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报表说明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报表说明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报表说明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报表说明

一、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季度统计表指标解释

1 ?年度任务数:指本项目地区承担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的年度任务数(每季度均用本项目地区本年度同一任务数上报,注意不包括其他任务数)。

2.检查人数:指本地区统计时段内进行妇科检查,并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或

VIA/VILI检查的人数(即初筛人数)。

3.检查人数中既往接受过宫颈癌检查的人数:指检查人群中在过去接受过宫颈细胞学检查、或醋酸/碘染色、或HPV检测等宫颈癌检查的人数。

4.结案人数:指本地区统计时段内进行宫颈癌检查,并获得最后诊断、治

疗结果和失访的人数(包括:检查结果为正常、异常及失访的人数)。

从第5项上报内容开始,以下皆为季报结案人数.的数据汇总。

5.正常人数:指在结案人群中,经妇科检查以及各项宫颈癌检查未发现异常的人数。

6.宫颈细胞学检查-巴氏分级报告人数:指本地区统计时段内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并以巴氏分类标准填写报告的人数。

8.宫颈细胞学检查-TBS分类报告人数:指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并以TBS分类标准填写报告的人数。

18.醋酸/碘染色实查人数:指本地区统计时段内实际进行醋酸/复方碘染色

肉眼观察检查的人数。

19.醋酸/碘染色异常/可疑人数:指本地区统计时段内进行醋酸/复方碘染色肉眼观察检查结果提示宫颈异常/可疑,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的人数。

20.阴道镜检查应查人数: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TBS诊断系统报告未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巴氏分级系统报告n B级及以上;VIA/VILI检查结果异常/可疑;肉眼直观为宫颈溃疡、肿块或可疑宫颈浸润癌等需直接进行阴道镜检查者。

22.阴道镜检查异常/可疑人数:阴道镜检查结果异常/可疑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人数。

23.生殖道感染总人数: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滴虫性

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外生殖器尖锐湿疣、黏液脓性宫颈炎、宫颈息肉及其他生殖道感染之一的人数。如同一人患有多种感染则算作

1人。

24-26.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患病人数: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的患病人数。

27.外生殖器尖锐湿疣患病人数:指根据临床表现及肉眼观察结果诊断的患病人数。

28.黏液脓性宫颈炎人数:指肉眼见到宫颈口脓性或黏液脓性分泌物且阴道分泌物白细胞计数>1个/HP,并需除外阴道炎。

30.生殖道感染其他人数:指除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外生殖器尖锐湿疣、粘液性宫颈炎、宫颈息肉以外的其他生殖道感染的患病人数。

31.子宫肌瘤人数:指根据临床表现和超声检查诊断的患病人数。

32.其他良性疾病人数:指除外妇科恶性肿瘤及本报表所列妇科疾病以外的其他妇科良性疾病的人数。

33.组织病理检查应查人数:包括阴道镜检查结果异常/可疑;肉眼直观异常直接进行病理检查者。

38.微小浸润癌:指按照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 2009)的临床分期标准中Ia1和Ia2期。又称早期浸润癌,是指只能在显微镜下诊断而临床难以发现的浸润癌。lai和Ia2期应基于取出组织的显微镜检查,切除组织必须包含全部病变,

不论原发病灶是鳞状上皮还是腺上皮,浸润深度不超过上皮基底膜下5mm,水

平扩散不超过7mm。

39.浸润癌:FIGO临床分期标准Ib期及以上。

40.其他恶性肿瘤人数:病理检查结果除宫颈低级别病变(CIN1 )、高级别病变(CIN2和CIN3)、原位腺癌(AIS)、微小浸润癌、浸润癌之外,病理检查结果报告的其他恶性肿瘤的人数。

41.宫颈病变治疗随访人数:指对病理检查结果为高级别病变(CIN2和CIN3)、原位腺癌、微小浸润癌或浸润癌的患者,自告知患者应作治疗之日起满

3个月,追踪到治疗结果的人数。

42.宫颈病变治疗人数:指病理检查结果为高级别病变(CIN2和CIN3 )、原位腺癌、微小浸润癌或浸润癌的患者接受了手术、化疗或放疗等方式治疗的人数。

43.备注:填写其他恶性肿瘤的名称,及其他特殊情况。

二、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季度统计表逻辑关系

1.2 >3

2.4 >5

3.6 >7

4.8 >9+10+11+12+13+14+15+16+17

5.18 > 19

6.20 > 21 > 22

7.20 >7+9+10+11+12+13+14+15+16+17+19

8.23 <24+25+26+27+28+29+30

9.33 > 34

10.34 >35+36+37+38+39+40

11.42 < 41 < 36+37+38+39

三、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个案登记表填表说明

1■表格编号说明

所有接受检查的个人资料需要统一编码,编码共16位,第1?6位为项目地

区编码,是由国家统一编制的行政区划代码,其中包括省编码2位、地市编码2 位、县区编码2位;7?8为乡镇/街道编码2位,9?11为行政村/居委会编码3 位;第12?16位为检查对象顺序编码(是被抽样行政居委会/村内检查对象的顺序编码)。

例如: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大成桥乡永盛村第1000名检查对象编码可设为430181-01-001-01000

如果抽取的居民/村民小组中检查对象数量少于样本量要求,应追加抽取附

近的居民/村民小组,追加抽取的居委会/村的编码顺次为“ 02 03……”如果该

乡(镇)/街道所有村/居委会中检查对象仍少于样本量要求,则追加抽取附近的乡(镇)/街道,追加抽取的乡(镇)/街道编码顺次为“ 02 03

例如: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大成桥乡所选取的永盛村中检查对象少于样本量要

求,贝U追加抽取北山村中符合条件的检查对象,贝U北山村中某检查对象为大成桥乡第3000名检查对象,其编码可设置为430181-01-002-03000

怀孕次数环娩次数(如为双胎分娩次数填写1次)

3.阴道镜检查失访定义

阴道镜检查失访指,自告知应作阴道镜检查之日起至满3个月,仍未追踪到阴道镜检查结果者。

4.最后诊断异常定义:

最后诊断异常包括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异常、临床及化验室检查结果异常情况,包括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及其他良性疾病等。如阴道镜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和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不相符,应填报病变严重者。.

