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概况教学设计

3 .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四人一组,准备探究学习。

1. 知识目标:(1) 了解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各大洲主要地形特点

(2)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

(3)识记主要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开发和利用情况

[学生活动]探究一: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界线位置

课题:《世界地理概况》(教案) 五、教学方法:

、教材分析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讲解法

由于初中和咼中的地理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承接关系,在咼考中也 将考查有关世界地理 的相关内容。包括世界的海陆分布、海底地形、陆地地形、世界气温 与降水的分布、不同尺度区域的位置、范围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主要特征。 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

学案。

2 .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

二、教学目标:

及海陆变迁状况.

七、课时安排:1--3课时

(4) 了解世界居民的变化及分布,知道世界地理分区。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

使教学具有了针对

问题的能力。 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分析、解决

(二)冋题导入、展示目标。

认识地理环境的形 要作用,从而进一 (2)要应用综合的观点、辩证的观点看问题,避免使所学知识公式化。 教师首先提问:世界海陆分布中七大洲和四大洋, 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然后展示探究的第一个问题,探究一:在地图

在北半球有谁我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认识世界地理知识的学习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学会用发展的观点

成和变化,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树立实事求是的思想。

(2)通过认识世界地理概况, 理解各个自然要素对地理环境的形成起重 步热爱自己生活的地球。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

难点:

们来看本节课的

上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界线位置,已经布置学生们课前预习了这部分,检查学生预习情 况并让学生把预习过程中的疑惑说出来。

设计意图:步步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习目标。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四、学情分析 [总结]

本节是世界地理的基础知识,学生常见错误主要是各大洲和大洋的空间 分布不明确,导致空间定位不正确。气候类型的判断是自然地理中重要的知识,常见错误主 要是判断方法不正确。

1、七大洲的分界线

亚、欧一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气候类型的判断。

⑥闭合曲线有几种盆地增温,山地降温两种。

热带季风气候

北纬10。?回归线大陆东岸 赤道低压、信风带交替控制 干湿季交替 热带沙漠气候 南北回归线?30。大陆内部、西岸

副高或信风带控制

亚热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25?35。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②北半球,1月份(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 北(高纬)凸;7月份(夏

季)正好相交。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至

③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 表明该地受海洋影响显著,

如我国7月份平

原区气温分布情况。

冬季寒冷干燥

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温和多雨

马运河 雷克海峡 亚、非一一苏伊士运河、红海、曼德海峡 亚、北美一一白令海峡 欧、非 ----- 直布罗陀海峡、地中海

南、北美 南美、南极

巴拿

份我国东北地区, 岸地区降温减湿。

④如若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则表明 该地气温受地形影响,比如 1月

等温线平原向高纬突出,这是受东北地形成 马蹄形”影响。 ⑤洋流因素如何影响等温线

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沿岸地区增温增湿;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凸,沿

大陆。 经67° 16"为界。 些因素影响

太平洋与北冰洋: 大西洋与北冰洋: 太平洋与印度洋:

太平洋与大西洋 大西洋与印度洋: 白令海峡最窄处。

丹麦海峡、冰岛、法罗群岛、设得兰群岛一线

通过塔斯马尼亚岛东南角的东经

146 ° 5线至南极

在德雷克海峡处大致以通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西

过非洲大陆南端的厄加勒斯角的东经

(二)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20。

线。

[学生活动]探究二:等温线的弯曲受哪

控制 全年高温多雨

[学生活动]探究三?各种气候类型成因、特征和分布 [总结]

2、各种气候类型成因、 气候类型 成 因

热带热带雨林气候

特征和分布

分布规

南北纬10。间

南北纬10。?回归线间

,填下表:

终年受赤道低压 [总结]

1、等温线的影响因素

这是因为 ①在南北半球上,无论 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

冬季温和少

能量少,气温就低。

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多, 气温就高,高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

地中海气候 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 副高或西风带控制 夏季炎热干燥

冬季温和多雨

2、四大洋的分界线

全年高温少雨

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温带季风气候 南北纬35。?55大陆东岸 冬夏季风交替控制 夏季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南北纬40°?60h 大陆内岸大陆气团控制冬寒夏热,气温日、年较差大 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 展训练。亚寒带针叶林气候北纬60°?70°间极地大陆(海洋)气团 冬长寒夏短凉 九、板书设计(见学案结构) 寒带苔原带北纬70°?80°间极地气团控制 全年严寒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课堂上师 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

