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运动练习题(基础练习,能力提升)

地球运动练习题(基础练习,能力提升)
地球运动练习题(基础练习,能力提升)

基础练习

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运动的是

( )

2.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 ( )

A.一个太阳日 B.昼夜更替的周期

C.24小时 D.23小时56分4秒

3.北京和广州两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正确的是 (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广州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广州 D.两地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5. 与诗句“坐地日行八百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

A.90°W 89°S

B.80°E 40°N

C.10°E 1°S

D.180°W 71°N

6、与地球公转远日点最接近的节气(北半球)是()

A.春分B.冬至 C.夏至D.秋分

7、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A.23°26′ B.66°34′ C.90° D.随季节变化

8、当我们欢度元旦时,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上的移动情况是()

A.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9、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能形成物影,且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南的地区()A.南回归线以南地区除去南极点 B.赤道以北地区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D.赤道至南极圈之间10、“五一”这一天()。

A.北京昼夜等长

B.中国南极长城站(62°S,57°W)没有黑夜

C.伦敦(0°,51°N)昼长夜短

D.悉尼(151°E,33°S)昼长夜短

11、关于地球公转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东向西

③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正圆,周期为一个月

④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地球上连续的白昼和黑夜现象只出现在

A.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B.南、北纬66.5°的纬线圈上

C.南极圈至南极点之间D. 北极圈至北极点之间

13、当太阳光线直射在北回归线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南半球是夏季 B.此时我们学校正处于冬季

C.南京白昼时间达一年中最大值 D.此时赤道上才会昼夜平分

14、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A.6月21日或22日 B.3月20日或21日

C.12月22日或23日 D.9月22日或23日

15、天安门广场每天国旗升旗时刻与日出同时,下列节日中,升旗时刻最早的是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C.“八一”建军节 D.“十一”国庆节

16、中国南极长城站(62°13′S,58°55′W)位于()。

A.西半球

B.南寒带

C.东半球

D.中纬度

17、我们学校,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8、从北京开往广州的列车对铁轨的磨损程度:

A 、对西边铁轨磨损较重

B 、对东边铁轨磨损较重

C 、两边铁轨磨损一样重

D 、对两边铁轨都无磨损

下图为太阳直射点移动纬度变化示意图,读后完成8—10题:

19、北半球各地夜长于昼,且昼长逐日递增的区段是( )

A .a→c

B .b→d

C .d→e

D .c→e

20、当太阳直射点由b 向c 移动时,关于地球公转速

度叙述正确的是( )

A .越来越快

B .越来越慢

C .慢-快-慢

D .快-慢-快

21、当太阳直射点由a 向b 移动时,香港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变化为( )

A .低-高-低

B .高-低-高

C .低-高

D .高-低

二、综合题

22、读图A1-1,完成下列要求:(4分)

(1)在图外侧孤线上添画箭头表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从北极上空观

察,地球呈 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观察,

地球呈 时针方向旋转。

23、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7分)

(1)恒星①是 星;角②的度数

是 ;平面③的名称是 。

(2)当太阳直射点在F 点时,可能的节气是 (选

择填空);太阳直射点在H 点时,可能的节气是 (选择填空)。 A .春分日前后 B .夏至日前后 C .秋分日前后 D .冬至日前后 24、读下面“太阳直射点周年移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2分) (1)写出图中各节气大致的时间:春分____________;夏至___________;秋分____________;冬至____________。 (2)_______时期到_______时期直射点向南移动,_______时期到_______时期直射点向北移动。 (3)太阳直射点可以到达的最南端和最北端的纬度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能力提升 1、珠穆朗玛峰顶比同纬度海平面( )

A.白昼略长

B.黑夜略长

C.自转线速度略小

D.自转角速度略大

右面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2~3题。

2、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

A.北半球中纬度

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

3、图中a 、b 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

线速度明显不同,原因是( )

A a 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 b 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 a 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 b 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4、下列关于地球公转速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大致每日向东推进1度

B.地球公转角速度非常均匀

C.地球公转线速度有快慢之分

D.地球公转线速度平均值约为30千米/秒

5、下表为地球在公转轨道不同位置时公转速度的变化资料,据此比较北极和南极极夜持

续天数( )

A.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多于南极

B.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等

C.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少于南极

D.北极极夜的持续天数与南极相比时多时少 读右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回答6~7题。 6、若此刻西半球为夜半球,太阳直射点的经( ) A.东经70° B.东经90° C.西经70° D.西经110° 7、此日在( ) A.3月21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9月23日前后 D.12月22日前后 8、 下图中的中心点为极点,阴影部分为夜半球,且 晨昏线与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恰好吻合,直射点的地理坐标( ) A. 0,70°E B. 23°26′N,20°W C. 0°,110°W D .23°26′S,100°E 9、读甲、乙两幅图,从3月21日到6月22日前后,此时期( )

A.地球运行在甲图公转轨道上的③段上

B.太阳光直射点移动在乙图的a 段上

C.北极圈上出现极昼现象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变快

右图是某地区朝正南的楼房(10米

高)连续一年多正午及影子长度变化图。

读图回答10-11题。

10、某退休教师为了在房子后方的空地找

出全年阳光都照不到的地万、以便规划栽

植的种类,应选择图中哪日正午时刻去观

察()

A.①B.②C.③D.④

11、选择这一天去观察,屋影在一天内发生的变化情况下列最可能符合的是()

12、若房屋附近有一条河流,其流量大小与房屋正午影长长短呈负相关,则该地气候类

型可能是()

A.地中海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亚热带季风气候12月22日,我国某中学地理小组进行太阳高度角和当地经纬度观测,操作方法是:在操场上选择一点A 处,垂直立一个竹杆(杆长2 米),画一个半径为2米的圆圈,将观测到的杆端点在地面所投影的变化记录在操场平地上。据此回答13~14题。

