考 ,只有 在哲里木盟的科尔沁蒙古萨满那里才能见到腰镜的实 物。因而,腰镜也是科尔沁蒙古博的标志性乐器。这些,便形成 了科尔沁蒙古萨满首乐文化不同于其它地区蒙古萨满首乐文化 萨满仪式无不使用铜镜作为重要法器。 他们或将铜镜披挂在萨满 察中

的地域特色。 二、萨满神歌的民族风格尽管科尔沁蒙古萨满神歌深受周边其他 民族文化的影响而 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但宏观上蒙古族的音乐特质依然隐含在族的萨满神歌中,人们依然不难体味到鲜明的蒙古音乐风格。 萨满神歌之中。因而,在融入了其他民族文化因素的科尔沁蒙古科尔沁蒙古族的萨满神歌具有蒙古族民歌的特点。譬如, 科尔沁左翼中旗色仁钦博演唱的《请神调》由g到b?的宽广音域,音程跳跃高达十度的特殊旋法,都是中国东北阿尔泰语系其他民族 萨满音乐中十分少见的。同时,主音为 6 的羽调式,3-6- 1-1的旋律走向,也使科尔沁蒙古族萨满神歌保持了浓郁的 蒙古族民歌韵味。 科尔沁蒙古族的萨满神歌具有载歌载舞的蒙古族音乐艺术 特点。萨满神歌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因而具有强烈的舞蹈律动感。譬如,库伦旗门德巴雅尔表演的《鸟精灵》鼓套方整的结构和呈均分律动的节奏节拍,配合萨满欢快、轻盈的转圈碎步快跑,体现了蒙古族音乐载歌载舞的艺术风格。在科尔沁蒙古博那里,塔拉哼格日各不仅是一件伴奏的乐器,也是舞蹈的道具。譬如,科左中旗官布博表演的《耍双鼓》是博舞蹈里具有很高技巧难度的鼓技。博双手持塔拉哼格日各,边舞边耍鼓并伴有各种技巧性的动作。两面塔拉哼格日各在博的手里旋转如飞、飘洒自如。

+中国传统文化——蒙古族...

中国传统文化————蒙古族文化 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摘要: 服饰文化是民族文化的精粹和外在呈现,它所代表的,除了衣服的概念之外,更多的还是这个民族千百年来在文明进程中的历史文化积淀、民族特性和人文气息。在某种程度上,一个没有自我服饰文化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历史积淀的民族。 正文: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千百年来,蒙古族过着“逐水草而迁徙”的游牧生活。中国的大部分草原都留下了蒙古族牧民的足迹,因而被誉为“草原骄子”。 蒙古族在科学文化事业 上比较发达,特别是明代以 来,在历史、文学、语言、医 学、天文、地理等方面,对祖 国的科学文化事业作出了重 大贡献。在民间文艺方面,“好力宝”是蒙古族中流传很广的一种演唱形式,马头琴是最富特色的民族乐器。 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现在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分布在中国的东北、西北地区。“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

见唐代。“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 同体。“蒙古”也就由原来的 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 了。 “蒙古包”是满族对蒙古 族牧民住房的称呼。“包”,满语是“家”、“屋”的意思。古时候称蒙古包为“穹庐”、“毡帐”或“毡房”等。 蒙古包呈圆形,有大有小,大者,可纳20多人休息;小者,也能容10几个人。蒙古包的架设很简单,一般是在水草适宜的地方,根据包的大小先画一个画圈,然后沿着画好的圆圈将“哈纳” (用 2.5 米长的柳条 交叉编结而成)架好, 再架上顶部的“乌尼” (长约3 . 2 米的柳条 棍),将“哈纳”和“乌尼”按圆形衔接在一起绑架好,然后搭上毛毡,用毛绳系牢,便大功告成。一户牧民就算在草原上安家落户了。 蒙古包的最大优点就是拆装容易。搬迁简便。架设时将“哈纳”拉开便成圆形的围墙,拆卸时将哈纳折叠合回

