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群一期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

高层住宅群一期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
高层住宅群一期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

高层住宅群一期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点击此处下载全文)

正文目录

一、前言

(一)工程概况

(二)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三)布孔原则及孔深控制

(四)完成工作量

(五)勘察质量评述

二、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一)地形、地貌

(二)地层岩性

(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四)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五)场地地震效应

(六)不良地质作用

三、场地岩土工程初步分析评价

(一)场地稳定性评价

(二)场地岩土层工程特性初步评价

(三)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

(四)基础选型初步分析评价

(五)基坑工程初步分析评价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二)建议

附图目录

图号图名比例尺

1一期初勘钻孔布置平面图1:2000

2~141~1′~13~13′线工程地质剖面图1:200~1:600

15~34ZK1~ZK20工程地质柱状图1:200

附表目录

1、勘探点一览表附表1

2、动力触探试验统计表附表2

3、土的工程地质性质[Ⅰ]附表3

4、土的工程地质性质[Ⅱ]附表4

5、岩石单轴抗压强度附表5

6、水质简分析附表6

一、前言

(一)工程概况

XXXX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甲方)拟在XX市XX区XX南路邻近XX市中心医院南边兴建住宅小区。受甲方的委托,(以下简称我院)承担了该项目一期的岩土工程初步勘察任务。

甲方提供了XX一期总平面图,拟建建筑物包括23栋高层建筑物及东北部的地下车库,其中34层的建筑物共12栋,楼栋分别为1#、2#、3#、5#、6#、7#、8#、12#、13#、16#、17#、19#楼;33层建筑物共3栋,分别为18#、21#、22#楼;27层建筑物共4栋,分别为10#、11#、15#、26#楼;26层建筑物共3栋,分别为20#、23#、25#楼;24层建筑物1栋,为9#楼。拟建一期用地面积40848㎡,住宅面积103581㎡,总建筑面积32000㎡,场地现地面标高约39.33~48.83m。

(二)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以下为设计单位对本次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1、严格遵守《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

2、钻孔布置详见附图1《XX市一期钻孔平面布置图》,勘察单位可根据场地的实际工程地质条件调整钻孔数量和位置。高层建筑应符合(JGJ72~2004)规范要求。

3、勘探深度高层建筑应满足(JGJ72~2004)规范及其他专门规定要求。

4、查明场地地层结构、岩土性质;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承载力和变形特征。

5、查明不良地质作用并提出整治建议;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6、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水位、变化幅度,明确地下结构的抗浮设计水位,判定水和土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7、抗震设防烈度6度及以上地区的场地勘察,应划分场地类别,判断场地土类型,划分场地对建筑有利、不利和危险的地段,必要时应对地层进行液化判别。

8、当有可能采用桩基础时高层建筑应符合(JGJ72~2004)规范第4.2节要求。

9、当存在基坑开挖、支护、降水问题时,应遵守(GB50021~2001)第4.8节要求,高层建筑应符合(JGJ72~2004)规范第4.2节要求。

10、结合场地地质情况和工程特点,除完全可确定为天然地基的情况,可只提供天然地基的相关设计参数外,其余均应提供可能采用的其他类型地基基础方案(桩基、地基处理等)的设计参数;桩基设计参数应按规范GB50021~2001和规范JGJ94~2008的要求分别进行提供。

11、对黄土、膨胀土等特殊性岩土及岩溶、滑坡等不良地质作用和地质灾害尚应按有

关专门规定执行。

12、当场地存在边坡或整平后存在边坡时,应对场地边坡进行勘察;边坡工程的勘察要求另详。

13、本钻孔图根据现有建筑方案布置,当方案调整时,钻孔位置需相应调整。

(三)布孔原则及孔深控制

布孔原则:本期工程的岩土工程初步勘探点的数量和位置由我院布设。岩土工程初步勘探点的数量和位置按中等复杂地基布置,勘探点间距40~100m,勘探点按建筑物及基坑轮廓布设,控制性钻孔占总孔数的1/3以上,并尽量控制整个场地。孔深控制:高层建筑物场地控制孔进入中等风化岩层5~7m,一般性钻孔进入中等风化岩层5m以上,共设计布孔20个。

(四)完成工作量

我院于2012年8月1日进场,至2012年8月12日完成钻孔20个,总进尺410.60m。本次勘察取原状土样10组,进行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试验(6组土常规实验、4组颗粒分析试验);取中风化岩样6组进行饱和抗压强度测试;取地下水样2组,做侵蚀性CO2分析和简分析。

(五)勘察质量评述

本次岩土工程初步勘察依据国家有关规范及甲方的有关要求,采用了钻探、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方法和手段进行勘察,经综合分析对场地地基岩土层进行评价:

1、本次初步勘察的勘探点间距按中等复杂地基进行布置;控制性勘探点数量为13个,占65%,满足规范要求;取样及重型圆锥动力触探测试孔18个,占90%,满足规范要求;

主要土层的原状土样数量为10组,标准贯入试验24段,重型圆锥动力触探测12段,满足规范要求;土层及全风化岩石岩芯采取率为85-100%,砂层岩芯采取率>80%,强风化岩石岩芯采取率为65-75%,中风化岩石岩芯采取率为80-90%,满足规范要求。

2、钻孔位置放样:以长江南路已知控制点为基准点,采用全站仪测定钻孔孔位和高程。勘探点坐标为XX独立坐标系,高程为黄海高程。

3、本次勘察执行下列规范:

⑴《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⑵《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72~2004)

⑶《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⑷《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⑸《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⑹《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⑺《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⑻《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⑼《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

⑽《工程岩体试验方法标准》(GB/T50266~99)

⑾《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⑿《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二、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一)地形、地貌

场地地貌属湘江Ⅱ级阶地,邻近湘江,现为荒地、菜地等,场地东低西高,地面标高

36.60~44.70m,西侧为长江南路,东侧为滨江路,交通便利。

(二)地层岩性

根据本次钻探揭露,组成拟建场地的地层岩性为:第四系全新统杂填土、耕植土、粉质粘土、粉砂、细砂、粗砂、砾砂,白垩系泥质粉砂岩、砾岩等。各岩土层的岩性特征及分布情况自上而下依次概述如下:

1、第四系全新统(Q4)

(1)杂填土(Q4ml)①:灰褐、褐红、褐黄等色,色杂,松散至稍密状,尚未完成自重固结,主要由粘性土、砾石及建筑垃圾等组成。层厚为0.30~4.20m,平均厚度1.86m,主要分布于场地西侧。

(2)耕植土(Q4pd)②:灰褐、褐黄色,结构疏松,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植物根系及有机质,为场地表层土。层厚为0.20~0.90m,平均厚度0.59m,主要分布于场地中部及东侧。