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 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

3、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与步骤

[教师补充讲解][易混点]人种和民族的区别

预习世界地理概况, 分布、开发和利用情况.世界

居民的变化及分布。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见学案) 设计意图:引导

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

[学生活动]探究四: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与步骤有哪些

[总

结] 在后面的教学过程中会继续研究本节课, 望大

家提出宝贵意见, 共同完善,共同进步 争取设计的更科学,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也希

气候类型的判断是自然地理中重要的知识,常见错误主要是判断方法不正确。一般方法是: 年气温曲线图首先读最冷月、最热月的气温,说明冬夏温差的大小,判断热量带。一般说, 最冷月气温大于15C 为热带,0~15C 为亚热带(含温带海洋性气候), 0-15 C 为温带。最 热月气温低于0 C 为冰原气候,0~5C 为苔原气候。其次是读春(4月)、夏(7月)、秋(10 月)、冬(1月)各自代表性的四个月份(北半球)的气温值,进行比较,得出季节变化的 不同特点。降水柱状图首先看柱状高低,对照降水量坐标,读出每个月降水量。其次分析降 水的季节变化特点,说明该地全年降水的多少,什么季节多雨,什么季节少雨,全年各月的 降水量等 学校:临清实验高中 学科:地理编写人:

宋东艳

审稿人:

《世界地理概况》 课前预习学案 、预习目标 人种和民族是两个概念,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如肤色、发色与发型、眼色、鼻型等, 地球上可分为黄、白、黑色三大人种,各人种的外部特征有许多差别,但无优劣之分,他们 共同创造了人类的文化。民族是指生活在一个地区的人们,经过长期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共 同的生活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等,具有这些共同特征的人们,就形成了一 个民族。 二、预习内容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陆地部分>: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 世界最大的岛:

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 半岛: 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世界面积最大:

群岛: 世界最大:

大洲: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冰原带南北半球极地内陆极地气团控制全年酷寒

高山高原高山高原气候高大的山地、高原气温随高度变化气温随高而降 卜一、学案设计 初步把握世界海陆分布、

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

主要自然资源类型、

六块大陆:

(最大)、

<大洋部分>:气温年较差的纬度规律是1.几个概念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3、降水

2.大洋的概况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1) 大气中的水汽来源: 和蒸腾

饱和空气与气温的关系:成正比

.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咼、水体最深、岛屿最多。洋:呈“形降水形成的条件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洋:最小、纬度最高、水温最低

3、海底地形

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

3.等降水量线:人们根据世界各地气象记录,把降水量相同地点在地图上连起来,这叫等降水量线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海沟和等地形4、影响气候的因素

海陆变迁与地形变化部分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位置、海陆分步、地形、气压带1.学说: 2.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内力作用与地貌(2).外力作用与地貌

(二)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1.天气与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等的大气状况。

气候是一个地方长时间里大气中的水热、运动状况。

2.气温的变化:

(1)日变化: 日最高气温:每日时

日最低气温:每日日出前后。

(2)年变化和年较差:北半球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

差值。气温年较差: 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间的

和风带、洋流等

5.气候的地区差异

6、陆地自然带

由气候、土壤、动植物等地理事物组成了自然环境的总体,称为自然

环境。自然环境的外部特征称为自然景观。而植被是自然景观最明显的标志。

自然带名称分布气候特征植被类型典型动物

热带雨林带全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猩猩、河马、大象

热带季风气候亚洲南部和东南部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热带草原带

热带沙漠带

温带沙漠带

双峰驼

雨林两侧全年分雨季、干季热带草原长颈鹿、斑马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中部终年炎热干燥

温带内陆气温较差很大,降水稀少温带沙漠野驴、

2、世界上的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开采主要在发展中国家,而消费量最多的是发达国家。 铁矿1、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中国、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等国。