13、该地的地理坐标约为

A.122.5°E ,21°34ˊN B.120°E,45°N

C.117.5°E,21°34ˊN D.120°E,23°26ˊN

14、该地一年中有两次出现立杆无影的奇观,其中一

次发生在6月8日前后,另一次发生的时间为A.4月4日前后 B.6月22日前后 C.7月5日前后 D.9月9日前后15、读我国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曲线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太阳东升西落实质上是________ 运动的体现。

(2)据图该地的地理纬度是_________,判断依据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②③三条表示太阳视运动的曲线中,表示冬至日

的是________,这一天该地正午太阳高度角__________。

(4)当该地太阳视运动曲线如图中③所示时,该地昼长

约________小时。

(5)当该地太阳视运动曲线如图②所示时,哈尔滨的昼

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地球运动练习题 答案

地球运动基础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地球自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方向北极上空看自西向东,南极上空看自东向西 B.周期是一个太阳日 C.角速度处处相等,线速度赤道处最大 D.恒星日长度为23小时56分4秒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 A. 产生昼夜现象 B.使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C.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D.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3.关于地球公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B.公转轨道为正圆形 C.公转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 D.公转速度是在近日点最慢,远日点最快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时: A.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B.此日后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减慢 C.北半球正值夏季 D.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5.若黄赤交角从23°26′变为24°时,则地表各温度带面积: A.温带缩小,寒带、热带面积扩大。 B.温带增大,寒带、热带面积缩小。 C.温带缩小,寒带、热带面积缩小。 D.温带、热带面积增大,寒带面积缩小。 6.当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时,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是: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哈尔滨 7.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中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是: A.赤道以南地区 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C.赤道以北至北极圈之间地区 D.赤道以北地区 8.冬至日,我国白昼最长的地点是: A.曾母暗沙 B.武汉 C.沈阳 D.漠河 9.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任何地点的地球自转角速度都一样 B.赤道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C.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D.两极点只有角速度,无线速度。 10.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A.赤道面与地轴的夹角 B.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 C.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 D.回归线和赤道之间的夹角 11. 当晨线与20°W经线重合时: A. 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 B. 西半球与昼半球重合 C. 70°E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D. 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昼现象 12.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A.秋分日后逐渐变大 B.春分日后逐渐变大 C.夏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D.冬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13.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 A.季节变化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地方时相同 D.昼夜长短相

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练习题

《地球的运动》练习题 练习1 地球运动的一般特点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一、单项选择题 1.地球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 ①1个恒星日②1个太阳日③23小时56分4秒④24小时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地球自转速度来考虑,高纬度发射火箭的条件比低纬度更加有利 B.中山站、新加坡、鹿特丹三地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同 C.广州、武汉、北京三地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依次增大 D.上海、漠河、曾母暗沙三地地球自转的线速度相同 3.下图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 4.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自转的线速度除两极点外,其他各点都相同 B.1个太阳日,地球自转360度,用了23小时56分4秒 C.北纬40度自转的角速度,约为每分钟0.25度 D.从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即自东向西 5.8月30日,某天文爱好者利用天文望远镜进行天象观测,21点整牛郎星进入镜头。如保持天文望远镜不动,8月31日牛郎星再次进入镜头的时间是:() A、20时56分4秒 B、21时3分56秒 C、21时整 D、21时56分4秒我国于2013年6月11日发射了“神舟”十号飞船,并于13日与天宫一号实现交会对接。据此完成6~7题。 6.“神舟”十号发射时,地球公转的速度( ) A.越来越快 B.越来越慢 C.先快后慢 D.最快 7.在“神舟”十号发射时,下列有关太阳直射点移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B.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D.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8.每年的国庆节假日期间(10.1-10.7),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特点是( ) A.逐渐加快 B.逐渐减慢 C.先加快后减慢D.先减慢后加快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9~10题。

【精品】高考地理复习地球的运动专题训练

2009高考地理复习地球的运动专题训练 读图,当地球运动到A点时,回答1~2 题。 1.广州 A.昼长夜短B.炎热多雨 C.东北风盛行D.风高物燥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亚欧大陆等温线向南凸出 B.亚洲高压强大 C.南极上空极光艳丽 D.地中海天气晴朗 解析:1.CD.一般而言,在没有标明南、北极的情况下,按从北极上空俯视来做,因此图中A处北极附近出现极夜现象。此时北半球各地夜长昼短,我国处在冬季,广州盛行东北风,进入少雨的季节。 2.AB。在冬季亚欧大陆受冷高压控制,气温比海洋偏低,等温线往南凸。而南极上空出现极昼现象,不可能看见极光;地中海地区冬季温和多雨。 右图为某地某时的星空简图。图中大圆表示地平圈,小 圆表示恒星P视运动转迹(其高度角为20°),文字表示 星空图上的方向。读图完成3~5题: 3.此时,观察者所在的位置及天顶附近的恒星名称分别 是是 A北极点B南极点C北斗α星D北极星 解析:AD。从图示方向可以判断。 4.从地球上看恒星P运动的运动方向为 A顺时针B逆时针C自西向东D自东向西

解析:BD。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天空中的天体相对自东向西运动. 5.如果,恒星P为太阳,此时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0°地点的纬度位置是A、0°B、40°NC、70°ND、20°S 解析:AB。从题意可知,北极点的太阳高度为20°,太阳应直射20°N,因此地球上正午太阳高度角为70°的地点为0°或40°N. 6.假如地轴与黄道面相交的角度为90°

