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

专题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
专题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

专题 功能关系 能量守恒定律

功能关系的理解和应用

1.对功能关系的理解

(1)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不同形式的能量发生相互转化是通过做功来实现的。

(2)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功和能的关系,一是体现在不同的力做功,对应不同形式的能转化,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二是做功的多少与能量转化的多少在数值上相等。

2.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及其表达式 各种力做功

对应能的变化 定量关系 合力做功 动能变化

合力对物体做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W 合=E k2-E k1 重力做功 重力势能

变化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且W G =-ΔE p =E p1-E p2 弹簧弹力 做功 弹性势能

变化

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弹力做负功,弹性势能增加,且W 弹=-ΔE p =E p1-E p2 只有重力、弹 簧弹力做功 系统机械能

不变化

系统机械能守恒,即ΔE =0 非重力和 弹力做功 机械能

变化 除重力和弹力之外的其他力做正功,物体的机械能增加,做负功,机械能减少,且W 其

他=ΔE

【例1】 (2017·全国Ⅲ卷,16)如图1,一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均匀柔软细绳PQ 竖直悬挂。用外力将绳的下端Q 缓慢地竖直向上拉起至M 点,M 点与绳的上端P 相距13l 。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 。在此过程中,外力做的功为( )

图1 A.19mgl B.16mgl C.13mgl D.12mgl

解析 由题意可知,PM 段细绳的机械能不变,MQ 段细绳的重心升高了l 6,则重

力势能增加ΔE p =23mg ·l 6=19mgl ,由功能关系可知,在此过程中,外力做的功为W

=19mgl ,故选项A 正确,B 、C 、 D 错误。

答案 A 【例2】 (多选) (2019·全国Ⅱ卷,18)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一物体,其机械能E 总等于动能E k 与重力势能E p 之和。取地面为重力势能零点,该物体的E 总和E p 随它离开地面的高度h 的变化如图2所示。重力加速度取10 m/s 2。由图中数据可得

( )

图2

A.物体的质量为2 kg

B.h =0时,物体的速率为20 m/s

C.h =2 m 时,物体的动能E k =40 J

D.从地面至h =4 m ,物体的动能减少100 J

解析 由于E p =mgh ,所以E p 与h 成正比,斜率是k =mg ,由图象得k =20 N ,

因此m =2 kg ,A 正确;当h =0时,E p =0,E 总=E k =12m v 20,因此v 0=10 m/s ,

B 错误;由图象知h =2 m 时,E 总=90 J ,E p =40 J ,由E 总=E k +E p 得E k =50 J ,

C错误;h=4 m时,E总=E p=80 J,即此时E k=0,即从地面上升至h=4 m高度时,物体的动能减少100 J,D正确。

答案AD

1.如图3所示,某滑翔爱好者利用无动力滑翔伞在高山顶助跑起飞,在空中完成长距离滑翔后安全到达山脚下。他在空中滑翔的过程中()

图3

A.只有重力做功

B.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大于重力做的功

C.重力势能的减小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

D.动能的增加量等于合力做的功

解析由功能关系知,重力做功对应重力势能的变化,合外力做功对应物体动能的变化,选项D正确。

答案 D

2.(2019·广东省惠州市第三次调研)质量为2 kg的物体以10 m/s的初速度,从起点A出发竖直向上抛出,在它上升到某一点的过程中,物体的动能损失了50 J,机械能损失了10 J,设物体在上升、下降过程空气阻力大小恒定,则该物体再落回到A点时的动能为(g=10 m/s2)()

A.40 J

B.60 J

C.80 J

D.100 J

解析物体抛出时的总动能为100 J,物体的动能损失了50 J时,机械能损失了10 J,则动能损失100 J时,机械能损失了20 J,此时到达最高点,返回时,机械能还会损失20 J,故从A点抛出到落回到A点,共损失机械能40 J,所以该物体再落回到A点时的动能为60 J,A、C、D错误,B正确。

答案 B

摩擦力做功与能量的转化

1.

两种摩擦力的做功情况比较

比较

类别

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

能量的

转化方面

只有能量的转移,而没有

能量的转化

既有能量的转移,又有能量的转化

一对摩擦力

的总功方面

一对静摩擦力所做功的

代数和等于零

一对滑动摩擦力所做功的代数和不

为零,总功W=-fs

相对

,即相对滑

动时产生的热量

相同点正功、负功、不做功方面

两种摩擦力对物体可以做正功、负

功,还可以不做功

2.相对滑动物体能量问题的解题流程

【例3】(多选)(2019·江苏卷,8)如图4所示,轻质弹簧的左端固定,并处于自然状态。小物块的质量为m,从A点向左沿水平地面运动,压缩弹簧后被弹回,运动到A点恰好静止。物块向左运动的最大距离为s,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在上述过程中()

图4

A.弹簧的最大弹力为μmg

B.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为2μmgs

C.弹簧的最大弹性势能为μmgs

D.物块在A点的初速度为2μgs

解析物块向左运动压缩弹簧,弹簧最短时,物块具有向右的加速度,弹力大于摩擦力,即F>μmg,A错误;根据功的公式,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μmgs +μmgs=2μmgs,B正确;根据能量守恒,弹簧弹开物块的过程中,弹簧的弹性势能通过摩擦力做功转化为内能,故E pm=μmgs,C正确;根据能量守恒,在整个过程中,物体的初动能通过摩擦力做功转化为内能,即1

2=2μmgs,所以v

2m v

=2μgs,D错误。

答案BC

1.(多选)如图5所示,质量为M、长度为L的小车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小物块(可视为质点)放在小车的最左端。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小物块上,使小物块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小物块和小车之间的摩擦力为f,小物块滑到小车的最右端时,小车运动的距离为s。此过程中,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图5

A.小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具有的动能为(F-f)(L+s)

B.小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小车具有的动能为fs

C.小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为f(L+s)

D.小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Fs

解析由动能定理可得,小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的动能E k物=W合=(F-f)(L+s),A正确;小物块到达小车最右端时,小车的动能E k车=fs,B正确;小物块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W f=f(L+s),C正确;小物块和小车增加的机械能为F(L+s)-fL,D错误。

答案ABC

2.高速公路部分路段旁建有如图6所示的避险车道,车辆可驶入避险。若质量为

m的货车刹车后以初速度v0经A点冲上避险车道,前进距离s时到B点减速为0,货车所受阻力恒定,A、B两点高度差为h,C为A、B中点,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关于该货车从A运动到B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

图6

A.克服阻力做的功为1

2m v

2

B.该过程产生的热量为1

2m v

2

-mgh

C.在AC段克服阻力做的功小于在CB段克服阻力做的功

D.在AC段的运动时间等于在CB段的运动时间

解析设货车所受阻力为f,根据动能定理有-mgh-fs=0-1

2m v

2

,克服阻力做的

功为W f=fs=1

2m v 2

-mgh,故A错误;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系统产生的内能,则

该过程产生的热量为1

2m v 2

-mgh,故B正确;阻力做的功与路程成正比,在AC 段克服阻力做的功等于在CB段克服阻力做的功,故C错误;从A到B做匀减速运动,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BC段的平均速度,故在AC段的运动时间小于在CB段的运动时间,故D错误。

答案 B

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转化: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2)转移: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2.涉及弹簧的能量问题应注意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体与弹簧组成的系统相互作用的过程,具有以下特点:(1)能量变化上,如果只有重力和系统内弹簧弹力做功,系统机械能守恒。

