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导论自考答案

中国文化导论自考答案
中国文化导论自考答案

中国文化导论自考答案

全国 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41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三、词语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41.试述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1、关注人和人的生活的集体主义的人文精神;(1分)

2、重视人类群体伦理秩序的伦理本位立场;(1分)

3、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境界(2分)

4、建立在自然经济和宗法社会基础上的尊君重民的思想(2分)

5、尚中贵和的民族心态和生存智慧。(2分)42.简述唐代的官学体制

三省六部制(2分)

中书省(拟定全国最高政令等)(1分)

门下省(参与军国大事讨论,审阅上行文书)(1分)

尚书省(最高执行机关)(1分)

六部,属尚书省,分礼部、吏部、户部、工部、刑部、兵部。(3分)

43.简述汉代乐府诗歌所体现的思想内容

汉乐府诗内容丰富,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点:

1、深刻的反映出当时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悲愤情绪,如《东门行》、《孤儿行》、《病妇行》。(2分)

2、反映当时苦乐不均、贫富悬殊的社会现状,揭露骄奢淫逸的豪贵生活,如《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鸡鸣》。(2分)

3、反应兵役频繁,人民苦于久役的时代特点,表示出人们厌恶战争,渴望宁静生活的愿望,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2分)

4、表现出两性之间爱与恨的心声,如《上邪》、《有所思》、《孔雀东南飞》。(1分)

5、表现人世险恶、祸福无常,表示乐生恶死的愿望,如《薤露》、《蒿里》。(1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

20分)

44.论述王守仁的生平经历和主要成就

1、王守仁是宋明时期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1分)

2、发展了陆九渊的学说,用以对抗程朱学派.(1分)

3、主张“无善无恶者心之体,有善有恶者心之用,知善知恶者是良知,为善去恶者是格物.”并以此作为讲学的宗旨.(1分)

4、王守仁断言:“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明便是天理”;否认心外有理、有事,有物.认为为学“惟学得其心”,“譬之植焉,心其根也.学也者,其培壅之者也,灌溉之者也,扶植而删锄之者也,无非有事于根焉而已.”要求用这种反求内心的修养方法,以达到所谓“万物一体"的境界.(1分)

5、王守仁的“知行合一”和“知行并进”说,旨在反对宋儒如程颐等“知先行后”以及各种割裂知行关系的说法.(1分)

6、王守仁论儿童教育,反对“鞭挞绳缚,若待拘囚”,主张“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以达到“自然日长日化”.(1分)

7、王守仁的学说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在明代中期以后,形成了阳明学派,影响很大.(1分)8、王守仁广收门徒,遍及各地.死后,“王学”虽分成几个流派,但同出一宗,各见其长.王守仁的哲学思想,远播海外,特别对日本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日本大将东乡平八郎就有一块“一生伏首拜阳明”的腰牌.(1分)

9、最后王守仁不只是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非常热爱故乡的山山水水,回故乡时,常游览名胜古迹,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2分)

45.中国古代姓氏来源有哪六种类型?

姓氏来源的类型有:

1、以母亲姓氏为姓氏;(1.5分)

2、以封国、采邑为姓氏;(1.5分)

3、以官爵辞事为姓氏;(1.5分)

4、以居住地为姓氏;(1.5分)

5、以祖先族号、谥号或字为姓氏;(2分)

6、以少数民族姓氏的音译为姓氏等。(2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指导

中国文化导论期末复习指导(2014年6月) 是非题 1. 为侠文化开启先导的是道家的任侠风气。(×) 2. 对于魏晋时代,鲁迅先生评价为“文学的自觉”时代。(√) 一、单选题 A 1.安史之乱造成的文化南移,其结果是()。南方经济远远超过北方 B 1.被后人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千古巨著是()。《史记》 C 1.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作为一种哲学思想,所产生的实际影响是()。消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命题,所体现的思想是()。人本思想 3.从汉代起,历代统治者的统治术可概括为()。外儒内法 4.从本源上讲,炼丹的思想属于(神仙家)。 5.从整个封建社会发展历史看,明清时代可以称之为()。蜕变时代 6.从地域上讲,茶文化主要代表了哪个亚文化圈的文化现象()。南方亚文化圈 7.创造出诗、书、画三位一体的抒情模式,将之融汇出完整的艺术整体是在()。宋元时期 8.创立了拜上帝教并领导了太平天国运动的人物是()。洪秀全 D 1.《大学》和《中庸》所提出的掌握知识的步骤是()。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 2.道家应对社会纷争提出“无为”,其中的“为”指的是()。人的作为 3.“道生一”语出()。老子 4.“德”的内涵在古代经历了一个演变的过程,“德”成为美德的代称是在()。宋代 5.对于“和”在中华文化史上的巨大作用,我们可以看出()。“和”成为民族文化融合的动因 6.对“止于至善”,正确的理解是(不可能到至善之境,因此永不能停止) 7.第一个在吸取诸子学说精华的基础上对原始儒学进行全面清理和升华的儒学大师是()。董仲舒 F 1.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是()。两汉之际 2.佛教传入中国,最初是流传于社会上层,佛教开始深入下层是在(东汉末年) 3.佛学中国化的过程中,相应地产生了士大夫僧侣化和僧侣的士大夫化,其中,士大夫的僧侣化被称为()居士 4.翻译《天演论》,介绍进化论思想的人物是()。严复 5.凤在皇室和民间有着广泛的引申意义和象征意义,从文化原型上进行溯源,凤是()。凤是南方各族图腾物的结合体 G 1.根据考古材料,中华大地出现活跃的先民的身影可以追溯到()。一万多年前 2.根据著名学者苏秉琦的研究,起源时期的中华文化可以划分为()六大区系 3.关于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说法,下面认识最为准确的是()。不生事扰民就能达到天下大治的状况 4.关于我国的法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古代中国从没有实现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5.“观风”的意思是指()。收集各地民歌,并从中找出民怨 H 1.华夏民族共同的图腾是()。龙 2.鹤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宋代享有“梅妻鹤子”美誉的是()。林逋 3.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取代士人文化成为一种显态文化是在()。明代 4.“和而不同”的文化特征产生于()。百家争鸣 J 1.酒文化在殷代已相当发达,还出现了以制造酒器出名的氏族,如()。长勺氏 2.将情界定为与人的本性相冲突的后天的欲望,从而使“情”与“欲”合而为一的是()。宋儒 3.君王若顺天而行,修德政,则天降祥瑞以示庇佑,则天将灾异以示警,甚至使之败亡,投命于新君王()王权天授 K