科尔沁蒙古族萨满音乐的基本特征

科尔沁蒙古族萨满音乐的基本特征 【摘要】科尔沁草原是蒙、汉杂居的地区,是游牧文化和农耕文化相交融地带。蒙古族科尔沁萨满教受地域环境、生产方式和历史演变的影响,带有鲜明的文化特征,这一特征也影响了其音乐的特色。 【关键词】科尔沁蒙古族;萨满音乐;特征 蒙古族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青海、甘肃、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区,其他散居在宁夏、河北、四川、云南、北京等省、市、区,现有人口4806849①。“蒙古”原为古代室韦诸部中一个部落的称谓。唐代的“蒙兀”、“蒙瓦”以及辽宋金时期的“萌古”、“盲骨子”、”朦骨”、“蒙国”等都是这个后来构成蒙古族核心部落名称的异译。蒙古民族源于古望崮可(今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一个部落。蒙古的先民在山林草泽中,过着“滨散川谷,逐水草而处…每弋猎即相啸聚”埘的原始狩猎生活。泰和六年(公元1206年),出自蒙古部乞颜·孛儿只斤氏族的铁木真在逐步兼并了分散在大漠南北蒙古各部落后,被拥戴为蒙古大汗,号“成吉思汗”建立了蒙古国。原先处于部落分散状态的族众,开始融合为一个具有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语言、共同民族心理的民族共同体。 蒙古科尔沁部是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撒儿及其后裔所属部落。14世纪,科尔沁蒙古人在额尔古纳河、海拉尔河和呼伦湖一带游牧;15世纪初,蒙古鞑靼部阿鲁台遭瓦剌部袭扰,哈布图哈撒儿十四世孙奎蒙克塔斯哈剌率部众东越大兴安岭以东的嫩江流域游牧,遂称“嫩江科尔沁”或称“嫩科尔沁部”,后来统称“科尔沁部”,成为兀良哈地较为著名的蒙古部落,北元时成为蒙古东部具有较大影响的独立势力。明万历二十一年(1693年),科尔沁部首领明安及内喀尔喀五部(扎鲁特、巴林、巴约特、翁吉剌特、乌齐埒特部)首领劳萨遣使者与建州女真努尔哈赤通好并进马匹、骆驼,是蒙古封建主中最早与女真人通使交往者。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科尔沁首领明安将女儿嫁给努尔哈赤,是蒙古封建主中第一个与后金联姻者。不久,明安率其他17个部落首领及3000军民归附后金汗努尔哈赤。 科尔沁蒙古族聚居于漠南之东,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特征的形成,与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直接相关。科尔沁草原是蒙、汉杂居的地方,放牧和垦殖是科尔沁农牧交错区主要两个方式,是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的人类生产活动,这种草原游牧文化和中原农业文化的相互交融构成了科尔沁蒙古族独特的文化特色。②近十几年来,科尔沁蒙古族的萨满乐舞受到了音乐舞蹈理论界的关注。 1蒙古族萨满信仰的历史渊源 蒙古人的萨满信仰源远流长。《多桑蒙古史》载:“珊蛮者,其幼稚宗教之教师也。兼幻人、解梦人、卜人、星者、医师于一身,此辈自以各有其亲狎之神灵,告彼以过去、现在、未来之秘密。击鼓诵咒,逐渐激昂,以至迷罔,及神灵之附身也,则舞跃瞑眩,妄言吉凶,人生大事皆询此辈巫师,信之甚切。”(第31~