(3)粉质粘土(Q4al+pl)③:褐黄、灰黄色,局部褐红,硬塑,局部含少量砾石,约10~15%,砾径0.5~3cm,切面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层厚为1.70~10.20m,平均厚度4.01m,该层场地均有分布。

(4)粉砂(Q4al+pl)④:褐黄、灰黄色,稍湿~饱和,稍密状,颗粒成分均匀,岩芯呈土柱状。层厚为0.70~10.40m,平均厚度3.28m,该层场地均有分布。

(5)细砂(Q4al+pl)⑤:浅黄、灰黄色,稍湿~饱和,稍密状,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颗粒级配较好,岩芯呈散状。层厚为1.50~10.00m,平均厚度6.28m,该层主要分布于场地中部。

(6)粗砂(Q4al+pl)⑥:灰黄,黄褐色,稍密~中密状,饱和,粗砂占55~70%,泥质含量10~20%,其余为砾石,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等。层厚为5.00~8.10m,平均厚度6.55m,该层仅ZK15、ZK20有揭露。

(7)砾砂(Q4al+pl)⑦:灰黄、褐黄、灰褐等色,中密状,饱和,大于2mm颗粒含量占30~45%,泥质含量10~20%,其余为砂,主要矿物成份为石英、长石、云母等。层厚为1.60~10.30m,平均厚度5.45m,该层主要分布于场地东北侧及西北角。

2、白垩系(K)

场地下伏基岩主要为白垩系砾岩⑨,局部地段分布有泥质粉砂岩⑧,呈互层形式出现。砾岩以灰、灰褐为主,局部夹褐红色,岩性不均匀,胶结程度不一,风化不均匀,泥质粉砂岩以褐红色为主,局部夹紫红色。根据其风化程度划分为以下三个风化带。

(1)全风化泥质粉砂岩⑧1:褐红、局部夹紫红色,可见原岩结构,风化呈硬塑~坚硬粘性土状,局部夹强风化岩块。该层零星分布于场地内,仅ZK2、ZK8、ZK14钻孔有揭露,厚度0.40~3.60m,平均厚度1.75m。层顶埋深标高26.03~38.43m。

(2)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⑧2:褐红、局部夹紫红色,节理裂隙极发育,岩石破碎,岩芯呈块状、碎块状。该层仅ZK1有揭露,厚度0.8m。层顶埋深标高29.85m。

(3)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⑧3:褐红、局部夹紫红色,中风化,泥砂质结构,中厚层状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体较完整,岩石较新鲜,岩质较软,岩体基本质量等级Ⅳ级,岩芯呈柱状、短柱状。该层仅ZK2、ZK7钻孔有揭露,揭露厚度1.80~2.00m。层顶埋深标高30.49~34.83m。

(4)全风化砾岩⑨1:褐红色,可见原岩结构,全风化,风化呈中密~密实砂土状,含砾石,局部夹强风化岩块。该层层厚1.70~10.70m,平均厚度4.67m。层顶埋深标高31.44~38.35m,主要分布于场地西南角。

(5)中风化砾岩⑨2:灰、灰褐局部夹褐红色,中风化,节理裂隙较发育,钙泥质胶结,属较硬岩类,岩石完整,岩体的基本质量等级为Ⅲ级。为场地下伏基岩,该层揭露厚度0.60~5.80m,平均揭露厚度4.90m。层顶埋深标高21.13~34.44m。

(三)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内上覆杂填土①、耕植土②含上层滞水,粉质粘土③、全风化泥质粉砂岩⑧1为相对隔水层,粉砂④、细砂⑤、粗砂⑥、砾砂⑦中含中等~较丰富的孔隙水,强风化泥质粉砂岩⑧2、中风化泥质粉砂岩⑧3、中风化砾岩⑨2含少量裂隙水。场地地下水与大气降水及湘江河水水力联系密切,旱季地下水向湘江排泄,雨季湘江水反向补给场地地下水。根据钻孔内水位实测资料,场地稳定水位高程为36.61~44.73m。引用附近场地资料,含水层渗透系数为22.8m/d(经验值)。具体取值,待详勘后进一步确定。

在钻孔ZK4和ZK19中取地下水样进行侵蚀性CO2和水质简分析,PH值为6.87~7.14,侵蚀性CO2含量均为0.00mg/L,HCO~3含量为4.306~7.722mmol/L,表明该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仅具有微腐蚀性。

(四)岩土物理力学性质

1、根据室内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试验资料,场地主要岩土层的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见表2:(略)

2、根据室内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试验资料,粉砂④的颗粒级配指标统计见表3:(略)

3、根据动力触探试验资料,场地主要岩土层的标贯、动力触探指标统计见表4:(略)

4、根据室内岩石力学强度试验,中风化泥质粉砂岩的物理力学强度指标见表5:(略)

(五)场地地震效应

1、场地抗震类别划分

拟建场地平坦开阔,无不良地质作用存在,属对建筑抗震有利地段。

2、场地地基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划分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标准划分:杂填土①、耕植土②为软土,粉砂④、细砂⑤为中软土,粉质粘土③、粗砂⑥、砾砂⑦、全风化岩⑧1、⑨1为中硬土,强风化⑧2,中风化⑧3、⑨3为岩石。拟建场地土属于中硬场地土,建筑物场地类别为Ⅱ类。

3、地震动参数

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标准划分,拟建场地抗震设防烈度小于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小于0.05g,设计特征周期为0.35s。

(六)不良地质作用

根据本次勘察成果,场地未发现活动性断裂构造,场地地貌类型较单一,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岩溶等不良地质作用。

三、场地岩土工程初步分析评价

(一)场地稳定性评价

勘察结果表明:拟建场地周边地区未发现有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地貌属湘江Ⅱ级阶地,地势西高东低,场地稳定性较好。

(二)场地岩土层工程特性初步评价

根据钻探揭露,拟建场地地基为中等复杂地基。现对场地内各岩土层工程特性评述如下:

1、杂填土①:主要由粘性土和由建筑垃圾组成,结构松散,局部稍密状,为新近堆填,尚未完成自重固结,不能作为拟建建筑物天然地基持力层。

2、耕植土②:松散状,不能作为拟建建筑物地基持力层。

3、粉质粘土③:硬塑状,层位较稳定,力学性质较好,压缩性中等,可作拟建一般建筑物(地下车库)天然地基持力层。

4、粉砂④:稍密状,层位稳定,但力学性质较差,不能满足上部结构的荷载要求,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5、细砂⑤:稍密状,层位不稳定,力学性质较差,且场地仅局部分布,不能满足上部结构的荷载要求,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6、粗砂⑥:稍密~中密状,层位不稳定,且场地仅局部分布,不能满足上部结构的荷载要求,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7、砾砂⑦:中密状,场地均有分布,力学性能较好,但层位起伏较大,不能满足上部结构的荷载要求,不宜作为拟建建筑物基础持力层。

