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时事政治—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单元汇编含解析(1)

一、选择题

1.资源与垃圾,不过是人类从自身的角度对事物的分类,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前人们认为毫无用处的垃圾,经过回收再利用成为资源。从倡导光盘行动,到推动低碳生活,再到推广垃圾分类,一个个时尚的生活理念,成为了一道风景线。这些时尚的生活理念()①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②有利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③规定着绿色消费的内容④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国家积极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用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低碳生活方式。这表明

A.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理念的更新

B.国家提倡以可持续性消费为核心的绿色消费

C.要坚持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的消费观

D.消费行为的更新推动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3.(题文)以年轻人为主要人群的“换客”一族,崇尚“需求决定价值”的交换法则,将自己的闲置物品发布到相关网站,以此交换自己所需求的物品。这样做既能享受返璞归真的“以物换物”的乐趣,又是一种物尽其用、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换客”的消费方式()

①是一种商品流通

②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得到更好实现

③是一种勤俭节约、绿色消费的行为

④属于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②④

4.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抛开了“买不起才租”的旧观念,过起了“租生活”。“租生活”不仅能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使过去的“买—用—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用—还”循环型消费。这里的“租生活”

①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②属于超前消费

③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④属于绿色消费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2017年中秋节期间,上海各大商场、超市的烟酒茶等传统礼品柜台重现“豪华版”包装。商家不惜“重金”包装礼品,看重的是中国人喜送礼、“爱面子”。要根除豪华包装、“重金”包装这一痼疾,从居民消费的角度看,应该

①加强对厂家、商家过度包装的管理和限制

②增强资源节约意识,自觉抵制过度包装

③通过税收等调节手段,限制过度包装

④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6.商务部将重点推进绿色消费,组织开展试点,采用“互联网+回收”的模式,鼓励“绿色兑换”。例如,居民可以通过智能生活垃圾分类箱扫描二维码领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

袋,以废旧报纸、电池换取绿色植物、毛巾等物品。这种“互联网+回收”和“绿色兑换”模式

①倡导循环经济理念,有利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②创造消费动力,推动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③能够决定消费方式,提升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④创新商品价值实现方式,促进绿色消费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7.近年来,一种新型经济在农村兴起。城里游客认领山上果树、田间庄稼,游客走后由村民以无公害方式负责种植,丰收时“主人”可以前往摘取,也可由村民摘取后快递到家。这种经济方式()

①增加了村民的种植成本②实现了城市与农村同步发展

③能促进绿色消费的兴起④能带动当地生态农业的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8.过“低碳生活”其实并不难。全国1.9亿台洗衣机每月都少用一次,用手洗代替一次机洗,每年可节能约26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8.4万吨;全国1248万辆私人轿车每月少开一天,每年可节油约5.54亿升,减排二氧化碳122万吨……发展低碳经济要求

①依靠科技进步,节能减排

②扩大内需,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④引导居民勤俭节约,限制消费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④

9.每逢中秋节期间,上海一些大商场、超市的烟酒茶等传统礼品柜台都会重现“豪华版”。商家不惜“重金”包装礼品,看中的是中国人喜送礼、“爱面子”。要根除豪华包装、“重金”包装这一痼疾,从居民消费的角度看,应

A.加强对厂家、商家过度包装的管理和限制

B.全社会增强资源节约意识,国家加大宣传

C.通过税收等调节手段,限制过度包装

D.树立正确消费观念,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

10.上海强制实行垃圾分类以后,新型智能垃圾分类柜进入公众视野。该垃圾分类柜设有金属、织物、塑料、纸张等回收箱,民众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分门别类的投放,投放的垃圾均为可回收再生资源类。新型智能垃圾分类柜的使用

①提高了垃圾的科学分类水平②解决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③提高了垃圾转运和储存能力④促进了可回收资源的循环利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1.某地政府为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顺利实施,让社区居民通过扫描二维码领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袋,将饮料瓶、废旧书籍等垃圾分类投放到智能生活垃圾分类箱。刷卡、扔垃

