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班化教育

什么是小班化教育
什么是小班化教育

什么是小班化教育?

(1)国内外关于小班化教育的研究情况。

小班化教育是当今发达国家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一项重要对策。美国、日本、荷兰、韩国等国政府都对控制与缩小班级规模做出相应的规定,出台相应的政策。在美国,克林顿政府将缩小班级规模作为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一大关键,提出到2005年实现小学低年级每班18个学生的班级规模。小班化教育正在成为一种新的教育发展趋势。随着出生人口负增长、教育资源的充裕和家长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加大,被称为“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育在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渐露风采,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被称为“教育领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在推行小班化教育上,上海起步之早和迈步之速在国内至今无人能及:1996年刚刚组织专家进行小班化教育的可行性研究,1997年就已经在黄浦等8个区县的12所小学启动试点;1998年试点学校增加到150所,1999年达到280多所,一些区在一年级基本普及了小班化教育。目前,上海有300多所学校实施了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学基本模式的研究重心已经转移到中高年级。预计今后3-5年,上海将有80%的小学实行小班化。北京市从1997年开始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到目前为止,有16个区县的145所学校、819个教学班20300名学生参加,平均班额不足25人。随之,南京、长春、大连、泰州等城市紧跟其后,改革势头方兴未艾。浙江省杭州、宁波、台州、金华(新世纪学校)等地的部分学校(多为小学和初中)也开始关注这项改革并参与其中。

虽然,小班化教育在各地兴起的原因不尽相同:在一些地方,小班化出现的动因是为了增加学生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而在另一些地方,小班化的出现可能源于生源的萎缩和教育布局的调整。但是,我们关注小班化,因为它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班级学生数量的变化,更值得关注的是其背后教育观念和思想、教育方式和方法的变化。从一定意义上,小班化正是在“普九”后,基础教育领域在努力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它保留了传统班级授课制的优势,但是避免了传统的大班额必然带来的不能充分适应学生个性差异,无法照顾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因此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受到忽视的状况。小班化教育带来的对个体受教育充分程度的关注,体现了教育上的人文关怀,单纯学生数的削减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育的核心在于实现以人为本,这为传统班级授课制注入了新的活力。(2)“小班化教育”的概念。

“小班”是相对于大班而言,班级学生数的缩小,是一种个别化、个性化教育理念追求的教育活动的空间形式。

小班化教育指的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小班化教育过程的重心由教师主体转向学生主体,一般而言,小班化教育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①缩小班级规模。一个班级通常控制在25-30人左右

②改变教室空间格局。在各地开展的小班化教育实验中,教室环境的设计和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课桌椅的布置,一改过去那种简单的秧田型,而采用马鞍型、品字型、周边型等多种形式。同时在教室中配置了图书架、玩具、体育器材等设施。

③强调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确立以育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这种教育观念的变化导致学校从教育目标、课程、教学到评价的整体改革。

(3)小班化教育的优势。

①有利于全体学生受到更充分的教育。小班化教育使教学的空间大为增加。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的频率与密度随之增大。教师利用扩大了的空间与充满人性味的教育环境,使

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与空间,并通过加强指导与交往,强化对学生的学力乃至人格的影响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充分占有和享用人的发展资源。

②有利于使每个个体受到更多的关注。传统的大班授课模式很难对每一个体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地监控、指导与反馈,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而小班教育突破了传统的大班教学的局限,使每个学生都在教师的关注视野之内,使过去存在的教育“死角”被减至最低限度内。科学的教育实践表明,教师最适合的视野范围为25名学生。在小班中,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个别辅导,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增加与每一个学生的接触,教师对学生可以当面交流,当堂面批,当场指导,既缩短了师生间的空间与心理距离,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每一个方面,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了相对优质的教育和最优发展。

③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中注重师生的双向和谐活动,更注重学生的情感参与过程,解放了学生的五官,克服了以往普遍存在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参与、部分参与、形式参与的局面,为学生提供了大大高于以往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活动、群体活动的机会与空间。课堂中学生的兴趣与求知欲得到激发,参与欲得到满足,创造欲得到发挥,从而使主体作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

④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陶行知先生早年曾呼吁“砸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小班化教育摒除了“师道尊严”、“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旧观念,改变了教师作为至高无上的权威者的地位,努力为学习者营造民主、平等、自由地进行“学术”研究的良好氛围,此时教师已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学生跳出了围着教师转的怪圈,通过自己学习、自编小品、即兴表演、发明制作等以自学、自强、自治为核心的“三自”活动,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解放了学生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间和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76.小班化教育的基本教育理念有哪些?

(1)教育均等。教育均等是指社会中的任何成员都享有均等参与学习和受教育的权利。体现在课堂教学中,每一个受教育对象都有平等参与各种教学活动和平等共享各种教育资源的权利。原国家教委提出:“要办好每一所学校,学校要教育好每一个学生。”新一轮课程改革在指导思想上则更强调了大众教育,以教育均等观为基础,赋予学生均等的教育机会与发展权利。义务教育作为法定教育,更要体现教育均等的思想。小班化教育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为他们在课堂上动脑、动口、动手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使“教育好每一个学生”目标的实施得到更有力的保证。教育均等的理念无疑是小班化教育的理论支撑之一。

(2)以人为本。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一份报告中强调:应当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接受教育不再只是为了升学和谋生,更是为了个人能力的发挥和个人终身学习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不久前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并结合时代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使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相协调、相一致。学生是有能动性的、有学习愿望的、有实践能力的人,以人为本的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位,以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为目标,在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学生思维的参与与内驱力的调动。建立在现代质量观基础上的小班化教育正是以人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体现人的个体性、充分性与主体性,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实现学生道德品质、审美情趣、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这也弥补了大班教育中的不足之处,有助于健全学生的人格。华东师大叶澜教授提出的新基础教育理念的重要体现即以人为本,他呼吁:“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生长气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贯穿于小班化教育的始终。

(3)因材施教。教育者面对的是一个个在家庭教养、文化背景、知识积累、独立人格、兴趣爱好等方面均存在着差异的活生生的人,因此必须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施行切合实际的教育,使每一个体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与提高。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早就提出“因材施教”的主张并躬行之。国外有实证研究表明,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学生随年龄增长,个性差异也越大,遵循因材施教这一古老的教学原则并赋予新的涵义尤显重要。小班化教育与传统的大班授课制相比,教师的“照顾面”明显扩大,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个别化教育,同时也需要教师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在尊重学生主体选择基础上,努力实现全员全程分类教学,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过程、作业批改、教学评价等各环节实施因材施教。当代美国教育家、心理学家布卢姆认为,只要提供适当的先前和现时的条件,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学会一个人在世上所能学会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我们的教学中没有差生,只有存在着差异的学生。小班化教育必须遵循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

77.实施小班化教育,教师应该转变哪些观念?