2009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导论试题

全国2009年4月自学考试中国文化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41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将儒学神秘化,把儒家“仁、义、礼、智、信”与“金、木、水、火、土”相比附的是()A.先秦儒学B.汉代儒学 C.宋代儒学D.明代儒学 2.汉乐府民歌《上邪》是() A.讽刺诗B.爱情诗 C.颂诗D.游仙诗 3.使人与人之间分别开来的力量中最正确的是() A.不同的风俗和习惯B.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状态 C.不同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D.文化 4.辅佐商王的主要大臣是() A.尹B.太师 C.相D.卿 5.春秋战国时期提出“白马非马”、“坚白论”的公孙龙属于() A.儒家B.墨家 C.名家D.法家 6.白居易诗歌中艺术成就最高的是他的() A.讽喻诗B.闲适诗 C.感伤诗D.杂律诗 7.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一大创造,立秋后紧接着的一个节气是()A.处暑B.秋分 C.寒露D.霜降 8.唐代省试考试中及第者中的第一名被称为() A.状元B.探花 C.举人D.贡士 9.与中国明朝的徐光启合译了欧几里德《几何原理》的西方传教士是() A.马可·波罗B.汤若望 C.利马窦D.南怀仁 10.下列先秦散文中创作寓言的数量最多的是() A.《韩非子》B.《庄子》 C.《孟子》D.《荀子》 11.由伟大的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创制的历法是() A.《授时历》B.《统天历》

C.《太初历》D.《大明历》 12.明清时期会试中的第一名叫() A.秀才B.举人 C.会元D.亚元 13.记载了虞、夏、商、周四朝政治活动和史事追述的政治史书是()A.《国语》B.《尚书》 C.《春秋》D.《战国策》 14.宋徽宗赵佶的《芙蓉锦鸡图》属于() A.风俗画B.院体画 C.文人画D.市井画 15.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之交叫() A.“莫逆之交”B.“忘年交” C.“忘形交”D.“神交” 16.创立“开元通宝”的皇帝是() A.隋文帝B.唐太宗 C.武则天D.唐高祖 17.摘取《资治通鉴》中的重要史实,分类编辑成《通鉴纪事本末》的南宋史学家是()A.朱熹B.郑樵 C.袁枢D.陈邦瞻 18.著名的《洛神赋图卷》的作者是() A.张僧繇B.吴道子 C.陆探微D.顾恺之 19.周武王、周幽王的称号是() A.谥号B.年号 C.庙号D.尊号 20.真正意义上的纸钞——交子出现在() A.唐代B.宋代 C.元代D.明代 21.春秋以来儒家与墨家并称为“显学”,墨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公输般B.墨翟 C.墨瞿D.惠施 22.在古代职业称谓中,“疱丁”是指() A.屠夫B.厨师 C.艺人D.铁匠 23.中国第一次统一度量衡的皇帝是() A.周文王B.秦始皇

中国文化导论考点整理

绪言一文化的定义简单应用文化的定义文化即人话其 中“文”即纹路“化”即从人心到人体由物质到精神在到物质的 过程。西方学术认为文化是指整个人类环境中由人所创造 的那些方面包含有形的也包含无形的。国内通常把文化概念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两种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全 部财富的总和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则不包括物质文化仅指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二中国文化的发展过程综合运用中国文化发展历程的八 个阶段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包括八个阶段如下第一个阶 段是中国文化的史前或者起源时代包括旧石器时代和新石 器时代相当于中国古史中的传说时代。旧石器时代人类主 要用打击、刮削的方法制造粗糙的石器工具新石器时代主要使用磨制方法工艺较为精细。就物质文化来看中国在新时期时代已经开始农业栽培和家畜驯养制陶业和丝织业的出现 导致了农业与手工业的分离。旧制度文化而言中国文化的史前期经历了从血亲杂交、血缘群婚到族外婚从母系氏族到父系氏族从公有制到私有制从禅让制到世袭制的演变。就精神文化而言中国的史前文化遗迹呈现出自然崇拜、生殖崇拜、祖先崇拜等多种形态。具有记事或象征特征的刻绘符号一杯较为普遍的的发现。绘画、音乐、雕塑、舞蹈等原始艺术遗迹也在各地被普遍发现。第二阶段是中国文化的雏形时代 或者“青铜时代”。包括夏、商、西周三代。这个时代主要有

