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指导意见

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指导意见
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指导意见

附件1

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

建设指导意见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建设规划》要求,为明确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要求,指导建设单位开展建设工作,发挥最大投资效益,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指导意见所称重点中医医院,是指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中医药局组织遴选并重点支持建设的省市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下同)。

第三条重点中医医院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发挥特色、创新机制,优化拓展中医医院功能布局,促进临床科研有机结合,全面提升中医医院临床服务水平与传承创新能力,支持重点民族医项目建设,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弘扬中医药文化,带动和推进全国及区域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

第四条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依托区域乃至全国有影响力、中医药特色优势明显、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综合实力强的中医医院,进一步强化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能力,

探索中医临床学术发展路径,培育高水平中医临床人才,创新中医临床诊疗模式,完善传承创新支撑条件,使之成为全国及区域重大疑难疾病中医药诊疗中心、中医药学术传承与人才培养中心、中医药成果转化推广中心。

第二章具体建设目标

第五条通过建设,使建设单位达到:功能布局优化、设施设备先进、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优良、中医药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模式机制创新、适应群众需求,具有很强的中医临床服务能力和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成为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中发挥龙头作用的中医医院。

第六条通过建设和相关项目的实施,每个建设单位预期取得以下成果:

(一)重点建设4个中医药(含民族医药)特色优势明显和社会急需的重点专科,专科诊疗重大疑难疾病的水平和临床疗效达到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并形成可推广的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二)建立完善中医临床传承创新平台,形成临床科研有机结合机制,大幅提升中医临床研究能力与水平。

(三)通过开展多专业联合诊疗、中医综合治疗、经典病房等探索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医诊疗模式。

(四)建成中医医疗技术中心,挖掘、整理、评估、优化、创新、推广一批安全有效的中医医疗技术。

(五)全面提高中药检验、个体化用药、煎药、制剂等中药药事服务能力,开发一批疗效确切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

(六)培养形成一支中医思维能力强、中医诊疗水平高、中医临床疗效好的中医药人才队伍。

(七)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能力明显提升,在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中医药“走出去”。

第三章建设内容

第七条重点中医医院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在建设单位原有基础上,按照填平补齐原则,重点加强中医重点专科、中医养生保健与康复、中医诊疗模式创新、中医医疗技术、中药药事服务、人才培养能力、临床科研能力以及信息化等建设,进一步完善相关业务用房、设施设备配置,全面提升中医医院传承创新能力。

第八条业务用房主要包括医疗业务用房、医疗辅助用房、科研用房以及临床教学用房等。参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06-2008)、《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指导意见》(发改社会〔2009〕664号),适当拓展中医医院传承创新能力功能布局,建设单位医疗业务用房原则上控制在95平方米/床,其他单列项目面积原则上控制在24000平方米以内。

第九条中医药特色设施建设要满足开展和支撑中医药传承创新的需要,基本设置与构成应符合表一的要求。

表一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中医药特色设施

中医特色用房面积(平方米)

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工作室(包括名老中医诊室、

1000(100*10个)

示教室、资料室等)

治未病中心(包括体质辨识区、健康咨询指导区、

800

健康干预区、健康宣教区、健康管理区等)

中医康复区(传统康复方法治疗区、物理治疗区、

1200

作业疗法区等)

中医经典病房(≥30张病床,并设置中药煎煮区、

1000

中医综合治疗室、急危重症中医加强监护单元等)

2000(含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中医医疗技术中心(含门诊中医综合治疗区)

1000)

病房中医综合治疗室900(30*30个)

中药制剂室3000

中药临方加工室300

中药饮片质量检测室200

总计10400

第十条重点中医医院建设设备配置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一般医疗设备应按《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中的三级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执行。

(二)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应根据实际需要和财力的可能并按有关规定合理配置。

(三)重点专科所需特殊诊疗设备应保证专科的需要。

(四)中药储藏、炮制、加工、调剂、制剂等设备按《医

院中药房基本标准》配置,并根据具体工作需求适当增补中药饮片质量检测、炮制加工、制剂、煎煮等相关设备。

第十一条在满足基本设备配置的情况下,甲类和乙类大型医用设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其他重点装备按照填平补齐的原则自行选配。

第十二条重点中医医院应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每个重点专科应至少设立1个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

(一)每个重点中医医院应重点建设至少4个重点专科,包括中医药特色优势明显、涵盖重大疑难疾病的心血管、脑病、肿瘤、急诊、重症医学等中医重点专科以及社会急需的妇科、儿科、外科、老年病科、神志病科、康复科等专科。每个重点专科病床数应≥80张,床位使用率达到93%以上。

(二)每个重点专科应确定至少3个以提高急危重症、疑难病种解决能力为导向的主攻优势病种,依据主攻优势病种建设需求,配备相应的场地、设备、人员等支撑条件,推动病种诊疗经验总结,形成可推广的中医诊疗方案并不断优化。

(三)重点专科应对专科学术带头人、专科学术继承人和专科技术骨干等开展培养,包括外出学习、出国培训、进修、承办本专科继续教育等。

(四)重点专科应根据本专科实际情况和临床科研需求,设立集临床医疗服务、临床科学研究、疾病康复管理、信息

数据采集为一体的科研门诊和科研病房。

第十三条重点中医医院应开展治未病中心建设,设置健康状态信息采集与辨识评估区域、健康咨询与指导区域、健康干预区域、健康宣教区域、健康管理区域等,组织架构、人员队伍、设备配置、项目技术等达到《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建设与管理指南(修订版)》要求,业务用房面积应≥800平方米。

第十四条重点中医医院应加强中医慢病管理,以中医整体观与养生观为指导,探索形成包括慢病整体状态评估、慢病综合治疗、慢病中医养生宣教等方面的慢病防治方案。

第十五条重点中医医院应加强中医康复区建设,设置传统康复方法治疗区、物理治疗区、作业疗法区等,提供急性期康复诊疗、疑难重症康复训练、指导服务,人员队伍、设备配置、技术疗法等达到《中医医院康复科建设与管理指南》建设要求,业务用房面积应≥1200平方米。

第十六条重点中医医院应开展多专业联合诊疗模式、中医综合治疗模式、中医经典病房等建设与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医诊疗模式。

(一)多专业联合诊疗模式应围绕中医优势病种,有效整合与疾病全过程诊疗相关的各专业优势资源,加强学科之间、中西医之间、科室之间互联互通、优势互补,制定实施疾病综合诊疗方案,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提高诊疗效率

和医疗服务质量。

(二)中医综合治疗模式应围绕病种中医药诊疗的各优势环节,探索针药联用、药物与非药物疗法联用、内治法与外治法联用等整体、优化治疗方案,在合理使用中医药技术方法的基础上提高中医临床疗效。每个临床科室应设置中医综合治疗室,每个中医综合治疗室业务用房面积应≥30平方米,设备配置达到中医医院中医综合治疗室建设要求。

