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辞敬辞大全

谦辞敬辞大全

谦辞敬辞整理

谦称是表示谦虚的自称。

(1)表示谦逊的态度,用于自称。

愚,谦称自己不聪明。

鄙,谦称自己学识浅薄。

敝,谦称自己或自己的事物不好。

卑,谦称自己身份低微。

窃,有私下、私自之意,使用它常有冒失、唐突的含义在内。

臣,谦称自己不如对方的身份地位高。

仆,谦称自己是对方的仆人,使用它含有为对方效劳之意。

此外还有:蒙、区区、不佞、不敏、不肖、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小人、小可、后生、晚生、侍生等。

(2)古代帝王的自谦词有孤(小国之君)、寡(少德之人)、不谷(不善)。

(3)古代官吏的自谦词有下官、末官、小吏等。

(4)读书人的自谦词有小生、晚生、晚学等,表示自己是新学后辈,如【贾黯】谒范仲淹,曰:“某晚生,偶得科第,愿受教。”——《邵氏闻见录》;如果自谦为不才、不佞、不肖,则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5)古人称自己一方的亲属朋友时,常用“家”、“舍”等谦词。“家” 是对别人称自己的辈份高或年纪大的亲属时用的谦词,如家父、家母、家兄等。“舍”用以谦称自己的家或自己的卑幼亲属,前者如

寒舍、敝舍,后者如舍弟、舍妹、舍侄等。

(6)其他自谦词有:因为古人坐席时尊长者在上,所以晚辈或地位低的人谦称在下;小可是有一定身份的人的自谦,意思是自己很平常、不足挂齿;小子是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老人自谦时用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女子自称妾;老和尚自称老衲;对别国称自己的国君为寡君。

(7)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内人、山荆、荆屋、山妻,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息男,称女儿为息女、小女等,主要用于口语,常见于戏剧。

“家”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如: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父亲;

家母、家慈:称母亲;

家兄:称兄长;

家姐:称姐姐;

家叔:称叔叔。

“舍”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如:舍弟:称弟弟;

舍妹:称妹妹;

舍侄:称侄子;

舍亲:称亲戚。

“小”字一族。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

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

小生(多见于早期白话):青年读书人自称;

小可(多见于早期白话):谦称自己;

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老”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老粗:谦称自己没有文化;

老朽:老年人谦称自己;

老脸: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

老身:老年妇女谦称自己。

“敢”字一族。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

敢问:用于问对方问题;

敢请: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

敢烦: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

“愚”字一族。用于自称的谦称。如:

愚兄: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

愚见:称自己的见解。也可单独用“愚”谦称自己。

“拙”字一族。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如:

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

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敝”字一族。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敝人:谦称自己;

敝姓:谦称自己的姓;

敝处: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

敝校: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

鄙意:谦称自己的意见;

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另外还有寒舍:谦称自己的家;

犬子:称自己的儿子;

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抛砖引玉:谦称用自己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高明的、成熟的意见,等等。

谦敬辞口诀家大舍小令外人,高大尊贵又贤惠,小寒拙鄙称自身光雅拜赐皆用对。

如今常用的谦辞敬语:

一、“令”:用在名词或形容词前表示对别人亲属的尊敬,有“美好”的意思。如:

令尊、令堂:对别人父母的尊称

令兄、令妹:对别人兄妹的敬称

令郎、令爱(嫒):对别人儿女的敬称

令阃:尊称别人的妻子

令亲:尊称别人的亲人

二、“惠”:敬辞,用于对方对自己的行动。如:

惠临、惠顾: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

惠存:请别人保存自己的赠品

惠允: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三、“垂”:敬辞,用于别人对自己的行动。如:

垂问、垂询:指对方询问自己

垂念:指别人想念自己

垂爱:称对方(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四、“赐”:敬辞,指所受的礼物。如:

赐教:别人指教自己

赐膳:别人用饭食招待自己

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信

五、“请”:敬辞,用于希望对方做什么事。如:请问:希望别人回答

请教:希望别人指教

六、“高”:敬辞,称别人的事物。如:

高见:指别人的见解

高论;别人见解高明的言论

高足:尊称别人的学生

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纪

高龄:用于称老人的年龄

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

高朋、高亲

七、“华”:敬辞,称跟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华翰:称别人的书信

华诞:别人的生日

华厦:别人的房屋

八、“贤”:称呼对方,多用于平辈或晚辈。如:贤弟、贤侄、贤妻等

九、“奉”敬辞,用于自己的行为涉及对方。如:奉送:赠送

奉还:归还

奉劝:劝告

奉陪:陪同

十、“尊“ :尊府、尊兄、尊驾、尊夫人

十一、“仁“ :仁兄、仁弟

十二、“大” :大礼、大作、大驾

常用敬辞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借光:客套话,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

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

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

晋见:即进见

觐见:(书)朝见(君主)

久违:客套话,好久没见

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时说)

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

伉丽:(书)夫妻,如伉丽之情

劳步:敬辞,用于谢别人来访

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

内眷:指女眷

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舍亲:自己的亲戚。

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台驾:敬辞,旧称对方

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表示请对方看信。

泰山、泰水:岳父、岳母

托福:客套话,依赖别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

外舅:(书)岳父

婉辞

作古、归天、归西、魂游地府、永眠、长眠、含笑九泉、无常、仙逝:指人死。

挂花、挂彩:指人受了枪伤。

升遐:帝王之死的委婉说法。

坐化、圆寂、涅盘:指僧尼之死。

乞骸骨:古代官吏自请退职,意谓使骸骨得归葬故乡。

见背:相背,离开了我。指父母或长辈去世。

顿首:叩头、头叩地而拜。用于书信、表奏的首尾。

千古:哀悼死者,表示永别。

冤家:称似恨而实爱,给自己带来苦恼而又舍不得的人(旧时戏曲或民歌中多用来称情人)。

弃养:指父母双亡。

客套语

劳驾:麻烦别人。

高攀:希望跟别人一块做事或联姻。

包涵:请别人原谅。

借光:用于请别人给自己方便或向人询问。

见教、赐教:请别人指教。

教正:请别人指教改正。

屈尊:降低身份俯就。

屈就:用于请人担任职务。

久违了:指好久不见。

久仰:仰慕已久。

叨(tāo)光:沾光(受到好处,表示感谢)。

叨教:领教(受到指教,表示感谢)。

叨扰:打扰(受到款待,表示感谢)。

托福:是依赖别人的福气,使自己幸运(多用于回答别人的问候)。

不情之请: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不吝指教:不吝惜自己的经验来教诲。

请即赐复:要求别人回信的客套话。

恕不远送:表示不再继续送。恕:请对方不要计较。

洗耳恭听: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不足挂齿:说自己的事不值得提起。

借花献佛:拿别人的东西做人情。

信件中的祝语

在以前的书信中经常会看到“X 祺”,“X 安”,“X 福”,“X 禧”,“X 吉”之类的祝福,比如“商祺”,“文祺”,“近祺”,“筹安”,“德安”,“客安”,“冬安”,“财安”,“曼福”,“年禧”,“新禧”,“春禧”等等。