5■常见子宫颈病变的病理诊断名称及描述

(1)阴性/炎症

(2)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包括CIN I、p16染色阴性的CIN II 级病变、HPV感染所致的湿疣病变。

(3)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包括p16染色阳性的CIN II、CINIII

以及以前旧命名的重度非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4)宫颈原位腺癌

(AIS )。

(5)浅表(早期或微小)浸润癌(包括鳞状细胞癌和腺癌)。

(6)宫颈浸润癌(包括鳞状细胞癌和腺癌)。

(7)其他:上述病理诊断内容不能涵盖的病变,如小细胞癌,肉瘤等按照WHO 分类诊断命名。

6.治疗失访定义

治疗失访指自告知应做手术、化疗或放疗等方式的治疗之日起满3个月,仍未追踪到结果者。

7■接受治疗定义

接受治疗指病理检查结果为宫颈高级别病变(原CIN2及CIN3)、原位腺癌、微小浸润癌、浸润癌及其他生殖道恶性肿瘤的患者接受了手术、化疗或放疗等方式的治疗。

&填写个案卡时请在相应选项上画圈。

四、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季度统计表指标解释

1?年度任务数:指本项目地区承担农村乳腺癌检查项目的年度任务数(每季度均用本项目地区本年度同一任务数上报,注意不包括其他任务数)。

2.检查人数:指本地区统计时段内进行乳腺临床及彩色超声检查的人数(即初筛人数)。

3.检查人数中既往接受过乳腺癌检查的人数:指检查人群中在过去接受过乳腺临床、彩色超声、乳腺X线摄片等方法检查的人数。

4.结案人数:指本地区统计时段内进行乳腺癌检查,并获得最后诊断、治疗和失访

(4)宫颈原位腺癌

(AIS )。

的人数(包括:检查结果为正常、异常及失访的人数)

从第5项上报内容开始,以下皆为季报结案人数的数据汇总。

21.其他乳腺良性疾病:除乳腺纤维腺瘤和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以外的其他乳腺良性疾病,不包括乳腺增?生.。

22.组织病理检查应查人数:乳腺超声检查结果4级、5级,乳腺X线检查结果4、5级,以及临床医生综合评估后进行病理检查者(指乳腺X线检查后0 级和3级需活检者)。

23.组织病理检查实查人数:随访到的患者中有病理检查结果的人数。

29.其他恶性肿瘤:病理检查结果除了不典型增生、小叶原位癌、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之外,病理检查结果报告的其他恶性肿瘤的人数。

30.TNM分期应分期人数:指应对小叶原位癌、导管原位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及其他恶性肿瘤进行分期的人数。

31.TNM分期获得分期人数:指实际获得小叶原位癌、导管原位癌、浸润性

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的病理分期(P TNM)和/或临床分期(C TNM)的人数。

32-36指病理分期或者临床分期的具体期别。优先填写病理分期,如未获得病理分期,则填写临床分期。

37.治疗随访人数:指对病理检查结果为不典型增生、小叶原位癌、导管原

位癌、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及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自告知患者应作治

疗之日起满3个月,追踪到治疗结果的人数。

38.治疗人数:指组织病理检查结果为不典型增生、小叶原位癌、导管原位癌、浸

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及其他恶性肿瘤患者接受治疗的人数。

39.备注:填写其他恶性肿瘤的名称,及其他特殊情况

五、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季度统计表逻辑关系

1.2>3

2.4>5

3.5=6+7+8+9+10+11

4.12=13+14+15+16+17+18

5.22>23>24+25+26+27+28+29

6.30 > 31

7.3仁32+33+34+35+36

8.37 > 38

9.38<24+25+26+27+28+29

六、农村妇女乳腺癌检查项目个案登记表填表说明

1.检查表格编号说明

与宫颈癌检查项目个案登记表一致。

2.绝经中不确定”的定义

年龄V 60岁的子宫切除术后为不确定。

3.乳腺超声评估BI-RADS分级描述

乳腺超声筛查描述的重点病灶是指可疑恶性的病灶和最大的实性良性病灶。

(1)如果有多个病灶,应描述可疑乳腺癌的病灶;

(2)如果考虑均为良性,则描述肿块最大的病灶;

(3)如果复杂性囊肿可疑恶性,则予以重点描述;

(4)如果有多个可疑恶性病灶,除过描述最大的以外,其它者可在补充描

述中指出。

具体描述如下:

0级:现有影像未能完成评估,需要其他影像检查进一步评估或与既往检查

比较。

1级:阴性,超声上无异常发现。

2级:良性发现,基本上可以排除恶性。

3级:良性可能性大,建议短期随访。

4级:可疑恶性,应考虑活检。

5级:高度提示恶性,应积极处理。

4.乳腺X线检查BI-RADS分级描述

如果有多个病灶,应注明最高级别的病灶。具体描述如下:

0级:现有影像未能完成评价,需要增加其它影像检查,包括加压点片、加压放大、加拍其它体位,或行超声检查。

1级:阴性,乳腺X线检查无异常发现。

2级:肯定良性发现,存在明确的良性病灶,无恶性征象。

3级:良性可能大的病灶(恶性可能性V 2%),建议短期随访。

4级:可疑异常,但不具备典型的恶性征象(恶性可能性2-95%),应考虑活检。

5级:高度提示恶性的病灶(恶性可能性〉95%),有典型乳腺癌的影像学特征,临床应采取适当措施。

5.最终随访结果中失访定义

指自告知应作病理检查或手术治疗之日起满3个月,仍未追踪到结果者。

6■最后诊断(病理结果)中其他乳腺良性疾病

包括乳腺脂肪瘤、乳腺平滑肌瘤、乳腺错构瘤、乳腺神经纤维瘤、乳腺神经鞘瘤、乳腺血管瘤、乳腺颗粒细胞瘤、乳腺淋巴管瘤、乳腺大汗腺腺瘤、乳头腺癌、乳腺叶状肿瘤等。

7■最后诊断(病理结果)中乳腺癌其他类型

包括病理诊断为小管癌、浸润性筛状癌、髓样癌、分泌粘液的癌、神经内分泌肿瘤、浸润性乳头状癌、浸润性微乳头状癌、大汗腺癌、化生性癌、富脂质癌、分泌型癌、炎症性癌等。

8■乳腺癌TNM分期的填写

(1临床分期(cTNM分期)

通过物理诊断、影像学检查、病理活检等手段得到肿瘤分期的信息。往往是医师对患者治疗前进行诊断时所作出的分期。

(2)病理分期(pTNM分期)

仅限于接受确定性手术和术后病理检查的病例,是综合了临床分期和手术结果所作出的分期。

9■接受治疗定义

指病理检查结果为不典型增生性病变、原位癌、导管内乳头状癌、微小浸润癌或浸润癌及乳腺其他恶性肿瘤的患者接受了手术、化疗或放疗等方式的治疗。

10.填写个案卡时请在相应数字选项上画圈,或在相应m画乙

2017年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实施方案

2017年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实施方案 为落实我县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切实维护广大妇女的健康权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乳腺癌、子宫颈癌(以下简称“两癌”),降低死亡率,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水平,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对全县35周岁至64周岁农村妇女开展宣传、健康教育并进行“两癌”检查的方式,提高农村妇女“两癌”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探索建立以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全社会参与的妇女“两癌”防治模式和协作机制,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 (二)年度目标 1.从2017年4月份开始,利用5个月时间为全县 2.5万名农村适龄妇女开展“两癌”免费检查。 2.2017年承担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工作人员的培训覆盖率100%。 3.项目镇妇女“两癌”的治疗率达到95%以上,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

4.建立“两癌”检查可疑病例转诊绿色通道,为特困家庭“两癌”患者提供减免治疗。 5.通过开展“两癌”检查工作,总结经验,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县“两癌”检查服务模式和优化方案,逐步形成定期为农村妇女进行“两癌”检查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项目实施单位 根据市卫计委下达的任务及完成时间、质量要求,综合考虑人员资质、设施设备、服务能力等条件,确定高作、沙集、凌城、邱集、李集、桃园、姚集、古邳、魏集、浦棠等10家卫生院和县妇计中心为2017年“两癌”检查实施单位(具体任务数见附件3)。 三、项目实施范围与内容 (一)范围和对象 2017年开展单位所属辖区35周岁至64周岁的本县户籍农村妇女。 (二)项目内容 1.宫颈癌检查: (1)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和革兰染色检查。 (2)宫颈脱落细胞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包括取材、涂片、固定、染色以及采用TBS描述性或巴氏分级报告对宫颈细胞进行评价。

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

两癌检查项目实施 方案

平度市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促进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切实做好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以下简称“两癌”)检查工作,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水平,根据青岛市《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工作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总体目标 自开始,为我市35-59岁农村户籍妇女进行“两癌”检查。经过健康宣传、健康教育和定期检查等方式,提高”两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逐步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探索适合我市的“两癌”防治模式和协作机制,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二)年度目标 1、 - 为我市60000农村妇女开展“两癌”检查。其中完成6000人,和分别完成27000人。 2、提高检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到承担农村妇女“两癌”检查人员的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 3、到我市农村妇女“两癌”防治知识知晓率在基础上提高30%。 4、探索适合我市的“两癌”检查服务模式和优化方案,逐步形成定期为农村妇女进行“两癌”检查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 二、项目范围和项目内容 (一)项目范围 完成本项目应查人数的10%, 和分别完成应查人数的45%。根据青岛

(二)项目内容 1. 宫颈癌检查 1.1 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检查 1.1.1妇科检查:包括盆腔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革兰氏染色检查。 1.1.2 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检查:包括取材、涂片、固定、染色以及采用TBS描述性或巴氏分级报告对宫颈细胞进行评价。 1.2 阴道镜检查 对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检查结果可疑者或阳性者进行阴道镜检查。 1.3 组织病理学检查 对阴道镜检查可疑者或阳性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2. 乳腺检查 2.1 乳腺的临床检查 对接受检查的妇女均进行乳腺的视诊、触诊。 2.2 乳腺彩超检查 对乳腺临床检查可疑者和高危人群进行乳腺彩超检查。 2.3 钼靶X-线检查 对乳腺彩超检查可疑者或阳性者,进行钼靶X-线检查。 3. 人员培训 3.1 管理人员培训内容 本项目实施方法、项目实施方案(包括本项目的项目管理制度和具体要求等,如项目工作计划、信息上报和相关要求,财务管理的要求等)。 3.2医疗技术人员培训内容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个案表和季报表