小班化教育的目标是创设和谐、生动、愉快的“小班化教育”环境,尊重教师、学生的个性发挥,崇尚人文关怀,让小班成为提升师生自信和成就的天地。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小班化教学不应仅仅停留在形式的改变上,座位的调整,学生数的减少,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方式、教学策略都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国内外的许多实验表明,小班教学要取到良好的教育效益,教师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学生观、师生观的更新是关键。转变教师观念是实验教师的首要任务,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1)教育观:

●树立素质教育的质量观。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以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宗旨,以加强德育为灵魂,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

●树立系统工程的教育观。教育不只是学校的事情,家庭教育要由经验育人向科学育人转变,学校要热情帮助家长提高育人的水平,形成家校共育的合力;

●树立正确方向与科学方法的教育观。

“学校和家庭要求和鼓动青少年勤奋学习、刻苦钻研是对的,不经过艰苦的学习和磨练,年轻人是很难成长起来的,但一定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教育方法”,要把家长望子成龙的迫切愿望、教书育人的责任心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的规律,讲究科学育人的方法,千万不要用心良苦而方法不当,导致适得其反的恶果。要组织引导学生接触自然,了解社会,参加形式多样的实践活动,以开阔视野,增长社会经验。

(2)学生观:

教师有什么样的学生观,就会对学生采取什么样的教育态度和方法,它不仅影响教育效果,也影响学生的发展。

●学习主体的学生观。学生是从师学习的受教育者,但学生不是被动装填知识的容器,不是接受教训、听话的“驯服工具”,而是活生生的有主观能动性的人,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学只是外因,只有通过学生的内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才能实现,正如陶行知先生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教学生学。”教师要从教会学生学习出发,改变那种让学生跟在自己后面亦步亦趋的习惯,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各有个性的学生观。“学生”是个整体的抽象的概念,它是由一个个活生生的存在差异、各有个性的学生个体组成的。教师的“目中有生”,就既要了解研究学生共同的年龄特征,更要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不是一味地按分数高低来看学生,确定对学生的喜好,而是要善于看到每个学生的长处和不足、优点和缺点,因材施教,扬长避短或扬长补短。

●处在发展中的学生观。学生正处在成长的过程中,可塑性很大,具有许多发展的潜能。教师应当善于辩证地、发展地看待每个学生,既要严格要求,更要关心爱护,正确对待学生身

心发展不足之处,和思想行为上一时的缺点错误,给予正面的教育、矫正,使他们获得新的发展。教师只有具有正确的学生观,才能做到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建立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用知识的力量和人格魅力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仿效。

(3)教学观:

教学观包含教学的目的观、内容观、过程观、评价观。对于学生来说,教学就是要满足学生的发展的需要,促使学生的潜力的开发,实现学生的充分自由的发展,要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能促进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重视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的培养,教学的过程不仅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也是学生成长的过程,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4)质量观:

在教学质量的评价上面,必须摈弃单纯以分数为标准的质量评价体系,要构建动态的多元的质量评价体系,促进学生个性的张扬和潜能的发挥,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知识的同时获得身心各方面良好发展。树立生生能成才的成才观。尽管每个学生存在着差异,有着不同的个性,但是“天生我才必有用”。通过多元质量的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5)师生观:

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这是社会主义公民关系在学校教育中的集中反映,也是培养现代创新型人才的先决条件。所谓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首先是人格上的平等、教师和学生作为独立的社会公民应该互相组织内讧对方的人格、信仰和爱好;其次是在学问上的平等。正如唐代文人韩愈所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在现实的师生关系中,一般不存在学生歧视教师的问题,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平等地对待学生。教师是否平等地对待学生,不只是教师与某个、某些学生之间地个人关系问题,是牵涉到把学生培养成国家与社会未来地主人问题,师生之间长年累月相处的关系本身就是一种隐性课程。

小班化教育的归宿是使小班学生在思品、文化、身体、心理诸方面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培养具有世界意识的、个性充分发展的、有竞争力和创造力的开拓型人才。要达到这个目标,必须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只有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才能变学生的被动为主动、变自卑为自信、变压抑为开放、变死气沉沉为生动活泼。充分利用每个学生追求成功的心理倾向,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位具有独立人格、活生生的学生个体、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创设有利于学生潜能发挥的情景,帮助每一个学生去发现自己的价值、发展自己的个性。

实现师生平等的人际关系,教师采取的教育行为有:

●教师首先要唤起关爱的意识,像母亲一样发自内心地关爱每一位学生,分析每一位学生的爱好和需要,爱字当头,严而有度。

●经常运用鼓励性语言,并善于用体态语言对学生的进步表示赞赏,对学生的失败给予真诚的鼓励,让学生感受到班集体的温馨,老师和同学的亲切。

●激发学生的表现欲。保护学生的创造火花,开发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双手,鼓励学生大胆对教师进行质疑或挑战,即使是错了或输了也没关系,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撤掉教室中的讲台,一改过去师生隔离、教室高高在上的模式,采取师生角色互换的策略,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促进者。

●开展一学期两次的师生民主评议活动,让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学生的评议中,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增进师生间的友谊。位师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创造浓厚的民主氛围。

●班级管理中的班主任和学生实行换位,由专制型的班主任一人说了算转变为民主型的学生们讨论着去办。实行班干部竞选制和值日岗轮换制,使班级管理更加民主。

78.如何实施小班化教学?

(1)文化环境的营造。

改变班级环境,优化学习空间。创设有别于传统大班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的教育环境是实施小班教学必要的物质条件。要尽可能为小班创设适合于学生全面发展的最佳环境,配齐必备的电化教学设施,尽量考虑给小班学生更广阔的活动和展示空间。

教室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室环境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整体素质,它有利于尊重学生的个性发挥,崇尚人文关怀,是提升学生自信和成就的天地,所以教室文化的营造是小班化教育实验成败的基础。要营造富有特色的小班教室文化,让教室的墙面、四角、壁橱都能“说话”,使班级成为师生共做、共学、共享、共赏的乐园、家园。

传统的教室布置不论做法如何往往易陷入一种模式,且应付检查式的,如学生作品栏,多是找一些优秀的学生作品如书法、美术、作文等贴在上面,这一贴往往是一个学期都不变,或直到被学生撕毁后再更新,这样的教室布景是死的,是为布置而布置,浪费学校资源及大家的时间、精力。我们认为小班的布景应当是活的,应体现学生的成长的过程,作业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是它却是学生的学习成就是学生引以自豪的。

环境布置原则:①富有教育意味;②讲究整体效益;③注意安全方便;④具有独特风格;⑤注重动态变化;⑥力求实惠节约。

橱柜文化:根据学生具有很强制独立性和自主性,他们想要自己的天地或展示自我,橱柜起到很好的作用。学生的橱柜可让学生自我管理,里面存放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档案,作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回顾,促进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橱柜上可设立学生图书角、生物角、巧手创作角等;

课桌文化:讲台、课桌椅的摆放,可根据教育教学活动的需要科学排列,有条件的学校尽量单人单桌,并采用马鞍型、品字型、多边型等各种形式,方便师生交流,这样的摆放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张扬学生的个性,这种氛围促进教师的教学方式的改变,当在具体摆放时,要重视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的统一有效,教学手段与课程目标的协调一致,使课桌的变化产生最大的教学效益。

墙面文化:学校教室的墙壁多是坚实冰冷的水泥砖墙,为使墙壁生动起来,更具人文特色,体现学生的成长魅力。利用教室的四面墙壁和走廊墙壁空间,让墙壁说话:可以有学校教育,如张贴《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引导学生争做文明人;可以是让学生感受世界文公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积累精华,强化学生的阅读习惯并学会整理分析,设立“放眼天下”“科学世界”“看谁读得好”;可以是表现学生塑造自我,表现自我等,让学生互相观摩,放松自己,培养良好情怀;可以是展示集体荣誉,体现协作精神合作意识,设立“荣誉台”、“信息台”、“我真棒”。

教室的墙壁上挂上格言、名句、古诗,让孩子一进教室就能感受到文化的氛围,对一年级新生在教室墙壁上贴出《上学歌》《早读歌》等行为规范的儿歌,

黑板文化:教室内目前都只有两块黑板,一前一后,但根据教学组织形式和学生发展水平,面向全体学生分层教学,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学习的成功体验,又有不同的发展,教室内可设置“一大几小”黑板,主要用于小组合作学习;后面的黑板报的黑板也可进行改造,比如划出一块专门用绒布铺,或用吹塑纸铺,这样学生可将手工作品、剪纸作品等自由张贴在上面。

