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副粘病毒病的临床表现

鹅副粘病毒病的临床表现

鹅副粘病毒病的临床表现

鹅副粘病毒病的临床表现:

鹅副粘病毒病的病原是副粘病毒科病毒,各种鹅都易感,本病常年流行。最小发病日龄为3日龄,最大可达300日龄,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随着日龄的增长有所下降。

1.临床症状

患病初期拉白色稀粪,后呈水样,带暗红、黄色或绿色。精神不振,羽毛蓬松,两肢无力而蹲地,食欲减少或完全不吃食,种鹅停止产蛋但饮水增加,有时健康的鹅吃食时突然死亡。

2.剖检变化

主要变化是脾脏和肝脏肿大且瘀血;十二指肠、回肠、盲肠及直肠、泄殖腔粘膜有散在性大小不一的淡黄色或灰白色纤维性结痂,剥离结痂可见出血或溃疡。

3.防制措施

①种鹅免疫接种后备种鹅在雏鹅8~11天或稍大龄时进行首次免疫接种,种鹅产蛋前2周进行第二次接种,剂量与前一次相同,免疫期6个月。

②商品鹅免疫接种雏鹅7~9日龄,进行免疫接种,免疫期2个月。

③高免血清治疗凡感染鹅副粘病毒病的鹅群,用高免血清注射紧急治疗,发病鹅每只皮下注射0.8~1毫升。

④环境严格消毒对养鹅基地及用具等均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杜绝传染来源。

鹅常见29种传染性疾病技术资料

鹅常见29种传染性疾病技术资料(与养鹅人共免) 61.157.135.* 1楼 1小鹅瘟 2鹅副粘病毒病 3雏鹅病毒性肠炎 4小鹅流行性感冒 5鹅大肠杆菌病 6鹅包涵体肝炎 7鹅鸭瘟病毒感染 8鹅传染性法氏囊病 9禽霍乱 10鹅沙门氏菌病 11葡萄球菌病 12肉毒梭菌中毒 13螺旋体病 14鹅口疮 15鹅曲霉菌病 16鹅球虫病 17鹅绦虫病

18鹅线虫病概述 19比翼线虫病 20毛滴虫病 21鹅羽虱 22维生素A缺乏症23维生素B1缺乏症24维生素D缺乏症25鹅有机磷农药中毒26鹅黄曲霉毒素中毒27鹅硬嗉病 28中暑 29脚趾脓肿

2006/05/27 00:07am IP: 已设置保密 [本文共505字节] 沧海一声笑 -* 未注册 *- 等级: 未知 信息: 威望: 未知积分: 未知 现金: 未知 存款: 未知 贷款: 未知 来自: 未知 发帖: 0 篇 精华: 0 篇 在线: 0 时 0 分 0 秒 注册: 未知 造访: 未知 复制引用回复只看我 [第 2 楼] 小鹅瘟 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病毒性传染病,病原体是一种细小病毒。该病主要侵害3—20日龄雏鹅,传染迅速,死亡率高。其特征性病变为严重的渗出性肠炎,肠粘膜脱落坏死,形成香肠样栓子,堵塞肠管。 一、病原 病原为细小病毒科、细小病毒属、鹅细小病毒。该病毒对外环境的抵抗力较强,56℃能耐受3小时,PH3时仍稳定。对一些消毒药有较强抵抗力。 二、流行病学 本病主要感染鹅,其它禽类除番鸭外,均不易感。在自然情况下,主要发生在3—20日龄的雏鹅,20日龄以上鹅发病率较低,成年鹅感染后不发病,但可成为带毒者,将病毒通过种蛋传给下一代。患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10日龄内死亡率可达100%,15日龄以上发病较为缓和,部分可自行康复。但据近年报道,发病日龄已延至30—6 0日龄,甚至有73日龄的报道。