圾、查询积分到转眼“吐出”饮料,这种“互联网+回收”的模式有利于()

①决定消费方式,提升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②倡导绿色发展理念,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③创造消费动力,引导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④促进绿色消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2.据有关机构的市场调查资料显示,现在约有79%~84%的消费者愿意主动购买绿色食品。这表明绿色消费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作为一种新的消费理念,逐渐为我国公众所接受。绿色消费的核心是

A.科学合理消费

B.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

C.可持续性消费

D.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13.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相交时的价格。如图所示,某商品的均衡价格由E0变化为E1;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经济现象可能会导致这种变化的是

(P表示价格,Q表示数量,D、S、E0、D1、S1、E1分别表示需求、供给、均衡价格及变化后的需求、供给曲线、均衡价格)

①伴随着产业升级,我国的5G产业正迎来“春天”,引起5G手机价格变化

②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某环保产品行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引起该产品价格变化

③我国汽车消费快速增长,钢铁行业重复建设,引起钢材价格变化

④国家下调贷款基准利率,棉农积极性高涨,引起棉花价格变化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14.近年来,国务院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这对我国经济将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充电基础设施增加-----新能源汽车供大于求-----汽车价格稳步上升

B.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加-----国内油价持续下跌

C.充电基础设施增加-----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趋于优化

D.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新能源汽车市场活跃-----资源节约,保护环境

15.2020年我国城镇将全面建立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对居民用户实行垃圾计量收费和差别化收费(分类投放垃圾的,适当降低收费标准)。这一举措()

①有利于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建设美丽家园

②表明价格手段是资源配置的最有效手段

③发挥了经济利益对人们行为的引导作用

④说明差别化收费制度都能够消除市场缺陷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6.分享经济是在互联网技术发展大背景下诞生的一种全新商业模式,该模式可让有需求者低价使用他人闲置的资源,同时让资源供应者获得收入。不仅车辆、房屋等物品可用于分享,劳务与技能、知识与创意等也可用于分享。分享经济兴起的意义在于()

①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

②提供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更能适应市场需求

③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新的生活方式

④促进创业创新,代表了更高生产力发展水平

A.②④B.①③C.③④D.①②

17.2007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实施“国五”车用汽油标准。90、93、97三个标号汽油调整为89、92、95、98四个标号。新标号汽油有害物质减少,油品质量升级,但同时油价上涨0.5—0.6元。这一汽油标准的实施()

①旨在保护环境,引导绿色消费

②能增加油企利润,提高生产效率

③能发挥价格杠杆的作用,增加汽车销量

④促进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18.低碳经济对于打造理性消费的意义主要在于倡导以为主旨的绿色消费观念。A.可持续性消费

B.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C.低碳生活

D.科学发展

19.某社区增设了新型再生资源回收柜,居民将垃圾分类打包,贴上二维码,投进回收柜,即可获得“绿色账户”积分,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电话卡等。这一举措

①减少了社区生活垃圾的总体数量

②充分发挥了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

③利用激励机制,引导了居民环保行为

④通过源头分拣,降低了垃圾处理成本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太原市民郭女士在智能生活垃圾分类箱扫描二维码领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袋。将最近积攒的四五个饮料瓶和废旧报纸分类进行投放,刷卡、扔垃圾、查询积分……转眼“吐”出来的就是饮料。这一“互联网+回收”的模式:

①决定消费方式,提升消费的质量和水平

②倡导循环经济理念,提升公众环保意识

③创造消费动力,引导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④转变生活方式,促进绿色消费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1.据图推断我国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持续上升的原因,可能是

①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②居民消费观念发生转变,更加注重环保消费

③清洁能源价格更低廉,会产生更大经济效益

④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传统能源已经退出市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2.2019年6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垃圾分类工作做出重要指示。他强调实行垃圾分类是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推行垃圾分类

①有利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②取决于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