关于祝颂的方式也根据对象的辈分和尊卑有关,如给长辈写信一般用“敬请福安”,“敬颂崇祺”,

同样给上级写信一般用“恭请”,“敬请”,“祗请”等,

给平辈写信一般“即请大安”,“顺祝商祺”,

给晚辈用“顺问”即可。

“祺”取吉祥之意﹐

“商祺”僅用於商業中﹐意思差不多等於白話中的“生意興隆”

其它一些结尾的敬词:

对祖父母:

敬叩金安敬请福安叩请金安恭祝健康长寿

对亲友长辈:

敬请钧安敬颂崇祺敬颂福祉恭请福绥恭叩钧安敬祝康乐顺叩崇祺恭请万福

对女长辈:

恭叩慈安敬请坤安敬请淑安恭请懿安

对师长:

恭请海安敬请教安恭请教祺敬请讲安

对平辈:

即颂时祺敬候佳祉谨颂大安祝你健康祝你安好顺颂时绥敬候坤祺(女)并颂妆安(女)

对晚辈:

即问近安顺询近祉祝进步祝健康祝幸福快乐即颂近好

对政界:

敬请勋安恭请钧安祈请政安

对军界:

敬请戎安恭叩麾安即颂勋祺敬问戎安

对学生;

并询学安敬颂学祺顺祝进步

对作者:

顺候著安敬请著福顺祝撰安即颂著祺

对编者:

肃请编安即颂编祺

对商界:

敬请筹安并颂财安顺颂筹祺顺颂筹祉祝生意兴隆祝财源茂盛

对宗教人士:

敬请道安即颂法安恭请法安即颂禅安

用于学界:

只颂撰祺、只请著安、顺请、文安、并请学安、即颂文绥、即候文祺。

用于旅客:

敬请旅安、藉颂旅祺、顺询旅祉。

用于家居者:

敬请潭安、并颁潭福、顺颂潭祺。

贺婚:

恭请岩喜顺贺大喜恭请喜安祉贺大喜祝新婚幸福快乐

贺新年:

恭贺新禧顺贺新祺并颂新祺敬贺岁祺祝新年快乐万事如意祝新

春大吉大利

吊唁:

敬请礼安顺候孝履用候苫次请节哀顺变

问病:

即颂痊安顺候痊安著早日康复

对全家:

恭请阖府清福恭祝阖家清泰祝全家安好

按时令:

敬颂春祺即颂春安敬候暑安肃请夏祺即颂夏安此颂暑祺谨颂秋安顺候秋祺顺问秋安敬颂冬绥敬请冬安敬颂炉安

署名下的敬辞:

用于祖父母及父母:

叩禀、敬禀、拜禀、肃禀、谨禀、叩上。

用于尊长:

谨禀、谨上、拜上、谨肃、敬肃、敬启、谨启。

用于平辈:

谨启、谨白、手启、手上、顿首、拜启、上言、拜言、启、上、白。

用于晚辈:

手谕、手示、手泐、手草、草示、谕。

用于复信:

肃复、手复、谨复、复。

用于不具名:

名正肃(另具名片)、各心肃、各心印、知恕具、两知。

用于补述:

又启、又及、又陈、再及、再陈。

附候语:

问候尊长:

令尊(或令堂)大人前,乞代叱名请安。

某伯前未及另禀,乞即叱名请安。

问候平辈:

某兄弟前祈代致候不另。

某兄处未及另函乞代致意。

问候晚辈:

顺候令郎佳吉。并问令郎等近好。

代长辈附候:

家父嘱笔问候。某伯嘱笔问候。

代平辈附候:

家兄附笔请安,某兄附笔道候。

代幼辈附候:

小儿侍叩。小孙随叩。某某禀笔请安。

常见提称语(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书信):

足下: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对父母的敬重,亲爱,着依之情

垂鉴、赐鉴、钧鉴:用于对上致年高德劭者的信中

勋鉴:对于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

道鉴:对道德君子

大鉴、英鉴、伟鉴、雅鉴:用于朋友间

慈鉴:致母亲

爱鉴:夫妻,情意亲密的男女间

芳鉴:女子间往来书信

道席:学生对师长

讲席、教席: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用于平辈

览、阅、知悉: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结尾语,俗称“关门”。

有如:敬颂钧安、即问近好、敬祝健康、致敬礼

以及较古朴形式的春安、冬安、日棋,刻祉......

在社交上用专颂台安。

另有匆促草率语:

匆匆不一、草草不尽、不尽欲言、恕不多写等。

用于祝福问安的有:

顺颂大安、专此祝好、即问近祺、此请召绥等。

请教用语有:

乞复候教、伫候明教、盼即赐复、尚希裁答、敬祈示知等。

在《鲁迅杂文书信选》中,就可找到三十种不同的套语,如:

即颂、大安;顺颂、健康;此复,即请偏安;专此布达、并问好;专此奉答,并请著安;专此布复,即请久安;此布即颂,曼福不尽;

专此布复,顺颂时绥;此上,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即请旅安;此布、即请冬安;专此布达、即请冬安;专此布复,即请春安;专此布复,并颂春绥;勿复并颂、俪祉;此复,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春安;专此布复,并颂时绥;专此布达,并请日安;专此布达,即请日安;专此布复,即请日安;专此布复,并请暑安;专此布复,即颂时绥;专此布达,并颂时绥。意思尽管相同,但其在文字上却根据书信内容,运用自如,无一雷同。

按不同用意,分述下列各类:

思慕用语:

多日未晤,系念殊殷。久仰大名,时深景慕。别后想念之情,无时或已。

上述种种是用于亲戚朋友之间或对未曾见过面的受信人的用语。.

问候语:要注意亲切感人,忌浮泛虚华。如:

久未笺候,想近状佳吉。近况如何?至以为念!病体谅已康复?敬致深切慰问之忱。

祝福语:

诸事顺遂,贵体康泰。

欣慰语:

高兴得很,欣慰无已。不胜欣慰,无任欢忻。

抱歉语:

抱歉之至。

歉疚殊深。

至感不安、惭愧得很。

请求语:

倘蒙照拂,铭感无已。

如承俯允,无任感荷。

尚乞原谅,至希查照。

至祈召收,即请哂纳。

请给予批评和指教。

务请设法。

访谒语:

某日某时当前来聆教。

日昨走访,适逢公出,未晤为怅。

邀约语:

兹有要事面谈,务请拨冗来舍一叙为荷!