(三)岩土参数的分析与选定

1、岩土参数的可靠性与适用性分析

(1)取样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影响

拟建场地分布的粉质黏土③和粉砂④均采用薄壁式取土器取的原状土样,取样方法为贯入法,尽量减少对岩土结构的扰动。土试样等级为Ⅱ级,可满足室内试验各项要求。

(2)取值标准

a、岩土试验取值标准:密度与比重均取两个测值的平均值;界限含水量取三个测值的平均值;土的压缩性指标在e~p关系曲线上取100kPa与200kPa对应的e1与e2值计算所得;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在抗剪强度与垂直压力曲线上求得,试验方法采用直剪和三轴剪对比进行。

b、成果报告中主要岩土参数的取值:抗剪强度指标取标准值,压缩性指标及湿密度取平均值。

2、岩土参数的选定

(1)根据本次勘察土的工程地质性质试验资料,各主要岩土参数选定见表6:(略)(2)根据本次室内试验与原位测试资料并结合本地经验,对场地内各岩土层天然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确定见表7:(略)

(四)基础选型初步分析评价

拟建楼均为高层建筑物,对承载力要求较高,且对沉降控制要求严格,天然浅基础方案不能满足要求,建议基础型式采用桩基础方案,可采用筏下桩基或静压预制桩方案,基础持力层为中风化砾岩⑨2。基础选型的具体评价及基础选用方案待场地进一步详细勘察后确定。

(五)基坑工程初步分析评价

1、基坑周围环境条件

场地东北侧拟建一层地下车库,地下车库标高及高度暂未确定,场地现为原始地貌,较平坦,地下车库周边无建筑物。北侧距用地红线约7m,东侧距用地红线15m。

2、基坑开挖

基坑开挖后,坑壁主要揭露的地层为杂填土①、耕植土②、硬塑粉质黏土③及粉砂④,坑底出露地层为硬塑粉质黏土③及粉砂④。杂填土①、耕植土②中含少量上层滞水,硬塑粉质黏土③微弱含水,粉砂④含中等~较丰富的孔隙水,场地处于湘江边,地下水较丰富,可采用集水明排的方式降、排水。

3、基坑开挖建议坡比

由于本次勘察为初勘,基坑深度及基坑底部设计标高暂不确定,基坑开挖可采用放坡

处理。基坑支护方案待详勘后进一步确定。

四、结论与建议(略)

内心强大比什么都重要,你要照顾好自己,承认自己的平凡,但是努力向好的方向发展,可以平静面对生活,安然的听从自己内心的感受,不受其他影响,你可以迷茫,请不要虚度。

(完整版)2019年岩土工程勘察.doc

岩土工程勘察 课程设计指导书 简文彬编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资源与城乡建设系 2004.5.

目录 一、目的与意义 (1) 二、课程设计时间 (1) 三、主要内容 (1) 四、课程设计要求 (2) 五、提交的课程设计成果要求 (5) 六、主要参考规范及文献 (7) 附录1:勘察纲要示例 (10) 附录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纲 (17)

《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指导书 (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适用) 一、目的与意义 《岩土工程勘察》是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在《岩土工程勘察》课程中安排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将使学生所学到的岩土工程勘察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更加系统、巩固、延伸和拓展,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课程设计实践中提高自身独立思考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经过课程设计的教学环节后,可系统掌握工程建筑中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处理方法,进行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掌握工程勘察的基本理论与各种实用方法。在毕业设计或论文中,能充分应用本课程知识完成实际的工程地质勘察项目,毕业后从事实际工程项目时,能很快熟悉工作方法,完成相应的工程地质工作,提出合格的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课程设计时间 本课程设计安排在学生学完《岩土工程勘察》课程之后进行,学生在掌握各类工程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总体把握课程设计的内容。一般定在教学日历的最后一周半进行课程设计的教学工作。 三、主要内容 侧重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使学生掌握该类型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

目录 1 勘察工作概述 (2) 1.1工程概况 (2) 1.2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 (2) 1.3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2) 1.4勘察执行的规范、标准 (2) 1.5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4) 1.5.1勘探点布置原则 (3) 1.5.2勘探点的数量与深度 (3) 1.5.3完成工作量 (3) 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5) 2.1地形、地貌及周围环境 (5) 2.2地层分布及岩土性质 (4) 3 地震效应 (11) 3.1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 (11) 3.2建筑场地类别 (11) 3.3地震液化判别 (11) 3.4场地、地基与基础应采取的抗震措施 (12) 4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15) 4.1场地稳定性评价 (15) 4.2土层工程性质评价 (12) 4.3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13) 4.3.1场地环境类型 (13) 4.3.2场地冰冻区和冰冻段分类 (13) 4.3.3地下水的腐蚀性 (13) 4.4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基础设计计算参数 (13) 4.5持力层与地基强度验算 (14) 4.6地基下卧层强度验算 (14) 4.7 复合地基 (19) 4.8基坑开挖与降水 (17) 5 结论 (21)

1 勘察工作概述 1.1 工程概况 我公司承担并完成了某大队篮球馆工程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该工程位于某市某路以南,交通便利。拟建工程为1栋1层的篮球馆,荷载按每层15kPa计,基础埋深约1.5m。 1.2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 本工程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阶段。 本工程具有以下特征: 1)根据由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该工程为一般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工程; 2)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等级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 3)根据附近地质资料:场地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 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之规定,该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3 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是为设计、施工提供详细可靠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及有关参数。依据委托书,结合现行规范有关规定,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务及要求如下: 1)查明场地范围内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及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2)提供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提供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3)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及危害程度,并提出整治方案建议。 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5)进行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6)根据岩土工程条件,结合拟建建筑物特点,对地基基础方案做出评价。 为完成上述勘察任务及要求,主要提供以下指标: 地基土的比重、含水量、重度、孔隙比、饱和度、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粘聚力、内摩擦角、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及静力触探试验指标、承载力特征值、桩极限侧阻力和端阻力标准值等。 1.4 勘察执行的规范、标准 本次勘察根据《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之要求,主要执行下列规范和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及局部修订条文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6529

陈山油库山北扩建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初步勘察阶段) 一、工程概况 受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的委托,我院对拟建的陈山油库山北扩建工程进行初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 本工程由中德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拟建建(构)筑物的勘探点位置图和勘察技术要求由设计单位提供。 拟建建(构)筑物平面特征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编号: 1),有关拟建建筑物性质见下表。 拟建建(构)筑物性质一览表表:1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和地基等级均为中等复杂程度,综合确定本工程的勘察等级为甲级。2.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勘察目的、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2.1勘察执行的主要规范标准 本次勘察依据下列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石油化工建(构)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453-2008)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 《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 50269-97); 浙江省工程建设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33/T 1065-200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70-1999)。 2.2勘察目的 本次勘察为初步勘察,其目的是为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和地基施工方案提供初步的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并做出分析评价与建议。 ⑴、初步查明建筑物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构成、成因、分布、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⑵、初步查明场地内暗浜、墓穴、地下洞室、地下障碍物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范围、埋深。 ⑶、对场地20m深度范围内饱和砂质粉土和砂土进行液化判别,并对场地地震效应作出评价,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判定建筑的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