鹅副粘病毒病认识与防治

鹅副粘病毒病的认识与防治 一、病原 我国从病鹅中分离天1株禽副粘病毒I型(现暂定名为SF02病毒株),研究表明,该病毒颗粒呈多形性,以圆形居多,有囊膜,表面有密集的纤突结构。该病毒属于APMV-I (副粘病毒I型)的基因变异强毒株。副粘病毒I型的基因组为单股负键RNA,包括6个基因:3'-NP-P-M-F-HN-L-5‘,分别编码核蛋白(NP)、磷蛋白(P)、其质蛋白(M)、融合蛋白(F)、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和高分子量蛋白(L)等6个主要多肽。F蛋白是病毒毒力的主要决定因素。该病毒与经典新城疫病毒在抗原性和致病性上发生了较大差异,现已证明为副粘病毒F基因Ⅶ型引起。目前正在对病毒特异性做研究工作。 APMV有9个血清型,即APMV-I~APMV-Ⅸ。AMPV-Ⅸ引起的相关疾病主要有鸡新城疫、鹅副粘病毒病、鸽I型副粘病毒病,这三种病的病原既为同一血清型,其核苷酸必有较高的同源性。病毒表面具有血凝素--神经氨酸酶(HN)和融合蛋白(F),它们在感染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流行特点 经调查,该病毒对鹅发病最小的仅3日龄,最大的300余日龄,发病率为16~100%,平均为60%,死亡率为30~100%,平均为40%,其中15日龄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患鹅日龄越小,发病和死亡越高,病程短,康复少。 该病毒对鸡、鸽、七彩山鸡、番鸭、鹧鸪也有100%的发病率和较高的致死率;对杂交黄鸡、鹌鹑、珍珠鸡、珍禽和野鸟等也有较高发病率和致死率。但少见同群家鸭发病,仍有待观察。 该病毒于1956年首次分离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Yucaipa 镇s,1979年被定型为副粘病毒I型(APMV-I)。我国在1997年前后发现于浙江、江苏、安徽、广东、广西、福建、吉林、山东等省、市。各种日龄的鹅均有易感性,而鹅对鸡新城疫具有抵抗力。潜伏期3~5天,病程2~5天。 三、主要症状 病初精神萎顿,眼睑红肿,流泪明显,咳嗽,呼吸困难,深沟高垒口水。主要是腹泻,拉灰白色稀为粪,随病情加剧,粪为水样或血样,带暗红色、黄色或绿色。产蛋明显下降。部分禽有甩头、扭颈、瘫痪、转圈等神经症状。

鹅免疫程序

肉(肥肝)用、蛋用及种鹅参考免疫程序 注:本免疫程序仅供参考,应根据抗体效价的测定结果及时调整。 日 龄 防 疫 疾 病 疫苗种类 剂量和用法 备 注 1~3 小鹅瘟、鹅副粘病毒病、禽流感 感三联灭活油佐剂苗0.3ml/羽,皮下注射;小鹅瘟-鹅副粘病毒二联高免血清0.5ml/羽,肌肉注射。 种蛋或雏鹅来源不明或污染严重鹅场,采用2次小鹅瘟-副粘病毒高免血清肌肉注射,3天、13天各一次,1毫升/次、只 抗体油苗同时应用,抗体可保护1~14天,油苗10~15天起效,两者恰好衔接。抗体可为高免血清或高免卵黄液。抗体内最好加入些抗菌素、氢考类药物以防注射污染及降低应激。 8~10 鹅副粘病毒病、禽流感 鹅副粘病毒-禽流感(H5、H9)二联灭活油佐剂苗0.5ml/羽,皮下注射 应用于肉(肥肝)用、蛋鹅、种鹅。 30 鹅霍乱、大肠杆菌病 鹅霍乱-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油佐剂苗1.0ml/羽,皮下注射 应用于肉(肥肝)用、蛋鹅、种鹅。大肠杆菌应为当地流行株。 35 鹅副粘病毒病、禽流感 鹅副粘病毒-禽流感(H5、H9)二联灭活油佐剂苗0.5ml/羽,皮下注射 应用于肉(肥肝)用、蛋鹅、种鹅。 45 鹅霍乱、大肠杆菌病 鹅霍乱-大肠杆菌病二联灭活油佐剂苗1.0ml/羽,皮下注射 应用于蛋鹅、种鹅。大肠杆菌应为当地流行株。 60 鹅副粘病毒病、禽流感 鹅副粘病毒-禽流感(H5、H9)二联灭活油佐剂苗0.5ml/羽,皮下注射 蛋鹅、种鹅 孵化前20日 小鹅瘟、鹅副粘病毒 病 鹅副粘病毒-小鹅瘟二联灭活油佐剂苗1.0ml/羽,皮下注射,孵化过程中每2月接种一次 种鹅。小鹅瘟亦可用弱毒疫苗。以后每年开产前均需进行一次加强免疫。