亚寒带针叶林带北半球温带阔叶林带以北冬长夏短,降水较 少亚寒带针

叶林熊、狐、松鼠

2、欧洲有库尔斯克铁矿、洛林铁矿、英国奔宁山脉附近的铁;美国的五大湖西部;印度的 德干高原的东北部。

生物资源森林资源1、现存的森林主要有热带雨林和

2、智利的铜和硝石,秘鲁的铜,圭亚那的铝土。

海洋资源生物资源世界四大渔场: (四)、世界的居民

2、分布: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大陆; 温带草原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南北美洲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

分布地区分布规律分布原因

野生动植物1、橡胶树、可可、金鸡纳等热带经济作物原产于南美洲;南美洲特有的动物有 树獭、卷尾猴、大食

蚁兽、犰狳、巨嘴鸟等。

2、非洲是咖啡、枣椰树、油棕和香蕉等的故乡。

3、大洋洲特有的动物有:澳大利亚的袋鼠、鸭嘴兽、鸸鹋等; 人口稠密地区 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及北美东北部 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历

史悠久,交通、城市发达 人口稀少地区 苔原带、冰原带、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带、高原和山区 高,气温低,赤道附近湿热,沙漠地区干旱,山区地势高

4、企鹅、磷虾、鲸等主要生活在南极洲。

矿产资源 基本特点1、世界上用途广、产值大的非能源矿产有铁、镍、铜、锌、磷、铝土、 黄金、锡、锰、铅等。

苔原带 针叶林带以北 气温很低,降水少

煤1、主要分布:①世界最大煤带是在亚欧大陆中部,从我国华北向西经新疆、横贯中亚和 欧洲大陆,直到英国;②美国和加拿大;③澳大利亚和南非。

冰原带北冰洋沿岸,南极大陆 酷寒冰雪裸地北极熊、企鹅 (三)世界的自然资源 2、欧洲的主要煤矿有:俄罗斯的库兹巴斯煤田,乌克兰的顿巴斯煤田,德国的鲁尔煤田, 英国的奔宁山脉。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脉附近。

资源类型世界分布 土地资源

石油天然气七大储油区:中东波斯湾,拉丁美洲(墨西哥、委内瑞拉等),非洲(北非撒哈 拉沙漠和几内亚湾沿岸),俄罗斯,亚洲(东南亚、中国),北美(美国、加拿大),西欧 (北海地区的英国和挪威)。

世界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的原因:

其他矿产1、南非的黄金,刚果的金刚石,几内亚的铝土,赞比亚的铜。 漫滩草甸等。

草场资源1、主要类型:热带草原、温带草原、高山草甸、河 1.人口( 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

温带草原带温带草原黄羊

温带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东西两侧 温度适中,降水较丰富

2、森林资源的环境效益:

(2)分布及原因:

纬度

(3)人口问题

A 增长过快 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B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

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

途径: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

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4)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

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

发达国家70%以上,发展中国家30%左右。

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地面积少等。

(2) 民族:世界近2000个,人数最多汉族。

(3)语言:世界上共有2000多种语言,有的有文字,有

语言说明主要分布地区

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中国、东南亚等

英语使用较广的语言英国、美国、加拿大等俄语国际上的重要语言俄罗斯等

法语国际交往中重要语言法国等

西班牙语取代了当地的语言西班牙、拉丁美洲等阿拉伯语国际上的语言西亚、北非等

(4)宗教

2.人种、民族、语言、宗教

(1)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及分布三大宗教主要分布地区

人种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基督教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教徒最多,分布最广。

体质特征肤色白淡黄或棕黑黝黑伊斯兰教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东部(教徒称穆斯林) 眼色监灰黑黑佛教亚洲

头发眼色较浅,呈波状黑而直黑而卷曲(五)、世界的政区

体毛较多中等少1、世界的国家(1)世界上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是:。

面庞鼻梁高,嘴唇薄扁平嘴唇较厚(2)世界上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是:

环境适应性早期分布较寒冷地区温带热带赤道地区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及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生态适应性皮肤黑色素含量低,适应紫外线较弱的辐射状况;鼻梁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可是冷空气缓慢进入肺部;体毛稠密可以防寒。具有黑种人和白种人之间的过渡性皮肤黑色素含量高,可以吸收紫外线;鼻子低而宽,鼻孔通道短,体毛少,便于散热;头发卷曲,空虚充满空气,形成隔热层,保护头部。三、提出疑惑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3、识记主要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开发和利用情况

