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儿童的行为

理解儿童的行为
理解儿童的行为

理解儿童的行为

理解儿童的行为

原着:Jillian Rodd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指导儿童的行为:对成人的挑战

霍夫曼,把家长和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常用的一些行为管理方式作了归纳。

第一种:权力独断型。家长或有支配权的同伴有着绝对的威信。

第二种:取消关爱型。成人通过取消关爱的方式来传达出对某个特殊行为的反对意见。

格拉瑟,建议成人提高与儿童相处环境的质量。教师应民为“引导型教师”,引导型教师和孩子们建立起友好的关系,会积极地鼓励并帮助他们。“引导”儿童进行学习时需要考虑以下的基本需要:

1.归属感(在团体中能感到安全、舒适并拥有正当的地位)

2.有能力(对自身的重要度和价值有良好的感觉)

3.快乐(能理智和充满感情地感受自身的快乐)

4.自由(有选择的权利,能自控和自我负责)

与儿童相处的一些基本事实

1.所有的孩子在有些时候有可能会有不当和错误的行为。

2.所有孩子都需要管理或积极的纪律约束。

3.在没有一套有效的行为管理哲学和程序的前提下,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不可能提供出一套有效的行为管理课程与方案。

4.使用一些通常让人感到熟悉的行为管理策略对儿童来说可能是无效的,甚至可能是有害的。(暂停:是一个使用非常普遍的行为管理策略,但在应对儿童的不当行为方面其实是无效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P7)

5.所有的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都能学会如何有效地管理儿童的行为。

第二章什么是正常的行为,儿童的发展阶段

发展的主要区域包括生理、语言、智力、社会、情感和道德发展。

第三章:成为好的并感受到良好:培养儿童的自尊心

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以一种加强儿童的自我概念和自尊的方式来与儿童进行互动。

为了帮助儿童发展积极的自我观念,马歇尔为早期儿童教育工作提供了多种策略:

1. 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儿童感觉到自身的价值

(1)认真倾听儿童所说的话

(2)听取他们的提议

(3)帮助他们识别自己的积极的和亲社会的行为

(4)关注不同文化和种族的价值

2.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儿童学习人际交往的技巧

(1)教给他们关于与同伴交往的积极的社会互动技巧

(2)教给他们关于如何表达自身愿望和感受的语言。

(3)教给他们解决冲突的策略

3.越来越清楚地了解你自己对于儿童的期望。

(1)能开放地对待关于儿童的新信息并能以亲的方式对待儿童。

(2)知道自己的期望是否受到性别偏见的影响,也就是说,对待女孩子和男孩子有不同

的期望。

4.帮助儿童发展积极的自尊

(1)鼓励他们感觉自己是能干的,是能有所控制的。

(2)帮助他们对自身的成就能现实的自我评价。

第三章成为好的并感受到良好:培养儿童的自尊心自尊及其发展儿童自尊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那些在儿童生活中起重大作用的成人对他们态度。成人如果采取忽略的、贬低的、羞辱的和气绝的态度,那么儿童就会形成低水平的自尊; 成人如果采取沟通的、接受的、关注的、支持的、鼓励和肯定的态度,那么儿童就会形

成高水平的自尊。

自尊包括三个部分:胜利、控制和价值(对他人的意义)

胜利:

1.“我能”的概念:让儿童确信自己可以掌握某一门技术或完成某项任务以下不断提高

他们“我能”的水平。相信“我能”而不是“我不能”

2.获得成功:把一个大的任务分解成一些小的任务,分步进行,逐渐增加难度

3.获得成功机会:“我不能”变为“我不知道如何去做”

4.允许儿童靠自己的能力来完成一项工作,哪怕有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

5.允许儿童在做事的过程中犯猎,并且向儿童表达出成人的态度,即犯错是可以的。帮

助儿童知道犯错误码也是学习的一部分,我们无法避免错误,但我们可以在某个时期内尽必

帮助他们克服一到两个错误。

6.通过积极的反馈儿童建立自信心,多沟通。

7.提供新的挑战并积极地评价他们的尝试

8.让儿童以切实的方式认识到自己的成就,学会自我肯定。要自己认识到自己做得的确

很好。有助于防止儿童过分依赖同伴或成人的外部的赞成意见与肯定。

控制

儿童需要感到他们自已对生命和生活具有某种程度的控制。

提高儿童控制力的策略:

1.给儿童提供选择和自治机会。不要代替做他们自己能做的事,提供简单而有限制的选择。

2.避免在孩子之间的竞争和相互比较。

3.帮助孩子学习如何评估自己的成就。

联系

这是一个包括认同、关注、欣赏、肯定和喜爱在内的特殊关系。

认同:认同行为者而不是行为者所做的事情,要接纳认同儿童的个人品质和习惯。关注:要以名字来问候孩子,要注意倾听,及时地应答,以非口语的方式显示兴趣,

并愿意在一起花费时间。

欣赏:就是关注行为而不是行为者,重点在于提供积极的、口头和书面的反馈。肯定:要对儿童合意的、可接受的和适当的行为表达出确认的意见。喜爱:以口头和非口头的方式来表达出喜爱的关系。

第四章儿童什么时候能理解对与错,儿童的道德发展孩子生活在有大量社会规则和期待的环境之中,他们很快就会知道在一个场合中的规则并不一定要在另一个场合运用。

儿童与社会规则最早的相遇是发生在家庭之中。儿童对规则的理解是有局限的,而这种理解是随着时间的而发展的。

对道德的理解

1. 所有的文化教认为让儿童了解道德标准和规则是一项基本任务,也是成人的职责。

这些规则对于人际互动和建立社会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2.大多数的文化认为儿童对于道德和行为的理解能力是不同于成人的。

3.道德不是一个简单的构成。基本上由三个相对独立的方面组成,即行为、情感、和认知。

(1)行为方面——道德在具体情形中的现实行为。具体包括奖励、惩罚的效果、观察和模型。

(2)情感方面——是源自于道德情形的情感、内疚感或满足感。

(3)认知方面——是对道德规则的知识,对好与坏的辨别,对规则的理解能力。4.“具有良好的社会意识的儿童”包括愿意分享、能表现出自我控制、会关心物品和环境、具有同理心、知道一个人的行为会给他人产生影响、行事具有明确的目的并且具有积极的自我概念。

道德发展的理论解释

精神分析理论、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

霍夫曼为孩子的同感发展创立了一个阶段理论,认为经历以下四个阶段: 1.由移情带来的苦恼

2.个人永恒性

3.角色扮演

4.广泛的同感

促进儿童的道德理解和道德行为

“谁来培养一下道德成熟的儿童”——家长与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是同等重要的。自控能力的发展是个体道德的一个重要特征。

移情——是亲社会行为和道德回应的一个必要的基础。

促进移情能力发展的一些方法:

1.安静才孩子坐下来讨论他的不当行为对家庭或群体所产生的影响。

2.帮助孩子作出决定,让他顾及到对方受到这个决定的影响后会产生何种情绪。

3.成人和儿童共同分享对他们有影响的事件。

4.帮助孩子说清楚对他们产生影响的事件的感觉。

5.当儿童的行为表现为快乐、愉悦、勇气或安慰的来源时,要予以承认并进行讨论。

移情和互相尊重应该成为早期儿童道德教育的焦点,因为这是一种能从别人的角度来理解问题的能力。

科尔伯认为——家庭、儿童看护者和教师在儿童移情能力的发展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的有效策略

1. 把重心放在建立起儿童共同生活的团队,并在团队中营造起尊重和安全氛围。

2. 在建立团队规则方面认让儿童有机会发出自己的声音。

3. 就儿童在团队中的犯错选择合适的程序。

4. 在批评儿童的学习结果和批评儿童的行为之间作出区分,在早期儿童活动中心的规

则与影响正义和人际关系的规则之间作出区分。

5. 让儿童有机会与同伴共同工作。

6. 在故事和对每天经历事件的讨论中,帮助孩子考虑和感受其他其实或虚构的人的感

觉。

7. 来自日常生活的角色游戏可以让儿童感受到诸如失望、紧张、打架、喜欢等经验,

这更有助于儿童感受别人的看问题的视角。

8. 在小组中讨论什么是公平或不公平的规则、程序和关系。

9. 时常花时间听儿童对道德判断的想法,激励他们借助文学、电影和生活的经验来进

行高层次的推理。

10. 避免仅根据行为来作出道德判断。

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能通过提供与年龄相宜的策略来帮助父母们提高他们孩子的道德理解和推论能力,