鹅病治疗死亡原因及其对策

鹅病治疗死亡原因及其对策 夏季鹅群放牧死亡原因及其对策 简介:鹅是草食水禽,喜食嫩青草,因此人们常说:“青草换肥鹅”。如采取放牧饲养,可节省精料,降低成本,所以养鹅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致富途径。但是,近些年由于牧地、水源等不断受到农药、垃圾、病... 鹅是草食水禽,喜食嫩青草,因此人们常说:“青草换肥鹅”。如采取放牧饲养,可节省精料,降低成本,所以养鹅是一条投资少、见效快、收益高的致富途径。但是,近些年由于牧地、水源等不断受到农药、垃圾、病死畜禽等有害物质的污染,使放牧鹅群出现发病或死亡,给养鹅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在几年的技术服务及门诊工作中,调查了解到夏季鹅群放牧死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现介绍如下。 死亡原因 农药及毒饵中毒 在放牧前,未进行牧地调查,不知道牧地、农田、水域等处已施农药,如有机磷、氟乙酰胺、波尔多液等。鹅采食了施过上述农药的牧草,就会引起中毒;为了灭鼠投放毒饵,由于没有按要求投放,致使鹅误食而引起中毒。 误食腐败动物尸体 由于夏秋季天气炎热,高温多雨,环境潮湿,病原菌大量繁殖,是畜禽疾病的高发期。畜禽死亡后,到处乱扔,不进行深埋或焚烧,使尸体腐败变质污染牧地与环境,鹅误食后发生感染或中毒。很易感染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引起鹅肉毒梭菌中毒等。 疾病原因 不能按要求定期接种疫苗,由于购进或孵出的雏鹅缺乏母源抗体,又没及时接种小鹅瘟、副黏病毒、鹅鸭瘟肠毒冻干苗等,致使传染病发生;由于牧地饲草或饮水被患有传染病的鹅污染,让健康鹅采食,病、健鹅同群放牧,混群饲养,均能相互传染。 药物使用不当而中毒 鹅发病后由于诊断和用药方法不当,常引起鹅中毒死亡。服药时不按说明用,而是任意加大剂量和增加服药次数,多见有磺胺药、痢菌净、抗球虫药等中毒。 各种兽害的侵袭

家禽家畜的病毒性疾病

家禽家畜的病毒性疾病 家禽家畜的病毒性疾病的危害: 1、由病毒引起的疾病在家禽传染病占有很大的比例,由其引起的动物死亡率在所有病因中居第2位,仅次于细菌,占36.8%。绝大部分病毒病为免疫抑制性疾病,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继发动物发生各种混合感染和多器官系统衰竭综合症(使整个鸡群处于免疫抑制状态;对其它病原易感,混合感染后症状、病变不典型;对特定疫苗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或不反应,造成免疫失败;整体抵抗力下降:生长迟缓,不断零星死亡;继发多重感染增多,条件性致病菌可引发严重疾病) 2、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近两年来,家禽禽流感以及禽流感继发或混合感染肾型传支、气囊炎、传染性法氏囊病、温和型新城疫发病率非常高,使家禽发病率和死亡率急剧上升,给我国家禽养殖业带来极大危害。 家禽家畜的病毒性疾病要点 (一)、关于禽流感的几个知识点: 1、目前我国禽流感病毒的感染主要以低致病力毒株(H9N2)感染为主。此病在我国已经是普遍存在,发病率、死亡率都非常严重,以后的几年中,将是养禽业必需重点防控的疾病。 2、蛋鸡群危害较重,引起严重的产蛋下降,下降幅度大于30﹪;肉鸡发病后常常混合感染肾型传支、气囊炎、传染性法氏囊病、温和型新城疫以及大肠杆菌、支原体,死亡率较高。 3、从患病鸡群中分离到的H9N2制做的油乳剂灭活疫苗只能有效防止鸡群的大量死亡和暴发,并不能阻止鸡群产蛋量的大幅度下降。