西藏民俗文化

西藏民俗文化 藏族是居住在青藏高原上的主体民族。西藏最古老的宗教苯教和主导了西藏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藏传佛教,其影响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而形成了不同于别的民族的民俗风情和审美情趣。西藏民俗文化的内容包含丰富,民俗文物多姿多彩,举凡服饰、饮食、居室、婚丧、节日娱乐等等,都为我们演绎出藏族丰厚的历史文化的变迁与升华的过程。下面就西藏民俗文化的主要内容作一简要介绍。 一、服饰 藏族服饰是青藏高原一道绵延流长的亮丽文化景观,而蕴涵其间的工艺技术、生活情趣、审美观念、道德伦理、宗教信仰都可成为研究西藏文化的活化石。由于地理气候和物产的不尽相同,在藏区内可以说是"百里不同俗,千里不同风",不同的区域在穿着打扮方面各不雷同,呈现出五彩缤纷的风貌。藏袍是藏族的主要衣着,它大襟广袖,用氆氇、呢料、动物皮毛等面料缝制,宽体长身,用带束于腰间。 藏东康巴服饰大气而粗犷,在头、颈、耳、手等处佩戴金、银、象牙、珊瑚、玛瑙、玉石等首饰,腰间挂藏刀、火镰、钱包、鼻烟壶、针线盒等生活用具,既方便实用,又富有装饰效果,整套装束豪气凛然,尽显康巴人桀骜不驯的民族性格。 藏北是广阔的草原和砾石戈壁,那里盛产的羊皮是制作藏袍的主要原料。这种羊皮袍宽大厚重,白日作衣,夜晚当被,就是凭借这种藏袍,人们抵御了藏北高原上严酷的高寒气候。羊皮袍大多是光皮的,有的在袖口、衣襟、下摆等处缝制黑平绒的镶边。夏季牧民们戴着红缨毡帽,腰间佩挂制作精美的火镰、鼻烟壶和腰刀、火枪、扩身符等。这些物品既是他们赖以生存的用具,也是他们的装饰和财富的体现。 羊皮袍也是藏北牧女们的主要服装。她们的羊皮袍上还缝制红、蓝、绿三色绒条作为装饰,平时腰间挂满奶桶钩、针线盒和牧鞭之类的物件,遇到节日喜庆的时候,还挂起串串项链和金银饰品,头发梳理成多股小辫,戴上缀满绿松石、贝壳、银币等的呢绒或氆氇长披。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之下,整套服饰色彩鲜艳动人,极富民族特色。 拉萨地区气候宜人,长期以来是西藏地区政治、宗教、经济、文化的中心。该地区的装束以严整规范著称。拉萨民间女子以毛料或布帛制作短袖夏装,里面穿藏式衬衫,已婚妇女腰间围各色毛线或丝线织成的彩色帮典。冬季穿羔皮长袖藏装,头戴"杨夏帽"。装饰品有珍珠、珊瑚、绿松石等制成的"巴珠"冠及各种耳坠、项链、戒指。世袭贵族夫人头戴"人"字形的珍珠巴珠和珍珠冠,一般的贵夫人只能戴珊瑚巴珠,至于绿松石的大耳坠、胸饰和各种质地的项链是按自家的财力而佩带的。拉萨地区的贵夫人,装扮珠光宝气,饰物细腻而小巧。男子夏季穿毛料或布帛制成的袍子,里面穿藏式衬衫,头戴礼帽,脚蹬皮靴。贵族服装从样式看,与普通藏袍没有大的区别,但质地和花纹都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从服饰上可以看出其社会地位的高低。西藏僧人因其教派不同,装束也有所不同,但服饰颜色大致相同,除噶举派穿白裙外,其余教派均着黄色及红色僧服。 二、饮食 藏族以麦、米、青稞等谷物为食粮,以适宜在高原生长的青稞为主要食物。藏族种植青稞的历史很长,早在距今3500年之前新石器时代晚期贡嘎昌果沟遗址就有古青稞碳化颗粒的出土。青稞炒熟后磨成粉和成面就称作糌粑。糌粑有脱麸的精质糌粑和未脱麸的粗质糌粑之分。糌粑里加入少量的酒、酪浆便可与肉、菜、酥油茶等一同食用。若糌粑内放入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论文