(三)中医经典病房应在充分风险评估及有效生命支持的基础上,运用经典中医理论与名老中医经验指导临床,以中医主导治疗疑难危重病症。中医经典病房病床数应≥30张,选择3-5个急危重疑难病作为主攻病种,在一般病房设置的基础上增设中药煎煮区、中医综合治疗室、急危重症监护单元等区域。

第十七条重点中医医院应加强中医医疗技术中心建设。

(一)中医医疗技术中心应开展中医药诊疗技术和民间诊疗技术的挖掘、整理和评估,在临床验证的基础上进行优化、创新,形成新的中医医疗技术及操作方案,并在临床积极推广应用,传承创新中医医疗技术。

(二)中医医疗技术中心应包含技术资料整理区、技术验证评价区、技术推广区(示教室)、技术应用区(中医综合治疗区)等,业务用房面积应≥2000平方米。技术应用区

主要开展各中医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临床评价等工作,业务用房面积应≥1000平方米,人员及设备配置达到中医医院中医综合治疗区建设要求。

第十八条重点中医医院应加强中药煎药室、中药制剂室、中药临方加工室、中药饮片质量检测室等中药药事服务能力建设。

(一)中药煎药室应达到《医疗机构中药煎药室管理规范》要求,满足中医诊疗需求,提供及时、优质的中药煎煮服务。

(二)中药制剂室应设置中药材处理、提取、浓缩区,制剂生产区,制剂质量检测区等,业务用房面积应满足中药制剂研发、生产需要。

(三)中药临方加工室应挖掘、整理、传承中药炮制技术和传统中药加工方法,为临床实践提供中药临方炮制服务和个体化中药加工服务,中药临方加工室业务用房面积应≥300平方米。

(四)中药饮片质量检测室应配备相应设备设施,开展中药饮片性状、显微、理化、薄层鉴别等检测,业务用房面积应≥200平方米。

第十九条重点中医医院应加强人才培养能力建设。

(一)每个重点中医医院应重点建设至少10个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强化中医药师承教育,总结继承名老

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并形成相应的诊疗方案,推动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转化为临床能力,培养中医药传承人才。

(二)重点中医医院应重点建设至少2个中医药重点学科,加强中医临床、中药、护理等骨干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培养与使用,包括人才引进、进修、参加省级以上人才培养专项、继续教育等。

(三)重点中医医院应积极承担中医临床教学、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等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提供必备的示教室、实训室及实训设备,建立相对稳定的临床带教师资队伍,临床教学用房面积≥2000平方米。

(四)重点中医医院应主动承接省级以上中医药人才培养专项、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外单位进修等培训工作,发挥重点中医医院示范、辐射作用。每个重点中医医院每年承办省级以上中医药继续教育项目应不少于5项。

第二十条重点中医医院应推动临床科研一体化建设,组建多学科协作的创新团队,打造高水平、开放的临床研究平台和成果转化推广平台,提高中医药临床科研创新能力,促进科研成果临床应用。

(一)重点中医医院应建立临床疗效评价体系,注重中医整体、综合、动态与多样性等特点的全面评价,基于真实世界中医诊疗活动的疗效研究,发现创新型的有效诊疗技术和规律。

(二)重点中医医院应开展临床科研信息一体化系统建设,提升临床科研信息化、网络化水平,开发临床诊疗信息全程收集、整理和分析功能,实现临床科研信息共享。

(三)重点中医医院应加强符合中医药特点和中国传统的伦理平台建设,推进中医药临床研究伦理审查体系建设,开展中医药研究伦理审查体系认证(CAP认证)工作。

(四)重点中医医院应推进中心实验室、生物样本库等临床科研技术平台建设,获取海量数据和高级别的循证证据,实现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之间转化,提升中医研究内涵。

第二十一条重点中医医院应加强信息化建设,整体提高中医临床研究能力与效率。

(一)重点中医医院应根据《中医医院信息系统基本功能规范》,在满足基本应用的信息系统基础上,建立各应用系统间互联互通、数据共享的中医药数据储存中心,建成中医药数据集成平台。

(二)重点中医医院应开展中医药古籍文献系统、中医药理论创新支持系统、名老中医传承信息系统、治未病管理信息系统、养生保健管理信息系统、中医药健康管理信息系统等建设,实现中医药知识的挖掘、整理、应用与评价,建成中医药传承创新服务平台。

(三)重点中医医院应加强中医临床实践数据化与复杂海量临床数据采集、管理和利用,建成临床科研信息共享平

台,形成中医临床多维数据仓库,实现数据挖掘功能。

第四章建设要求

第二十二条制定总体规划。建设单位应根据国家、区域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及本指导意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建设计划和实施方案,保证建设顺利实施。

第二十三条完善基本条件。通过新建、改扩建医疗、科研、教学及其辅助用房,使面积和功能结构达到国家有关标准,并满足中医药传承创新需要。配齐用于传承创新所必需的诊疗设备、研究设备、辅助设施等。

第二十四条落实重点任务。在加强基本条件建设的同时,围绕提升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能力、创新中医药临床诊疗模式、整理总结提升中医医疗技术、提升中医药临床科研能力、加强中药药事服务能力等方面的重点任务加强建设,全面提升中医医院临床服务能力,实现临床科研有机结合,满足中医药传承创新需要。

第二十五条整合优势资源。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要积极整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临床科研项目等优势资源,以提高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为目标,形成建设合力,提升建设

成效。

第二十六条创新管理机制。要探索中医药传承创新的组织管理模式和机制,建立院长牵头、相关职能部门和业务科室参与的相对稳定的组织管理结构,完善激励机制和综合考评制度,为项目建设取得实效提供管理保障。

第五章保障措施

第二十七条积极协调,加强组织领导。各地发展改革、中医药、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在建设中,要强化过程管理,注重追踪问效,发挥专家的决策咨询和监督作用,制定重点中医医院建设的年度考核、中期评估和验收的工作制度。

第二十八条创新制度,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各地要积极研究完善中医药补偿、价格、医保等政策,建立完善人员保障及激励机制,鼓励支持中医医疗技术、中药等的应用和研究,增强医院和医务人员开展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动力,为中医药传承创新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第二十九条加大投入,保障建设顺利实施。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重点中医医院的建设经费主要由中央专项资金、地方配套资金解决。

县中医院人才培养五年规划

洪江市第一中医医院人才培养五年规划 为了进一步提高全院卫生技术人员的总体素质,促进医院的发展,更好地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中医药医疗卫生服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湖南南省中医药条例》,结合医院的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人才培养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思想,坚持人才兴院、人才强院的理念,按照全面提高和重点培养相结合,坚持中医医院的办院理念与方向,积极引进和培养中医类别人才,大力塑造“铁杆中医”队伍,打造中医药学科带头人队伍,通过结构调整和岗位合理配置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切实搞好医院人才的培养、教育和使用,充分调动医院人才的积极性,为医院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二、培养目标 1、积极推进全员职工培训。全面提高医院职工的学历层次。医院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全员培训率要达到90%以上,卫生技术人员的学历75%达到本科以上,15%达到专科水平。鼓励45岁以下具备本科学历的临床医师攻读中医研究生。 2、根据学科发展需要,培养1-2名左右在医院有较大影响、理论基础扎实,临床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