第一部分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信息报表

(二)指标解释 1.年度任务数:指本项目地区承担国家农村宫颈癌检查项目的年度任务数(每季度均用本项目地区本年度同一任务数上报,注意不包括 ...其他任务数)。 2. 检查人数:指本地区统计时段内进行妇科检查,并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或VIA/VILI检查、或HPV检测的人数(即初筛人数)。 3.检查人数中既往接受过宫颈癌检查的人数:指检查人群中在过去接受过宫颈细胞学检查、或醋酸/碘染色、或HPV检测等宫颈癌检查的人数。 4.结案人数:指本地区统计时段内进行宫颈癌检查,并获得最后诊断、治疗结果和失访的人数(包括:检查结果为正常、异常及失访的人数)。 从第5项上报内容开始,以下皆为季报结案人数 ....的数据汇总。 5. 正常人数:指在结案人群中,未发现任何妇科检查异常和妇科疾病 ................的人数。 6. 宫颈细胞学检查-巴氏分级报告人数:指本地区统计时段内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并以巴氏分类标准填写报告的人数。 8. 宫颈细胞学检查-TBS分类报告人数:指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并以TBS 分类标准填写报告的人数。 18. 醋酸/碘染色实查人数:指本地区统计时段内实际进行醋酸/复方碘染色肉眼观察检查的人数。 19. 醋酸/碘染色异常/可疑人数:指本地区统计时段内进行醋酸/复方碘染色肉眼观察检查结果提示宫颈异常/可疑,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的人数。 20. HPV检测人数:指本地区统计时段内应用HPV DNA检测方法进行宫颈癌初筛的人数,如果HPV DNA和细胞学同时应用进行初筛,则计入宫颈细胞学检查人数。 21. HPV阳性人数:应用HPV DNA检测方法进行宫颈癌初筛,结果报告为高危亚型阳性的人数。 22. HPV阳性妇女细胞学检查人数:应用HPV DNA检测方法进行宫颈癌初筛,结果报告为阳性者行宫颈细胞学检查的人数。 23. HPV阳性妇女细胞学检查异常人数:HPV初筛结果阳性妇女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巴氏分级结果报告为IIB级及以上人数,或TBS分类结果报告为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人数。 24-26. 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患病人数: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的患病人数。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实施方案

年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实施方案 为落实我县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切实维护广大妇女的健康权益,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乳腺癌、子宫颈癌(以下简称“两癌”),降低死亡率,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水平,根据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对全县周岁至周岁农村妇女开展宣传、健康教育并进行“两癌”检查的方式,提高农村妇女“两癌”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探索建立以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全社会参与的妇女“两癌”防治模式和协作机制,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 (二)年度目标 .从年月份开始,利用个月时间为全县万名农村适龄妇女开展“两癌”免费检查。 .年承担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工作人员的培训覆盖率。 .项目镇妇女“两癌”的治疗率达到以上,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以上。 .建立“两癌”检查可疑病例转诊绿色通道,为特困家庭“两

癌”患者提供减免治疗。 .通过开展“两癌”检查工作,总结经验,进一步探索适合我县“两癌”检查服务模式和优化方案,逐步形成定期为农村妇女进行“两癌”检查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项目实施单位 根据市卫计委下达的任务及完成时间、质量要求,综合考虑人员资质、设施设备、服务能力等条件,确定高作、沙集、凌城、邱集、李集、桃园、姚集、古邳、魏集、浦棠等家卫生院和县妇计中心为年“两癌”检查实施单位(具体任务数见附件)。 三、项目实施范围与内容 (一)范围和对象 年开展单位所属辖区周岁至周岁的本县户籍农村妇女。 (二)项目内容 .宫颈癌检查: ()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和革兰染色检查。 ()宫颈脱落细胞液基薄层细胞检测()。包括取材、涂片、固定、染色以及采用描述性或巴氏分级报告对宫颈细胞进行评价。 ()阴道镜检查。对宫颈脱落细胞检查结果可疑者或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 ()组织病理学检查。对阴道镜检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报表说明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报表说明 一、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季度统计表指标解释 1 ?年度任务数:指本项目地区承担农村妇女宫颈癌检查项目的年度任务数(每季度均用本项目地区本年度同一任务数上报,注意不包括其他任务数)。 2.检查人数:指本地区统计时段内进行妇科检查,并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或 VIA/VILI检查的人数(即初筛人数)。 3.检查人数中既往接受过宫颈癌检查的人数:指检查人群中在过去接受过宫颈细胞学检查、或醋酸/碘染色、或HPV检测等宫颈癌检查的人数。 4.结案人数:指本地区统计时段内进行宫颈癌检查,并获得最后诊断、治 疗结果和失访的人数(包括:检查结果为正常、异常及失访的人数)。 从第5项上报内容开始,以下皆为季报结案人数.的数据汇总。 5.正常人数:指在结案人群中,经妇科检查以及各项宫颈癌检查未发现异常的人数。 6.宫颈细胞学检查-巴氏分级报告人数:指本地区统计时段内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并以巴氏分类标准填写报告的人数。 8.宫颈细胞学检查-TBS分类报告人数:指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并以TBS分类标准填写报告的人数。 18.醋酸/碘染色实查人数:指本地区统计时段内实际进行醋酸/复方碘染色 肉眼观察检查的人数。 19.醋酸/碘染色异常/可疑人数:指本地区统计时段内进行醋酸/复方碘染色肉眼观察检查结果提示宫颈异常/可疑,需要进一步进行阴道镜检查的人数。 20.阴道镜检查应查人数:包括宫颈细胞学检查TBS诊断系统报告未明确意义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及以上;巴氏分级系统报告n B级及以上;VIA/VILI检查结果异常/可疑;肉眼直观为宫颈溃疡、肿块或可疑宫颈浸润癌等需直接进行阴道镜检查者。 22.阴道镜检查异常/可疑人数:阴道镜检查结果异常/可疑需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的人数。 23.生殖道感染总人数: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为滴虫性 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外生殖器尖锐湿疣、黏液脓性宫颈炎、宫颈息肉及其他生殖道感染之一的人数。如同一人患有多种感染则算作 1人。 24-26.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细菌性阴道病患病人数:指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确诊的患病人数。

