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管理原则

创新管理原则
创新管理原则

高頻電業制品廠

創新管理原則

作者: 楊老師

公司: 奇博國際企管顧問有限公司

基本準則:

1、人們會去做受到獎勵的事情。

2、如果你沒有得到你所要的結果,就問問神奇的問題: 「什麼行為會受到獎勵?」————你越獎勵的行為,你得到的越多

————你不會得到你所希望的、要求的、渴望的或哀求的,你得到的是你所獎勵的. ————在任何情況下,你都可以判定人會做對他們最有利的事。

策略: 什麼行為會受到獎勵?

獎勵:

1.徹底解決問題

2.承擔風險

3.善用創造力

4.果決的行動

5.多動腦筋

6.簡化

7.靜默而有效率的行為

8.有品質的工作

9.忠誠

10.團結合作

不獎勵:

1.特效藥

2.規避風險

3.愚鈍的盲從

4.光說不練

5.一味苦乾

6.不必要的復雜化

7.喋喋不休

8.急就章式的工作

9.跳槽

10.互相對抗

行動一: 十种獎勵的最佳方式

1.金錢

2.認可

3.休假

4.行動參與權

5.偏愛的工作

6.升遷

7.自由

8.自我成長

9.樂趣

10.獎品

基本道理:當工作里有他們所要的東西時,每個人都會做的更好些。

獎勵一:金錢

你聽說有個成衣商了數以千計的汗衫,上面印著「錢不是一切的故事?他後來破產了,在事務世界裡,金錢就是權力、聲望、安全,而且也是成功的衡量標準。

有些專家辯稱,金錢是一種被高估的誘因,我完全不同意。問題在於在大多數工作上,薪資未和表現相稱,尤有進者,累進式的個人所得稅也削弱了薪資表現的效果。雖然如此,那些以工作表現為基准而給予金錢獎勵的公司,可以得到好的工作表現; 相當多的事件證明:

獎勵表現,你就會得到表現; 付出花生,你就會得到猴子

獎勵二: 認可

金錢是一种有力的誘因,認可可能更有力,它的成本有時極為低廉甚或為零,然而象金錢一樣,幾乎每個人都對它有所回應,當報酬是感到自己受到激賞和重視時,人們努力工作的程度會令你驚訝不已,那如何以認可來獎勵呢? 下面是一些用來打發那些最重要的“好小子們”所常用的方法: 1.本月英雄榜,可以用來獎勵最高的銷售業績、品質、生產力、最有改進、最少缺席,或任何你

認為重要的表現。

2.用來獎勵達成重要目標的證書、獎狀、紀念品和獎章

3.成立專給有高成就者參加,而且享有特殊權利的俱樂部,例如保險業里的百萬圓桌俱樂部

4.有利的出風頭機會,像在公司內部或本地報紙上記上一筆

5.職務頭銜的改變

6.公開讚揚做得很好的工作

7.對特殊成就的賀信,而且把它列入員工的檔案記錄中

8.來自高階主管的特別贊譽或關注

9.在宴會里頒授榮譽或獎勵

10.公開宣告的紅利和升遷

11.類似戒指、領帶夾、較佳的辦公室、汽車和專用停車位等地位的象征。

12.收藏高成就者的姓名與照片的陳列室

13.顯示一個員工或團隊把工作做得多好的圖表或海報

「有兩樣東西比金錢和性更為人們所需要……認可和讚美」,這是瑪麗。凱(Mary Kay Ash)所傳受的福音,她是位自承對財務一無所知的女士,但她卻能使一個主意轉變成一個在一九八三年賺得六億美元的化妝品帝國,她是怎麼做到的?問問這個神奇的問題。

瑪麗〃凱化妝品公司的獎勵制度是經表現為基礎,對超級的表現鄧超級的認可。瑪麗〃凱公司的頂尖女推銷員每年可以賺到四十萬美元; 但是瑪麗凱資歷制度的重頭戲則是每年一度的獎勵晚會,當晚有八千名推銷瑪麗〃凱化妝品的婦女,沉醉在掌握讚美和從名片式計算機到粉紅色凱迪拉克轎車的獎品中,在銷售量和銷售增加量上表現最優異者都被封後,她們接受花圈和權,另外還伴以音樂演奏,觀眾則起立為其歡呼。

在紐奧良向一群廣播公司老板笑談話時,瑪麗〃凱說:“要如何向你們的員工解說,就自你們自己了,你們會選出員工,給予公開的讚美和認可嗎? 我認為你們並不想送出粉紅色的凱迪拉克轎車和貂皮大衣; 但是,要讓為你們工作的員工感到自己受重視; 如果你們榮耀他們,服侍他們,他們也將榮耀你們服侍你們。”

獎勵3: 休假

這可能是一項非常有力的誘因—特別是對那些希望擁有從事其他活動之自由的年輕員工,而且,它也是防止員工養成浪費時間習慣的好方法,基本上,你可以用三种方式把休假當成獎勵。

1.如果工作允許,你只要把工作分派給員工,告訴他完工的期限,並且說明期限的品質就成了,

假如他們在期限屆滿前完工,其餘的時間就成了他們的報酬。

2.如果工作的性質需要員工整天上班,你還是可以利用休假做為獎勵。先確定有哪些工作希望在

特定期限之前完成。假如工作如果期圓滿完成,就利用一個下午,一天或一周的休假獎勵他們,或者,你可以成立一种計分制度,員工如果在一個特定的期間內。保持某种水準的生產量,即可取得一個小時的休假積分,就可以休半天假,八小時,就休一天等等。

3.你可以用休假獎勵品質上,安全上、團隊合作上的改進,或是你認為重要的任務表現。

獎勵4: 行動參與權

就是這麼一個簡單、實際的理念:

員工變成老板後,行事就像老板了。

那些擁有公司的部份所有權,而且利益和公司成敗修關的員工,就較不可能以足以傷害公司生產力及利潤的方式行事,參議員羅素〃龍格(Russei11 Long)很恰當:「我信,要使資本主義繼續在美國運行,更多的美國人必須成為資本家; 一位擁有公司部份所有權的員工,會急於把工作做好,審很自然的。」難怪,密西根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那些讓員工擁有所有權的公司,其平均利潤絕為同行內傳統公司的一倍半。

雖然很多公司都已有員工入股計劃,大眾捷運航空公司(People Espress Airlines)已經把這种計劃再往前推一步了。如果要被雇用,一位潛在的員工必須先購買公司的股票,在購買股票加入公司之後,他就參與了一項極慷慨的利潤分享計劃——每季都分配紅利。公司里沒有監工,國為他們並不需要,

所有的員工都有足夠的動機來管理自己。

一個成功的員工入股計劃,對下列幾項關鍵準則的依賴甚深:

1.員工所分享的所有權百分比較高,就應該有越多的員工參加足以影響他們工作的決策。

2.合作關係要優於勞工與主管之間的對立關係,每個人都必須學會略事犧牲以換取長期性發展的

利益。

3.公司必須生產竟兢爭性、市場性的產品。世界上所有的員工入股計劃,無法使美國的鋼鐵工業

和汽車工業恢復它們先前的規模。

4.員工的所有權應該是表現在具有投票權的股份上,除非員工能以股權投票,否則他們普不算是

公司的所有者。

5.擁有所有權的員工必須了解所有權帶有基本責任,例如耐心和辛勤工作。

以行動參與權獎勵員工普不能治好差勁的管理,可是,如果把它視為規劃良發好的員工參與計劃的一部份,並予以執行,它可以有效提高工作士氣和生產力。

獎勵5: 偏愛的工作

把更多員工喜歡做的工作分配給他們,藉以獎勵良好的表現,同時也要免除他們不喜歡的工作。因為人通常都喜歡他們做得最好的工作,所以這是改善員工表現的好方法。基本上,你要告訴他們:「告訴我,你們最喜歡做什麼工作,把它做好,我就把更多同樣的工作分配給你,同時,我也會免除那些你最不喜歡做的工作。」

獎勵6: 升遷

我真希望每次有人說這句話時我都可以得到一塊錢:「我離開這家公司了,因為我覺得我在那里已經升到我所能升的最高職位了。」一般公司里表現最優異的員工,總會被其他提供更高的職位、更大的挑戰和更好升遷機會的公司吸引去。那些你最希望留住的員工正是那些競爭者最急於雇用的。以升遷為獎勵的傳統方法,是在管理階梯上給予完整的擢升,不過,如果擢升並不可能,也許你可以特殊的任務或是新的職位做為獎勵,透過這些任務或職位,員工可以吸取有價值的經驗,另外,把員工調到平行的新職位,使他可以擴展他的專門技能,也是一种獎勵良好表現的方法。

某一家升遷管道有瓶頸的公司,就是以允許出借到聯邦政府擔任僪的方式,留住一位元年輕的主管,他仍然留在公司的職員冊上,而當他回公司時,升遷瓶頸已經打破了,他也獲取擢升。

假如非管理人員的專家(例如電腦操作員、工程帥和科學家)是公司尷的不要 的,則建立另外的升遷制度,其中每一級都有其頭銜、薪資和權利,這是個不錯的構想。這樣,技術人員就可以繼續做自己擅長的工作,而且升遷也可以不必變成行政主管。

獎勵7: 自由

在控制相當嚴格的工作上,自由和自主可以成為非常有效的獎勵手段,原則上,你可以告訴員工:「準時把工作做好,那麼你就可以當自己的老闆」。舉例來說,撤掉打卡鐘和僵硬的工作時間限制,

就是一种自由獎勵; 或者,你可以提供員工各种方法,供其衡量他們自己的產品和品質,並且告訴他們,只要結果正確,你並不在乎他們如何做好工作; 如果工作性質允許,你或許可以準許員工在家里,或工作場所以外的地方,做部份的工作,像休假一樣,自由對年輕員工來說也是一种非常有力的誘因,就如一位工作的說的: 「只要我能掌舵,我就不在乎背後有人推。」

獎勵8: 自我成長

與升遷一樣,對專業性和技術性員工而方言,這是項關鍵性的獎勵手段。例如: 電腦技師幾乎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擁有優異的薪水、工作條件和福利。要使他們保持忠誠和表現,就要給他們有超的工作,而且使他們有機會在自己選擇的領域里,學到新的技術和成長,升遷對管理人員相當重要,而技術專家則看重他在工作上的自我成長和成就。

自我成長這項獎勵可以經由兩种基本方式: 第一,給予員工足以激發他們創造力,而且足以提供他們自我肯定和成長機會的工作。第二,提供受訓和受教育的機會來獎勵表現優異的員工,例如: 參加講習會、參加某項課程,或是前往國內其他地方研究新生產程式,都可以成為自我成長的誘因。

獎勵9: 樂趣

在某些工作上,不管你如何努力,都很難使人覺得有趣,然而,人又往往會急於跳離病床或是去工作,只因為一在工作場所就很有樂趣,優秀的主管用心的把樂趣帶到工作場所中,而且把它當成一种誘因,原則上,你要告訴員工: 「只要我們達到目標,我們了可以享享樂了。」因為樂趣是因人而異,所以要詢問你的屬下,他們喜歡以何种方式來使工作場所更為有趣,很多公司有室內的運動和健身設備,但是樂趣不見得必須如此大費周章或如此昂貴,來個張貼笑話、故事和生活照片的公告欄如何?或者是來幾次擺滿各式點心,用來慶祝生日、結婚、生子、升遷等等的派對? 或者是在達成重要目標時,就狂捶幾下?口哨音樂也成吧? 不管你使用什麼誘因來使工作有趣,下而這條準則幾乎總是可以使工作富有生產性而且有趣:

讓部扈覺得他像一個贏家

切記,讓每個人都有重要而且要以達成的目標,都感到自己像是一個非常特殊的勝利隊伍中的一員,每個人都喜歡自己被視為成功者,他們幾乎願意做任何事情以贏得這項勝利。

獎勵10: 獎品

以獎品來獎勵表現的方式,就如以認可來獎勵一般,只受限於人的想像力,像公司付賬的家庭宴會、運動比賽或戲院的門票、休假旅遊、禮券、贈品券、公司的產品或服務、器具,都是以獎品為誘因的普通例子。

一家聖路易士的金屬公司就利用給獎品的方式,解決了員工缺席和怠工的問題,連續一個月準時上班的員工,就有資格參加每二十五位合格員工就可抽中一項獎品的抽獎,而六個月都準時上班的,則可以參加獎品是電視機的抽獎。怠工的缺席的比例都下降了,而病假所引起的成本則下降了62%。

總之,視個人、職務和情況而定,這十种獎勵都是可以獲取優良表現的有效方法。如何選擇獎勵方式將在行動計劃二中提到,現在,就請把這點謹記在心:

金錢和認可是兩种最有力的獎勵

你已經學習了獎勵良好工作的十种不同的方法,和十种應該得到獎勵的行為,把它們聚合起來,你就可以得到10/10的管理系統: 以十种不同的方法獎勵十种重要的行為。

行動二: 誰應受到獎勵? 如何獎勵?