3、通过师承教育和国家、省人才培养计划,培养3名左右热爱中医事业、中医功底深厚、临床经验丰富的中医药领军人才; 4、通过进修学习和师承教育,培养10名左右具有较好中医理论基础和坚实中医经典知识的中医药队伍。 三、主要任务 1、要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对医院现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要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培养的重点是加大理论研修、临床实践、学术交流及科研工作的力度。在理论研修上,要结合本人的学术特色和专业,精读本专业相关的书目。在临床实践上,定期安排中医高级职称人员到省级以上中医院跟师学习,打造中医领军人才队伍。安排学科带头人到全国重点学科或重点专科点进修深造,提高本专业解决疑难病症的能力。在学术交流和科研上,提倡跨省、跨地区交流,鼓励与上级和同级医疗机构合作,进行基础和临床课题研究。 2、高度重视专科(专病)人才培养。实施中医专科(专病)人才培养计划。具有中级以上职称的人员,要确定自身的业务主攻方向,逐步把精力转移到专科(专病)研究的方向上来。要结合自身特点,重点加大本专科相关理论的研修,全面掌握和熟悉本专业的古典医著及文献资料,同时要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现代医学知识及发展趋势,在临床实践方面要到省内相应的重点专科(专病)点进修提高,不断提高自身临床处置

中医药传承创新建设内容与方法

中医药传承创新建设内容与方法 一,基本要求 坚持中西医并重、打造中医药和西医药相互补充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发展模式,发挥中医药原创优势、推动我国生命科学实现创新突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促进文明互鉴和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二,建设内容与方法 1,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 1)加强中医药服务机构建设。 (1)发挥中医药整体医学和健康医学优势,建成以国家中医医学中心、区域中医医疗中心为龙头,各级各类中医医疗机构和其他医疗机构中医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提供覆盖全民和全生命周期的中医药服务。 (2)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规范中医医院科室设置,修订中医医院设置和建设标准,健全评价和绩效考核制度,强化以中医药服务为主的办院模式和服务功能,建立健全体现中医药特点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大力发展中医诊所、门诊部和特色专科医院,鼓励连锁经营。提供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企业登记经营范围使用“中医养生保健服务(非医疗)”规范表述。到2022年,基本实现县办中医医疗机构全覆盖,力争实现全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馆、配备中医医师。 2)筑牢基层中医药服务阵地。 扩大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中医专业医学生规模,在全科医生特设岗位计划中积极招收中医医师,鼓励实行中医药人员“县管乡用”,鼓励退休中医医师到基层提供服务,放宽长期服务基层的中医医师职称晋升条件。健全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机制。支持中医医院牵头组建医疗联合体。各级中医医院要加强对基层中医药服务的指导。 3)以信息化支撑服务体系建设。 实施“互联网+中医药健康服务”行动,建立以中医电子病历、电子处方等为重点的基础数据库,鼓励依托医疗机构发展互联网中医医院,开发中医智能辅助诊疗系统,推动开展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和远程医疗服务。依托现有资源建设国家和省级中医药数据中心。加快建立国家中医药综合统计制度。健全中医药综合监管信息系统,综合运用抽查抽检、定点监测、违法失信惩戒等手段,实现精准高效监管。 2,发挥中医药在维护和促进人民健康中的独特作用 1)彰显中医药在疾病治疗中的优势。 加强中医优势专科建设,做优做强骨伤、肛肠、儿科、皮科、妇科、针灸、推拿以及心脑血管病、肾病、周围血管病等专科专病,及时总结形成诊疗方案,巩固扩大优势,带动特色发展。加快中医药循证医学中心建设,用3年左右时间,筛选50个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和100项适宜技术、100个疗效独特的中药品种,及时向社会发布。聚焦癌症、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感染性疾病、老年痴呆和抗生素耐药问题等,开展中西医协同攻关,到2022年形成并推广50个左右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建立综合医院、专科医院中西医会诊制度,将中医纳入多学科会诊体系。建立有效机制,更好发挥中医药在流感等新发突发传染病防治和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中的作用。 2)强化中医药在疾病预防中的作用。 结合实施健康中国行动,促进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升级。在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中丰

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

X X县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深化我县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有效整合医疗卫生资源,逐步实现基层首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秩序,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福建省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闽政办[2017]144号)要求,按照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漳州市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实施方案的通知》(漳政办[2018]39号)精神以及省、市有关医改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经研究决定,建立县域紧密型医共体,整合医疗资源和开展县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工作,组建诏安县总医院,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九大和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有关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文件精神,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优化县域卫生资源配置,建立以“县级公立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所为基础”的县乡村三级医疗服务体系,通过优化整合全县医疗卫生资源,提高医疗资源利用率,努力构建与全民健康管理服务相适应的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我县医药卫生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切实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二)工作目标。改革现行医疗管理体制,推进县乡村医疗服务一体化管理,健全行政、人事、财务、设备、药品、医疗、信息等管理长效机制;深化薪酬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切实提升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能力,实现优质医疗资源有序

有效下沉,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规范就医秩序,健全“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制度,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和整体效益,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诊疗量明显增加,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 二、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指导、管办分离 加强政府宏观管理和规划引导,建立健全诏安县总医院组织架构和内部运行机制,对总医院的规划建设、可持续发展、重大投资等实行宏观管理。落实政府办医的领导、保障、管理和监督责任,统筹推进资源整合、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等各项工作。建立总医院院长领导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落实总医院人事、分配、经营及财务自主权。明确区域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目标任务、分工协作机制,不断完善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和激励机制。 (二)坚持资源整合、循序渐进 以强化管理、合作互动为纽带,整合技术、人员、设备、信息等要素资源,形成比较科学、合理、有序的紧密型县域医疗体系。在机构设置和行政建制、机构职能和任务、财政投入保障机制不变的前提下,将县级公立医院资源先行整合,在2018年内完成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整合任务,实现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目标任务。 (三)坚持中西医并重、协同发展 以县级综合医院和中医院(含瑞康医院,下同)的机构标准及功能定位为依据,通用设备集约共享、专科设备整合提升、医护人员专兼结合等方式,整合优化县医院和中医院资源。遵循平等互助、

XX市XX区中医医院科室简介【模板】

**市**区中医医院科室简介 中医肛肠科简介 **市**区中医院中医肛肠科,已创建有14年历史,科室在治疗手段上即保持传统的中医优势,又辅于现代医学方法,中西医结合,双管齐下,经过长期实践,对混合痔、肛瘘、肛裂、肛周脓肿、脱肛、肛周瘙痒症、便秘等各种肛肠科疾病等形成一套即完整又独到的治疗方法,特色鲜明,疗效显著。 科室现有专科医师5名,其中本科学历4名及中专学历1名。目前具有高级职称(副主任医师)2名,住院医师3名。 中医肛肠设备:肛肠综合治疗仪、熏洗机。 中医肛肠科主诊范围:混合痔、内痔、外痔、肛瘘、肛裂、肛周脓肿、脱肛、肛周瘙痒症、便秘、肛门尖锐湿疣等。 科室开设无节假日门诊,星期一--星期日全天开设门诊,上午8:00-11:30、下午14:30-17:30(夏天:15:00-18:00),预约咨询电话:0592—********。

