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导论 复习题

中国文化导论 复习题
中国文化导论 复习题

1.文化的定义: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进一步则有简有繁,其简者,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器物文化)和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两类,其繁者,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类,狭义的文化,则不包括物质文化,或仅指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

2.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是中国文化的史前和起源时代,包括旧石器和新石器时期,相当于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第二阶段:是中国文化的雏形时代或“青铜时代”。包括夏,商,西周。

第三阶段: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或“元典时代”。包括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中国社会与文化史上第一次重大转折时期。这是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轴心时代”的说法借自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他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指出。

第四阶段:是中国文化实现“大一统”的时代。包括秦,西汉和东汉。

第五阶段:是中国文化由一统走向多元的时代。包括魏,晋,南北朝。这一阶段,可以称为中国文化的第二次重大转折时期。

第六阶段:是文化臻于隆盛的时代,包括隋,唐两代。

第七阶段:是中国文化臻于成熟,精致的年代,以北宋,南宋两代为主,也包括辽,夏,金,元。中国文化在此阶段中发生了第三次重大转折。

第八阶段:是中国传统文化总结,衰落并酝酿新变的时代。包括明,清两代。

3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人文精神(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第二、伦理本位。是一种自然法则是有关人类关系(尤其是以姻亲关系为重心的自然法则)

第三、天人合一。天,在此指自然。天人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四、尊君重民。中国传统的经济形态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其传统的社会形态是以宗法为核心的等级社会。

第五、尚中贵和。中者,中庸;和者,和谐。尚中贵和是中国文化最为独特的品质之一,是在几千年的农业自然经济和宗法等级社会里孕育而成的民族心态和生存智慧。

4中国文化的现代化:19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人只是觉得自己的实力不如西方,这一阶段是文化变革主要是物质层面上的。19世纪70年代以后,洋务派发生了分化,一部分人主张不仅要学西方的科技,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制度层面上的。

1911年辛亥革命是一场制度革命的胜利,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与前两个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文化变革已远远超出了物质和制度的范畴,而深及文化的核心——观念的层面。a

5近现代以来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争论:

1、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就不断引起激烈的争论,从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说;

2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3东西文化之争;

4科学与玄学之争;

5中国社会性质之争。

6.直至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大讨论,以及当代有关“人文精神”“复兴儒学”“回归传统”和“学术与思想”的种种争论。

第一章

第一节儒家

一、儒家思想简史

1先秦儒家:周灭商后,以周公为代表的政治领袖制定了一系列维护嫡长子继承权的宗法制度,并提出相应的伦理道德观念。

2、两汉经学: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结束了春秋以来学术多元化的现象。儒家正式跃居中国封建社会的主导地位。先秦儒家典籍《诗》《书》《礼》《易》《春秋》被列为经典,儒学成为经学。

3、宋明理学:汉代经学内部的今古文经之争经过此消彼长的长期斗争,今文经亡失于两晋之际,古文经独

传,成为唐代官学。

4、清代朴学:清代儒士将明王朝的衰亡归咎于明儒学风的空疏浮泛,清初儒学掀起了以扬弃宋明理学为前

提的复兴汉学的运动。清初三大家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指斥理学的虚空浮泛,提出了“经世致用”的口号。相对于宋代理学,清初儒学更贴近先秦儒学的本来属性。

今文经与古文经的异同?

今文经是以汉代通行的隶书写成的经书,古文经则是用先秦的古字写成。表面上看这是儒学内部的学术分歧,但却与实际利益直接相关,于是西汉末的今文派与古文派之争变成了旨在争抢意识形态正统宝座的政治之争。总体来说,西汉时今文经学占据主导地位,东汉时则让位给古文经学。

到东汉末,大儒郑玄在一定程度上融合了二者。

二、主要代表人物

1、孔子

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晚年致力于教育和整理

《诗》《书》《礼》《乐》等古代文献,修订鲁国史著《春秋》。他的中心思想是“仁”和“礼”。他在中国历史上首开私人讲学的风气,开创了平民教育,提出了一系列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2、孟子名轲,鲁国人。战国时期的思想家,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2.试述中医理论的整体论、阴阳五行说和经络说。

1.整体论。在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的指导下,中医学非常强调整体观念。这包括两方

面的内容:一是认为人体是自然界整体的一部分,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直接受自然环境的影响。二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

2.阴阳五行说。中医认为,人体必须阴阳和合才能保持健康,如果阴阳的平衡协调被破坏,就会产生疾病。与阴阳说相伴,中国古代医学家同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论述人体的生理、病理、药性和治疗等各个方面。3.经络说。经络学说认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是连接表里上下、五脏六腑的组织系统。经络学说认为疾变的发生和传播是以经络为途径的,所以疾病的诊断可以经络循行部位的变化为依据,同时,也可以通过经络来调理人体的技能,达到疾病治疗的效果。

第四节医学

整体论:一是认为人体是自然界整体的一部分,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直接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在医疗实践中,不能孤立地研究人体,而应把人体放在大自然的整体动态平衡中来考察。

二是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割。因此,中医治疗特别强调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不是孤立地研究某一局部疾病的症候。

阴阳五行说:

阴阳是中国古代的一对哲学范畴,用以解释自然万物相互对立而又相互转化的一般规律。中医认为,人体必须阴阳和合才能保持健康。中医诊断讲求“八纲辨证”,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师总纲,表、热、实属于阳证,里、寒、虚属于阴证。中医治疗就是通过药物或其他手段调和阴阳,使之恢复或达到平衡。与阴阳说相伴,中国古代医学家同时用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论述人体的生理、病理、药性和治疗等各方面。以五脏为例,心、肺、肝、脾、肾依次属火、金、木、土、水,它们之间一如五行的相生相克关系。

经络说:

认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是联结表里上下、五脏六腑的组织系统。经络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其中经脉是经络的主干,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分布于人体的浅表。经络遍布人体的各个部分,周而复始地循环运动,运送全身的气血。疾病的诊断以经络循行部位的变化为依据,也可通过经络来调整人体的机能,达到疾病治疗的效果。

二、临床医学成就

针灸:即是用针刺入或用火温热烧灼特定的穴位,产生刺激作用,通过经络的循环运行,进而调节人体内

部的机能,达到治病的目的。

麻沸散:在做外科手术之前,先让病人用酒冲服一种名为“麻沸散”的中药进行麻醉,然后再施行手术。

人工免疫法:早在晋代,葛洪编的《肘后备急方》中就记载了以狂犬脑敷在被狂犬咬的伤口上以防治狂犬病的方法。就其医学思想来看,是现代免疫学的先驱。中国古代在免疫学上最突出的成就是发明人痘接种法防治天花。

一、医药学名家与名著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著作。分为《素问》《灵枢》两部分,比较全面地论述了人体的

生理、病理、诊断、预防和针灸等各方面的医学理论。

扁鹊:战国时期名闻天下。首创“望、闻、切、问”四诊法,被传为“神医”

《神农本草经》:成书于汉代,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著作。是对前人积累的药学知识总结。

华佗:东汉时期的著名医学家,中医外科的鼻祖

“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比较系统的总结了之前在伤寒和杂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的经验。他最大的贡献是将《黄帝内经》的医学理论和医疗实践结合起来,使理、法、方、药得到统一,从而为中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孙思邈《千金方》:唐代名医,“药王”

宋慈《洗冤录》: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传统著。

李时珍《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系统全面总结了明代中期以前药物学方面的知识,把我国的医药学水平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唐代医学家兼炼丹家孙思邈在《诸家神品丹法》中记载的把硫磺、硝石和含木炭的皂角放在一起烧制的“伏

火法”,就是黑火药制造的具体方法。炼丹术士在炼丹实践中发现了铁对铜盐的置换法应。西汉《淮南万毕术》记载“曾请得铁则化为同”

三、生物学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将植物分为草、谷、菜、果、木五部,将动物分为虫、鳞、介、禽、兽、人六部。二、陶瓷工艺

最早产生的瓷器都是青瓷。“南青北白”南方地区主要烧制青瓷,以浙江越窑为代表;北方地区主要烧制白

瓷,以河北邢窑为代表。宋代出现了五大名窑——官、哥、汝、定、钧

三、纺织工艺

中国古代纺织工具有纺车、织机、提花机。纺车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杨雄的《方言》。黄道婆制成了三锭棉纺车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促成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线——丝绸之路。

四、冶金与铸造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并使用的生铁的国家。泥范、铁范和熔模铸造最为重要,被称为

“古代三大铸造技术”

五、机械制造

中国史世界上机械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指南针又称司南车,是利用机械原理,使车上的装置始终指向南方。

六、造船工艺

祖冲之造的“千里船”

第八章家族与称谓

第一节家族关系

血缘九族:两种解释一是以本人为基准,向上、向下各推衍四代,共九代,为九族;二是以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

血亲五服: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五服”指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本来是丧服制度。用五种丧服作为差等标志表明一家人分别与死者的关系。

五种等级的丧父制度?