管理別人:

1.選定你要的結果

2.屆定出所需要的行為

3.決定適當的獎勵方式

4.利用正性回饋的力量

5.給予獎勵、享受成功的喜悅,再設定新的目標

管理你的老板

1.詳列長處和缺點

2.善用長處

3.決定你希望如何改變你老板的行為

4.有任何正面改變的跡像就獎勵你的老板

管理你自己:

1.選定一种新習慣

2.選定一項合適的獎勵

3.將新習慣實行整整三個星期

4.給自己獎勵,享受成功的喜悅,再選定一种新習慣

现代科技信息手段规范和创新管理的指导意见(doc 10页)

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运用 现代科技信息手段规范和创新管理的 指导意见 日前,国土资源部发文,专门就科技信息手段规范和创新国土资源管理提出指导意见,明确了指导思想、总体要求、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强调了全国国土资源“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和网络互联互通在构筑以科技信息手段为支撑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中的基础作用。现将全文发布如下: 国土资发〔2010〕8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副省级城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部其他直属单位,部机关各司局: 科技与信息化正在引领发展转型,带动经济社会变革,加速形成现代化行政管理理念,重塑政府管理的结构和形态。国土资源管理的对象复杂,范围广泛,任务繁重,社会公众的需求越来越高。面对新的形势,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作为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建部以来,科技信息手段不断得到应用,提高了国土资源管理的水平和效率。但是在运用科技信息手段规范管理、创新监管、提高参与宏观调控水平、加强廉政建设构筑惩防体系等方面,在思想上、组织

上、工作上的准备依然不足。 为适应国土资源管理新形势、新要求,加快国土资源管理方式根本转变,全面提升管理水平,现就进一步运用现代科技信息手段规范和创新管理,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一)运用科技信息手段规范和创新国土资源管理的指导思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构建国土资源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以全国国土资源“一张图”、综合监管平台和网络互联互通为基础,通过科技信息手段在管理各领域、各环节的广泛深入运用,构筑以科技信息手段为支撑的国土资源管理运行体系,转变管理职能,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管理效能,促进党风廉政建设,实现国土资源的全程监管和高效配置。 (二)运用科技信息手段规范和创新国土资源管理的总体要求是: ——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勇于“革思想的命、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深入研究现行的国土资源管理体制,从规范创新管理、破解发展难题的高度来认识科技信息手段的重要作用,加强业务研究,设计工作抓手,转变管理职能,适应新的管理方式。 ——行政主导,技术保障。行政管理部门牵头组织推进科技信息手段的广泛深入运用,加快制度设计和创新,根据管理改革和发展需要,系统提出业务工作对科技信息手段的需求。技术部门要积极跟进,捕捉和发掘需求,加强技术研发,全力协助行政管理部门

仓储部规范化管理培训课程

仓储部规范化管理 目录 第一章仓储部组织结构与责权 (3) 第一节仓储部职能与组织结构 (3) 一、仓储部职能 (3) 二、仓储部组织结构 (5) 第二节仓储部责权 (5) 一、仓储部职责 (5) 二、仓储部权力 (6) 第三节仓储部管理岗位职责 (7) 一、仓储部经理岗位职责 (7) 二、仓储部经理助理岗位职责 (9) 第二章物资验收管理 (10) 第一节物资验收岗位职责 (10) 一、入库验收主管岗位职责 (10) 二、入库验收专员岗位职责 (11) 第二节物资验收管理制度 (11) 一、物资入库验收管理制度 (11) 五、物料紧急放行控制制度 (15) 第三节物资验收管理表格 (16) 一、到货交接单 (16) 二、物资验收单 (17) 五、物资验收日报表 (18) 七、物料拒收月统计表 (18) 第三章物资入库管理 (20) 第一节物资入库岗位职责 (20) 一、入库主管岗位职责 (20) 二、入库专员岗位职责 (20) 三、入库制单员岗位职责 (21) 第二节物资入库管理制度 (22) 一、仓库规划制度 (22) 二、物料入库管理制度 (27) 第三节物资入库管理表格 (32) 一、物料类别编号表 (32) 二、物料编号一览表 (32) 三、物资入库日报表 (32) 四、物料入库通知单 (33) 第四章物资储存保管管理 (34) 第一节物资储存保管岗位职责 (34) 一、仓储主管岗位职责 (34) 二、保管员岗位职责 (35)

四、机务员岗位职责 (36) 五、安全管理员岗位职责 (37) 第二节物资储存保管管理制度 (37) 一、物资储存保管制度 (37) 二、物资陈列管理制度 (39) 三、仓库安全管理制度 (44) 四、仓库温湿度管理细则 (46) 八、仓储设备综合管理制度 (49) 第三节物资储存保管管理表格 (50) 一、仓库温湿度表 (50) 二、仓库巡查记录表 (51) 五、仓库安全日志表 (51) 第五章物资盘点管理 (52) 第一节物资盘点岗位职责 (52) 一、仓库管理会计岗位职责 (52) 二、仓库账管员岗位职责 (53) 三、盘点员岗位职责 (54) 六、抽查员岗位职责 (55) 第二节物资盘点管理制度 (55) 一、物料盘点管理制度 (55) 四、复盘人员操作规范 (58) 第三节物资盘点管理表格 (59) 一、物资盘存单 (59) 二、物资盘点卡 (59) 三、物资盘点记录表 (60) 六、盘点盈亏汇总表 (60) 第六章物资库存控制管理 (61) 第一节物资库存控制岗位职责 (61) 一、库存控制主管岗位职责 (61) 二、库存控制专员岗位职责 (62) 第二节物资库存控制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仓库库存量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库存呆废料管理制度.............................................................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节物资库存控制管理表格.........................................................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一、库存计划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存量管制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存货调节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八、安全存量警示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七章物资出库管理.. (62) 第一节物资出库管理岗位职责 (62) 一、出库主管岗位职责 (62) 二、出库专员岗位职责 (63) 三、仓库理货员岗位职责 (64)

工程技术部管理制度范本

工程技术部管理制度 工程技术部是公司的技术管理部门,其主要工作是施工技术的学习、应用、推广和各项目施工技术方面配合和监督。作用是保证施工技术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条理地开展,从而完成技术管理的任务。 一、工程技术部岗位职责 (一)工程技术部岗位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及施工技术管理制度;有效指导、监管项目工程技术管理状况,提升工程质量,切实支持好、服务好工程项目建设。 2、组织制定和完善企业标准,并对公司技术工作进行具体组织、指导。 3、负责有关技术规程、规范、标准及法律、法规的购买、学习、管理和发放,并确保项目部所使用的规程、规范和标准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定期组织规程、规范和标准的学习。 4、负责审核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和需要论证的专项方案; 5、负责项目施工技术指导、监督工作,组织解决工程技术上存在的问题。对项目工程关键工程、特殊过程进行技术指导,并对技术实施进行跟踪及实施结果进行总结。 6、负责本部门使用文件和资料(含记录)的收发、登记编目、整理、归档和保管工作; 7、配合质检部、安检部做好工程质量、安全控制及事故处理工作,对工程进度监督; 8、配合计划部完成投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 9、参与分部分项工程的评定及竣工验收等工作; 10、推广和应用工程建设“四新”工艺,加快企业技术进步, (二)工程技术部部长岗位职责