(2)如果系统每个物体除弹簧弹力外所受合外力为零,则当弹簧伸长或压缩到最大程度时两物体速度相同。

【例4】 (2019·保定一模)如图7所示,固定斜面AB 和CB 与水平面均由一小段光滑圆弧连接,倾角分别为α、β,OB =h 。细线一端固定在竖直挡板上,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在小物块和挡板之间压缩一轻质弹簧(小物块与弹簧不连接),烧断细线,小物块被弹出,滑上斜面AB 后,恰好能运动到斜面的最高点,已知AD =l ,小物块与水平面、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 ,则

( )

图7

A.弹簧对小物块做功为μmgl

B.斜面摩擦力对小物块做功为μmgh sin α

C.细线烧断前,弹簧具有的弹性势能为mgh +μmg (h tan α+l )

D.撤去斜面AB ,小物块还从D 点弹出,将沿斜面CB 上滑并从B 点飞出去

解析 烧断细线后,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成小物块的重力势能与摩擦生成的热量

之和,即E p =mgh +μmgl +μmg cos α·h sin α=mgh +μmg (h tan α+l ),

弹簧对小物块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减少量,也为mgh +μmg ·(h tan α+l ),故A 错误,C 正确;小物

块从A 到B 过程中,斜面摩擦力对小物块做负功,且为-μmg cos α·h sin α=-

μmg ·h tan α,故B 错误;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 f =μmg (h tan α+l )=μmg ·

OD ,可见W f 与斜面倾角无关,所以撤去斜面AB ,小物块从C 点冲上斜面,仍恰能到达B 点,D 错误。

答案 C

1.质量为m 的物体以初速度v 0沿水平面向左开始运动,起始点A 与一轻弹簧O

端相距s,如图8所示。已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与弹簧相碰后,弹簧的最大压缩量为x,重力加速度为g,则从开始碰撞到弹簧被压缩至最短,物体克服弹簧弹力所做的功为()

图8

A.1

2m v

2

-μmg(s+x) B.

1

2m v

2

-μmgx

C.μmgs

D.μmg(s+x)

解析根据功的定义式可知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为W f=μmg(s+x),由能量守恒定

律可得1

2m v 2

0=W弹+W f,W弹=

1

2m v

2

-μmg(s+x),故选项A正确。

答案 A

2.如图9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h1=1.2 m的光滑水平台面上,一个质量m=1 kg 的小物块压缩弹簧后被锁定。现解除锁定,小物块与弹簧分离后以一定的水平速度v1向右从A点滑离平台,并恰好从B点沿切线方向进入竖直面内的光滑圆弧轨道BC。已知B点距水平地面的高度h2=0.6 m,圆弧轨道BC的圆心O与水平台面等高,C点的切线水平,并与长L=2.8 m的水平粗糙直轨道CD平滑连接,小物块恰能到达D处。重力加速度g=10 m/s2,空气阻力忽略不计。求:

图9

(1)小物块由A到B的运动时间t;

(2)解除锁定前弹簧所储存的弹性势能E p;

(3)小物块与轨道CD间的动摩擦因数μ。

解析(1)小物块由A到B的过程中做平抛运动,

有h1-h2=1

2gt

2,代入数据可得t=35s。

(2)由图中几何关系可知h1-h2

h1

=cos∠BOC,解得∠BOC=60°,则有tan 60°=gt v

1

解得v1=2 m/s,由能量的转化与守恒定律可知,E p=1

2m v 2

1

,解得E p=2 J。

(3)由功能关系可知:

E p+mgh1=μmgL

代入数据可得μ=0.5。

答案(1)

3

5s(2)2 J(3)0.5

课时作业

(时间:40分钟)

基础巩固练

1.韩晓鹏是我国首位在冬奥会雪上项目夺冠的运动员。他在一次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比赛中沿“助滑区”保持同一姿态下滑了一段距离,重力对他做功1 900 J,他克服阻力做功100 J。韩晓鹏在此过程中()

A.动能增加了1 900 J

B.动能增加了2 000 J

C.重力势能减小了1 900 J

D.重力势能减小了2 000 J

解析由题可得:重力做功W G=1 900 J,则重力势能减少1 900 J ,故选项C正确,D错误;由动能定理得,W G-W f=ΔE k,克服阻力做功W f=100 J,则动能增加1 800 J,故选项A、B错误。

答案 C

2.如图1所示,光滑水平面AB与竖直面上的半圆形光滑固定轨道在B点衔接,BC为直径,一可看做质点的物块在A处压缩一轻质弹簧(物块与弹簧不连接),释放物块,物块被弹簧弹出后,经过半圆形轨道B点之后恰好能通过半圆轨道的最高点C。现在换用一个质量较小的另一物块,被同样压缩的弹簧由静止弹出,不计空气阻力。则更换后()

图1

A.物块不能到达C点

B.物块经过C点时动能不变

C.物块经过C点时的机械能增大

D.物块经过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减小

解析物块从A到C过程,由能量守恒有E p=mg·2R+1

2m v

2

C

,可知质量减小,物

块经过C点时动能增大,v C增大,物块也能到达C点,故A、B错误;由能量守恒定律可知物块经过C点时的机械能不变均为E p,故C错误;物块从A到B过

程,由能量守恒有E p=1

2m v 2

B

,在B点有N-mg=m

v2B

R

,解得N=mg+2E p

R

,减小,

故D正确。

答案 D

3.(多选)(2019·福建省三明一中模拟)滑沙是人们喜爱的游乐活动,如图2是滑沙场地的一段斜面,其倾角为30°,设参加活动的人和滑车总质量为m,人和滑车从距底端高为h处的顶端A沿滑道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加速度为0.4g,人和滑车可视为质点,则从顶端向下滑到底端B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

A.人和滑车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

B.人和滑车获得的动能为0.8mgh

C.整个下滑过程中人和滑车减少的机械能为0.2mgh

D.人和滑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0.6mgh

解析沿斜面的方向有ma=mg sin 30°-f,所以f=0.1mg,人和滑车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和内能,故A错误;人和滑车下滑的过程中重力和摩擦力做功,

获得的动能为E k=(mg sin 30°-f)h

sin 30°

=0.8mgh,故B正确;整个下滑过程中人和滑车减少的机械能为ΔE=mgh-E k=mgh-0.8mgh=0.2mgh,故C正确;整个下滑过程中克服摩擦力做功等于人和滑车减少的机械能,所以人和滑车克服摩擦力做功为0.2mgh,故D错误。

答案BC

4.如图3所示为机场用于检查物品的装置,主要由水平传送带和X光透视系统两部分组成。若乘客把物品轻放在传送带上之后,物品总会先、后经历两个阶段的运动,传送过程传送带速度不变。用v表示传送带速率,用μ表示物品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则()

图3

A.前阶段,物品可能向传送方向的相反方向运动

B.后阶段,物品受到摩擦力的方向跟传送方向相同

C.v相同时,μ不同的等质量物品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相同

D.μ相同时,v增大为原来的2倍,前阶段物品的位移也增大为原来的2倍

解析前阶段,物品的速度小于传送带的速度,相对传送带向后运动,受到与传送方向相同的滑动摩擦力作用,在这个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向传送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当物品的速度与传送带的速度相同时,两者无相对运动或者相对运动趋势,摩擦力为零,A、B错误;过程中物体的加速度为a=μg,加速

运动时间t=v

a =v

μg

,所以摩擦产生的热量为Q=μmg(v t-v t

2)=

1

2μmg v t=

1

2μmg v·

v2

μg

=1

2m v

2,故v相同时,μ不同的等质量物品与传送带摩擦产生的热量相同,C正

确;物品加速位移x=v2

2a =v2

2μg

,当μ相同时,v增大为原来的2倍,前阶段物品

的位移增大为原来的4倍,D错误。答案 C

5.如图4所示,一质量为m=1.5 kg的滑块从倾角为θ=37°的斜面上自静止开始滑下,滑行距离s=10 m后进入半径为R=9 m的光滑圆弧AB,其圆心角为θ,然后水平滑上与平台等高的小车。已知小车质量为M=3.5 kg,滑块与斜面及小车表面的动摩擦因数μ=0.35,地面光滑且小车足够长,取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

