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铁路缓和曲线设计研究

高速铁路缓和曲线设计研究

-33-

科苑论谈

高速铁路缓和曲线设计研究

赵海燕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昆明院,云南昆明650000)

摘本:通过对高速铁路缓和曲线主要线形、长度计算主要参数选择的初步研究,探讨了高速铁路设计时缓和曲线的选择和长度的合理使用。关键词:高速铁路$缓和曲线$研究

高速铁路的主要特征为高速、高架、电气化。铁路高速化后,行车速度越高,平面曲线和竖曲线半径增幅也越大。此外,列车通过缓和曲线时产生的超高时变率和欠超高时变率也随列车的速度成正比增加,从而影响乘车的舒适性。因此,缓和曲线要有足够的长度,使线性过渡平缓,以保证列车运行平稳和旅客乘坐的舒适性,但过长的缓和曲线控制着平面选线和纵断面变坡点设置的灵活性,并引起工程数量的增大。因此,缓和曲线设计是高速铁路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

1缓和曲线的主要线性

缓和曲线线性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线性缓和曲线,其超高和曲率变化成线性变化,如三次抛物线形;第二种是非线性缓和曲线,比如三次抛物线园、余弦改善形、半波正弦形、五次代数式、七次四项式、一波正弦式等。

缓和曲线线性的选择,主要从保证列车运行平稳和曲线上旅客乘坐的舒适性来考虑。从各种研究和实测结果表明,只要缓和曲线长度达到一定要求,各种线形的缓和曲线都能保证高速行驶安全和旅客乘坐舒适度的要求,国外高速铁路的运营实践也表明了这一点。由于传统的三次抛物线形简单、设计方便,平立面有效长度长,现场应用、养护经验丰富等特点,我国目前设计的高速铁路仍以三次抛物线形缓和曲线为首选线形。

2缓和曲线长度的计算

缓和曲线长度是高速铁路平面设计的主要参数之一,为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和旅客舒适度的要求,缓和曲线应该有足够的长度。但过长的缓和曲线将影响平面选线和纵断面设计的灵活性,引起工程投资的增加。所以,长度的选择要合理选用,结合现场实际,从长到短选择。缓和曲线长度的计算,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2.1超高顺坡率允许值

缓和曲线地段,由于外轨超高使车轮处于三点只承状态,必须限制超高顺坡率的最大值。这个值主要由转向架轴距、前后转向架中心距、轮缘高度来决定。国外(日、英、德)规定的超高顺坡率最大值分别为1/200~1/400不等,我国现行规定的最大超高顺坡率为不大于2‰即1/500。据此,三次抛物线形缓和曲线车辆脱轨安全因素决定的缓和曲线长度L1为

L1≥h/imax=0.5h

由上式可以看出,对于缓和曲线普遍较长的高速铁路,由脱轨安全要求计算的缓和曲线长度显然不起控制作用。故高速铁路缓和曲线长度主要取决于其他两个条件,即:

2.1.1乘坐舒适度允许的未被平衡横向加

速度时变率(即欠超高时变率限值[β])要求的缓和曲线长度L2

L2≥(Vmax.α未)/(3.6[β

])=(Vmax.hq.g)/(3.6[β

].S)式中:hq—圆曲线上计算的欠超高值(mm);

Vmax—设计速度目标值(km/h);

[β

]—未被平衡横向加速度时变率允许值

从相关试验得出的未被平衡横向加速度

在不同变率下舒适感觉概率表明,当[β

]=0.015g/sec时,旅客平均舒适指数为0.5,96%的乘客感觉在“轻微感觉”内;当[β]=0.025g/sec时,旅客平均舒适指数为1.0,80%的乘客感觉在“轻微感觉”内,20%的乘客感觉在“明显感觉”内;当[β]=0.034g/sec时,旅客平均舒适指数为1.3,“轻微感觉”与“明显感觉”的旅客各占一半。

2.1.2乘坐舒适度允许的车体倾斜角速度(即超高时变率限值[f])要求的缓和曲线长度

L3

L3≥(Vmax.h)/(3.6[f])=k.Vmax.h式中:k—1/(3.6[f]);

h—圆曲线上的设计超高值(mm);[f]—超高时变率允许值(mm/s)

日本东海道采用半波正弦形缓和曲线,[f]=34mm/sec,k平=8.2,fmax=53mm/sec时,kmax=5.2。法国TGV线采用三次抛物线改善形缓和曲线,设计速度目标为300km/h时,f=25~56mm/sec,k=11~5,设计速度目标为350km/h时,f=29~50mm/sec,k=9.5~5.5。我国现行规范规定,[f]一半条件下取25mm/sec,困难条件下取31mm/sec。

3小结

经计算分析,对于高速铁路而言,多以计算出的L3作为控制缓和曲线长度,把[f]代入L3的计算公式后可以简化为:

一般条件:L3≥11×10-3Vmax.h困难条件:L3≥9×10-3Vmax.h

可以看出,对于某一个曲线而言,Vmax为定值,故影响缓和曲线长度的要素只是设计超高h的取值问题,h值越大,缓和曲线越长,反之则短。因此在铁路选线和设计中,要综合考虑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工程量大小、