2017年农村妇妇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工作计划(参考模板)

农村妇妇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工作计划 一、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 通过对35-64岁农村妇女免费进行两癌检查,切实掌握我县妇女病的发病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疗,不断提高广大农村妇女健康水平。积极探索妇女病治疗方法,降低妇女发病率,提高治愈率,尤其是通过普查及时发现宫颈癌、乳腺癌等严重威胁妇女健康的疾病,及时进行有效的治疗。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协助,逐步形成维护妇女健康的长效机制,增强我县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促进县城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 (二)具体目标 1、2017年为35-64岁的13500名农村妇女做宫颈癌检查,为3500名农村妇女做乳腺癌检查。 2、2017年承担农村妇女两癌检查人员培训筛查覆盖率达100%,提高医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 3、逐步提高我县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两癌知晓率达60%以上。 4、积极探索,总结经验,进一步探索适合基层的宫颈癌检查服务模式和优化方案,逐步形成定期为农村妇女进行宫颈癌检查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 二、项目范围 按照省开展两癌检查工作要求,2017年完成13500名农村妇女的宫

颈癌免费检查,

3500名农村妇女乳腺癌免费检查。 (一)项目对象 检查对象全县持有农村户籍的自愿参加并且能接受检查的35-64岁农村适龄妇女,其中,孕期、产褥期妇女暂不检查,所有接受宫颈癌对象需要签知情同意书。 (二)项目内容 1、宫颈检查 1.1妇科检查:包括盆腔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 1.2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检查:包括取材、涂片、固定、染色以及不用TBS描述性对宫颈细胞进行评价。 1.3阴道镜检查:对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检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以及肉眼检查异常者进行阴道。 1.4 组织病理学检查:对阴道镜检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2、乳腺癌检查 2.1 乳腺临床检查:对接受检查的妇女均进行乳腺的视诊、触诊。2.2 乳腺彩色B超检查:对接受检查的妇女均进行乳腺彩色B超检查。 2.3乳腺钼靶机X线检查:对乳腺彩色B超检查可疑或异常者进行乳腺钼靶X线检查。 3、人员培训 项目实施的管理人员和医疗技术人员参加省卫生厅组织的统一培训。

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

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 为提高农村适龄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以下简称妇女“两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两癌”死亡率,提高我市广大农村妇女健康水平,逐步形成维护妇女健康的长效机制。根据省卫生厅、省妇联《关于印发x年x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实施方案的总结》(x[x]569号)及x卫生局《关于印发x年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的总结》(x[x]31号)要求,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x年完成5000名适龄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任务。 (二)医疗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提高,承担妇女“两癌”检查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100%。 (三)通过宣传、健康教育和进行妇女“两癌”检查试点,逐步提高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项目镇妇女“两癌”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 (四)探索适合基层的妇女“两癌”检查服务模式和优化方案,逐步形成定期为妇女进行“两癌”检查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 二、项目实施地区、检查对象及任务 (一)项目地区 x年,在x镇、x镇、x镇3个镇范围内实施。 (二)检查对象

项目地区35-64岁农村妇女。 (三)任务数 x镇2000人,x镇2000人,x镇1000人,合计5000人。 三、项目内容与方法 (一)宫颈癌检查项目内容与方法 1.问卷调查:包括受查对象基本信息及与宫颈癌相关的健康信息。 2.妇科检查:包括盆腔检查及阴道分泌物常规检查。 3.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检查:包括取材、涂片、固定、染色以及采用TBS描述性或巴氏分级报告对宫颈细胞进行评价。 4.阴道镜检查:对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检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 5.组织病理学检查:对阴道镜检查结果可疑或异常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6.组织病理学检查异常者告知其转诊:对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异常者,告知其到二级及以上医院进行诊断治疗。 (二)乳腺癌检查项目内容与方法 1.问卷调查:包括受查对象基本信息及与乳腺癌相关的健康信息。 2.乳腺临床检查:对受查妇女均进行乳腺的视诊、触诊检查。 3.乳腺彩色B超检查:不论受查对象乳腺临床检查有无阳性发现,均进行乳腺彩色B超检查。

2010年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管理方案

2010年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管理方案 为提高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以下简称“两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提高广大农村妇女健康水平,根据卫生部、全国妇联《关于印发<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卫妇社发…2009?61号)及系列文件,卫生部、财政部、全国妇联决定在2010年继续实施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补助经费,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一、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 本项目通过宣传、健康教育和为全国35岁-59岁农村妇女进行“两癌”检查等方式,提高“两癌”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探索建立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协作、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全社会参与的妇女“两癌”防治模式和协作机制,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广大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 (二)年度目标。 1.2010年为400万农村妇女开展宫颈癌检查,为40万农村妇女开展乳腺癌检查。 2.提高检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2010年承担农村妇女“两癌”检查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

3.2010年项目地区妇女“两癌”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50%以上。 4.通过试点,总结经验,进一步探索适合基层的“两癌”检查服务模式和优化方案,逐步形成定期为农村妇女进行“两癌”检查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 二、项目范围和内容 (一)项目范围。 在全国31个省(区、市)的221个县(区)开展宫颈癌检查,其中东部30个县(区),中部78个县(区),西部113个县(区),各项目县应当在2009年完成项目应查总人数20%的基础上,2010年完成项目应查总人数的40%。在全国200个县(区)开展乳腺癌检查,每县每年完成2000人。 (二)项目内容。 1.宫颈癌检查 1.1妇科检查:包括盆腔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革兰染色检查。 1.2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检查或醋酸染色检查/复方碘染色检查(VIA/VILI)。 宫颈脱落细胞检查:包括取材、涂片、固定、染色以及采用TBS描述性或巴氏分级报告对宫颈细胞进行评价。 醋酸染色检查及复方碘染色检查(VIA/VILI):仅限于资源匮乏、没有宫颈脱落细胞检查条件(包括设备、读片人