1、负责工程技术部全面工作,落实部门岗位职责。 2、负责对本部门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安排、检查和督促,确保本部门工作如期、顺利完成。 3、负责监督检查各项目技术管理和推广等工作。 4、参与有关重大质量事故的处理和工程质量的重大决策等工作。 5、组织对各项目施工技术推广、应用及落实的检查、复查等工作,制定相应的奖罚措施并落实。 6、负责向本科室工作人员传达上级有关文件、指示等工作。 7、负责与上级管理部门、市质监部门等相关科室沟通、协调工作,保证工程技术管理顺利进行。 (三)工程技术部科员岗位职责 1、在科长领导下,做好具体工作。 2、日常工作要积极、主动,及时、准确。 3、负责监督检查各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和推广等工作。 4、随时掌握各项目工程进展和施工技术情况,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各类技术问题,对关键性的重大事件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 5、做好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的日程安排和资料整理工作,并根据有关制度、办法对各项目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和落实情况进行检查,形成书面材料向有关领导汇报。 6、做好现场的技术服务工作,指导解决施工现场技术问题,跟踪技术方案、措施的实施并验证,实现持续改进;负责施工中遇到的技术问题与监理、设计的联系 二、图纸审查和管理制度: (一)施工图纸会审是施工前的一项重要技术准备工作。会审前要认真熟悉图纸,对图中的疑难问题和差错,要分别作好记录,准备好会审意见,对于较复杂的大型工程,会审前由工程技术部组织各专业进行预审,将问题

组织管理办法

1.目的: 为明确集团内的组织管理原则;规范各级组织单位的建立、岗位结构及编制的设定、岗位层级(职级)和职级名称的确定;从而建立健全集团的管理结构,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2.范围: 如无另行特别规定,集团所有管理结构的建设均属之。 3.术语: 3.1组织单位 被集团正式赋予明确的功能,履行相应职权、职责的工作团队;该团队由若干岗位有机构成,在一定的目标指引下,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协同活动。 3.2组织层级 根据各组织单位被集团所赋予的功能及功能的重要程度,其履行的职权、职责的范围和内容来确定其在集团中的管理层次和层级。集团单位共分五个层级。 3.3组织编制 根据组织单位被集团所赋予的功能及其目标,具体设定组织单位中的岗位和各岗位的配置数量。 3.4管理结构 指集团为了实现集团目标,根据业务功能发展的需要,分别设置不同层次和层级的组

织单位,针对各项业务功能行使决策、计划、执行、控制、评价的职权,使之能依据所分配的资源履行集团所赋予的各项功能。 3.5法律结构 指集团根据外部环境中的法律法规,设置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法律实体及其相关的法人治理机构,从而使集团获得基本运行的法律许可,并拥有特定的权利和义务;管理结构是实质,法律结构是形式,实质决定形式;管理结构根据集团战略的需要进行一定的变化,并适当调整法律结构,以确保在法律形式上能满足管理结构的需求。 3.6 岗位 指存在于组织单位中,被相对固定的赋予一定的职权来履行和承担若干项工作职责的一个角色;集团将主要责任和工作性质相似的岗位分为四个类别: 1、管理类:指被赋予一定的人事、财务和业务等行政决策和审批权力赖管理或部分管理一个组织单位,并代表该组织单位向上级承担相应的责任;对企业经营与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各项经营管理决策的正确性承担直接责任。 2、技术类:指集团内负责技术研发、项目管理、工艺装配、品质管理、设备管理等领域内的工作岗位;对企业产品和技术在行业中的先进性承担直接责任。 3、专业类:指集团内负责财务管理、物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业务拓展等领域内的工作岗位;对企业产品的品牌及市场占有率承担直接责任对为行政管理系统提供的专业管理资讯与参谋及管理服务的质量承担直接责任。 4、现场类:指集团内负责现场作业、品质检验、设备维护等领域内的工作岗位;对企

技术文件管理规定

1.目的 为使公司的技术文件得到有效控制,确保生产现场所用的技术文件为最新有效版本。 2.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技术文件的管理。 3.技术文件内容及编码原则 技术文件是指用于产品实现的相应技术文件;文件类别及编码原则详见《技术文件类别清单》。 4.职责 4.1技术质量部负责技术文件的归口管理。负责内部技术文件的编制、审批、发放、归档和借阅的管理;负责外来技术文件的识别、转换、发放和归档。 4.2各部门负责对技术文件的接收、使用、保管。 4.3操作人员应掌握工艺文件及有关标准要求,严格按工艺文件进行操作,发现问题及时向班组长汇报,有责任保管好自己所用的技术文件。 4.4车间班组长负责保管本班组所用的技术文件,生产作业时将技术文件放置在生产现场指定位置。保证技术件不丢失、不损坏、干净整洁。 5.技术文件管理内容 5.1编制技术文件的基本要求 5.1.1凡用于指导生产作业的技术文件均应履行审批、签署手续,外来文件的审批不是对文件内容的审批,而是对文件的适用性的确认。责任签署手续完备的正式技术文件是指导生产及其管理活动的有效文件。 5.1.2 收到顾客提供的产品图纸、产品规范/标准、技术协议、变更文件等与质量 有关的技术文件后,技术部要在两周内或按照顾客要求的进度进行组织评审,确定以上文件的详细的实施方法、实施日期及实施要求,由技术部长批准,及时将

顾客的相应标准转换为公司内部要求并保存相应记录。顾客提供的质量协议由质量部按上述要求评审,由质量部长批准,并保存记录。 5.1.3 FMEA的编制应参考FMEA库进行编制,每个项目应对其涉及到的所有工序的FMEA组织评审后定版; 5.1.4 CP的编制应将定版后的FMEA中的要求有效的传递至CP中且前后保持一致;CP的编制应参考CP的编制模板。 5.1.5 WI的编制应将CP中的要求关联到WI中(excel公式),防止产生前后不一致的情况发生。 5.1.6 技术文件编制质量问题纳入技术部人员的绩效考核,具体按《技术部人员绩效考核表》进行考核。 5.2 技术文件的签署人及其职责 5.2.1 设计/编制——由授权职能部门的设计人或编制人签署,并对技术文件的完整性、正确性、统一性、先进性、良好的工艺性和经济性负责。 5.2.2审核——由设计/编制单位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对技术文件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顾客要求、相关标准和使用要求进行综合审查后签署,对其完整性、正确性、统一性负责。 5.2.3会签——由相关部门委托有经验的专业人员对技术文件是否满足相应专业要求的可行性予以审查并签署。 5.2.4 批准——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过程的技术文件以及厂内有关部门需共同遵照执行的技术文件由技术部长(或被授权人)签署,并对技术文件负总的责任。文件发布后,使用部门在执行中或相关人员在检查,发现有问题需更改时应及时反馈,技术部接到反馈后应及时更改相应技术文件并再次批准。 5.3受控标识