4、特征性的病变是口腔、腺胃乳头、肌胃角质膜下层和十二指肠出血。 5、此病的发生,与气温突变、湿度、应激状态、管理水平密切相关。春、秋季节多发。 (二)、鸡温和型新城疫: 1、主要临床特征是严重下痢(排绿色粘便或稀便)、呼吸道症状(如咳喘、有湿性罗音),病程较长的伴有神经症状; 2、剖检可见粘膜和浆膜出血(喉头气管粘膜充出血、可见带血粘液;指肠升攀降攀中段和回弯处的粘膜,小肠中段卵黄啼附近,盲肠末端水平连线焦点的回肠段的粘膜下集合淋巴结肿胀出血坏死,形成枣核样和堤坝样变化;素囊充气,腺胃壁增厚,乳头分泌过量,肌胃角质膜下有少量出血斑); 3、多发生于免疫鸡群,在二免前后和产蛋高峰期发生。常局限于一栋或两栋鸡舍,产蛋鸡群表现为产蛋大幅下降(剖检可见卵巢出血、卵黄破裂后可引起腹膜炎),轻度呼吸道症状以及低死亡率。 4、产蛋鸡输卵管粘膜水肿,有干酪样物;卵泡变形,破裂,泡膜充出血,。临床有瘫痪症状时,硬脑膜下小脑水肿,软化,充出血。 (三)、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1、发病特征:大批3~6周龄鸡群突然发病和“一过性”尖峰式死亡曲线,发病和临床康复都很快(5~7天),死亡集中地发生于短短的几天之内。发病的鸡精神严重萎顿(不愿走动,不食不饮)、拉白绿色、米汤样稀粪。 2、病变以法氏囊的病变最为明显(通常于感染后2~3天,由于水肿和出血,使法氏囊的体积、重量增加到2~3倍,法氏囊本身由正常的白色变为奶油样黄色胶冻状或出血),肌肉出血,肾肿大。 (四)、鸭病毒性肝炎

鹅常见病的防治

鹅常见病的防治

目录 1、小鹅瘟。 (1) 2.小鹅流行性感冒。 (1) 3.曲霉菌病。 (1) 4.鹅卵黄性腹膜炎。 (2) 5.鹅出败病。 (2) 6.绦虫病: (3) 7.鹅口疮。 (3) 8.鹅球虫病。 (3) 9.鹅裂口线虫病。 (4) 10.鹅链球菌病。 (4) 11.禽霍乱 (4) 12.鹅大肠杆菌病(蛋子瘟)。 (5) 13.副伤寒 (6) 14.鹅矛形剑带绦虫病 (6) 15.软骨病。 (7)

1、小鹅瘟。 症状:由小鹅瘟病毒引起。1-60日龄的小鹅均易发病,其中1—20日龄和30-40日龄是发病的高峰期。该病发生有周期性,死亡率30%-40%,高达70%左右。病鹅精神沉郁,吃草减少或衔草不吃,拉灰白色粪便,脱水消瘦,不能站立,滑冰样运动,一般5-8小时死亡。慢性病鹅可见蜡肠粪。 防治:①搞好孵坊和鹅舍的消毒。 ②刚孵出的雏鹅每只注射高免血清1毫升免疫,治病时皮下注射1.5毫升; ③母鹅注射鸭胚弱毒苗100倍稀释液1毫升,或鹅胚弱毒苗10 0倍稀释液给母鹅注射,500倍稀释液给小鹅滴鼻免疫。 ④鸡鸭制备的卵黄抗体每只1毫升,腿部皮下注射,防治效果达90%以上。 (5)对病鹅和同群鹅要用高免的抗小鹅瘟血清进行防治。 2.小鹅流行性感冒。 症状:由鹅流行性感冒志贺氏杆菌引起。主要危害30日龄左右的幼鹅,传染快,死亡率高。病鹅食欲减退,流鼻涕,下痢,缩头嗜睡,伏卧怕冷,不断摇头,羽毛乱,两脚瘫软无力。 防治:①注意环境清洁卫生,防寒保暖。 ②病鹅按每公斤体重用青霉素4万单位或氯霉素12-15毫克,肌注,每天2次,连用2天。 ③磺胺嘧啶片每只每次0.25毫克,1次内服;敌菌灵按鹅每公斤体重30毫克,1次内服,每天2次。 3.曲霉菌病。