图4

(1)滑块在斜面上的滑行时间t1;

(2)滑块脱离圆弧末端B点前,轨道对滑块的支持力大小;

(3)当小车开始匀速运动时,滑块在车上滑行的距离s1。

解析(1)设滑块在斜面上滑行的加速度为a,由牛顿第二定律,有

mg(sin θ-μcos θ)=ma,s=1

2at

2

1

解得t1=2.5 s。

(2)滑块在圆弧AB上运动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1

2m v 2

A +mgR(1-cos θ)=

1

2m v

2

B

,v A=at1

由牛顿第二定律,有N B-mg=m v2B

R

解得轨道对滑块的支持力N B≈31.7 N。

(3)滑块在小车上滑行时的加速度a1=μg=3.5 m/s2

小车的加速度a2=m

Mμg=1.5 m/s

2

小车与滑块达到共同速度时小车开始匀速运动,满足

v B-a1t2=a2t2

解得t2=2 s

故滑块刚滑上小车的速度v B=10 m/s,最终同速时的速度v=3 m/s

由功能关系可得μmg ·s 1=12m v 2B -12(m +M )v 2

解得s 1=10 m 。

答案 (1)2.5 s (2)31.7 N (3)10 m

6.(2019·乐山模拟)如图5甲所示,在倾角为37°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底端,一质量m =1 kg 的滑块压缩着一轻弹簧且锁定,两者不拴接,滑块可视为质点。t =0时解除锁定,计算机通过传感器描绘出滑块的v -t 图象如图乙所示,其中Oab 段为曲线,bc 段为直线,在t 1=0.1 s 时滑块已上滑s =0.2 m 的距离(g 取10 m/s 2,sin 37°=0.6,cos 37°=0.8)。求:

图5

(1)滑块离开弹簧后在图中bc 段对应的加速度大小a 及动摩擦因数μ的大小;

(2)t 2=0.3 s 和t 3=0.4 s 时滑块的速度v 1、v 2的大小;

(3)弹簧锁定时具有的弹性势能E p 。

解析 (1)由题图乙知滑块在bc 段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

a =|Δv Δt |=10 m/s 2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sin 37°+μmg cos 37°=ma

解得μ=0.5。

(2)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得t 2=0.3 s 时的速度大小

v 1=v c -a Δt ,解得v 1=0

在t 2之后滑块开始下滑,下滑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mg sin 37°-μmg cos 37°=ma ′

解得a ′=2 m/s 2

从t2到t3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t3时刻的速度为v2=a′Δt=0.2 m/s。

(3)从0到t1时间内,由能量守恒定律得

E p=mgs sin 37°+μmgs cos 37°+1

2m v

2

b

解得E p=4 J。

答案(1)10 m/s20.5(2)00.2 m/s(3)4 J

综合提能练

7.(2019·四川成都模拟)如图6甲所示,倾角θ=30°的足够长固定光滑斜面上,用平行于斜面的轻弹簧拉着质量m=1 kg的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已知物体在t=1 s 到t=3 s这段时间的v-t图象如图乙所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 N/m,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则在该段时间内()

图6

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 m/s2

B.弹簧的伸长量为3 cm

C.弹簧的弹力做功为30 J

D.物体的重力势能增加36 J

解析根据速度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可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v t-v0

t

=1

m/s2,选项A错误;对斜面上的物体受力分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mg、斜面的支持力和轻弹簧的弹力F,由牛顿第二定律,F-mg sin 30°=ma,解得F=6 N。由胡克定律F=kx可得弹簧的伸长量x=3 cm,选项B正确;在t=1 s到t=3 s

这段时间内,物体动能增大ΔE k=1

2m v 2

2

1

2m v

2

1

=6 J,根据速度—时间图象面积等

于位移,可知物体向上运动位移s=6 m,物体重力势能增加ΔE p=mgs sin 30°=30 J;根据功能关系可知,弹簧弹力做功W=ΔE k+ΔE p=36 J,选项C、D错误。

答案 B

8.(2018·全国Ⅰ卷,18)如图7,abc是竖直面内的光滑固定轨道,ab水平,长度为2R;bc是半径为R的四分之一圆弧,与ab相切于b点。一质量为m的小球,始终受到与重力大小相等的水平外力的作用,自a点处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小球从a点开始运动到其轨迹最高点,机械能的增量为()

图7

A.2mgR

B.4mgR

C.5mgR

D.6mgR

解析设小球运动到c点的速度大小为v c,则对小球由a到c的过程,由动能定

理有F·3R-mgR=1

2m v 2

c

,又F=mg,解得v c=2gR。小球离开c点后,在水平

方向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在重力作用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离开c点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的加速度大小均为g,则由竖直方向的运动可知,小球从离开c点到其轨迹最高点所需的时间为t=v c

g

2R

g

,在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为x=1

2gt

2=2R。由以上分析可知,小球从a点开

始运动到其轨迹最高点的过程中,水平方向的位移大小为5R,则小球机械能的增加量为ΔE=F·5R=5mgR,C正确,A、B、D错误。

答案 C

9.(2019·哈尔滨市模拟)如图8所示,水平面右端放一质量m=0.1 kg的小物块,给小物块一v0=4 m/s的初速度使其水平向左运动,运动位移d=1 m后将弹簧压至最短(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反弹回到出发点时物块的速度大小v1=2 m/s,若水平面右端与一长L=3 m的水平传送带平滑连接,传送带以v2=10 m/s的速度

顺时针匀速转动,传送带右端又与一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形轨道的底端平滑连接,圆轨道半径R =0.8 m ,当小物块进入圆轨道时会触发闭合装置将圆轨道封闭,忽略空气阻力。(g =10 m/s 2,sin 53°=0.8,sin 37°=0.6),求:

图8

(1)小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

(2)弹簧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E p ;

(3)要使小物块进入竖直圆轨道后不脱离圆轨道,传送带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应满足的条件。

解析 (1)小物块在水平面上向左运动再返回的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可得 12m v 20=12m v 21+μ1mg ·

2d 代入数据解得μ1=0.3。

(2)小物块从出发到运动到将弹簧压缩至最短时,弹簧具有最大的弹性势能,此过程中由能量守恒定律可得

E p +μ1mgd =12m v 20

代入数据解得E p =0.5 J 。

(3)该问题分两种情况讨论:①设物块在圆轨道最低点时速度为v 3,恰好到达圆心右侧等高点时速度为0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gR =12m v 23,

解得v 3=4 m/s <v 2=10 m/s

说明物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匀加速运动,由动能定理可得μ2mgL =12m v 23-12m v 21,

解得μ2=0.2,即要使物块不脱离圆轨道,进入轨道时物块速度应为v ≤v 3,故μ2≤0.2。

②设物块在圆轨道最低点速度为v4时,恰好能到达圆轨道最高点,在圆轨道最高点有mg=m v25

R

物块从圆轨道最低点到最高点的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

2mgR+1

2m v

2

5

1

2m v

2

4

代入数据解得v4=210 m/s<v2=10 m/s,说明物块在传送带上一直做匀加速运动

由动能定理可得μ2mgL=1

2m v 2

4

1

2m v

2

1

解得μ2=0.6,

即要使物块不脱离圆轨道,进入轨道时物块速度应为

v>v4,故μ2≥0.6

综上所述传送带与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μ2应满足的条件是μ2≤0.2或μ2≥0.6。答案(1)0.3(2)0.5 J(3)μ2≤0.2或μ2≥0.6