星期日有闲,尚祈至敝处一谈。定于某日某时在某地召开××会议,务祈准时出席为荷!

馈赠语:

谨具聘仪,略申微忱。

附上薄仪,聊表微意。

薄具菲仪,用伸贺忱。

附奉某物,藉壮行色。

盼祷语:

无任盼祷。是所至盼。不胜企望。

接信语:

刻接手教,敬悉一切。接奉大礼,敬悉种切。

交涉语:

请即答复,勿再延宕。

希速归还,幸勿再误。

开头语:

接获手书,快慰莫名。

得书之喜,旷若见面。

喜接来函,欣慰无量。

久不通问,至以为念。

捧读惠书,至为欣慰。

久未闻消息,唯愿一切安好!

问候语:

春雨霖霖,思绪绵绵,近况如何?当此春风送暖之际,料想身心均健!春日融融,可曾乘兴驾游?

近来寒暑不常,万望好自为之!

邀约语:

何日来此,愿得晤谈为幸。

若蒙光临寒舍,当不胜荣幸之至!祁望一会,共叙友情。

思念语:

久疏通问,渴望殊深。

分手多日,别来无恙?

离情别怀,不尽依依!

鸿雁传书,千里咫尺。

相距尚远,不能聚首。

别来良久,甚以为怀。

握别以来,深感寂寞。

何时得获见面机缘,不胜祁望之至!

请教语:

小生才疏学浅,资质驽钝,倘蒙见教,没齿不忘!上述种种,尊意以为可否,请告知。

倘承不吝赐教,我之幸也。

钦佩语:

喜接教悔,真解朦也!

顷读手书,如闻金玉良言!

谨蒙诲语,拜服之至!

祝贺语:

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

欣闻**,由衷快慰,遥祝前程似景,再祝鸿图大展!

致谢语:

来示读悉,十分感谢。

厚情盛意,非言语所能鸣谢!

承示忠言,感谢之至!

致歉语:

手笔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

音问久疏,实深歉疚!

所询之事,目前尚难答复。

关于之事,一时无以奉闻,歉甚!

托付之事,未能尽如人意,尚请多多包涵!

疏失之处,请梢垂宽恕之情。

前事有负雅意,十分抱歉,尚希恕之。

前事有逆尊意,不胜惭愧,万望海涵!

婉辞语:

托付之事,因,不便应命,祁获谅解。

能力所及,仅此而已,无法奉命,尚希原谅。

托付之事,实非绵力所能及。

盛意心领,然非不为也,实不能耳。

前信所言,实爱莫能助,容日后再行设法,请谅。

我情况不明,亦无主张,请自行酌定为盼。

所言之事,问题非小,一时殊难决定。

催促语:

立盼速复。

请速示之。

万望从速赐复为要。

如蒙速复,不胜感激!

尊意如何,请即示之。

结束语:

敬侯回谕。

临书仓促,不尽欲言。

情长纸短,不尽依依。

日来事忙,恕不多谈。

草率书此,祁恕不恭。

匆此草就,不成文理。

生日语:

值此春回大地,万象更新之良辰,祝福你生日快乐!

岁月飞逝,青春不老,愿快乐与幸福与你永随。

开心吗?今天你是主角,觉不觉得全世界的今天,好象都是为你而过?

青春,阳光,欢笑,祝你在新的一年里舞出幸福的节拍!

在洋溢欢笑,喜悦的日子里,祝你万事如意!

因为友谊的甜蜜,我可以当一个浪漫的诗人,轻轻地赞美你。

人生哲理励志语:

几只苍蝇咬几口,决不能羁回一匹英勇的奔马。

大胆天下去得,小心寸步难行。

忍得一时忍,终身无恼闷。

过去的事就让它埋藏了吧,为甚么还要挖开过去的坟墓?

一步不可能登上高峰,但一步却可以摔下深渊。

莫叹息,莫埋怨!既然太阳上也有黑点,人世间的事情就更不可能没有缺陷。

黑暗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

太阳会因为蚊蚋的飞翔而暗淡了她的光辉吗?

既然冬天已经到来,难到春天还会远吗?

说到底,人所能做到的,在下雨时,是让它继续下。

鹰有时比鸡还飞得低,但鸡永远不能飞得象鹰那样高。

毁誉从来不可听,是非终久自分明。

人间没有永恒的夜晚,世界没有永恒的冬天。

火,能把铁炼成钢,却无法把铁烧为灰烬。

失意的时候忍三分,得意的时候留三分。

一息尚存,希望不灭。

如果是玫瑰,她总要开花!

面对太阳时,阴影将落在你的背后!

平静的大海造就不出优秀的水手!

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

要摘玫瑰,就不要怕刺。

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山重水复儗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榜上无名,脚下有路,只要奋斗,总有前途!

乐观主义者:被狮子逼上了树任然欣赏风景的人。

书信中表示答应别人的要求:

嘱托之事,定当设法,尽请释念。

先生但有嘱咐,当效犬马之劳。

承嘱诸事,理当效力,尽请放心。

有蒙见托,当效绵薄之力。

先生托付,敢不尽心尽力?

书信贺寿语选用法:

可在"谨祝"、"遥祝"、"恭祝"之后加上适当的贺词,例如:寿星高照,寿比南山,福寿双全,健康长寿。

书信候复语选用法:

书信中要求对方回信可用下列语句:

敬候回谕;

立盼赐复;

万望从速函复;

唯乞速复为盼;

如蒙速复,无任感激;

先生意下如何,望即示知。

书信结束语选用法:

书信临结束时可选用一些特定的词句:

纸短情长,不胜依依;

即此搁笔,余容后续;

书不尽意,余言面禀;

临书仓促,不尽欲言;

琐务缠身,恕不多言;

草率书此,不成文理;

中国敬语谦辞大全

中国敬语、谦辞大全 中国敬语、谦辞大全 一、常用语 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对方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说“劳驾”;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赞人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赠送作品用“斧正”;归还原物说“奉还”;请人批评说“指教”;向人祝贺说“恭贺”;求人看稿说“赐教”;赞人见解说“高见”;宾客到来称“光临”;陪伴朋友用“奉陪”;无暇陪客说“失陪”;请人别送用“留步”。 二、亲友间礼貌称呼 父母同称高堂、双亲、膝下。

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弟、舍姐、舍妹。 兄弟代称昆仲、手足。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 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别人父母称:令尊、令堂。 虽人兄妹称:令兄、令妹。 虽人儿女称:令郎、令媛。 妻父称:丈人、岳父、泰山。 别人家庭称:府上、尊府。 自己家庭称:寒舍、舍下、草堂。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夫妻一方去世称:丧偶。 老师称:恩师、先生、师傅。 学生称:门生、学生、徒弟。 学校称:寒窗。 同学称:同窗。 三、日常用语 谦称自己的,用“在下、鄙人、晚生”等;