文字的发明。青铜器的使用、城市的出现、阶级与国家的建立、宗教性礼仪中心的建筑等此外大型的宫殿、祭坛和文字的发现无不确切标志着中国文明时代的初现。周代文化的最大特点在于其无所不包而又文质彬彬的礼乐文明。第三阶段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或元典时代包括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中国社会与文化史上第一次重大的转折时期。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礼乐制度遭到破坏社会结构发生巨变社会制度方面封建制度开始萎缩大一统和中央集权制已在酝酿之中。文化思想方面以儒、墨、道、法、名。阴阳澄为代表的诸子百家开始崛起。第四阶段是中国文化实现“大一统”的时代。包括秦、西汉和东汉三个朝代。秦王嬴政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大一统国家大力推行思想文化的统一“焚书坑儒”事件也严重破坏可古代经典的传承终因秦政暴虐被汉王朝取代。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秦汉王朝均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广、国力最强的国家。修筑万里长城创立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开辟丝绸之路建立了东西文化交流的通道此外还有汉赋、汉文以及纪传体通史《史记》、断代体《汉书》和指南针和造纸术的发明。此阶段对于中国文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还有佛教的传入以及道教的创立。第五阶段是中国文化由一统走向多元的时代。包括魏、晋、南北朝。这一阶段可以成为中国文化的第二次转折时期。在社会政治方

中国文化导论 复习题

1.文化的定义: 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进一步则有简有繁,其简者,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器物文化)和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两类,其繁者,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类,狭义的文化,则不包括物质文化,或仅指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 2.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是中国文化的史前和起源时代,包括旧石器和新石器时期,相当于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第二阶段:是中国文化的雏形时代或“青铜时代”。包括夏,商,西周。 第三阶段: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或“元典时代”。包括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中国社会与文化史上第一次重大转折时期。这是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轴心时代”的说法借自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他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指出。 第四阶段:是中国文化实现“大一统”的时代。包括秦,西汉和东汉。 第五阶段:是中国文化由一统走向多元的时代。包括魏,晋,南北朝。这一阶段,可以称为中国文化的第二次重大转折时期。 第六阶段:是文化臻于隆盛的时代,包括隋,唐两代。 第七阶段:是中国文化臻于成熟,精致的年代,以北宋,南宋两代为主,也包括辽,夏,金,元。中国文化在此阶段中发生了第三次重大转折。 第八阶段:是中国传统文化总结,衰落并酝酿新变的时代。包括明,清两代。 3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第一、人文精神(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 第二、伦理本位。是一种自然法则是有关人类关系(尤其是以姻亲关系为重心的自然法则) 第三、天人合一。天,在此指自然。天人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第四、尊君重民。中国传统的经济形态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其传统的社会形态是以宗法为核心的等级社会。 第五、尚中贵和。中者,中庸;和者,和谐。尚中贵和是中国文化最为独特的品质之一,是在几千年的农业自然经济和宗法等级社会里孕育而成的民族心态和生存智慧。 4中国文化的现代化:19世纪60年代以前,中国人只是觉得自己的实力不如西方,这一阶段是文化变革主要是物质层面上的。19世纪70年代以后,洋务派发生了分化,一部分人主张不仅要学西方的科技,还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主要是制度层面上的。 1911年辛亥革命是一场制度革命的胜利,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与前两个阶段相比,这一阶段的文化变革已远远超出了物质和制度的范畴,而深及文化的核心——观念的层面。a 5近现代以来关于中国文化发展的争论: 1、自从鸦片战争以来,就不断引起激烈的争论,从洋务运动时期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说; 2到五四新文化运动以后的“问题与主义之争”; 3东西文化之争; 4科学与玄学之争; 5中国社会性质之争。 6.直至20世纪80年代的文化大讨论,以及当代有关“人文精神”“复兴儒学”“回归传统”和“学术与思想”的种种争论。 第一章 第一节儒家 一、儒家思想简史

中国文化导论自考答案

中国文化导论自考答案

全国 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41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三、词语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 41.试述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1、关注人和人的生活的集体主义的人文精神;(1分) 2、重视人类群体伦理秩序的伦理本位立场;(1分) 3、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天人合一境界(2分) 4、建立在自然经济和宗法社会基础上的尊君重民的思想(2分) 5、尚中贵和的民族心态和生存智慧。(2分)42.简述唐代的官学体制 三省六部制(2分)

中书省(拟定全国最高政令等)(1分) 门下省(参与军国大事讨论,审阅上行文书)(1分) 尚书省(最高执行机关)(1分) 六部,属尚书省,分礼部、吏部、户部、工部、刑部、兵部。(3分) 43.简述汉代乐府诗歌所体现的思想内容 汉乐府诗内容丰富,主要表现为以下五点: 1、深刻的反映出当时人民的痛苦生活和悲愤情绪,如《东门行》、《孤儿行》、《病妇行》。(2分) 2、反映当时苦乐不均、贫富悬殊的社会现状,揭露骄奢淫逸的豪贵生活,如《相逢行》、《长安有狭斜行》、《鸡鸣》。(2分) 3、反应兵役频繁,人民苦于久役的时代特点,表示出人们厌恶战争,渴望宁静生活的愿望,如《战城南》、《十五从军征》。(2分) 4、表现出两性之间爱与恨的心声,如《上邪》、《有所思》、《孔雀东南飞》。(1分) 5、表现人世险恶、祸福无常,表示乐生恶死的愿望,如《薤露》、《蒿里》。(1分)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

2020年7月浙江自考中国文化导论试卷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考中国文化导论试卷 课程代码:041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西汉散文的巨大成就主要是() A.《吴越春秋》 B.《汉书》 C.《汉纪》 D.《史记》 2.以演唱“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而传世的歌唱家是() A.公孙大娘 B.李延年 C.姜夔 D.李清照 3.______在宫廷禁苑里选择“梨园”作为教习乐舞的场所,后世就称戏班为梨园。() A.清世祖 B.汉文帝 C.隋炀帝 D.唐玄宗 4.东晋王羲之的______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A.《兰亭集序》 B.《张迁碑》 C.《泰山刻石》 D.《松风阁诗帖》 5.现存最早的有确切纪年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印行的() A.《周礼》 B.《十三经注疏》 C.《论语》 D.《金刚经》 6.把散见于群书中的资料摘录出来,分门别类,汇编成书,这样的书被称为() A.类书 B.经书 1