投资等综合因素确定合理的缓和曲线长度。

责任编辑:杨帆

高速铁路概论

. 一、绪论+高速铁路线路 高速铁路的定义:最高行驶速度在200km/h以上、旅行速度超过150km/h的铁路系统。 高速列车:以最高速度200km/h以上运行的列车。它不但包括轮轨式列车,还应包括磁悬浮列车等。 高速铁路运营特征:概括为高速度、高舒适性、高安全性、节能环保和高密度。 要求高速线路具有高平顺性、高稳定性、高可靠性及一定的耐久性。 高速铁路的平纵断面设计的标准要以提高线路的平顺性为主。 高速铁路线路平面标准:包括超高(欠超高,过超高)、最小曲线半径、缓和曲线长度等。 线路纵断面标准:包括最大坡度值和竖曲线等。 外轨超高:为了平衡离心力,使内外两股钢轨受力均匀,垂直磨耗均等,旅客不因离心加速度而感到不适,将外轨抬高一定程度。 轨距加宽:为防止轮对被轨道楔住或挤翻钢轨,对于小半径曲线的轨距要适当加宽,以使机车车辆能顺利通过曲线,减少轮轨间的磨耗。 欠超高产生离心加速度从而影响旅客舒适度; 欠超高、过超高都会使钢轨承受列车的偏压而内外轨磨耗不均。限制欠超高、过超高以保证高速铁路线路所要求的高平顺性和高舒适度。保证高速列车的旅客乘坐舒适度,因此取过超高允许值与欠超高允许值一致。高、低速列车共线允许时欠、过超高之和的允许值[hq+hg]。 最小曲线半径与运输组织模式、速度目标值、旅客乘坐舒适度和列车运行平稳度等有关。 最大曲线半径标准关系到线路的铺设、养护、维修能否达到要求的精度。 缓和曲线:为了使列车安全、平顺地由直线运行到圆曲线(或由圆曲线运行到直线)而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设置一个曲率半径逐渐变化的曲线称为缓和曲线。 缓和曲线长度由车辆脱轨加速度、未被平衡横向离心加速度时变率和车体倾斜角速度确定,即主要是由超高时变率和欠超高时变率两项因素确定缓和曲线的长度。 线路的最大坡度:应根据地形条件、动车组功率、运输组织模式、设计线的输送能力、牵引质量、工程数量和运营质量等,经过牵引计算验算并经技术经济比选分析后确定。 相邻坡段的坡度差:允许的最大值,主要由保证运行列车不断钩这一安全条件确定,常规铁路相邻坡段的坡度差主要受货物列车制约。 相邻坡段的坡度差大于1‰时,应采用圆曲线形竖曲线连接。 高速铁路的基本组成:由钢轨、轨枕、扣件、道床、道岔等部分组成。 高速铁路(分为有砟和无砟轨道) 钢轨的作用:钢轨是轨道的主要结构之一,用于支承并引导机车车辆的车轮,直接承受来自车轮和其他方面的力并传递给轨枕,同时为车轮的滚动提供阻力最小的表面。 钢轨的要求: (1)高稳定的轨道结构; (2)平顺的运行表面; (3)良好的轨道弹性; (4)可靠的轨道部件; (5)便利的养护与维修。

京沪高速铁路大事记

京沪高速铁路大事记 京沪高铁全程131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小时,初期300公里/小时,行驶时间在5小时以内。 1990年12月,铁道部完成“京沪高速铁路线路方案构想报告”。 1994年,当时的国家科委、国家计委、国家经贸委、国家体改委和铁道部课题组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重大技术经济问题前期研究报告”的深化研究。 1994年12月,国务院批准开展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同月,铁道部成立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办公室。 1996年4月,完成“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审稿)”。 1997年4月,完成“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补充研究报告”,并据此上报了项目建议书。 1998年10月至2000年4月,当时的国家计委委托中咨公司对“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评估。铁道部按评估意见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补充稿)。 2000年1月,按国务院要求,铁道部配合中咨公司完成并上报国家计委《关于高速轮轨与高速磁悬浮比较的论证报告》。 2001年,当时的国家计委和国土资源部联合颁发《关于预留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用地的通知》,要求沿线地方政府预留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用地。 2003年7月至10月,完成了设计暂行规定国际咨询。 2003年9月,中咨公司召开了京沪高速铁路建设论证会,评估了京沪高速铁路建设的必要性、轮轨方案和磁浮方案的比选,认为高速轮轨技术是现阶段的必然选择。 2003年12月至2005年7月,完成了设计国际咨询。 2006年2月22日,国务院第126次常务会议批准京沪高速铁路立项。 2006年5月至11月,中咨公司受国家发改委委托完成了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评估工作。 2007年8月2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批准京沪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9月12日国家发改委批准京沪高速铁路可行性研究报告。2007年10月22日,国务院决定成立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领导小组。 2007年11月16日至12月1日,国家发改委组织专家组完成了京沪高速铁路初步设计优化评审工作。 2007年12月5日,铁道部批复初步设计。 2007年12月10日,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 2007年12月26日,国土资源部批复先期用地。 2007年12月27日,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创立。 2008年1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同意开工建设。 2008年4月18日,京沪告诉铁路全线开工建设。 2009年9月28日,“咽喉”工程南京大胜关长江大桥全线贯通。 2010年7月19日,全线进入铺轨阶段。

高速铁路概论习题及答案精选.

一、单选题 1、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是………………………………………………………(C ) A TGV东南线 B TGV大西洋线 C 东海道新干线 D 山阳新干线 2、我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在哪两个城市间改建…………………………………(A ) A 广州和深圳 B 广州和珠海 C 武汉和长沙 D 北京和上海 3、迄今为止铁路上速度最高运营时速为…………………………………(B ) A 200km/h B 300 km/h C 350 km/h D 400 km/h 4、我国普通铁路的一般干线,竖曲线半径为………………………………(C ) A 8000米 B 9000米 C 10000米 D 12000米 5、高速铁路线路所用的钢轨类型为………………………………………………(A ) A 60千克/米 B 50千克/米 C 43千克/米 D 55千克/米 6、在当今世界上时速为多少时称为准高速( B ) A 100 –200 km/h B 120-160 km/h C 200-400 km/h D 160-400 km/h 7、我国第一台交-直-交流电传动电力机车是…………………………………( D ) A 6Y1型 B 韶山3型 C 东方红3型 D AC4000型 8、下列制动方式中属于非粘着制动的是……………………………………( D ) A 盘形制动 B 油压制动 C 电阻制动 D 磁轨制动 9、利用了轨道电缆构成的双向信息传输通道的自动列车速度控制系统是………( A ) A LZ B B A T C C TVM D ICE 10、采用了吸流变压器的的供电方式是…………………………………………( C ) A 直接供电方式 B AT供电方式 C BT供电方式 D CC供电方式 11、从发展趋势看,什么将成为高速客车体主导材料( A ) A 铝合金 B 铜板 C 铝板 D 以上都可 12、人们认为在能源消耗、噪声等方面哪种方式更优越( B ) A 内燃列车 B 磁悬浮 C 气悬浮 D 电力列车 13、一般认为中程磁悬浮运输速度为(B ) A 200公里/小时 B 300公里/小时 C 300公里以上/小时 D 400公里/小时 14、下列高速铁路中采用部分修建新线,部分旧线改造,旅客列车专用的铁路模式是( B ) A 日本新干线模式 B 法国TGV模式 C 德国ICE模式 D 英国APT模式 15、目前世界各国最高运行速度在200km/h以上的高速列车,除了( A )高速列车以外, 其余均采用电力牵引。 A 英国的HST 型 B 瑞典的X2型 C 意大利的ETR500型 D 日本100系列 16、法国TGV高速电动车组和英国HST高速内燃动车组上使用的制动方式是( C ) A 摩擦制动 B 闸瓦制动 C 盘形制动 D 电磁轨道制动 17、下列高速铁路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中采用采用以设备为主,人控为辅的控制方 式的代表国家是( A ) A 日本 B 法国 C 德国 D 美国 18、高速铁路引入既有枢纽的方式,按其引入线的平,纵断面不同,有三种引入方式,下面 哪一种不是这三种引入方式的( D )