,那么当地球自转和公转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全球任何地方得到的太阳热量相等 B.沿地球表面做水平运动的物体不存在偏向现象 C.全球任何纬度都昼夜平分 D.地球上任何地方都无四季变化 解析:CD.根据题意,地球将直立自转和公转,太阳直射点将始终直射在赤道上,全球各地将在一年中昼夜始终等长,正午太阳高度也不变。而太阳辐射随纬度升高递减,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转由自转产生的,其偏转现象依然存在。 下图中三个圆圈表示某时刻太阳高度的等值 线,Ⅰ、Ⅱ、Ⅲ分别是60°、30°、0°。读图 完成7~8题: 7.若⑤点的地理位置为(83°N ,40°E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③地位于西半球 B .此时地球公转至远日点附近 C .①②⑥地位于同一纬线上 D.④⑤⑥地位于同一经线上 8.若O 点地理位置为(0°,180°),叙述正确的 是 A .此时北京时间是8点 B .此时①、②两地的日期相同 C .此日⑤、⑥两地的昼夜长短相同 D 。此日⑤地的昼长大于⑥地的昼长 解析:7、AB 从图中信息和已知条件,可以得出此时太阳直射点O 点地理坐标为(23°N 、40°E ),北极点应位于③与⑤之间,因此③点的经度与⑤点互补,为140°W ,③地位于西半球。太阳直射23°N ,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 8、AC 。若直射点为(0°,180°),此时东12区为12点,北京时间为8点,①、②分别处于180°的两侧,日期不在同一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等长。 9、下列有关地球的假想正确的是() A .若黄赤交角增大一度,则北寒带范围减小两度 B .若地球无磁极,则地球处处都能见到极光 C .若地球自转方向自东向西,则恒星日大于太阳日 D .若近日点与远日点出现的时间互换,则南北半球的温差显著 解析:BC.黄赤交角扩大N °,热带和寒带扩大2N °,温带缩小4N °

地球运动知识点归纳(资料)

一、经纬网 1、经线与纬线 经线 纬线 定 义 连接南北两极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球面上与地轴垂直的圆 特 点 形状 半圆,且都不平行,相交于极点 一个圆,且都平行 方向 指示南北方向 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 都相等,纬度1°经线段长度=111km 不等,自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 L=111千米*纬度的余弦值 相同点 地方时 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季节 2、经度:国际上统一规定,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的经线为00 经线,也叫本初子午线。从00 经线算 起,向东属于东经(E ),越向东,经度值越大;以西属于西经(W ),越向西,经度值越大。以西经200 和东经 1600 的经线圈,把地球平分为东、西两半球。经度立体概念为二面角,即某经线平面与0度经线所在平面组成的两个平面的夹角。 3、纬度:以赤道为基准,北半球向北极纬度增加,南半球向南极纬度增加。以赤道、纬度30°、纬度60°和极点划分低、中、高纬度。纬度立体概念为线面角,即地表某点和地心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 4、球面上两点间的最短距离:经过两点的大圆(经过两点和地球球心)的劣弧的长度。同一纬线上的两点最短的行进路径,一般是先向高纬度方向,再向低纬度方向。 5、定向:东西方向依据劣弧(两地经度差小于180度之间)原则确定,南北方向依据两点纬度高低确定。 6、定位:地球表面上任一点都对应一组确定的经纬度,故经纬度是区域定位的依据。 地球运动专题 一、地球自转和公转特征的比较 比较项目 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示意图 运动轴心及轨道 (1)轨道为赤道 (2)绕地轴旋转,地轴北段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并与公转轨道面成66034′夹角 (1)轨道为黄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 (2)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地球有近日点(1月初)和远日点(7月初)之分 方向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 周期 (1)恒星日,自转3600,23时56分4 (1)恒星年,公转3600,365天6时9分10秒,

【高考总复习】地球的运动练习题

地球的运动专项练习 5分钟训练 1.长江口泥沙不断堆积,若干年后,崇明岛将和____________________岸相连。 2.下列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 ①地方时②对地球形状的影响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④黄赤交角⑤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左右偏转⑥昼夜现象⑦昼夜交替现象 A.①②⑤⑦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⑦ D.①②④⑤⑥ 3.二分二至日指什么时间?二至日与近日点、远日点是不是相同的日期? 10 分钟强化类训练 图1-3-1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为北极点。读图回答1—2题。 4.若AB弧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出时刻是() A.21时30分 B.2时30分 C.8时00分 D.3时30分图1-3-1 5.若AB弧表示2010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设B点为零时,则100°E 的区时为() A.2月28日13时40分 B.2月29日13时40分 C.3月2日14时00分 D.2月28日14时00分 读图1-3-2,完成6—7题。 6.图中c代表的节气出现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此季节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B.此季节新加坡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C.此季节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D.此季节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图1-3–2 7.图中b代表的季节出现时,下列城市的昼长最长的是() A.哈尔滨 B.北京 C.海口 D.济南 8.下列现象中,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A.昼夜长短的年变化 B.地球成为略扁的球体 C.四季的形成 D.正午太阳高度的年变化 9.太阳直射的地方() A.昼夜等长 B.昼长夜短 C.昼最长,夜最短 D.正午太阳高度最大 10.读“地球公转轨道图”(图1-3-3),完成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用字母S标出太阳的位置。 (2)在图中画出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图1-3-3 (3)在A、B、C、D、E、F六点中,近日点为_________点,每年_______月初地球经过此点;远日点为_______点,每年______月初地球经过此点。夏至日为________点,冬至日为_________点,春分日为________点,秋分日为__________点。 (4)A、B、C、D、E五点公转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为__________。 11.读图1-3-4和图1-3-5,完成下列问题。

地球运动练习题(基础练习,能力提升)