正规勘察报告顺序

石柱县三河乡卫生院住院楼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直接详勘) 中铁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O 一O年十二月

石柱县三河乡卫生院住院楼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直接详勘) 董事长:范胜利(高工) 总工程师:王时龙(高工) 审核:陈彬彬(注册岩土师) 项目负责:黄代忠(工程师) 报告编写:姚永贵(助工) 黄代忠(工程师) 提交报告单位:中铁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提交报告日期:2010年12月13日

勘察报告内审意见书

目录 1 前言 (1)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 2.1 自然地理与气象水文 (4) 2.2 地形地貌 (4) 2.3 地质构造 (4) 2.4 地层岩性 (5) 2.5 水文地质条件 (6) 2.6 不良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 (6) 3 岩土物理力学特征 (6) 3.1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评价 (6) 3.2 岩土参数的选用 (7) 4 场地稳定性评价 (8) 4.1 地震效应评价 (8) 4.2基坑开挖对相邻构筑物的影响评价 (9) 4.3 场地稳定性与建筑适宜性 (9) 5 地基评价 (9) 5.1 地基均匀性评价 (9) 5.2 地下水对地基基础的影响 (10) 5.3 基础持力层选择 (10) 5.4 基础形式建议 (10) 6 结论与建议 (11) 附表 附表1 勘探点数据一览表1张附表2 勘探点测量成果表1张 附图 1.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500 1张 2. 工程地质剖面图1:200 4张 3. 钻孔柱状图1:100 4张 4. 动力触探试验曲线图1:30 6张 附件 1. 岩石试验报告1份 2. 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1份 3. 岩土工程勘察纲要1份 4. 建设工程勘察合同1份 5. 勘察报告内审意见书1份5. 建设工程勘察外业见证报告3份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模板

目录 1.概况 2.勘察工作 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岩土工程评价 5.结论与建议 附件: 1、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共1页 2、工程地质剖面图共14页 3、钻孔柱状图共58页 4、原位测试成果表共2页 5、岩样试压报告共2页 6、土工试验成果表共2页 7、岩土物理力学指标数理统计成果表共2页

鼎诚·和丰佳园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勘察阶段:详细勘察 江西华昌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证书等级:乙级 证书编号:142067-KY 二0一四年四月

委托单位:吉安市鼎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程名称:鼎诚·和丰佳园 项目负责: 报告编写: 审核: 技术负责: 院长: 提交单位:江西华昌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 时间:

1.概况 1.1工程概况 受吉安市鼎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江西华昌地质工程勘察有限公司对其拟建的鼎诚·和丰佳园场地进行了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野外施工日期为2014年4月01日至4月16日,随即转入室内资料整理和报告编写工作。 拟建工程场地位于吉安市城北,井冈山大道北面。建筑室内标高为63.00-64.30米,地下室底板标高为57.40米。共有建筑物6栋。 拟建建筑物的主要数据和特点表1 建筑物名称建筑 安全 等级 对差异 沉降敏 感程度 层数 深度 建筑 面积 (m2) 结构 类型 基础类型 上部活 荷载 (KN/m2) 6# 二较敏感11 5950 框架桩基础 3.0 1#2#3#5#7# 三一般 6 14500 框架 天然地基 桩基础 3.0 1.2勘察目的与任务 本次勘察的目的和任务: 一、查明有无影响建筑场地稳定性的不良地质作用及其危害程度; 二、判定场地土类型、场地类别; 三、查明地基土中有无液化土层,判定液化等级; 四、提供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地基土强度及变形参数,提出天然地基适宜的持力层,地基土承载力; 五、对场地的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 六、对可供采用的地基基础设计方案进行论证分析,提出经济合理的设计方案建议,提出与设计要求相对应的地基承载力及变形计算参数,并对设计与施工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建议; 七、查明场地地下水类型、埋藏情况、水位变化情况及对建筑材料的侵蚀性; 八、提出对不良地质作用的治理意见。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内容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内容 要依据。在保证外业和实验资料准确可靠的基础上,文字报告和有关图表应按合理的程序编制。要重视现场编、原测试和实验资料检查校核,使之相互吻合,相互印证。地基岩土分层是一个重要环节,要根据岩土地质时代、土的成因类型、岩土性质、状态、岩石风化程度和物理力学特征合理划分。岩土的工程力学性质是根据原测试和实验资料的数理统计值综合判定。报告要充分搜集利用相关的工程地质资料,做到内容齐全,论据充足,重点突出,正确评价建筑场地条件、地基岩土条件和特殊问题,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合理适用的建议。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图表编制程序岩土分层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是否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当、经济合理。当然,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勘察阶段,报告反映的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有关规范、规程对报告的编写也有相应的要求。下面着重谈一谈有关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且侧重于详细勘察阶段。 1、报告的编制程序 一项勘察任务在完成现场放点、测量、钻探、取样、原测试、现场地质编和实验室测试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即转入资料整理工作,并着手编写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应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

前后照应,顺当进行。不然的话,常会出现现场编与实验资料的盾、图表间的盾、文图间的盾,改动起来费时费力,影响效率,影响质量。 通常的编制程序是: (1)外业和实验资料的汇集、检查和统计。此项工作应于外业结束后即进行。首先应检查各项资料是否齐全,特别是实验资料是否出全,同时可编制测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统计表和勘探点(钻孔)平面置图。 (2)对照原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编。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视,从而出现野外定名与实验资料相盾,鉴定砂土的状态与原测试和实验资料相盾。例如:野外定名为粘土的,实验出来的塑性指数却17;野外定名为细砂的,实验资料为中砂,其0.25~0.5mm颗粒含量百分比达50%以上;野外定为可塑状态粘性土的,实验出来的液性指数却0;野外定为稍密状态的砂性土,标准贯入击数却10击;野外定为淤泥或淤泥质土的,实验出的孔隙比却1;野外定为硬塑粘性土的,标贯击数却18击……产生诸如此类的盾,或由于野外分层深度和定名不准确,或试验资料不准确,应找出原因,并修改校正,使野外对岩土的定名及状态鉴定与实验资料和原测试数据相吻合。 (3)编绘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 (4)划分岩土地质层,编制分层统计表,进行数理统计。地基岩土的分层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因此,此项工作必须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风化程度、物理力学特征来综合考虑,正确地划分一个单元的岩土层。然后编制分层统计表,包括各岩土层的分布状态和埋藏条件统计表,以及原测试和实验测试的物