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历程 2010年12月03日 12月3日,中国自主研发的"和谐号"CRH380高速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枣庄至蚌埠段试验运行最高时速达486.1公里。这是中国铁路创造的世界纪录,更是世界铁路发展史上值得书写的重要章节,因为,高速铁路是人类文明与智慧的宝贵结晶,是人类社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和有力支撑。 目前,中国高速铁路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运营管理体系,确保了运营持续安全,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提供了安全、快捷、舒适、经济的运输服务,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如今,中国铁路每天开行"和谐号"高速动车组列车1000多列,发送旅客近百万人。而且高速铁路开通后,既有铁路通道的货运能力得到了巨大释放,为实现货运增量、丰富货运产品体系、提升货运服务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人在建设和发展高速铁路的历史进程中,不仅在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在营业里程上不断快速扩展,而且锤炼了"勇攀科技高峰,争创世界一流"的高速铁路精神,形成了以"运行高速度、安全高可靠、服务高品质"为基本内涵的高速铁路文化体系。 作为带动性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速铁路不仅大大加快了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进程,而且对国家新兴产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诸多领域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是加快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助推器。 中国高速铁路发展的历史起点 在中国,铁路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大众化交通工具,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铁路取得了长足进步,为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与其他行业相比,铁路发展相对滞后,运输能力严重不足,"一票难求、一车难求"的现象十分突出,铁路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从世界范围看,速度作为交通运输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往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某种运输方式或某种交通工具的兴衰。铁路自诞生以来,正是由于它在运输速度和运输能力上的巨大优势,才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成为世界各国交通运输的骨干,极大地推动着社会进步和历史进程。曾几何时,由于忽视了普遍提高行车速度,铁路在速度方面的优势迅速缩小,甚至消失。速度慢成了阻碍铁路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铁路以高速客运为突破口开始了新一轮的复兴。高速铁路的问世,使一度被人们称为"夕阳产业"的铁路焕发了青春,出现了新的生机。客运高速化是世界铁路发展的趋势。在许多国家,越来越多的旅客把乘坐舒适便捷的高速列车作为出行的首选。 建设现代化的中国铁路,必须在速度上"突出重围"。高速铁路具有速度快、运量大、节约土地、节能环保等明显优势。发展高速铁路,符合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对于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作用。 2003年,中国政府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全局出发,做出了加快发展铁路的重要决策,中国铁路进入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历史阶段。 七年来,铁路系统自觉践行科学发展观,立足中国国情和路情,着眼快速扩充铁路运输能力、快速提升铁路技术装备水平,中国铁路现代化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高速铁路、机车车辆、高原铁路、既有线提速、重载运输等技术迈入世界先进行列,运输效率世界第一,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这其中,最大的亮点就是高速铁路的发展成就。中国铁路坚持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动我国高速铁路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实现了由追赶者到引领者的历史性跨越。

高速铁路缓和曲线设计研究

-33- 科苑论谈 高速铁路缓和曲线设计研究 赵海燕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昆明院,云南昆明650000) 摘本:通过对高速铁路缓和曲线主要线形、长度计算主要参数选择的初步研究,探讨了高速铁路设计时缓和曲线的选择和长度的合理使用。关键词:高速铁路$缓和曲线$研究 高速铁路的主要特征为高速、高架、电气化。铁路高速化后,行车速度越高,平面曲线和竖曲线半径增幅也越大。此外,列车通过缓和曲线时产生的超高时变率和欠超高时变率也随列车的速度成正比增加,从而影响乘车的舒适性。因此,缓和曲线要有足够的长度,使线性过渡平缓,以保证列车运行平稳和旅客乘坐的舒适性,但过长的缓和曲线控制着平面选线和纵断面变坡点设置的灵活性,并引起工程数量的增大。因此,缓和曲线设计是高速铁路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 1缓和曲线的主要线性 缓和曲线线性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线性缓和曲线,其超高和曲率变化成线性变化,如三次抛物线形;第二种是非线性缓和曲线,比如三次抛物线园、余弦改善形、半波正弦形、五次代数式、七次四项式、一波正弦式等。 缓和曲线线性的选择,主要从保证列车运行平稳和曲线上旅客乘坐的舒适性来考虑。从各种研究和实测结果表明,只要缓和曲线长度达到一定要求,各种线形的缓和曲线都能保证高速行驶安全和旅客乘坐舒适度的要求,国外高速铁路的运营实践也表明了这一点。由于传统的三次抛物线形简单、设计方便,平立面有效长度长,现场应用、养护经验丰富等特点,我国目前设计的高速铁路仍以三次抛物线形缓和曲线为首选线形。 2缓和曲线长度的计算 缓和曲线长度是高速铁路平面设计的主要参数之一,为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和旅客舒适度的要求,缓和曲线应该有足够的长度。但过长的缓和曲线将影响平面选线和纵断面设计的灵活性,引起工程投资的增加。所以,长度的选择要合理选用,结合现场实际,从长到短选择。缓和曲线长度的计算,主要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2.1超高顺坡率允许值 缓和曲线地段,由于外轨超高使车轮处于三点只承状态,必须限制超高顺坡率的最大值。这个值主要由转向架轴距、前后转向架中心距、轮缘高度来决定。国外(日、英、德)规定的超高顺坡率最大值分别为1/200~1/400不等,我国现行规定的最大超高顺坡率为不大于2‰即1/500。据此,三次抛物线形缓和曲线车辆脱轨安全因素决定的缓和曲线长度L1为 L1≥h/imax=0.5h 由上式可以看出,对于缓和曲线普遍较长的高速铁路,由脱轨安全要求计算的缓和曲线长度显然不起控制作用。故高速铁路缓和曲线长度主要取决于其他两个条件,即: 2.1.1乘坐舒适度允许的未被平衡横向加 速度时变率(即欠超高时变率限值[β])要求的缓和曲线长度L2 L2≥(Vmax.α未)/(3.6[β ])=(Vmax.hq.g)/(3.6[β ].S)式中:hq—圆曲线上计算的欠超高值(mm); Vmax—设计速度目标值(km/h); [β ]—未被平衡横向加速度时变率允许值 从相关试验得出的未被平衡横向加速度 在不同变率下舒适感觉概率表明,当[β ]=0.015g/sec时,旅客平均舒适指数为0.5,96%的乘客感觉在“轻微感觉”内;当[β]=0.025g/sec时,旅客平均舒适指数为1.0,80%的乘客感觉在“轻微感觉”内,20%的乘客感觉在“明显感觉”内;当[β]=0.034g/sec时,旅客平均舒适指数为1.3,“轻微感觉”与“明显感觉”的旅客各占一半。 2.1.2乘坐舒适度允许的车体倾斜角速度(即超高时变率限值[f])要求的缓和曲线长度 L3 L3≥(Vmax.h)/(3.6[f])=k.Vmax.h式中:k—1/(3.6[f]); h—圆曲线上的设计超高值(mm);[f]—超高时变率允许值(mm/s) 日本东海道采用半波正弦形缓和曲线,[f]=34mm/sec,k平=8.2,fmax=53mm/sec时,kmax=5.2。法国TGV线采用三次抛物线改善形缓和曲线,设计速度目标为300km/h时,f=25~56mm/sec,k=11~5,设计速度目标为350km/h时,f=29~50mm/sec,k=9.5~5.5。我国现行规范规定,[f]一半条件下取25mm/sec,困难条件下取31mm/sec。 3小结 经计算分析,对于高速铁路而言,多以计算出的L3作为控制缓和曲线长度,把[f]代入L3的计算公式后可以简化为: 一般条件:L3≥11×10-3Vmax.h困难条件:L3≥9×10-3Vmax.h 可以看出,对于某一个曲线而言,Vmax为定值,故影响缓和曲线长度的要素只是设计超高h的取值问题,h值越大,缓和曲线越长,反之则短。因此在铁路选线和设计中,要综合考虑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工程量大小、 投资等综合因素确定合理的缓和曲线长度。 责任编辑:杨帆