最新两癌项目培训小结

为切实做好滕州市龙阳镇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工作,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水平,4月29日上午,在滕州市龙阳镇便民会议室召开2020年龙阳镇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启动暨培训会,市妇保院专家、龙阳镇分管镇长、镇妇联、卫计办、卫生院相关负责人和专业技术人员、村卫计专职和乡医等参加会。 会议由该卫生院夏院长主持,会上传达了上级有关会议精神,学习了《滕州市2020年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实施方案》,宣读了《龙阳镇2020年农村妇女两癌筛查项目实施方案》和工作制度,成立了项目领导技术小组,明确了项目工作流程、实施过程中市、镇、村各级人员职责和信息收集上报等相关内容。同时,市妇保院吴苹主治医师就项目工作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和具体要求进行了培训。两癌筛查对象为辖区内35—64岁的农村户籍妇女,检查内容包括妇科检查、宫颈脱落细胞液基细胞学检查和乳腺彩超检查等。 会议指出,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妇女的身体健康,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开展好此项工作,目的在于让更多的妇女同胞享受政府的惠民政策,降低患癌的危险因素,自觉参与早期筛查,最终使广大妇女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切实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 会议要求,全体卫计专职、乡医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齐心协力、真抓实干,将这项惠及广大农村妇女安康福祉的大事做好做实做出成效,为促进妇女的进步与发展,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9月29日,宿迁市2018年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培训班在市卫计委成功举办,来自各县区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组成员、全市二级及以上医院妇检、病理、阴道镜、彩超和钼靶等负责人或骨干,各县区保健所(院)分管理领导、项目办负责人及信息报送人员共200人参加了培训。市卫计委医政处处长、保健院院长张志猛,市保健院王静副院长出席培训班开班典礼。 本次培训班特邀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省妇幼保健院林红军、邢燕、蒋小青及市专家库成员林红军、管小青、凌冰等知名专家前来授课,培训内容包括宫颈癌的三级预防、规范化的TCT标本采集、筛查结果(TBS)解读、阴道镜检查方法、乳腺常见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乳腺超声检查规范及 BI-RADS分级评估、乳腺钼靶检查技术、两癌病历检查规范及图片报告解读等。 培训结束后,市卫计委基妇处处长陈新颖对培训班进行总结,并对今后工作提出具体要求,一是参会人员要珍惜本次培训学习机会,认真领会培训内容,传达会议精神,查找项目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二是要求加强项目质控,市级每年质控2-3个县区,县级要全面质控,使两癌项目质控工作常态化;三是强调质控结果应用,提高项目服务质量及水平。

两癌筛查工作方案

两癌筛查工作方案 两癌筛查工作方案 __玉山县xx年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各部门,县直各单位: 经县政府同意,现将《玉山县xx年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xx年8月29日 玉山县xx年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 实施方案 为落实深化医改重点工作任务,提高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两癌死亡率,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水平,根据省卫生厅、省 __、省妇女联合会《 __xx年江西省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 __》(赣卫妇社字[xx]1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宣传、健康教育以及全县35-64岁农村妇女进行两癌检查等形式,提高两癌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探索建立以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全社会参与的妇女两癌防治模式和协作机制,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广大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

(二)年度目标 1. xx年足额完成省级下达的两癌检查项目目标任务,其中宫颈癌任务数为13500人、乳腺癌任务数为2000人。 2. 提高检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承担农村妇女两癌检查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 3. xx年全县妇女两癌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60%以上。 4. 探索适合我县实际的两癌检查服务模式和优化方案,逐步形成定期为农村妇女进行两癌检查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 二、项目范围 xx年起在全县范围内开展宫颈癌、乳腺癌检查,筛查工作首先定在冰溪镇、岩瑞镇、横街镇、四股桥乡等四个乡镇,然后分阶段延伸到其余各乡镇。 三、项目内容 (一)宫颈癌检查 1. 妇科检查:包括盆腔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革兰染色检查。 2. 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检查或醋酸染色检查/复方碘染色检查(VIA/VILI)。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检查:包括取材、涂片、固定、染色以及采用TBS描述性报告对宫颈细胞进行评价。绝经后妇女应采用此法。

“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

平度市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政策,促进城乡居民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切实做好农村妇女乳腺癌、宫颈癌(以下简称“两癌”)检查工作,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水平,根据青岛市《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工作方案》,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总体目标 自2009年开始,为我市35-59岁农村户籍妇女进行“两癌”检查。通过健康宣传、健康教育和定期检查等方式,提高”两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逐步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探索适合我市的“两癌”防治模式和协作机制,提高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 (二)年度目标 1、2009-2011年为我市60000农村妇女开展“两癌”检查。其中2009年完成6000人,2010年和2011年分别完成27000人。 2、提高检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到2010年承担农村妇女“两癌”检查人员的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 3、到2010年我市农村妇女“两癌”防治知识知晓率在2009年基础上提高30%。 4、探索适合我市的“两癌”检查服务模式和优化方案,逐步形成定期为农村妇女进行“两癌”检查的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 二、项目范围和项目内容 (一)项目范围 2009年完成本项目应查人数的10%,2010年和2011年分别完成应查人数的45%。根据青岛市分配的免费检查人数,按照各镇(街道)农村人口数比例进行分解。 (二)项目内容 1. 宫颈癌检查 1.1 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检查 1.1.1妇科检查:包括盆腔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革兰氏染色检查。 1.1.2 宫颈脱落细胞巴氏检查:包括取材、涂片、固定、染色以及采用TBS描述