1.克制就是要遵守和服从道德发展的规则。

2.积极地寻求儿童道德判断的理由。

3.不要以好和坏评价儿童的动机或以对和错来评价儿童的决定。

4.在好的行为规则和好的家庭秩序间作出区分,并在关于公正的道德实质和人际关系之间的作出区分。

5.为孩子提供机会参与家庭日常生活规则的讨论。

6.不要在愤怒时或情况恶化时让儿童进行道德推理。

7.就特定的攻击行为选择推理的程序并要强调该行为对家庭或社区的影响。 8.如果大人也会犯相同的错误时,不要以过激的愤怒和厌恶来对待儿童的粗心。 9.对于小孩子一些无聊的绰号和无伤大雅的小谎不要反应过激。

10.尊重儿童的权利,当你对儿童有不当的指责时,你必须向儿童道歉。 11.要对儿童在公正方面的脆弱保持耐心,他们会拒绝执行要求,甚至会有不合逻辑的行为。

12.经常和孩子们在一起讨论家庭关第和程序中公正与不公正的话题。 13.鼓励儿童在家务活动方面承担一定的责任。

14.就道德问题进行讨论,鼓励儿童清楚地说出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但要注意不要以对和错来回应儿童,也不要说什么方法更好或什么方法更好。

15.关注道德判断的动机,而不是行为本身

16.在期待方面要更加现实,记住儿童需要用大约20年的时间才能获得成人式的行事方

式。

17.为孩子的生活构造框架,讲明白对其行为的期望,但是要记住父母不能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到儿童身上。

第五章成人想从儿童那里得到什么,关于儿童行为的期待与目标

训练和行为管理是以个人的价值观和经验为基础。

课程和行为管理

一个课程包含两个因素——第一,要知道该教什么、如何去教、何时去教和怎样评价预期的和非预期的教学效果以及对教学过程的调整。第二,为儿童有计划的经验学习而预设的书面资料的结果。

教育工作者应与同事和儿童父母沟通的信息:

1.在行为管理事件中他们想教给儿童什么。

2.他们想如何去教。

3.在行为管理中要知道适时运用的重要性,对“可教的教育时刻”要具有敏感性。

4.他们是如何评估成功或选择行为管理的策略

5.他们是如何识别预期的和非预期的行为管理的结果的。

6.在以后的行为事件中,他们会如何利用这些信息去和修正自己的行为管理方法。

行为管理目标

不适当行为的三个主要来源:

第一,有意或无意间从父母、兄弟、同伴和媒体那里学到一些不适当的行为第二,源于自己糟糕的自我概念和自尊

第三,由于社会而造成的问题

行为管理的目标分为:短期目标、长期目标、教育目标。

究其原因,而非表面现象

1.所谓的“不当行为”可能根本就不是。

2.早期教育工作者不合理和不适当的期待会造成儿童的行为问题。因为他们对孩子的要求是儿童根本无法做到的。

3.有时儿童产生不适当的行为是因为队们不知道该怎么做。

4.一些儿童需要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才能学会那些沟通的社会技能使他们成为有能力的社会成员。

5.经验是儿童最好的老师。

6.儿童可以从各个方面包括兄弟姐妹、同伴媒体以及成人那里学到很多东西。

7.一些儿童之所以表现出不适宜的行为是因为他们的自尊程度较低,人们感觉不到自己的位置以及团队归属感,感到气馁或学得某类情感需要未能得到满足。 8.教育者需要认识到一些儿童的问题的解决是需要应用其他领域专业人士的技术和策略的,可能医生、心理学者等。

第六章预防问题的产生:让儿童和成人的生活变得更加容易问题的预防首先是来自于对物质与心理环境的关注。

物质环境中的因素:

吵闹的程度,活跃的程度,空间的安排(空间、时间)、休息、私密、打扰、特定的同伴团体

情感环境

安全、尊重、独立、承认、人际关系

第七章处罚及其儿童的影响

惩罚过果的描述

1.惩罚可压制行为但却无法消除它

2.通常只有处罚者在场时,惩罚才能压制住特定的行为

3.惩罚教会儿童将惩罚与惩罚者相联系,而不是与自身行为相联系。

4.惩罚产生的情感副作用会降低儿童的自尊心

5.惩罚不能为儿童的适宜行为提供指南。

6.惩罚会让儿童产生攻击性

7.如果不能立即实施和持续应用,惩罚就会毫无效果

8.惩罚会导致对某一行为的持续坚持。

9.惩罚不如规则的内化或自我约束有效

10.惩罚教会儿童行为不端

11.惩罚为以运用武力来解决人际关系问题提供了模式。

12.处罚是儿童所获得的第一个暴力经验

第八章与儿童的沟通

沟通是管理儿童行为的关键因素。理解是行为管理中推理方法的基础。

首先:有必要和儿童建立并维持起视线交流。视线交流不是指要瞪视或直视,而是要通过端详他人的头部、颈部渐渐地建立起非语言的接触。“如果你只是听而没有看我,我就不会告诉你,当我和你说话的时候我需要你看着我”这些方式能有助于我们和儿童建立起视线交流。

其次:当和儿童说话时,控制好声音,并且保持以稳定而又让人愉快的语调和孩子进行交流。“愤怒的大声呵斥无法帮助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达成纪律约束的目标,即无法让儿童形成适宜的行为。”

第三:建议早教工作者与儿童沟通时使用正常的声音,而不要大喊大叫。“适度地靠近一个你希望进行交流的人,这也是一种尊重。喊叫和刺耳朵的声音是一种重上的苛刻要求同时也会给儿童增加压力。”

第四:早教工作者需要通过使用适宜的非语言沟通方式来加强儿童的联系。

有效的沟通更多的是听而不仅是说。倾听是一个发展尊重的人际关系和理解他人观点的重要工具。

倾听是大多数人都需要发展和练习的一门技巧。倾听,有时也被称为积极地听。有效沟通的原则:

1.以积极的形式来表达你的期望。用简单和清楚的方式来进行表达是十分重要的。

2.以简洁的方式表达你的期望。

3.为特定的行为给予回应

4.让儿童表达出他们的感觉

第九章引导儿童行为的积极策略

2岁以下儿童行为管理的积极策略

1.分散注意力——是一个重要的策略,它关注的是行为而不是儿童

2.重新定向——当等时,建议去做另一件事

3.提供替换方案活动——尽可能地少对儿童说“不”或“不要”。

2——5岁儿童行为管理的积极策略

1.设定出清楚的限制

2.奖励适宜的行为

3.奖励是教给儿童在特定的环境中什么是适宜行为的最快捷和最有效的方法。以谨慎的方式来使用奖励是非常重要的。

不理睬不适当的行为

模仿适宜的行为

与儿童沟通——有效沟通技巧的使用也会成为儿童沟通训练的良好示范。警告和责备儿童——把责备当作一个教育的机会崦为儿童的问题解决提供指导。让儿童退出小组或活动——让儿童退出这一策略可以应用于下列行为,如打人、咬人、骂人、身体或语言的攻击、生气地哭泣和尖叫。

选择及其结果——有效的行为管理策略会帮助儿童学会自控和自律。确认儿童不当行为的目标

寻求关注、寻求力量、寻求报复、自暴自弃。

在识别不当行为是否已经达到了目标方面有三个步骤:

1.观察你对行为的情绪反应

2.观察儿童对你日常的纠正行为的反应

3.改变你通常的做法,让你的行为反应正好和儿童原来的期待相反。

三个用来鼓励儿童:

1.识别并聚焦于儿童所付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

2.重过程而不重结果。

3.不去强调错误和问题。

归纳推理和问题解决

要解决问题,成人就要教会儿童对面临的问题做出确认和定义,思考问题解决的可能途径以及这些方法所造成的可能后果。

第十章什么方法最适合你:创造出你自己的行为管理方法对儿童行为管理采用积极策略的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策略: 尊重儿童;关注在特定的情境中儿童更需要什么;聚焦于教和学;理解、照料和支援儿童;把长期和短期目标加以合作。

为了创造出您自己的儿童行为管理模式,一些十分有益的步骤: 1.了解儿童和家庭发展状况,了解当前的教育方法、教学方法和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2.发展你个人的关于早期儿童教养的哲学观,确立起个人的教育价值观。

3.理解你所持有的关于个别儿童和群体儿童发展的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教育目标。

4.知道并了解儿童个体的需要、能力、兴趣、优势和发展水平。

5.制订几条简明的规则,并明确破坏规则的相应在后果,从而确保中心顺利动作。

6.选择并很好地使用一系列与自身价值观、哲学观和教育观相对应的积极的管理策略,以提高儿童自尊,使他们成为团队中有能力、会合作和负责任的成员。

7.发展起充足的关于积极管理的技巧,以产生形成一套关于如何应对手头问题和特殊儿童的办法。

8.时刻监视你自己对行为事件的反应并减少使用那些低效的管理策略,如那些有损于儿童自尊心的策略。

9.记住你也是个普通人,也会在行为事件反应方面犯错误。

在回应儿童和他们的行为时,记住一些指南是非常有用的:

1.用清楚和简单的语言来表达对儿童的愿望和期望。

2.每次只提出一个合理的请求或命令。

3.不要在一个片断中提太多的要求或发现太多的命令,在鼓励期待行为方面要找出可选择的方法。

4.提出要求、讲述规则或警告一次无效后,立即采取行动。不管成人采取什么样的行动,只有言必行,才能管治住儿童的行为。

5.确信你也要遵循规则。

6.要允许儿童有一定量的时间来听从你的要求和指示。不要期望你的儿童会“一步到位”,但也不能让他们采取拖延的战术。

7.选择好管理策以鼓励儿童合作的态度和行为。

避免早期问题的技巧:

1.采用不种不断学习的方法来对待行为管理。

2.采取预防措施并使设施不易被弄坏;

3.只对事不对人

4.经常重复规则。

5.避免突然间对已建立起的活动或常规加以改变,或者暗示孩子要做这些改变。

6.能预见并阻止问题的发生。

7.提供有限的选择。

8.让儿童在一定限度内犯错误。

避免后期问题的技巧:

1. 根据问题预防检查环境

2. 提议有限的要求

3. 要求儿童及时记住规则并给他们暗示。

4. 建立并讲授程序

5. 事先作好计划。

6. 对限制进行定义并进行沟通。

7. 根据情况的需要制定新规则

8. 解决问题

培养自我控制的技巧

1.为了安全可以忽视行为

2.暗示或鼓励可接受的行为

3.使用幽默

4.给予鼓励

5.采用自然和富有逻辑的程序

6.进行推理

7.解决问题

鼓励受期待行为的技巧

1. 以清楚和友好的方式传达规则和限制

2. 对积极行为予以鼓励和关注

3. 给正面行为以奖励

4. 鼓励人们所期待的行为以使儿童受到奖励

5. 塑造适当的行为

6. 提供令人鼓舞的反馈和评论

7. 解决问题

阻止不可接受行为的技巧:

1. 在安全的前提下,忽略那些不适当的行为

2. 给儿童使“眼色“

3. 在活动中采取从小组后撤的办法

4. 收回奖励和权利

5. 给予警告或谴责

6. 采用自然惩罚法,让儿童自己承担后果

7. 确认错误行为的目标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介入行为管理事件中时,来自菲尔德曼的一些关于该做什么和不该做

什么的建议

努力要避免的事情是:

大声地喊叫和尖叫;

体罚儿童;

权力威吓;

期待完美;

在公众面前羞辱儿童或使其难堪; 威胁或许下空头诺言;

把儿童和其他儿童相对比;

争吵;

把问题往后推。

努力要做到的事情是:

规则和限制要尽可能地清楚、简单和短小;

进行个别的纪律约束并保持头脑清醒公平、坚定和亲切;

要前后一致;

给予充分的奖励、赞扬和鼓励;

预防问题的发生;

立即行为——“多做,少说“

提供选择并允许儿童体验活动的过程; 如果一个策略不奏效就马上使用另外一个策略。了解儿童的发展和所具备的能力;

尊重儿童;

倾听儿童说话并鼓励他们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坚持到底

要态度温和、关切并友好

?

?

?

?

?

?

?

?

?

?

更多相关文档请访问:

《发现孩子》读后感

《发现孩子》读后感 为了更好的发展幼教事业,更细致全面的观察孩子的身心发展,我们幼儿园从上学期开始引进了新西兰学习故事。通过初步尝试着去写学习故事才猛然意识到,原来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而作为我们老师更要耐心、细心地去观察,去发现每一个孩子。只有认真观察,才会发现孩子的与众不同之处。显而易见,发现孩子是多么的重要。因此当我看到《发现孩子》这本书时,就迫不及待的要去翻阅它!封面的下面有一句话,刚好就是我要找的东西--“了解和爱孩子的新方法”。 书中描述了孩子的各种特性,以及如何更充分的唤起孩子学习热情的方法。 记得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即使是对那些非常幼小孩子的教育,我们的目的不应是为他们上学做准备,而是为了他们的生活”。这句话真的是值得我们每一个做父母和做幼儿教师的人所应该深刻思考的。 书中还说到,我们成人习惯于用自以为是的方法来解释孩子的行为,用自认为正确的方式来对待孩子。而一个在由大人控制的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的许多需求是没有办法得到满足的。而孩子的必要需求不单单只是身体上的,更重要的还有心理上的。是的,孩子的心理需求能否得到满足,是影响他们日后智能和道德精神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们的孩子总是被力量比他强大的多的大人压制着,不能依照自己的意愿行事,而我们大人又总是天真的认为这样做是在帮助孩子在社会上生活。 细想一下,一些所谓的教育活动,都不约而同的采取了命令的形式,甚至可以说暴力式的方法,以此来强迫孩子来适应大人的生

活世界。看了《发现孩子》让我明白,这种方式等于否定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的存在,这对于孩子来说是绝对不公平的。 孩子因此而受到的身心伤害和打击,更是没有任何一个成人能够忍受的,即使是那些备受宠爱的孩子也无法排除受大人权威的压制。是的,我们大人在无形之中理直气壮的扮演着压迫者的角色。我们总是把孩子当作是自己的私有财产,总是用一堆严格而又专制的规定限制着他们。 什么时间必须做功课,什么时间才可以玩,什么时间必须上床睡觉。我们自认为这样是爱他们,是教他们日后怎样生活,我们振振有词,我们能讲上一大堆听起来好象很有道理的道理…… 可是,我们似乎很少想过孩子实际上是一个有别于大人的独立个体。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性情,也很少去思考他们所应具有的特别需要。孩子其实总是期待有人能够听听他们的意见,但他们弱小的心灵却总是碰壁,受伤。 久而久之,孩子不但变的不愿意顺从,更有可能变的不爱惜自己。而这些,我们大人总是归错于孩子,说他们越来越不听话了,从不检讨自己的行为。 当我看完了《发现孩子》之后,真正发觉我们这些做老师的,做大人的,做父母的,原来对孩子的态度是那么的粗暴与无礼,原来是那么的不了解他们。让我们成人们一起对孩子们说一声:宝贝,对不起!请相信,我们会努力改变的,会试着用更好的方式来爱你们!