京沪高速铁路路线图

京沪高速铁路路线图 正线全长约1318公里,我国首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京沪铁路将于2010年投入运营,届时从北京到上海只需要5小时,比目前京沪间特快列车缩短了9小时左右。高峰期有望实现3分钟一列,确保旅客随时乘坐、随时有座位。 上图为京沪高速铁路路线图 新北京南站为始发和终点站 京沪高铁正线全长约1318公里,全线共设置北京、天津、济南、蚌埠、南京、无锡、苏州、上海等21个客运车站,设计时速为350公里。 老京沪线改作货运主线 现有的京沪铁路长度仅为全国铁路营运线的2%,但它连接着京津冀与长三角两大经济圈,承担着全国10.2%的铁路客运量和7.2%的货物周转量,其运输密度是全国铁路平均水平的4倍,由于其一直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因此严重制约了沿 线经济发展。 铁道部对外发布,京沪高铁一旦建成,将与现有的京沪铁路实现客货分流:新建的高铁将成为客运专线,“老”京沪铁路将作为货运主线。届时,北京至上海高速列车年输送旅客单方向可达8000余万人次,是一条快捷的大能力客运通道。同时“松绑”后的现有京沪铁路的货运能力将大增,其单向年货运能力将达1.3亿吨以上,从而成为大能力货运通道。京

沪高铁将满足京沪客货运输需求,从根本上解决京沪通道运输能力紧张的状况,带动沿线地 区经济的迅速发展。 将对民航造成冲击 乘飞机从北京到上海大约耗时2小时,但两头来往于机场的交通时间也会超过2个小时,再加上航班延误以及人们对火车的安全度信赖值更高等原因,京沪高速铁路开通运营后,将对现有的民航京沪线路造成极大冲击,甚至有可能导致该航线机票价格的“雪崩”。 没有了时间劣势的京沪高速铁路,如果票价制定合理,竞争实力将会大幅度提高。不过也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北京、上海两地都在规划建设通往机场的轨道交通,届时乘机的地面交通时间也将大大缩短。因此,航空有可能重新取得在京沪之间“点对点”运输上的优势,但京沪线上,在从上海到南京、上海到徐州、上海到济南等区段间的客运市场上,高铁将显 示出较高性价比。 从铁道部获悉,建设京沪高铁将坚持以我为主、自主创新,从而形成具有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其中70%以上的技术将依靠自主创新。 而对于高速动车组等先进技术,则按照“引进先进技术,联合设计生产,打造中国品牌”的要求,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最终实现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客运动车组的国产化。 据悉,京沪高速铁路将全线铺设减振效果很好的无缝线路和无碴轨道,全线实行防灾安全实时监控,并运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动力分散型电动车组,由集行车控制、调度指挥、信息管理和设备监测于一体的综合自动化系统统一指挥。此外,京沪高速铁路全线将封闭运 行,并在道口实现全立交。 铁道部表示,在融资方面,京沪高速铁路将积极探索市场化融资方式,吸纳民间资本、法人资本及国外投资,采用货币、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多种出资方式,利用海内外资本市场进行权益、债务融资,形成多元投资主体,拓展多种投资渠道。 据悉,京沪高速铁路所通过的地区,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连接环渤海和长江三角洲两大经济区,也是东北、华北通往华东的必经之地,其间分布着全国四大直辖市中的三个,省会城市两个,人口100万以上的大城市11个。 此外,京沪高速铁路还具有与时速200公里既有铁路兼容的优势,时速不小于200公里列车可以在京沪高速铁路上运行,从上海去往哈尔滨、沈阳、包头、兰州、西安、成都、乌鲁木齐和从北京去往华东的旅客,均可大大缩短旅行时间。 据悉,京沪高速铁路将全线铺设无缝线路和无碴轨道,全线实现道口的全立交和线路的 全封闭。