C.丛书 D.史书 7.战国时期石申编制的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它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赤道坐标体系。 () A.《石氏星纪》 B.《石氏星表》 C.《大业历》 D.《太初历》 8.徐光启的农学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农书》 C.《农政全书》 D.《农桑》 9.我国南朝数学家______准确地计算出圆周率的数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A.刘徽 B.祖冲之 C.贾宪 D.沈括 10.______提出了“文以载道”散文创作主张。() A.韩愈 B.苏轼 C.王安石 D.李东阳 11.“望闻问切”四诊法是______发明的。() A.扁鹊 B.张仲景 C.华佗 D.孙思邈 12.在古代称谓中,“细君”是用来称呼______的。() A.妻子 B.小姨子 C.同学 D.弟弟 13.秦汉时的官制是______制。()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九寺五监制 D.三省制 14.中国第一部文人独创的长篇人情小说是() 2

《中国文化导论》笔记(自考04121)

04121中国文化导论笔记1 序言 (1)简述文化的定义。 文化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其进一步的分类则有简有繁。狭义的文化,则不包括物质文化,或仅指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 (2)试述中国文化发展历程的八个阶段。 1.第一阶段,是中国文化的史前或起源时代,包括旧石器和新时期 时期,相当于中国古史中的传说时代。 2.第二阶段,是中国文化的形时代或“青铜时代” 3.第三阶段,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或“元典时代” 4.第四阶段,是中国文化实现“大统一”的时代。 5.第五阶段,是中国文化由一统走向多元的时代。 6.第六阶段,是中国文化臻于隆盛的时代,包括(公元581年~618 年)、唐(公元618年~907年)两代。 7.第七阶段,是中国文化臻于成熟、精致的时代,以北宋(公元960 年~1127年)、南宋(公元1127~1279年)两代为主,也包括辽、夏、金、元。 8.第八阶段,是中国传统文化总结,衰落并酝酿新变的时代,包括 明(公元1368~1644年)、清(公元1616年~1911年)两代。 (3)论述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

1、人文精神。其关注的中心,是人和人的生活。 2、伦理本位。与集体主义的人文精神相关联,中国文化特重人类群体的伦理秩序。 3、天人合一。天人关系也就是人与自然的关系。 4、尊君重民。中国传统的经济形态是以农业为主的自然经济,其传 统的社会形态是以宗法为核心的等级社会。 5、尚中贵和。尚中贵和是中国文化最为独特的品质之一,是在几千 年的农业自然经济和宗法等级社会里孕育而成的民族心态和生存智慧。 第一章 (1)试论儒家思想嬗变的四个阶段。 1.先秦儒家。周灭商后,以周公为代表的政治领袖定了一系列维护 嫡长子继承权的宗法制度,并提出相应的伦理道德观念。 2.两汉经学。儒家正式跃居于中国封建社会意识形式的主导地位, 先秦儒家典籍----《诗》《书》《礼》《易》《春秋》被列为经典。 3.南宋理学。汉代经学内部的今古文之争经过此消彼长的长期斗争, 今文经亡失于两晋之际,古文经独传,成为唐代官学。 4.清代朴学。清代儒士将明王朝的衰亡归咎于名儒学风的空疏浮泛, 清初儒学掀起了以扬弃宋明理学为前提的复兴汉学的运动,以期经世致 用。 (2)试论王夫之对知行关系的看法。 在政治思想方面,他提出“循天下之公”,“不以一人疑天下,不以天下私一人”,主张选贤使能,“以天下之禄位,公天下之贤者”、 在哲学思想上,驳斥程朱“理在气先”、“道在器先”的唯心主义观点,反对陆王“心学良知”之说,提出“天下唯器”、“理不先而气不后”

中国文化史导论笔记

一、文明在外,属物质方面;文化在内,属精神方面。 二、人类文化,从源头来看,分为三类: 1、游牧文化 2、农耕文化 3、商业文化(海滨) 其中,1和3属于一类。由于地域资源不足,内部有阻害,所以有工具感,有强烈的克服欲。由于向自然要生存,所以心理有对立感,无论对外界或是对外人,因此尚自由,争独立,侵略性强。 三、财富观: 游牧与商业文化财富观:一、愈多则愈易多二、愈多则愈不足 农耕文化财富观:生产有定额,生生不息,无需多藏,也不适合多藏。因此常感满足而实则不富。 富者不足,强者不安,安定者却不富,所以矛盾不断。 四、农业文化有大型小型之分,新农旧农之分。 小型农业国内部发展易饱和,外部又不易捍卫强暴。 新商业文化特征:有新科学新工业装备。 新农是有新科学工业装备的农业国。 五、分析文化要从文化的复杂性、完整性、发展性来看。 第一章地理背景 1、中国文化不仅孤立,而且特殊。 与古代三国最大的不同是,中国文化产生于一个特别大的地面上。 人类文化的最先开始,先是要有河水灌溉,这样能保证农业生产,二是四周要有天然屏障,这样不仅可以集中人口,而且可以不受外敌干扰。 汭:两水环抱之内。两水相交而形成的三角地带。 中国环境的特殊之处: (1)中国水系复杂,哪里都有灌溉区域,且相互之间可以隔绝孤立。而小区域内的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又可以借着小水系进到大水系,密切接触。 (2)中国当时处得较北,气候和雨量不如其他三国易于产出丰富产物,所以中国人一开始是在勤奋的情况下创造文化的。其他三国是在多量的闲暇时间创造的。 中国文化的特殊之处: (1)中国文化一开始就在大环境里面开始,因此易于养成并促进对政治、社会等人事方面的团结与处理,所以中国能迅速完成统一。 (2)中国文化因为在大环境下展开,又迅速形成了国家内部团结统一,所以抵抗外来异族力量强大。 (3)小地面上产生的文化,容易受地域局限达到顶点,然后停滞不前,只享受奢侈生活,内部安逸退化。而中国文化,由于在贫瘠地方产生,因此有不断的刺激促进文化前进,内部一致并前进。 2、中国文化和欧洲文化的比较: 欧洲文化起源于希腊,但希腊虽有共同文化,却没有共同的政治组织。因此后来希腊被罗马取代,而中国是内部政治交替,文化改进。 希腊、罗马、基督教会是近代西方文化三大主源。 西方人看历史,是变动;中国人看历史,是转化、绵延。西方人看历史,是空间与权力的向外伸展;中国人看历史,是时间的与生长的自我绵延。西方人的看法是我与非我,中国