基础练习 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地球运动的是 ( ) 2.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 ( ) A.一个太阳日 B.昼夜更替的周期 C.24小时 D.23小时56分4秒 3.北京和广州两地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比较,正确的是 ( ) A.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 B.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大于广州C.角速度相同,线速度北京小于广州 D.两地角速度和线速度都不同 5. 与诗句“坐地日行八百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 A.90°W 89°S B.80°E 40°N C.10°E 1°S D.180°W 71°N 6、与地球公转远日点最接近的节气(北半球)是() A.春分B.冬至 C.夏至D.秋分 7、地轴与黄道平面的夹角为() A.23°26′ B.66°34′ C.90° D.随季节变化 8、当我们欢度元旦时,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上的移动情况是() A.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C.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D.直射点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9、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能形成物影,且正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南的地区()A.南回归线以南地区除去南极点 B.赤道以北地区 C.北回归线以北地区D.赤道至南极圈之间10、“五一”这一天()。 A.北京昼夜等长 B.中国南极长城站(62°S,57°W)没有黑夜 C.伦敦(0°,51°N)昼长夜短 D.悉尼(151°E,33°S)昼长夜短 11、关于地球公转的一些叙述,正确的是 ①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东向西 ③地球公转的轨道近似正圆,周期为一个月 ④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地球上连续的白昼和黑夜现象只出现在 A.南、北极圈之间的地区B.南、北纬66.5°的纬线圈上 C.南极圈至南极点之间D. 北极圈至北极点之间 13、当太阳光线直射在北回归线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此时南半球是夏季 B.此时我们学校正处于冬季 C.南京白昼时间达一年中最大值 D.此时赤道上才会昼夜平分 14、北半球大部分地区正午太阳升得最高、白昼时间最长、黑夜时间最短的一天是A.6月21日或22日 B.3月20日或21日 C.12月22日或23日 D.9月22日或23日 15、天安门广场每天国旗升旗时刻与日出同时,下列节日中,升旗时刻最早的是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C.“八一”建军节 D.“十一”国庆节 16、中国南极长城站(62°13′S,58°55′W)位于()。 A.西半球 B.南寒带 C.东半球 D.中纬度 17、我们学校,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是()。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专题练习题

1 地球的运动专题——选择题(一) 1、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A.90°W ,89°S B.80°E ,40°N C.10°E ,1°S D.180°,71°N 2、下图中,不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3、每年“五一”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南移动 B.北半球,向北移动 C.南半球,向南移动 D.南半球,向北移动 4、下列地理现象,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①昼与夜 ②昼夜更替 ③长江入海的河道逐渐向南迁移 ④极昼和极夜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关于太阳高度的正确叙述是 A.昼半球各地太阳高度都大于0度 B.晨昏线上,太阳高度小于0度 C.某一地点,一天中太阳高度不会发生变化 D.纬度高的地方太阳高度总是较大 6、在酒泉向正东方向发射的火箭,由于地球的自转,火箭实际飞行的方向会 A.向北偏 B.向南偏 C.向东偏 D.向西偏 7、如果黄赤交角变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大 B.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 C.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变大 D.温带范围变大 8、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一年中升旗时间最早的日期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据此回答下列9~10题: 9、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是 A.66°34′ B.23°26′ C.45° D.90° 10、该地纬度可能是 ①23°26′N ②21°34′N ③25°26′N ④68°26′S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下左图是一幅经纬网图,在ABCD 四点中,最早沐浴到新世纪阳光的是 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 12、下中图为昼长时间变化曲线图,4条曲线所代表的地区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列是 A.abcd B.cadb C.dcba D.bcad 13、下右图是一年中不同节气晨昏线图,在北半球按季节更替次序排列顺序与图幅相符的是 A.a 冬至b 秋分c 夏至d 春分 B.a 夏至b 秋分c 冬至d 春分 C.a 冬至b 春分c 夏至d 秋分 D.a 夏至b 春分c 冬至d 秋分

高中地球运动练习题(含答案)