高速铁路概论复习资料

高速铁路概论作业答案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是………………………………………………………(C ) A TGV东南线 B TGV大西洋线 C 东海道新干线 D 山阳新干线 2、我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在哪两个城市间改建…………………………………(A ) A 广州和深圳 B 广州和珠海 C 武汉和长沙 D 北京和上海 3、迄今为止铁路上速度最高运营时速为…………………………………(B ) A 200km/h B 300 km/h C 350 km/h D 400 km/h 4、我国普通铁路的一般干线,竖曲线半径为………………………………(C ) A 8000米 B 9000米 C 10000米 D 12000米 5、高速铁路线路所用的钢轨类型为………………………………………………(A ) A 60千克/米 B 50千克/米 C 43千克/米 D 55千克/米 6、在当今世界上时速为多少时称为准高速( B ) A 100 –200 km/h 常速 B 120-160 km/h 中速或准高速 C 200-400 km/h 高速 D 160-200 km/h 快速 7、我国第一台交-直-交流电传动电力机车是…………………………………( D ) A 6Y1型 B 韶山3型 C 东方红3型 D AC4000型 8、下列制动方式中属于非粘着制动的是……………………………………( D ) A 盘形制动 B 油压制动 C 电阻制动 D 磁轨制动 9、利用了轨道电缆构成的双向信息传输通道的自动列车速度控制系统是………( A ) A LZ B B A T C C TVM D ICE 10、采用了吸流变压器的的供电方式是…………………………………………( C ) A 直接供电方式 B A T供电方式 C BT供电方式 D CC供电方式 11、从发展趋势看,什么将成为高速客车体主导材料( A ) A 铝合金 B 铜板 C 铝板 D 以上都可 12、人们认为在能源消耗、噪声等方面哪种方式更优越( B ) A 内燃列车 B 磁悬浮 C 气悬浮 D 电力列车 13、一般认为中程磁悬浮运输速度为(B ) A 200公里/小时 B 300公里/小时 C 300公里以上/小时 D 400公里/小时 14、下列高速铁路中采用部分修建新线,部分旧线改造,旅客列车专用的铁路模式是(B ) A 日本新干线模式 B 法国TGV模式 C 德国ICE模式 D 英国APT模式 15、目前世界各国最高运行速度在200km/h以上的高速列车,除了(A )高速列车以外,其余均采用电力牵引。 A 英国的HST 型 B 瑞典的X2型 C 意大利的ETR500型 D 日本100系列 16、法国TGV高速电动车组和英国HST高速内燃动车组上使用的制动方式是( C ) A 摩擦制动 B 闸瓦制动 C 盘形制动 D 电磁轨道制动 17、下列高速铁路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中采用以设备为主,人控为辅的控制方式的代表国家是( A ) A 日本 B 法国

中国隧道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历程

中国隧道工程的建设和发展历程 从1874年我国开始修建第一条上海至吴淞的窄轨铁路起,至1911年清王朝被推翻为止的37年中,我国共建成了9100公里的铁路。在这段时期所修建的10条总长4600公里的铁路干线上,共修建了总长42公里的230余座隧道。 我国在1898~1904年修建了长度为3078米的兴安岭隧道,这是当时亚洲最长的宽轨铁路隧道。这一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隧道工程是由我国杰出工程师詹天佑亲自规划和督造的京张铁路八达岭隧道,全长1091米,工期仅用了18个月,于1908年建成。这也是我国自行修建的第一座越岭铁路隧道。 自1911年10月清王朝覆灭,到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38年中,我国共在40余条总长度约7000公里的铁路干线和支线上修建了总长度约100公里的370余座铁路隧道。其中有当时我国最长的滨绥铁路第二线上长度为3840米的杜草隧道,建于1939~1941年,所穿过的地层为花岗岩,采用上下导坑法施工,混凝土衬砌。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在其后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我国隧道建设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有显著的技术进步和突破。 起步:50年代至60年代初,是新中国第一代隧道建设工程。该阶段采用钻爆法施工,以人工和小型机械凿岩、装载为主,临时支护采用原木支架和扇形支撑。隧道施工基本无通风,由于技术水平落后,人工伤亡事故时有发生。

该阶段的主要标志性工程有位于川黔铁路上的凉风垭隧道,该隧道长度4270米,于1959年6月贯通。该隧道首次采用平行导坑和巷道式通风,为长隧道施工积累了很宝贵的经验。 稳定发展:60年代至80年代初,是新中国第二代隧道建设工程。 该阶段代表性工程有位于京原铁路上的驿马岭隧道,全长7032米,1967年2月开工,1969年10月竣工,也是这一时期修建的最长的隧道。这一时期施工机具的装备有了较大的改善,普遍采用了带风动支架的凿岩机、风动或电动装载机、混凝土搅拌机、空压机和通风机等。在成昆铁路的隧道施工中还采用了门架式凿岩台车和槽式运渣列车。 在隧道支护方面,采用了锚杆喷射混凝土技术,这是隧道施工技术的重要里程碑。由于主动控制了地层环境,较好地解决了施工安全问题。 经过3年国民经济调整,1964年重点加强西南大三线建设,川黔、贵昆、成昆三线全面复工。这些铁路隧道比例大,开工隧道数量猛增,迎来了隧道建设的大发展。 成昆铁路工程浩大,举世瞩目,全线共有425座隧道,总延长344.7公里,占线路长度的31.6%,其中2公里以上的34座,3公里以上的9座,成为控制工期的关键工程。沙木拉达隧道全长6379米,线路标高2244.14米,为成昆铁路最长与最高的隧道。关村坝隧道全长6107米,为成昆铁路第二长隧道,是北段控制铺轨的大门,为集中力量攻坚的重点工程之一,快速施工成为本隧道的主题,施工中创造了多项新纪录。岩脚寨隧道位于贵昆铁路安顺至六枝间,全长2715米,隧道横穿贵州普定郎岱煤田的大煤山,共穿过7层煤层,厚度最大达8.92米,含三级瓦斯。这也是我国第一次穿越大量瓦斯的隧道。