③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

④能够满足人们对享受资料消费的需求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真正的环保生活,不是不消费不购物,“而是要物尽其用,不让有用的资源白白浪费。”花瓶是用空玻璃瓶和废报纸合成的,坐垫是用废弃衣物编的,花盆是用椰子壳儆的……这种用改造旧物不断创造新物的方式

A.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

B.体现了消费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障

C.将不利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

D.表明创新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

24.某市发起“绿色低碳生活倡议书”,要市民尽量选购简单包装的商品、绿色无公害食物、节能家用电器等,尽量不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木筷、纸杯、纸巾等。此举旨在

A.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助推产品升级

B.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引导绿色消费

C.促进消费水平优化,助力消费升级

D.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提升收入水平

25.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小波与家人一起野餐后的一次性塑料布,应放入下列哪一类标识的垃圾

箱()

A.B.C.D.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A

【详解】

①②:从倡导光盘行动,到推动低碳生活,再到推广垃圾分类,一个个时尚的生活理念,成为了一道风景线。这些时尚的生活理念来源于人们的生活实践,有利于节约资源,推进生态文明建设,①②符合题意。

③:这些时尚的生活理念影响着绿色消费的方式,而不能规定绿色消费的内容,③错误。

④: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④错误。

故本题选A。

2.B

解析:B

【解析】

用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低碳生活方式,这表明消费观念影响消费,并没有表明生活方式的变化推动着人们消费理念的更新,A项不选;用绿色发展理念引导低碳生活方式,这表明国家提倡以可持续性消费为核心的绿色消费,B项正确;材料没有表明要坚持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协调的消费观,C项不选;材料也没有表明消费行为的更新推动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D项不选,故本题答案应为B。

3.C

解析:C

【解析】

本题考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换客”的消费方式将自己的闲置物品交换给需要的人再使用,可以使商品的使用价值得到更好实现,②正确且符合题意;“换客”的消费方式是一种物尽其用、低碳环保的生活方式,属于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③正确且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换客”的消费方式“以物换物”属于直接的物物交换,而不是商品流通,①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C。

4.C

解析:C

【详解】

①④符合题意,“租生活”不仅能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使过去的“买--用--

扔”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租--用--还”循环型消费。这里的“租生活”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属于绿色消费;

②错误,“租生活”不属于超前消费,属于绿色消费;

③错误,“租生活”是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故选C。

5.C

解析:C

【解析】

【详解】

要根除豪华包装、“重金”包装这一痼疾,从居民消费的角度看,应该增强资源节约意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自觉抵制过度包装,②④项符合题意;①③项是从政府管理的角度谈根除豪华包装,与题意不符;正确选项为C。

【点睛】

绿色消费的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其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人们形象地把绿色消费概括为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6.A

解析:A

【解析】

【详解】

这种“互联网+回收”和“绿色兑换”模式,倡导循环经济理念,有利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也有利于创新商品价值实现方式,促进绿色消费,①④正确且符合题意;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方式,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而这一模式不属于生产,由此可排除②③。故本题答案选A。

7.D

解析:D

【详解】

城里游客认领山上果树、田间庄稼,游客走后由村民以无公害方式负责种植,丰收时“主人”可以前往摘取,也可由村民摘取后快递到家,这种经济方式能促进绿色消费的兴起,能带动当地生态农业的发展,③④正确且符合题意;这种经济方式并未增加村民的种植成本,①错误;这种经济方式也不能实现城市与农村同步发展,②错误。故本题答案选D。8.C

解析:C

【解析】

【详解】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多种手段,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发展低碳经济要求依靠科技进步,节能减排,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①③适合题意;扩大内需不符合题意,

排除②;限制消费是错误的,排除④;故本题答案选C。

9.D

解析:D

【详解】

本题考查正确的消费观、国家的宏观调控。A:加强对厂家、商家过度包装的管理和限制,其主体是国家,A不符合题意。

B:全社会增强资源节约意识,国家加大宣传,其主体是国家、社会,不是消费者,B不符合题意。

C:通过税收等调节手段,限制过度包装,其主体是国家,C不符合题意。

D:要根除豪华包装、“重金”包装这一痼疾,消费者应树立正确消费观念,倡导绿色消费、适度消费,D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D。