地球部分(1) 1、一艘航行于太平洋的船,从12月30日12时(区时)起,经过5分钟,越过了180o经线,这时其所在的地点的区时不可能的是() A、12月29日12时5分 B、12月30日11时55分 C、12月30日12时5分 D、12月31日12时5分 我国沿海某省一个课外小组某日测得当地日出、日落时间分别为北京时间6:40、16:40。据此回答2~4题。 2.该地的经度约为()A.120°E B.125°E C.115°E D.110°E 3.该日可能在()A.11月B.9月C.7月D.5月 4.该月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南海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印度洋B.印度洋海水经马六甲海峡流向南海 C.拉普拉塔河进入枯水期D.印度河进入丰水期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5-7题。 甲地乙地丙地丁地 白昼时间5小时30分9小时09分11小时25分13小时56分 5.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6.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 甲乙丙丁 B 甲乙丁丙 C 丙丁乙甲 D 丁丙乙甲 7.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公转②地球的自转③黄赤交角的存在④地方时的不同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③ 8、右下图为某学生自制的刻有钟点时间的圆盘,中心垂直插上一根高为10厘米的标杆,7条放射状线是该生在某日每隔2小时记录的标杆阴影的长度。正午时标杆影长10厘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此地纬度可能处北纬45° B.此地此日正午太阳高度小于45° C.此地可能位于南半球 D.此日全球昼夜平分 2004年3月22日到4月3日期间,可以看到多年一遇的“五星 连珠“天象奇观。其中水星是最难一见的行星,观察者每天只有 在日落之后的1小时内可能看到它。在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中心点为极地。回答9—11题。 9.图中①②③④四地,可能看到“五星连珠”现象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0.在新疆的吐鲁番(约89°E)观看五星连珠现象,应该选择 的时间段(北京时间)是()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专题突破训练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运动专题突破训练 一、选择题 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地球从甲运行到乙期间,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 A.逐渐减小B.逐渐增大 C.先减小后增大D.先增大后减小 2.当地球在甲位置时() A.黄河流域进入汛期B.南极昆仑站正值极夜 C.三峡水库处于蓄清期D.潘帕斯草原处于枯黄期 【解析】根据地球公转方向(逆时针)可以判断该示意图为北极上空投影图,甲为近日点(1月初),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由甲到乙期间太阳由南半球向北移动,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从图中可以判断地球在甲位置时,处于近日点附近,北半球为冬季,黄河流域为枯水期,南极昆仑站正值极昼时期,潘帕斯草原一片葱绿(南半球为夏季),因三峡水库处于枯水期,水量较小,流速较慢,水质较清。 【答案】 1.B 2.C 右图中A、B两地同在40°N纬线上,读图回答3~4题。 3.若北京时间同一时刻两地杆影的指向如右图所示,则可知B地位于A地的() A.东南方B.西南方 C.正东方D.正西方 4.若图中A地某日正午的杆长和影长相等,则当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 A.5°S B.5°N C.23°26′S D.23°26′N 【解析】此刻,A地的杆影指向正北方,说明太阳直射点位于A地的正南方;而此时B 地的杆影指向东北方,说明此时的太阳直射点位于B地的西南方。又知A、B两地位于同一条纬线上,故B地位于A地的正东方。图中A地某日正午的杆长与影长相等,即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45°,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在A地所在的40°N纬线以南45°的地方,即5°S。 【答案】 3.C 4.A 托勒密大约于公元90年出生在希腊。下图是他描述的成角日晷仪,它被用来测量太阳每天的正午太阳高度。据此回答5~6题。 5.根据图中信息确定当时黄赤交角大约为() A.24°11′B.22°51′ C.23°26′D.23°51′ 6.当日晷仪指针如α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好望角附近风平浪静 B.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船只逆风逆水 C.华北平原处于返盐的季节 D.印度此时盛行东北季风 【解析】5题计算即可,360°××≈23°51′。 6题当日晷仪指针如α所示时,时间为4、5月或7、8月。好望角为南半球地中海气候,风平浪静应是当地夏季,时间为1、2月份左右。从大西洋进入地中海的船只由于大西洋表层海水流向地中海,不可能逆水。印度盛行东北季风时是冬季。华北平原返盐的季节是春秋季,有这种可能性。 【答案】 5.D 6.C 下面是某地冬至日(12月22日)太阳高度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7~8题。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系列练习试题:地球运动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系列练习:地球运动 一、选择题 每年的5月31日前后,日落时(地方时19时左右)的金色阳光洒满美国纽约曼哈顿(40°N,74°W)的所有某走向的街道,呈现一幅壮观的景象,即“曼哈顿悬日”。下图示意此时阳光与街道的位置关系。据此回答1~2题。 1.5月31日,曼哈顿的人们欣赏“悬日”景观时,下列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 A.全球6月1日的范围约占一半 B.天安门广场正举行升旗仪式 C.智利圣地亚哥(西五区)夕阳西下 D.巴黎埃菲尔铁塔一年中影子最短 2.曼哈顿该走向街道,日落时会出现同样“悬日”现象的另一日期,可能是( ) A.9月10日 B.1月15日 C.7月12日 D.12月10日 解析第1题,曼哈顿经度是74°W,时间为19时左右,计算可知,此时0时经线为1°E,则6月1日范围为1°E向东到180°,约占全球范围的一半。天安门广场举行升旗仪式与日出同时,根据计算,此时北京时间为8时左右,而该日北京日出时间早于6时。曼哈顿位于西五区,智利圣地亚哥也在西五区,此时时间也是19时左右,但智利圣地亚哥在南半球,该日昼短夜长,日落在18时前。巴黎埃菲尔铁塔一年中影子最短是在夏至日。第2题,曼哈顿该走向街道,日落时会出现同样“悬日”现象的另一日期应该是与5月31日太阳直射纬度相同的日期,且这两个日期近似与夏至日时间间隔相同,计算可知该日可能为7月12日。 答案 1.A 2.C 某日正午,家住哈尔滨的王女士驾车途经市内某东西向道路和南北向道路的交

叉口处,在等待直行绿灯时,王女士发现路口中间雕像的日影正好投向右转道路的中央位置(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3~4题。 3.此时王女士的车头应朝向( ) A.东 B.西 C.南 D.北 4.若两小时后王女士按原路返回,再次经过该十字路口,可能会发现( ) A.雕像的影子变短了 B.雕像的影子向西转过了大约30° C.太阳位于地平线附近 D.所驾汽车的影子朝向其左前方 解析第3题,哈尔滨位于北温带,雕像影子正午朝向北方,且位于右转道路的中央位置,所以王女士的车头应朝向正西。第4题,若两小时后王女士按原路返回,经过十字路口时,车辆向东行驶,此时太阳位于西南部天空,影子朝向东北方向,故王女士所驾汽车的影子朝向其左前方。再次经过该十字路口时,因太阳高度变小,雕像的影子变长。太阳视运动向西部天空转动,则雕像的影子向东转动,2小时后为14时,太阳位于地平线以上。 答案 3.B 4.D 下图为“某地二分二至日太阳视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5~6题。 5.线①所示太阳视运动轨迹出现时的节气为( ) A.春分 B.夏至