鹅副粘病毒病诊治

鹅副粘病毒病诊治 鹅副粘病毒病(GPM)是由鹅副粘病毒I型(APMV-1)引起的一起急性、烈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病鹅以出现呼吸道和消化道症状为特征,不同日龄鹅对本病均易感,日龄越小越易感染,10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率和死亡率达100%。该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 1临床症状 患鹅羽毛蓬乱,眼睑红肿,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行动迟缓,缩颈,离群蹲伏于地上,呼吸困难,鼻流清亮的水样液体。鹅发病初期排灰白色稀便,后排水样粪便,粪色为绿色、墨绿色或黄色不等,病鹅体重减轻,饮水量增加。后期患鹅极度衰弱,浑身打颤,出现扭颈、甩头、单脚独立、转圈、仰头、瘫痪等神经症状,严重的衰竭死亡。 2剖检变化 病鹅气管内充满大量黏液,气管黏膜出血、充血,肺脏出血、瘀血,肺部有大小不一的淡黄色或灰白色结痂。腺胃黏膜和肌胃角质层下黏膜充血,或有大小不等的出血斑、溃疡和白色坏死灶。泄殖腔黏膜、直肠、盲肠、回肠和十二指肠有弥漫或散在的、大小不一的灰白色或淡黄色纤维素性结痂和出血斑,痂皮剥离后见出血面或溃疡灶。肠道淋巴滤泡肿胀或有溃疡,胰腺苍白、肿胀,表面有针头大小的出血点和灰白色坏死灶。肝脏肿胀,有瘀血点、坏死或灰斑。心脏冠状部有出血点,脾脏和肝脏明显肿大、充血、瘀血,有大小不一、数量不等的坏死点或坏死灶。出现神经症状的病例脑膜水肿、瘀血、充血和出血。 3诊断 3.1细菌学检查无菌采集病死鹅脾脏、肝脏、胰腺、肾脏等组织触片,采集心血涂片,革兰氏染色和瑞氏染色后镜检,结果均未发现细菌。 上述病料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马丁肉汤培养基和麦康凯平板,置37℃恒温箱中培养24~48h,结果未见细菌生长。 3.2病毒分离将无菌采集的胰脏、脾脏、肝脏、脑等组织混合后充分剪碎,研磨,再按1∶5的比例加入灭菌生理盐水进行稀释,并以10000r/min 离心20min后,取上清液,每1mL加入链霉素和青霉素各2000IU混匀,置4℃冰箱中过夜备用。 3.3鸡胚接种将处理好的上清液经尿囊腔分别接种于11日龄SPF鸡胚,每胚接种0.2mL,并于37℃继续孵育。 接种鸡胚一般在接种后36~48h发生死亡,无菌收集死亡鸡胚的尿囊液,冷冻保存,作为病毒检测毒和传代毒。 3.4凝集试验(HA)和凝集抑制试验(HI)副粘病毒具有血凝性的特点,可以凝结多种动物的红细胞,其中对鹅、鸭、鸡、鸽等禽类红细胞的血凝价较高。 用1%健康鸡的红细胞悬液对收集的鹅胚病毒液做红细胞凝集试验,同时 杨金生,李琳,刘云志,宫江 (吉林省畜牧兽医科学研究院,吉林长春130062) 中图分类号:S835.5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1-8964(2019)04-0051-02 收稿日期:2019-02-28(下转第54页) 51

鹅副黏病毒病,鹅副粘病毒病,鹅副粘病毒用什么药

鹅副黏病毒病,鹅副粘病毒病,鹅副粘病毒用什么药 鹅副黏病毒病也叫作鹅新城疫,它的发病特点是日龄越小,发病率越高,严重影响养鹅户的经济收益,如果养殖的鹅发病,要及时采取措施治理。 预防和治疗鹅副粘病,就用东方健的禽益健,东方禽益健治疗鹅副粘病效果显著。 一、什么是鹅副黏病毒病(鹅新城疫) 鹅副黏病毒病是由副粘病毒科禽副粘病毒(APMV)引起鹅的一种以消化道病理变化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对鹅的危害较大,常引起大批死亡,雏鹅死亡率可达90%以上,给养鹅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鹅副黏病毒病(鹅新城疫)的特点 一年四季均可流行,各种日龄和各品种的鹅群均有高度易感性。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尤其以15日龄以内的雏鹅,发病和死亡率可高达90%以上; 三、诊断要点 类别:各日龄易感 外观:扭颈转圈仰头、饮水量增加、口流粘液、单脚提起 呼吸道:偶见呼吸困难 肠道:初期拉白色稀粪,后呈水样,带暗红、黄色或绿色。 解剖:消化道粘膜坏死、溃疡、结痂、假膜,偶见肠道栓子;脾脏胰腺白色坏死

其它:采食量下降、脱水消瘦 四、临床症状 1、病鹅精神沉郁,无力常蹲地,少食或不食,体重减轻消瘦脱水,但饮水量增加,严重者口腔流出液体;初期拉白色稀粪,后呈水样,带暗红、黄色或绿色。 2、后期出现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 3、10日龄左右雏鹅常出现甩头、咳嗽现象。 五、解剖症状 1、病理变化特征是脾脏和胰腺呈现灰白色坏死灶,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 2、消化道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常有散在的淡黄色豆大小坏死性假膜、溃疡、结痂,剥离后呈溃疡面,偶见肠道栓子。 六、预防措施 1、加强消毒,同时鹅群必须与鸡群分开饲养,不准混养,避免相互传染。 2、种鹅产蛋前2周进行,胸部注射0.5ml鹅副粘病毒灭活疫苗或多价苗。 3、母鹅未经免疫和经过免疫的雏鹅,分别在2-7天和15-20天进行胸部注射 0.3-0.5ml鹅副粘病毒灭活疫苗或多价苗。 七、危害 1、各日龄均发,发病急,死亡及高。