五服是用五种粗糙程度不同的麻布制成的礼服,分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①斩衰服为五服中

最高的一等,制作时用剪刀直接裁断生麻布制成,且不缝毛边,是子为父母服孝,妻、妾为夫君服孝,未

出嫁的女儿为父母服孝的丧服。服孝期为三年。②齐衰服用粗生麻布制成,剪断处缉边。服丧者为孙子、

孙女、重孙子、重孙女。服孝期分别为一年、五个月、三个月。③大功服用粗熟麻布制成,做工较粗,服

丧者为堂兄弟姐妹。④小功服用细麻布制成,做工细密,服丧者为再从兄弟。⑤缌麻服是最轻的孝服,用

细熟麻布精心制成,服丧者为族曾孙、族孙、中表兄弟等。

姓与氏的区别?

姓是代表有共同血缘关系的种族的称号,氏则是由姓衍生的分支。姓是与生俱来的、稳定的、不变的,而

氏则是有变化的。氏的作用是别贵贱。自夏朝以后,占有土地和人民的努力主贵族男子才可称氏,而女子

和贫贱的人却不能称氏;氏与姓有明显的不同,它反映着一定的占有关系,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对于个

人来说,一生只可有一个姓,而氏却可以有几个。战国以后,姓和氏开始融合为一。

古代改姓的五种情况?

①以母亲名姓为姓氏②以封国、采邑为姓氏③以官爵职事为姓氏④以居住地为姓氏

⑤以祖先族号、谥号或字为姓氏⑥以少数民族姓名的译音为氏

古代姓氏来源地六种情况?

①少数民族受汉族影响而改姓。

②皇帝为笼络少数民族或奖励有功之臣而赐姓。

③因避祸改姓,汉代韩信之后改姓。④未成年子女随母改嫁而改姓,成年后可再改原姓。⑤女子未出嫁时

用父姓,结婚后增加夫姓。

古代名与字的不同用途?

当代国人一般只有名而无字,名与字的含义相同;古代中国人名与字有着不同的

含义和用途。一般情况下,名师父亲或长亲起的,是供尊长叫的,而字是为了“敬名”,由来宾取的,是给

别人叫的。所以只有尊者对俾者、长辈对晚辈才可以称名。

古代字辈命名的三种形式?

①多子女的家族中,命名多讲究兄弟排行,如伯夷、叔齐。②人讲究字辈命名。

代表辈分的字,双名通常在中间,如张学良。③为单名,可用偏旁表示同辈。如贾珍、贾琏。

二、特殊称谓

年龄的称为:

“垂髫”指三四岁至十五六岁的儿童。“总角”指八九岁至十三四岁的少年。“豆蔻”指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的少年。“束发”指男子十五岁。“弱冠”指男子二十岁,表示已经成人。“而立”指男子三十岁。“不惑”指男子四十岁。“知命”指男子五十岁。“花甲”六十岁。“古稀”七十岁。“耄耋”八九十岁。“期颐”一百岁。

不同朋友关系之间的称为:

①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②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③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④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⑥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叫“竹马之交”。⑦以平民的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⑧辈分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⑨不拘于身份、行迹的朋友叫“忘形交”⑩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谊的朋友叫“车笠交”⑾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⑿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

百姓的称为:

常见的有布衣、黎民、生民、庶民、苍生、黎元

职业的称为:

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如“庖丁”,丁是名,庖是厨师。

第五节帝王称号

一、年号:年号是历代帝王继位后用以纪年所立的名号。

二、谥号:是古代王侯将相、高官显贵、文人名士以及建立特殊功勋或受到皇帝垂青的人,死后被赐予的

称号。谥号起始于西周。谥号可以分为三类:歌颂功德;批评过失;表示同情

三、庙号:即已故皇帝在太庙中的称号。太庙是帝王祭祀祖先的宗庙。

四、尊号:是皇帝在位时,臣下奉给皇帝的称号。尊号源于唐朝李渊。唐代群臣曾次给唐玄宗上尊号。

五、避讳

避讳主要有两大类:一为国讳,或称“公讳”,即原来为了整个社会共同使用的某个汉字,一旦被当代皇帝用为名字,就被其垄断,臣民再不许使用,若违反了规定而直呼皇帝名或用皇帝避讳的字,就是大不敬,可能招来杀身大祸。一为家讳,即子孙不能称呼父祖的名字,这也是尊祖敬宗的体现。

长期以来形成了专门的讳律:

①避讳在位君主名②避君主庙讳③避太子名④避后妃名⑤避皇后祖、父名⑥避权贵名⑦避乳子名

避讳的办法:

改姓换名;改官名、辞官职;改地名;改古书;改物名;改日常用语

二、古代的五礼

①吉礼,就是祭祀的典礼,居“五礼”之首。②凶礼,指哀悯吊唁忧患之礼。③宾礼,是接待宾客之礼,

主要指天子招待诸侯和诸侯对天子的朝见,以及各诸侯之间的聘问和会盟等。④军礼,是依靠军力而进行

的操演、征伐之礼。⑤嘉礼,是人们相互交往、联络感情的礼仪。

二、礼俗的举例

冠礼:是男子的成年礼笄礼:女子十五岁是的成年礼饮茶:最早记录茶的是四川人

古代婚礼的六礼?

①纳采:即男方家人请媒人到女方家提亲。②问名:男方家人托人备礼前往女家询问女

方生母之姓氏、女子本身名、排行、出生年月日等情况。③纳吉:就是把占卜认为男女可以合婚的吉兆派

人通知女方。犹如现在的“订婚”。④纳征:男女两家缔结婚约后,男家将聘礼送往女家。⑤请期:告知具体成婚日期,也叫作“提日子”。⑥亲迎:也称“迎亲”

古代葬礼的主要内容?

①停尸②招魂吊丧③殡仪④送葬

中国古代政体沿革大势?

①先秦时期实行王权制度,王通过分封的诸侯国实行对国家的统治和管理。②秦汉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建立和巩固时期。秦在中央建立起至高无上的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确立郡县制,初步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制度。③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时期。④北宋在中央组织强大的禁军,解除中央和地方大将的兵权,又使地方政权和财权分开,加强了皇权。⑤元朝合三省为一省,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制度。

⑥明清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度空前强化的时期,其特点是君主专制的强化。明朝统治者在中央废丞相,在地方废行省制,设三司;清朝统治者在中央设立

军机处,更加强化了君主权力。

(宋代二府三司制,元代一省制为核心)

秦汉时期的三公九卿制中央政体?

“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是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辅佐皇帝总理百政;太尉是协助皇帝总领全国军事的最高长官,有统兵权,但无调兵权;御史大夫相当于副丞相,总领图书秘籍、四方文书奏章以及监察和弹劾百官之职,御史大夫府为中央监察机构。“九卿”设于“三公”之下,作为中央行政机关分掌具体行政事务。奉常,掌管宗庙礼仪,地位很高,属九卿之首;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卫尉,掌管宫门警卫;太仆,掌管宫廷御马和国家马政;延尉,掌管司法审判;典客,掌管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治粟内史,掌管租税钱谷和财政收支;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供给宫中衣服宝货珍膳等。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过渡性中央政体?