外科简介 外科是中医院重点发展科室,有医护人员23人,设床位56张,科内分设:普外科、胸外科、脑外科、泌尿外科和皮肤科专业。 外科有从“三甲”医院引进的主任医师薛宝林作为学科带头人,科室大多数医生曾在北京、上海等大医院进修学习,增长知识和技能,了解外科专业国内外进展情况和发展趋势,在工作中注重将新知识、新技术应用于临床。外科年均完成手术400例次以上,效果良好,深受患者的信赖及好评。 外科开展的手术范围,普外科:甲状腺、胃肠、肝胆脾胰、乳腺、周围血管疾病和阑尾炎、疝气以及各种微创手术;胸外科:食道、肺、纵膈等;颅脑外科:各类颅内血肿清除。现已完成较大的手术有:1.甲状腺大部分切除、全切除及甲状腺癌根治术; 2.乳腺癌各种根治术; 3.胃大部切除、全胃切除和胃癌根治术; 4.结肠癌和直肠癌根治术; 5.各种胆囊手术和肝外胆管内外引流术; 6.肝叶切除术; 7.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8.门静脉高压断流术和分流术; 9.各段食管和贲门癌切除术;10.纵膈、肺手术等;11.重症腹部和胸部脏器损伤的手术救治;12.腹腔镜胆囊切除等微

工程经济学大作业

工程经济学 非公共项目经济评价 题目新型重磅涤纶仿麻织物“彩格麻” 和“亚麻皱”项目评价 学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07级工程管理学号070010 学生姓名李洋宇 日期2010/7/9

目录 第一章基础数据 (2) 第二章关键参数选取 (6) 第三章项目财务评价的辅助财务报表和基本财务报表 (7) 第四章国民经济评价——辅助报表和基本报表 (13) 第五章项目财务评价 (15) 第六章国民经济评价分析 (20) 第七章收获与感想 (21)

一、基本资料 1、项目背景 华东地区某纺织公司针对目前市场上低档纺织品销路不畅、价格疲软的状况,组织技术开发人员研制开发出新产品――重磅涤纶仿麻织物“彩格麻”和“亚麻皱”。 2、产品市场 彩格麻采用涤纶低弹丝和涤纶低弹色丝为原料加工而成,仿麻效果强烈,弹性好,透气凉爽,是夏季女装、T恤的理想面料,经市场预测,含税价为18元/米。 亚麻皱采用新一代涤纶花式丝为原料,经后整理具有强烈的仿麻效果,悬重性好,是秋季服装的理想面料,经市场预测,含税价为29元/米。 3、生产能力 产品适销后,市场反映良好。经市场调研,确定该项目基准设计生产能力为:年产彩格麻160万米、亚麻皱190万米。 每位学员设计生产能力方案为:(1)学号后两位小于50,按基准设计生产能力×(1+学号后两位%)计算;(2)学号后两位大于50,按基准设计生产能力×(1+(学号后两位-50)%)计算; 4、技术方案 项目生产工艺流程如下: →径向:络筒→倍捻→定形→分条整径 原料→→织造→检验→计量→打卷→入库 →纬向:络筒→倍捻→定形→倒筒 5、固定资产投资 根据生产工艺流程,项目需投资48台剑杆织机及30台套其他配套设备,经过设备选型及与供给厂商谈判,设备购置及安装配套费用合计为2038万元。 项目拟新建厂房3000米2,原材料成品库800米2,采用单层砖混结构,当地造价为750元/米2。项目拟征地20亩(为一般农田),当地土地使用费为10万元/亩。 项目选址在该市经济开发区内,水、路、空交通便利。项目需新增500KVA,电力增容费35万元,项目供水、供电、供气均有保证。 6、劳动定员及人工费用 项目需新增各类管理人员、生产人员、营销人员185人,年平均工资为32000元/人,职工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提。管理人员、生产人员、营销人员的比例为5%,85%,10%. 7、原辅材料、燃料动力供应及消耗 原辅材料、燃料动力供应完全可立足本地解决。

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项目县中医医院建设指导意见doc附件

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项目县中医医院建设指导意见doc 附件 县中医医院建设指导意见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中央预算内专项资金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治理,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标准,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满足群众中医药医疗保健以及差不多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需求,发挥最大投资效益,依照《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制定县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院)建设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第二条县中医医院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地农村中医药工作的龙头,是农村中医药(民族医药)医疗、预防、保健中心,承担农村中医药(民族医药)预防保健、差不多医疗等任务,同意乡村两级卫生气构的转诊,承担中医药(民族医药)诊疗技术的挖掘整理和适宜技术推广、乡村中医药(民族医药)人员培训及业务指导等任务。 第三条县中医医院建设,除执行本指导意见外,还应符合国家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第二章建设目标

第四条通过不断加大投入,深化改革,加强治理,使建设单位成为适应群众需求,建设规模适度,设施设备齐全,服务功能完善,人员结构合理,中医特色突出,专科(专病)优势明显,疗效水平较高,服务质量优良,运行机制良好,费用操纵严格,可稳步连续进展的综合性中医医院,为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弘扬中医药文化,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提供良好保证。 第五条通过项目建设,县中医医院要达到以下目标: (一)医院规模适当,适应社会进展的步伐。能满足本地区人民群众对中医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需求;能够承担中医药诊疗技术的挖掘整理和适宜技术推广、乡村中医药人员培训及业务指导等任务; (二)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专门大改善。建设完成后,完全改变房屋不足与陈旧、差不多医疗设备短缺的状况,达到布局合理,设施齐全,设备配套,环境优美,能够适应临床业务需要和差不多满足人民群众对就医条件的要求; (三)临床科室齐全。具有中医特色的临床科室达到10个以上(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科、眼科、针灸科、推拿科、肛肠科、皮肤病科等),有条件的一级临床学科进行二级专业分科;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指南(人员配备)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 (人员部分)

骨伤科人员队伍 第十二条中医医院骨伤科应有稳定的医师队伍,医师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含执业助理医师)的比例不低于6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其他类别的执业医师。 第十三条中医医院骨伤科医师具备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在不同年龄段无人才断档;对于本科室的优势病种和主要病种,均有连续的人才梯队。 第十六条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负责本科的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和行政管理工作,是中医骨伤科医疗质量、病人安全管理和学科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应具有从事中骨伤科专业8年以上临床工作经历并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三级中医医院骨伤科主任应由具备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执业医师担任。 第十七条中医医院骨伤科执业医师人数在15人以上的,应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 学术带头人作为本科室的学术权威,应在专业领域有一定学术地位,具有正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从事中医骨伤科专业临床工作20年以上。学术带头人负责本科室中医特色的传承和创新,负责组织研究确定本科室发展方向与发展规划,组织制定与实施重点项目。 第十八条中医医院骨伤科的学术继承人,应有从事中医骨伤科专业临床工作10年以上工作经历,三级中医医院骨伤科学术继承人应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附件 肝病人员队伍 第十三条中医医院肝病科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的比例不低于70%,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经过中医专业培训的其他类别的执业医师。 第十四条中医医院肝病科高级、中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比例应合理,年龄构成基本均衡,具有支撑科室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 第十七条三级中医医院肝病科主任应由从事中医肝病科专业10年以上工作经历并具有一定的行政管理能力的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担任。 第十八条执业医师人数在10人以上的三级中医医院肝病科和有条件的二级中医医院肝病科,可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