当言行失误时,说“很抱歉”、“对不起”、“失礼了”、“不好意思”等;

请求他人谅解时,可说“请包涵”、“请原谅”、“请别介意”等。 称呼长辈或上级可用“老同志、老首长、老领导、老先生、大叔、大娘、叔叔、伯伯”等。称呼平辈可用“兄、姐、先生、女士、小姐”等; 询问对方姓名可用“贵姓、尊姓大名、芳名(对女性)”等; 询问对方年龄可用“高寿(高龄)、贵庚、芳龄(对女性)”等。 四、在日常生活中习惯用的敬语: 初次见面说“久仰”; 很久不见说“久违”; 向人祝贺说“恭喜(恭贺)”; 请人批评说“请指教”; 请人指点说“请赐教”; 请人帮忙说“劳驾”; 求人办事说“拜托(敢烦或敢请)”, 别人好心称“雅意”; 别人批评称“雅正”; 请改文 章说“斧正”; 送人礼物说“笑 纳”; 请求人方便说“借光”;

常用谦辞和敬辞

常用谦辞和敬辞 一、谦词 主要谦词可用一副对联概括:“敝鄙卑小不愚拙,敢见家老晚舍寒”;横批是:“贫贱过后”。 1、“敝” 敝人:谦称自己; 敝姓:谦称自己的姓; 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敝处:谦称自己的家乡、住处或办公场所; XXX:对自己国家的谦称。 2、“鄙” 鄙人;谦称自己; 鄙见:自己的见解; 鄙意:自己的意见; XXX:犹老朽。老人自称的谦词。 3、“卑”

卑弁:下级武职对上级的自称; 卑寒:谓位卑家贫; 卑陋:低矮简陋; 卑人:地位低下的人; 卑职:对上级的自称。 4、“小” 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注意:小人又指人格卑鄙的人,但不当谦词用); 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XXX:自称谦词,宋元时民间口语。(也作平常;轻微讲。如非同小可); 小弟:兄弟或男性与朋友相互之间的自称谦词。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子: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 5、“不” 不才:表示自己没有才能或才能平庸 不佞:没有才智的;

不肖:没有出息的; 不敢当:平常交往中,对别人的招待、称赞承当不起时,可说“不敢当” 6、“愚” 愚:自我谦称 愚兄: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或向比本人年轻的人称本人; XXX:老人自谦之词; XXX:相对于长者的自我谦称; XXX指己见; 愚见:本人的看法; 愚意:对自己意见的谦称。 7、“拙” 拙见:谦称本人的看法; 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拙著、拙作:谦称本人的文章; XXX:旧时谦称本人的妻子。

8、“敢” 敢问:表示冒昧地向对方询问问题; 敢请:表示冒昧地请求对方做某事; 敢烦:表示冒昧地麻烦对方做某事; (这里的“敢”其实是“不敢”的意思。) 9、“见” 赐教:客气话,指教(我);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10、“家” 家父:谦辞,对别人称本人的父亲,又称家尊、家严、家君; 家母:谦辞,对别人称本人的母亲,又称XXX; 家兄:称兄长; 家姐:称姐姐; XXX:称叔叔。 11、“老”

中国敬语谦辞大全

XXXX、谦辞大全 xxxx、谦辞大全 一、XX 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对方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说“劳驾”;托人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赞人见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老人年龄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与人分别用“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请人勿送用“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方便说“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欢迎购买叫“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赠送作品用“斧正”;归还原物说“奉还”;请人批评说“指教”;向人祝贺说“恭贺”;求人看稿说“赐教”;赞人见解说“高见”;宾客到来称“光临”;陪伴朋友用“奉陪”;无暇陪客说“失陪”;请人别送用“留步”。 二、亲友间礼貌称呼父母同称高堂、双亲、膝下。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母去世称: 先母、先慈、先妣。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弟、舍姐、舍妹兄弟代称昆仲、手足。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别人父母称:XX、令堂。 虽人兄妹称: 令兄、令妹。 虽人儿女称: 令郎、令媛。 妻父称: 丈人、XX、XX。 别人家庭称: 府上、尊府。 自己家庭称: 寒舍、舍下、草堂。 男女统称: 男称XX、女称巾帼。 夫妻一方去世称: 丧偶。 老师称: XX、先生、XX。 学生称:

门生、学生、徒弟。 学校称: 寒窗。 同学称: 同窗。 三、日常用语 谦称自己的,用“在下、鄙人、晚生”等; 当言行失误时,说“很抱歉”、“对不起”、“失礼了”、“不好意思”等; 请求他人谅解时,可说“请包涵”、“请原谅”、“请别介意”等。 称呼长辈或上级可用“老同志、老首长、老领导、老先生、大叔、大娘、叔叔、伯伯”等。 称呼平辈可用“兄、姐、先生、女士、小姐”等;询问对方姓名可用“贵姓、尊姓大名、芳名(对女性)”等;询问对方年龄可用“高寿(高龄)、贵庚、芳龄(对女性)”等。 四、在日常生活中习惯用的敬语: 初次见面说“久仰”;

谦辞和敬辞大全归纳

谦辞和敬辞大全归纳 光临:称宾客来到。如:欢迎光临。 莅临:一般用于贵宾,来到,亲临。如:敬请莅临指导。 惠临:表示别人至自己这里去,敬辞。例如日前惠临,失迎为歉。 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如:家具展销,敬请惠顾。 惠存:获赠人相片、书籍、纪念品时用的敬辞,恳请对方留存。 惠书:表示别人加惠于自己。 惠赠:敬辞,指对方赠送给财物,则表示对别人施予的敬佩、敬重。 惠然肯来:敬辞,表示欢迎客人来临。 雅正:把自己的诗文、书画,赠人,在加所刻时用的客气话,存有求教的意思。期望对方缅齐意见予以废止。 斧正:请人改文章,敬辞。 读到:敬辞,写作。例如:读到大作,得益不深。 赐教:敬辞,给予指教。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例如:有何见教。 祺:吉祥,书信末尾的套语。如:敬颂近祺。 教导祺:用作给老师写信给,信末祝语。 敬候:敬辞,等候。如:敬候回音,敬候光临。 敬贺:敬辞,祝贺别人。 恭候:敬辞,等候。如:恭候光临。 忝列于:Monestier,则表示假使他人,自己自绝。例如:忝列于门墙。 汗颜:因羞愧而出汗,泛指惭愧。如:深感汗颜。 可致电(问):敬辞,则表示别人(多就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查问。例如:有关录取具体情况,可以说道“咨询”,也可以说道“可致电”。 垂爱:敬辞,称对方(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爱护(多用于书信)。