中央政务由“三公”逐步向“三省”转移,行政事务由“九卿”渐向

“六部”过渡,由此形成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交互辅政的局面;辅政制度也处于由宰相集权辅政制向宰

相机构参议辅政制过渡的时期;军事上以将军为称号;改廷尉为大理寺。

隋唐三省六部制的中央政体?

①中书省掌管机要,决定军国大政,为最高发令机关。门下省参与军国大事

的讨论。尚书省是最高执行机关。②吏部负责官吏管理;户部负责人口、土地与财政;礼部负责礼仪、祭

亨于贡举;兵部负责军事;刑部负责法律与刑事;工部负责各类工程。

第二节政区沿革

夏商西周时期政区

夏、商、西周是我国古代政区形成的萌芽时期。①夏代政区:禹即帝位后,将中国分为九州(扬、荆、豫、青、兖、雍、幽、冀、并)。实行五服制(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②商代政区:商朝被认为是分

封制的开始,被分封的地区称为方国。③西周政区:继续分封。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瓦解。秦汉时期郡县制政区秦汉实行郡、县制,这一时期统称郡县制时期。①秦代政区: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实行郡县制,全国政区划

分为郡、县两级,以郡统县,全国有36个郡。②汉代政区:刘邦建立西汉另设州为监察区。

魏晋南北朝隋时期州制政区

魏晋南北朝隋时期,实行州、郡、县制,被称为州制时期。①魏晋南北朝政区:黄巾起义以后,州由监察

区变为行政区,成为郡以上的一级政区。由此形成州、郡、县三级政区。②隋代政区:隋文帝撤销了郡,只剩下州和县

唐宋辽道(路)制政区

唐宋辽实行道(路)、府、州、县制,被称为道(路)时期。①唐代政区:唐朝的政区是道、州(府)、县三级。②宋代政区:宋朝的政区是路、府、州(军、监)县制。③辽代政区:道、州(府)、县三级。

元明清行省制政区

元明清的政区是省、路(道)、府、州、县制,是行省制时期。①元代政区:实行行省制,主要长官是丞相。

省下有路、府、州、县。②明朝取消行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又将原来归中书省直辖的地区改为京师直

辖,称为直隶。③清代政区:为省、道、府、县四级。

书院是我国传统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是私人主持、积聚大量图书的聚众讲学之地。一、书院的

起源与发展。书院起源于唐代。关于书院的起源有两个源头,一唐初李元通瀛洲书院与李靖的李公书院;

二是官方文献记载的中央最早的书院,中唐的集贤殿书院与丽正书院。

书院出现的原因

有①私人讲学传统②佛教影响③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④世乱失学

五代庐山国学:在江西庐山白鹿洞设立“白鹿洞国庠”又称“庐山国学”

北宋六大书院:

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石鼓书院、嵩阳书院、应天府书院、茅山书院。

南宋四大书院:

朱熹的白鹿洞书院、张栻的岳麓书院、吕祖谦的丽泽书院、陆九渊的象山书院。

(1)试述王权制度下的国家组织机构。

王权的行驶离不开一整套国家组织机构,包括辅政机构、司法监察机构、财政税收机构和军事机构等,以

实现王对国家的统治和管理。

1.辅政制。早期国家的辅政制度是贵族议政辅政制,这是在氏族军事民主合议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辅政

制。

2.司法监察制度。西周时期在中央籍贯就有专门的司法官员大司寇。在大司寇之下,设有小司寇,负责办理具体案件。

3.财政制度。包括贡赋方面、财政支出方面、财政管理制度方面。

4.军事制度。国家政权重要组成部分的军队,王掌握国家军政大权,是军队最高统帅、主要政务官,战

时便是统军将领。

第十一章教育与科学

(1)试论书院的学术传授方式。

1自学为主。书院教学注重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提高思辨能力。

2自由讲学。我国书院一直盛行“讲会”制度,提倡自由讲学。

3.学术传承。与一般官学相比,书院的学术研究色彩十分明显,对古代学术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起到

了重大推动作用。

(2)试论科举制的功过。

1成功方面:首先,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次巨大变革,通过考试取士选官,把选

拨和任用官吏的权利集中于中央政府,使录用官吏有了相对公平的客观标准。其次,科举制吧学

校教育和任官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政府掌握,使读书、应考、做官三位一体,在考核中注重

真才实学,为各阶层人士开辟道路,扩大和巩固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再者,

给国家管理带来的若干新气象,成为中国古代文官制度的有力支撑和文化教育的导向灯。

2负面方面:考试方法虽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仍不健全,比较看重文才和对儒家经典的理解程度,取

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才干;中科举容易获得高官厚禄,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前后生活反差极大,

使得考生热衷于攀附权贵、打通关节、科场腐败、作弊现象屡禁不绝;鱿鱼科举只考儒学,中国

士人只有钻研儒学才有出路,独尊儒术的价值取向制约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二、书院的组织与管理制度

①办学目的:教训合一,从学术研究到科举制业再到人格陶冶,是书院办学目的的极大进步。

②组织机构:书院的组织体系以山长为核心,主持书院的教学与学术研究,亦多兼领院务。随着书院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和生徒的增多,开始有了协助主持人管理和教学的铺助人员。书院对管理人员采取专兼职

结合的原则,学生中的优秀者可以兼职管理工作。

③自由入学:学生在书院学习来去自由,所受约束力极小,门户开放、学生自由入学是书院制度有别于官

学的一大特色。到清代,随着书院官学化程度的提高,自由就学的传统也随之发生变化,书院的招生、考

核等转由官方控制了。

④经费来源:书院多由民间集资创办,学田的田租收入是书院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保障。

⑤学规:学规都具体的约束生徒行为,提倡道德磨练。书院的学规、学箴、学训、戒条等,都针对学生的

思想和行为给出了总的纲领,同时又对其学业和德行提供了具体的、可供操作的规定,从另一侧面保障了

书院教育理念的实施。

⑥考试制度:书院根据教学内容可以分为考课式与讲会式两种类型。考课式书院的教学内容与官学基本相

同,教授“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以及应试科目;讲会式书院则以“四书”“五经”为必读教材,再根据所属学术流派将著名学者的研究心得、注疏、讲义或谈话语录作为重要读物,指导学生进行学理的研究。书院的考试制度也从内容上可以分为德行考核与学业考课两大类。

⑦祭祀制度:书院的祭祀一般都包括“释菜”指开学时的祭祀仪式,是较轻的礼仪,一般不需要礼乐舞蹈。

“释奠”指在供祀对象生辰或忌日举行的祭祀仪式,不但有牺牲、玉帛、酒食供祭,还要举行迎神乐舞,

祭祀的程序都有严格规定。

选贤举能、世卿世禄制、乡举里选制、养士与军功制度、客卿制

三、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

①九品中正制创立于三国时期的曹魏,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选拔官吏的基本制度。②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

人法,是将察举的对象分为九等,由政府按等录用官吏选拔的方式。③九品中正制的作用只是品评士人作

为授官的依据,在具体选任时中央一般仍需通过考试来决定是否除授官职。④曹魏后期选举大权几乎全部

被盘踞朝廷的世族高官所垄断。

第四节

科举制

广义的科举是指分科举士,可从西汉以后分科目察举官职算起;狭义的科举指进士科举,即指从隋代设置

进士科举之后产生的以考试成绩来选拔人才、授予官职的制度。

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四级考试制度?