自闭症儿童表现与特征

自闭症儿童表现与特征 该症一般起病于36个月以内,主要表现为三大类核心症状,即:社会交往障碍、交流障碍、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 社会交往障碍 该症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在婴儿期,患儿回避目光接触,对人的声音缺乏兴趣和反应,没有期待被抱起的姿势,或抱起时身体僵硬、不愿与人贴近。在幼儿期,患儿仍回避目光接触,呼之常无反应,对父母不产生依恋,缺乏与同龄儿童交往或玩耍的兴趣,不会以适当的方式与同龄儿童交往,不能与同龄儿童建立伙伴关系,不会与他人分享快乐,遇到不愉快或受到伤害时也不会向他人寻求安慰。学龄期后,随着年龄增长及病情改善,患儿对父母、同胞可能变得友好而有感情,但仍明显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兴趣和行为。虽然部分患儿愿意与人交往,但交往方式仍存在问题,他们对社交常情缺乏理解,对他人情绪缺乏反应,不能根据社交场合调整自己的行为。成年后,患儿仍缺乏交往的兴趣和社交的技能,不能建立恋爱关系和结婚。 交流障碍 1.非言语交流障碍该症患儿常以哭或尖叫表示他们的不舒适或需要。稍大的患儿可能会拉着大人手走向他想要的东西缺乏相应的面部表情,表情也常显得漠然,很少用点头、摇头、摆手等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愿。 2.言语交流障碍该症患儿言语交流方面存在明显障碍,包括:①语言理解力不同程度受损;②言语发育迟缓或不发育,也有部分患儿2-3岁前曾有表达性言语,但以后逐渐减少,甚至完全消失;③言语形式及内容异常:患儿常常存在模仿言语、刻板重复言语,语法结构、人称代词常用错,语调、语速、节律、重音等也存在异常;④言语运用能力受损:部分患儿虽然会背儿歌、背广告词,但却很少用言语进行交流,且不会提出话题、维持话题或仅靠刻板重复的短语进行交谈,纠缠于同一话题。 兴趣狭窄 该症患儿对一般儿童所喜爱的玩具和游戏缺乏兴趣,而对一些通常不作为玩具的物品却特别感兴趣,如车轮、瓶盖等圆的可旋转的东西。有些患儿还对塑料瓶、木棍等非生命物体产生依恋行为。患儿行为方式也常常很刻板,如:常用同一种方式做事或玩玩具,要求物品放在固定位置,出门非要走同一条路线,长时间内只吃少数几种食物等。并常会出现刻板重复的动作和奇特怪异的行为,如:重复蹦跳、将手放在眼前凝视、扑动或用脚尖走路等。其他症状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案例分析与处理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案例分析与处理策略攻击性行为指对他人的财产或人身进行直接破坏或攻击的行为,包括殴打、伤人、破坏物品、虐待他人或动物、抢劫等行为。在4—6岁时可表现为咬人、咬物、打人等,是儿童、青少年中一种比较常见的社会行为,它既影响儿童人格和品德的发展,又是衡量个体社会化成败的一个重要指标。 在儿童攻击行为和将来犯罪行为的关系上,有关研究认为:习惯性的攻击行为可用来解释和预测犯罪行为;年龄越小就具有攻击行为的幼童,未来发展成反社会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可能性越高;在各种情境中都出现攻击行为的儿童比在特定情境之中出现攻击行为的儿童将来更可能发展成为发社会行为和行为偏差。虽然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一般没有成人那样残暴,比较容易受到忽视。但是随着社会中某些不良因素的发展和电视等宣传媒介的不良影响,社会中的暴力和其他形式的攻击现象正在以各种形式和途径逐渐向幼儿园、学校中渗透。再加上幼儿园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某些局限和儿童青少年心理和行为的特点,现在的儿童、青少年正在受到攻击现象的侵蚀,尤其是暴力行为正在逐年增加。据《中国青年报》1997年6月25日报道,北方某大城市的一项调查表明,在校学生中,有50%以上的学生有过被校内同学或外校学生敲诈、勒索、抢劫、欺侮和其他滋扰的经历。成都的调查也表明,有三成以上的同学曾受到过同校学生不同程度的骚扰,五分之一的学校存在学生勒索钱财等恶性事件。来自瑞典的卡罗琳斯应激研究室的研究者对北京267名12—13岁小学生欺侮行为进行了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6.7%的小学生回答在上学期中,每周至少一次受人欺侮过。因此儿童和青少年的攻击性行为必须引起社会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关注。近期,笔者对一个四岁半的小班男孩进行了攻击性行为的跟踪观察,以案

发现儿童》之读后感

《发现儿童》之读后感 前几天有幸读了《发现儿童》这本书,以前听说过感官教育,以及人们对于感官教育存在问题的各种看法,也听说过蒙台梭利和儿童之家,但是也只是知道一些皮毛,谈不上了解,因为不了解,又想一探究竟,所以就找相关方面的书籍来增长见识,看过《发现儿童》之后感受颇深,所以想把看到的内容和自己的一些想法与大家分享。 在没有介绍本书内容之前,我想大概介绍蒙台梭利本人,她是意大利历史上的第一位女医生,第一位女医学博士,女权主义者,著名幼儿教育家,三次获得诺贝尔和平奖提名。仅从这些方面的成就来看,就可以窥探蒙台梭利不是一个平凡的女人。在看她的经历,十六岁(1886年)进入工科大学,专攻数学。因后来发现对生物有兴趣,于1890年进入罗马大学读生物。读了生物,蒙特梭利觉得对医学有了浓厚的兴趣,她做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决定——学医。“女孩子学医”在当时保守的欧洲社会里,可谓荒谬与决不可能。但蒙台梭利不顾父亲的反对(中断经济上的资助)以及教育制度的限制,凭着她不屈不挠的努力,终于获准进入医学院研读。由于她是班上唯一的女生,经常遭到男同学的排挤,时常单独留在解剖室做实验,与死尸独处:再加上家人的反对,沉重的压力,无人可倾诉。不过蒙台梭利却能愈挫愈勇,因而培养出异于常人的毅力,为她日后献身儿童教育,奠定了成功的基石。从她的经历就可以推测出蒙台梭利是一个敢于挑战权威,敢于突破传统,很坚强执着而又特立独行的女人,她的这种非一般的性格,造就了她非一般的成就,她在次验证了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同时也为后来人树立榜样,在人生道路上可能会遇到各种阻碍,但是要想取得成功,必须学会坚持和执着,同时也需要有敢于打破传统的勇气。她的成功也说明了优秀的教育家并非都是教育家出身,似乎这很讽刺,但又值得让人深思。 《发现孩子》这本书的是在蒙台梭利早期起步时完成的其中共有23个章节,下面我将对部分章节进行介绍。 一将科学用之于学校 意大利出现了科学教育学学校,该校有一个医生创办,目的是为新的教育方法培训师资力量,这在受到当时人们的追捧,因为意大利的人类学家热衷于教师对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观察,以及在精确使用测量仪器的优势,他们认为通过测量人的头部、身高,能够为教育提供方向,只有了解对方的直接信息,才能教育好孩子。但是蒙台梭利并不认同这类学校。她认为科学教育学学校只是交给教师如何进行人体测量,如何使用测量仪器和心理学和如何写个人案例等,以此,科学教育者就诞生了。她认为真正的科学家是能够发现生命奥秘的人,对自然充满热情而不是那些只能够摆弄实验室各种仪器的人。一个只懂如何做实验的人,就像只会从儿童读物强拼读简单字母的人,而社会应该将教师培养成为大自然的崇拜者和阐释者,就像一个了解拼读的人,有一天发现自己还能利用拼写某种符号的方式,综述莎士比亚的思想。她认为教师必须具有研究人的兴趣,将观察者和被观察者结合在一起,同时具有牺牲精神,拥有基督徒虔诚之心,另外他将从孩子的身上学习到教育的方式方法,他讲从孩子身上学习到完善自我,其实这有点类似于我们现代所说的教师必备能力中的观察和反思的能力。 接着她又指出学校应该促进孩子的自由发展而不是去压制甚至是奴役孩子。教室里的桌子椅子的设计限制了儿童自由的活动等。物质上的奖励和惩罚是孩子灵魂上的课桌,这里她并不是贬低奖励和惩罚的基本的带有教育作用的含义而是要检查其被滥用和曲解的情况。她认为奖励和惩罚只是成年人为了束缚孩子行为的权威,人类的真正进步的内在驱动力来自于心灵如兴趣和爱好。 尽管她的思想已经过了一个世纪,但是对于当代的教育而言依然具有借鉴意义。比如说教师我们认为是传道受业解惑者,其实真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观察和反思之人。惩罚和奖励一直以来都被用来改善个体行为的一种手段,我们有时候是不是应该反思使用这些手段产生的负面影响,如它可能会导致学生的骄傲,嫉妒和敌对的心理产生,只是为了得到一种奖励

对3--6岁儿童行为的解释与评价

老师用严谨的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方法让我明白了儿童的需要,我会好好观察儿童的行为,从行为中理解儿童的动机,下面我就结合我的实际经验,说说这次的学习心得和学习的主要内容。 首先需要是儿童所有言行的基本动力,也是促进其行为活动的内在动力源泉。儿童的需要是不同的,具有层次性、多样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甚至在不同时刻,需要都是不同的。在我们班,有个年龄偏小的儿童,总是不能离开妈妈,上课也必须要妈妈的陪伴。这也是幼儿对新环境的不适应,心理产生不安全感,我在处理这个问题的时候采取的是软硬兼施的方法,首先和幼儿多沟通,增加亲近感,让幼儿不惧怕老师、同学,摆事实,告诉她家长是不能陪着她上课的,幼儿上学了就该独自上课。经过一段时间的转化,这个幼儿已经可以离开妈妈独自上课了。而我们班大多数幼儿都需要老师的表扬夸奖,有了自尊心,希望被肯定。所以对幼儿的小进步,我都会给予鼓励。幼儿的行为是受需要驱动了,掌握好不同儿童的需要,就能帮助幼儿健康成长。 其次,掌握儿童的需要对教育儿童有很大的帮助: 一:基本的生、心理需要。(1)日常生活中食住排泄的需要;(2)自然空间的需要;(3)直觉动作的需要;(4)宣泄、玩耍的需要;(5)依恋的需要;(6)避害的需要;(7)避辱的需要;(8)秩序的需要; 二、儿童认知性发展的需要。(1)感官发展的需要;(2)好奇的需要;(3)探究的需要:(4)创新的需要;(5)劳动的需要:(6)