良苦用心:书面语,给下级或晚辈示范点,搞榜样。例如:良苦用心后世。 海涵(包涵):大度包容(用于请人特别原谅)。如:招待不周,还望海涵。伏惟:下对上(皇上)陈述自己的见解时用的敬辞。例如:伏惟陛下年甫弱冠。为荷:承受恩惠(多用于书信里表示客气)如:请给予帮助为荷。 钧裁:敬辞,用作晚辈对上辈,下级对上级。 足下:书信中称呼朋友的敬辞。

古代敬辞谦辞大全

古代敬辞谦辞大全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有着高度精神文明的民族,在漫长 的历史中,汉语里形成了为数众多的敬辞与谦辞.这些敬辞与谦辞至今仍被 广泛地应用着.在同别人打交道时使用这些词可以体现一个人的修养和文明程度.今天,语文网小编跟大家分享常用敬辞谦辞,一起来学习下! 谦敬词语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意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寒舍,称自己的家)等等。 常见的敬词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拜托,托人办事)等等。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 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 求人帮忙说“劳驾”麻烦别人说“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托人办事说“拜托” 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勿送说“留步” 未及远迎说“失迎”等候客人说“恭候” 无暇陪客说“失陪”陪伴朋友说“奉陪” 问人干吗说“贵干”问人姓氏说“贵姓” 欢迎购买说“惠顾”贵宾来到说“莅临” 请人告诉说“见告”欢迎询问说“垂询” 谢人爱护说“错爱”称人爱护说“垂爱” 称人赠予说“惠赠”请人保存题“惠存” 请人收礼说“笑纳”归还原物说“璧还” 称人之家说“贵府”称己之家说“寒舍” 赞人见解说“高见”称已见解说“拙见” 称人父亲说“令尊”称己父亲说“家父”

谦辞敬辞大全(整理)

谦辞敬辞大全 一、敬辞 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 “令”字一族。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 “拜”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如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辞:指告辞对方;拜访:指访问对方;拜服:指佩服对方;拜贺:指祝贺对方;拜识:指结识对方;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 “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如奉达(多用于书信):告诉,表达;奉复(多用于书信):回复;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逢迎:迎接;奉托:拜托。 “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对方赠誉(财物)。 “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恭贺:恭敬地祝贺;恭候:恭敬地等候;恭请:恭敬地邀请;恭迎:恭敬

地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垂”字一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如垂爱(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贵”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贵国:称对方国家;贵校:趁对方学校。 “高”字一族。称别人的事物。如高见:高明的见解;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龄:称老人(多指六十岁以上)的年龄;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龄;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大”字一族。尊称对方或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大伯:除了指伯父外,也可尊称年长的男人;大哥:可尊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大姐:可尊称女性朋友或熟人;大妈、大娘:尊称年长的妇女;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大人(多用于书信):称长辈;大驾:称对方;大师傅:尊称和尚;大名:称对方的名字;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大作:称对方的著作;大札:称对方的书信。 “敬”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如敬告:告诉;敬贺:祝贺;敬候:等候;敬礼(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恭敬;敬请:请;敬佩:敬重佩服;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

中国敬语、谦辞大全

中国敬语、谦辞大全 一、常用语 初次见面说“久仰”;等候客人用“恭候”;对 方来信叫“惠书”;请人帮忙说“劳驾”;托人 办事用“拜托”;请人指点用“赐教”;赞人见 解用“高见”;求人原谅说“包涵”;老人年龄 问“高寿”;客人来到用“光临”;与人分别用 “告辞”;看望别人用“拜访”;请人勿送用 “留步”;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方便说 “借光”;请人指教说“请教”;欢迎购买叫 “光顾”;好久不见说“久违”;赠送作品用 “斧正”;归还原物说“奉还”;请人批评说 “指教”;向人祝贺说“恭贺”;求人看稿说 “赐教”;赞人见解说“高见”;宾客到来称 “光临”;陪伴朋友用“奉陪”;无暇陪客说 “失陪”;请人别送用“留步”。 二、亲友间礼貌称呼父母同称 高堂、双亲、膝下。 父母单称家父、家严;家母、家慈。 父去世称:先父、先严、先考。 母去世称:先母、先慈、先妣。 兄弟姐妹称家兄、家弟、舍姐、舍妹。 兄弟代称昆仲、手足。 夫妻称伉俪、配偶、伴侣。 同辈去世称:亡兄、亡弟、亡妹、亡妻。 别人父母称:令尊、令堂。 虽人兄妹称:令兄、令妹。虽 人儿女称:令郎、令媛。妻父 称:丈人、岳父、泰山。别人 家庭称:府上、尊府。 自己家庭称:寒舍、舍下、草堂。 男女统称:男称须眉、女称巾帼。 夫妻一方去世称:丧偶。 老师称:恩师、先生、师傅。 学生称:门生、学生、徒弟。 学校称:寒窗。 同学称:同窗。

三、日常用语 谦称自己的,用“在下、鄙人、晚生”等;当言行失误时,说“很抱 歉”、“对不起”、“失礼了”、“不好意思”等; 1

中国敬语、谦辞大全 请求他人谅解时,可说“请包涵”、“请原谅”、“请别介意”等。 称呼长辈或上级可用“老同志、老首长、老领导、老先生、大叔、大娘、叔叔、伯伯”等。称呼平辈可用“兄、姐、先生、女士、小姐”等;询问对方姓名可用“贵姓、尊姓大名、芳名(对女性)”等; 询问对方年龄可用“高寿(高龄)、贵庚、芳龄(对女性)”等。 四、在日常生活中习惯用的敬语: 初次见面说“久仰”;很久不见说 “久违”; 向人祝贺说“恭喜(恭 贺)”;请人批评说“请指 教”;请人指点说“请赐 教”;请人帮忙说“劳驾”; 求人办事说“拜托(敢烦或敢 请)”,别人好心称“雅意”;别人 批评称“雅正”;请改文章说“斧 正”;送人礼物说“笑纳”;请求人 方便说“借光”;麻烦别人说“打 扰”;赞人见解说“高见”;等候客 人说“恭候”;未及迎接说“失 迎”;看望别人说“拜访”; 宾客来到说“光临(惠 临)”;我接客人为“恭 迎”;中途先走说“失陪”; 请人勿送说“留步”; 欢迎购买说“光顾(惠 顾)”;归还原物说“奉 还”;对方来信说“惠书”; 归还物品说“奉还”;请人赴 约说“赏光” ;请人决定说 “钧裁” ;陪伴朋友说“奉 陪”;人送物我称“惠赠”; 送物于人称“惠存”;邀友做 客曰“恭请”;施爱于我称 “垂爱”;看重于我称“垂 青”;友人念我称“垂念”; 问我问题称“垂询”;请人任 职称“屈就”;问人任职曰 “高就”;