班主任可在教室墙壁上设置一个或几个板块作为学生作品发表区,可分配时间,规定每一组学生展示其作品的日期,如第一周由第一组学生展示,第二周由第二组学生展示,这样每学期每位学生都有三至四次机会展示其作品。

(2)教学方式的变革。

“小班化”教育不仅是人数的减少,更重要的是教育方式和方法的改变,教师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转变。教师的课堂教学的设计不仅要备教材,更要把备课重点放在备学生和教学具的准

备上。要在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学习,尽量实行课后单独辅导,作业面批以及分层作业和测验。在小班化课堂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好互动教学策略、合作教学策略、反馈教学策略、分层教学策略,确保课堂上学生的操作、交往比大班学生明显增多,每个学生接受教师单独辅导的机会明显增多。

“一个大班教师可能毁掉一部分学生,一个小班教师则有可能毁掉每株幼苗。”这句话似乎有些危言耸听,但不无道理,当一个教师面对大班中五、六十个学生时,由于无暇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他的意识、理念也就不一定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得到内化,但当一个教师面对二十来个学生时,情况就会截然不同。所以小班教学更需要“阳光教师”来构建课堂,播下仁爱、正直、文明、智慧、诚信,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氛围。

●教学氛围的营造(小班化教育软环境)

学校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教师民主平等意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师生互动、师生并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营造教学氛围原则:

①尊重每个学生,营造温馨气氛,让爱充满学生学习生活的每个角落,使每一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

②生动活泼快乐,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到充分的发挥。

③在合作中竞争(分组教学是小班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提倡在合作中竞争,即变个人竞争为小组合作竞争。

营造教学氛围方式:

①采用“关心,赞赏或激励”的教学用语

②运用教学体态语,创设温馨的人际环境,传递师爱信息

③创设有利于人际交往的教学空间形态

●教学过程的优化

①备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小班化的教学形式,更需要教师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新课标要求,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备好每一节课。小班的备课可包含:教材内容、教学要求、教学重难点、教学媒体(教具、学具、桌椅的排列)、教师活动、学生活动、个性指导、设计意图、板书设计、课后反思等十个方面,要备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交互方式,还有信息技术的介入等,尤其强调学生活动、个性指导这两块内容的设计,学生活动要凸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理念,个性指导可以是课前对不同层次学生可能出现的不同情况进行预设,也可以是课中对个别学生的个性指导在课后进行及时小结,课后强调对课堂经验教训进行及时、深刻的反思,并提出整改措施。也就是在备课中要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最终使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班老师在备课时要注意四个侧重:

★根据小班教学特点,加强教法与学法的研究。

★注重课前准备工作。充分发挥好教具和学具的作用,使每个孩子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提高教学实效。

★注重备学生。了解学生综合认知水平,能够解答教学中学生对问题的多角度思维,灵活处理教材,实现对学生的个性化指导。

★注重教学札记。加强教师和学生对教学行为的反思,找出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行为,开展每周上交一篇精选札记(贴到姜堰教育资源网小班化论坛中),评选优秀札记和汇编优秀札记等系列活动,以此提高教师整体教学水平。

②上课。

专家们指出,小班化并不等于教学优化,相当多的教师并没有因为缩小班级规模而改变自己

原来的教学方法。甚至不少学校因急于缩小班级规模而聘用了不合格或缺乏教学经验的教师,反而影响了小班化的效果。所以教学要想取得显著的效果,大部分取决于我们的老师“怎么做”,小班学生人数少,学生的活动空间加大,原来许多大班教学所做不到的,现在小班化教学都能做到。所以小班教师要本着均等性、公平性、充分性、综合性的原则,挖掘小班化教学的潜力,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个学生得到“阳光普照”,使小班的课堂通过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方式,努力呈现“六多”现象:学生发言的人数多,实践时间多、合作机会多、接受的个别辅导多、获取的反馈信息多、得到的认可和欣赏多。

③作业。

精心设计学生的作业,必做题可面向A、B、C三类学生,重在学习巩固基本知识,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选做题面向A类学生和部分B类学生,重在培养运用与创新能力,达到教学目标的较高求,即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课学练习的时候,教师要心中有底,有的放矢地进行巡视,指导A类学生自己落实双基要求,点拨B类学生发挥潜能,进行练习,帮助C类学生完成练习。教师面对学生的练习,可采用多种批改方式,要有教师即时面批,让学生当场订正,有的练习教师可批一部分,留一部分由学生自批自改、互批互改或集体讨论批改,再给组长检查老师抽查。

④辅导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要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辅导不仅要辅导知识内容,还要辅导学习方法、习惯,激发学习兴趣、意志等。

要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分层辅导。辅导既有集中辅导,也有个别辅导,其中,集中分层辅导有针对性地化解难点;个别辅导则注重帮助学困生和指导优秀生。利用小班化的优势,有效预防差生的形成。

●设置和谐的教育课程

小班相对于大班,无论是学生的自主性发挥,教师的个性化教育还是师生间的交流,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小班化教育不仅是教育形式、教育方法的改革,更是教育理念、教育内容的系统探索,作为教育内容的源头,课程体系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在进行课程设置时,要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宗旨,以党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理念为指针,以学生发展需要为目标,以不增加学生学业负担为前提,不断适应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需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感性到理性,强化学科间,年段间的衔接与联系,重视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实践性、社会性、操作性和前瞻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协作性、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使课程更适合小班化教育。

课程设置为基础性课程和活动课程、发展性课程。基础性课程就是按国家课程计划开全开足所有课程,活动课程,设有班队活动、体育活动、晨间活动、午间交流等,依据小学生特点,给他们提供充分的交流和户外活动的空间,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性课程包括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发展性课程的设置各校要从校情出发,重点考虑学生潜在的发展需求和兴趣,同时兼顾学校条件和师资在课程开发上的能力,可设置了英语口语、语文导读、形体训练、趣味数学、手工制作、绘画、书法、器乐、音乐舞蹈、棋类、心理保健等学生喜爱的科目,让学生在完成国家教育计划规定的学习任务的同时,给他们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给他们更多的亲自动手、动脑及独立操作、独立尝试体现自我的机会,从而培养各种素质和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成为合格加特长的学生。

做法:每学期初,由教师根据本人的特长列出可能开设的发展性课程菜单,列表公布,然后让学生自主选择,打破原有的教学班编制,人人参与自己喜欢的课程。

另外,充实教学内容,挖掘基础课程的活力。如语文课着重补充能提高学生积累、信息搜集管理、写作等能力的内容;数学课补充思维训练、小课题研究等内容;科学课拓展社会实践

活动;音乐课开辟自编、自舞、自奏等创作项目;美术课充入美术鉴赏和合力创作的内容。课程是学校教学工作的核心,小班教育涉及各类必修课、活动课的教材编制。但是目前小学的综合、活动课程以及隐形课程,都没有统一的教材,各校组织力量开发校本课程,耗时费力。因此,推广小班教育,课程教材的建设要纳入实施计划之中。

●讲究教学方法

小班化采用“自主和谐”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发展为本,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每一个学生求得最佳发展。分组教学法、探究学习法、主动提问法、交融教学法、分层教学法、体验尝试法、鼓励教学法、留有余地法、活用资源法、个别指导法等。