谈谈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现在的国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也不算多,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概念几乎可以说是没有,在这次选修课时我选择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听老师讲了几节课,也观看了譬如孔子,孟子以及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伦理道德之类的影片,所以,我就现在我对中国传统文化浅薄的认识以及我最近参考的文献浅显的说一下中国的传统文化。 在说中国传统文化之前要先阐明一下文化。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和实际活动的方式及其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由于人们生活实践的复杂多样,文化也相应地具有不同的内容、形式和层次。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形态的东西,总是处于不断产生,又不断淘汰的过程中。因而,并不是所有在历史上出现过的文化都可以称之为传统文化,而只有那些具有重要价值,具有生命活力的文化才得以沉淀,保存,延续下来,成为后世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我们将这样的文化称之为传统文化。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早在数千年以前,中国就以独具特色的文化而闻名。其后,经过炎黄子孙长期的创造和积淀,中华的文化愈丰富多姿、博大精深,其成就、其影响,举世罕见。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管是浩如烟海,举世无双的文化典籍,还是瑰丽无比,独具特色的民族艺术,抑或是灿若星辰,光芒四射的文化名人。中国传统文化,以她博大的胸怀,收容着万事万物;以她崇高的精神,荡激着世间百态;以她完美的身姿,展现中华的雄浑;以她最顽强的生命力冲破岁月的湮没;以永远不朽的生机和活力,焕发青春,震撼世界。 五千年的历史,弹指间灰飞眼灭,历史的车轮在泥泞的土地上留下了长长的车辙,然而,传统文化却没有随风而逝,而是,在车辙下却被碾得熠熠生辉。学术界比较赞同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定义是:以中华民族为创造主体,于清晚期以前,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特色和稳定结构的时代传承并影响整个社会历史的,宏大的古典文化体系。传统文化是历史的结晶,但她并不只是博物馆里的陈列品,而是有着鲜活生命的东西。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从文房四宝到四大发明;从中国书法、国画、敦煌壁画到篆刻、印章、太极图;从汉字、甲骨文、钟鼎文到汉代竹简、木版水印,还是到唐诗、宋词、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易经》、《诗经》、《三字经》、《千字文》等中华经典诗文都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代表民族文化先进性和发展方向的,是和我们今天现代社会相互适应、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因此也可以说,中国传统

浅谈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浅谈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及其开发 【摘要】西藏民俗文化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厚重的文化内蕴和特有的高原风采深受世人的瞩目和关注。然而在旅游这一产业中,旅游产业的性质正在发生变化。西藏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在取得很大成绩。本论文除了介绍了西藏特有的民俗文化之外,还就西藏的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做了一些讨论很提出相关意见,希望西藏的民俗文化在开发中必须更新开发理念,使得经济、社会、坏境效益兼得,保护好西藏的民俗文化资源以及推动西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字:西藏民俗文化西藏民俗文化旅游资源 一文献综述 民俗是生活于某一特定地域的民族或人们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习俗惯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的活动方式。显然,民俗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 民俗文化,是指民间民众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民俗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几大类别。物质民俗指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方式及相关的习俗礼仪;社会民俗包含家族村社、婚丧嫁娶及人生礼仪等相关内容;精神民俗则以信仰、节日、民间文学和游艺为其代表。 可持续发展是一种注重长远发展的经济增长模式,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 二西藏民俗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一)西藏民俗文化的形成 考古学和地理学资料表明,青藏高原是人类的故乡之一。至迟在1万至5 万年前,西藏高原便有古人类的活动足迹。发现于藏南定日县苏热、藏北申扎县珠各勒、多格则和各听、阿里日土县扎布等五处地点的达200余件旧石器便是明证。距今四五千年前,西藏各地已普遍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如果说混沌之初人类之始以至旧石器时代民俗文化的具体情形我们还无从知晓,那么,西藏民俗文化的滥觞则有据可考于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昌都卡若原始村落遗址的发掘为我们提供了一幅西藏远古先民生活的图景。卡若遗址位于西藏东部昌都西南约