县中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县中医院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总论 (03) 第二章需求分析与建设规模 (13) 第三章场址选择 (24) 第四章建设方案 (28) 第五章主要单体建筑规划控制 (47) 第六章消防设计 (48) 第七章无障碍设计 (49) 第八章人防设计 (50) 第九章节能节水措施 (51) 第十章环境影响评价 (53) 第十一章劳动安全卫生消防 (58) 第十二章组织与人力资源配置 (61) 第十三章项目管理 (63) 第十四章项目招标 (66) 第十五章项目实施进度 (70) 第十六章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72) 第十七章效益分析及研究结论 (77) 附件:相关文件及资料 附图:规划方案设计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及背景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X县中医院建设项目 2、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 3、项目拟建地点: 4、项目建设单位: 法定代表人: 5、建设规模: 规划总用地面积28009.98平方米(约合42.00亩),规划总建筑面积15900.00平方米(不含因地形变化等原因而形成的架空层及室外连廓建筑面积)。 6、建设容:门急诊医技综合楼、住院楼、后勤服务楼、发热门诊、室外连廓、大门、室外工程及相关配套附属设施等。 其中:室外工程包含道路、广场、景观与绿化、电气管网、给排水管网、大型土石方及边坡支护、室外排水等工程。 7、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估算额9285.82 万元(不含设备购置费等)。 (二)项目建设单位概况资金来源为申请中央预算专项资金,其余不足部分资金,由地方政府按规定匹配配套资金。 8、建设工期:按照X县中医院建设发展规划要求,该建设项目拟用32个月(2015年3月~2017年11月),合计历时约970天的时间,完成整个中医院的建设。 X县中医院成立于1984年9月,是X县境唯一一所以中医为特色的中医医疗。由于X县在黔西南州城市规划中,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因此该中医院不仅肩负着全县、甚至肩负着周边县市近80余万人口的医疗

县中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最新范文

县中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瑰宝,是人类医学的宝贵财富,为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作出卓越贡献。为了更好的利用中医药,发展中医院,为医院发展提供可靠的依据思路,特制定xx县中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围绕一切一病人为中心,努力优化服务环境,着力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发展和突出中医特色,努力拓宽中医药的服务领域和提高服务水平,进一步规范执业行为,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更大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二、发展目标 通过全体医院职工的共同努力,建立起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技术先进、竞争有序、服务便捷高效、与市场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医院,为人民群众提供完善有效、质量优良的中医医疗保健服和西医医疗保健服务。其中医务人员素质普遍提高,医院硬件设施能满足医院发展需要,医疗设备比较先进,服务质量有明显改善。 三、重点任务 1.加强基础设施及硬件建设,努力改善办院条件 努力争取上级扶持资金,完善病房楼配套设施建设,在3到5年内

争取新建一座医技楼,满足医院发展需要,同时积极加大先进医疗设备的投入,利用5年时间逐渐淘汰落后的医疗设备,使医院的检测仪器能达到同级医院先进水平。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环境、提高医疗质量,促进医院的科学发展。 2.学习现代管理理念,提高整体管理水平 完善院科两级目标责任制管理体系,搞活用人机制,通过目标责任书,加强对科室的管理,以达到激励科室、促进医院发展的目标;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以医疗质量为核心,以病案质量管理为中心,强化质量意识,加强工作责任心,完善二级质控组织和质量评价体系,实施全员全程全面质量管理;完善成本核算体系,强化经营理念、市场意识,坚持质中取胜、量中增收的原则。推行全成本核算,进行成本量化管理,切实降低医疗成本。加强医保费用新农合费用管理,积极推行单病种费用控制办法,做到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合理收费,降低病人负担。 3.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积极实施人才素质工程 为提高全院专业技术人员业务素质盒服务技术水平,采取多渠道、多途径的方式创造再学习的条件,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的力度,特别是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提高学历层次,优化专业节后,合理调整、充实知识构成。5年内全院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水平大专以上要达到100%。大力开展院内技术学习、业务培训和岗位技术练兵,全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提高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积极派员参加市以上的各种专业医学会、医疗单位组织的技术培训、交流、学习研讨等以提

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指导意见

附件1 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 建设指导意见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全民健康保障工程建设规划》要求,为明确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和要求,指导建设单位开展建设工作,发挥最大投资效益,制定本指导意见。 第二条指导意见所称重点中医医院,是指经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中医药局组织遴选并重点支持建设的省市中医医院(含中西医结合医院、民族医医院,下同)。 第三条重点中医医院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加大投入、改善条件、发挥特色、创新机制,优化拓展中医医院功能布局,促进临床科研有机结合,全面提升中医医院临床服务水平与传承创新能力,支持重点民族医项目建设,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弘扬中医药文化,带动和推进全国及区域中医药事业振兴发展。 第四条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依托区域乃至全国有影响力、中医药特色优势明显、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综合实力强的中医医院,进一步强化中医药防治重大疑难疾病能力,

探索中医临床学术发展路径,培育高水平中医临床人才,创新中医临床诊疗模式,完善传承创新支撑条件,使之成为全国及区域重大疑难疾病中医药诊疗中心、中医药学术传承与人才培养中心、中医药成果转化推广中心。 第二章具体建设目标 第五条通过建设,使建设单位达到:功能布局优化、设施设备先进、服务功能完善、服务质量优良、中医药特色突出、临床疗效显著、模式机制创新、适应群众需求,具有很强的中医临床服务能力和中医药传承创新能力,成为在中医药传承创新工作中发挥龙头作用的中医医院。 第六条通过建设和相关项目的实施,每个建设单位预期取得以下成果: (一)重点建设4个中医药(含民族医药)特色优势明显和社会急需的重点专科,专科诊疗重大疑难疾病的水平和临床疗效达到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并形成可推广的中医临床诊疗方案。 (二)建立完善中医临床传承创新平台,形成临床科研有机结合机制,大幅提升中医临床研究能力与水平。 (三)通过开展多专业联合诊疗、中医综合治疗、经典病房等探索创新,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中医诊疗模式。

医院科室分类(最全版)