分组教学法:根据学生的差异、兴趣爱好、需求,进行同质或异质编组。同质有利于教师重点辅导、使每个学生获得成功;异质,有利于同学间的互相帮助,有利于合作精神的培养。并在教案上体现出不同分组,不同要求。

个别指导法:教师到小组中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特别关注和帮助学习有困难、不常举手、不愿表演的同学。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基础和个性特点,有针对性指导,不仅指导教学内容,还要指导非智力因素提高。

师生交融教学法:师生角色转换,情感交融,学在一起玩在一起,体现了教学法民主教学相长,营造温馨的愉悦的氛围。教师要做到:①树立教学民主教学相长观念,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由学生当“小先生”活动,进行学生教学生,教师当学生;②教师当学生是从教学的主角转为配角和导演,仍要起好主导作用,必要时介入小先生教学,进行适度调控;③教师要对学生施之以爱,与学生建立“双爱”的情感受通道,缩短师生心理距离,在让学生认知满足的同时获得情感的满足。

留有余地教学法:灵活掌握时间,可以先上25分钟或30分钟课,剩下的时间让学生自主学习,或向老师同学发问,(这主要是针对高年级的学生)所以老师经经常注意控制教学时间,不满打满用,给学生留有余地;这时教师也可以适当的个别辅导,让中上学生发展提高,给中下学生提供困难帮助,夯实基础,同时也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时间,分配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79.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策略有哪些?

小班化教育的教学策略有互动教学策略、合作教学策略、分层教学策略、反馈教学策略、体验教学策略、问题教学策略、兴趣教学策略、弹性教学策略等。下面主要介绍五种教学策略:(1)互动教学策略

互动教学策略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的认知互动,情感互动、实践活动互动等促成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局面,以改善课堂教学人际关系,开发课堂交往局面,从而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在课堂上互动形式概括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境互动。

师生互动:教师的精讲是一种互动,教师在精讲的过程中要实现与学生的对话,沉到学生中与好中差不同水平的学生交流,走到学生中间和学生交流情感,边指导、边释疑,还可有适当的鼓励。

生生互动:生生互动又可分为个体与个体互动,小组与小组互动,全体学生互动等,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展开小组讨论、集体辩论等,可以让好生帮助差生,甚至可以让一些学生来当“小老师”,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小班化教育的特点,使师生互动的频率和效果大大提高。

人境互动:教室的人文布景和教师创设的情境,可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较好地实现人境互动,达到情景结合、人境和谐相处的目的。

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素质教育的内涵和特征 一、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与指导思想 江泽民同志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坚持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为重点,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里揭示了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和培养目标。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问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三个面向”和“四个统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素质教育的若干基本特征 学习和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我们认为素质教育主要有以下一些特征。 1.特征之一:面向全体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的教育。素质教育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依法保障义务教育阶段儿童和青少年学习发展的基本权利,努力开发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潜能,改变那种只重视升学有望的学中的做法。 素质教育不是面向部分人而是面向全体人;它不是英才教育,而是国民教育;不是选拔教育,而是普及教育;不是淘汰性教育,而是发展性教育c它并不反对英才,但反对使所有的教育成为英才教育的模式。在素质教育中,教师是伯乐.要发现优秀的苗子,但教师首先是园丁,要呵护每一株幼苗。在素质教育中,“不是选拔适合教育的儿童,而是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每个学生都是可以培养造就的。 我们的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强化普及意识,淡化选拔意识。政府和教育部门应该依法为所有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平等的受教育条件和受教育机会。学校和教师,则要努力使每个班和每个学生都得到平等健康的发展。 素质教育是一种使每个人都得到发展的教育,每个人都在他原有的基础L有所发展,都在他天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展。这样素质教育也是差异性教育。素质教育面向每个学生,就是面向每个有差异的学生。换句话说,素质教育要求平等,要求尊重每个学生,但素质教育不赞成教育上的平均主义和“一刀切”。成功教育’等教育实践可以说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要求。 2.特征之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应试教育”在”一切为了分数.一切围绕分数”的思想指导下,必然具有片面性。素质教育则要求全面发展和整体发展,要求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并重.要求全面发展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审美素质等, 要倡导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宽松的条件,克服那种只重视智育,轻视德育、体育和美育,在智育中又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能力培养的倾向。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例,在各级各类学校都要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如果轻视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知识教育和人格培养,就会产生很大的片面性,而这种片面性往往会影响人的一生的轨迹。要努力使素质教育的方方面面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这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所指出的:”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有机地统一在教育活动的各个环节中。学校教育不仅要抓好智育,更要重视德育,还要加强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使诸方面教育相互渗透、协调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小班化教育理论学习

小班化教育理论学习(一) 时间:2011年3月 地点:会议室 人员:全体教师 主讲:杨珍 1、国内外关于小班化教育的研究情况。 小班化教育是当今发达国家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一项重要对策。随着出生人口负增长、教育资源的充裕和家长对子女教育投入的加大,被称为“精品教育”的小班化教育在国内部分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渐露风采,成为教育改革新的探索热点,被称为“教育领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在推行小班化教育上,上海起步之早和迈步之速在国内至今无人能及:1996年刚刚组织专家进行小班化教育的可行性研究,1997年就已经在黄浦等8个区县的12所小学启动试点;1998年试点学校增加到150所,1999年达到280多所,一些区在一年级基本普及了小班化教育。目前,上海有300多所学校实施了小班化教育,小班化教学基本模式的研究重心已经转移到中高年级。预计今后3-5年,上海将有80%的小学实行小班化。北京市从1997年开始进行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到目前为止,有16个区县的145所学校、819个教学班20300名学生参加,平均班额不足25人。 2、“小班化教育”的概念。 “小班”是相对于大班而言,班级学生数的缩小,是一种个别化、个性化教育理念追求的教育活动的空间形式。 小班化教育指的是,以促进青少年学生既全面又有个性的发展为目的,在缩减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通过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施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的改革而形成的一种班级教学活动形式。小班化教育过程的重心由教师主体转向学生主体,一般而言,小班化教育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①缩小班级规模。一个班级通常控制在25-30人左右 ②改变教室空间格局。在各地开展的小班化教育实验中,教室环境的设计和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课桌椅的布臵,一改过去那种简单的秧田型,而采用马鞍型、品字型、周边型等多种形式。同时在教室中配臵了图书架、玩具、体育器材等设施。 ③强调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确立以育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这种教育观念的变化导致学校从教育目标、课程、教学到评价的整体改革。 (3)小班化教育的优势。 ①有利于全体学生受到更充分的教育。小班化教育使教学的空间大为增加。师生间、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的频率与密度随之增大。教师利用扩大了的空间与充满人性味的教育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时间与空间,并通过加强指导与交往,强化对学生的学力乃至人格的影响力,从而大大提高了每个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充分占有和享用人的发展资源。 ②有利于使每个个体受到更多的关注。传统的大班授课模式很难对每一个体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地监控、指导与反馈,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感到力不从心,而小班教育突破了传统的大班教学的局限,使每个学生都在教师的关注视野之内,使过去存在的教育“死角”被减至最低限度内。科学的教育实践表明,教师最适合的视野范围为25名学生。在小班中,教师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个别辅导,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增加与每一个学生的

对教育现代化的思考(完整版)