①童生试:考生称“童生”指没有取得县学、州学、府学学生资格的人,与年龄大小无关。因此读书人都

必须参加童试,取得入学资格。童试包括县试、府试、院试三个阶段的考试。通过院试就标志着成为地方

官学学生,故称“生员”俗称“秀才”。院试以后,生员还要参加由学政主持的岁试和科试,科试合格的生员才能参加乡试。

②乡试:在南京、北京和各省省会举行。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称“大比”,考期在农历八月,故称“秋闱”。乡试通过者称“举人”,俗称“孝廉”。乡试中举第一名称“解元”,第二名称“亚元”,

以下称“经魁”“亚魁”“文魁”。

③会试:于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季在京城贡院举行,称“春闱”。会试录取者称“贡士”。

④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状元、探花、榜眼

八股文:

它有固定的格式和一系列的清规戒律,字数上一般在三百字到七百字之间,结构上每篇八股文由

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和大结九个部分组成。其中前三者合称“帽子”

,申明题意;入手是引入本题后四者才是文章主题,正式议论,有分别有两股排比对偶文字,合称八股;篇末用大结收束,借题议论。

试贴诗:

它和八股文一样,也有严格的结构和形式。形式上应为五言,十六句,除首尾各两句不用对偶外,

其余各联都必须对偶;结构上首联称破题、次联称承题,应包括题目大意,三联相当于起股,四、五联相

当于中股,六、七联相当于后股,结联相当于束股。试贴诗多为应制之作,文字必须庄重典雅,内容上歌

颂功德,没有什么艺术价值,类似于文字游戏。

第十二章

货币与度量衡制度

二、统一货币的产生和发展

半两钱:秦

时半两钱的币材为铜,钱币面有“半两”二字,“半面”既是钱币的重量,也是货币的币值,这种货币重量为币值的货币,称为铢两货币。

五铢钱:

汉武帝确立了五铢钱为主要铜钱货币,也是圆形方孔,钱币重量为五铢,而名为“五铢钱”,是我国历史上使用最久的货币。

通宝钱:

唐高祖创立了一种新的钱币体制,即“开元通宝”

三、中国古代的纸币——交子、元钞、宝钞

中国史世界上使用纸币最早的国家

四、古代中国社会货币的典型——银两

银两制式将白银这一贵重金属的重量作为币值单位。

五、近代货币——银元

银元最初是“舶来品”,由国外输入国内

(1)试论中国都呆货币系统的特点。

1.首先,文明相比较,中国货币产生的年代最早,且源远流长,一脉相承,有着很强的延续性。

2.其次,中国货币种类较多,形制丰富,主要有金属钱币、纸币、银两等,在某种特定情况下还一

直保持使用实物货币。而各朝各代所铸造和发行的货币,形制也各不相同。

3.再次,中国古代货币有着较高的艺术价值,特别是金属钱币的钱文,体现了中国古代书法的水平

和成就。

4.最后,中国货币影响覆盖亚洲,甚至波及世界。

(2)试论中国古代度量衡的发展与当时的科学技术的密切关系。

1.首先,度量衡器的制造应用了大量的科学原理。量器的制作体现了中国古代的数学水平;量器的产

生与完备,则与中国古人对物理学的(410页)原理认识的逐步加深有关。

2.其次,度量衡值的确定,也体现了中国古人对科学原理的认识和应用。以音高定长度的量值;中国

古人还尝试过以金属比重定长度、重量的标准;此外,中国古人也尝试过用纯水的比重做重量标准。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整理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科学精神、科学概念、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成像、聚光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杨利伟。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叶片、叶柄、叶脉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袁隆平。 8、沉淀、过滤和消毒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 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A)。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 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 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D)。 A、鸟类 B、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 D、昆虫 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C)。 A、白糖、油 B、食盐、沙 C、氧气、白糖 D、白糖、沙 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A)。 A、先看后闻再尝 B、先看后尝再闻 C、先尝后看再闻 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B)。 A.二分之一 B.六分之一 C.十分之一 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A)。 A、反射现象 B、折射现象 C、辐射现象 D、直射现象 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C)。 A、五种 B、六种 C、七种 D、无数种 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D) A、无籽西瓜 B、香蕉 C、向日葵籽 D、萝卜 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C)。 A、中间和两端 B、中间或两端 C、两端 D、中间 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C)。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 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三)简答。(40分,每题8分) 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答: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科学课程的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科学课程应具有开放性;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指导

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指导(2014年6月) 是非题 1. 为侠文化开启先导的是道家的任侠风气。(×) 2. 对于魏晋时代,鲁迅先生评价为“文学的自觉”时代。(√) 一、单选题 A 1.安史之乱造成的文化南移,其结果是()。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 B 1.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史记》 C 1.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所产生的实际影响是()。消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命题,所体现的思想是()。人本思想 3.从汉代起,历代统治者的统治术可概括为()。外儒内法 4.从本源上讲,炼丹的思想属于(神仙家)。 5.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蜕变时代 6.从地域上讲,茶文化主要代表了哪个亚文化圈的文化现象()。南方亚文化圈 7.创造出诗、书、画三位一体的抒情模式,将之融汇出完整的艺术整体是在()。宋元时期 8.创立了拜上帝教并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人物是()。洪秀全 D 1.《大学》和《中庸》所提出的掌握知识的步骤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2.道家应对社会纷争提出“无为”,其中的“为”指的是()。人的作为 3.“道生一”语出()。老子 4.“德”的内涵在古代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德”成为美德的代称是在()。宋代 5.对于“和”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和”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动因 6.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 7.第一个在吸取诸子学说精华的基础上对原始儒学进行全面清理和升华的儒学大师是()。董仲舒 F 1.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两汉之际 2.佛教传入中国,最初是流传于社会上层,佛教开始深入下层是在(东汉末年) 3.佛学中国化的过程中,相应地产生了士大夫僧侣化和僧侣的士大夫化,其中,士大夫的僧侣化被称为()居士 4.翻译《天演论》,介绍进化论思想的人物是()。严复 5.凤在皇室和民间有着广泛的引申意义和象征意义,从文化原型上进行溯源,凤是()。凤是南方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 G 1.根据考古材料,中华大地出现活跃的先民的身影可以追溯到()。一万多年前 2.根据著名学者苏秉琦的研究,起源时期的中华文化可以划分为()六大区系 3.关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说法,下面认识最为准确的是()。不生事扰民就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状况 4.关于我国的法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古代中国从没有实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观风”的意思是指()。收集各地民歌,并从中找出民怨 H 1.华夏民族共同的图腾是()。龙 2.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宋代享有“梅妻鹤子”美誉的是()。林逋 3.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取代士人文化成为一种显态文化是在()。明代 4.“和而不同”的文化特征产生于()。百家争鸣 J 1.酒文化在殷代已相当发达,还出现了以制造酒器出名的氏族,如()。长勺氏 2.将情界定为与人的本性相冲突的后天的欲望,从而使“情”与“欲”合而为一的是()。宋儒 3.君王若顺天而行,修德政,则天降祥瑞以示庇佑,则天将灾异以示警,甚至使之败亡,投命于新君王()王权天授 K

科教版小升初科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科教版小升初考试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共16小题,满分4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机械或工具的使用,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A.羊角锤B.筷子 C.钢丝钳 2.2017年开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绿色环保的“共享单车”出行,“共享单车”上使用了一些不同的简单机械,其中利用斜面的是() A.车把B.脚踏板C.螺丝钉 3.我们使劲举哑铃时,前臂上的肌肉() A.变软了B.变硬了C.没有变化 4.将一只塑料饮料瓶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下列几种情况下最稳定的是()A.将塑料饮料瓶装满水,正放在平整的桌面上 B.将塑料饮料瓶装半瓶水,正放在平整的桌面上 C.将一只空塑料饮料瓶正放在平整的桌面上 5.图中,电磁铁()的磁力最强。 A.B.