网络安全管理规范

目录 目录 (1) 第一章总则 (3) 1.1 范畴 (3) 1.2 目标 (3) 1.3 原则 (3) 1.4 制定与实施 (4) 第二章安全组织结构 (5) 2.1安全组织结构建立原则 (5) 2.2 安全组织设置 (5) 2.3 安全组织职责 (5) 2.4 人员安全管理 (8) 第三章基本安全管理制度 (9) 3.1 入网安全管理制度 (9) 3.2 操作安全管理制度 (9) 3.3 机房与设施安全管理制度 (9) 3.4 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10) 3.5 应用系统安全管理 (10) 3.6 媒体/技术文档安全管理制度 (10) 第四章用户权限管理 (12) 4.1 用户权限 (12) 4.2 用户登录管理 (12) 4.3 用户口令管理 (13) 第五章运行安全 (14) 5.1 网络攻击防范 (14) 5.2 病毒防范 (15) 5.3 访问控制 (15) 5.4 行为审计 (16)

5.5异常流量监控 (16) 5.6 操作安全 (17) 5.7 IP地址管理制度 (17) 5.8 防火墙管理制度 (18) 第六章安全事件的处理 (19) 6.1 安全事件的定义 (19) 6.2 安全事件的分类 (19) 6.3 安全事件的处理和流程 (20) 6.4 安全事件通报制度 (22)

第一章总则 1.1 范畴 安全管理办法的范畴是运行维护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安全管理问题,主要包括人员、组织、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安全管理要求和规定。 本文所指的管理范围包括国药集团总公司和各分支机构的承载网络,同时包括其上承载的BI系统、BOA办公系统、编码系统、Email以及后续还要开发的HR 系统和门户网站等各应用系统。 1.2 目标 安全管理的目标是在合理的安全成本基础上,实现网络运行安全(网络自身安全)和业务安全(为网上承载的业务提供安全保证),确保各类网元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信息在网络上的安全存储传输以及信息内容的合法性。全网安全管理办法的目标主要就是为网络安全运行和业务安全提供管理上的保障,用科学规范的管理来配合先进的技术,以确保各项安全工作落到实处,真正保证网络安全。 安全管理办法将用于指导中国医药集团网络安全建设和管理,加强人员的安全管理,防止数据丢失、损坏、篡改、泄漏,提高网络及相关业务系统的安全性。 1.3 原则 安全管理工作的基本原则: 1.网络安全管理应以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和条例为依据。 2.网络安全管理遵循统一规划、集中监控的原则。 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负责对网络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统一规划,负责安全策略的制定和监督实施。 3.网络安全管理采用三级集中管理的方式。 由中国医药集团总公司负责对全网的网络安全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协调处理重大事件,由中国医药集团信息中心对骨干承载网的安全运营进行集中管理,由各分支机构负责对各分公司的安全运营进行集中管理。

组织管理制度

***集团组织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集团组织运行管理,确保集团组织结构清晰,职责分工明确,组织运行管理有序,以提高组织运行效率,保障集团组织战略的顺利实施,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集团总部机关及集团下设分公司、直属子公司。 第三条本制度对集团组织运行管理的全过程进行规范,杜绝因不按规程办事而造成有碍于集团组织良性运转现象的存在与发生。 第二章集团组织结构设置 第四条集团组织结构设置与组织管理原则 设置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是为了实现集团既定的经营战略,将集团经营与管理中的各项工作职能进行科学的分工后,构建与之相对应、配套的组织结构,使集团内部形成从上到下沿线路行使指挥、监督和控制,从而实现集团组织管理有序、高效运行。集团组织结构体系的建立与组织管理实际运作须遵照下列原则:(一)遵行“分工职责明确、管理幅度适当”原则:从上至下各环节要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既无重叠,也无空白),各级管理人员的管理控制宽度要适度、有效。 (二)遵行“唯一上级”原则:每一位组织机构、岗位员工

只准许有一个直接上级领导,下属工作由其直接上级领导指挥、指派,下属必须服从直接上级领导指挥。 (三)遵行“责权一致”原则:各级管理岗位人员所拥有的权力与其承担的责任要按岗位工作所需进行分配,责权要对等,避免因人设岗或权责不对等现象。 (四)遵行“逐级指挥”原则:上级领导可以越级检查所有下属的工作,但不得越级、跨级指挥(命令)下属(紧急或特殊行动除外)。 (五)遵行“逐级请示汇报”原则:下属员工必须向直接上级主管请示或报告工作,对直接上级主管负责,不准越级向上请示或报告工作(投诉、举报除外)。 1、下属向其直接上级主管请示或报告工作,如其直接上级不作为或对其回馈意见存在异议,下属员工可以逐级向上请示或报告工作。 2、遇直接上级主管外出,无法联系请示或报告工作又无代理人时,下属员工可以越级向直接上级的上一级领导请示或报告工作。 第五条组织机构的设置与调整 (一)集团组织机构的设置由集团董事会根据集团整体发展需要而定,集团董事长为组织机构的设置与调整的审定批准人;董事长可根据集团发展变化及工作需要,适时对集团组织机构做出调整,由集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实施,人力资源管理

公司创新管理制度

创新管理制度 为调动广大员工开展创新工作的积极性,营造创新环境,建立公司内部创新机制,规范公司创新项目管理行为,特制定本制度。 第一章范围及定义 1、本办法适用于东莞市***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全体员工。 2、创新主要指公司各部门全体员工为了解决问题、实现目标、提高效益,所开展的一切有价值的、能够产生持久影响力的改进方案和创造活动,包括经营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⑴经营创新,指公司所属单位在经营过程中开展的经营方法、程序、措施、渠道、制度等方面的创新,新产品的开发、营销、市场拓展,以及通过积极扩展业务范围,创造新的业务市场模式。 ⑵技术创新,指各种有利于公司提高产品质量、产量,优化产品结构,降低各种消耗和费用,改善工作环境、促进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等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①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运用; ②对现有设备、工艺、操作、工具的改进与优化; ③技术引进与引进设备、技术的改造、技术发明; ④原材料、工艺配方、产品的改进与优化; ⑤操作方法、控制技术的改进与优化; ⑥具有推广、运用价值的操作、设备检修、维护、保养的实践经验; ⑦工艺过程、检验过程、机器配置的改善; ⑧三废利用、修旧利废及其他降低成本的改善方法; ⑨生产现场安全、员工劳动保护方法的改善;