地球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地球运动基础练习题(Shanbingxiangbianji)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地球自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就是: A、方向北极上空瞧自西向东,南极上空瞧自东向西 B、周期就是一个太阳日 C、角速度处处相等,线速度赤道处最大 D、恒星日长度为23小时56分4秒 2、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 A、产生昼夜现象 B、使赤道上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转 C、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D、地球上不同经度的地方,地方时不同 3、关于地球公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就是: A、公转方向自西向东 B、公转轨道为正圆形 C、公转周期为365日5时48分46秒 D、公转速度就是在近日点最慢,远日点最快 4、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远日点时: A、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上 B、此日后地球公转的速度逐渐减慢 C、北半球正值夏季 D、北回归线以北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5、若黄赤交角从23°26′变为24°时,则地表各温度带面积: A、温带缩小,寒带、热带面积扩大。 B、温带增大,寒带、热带面积缩小。 C、温带缩小,寒带、热带面积缩小。 D、温带、热带面积增大,寒带面积缩小。 6、当地球公转速度最慢时,下列城市中白昼最长的就是: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哈尔滨 7、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中午物体的影子始终朝北的地区就是: A、赤道以南地区 B、北回归线以北地区 C、赤道以北至北极圈之间地区 D、赤道以北地区 8、冬至日,我国白昼最长的地点就是: A、曾母暗沙 B、武汉 C、沈阳 D、漠河 9、关于地球自转速度的叙述,正确的就是: A、任何地点的地球自转角速度都一样 B、赤道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C、地球自转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 D、两极点只有角速度,无线速度。 10、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就是: A、赤道面与地轴的夹角 B、地轴与黄道面的夹角 C、黄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 D、回归线与赤道之间的夹角 11、当晨线与20°W经线重合时: A、北半球各地昼长于夜 B、西半球与昼半球重合 C、70°E经线的地方时为正午12时 D、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有极昼现象 12、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A、秋分日后逐渐变大 B、春分日后逐渐变大 C、夏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D、冬至日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 13、在同一条经线上的各地: A、季节变化相同 B、正午太阳高度相同 C、地方时相同 D、昼夜长短相同 14、在下列地点中,昼夜长短变化幅度最大的就是: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哈尔滨 15、轮船在40°N航行,当太阳高度最大时,北京时间就是10时,此时该船的经度位置就是 A、75°E B、94°E C、150°E D、165°E 16、根据提速动车组列车时刻表,乘坐下表中那一车次的旅客到终点站时瞧到太阳最接近正南方 动车组车次始发站终点站开车时间终到时间 D21 北京长春07:15 13:31 D201 南昌长沙08:00 11:15 D584 宝鸡西安11:11 12:23 D776 深圳广州11:18 12:28 注:长春(43°53′N,125°20′E),长沙(28°11′N,113°00′E) 西安(34°15′N,108°55′E),广州(23°00′N,113°13′E), A、D21 B、D201 C、D584 D、D776 17、下图中表示夏至日的就是( ) 18、下列节日中,哈尔滨白昼最长的就是( ) A、劳动节 B、建军节 C、教师节 D、国庆节 19、自3月21日至9月23日,下列现象正确的就是( ) A、地球公转的速度最慢→快→慢 B、北极圈内极昼范围的变化就是大→小→大 C、北京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就是小→大→小 D、南半球昼长的变化就是短→长→短 20、6月1日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的地方位于( ) A、北回归线与南回归线之间 B、北回归线与北极圈之间 C、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D、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21、夏至日时,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就是( ) A、北京 B、哈尔滨 C、南昌 D、广州 22、冬至日时,下列各地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就是( ) A、海口 B、汕头 C、上海 D、北京 23、对北京时间叙述不正确的就是 A、东八区的区时 B、东八区中央经线的地方时

2019年中考地理专题试题训练二地球的运动(含解析)

专题训练二:地球的运动 一、单选题 甲和乙两位同学一起合作来演示地球的公转,如图1所示。读图1、图2,完成下列各题。 图1 图2 1.关于演示注意事项,下列说法不对的是 A. 甲代表太阳,乙代表地球,乙围绕甲运动 B. 甲平举的胳膊代表太阳直射光线 C. 乙斜举的胳膊代表赤道,四个位置倾斜角度不变 D. 乙一直面朝一个方向,因为地球公转的时候不自转 2.如图2所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再过半年,地球将运动到图1中的位置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将于2018年6月14日至7月15日在俄罗斯欧洲区域的11座城市中的12座球场内举行,这将是全球球迷的狂欢盛宴。有中国球迷已经制定了熬夜观看赛事电视直播的时间表;完成下列各题 3.2018俄罗斯世界杯举办期间:

A. 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 B. 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 C. 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 D. 北半球昼长夜短 4.首场半决赛于7月11日莫斯科时间21:00开赛,即北京时间: A. 7月11日16:00 B. 7月11日凌晨2:00 C. 7月12日凌晨2:00 D. 7月11日凌晨23:00 5.造成北京与莫斯科时间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地球公转 B. 纬度位置差异 C. 地球自转 D. 海陆位置差异 6.如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圆圈表示纬线,直线 表示经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点比③点早看到日出 B. 此时刻②点的白昼比①点长 C. 从③点沿经线不改变方向可以直接到达②点 D. ④点的经纬度是(23.5°S,90°W) 7.凌日和冲日是两种天文现象。太阳系中的行星在绕日运行过程中有时会处在太阳与 地球之间这时,地球上的观测者可看到一小黑圆点在日面缓慢移动,这就是凌日现象。所谓的冲日,通常是指在地球上观察的行星和太阳的位置相差180度,即该行星和太阳分别在地球的两侧,行星、地球、太阳排成一条直线。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某行星凌日图

地球的运动专题训练题

地球运动的特点 知识点一地球的自转运动 1. 下图中有关地球自转方向的图示,正确的是() A.甲B.乙C.丙D.丁 2.如果下图是从极地上空俯视地球,则甲点位于乙点的() A.东南方B.西南方C.东北方D.西北方 1. C[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俯视图中,从北极上空看,地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丁图中地球自转方向与经度的变化矛盾。 2.B[由图中的箭头可以判断,该图是从南极上空俯视地球,根据图中的位置,可判断甲点位于乙点的西南方。 知识点二地球的公转运动 读“太阳日与恒星日比较图”,回答3~4题。 3.下列关于A、B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 B.B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 C.A的时间是24时3分56秒 D.B的时间是23时56分4秒 4.下列关于A、B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若地球公转方向不变,自转方向相反,则B的时间比A长 B.若地球公转方向相反,自转方向不变,则B的时间比A长 C.A和B的时间不同是由于A时间内,地球多自转了59′ D.北斗七星绕北极星360°的视运动周期为一个A 3.D 4.D[B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A是一个太阳日即24小时。北斗七星绕北极星360°的视运动是由于地球自转运动造成的,即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是一个B。 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分析 读“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回答(1)~(2)题。