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专题

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专题 一、功能关系 1.内容 (1)功是的量度,即做了多少功就有发生了转化. (2)做功的过程一定伴随着 ,而且必通过做功来实现. 2.功与对应能量的变化关系 说明 每一种形式的能量的变化均对应一定力的功. 二、能量守恒定律 1.内容:能量既不会消灭,也 .它只会从一种形式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 . 2.表达式:ΔE减= . 说明ΔE增为末状态的能量减去初状态的能量,而ΔE减为初状态的能量减去末状态的能量. 热点聚焦 热点一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 1.合外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表达式:W合=E k2-E k1 , 即动能定理. 2.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由于“增量”是终态量减去始态量,所以重力的功等于重力势能增量的负值,表达式: WG=-ΔEp=Ep1-Ep2. 3.弹簧的弹力做的功等于弹性势能增量 的负值,表达式:W F=-ΔEp=Ep1-Ep2.弹力做多少正功,弹性势能减少多少;弹力做多少负功,弹性势能增加多少. 4.除系统内的重力和弹簧的弹力外,其他力做的总功等于系统机械能的增量,表达式: W其他=ΔE. (1)除重力或弹簧的弹力以外的其他力做多少正功,物体的机械能就增加多少. (2)除重力或弹簧的弹力以外的其他力做多少负功,物体的机械能就减少多少. (3)除重力或弹簧的弹力以外的其他力不做功, 物体的机械能守恒.

特别提示 1.在应用功能关系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若只涉及动能的变化用“1”,如果只涉及重力势能的变化用“2”,如果只涉及机械能变化用“4”,只涉及弹性势能的变化用“3”. 2.在应用功能关系时,应首先弄清研究对象,明确力对“谁”做功,就要对应“谁”的位移,从而引起“谁”的能量变化.在应用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时,一定要明确存在哪些能量形式,哪种是增加的,哪种是减少的,然后再列式求解. 热点二对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1.对定律的理解 (1)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这也是我们列能量守恒定律方程式的两条基本思路. 2.应用定律解题的步骤 (1)分清有多少形式的能[如动能、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能、电势能)、内能等]在变化. (2)明确哪种形式的能量增加,哪种形式的能量减少,并且列出减少的能量ΔE减和增加的能量ΔE增的表达式. (3)列出能量守恒关系式:ΔE减=ΔE增. 特别提示 1.应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有关问题,关键是准确分析有多少种形式的能量在变化,求出减少的总能量ΔE减和增加的总能量ΔE增,然后再依据能量守恒定律列式求解. 2.高考考查该类问题,常综合平抛运动、圆周运动以及电磁学知识考查判断、推理及综合分析能力. 热点三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能量守恒定律简介

能量守恒定律简介 世界是由运动的物质组成的,物质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并在不断相互转化正是在研究运动形式转化的过程中,人们逐渐建立起了功和能的概念能是物质运动的普遍量度,而功是能量变化的量度。 这种说法概括了功和能的本质,但哲学味道浓了一些在物理学中,从19世纪中叶产生的能量定义:“能量是物体做功的本领”,一直延用至今但近年来不论在国外还是国内,物理教育界却对这个定义是否妥当展开过争论于是许多物理教材,例如现行的中学教材,都不给出能量的一般定义,而是根据上述定义的思想,即物体在某一状态下的能量,是物体由这个状态出发,尽其所能做出的功来给出各种具体的能量形式的操作定义(用量度方法代替定义)。 能量概念的形成和早期发展,始终是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过程紧密相关的由于对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生物能等具体能量形式认识的发展,以及它们之间都能以一定的数量关系相互转化的逐渐被发现,才使能量守恒定律得以建立这是一段以百年计的漫长历史过程随着科学的发展,许多重大的新物理现象,如物质的放射性、核结构与核能、各种基本粒子等被发现,都只是给证明这一伟大定律的正确性提供了更丰富的事实尽管有些现象在发现的当时似乎形成了对这一定律的冲击,但最后仍以这一定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告诉我们,尽管物质世界千变万化,但这种变化决不是没有约束的,最基本的约束就是守恒律也就是说,一切运动变化无论属于什么样的物质形式,反映什么样的物质特性,服从什么样的特定规律,都要满足一定的守恒律物理学中的能量、动量和角动量守恒,就是物理运动所必须服从的最基本的规律与之相较,牛顿运动定律、麦克斯韦方程组等都低了一个层次。 定律内容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能量守恒定律如今被人们普遍认同,但是并没有严格证明。 1)自然界中不同的能量形式与不同的运动形式相对应:物体运动具有机械能、分子运动具有内能、电荷的运动具有电能、原子核内部的运动具有原子能等

(九年级物理教案)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九年级物理教案 “”教学目标 a. 知道能的转化在自然界中是非常普遍的,并能举一些能的转化的例子 b. 知道的内容,并能用它来说明一些简单的问题 C. 建立朴素的唯物主义观,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分析:本节内容是对本章及以前所学物理知识从能量的观点进行了一次综合、深化和再认识.教材首先分析自然界中各种能量之间的转化,揭示它们之间的本质联系:能量,并分析一系列熟知的能量转化的事例,指出能量的转化与守恒.最后阐述了能的转化与守恒定律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教法建议 建议一:是一个实验规律,列举能量转化的实例,是学生理解和掌握能量守恒的基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已知知识,对这些实例中的能的转化进行具体分析.

建议二: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强调定律的两个方面:转化与守恒.另外还要强调该定律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可列举19世纪的自然科学史对学生进行教育. “”教学设计示例 课 题 教学重点 能量转化与守恒 教学难点 对能量转化与守恒的理解 教学方法 讲授 知识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能量的多样性 对应于不同的运动形式,能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二、能的转化 不同形式的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做功的过程是能的转化的过程 ●三、 能量既不可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四、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五、作业 课本P27练习3 列举不同形式的运动 列举不同的过程 有意识引导学生体会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总结规律 讲述19世纪三大自然规律

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物理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专题试卷

甘肃省民勤县第一中学物理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专题试卷 一、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实验题易错题培优(难) 1.某实验小组要测量干电池组(两节)的电动势和内阻,实验室有下列器材: A 灵敏电流计G (量程为0~10mA ,内阻约为100Ω) B 电压表V (量程为0~3V ,内阻约为10kΩ) C .电阻箱R 1(0~999.9Ω) D .滑动变阻器R 2(0~10Ω,额定电流为1A) E.旧电池2节 F.开关、导线若干 (1)由于灵敏电流计的量程太小,需扩大灵敏电流计的量程.测量灵敏电流计内阻的电路如图甲所示,调节R 2和电阻箱,使得电压表示数为2.00V ,灵敏电流计示数为4.00mA ,此时电阻箱接入电路的电阻为398.3Ω,则灵敏电流计内阻为___________Ω(保留一位小数). (2)为将灵敏电流计的量程扩大为100mA ,该实验小组将电阻箱与灵敏电流计并联,则应将电阻箱R 1的阻值调为___________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把扩大量程后的电流表接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根据测得的数据作出G U I - (U 为电压表的示数,G I 为灵敏电流计的示数)图象如图丙所示则该干电池组的电动势E =___________V ,内阻r =___________Ω(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答案】101.7 11.3 2.910.01± 9.10.2± 【解析】 【分析】 (1)根据题意应用欧姆定律可以求出电流表内阻. (2)把灵敏电流计改装成电流表需要并联分流电阻,应用并联电路特点与欧姆定律求出并联电阻阻值. (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确定出G U I -的关系式,结合图象求得E ,r . 【详解】 (1)[1]灵敏电流计内阻: 13 2.00398.3101.74.0010g U R R I -= -=-=?Ω