疑惑点疑惑内容 欧洲 海拔最低,以平原、山地为主,冰川地形广布

南北高中间低,平原东西贯通和曲折的

海岸线等,使欧洲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并由西向东大陆性增强 南极洲冰雪大陆,海拔最高

北美洲 三大地形,纵列分布;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和低山。 中部平原贯通南北,

大陆性显著;西部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气流深入,使西岸气候呈狭长分布,降水自东向西逐渐 减少。

课内探究学案

、学习目标 南美洲 西部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气流深入,西岸气候狭长分布;高原地势较低,平原向东开 口,禾U 于大

西洋气流深入;山脉东侧为迎风坡,降水多。巴塔哥尼亚高原,为背风坡,降水 少。

1了解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各大洲主要地形特点 ,及海陆变迁状况.

2、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 大洋洲 东部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气流深入,东侧降水较多,气候狭长分布;西部背风坡,降 水少,是小麦 一一牧羊带发展的限制因素。 (二)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4、了解世界居民的变化及分布 ,知道世界地理分区。 1、读世界气温分布图思考:等温线的弯曲受哪些因素影响 学习重难点: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 2、降水的空间分布,填表

二、学习过程

受控气压带与风带大气运动状况降水多少与类型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赤道多雨带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为主多 雨为主

在世界地图上:1、找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界线位置: 副热带少雨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下沉气流为主少、大陆 岸多(受夏季风、台风影响) 2、主要陆地地形类型有哪五种 温带多雨带西风带和

地低压多锋面气旋活动 多、锋面雨与气旋雨

3、七大洲地形各具特色,填表: 极地少雨带极地高气压带下沉气流为主少

大洲 地形特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3读世界气候模式图,说出各个气候类型的分布规律 亚洲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面积广大,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季风环流典型;青藏高原隆起 使大陆性气候增强

4、依次说出各种气候类型成因、特征和分布规律

5、气候类型的判断方法与步骤有哪些 非洲高原大陆”,以高原、盆地为主,地形起伏较小

6、说出各陆地自然带的典型植被和典型动物 (三)世界的自然资源、居民和政区

2

1、煤炭、石油资源的世界分布是怎样的(4)反映大陆东岸纬度地带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

2、世界人口问题有哪些解决途径是什么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②⑤⑥⑦D.①⑤④⑥

三、自我反思总结 2 .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图根据所学知

识回答。

四、当堂检测

(1)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A.夏季B.春末 C.冬季D.初秋

F图是某海陆分布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以下各题。

(2)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1)若图中F点常年受西风控制,则该点可能位于两大洲,该地的气

A.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候特点是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2)若图中F点只有一个季节受西风控制,该地的气候类

D.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型是

(3)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A半年B 一年半C二年半D三年半

(3)在亚欧大陆上,图上G点的气候类型是,该气候

主要成因是3.下列国家中,既是发展中国家中的主要工业国,又初步形成以石油工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的国家是A.科威特B.墨西哥C.印度D.巴西

课后练习与提高下列日本工业区中,主要产业与苏格兰中部工业区基本一致的是

选择题 4. A.东京一横滨 B.大阪一神户 C.名古屋 D.北九州

1 ?图1表示气温、降水与气候类型的关系。读图1回答1—4题。 5.寒潮在美国经常长驱南下,其影响因素除大气环流外,主要是

(1)年温差最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A.纬度位置B.海陆位置 C.地形分布D.洋流分布

A.①②⑥

B.②④⑤

C.④⑥⑦

D.②③⑤F图是四个国家示意图,回答6—8题。

(2)图中①表示的气候类型为 6 .关于四国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A.甲国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B.乙国是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3)图中⑦对应的自然带可能是C.丙国北部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D. 丁国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

7 .关于四国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2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温带草原带 C.苔原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

10 .四图中,畜牧业发达的和与北京时间时差最大的分别是(

11 .图1是沿32 °局部地区地形剖面图”,图2、图3分别是 气温降水玫瑰图”,读图回答 下列问题:

(1)图1中①是 ,(海洋名称)③是 。(湖泊名称)目前③海海平面每年下降

1米左右,试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

(3)图2、图3中反映该区域气候类型的是图 ,(填数字代号)另一图所表示的气候

特点与本区域气候特点的最大差异是什么其所属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

(4)目前,图1区域最主要的地区性冲突和不安全因素是什么简述其成因。(至少答出三 条)