⑩其他技术创新工作 ⑶管理创新,指运用各种有利于公司提高科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降低公司管理和运营费用,提升员工素质与提升企业形象的、符合公司发展的、先进的组织管理模式、管理技术、管理方法和运行机制。包括但不限于: ①管理模式、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的建议和改进; ②现代管理技术、管理方法、管理手段改进和提升的提案; ③业务流程重组、组织结构调整与优化的提案; ④管理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成果运用; ⑤企业文化实施方面的改进; ⑥其他与公司管理有关的合理化建议。 第二章创新管理考评的原则 1、公平、公正、公开原则; 2、动态管理原则。实行动态考评,一年一申报,一年一考评、奖励。 3、分级评审的原则。个人或团体申报的创新项目先由所在单位参照公司组织机构及评审程序完成初评,初评结束后由各单位根据评审结果和申报要求统一向公司提出申报。 第三章创新管理的组织机构 1、公司成立创新管理项目评审小组,评审小组成员由7-9名评委组成,评委由公司高管、中层干部、相关部室成员以及从所属单位临时抽调的专家组成。 2、评审小组成员的选定须经总经理批准,由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日常工作。 3、评审小组的工作职责: ⑴创新制度的研究改进事项; ⑵创新项目评审标准的研究改进事项; ⑶对申报的创新项目进行审议、评分和监督和最终确认; ⑷总结、评估公司的创新管理工作。 ⑸对采纳的合理化建议组织实施。

公司数据安全管理规范

******有限公司数据安全管理规范 为了确保ERP系统的安全和保密管理,保障公司各项数据的安全准确,特制定本制度。 1、信息部是公司信息系统的管理部门,负责全公司信息化设备的管理、ERP系统的正常运行,基本参数的设置,系统用户权限的划分管理,系统数据的提取变更。信息部门负责人为公司信息安全第一责任人,负责信息安全和保密管理。 2、信息部指派专人负责按照本规范所制定的相关流程执行操作,用户授权和权限管理采取保守原则,选择最小的权限满足使用者需求。 3、公司ERP系统权限管理遵循以下原则: (1)为各部门各门店管理人员统一发放系统登陆账号,账号专人专用,账号下发后需立即更改初始密码,严禁使用他人工号或泄露密码。一经发现处以500元每次罚款,并永久性取消登录权限,由此造成的后果个人承担责任;情节严重的予以辞退。 (2)公司非一线销售部门如人事、企划、行政等只开通OA系统权限。各门店楼层主管和经理只有本楼层销售查询权限。各门店店长和招商经理有各自门店销售查询权限。运营中心总监有百货、时代、车南外租区和自营品牌的权限。(3)如需信息部配合提取系统销售数据或者需变更工号操作权限,需填写业务联系函写明原因并由部门负责人和执行副总签字,否则信息部不予配合。(4)人事部每月应将主管级以上人员离职名单传递信息中心,信息部接到通知后立即给予权限终止,防止数据外泄。 (5)公司员工计算机内涉及公司机密数据的,应给计算机设定开机密码并把文件进行加密处理,非工作需要不得以任何形式进行转移,不得随便拷贝到移动存储设备。 (6)离开原工作岗位的员工,各部门负责人需把其工作资料进行回收保存,并通知信息部对其电脑进行相关处理。公司人员岗位内部调拨的,电脑保留原岗位不变。 (7)公司内部经信息部确认需要送外维修的电脑,送修前需联系信息部拆除电脑的存储设备并由信息部保管,维修好后再联系信息部进行安装。 (8)对于公司连接外网的电脑,不得浏览来历不明的网站或下载不明网站的程

组织管理原则

组织管理原则 组织管理原则 一、组织的概述 (一)组织的定义: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相互结合、确定职位、明确责任与义务、分工合作、协调行动的人工系统及其运转过程。 (二)组织的特征 组织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组织要有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 组织包括不同层次的分工与合作。 组织的功能在于协调人们的活动去实现共同的目标。 (三)组织的四层次 决策层:领导对近期与远期的计划与决策项目选择。 控制层:高层管理者(领导班子)对各部门建立有效的控制体系。 管理层:(从高层到各中层干部)知道自己的职责与权力是什么,发挥其管理作用。 经营层:经营层(各部门)执行决策,动员全体人员完成组织的总体目标。 二、组织管理原则 任何社会活动都应是有组织的活动,任何组织都有一个与其功能与目标相适应的

组织机构及其设置原则。尽管由于客观条件和所承受的任务不同,不同层次的企业其具体的社会职能有所侧重和差异,但组织设置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组织的功能能否有效发挥,组织管理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任务目标原则 任何组织都有特定的任务和目标,每个组织及其组成部分,都应当与这一目标相关联;组织的调整、增加、合并或取消,都应该以能否实现目标为标准。做到分工合理,协作明确。每个部门及员工的工作范围、相互关系、协作方法、权利责任等,都应有明确规定。 2、因人设岗与因事设岗辩证使用的原则 从管理学的角度讲,因事设岗是正确的,而因人设岗是不科学的。但是,事实上中国的很多企业都是在采用因人设岗的原则。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一些咨询公司为客户按照因事设岗”原则设计的组织结构遭到了失败。而一些公司灵活运用因人设岗”取得了成功。 ⑴对于高层岗位要采用因人设岗原则。因为高层管理人员,属于职业经理人阶层。可以说这个阶层在中国还没有真正地形成,属于稀缺资源,企业能够找到完全适合自己的人才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一个公司无法从人才市场上招聘到合适的管理者,咨询公司提供的科学规范的因事设岗方案就无法推行下去。 ⑵为了留住核心竞争力人才(一般是高级技术人才或高级专业人才),可以采用因人设岗原则。 ⑶一旦组织的高层人员老化,为了及时培养接班人可以采用因人设岗原则。 ⑷对于普通岗位来说,可选择的余地就大很多了,采取因事设岗位、或因岗位而择人,问题不大。 总之,不要片面地强调因事设岗,尤其是高层管理岗位,片面地强调了因事设岗位会脱离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在设岗位的时候,尤其是高层管理岗位的时候,不但需要考虑企业的需求情况,还需要考虑人才市场的供给情况,这对于实力不强的中小公司更应如此。不要片面地理解理论,只有将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找到一条真正适合中国企业的发展之路。 3、集权和分权相结合原则 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是辩证统一,一般表现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权到什么程度,应该以不妨碍下级积极性为限;分权到什么程度,应该以上级不失去对下级的