获得知识与概念的需要;(7)求成的需要。 三、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需要。(1)得到关注的需要;(2)自主的需要;(3)归属(认可)的需要;(4)独立的需要:(5)合作的需要;(6)友情的需要。 最后我们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了解儿童的需要。观察儿童行为实践提示有: 一、关注儿童行为变化与成长历程。记录儿童的行为,手机不同时期的作品,长期坚持,了解儿童的成长过程。 二、观察儿童真实情境中的活动行为。观察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在真实的生活、学习中儿童的行为。 三、收集能真实反映儿童表现的资料。 通过以上实践,可以增强对儿童的行为的观察,从观察的行为中理解儿童的需要,帮助儿童健康成长。 通过学习深刻的认识到:儿童的发展是在天性的基础上展开的,更倾向于遵循自身内在的发展逻辑性和规律性。儿童的需要具有层次性、多样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甚至在不同的时刻,需要都是不同的;儿童需要的产生、满足与发展,不仅受个体内部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而且与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受环境变化的制约和影响。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

浅析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发展及矫正策略 幼儿攻击性行为,指的是当需求得不到满足,或者自己的权利受到损害时,幼儿出现的身体上的进攻,言语上的攻击等侵犯性行为。主要表现为:打,踢,咬,大声叫嚷,叫喊名字,骂人,暴力,抢走别人的东西等。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发展的特点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种类 依据不同的角度,人们对攻击行为提出了不同的分类,得到了较广泛认可的是把攻击性行为分为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工具性攻击是指孩子为了获得某个物品所作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指向于一个主要的目标或某一物品的获取。敌意性攻击则是以人为指向目的,其目的在于打击、伤害他人。(二)攻击性行为的特点 幼儿期攻击性行为存在如下特点: 1、幼儿攻击行为的发生 2、幼儿攻击行为方式的改变。幼儿更多依靠身体上的攻击,而不是言语的攻击。 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攻击性行为呈现从工具性攻击向敌意性攻击转化的趋势。 3、幼儿攻击行为存在性别差异。在幼儿园里,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卷入攻击性事 件中。 二、影响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因素 (一)父母的因素 父母对待儿童的态度、父母的教育方式会直接影响儿童的攻击性行为。父母经常使用暴力及攻击性言行,为孩子树立了一个模仿的对象。儿童往往不是在惩罚中受教育,而是学会了如何使用攻击性行为。儿童的侵犯性行为极大地依赖着他们的父母如何对待他们和父母自己如何表现。一个在家里因侵犯性行为而受到严厉惩罚的孩子,在外边往往有更大的侵犯性。惩罚使孩子在家里限制了侵犯行为,但却等于鼓励了他在外面的侵犯行为,因为孩子模仿的是父母的侵犯行为。惩罚教育孩子在家里要老老实实,等于告诉他们,如果干了坏事不被发觉是不会被惩罚的,这样使儿童不是减少了侵犯行为,而是加剧了这一行为。 另外,经常在孩子面前暴露矛盾,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放纵、宽容和无所谓的态度,也能使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得到强化而增强攻击频率。可见家长的教育方式、对待儿童的态度,是影响儿童攻击性行为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二)榜样的作用 电视上的攻击性榜样会增加儿童以后的攻击性行为。过多的电视暴力还能影响儿

《发现孩子》读后感1500字

《发现孩子》读后感1500字 《发现孩子》读后感1500字 兰衍局名师工作室曾瑞淮 一、简介 作者简介 玛利亚·蒙台梭利,出生于意大利的安科纳地区,意大利第一位女医学博士。第一所“儿童之家”的创办者。她在实验、观察和研究基础上形成的《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等,被译成37种语言文字,许多国家设立了蒙台梭利协会或蒙台梭利培训机构,以她名字命名的蒙台梭利学校遍及110个国家。她的传记被列入12位“帮助世界的人们”传记丛书之一。英国教育家赞誉她为“20世纪赢得世界公认的推进科学和人类进步的最伟大科学家之一”;美国教育家赞誉道:“当代讨论学前教育问题,如果没有论及蒙台梭利体系,便不能算完全”;德国教育家这样评论:“在教育史上,能像蒙台梭利教育法如此举世瞩目的并不多见”。在日益重视素质教育的中国,以她的思想为基础创立的蒙台梭利婴幼儿早期教育班也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青睐。 内容简介 蒙台梭利教育法之所以能影响整个世界的教育体系,关键在于她在总结卢梭、裴斯泰格齐、福禄贝尔等人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革命性的儿童观念。她认为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内在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是一种积极的、活动的、发展着的存在,它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教育的任务就是激发和促进儿童“内在潜力”的发挥,使其按自身规律获得自然的和自由的发展。她主张,不应该把儿童作为一种物体来对待,而应作为人来对待。儿童不是成人和教师进行灌注的容器;不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蜡或泥;不是可以任意刻划的木块;也不是父母和教师培植的花木或饲养的动物,而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能动的、发展着的活生生的人。教育家、教师和父母应该仔细观察和研究儿童,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热爱儿童,尊重儿童的个性,促进儿童的智力、精神、身体与个性自然发展。她还利用第一手观察资料和“儿童之家”的实验,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儿童发展的规律。 二、精彩分享 1.虽然儿童不记得前3年发生的事情,但他所创造的能力却已“进入”到了他的意识中,并在活动中表现出来。他们可以通过手,在智慧的引导下,借着玩游

幼儿分享行为

毕业论文 浅谈中班幼儿分享性行为的研究 姓名: 准考证号: 专业: 指导教师:

浅谈中班幼儿分享性行为的研究 摘要: 研究采用自行设计的实验情境考察呼和浩特市、临河市某幼儿园4—5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特点,结果表明:儿童分享行为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提高;儿童分享行为没有显著性别差异;儿童对不同分享对象的分享具有显著差异,即通过努力获得的奖品分享最多,自带的心爱玩具次之,意外获得的食品分享最少。在此研究结果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儿童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以增进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关键词: 分享观念,分享行为, 4—5岁儿童,儿童的分享行为,儿童分享行为的培养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1、分享的涵义 所谓分享,即与别人共同享用,不为个体所独自占有。我们从道德层面上来理解分享,那就是奉献。现实社会中,作为社会成员的每一个个体实际上都是在为别人劳动,而每个社会成员又无时无刻不在分享别人的劳动成果,“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就是分享的真实内涵。如果我们进一步用儒家的观点来诠释,那么分享就是“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因此,懂得分享、乐于分享,这是一个人人格构成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对个体良好行为规范的养成、价值标准的选取都起着积极的引导和指向作用。 在本文中,分享指幼儿将自己所拥有物质或所支配的物质或者事件、欢乐、幸福、好处、机会等与别人一起使用、体验的行为,如图书、玩具、食品、一件好事等。 2、分享行为的涵义 分享行为是人类行为发展的重要方面,它保证了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通常被赋予很高的道德价值分享行为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方面,通过运用一些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方法促进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是必要的。 3、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的缺乏现象 调查表明,我国的学龄前儿童是缺乏分享行为的,4—5岁的幼儿在考虑问题时总是从自己的感觉、观点出发,而不知道别人观点的存在及不同,更不能自觉地从别人的立场或角度上考虑问题。这使他们只知道维护自己的利益和快乐,而不能想到或理解别人的渴望心情。中班年龄阶段的幼儿表现尤为鲜明、突出,独占(玩具、食物等)行为是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 二、分享行为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一)4—5岁幼儿的心理特征 4—5岁是学前中期,也是幼儿园中班的年龄,4岁前儿童还带有某些先学前期的特点,4岁以后心理发展出现较大的飞跃。许多研究材料都说明,4—5岁的心理发展比3—4岁迅速的多。4—5岁儿童心理发展的质变,主要在于认识活动的概括性和行为的有意性明显地开始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1.活泼好动 4岁多的儿童明显地比3岁多的儿童更加活泼好动,因为他们身体长得更结实了,动作能力更强了。儿童对周围生活也更熟悉了,也积累了一定经验。因而主意也多了起来,所以更爱活动,活动起来很灵活,也能坚持较长时间的活动。 2.思维具体形象 具体形象性是学前儿童思维的特点。这种特点在学前中期最为典型。小班幼儿主要依靠行动进行思维,中班主要依靠表象(头脑中的具体形象进行思维)。 3.有意性行为开始发展 3岁儿童的行为多受情绪支配,4岁儿童则可以听得进成人向他提出的要求,听懂一些道理,他们可以接受成人给的一些任务。有意性的增强还表现在4岁儿童游戏时已经可以先想一想玩什么,拿什么玩,也更愿意和小朋友一同做游戏,有着简单的角色分配,也可以发展游戏的情节。 4—5岁幼儿有意注意、有意记忆、有意想象等等过程都比3岁幼儿有较大发展,我们也会看到,4—5岁的坚持性行为发展最为迅速,