A .最大港口所临海域都受暖流影响

B .首都都是最大城市 (3)请分析0、P 、Q 三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C.最大城市都是国际金融中心 D .主要城市都分布在东南沿海

当堂检测答案:(1)南美洲 大洋洲 冬季温和,夏季凉爽;降水比较多,季节分配均匀 (2) 地中海气候 (3)温带季风气候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8.关于四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学案设计]

A .甲国最长河流为内流河

B .乙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

世界地理概况

C .丙国河流径流量稳定

D . 丁国河流航运价值大

课前预习学案

读图,完成9—10题。

一、预习目标

9.四图中,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的海域、盐度最高的海域分别是(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③④

预习世界地理概况, 初步把握世界海陆分布、 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

主要自然资源类型、

分布、开发和利用情况.世界居民的变化及分布。 二、预习内容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陆地部分:

1.概念: 大陆:面积广大的陆地 (2)从地质结构的角度分析,③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六块大陆:

(最大)、

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 世界最大的岛:

半岛: 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世界面积最大:

世界最大: 12 .读北美0C 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大洲: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1)此图是

季的气温分布示意图,等温线发生弯曲的根本原因是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界线

3.陆地地形

(2)请从高到低排列 0、P 、Q 三地气温顺序:

亚洲地形复杂,气候多样;面积广大,海陆热力差异显著,季风环流典型;青藏高原隆起 使大陆性气候增强 非洲 咼原大陆”,以高原、盆地为主,地形起伏较小

欧洲 海拔最低,以平原、山地为主,冰川地形广布 南北高中间低,平原东西贯通和曲折的 海岸线等,使欧洲气候海洋性特征显著,并由西向东大陆性增强

北美洲 三大地形,纵列分布;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高原和低山。

中部平原贯通南北,

大陆性显著;西部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气流深入,使西岸气候呈狭长分布,降水自东向西逐渐 减少。

大洋洲 东部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气流深入,东侧降水较多,气候狭长分布;西部背风坡,降 水少,是小麦一一牧羊带发展的限制因素。

主要地形类型有哪五种 洋:最小、纬度最咼、水温最低 七大洲地形各具特色

3、海底地形

大洲 地形特征 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大陆架:靠近大陆的浅海地区,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深度一般不超过 大陆坡:大陆架外缘巨大的陡坡 洋底地形:大陆坡外,有

、海沟和

等地形

海陆变迁与地形变化部分 1.学说:

南极洲冰雪大陆,海拔最高

2.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1).内力作用与地貌

(2).外力作用与地貌

(二)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南美洲 西部山地阻挡了太平洋气流深入,西岸气候狭长分布;高原地势较低,平原向东开 口,禾U 于大西洋气流深入;山脉东侧为迎风坡,降水多。巴塔哥尼亚高原,为背风坡,降水 少。 1.天气与气候: 天气是一个地方短时间里

等的大气状况。

气候是一个地方长时间里大气中的水热、运动状况。 2.气温的变化: 大洋部分: (1)日变化: 1.几个概念

海:一般面积较小,靠近大陆由半岛和岛屿同大洋大致隔开 日最高气温:每日

时。

2.大洋的概况

海峡:沟通两个海洋之间的狭窄水道

日最低气温:每日日出前后。 (2)年变化和年较差:

,洋:面积最大(将近一半)、水温最咼、水体最深、岛屿最多。 北半球最高气温(月)最低气温(月) 大陆7 1 海洋8 2

洋:呈“ 形

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之间的差值。

印度洋:热带海洋面积大

2、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

由气候、土壤、动植物等地理事物组成了自然环境的总体,称为自然环境。自然环境 的外部特征称为自然景观。而植被是自然景观最明显的标志。

自然带名称分布气候特征植被类型典型动物

4、了解世界居民的变化及分布 ,知道世界地理分区。学习重难点:理解世界气候主要特征和自然景观

热带雨林带 全年高温多雨热带雨林猩猩、河马、大象

二、学习过程

热带季风气候亚洲南部和东南部全年高温,分旱雨两季

(一)世界的陆地和海洋

气温年较差的纬度规律是 热带草原带 雨林两侧 全年分雨季、干季 热带草原 长颈鹿、斑马狮子、鬣狗 3、降水

热带沙漠带 回归线附近大陆西部,中部

终年炎热干燥

(1)大气中的水汽来源: 和蒸腾(2)饱和空气与气温的关系:成正比

温带沙漠带 温带内陆 气温较差很大,降水稀少 温带沙漠 野驴、双峰驼 (3 )降水形成的条件

温带草原带

温带草原黄羊

温带阔叶林带 温带草原东西两侧 温度适中,降水较丰富

3.等降水量线:人们根据世界各地气象记录, 等降水量线

把降水量相同地点在地图上连起来,这叫

亚寒带针叶林带 北半球温带阔叶林带以北 冬长夏短,降水较少 亚寒带针叶林 熊、狐、 松鼠

降水的空间分布

受控气压带与风带

大气运动状况降水多少与类型 苔原带 针叶林带以北 气温很低,降水少

赤道多雨带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为主

多 雨为主

冰原带北冰洋沿岸,南极大陆 酷寒冰雪裸地北极熊、企鹅 副热带少雨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流为主少、大陆岸多(受夏季风、台风影响) 三、提出疑惑

温带多雨带西风带和

地低压多锋面气旋活动多、锋面雨与气旋雨

同学们,通过你的自主学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把它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极地少雨带极地高气压带下沉气流为主少 疑惑点疑惑内容

4、影响气候的因素

课内探究学案 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位位置、海陆分步、地形、气压带和风带、洋流等 、学习目标

5.气候的地区差异

1了解世界陆地和海洋的分布、各大洲主要地形特点

,及海陆变迁状况.

6、陆地自然带

3、识记主要自然资源类型、分布、开发和利用情况

野生动植物1、橡胶树、可可、金鸡纳等热带经济作物原产于南美洲;南美洲特有的动物有树獭、卷尾猴、大食蚁兽、犰狳、巨嘴鸟等。

2、非洲是咖啡、枣椰树、油棕和香蕉等的故乡。

3、大洋洲特有的动物有:澳大利亚的袋鼠、鸭嘴兽、鸸鹋等;

分布地区分布规律分布原因

人口稠密地区亚洲东部、南部,欧洲及北美东北部平原面积广阔,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历

史悠久,交通、城市发达人口稀少地区苔原带、冰原带、亚寒带针叶林、热带雨林带、沙漠地带、高原和山区高,气温低,赤道附近湿热,沙漠地区干旱,山区地势高

探究一:在地图上指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分界线位置2、欧洲有库尔斯克铁矿、洛林铁矿、英国奔宁山脉附近的铁;美国的五大湖西部;印度的德干高原的

东北部。

(二)世界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探究二:等温线的弯曲受哪些因素影响煤1、主要分布:①世界最大煤带是在亚欧大陆中部,从我国华北向西经新疆、横贯中亚和欧洲大陆,直到英国;②美国和加拿大;③澳大利亚和南非。

探究三.各种气候类型成因、特征和分布规律2、欧洲的主要煤矿有:俄罗斯的库兹巴斯煤田,乌克兰的顿巴斯煤田,德国的鲁尔煤田, 英国的奔宁

山脉。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脉附近。

(三)世界的自然资源、居民和政区

资源类型世界分布

石油天然气七大储油区:中东波斯湾,拉丁美洲(墨西哥、委内瑞拉等),非洲(北非撒哈拉沙漠和几内亚湾沿岸),俄罗斯,亚洲(东南亚、中国),北美(美国、加拿大),西欧

(北海地区的英国和挪威)。

土地资源

其他矿产1、南非的黄金,刚果的金刚石,几内亚的铝土,赞比亚的铜。

世界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的原因:

2、智利的铜和硝石,秘鲁的铜,圭亚那的铝土。

生物资源森林资源1、现存的森林主要有热带雨林和

海洋资源生物资源世界四大渔场:

2、森林资源的环境效益:

(四)、世界的居民

草场资源1、主要类型:热带草原、温带草原、高山草甸、河漫滩草甸等。

1.人口(1)增长特点:速度加快,地区差异

2、分布:热带草原主要分布在非洲、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大陆;温带草原主要在亚欧大陆和南北美洲的