对教育现代化的思考 早在20世纪80年代,X同志就提出了关于教育的“三个面向”重要思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年五个规划纲要》也提出把“实现教育现代化”作为教育发展的总目标。 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现状 20世纪90年代起我国开始实行在教育方面的现代化改革,纵观改革几十年,我国在教育现代化方面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在教育观念方面,初步实现了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在培养目标方面,充分考虑时代的发展要求,推行教育课程改革;在教育内容方面,保留了原有优秀的教育内容的同时,合理的吸收了世界科学技术新成果;在教育设备方面,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基本实现了信息化教育;在教育管理方面,借鉴国外先进的教育管理方法,推行教育结构改革。 二、教育现代化的一些误区 尽管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从总体上看,目前对于教育现代化的认识还存在一些不足,在实践活动中暴露出某些问题或误区。 (一)教育现代化就是教育的西方化。 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特征,但教育现代化绝非是西方化或欧洲化。西方国家的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步伐早,有很多宝贵的经验值得借鉴,但这不意味着我国的教育现代化要按照西方的模式,这不符合我国的国情,也不符合发展的需要,实际上不同国家的具体实际情况包括历史、文化、经济、政治等方面

都不相同,任何国家的现代化都需要与本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 (二)教育现代化就是素质教育或创新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或创新教育就是实现教育现代化。 素质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教育现代化体现在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上,使学生德智体美劳能力健康而全面的发展。创新教育是依据现代化发展对人才素质的具有要求,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现代化的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活动。素质教育只是实现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个小方面。 (三)教育现代化就是摒弃传统教育,推进现代教育就是实现教育现代化。 古语云:“观今宜鉴古,无古不成今”。任何一个历史阶段的教育发展状况都是上一个阶段以至更前阶段的延续和发展的产物,也是下一个阶段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教育现代化是对传统教育的继承,也是对当代发达国家的现代教育的借鉴。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不是相互孤立的两种形态,传统教育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有精华也有糟粕,而现代教育就是对传统教育精华的传承和变革。完全摒弃传统教育的教育现代化就是失了根基不可能实现的现代化。 (四)完善硬件环境,提高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就是实现教育现代化。 教育装备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一个表现形式,但不是有了先进的教育设施就是实现了教育现代化。随着多媒体教学手段在课堂中的普及,不少教师丢掉了粉笔与黑板,将备课的内容认真仔细的放入了课件中,用演示代替了讲解,将多媒体教学作为主要教学手段,却忽视了与学生的互动,学生在学习方式并没有体现出该信息技术的真正优势与实际价值。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只是教育现代化的物化形式,而忽视了中国特有课堂标准的教学手段往往会得不偿失。

教育现代化学习心得体会

教育现代化学习心得体会 教育现代化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学习,提高自己。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标志。教育信息化具有突破时空限制、快速复制传播、呈现手段丰富的独特优势,必将成为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的有效手段,必将成为构建泛在学习环境、实现全民终身学习的有力支撑,必将带来教育科学决策和综合治理能力的大幅提高。以教育信息化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是新时代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选择,对于构建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现代化优化教育教学各个环节,能够提高课堂效益。《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方案(2018 -2022 年)》提出“宽带网络校校通”实现提速增智,所有学校全部接入互联网,带宽满足信息化教学需求,无线校园和智能设备应用逐步普及。“优质资源班班通”和“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实现提质增效,在“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基础上,形成“校校用平台、班班用资源、人人用空间”。教育资源

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实现融合发展。实现信息化教与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和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各级各类学校。网络的普及和应用,必将促进课堂效益的提高。 在教育教学中不断实践,应用现代化教育信息技术,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其创新能力。在网络空间中根据自身学习需要,通过空间选择网络课程、在线测试、智力资源服务等进行自主学习,强化应用空间解决问题的意识。利用空间组建学习共同体,跨班级、跨学校、跨区域开展交互活动,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利用空间集成的丰富多元的资源与服务进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杨现民)

智慧教育的内涵与特征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研究院杨现民 一、智慧教育概念产生与发展 智慧是教育永恒的追求,智慧发展是当代教育变革的一种基本价值走向,人类对智慧教育的认识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智慧教育思想最早由哲学家提出并阐述,哲学视角下智慧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唤醒、发展人类“智慧”。印度著名的哲学家克里希那穆提在其专著《一生的学习》中从智慧的高度解读了教育,认为真正的教育要帮助人们认识自我、消除恐惧、唤醒智慧[1]。英国著名哲学家怀特海提出儿童智慧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主题是生活,教育的目的是开启学生的智慧[2]。随后,智慧教育受到国内外教育学家、心理学 家和科学家的关注。加拿大“现象学教育学”的开创者马克斯?范梅南(Mallen)[3],提出了以儿童发展为取向的智慧教育学理念,指出教育者应该为儿童创造一种充满关爱的学校环境,要关注儿童真实的生活世界,要关心儿童的存在和成长。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斯腾伯格提出智慧平衡理论[4],倡导为智慧而教,认为教育应教会学生智慧地思考和解决问题,教会学生平衡人际内、人际间以及人与环境之间的利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享誉海内外的杰出科学家钱学森先生总结其一生的道德、学问和事业,提出了大成智慧学。“大成智慧”之说与以往关于智慧或思维学说之不同,主要在于它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论为指导,利用现代信息网络、人-机结合以人为主的方式,集古今中外有关经验、知识、智慧之大成[5]。“大成智慧”的特点是沉浸在广阔的信息空间里所形成的网络智慧(Wisdomincyberspace),是在知识爆炸、信息如潮的时代里所需要的新型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体系。大成智慧学指导下的智慧教育内涵包括:打通学科界限,重视通才培养;掌握人类知识体系;实现人机结合,优势互补;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6]。大成智慧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大批顶尖的创新型人才,服务于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对教育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我国学者靖国平[7]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智慧教育是以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他提出了广义智慧教育的概念,对智慧教育的内涵进行了扩展。广义智慧教育是一种更为全面、丰富、多元、综合的智慧教育,它主要包含着三个既相互区分又彼此联系的方面:即理性(求知求真)智慧的教育、价值(求善求美)智慧的教育和实践(求实求行)智慧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旨趣在于促使受教育者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智慧本质,成长为理性智慧、价值智慧和实践智慧的统一体。近年来,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泛在网络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推广。智慧教育被赋予新的内涵和特征,教育技术领域研究者纷纷从信息化视角对智慧教育概念进行了阐述。祝智庭教授在《智慧教育:教育信息化的新境界》文章中分析了信息时代智慧教育的基本内涵:通过构建智慧学习环境(SmartLearningEnvironments),运用智慧

素质教育的内涵如何理解

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与应试教育相对应。 记者:现在大家都讲素质教育,究竟应当怎样理解素质教育的内涵? 李岚清: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使受教育者坚持学习科学文化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相应的条件,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学习的基本权利,尊重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使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 实施素质教育应当贯穿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应当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等各个方面。在不同阶段和不同方面应当有不同的内容和重点,相互配合,全面推进。在不同地区还应体现地区特点,民族地区更应有自己的特点。 对素质教育内涵的理解,有三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强调。 第一,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教育法》规定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的机会”。受教育机会平等是国家法律规定的一项基本教育方针。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来说,应当为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平等的教育;对学校和教师而言,要努力使每个班和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根本宗旨,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扎实基础,为全体适龄儿童少年今后的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实施素质教育要求面向全体儿童少年,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与这一根本宗旨是一致的。 第二,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发展,这是党的教育方针的核心部分。它提出了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合理素质结构,包括生理的、心理的、思想的、文化的素质。教育是要教给学生文化知识,作为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方法之一,考试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应试教育”的问题在于,它主要是为应付考试而教和应付考试而学,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实践上,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学生身心健康,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有的人书念得很好,考分很高,但是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修养很差,缺乏与人交往、团结合作的能力,这不能认为是好人才。有的人只有书本知识,没有创造性,不会解决实际问题,“高分低能”,也不能认为是好人才。道德修养好和本事大的人,身体不好也派不了大用场。当然,在学校不好好学习,文化知识差,更不能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我们决不能重犯“文革”中不学好知识,甚至提倡交白卷那种极其荒谬的错误。有一点我想再次说明的是,全面发展不等于平均的全面发展,而是和谐的全面发展。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品德高尚、身心健康、知识丰富、学有专长、思路宽广、实践能力强,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创造、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教育。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社会也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目的之一,也是为了使有不同天赋和爱好的孩子,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除了统