怎么确诊儿童自闭症

怎么确诊儿童自闭症 【篇一:怎么确诊儿童自闭症】 近一年来,我在“静观育儿”有限的线下见面会上,就遇到过两位妈妈忧心地询问我: 罗老师,我的孩子是否有自闭症? 两个妈妈和孩子的情况各有不同,但是一个共同点是:妈妈们都神色黯淡,看起来心力交瘁,让人心疼。最近,“静观育儿”微信后台又收到一位妈妈的求助,希望我看看,她的孩子是否是自闭症。 所以,今日的文章,我想专门来聊聊自闭症。 什么是自闭症? 自闭症又称儿童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的一种亚型,以男性多见,起病于婴幼儿期,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约有3/4的患者伴有明显的精神发育迟滞,部分患儿在一般性智力落后的背景下某方面具有较好的能力。 自闭症的表现 1.刻板行为 对于正常儿童所热衷的游戏、玩具都不感兴趣,而喜欢玩一些非玩具性的物品,如一个瓶盖,或观察转动的电风扇等,并且可以持续数十分钟、甚至几个小时而没有厌倦感。对玩具的主要特征不感兴趣,却十分关注非主要特征:患者固执地要求保持日常活动程序不变,如上床睡觉的时间、所盖的被子都要保持不变,外出时要走相同的路线等。若这些活动被制止或行为模式被改变,患者会表示出明显的不愉快和焦虑情绪,甚至出现反抗行为。患者可有重复刻板动作,如反复拍手、转圈、用舌舔墙壁、跺脚等。 对亲人或生人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不懂得应因人、因时、因地不同而有所变化;对待玩具或某些物品有固定的摆放或摆弄方式;对于某些物品有依赖性。往往表现在吃饭前后、睡觉前后,上厕所前后及出门前和刚回家时,会说固定的话,做固定的动作,这些都被称做仪式性的行为。很多孤独症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有固定的“使用方法”,例如:斜眼看人,走路踮脚尖,玩自己的声音(叫、笑、自言自语)用手摸嘴唇、耳朵,玩手指、拍手、跺脚,身体前后摇晃,原地转圈等。 2.对外界反应异常

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分析研究报告

关于儿童攻击性行为的分析研究报告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期间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如果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如不及早予以纠正引导,对幼儿的发展将会产生极大的影响,必须加以淡化、纠正和引导。攻击行为是指对他人进行的有意的伤害,这也包括语言伤害。在幼儿园里幼儿的攻击行为主要表现为工具性攻击和言语性攻击。 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年轻的父母(或祖父母)对幼儿娇宠、放纵,过分溺爱,要什么给什么;二是电视广告和动画片中不良内容的影响。三是从父母同伴和周围人那里模仿得来的。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为所欲为,稍不如意,便以“攻击性”行为来发泄不满,甚至发展到以攻击他人为乐的地步。 “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阶段有着两个明显的差异:首先是性别差异,即男孩子的攻击性行为表现的比女生突出;二是攻击类型差异,即攻击性攻击和语言攻击。幼儿的不仅对自己的行为会对其他幼儿的生活学习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而且对幼儿自己以后的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社会交往方面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有资料显示,70%的暴力少年犯在儿童时期就被认为有功性行为,因此,对于幼儿时期攻击性行为的矫正显得至关重要。作为幼儿教师只希望他们在幼儿园里健康快乐的发展,为将来迈入社会打好基础,因此幼儿的这一行为必须加以淡化。我通过两年的跟踪观察和教育实践,对幼儿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进行了了解和分析,觉得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淡化和矫正幼儿的攻击性行为。 (一)、幼儿出现攻击性的原因分析 1、需求不满

幼儿的需求多种多样,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有不同的需求。有精神需求和物质需求,当幼儿的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就相应的产生了,由于幼儿有很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对自己喜爱的物品、玩具有强烈的占有欲,所以常常发生争抢玩具的攻击性行为。由抢夺玩具而产生的攻击性行为在幼儿园较为普遍,这是一种需求性的攻击行为。 2、遭遇挫折 攻击行为有时是对所受挫折的一种隐射。在幼儿的生活里,让孩子产生挫折感的原因很多,除了一些偶然发生的不愉快事情外,还有父母和他人对孩子的拒绝所造成的。心理学家认为,攻击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必然前提。实际上挫折并不总是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同时,攻击的发生也并不总是以挫折为前提。儿童对挫折的反应有各种各样的方式,如回避、哭泣、寻求他人安慰等。攻击行为只是其中之一。 3、同伴影响 幼儿的生活当中,同伴是一直存在必不可缺的,但是同伴也会给幼儿的发展带来影响,孩子之间在一起相处时,会很容易出现相互模仿,打闹、抢夺等情况,幼儿在交往时,当发现有同伴通过打人、抢夺等攻击性行为达到了自己的目的时,其他幼儿也会模仿,用同样的方式去达到更多的目的,可见幼儿之间相处有利也有弊,就看教师及家长如何正确引导了。 4、家庭模仿 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模仿父母或他人的不良行为是导致孩子攻击行为的重要原因。家长对孩子的态度和教养方式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起重要的作用。5、媒介影响

游戏观察与评价——发现儿童的力量

游戏观察与评价——发现儿童的力量 关于游戏,关于怎样更好地开展一日丰富的活动,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事情。 我在平时教育教学中有很多的困惑,例如:游戏中的学习在哪里?专家也指出尝试给出不命名空间环境,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自己命名自己玩的区域主题,但是如果从我班真的这样实践,这将是一个蛮长等待的时间,但是看了幼儿1班从困惑开始的梳理,我发现教师在其中观察很多不起眼的细节,能够发现了儿童的探究、坚持的能力,他们为了自己的游戏而具有的责任感,以及应对挑战的能力都是孩子所具有的,教师需要重新认识儿童,抓住细节,而不能以我们的意志力改变他们的行为。 我们幼儿园有一个例子:一个女孩子非常喜欢画画,但由于受了“课外培训班”的模式限制,无法自由发挥。于是老师让孩子给她画像,并耐心而坚持地让孩子画出她想要的部分。最后,孩子终于画完了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固定的框架。其实儿童学习、成长和向善的力量是一直存在的都有对于独立的渴望。 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我们要多观察儿童,多发现儿童,能促使我们去改变,重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同时作为教师更要尝试着学会等待,学会观察,创设适宜的环境,创设能适合不同个体需要的环境,给孩子一个有着极大的选择自由度的环境,一个便于幼儿直接体验的环境,一个能不断引发认知冲突的环境。一旦我们把儿童视为独立的生命体,我们就能对人的能力和发展轨迹产生新的发现。

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促发展的,就是宝贵的。只要孩子有兴趣、很专注、在努力参与,学习和发展就可能发生和实现。“乱象”只是一扇门,推开它,看一看、听一听,就会发现一个大大的真相、一片广阔的天空。 在以后我也会时常观察,结合自己的工作需要在游戏中找寻答案和经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需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并支持孩子的行动,多开展游戏活动,发挥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更大地发现儿童的力量,我们的儿童观其实反映出我们对于教育的价值观。

-《理解儿童的行为》读书笔记

教育应是一种理解 -----《理解儿童的行为》读书笔记 作为幼儿教师很多时候,面对孩子们各种各样的行为表现深感无奈,会对孩子的行为问题束手无策,不知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让孩子能朝着预期的目标发展……于是,困惑、迷茫、烦躁、焦虑随之而来。假期里在园领导的“读一本好书”活动倡议下,有幸阅读了《理解儿童的行为》一书受到了很多的启发,对幼儿的行为表现有了全新的认识。书中客观地分析了了在儿童出现各种行为、特别是各种不适宜的行为时,作为早期教育工作者该如何以适宜的方式来指导和训练儿童,作出反应,管理好儿童的行为。通过阅读,对照自己的管理实践,对如何实施儿童行为管理,有了一些新的认识: 一、在理解儿童的基础上,实施行为管理。 就像书名带给我们的信息一样,理解儿童的行为,是成功实施行为管理的基础。儿童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如情感发展的阶段、社会发展的阶段、认知发展的阶段等,可能一些成人认为的问题行为首先是来自于儿童生理上的不成熟,比如我们熟知的想象与现实的混淆现象。通过对儿童的发展的理解,我们可以明确儿童的哪些行为是正常的,哪些行为是在特定年龄段出现的,从而对儿童的行为进行很好的区别,选择相应的行为管理策略。 二、与儿童沟通需要艺术。 不管是在家庭还是在幼儿园中,孩子都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行为,有适宜的,也有不适宜的。成人有必要针对这些行为,特别是那些不适宜的行为和孩子进行沟通。大多数的成人主要通过语言和孩子进行沟通,在谈话中,了解孩子的思想、需要,了解孩子最近发展区。沟通需要艺术。特别是和孩子沟通时。书中说:首先,有必要和儿童建立并维持视线交流。其次,当和儿童说话时,成人要控制好声音,并且要保持以稳定而又让人愉快的语调和儿童进行交流。第三,成人在和儿童沟通时要使用正常的声音,不要大喊大叫。第四,成人需要通过适宜的非语言沟通方式来加强与儿童的联系,最后,,有效的沟通更多的是听而不仅是说。从这五点中,我发现了良好沟通所需要的必要条件:眼神的交流、愉快的声音、适宜的肢体动作(如微笑、点头等)以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