能量守恒定律应用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二、考点点拨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遵守的守恒定律,它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是无可替代的,而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观点解决相关问题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历年高考必考和重点考查的内容。 三、跨越障碍 (一)功与能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即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转化,而且能的转化必通过做功来实现。 功能关系有: 1. 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即P G E W ?-= 2. 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即K E W ?=∑ 3. 重力、弹簧弹力之外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即E W ?=其它 4. 系统内一对动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等于系统所增加的内能,即相对动内s f Q E E ?==?=? (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1. 内容: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能的总量不变。 2. 定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相等。 (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另一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相等。 这也是我们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列方程式的两条基本思路。 (三)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 1. 分清有多少种形式的能(如动能、势能、内能、电能等)在变化。 2. 分别列出减少的能量减E ?和增加的能量增E ?的表达式。 3. 列恒等式减E ?=增E ? 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铁块A 以水平速度0v 冲上质量为M 、长为l 、置于光滑水平面C 上的木板B 。正好不从木板上掉下。已知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此时长木板对地位移为s 。求这一过程中:

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

一.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及其表达式 二、两种摩擦力做功特点的比较 [深度思考] 一对相互作用的静摩擦力做功能改变系统的机械能吗?

答案 不能,因做功代数和为零. 三、能量守恒定律 1.内容 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 ΔE 减=ΔE 增. 3.基本思路 (1)某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1.上端固定的一根细线下面悬挂一摆球,摆球在空气中摆动,摆动的幅度越来越小,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摆球机械能守恒.( ) (2)总能量守恒,摆球的机械能正在减少,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3)能量正在消失.( ) (4)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 2.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半径为R 的圆弧形轨道,半径OA 水平、OB 竖直,一个质量为m 的小球自A 的正上方P 点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小球沿轨道到达最高点B 时恰好对轨道没有压力.已知AP =2R ,重力加速度为g ,则小球从P 至B 的运动过程中( ) A .重力做功2mgR B .机械能减少mgR C .合外力做功mgR D .克服摩擦力做功1 2 mgR 3.如图所示,质量相等的物体A 、B 通过一轻质弹簧相连,开始时B 放在地面上,A 、B 均处于静止状态.现通过细绳将A 向上缓慢拉起,第一阶段拉力做功为W 1时,弹簧变为原长;第二阶段拉力再做功W 2时,B 刚要离开地面.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则( ) A .两个阶段拉力做的功相等

九年级物理全册 第十四章 第三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教学目标 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分析能量的转化,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复习设疑,导入新课 出示以下两个问题,学生思考回答: (1)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知道的能的形式有哪几种?(机械能、内能、电能、化学能、光能、生物能,等等) (2)在“机械功和机械能”的学习中,我们分析了机械能的转化问题,请你对此谈谈自己的认识,并举例加以说明。 设疑引学:既然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那么,自然界中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否也可以互相转化呢?在转化过程中能量又遵循何种规律呢?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一起来研究的问题。 推进新课 一、能的转化 1.指导学生完成下面四个小实验,观察实验发生的现象,讨论其能量转化情况: (1)来回迅速摩擦双手。 (2)黑塑料袋内盛水,插入温度计后系好,放在阳光下。 (3)将连在小电扇上的太阳电池对着阳光。 (4)用钢笔杆在头发或毛衣上摩擦后再靠近细小的纸片。 讨论得出:(1)机械能转化为内能。(2)光能转化为内能。(3)光能转化为电能再转化为机械能。(4)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及内能。 教师分析:摩擦生热,摩擦是机械运动现象,生热是热现象,摩擦能够生热,说明机械运动现象和热现象有联系。 学生分析其他实验后得出:光现象、热现象、电现象与机械运动现象之间都有联系。 2.除了电能与化学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外,还能举出其他形式的能相互转化的例子吗?请分别对机械能和内能、机械能和电能、电能和内能、电能和光能进行讨论。 (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具体事例参照如下: 机械能→内能:自行车、汽车在刹车时摩擦生热;汽油机、柴油机在压缩冲程中,汽缸内气体因被压缩而发热等。 内能→机械能:内燃机在做功冲程中,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做功;爆竹爆炸时,火药燃烧产生的内能使爆竹炸飞和升空。 机械能→电能:水电站的水力发电,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电能→机械能:电动机通电后转动,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电能→内能:电炉、电熨斗、电热水壶等通电后,电能转化为内能。 电能→光能:白炽灯通电后发光,发光二极管通电后发光等。 光能→电能:太阳能电池等。) 二、能量守恒定律 演示实验:将乒乓球从一定高度落下 观察分析:为什么乒乓球弹起的高度越来越低?损失的能量到哪儿去了? 讨论得出:机械能越来越小,通过摩擦把机械能转化成了内能。 从而引出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和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

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讲课讲稿

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本讲教育信息】 一、教学内容: 能量守恒定律及应用 二、考点点拨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遵守的守恒定律,它在物理学中的重要地位是无可替代的,而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的观点解决相关问题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历年高考必考和重点考查的内容。 三、跨越障碍 (一)功与能 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即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转化,而且能的转化必通过做功来实现。 功能关系有: 1. 重力做的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即P G E W ?-= 2. 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增加量,即K E W ?=∑ 3. 重力、弹簧弹力之外的力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加量,即E W ?=其它 4. 系统内一对动摩擦力做的功等于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等于系统所增加的内能,即相对动内s f Q E E ?==?=? (二)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1. 内容: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而能的总量不变。 2. 定律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相等。 (2)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另一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相等。 这也是我们应用能量守恒定律列方程式的两条基本思路。 (三)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的步骤 1. 分清有多少种形式的能(如动能、势能、内能、电能等)在变化。 2. 分别列出减少的能量减E ?和增加的能量增E ?的表达式。 3. 列恒等式减E ?=增E ? 例1: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铁块A 以水平速度0v 冲上质量为M 、长为l 、置于光滑水平面C 上的木板B 。正好不从木板上掉下。已知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此时长木板对地位移为s 。求这一过程中:

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 定律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别的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不变。 1)自然界中不同的能量形式与不同的运动形式相对应:物体运动具有机械能、分子运动具有内能、电荷的运动具有电能、原子核内部的运动具有原子能等等。 (2)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摩擦生热是通过克服摩擦做功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水壶中的水沸腾时水蒸气对壶盖做功将壶盖顶起,表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电流通过电热丝做功可将电能转化为内能等等”。这些实例说明了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且是通过做功来完成的这一转化过程。 (3)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有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三维空间的直角坐标系 1.作为坐标系必须满足三要素:原点、单位和方向,三维空间的直角坐标系关键一个问题是方向,二维平面直角坐标系怎么排列都行,三维时三个相互垂直的坐标轴方向该如何排列呢,出现了两种情况,为了明确,我们采用的是右手螺旋法则,即的方向顺序按拇、食、中指排列见图7-12.空间直角坐标系建立以后。涉及一系列术语,它们的坐标表达()为1)、原点(0,0,0)2)、坐标轴X轴(,0,0) Y轴(0,,0) Z轴(0,0,)3)、坐标面 XOY 面(,,0 ) YOZ面(0,,) ZOX面(,0,)4)、卦限:三个相互垂直的坐标面把三维空间分成了八个卦限,各卦限内点()由其取值的正负来分见图7-2。3.注意同一个解析式在不同的空间坐标系下有不同的含义。例如:一维直线上表示一个点二维平面上表示一条直线三维空间上表示一个平面在三维几何空间这个点集与三元数组集合由坐标系的建立使之成为一一对应了,以后不引起混淆时,我们常不加区别的说()为几何空间中的一点,或几何空间的点是()。二、上两点间的距离、邻域、区域等概念1.上两点间的距离一维直线上的两点间的距离是绝