小班化教学论文《浅谈小班化教学》

浅谈小班化教学 坡头小学李丰回关于小班化,教育界现在为止也还没有一个确切的概念。从教学组织的形式看,是指一个教学班学生数量的较少。在教育实践中,有人提出这么一个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教学视野关注的覆盖范围一般有多大?国内外一项“视野与文化”的研究表明:一般不超过25名学生。一个班级的学生超过25人,教师就会顾此失彼,超过越多,顾不到的学生也越多。——(上海复苑教育《小班化教学优势》) 一、小班化教学的本质 从小班化教学的内涵看,其最本质的特征是教学面向学生个体,而不是面向全班;教学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均围绕学生个体发展而组织开展。其根本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而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教育家孔子就已经提出了同样的思想,主张“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则不复也。”意思是说教学应注重启发式,举一反三,摒弃填鸭式、满堂灌;孔子又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是强调了教学要注重师生互动,合作学习,注重知识的传播的多样性和选择性;孔子还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说小班化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这些教育思想已成为几千年来我国教育的经典而引领着学校教育前进的步伐,折射出小班化教育的永恒的美丽。 二、新时期小班化教学的特点: 与班级授课制相比较,小班化教学活动会发生如下变化: 1、教学活动在时间、空间上会得到重组与优化。

2、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主要是教师与学生)的活动密度、强度、效度等以及师生间互动关系会得到增强和增加。 3、教学的内容、方式、技术、评价会发生全新变化,并促进或推动教育理念 的进步。 三、小班化教学几点具体的措施: 1、课堂空间的重组。 实行小班化教学的班级学生数一般在30人以内,教室更显得宽敞明亮,这使学生有更大的活动空间和展示自己的空间,那我们就应重视小班化的环境优化设计和布置。首先,小班化的座位安排要有小班化的特色,可以与大班的座位安排有所区别,根据实际教学活动的需要可摆成围坐型、品字型、梅花型等形式,应有利于学生合作探究学习,有利于增强学生参与意识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和培养能力。其次,小班化的教室内的环境布置要有小班化的特色,形成独特的班级文化与主题。小班化的教室空间相对变大了,应该把多余的空间精心设计,充分利用起来。我们可以在教室放置小书架、学生手工制作成品展示柜、体育用品柜……在教室四周建成一个个读书角、科学角、艺术角等等。还可以布置学生写一些人生奋斗目标、心灵感悟纸片贴在教室的墙壁上、窗户上,让教室的每面墙、每扇窗都说话,都有生命力。小班化的环境设计和布置要更方便学生的学习生活,突出实用功能,要赋予环境的育人功能,而不能仅仅是美化环境、做做样子。 2、优化小班化的教学方式 小班化教学中,由于人数少,教师有更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了解、剖析每一个 学生,那我们就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发挥小班化教学的优势,优化小班化的教学方式,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首先,小班化教学中,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教学要以生为本,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传统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而在小班化教学中,学生的地位应有更多的改变,要成为自主学习的探

教育现代化标语

1、推进教育现代化服务扬中新崛起! 2、群策群力同心同德努力开创教育现代化新局面! 3、促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 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5、树立终身教育观念,构建社区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 6、热烈欢迎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评估组的领导、专家莅临指导! 7、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 8、党以重教为先,政以兴教为本,民以支教为荣,师以从教为乐! 9、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事业新的跨越! 10、社会发展教育先行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11、各行各业齐心协力建设教育强市! 12、推进社区教育,建设学习型城市! 13、加快建设教育强市率先实现扬中教育现代化! 14、建立终身教育体系,实现教育现代化! 1、加快建设教育强区步伐,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2、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关心教育,关心未来! 3、深入实施教育惠民工程,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4、深入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 5、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 6、加快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7、深化改革,开拓创新,促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 8、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育事业可持续发展!

9、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10、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打造浦口发展新优势! 11、呼应江北新城建设,打造现代化教育强区! 12、群策群力,同心同德,努力开创教育现代化新局面! 13、促教育均衡发展,办人民满意教育! 14、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5、树立终身教育观念,建设学习型社会! 16、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服务江北新城建设! 17、加快实施教育跨江发展,积极培育优质教育资源! 18、强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创建,全面提升办学水平! 19、社会发展,教育先行,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20、注重内涵发展,深入实施素质教育! 21、实现教育现代化,建设和谐新浦口! 22、建设学习型社区,提升全民素质! 23、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 24、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素质教育! 25、贯彻教育法律法规,提高依法治教水平! 26、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27、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 28、推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实现教育公平! 29、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实施水平!

教育现代化内涵给我的启示

教育现代化内涵给我的启示 教育现代化概念的内涵主要是: (1) 教育现代化不是一种教育形式,而是表示一定的教育水平,是指教育发展所达到的较高标准,是教育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经济、科学技术以及相应的民族心理相适应的具有现代社会先进特征的水平状态; (2) 正如现代化不是一个固定的目标,而是一种动态的变革过程一样,教育现代化作为现代化的组成部分,同样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从总体上说,它是人类自觉的有目的的活动,具有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组织性,从而不断地得到发展和完善; (3) 教育现代化是从与传统的农业社会相适应的传统教育形态向与工业社会和知识社会相适应的现代教育形态转化,其实质就是要突破传统的束缚,建立超越性的教育机制。 (4) 教育现代化不是一个孤立、狭义的数量增长现象,而是广义的整体转换,是一种教育整体转换运动。教育现代化的整体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从教育内部来说,包括教育思想现代化、教育体制现代化、教育内容和方法现代化、办学条件现代化、师资队伍现代化、教育管理现代化、社区教育现代化等。从纵向序列分析,又包括学前教育现代化、初等教育现代化、中等教育

现代化、高等教育现代化、职业教育现代化、成人教育现代化等。二是从教育外部来说,包括科学的教育决策和发展战略、健全的教育投入机制、优化的教育环境、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中其他子系统的协调平衡等; (5) 现代化的根本标志是人的现代化,是人的比较全面、比较自由、比较充分的发展。教育为立人之本,人的现代化、现代人的培养离不开现代化的教育。教育是决定一个人现代性的重要因素,受教育的程度直接决定了个人现代化的水平和现代性品质的转变。因此,教育现代化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实现人的现代化。 以上分析对教育现代化的内涵剖析到位,从多个视角点明了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和任务,向我们展示了教育现代化的美好前景。结合我们自身的工作,我们应该肩负起教育“育人为本”的光荣使命,使每一名受教育者变成现代化的人。要实现这一目标,我们教育者首先要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应率先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素质要求: 1. 较高的教育理论与方法素养; 2.具有现代新型的先进的教育理念; 3. 通晓和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和方法; 4. 有高远的教育理想和献身教育的坚强信念;