铁路缓和曲线计算

、缓和曲线的作用及其几何特征 行驶于曲线轨道的机车车辆,出现一些与直线运行显著不同的受力特征。如曲线运行的离 心力,外轨超高不连续形成的冲击力等。为使上述诸力不致突然产生和消失,以保持列车曲线运行的平稳性,需要在直线与圆曲线轨道之间设置一段曲率半径和外轨超高度均逐渐变化的曲线,称为缓和曲线。当缓和曲线连接设有轨距加宽的圆曲线时,缓和曲线的轨距是呈线性变化的。概括起来,缓和曲线具有以下几何特征: 1. 缓和曲线连接直线和半径为R 的圆曲线,其曲率由零至1/R 逐渐变化。 2. 缓和曲线的外轨超高,由直线上的零值逐渐增至圆曲线的超高度,与圆曲线超高相连接。 3. 缓和曲线连接半径小于350m 的圆曲线时,在整个缓和曲线长度内,轨距加宽呈线性递增,由零至圆曲线加宽值。 因此,缓和曲线是一条曲率和超高均逐渐变化的空间曲线。 二、缓和曲线的几何形位条件 图2-9所示为一段缓和曲线。其始点与终点用ZH 与HY 表示。要达到设置缓和曲线的目的,根据如图所取直角坐标系,缓和曲线的线形应满足以下条件: 1.为了保持连续点的几何连续性,缓和曲线在平面上的形状应当是:在始点处,横坐标x = 0,纵坐标y = 0,倾角φ = 0;在终点处,横坐标 x =x 0,纵坐标y =y 0 ,倾角φ = φ 0 。 2.列车进入缓和曲线,车体受到离心力 J 的作用,为保 持列车运行的平稳性,应使离心力不突然产生和消失,即在缓和曲线始点处,J =0,在缓和曲线终点处 Ρ=R 。 3.缓和曲线上任何一点的曲率盈余外轨超高相吻合。 在纵断面上,外轨超高顺坡的形式有两种形式。一种形式是,如图2-10(a )所示;另一 种形式是曲线形,如图2-10(b )所示。 列车经过直线顺坡的缓和曲线始点和终点时,对外轨都会产生冲击。在行车速度不高,超高顺破相对平缓时,列车对外轨的冲击不大,可以采用直线形顺坡,即可满足曲率与超高相配合的要求。 当行车速度较高,为了消除列车对 外轨的冲击,应采用曲线形超高顺坡。 其几何特征是缓和曲线始点及终点处 图 2-9缓和曲线坐标图 图 2-10 超高顺坡

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重点

京沪高速铁路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https://www.360docs.net/doc/2f16709683.html, 2007年02月13日 13:24 报告在线【评论】【字体:大中小】【页面调色版】北京-上海的铁路运输通道,在我国的经济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原有铁路运输逐渐显示出不适应运输增长的需要,在这条通道上,再修建一条高速铁路显得越来越迫切。经过长达16年的项目可行性研究和论证,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终于在今年的3月获得国务院批准立项。一、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背景京沪线既有铁路全长1463公里,既是客运快速线路,也是货运重载铁路,大部分区段客车最高允许速度达140—160公里/小时,货运牵引定数5300吨,是全国铁路装备水平最高、客货运输最繁忙的干线,在铁路网中作用突出,主通道地位明显,是我国北方各省区通往华东地区的必经之路,是北煤南运的重要通道。2003年,华东地区经京沪铁路向区外发送旅客5100万人,占该地区铁路对外发送量的89%,2005年向区外发送旅客5470万人。从京沪铁路向华东地区输送货物总量来看,输送煤炭11200万吨,占56.3%,石油1060万吨,占79.2%,非金属矿石1120万吨,占67.6%:木材740万吨,占80.3%:粮食1020万吨,占68.4%。2005年,全线平均客运密度双向4512万人/公里,平均货运密度为6181万吨,分别为全路平均的4.9倍和2.1倍,运能缺口高达50%左右,运能与运量的矛盾极为突出,一直处于限制型运输状态。为扩大运输能力,提高列车运行速度,努力适应沿线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铁路运输要求,铁道部自20世纪80年代起以重载和提速为目标,不断对京沪线进行强化改造,使运输能力得到了一定提高。区间最大运行图确定列车对数由107对提高到137对,货物列车牵引定数由4000吨提高到5300吨,旅客列车运行速度由100公里/小时提高到140—160公里/小时。但是,这一系列提速改造措施只是缓解了运能的紧张,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运能缺口大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持续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口的增长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使我国旅客运输需求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且呈现出多元化发展趋势,促使运输服务向扩大运输能力、提供多样化产品、多元化功能以及多层次服务方向发展。随着运输市场的不断发育,各种运输工具的旅行速度、旅行环境、服务质量、管理水平、方便程度等,将成为影响人们选择出行方式

列车类型、线路坡度、最小曲线半径,线间距与设计速度的关系

最近铁路建设的力度大大加强,许多新线的设计速度达到了 250km/h甚至350km/h,各种针对铁路速度的争吵日益剧烈,似乎是非250不要,最好一步上350……所以,有必要了解一下铁路速度的秘密,减少无谓的争吵,加深对铁路的了解。 ) i9 B& T2 y# d2 Y7 ]/ X8 z ??个人认为,今后主要建设的铁路有以下三种类型: ? ? 1.最高设计速度300~350km/h的客运专线线路,肯定是电气化,采用无碴轨道,精度要求高、承重能力低,一般不走机车牵引的客车,更不走货车。这样的线路,只会建在经济条件好、既有铁路网密集的地区,一句话,沿线地区的货运任务必须由其他线路承担。不运货发展不了地区经济! ? ? 2.最高设计速度200~250km/h的高等级客货混运线路,肯定是电气化,采用有碴轨道,允许货车运行,今后将大量建设以完善铁路网,因此,原先没有铁路的地区,摊到这样的一条线路,是很幸运的,别瞧不起200~250km/h的速度!这样的线路,如果今后有平行货运通道分流速度低的货车,具有提速到 300km/h的潜力。 ? ? 3.最高速度120~160km/h的次要型线路,在陡峭山区可能一次性电气化,大部分为单线,主要用于向边疆延伸,以及某些区域内部的路网完善。即使有这样的铁路,一天之内,也能从最遥远的边疆走到繁华的大都市。 " u: n7 P4 `7 ]% r ※至于最近炒得很火的“城际铁路”,受到京津城际的影响,设计速度也越拔越高。关于城际铁路的问题,由于站点密集,需要结合动车加速性能来研究 第二节.简述列车速度与线路坡度的关系: ? ? 写一段列车速度与坡度的关系,为的是明确什么样的车型/机车能够跑出什么样的速度:并不是说设计速度120km/h就不管拉什么车、不管什么线路都能跑出这样的速度。现在论坛中这方面的知识非常欠缺! " c, D3 a??C$ O+ ~; g? ? 在没有限速因素的线路上,列车能达到的速度与线路坡度密切相关,列车匀速爬坡时,发出的牵引力必须能克服摩擦阻力、空气阻力,以及自身重力在沿下坡方向的下滑分力——这正是坡道导致的。 ? ? 一般货车运行时,摩擦和空气阻力之和(即为基本阻力)只相当于列车在2~3?上坡道上的下滑分力;120~160km/h客车的基本阻力相当于5~7?上坡道的下滑分力;因此,对于机车牵引的列车,哪怕是6?这么小的上坡道,都能显著改变列车的受力情况,直接结果就是列车受到减速度,速度逐渐降低。在平原地区,坡道有起有伏,问题不大;在山区,往往会遇到很长的坡道,列车速度必然受到影响。 % t7 Y* i- K+ x5 Y' z$ `1.动车组。 现有的A型动车组,具体型号为CRH1、CRH2A、CRH2B、CRH2E、CRH5,最高速度250km/h(CRH1被做了手脚只跑200km/h 是例外),在相应的无限长上坡道上可以达到的速度: ( \/ |) d+ X9 [7 C2 N! T6?——250km/h; 12?——不小于200km/h;) : 18?——CRH1和CRH2约170~180km/h,CRH5约165km/h; ? ? 可知,在石太、宜万、渝利、贵广等限制坡度达18?的线路上,A型动车仍然能达到很高的速度。实际线路中除了爬山路段,坡度不会连续这么大,动车速度还能进一步提高;而且动车有强大的再生制动性能,下坡制动问题不大。可以说,新建线路中A型动车运行速度达到200km/h是很容易的。 6 ^! w- k+ z# L/ q??L& N- L现有的C型动车组,具体型号为CRH2C、CRH3,最高速度350km/h,在相应的无限长坡道上可以达到的速度如下:% E& U; t3 _4 R