C. 6.下列不属于能量控制装置的是() A.变色镜B.窗帘C.电灯 7.在“调查校园里的动植物”活动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小梅同学发现几株未见过的小花,将它们拔起来,准备问老师 B.小强同学的调查记录中有蟋蟀,看到其他同学的记录中都没有,便将它删去 C.小浩同学拨开草丛,一只蚱蜢跳了出来蹦到栅栏外,于是将它记录下来 8.脊椎动物中,行为方式和生理功能最复杂、生殖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的种类是()A.鱼类B.鸟类C.哺乳类 9.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观察到物体的图象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如果要使物体的图象移到视野的中央,应将玻片标本移动的方向是() A.右上B.左上C.左下 10.第一个发现和提出“细胞”这个名称的科学家是() A.罗伯特?胡克B.列文虎克 C.达尔文 11.下列物质变化中,属于可逆变化的是() A.把木材做成桌子B.种子发芽 C.水变成冰 12.下列日常生活利用化学变化的是() A.酿制白酒B.用榨汁机做果汁饮料 C.把西瓜放在冰箱里冰冻 13.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月球探测工程,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载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个阶段。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太阳系中卫星最多的行星是() A.木星B.土星C.金星D.天王星 14.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织女星所在的星座是()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教师考试理论部分参考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复习题 一、填空。 1.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 2.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它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3.小学科学的三个分目标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 4.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要求: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内容的(全面化); 评价方法的(多样化);评价时机的(全程化)。 5.科学教育的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从空间上可分为(学校资源)、(家庭资源)和(社区资源)三类;从性质上包括(人)、(物)、(环境)三大资源。 6.科学课程重点在于通过引导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形成(科学的态度和科学探究)的能力。 7.科学课程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需带领和指导学生做大量的(观察实验)、(动手操作)等活动。 8.科学课程中"物体与物质"部分经过对(物体)--(材料)--(物质)这三个层次的观察与探讨,了解物质的一些(基本性质)与(变化过程),使学生的认识逐渐由具体向抽象过渡。 9.小学科学的生命世界知识取向浅显,但不等于内容选择随意性零散化和琐碎化,它体现了(基础性)、(系统性)与(探究性)等特点。 10、小学科学教学除了讲授之外,还有多种活动:(搜集信息)、(现场

考察)、(自然状态下的观察)、(实验)、(专题研究)、(情境模拟)、(科学小制作)、(讨论辩论)、(种植饲养)、(科学游戏)等。(留五个空,任意填。) 11、课程标准把三个领域的内容分成五个方面是(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 12、科学教育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主要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 13、生命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多样的生物)(生命的共同特征)(生物与环境)(健康生活) 14、物质世界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物体与物质)(运动与力)(能量的表现形式) 15、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包括(地球的概貌与地球的物质)(地球运动与所引起的变化)(天空中的星体) 16、科学探究活动一般应把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 17、科学课程最基本的特点是从儿童身边的(自然事物)开始学习活动,以形成对自然进行探究的(态度)、(技能)和(获取关于自然的知识)。 18、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评价应重点评价小学生(科学学习的态度)。 19、科学实验可以分为(验证性实验)、(模拟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新课程大力提倡(探究性实验)。 20、观察是过程性评价的有效手段,其观察要点以(观察对象为标志)和以(观察现象为标志)分为两种。 二、简答题。

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导论试题

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41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将儒学神秘化,把儒家“仁、义、礼、智、信”与“金、木、水、火、土”相比附的是()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 C.宋代儒学D.明代儒学 2.汉乐府民歌《上邪》是() A.讽刺诗B.爱情诗 C.颂诗D.游仙诗 3.使人与人之间分别开来的力量中最正确的是() A.不同的风俗和习惯B.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状态 C.不同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D.文化 4.辅佐商王的主要大臣是() A.尹B.太师 C.相D.卿 5.春秋战国时期提出“白马非马”、“坚白论”的公孙龙属于() A.儒家B.墨家 C.名家D.法家 6.白居易诗歌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他的() A.讽喻诗B.闲适诗 C.感伤诗D.杂律诗 7.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一大创造,立秋后紧接着的一个节气是()A.处暑B.秋分 C.寒露D.霜降 8.唐代省试考试中及第者中的第一名被称为() A.状元B.探花 C.举人D.贡士 9.与中国明朝的徐光启合译了欧几里德《几何原理》的西方传教士是() A.马可·波罗B.汤若望 C.利马窦D.南怀仁 10.下列先秦散文中创作寓言的数量最多的是() A.《韩非子》B.《庄子》 C.《孟子》D.《荀子》 11.由伟大的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创制的历法是() A.《授时历》B.《统天历》

C.《太初历》D.《大明历》 12.明清时期会试中的第一名叫() A.秀才B.举人 C.会元D.亚元 13.记载了虞、夏、商、周四朝政治活动和史事追述的政治史书是()A.《国语》B.《尚书》 C.《春秋》D.《战国策》 14.宋徽宗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属于() A.风俗画B.院体画 C.文人画D.市井画 15.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之交叫() A.“莫逆之交”B.“忘年交” C.“忘形交”D.“神交” 16.创立“开元通宝”的皇帝是() A.隋文帝B.唐太宗 C.武则天D.唐高祖 17.摘取《资治通鉴》中的重要史实,分类编辑成《通鉴纪事本末》的南宋史学家是()A.朱熹B.郑樵 C.袁枢D.陈邦瞻 18.著名的《洛神赋图卷》的作者是() A.张僧繇B.吴道子 C.陆探微D.顾恺之 19.周武王、周幽王的称号是() A.谥号B.年号 C.庙号D.尊号 20.真正意义上的纸钞——交子出现在() A.唐代B.宋代 C.元代D.明代 21.春秋以来儒家与墨家并称为“显学”,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公输般B.墨翟 C.墨瞿D.惠施 22.在古代职业称谓中,“疱丁”是指() A.屠夫B.厨师 C.艺人D.铁匠 23.中国第一次统一度量衡的皇帝是() A.周文王B.秦始皇

小学科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科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科学精神_、科学概念_、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成像_、聚光_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杨利伟。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叶片_、叶柄_、叶脉_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_。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温度计_。它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_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糖类_、脂肪_、维生素_、矿物质_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袁隆平_。 8、沉淀_、过滤_和消毒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风_。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 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A)。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 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 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 B、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 D、昆虫 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A、白糖、油 B、食盐、沙 C、氧气、白糖 D、白糖、沙 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 B、先看后尝再闻 C、先尝后看再闻 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A.二分之一 B.六分之一 C.十分之一 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A、反射现象 B、折射现象 C、辐射现象 D、直射现象 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A、五种 B、六种 C、七种 D、无数种 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 A、无籽西瓜 B、香蕉 C、向日葵籽 D、萝卜 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A、中间和两端 B、中间或两端 C、两端 D、中间 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 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三)简答。(40分,每题8分) 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 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 4、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 5、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同学先放水,后放土豆,再加盐;都使土豆浮起来了,你如何看待学生这一实验步骤? (四)、案例分析(10分) 对于下述课堂上的师生对话,你有何感想? 小学科学课上,老师在介绍木星时,按照教材指出它有13颗卫星。突然,有个学生否定了老师的说法:"不,老师,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练习试题卷及参考答案3

小学科学真题卷练习(3) 一、填空题(30分) 1、“无心插柳柳成荫”,插柳就是用茎进行繁殖的一个最好的例子;甘薯是用根繁殖后代的。 2、世界上最大的动物是蓝鲸,最小的鸟是蜂鸟。 3、浸润液体在细管里升高的现象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里降低的现象,叫做毛细现象。 4、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通常用摄氏度表示。 5、磁悬浮列车是利用相同磁极互相排斥产生的磁力从而悬浮起来的。 6、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硬度最小的是石墨。 7、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 8、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它的单位是分贝。 9、蚕豆的种子由种皮和胚构成。胚包括胚根、胚芽和子叶。 10、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绝大部分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壳和地幔的运动有关。 11、科学家在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 12、我们把物体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叫做排开的水量。 13、春分时,太阳的直射点在赤道上。 14、北京处在东八区,纽约处在西五区,当北京是20点时,纽约应该是 7 点。 15、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 16、2007年修订后的教科版科学教材在教学目标上,尤其突出科学概念与科学探究双螺旋协调发展,建立两者之间的联系。 17、中国历史上首位飞上太空的人是杨利伟。 18、将一物体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它所受浮力为100牛顿,当它有1/5体积露出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为 80 牛顿。当它全部浸在酒精中时,其所受的浮力为 80 牛顿。(酒精的密度为800千克/立方米) 二、选择题(20分) 1、植物的果实是由雌蕊的( A )发育而来的。 A、子房 B、花柱 C、柱头 2、下列岩石遇稀盐酸会冒泡的是( C ) A、砂岩 B、花岗岩 C、石灰岩 3、影响液体流动快慢的因素是( B )。 A. 颜色 B.黏稠度 C.形状 4、100毫升水中大约能溶解( B )克食盐。 A、25 B、36 C、50 5、在我们记录风力的时候,数字“1”表示( B ) A、无风 B、微风 C、大风 6、食物中的养分是在( B )中被吸收的。 A、胃 B、小肠 C、大肠 7、白纸、黑纸、镜子、红纸四种物体,吸收光的本领从弱到强依次是(C)。 A、白纸、黑纸、镜子、红纸 B、黑纸、红纸、白纸、镜子 C、镜子、白纸、红纸、黑纸 8、如果我们看到堆满了卵石的河床,则可以判断这是河的( B )。