北京市丰台区物理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专题试卷

北京市丰台区物理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专题试卷 一、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实验题易错题培优(难) 1.用图甲中所示的电路测定一种特殊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它的电动势E 约为8V ,内阻r 约为30Ω,已知该电池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40mA .为防止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了一个定值电阻充当保护电阻,除待测电池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 .电流表A(量程0.05A ,内阻约为0.2Ω) B .电压表V(量程6V ,内阻20kΩ) C .定值电阻R 1(阻值100Ω,额定功率1W) D .定值电阻R 2(阻值200Ω,额定功率1W) E.滑动变阻器R 3(阻值范围0~10Ω,额定电流2A) F.滑动变阻器R 4(阻值范围0~750Ω,额定电流1A) G.导线和单刀单掷开关若干个 (1)为了电路安全及便于操作,定值电阻应该选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该选___________.(均填写器材名称代号) (2)接入符合要求的实验器材后,闭合开关S ,调整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读取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取得多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根据图象得出该电池的电动势E 为___________V ,内阻r 为___________Ω.(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R 2 R 4 7.8 29 【解析】 【分析】 (1)应用欧姆定律求出电路最小电阻,然后选择保护电阻;根据电源内阻与保护电阻的阻值,选择滑动变阻器. (2)电源的U -I 图象与纵轴交点的坐标值是电源的电动势,图象斜率的绝对值是电源内阻. 【详解】 (1)[1]为保护电源安全,电路最小电阻 8 Ω200Ω0.040 R = =最小, 保护电阻阻值至少为 200Ω30Ω170Ω100Ω-=>,

九年级物理能量守恒定律

能量守恒定律学案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能量守恒定律。 2.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守恒的实例。 3.有用能量守恒的观点分析物理现象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发现各种现象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 2.通过学生讨论体会能量不会凭空消失,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生自己做小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有一个感性的认识,为建立科学世界观和科学思维方法打基础。 3.通过学生讨论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点: 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强调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是自然科学中最基本定律。学习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原理计算一些物理习题。 学习难点: 运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对具体的自然现象进行分析,说明能是怎样转化的。

学习过程: 一、思考: 我们知道刀具在砂轮上磨削时,刀具发热是因为通过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在暖气片上放有一瓶冷水,过一段时间后水变热,这是通过热量传递使这瓶水内能增加。 思考:这些实例中,物体的内能为什么增加了?是凭空产生的还是由其他形式能转化来的? 二、新课学习 1.能的转化 想想做做:按照书中的操作,观察发生的现象,说一说发生了那些能量的转化。 (1)摩擦手,手发热:能转化为能。 (2)黑塑料袋盛水,阳光下,温度升高:能转化为能。 (3)连在太阳电池的小电扇对着阳光,转动起来:能转化为能。 (4)钢笔杆摩擦后会吸引小纸片:能转化为能。 看来各种形式的能,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仔细观察下面的能量相互转化的图示,你能不能找到更多的实例?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物理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专题试卷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物理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专题试卷 一、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实验题易错题培优(难) 1.用图甲中所示的电路测定一种特殊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它的电动势E 约为8V ,内阻r 约为30Ω,已知该电池允许输出的最大电流为40mA .为防止调节滑动变阻器时造成短路,电路中用了一个定值电阻充当保护电阻,除待测电池外,可供使用的实验器材还有: A .电流表A(量程0.05A ,内阻约为0.2Ω) B .电压表V(量程6V ,内阻20kΩ) C .定值电阻R 1(阻值100Ω,额定功率1W) D .定值电阻R 2(阻值200Ω,额定功率1W) E.滑动变阻器R 3(阻值范围0~10Ω,额定电流2A) F.滑动变阻器R 4(阻值范围0~750Ω,额定电流1A) G.导线和单刀单掷开关若干个 (1)为了电路安全及便于操作,定值电阻应该选__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该选___________.(均填写器材名称代号) (2)接入符合要求的实验器材后,闭合开关S ,调整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读取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取得多组数据,作出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根据图象得出该电池的电动势E 为___________V ,内阻r 为___________Ω.(结果均保留2位有效数字) 【答案】R 2 R 4 7.8 29 【解析】 【分析】 (1)应用欧姆定律求出电路最小电阻,然后选择保护电阻;根据电源内阻与保护电阻的阻值,选择滑动变阻器. (2)电源的U -I 图象与纵轴交点的坐标值是电源的电动势,图象斜率的绝对值是电源内阻. 【详解】 (1)[1]为保护电源安全,电路最小电阻 8 Ω200Ω0.040 R = =最小, 保护电阻阻值至少为 200Ω30Ω170Ω100Ω-=>,

11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和应用

能量守恒定律 考点规律分析 (1)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某种形式的能减少,一定存在其他形式的能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某个物体的能量减少,一定存在其他物体的能量增加,且减少量和增加量一定相等。 (2)能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能量守恒定律是贯穿物理学的基本规律,是各种自然现象中普遍适用的一条规律。 (3)能量守恒定律的表达式 ①从不同状态看,E 初=E 末 。 ②从能的转化角度看,ΔE 增=ΔE 减 。 ③从能的转移角度看,ΔE A增=ΔE B减。 典型例题 例(多选)从光滑斜面上滚下的物体,最后停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说明() A.在斜面上滚动时,只有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 B.在斜面上滚动时,有部分势能转化为内能 C.在水平面上滚动时,总能量正在消失 D.在水平面上滚动时,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总能量守恒 [规范解答]在斜面上滚动时,只有重力做功,只发生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A正确,B错误;在水平面上滚动时,有摩擦力做功,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总能量是守恒的,C错误,D正确。 [完美答案]AD 利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思路 (1)明确研究对象及研究过程。 (2)分清有哪几种形式的能(如机械能、内能等)在变化。 (3)分别列出减少的能量ΔE减和增加的能量ΔE增的表达式。 (4)列等式ΔE减=ΔE增求解。 利用能量守恒定律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有多少种能量变化,分析时避免出现遗漏。 举一反三 1.自由摆动的秋千摆动幅度越来越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机械能守恒 B .能量正在消失 C .只有动能和重力势能的相互转化 D .减少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但总能量守恒 答案 D 解析 秋千在摆动过程中受阻力作用,克服阻力做功,机械能减小,内能增加,但总能量不变。故选D 。 2.如图所示,一个粗细均匀的U 形管内装有同种液体,液体质量为m 。在管口右端用盖板A 密闭,两边液面高度差为h ,U 形管内液体的总长度为4h ,拿去盖板,液体开始运动,一段时间后管内液体停止运动,则该过程中产生的内能为 ( ) A.116mgh B.18mgh C.14mgh D.12 mgh [规范解答] 去掉右侧盖板之后,液体向左侧流动,最终两侧液面相平,液体的重力势能减少,减少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内能。如图所示,最终状态可等效为 右侧12h 的液柱移到左侧管中,即增加的内能等于该液柱减少的重力势能,则Q =12h 4h mg ·12h =116mgh ,故A 正确。 [完美答案] A