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结果

京沪高速铁路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结果 (二〇一〇年二月十二日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的规定,2009年5月至7月,审计署对京沪高速铁路(以下简称京沪高铁)建设项目进行了阶段性跟踪审计。现将审计结果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效 京沪高铁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里程最长的高速铁路,是我国“四纵四横”客运专线南北向主骨架,途经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和上海等4省3市,正线全长1318公里,设计时速为350公里,概算总投资2176.30亿元。中国铁路建设投资公司(代表铁道部)等11家单位出资成立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沪公司),作为京沪高铁项目的建设单位。沿线4省3市地方政府负责本省(市)境内征地拆迁工作,征地拆迁费用作价入股京沪公司。 京沪高铁建设项目于2008年4月正式开工,计划工期60个月。截至2008年底,已完成69%的路基土石方、35%的桥梁、34%的隧道、75%的涵洞工程,累计完成投资584.5亿元。截至2009年6月底,完成永久用地征地60 312亩,占用地总量的99.16%;完成拆迁677万平方米,占设计总量的97.94%。 审计结果表明,铁道部、沿线各省(市)地方政府、京沪公司和各参建单位按照“精心组织、精心设计、精心施工、精心管理”的要求,狠抓制度建设、工程质量、科技创新等工作,较好地完成了京沪高铁阶段性建设任务。 一是征地拆迁和异地安置工作总体进展比较顺利。京沪高铁工程启动以来,北京、天津、河北、安徽等沿线4省3市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征地拆迁工作,以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为出发点,制定了相关政策,明确了补偿标准,完善了资金管理和使用办法,成立了专门的组织协调机构,做了大量勘测、评估、补偿、拆迁和安置工作,积极推进征地拆迁进程,保证了工程建设按计划实施。 二是项目管理制度比较健全,执行较好,工程质量和工期总体可控。京沪公司作为项目法人主体,建立了标准化管理目标责任体系,梳理和规范了合同管理、招投标管理等13个管理流程,制定完善了计划财务、工程管理等5大类55项建设管理办法,建立了京沪公司、指挥部和参建单位三级安全质量控制网络,采取建立问题库、质量责任档案和试验先行、样板引路等多项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建设过程中,持续优化设计、优化施工组织和资源配置,采用多项先进工艺和现代化施工设备,加快了工程建设进度。审计未发现影响运输安全的重大工程质量问题。 三是加大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力度。京沪公司借鉴京津城际铁路等客运专线技术成果,大力开展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在高速铁路深水大跨桥梁建造技术、深厚松软土地基沉降控制技术、无砟轨道制造和铺设技术等重大技术课题上加大攻关力度,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并成功应用于工程实践,不仅提高了施工效率,而且实现了我国高速铁路技术的新突破。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情况 (一)个别分项目投资控制不严。 1.审计抽查发现,截至2008年底,京沪高铁1、2、4标段及上海虹桥站部分工程超进度验工计价,累计6.17亿元;1、4标段及上海虹桥站、天津西站存在未按规定调减工程计价、超范围调增自购材料价格等问题,多计工程款共1.37亿元。 2.京沪公司将铁道部经济规划研究院负责的通用参考图动态跟踪和技术服务工作中的部分内容,重复委托给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增加工程成本2200万元。