中国文化导论-复习题

1.文化的定义: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进一步则有简有繁,其简者,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器物文化)和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两类,其繁者,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类,狭义的文化,则不包括物质文化,或仅指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 2.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是中国文化的史前和起源时代,包括旧石器和新石器时期,相当于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第二阶段:是中国文化的雏形时代或“青铜时代”。包括夏,商,西周。 第三阶段: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或“元典时代”。包括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中国社会与文化史上第一次重大转折时期。这是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轴心时代”的说法借自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他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指出。 第四阶段:是中国文化实现“大一统”的时代。包括秦,西汉和东汉。 第五阶段:是中国文化由一统走向多元的时代。包括魏,晋,南北朝。这一阶段,可以称为中国文化的第二次重大转折时期。 第六阶段:是文化臻于隆盛的时代,包括隋,唐两代。 第七阶段:是中国文化臻于成熟,精致的年代,以北宋,南宋两代为主,也包括辽,夏,金,元。中国文化在此阶段中发生了第三次重大转折。 第八阶段:是中国传统文化总结,衰落并酝酿新变的时代。包括明,清两代。 3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人文精神(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第二、伦理本位。是一种自然法则是有关人类关系(尤其是以姻亲关系为重心的自然法则) 第三、天人合一。天,在此指自然。天人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四、尊君重民。中国传统的经济形态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其传统的社会形态是以宗法为核心的等级社会。 第五、尚中贵和。中者,中庸;和者,和谐。尚中贵和是中国文化最为独特的品质之一,是在几千年的农业自然经济和宗法等级社会里孕育而成的民族心态和生存智慧。 4中国文化的现代化:19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人只是觉得自己的实力不如西方,这一阶段是文化变革主要是物质层面上的。19世纪70年代以后,洋务派发生了分化,一部分人主张不仅要学西方的科技,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制度层面上的。 1911年辛亥革命是一场制度革命的胜利,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与前两个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文化变革已远远超出了物质和制度的范畴,而深及文化的核心——观念的层面。a 5近现代以来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争论: 1、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就不断引起激烈的争论,从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说; 2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3东西文化之争; 4科学与玄学之争; 5中国社会性质之争。 6.直至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大讨论,以及当代有关“人文精神”“复兴儒学”“回归传统”和“学术与思想”的种种争论。 第一章

教师招聘考试科学试题

教师招聘考试科学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下列做法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A ) A.铁路钢轨铺在枕木上 B.缝衣针做得很细 C.注射器针尖做得很尖 D.菜刀的刀刃磨得很锋利 2.分析复杂电路时,为了将电路简化,通常先把电路中的电流表和电压表进行理想化处理,正确的处理方式是( D ) A.把电流表看成是一个大电阻B.把电压表看成是一根导线 C.把电流表看成是断开的D.把电压表看成是断开的 3.汶川发生大地震后,救援人员争分夺秒抢救被埋在废墟中的幸存者时,使用了一种先进的生命探测仪,这种仪器可以隔着厚厚的掩埋层探测到仅有微弱呼吸、心跳的人体,你认为这种仪器的工作原理最没有可能的是( A ) A.碳-14测定B.声波探测C.电磁波探测D.红外线探测 4.以下四种实际应用中,利用了光的反射的是( C ) A.手持放大镜B.近视眼镜C.奥运采集圣火的凹面镜 D.紫外线验钞机 5.“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诗中描述的月相( C ) A.是新月B.弓背向东C.出现在西方天空D.出现在农历初一6.环境污染已成为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威胁。下列现象:①温室效应;②赤潮;③酸雨;④光化学污染;⑤臭氧空洞;⑥潮汐;⑦大脖子病,其中与环境污染无关的是( C )A.②⑥B.①③⑤C.⑥⑦D.④⑤7.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的木棒的B端放在截面直径为D的圆柱体上,且木棒保持水平,用水平力F推木棒的A端,圆柱体在水平地面上向前滚动,设木棒与圆柱体、圆柱体与地面间均无滑动现象,当把木棒从图甲位置匀速推至图乙位置时,推力F做的功是( C ) A.FL/2 B.FL +πD C.2FL D.2FL +πD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A.一切物质的化学性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不锈钢不是纯净物 C.硫酸在水中电离出氢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其水溶液呈电中性 D.加到双氧水里的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均不变 9.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B ) A.为防止液体外洒,应将滴管伸入试管内 B.用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结束时,应先熄灭酒精灯,继续通H2使Fe2O3冷却至室温C.密度空气大的气体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中国文化导论自考答案

中国文化导论自考答案

全国 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41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三、词语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41.试述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1、关注人和人的生活的集体主义的人文精神;(1分) 2、重视人类群体伦理秩序的伦理本位立场;(1分) 3、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境界(2分) 4、建立在自然经济和宗法社会基础上的尊君重民的思想(2分) 5、尚中贵和的民族心态和生存智慧。(2分)42.简述唐代的官学体制 三省六部制(2分)

中书省(拟定全国最高政令等)(1分) 门下省(参与军国大事讨论,审阅上行文书)(1分) 尚书省(最高执行机关)(1分) 六部,属尚书省,分礼部、吏部、户部、工部、刑部、兵部。(3分) 43.简述汉代乐府诗歌所体现的思想内容 汉乐府诗内容丰富,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点: 1、深刻的反映出当时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悲愤情绪,如《东门行》、《孤儿行》、《病妇行》。(2分) 2、反映当时苦乐不均、贫富悬殊的社会现状,揭露骄奢淫逸的豪贵生活,如《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鸡鸣》。(2分) 3、反应兵役频繁,人民苦于久役的时代特点,表示出人们厌恶战争,渴望宁静生活的愿望,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2分) 4、表现出两性之间爱与恨的心声,如《上邪》、《有所思》、《孔雀东南飞》。(1分) 5、表现人世险恶、祸福无常,表示乐生恶死的愿望,如《薤露》、《蒿里》。(1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

初中科学学业考试试题选编

1、 一、试题描述: 履带式拖拉机的履带是由一块块金属板做成的,每块板上都有一、二条凸起的棱,则:(▲) A、金属板和它上面的棱都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和摩擦。 B、金属板和它上面的棱都是为了增加对地面的压强和摩擦。 C、金属板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压强,棱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摩擦。 D、金属板是为了增大对地面的压强,棱是为了减小对地面的摩擦。 答案:C 一、试题描述: 1、小轿车上大都装有一个指示灯,用它来提醒司机车门是否关好。四个车门中只要有一个车门没关好(相当于一个开关断开),该指示灯就会发光。下列几幅模拟设计电路图中,你认为最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 ▲ ) 答案( D ) 一、试题描述: 2.区别盐酸和稀硫酸最好使用……………………….....................( D ) A.指示剂 B.碳酸钠溶液 C.硝酸银溶液 D.氯化钡溶液 5、 一、试题描述: 3.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 ,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 ................... ( B ) A.河岸上的树 B.船舱 C.迎面驶来的船 D.河水 一、试题描述: 1、电磁炉是利用高频电流在电磁炉内部线圈中产生磁场,磁化铁质铁锅,从而形成无数个小涡流(即电流),加速锅底分子运动,使锅底自身发热达到加热食品的目的,它具有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等优点,是现代家庭中理想的灶具。下列有关电磁炉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磁炉在使用中利用了电流的磁效应和化学效应。 B、电磁炉在事业中会产生烟尘和废气。 C、电磁炉加热食物时把电能转化为内能。 D、铁、铝、铜锅都可以在电磁炉上使用。 答案(C) 一、试题描述: 2.如图所示,在B木块上放有铁块A,A、B两块物体间用绳子相连,在水面处于平衡状态;当把木块B翻转后,铁块A落入水中并处于平衡状态(A没有碰到底),这时候容器内的水面将()