医院各科室主要职能 科室整理 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心血管内科、肾内科、血液内科、免疫科、内分泌科、 外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心胸外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外科、乳腺外科、肝胆外科、器官移植、肛肠外科、烧伤科、骨外科 妇产科:妇科、产科、计划生育、妇幼保健 男科: 儿科:儿科综合、小儿内科、小儿外科、新生儿科、儿童营养保健科五官科: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 肿瘤科:肿瘤内科、肿瘤外科、肿瘤妇科、骨肿瘤科、放疗科、肿瘤康复科、肿瘤综合科 皮肤性病科:皮肤科、性病科 中医科:中医全科、中医内科、中医外科、中医妇科、中医儿科、中医保健科、针灸按摩科、中医骨伤科、中医肿瘤科 传染科:肝病科、艾滋病科、结核病、寄生虫 精神心理科:精神科、心理咨询科 整形美容科: 营养科: 生殖中心:

麻醉医学科:麻醉科、疼痛科 医学影像科:核医学科、放射科、超声科 其它科室:药剂科、护理科、体检科、检验科、急诊科、公共卫生与预防科、全科、设备科 具体科室职务 一、内科疾病列表 1、神经内科 小儿脑瘫、脑血栓、脑出血、脑水肿、脑血管病、小儿癫痫、癫痫、脑萎缩、脑积水、脑电图、脑炎、脑膜炎、脑震荡、帕金森、脑供血不足、颅脑先天畸形、巨脑回、偏瘫、截瘫、痴呆、失眠、晕厥、三叉神经痛、失语、周围神经病损、内耳眩晕、头晕、神经衰弱、 耳聋、神经炎、耳鸣、头痛、植物神经疾病、植物神经紊乱、神经官能症、面肌痉挛、面瘫、抽动症、重症肌无力、肌病、惊厥、发作性睡病、佩梅病、神经遗传性疾病、脑脓肿、视神经病、失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神经系统副肿瘤、小儿肌营养不良、脑寄生虫病、运动神经元病、脊髓空洞症、脊髓灰质炎、智力障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尿失禁、中枢神经脱髓鞘、锥体外系疾病、脊髓小脑变性症、神经介入、神经皮肤综合症 2、心血管内科 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先天性心脏病、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高血脂、三高症、心衰、心律失常、小儿心律失常、心脏瓣膜性疾病、心肌病、心脏病、心肌炎、小儿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肺栓塞、肺

第四章_工程经济评价的基本指标

第四章工程经济评价的基本指标 4.1 评价指标体系概述 评价工程项目经济效果的好坏,一方面取决于基础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取决于选取的评价指标体系的合理性,只有选取正确的评价指标体系,经济评价的结果能与客观实际情况吻合,才具有实际意义。项目经济评价指标的设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与经济学原理相一致的原则,即所设指标应该符合社会经济效益评价的需要。 (2)项目或方案的可鉴别性原则,即所设指标能够检验和区别各项目的经济效益与费用的差异。 (3)互斥型项目或方案的可比性原则,即所设指标必须满足共同的比较基础与前提。 (4)评价工作的可操作性原则,即在评价项目的实际工作中,这些方法和指标是简便易行而确有实效的。 根据经济评价指标所考虑因素及使用方法的不同,可进行不同的分类,一般有以下三种分类方法。 1.按指标在计算中是否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分类 在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按是否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经济效果评价指标分为静态评价指标(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和动态评价指标(考虑资金时间价值)两类,如图4.1所示。 静态评价指标是在不考虑时间因素对货币价值影响的情况下,直接通过现金流量计算出来的经济评价指标。静态评价指标的最大特点是计算简便。主要用于技术经济数据不完备和不精确的项目初选阶段,或对计算期比较短的项目以及对于逐年收益大致相等的项目进行评价。 动态评价指标是在分析项目或方案的经济效益时,要对发生在不同时间的效益、费用计算资金的时间价值,将现金流量进行等值化处理后计算的评价指标。动态评价指标

能较全面地反映投资方案整个计算期的经济效果,主要用于项目最后决策前的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对计算期较长的项目以及逐年收益不相等的项目进行评价。 静态评价指标主要缺点是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不能反映项目整个计算期间的全面情况。因此,在对投资项目进行经济评价时,应以动态分析为主,必要时另加某些静态评价指标进行辅助分析。 总投资收益率Array资本金净利润率 静态投资回收期 利息备付率 偿债备付率 资产负债率 内部收益率 净现值 净现值率 净年值 费用现值与费用年值 动态投资回收期 图4.1 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按时间价值分类) 2. 按指标本身的经济性质分类 在工程项目经济评价中,按项目经济评价指标本身的经济性质可分为时间性指标、价值性指标和效率性指标三类,如图4.2所示。 (1)时间性指标:利用时间的长短来衡量项目对其投资回收清偿能力的指标。常用的时间性评价指标有静态投资回收期、动态投资回收期、借款偿还期等。 (2)价值性指标:反映项目投资的净收益绝对量大小的指标。常用的价值性评价指标有净现值、净年值等。 (3)比率性指标:反映项目单位投资获利能力或项目对贷款利率的最大承受能力的指标。常用的比率性指标有总投资收益率、资本金净利润率、资产负债率、利息备付率、 偿债备付率、内部收益率、净现值率等。