教科版九年级物理11.1《能量守恒定律》优质教案

1.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目标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出示课件:五一假期,我们会去逛公园放松心情,而荡秋千图片便是其中的一个项目.荡秋千时若不加外力自己会停下来,这是为什么?那么怎样才能使秋千越荡越高?从学生的交流、讨论中引入新课。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形形色色的能量 展示教材图 11 - 1 - 1 ,让学生观察并寻找能量的足迹,并思考:这些过程中,能量都由什么形式变成了什么别的形式?它们遵循什么规律呢? 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或者纠正。

教师:我们今天就要找出,在能量不断转化、转移的过程中遵循的规律。 学生观察,并展开积极讨论。 指出能量转化的过程中,能量的各种形式。 探究点二不同形式能量的相互转化 1.能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 举出一些例子,如:太阳灶将太阳能转化为水的内能;人踢球,人自身储存的化学能通过人体做功,转化为皮球的机械能,等等。要求学生回忆,并举出一些例子。 2.能量是可以转移的。 举出一些例子,如:打台球时,两颗台球之间发生了动能的转移;人们通过热水袋取暖,就是热水的内能转移至人体。要求学生回忆,并举出一些例子。 教师:那么,大家就根据你们的理解,寻找能量的足迹吧!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图 11 - 1 - 2 ,开展“能源转化的识别”活动。 对于这个活动,教师可以在课前提供一个表格,以供各个小组填写。让小组代表回答本小组的讨论结果,并进行总结:能量是可以在不同的物体之间转移的,也可以转化成其他不同的形式的能。 学生思考,并抢答。学生思考,并举出一些例子。 学生以四个人为一个小组,讨论分析图 11 - 1 - 2 中各种能量的名称。并分析其中的转化与转移过程。推举代表,表述本小组的讨论结果。 探究点三能量守恒定律 首先,让学生自行阅读教材中的对话部分。进而,配合多媒体,向学生简单介绍焦耳测定热功当量的实验。并举一些别的例子,如荡秋千过程中,如果没有别的损耗,每次秋千总是能够回到原来的高度等等。举例中,也可以向学生指出,能量转化过程中,往往存在损耗,

能量的守恒与转化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设计 一、课标要求: 1.通过实例了解能量及其存在的不同形式 2.能简单描述各种各样的能量和我们生活的关系 3. 通过实例认识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互相转化。 二、教学重点 1. 各种形式的能的转化 2. 能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 1.区别能量转移和能量转化 2.能量守恒定律的具体应用 三、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电能、机械能、光能、内能、化学能等常规能源的基础上,对生活中常见能量转化与转移进行粗略的分析与总结,学生很容易把转化的方向弄反;容易把能量守恒理解为局部的 四、教学过程 (一)能量的转化 (1)自然界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能量。 (2)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 演示1:划火柴 演示2:用铁锤敲打铁丝 方法点拨:在判断能量是如何转化时,可先找出是哪一种形式的能量减少了,哪一种形式的能量增加了,增加的那一种形式的能量就是由减少的那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而来的。 在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也是普遍存在的。例子分析: 1. 小朋友滑滑梯; 2. 在气体膨胀做功的现象中; 3. 在水力发电中; 4. 在火力发电厂; 5. 电流通过电热器时; 6. 电流通过电动机。有关能量转化的事例同学们一定能举出许多,请同学分析课件中的图片的能量转化… (二)能量的转移 演示3:把铁丝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运动的甲钢球撞击静止的乙钢球,甲球的机械能转移到乙球。在这种转移的过程中能量形式没有变。 (三)能量守恒定律 演示3:滚摆实验 问:滚摆越滚越低的过程中,机械能发生了什么变化?减少的机械能到哪里去了呢? 大量事实证明,在普遍存在的能量的转化和转移过程中,消耗多少某种形式的能量,就得到多少其他形式的能量。 科学工作者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直到19世纪,才确立了这个自然界最普遍的定律——能量守恒定律:… 讲解:尽管有的时候,物体某种形式的能量,可能转移到几个物体或转化成

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

第4课时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1.知道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掌握重力的功、弹力的功、合力的功与对应的能量转化关系. 2.知道自然界中的能量转化,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并能用来分析有关问题. 【课前知识梳理】 一、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 功能量的变化 合外力做正功动能增加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 弹簧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其他力(除重力、弹力外)做正功机械能增加 二、能量守恒定律 1.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ΔE减=ΔE增. 【预习自测】 1、用恒力F向上拉一物体,使其由地面处开始加速上升到某一高度.若该过程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F做的功和阻力做的功之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 B.重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 C.力F做的功和阻力做的功之和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 D.力F、重力、阻力三者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 2、如图1所示,美国空军X-37B无人航天飞机于2010年4月首飞,在X-37B由较低轨道飞到较高轨道的过程中 A.X-37B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X-37B的机械能 B.X-37B的机械能要减少 C.自然界中的总能量要变大 D.如果X-37B在较高轨道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则在此轨道上其机械能不变 3、如图2所示,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侧壁与盆底BC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B、

C在水平线上,其距离d=0.5 m.盆边缘的高度为h=0.3 m.在A处放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块并让其由静止下滑.已知盆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BC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1.小物块在盆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下的位置到B的距离为 A.0.5 m B.0.25 m C.0.1 m D.0 【课堂合作探究】 考点一功能关系的应用 【例1】如右上图所示,在升降机固定一光滑的斜面体,一轻弹簧的一端连在位于斜面体上方的固定木板B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物块A相连,弹簧与斜面平行.整个系统由静止开始加速上升高度h的过程中 A.物块A的重力势能增加量一定等于mgh B.物块A的动能增加量等于斜面的支持力和弹簧的拉力对其做功的代数和 C.物块A的机械能增加量等于斜面的支持力和弹簧的拉力对其做功的代数和 D.物块A和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增加量等于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和B对弹簧的拉力做功的代数和 【突破训练1】物块由静止从粗糙斜面上的某点加速下滑到另一点,此过程中重力对物块做的功等于A.物块动能的增加量 B.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C.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物块动能的增加量以及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D.物块动能的增加量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考点二摩擦力做功的特点及应用 1.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1)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2)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 (3)静摩擦力做功时,只有机械能的相互转移,不会转化为能. 2.滑动摩擦力做功的特点 (1)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第二十章 能源与能量守恒定律

一、关于栏目 1.思维点拨:主要是介绍本节的重要知识点和应注意的事项,一般在200-300字左右。 2.轻松练习:主要是与本节知识相关的基础训练题,题型能够是选择、填空、连线等题型,一般控制在8个小题,题号连续编排。 3.实验探究:主要是与本节知识相关的科学探究试题,能够是实验题、简答题、计算题,一般控制在2-3个试题。 4.自我评价:是一章后面的自我评价,一般适合45分钟,题型能够是选择题(6-8个)、填空题(4-5)、探究题(1-2)、计算题(2-3)。其中实验题包含在所列的题型中,总题量在13-18个左右。 5.图的序号例如:用6-1表示,一次类推 二、关于其它 (一)编写进程 1.2012年5月11日以前交稿件,要做到齐、清、定“ 3.2012年5月15日以前审定完稿件, (二)稿件要求 1.按照编写范例实行编写。 2.稿件的呈交方式为电子文件,录入采用word文档的形式。页面设置纸张规格:采用A4;页边距上下均采用2.54、左右采用2.50。答案按照字数的1:1.5留空。答案放在最后,计算、简答、探究只要最后结果或提示。不能略。 2012年4月26日 第二章声音与环境 2.1 我们怎样听见声音 【思维点拨】 1.声音的发生 声音的发生是因为发声体的振动而发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 真空不能传声,声音必须靠物质传播,这种物质我们称之为介质.一切气体、液体、固体物质都能做传播声音的介质. 3.声速 声音在各种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同一种物质中,因为温度的不同,其声音的