鹅常见病

鹅常见病 一、小鹅瘟 该病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鹅表现为精神萎顿、废食、下痢以及共济失调等症状。一般出壳3-5天已发生,可以蔓延全群,1月龄以后的鹅一般不会发生。典型的病理变化为小肠形成栓子堵塞肠道。 (一)症状:该病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3种病型。(1)最急性型:不明原因突然死亡。多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雏鹅。(2)急性型有精神萎顿、废食、严重下痢、排黄白或黄绿色水便等现象,病程多1-2天,临死前出现神经症状,多发生于1-2周龄的雏鹅。(3)亚急性型:多发生于2周以上的鹅群,有精神差、不吃、下痢水便等现象。一部分鹅会自愈。 (二)病理变化:主要病理变化在小肠,死于最急性的鹅小肠只出现肠粘膜充血、出 血等败血症现象。死于急性或亚急性型的鹅小肠里有大量渗出物形成的带状假膜,呈栓子样管状物堵住小肠后段,使后段小肠状如香肠。 (三)防治措施:(1)在种鹅产蛋前1个月左右连用两次小鹅瘟疫苗,使种蛋中含有母源抗体,从而使雏鹅产生被动免疫。(2)如果种鹅没有注射小鹅瘟疫苗,对刚出壳的小鹅要注射弱毒苗。对种鹅已经接种的,根据当地疫情发生情况也酌情注射弱毒苗。(3)对病鹅和同群鹅要用高免的抗小鹅瘟血清进行防治。 二、禽霍乱

禽霍乱是家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疾病,又叫出败。是禽巴氏杆菌引起的,鹅也易得。多发生于秋季在鹅性成熟时期,如果预防措施不当,在疫区每年都会发生。 (一)症状:该病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和慢性型3种。(1)最急性型:不明原因突然死亡多在流行初期。(2)急性型:病鹅闭目泉立,不敢下水,饮水增多,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下痢稀便似草绿色,体温在41-43℃,病程2-3天,很快死亡。(3)慢性型:多发生在该病流行后期,鹅只消瘦、拉稀,有关节炎症状。 (二)病理变化:最急性型病变不明显。急性型、慢性型心外膜、心冠沟处有出血点,肠道有充血、出血。 (三)防治措施:(1)疫区应在该病流行之前彻底消毒,尽量避免该病再度发生。(2)发现疫情及时治疗。磺胺类药物、喹乙醇及抗生素类药物都有良好效果。一般用0.02%的复方新诺明拌饲料,再用青霉素、链霉素合剂肌肉注射3-4天,每天2次基本可以控制该病。 三、鹅流行感冒 鹅流行性感冒简称鹅流感,主要发生于雏鹅。大多是因为气候突然变化,饲养管理不善,小鹅受寒而感染。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由于小鹅抗病力差,所以死亡率较高。 (一)症状:病鹅表现为精神萎顿,食欲不振,雏鹅打堆,流鼻涕,呼吸困难并摇头,甩