京沪高铁这五年分析

京沪高铁这五年:从亏损37亿到全球最赚钱 京沪高铁这五年:从亏损37 亿到全球最赚钱 正文

?我来说两句(8人参与) 扫描到手机 2016-07-26 08:04:00 来源:时代周报 ? o o o o ?手机看新闻 ? ? 原标题:京沪高铁这五年:从亏损37亿到全球最赚钱 [摘要] 2011年6月30日,伴随着京沪高铁的正式运营,时任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沪高铁公司”)的董事长蔡庆华,写下了“朝辞天安门,午逛城隍庙” 的词句。 2011年6月30日,伴随着京沪高铁的正式运营,时任京沪高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铁龙物流7.07+0.081.14% ?大秦铁路6.08+0.050.83% ?中国平安32.52+0.220.68% ?广深铁路4.06+0.020.50%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沪高铁公司”)的董事长蔡庆华,写下了“朝辞天安门,午逛城隍庙”的词句。当人们可以只用花5个小时就在北京和上海间穿梭时,京沪高铁的具体运营数据却一直是个谜。 近日,京沪高铁股东发债首次曝光京沪高铁业绩:开通于2011年的京沪高铁,在全球绝大部分高铁都处于亏损的状况下,2015年其利润总额高达近66.6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最赚钱的铁路”。 根据京沪高铁公司第七大股东天津铁路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于今年7月初披露的债券说明书中显示,截至2015年末,京沪高铁公司利润总额66.6亿元,净利润65.81亿元。 多位专家均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他们对京沪高铁等其他铁路的盈利并不感到惊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铁路是大投资项目,本身就应该实现盈利。这就是所谓‘火车一响,黄金万两’。目前国内铁路建设,都要求在10-15年内还清建设成本。现在这些铁路盈利,表明它们都可以提前还清建设投入。” 7月20日,国家发改委正式公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根据《规划》,我国到2025年高铁里程将增至3.8万公里,高铁“八纵八横”的格局确立。王梦恕表示:“目前来看,高铁的建设更重要的是社会效益,它带动了人才流动,地区的资源配置,刺激了周边经济的发展。”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坚则认为,京沪铁路能够实现盈利,主要是因为其所连接的省份都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收入水平最高的区域,具有不可复制性,“中国高铁想要实现盈利,其旅客发车量一年必须超过1亿人次”。 在京沪高铁盈利的数据传出后,沪宁、宁杭、广深、沪杭、京津等5条高铁线路都被媒体证实在2015年实现了盈利。清华大学工程管理硕士教育中心执行主任刘大成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评价说:“虽然这些线路实现了盈利,但要看到中西部地区的高铁客运依然低迷,将来可以用东部高铁的收益来补贴西部(高铁)。”

对高速铁路曲线站台半径的探讨

对高速铁路曲线站台半径的探讨 摘要:杭州火车城站补强能力工程在修建新站台工程中,涉及到小半径曲线高站台,站台在停靠CRH动车车辆时造成站台和动车间距离较大,给旅客人身安全带来了隐患。由于现阶段高速铁路客站曲线最小半径标准还没有出台相关规范,应引起大家注意。 关键词:高速铁路曲线站台站台限界曲线半径 1 工程概况 杭州站能力补强工程为杭州东站扩建工程客运过渡中的一部分,其主旨是增建一新站台,用来满足动车组的停靠,解决杭州东站拆除及改造期间车辆停靠的需求。本工程能否按期顺利按期完成直接影响到杭州东站枢纽的开通,因此工期十分紧张。 此工程新增站台主要用于CRH动车的停靠,但在设计中为考虑站台的曲线半径,为后来的动车停靠造成了困难。 杭州站新增五号站台示意图如图1。 图1 杭州火车站五号站台示意图 站台曲线要素如表1。 表1 杭州站五号站台曲线要素表 由曲线表可知,杭州火车站五号站台曲线最小半径仅为400,最大半径为600。 2 站台限界 站台限界既从站台边缘到铁路线路中心线的距离。按照规范要求直线段为1750mm,曲线上站台限界的加宽范围,包括全部圆曲线、缓和曲线和部分直线,采用如图2所示阶梯加宽方法。

图2 曲线上站台限界加宽范围 但杭州站五号站台曲线为圆曲线,直线段加宽按照22m长度加宽,站台限界宽度从曲头(或曲尾)逐渐过渡到直线段1750mm。 2.1曲线内侧加宽(mm) 2.2曲线外侧加宽(mm) 2.3曲线内外侧加宽共计(mm) 式中 R——曲线半径(m); H——计算点自轨面算起的高度(mm); h——外轨超高(mm)。 根据铁路限界加宽计算方法,可计算各曲线段内的站台限界值。9道站台在曲线内侧,10 道在曲线外侧,施工中轨道超高h值按照15mm取值,站台面到轨顶面的高度H值为1250mm,可计算出各曲线段内的站台限界。如表2所示。 表2 杭州站五号站台限界表 由表2可看出设计将站台限界进行放宽2~20mm不等。

高速铁路概论习题及答案

\ 一、单选题 1、世界上第一条高速铁路是………………………………………………………( C ) A TGV东南线 B TGV大西洋线 C 东海道新干线 D 山阳新干线 2、我国第一条准高速铁路在哪两个城市间改建…………………………………( A ) A 广州和深圳 B 广州和珠海 C 武汉和长沙 D 北京和上海 3、迄今为止铁路上速度最高运营时速为…………………………………( B ) A 200km/h B 300 km/h C 350 km/h D 400 km/h ; 4、我国普通铁路的一般干线,竖曲线半径为………………………………( C ) A 8000米 B 9000米 C 10000米 D 12000米 5、高速铁路线路所用的钢轨类型为………………………………………………( A ) A 60千克/米 B 50千克/米 C 43千克/米 D 55千克/米 6、在当今世界上时速为多少时称为准高速( B ) A 100 –200 km/h B 120-160 km/h C 200-400 km/h D 160-400 km/h 7、我国第一台交-直-交流电传动电力机车是…………………………………( D ) A 6Y1型 B 韶山3型 C 东方红3型 D AC4000型 ? 8、下列制动方式中属于非粘着制动的是……………………………………( D ) A 盘形制动 B 油压制动 C 电阻制动 D 磁轨制动 9、利用了轨道电缆构成的双向信息传输通道的自动列车速度控制系统是………( A ) A LZ B B AT C C TVM D ICE 10、采用了吸流变压器的的供电方式是…………………………………………( C ) A 直接供电方式 B AT供电方式 C BT供电方式 D CC供电方式 11、从发展趋势看,什么将成为高速客车体主导材料( A ) A 铝合金 B 铜板 C 铝板 D 以上都可 { 12、人们认为在能源消耗、噪声等方面哪种方式更优越( B ) A 内燃列车 B 磁悬浮 C 气悬浮 D 电力列车 13、一般认为中程磁悬浮运输速度为( B ) A 200公里/小时 B 300公里/小时 C 300公里以上/小时 D 400公里/小时 14、下列高速铁路中采用部分修建新线,部分旧线改造,旅客列车专用的铁路模式是( B ) A 日本新干线模式 B 法国TGV模式 C 德国ICE模式 D 英国APT模式 15、目前世界各国最高运行速度在200km/h以上的高速列车,除了( A )高速列车以外, 其余均采用电力牵引。 … A 英国的HST 型 B 瑞典的X2型 C 意大利的ETR500型 D 日本100系列 16、法国TGV高速电动车组和英国HST高速内燃动车组上使用的制动方式是( C ) A 摩擦制动 B 闸瓦制动 C 盘形制动 D 电磁轨道制动 17、下列高速铁路列车自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中采用采用以设备为主,人控为辅的控制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