桥梁勘察报告

1 概述 1.1工程概况 随着鄂尔多斯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鄂尔多斯市成为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成为呼包鄂城市群中心城市区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为继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调整产业结构,改变原工业发展中总量小、增长粗放、发展缓慢、污染严重、科技含量较低等问题,鄂尔多斯市市委市政府提出建立东胜区机械装备业制造基地,以高起点、高科技、高效益、高产业链、高附加值、高度节能环保“六个高”的新型工业化发展思路,推进工业园区发展循环经济,构筑产业集群,开创工业化发展的新局面。 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位于东胜区罕台镇境内,场地内地势较为平缓,略呈缓坡状起伏。距康巴什新区9km,东距210国道0.7km,南距青春山50万伏变电站2.8km,西至补洞沟河沿,北至打坝渠,面积约为25km2。本次实施的基础设施包括产业区内道路、场平、供水、供热、供电、供气、排污及处理、排水(雨水)、通信、弱电、绿化等项目。拟建桥梁位于机械装备制造业基地内,为该工程的子项之一。四座桥梁横跨区内唯一季节性雨水冲沟——补洞沟,连接补洞沟两岸待建道路。 受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经济贸易局委托,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承担了鄂尔多斯市东胜区机械装备业制造基地项目补洞沟桥梁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 根据设计要求,本次勘察分两个阶段进行。初步勘察野外工作开

始于2007年11月14日,结束于2007年12月4日,历时21天,对拟建补洞沟1桥、2桥、3桥及4桥进行初步岩土工程勘察

;2008年3月6日,建设单位委托我单位对本工程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拟建补洞沟4桥由于桥位更改,不在本次详细勘察任务之列,故我院对补洞沟1~3号桥进行了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为保证成果资料的完整性与统一性,满足设计部门的使用要求与方便,我院综合初步勘察与详细勘察成果,编制本报告书。 1.2勘察目的与任务 根据拟建工程方案设计及拟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按照《市政工程勘察规范》,拟建场地为Ⅱ类,拟建桥梁为中桥;按照《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确定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拟建主要构(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综合分析确定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本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按详细勘察要求进行,其目的是为本工程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地基基础设计及工程施工提供工程地质资料和岩土工程设计参数,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依据相应规范要求,结合拟建场地地质条件及拟建工程特点,确定本工程勘察工作的具体任务为:(1)调查了解拟建桥位场地的地形地貌与环境地质条件,详细查明拟建场地是否存在不良地质作用及可能存在的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以及对工程安全和场地稳定性的影响,对场地的稳定性做出评价,提出防治或整治措施的建议。

工程报告(含封面)详解

增财审[2016]W482号 工程 结算评审报告 审核单位: 审核日期:二○一六年十一月九日

附件1 工程 结算评审报告 评审机构名称: 委托评审时间:2016年9月13日 委托评审文号: 项目评审起止时间:2016年9月13日-2016年11 月 9日评审报告时间:2016年11月9日

目录 1、工程评审确认表 (1) 2、基本情况表 (2) 3、基本建设工程预(概)算、决(结)算评审情况明细表 (3) 4、评审情况摘要、结论与建议 (4) 5、评审报告 (5) 6、工程结算审核书 (6) 7、工程评审会签表 (7) 8、工程评审现场勘察备忘录 (8) 9、工程评审对数备忘录 (9) 10、工程复核情况记录表 (10) 11、工程复核反馈情况记录表 (11) 12、工程审定情况记录表 (12) 13、工程审定反馈情况记录表 (13) 14、工程结算书 (14) 15、工程量对比表 (15) 16、工程量计算表 (16)

工程 结算评审报告 增城区财政局: 我司2016年9月13日接受贵单位委托,对工程结算进行评审。我司于2016年10月28日完成评审,现将评审结果报告如下: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工程 2、工程地点: 3、建设单位: 4、工程内容: 二、评审原则 1、本工程实施综合单价包干,招标范围为施工图中所有工程项目及工作内容。在施工期内,除已经审核确认的设计变更及图纸内容以外的现场签证外,投标书内有的项目或类似的项目,按投标书内的项目的单价,按照实际计算工程量;如投标书内没有的项目,按招标文件和本合同相应条款规定的要求计算单价和工程量,报监理工程师和发包人审核。设计、监理、建设单位的审核意见仅作为投资控制的参考,不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具体结算价格以增城区财政局审批结果为准。 三、评审依据 1、依据设计的工程竣工图纸图纸编号有:WL-01 2、SM-01~02,ZP-01 PM-01~13,WZ-01~03,SY-01~04 FQ-01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规划院版)

报告书岩土 工程名称:荆州市天谷还迁安置房工程k2013k30 工程编号: 法定代表人:

技术负责人:项目负责人: 人:核审 人:校核 项目参与人: 日05月12年2013专业资料 目录 4.2场地稳定性、适宜性评价 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一、4.3场地地震效应评价 4.4 场地地下水和地表水评价1.1工程概况4.51.2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的技术标准场地地基基础方案分析 4.6 1.3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基坑工程分析评价 4.7地下室抗浮水位评价1.4勘察方法的选择、勘察工作量布置原则及完成工作量 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结论与建议五、二、附件六、场地地理位置及气候2.1 场地地质构造2.2 场地地形、地貌2.3场地岩土的构成与特征2.4 2.5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2.6场地环境条件三、场地岩土参数的统计分析与选用 四、场地岩土工程分析评价 4.1场地地基均匀性及稳定性评价专业资料 根据勘察任务委托书,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及现行有关规范、规程,本次勘察的主一、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要目的和要求为:

1.查明场区不良地质作用、评价场地及地基的稳定性。工程概况1.12.查明场地地基土体类型,分布及工程特性,提供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号路东侧修建荆州市天湖北省荆房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拟在沙市区关沮乡凤凰村6标。谷还迁安置房。该建筑群包括七栋高层住宅楼,二栋连体的商业裙楼及地下室。3.提供各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变形指标及桩基设计指标。本工程由荆州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设计。现将各建筑物的荷重、结构类型、拟4.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条件,评价地下水、土对砼结构及砼结构中的钢筋的腐采用的地基基础形式等分述如下:蚀性。,剪力墙结构,中柱55.50m18层,高度11049.781#楼、2#楼:建筑面积m,25.查明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划分对建筑有利、一般、不利和危险地段。管;初步拟定建筑物基础型式为φ500mmPHC荷重19000KN,边柱荷重13000KN6.根据场区与地基的岩土工程条件和拟建筑物的结构特点,对基础型式的选择基础,1700KN;桩基沉降不得超过允许值Ra 桩,设计要求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提出建议,并提供各基础型式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场地相对整平相对标高设计上与地下车库一并考虑,基础埋深6.4m33.45m。7、查明基坑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条件,提供基坑设计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基坑,剪力墙结构,中柱荷重层,高度55.50m1811049.783#楼:建筑面积m,2岩土工程问题提