_鸭副粘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第26卷 第2期 中 国 预 防 兽 医 学 报 Vol.26,No.2 2004年3月 Chinese Journal of Preventive Veterinary Medicine Mar.2004 鸭副粘病毒的分离与初步鉴定 陈少莺,胡奇林,陈仕龙,程晓霞,吴南洋,林锋强,朱小丽,程由铨 (福建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 摘要:从疑为流感的病死鸭肝、脾和肾脏中分离到1株病毒,该病毒能凝集鸽红细胞,并能被康复鸭血清、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抑制,但不能被EDS、禽流感H5、H7、H9血清抑制;电镜观察见到形态不规则、囊膜表面具有密集纤突的病毒粒子,直径100~200n m。部分生物学特性表明:该分离毒具有较强的毒力,其对鸡胚和番鸭胚的最小致死量的平均致死时间(MDT)为43.6和48.6h;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和番鸭胚成纤维细胞均能引起细胞病变,且该病变能被康复鸭血清、新城疫标准阳性血清中和,而不能被GPV、MPV、H5、EDS血清所中和。人工感染1日龄雏番鸭和50日龄鸡均可发病并能回收到病毒。上述结果初步表明该分离毒为鸭副粘病毒。 关键词:鸭副粘病毒; 分离; 鉴定 中图分类号:S852.65+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_0589(2004)02_0118_03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duck paramyxovirus CHEN Shao_ying,HU Qi_lin,C HEN Shi_long,CHENG Xiao_xia,WU Nan_yang,LIN Feng_qiang,ZHU Xiao_li,C HENG You_q uan (Ins ti tute of Ani mal Hus bandry and Veterinary M edicine,FuJian Academy of Agricul tural Sci ences,Fuz hou,350013,China) Abstract:One isolated virus was got from the liver,spleen and kidney of ducks wi th suspicions of duck Influenza.The isolate was able to agglu tinate pigeon haemocytes and inhibited by sera of recovered duck and sera agai ns t 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But it didn t inhibited by sera of H5、H7、H9、EDS.The isolate possessed irregulated_shape and enveloped wi th lots of peplomeres about100__ 200n m in diameter under electronic_microscopy.The detection of biological property showed that the isolate was very virulen t,its MDT to chicken embryo and Muscovy duck embryo were43.6hrs and48.6hrs;and the isolate propagated in muscovy duck embryo fibroblast (MDEF)and chicken embryo fibroblas t(CE F)and caused to cytopathogenic effect(CPE),and the CPE were neutralized by sera of re covered duck and sera against NDV and didn t neutralized by sera of GPV,MPV,H5,EDS.The one_day_old Muscovy d ucks and50_day_ old chicks inoculated with the isolate showed disease,and the isolate was recovered from the tissues of these ducks and chicks.These re sults suggested that the isolate was duck paramyxovirus. Key words:duck paramyxoviru; isolation; identification 2002年3月,福州郊县某鸭场饲养的2500多羽半番鸭发生一种以拉白色稀粪、肝出血、脾黄白色坏死点和胰腺出血等为特征的疫病,发病率40%左右,病死率约25%左右,疑为鸭流感,但应用抗菌素、抗流感药物和各种高免抗体均未能控制病情,为确诊该病,故采集病料进行病原分离和鉴定。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 料 番鸭胚、鸡胚、雏番鸭、鸡等均来自非疫区;新城疫标准强毒F48E8株及阳性血清、减蛋综合征阳性血清,均购自中国兽药监察所;禽流 作者简介:陈少莺(1962~),女,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畜禽病毒病及免疫防制研究. 收稿日期:2003-05-22感琼扩抗原及抗体、禽流感H5、H7和H9标准HI 抗原及抗体,均购自哈尔滨兽医研究所;鹅细小病毒(GPV)、番鸭细小病毒(MPV)、鸭病毒性肝炎阳性血清系本室自制并保存。 1.2 病毒分离 1.2.1 病料处理:取病鸭的肝、脾、肾,剪碎研磨,以Hank s液制成1 5匀浆,加双抗各1000U, 4 过夜,冻融3次,7000r/min离心10min,取上清供接种材料。 1.2.2 病毒分离:取处理的病料上清液经尿囊腔接种13日龄番鸭胚各3枚,0.1mL/枚,37 孵化,每日观察,弃去24h内的死胚,收取24~96h 的死胚或活胚,置4 过夜后,收获番鸭胚尿囊液,并观察胚胎病变。 1.3 血清学鉴定 1.3.1 血凝价(HA)测定:按常规方法测定鸡胚、

常见鹅病症状及防治

常见鹅病症状及防治 1、鹅白痢 主要症状是雏鹅排白色稀便,有糊肛现象(粪便在*周围)。一旦发现必须积极治疗,负责容易大批死亡,使用新华痢康+氟甲康、阿孢玉奇、替米考星等2-3种药品联合抗菌增效剂(TMP或DVD),如果效果不理想,立即加大联合用药剂量,不得延误时间。 2、鹅流感 主要发生于雏鹅,大多因育雏室温度忽高忽低或气温突变而致。病鹅精神不好、食欲不振、挤成一堆、流鼻涕、摇头晃脑,治疗不利则死亡。治疗方法是病鹅群肌注青霉素+病毒唑,饮水中加金刚烷胺。 3、禽霍乱 也叫巴氏杆菌病、禽出败、摇头瘟,病鹅闭目呆立、沉郁、离群、食欲减少或废绝、呼吸困难、腹泻、下痢粪便呈草绿色,体温高达41-43℃,发病2-3天死亡;剖检死、病鹅可见全身出血性变化,皮下结缔组织,整个肠道以及实质器官如肝、心、脾、肾等出血。最有特征的病变是心脏和肝脏:心冠脂肪和心内、外膜出血,出血可以是点状,也可以由出血点融合成为出血斑;肝脏表面有许多针尖至针头大小的白色环死点。立即注射青霉素链霉素,每公斤体重各用10-20