10.B

解析:B

【详解】

①④:该垃圾分类柜设有金属、织物、塑料、纸张等回收箱,民众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分门别类的投放,投放的垃圾均为可回收再生资源类,说明智能垃圾分类提高了垃圾分类的科学性,促进了可回收资源的循环利用,故①④正确。

②:夸大了智能垃圾分类柜的作用,故②不选。

③:材料未涉及到垃圾的转运和储存能力,故③不选。

故本题选B。

11.C

解析:C

【详解】

①:这种“互联网+回收”的模式影响的是人们的消费观念,①不符合题意。

②④:某地通过扫描二维码领取了生活垃圾分美收集袋,将次料瓶、废旧书籍等垃圾分类投放到智能生活垃圾分类箱,刷扔垃圾、查询积分到转眼吐"出饮料,这种"互联网+回收"的模式倡导循环经济理念,提升公众环保意识,创新商品价值方式,促进绿色消,

②④符合题意。

③: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材料没有体现引导产业结构不断升级,③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C。

12.C

解析:C

【解析】

科学合理消费是理智消费者的表现,但不是绿色消费的核心,A项错误;绿色消费的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故B项与题意不符;绿色消费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故C项正确;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是正确的消费理念,但不是绿色消费的核心。故D项错误;正确选项为C。

【点睛】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做理智的消费者应该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把消费控制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

②避免盲从,理性消费。(避免跟风随大流,避免情绪化消费、避免重物质轻精神消费。)

③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5R,绿色消费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尊重、顺应、保护自然);

④勤俭节约,艰苦奋斗。(辨析: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精神已经过时了。)

13.A

解析:A

【详解】

由图可知,均衡价格P0到P1的变化,是因为商品的供给增加和需求增加同时导致的,且供给增加幅度应大于需求增加幅度。①:伴随着产业升级,我国的5G产业正迎来“春天”,意味着供给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大于需求增加的幅度,①符合题意。

②:环保产品行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高表明其供给量会增加,但在绿色消费理念深入人心的情况下,其供给量增加幅度不一定会超过人们需求量的增加幅度,②不符合题意。

③:汽车消费加速增长表明其需求增加,钢铁行业重复建设会导致供给增加,且可能大于需求增加幅度,③符合题意。

④:国家下调贷款基准利率,棉农积极性高涨,会引起供给增加,但不能体现需求的变化,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A。

【点睛】

解答曲线类试题一般按照“三步走”的方法。第一步,解读题干文字信息,准确把握题意。结合文字背景,明确曲线呈现的原因,以及曲线表达的主旨。第二步,将曲线信息转化为文字信息,复合型曲线可以拆分为单曲线,明确曲线表达的经济信息。第三步,对比文字信息、曲线信息和题肢选项,找出正确答案。

14.C

解析:C

【分析】

【详解】

C:近年来,国务院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这将会使充电基础设施增加,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动经济结构趋于优化,C符合题意。

A:充电基础设施增加,会促进新能源汽车产量增加,如果出现供大于求,汽车价格会出现下降而不是稳步上升,A错误。

B: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会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不会导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加,B错误。

D:国务院加快推进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体现的是财政政策,不是宽松货币政策,D错误。

故本题选C。

15.B

解析:B

【详解】

①③:对居民用户实行垃圾计量收费和差别化收费(分类投放垃圾的,适当降低收费标准),这一举措发挥了经济利益对人们行为的引导作用,有利于养成绿色生活方式建设美丽家园。①③符合题意。

②:价格手段是资源配置的有效手段,而不能说是最有效手段。②说法错误。

④:认为“都能消除市场缺陷”的说法太过绝对,国家宏观调控可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但不能完全消除。④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B。