幼儿攻击性行为的成因及其对策 【摘要】幼儿攻击性行为是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影响着幼儿性格与品德的形成。《幼儿园知道纲要》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准则”。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了解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其对策,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本文对幼儿攻击性行为的产生给出罢了一下策略:生物学因素、家庭环境影响、学校教育因素、学前儿童与个体攻击性行为、大众传媒的影响,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解决策略,从而正确引导幼儿的行为发展。 【关键词】幼儿攻击性原因对策 【目录】 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与表现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原因 三、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对策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处于这个阶段的儿童各方面发展还处于不稳定状态,因此,教师与家长在教育儿童的问题上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幼儿攻击性行为就是其中的一个问题。作为幼儿健康教育的一个重要问题,攻击性行为一致受到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学研究所的重视。具有攻击性行为的儿童往往不爱参加集体活动,注意力也不集中,经常受到其他人的排斥,长此以往,对其身心的健康都是不利的。因此教师与家长必须正确认识什么是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原因以及解决对策。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教养方式对待儿童,在游戏中培养儿童合作、友爱的精神,家长也要运用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转变传统的家庭教育观念,树立儿童正确的价值观,以促进其健康成长。 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及表现 (一)攻击性行为的含义与表现 攻击性行为是反社会性行为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故意伤害他人且不被社会规范所允许的行为,是儿童身上一种不受他人欢迎,但却时常发生的一种不良行为。 攻击性行为一般表现为对他人抓、打、撞、责骂、威胁等。攻击性行为总是以社会评判标准为基础,既要考虑个人的动机与目的,又要考虑其行为发生的原因、背景及对其产生影响的环境。伤害意图、伤害行为、社会评价是攻击性行为的三要素。 二、幼儿攻击性行为的形成成因

发现儿童的力量

发现儿童的力量 关于于游戏,关于一日活动环节,关于教师在游戏中的目的都有各个篇章的解读,里面的内容很丰富需要我在日后多翻看多学习和消化,下面说一说我读完此本书之后的感受: 里面有很多的困惑也是我在平时教育教学中的困惑,例如:游戏中的学习在哪里?专家也指出尝试给出不命名空间环境,让幼儿自己选择材料,自己命名自己玩的区域主题,但是如果从我班真的这样实践,这将是一个蛮长等待的时间,但是看了实验班从困惑开始的梳理,我发现教师在其中观察很多不起眼的细节,能够发现了儿童的探究、坚持的能力,他们为了自己的游戏而具有的责任感,以及应对挑战的能力都是孩子所具有的,教师需要重新认识儿童,抓住细节,而不能以我们的意志力改变他们的行为。 这本书里面还有一个案例,一个女孩子非常喜欢画画,但由于受了“课外培训班”的模式限制,无法自由发挥。于是老师让孩子给她画像,并耐心而坚持地让孩子画出她想要的部分。最后,孩子终于画完了作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固定的框架。其实儿童学习、成长和向善的力量是一直存在的都有对于独立的渴望。 在平时的一日活动中,我们要多观察儿童,多发现儿童,能促使我们去改变,重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同时作为教师更要尝试着学会等待,学会观察,创设适宜的环境,创设能适合不同个体需要的环境,给孩子一个有着极大的选择自由度的环境,一个便于幼儿直接体验的环境,一个能不断引发认知冲突的环境。一旦我们把儿童视为独立的生命体,我们就能对人的能力和发展轨迹产生新的发现。 只要是孩子感兴趣的、促发展的,就是宝贵的。只要孩子有兴趣、很专注、在努力参与,学习和发展就可能发生和实现。“乱象”只是一扇门,推开它,看一看、听一听,就会发现一个大大的真相、一片广阔的天空。 在以后我也会时常翻看这本书,结合自己的工作需要在书中找寻答案和经验。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时刻关注孩子的需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并支持孩子的行动。读完这本书我更想说的是:我们的儿童观其实反映出我们对于教育的价值观。

理解儿童的行为

理解儿童的行为 理解儿童的行为 原着:Jillian Rodd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一章指导儿童的行为:对成人的挑战 霍夫曼,把家长和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常用的一些行为管理方式作了归纳。 第一种:权力独断型。家长或有支配权的同伴有着绝对的威信。 第二种:取消关爱型。成人通过取消关爱的方式来传达出对某个特殊行为的反对意见。 格拉瑟,建议成人提高与儿童相处环境的质量。教师应民为“引导型教师”,引导型教师和孩子们建立起友好的关系,会积极地鼓励并帮助他们。“引导”儿童进行学习时需要考虑以下的基本需要: 1.归属感(在团体中能感到安全、舒适并拥有正当的地位) 2.有能力(对自身的重要度和价值有良好的感觉) 3.快乐(能理智和充满感情地感受自身的快乐) 4.自由(有选择的权利,能自控和自我负责) 与儿童相处的一些基本事实 1.所有的孩子在有些时候有可能会有不当和错误的行为。 2.所有孩子都需要管理或积极的纪律约束。 3.在没有一套有效的行为管理哲学和程序的前提下,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不可能提供出一套有效的行为管理课程与方案。 4.使用一些通常让人感到熟悉的行为管理策略对儿童来说可能是无效的,甚至可能是有害的。(暂停:是一个使用非常普遍的行为管理策略,但在应对儿童的不当行为方面其实是无效的,有时甚至是有害的P7) 5.所有的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都能学会如何有效地管理儿童的行为。 第二章什么是正常的行为,儿童的发展阶段 发展的主要区域包括生理、语言、智力、社会、情感和道德发展。 第三章:成为好的并感受到良好:培养儿童的自尊心 早期儿童教育工作者有责任以一种加强儿童的自我概念和自尊的方式来与儿童进行互动。 为了帮助儿童发展积极的自我观念,马歇尔为早期儿童教育工作提供了多种策略:

自闭症的基本特征

自闭症的不仅仅只是一种简单的发育行为为疾病,他的危害不仅仅表现在表面上,更表现在对儿童未来发展的危害。通常在3岁前已表现出所有特征,跟先天基因缺陷有不可忽视的联系。由于现在整个社会对自闭症的认识不足,导致很多家长将自闭症儿童当作了“弱智”,自闭症的典型特征表现是不能进行人际交往。自闭症儿童可能在某些能力方面有超常表现,但这个比例只有20%。多数自闭症儿童的智商是低于平均标准的。一般而言,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在三岁前会出现的基本特征有下列方面: 社交发展: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不大察觉别人的存在;与人缺乏目光接触,未能主动与人交往,分享或参与活动;在群处方面,模仿力较弱,未能掌握社交技巧,缺乏合作性;想象力较弱,极少通过玩具进行象征性的游戏活动 沟通:语言发展迟缓和有障碍,说话内容,速度,及音调异常;对语言理解和非语言沟通有不同程度的困难;可能欠缺口语沟通的能力。 自闭症是一种心理疾病:作为一种广泛性发育障碍,自闭症是身心发育不健全的表现。通常在3岁前已表现出所有特征,跟先天基因缺陷有不可忽视的联系。 金童专家提醒:为了自闭症患者身心早日康复,自闭症患者的家人应该注意给患者提供宽松的生活环境。对长期养成的不良习惯给予纠正,协助患者对过去一些错误的思维重新认识,让患者逐步溶入社会。 北京金童中医医院以大医精诚为怀,以救济苍生为任,凭借鲜明的专科特色、雄厚的技术力量、优质的专家资源、高端的医疗设备、先进的管理模式和周到的服务理念,成为全国唯一集科研、教学、治疗为一体的中医儿童脑病权威诊疗机构,特别在中医儿科儿童抽动症、自闭症领域位列全国第一。与北京儿童医院、首都儿科研究所两大儿童医疗机构形成中西互补,构成北京地区儿科领域三足鼎立局面,为首都乃至全国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多年的厚积薄发,金童团队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专注之路、特色之路,阳光之路,为国内中医儿童脑病的研究与治疗树立了新的标准,并逐渐成长为中医儿科领域的黄金品牌。 由上海生产的TMS超低频经颅磁刺激仪,拥有国内10项专利,通过了临床和质量体系的严格认证,实现了脑部疾病诊断(SX)与治疗(ILF-TMS)的整体解决方案。应用脉冲磁场作用于脑组织,诱发一定强度的感生电流,使神经细胞去极化并产生诱发电位,从而影响脑内代谢和神经电活动的生物刺激技术。治疗时无声响、无痛苦、无副反应,安全可靠,频率小于0.2Hz,磁场强度在500GS以内,0.5岁以上人群均可治疗。对儿童自闭症、多动症、抽动症、儿童发育障碍及智障等脑部疾病的治疗上疗效确切肯定。