谦辞敬辞大全

谦辞敬辞大全 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 “令”字一族。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尊称对方的母亲;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尊称对方的兄长;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 “拜”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如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辞:指告辞对方;拜访:指访问对方;拜服:指佩服对方;拜贺:指祝贺对方;拜识:指结识对方;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 “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如奉达(多用于书信):告诉,表达;奉复(多用于书信):回复;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逢迎:迎接;奉托:拜托。 “惠”字一族。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多用于送人相片、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上款):请保存;惠临:指对方到自己这里来;惠顾(多用于商店对顾客):来临;惠允: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惠赠:指对方赠誉(财物)。 “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恭贺:恭敬地祝贺;恭候:恭敬地等候;恭请:恭敬地邀请;恭迎:恭敬地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垂”字一族。用于别人(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如垂爱(都用于书信):称对方对自己的爱护;垂青:称别人对自己的重视;垂问、垂询:称别人对自己的询问;垂念:称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贵”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贵国:称对方国家;贵校:趁对方学校。 “高”字一族。称别人的事物。如高见:高明的见解;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龄:称老人(多指六十岁以上)的年龄;高寿:用于问老人的年龄;高足:称呼别人的学生;高论:称别人的议论。 “大”字一族。尊称对方或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大伯:除了指伯父外,也可尊称年长的男人;大哥:可尊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大姐:可尊称女性朋友或熟人;大妈、大娘:尊称年长的妇女;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大人(多用于书信):称长辈;大驾:称对方;大师傅:尊称和尚;大名:称对方的名字;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大作:称对方的著作;大札:称对方的书信。 “敬”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行动涉及别人。如敬告:告诉;敬贺:祝贺;敬候:等候;敬礼(用于书信结尾):表示恭敬;敬请:请;敬佩:敬重佩服;敬谢不敏:表示推辞做某件事。

(完整版)成语中的谦辞敬辞

成语中的谦辞敬辞 【敬辞】 1、高抬贵手: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 2、不吝赐教:敬辞,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3、鼎力相助:敬辞,大力相助(表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4、洗耳恭听:洗清耳朵,恭敬地听讲。形容恭敬而认真地听人讲话。(多用于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 5、高朋满座:高贵的朋友坐满了席位。形容宾客很多。 6、大材小用:把大的材料用在小处。比喻才能很高的人屈就于低下职位,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 7、虚左以待:虚,空着;左,古时以左位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等待客人,表示尊敬。也泛指留出位置恭候他人。 【谦辞】 1、蓬荜生辉:也说蓬荜增辉,谦辞,表示由于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张挂别人给题赠的字画等而使自己非常光荣。 2、抛砖引玉:谦辞,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见引出别人的高明的成熟的意见。 3、敝帚自珍:一个破扫把,自己也十分珍惜。比喻自己的东西再不好也值得珍惜。 4、贻笑大方:贻,留给;大方,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学者或行家笑话。 5、无功受禄:没有功劳而得到报酬。 6、敬谢不敏:敬,恭敬;谢,推辞;不敏,不聪明,没有才能。指恭敬地表示没有能力或不能接受(表示推辞做某事的客气话)。 7、忝列门墙:忝,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8、信笔涂鸦:形容字写得很坏。 9、一孔之见: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10、才疏学浅:见识不广,学问不深。 11、德薄才疏:薄:浅;疏:空虚。品行和才能都很差。 12、德薄能鲜:德行浅薄,才能低下。 13、不情之请:客套话,不合情理的请求(向人求助时称自己的请求)。 14、姑妄言之: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15、笨鸟先飞:表示自己能力差,恐怕落后,比别人先行一步。 16、一枝之栖:只求得到一个藏身的地方,是自谦不存奢望的求职用语。 17、恭敬不如从命:与其态度谦逊有礼,不如遵从人家的意见。 18、望尘莫及:同对方相比,差之甚远。 19、一得之愚:一得,一点心得;愚,愚见,谦辞。谦称自己的一点愚昧的见识。 20、尸位素餐:尸位,空占职位不做事;素餐,白吃饭。(也可谦称自己未尽职责) 21、不足挂齿:足,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说。事情轻微,不值得一提。 22、雕虫小技:比喻微不足道的技能(多指文字技巧) 23、东涂西抹:本指妇女涂脂抹粉。后常用作提笔作画、写字或作文的谦辞。 24、区区此心:区区,微小、微薄。形容微不足道的一点心意或想法。 25、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愚笨的人多次思虑问题,也会有一次是正确的,得到一定的收获。也作“愚者一得”。 26、管窥蠡测:管,竹管;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蠡,瓢。从竹管里看天,用瓢来量大海。比喻眼光狭窄,见识浅陋。也作“以管窥天,以蠡测海” 27、班门弄斧:班,指古代的巧匠鲁班。在鲁班门前耍弄斧头。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常见敬辞谦辞

常见常用敬辞谦辞荟萃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礼仪之邦,汉语中有许多敬辞和谦辞。敬辞,即表示对别人敬重的词语;谦辞,则是用于自我表示谦恭的词语。千百年来,中国人在人际交往中使用了许多敬辞和谦辞,这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礼仪之邦的特点,使用敬辞和谦辞还可体现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谦敬词语可归纳为“家大舍小令外人”一句话,意思即对别人称自己的长辈和年长的平辈时冠以“家”,如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家叔、家兄等;对别人称比自己小的家人时则冠以“舍”,如舍弟、舍妹、舍侄等;称别人家中的人,则冠以“令”表示敬重,如令堂、令尊、令郎、令爱等。 除“家”“舍”“令”外,谦词还有“小”(小女,称自己的女儿)、“拙”(如拙见,称自己的见解)、“鄙”(鄙见,称自己的意见)、“寒(寒舍,称自己的家)等等。 常见的敬词还有“贵”(贵庚,称别人年龄)、“大”(大作,称对方的作品)、“高”(高见,称对方的见解)、“拜”(拜托,托人办事)等等。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请人批评说“指教” 求人原谅说“包涵” 求人帮忙说“劳驾”麻烦别人说“打扰”求给方便说“借光”托人办事说“拜托” 看望别人说“拜访”请人勿送说“留步”未及远迎说“失迎” 等候客人说“恭候” 无暇陪客说“失陪”陪伴朋友说“奉陪”问人干吗说“贵干” 问人姓氏说“贵姓” 欢迎购买说“惠顾”贵宾来到说“莅临”请人告诉说“见告” 欢迎询问说“垂询” 谢人爱护说“错爱”称人爱护说“垂爱”称人赠予说“惠赠” 请人保存题“惠存” 请人收礼说“笑纳”归还原物说“璧还” 称人之家说“贵府” 称己之家说“寒舍” 赞人见解说“高见”称已见解说“拙见” 称人儿子说“令郎” 称己儿子说“犬子” 称人女儿说“令爱”称己女儿说“小女” 向人祝贺说“恭喜” 求人看稿说“斧正” 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 看望别人用“拜访” 宾客来到用“光临” 请人勿送用“留步”归还原物叫“奉还” 对方来信叫“惠书” 老人年龄叫“高寿” 请人原谅说“包涵” 祝人健康说“保重” 求人帮忙说“劳驾” 无暇陪同说“失陪” 向人提问说“请教” ----常用敬辞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客套话,表示请人谅解。 内人: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 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 阁下:敬辞,称对方,多用于外交场合。 贵庚:敬辞,问人年龄。 贵恙:敬辞,称对方的病 过誉:谦辞,过分称赞。 海涵:敬辞,大度包容(多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 候光:敬辞,等候光临 候教:敬辞,等候指教。 拜教——恭敬地接受教诲 惠赠:指对方赠予(财物) 驾临:称对方到来?