2020年7月浙江自考中国文化导论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考中国文化导论试卷 课程代码:041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汉散文的巨大成就主要是() A.《吴越春秋》 B.《汉书》 C.《汉纪》 D.《史记》 2.以演唱“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而传世的歌唱家是() A.公孙大娘 B.李延年 C.姜夔 D.李清照 3.______在宫廷禁苑里选择“梨园”作为教习乐舞的场所,后世就称戏班为梨园。() A.清世祖 B.汉文帝 C.隋炀帝 D.唐玄宗 4.东晋王羲之的______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A.《兰亭集序》 B.《张迁碑》 C.《泰山刻石》 D.《松风阁诗帖》 5.现存最早的有确切纪年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印行的() A.《周礼》 B.《十三经注疏》 C.《论语》 D.《金刚经》 6.把散见于群书中的资料摘录出来,分门别类,汇编成书,这样的书被称为() A.类书 B.经书 1

C.丛书 D.史书 7.战国时期石申编制的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它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赤道坐标体系。 () A.《石氏星纪》 B.《石氏星表》 C.《大业历》 D.《太初历》 8.徐光启的农学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农书》 C.《农政全书》 D.《农桑》 9.我国南朝数学家______准确地计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A.刘徽 B.祖冲之 C.贾宪 D.沈括 10.______提出了“文以载道”散文创作主张。() A.韩愈 B.苏轼 C.王安石 D.李东阳 11.“望闻问切”四诊法是______发明的。()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12.在古代称谓中,“细君”是用来称呼______的。() A.妻子 B.小姨子 C.同学 D.弟弟 13.秦汉时的官制是______制。()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九寺五监制 D.三省制 14.中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人情小说是() 2

小学科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科学教师复习资料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科学素养的四个核心因素是科学兴趣、_、_、科学方法。 2、凸透镜有放大、_、_的作用。 3、我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首次发射成功,首位航天员是。 4、植物的叶一般可以分为_、_、_三部分。 5、物体的冷热程度叫_。要精确测量物体的温度,需要使用_。它是根据_的性质制成的。 6、人类生长发育和其他一切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营养全部来自食物,食物中主要含有蛋白质、_、_、_、_五种营养成分。 7、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我国科学家是_。 8、_、_和_是三种常用的净化水的方法。 9、热空气受热上升,冷空气流过来补充,就形成了_。 (二)、选择(10分,每题1分) 1、解剖白菜花的正确顺序是()。 A、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B、萼片、花瓣、雌蕊、雄蕊 C、萼片、雄蕊、雌蕊、花瓣 D、萼片、雄蕊、花瓣、雌蕊 2、世界上种类最多,数量最多的动物是()。 A、鸟类 B、哺乳动物 C、爬行动物 D、昆虫 3、下列物体,能溶解于水的是()。 A、白糖、油 B、食盐、沙 C、氧气、白糖 D、白糖、沙 4、用眼睛、鼻子、舌头辨别物体时的顺序,依次为()。 A、先看后闻再尝 B、先看后尝再闻 C、先尝后看再闻 5、月球的引力,比地球的小得多,只相当于地球引力的()。 A.二分之一 B.六分之一 C.十分之一 6、我们在灯光下能看到物体,是光的()。 A、反射现象 B、折射现象 C、辐射现象 D、直射现象 7、彩虹的颜色一般可以分为()。 A、五种 B、六种 C、七种 D、无数种 8、下列不属于果实的是() A、无籽西瓜 B、香蕉 C、向日葵籽 D、萝卜 9、磁铁中吸铁本领最强的部分是在()。 A、中间和两端 B、中间或两端 C、两端 D、中间 10、使用酒精灯的正确步骤是()。 A、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内焰加热,从正面盖上灯帽 B、打开灯帽竖放,从上往下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C、打开灯帽竖放,从下往上点火,用外焰加热,从侧面盖上灯帽 (三)简答。(40分,每题8分) 1、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2、日食的成因是什么? 3、雷电是怎样形成的? 4、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对人类有何意义? 5、在《沉与浮》一课教学时,老师发现有些学生是先放盐,后加水,再放土豆;而另一些

2014电大《中国文化导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2014电大《中国文化导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中国文化导论作业一 一、选择题。 1、A 2、D 3、C 4、A 5、D 6、B 7、B 8、D 9、B 10、C 11、B 12、B 13、C 14、A 15、B 16、C 17、B 18、A 19、 B 20、A 二、填空题。 1、《六经》 2、浑厚 3、徐福 4、道教、佛教民族文化 5、居士 6、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朱熹 7、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8、学术中心的面移、政治人物南人化、政治中心的南移 9、形成了十二、十三世纪南、北中国的文化特色,促使了元朝蒙古统治者的汉化,增强了古代哲学的思辨色彩,保持了学术的独立自由与精神纯粹,刺激了明清两代市民文化的繁荣。 10、理藩院 11、顾炎武梁启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12、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文化心态 13、严复活《天演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4、熊十力、梁漱溟、冯友兰 15、进行改造现代化 三、简答题 1、原典就是原始的典范性著作,文化原典已融入到我们的血液中,成为我们自身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文化原典对现代的影响不仅是深远的,而且是入微的,我们的民族精神,即是由那些文化原典所浇铸,中国人所表现出来的民族特性,从某些方面来说,正是那些文化原典的表现。比如我们通常所说的“仁爱”、“忠诚”、“博爱”、“仗义”等。 2、中华文化起源时期有六大区域:其一、陕豫晋邻境区域;其二、山东及邻省一部分地区;其三、湖北和邻近地区;其四、长江下游地区;其五、以鄱阳湖一珠江三角洲为中轴的南方地区;其六、以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地区。 3、部落与部落联盟之间的融合,是多元文化得以融汇的原因,也是其动力,彼此互为因果,使文化向心力不断加大,融铸成以华夏为代表的多元向心的文化形态,而龙一一这个不同部落图腾的混合物,也就升格为华夏族共同的图腾了。 4、巫史承担着神人交通的重任,在宗教、政治生活中处于崇高的地位,他们以天的意志的

《中国文化导论》笔记(自考04121)