完整版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实验学校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编号: 2017-10) 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

二O一七年一月 实验学校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勘察阶段:详细勘察 工程编号:2017-10 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 报告编制: 校对: 审核: 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察公司

月1年2017 期:日察勘 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集成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 目录 第一部分文字报告 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 1 1.1 拟建工程概况 1 1.2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 1 1.3 勘察工作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2 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3 2.1 地形地貌、气象 3 2.2 邻近建(构)筑物、管线情况与施工临时荷载 3 2.3 区域地质概况 3 2.4 岩土的构成与特性 4 2.5 不良地质作用 5 2.6 不良地质条件与特殊性岩土 5 2.7 水文地质条件 5 3、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评价 5 3.1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5 3.2 环境介质腐蚀性评价 6 3.3 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分析评价与岩土设计参数 6 3.4 地基基础工程分析与评价9 3.5 基坑工程分析与评价10 4.结论与建议10 5.说明11 图表第二部分 1. 图例1页 2. 地基土物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1页 3.(综合)固结试验成果图1页 4. 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页 5. 工程地质剖面图3页2017-10 报告编号: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 装配式钢结构绿色建筑集成基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详细勘察阶段 目录 6. 钻孔柱状图8页 7. (分层)土工试验成果总表2页 2017-10 报告编号: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模板

**文化中心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一、工程概况 受*****的委托,我公司承担了***文化中心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场地位于***,占地面积约为196×103平方米。拟建文化中心占地面积约130×80平方米,包括图书馆、会议室、活动中心等,具体使用功能未定,2~5层,框架结构,拟采用钻(冲)孔灌注桩基础。大部分区域设有一层地下室(围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底板设计标高暂时未定,设计单位为***。 工程重要性等级属三级,场地复杂程度及地基复杂程度等级属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二、勘察目的和要求、依据、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一)勘察目的和要求 勘察阶段属详细勘察,要求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围、发展趋势和危害程度;查明场地各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场地建设的适宜性和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查明地下水赋存状况及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对地基类型、基础型式、基坑开挖及支护、地基处理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并结合本地区经验提供详细的岩土工程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满足基础施工图设计要求。 按详勘要求,布设勘探孔38个,勘察技术要求按满足桩基础设计要求及基坑开挖支护设计要求编制。 (二)勘察依据 1、《岩土工程勘察合同书》及委托方提供的“总平面图”。 2、执行的标准及规 《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2009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DBJ15-31-2003) 《建筑桩基技术规》(JGJ94-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GB50011-2010) (三)勘察方法及完成工程量 外业工作于***年***月***日至***月***日进行,采用全取芯钻进、现场鉴别,结合标准贯入测试及取试样作室试验的勘察方法,完成勘探孔38个(其中取样测试孔13个),总进尺1221.04米,标贯测试205次,取土试样73个、岩石试样9个、水试样2组,试样的试验工作由我公司试验室完成。 勘探孔主要数据见下表: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DB21/T1214-2005要求报告书正文应包括内容: 1、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勘察依据; 2、拟建工程概况; 3、勘察方法和勘察工作布置、工作量; 4、场地地形地貌、地层、地质构造、岩土性质及其均匀性。 5、各项岩土性质指标,岩土的强度参数,变形参数,承载力特征值。 6、地下水埋藏情况、类型、水位及其变化。 7、土和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8、可能影响工程稳定的不良地质作用的描述和对工程危害程度的评价。 9、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报告中应附的图件: 1、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2、工程地质剖面图

3、钻孔柱状图 4、勘探点主要数据一览表 5、土工试验成果汇总表 6、水质分析报告 7、原位测试成果表 根据场地复杂程度,可按下列规定分为三个场地等级: 1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一级场地(复杂场地): 1)对建筑抗震危险的地段; 地震时可能发生滑坡、崩塌、地陷、地裂、泥石流等及发震断裂带上可能发生地表错位的部位。 2)不良地质作用强烈发育; 岩溶、滑坡、危岩和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沉降、地震、活动断裂。 3)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到强烈破坏;

4)地形地貌复杂; 5)有影响工程的多层地下水,岩溶裂隙水或其他水文地质条件复杂,需专门研究的场地。2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 1)对建筑抗震不利地段; 软弱土、液化土、条状突出的山嘴、高耸孤立的山丘、陡坡、陡坎、河岸和边坡的边缘,平面分布上成因、岩性、状态明显不均匀的土层(含古河道、疏松的断层破碎带、暗埋的塘浜沟谷和半填半挖地基),高含水量的可塑黄土,地表存在结构性裂缝等。 2)不良地质作用一般发育; 3)地质环境已经或可能受一般破坏; 4)地形地貌较简单; 5)基础位于地下水位以下的场地。 3符合下列条件者为三级场地(简单场地) 1)抗震设防烈度小于或等于6度,或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

地质勘察招投标文件

广播电视集团 影视创作基地工程建筑项目地质勘察招标文件 招标编号:NBGD2009--21号 招标人:广播电视集团 二零零九年八月

目录 第一部分投标须知 第二部分合同的订立与主要条款 第三部分地质勘查技术标准与质量要求第四部分廉政保证书 第五部分附件

第一部分投标须知 投标须知前附表 序号容说明与要求 1 工程名称影视创作基地工程 2 合同名称影视创作基地工程建筑项目地质勘察委托合同 3 合同编号69440902 4 招标人广播电视集团 5 工程建设地点余市四明山镇大山村 6 招标围影视创作基地工程建筑项目地质勘察 7 计划工期25日历天 8 招标式邀请招标 9 ★投标人资格工程地质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乙级及以上且满足在余市开展业务的前置条件 10 现场考察时间:8月17日08:30 地点:市开明街4号广电大厦集合,统一组织 联系人:唐云飞: 11 标前会议8月19日17:30分前以传真形式解答 12 ★投标文件有效期投标截止时间起30日历日 13 ★投标保证金人民币壹万圆(10000.00)[只接收汇票、本地转帐支票和密封现金] 收取时间:2009年8月21日15:15(请勿提前直接电汇或转帐) 开户名称:广播电视集团 开户行:银行营业部 账号: 14 投标文件份数正本1份、副本5份 15 投标文件的递交地点:市开明街4号广电大厦二楼会议室 16 投标截止时间2009 年8 月21日15:00 分