2019年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实施方案

2019年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实施方案 为落实我县妇幼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工作,切实维护广大妇女的健康权益,早期发明、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严峻危害妇女健康的乳腺癌、子宫颈癌〔以下简称“两癌”〕,降低死亡率,提高农村妇女健康水平,依照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和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一〕总体目标 通过对全县35周岁至64周岁农村妇女开展宣传、健康教育并进行“两癌”检查的方式,提高农村妇女“两癌”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探究建立以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全社会参与的妇女“两癌”防治模式和协作机制,提高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广大农村妇女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 〔二〕年度目标 1.从2017年4月份开始,利用5个月时间为全县 2.5万名农村适龄妇女开展“两癌”免费检查。 2.2017年承担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工作人员的培训覆盖率100%。 3.项目镇妇女“两癌”的治疗率达到95%以上,防治知识知

晓率达到80%以上。 4.建立“两癌”检查可疑病例转诊绿色通道,为特困家庭“两癌”患者提供减免治疗。 5.通过开展“两癌”检查工作,总结经验,进一步探究适合我县“两癌”检查服务模式和优化方案,逐步形成定期为农村妇女进行“两癌”检查的长效工作机制。 【二】项目实施单位 依照市卫计委下达的任务及完成时间、质量要求,综合考虑人员资质、设施设备、服务能力等条件,确定高作、沙集、凌城、邱集、李集、桃园、姚集、古邳、魏集、浦棠等10家卫生院和县妇计中心为2017年“两癌”检查实施单位〔具体任务数见附件3〕。 【三】项目实施范围与内容 〔一〕范围和对象 2017年开展单位所属辖区35周岁至64周岁的本县户籍农村妇女。 〔二〕项目内容 1.宫颈癌检查: 〔1〕妇科检查、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和革兰染色检查。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管理工作规范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管理工作规范 一、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为35-64岁农村妇女进行免费宫颈癌检查和乳腺癌检查,普及“两癌”防治知识,增强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技能,提高“两癌”早诊率。完善妇女“两癌”防治工作机制,探索适宜服务模式,提高基层“两癌”防治水平。逐步降低“两癌”死亡率,改善农村妇女健康状况。 (二)具体目标。 1.不断扩大“两癌”检查覆盖范围和覆盖人数,在贫困地区以县为单位实现“两癌”检查工作全覆盖。逐步提高“两癌”检查目标人群覆盖率。 2.宫颈癌早诊率达到90%以上,乳腺癌早诊率达到60%以上。对检查异常/可疑病例的随访管理率达到95%以上。 二、项目对象和范围 (一)服务对象。35-64岁农村妇女。 (二)项目范围。31个省(区、市)。在同一项目地区尽可能整合开展宫颈癌、乳腺癌两项检查。 三、项目内容 (一)宫颈癌检查。 1.妇科检查。包括盆腔检查及阴道分泌物湿片显微镜检查/革兰染色检查。 2.宫颈癌初筛,包括以下检查方法。

(1)宫颈细胞学检查。包括取材、涂片、固定、巴氏染色以及采用TBS描述性报告对宫颈细胞进行评价。 (2)HPV检测(HPV高危亚型检测或HPV高危分型检测):包括取材、保存、实验室检测及报告。HPV检测所采用的技术平台及其产品至少要包含世界卫生组织明确确认的13种以上的高危型型别,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等亚型,确保检测质量。对HPV高危亚型检测结果阳性或HPV高危分型检测结果为其他高危型者应当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查。 采用其他检查方法的,须经省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认可,并报省级卫生健康委备案。 3.阴道镜检查。对HPV高危分型检测结果为16,18型、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可疑者以及肉眼检查异常者进行阴道镜检查。 4.组织病理学检查。对阴道镜检查结果异常/可疑者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 (二)乳腺癌检查。 1.乳腺体检和乳腺彩超检查。对接受检查的所有妇女进行乳腺视诊、触诊和乳腺彩超检查,乳腺彩超检查结果采用乳腺影像分级评估报告系统(以下简称BI-RADS分级评估报告系统)。 2.乳腺X线检查。对乳腺彩超检查BI-RADS分级0级以及3级者,进行乳腺X线检查,乳腺X线检查结果采用BI-RADS 分级评估报告系统。 3.组织病理检查。对乳腺彩超检查BI-RADS分级4级和5

卫生部、全国妇联关于印发《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

卫生部、全国妇联关于印发《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管 理方案》的通知 【法规类别】妇幼卫生 【发文字号】卫妇社发[2009]61号 【发布部门】卫生部(已撤销)全国妇女联合会 【发布日期】2009.06.24 【实施日期】2009.06.24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E0303 卫生部、全国妇联关于印发《农村妇女 “两癌”检查项目管理方案》的通知 (卫妇社发〔2009〕6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妇联: 为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及《国务院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国发〔2009〕12号)关于实施国家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有关要求,加强农村妇女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工作,卫生部与全国妇联共同决定在全国农村妇女中开展“两癌”检查项目。现将《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管理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九年六月二十四日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管理方案 为提高农村妇女宫颈癌和乳腺癌(以下简称“两癌”)的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提高广大农村妇女健康水平,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确定的重点工作,卫生部、财政部、全国妇联决定从2009年开始实施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补助经费,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农村妇女“两癌”检查。 一、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 本项目通过宣传、健康教育和为全国35~59岁农村妇女进行“两癌”检查等方式,提高“两癌”早诊早治率,降低死亡率,探索建立以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区域医疗资源整合、全社会参与的妇女“两癌”防治模式和协作机制,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广大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水平。 (二)年度目标。 1.2009-2011年为1000万农村妇女开展宫颈癌检查,为120万人进行乳腺癌检查。2009年宫颈癌检查完成200万,乳腺癌检查完成40万,2010年和2011年每年分别完成宫颈癌检查400万和乳腺癌检查40万。 2.提高检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到2010年承担农村妇女两癌检查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90%以上。 3.到2010年项目地区妇女“两癌”防治知识知晓率在2009年基础上提高30%。 4.通过试点,总结经验,进一步探索适合基层的“两癌”检查服务模式和优化方案,逐