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

论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及其走向[ 来源:中国民俗学网 | 发布日期: 2012-01-03 | 浏览(2472)人次 | 投稿 | 收藏 ] 王希恩 内容提要:本文对我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现状和发展趋向作了宏观分析。文章认为,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的强烈冲击以及国家和社会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着力弘扬的双重作用,使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呈现出复兴、衰退和变异并存的状况;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尤其是西部大开发的实施和中国加入WTO的完成,这种状况将持续存在并加剧或扩展。为此,文章提出了正确对待衰退、引导健康变异和促进全面繁荣等应对建设。 关键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代化发展趋向 一、影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现状的两个社会背景 (一)现代化的强烈冲击 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冲击,这是世界现代史和当代社会发展中极具普遍性的问题;不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占人口多数的民族还是少数民族,都是如此。在我国改革开放引导的现代化进程中,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交流空前扩大,各种现代传媒的传布速度和传布范围达至空前,各种传统文化受现代文化的冲击也都达至空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一般较汉族和汉族地区的发展要滞后一些,但至少在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便已面临危机:一些民族歌谣、曲艺、传说等开始失传;一些精湛的民族工艺和建筑开始衰微;一些灵验有效的民族医药失去了市场;一些有利于培养人类美德的传统礼仪和习俗被逐渐废弃等等。时至今日,这种状况有增无减。 关于民族传统文化在某一地区具体的纵向变化,云南大学的李子贤教授在一篇文章中提供了他三下怒江峡谷进行田野考察的印象。 第一次是1963年9月。他从昆明出发,乘车、骑马和步行,几乎花了一个月时间才抵达目的地。当时所见所闻,都是原汁原味的传统文化。村寨里的人们都是清一色的民族服饰,人人会唱传统民谣,都能讲上几则故事,能滔滔不绝地讲解各种习俗礼仪的由来,讲述该族神话。每进一家,均受到传统礼仪的接待。村民中几乎没有会讲汉语的。 第二次是1991年秋。一路乘车,仅花了三天的时间。当年只有几间瓦房、十多间草房的贡山县城,已有了一条大街和高层建筑。傈僳族和怒族村寨中已有人经商,村里的一些年轻人已穿上了城里人的时装。村里讲汉语的人多了,但唱传统歌谣和讲述神话、民间故事及各种民俗由来的人则不多了。 第三次是1997年8月。这里的变化已令人惊讶:贡山、福贡、泸水县城高楼林立,各类商店、餐馆、旅馆应有尽有。有的卡拉OK厅的老板就是少数民族。一住进旅馆,就可以和昆明的家人通电话,让人几乎没有已抵达边境少数民族地

尔雅《民俗与文化(1)

作业标题:何谓民俗文化(物态和非物态) 1民俗是通过传媒来进行记载与传播的,但是传媒不会影响民俗的发展。正确答案:× 2民俗是由“民间”和“风俗”组成。 正确答案:√ 3 高雅文化的基础是()。 A、人类 B、社会 C、民俗 D、政治 正确答案:C 4 民俗不具有()特点。 A、集体性 B、政治性 C、地域性 D、民族性 正确答案:B 作业标题:都市民俗与旅游资源 1旅游是一种跨文化的实践活动。 正确答案:√ 2 ()匈牙利人将汽车第一次带到上海。 A、1905年 B、1900年 C、1895年 D、1890年 正确答案:A 3 民俗文化是一种与()密切相关的文化现象。 A、社会群体 B、社会政治 C、自然界 D、人类社会生活 正确答案:D 4政治文化是一国的基础文化。 正确答案:×

乡村民俗与旅游资源 1 乡村民俗物态旅游资源不包含()。 A、古村落 B、乡间民居 C、建筑风格 D、自然风光 正确答案:C 2 非物态都市民俗旅游资源不包含()。 A、传统节日 B、传统娱乐 C、传统民俗文化技艺 D、传统建筑 正确答案:D 3 从建筑风格来讲,山西的()建筑比较多。 A、钟楼 B、四合院 C、大院 D、石塔 正确答案:C 4 都市民俗旅游资源分为物态的资源和非物态的资源。 正确答案:√ 5 一切自然的东西、人文的东西、历史的东西都会被传承。正确答案:× 资源概念的新拓展 1 主导性的资源驱动力是()。 A、人力资源 B、知识 C、社会 D、选项A和选项B 正确答案:D 2

人力资源的本质是()。 A、劳动能力 B、脑力劳动 C、体力劳动 D、智慧的表现 正确答案:A 3 资源是指一切可被人类开发和利用的()的总称。 A、物质 B、能量 C、信息 D、以上答案都正确 正确答案:D 4 人力资源具有时效性和能动性。 正确答案:√ 5 李光耀先生认为当集中化的资源满足于分散化的需求时系统就会奔溃。正确答案:× 民俗旅游资源开发 1 以下()不是资源的范畴。 A、民间传说 B、民间故事 C、民俗风葬 D、封建迷信 正确答案:D 2 通过()可以将资源转化为财富。 A、生产力 B、生产资料 C、人类劳动 D、社会生产 正确答案:C 3 传统经济中占据经济增长且具有主要贡献地位的是()。 A、劳动力 B、自然资源 C、资本