17 开标时间地点地点:市开明街4号广电大厦二楼会议室时间:2009 年8 月21 日15:15 分 18 评标标准及法采用综合评分法,按《评分标准》对各投标单位进行打分,依各投标单位的总得分进行排名,排名第一的企业成为中标单位。 19 合同签订中标人收到中标通知书后5天 2、总则 2.1工程概况 2.1.1工程名称:影视创作基地工程 2.1.2合同名称:影视创作基地工程建筑项目地质勘察委托合同 2.1.3合同编号:69440902 2.1.4招标人:广播电视集团,该工程建设单位为广播电视发射中心,广电集团为该单位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该项目的招标。 2.1.5建设地点:位于余市四明山镇大山村,海拔860米,距离余市区约40公里,距离奉化市区约45公里。 2.1.6工程规模:占地143229.45平米,新建接待主楼等建筑9446平米。其中,接待主楼6416平米,餐厅1570平米,会议中心940平米,员工宿舍500平米,门卫20平米。 2.1.7招标围:影视创作基地工程建筑项目围所有工程项目地质勘察(详见所附光盘图示)的地质详勘。 ★2.1.8质量标准:符合有关地质勘察技术规、标准、规程的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实验学校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报告编号:2017-10)

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 二O一七年一月 实验学校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勘察阶段:详细勘察 工程编号:2017-10 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 报告编制: 校对: 审核:

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察公司 勘察日期:2017年1月 目录 第一部分文字报告 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 1 1.1 拟建工程概况 1 1 1. 2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 2 1. 3 勘察工作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3 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3 2.1 地形地貌、气象 3 2.2 邻近建(构)筑物、管线情况与施工临时荷载 3 2.3 区域地质概况 4 2.4 岩土的构成与特性

5 2.5 不良地质作用 5 2. 6 不良地质条件与特殊性岩土 5 2.7 水文地质条件 5 、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评价3 5 3.1 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评价 6 3.2 环境介质腐蚀性评价 6 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分析评价与岩土设计参数3.3 3.4 地基基础工程分析与评价9 10 基坑工程分析与评价3.5 4.结论与建议10 5.说明11 图表第二部分1. 图例 1页 2. 地基土物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1页 3.(综合)固结试验成果图1页 4. 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页 3 页 5. 工程地质剖面图 录目 页8 6. 钻孔柱状图 (分层)土工试验成果总表7. 页2

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 1.1 工程概况 委托单位:中兴建安公司 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 地理位置:拟建场地位于枣庄市峄城区,交通便利。 拟建工程特性:拟建工程为办公楼1栋,宿舍1栋,餐厅1栋,总建筑面积2,建筑物主要特征见下表1.1。***m 拟建建筑物主要特征 1.1表 具体建筑物的尺寸、层数及平面布置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勘察等级: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属二级场地,二级地基,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1.2 勘察的目的、任务要求和依据 1.2.1 勘察的目的、任务要求 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勘察的目的是提出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和设计、

广佛线地铁1标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广佛线1标季华园站~同济路站~祖庙站盾构区间 第四次补充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广州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 二○○九年三月

广佛线1标季华园站~同济路站~祖庙站盾构区间 第四次补充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项目经理:程明明 报告编写:汪令明 报告审核:温京 总工程师:黄以光 总经理:黄奕芳 广州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 二○○九年三月

目录 1 概述 (1) 任务依据 (1) 工程概况 (1) 勘察目的和要求 (1) 2 勘察工作布置 (1) 勘察依据 (1) 勘察钻孔布置和编号 (1) 勘察方法和完成工作量 (2) 有关说明 (2) 3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3) 地形与地貌特征 (3) 岩土分层及其特征 (3) 岩土分界线 (4) 不良地质作用及特殊性岩土 (4) 4 水文地质条件 (5) 地下水的赋存与补给 (5) 地下水的腐蚀性 (6) 5 土石方可挖性分级和隧道围岩分类 (6) 6 隧道洞身经过围岩类别 (6) 隧道洞身主要围岩类别 (6) 隧道洞身岩石抗压强度 (6) 7 施工勘察建议 (7) 附表 1、钻孔数据一览表………………………………………………………………………1张 2、土工试验统计表………………………………………………………………………1张 3、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1张 4、标准贯入试验方法判别砂土地震液化情况表………………………………………1张 附图 1、图例……………………………………………………………………………………1张 2、钻孔平面布置图……………………………………………………………………3张 3、工程地质线路纵断面图……………………………………………………………6张 4、钻孔柱状图…………………………………………………………………………14孔 5、土工试验报告…………………………………………………………………………1张 6、岩石抗压强度试验报告………………………………………………………………1张 7、岩芯照片

《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报告

目录 一课程设计目的 二课程设计要求 三工程概况 四执行技术规范及标准 五基础工程地质分析 1.地形地貌 2.地层岩性及工程性能 3.地质构造及地震 4.岩溶 5.地下水 6.人类工程活动 六承载力计算 1.红粘土物理力学指标及承载力 2.岩石力学指标及承载力 3.地基承载力 七地基持力层及基础方案 八基础沉降计算 九滑坡稳定系数和滑坡推力(剩余下滑力)计算1.采用折线滑动法计算边坡稳定性系数 =1.15) 2.滑动面为折线形时,滑坡推力( t 十岩溶地基处理 1、体积较小的溶洞 2、洞体较大的空洞或半填充溶洞 3、埋藏较深、地下水丰富的发育溶洞 十一基坑涌水量预测 1、计算渗透系数K 2、基坑涌水量的计算

十二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1.环境类型水对混泥土结构腐蚀评价如下 2.受地层渗透性影响的水对混泥土结构腐蚀性评价3.地下水对钢筋混泥土结构中的钢筋的腐蚀性评价4.水对钢结构腐蚀性评价 十三课程设计心得 附件

一课程设计目的: 《岩土工程勘察》是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在《岩土工程勘察》课程中安排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将使学生所学到的岩土工程勘察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更加系统、巩固、延伸和拓展,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课程设计实践中提高自身独立思考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经过课程设计的教学环节后,可系统掌握工程建筑中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处理方法,进行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掌握工程勘察的基本理论与各种实用方法。在毕业设计或论文中,能充分应用本课程知识完成实际的工程地质勘察项目,毕业后从事实际工程项目时,能很快熟悉工作方法,完成相应的工程地质工作,提出合格的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课程设计要求: 1.岩土工程地质分析、岩溶处理、地基承载力计算、持力层选择及基础方案建议、场地稳定性评价、钻孔柱状图及工程地质剖面图(CAD)。 2.基础沉降计算 3.滑坡稳定系数计算 4.基坑涌水量计算 5.提交报告(文,图)纸质及电子文档各一份。 三工程概况: 拟建物为一栋地上十层,地下二层的高层建筑,高度56.0m,钢筋混泥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主楼最大舳里11000KN/柱,裙房最大舳力2000KN/柱。建筑物地下室埋深-5.00m,+-0.00标高1092.00m。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四执行技术规范及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3.《贵州岩土工程技术规范》(DB22/46-2004); 4.《贵州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22/45-2004);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DB50011-2001); 6.《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五基础工程地质分析:

福鼎点头镇圣园小区初勘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福鼎市点头镇圣园小区(初勘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前言 1.1、工程概况 福鼎市点头镇圣园小区,项目位于福鼎市点头镇镇区东部,位于点头镇大峨水库移民安置点周边。场地红线外四周以4层砖混结构榴房为主,镇区区内道路经过场地北侧,交通较便利。因工程需要,对勘察工作进行分阶段进行,本次主要为初步勘察阶段,拟建物为4幢住宅楼,层数为9层。基础型式拟采用桩基,基础整体倾斜≤0.003,平均沉降量≤200mm。相邻柱基沉降差允许值为<0.002l(l为相邻柱基的中心距离,单位为mm),拟建建筑物占地面积约3360.00m2,室内设计整平标高10.00m,无地下室。由福鼎市建筑设计院设计。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由福鼎市圣昌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委托我院进行。 拟建建筑物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丙类)。 1.2、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本次勘察按初步勘察阶段的要求进行勘察。 根据拟建建筑物的特点,本次勘察工作的目的和任务是初步查明建筑场地内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初步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及其空间展布特征,初步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初步了解地基土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对下阶段勘察等提出建议。并提交资料初步勘察阶段的勘察报告。 建设单位和设计单位对本次勘察工作提出的勘察技术要求如下: 1、初步查明场地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及物理力学性能,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能力。 2、初步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及危害程度。 3、初步查明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和水、土对建构筑物的腐蚀性,提出工程设计所需要的岩土特征参数。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分析地下水位变化幅度。 4、进行场地的地震效应评价,提出场地的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和设计特征周期分区。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场地类别,并对饱和砂土及粉土进行液化判别;对地基类型、基础型式等进行初步的建议。 1.3、勘察依据 本次勘察工作所依据的技术规范、标准及文件如下: 省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2006) 省标《建筑地基基础技术规范》(DBJ13-07-2006) 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版) 国标《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国标《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国标《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国标《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0年版) 行标《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 行标《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 《福鼎市点头镇圣园小区岩土工程勘察合同》(2008055)。 1.4、勘察工作布置及工作完成情况 本次勘察钻孔位置根据场地按网格状布置,勘探孔间距一般25.00~60.00m。 根据现行规范的要求,拟建筑区选择了JK1、JK3、JK5、JK7、JK9、JK11等6个钻孔为控制孔,同时兼做取样孔,孔深进入中风化凝灰岩3~5m,其它一般钻孔,孔深进入中风化凝灰岩不少于3m,同时对所有钻孔进行了孔内原位测试。 我院于2012年7月1日至2012年7月18日完成野外工作,室内土工试验工作同步进行,完成的实物工作量详见表

土质边坡勘察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土质边坡勘察报告 篇一:一个经典的边坡勘察报告--文字部分 xxxx道路及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XX); 5、《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标准》(JgJ87-92); 1、序言 1.1任务依据、工程概况 我院受xxxx委托,对拟建的xxxx道路及边坡工程进行工程地质勘察。该道路位于xxxx,起讫里程桩号为K0+000~K0+572.507,全长572.507m。其中:K0+240~K0+400段道路东南侧为坡高3~15米的边坡。本项目由xxxx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 6、《原状土取样技术标准》(JgJ89-92)。勘察质量评述 勘察采用工程地质调绘、钻探、槽探及边坡编录、照相、室内岩土试验等手段进行勘察。钻探采用xY-1钻机1台,采用全站仪定位,用水准仪测量高程。各项勘察工作的质量评述如下:

1、勘察孔定位 勘察孔根据控制点用全钻仪实地放样。勘察孔施工结束后复测孔位和标高。2、钻探 本次钻探采用xY-1型工程钻机,单层合金钻具,泥浆护壁钻进,按回次进行编录,钻进中按有关规定进行取样和原位测试。钻孔结束前由现场技术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终孔。 3、地质调查测绘 主要收集、调查线路两侧地段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及不良地质现象等。重点是对边坡剖面进行实地编录,量测地层和结构面的产状,厚度、分布特征并进行照相。 4、取样 粘性土、粉土、粉砂采用上提活阀式取土器,用连续压入法取样。土样取出后及时进行密封,在运输到实验室过程中采取了防晒、防震措施。 5、重(2)型动力触探 采用重型圆锥形探头,锤重63.5kg,重锤落距76.5cm,记录贯入10cm的锤击数(n63.5)。动探用于碎石土中和全、强风化基岩中。 6、室内试验 对外业采集的土样、岩样严格按规范、规程要求进行试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

目录 1 勘察工作概述 (3) 1.1工程概况 (3) 1.2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 (3) 1.3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3) 1.4勘察执行的规范、标准 (4) 1.5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4) 1.5.1勘探点布置原则 (5) 1.5.2勘探点的数量与深度 (5) 1.5.3完成工作量 (5) 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5) 2.1地形、地貌及周围环境 (5) 2.2地层分布及岩土性质 (6) 3 地震效应 (11) 3.1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 (11) 3.2建筑场地类别 (11) 3.3地震液化判别 (11) 3.4场地、地基与基础应采取的抗震措施 (15) 4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15) 4.1场地稳定性评价 (15) 4.2土层工程性质评价 (15) 4.3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15) 4.3.1场地环境类型 (15) 4.3.2场地冰冻区和冰冻段分类 (16) 4.3.3地下水的腐蚀性 (16) 4.4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基础设计计算参数 (16) 4.5持力层与地基强度验算 (17) 4.6地基下卧层强度验算 (18) 4.7 复合地基 (19) 4.8基坑开挖与降水 (21) 5 结论 (21)

1 勘察工作概述 1.1 工程概况 我公司承担并完成了某大队篮球馆工程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该工程位于某市某路以南,交通便利。拟建工程为1栋1层的篮球馆,荷载按每层15kPa计,基础埋深约1.5m。 1.2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 本工程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阶段。 本工程具有以下特征: 1)根据由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该工程为一般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工程; 2)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等级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 3)根据附近地质资料:场地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 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之规定,该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3 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是为设计、施工提供详细可靠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及有关参数。依据委托书,结合现行规范有关规定,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务及要求如下: 1)查明场地范围内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及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2)提供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提供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3)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及危害程度,并提出整治方案建议。 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5)进行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6)根据岩土工程条件,结合拟建建筑物特点,对地基基础方案做出评价。 为完成上述勘察任务及要求,主要提供以下指标: 地基土的比重、含水量、重度、孔隙比、饱和度、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粘聚力、内摩擦角、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及静力触探试验指标、承载力特征值、桩极限侧阻力和端阻力标准值等。 1.4 勘察执行的规范、标准 本次勘察根据《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之要求,主要执行下列规范和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及局部修订条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