2018年自考《中国文化导论》试卷及答案

2018年自考《中国文化导论》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商朝的历史以盘庚迁殷为界,可分为(A) A.两期 B.三期 C.四期 D.五期 2.据《商君书》及《管子》记载,早期“法”的精义是(C) A.“尚公正” B.“尚公德” C.“尚公义” D.“尚公益” 3.下列选项中属于南方稻作型农耕文化主要标志的是(D) A.栽培小麦 B.井渠双灌 C.栽培谷子 D.使用水车 4.古代天子与后妃乘坐一种富丽堂皇的大马车,被称作(C) A.栈车 B.轿车 C.路 D.轩 5.中国古代出现“四诊”诊断技术的朝代是(D) A.春秋 B.战国 C.秦代 D.汉代 6.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C) A.鲁班 B.蔡伦 C.毕昇 D.伏羲 7.下列选项中演变为宗法制度的是(B) A.母系家长制 B.父系家长制 C.禅让制 D.分封制 8.秦汉时期,直接任免郡县长官的是(D) A.吏部 B.户部 C.丞相 D.皇帝 9.中国制度文化中,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重大影响的是(C) A.分封制 B.宗法制 C.科举制 D.君主专制制度 10.曹魏时期建立的选官制度是(C) A.分封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1.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初具体系的封建法典是(B) A.郑国子产《刑书》 B.魏国李悝《法经》 C.《秦律》 D.汉《九章律》 12.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模式的是(C) A.“上下与天地同流” B.“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C.“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D.“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13.提出“中庸”这一中国传统文化最高价值原则的人是(C) A.周公 B.孟子 C.孔子 D.朱熹 14.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为(D) A.元始天尊 B.灵宝天尊 C.道德天尊 D.太上老君 15.据《周礼》记载,周朝贵族子弟8岁入小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B) A.五礼 B.六艺 C.五射 D.六书 16.儒家对教育所提出的最高目标是(C) A.在明明德 B.在亲民 C.在止于至善 D.平天下 17.朝鲜仿照汉字创造的文字是(B) A.假名 B.谚文 C.字喃 D.汉字 18.在言语形式方面主张言辞质朴的人是(A) A.老子 B.陆机 C.曹丕 D.葛洪 19.佛教在中国得到发展的阶段是(B) A.东汉魏晋阶段 B.东晋南北朝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明清时期 20.明清时期中国人民称西方为(B) A.欧洲 B.泰西 C.远西 D.西洋 二、多项选择题

全国自学考试中国文化导论试题及解析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4121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中国文化由一统走向多元的时代是 A.秦汉时代B.魏晋时代 C.隋唐时代D.宋代 解析:B 2.先秦典籍《老子》、《庄子》、《列子》属于 A.阴阳家B.道家 C.道教D.法家 解析:B 3.以“梗概多气”为基本风格的诗歌时代是 A.建安诗歌B.太康诗歌 C.正始诗歌D.东晋玄言诗 解析:A 4.春秋时期,实行“案田而税”财政制度的是 A.鲁国B.秦国 C.齐国D.赵国 解析:C 5.人与人之间分别开来的力量中最正确的是 A.不同的风俗和习惯B.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状态 C.不同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D.文化 解析:D 6.春秋战国时期提出“白马非马”、“坚白论”的公孙龙属于 A.儒家B.墨家 C.名家D.法家 解析:C

7.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小说是 A.《三国演义》B.《水浒传》 C.《金瓶梅》D.《红楼梦》 解析:C 8.乡举里选制始于 A.夏代B.商代 C.周代D.秦代 解析:D 9.甲骨文中有关武丁二十九年十二月望日的记录是 A.日食B.月食 C.哈雷慧星D.太阳黑子 解析:B 1O.与中国明朝的徐光启合译了欧几里德《几何原理》的西方传教士是A.利马窦B.汤若望 C.马可·波罗D.南怀仁 解析:A 11.中国绘画史上被尊为“画圣”的画家是 A.顾恺之B.吴道子 C.阎立本D.张择端 解析:B 12.由私学承担的初级启蒙教育被称为 A.私学B.蒙学 C.家学D.国学 解析:B 13.古代我国用于测量日影的仪器是 A.仪象B.仰仪 C.漏壶D.圭表 解析:D 14.《三国志》、《后汉书》、《宋书》、《南齐书》、《魏书》等出现的时期是A.三国B.魏晋南北朝 C.隋朝D.唐朝 解析:B 15.中国书法史上“隶书盛行,诸体皆备”的时代是 A.秦汉B.汉代