阳城县中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商丘仁和中医院中长期发展规划 (2014~2019) 为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坚定发展方向,理清发展思路,科学决策,抢抓机遇,实现医院建设和事业发展新跨越,更好地发展中医药事业,为全县卫生事业发展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结合医院实际,特制定医院2014—2019年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医院发展现状 商丘仁和中医院于2001年建院,在卫生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急救、康复、科研、教学、养老为一体的综合性中医院。 (一)医院发展背景 医院占地6亩,建筑面积8000余平方米,设置床位150张,年门诊量3余万人次,年住院病人2000余人次。现有职工103人,中、高级职称25人。设有12个临床、医技、职能科室。医院能够运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多种方法诊治各种常见、多发、疑难病症。医院拥有万元以上大型设备C型臂X光机、CT、数字胃肠机、DR、彩超、关节镜、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超声乳化仪、心电工作站等。中医特色专科有肛肠烧伤科、皮肤科、名中医馆等科室。 (二)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建院以来尤其是近二十年,医院实现了快速发展,但在许多环节仍存在诸多困难和问题亟待解决:人才梯次结构不尽合理、卫生技术人员中中医药人员比例偏低;部分临床科室中医特色不浓;中医药特色诊疗与专科优势不够突出,尚不能完全满足患者多层次的诊疗需要;中医药文化建设需进一步加强,服务质量仍须进一步提高等,这都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解决。 (三)医院发展形势分析 医改《意见》中明确提出“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大力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随着医改的深入,对中医医疗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新的发展环境和形势也将为我院建设和事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中医事业,将在政策、投入等方面给予大力扶持,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特别是中医特色建设提供政策支持和保障。同时随着人们对医学知识认识的提高,中医中药越来越受到患者的认可,这既是医院发展的要求也是市场需求。 二、2014—2019年建设与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二级甲等中医医院为标准,坚持“促进人民健康长寿”的办院宗旨,突出“文化立院、科技强院、人才兴院、服务富院”的办院方向,坚持走中西医结合的路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指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院科室建设指南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近日发布中医医院妇科、儿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肿瘤科、骨伤科、肛肠科、针灸科、推拿科、急诊科等11个科室的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规范了科室基本条件、人员队伍、服务技术、环境形象等方面,并列出科室常用方剂目录。该指南适用于二级以上中医医院。 指南要求,妇科、儿科、皮肤科、耳鼻喉科、肿瘤科、肛肠科等科室中医类别执业医师比例不低于70%,推拿科不低于80%,针灸科不低于90%,眼科、骨伤科、急诊科则不低于60%。 各科室住院医师应掌握本科主要病种诊疗方案(规范、指南)和基本诊疗技能,重点掌握100首常用方剂(骨伤科为120首,耳鼻喉科为60首),掌握本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主治医师能对临床常见的疑难病形成系统的中医诊疗思路,并能指导下级医师开展中医诊疗工作;副主任医师应具备中医诊断和应用中医方法处理疑难、危重病的能力,具备对本科室重要治疗方案作出最终决策的能力。而针灸科住院医师需掌握毫针、三棱针、皮肤针等针法及灸法,耳针,电针、腧穴药物贴敷、腧穴药物注射,留罐、闪罐、走罐等常用基本操作技术。 指南对于各科室主任的任职工作经历作出规定,妇科、骨伤科、肛肠科主任应具有本专业8年以上工作经历,儿科、皮肤科、眼科、耳鼻喉科、肿瘤科、针灸科、推拿科等科室主任应具有本专业5年以上临床工作经历,而急诊科需要有3年以上中医急诊工作经历。 各科室执业医师人数在8~15人以上的,应建立学术带头人制度。学术带头人负责指导本科室中医特色的传承和创新工作,为组织、制定与实施重点项目提供决策,把握科室发展方向。 各科室指南对本科室服务技术作出要求。其中,妇科应开展中药外敷、灌肠、熏洗、针灸、推拿、局部用药、耳穴、刮痧、穴位贴敷、拔罐等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创造条件开展中药超声导入、音疗、熏蒸、穴位注射、砭石、钩活术、平衡针、火针、腹针、热敏灸、雷火灸等服务项目。 儿科鼓励应用中医药方法,促进中医诊疗水平的提高。无论门诊还是病房,均应设立中医外治室,能开展推拿、针刺、灸疗、贴敷治疗、药浴等治法。 皮肤科应开展湿敷、清创、药膜、穴位贴敷、面膜、拔罐、针灸、熏洗等中医特色服务项目;创造条件开展钩活术、蜂疗、火针、热敏灸、雷火灸、穴位埋线、放血、熏药、鲜药外治、临方调配等服务项目。眼科应开展点眼法、滴眼法、涂眼法、浸眼法、洗眼法、熏眼法、敷

县中医医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实施方案

泸西县中医医院创建二级甲等医院实施方案医院等级是医院功能、任务、规模和管理水平、质量水平、技术水平的综合标志,是医院综合竞争力的体现。2008年初,云南省卫生厅重新启动了医院分级管理评审;2009年底,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将重新启动中医医院分级管理评审。经医院办公会研究决定,从即日起正式启动医院创建二甲工作,并向上级卫生主管部门提出将我院列入二甲医院评审计划的申请。为此,医院要求全院职工积极行动起来,围绕创建二甲医院这个中心目标,统一思想,统一认识、统一行动,认真践行“坚持中西医结合,精中医,强西医,突出专科特色,增强综合实力”的办院宗旨,发扬“诚信、敬业、求精、务实”的医院精神,团结一心,把各项工作做细、做实、做严。现结合医院具体情况,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围绕医院能力建设,加强细节管理,全体动员,提高各项工作质量,推进学科建设,构建和谐医院,全面达到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新标准。通过二甲医院的创建与达标,进一步完善医院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提高医院整体实力,促进医院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二、目标任务1、通过二甲医院的创建与达标,进一步完善医院科学管理的长效机制,全面规范医院管理,统筹协调推进学科建设,建立一支医德医风好、技术精湛、服务优良的职工队伍和合理的人才梯队,医院整体实力和技术水平进入同级医院前列,促进医院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力争2013年下半年通过省中医药管理局对我院二级甲等中医医院的评审。 三、组织保证1、创建工作实行主要领导挂帅、分管领导主抓,职能部门及各科室各负其责的工作责任制。2、医院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创建二甲医院工作的领导、组织及指挥工作,做好创建过程中的协调运作工作。3、创建办公室(达标办)在医院创建领导小组的领导下,负责创建二甲医院的具体工作,制订全院创建实施方案、各阶段工作安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

中医医院科室建设与管理指南 一、总则 为指导和加强中医医院皮肤科规范化建设和科学管 理,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总结中医医院皮肤科建设与管理经验,参照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南。 本指南旨在指导中医医院及其皮肤科管理者加强科 室中医特色建设与管理,同时可作为中医药管理部门开展评价工作的参考和依据。 二级以上中医医院皮肤科参照本指南建设和管理。 中医医院皮肤科应当主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药 物和技术开展皮肤病诊疗工作,注重突出中医特色,充分发挥中医优势,继承创新和发展中医特色诊疗技术,不断提高诊疗水平。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中医医院皮肤科的 指导和监督,中医医院应当加强对皮肤科的规范化建设和管理,保证中医特色优势的保持和发展,不断提高临床诊疗水平,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 二、基本条件 中医医院皮肤科应当具备与医院级别、科室功能相适 应的场所、设施、设备、药品和技术力量,保障皮肤病诊疗工作有1 效开展。 中医医院皮肤科应当开设独立的专业门诊,有条件的 可以开设病房,有急症处理能力的可以开设急诊。

中医医院皮肤科门诊应当设置候诊区、诊室、检查室、 治疗室,各区域布局合理,就诊流程便捷,保护患者隐私。建筑格局和设施应当符合医院感染管理要求。 中医医院皮肤科病房应当设置治疗室和患者淋浴室,有条件的 应当设置药浴室、熏蒸室,应当通风良好,绝缘防雾,铺设防滑地砖。 开展中药临方调配的,应具备外用中药临方调配的条件。 中医医院皮肤科应当根据医疗需要及其工作量,合理 配备不同类别与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 中医医院皮肤科设备设施配置,应当与医院级别、科 室功能相适应,达到中医医院医疗设备配置标准要求(见附件1)。设置药浴室的,应当配备煎药设备、浴盆、水温调节与定时装 置、应急呼叫装置、消毒设备等。 中医医院皮肤科应当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 章制度、岗位职责、诊疗规范与技术操作规程,保证医疗质量及医疗安全。 根据本科室情况,建立药浴、擦药、湿敷、熏蒸、腧穴治疗、 外用中药临方调配等皮肤科常用诊疗技术操作规范及其相应的管 理制度。 2 三、人员队伍 中医医院皮肤科医师中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应占70% 以上,并根据工作需要配备其他类别的执业医师。 中医医院皮肤科医师队伍,高级、中级、初级专业