古代谦辞与敬辞大全

古代谦辞与敬辞大全 一、敬辞类(一)令1.令尊:称对方的父亲。2.令堂:称对方的母亲。3.令郎:称对方的儿子。4.令爱:称对方的女儿。也作令嫒。 (二)惠1.惠顾:惠临;敬称他人的光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2.惠存:敬请对方保存。3.惠赠:对方赠予(财物)。 (三)垂1.垂问:表示对方(多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2.垂询:别人对自己的询问。3.垂念:指上对下的挂念;指别人对自己的挂念。4.垂爱:指上对下赏识爱护;指别人对自己的赏识爱护。 (四)赐1.赐教:给予指教。2.赐复:请别人给自己回复。 (五)高1.高见:高明的见解。2.高论:3.高寿:4.高龄:5.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6.高朋:对友人的敬称;贵宾。7.高邻:对邻居的敬称。(六)贤1.贤弟:可以表示对自己弟弟的尊称;对自己结拜义弟的尊称;称平辈或晚辈。2.贤侄:对侄辈年轻人的美称。 (七)奉1.奉送:赠送。2.奉还:归还。3.奉劝:劝告。 4.奉陪:陪伴;陪同做某事。

(八)其他类1.久仰:客套话,仰慕已久(初次见面说)。2.劳驾:客套话,用于请别人做事或让路。3.赏光: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4.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5.贵姓:问人姓氏。6.贵庚:问人年龄。7.大作:称对方的著作。 8.大驾:对他人的敬称,大驾光临。 谦辞类: (一)家1. 家父:对人称自己的父亲。2.家严:对人称自己的父亲。3.家君:对人称自己的父亲。4家母:对人称自己的母亲。5.家慈:对人称自己的母亲。(二)舍 (三) 1. 舍弟:对人称自己的亲戚。2.舍妹:对人称自己的亲戚。 (三)小1.小弟: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谦称自己2.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3.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4.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四)愚1.愚兄:2.愚见:称自己的见解或意见。也说愚义。 (五)拙1.拙作:用于称自己的文章。2.拙著:用于称自己的著作。3.拙见:称自己的见解。 (六)敝1.敝人:对人谦称自己。2.敝姓:谦称自己的姓名。3.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常见谦辞敬语

初次见面说“久仰”好久不见说“久违”之答禄夫天创作 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说“包涵” 求人辅佐说“劳驾”麻烦他人说“打扰” 求给方便说“借光”托人处事说“奉求” 未及远迎说“失迎”等候客人说“恭候” 无暇陪客说“失陪”陪伴朋友说“奉陪” 问人干吗说“贵干”问人姓氏说“贵姓” 贵宾来到说“莅临”称人之家说“贵府” 平辈年龄问“贵庚”;交友结亲说“高攀”; 求人解答用“请问”请人指点用“赐教” 赞人见解说“高见”称已见解说“拙见” 归还物品说“奉还”,需要考虑说“斟酌”, 问人住址说“府上”,称人学生人“高足”; 求人处事说奉求,请改文章说斧正 向人祝贺说恭喜,老人年龄说高寿 看望他人说访问,送礼给人说笑纳 称人赠予说惠赠,请人保管题惠存 欢迎购买说惠顾,欢迎询问说垂询 希望照顾说关照,赞人见解说高见 归还物品说奉还,请人赴约说赏光 对方来信说惠书,自己住所说寒舍 请人谅解说包涵,宾客来到说光临 等候他人说恭候,未及迎接说失迎 请人勿送说留步,请人决定说钧裁 卫冕:指竞赛中保住上次获得的冠军称号。 惠允:敬辞,指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驾临:敬辞,称对方到来。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如“有何见教”。 见谅:客套话,暗示请人谅解。 借重:指借用其他人的力量,多用做敬辞。 金婚:欧洲风俗称结婚五十周年。 金兰:可用做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代称,如“义结金兰”。 进见:前去会见(多指见首长)。 进言:向人提意见(尊敬或客气的口气),如“向您进一言”、“大胆进言”。

晋见:即进见。 觐见:(书)朝见(君主)。 垂问:敬辞,暗示他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询问。 问鼎:指谋图夺取政权(中性词)。 伉丽:(书)夫妻,如伉丽之情。 劳步:敬辞,用于谢他人来访。 蒙尘:(书)蒙受灰尘,(指君主因战乱逃亡大外)。 名讳:旧时指尊长或所尊敬的人的名字。 内眷:指女眷。 内人: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 赏脸:客套话,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 舍间:谦称自己的家,也称“舍下”。 舍亲:自己的亲戚。 台端:敬辞,旧时称对方,(多用于机关、团体等给个人的函件)。 台甫:敬辞,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台驾:敬辞,旧称对方。 台鉴:旧时书信套语,用在开头的称呼之后,暗示请对方看信。泰山、泰水:岳父、岳母。 托福:客套话,依赖他人的富气使自己幸运。 外舅:(书)岳父。 代字:女子尚示定亲,如“代字闺中”。 当轴:旧时指政府领导者。 挡驾:婉辞,谢绝来客访问。 丁忧:遭到父母的丧事。 鼎力:敬辞,大力(暗示请托或感谢时用)。 斗胆:形容大胆(多用作谦词)。 独夫:残暴无道为人民所憎恨的统治者。 方家:“大方之家”的简称,多指精通某种学问、艺术的人。父执:父亲的朋友。 付梓:把稿件交付刊印。 高堂:(书)指父母。 割爱:放弃心爱的东西(婉辞)。 割席:指与朋友绝交(典出管宁、华歆)。 阁下:敬辞,称对方,多用于外交场合。 更衣:婉辞,上茅厕。 股肱:比方左右辅助得力的人(书)。