(1)图中区域大部分位于() 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 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 (2)图中a、b两点纬度相同,但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明显不同,仅从地形因素分析,原因是() A.a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B.b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C.a点地势低,自转线速度大 D.b点地势高,自转线速度大 方法技巧影响地球自转线速度变化的因素有两点:一是纬度。纬度越低,速度越大,南北纬60°约为赤道的一半。二是海拔。海拔越高,速度越大。 (1)A(2)A[第(1)题,从图中的指向标看,该区域自南向北地球自转的线速度不断减小,这说明南为较低纬度,北为较高纬度,符合北半球的情况。据数值大小可确定在中纬度。第(2)题,a处线速度介于870千米/小时和900千米/小时之间,b处线速度介于840千米/小时和870千米/小时之间,a处线速度大于b处,且a、b位于同一纬度,因此说明a处的地势高于b处。 僧一行在编制《大衍历》时发现,“日南至,其行最急,急而渐损,至春分及中而后迟。迨日北至,其行最舒,而渐益之,以至秋分又及中而后益急”。据此回答1~2题。 1.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 A.昼夜长短的变化 B.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C.太阳视运动的变化 D.地球自转速度的变化 2.下列地理现象与僧一行的发现有因果联系的是() A.地球大气中的流星现象 B.太阳活动的周期变化 C.北半球夏半年长于冬半年 D.地球表面降水分布不均 下图是地球公转的轨道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四点将轨道均匀分成四等份,读图回答3~4题。 3.地球在公转轨道上运动所用时间最少的一段是() A.甲→乙B.乙→丙C.丙→丁D.丁→甲 4.2010年11月1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正式开始时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距甲、乙、丙、丁四点最近的是() A.甲点B.乙点C.丙点D.丁点 1.B[由“南至”、“春分”、“北至”、“秋分”以及“急”、“损”、“迟”、“舒”、“中”可知,僧一行发现的实际上是地球公转速度的变化。] 2.C[由于地球在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慢,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所以北半球夏半

地球的运动 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 练习题及答案

第2课时地球的公转 知能演练提升 1.地球自转和公转( ) A.方向相同 B.周期相同 C.运行轨道相同 D.产生的地理现象相同 读地球公转演示图(支架顶部的十字框架代表“太阳光线”),完成第2~3题。 2.移动地球仪,使其绕“太阳”公转一周,我们可以观察到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是( ) A.23.5°S~23.5°N B.66.5°S~66.5°N C.90°S~90°N D.始终直射赤道 3.为了保证演示成功,移动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 ) ①使“太阳光线”正好对准地球仪的球心②保持地轴的空间指向不变③按照顺时针方向移动 ④按照逆时针方向移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下图是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图中①②③依次表示的我国法定节假日是( ) A.元旦、劳动节、国庆节 B.国庆节、劳动节、元旦 C.劳动节、国庆节、元旦 D.劳动节、元旦、国庆节 5.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一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地受太阳直射日期搭配正确的是( ) A.23.5°S——冬至日 B.23.5°N——夏至日 C.23.5°S——夏至日 D.23.5°N——冬至日

6.钱钟书小说《围城》:“红海早过了,船在印度洋面上开驶着,但是太阳依然不饶人地迟落早起,侵占去大部分的夜。”产生“太阳迟落早起”这种地理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地球的公转 B.气候的变化 C.板块的运动 D.海陆的变迁 7.下列地理现象与地球公转运动有关的是( ) A.太阳东升西落 B.地球昼夜交替 C.连云港的小明要在早上收看美国晚间体育直播 D.冬去春来,四季更替 右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光照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圆圈表示纬线,直线表示经线,箭头表示地球自转方向。据此完成第8~10题。 8.图中N点所在纬线是以下哪两个热量带的划分界线?( ) A.热带与北温带 B.南温带与南寒带 C.北温带与北寒带 D.热带与南温带 9.此时是北半球的(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10.这一天图中N处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 A.极昼 B.昼夜平分 C.昼长夜短 D.昼短夜长 11.读五带划分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地位于北寒带 B.b地有太阳直射现象 C.c地四季分明 D.d地终年炎热

中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二 地球的运动模拟训练(无答案)

专题二地球的运动 在暗室里,用电灯作为光源,照射地球仪,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运动,如图2.14所示。据此完成1~2题。 1.该实验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A.昼夜的更替 B.四季的更替 C.昼夜长短的变化 D.温度带的形成 2.P点此时正处在() A.日出时刻 B.中午时刻 C.日落时刻 D.午夜时刻 下列各图钟表所示的是同一时刻北京、东京、堪培拉、莫斯科四个城市的时间。读图,完成3~5题。 3.如果C图表示北京时间,那么表示莫斯科时间的是() A.A B.B C.C D.D 4.根据上题判断结果,若此时恰为莫斯科日出时间,则澳大利亚() A.东部降水多 B.沿海港口封冻 C.正值牲畜出栏期 D.昼长夜短 5.根据北京时间与其他三个城市时间的差别,可得出() A.莫斯科位于西半球 B.堪培拉位于东半球 C.东京位于北京的西边 D.北京与莫斯科相差三小时 图2.15是“地球公转到某位置时地球上昼夜状况示意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完成6~7题。 6.当地球公转到图示位置时,我国传统节日中 与之比较接近的是() A.清明节 B.端午节 C.春节 D.中秋节图 7.此时,M地的状况是() A.处于夏季 B.有太阳直射 C.昼长夜短 D.处于黄昏