教师论文-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幼儿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每个孩子在发展过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个体发展的一种不良倾向,往往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不利于形成人际间的良好关系。幼儿产生攻击性行为的原因很多,通过观察、了解、分析,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一日活动安排不科学、不合理。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指出,“幼儿一日活动的组织应动静交替......”这是根据幼儿神经系统发育尚不完善、易疲劳特点决定。而有时在幼儿园却看到这种现象,由于种种原因,孩子常趴在桌上静息或长时间在户外“放羊”,这种长时间的抑制和长时间的兴奋,使孩子的情绪极为不稳定并出现了较多的攻击性行为,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六一”前的节目排练,班里没有节目的孩子终日无事可做,便以打闹等各种不良方式发泄其烦燥的消极情绪。 二、祖辈过度溺爱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往往是家庭的中心,更是祖辈眼中的“小皇帝”。由于父母工作忙,孩子从小基本由爷爷姥爷两家老人带,此时正是幼儿个体社会化的初始阶段,是个性形式的奠基时期。而老人带孩子常常有这样的传统,当小孩子不小心摔跤,老人便赶忙说:“都是这条路不好,把我孙子摔倒了,”甚至还踩踩石头说“石子不好,谁让你把我孙子摔倒的!”采用这种方法,当时还真能奏效,小孩不会更哭泣,因为他的注意转移了,但时间一久,就养成了一种习惯,无论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则易怒、发脾气,觉得什么都是别人的不对,没有自己不对的。到了幼儿园,与同伴有了纠纷时,总责怪别人,不能协商解决问题时,攻击性行为就产生了,此时如果被欺负者退缩,则更助长了他的攻击性行为。 三、教育误导 家庭对独苗过多关注,顺从多、宠爱多,要求少、教育少,常常是爸爸“得罪”了孩子,妈妈出来“赔礼”,妈妈批评几句,爷爷姥爷都成了孩子的“后台”,这就造成孩子骄横、任性、自私、事事“唯我独尊”以致养成孩子独占,独霸的习惯,在家什么好东西都是他一人的,容不得别人,他要什么,就得给他,不许别人有,也不会与别人分享,在幼儿园常发生争玩具,抢座位等现象,不讲道理,也不会讲道理。有的父母对孩子攻击性行为不仅不制止,还听之任之,甚至有助长苗头。他们认为,未来社会充满竞争,要使孩子将来在社会上站得住脚,从小就应培养孩子不能吃亏的意识,有时还教孩子:“别人攻击你,你一定要还击”,使孩子从“以牙还牙”发展到欺负弱小。有的家长要求孩子“出人头地”,对孩子的任性,粗暴表现视而不见不加以约束,以致出现了错误引导。 在幼儿园,有的教师也缺乏对孩子基本的尊重和理解,经常用严厉、强硬的态度来要求他们,孩子一出问题,轻则批评、否定,重则训斥、指责,甚至讽刺,挖苦、恐吓,长期处于这种缺少接纳、关爱、赞扬和肯定的环境中,幼儿怀疑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心,产生自卑感,同时又嫉妒同伴,于是,常常发生攻击性行为,如推倒同伴刚搭好的积木,或踩坏同伴的手工作品等。 四、模仿 有的影视片,打来打去的很多,孩子觉得好玩,无形中就学习一些不好的榜样,还有现在孩子非常喜欢看像《神龙斗士》、《奥特曼.?怪兽大战》带打斗的动画片。经常看,也就模仿起来,常常在幼儿园与同伴学着动画片中人物打打闹闹,这样一来免不了会乘机攻击他人,再有就是当孩子自己犯错时,父母有时会为一时出气打他,使孩子感到父母教育自己不要打人,可他们自己却打人。在幼儿园也有这样的现象,有的孩子打人,如果没有得到老师的留意,别的孩子也会跟着打斗起来。崐 无论是哪种原因造成的幼儿攻击性行为,其危害都是很大的,都会影响到幼儿道德行为的发展。因此,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教育方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解

幼儿对假装游戏中意图和行为作用的理解

文章编号:1001 4918(2010)02 121 127 中图分类号:B844 1 文献标识码:A 幼儿对假装游戏中意图和行为作用的理解 * 孟红霞 1,2 刘希平 1 (1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天津 300387;2 天津师范大学心理与行为研究院,天津 300074) 摘 要:关于儿童如何理解假装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幼儿能够从心理角度理解假装。另一种观点认为,幼儿只能从假装行为角度理解假装。本研究通过自制录像,考查了3~5岁幼儿对假装游戏中意图和行为作用的理解。实验中,给幼儿呈现3种不同类型的录像情境:有意图-有行为、有意图-无行为和无意图-有行为,要求幼儿回答录像中的主人公是否在假装。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在录像中主人公明确表达其假装意图的情境下,幼儿能够从心理层面理解假装,并且3~4岁幼儿存在一个快速发展期;同时,假装实体的熟悉度可能影响幼儿对假装的理解。关键词:假装;假装意图;假装行为;熟悉度;幼儿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ZGG 187);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通讯作者:刘希平,E m ai:l l ucy0579@yahoo https://www.360docs.net/doc/2e4447120.html, 1 引言 假装与狭义的心理理论有许多相似之处(Leslie ,1987)。当个体通过错误信念任务时,其头脑中必定存在与现实不同的心理表征。在假装游戏中,假装者也必须拥有不同于现实的心理表征,并把头脑中的表征外在化、具体化。因此,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理论与假装,都需要个体对表征有一定的认识。例如,如果幼儿自己要假装一只袋鼠,那么他的头脑中必定有对 袋鼠 的表征,并且将表征外在化,即表现出一定的假装行为。如果多个幼儿要成功进行假装游戏,那么幼儿之间必须按照相同的表征方式对同一事物(袋鼠)进行表征,否则,参与游戏的幼儿很难理解对方的假装,游戏就很难进行下去。 近年来,幼儿对假装的理解逐渐成为发展心理学家关注的焦点,因为它是研究幼儿如何认识心理活动的一条重要途径。关于幼儿对假装的理解这一话题,目前主要存在以下两种观点: 一种是以Leslie 为代表的观点。Leslie 认为,当儿童获得假装技能的同时,获得了理解他人假装的能力。Leslie(1987)从模块论观点出发,认为模块化心理理论机制(Theory of M i n d M echan i s m 2,To MM 2)的成熟,使得18~24个月的幼儿能够理解 他人的假装行为。例如,当2岁的幼儿看到成人假装香蕉是电话时,他能够理解同一物体(香蕉)的事实表征(香蕉)和 暂时的、假装的 表征形式(电话),从而不至于产生混淆。Leslie 将幼儿的这种能力称为元表征(m etarepresentati o ns),他认为,元表征能力的获得是幼儿假装游戏的核心。Leslie 还提出了 认知隔离 (decoup ling ),即区分基于感觉的初级表征和用于假装的表征副本的机制。通过此机制,幼儿可以把 好像 的假装信息输人假装模块,而把现实信息输入现实模块,这样,他们就可以同时对事件的表征信息和现实信息进行认识加工。 H ickling (1997)的研究支持了Lesli e 的观点。实验中给幼儿呈现一个玩偶,玩偶假装一个空杯子里装有巧克力牛奶。玩偶走后,幼儿和主试假装倒掉杯子里的巧克力牛奶。当玩偶回来后,要求幼儿回答玩偶认为杯子里装的是什么。大部分(78%)的3岁幼儿给出了正确答案:巧克力牛奶。Joseph (1998)让幼儿区分自发行为和有目的的假装行为,以判断幼儿是否理解假装的目的。实验中,给幼儿讲述两个故事:一个故事里的主人公确实得了感冒,真的在打喷嚏;另外一个故事里的主人公只是在假装打喷嚏。要求儿童回答哪个主人公正在 有目的地 (W ho is try i n g to sneeze ?)打喷嚏(正确答案是 假装打喷嚏 的主人公)。结果发现,一部分3岁 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