自考中国文化导论复习资料

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大致为:“识记”占20% ,“理解”占 25% ,“简单应用”占 25% ,“综合应用”占 30% 。 绪论 考核知识点 1、文化的定义(简单应用):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进一步则有简有繁,其简者,将文化分为 物质文化(器物文化)和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两类,其繁者,将文化分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四类。狭义的文化,则不包括物质文化,或仅指精神文化与行为文化。 【单选】(1)文化的核心是( B )(2011.04)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 C.制度文化 D.行为文化 (2)国内将文化的概念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又分繁简两类。其中繁者认为文化包括( C )(2010.07) A.精神文化,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 C.精神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 D.精神文化 (3)中国在新石器时代已开始农业栽培和家畜驯养,五谷、蔬菜、水果等农作物生产使中国成为农业发源地之一,马、牛、羊、猪、鸡、犬等家畜饲养已十分普遍。这些表现形式都属于( B ) (2010.07) A.精神文化 B.物质文化 C.制度文化 D.不属于文化范畴 4、使人与人之间分别开来的力量中最正确的是(D)(2009.04) A.不同的风俗和习惯B.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状态C.不同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D.文化 5、人从动物世界脱颖而出的力量是( C )(2009.07) A.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B.社会组织和群体生活 C.语言符号 D.文化 【多选】(1)“中国”一词的文化意味有( ABCDE )(2011.04) A.居天下之中 B.中央之国 C.异于“四夷”者 D.文章之盛 E.礼仪之邦 (2)根据不同文化在整个文化体系中所处地位和作用的差异,文化可分为( BCE )(2011.07) A.中性文化 B.亚文化 C.主流文化 D.对立文化 E.反文化 2、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的八个阶段(综合应用)(2011.07简答题) 第一阶段:是中国文化的史前和起源时代,包括旧石器和新石器时期,相当于中国古代的传说时代; 第二阶段:是中国文化的雏形时代或“青铜时代”。包括夏、商、西周。 第三阶段:是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或“元典时代”。包括春秋、战国两个时期,,这是中国社会与文化史上第一次重大转折时期。这是一个“礼坏乐崩”的时代,“轴心时代”的说法借自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 他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指出。 第四阶段:是中国文化实现“大一统”的时代。包括秦、西汉和东汉。 第五阶段:是中国文化由一统走向多元的时代。包括魏、晋、南北朝。这一阶段,可以称为中国文化的第二次重大转折时期。 第六阶段:是文化臻于隆盛的时代,包括隋、唐两代。 第七阶段:是中国文化臻于成熟,精致的年代,以北宋、南宋两代为主,也包括辽、夏、金、元。中国文化在此阶段中发生了第三次重大转折。 第八阶段:是中国传统文化总结,衰落并酝酿新变的时代,包括明、清两代。 【单选】(1)中国文化由一统走向多元的时代是( B )(2012.04) A.秦汉时代 B.魏晋时代 C.隋唐时代 D.宋代 (2)______是世界上最早的收字最多的字典。( A ) A.《康熙字典》 B.《四库全书》 C.《永乐大典》 D.《说文解字》

全国历年自考中国文化导论真题_1

全国2008年4月历年自考中国文化导论真 题 全国2008年4月历年自考中国文化导论真题试卷内容预览网站收集有1万多套自考试卷,答案已超过2000多套。我相信没有其他网站能比此处更全、更方便的了。 全国2008年4月历年自考中国文化导论真题 课程代码:041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孟子字义疏证》的作者是( ) A.孔颖达 B.朱熹 C.戴震 D.焦循 2.盛唐边塞诗人中最善于表现边塞奇异风光的是( ) A.岑参 B.高适 C.王昌龄 D.王维 3.甲骨文中有关武丁二十九年十二月望日的记录是( ) A.日食 B.月食 C.哈雷慧星 D.太阳黑子 4.夏商周王对地方诸侯进行巡视以宣示王权的形式是( )

A.会盟 B.巡狩 C.朝聘 D.大聘 5.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是( ) A.晁错 B.董仲舒 C.贾谊 D.司马迁 6.清代词坛真正以词人本色著名的词人是( ) A.陈维崧 B.朱彝尊 C.纳兰性德 D.周济 7.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一大创造,冬至后紧接着的一个节气是( ) A.大雪 B.小雪 C.小寒 D.大寒 8.中央政体为二府三司制的朝代是(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9.基督教传入中国的最早的一支是聂斯托利派,汉译名称为( ) A.祆教 B.天主教 C.东正教 D.景教 10.两汉历史散文中文学成就最高的是( ) A.《史记》 B.《汉书》 C.《吴越春秋》 D.《越绝书》

浙江省2014年10月自考中国文化导论真题

绝密 考试结束前 浙江省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中国文化导论试题 课程代码:0412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二写在答题纸上三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二姓名二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三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三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三不能答在试题卷上三 一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 答题纸 的相应代码涂黑三错涂二多涂或未涂均无分三 1.广义的文化指人类所创造的全部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则指精神文化与 A.物质文化 B.思想文化 C.意识形态 D.行为文化 2.夏二商二西周三代是中国文化的 A.轴心时代 B.青铜时代 C.元典时代 D.起源时代 3.宋代科技的突出成就是的发明三 A.造纸术二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 B.造纸术二指南针和火药 C.指南针二印刷术和火药 D.造纸术二印刷术和火药 4.是世界上最早二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三 A.‘四库全书“ B.‘古今图书集成“ C.‘永乐大典“ D.‘诸子集成“ 5. 陆王 特指和王阳明三 A.陆机 B.陆云 C.陆游 D.陆九渊 6.佛教四大皆空的 四大 也叫 四界 ,具体指的是四种元素三 A.金二木二水二火 B.天二地二水二火 C.地二水二火二风 D.天二地二水二土 )页4共(页1第 #12140 国 中 文 化 试 论 导 题