智慧教育的含义和内涵

智慧教育的内涵 欢迎关注教育技术读研笔记的博客,期待和您交流!概述 (1)智慧的含义具有以下几个观点: 在中文语境中,智慧是“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英文语境中,智慧是用Wisdom一词表示,剑桥词典对智慧的解释是:“利用知识经验作出好的/善的决策和判断的能力”( Ability to Use Your Knowledge and Experience to Make Good Decisions and Judgments)。 学者祝智庭认为,智慧是一种高阶思维能力和复杂问题解决能力,智慧的精神内核是伦理道德和价值认同,智慧强调文化、认知、体验、行为的圆融统整。 霍华德·加德纳在《多元智能》提及智能是“在特定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 (2)狭义的智慧教育与广义的智慧教育 我国学者靖国平认为,传统意义上的智慧教育是以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科学知识、形成学生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智力以及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是一种狭义的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广义智慧教育是一种更为全面、丰富、多元、综合的智慧教育,它主要包含着三个既相互区分又彼此联系的方面:即理性(求知求真)智慧的教育、价值(求善求美)智慧的教育和实践(求实求行)智慧的教育。 (3)Smart Education 如IBM智慧地球(2009)对智慧教育的描述:灵活交互的学习环境(SMART IS Flexible learning in an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通过教育网站访问世界一流的数字资源的课堂(SMART IS Accessing world class digital content via online education sites);使教师管理者能够、发展高价值的数字教学资源共享(SMART IS Sharing digital teaching resources across Australia and the world)。 从目前国际上用词习惯来看,Smart Education主要是指技术支持的智慧教育(Education for Wisdom with Technology) ,Smart一词首次被解释为“智能型,并具有独立工作的技术设备”。虑及国际用词习惯,用Smart来代替Wise/Wisdom

农村小班化教育教室布置方案

小班化教育教室布臵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开展我校“小班化教育”试点工作,根据文成县教育局关于区域推进小班化教育的若干意见,并结合我校目前教学环境现实状况,我校决定把“优化教学环境”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全面加强教育教学环境的建设,帮助学生营造温馨、舒适的学习环境,使每个孩子尽情享受学习的乐趣。 二、主题:多彩教室、幸福小班 三、基本原则: 教室整体表现出小班化特有的“丰富、美观、精致”的特点,凸显人本性、实用性及班级的个性,并体现出我校教师对小班化教育理念认识上的进一步提升。 四、具体措施 1、教室划分为三个功能区域。教学区:教学区:课堂教学的主阵地;办公区:原先的教师办公室和教室有一段距离,特别是一、二、三、办公区:六年级的教室没有和办公室同一层,楼层距离是师生之间交流的一道障碍,它不利于教师及时准确地关注到班级情况和每个学生的表现,对小班化教学工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教师办公室的其它一些功能也难以发挥出来。为了做到小班化的师生零距离接触,增加师生接触的频率和时间,增强师生的亲情度,决定把教室的后角落设为教师办公区,这样设臵:有利于实行学生作业面批、个别辅导和答疑。这是小班化教学的一大特点,也

是个性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师生间保持零距离接触,相互间做到“呼之即来”,才能真正做到作业面批,发现问题及时向学生指出,并落实到位,也为及时为学生答疑解惑创造了条件。同时有利于教师全面了解每个学生不同学科的上课表现,以及每位学生的日常表现。学生阅读区学生阅读区:原先教室后面一大部分都是空的,没有合理利用空阅读间资源。为了配合小班化进程,我们专门将其设立成为一个学生阅读区。在此区域,设立班级图书柜,通过对学校现有藏书进行整理,把部分与教学相配套的的适合学生阅读、教师参考的书、书柜搬进教室,还可以通过发动学生借、捐、订等办法,增加藏书量,这个做法填补了学校图书馆“不能随时随地借阅”的弊端,每个学生可以在课余随时查阅资料和阅读课外书,同时有利于教学和阅读结合,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拓展,每学年(或学期)更换书籍(或学生),才能真正落实教育部规定的小学生课外阅读任务,在促进学生阅读写作等方面的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文学修养,有利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和习惯,有助于改变目前农村小学生阅读量严重不足的局面。 2、配臵相关硬件设施配臵相关硬件设施:相关硬件设施多媒体(已有)、移动式的小黑板一枚,儿童书柜 1 个、多功能储物柜或收纳柜 1 排(放学具、学生衣物、玩具、饮水用具等用)、教师办公桌椅 1 套、绿色植物 2 盆,另外装些小架子挂雨伞和抹布。

学习素质教育内涵具体表现的五方面

学习素质教育内涵具体表现的五方面 【- 综合素质】 小编为大家分享“学习素质教育内涵具体表现的五方面”,希望对考生能有帮助。 教师资格证考试其实就是考察是否具备教师所应有的职业素养:道德素养、知识素养、教学能力素养和职业心理素养。相对应,整个综合素质考察内容包括职业理念、职业道德、文化素养、法律法规、阅读理解、逻辑判断、信息技术以及写作。 首先来了解一下职业理念。一提到职业理念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教育观、学生观和教师观,我们把它称之为“三观”。对于这部分内容主要考查4道单选题和1道材料分析题。今天,就主要带领大家学习教育观的内容。教育观包括两个方面:素质教育的内涵、新课改下的教学观。 接下来学习素质教育的内涵。它具体表现在以下五方面: 第一、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对于这一点需要注意是提高国民素质,而不是学生素质。这一点基本不涉及材料分析题。 第二、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对于这句话重点在“全体”。一说全体那就是指每一个学生,而不再是只关注一部分或少数学生。这个点在材料分析题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当材料中提及教师采用集体讨论、关注差生等时就要想到这一点。 第三、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我们知道过去应试教育只注重学生的成绩,忽略其它方面。而素质教育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的文化成绩,还关注德、美、体、劳,还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性格、行为习惯、情绪情感等方面的发展。因此,当材料中在围绕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如何养成良好习惯等阐述时就要马上想到这一点。总之,一句话就是材料不在仅仅围绕成绩了,还关注到其他方面了。 第四、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这一点与第三点并不冲突,素质教育是在关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还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如学生的优点、特长等。发现他们的优点、特长,并去培养。在这里有个小误区就是:并不是说材料中提到了特长就是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材料中还要体现发现特长并去培养。

学校“小班化”教学工作计划

学校“小班化”教学工作计划 The work plan is a prerequisite for improving work efficiency. A complete work plan can make the work progress in an orderly manner, orderly, and more efficiently and quickly. ( 工作计划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YB-JH-0910

学校“小班化”教学工作计划 在教室环境上,“小班教育”则更注重实用而富有个性化,在形式上做到了因人而宜,因课而宜,因内容而宜,灵活多变,不入俗套。在教学评价上,“小班”教学评价则在对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评价上有更广阔的领域,更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综合体现,同时“小班”教学评价又贯穿了将合作能力置于知识教学过程中这样一种先进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效果上,“小班教育”能使学生求知能力、做事能力、共同生活能力、生存和发展能力得到更好的培养。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小班教育”绝不仅仅是班级人数减少一点的问题,它实际上是一种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的体现,“小班教育”反映的是以人为本、全面关心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思想。 实施办法: 小班化的“小”主要体现在人数的少上,不仅人数少,从师资、

教学设备、环境的设置上都应该体现一个“精”字。它拥有了比较优越的物质条件,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它应该具有更加精致的“软”环境,如何创设这样的“软”环境,我想就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环境设置要有特色,适合学生的个性发展。 首先,教室的环境设计要以适应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为出发点,让教室变的不在是教室,让教室成为孩子们的学习场所、游戏场所、生活的场所,优化教室的空间,让学生的课桌根据实际需要随意摆放,自由选择同桌和前后位,既可以是小组式的集中摆放,又可以是分散式的摆放,在空间的上使学生感觉到不受约束,有利于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交往。其次,把讲台设置在教室的任何一个角落,而不局限于孩子中间和孩子之外。让教室的每一个地方都成为教师进行教学的讲台,因此教师应该没有讲桌,拓宽教师的活动范围。提倡把教师的办公桌搬到教室里来,放在不妨碍学生学习活动的地方,这样能增加学生和老师接触的时间,有利于教师进行个别教育和指导。再其次,从教室周围的安排上,要把墙壁变成展示学