常用谦辞敬辞大全

常用谦辞敬辞大全 敬辞是指含恭敬口吻的用语,在人们日常交际和书信往来中往往要运用到。 “令”字一族。用于对方的亲属或有关系的人。如令尊: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尊 称对方的母亲;令郎:尊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嫒: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尊称对方的 兄长;令弟:尊称对方的弟弟;令侄:尊称对方的侄子; “仁”字一族。用作自己的犯罪行为动作牵涉对方。例如读到:指写作对方的文章; 刘瓒:指辞别对方;造访:指出访对方;自傲:指钦佩对方;拜谢:指祝贺对方;拜识:指结 识对方;拜托:指托对方筹办事情;求见:指探视对方。 “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如奉达(多用于书信):告诉,表达;奉 复(多用于书信):回复;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 赠送;逢迎:迎接;奉托:拜托。 “惠”字一族。用作对方看待自己的犯罪行为动作。例如惠存(多用作送来人相片、 书籍等纪念品时所题的所刻):恳请留存;惠临:指对方至自己这里去;惠顾(多用作商店对 顾客):到来;惠允:指对方容许自己(搞某事);惠赠:指对方赠誉(财物)。 “恭”字一族。表示恭敬地对待对方。如恭贺:恭敬地祝贺;恭候:恭敬地等候;恭请:恭敬地邀请;恭迎:恭敬地迎接;恭喜:祝贺对方的喜事。 “雕”字一族。用作别人(多就是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例如眷爱(都用作书信):表示对方对自己的爱惜;垂青:表示别人对自己的注重;垂问、可致电:表示别人对自己的 查问;垂念:表示别人对自己的思念。 “贵”字一族。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问人要做什么;贵庚:问人年龄;贵姓:问人姓;贵恙:称对方的病;贵子:称对方的儿子(含祝福之意);贵国:称对方国家;贵校: 趁对方学校。 “低”字一族。表示别人的事物。例如安积永盛:高明的看法;低就:指人返回原来 的职位卸任较低的职位;高龄:表示老人(多指六十岁以上)的年龄;高寿:用作问老人的年龄;门生:称谓别人的学生;高论:表示别人的议论。 “大”字一族。尊称对方或称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大伯:除了指伯父外,也可尊称 年长的男人;大哥:可尊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男人;大姐:可尊称女性朋友或熟人;大妈、 大娘:尊称年长的妇女;大爷:尊称年长的男子;大人(多用于书信):称长辈;大驾:称对方;大师傅:尊称和尚;大名:称对方的名字;大庆:称老年人的寿辰;大作:称对方的著作;大札:称对方的书信。

敬辞谦语大全

敬辞谦语大全 甲方: 乙方: 合同签订日期:20 年月日 1

敬辞谦语大全 敬辞也作敬词是含尊敬口气的用语也是对人礼貌的一种用语可以体现很多人的文学修养。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敬辞是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很多常用敬辞敬语都是自古慢慢发展演化而来。 阁下---本义指楼阁之下借指在楼阁之下待命的下属人员。 为了表达对上者的敬意古人在称呼对方时不直呼其人而轻呼其待从者转告之“因卑以达尊”。 这样“阁下”就逐渐泛化成了一般的敬称。 夫人---“夫人”一词在古代有特定的含义《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诸候曰夫人。 ”诸候的妻子称作“夫人”。 明清时一二品官员的妻子封为“夫人”。 后来用“夫人”来尊称一般人的妻子有抬高对方身份之意。 尊---本义是“酒器”即后来的“樽”字。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凡酒者必实于尊以待酌者 ?? 凡酌

酒者必资于尊故引申以为“尊卑”字。 ”古人饮酒十分讲究礼仪敬酒往往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必定要举“尊”。 敬酒这一动作和酒器“尊”之间的关联性经过长期的积淀形成了固定的联想于是“尊”字也就引申出了“尊敬”义进一步抽象化获得了敬辞的语用功能。 常用敬辞敬语有很多可以分为敬辞谦辞婉辞客套语几个类别。 “令”字一族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 如令尊称对方的父亲令堂称对方的母亲令郎称对方的儿子令爱、令媛尊称对方的女儿令兄、令弟、令侄等。 “拜”字一族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 如拜读指阅读对方的文章拜访指访问对方拜服指佩服对方拜贺指祝贺对方拜托指托对方办事情拜望指探望对方。 “奉”字一族用于自己的动作涉及对方时。 如奉告告诉奉还归还奉陪陪伴奉劝劝告奉送、奉赠赠送。 3

常用谦辞和敬辞

一、谦词之邯郸勺丸创作 主要谦词可用一副对联概括: “敝鄙卑小不愚拙,敢见家老晚舍寒”;横批是: “贫贱过后”。 1、“敝” 敝人:谦称自己; 敝姓:谦称自己的姓; 敝校:谦称自己的学校; 敝处: 谦称自己的家乡、住处或办公场合; 敝国: 对自己国家的谦称。 2、“鄙” 不才;谦称自己; 管见:自己的见解; 愚见:自己的意见; 鄙老: 犹老朽。老人自称的谦词。 3、“卑” 卑弁:下级武职对上级的自称; 卑寒:谓位卑家贫; 卑陋:低矮简陋; 卑人:地位低下的人; 卑职:对上级的自称。 4、“小” 小人:地位低的人自称(注意:小人又指人格卑鄙的人,但不当谦词

用); 小店:谦称自己的商店; 小可: 自称谦词,宋元时民间口语。(也作平常;轻微讲。如非同小可); 小弟: 兄弟或男性与朋友相互之间的自称谦词。 小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小女:谦称自己的女儿; 小子:子弟晚辈对父兄尊长的自称。 5、“不” 不才:暗示自己没有才干或才干平庸 不佞:没有才干的; 不肖:没有出息的; 不敢当:平常交往中,对他人的招待、夸奖承当不起时,可说“不敢当” 6、“愚” 愚:自我谦称 愚兄:对同辈而年轻于己者的自我谦称,或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 愚老: 老人自谦之词; 愚晚: 相对于长者的自我谦称; 愚怀: 谦指己见; 愚见: 自己的见解;

愚意: 对自己意见的谦称。 7、“拙” 拙见:谦称自己的见解; 拙笔: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 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文章; 拙荆: 旧时谦称自己的妻子。 8、“敢” 敢问:暗示冒昧地向对方询问问题; 敢请:暗示冒昧地请求对方做某事; 敢烦:暗示冒昧地麻烦对方做某事; (这里的“敢”其实是“不敢”的意思。) 9、“见” 见教:客套话,指教(我); 见谅:客套话,暗示请人谅解。 10、“家” 家父:谦辞,对他人称自己的父亲,又称家尊、家严、家君;家母:谦辞,对他人称自己的母亲,又称家慈; 家兄:称兄长; 家姐:称姐姐; 家叔:称叔叔。 11、“老” 老朽、老夫、老汉、老拙等,都用于老人自我谦称;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