技术质量创新委员会工作准则及管理办法

北京泰华集团技术质量创新委员会工作准则 (试行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改进技术质量创新管理体系,准确描述各级技术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提高技术质量创新管理水平,将技术质量创新成果在实践中推广应用,从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特制定此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技术质量创新委员会(以下简称为委员会)是依照本准则在泰华房地产开发集团内设立的委员会。 第三条委员会向总经理负责。执行公司总经理办公会的相关决议。以促进企业科技进步为基础工作,促进企业向创新型发展。 第四条委员会需按公司阶段性发展需求在不同层面、有针对性、不定期地研究相关工作并组织实施。对于工作计划需提请公司总经理研究批准。 第五条委员会在从事各种相关技术质量管理活动中,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行业标准与相关规范,并保证公司的合法权益受相关标准的保护,保证公司所属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达到规范要求,并持续改进的进行创新管理。 第六条委员会的设立必须经过集团公司总经理的签署同意,设立委员会必须依法制定委员会准则(即本准则)。委员会准则对集团、股东、高级管理人员、从事与技术质量和创新管理的相关人员具有约束力。 第七条委员会的活动范围由委员会准则规定,并依照集团相关管理制度登记。委员会可以修改其准则,改变活动范围,但是应当与集团相关管理部门办理变更登记并进行传达。 第八条委员会主任由集团总工办主任担任,如果委员会主任有所变更,应按集团相关制度进行。 第九条委员会成员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集团制度与委员会准则,不得滥用委员会成员权利损害公司的利益。 第十条委员会成员滥用其权利给集团或者其他人员造成损失的,应当依照本准则承担赔偿责任。 第十一条委员会的决议内容应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行业标准与相关规范和集团制度。否则无效。

企业规范化管理

★讲师简介 周坤 ☆资深企业管理咨询顾问、国内知名管理培训师。历任数家上市公司集团总经理、原国家经贸委培训中心企业管理顾问及高级培训师等职。在三十余年的工作历程中亲历了中式、日式与美式三种风格各异的管理模式,在企业战略规划、规范化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创立了全息管理系统。为摩托罗拉(中国)公司、诺基亚(中国)公司、IBM(中国)、长春一汽、红塔集团、中集集团、TCL等100多家著名企业提供过管理顾问与培训服务。 ★课程对象 ——谁需要学习本课程 ★企业的高层管理者 ★企业的中层管理者 ★企业中的骨干员工 ★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本课程,您将实现以下转变 1.掌握企业的管理系统 2.掌握企业规范化管理的内容和侧重点 3.掌握企业规范化管理的具体实施方法 ★课程提纲 ——通过本课程,您能学到什么? 第一讲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概述 1.规范化管理系统的内容及侧重 2.企业战略规划系统的规范化 第二讲程序流程系统的规范(一) 1.程序流程系统的规范概述 2.流程设计的原则 3.流程设计实例—核心流程框架分析 第三讲程序流程系统的规范(二) 1.流程设计实例--流程再造的流程 2.流程设计实例--流程改善实施步骤

第四讲程序流程系统的规范(三) 1.流程设计实例--流程设计理念 2.流程设计实例--部门职能与工作流程 第五讲组织结构系统的规范(一) 1.企业的困惑 2.现代企业的无边界管理 3.组织模型变革的趋势 第六讲组织结构系统的规范(二) 1.塔式管理的优缺点 2.塔式管理组织结构的核心 第七讲组织结构系统的规范(三) 1.矩阵管理概述 2.矩阵管理与其他管理模式的区别 3.矩阵应用实例 第八讲组织结构系统的规范(四) 1.矩阵管理的特性 2.矩阵管理的领导特色 3.矩阵管理的优劣势 第九讲组织结构系统的规范(五) 1.矩阵管理使用的关键 2.组织结构图 3.组织结构综述 第十讲部门岗位设置的规范(一) 1.部门职能界定的原则 2.部门职能界定实例 第十一讲部门岗位设置的规范(二) 1.岗位职能界定的原则 2.规章制度 第十二讲管理控制系统的规范(一) 1.总经理的困惑 2.管理控制与决策支持 第十三讲管理控制系统的规范(二) 1.确立系统的权威性 2.管理系统中的天窗和天梯 3.投诉与建言指引

技术部质量管理制度

技术质量管理制度 一、总则 为加强咨询设计及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保证交付运行的项目能够符合顾客的要求,不断提升技术人员的设计能力及产品的专业品质,特制定此技术质量管理制度。此制度将保障项目设计标准、质量控制标准及流程的管理严格按照GB/T 50380-2006(工程建设设计企业质量管理规范)、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和GB/T 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等标准管理体系的要求有效运行。最终达到设计产品和施工服务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增强顾客满意。 二、质量方针 质量第一,诚信服务,遵法环保,人本管理,持续改进,追求卓越。 质量第一――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预防为主、终身负责”的管理理念,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工程设计、建设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加强设计和施工的全过程控制管理,认真做好质量安全控制工作; 诚信服务――坚持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信守承诺严格履行合同,在合同履约过程中做到沟通及时、以诚相待、服务周到。为工程项目设计建造的全过程提供全方位高品质的服务,努力提高顾客满意度; 遵法环保――坚持“依法治企”,认真履行社会责任。严格遵循国家有关环境保护、节能减排降耗等政策,使设计产品和施工过程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 人本管理――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重视员工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措施,保持良好的职业健康安全绩效; 持续改进――坚持不断完善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在过程管理中发现薄弱环节并严格执行纠正预防措施,使设计产品质量和设计施工全过程处于可控在控状态,保持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和充分性; 追求卓越――逐年提高技术质量管理目标,坚持开展行业对标管理,以行业标杆为学习榜样找差距定措施抓落实。保持设计团队的技术和管理不断创新、工程项目力争创优、企业绩效持续改善。

信息服务安全管理规范(标准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服务安全管理规范(标准版)

信息服务安全管理规范(标准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1目的 保护组织的信息系统被外部方访问时的安全,保证公司信息系统安全水平不会因为外部方访问、提供产品和服务而降低;及时、有效、可控的管理外部方所提供的服务质量、服务交付和安全状况,规范公司外部方服务管理相关的流程及安全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对所有访问公司信息系统外部方的安全管理,以及对外部方服务的管理。 3术语和定义 第三方服务:因业务或其它原因,对组织信息系统进行访问、操作、服务的外部组织。 4职责和权限 4.1信息安全领导办公室 负责对组织所有外部方进行统一管理;

识别外部方访问或服务时的风险; 负责对第三方访问机密信息访问的审批和管理。 4.2各部门 协助信息安全领导办公室做好对外部方服务的管理和监督。 5相关活动 5.1第三方服务需求确定 根据业务工作需要,由各部门提出第三方服务需求,并由XXX部汇总后报信息安全领导办公室审批。 服务需求内容除服务内容、水平和要求外,还应明确是否涉及访问公司的机密级信息。 5.2第三方服务安全管理 5.3.1公司与第三方服务方应签订相关服务协议,在协议中明确服务内容、服务水平、信息安全要求等内容。 5.3.2对组织的秘密信息一般不允许外部方进行访问。特殊情况下,必须经信息安全领导办公室审核后,经副总经理批准后方可访问。 在新建、改建、扩建信息系统时,如确需对公司的信息系统进行访问,应由接待部门提出申请,经信息安全领导办公室批准后,仅限访问公司的内部(含)以下内部的信息。