传播速度也不同. 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通常我们说话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就是指这个速度. [注意] 1.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但物体的振动不一定能引起人耳的听觉;另外,有物体振动,但没有传播声音的介质,人耳听不到声音. 2.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大,在气体中最小. 3.发声的振动记录下来,需要时再让物体按照记录下来的振动规律去振动,就会产生 与原来一样的声音,这样就能够将声音保存下来. 【轻松练习】 1.“山间铃响马帮来”这句话中,铃响是因为铃身受金属珠子的撞击而发声,在山间小路上人们听到远处传来的铃声,是通过传入人耳。 2.音叉振动时,邻近的空气粒子随音叉振动,形成一系列疏密相间的形状向四周传播,这就是 。 3.人潜入水中,仍然能听到岸上人的讲话声,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晚年失聪,他将硬捧一端抵在钢琴盖板顶上,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通过硬棒来“听”钢琴的弹奏,根据以上两例,请说出传声物质除了气体外,还有和。 4.科学家为了探测海底某处的深度,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收到回波信号,海洋中该处深度为 m。(声音在海水中传播速度是1500m/s),用这种方法不能用来测量月亮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其原因是。 5.玻璃鱼缸中盛有金鱼,用细棍轻轻敲击鱼缸上沿,金鱼立即受惊,这时鱼接收到声波的主要途径是。 A.鱼缸——空气——水——鱼 B.空气——水——鱼 C.鱼缸——水——鱼 D.水——鱼 6.雷雨来临时,电光一闪即逝,雷声却隆上持续,这是因为。 A.雷打个不停 B.雷声经过地面、山岳、云层多次反射造成 C.电光比雷声的速度快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人们倾听地声,利用岩层发生形变时的地声异常来预报地震这是利用了。 A.地震声不能由空气传到人耳 B.固体传播声音快 C.固体传播声音慢 D.以上说法都不对 8.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必须看发令枪的烟火就开始计时,如果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与运动员的实际成绩相比,一定。 A.少了0.294S B.多了0.294S C.一样 D.少了2.94S 9.把一个鼓平放后,在上面放上一些纸屑,然后用力敲打鼓面使之发声,这时会看到什么现象?此现象说明了什么? 10.有经验的土著居民在打猎时,经常伏身贴地,他能听到一般人站立时不易觉察的动静,并且能即时发现猎物,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其道理。 【探究实验】 10.有经验的土著居民在打猎时,经常伏身贴地,他能听到一般人站立时不易觉察的动静,并且能即时发现猎物,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其道理。

浙江省台州市物理第十二章 电能 能量守恒定律专题试卷

浙江省台州市物理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专题试卷 一、第十二章电能能量守恒定律实验题易错题培优(难) 1.在练习使用多用电表的实验中, (1)某同学使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档粗略测量一定值电阻的阻值R x,先把选择开关旋到“×10”挡位,测量时指针偏转如图所示.以下是接下来的测量过程: a.将两表笔短接,调节欧姆档调零旋钮,使指针对准刻度盘上欧姆档的零刻度,然后断开两表笔 b.旋转选择开关至交流电压最大量程处(或“OFF”档),并拔出两表笔 c.将选择开关旋到“×1”挡 d.将选择开关旋到“×100”挡 e.将选择开关旋到“×1k ”挡 f.将两表笔分别连接到被测电阻的两端,读出阻值R x,断开两表笔 以上实验步骤中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填写步骤前的字母). (2)重新测量后,指针位于如图所示位置,被测电阻的测量值为____Ω. (3)如图所示为欧姆表表头,已知电流计的量程为I g=100μA,电池电动势为E=1.5V,则该欧姆表的内阻是____kΩ,表盘上30μA刻度线对应的电阻值是____kΩ. (4)为了较精确地测量另一定值电阻的阻值R y,采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U恒定,电阻箱接入电路的阻值可调且能直接读出.

①用多用电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则与a点相连的是多用电表的____(选填“红”或“黑”)表笔. ②闭合电键,多次改变电阻箱阻值R,记录相应的R和多用电表读数I,得到R-1 I 的关系 如图所示.不计此时多用电表的内阻.则R y=___Ω,电源电压U=___V. (5)一半导体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用多用电表的欧姆挡测量其电阻时,用“×100”挡和用“×1k”挡,测量结果数值不同.用____(选填“×100”或“×1k”)挡测得的电阻值较大,这是因为____________. 【答案】dafb 2200 15k?35kΩ红 200 8 ×1k 欧姆表中挡位越高,内阻越大;由于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不变,所以选用的挡位越高,测量电流越小;该半导体的电阻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所以选用的档位越高,测得的电阻值越大 【解析】 【分析】 【详解】 (1)[1]先把选择开关旋到“×10”挡位,测量时指针偏转如图所示.指针指在示数较大处,为使指针指在刻度盘中央附近,应换用“×100 ”挡(几百×10=几十×100),再欧姆调零,测量,

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

第 4 课时功能关系能量守恒定律 学习目标: 1.知道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掌握重力的功、弹力的功、合力的功与对应的能量转化关系. 2.知道自然界中的能量转化,理解能量守恒定律,并能用来分析有关问题.【课前知识梳理】 一、几种常见的功能关系 功能量的变化 合外力做正功动能增加 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 弹簧弹力做正功弹性势能减少 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减少 其他力(除重力、弹力外)做正功机械能增加 二、能量守恒定律 1.内容: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别的物体,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 2.表达式:ΔE减=ΔE增. 【预习自测】 1、用恒力F向上拉一物体,使其由地面处开始加速上升到某一高度.若该过程空气阻力不能忽略,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F做的功和阻力做的功之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增量B.重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重力势能的增量C.力F做的功和阻力做的功之和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D.力F、重力、阻力三者的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机械能的增量2、如图 1 所示,美国空军X-37B无人航天飞机于2010 年 4 月首飞,在X-37B 由较低轨道飞到较高轨道的过程中 A.X-37B 中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X-37B 的机械能 B.X-37B 的机械能要减少C.自然界中的总能量要变大 D.如果X-37B 在较高轨道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则在此轨道上其机械能 不变 3、如图2 所示,ABCD是一个盆式容器,盆内侧壁与盆底BC的连接处都是一段与BC相切的圆弧,

B 、 C 在水平线上,其距离 d =0.5 m .盆边缘的高度为 h =0.3 m .在 A 处放一个质量为 m 的小物块并 让其由静止下滑.已知盆内侧壁是光滑的,而盆底 BC 面与小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μ=0.1.小物块在 盆内来回滑动,最后停下来,则停下的位置到 B 的距离为 课堂合作探究】 考点一 功能关系的应用 【例 1】 如右上图所示,在升降机内固定一光滑的斜面体,一轻弹簧的一端连在位于斜面体上方的 固定木板B 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 的物块A 相连,弹簧与斜面平行.整个系统由静止开始加速上升 高度 h 的过程中 A .物块A 的重力势能增加量一定等于 mgh B .物块A 的动能增加量等于斜面的支持力和弹簧的拉力对其做功的代数和 C .物块A 的机械能增加量等于斜面的支持力和弹簧的拉力对其做功的代数和 D .物块 A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的机械能增加量等于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和 B 对弹簧的拉力做功的代数 和 【突破训练 1】物块由静止从粗糙斜面上的某点加速下滑到另一点,此过程中重力对物块做的功等于 A .物块动能的增加量 B .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 C .物块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和物块动能的增加量以及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D .物块动能的增加量与物块克服摩擦力做的功之和 考点二 摩擦力做功的特点及应用 A .0.5 m B .0.25 m C . 0.1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