7.被尊称为中国古代的 史学之父 三 A.司马迁 B.司马光 C.左思明 D.刘知几 8.元杂剧‘赵氏孤儿“是的作品三 A.马致远 B.关汉卿 C.白朴 D.纪君祥 9.甲骨文是一种以为基础的表意文字三 A.指事 B.会意 C.象形 D.转注 10.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著作三 A.‘伤寒杂病论“ B.‘神农本草经“ C.‘黄帝内经“ D.‘本草纲目“ 11.古人的年龄有时用一种与年龄有关的称谓来代替三如:八九岁至十三四岁年龄段的人被称 为 A.垂髫 B.豆蔻 C.总角 D.束发 12.书院起源于 A.南宋 B.唐代 C.明代 D.隋朝 13.其形制基本仿照元钞,是我国最大的纸币三 A.大明通行宝钞 B.飞钱 C.交子 D.钱票 14.明中叶以后,文坛上出现了以二何景明为首的 前七子 三 A.李东阳 B.方苞 C.李攀龙 D.王世贞 15.‘四书章句集注“为所作三 A.程颢 B.程颐 C.朱熹 D.王夫之 16. 格物致知 其语出自 A.‘论语“ B.‘大学“ C.‘中庸“ D.‘孟子“ 17.中国古代所谓 廿四史 ,都是史书三 A.纪传体 B.编年体 C.纪事本末体 D.典志体 18.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指的是‘官场现形记“二‘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二二‘孽海花“三 A.‘升官图“ B.‘老残游记“ C.‘斩鬼传“ D.‘儒林外史“ 19.唐寅二文徵明二二仇英,以水墨写意见长,被称为 吴派四大家 三 A.黄公望 B.王蒙 C.沈周 D.吴镇 20. 唐三彩 因为以三色釉为主,釉色鲜艳明朗,绮丽晶莹,故得名三 A.青二绿二紫 B.赤二橙二紫 C.黄二蓝二紫 D.黄二绿二紫 )页4共(页2第 #12140 国 中 文 导 题 试 论 化

中国文化导论(第二版)-【本科课程PPT】-中国文化导论 A

华东理工大学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 《中国文化导论》课程期末考试试卷 A 2012.4 开课学院:人文科学研究院专业:10级各专业考试形式:开卷时间120分钟 姓名班级学号教师上课时间 一、单项选择题(选择一个最合适的答案填空,每小题2分,共20分) 1、从文化的层面来说,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走斑马线,应属文化层面。 A.物态 C.意识 B.行为与制度P3 D.心理 2、陈寅恪先生认为,中国古代文明达到顶峰且在世界古代史上亦占领先地位的是。 A.汉朝 C.宋朝P11 B.唐朝 D.明朝 3、以“举孝廉”来选拔官员,由此开启了以儒学为取士选拔官员的历史。 A.汉朝P19 C.隋朝 B.晋朝 D.唐朝 4、提出了一套进入绝对自由境界的做法,即“心斋”、“忘坐”是。 A.老子 C.庄子P51 B.列子 D.慧能 5、近代革命党人也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汲取思想资料,孙中山先生的“天下为公”的社会主张和三民 主义就继承了的思想。 A.老子 C.孟子 B.孔子 D.墨子P71 6、提出“礼义廉耻”是“国之四维”的是。 A.孔子 C. 荀子 B.孟子 D. 管仲P75 7、一般认为,是由被胡适誉为掀起“六祖革命”的慧能真正创立的。 A.天台宗 C.净土宗 B.法相宗 D.禅宗P100 8、在民俗信仰中,“年”是一,人们为之贴红纸、剁菜刀,后又发展为贴对联、张挂彩灯。 A.时间标识 C.瘟神 B.植物 D.怪兽P137 9、中国历代王朝明确规定,是帝王的专门权力。 A.祭祖 C.祭神 B.祭天P163 D.祭日 10、中国京剧艺术史上鼎盛一时的“四大名旦”中的曾赴美演出,并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A.梅兰芳P212 C.尚小云 B.程砚秋 D.荀慧生

2017年自考《中国文化导论》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2017年自考《中国文化导论》同步训练题及答案 考生们在备考2017年自学《中国文化导论》科目过程中,可以结合试题加以练习。以下是搜索整理的一份自考《中国文化导论》同步训练题,后附答案,供参考练习,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想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 一、选择题 1.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文化产品的是(D) A.生产工具 B.生活器具 C.运输工具 D.典籍 2.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某种外部状态和联系是(A) A.文化现象 B.文化事象 C.文化思潮 D.文化产品 3.青藏高原地区居住于黄河上游河、潢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称为(D) A.西夏 B.西戎 C.西狄 D.西羌 4.在世界古代文明中,古埃及和巴比伦文明毁灭了。其重要原因是(A) A.与地理条件有关 B.与气候条件有关 C.与社会条件有关 D.与生活条件有关 5.《阿房宫赋》的作者是(C) A.李白 B.杜甫 C.杜牧 D.孟浩然 6.中国文化的源泉是(B) A.三代文化 B.先秦文化 C.秦汉文化 D.唐宋文化 7.陶器的烧制,直接带出的另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手工业是(C) A.铁器制造 B.铜器制造 C.青铜器制造 D.铝器制造 8.《古代社会》的作者是(D) A.马克思 B.恩格斯 C.斯大林 D.摩尔根 9.下列文献中,反映唐代农政思想的文献是(B) A.《四民月令》 B.《四时纂要》 C.《齐民要术》 D.《天工开物》 10.我国古代天子宣明政教的地方是(D)