组织管理原则

组织管理原则 一、组织的概述 (一)组织的定义:人们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相互结合、确定职位、明确责任与义务、分工合作、协调行动的人工系统及其运转过程。 (二)组织的特征 组织必须有一个共同的目标。 组织要有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 组织包括不同层次的分工与合作。 组织的功能在于协调人们的活动去实现共同的目标。 (三)组织的四层次 决策层:领导对近期与远期的计划与决策项目选择。 控制层:高层管理者(领导班子)对各部门建立有效的控制体系。 管理层:(从高层到各中层干部)知道自己的职责与权力是什么,发挥其管理作用。 经营层:经营层(各部门)执行决策,动员全体人员完成组织的总体目标。 二、组织管理原则 任何社会活动都应是有组织的活动,任何组织都有一个与其功能与目标相适应的组织机构及其设置原则。尽管由于客观条件和所承受的任务不同,不同层次的企业其具体的社会职能有所侧重和差异,但组织设置的科学合理与否,直接关系着组织的功能能否有效发挥,组织管理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 1、任务目标原则 任何组织都有特定的任务和目标,每个组织及其组成部分,都应当与这一目标相关联;组织的调整、增加、合并或取消,都应该以能否实现目标为标准。做到分工合理,协作明确。每个部门及员工的工作范围、相互关系、协作方法、权利责任等,都应有明确规定。 2、因人设岗与因事设岗辩证使用的原则

从管理学的角度讲,因事设岗是正确的,而因人设岗是不科学的。但是,事实上中国的很多企业都是在采用因人设岗的原则。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一些咨询公司为客户按照“因事设岗”原则设计的组织结构遭到了失败。而一些公司灵活运用“因人设岗”取得了成功。 ⑴对于高层岗位要采用因人设岗原则。因为高层管理人员,属于职业经理人阶层。可以说这个阶层在中国还没有真正地形成,属于稀缺资源,企业能够找到完全适合自己的人才是非常困难的。如果一个公司无法从人才市场上招聘到合适的管理者,咨询公司提供的科学规范的因事设岗方案就无法推行下去。 ⑵为了留住核心竞争力人才(一般是高级技术人才或高级专业人才),可以采用因人设岗原则。 ⑶一旦组织的高层人员老化,为了及时培养接班人可以采用因人设岗原则。 ⑷对于普通岗位来说,可选择的余地就大很多了,采取因事设岗位、或因岗位而择人,问题不大。 总之,不要片面地强调因事设岗,尤其是高层管理岗位,片面地强调了因事设岗位会脱离大多数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在设岗位的时候,尤其是高层管理岗位的时候,不但需要考虑企业的需求情况,还需要考虑人才市场的供给情况,这对于实力不强的中小公司更应如此。不要片面地理解理论,只有将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找到一条真正适合中国企业的发展之路。 3、集权和分权相结合原则 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是辩证统一,一般表现为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权到什么程度,应该以不妨碍下级积极性为限;分权到什么程度,应该以上级不失去对下级的有效控制为限。分权要使结果可控,必须有控制系统辅助,可以使授权的上级放心分权,做到“用人不疑”,也可以防止受权者不滥用权力,保证分权能达到预期效果。特别是地域范围很广的驻外机构,一定要在总部设立控制系统,才不会出现管理失控现象。 4、命令统一原则 从管理的常识来看,一定要避免多头领导,做到统一指挥。实质也就是要进行统一领导,消除多头领导和无人负责现象。但有些时候,有些特殊部门、特殊岗位则要采用双重领导机制。

创新改善管理规定

创新、改善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调动广大员工献计献策的积极性,不断推动公司的发展与创新,减少浪费,节约成本,特制订本管理规定。 二、范围:公司所有员工。 三、权责: 1、行政中心负责制度的制定、修正,以及小发明、小改善、小点子征集、验证、实施与奖励; 2、各单位、部门负责组织人员,积极提交小发明、小改善、小点子并进行协助实施、验证; 3、与提案相关的分厂厂长及部门主管负责对提案进行专项跟踪、落实和执行; 4、总经理负责对制度的核准及奖励的审批。 四、具体内容: 1、公司所有员工,都有义务和权利参与公司的小发明、小改善、小创新、小改革、小点子的管理活动,并积极响应。内容不限,例如管理和流程的规范、操作方法和工艺流程的改进、设备改造、新技术和新产品引进、产品的创新设计和改善等等,凡认为有改善空间的,能推动公司发展的都可以提出。 2、提案可以通过短信、OA、邮箱、书面等方式上报。提报时应注明本人姓名、部门、联系方式,提报事项,要内容明确、表述清晰。对于改善、创新型事项要指出问题点,有解决方案及预期效果等。 3、小发明、小改善、小点子,若属于本部门的创新事项,经部门负责人审核后报行政中心,若属于跨部门或其他部门的创新事项,可以直接交到行政中心,无需逐级审批。提交时行政中心做好登记,以便回复。(涉及薪酬待遇、工作关系、食宿等个人利益的意见或建议,不在本制度范围之内,可另案处理。) 4、行政中心接到小发明、小改善、小点子后,根据内容进行整理归类,并召集相关人员对接,评估提案情况(已经实施或重复的提案以最先提出者为申报人),并在3个工作日内给以明确回复。 5、对于采纳的小发明、小改善、小点子,根据实施的难易程度及经费投入情况,确定是否需要立项:(1)内容单一,涉及单个部门,无需经费投入,一周内可以完成的,不需立项,只需将提案提交行政中心进行备案,行政中心对改善前后的状况进行评估确认即可。 (2)内容相对复杂,需要经费投入,时间周期在一周以上,需多个部门配合的事项,行政中心接到提案后需立项,并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评估,评估后将评估意见提交总经理审批,经审批通过后才能实施。6、小发明、小改善、小点子一经采纳,根据实施效果,给予相应奖励,具体奖励标准见《改善创新收益与激励标准》 7、实施效果的评定,由实施单位/部门进行填写,经部门负责人、分管领导确认后,行政中心负责复核及实施奖励。 8、每月20日,行政中心汇总当月小发明、小改善、小点子的采纳数量及奖励金额,统一做表,报公司审批,批准后的名单及事例通过OA进行发布,奖金随月度工资进行发放。 9、行政中心每月对提出小发明、小改善、小点子的员工进行宣传报道,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和热情。 10、年终行政中心对全年的小发明、小改善进行汇总,根据提案数量和收益,评选出个人一、二、三等奖和团队一、二等奖,并分别进行表彰和奖励。 五、本规定自批准之日开始执行。 六、附件: 1、《创新改善申报表》; 2、《改善创新收益与激励标准》 xxxxxxxxx有限公司 二O一四年十月二十八日 拟制:审核:批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