教育现代化指标体系

教育局教育现代化创建迎查资料要求 作者:佚名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118 更新时间:2011-7-5 17:03:59 一、10项迎查资料 1.完成一份全面反映盐都教育现代化建设情况的自评报告、教育现代化建设常态数据表、申报表、分项自评表(督导室) 2.编印一册近三年盐都区委、区政府(含教育局)发出的涉及教育内容的文件集(办公室) 3.制作盐都区教育现代化建设巡礼专题片(办公室、普教科、电教室)4.编印一册全区教师省级刊物以上作品文集、搜集教师个人专著、教材和作品集(教研室) 5.编印一册反映全区学生成长的文集(普教科、教研室) 6.制作一份全区教育名片(督导室、普教科、电教室) 7.制作10块反映全区教育现代化情况的展板(督导室、普教科、电教室)8.建好全区信息化教育网络和编印全区教育装备统计资料(电教室) 9.制作一份教育地图(反映盐都所有学校的地理位置)和全区建制学校基本情况一览表(规财科) 10.建设一个荣誉室(办公室) 二、主要档案资料 对照创建教育现代化区16项指标,根据各科室职能进行分工。序号前标注“★”的为重点准备资料;序号前标注“▲”的为必备资料;序号前无标注的为正常管理资料。 指标一:学前教育毛入园率(在园人数与4—6岁年龄组人口数之比)达90%以上 1.指标诠释:学前教育毛入园率是指学前教育机构在园人数与4—6岁年龄组人口数之比,其分子与分母必须同口径,均指本地户籍人口。非在籍适龄幼儿的入园率单独计算。如本区县幼儿入园年龄组与标准不一致,可根据实际年龄组统计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2.责任科室:普教科 3.资料目录: ★A1B1.全区4—6岁年龄组人口登记表(以镇为单位统计,派出所微机输出,加盖公章)、全区4—6岁人口统计表; ★A1B2.4—6岁年龄组在园儿童登记表; A1B3.2009—2011年各幼儿园在园幼儿情况统计表、入园率统计表; A1B4.幼教规划、近三年幼教的年度计划、总结。 指标二: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9%以上 1.指标诠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应按小学和初中分别计算。小学巩固率是指某届小学毕业生人数与该届一年级时学生数的百分比,初中巩固率是指某届初中毕业生人数与该届初一学生数的百分比。两个百分比须分别达到99%以上。非在籍学生单独计算,借读、转学、休学和辍学学生单独考察。 2.责任科室:普教科、督导室

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四个内涵

现代化是一个现代社会问题,现代社会又涉及现代性的问题,而现代性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简而言之,现代性是指人类社会随着工业社会的到来而体现出来的与之前的各种社会类型完全不同的特征的综合,包括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文化特征、信仰等方面。如哈贝马斯所言,“人的现代观随着信念的不同而发生了变化。此信念由科学促成,它相信知识无限进步、社会无限改良和发展”。 现代学校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作为现代社会的子系统必然会体现出现代性,并且按照教育学的观点——学校教育作为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力,也促使着现代社会不断强化其现代性。但是,现代性这个概念毕竟过于抽象,所以还是讨论具体的学校教育的现代化比较容易一点。如此,便遇到了这个话题的第一个(同时也是最根本的)问题,即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真实内核是什么?但这个问题也不容易回答,所以思来想去还是从学校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入手开始讨论,以此来推论出这个问题的答案。需要提前说明的是,学校教育现代化本身是一个很宏大的问题,由于篇幅所限,本文只能点到即止。 现代学校教育需要管理理念的现代化 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现代学校是源自人类现代社会发展的一种自觉意识,与其说现代学校诞生的条件是工业社会发展的物质诉求,毋宁说是人类社会一种共同理念的需要。因此,学校教育现代化的第一个内涵就是管理理念的现代化。 这里所指涉的管理理念主要是针对现代学校管理者群体而言的,当然笔者并无意将管理者群体与学校中其他群体隔离开来,只是为了行文方便。宽泛而言,现代学校中的全体教师和学生都是学校的管理者。学校管理者的决策直接决定着学校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 摘要:教育信息化的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创新人才,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以人为本的思想可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使其成为具有鲜明个性特色,善于独立思考,具有广博的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具有高尚的理想和道德情操,成为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完满结合的人。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核心价值,创新人才,以人为本 前言 教育信息化是顺应时代的要求,为满足学习者提高自身知识和能力,为实现终身学习而产生的,可以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途径。在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中,运用新型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使教育教学更具有创造性、灵活性和个性化的特征。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会有不同的结果,而且不同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总的来说,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跨世纪的创新人才,实现教育的现代化。那么,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价值也将是围绕这个主要目的出发的。 一、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概念 对教育信息化的理解,各说纷纭,大家比较认同的有以下几个: 1.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与教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积极应用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培养适应信息社会要求的创新人才,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系统工程。(李克东) 2.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 和教育发展的过程,其结果必然是形成一种全新的教育形态——信息化教育。[1] (祝智庭) 3.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中普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教育现代化的过程。[2](南国农) 4.所谓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3](杨晓宏)上述定义均从不同角度强调了教育信息化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展的过程,并且界定了教育信息化的领域及范围,突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原始动力和直接目的——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体现了信息资源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等。

小班化教育教学实施方案

小班化教育教学实施方案 雅河学校 小班化教学是现代教育的标志,是实现教育均衡、公平的有效途径。实施“小班化教学”不仅适应了人口数量变化的趋势,也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的内涵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发展,雅河乡的经济、人口、教育等各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的生源逐渐减少,自然小班逐渐形成,实施小班化教育是一种必然趋势,也是学校未来授课的主要模式。因此,做好农村小学自然小班化的试点教育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校生源已大大减少,班级规模呈小班化,本学年共有12个教学班,学生数均在30人以下,问题已非常明显。小班化教学与大班教学在属性和形式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老师有更多的时间、精力给每个学生以关心和个别辅导。充分发挥小班优势,摸索总结规律,更好地关注每一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 二、指导思想 实行以人为本、充分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小班化教学,即通过控制班级人数,创设一种良好的教学环境,运用最少的教学资源,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取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促进全体学生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指向每个学生最优化发展,突出教学过程细节,构建小学小班化高效课堂教学的实现。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树立我校“小班化教育”理念:教育观:关注每个孩子,激励每个学生。 : 教学观:努力创造适合儿童的教学。 学生观:学生是有潜力的,学生是有差异的,学生是不断发展的。 师生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师生是共同成长的伙伴。 质量观:让每个学生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三、工作目标 [总目标] 创设和谐、生动、愉快的“小班化教育”环境,尊重教师、学生的个性发挥,崇尚人文关怀,让小班成为提升师生自信和成就的天地。 [具体目标] / 1、探索、实践有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及方法,使实验教师能够把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自觉在“小班化”课题教学中加以运用和落实。 2、进一步对小班化环境的优化、人际环境的拓宽、小班化教育资源的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等方面开展研究和实践; 3、让教育教学面向所有学生,让每一个学生享有充分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发挥他们各自的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