A.金銮殿 B.宗庙 C.天坛 D.明堂 11.下列选项中,对血亲五服制的正确表述是(A) A.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 B.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二代,向上推二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 C.以父族二、母族二、妻族一为五服 D.以父族三、母族二为五服 12.下列医学文献中,以针刺疗法为主的文献是( B) A.《素问》 B.《灵枢》 C.《难经》 D.《伤寒杂病论》 13.周代官僚制度中,中央“三公”是(B) A.太师、太保、太尉 B.太师、太傅、太保 C.太师、太保、太宰 D.太师、太傅、太史 14.下列有关西周宗法制的说法,正确的是(C) A.它由分封制演变而来 B.周王自称“余一人” C.王位传递体现传嫡不传贤 D.宗法制在秦朝建立后瓦解 15.秦朝,名义上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是(A) A.丞相 B.太宰 C.太尉 D.御史大夫 16.清明节俗的中心内容是(C) A.会亲友 B.家族饮宴 C.祭祖扫墓 D.散祭神 17.下列文献记载,体现中国传统类比思维模式的是(D) 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B.“上下与天地同流。” C.“圣人抱一以为天下式。” D.“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18.西周以后,文献中频繁出现“皇天”、“上天”、“ 天”、“昊天”、“苍天”,表明一种信仰已广泛流传,这种信仰是(D) A.日崇拜 B.月崇拜 C.鬼魂崇拜 D.上帝崇拜 19.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A)

中国文化导论知识点一

中国文化导论知识点 引论中国文化概论 1“文化”,在我国传统的用法上指的是“文治教化”,与“武功”对举,也就是礼乐和典章制度等等 2英国学者泰勒在《原始文化》(1871)将它定义为:“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 3文化的结构分为四个层次: (1)物质文化层:最表层的是物态层面的文化,或称“器物文化”,指的是物质形态所表现的物质生产生活 及其产品的总和,包括人类加工创制的各种器具。 (2)制度文化层:指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规范人们行为、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包括制度、法律、礼仪、习 俗和机构组织等等 (3)行为文化层:指人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 (4)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以及由 此而长成的文学艺术作品 4当代美国学者爱德华.希尔斯指出,文化是围绕人类的不同活动领域而形成的代代相传的行事方式,是一种对社会行为

具有规范作用和道德感召的文化力量;同时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的创造性想象的积淀,它包括物质产品、思想观念、惯例和制度。它使代与代之间、不同历史阶段之间保持了某种连续性和同一性,构成了一个社会创造与再创造自己文化密码、并且给人类生存带来了秩序与意义。 5轴心时代:是由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提出,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称为世界历史的“轴心时代” 春秋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出现中国文化的轴心时代 这个时期的特征:动荡和开放 动荡:产生了碰撞,产生了思想,思想又在动荡中成熟 开放:那个年代,没有人会特别约束思想家的口舌,而且那个年代的政治家也是卓越的思想家,上行下效的力是无可比拟的 6农耕经济 优点:1农业经济对民族心理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勤劳务实的民族性格,重实际而黜玄想 缺点:1偏重实惠与眼前利益,限制了生产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生产实践中急功近利,追求即时利益。 2不像西方文化那样追求冒险与刺激,不愿意接触外界,接受新事物,习惯周而复始的生活 7宗法社会 (1)中国古代,人们称为“宗法社会”。“宗”,本是“祖

2009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中国文化导论试题

全国2009年7月自考中国文化导论试卷 课程代码:04121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先秦儒家中提出“天人相分”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子夏 2.《诗经》中的爱情诗歌多集中于() A.《大雅》 B.《小雅》 C.《颂》 D.《国风》 3.人从动物世界脱颖而出的力量是() A.工具的制造和使用 B.社会组织和群体生活 C.语言符号 D.文化 4.秦朝的中央政体是() A.三公九卿制 B.三省六部制 C.二府三司制 D.内阁制 5.道家学说在汉代发展成为() A.老庄之学 B.玄学 C.淮南子之学 D.黄老之学 6.在楷书的定型化过程中贡献最大的书法家是() A.钟繇 B.王羲之 C.蔡邕 D.曹喜 7.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历法的一大创造,春分后紧接着的一个节气是() A.雨水 B.惊蛰 C.清明 D.谷雨 8.先秦诸子“九流十家”中在当时影响最大的两家是() A.儒、道 B.儒、墨 C.儒、阴阳 D.儒、杂 9.一般多在释迦牟尼佛像旁塑有两位比丘立像,一年老,一中年,这是佛的两位弟子。年老的名迦叶,中年的名() A.韦驮天 B.阿难 C.观世音 D.弥勒 10.宋代最大的诗歌流派是() A.“西昆体” B.江西诗派 C.“晚唐体” D.“江湖诗派” 11.由南朝刘宋时期天文学家祖冲之制定的历法是()

A.《乾象历》 B.《太初历》 C.《大衍历》 D.《大明历》 12.明代万历年间由顾宪成等人创立的以“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为楹联的书院是() A.岳麓书院 B.钟山书院 C.白鹿洞书院 D.东林书院 l3.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穆斯林在中国形成“大分散,小集中,西北相对集中”格局的时期是() A.唐宋 B.元至明中叶 C.明中叶至清末 D.清末以来 14.唐传奇《莺莺传》的作者是() A.白行简 B.蒋防 C.元稹 D.李朝威 15.年龄称谓中,“豆蔻”是指() A.三四岁至八九岁 B.八九岁至十三四岁 C.十三四岁至十五六岁 D.十五岁 16.东晋著名道教学者、医药学家、《抱朴子》的作者是() A.张仲景 B.魏伯阳 C.葛洪 D.陶弘景 17.被称为千古绝唱的《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 A.王勃 B.陈子昂 C.卢照邻 D.骆宾王 18.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之交叫() A.“莫逆之交” B.“忘年交” C.“忘形交” D.“神交” 19.春秋时期,最早实行“案田而税”的国家是() A.秦国 B.赵国 C.鲁国 D.齐国 20.建立“登人”、“登众”兵役制度的王朝是() A.商朝 B.夏朝 C.西周 D.秦朝 21.汉高祖、唐太宗等称号是() A.谥号 B.年号 C.庙号 D.尊号 22.汉代的教师名为() A.师傅 B.书师 C.老师 D.教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