16.B

解析:B

【解析】

从材料可知,分享经济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①正确;分享经济指分享他人闲置的资源,闲置的资源并不一定是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②不选;分享经济有利于利用闲置资源,节约资源,故体现了绿色发展理念,③正确;分享经济并不能代表更高生产力发展水平,④不选。

17.A

解析:A

【解析】题目中,2007年1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实施“国五”车用汽油标准,通过标准的提升,汽油有害物质减少,油品质量升级,但同时油价上涨0.5—0.6六元。这一汽油标准的实施旨在保护环境,引导绿色消费,促进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故①④入选。②选项错误,通过题目不能推断加油企业的利润以及生产效率的提升。

③选项错误,油价上涨会导致汽车的需求量会下降。选A。

18.B

解析:B

【解析】绿色消费以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旨,B项正确;其他选项不符题意。

19.D

解析:D

【解析】

【详解】

该社区的这一举措是利用激励机制,通过源头分拣,引导居民的环保行为,降低了垃圾处理的成本,③④项符合题意;这一举措使垃圾能够得到有效的分类处理,但不一定减少了社区生活垃圾的总体数量,①项说法错误;这一举措将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收效,②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

【点睛】

经济生活中,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但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经济有其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因此需要国家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以弥补市场的不足。

20.D

解析:D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消费方式和消费观的知识。材料体现的是“互联网+回收”的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模式,不涉及生产领域,所以不能决定消费方式,提升消费的质量和水平,也不能创造消费动力,①③与题意不符;“互联网+回收”的模式倡导循环经济理念,可以提升公众环保意识,有利于转变生活方式,促进绿色消费,②④符合题意;本题选D。

21.A

解析:A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企业经营与消费观的知识。通过对图表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持续上升,究其原因是企业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居民消费观念发生转变,更加注重环保消费,①②符合题意;清洁能源的使用并不一定能产生更大经济效益,③表述错误;我国经济正在逐步实现高质量发展,传统能源并没有退出市场,④表述错误;本题答案为A。

22.B

解析:B

【详解】

本题考查绿色消费。

①③:绿色消费的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推行垃圾分类有利于充分利用资源变废为宝,也有利于减少污染,保护环境,①③符合题意。

②:推行垃圾分类的决定性因素是资源趋紧、环境污染、生态退化的严峻形势,②错误。

④:④不符合题意,④错误。

故本题选B。

23.A

解析:A

【详解】

A:真正的环保生活,不是不消费不购物,“而是要物尽其用,不让有用的资源白白浪费。”这种用改造旧物不断创造新物的方式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A符合题意。

B:B中“消费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保障”的说法错误,错在“保障”。

C:这种用改造旧物不断创造新物的方式,与经济发展转型升级无关,排除C。

D: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D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A。

24.B

解析:B

【详解】

A:某市发起“绿色低碳生活倡议书”,不是为了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助推产品升级,排除A。

B:市民尽量选购简单包装的商品、绿色无公害食物、节能家用电器等,尽量不使用一次物品。此举旨在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引导绿色消费,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B符合题意。C:促进消费水平优化,助力消费升级不是发起“绿色低碳生活倡议书”的目的,排除C。D:发起“绿色低碳生活倡议书”不能增强居民消费能力,提升收入水平,D不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5.B

解析:B

【详解】

B:可回收物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小波与家人一起野餐后的一次性塑料布,应放入次标识的垃圾箱。B符合题意。

A: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6~0.7吨有机肥料。A不符合题意。

C:有害垃圾含有对人体健康有害的重金属、有毒的物质或者对环境造成现实危害或者潜在危害的废弃物。包括电池、荧光灯管、灯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部分家电、过期药品及其容器、过期化妆品等。C不符合题意。

D: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及尘土、食品袋(盒)。D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点睛】

垃圾分类(英文名为Garbage classification),一般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垃圾在分类储存阶段属于公众的私有品,垃圾经公众分类投放后成为公众所在小区或社区的区域性准公共资源,垃圾分类搬运到垃圾集中点或转运站后成为没有排除性的公共资源。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都是根据垃圾的成分、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