万单位,一天2次;敌菌净、氟苯尼考饮水。 4、浆膜炎 呼吸困难,眼和鼻孔分泌物增多,下痢、运动失调和抽搐、斜颈,肺部斑点。防雨淋日晒、防寒冷等应激以及营养不足等,特别注意防惊吓。多种抗菌药对传染性浆膜炎都有疗效。 5、曲霉菌病 食入发霉的饲料或垫料等霉变,张口吸气时,呼吸困难,排灰白色稀粪,在肺部气囊表面有黄豆料大小、灰白色硬霉菌结节。硫酸铜1:3000倍饮水,维生素B1,维生素B2,0.1%饮水,制霉菌素口服或拌料。 6、风湿症 又称“风脚病”,将雏鹅的脚掌叉剪开,挤出污血,放入人尿中浸泡5分钟即愈。 7、副伤寒 10日龄的雏鹅最易感染,表现不吃食、口干喘气、颤抖、拉稀粪便、头往后仰、痉挛抽搐、最后倒地死亡。治疗此病可选磺胺嘧啶按0.5%的比例拌入粉料中连续喂8天。 8、球虫病 该病主要危害3周龄至3月龄的鹅,预防应集中于20-90日龄,可在每公斤饲料加入氯苯胍50毫克,(治疗量用100毫克)连用10天。

鹅副粘病毒症状图片.doc

鹅副粘病毒症状图片 概述:鹅副粘病毒病对各年龄鹅都具有较强的易感性,日龄愈小,发病率、死亡率愈高,雏鹅发病后常引起死亡。不同品种的鹅均可感染致病。对鸡也有较强的易感性。发生该病的鹅群,其附近尚未接种疫苗的鸡也感染发病死亡。该病无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常引起地方性流行。鹅副粘病毒病临床症状 本病的潜伏期一般为3~5天,日龄小的雏鹅2~3天,日龄大的鹅3~6天。 病鹅精神萎顿、缩头垂翅、食欲不振或废绝,口渴、饮水量增加,排稀白色或绿色稀粪,行走无力,不愿下水或浮在水面,随水漂游;喜卧,成年病鹅有时将头插于翅下,严重者口流水样液体。部分病鹅出现扭颈、转圈、仰头等神经症状,少数病鹅发病时有甩头、咳嗽等呼吸道症状。雏鹅常常在发病后1~3天死亡,青年鹅和成处鹅病程稍长,一般为3~5天。 鹅副粘病毒病剖检症状 剖检病死鹅,发现机体脱水,眼球下陷,脚蹼常干燥。肝轻度肿大、淤血,少数有散在坏死灶,胆囊充盈,脾轻度肿大,有芝麻大的坏死灶。成年病鹅肌胃内空虚,肌胃角质膜呈棕黑色或淡墨绿色,易脱落,角质膜下常常有出血斑或溃疡灶,肠道黏膜有不同程度的出血,

空肠和回肠黏膜常见散在性青豆大小的淡黄色隆起痂块,剥离后出现出血面和溃疡灶,偶尔波及直肠黏膜;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少数病例盲肠黏膜出血,有少量隆起的小痂块。偶见少数病例食道黏膜有少量芝麻大白色假膜。具有神经症状的病死鹅,脑血管充血。 鹅副粘病毒与小鹅瘟的区别 鹅副粘病毒对雏鹅与成鹅都易感,出壳后3日龄开始发病,10-18日龄达到高峰期,且病程短,死亡率高达90%以上,甚至100%,随着日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降低,死亡率一般为8-15%,也可以高达40%以上;小鹅瘟主要是雏鹅易感,发生于出壳后3-25日龄雏鹅,为流行高峰期,35-45日龄的鹅也有发病死亡,一般病程较长,且多数病鹅症状较轻,最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出现在10日龄前后的雏鹅,死亡率可高达95-100%,一般为40-80%。鹅副粘病毒消化道的病理变化比较明显,肠道粘膜上皮坏死脱落,渗出的纤维素一起形成假膜,将肠内容物包裹,阻塞畅腔致肠道外极大膨大,触之有坚实感,与小鹅瘟病的“香肠样”病变极为相似。但鹅副粘病毒形成的肠道“香肠样”膨大部长度与小鹅瘟形成的要长,通常为15-20厘米。 鹅副粘病毒病的诊断 1、根据以上临床症状和剖检症状做初步判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