工程经济学项目经济评价案例分析

某化学纤维厂项目经济评价 1、概述 某化学纤维厂是新建项目,该项目经济评价是在可行性研究完成市场需求预测、生产规模、工艺技术方案、原材料燃料动力的供应、建厂条件和厂址方案、公用工程和辅助设施、环境保护、工厂组织和劳动定员及项目实施诸方面进行研究论证和多方案比较后,确定了最佳方案的基础上进行的。 项目生产国内外市场均较紧俏的某种化纤N产品,这种产品是纺织品不可缺少的原料,国内市场供不应求,每年需要一定数量的进口。项目投产后可以产顶替。 主要技术和设备拟从国外引进。 厂址位于城市近郊,占用一般农田16.667公顷,靠近铁路、公路、码头,交通运输方便。靠近主要原材料和燃料产地,供应有保障,水电供应可靠。 该项目主要设施包括生产主车间,与工艺生产相适应的辅助生产设施、公用工程以及有关生产管理、生活福利等设施。 2、基础数据 (1)生产规模和产品方案 生产规模为年产2.3万吨N产品,产品方案为棉形及毛型二种,以棉为主。 (2)实施进度 项目拟三年建成,第四年投产,当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能力的70%,第五年达到90%,第六年达到100%。生产期按15年计算,计算期为18年 3、总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 (1)建设投资估算(见表1-1《建设投资估算表》) 建设投资估算及依据。建设投资估算是依据XXXX年XXXX部颁发的《XXXXXXXXXXX》进行编制的,引进设备价格的计算参照外商公司的报价,国内配套投资在建设期内根据国家规定考虑了涨价因素,即将分年投资额按年递增率6%计算到建设期末,建设投资估算额为44669万元,其中外币3454万美元,外汇按牌价1美元=5.48元人民币 建设期利息估算为4319万元,其中外汇为469万美元。 (2)流动资金估算(见表1-2《流动资金估算表》) 流动资金按分项详细估算法进行估算,估算总额为7084万元。 总投资为56072万元(总投资=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 (3)资金来源 本项目自有资金(资本金)16000万元,其余为借款。外汇全部通过中国银行向国外借款,年利率为9%,人民币建设投资部分由中国建设银行贷款,年利率为9.72%,流动资金由中国工商银行,年利率为8.64%。 投资分年使用,计划按第一年20%,第二年55%,第三年25%的比例分配。 《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见表1-3。 (4)工资及福利费估算 本项目全厂定员1140人,每人每年工资和福利费之和估算为2800元,全年工资及福利费总额为320万元(其中福利费按工资总额的14%计取)。 3、财务评价 (1)年营业收入和年营业税金及附加估算 N产品年产2.3万吨,产品销售价格是根据财务评价的定价原理。预测到生产期初的市场价格每吨为15400元计算,年营业收入估算值在正常年份为35420万元 年营业税金及附加按国家规定计算。产品交纳增值税,税率为14%,城市建设维护税按增值税的7%计

河南省县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

豫中医〔2009〕8号 河南省中医管理局关于印发《河南省县级 中医医院基本标准》的通知 各省辖市卫生局(中医管理局),有关扩权县卫生局(中医管理局): 现将《河南省县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印发给你们,请贯彻执行。执行中有何问题和建议,请及时反馈。 二〇〇九年三月十日 河南省县级中医医院基本标准 一、基本功能 (一)发挥中医药优势、运用现代技术,开展中医医疗、保健、康复服务。培养基层中医药人才,推广普及中医药文化及知识。依法承担预防保健和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临床救治任务。 二、建设规模和基础设施 (二)设置规模。结合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卫生资源、中医医疗服务需求等因素,以服务人口数为主要核算依据,按照0.27张中医床位/千人口数为测算参照值,县级中医医院规模分以下3类: 一类医院:人口(含流动人口,下同)<60万的,床位设置规模≥150张; 二类医院:人口≥60万且<100万的,床位设置规模≥250张; 三类医院:人口≥100万的,床位设置规模≥300张; (三)基础设施 1、选址及建筑标准。符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中医医院建设标准》要求。 2、建筑规划。规划合理,满足医院业务需求。建筑密度控制在25%~30%,建筑容积率控制在0.6~1.5之间。 3、占地面积。用地指标符合下表要求。(平方米/床位) 4、建筑面积。结合中医医院实际需求,核定为75~80平方米/床。教学医院每生增加4平方米,实习医院每生增加2.5平方米。 大型医疗设备用房、中药制剂室、中医传统疗法中心用房建筑面积按项目单列。其中大型医疗设备用房面积参照《综合医院建设标准》执行;中药制剂室≥600平方米;中医传统疗法中心≥500平方米。

工程经济学学习心得(2)

工程经济学学习心得 —— 工程经济学是一门功臣高于经济交叉的学科,工程经济分析的目的是提高工程经济活动的效果。 工程经济学研究的是在一般工程中,采用什么方法、建立那种体系,才能正确预测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寻求到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点。 通过学习工程经济学,我们知道了在面对一个工程项目时,我们首先需要对项目的经济评价效果进行分析,一般式对经济评价盈利能力、经济评价外汇效果、项目经济的评价的定性进行分析。对于经济评价盈利能力的分析,如果没有国外贷款,则无须进行全部投资经济效果评价,只需要进行国内投资的经济效果评价,考虑国外借款还本付息对项目经济的影响,判断国内投资资金的盈利能力。对于经济评价的外汇效果分析,我们只需要通过经济外汇流量表,衡量项目对国家外汇的净贡献。对于项目经济评价的定性分析,一般从项目的技术、工艺、产品、对其他企业及国家的影响,然后对其自身以后的发展以及它的成立对国家及其所在地的一些影响进行分析,评判它以后的发展前景和它将带来的社会效益。 我们通常还需要对财务评价的不确定性进行分析,分析方法一般为三种:盈亏平衡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概率分析。盈亏平衡点是项目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当其生产能力利用率与项目生产能力相差很大时,说明项目的抗风险能力很强,项目的可行性比较大。所以计算项目的盈亏平衡点是一个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当它与项目生产能力接近时方案才是可行的。由于对未来的经济环境的某些因素把握不大,我们通常选取项目的建设投资经营成本和产品价格等几个因素进行分析,当建设投资和产品价格不变时,产品价格低于预期值时则方案是不可接受的。通过对项目与产品价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可以判断项目的敏感性程度,从而根据产品的可能变动情况对项目的风险进行评价。对项目进行概率分析,首先要确定项目的主要不确定因素,然后假设产品面临三种不同的市场状况,分析这些主要不确定因素在各状况下的变动的概率,接下来求出方案的净现值,一般方案在各个水平市场下的数值都是服从正态分布的,最好求出NPV大于0的概率,如果这个概率大的话则项目的风险小,方案可行,反之方案不可行。 在项目的研究计算中,我们需要对项目的费用进行一些调整,比如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建设期利息、流动资金都需要进行调整,但是递延资产则不需要调整。只有对这些费用进行调整,才能更好地编制财务预算等,才能更加真实地反映项目的财务状况。 经过这学期的学习,我认为作为一名未来的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应该具备方案比较与选择的能力、项目可行性分析研究的能力、资金筹措的途径与结构优化的知识、财务评估与国民给经济评价的体系与方法、风险分析的方法、更新方案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