04121中国文化导论笔记1 序言 (1)简述文化的定义。 文化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其进一步的分类则有简有繁。狭义的文化,则不包括物质文化,或仅指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 (2)试述中国文化发展历程的八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中国文化的史前或起源时代,包括旧石器和新时期 时期,相当于中国古史中的传说时代。 2.第二阶段,是中国文化的形时代或“青铜时代” 3.第三阶段,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或“元典时代” 4.第四阶段,是中国文化实现“大统一”的时代。 5.第五阶段,是中国文化由一统走向多元的时代。 6.第六阶段,是中国文化臻于隆盛的时代,包括(公元581年~618 年)、唐(公元618年~907年)两代。 7.第七阶段,是中国文化臻于成熟、精致的时代,以北宋(公元960 年~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两代为主,也包括辽、夏、金、元。 8.第八阶段,是中国传统文化总结,衰落并酝酿新变的时代,包括 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16年~1911年)两代。 (3)论述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1、人文精神。其关注的中心,是人和人的生活。 2、伦理本位。与集体主义的人文精神相关联,中国文化特重人类群体的伦理秩序。 3、天人合一。天人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4、尊君重民。中国传统的经济形态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其传 统的社会形态是以宗法为核心的等级社会。 5、尚中贵和。尚中贵和是中国文化最为独特的品质之一,是在几千 年的农业自然经济和宗法等级社会里孕育而成的民族心态和生存智慧。 第一章 (1)试论儒家思想嬗变的四个阶段。 1.先秦儒家。周灭商后,以周公为代表的政治领袖定了一系列维护 嫡长子继承权的宗法制度,并提出相应的伦理道德观念。 2.两汉经学。儒家正式跃居于中国封建社会意识形式的主导地位, 先秦儒家典籍----《诗》《书》《礼》《易》《春秋》被列为经典。 3.南宋理学。汉代经学内部的今古文之争经过此消彼长的长期斗争, 今文经亡失于两晋之际,古文经独传,成为唐代官学。 4.清代朴学。清代儒士将明王朝的衰亡归咎于名儒学风的空疏浮泛, 清初儒学掀起了以扬弃宋明理学为前提的复兴汉学的运动,以期经世致 用。 (2)试论王夫之对知行关系的看法。 在政治思想方面,他提出“循天下之公”,“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主张选贤使能,“以天下之禄位,公天下之贤者”、 在哲学思想上,驳斥程朱“理在气先”、“道在器先”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陆王“心学良知”之说,提出“天下唯器”、“理不先而气不后”

小学科学职称考试试题及答案

第二部分 专业素养考查(100分) 五、教材分析与教学设计(40分) 根据提供的教材《摩擦力的秘密》(四年级下册),按照新授课第一课时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写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简要说明理由。(10分) 2.写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并作简要分析。(10分) 3.甲:请你为本节课设计主要教学流程,并说明设计思想。(20分)(申报小学高级做本题) 乙:请你为本节课设计一个学生活动,并说明设计思想。(20分)(申报小中高做本题) …………………………………密………………………………封………………………………线…………………………………

六、解题(40分) (一)判断(每小题2分,共10分) 1.化石就是生物。 ( ) 2.很多重要的结论都是从提出假设开始的。 ( ) 3.视觉是眼和大脑等共同作用产生的。 ( ) 4.土豆和红薯都是用植物的根进行繁殖的。 ( ) 5.当轴不变的情况下,轮轴上的轮越大越费力。 ( ) (二)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 6.( )发现了接种牛痘可以预防天花。 A .罗杰特 B .约翰.亨特 C .爱德华.琴纳 7.世界上所有的植物不是高等植物就必然是低等植物,下列植物( )是高等植物。 A .苔藓 B .海带 C .蘑菇 8.蜗牛属( )动物。 A .甲壳类 B .软体 C .爬行类 9. 是农历( )的月相。 A .初四 B .二十二 C .二十六 10.人体的肌肉有( )块。 A .206 B .600多 C .400多 (三)填空(每小题2分,共8分) 11.骨与骨之间能够活动的相连地方叫做( )。 12.安装气象观测仪时,干湿球温度表的球部中心离地面约( )米。 13.食物链上的生物,能自己制造食物的叫做( ),以其他生物为食物的 叫做( )。 14.( )提出生物进化是( )的结果。 (四)简答(每小题6分,共12分) 15.为什么砖铺的地面容易反潮? 16.甲: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申报小学高级做本题) 乙:用来做电磁铁实验的铁钉为什么实验前要用火烧一下?(申报小中高做本题) …………………………………密………………………………封………………………………线…………………………………

小学科学教师学科基础知识测试试题

小学科学教师学科基础知识测试试题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小学科学教师学科基础知识测试试题 (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解题时下列数据可供参考:C 12 N 14 O 16 Cu 64 Fe 56】 一、填空题(每格1分,共20分) 1.导致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祸首”是一种1970年新发现的,简称。 2.奥运圣火是装置,是利用原理点燃的。 3.2006年8月24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表决决定,不再将列为大行星,而将其 列入,主要原因是美国科学家错估了。 4.中国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最大的是,跨越经度线最多的是。 5.双子叶植物的根是,单子叶植物的根是。 6.由植物经开花、结果产生种子进行繁殖的叫繁殖,用植物的根、茎、叶繁 殖后代的叫繁殖。 7.大多数的金属会热胀冷缩,可是有两种金属与众不同,是热缩冷胀的,它们是 和。水也有一个怪现象,温度在之间,会出现“反常膨胀”。 8.让磁铁的一个磁极吸住两枚铁钉,结果会发现两枚铁钉的下端会。 9.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所有生物都是由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 最基本单位;所有的细胞都来自于。 10.假如5月20日北京时间12点钟,美国纽约有一位朋友打电话给你,他那里是 点钟。

二、填表题(每格1分,共10分) 1. 2.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20分) 1.看温度计的读数时,读数会变大的是…………………………………………………………()

①俯视②平视③仰视 2.混合物分离最科学的方法是…………………………………………………………………() ①蒸发、结晶、萃取②沉淀、用火烧、过滤③蒸馏、磁析、离心分离 3.人们发现北半球上从北往南流动的河流,被水冲刷得厉害的是……………………………() ①右岸②左岸③河底 4.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简图,A—H表示该生态系统中的各种草食性动物、肉食性动 物和绿色植物。该食物网中共有食物链的条数是……………………………………………() ① 4条② 5条③ 6条 (第4题)(第5题) 5.上图所示的装置中,均匀木棒AB的A端固定在铰链上,悬线一端绕过某定滑轮,另一 端套在木棒上使木棒保持水平,现使线套逐渐向右移动,但始终保持木棒水平。若棒和悬线均足够长,则悬线的拉力…………………………………………………………………() ①先逐渐变大,后有变小②先逐渐变小,后又变大③逐渐变小 6.一个装满水的水桶,共重25千克,在桶中放入一只2千克重的哈密瓜,这时桶、水、

2018年自考《中国文化导论》试卷及答案

2018年自考《中国文化导论》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商朝的历史以盘庚迁殷为界,可分为(A) A.两期 B.三期 C.四期 D.五期 2.据《商君书》及《管子》记载,早期“法”的精义是(C) A.“尚公正” B.“尚公德” C.“尚公义” D.“尚公益” 3.下列选项中属于南方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D) A.栽培小麦 B.井渠双灌 C.栽培谷子 D.使用水车 4.古代天子与后妃乘坐一种富丽堂皇的大马车,被称作(C) A.栈车 B.轿车 C.路 D.轩 5.中国古代出现“四诊”诊断技术的朝代是(D) A.春秋 B.战国 C.秦代 D.汉代 6.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C) A.鲁班 B.蔡伦 C.毕昇 D.伏羲 7.下列选项中演变为宗法制度的是(B) A.母系家长制 B.父系家长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8.秦汉时期,直接任免郡县长官的是(D) A.吏部 B.户部 C.丞相 D.皇帝 9.中国制度文化中,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重大影响的是(C)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君主专制制度 10.曹魏时期建立的选官制度是(C) 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B) A.郑国子产《刑书》 B.魏国李悝《法经》 C.《秦律》 D.汉《九章律》 12.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模式的是(C) A.“上下与天地同流” B.“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C.“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D.“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13.提出“中庸”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最高价值原则的人是(C) A.周公 B.孟子 C.孔子 D.朱熹 14.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为(D) A.元始天尊 B.灵宝天尊 C.道德天尊 D.太上老君 15.据《周礼》记载,周朝贵族子弟8岁入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B) A.五礼 B.六艺 C.五射 D.六书 16.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是(C) A.在明明德 B.在亲民 C.在止于至善 D.平天下 17.朝鲜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是(B) A.假名 B.谚文 C.字喃 D.汉字 18.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质朴的人是(A) A.老子 B.陆机 C.曹丕 D.葛洪 19.佛教在中国得到发展的阶段是(B) A.东汉魏晋阶段 B.东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明清时期 20.明清时期中国人民称西方为(B) A.欧洲 B.泰西 C.远西 D.西洋 二、多项选择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