村镇妇女两癌检查质控方案

村镇妇女两癌检查质控方案 农村妇女“两癌”检查质控工作是提高农村妇女“两癌”检查质量,减少误诊、漏诊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为进一步加强质控管理,规范质控程序,现根据《2014年省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管理方案》的要求和市卫生局相关要求,制订本方案。 一、组织管理 1、质控完成单位 (1)市重大妇幼卫生项目技术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农村妇女“两癌”检查质控工作。 (2)各镇重大妇幼卫生项目技术领导小组负责本镇农村妇女“两癌”检查的现场质量控制工作。 各级技术指导小组实施质量考核和复核会诊制度,避免误诊、漏诊。 2、质控活动要求 市级每年不少于2次,对检查质量进行通报并提出改进措施,质控覆盖率达到50%以上,2013年覆盖率达100%。 初查单位一周一次。接受市、市卫生局组织的质控检查。 二、项目任务要求 1、任务完成率达100%。 2、阴道镜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乳腺B超和钼钯检查人数比例应符合项目要求,国家规定阴道镜检查人数占宫颈癌脱落细胞学检查人数的比例为10%,组织病理学检查人数占阴道镜检查人数的50%,乳腺B超占手诊人数的比例为100%,乳腺钼钯检查人数占乳腺彩色B超人数的比例为2%。 3、制订两癌检查质控制度,落实各个环节质控责任人及工作职责。 4、培训工作要求。两癌检查人员培训覆盖率达95%以上,专业人员知识知晓率达95%以上,服务对象“两癌”防治知识知晓率达70%以上。服务对象的满意度达90%以上。 三、质控标准及方法 (-)宫颈癌检查质控 1、质控制度 建立质控小组,质控制度健全,实施质量考核和复核会诊制度,避免误诊、漏诊。 2、人员培训 (1)临床检查及辅助检查的各项操作符合临床检查及辅助检查的操作规程。 (2)用于检查的仪器和设备应符合相关仪器设备的标准和要求,符合临床检查及辅助检查的操作规程,定期检查校验相关技术指导和参数,以保证检查质量。 (3)严格按照项目方案进行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和结果填写,完成各类检查表格中的每项内容。 3、妇科质控 (1)检查现场的消毒隔离状况,观察所有检查人员的操作程序及卡册填写情况,现场复核5-10%的检查妇女,诊断结果符合率达到80%。 (2)基本设备和条件:温馨、保护隐私、整洁。 (3)妇科检查室:妇科检查床、妇科检查灯、一次性用品等。

两癌筛查工作总结_两癌筛查工作总结

两癌筛查与双丝带行动在中国,每年10月份都是乳房关爱月,目的之一即是为了防止、及早治疗乳腺疾病,降低乳腺癌给女性生命带来的威胁。其宣传和对外公布的标志是“粉红丝带”,借鉴这种创意,乳腺癌和宫颈癌同时排查的双癌筛查便以“双丝带”为标志。下面是分享的两癌筛查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 两癌筛查工作总结 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是妇联组织推动解决农村妇女健康问题的民生工程,我市按照《**省执行中央2016年农村妇女"两癌"检查实施方案》的要求,多部门密切合作,精心组织安排,合力推进全市农村妇女"两癌"免费检查项目顺利实施。2016年我市五个项目县通过"两癌"免费筛查活动,共为28984人进行了宫颈癌和乳腺癌免费检查,筛查出宫颈癌癌前病变12例,宫颈癌7例,另外检查出生殖道感染4710人;乳腺良性肿瘤309例,确诊乳腺癌21例,乳腺增生等其他病变934例。现将具体做法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我们把"两癌"筛查工作作为关注妇女民生,促进妇女健康的一件好事实事,作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妇女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有利契机来抓。市妇联、卫生局联合制定并下发了《**市农村妇女"两癌"检查项目实施方案》,各项目县也相应制

定了实施方案,加强了"两癌"检查项目的组织领导,成立了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此项工作的有关事宜,形成了主要领导总体抓、主管领导具体抓、工作人员亲自抓的工作格局,为"两癌"筛查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强化宣传,扩大影响 为了调动全市广大农村妇女参与"两癌"筛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广泛动员,强化宣传,不断扩大项目影响力。一是召开了全市乡镇妇联主席、乡镇(中心)卫生院院长以及有关单位动员大会,将工作任务按照辖区人数分配到各基层乡镇,按照规定时间就近到妇幼保健院进行筛查,推动了此项工作的有序开展。二是通过悬挂宣传条幅,出板报、印发宣传资料、村喇叭广播、电视宣传等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印刷《宫颈癌、乳腺癌健康教育知识宣传手册》5万余本,《宫颈癌、乳腺癌筛查流程图》10万余张,利用农村大集、交收新农合等时机,分发到到每户。三是入户发动。为了让广大妇女积极参与此项工作,全市各级妇女干部积极深入广大妇女群众中进行思想发动,广泛宣传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号召广大妇女增强自我保健意识,了解掌握乳腺癌、宫颈癌等妇科疾病防治知识,培养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通过宣传和发动,使国家的惠民利民政策深入人心,帮助广大妇女充分了解、掌握预防"两癌"及妇科病的健康知识,在社会上营造关注妇女健康的良好氛围,切实提高了广大妇女参与"两癌"筛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整合资源,强化督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