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16),完成8~9题。 8.地球位于公转轨道上的甲处时,这一天为北 半球的()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9.下列现象中,由地球公转产生的 是() A.地球的形状 B.昼夜更替 C.太阳的东升西落 D.四季的变化 烟台的小明善于观察,一年中,他在不同时期观察并记录了当地正午时刻教室内的光照情况(如图2.17)。据图完成10~11题。 10.四幅图中有一幅是冬至日的记录图,该图是() A.A图 B.B图 C.C图 D.D图 11.图示的光照现象() ①是由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②是由地球公转运动引起的③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有关④与太阳的东升西落有关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2.2015年2月13日,马刺队与火箭队的常规赛于当地时间20时在纽约(西五区)开始。CCTV-5的现场直播时间及太阳直射点在图2.18中所处的位置分别是() A.2月13日9时① B.2月12日9时② C.2月14日9时③ D.2月14日9时④

专题训练地球运动

专题训练(一)地球运动 一、练基础小题——提速度 图2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图1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出美景”。读图完成1~2题。 1.摄影爱好者拍摄“日出”美景的方向和北京时间分别是() A.东南7月1日06时B.东北7月1日06时 C.东北1月1日12时D.东南1月1日12时 2.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图1中的() A.甲B.乙 C.丙D.丁 解析:1.D 2.C第1题,由经纬度可知,图示区域位于赤道附近,日出地方时为6时左右。北京时间为120°E的地方时。图示经度范围大致为25°E~35°E,与120°E相差85°~95°,地方时相差6小时左右,计算可得北京时间应为12时左右。1月份太阳直射南半球,该地日出东南、日落西南。第2题,由题干可知,该“日出”美景是在广阔的草原上拍摄到的。图中甲地点位于刚果盆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景观为热带雨林,并非热带草原;从乙地点向东拍摄的是湖面;丁地点东面有超过3 000 m的高地;丙地地势平坦开阔,最有可能拍摄到“日出”美景。 读天津市年平均等日照时数线分布图(单位:h),完成3~4题。 3.影响天津市年平均日照时数分布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地势高低B.经度位置 C.海陆位置D.纬度位置 4.甲地日照时数少的原因是() A.地势低洼,气压低降水多 B.热岛效应强,蒸发较旺盛 C.建筑物密集,遮挡阳光多 D.大气污染重,阴雨天气多 解析:3.C 4.D第3题,图示年平均日照时数由东南向西北减少,与由沿海向内陆的位置变化一致,据此可判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选C项。天津基本上为平原地形,地势差别

较小,故A错误。第4题,甲地日照时数低于周边,而平均昼长基本相同,则是天气状况影响所致,可能是位于城区,大气污染较严重,同时雨岛效应强而降水多,故日照时数少于周边地区。 (2017·山西大学附中诊断)某兴趣小组每天在国际标准时间为17点钟时,测得一年中该树正午影子顶端在AB之间来回移动,树高为4 m,OP为4 m,P 点为AB中点。读图完成5~6题。 5.该树位于() A.黑海沿岸B.日本海沿岸 C.维多利亚湖沿岸D.五大湖沿岸 6.当树影顶端由B向A移动时() A.北京昼长夜短且昼渐长 B.非洲斑马迁往赞比亚 C.海口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D.孟买盛行风由东北风转为西南风 解析:5.D 6.D第5题,根据国际标准时为17时,该地地方时为12时,可计算出该地为75°W,该地树影始终朝正北说明该地在北回归线以北,因为图中OB为冬至日树影,OA为夏至日树影,P为AB中点,故OP为二分日树影,根据树高和影长均为4 m,可知该地纬度为45°N,故选D。第6题,当树影顶端由B向A移动时,太阳直射点由南回归线向北回归线移动,此段时间内,北京昼短夜长变为昼夜等长,再变为昼长夜短,故A错;此时非洲斑马向北迁徙,故B错;海口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再变小,故C错;孟买先吹东北风再转为西南风。 2016年11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正式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图示意二十四节气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据此完成7~8题。 7.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之日,黄河流域最接近() A.清明忙种粟B.白露忙割地 C.小雪河封严D.冬至数九天 8.小满至芒种期间()

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地球的运动(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第二轮复习专题提升训练 地球的运动 屋顶太阳能发电就是在房屋顶部固定安装光伏电池进行发电,当阳光直射太阳能板时发电效果最好。图1是“杭州(约30°N)居民安装屋顶太阳能的设计简图”,图2为“我国二十四节气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限制屋顶太阳能发电大规模推广的原因是( ) ①发电设备投资较大,成本较高②发电量不稳定③占用土地面积大④无污染,可再生 A.①③ B.①② C.③④ D.②④ 2.正常年份该屋顶太阳能发电量最小的时段是( ) A.12月中旬至次年1月中旬 B.6月中旬至7月中旬 C.7月中旬至8月中旬 D.3月中旬至4月中旬 3.若只考虑太阳辐射强度,则下列节气正午该屋顶太阳能发电效果最好的是( )

A.惊蛰 B.夏至 C.清明 D.大暑 解析第1题,屋顶太阳能发电设备投资较大,成本较高;同时受天气影响发电量不稳定,限制其大规模推广。第2题,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中旬受梅雨天气影响,杭州阴天多,太阳辐射量少,发电量最少。第3题,结合图示信息,根据太阳能板与水平面夹角,可计算太阳直射点位置为4°S附近,此时北半球节气为惊蛰前后。 答案 1.B 2.B 3.A 北京时间2016年11月3日20时43分,中国最大推力新一代运载火箭“长征五号”在下图所示航天发射场①地点火升空,约30分钟后,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圆满成功。当日远在纽约(西五区)的乔虹同学十分自豪地观看了央视国际频道的发射直播。结合下图,完成4~5题。 4.“长征五号”运载火箭进入预定轨道时,纽约区时为( ) A.3日7时43分 B.4日9时43分 C.3日8时13分 D.4日10时13分 5.与酒泉、太原和西昌比较,我国最大推力火箭选择①地发射,主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