西藏民俗文化论

西藏民俗文化论 西藏,这个耸立于地球之巅、平均海拔4000余米的雪域高原,以其恢宏的气势傲然于世。千百年来,生活于这块高天厚土神奇大地上的藏门珞各族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西藏文化。西藏民俗文化是西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厚重的文化内蕴和特有的高原风采深受世人的瞩目和关注。 一 民俗是生活于某一特定地域的民族或人们共同体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习俗惯制,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的活动方式。显然,民俗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 民俗文化产生的历史十分久远。人类要生存,离不开基本的物质生产活动,衣、食、住、行的物质民俗行为便与人类的活动相伴相生。人类要繁衍发展,离不开两性交媾与生育,自身的生产即“种的繁衍”至关重要,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婚、育习俗。其他诸如信仰、礼仪、节日、游艺等精神民俗也都是在人的活动过程中逐渐出现和形成的。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的活动,便有了文化的创造,也就有了民俗活动形式。民俗文化是人类文化中最古老和最具有生命力的。 民俗文化一般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和精神民俗几大类别。物质民俗指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等生产生活方式及相关的习俗礼仪;社会民俗包含家族村社、婚丧嫁娶及人生礼仪等相关内容;精神民俗则以信仰、节日、民间文学和游艺为其代表。西藏民俗文化囊括和涵盖着人类民俗文化的一切领域和方面,同时,又自成体系,内容极为丰富,具有浓郁的民族与地域特色。 西藏民俗文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二 风情习俗是民族的标识和徽记。一个民族的习俗文化,又是最能体现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精神和民族审美情趣的文化现象。西藏民俗文化,表现了西藏各族人民坚忍不拔的奋进精神、刚毅、强悍的民族性格和诚信无私的道德原则,折射和展示出西藏各族人民的精神风貌。 坚忍不拔、生生不息的奋进精神,是西藏民族精神中最重要的特质。西藏高原,自然环境极为严酷。或冰天雪地、高寒缺氧,或峡谷纵横、山高路险。在这样一个近乎生命禁区的严酷自然环境中,西藏各族人民以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的精神,生生不息、奋斗不止,创造了令世人为之惊叹的灿烂文化。在洪荒远古时代,食物极为匮乏,先民们或采集或狩猎,后又驯养牦牛绵羊,以肉为食以皮为衣。狩猎、耕种缺乏工具,先民们以石以骨以木为器,一步步创造着人类的古老文明。地震、冰雹、洪水、瘟疫等天灾,攻伐、争斗、杀戮等人祸,虽然给高原人带来过种种磨难,但人们仍一以贯之,不屈不挠地顽强生存了下来。经过长达数千年的不懈奋斗,雪域高原上出现了巍然耸峙的雍布拉康、布达拉宫和金碧辉煌的佛堂庙宇。还有汗牛充栋的典籍,独具特色的藏医,瑰丽多姿的艺术,异彩纷呈的民俗文化。正是高原人那坚忍不拔、生生不息的奋进精神,才有了如此辉煌的西藏文化的伟大创造。这种坚忍不拔的奋进精神,今天仍是建设新西藏,开创新生活的动力源泉。 西藏民族刚毅、强悍的民族性格,来自于生存环境的压力和严酷自然环境的磨砺。在生产力水平低下的时代,人在大自然面前显得渺小而无助,惟有力量、勇敢、坚毅与自强不息,才能维系生命的延续和保证民族的发展。因而,崇尚雄健、力量和勇敢成为人们普遍的审美倾向。正是由于大自然的严酷和生存环境的艰难,以及与这一特殊环境相伴相生的生产生活方式,才造就了西藏民族刚毅、强悍的民族性格。 跑马射箭是藏族人普遍喜爱的体育竞技活动,是藏民族勇敢、强悍民族性格的形象表现。赛马场上,一队队骁勇强健的骑手激烈角逐,斗勇斗智,优胜者会受到人们英雄般的崇拜。藏族男子腰挎长刀,头缠色线,身着藏袍,衣饰上缀以虎皮豹皮,处处显现出男子汉的英武阳刚之气。而珞巴族男子头戴熊皮盔帽,身挎弓箭,腰插砍刀,男女饰物均用虎、豹、熊、鹰等猛兽猛禽的爪、牙、骨和羽作装饰。在居室的屋檐和墙壁上吊挂一排排兽角兽头,这也是对力量和勇敢的崇尚和夸耀。@①人亦如此,挽弓佩刀,喜用兽角、牛头作饰。从衣饰、居住、游艺等民俗形式和活动中无不表现出西藏各族人民刚强、豪放的民族性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