温带大陆性气候区。(2)分布及原因:

4、企鹅、磷虾、鲸等主要生活在南极洲。

(3)人口问题

矿产资源基本特点1、世界上用途广、产值大的非能源矿产有铁、镍、铜、锌、磷、铝土、黄金、锡、

锰、铅等。A增长过快生态方面:森林减少,草原破坏,水土流失,土壤沙化

2、世界上的矿产资源的分布和开采主要在发展中国家,而消费量最多的是发达国家。

社会方面:粮食不足,医疗、卫生、教育、交通、住房、就业等困难。

铁矿1、主要分布在俄罗斯、中国、巴西、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等国。B停止或负增长:劳力短缺、兵源不足、老龄化问题。

纬度

发达国家70%以上,发展中国家 30%左右。

西班牙语取代了当地的语言西班牙、拉丁美洲等

解决人口问题的正确途径和目标: 语言 说明主要分布地区

途径:控制人口数量,实行有计划地生育。 汉语 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 中国、东南亚等 目标: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英语 使用较广的语言 英国、美国、加拿大等 (4)人口向城市迁移带来的问题 俄语 国际上的重要语言 俄罗斯等 城市人口比重:衡量一个国家发展水平的标准之一

法语 国际交往中重要语言法国等

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绿地面积少等。 阿拉伯语 国际上的语言 西亚、北非等 2.人种、民族、语言、宗教 (4)宗教

(1)世界三大人种的体质特征及分布 三大宗教主要分布地区

人种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 基督教欧洲、美洲和大洋洲的教徒最多,分布最广。 体质特征肤色白淡黄或棕黑黝黑

伊斯兰教亚洲西部、东南部;非洲北部、东部(教徒称穆斯林) 眼色蓝灰黑黑 佛教亚洲 头发 眼色较浅,呈波状 黑而直 黑而卷曲 三、世界的政区 体毛较多中等少 1、世界的国家

(1)世界上面积居前六位的国家是:。

面庞鼻梁高,嘴唇薄扁平嘴唇较厚 (2)世界上人口在1亿以上的国家是: 环境适应性早期分布较寒冷地区温带热带赤道地区 2、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布及 南北对话”、南南合作”

生态适应性 皮肤黑色素含量低,适应紫外线较弱的辐射状况;鼻梁高而窄,鼻孔通道较长, 可是冷空气缓慢进入肺部;体毛稠密可以防寒。 具有黑种人和白种人之间的过渡性 皮肤黑 色素含量高,可以吸收紫外线;鼻子低而宽,鼻孔通道短,体毛少,便于散热;头发卷曲, 空虚充满空气,形成隔热层,保护头部。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2)民族:世界近2000个,人数最多汉族。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3)语言:世界上共有 2000多种语言,有的有文字,有的无文字

(1)冬季a 地比同纬度内陆地区温度

,说明其原因。

3.下列国家中,既是发展中国家中的主要工业国,又初步形成以石油工业为支柱的工业体系 的国家是 A .科威特 B .墨西哥 C.印度 D .巴西

下列日本工业区中,主要产业与苏格兰中部工业区基本一致的是

4. A .东京一横滨

B.大阪一神户

C.名古屋

D.北九州

5. 寒潮在美国经常长驱南下,其影响因素除大气环流外,主要是

1.图1表示气温、降水与气候类型的关系。读图

1回答1—4题。

A. 甲国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

B. 乙国是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A .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沙漠气候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 .地中海气候

C. 丙国北部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D. 丁国位于欧洲的

十字路口 ”

A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温带草原带

C.苔原带D .亚寒带针叶林带

C.最大城市都是国际金融中心

D .主要城市都分布在东南沿海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⑤⑥C.②⑤⑥⑦D .①⑤④⑥

2 .位于甲地的一支古代商船队,利用风力,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前往乙、丁两地贸易之后顺利返回原地。读图

(2) 从乙地经丙地,前往丁地贸易必须

A .在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B .在南半球夏季出发,经丙地直航到丁地

(3) b 海区是世界著名的

渔场,说明该渔场形成的自然原因。

课后练习与提咼

选择题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地形分布 D .洋流分布

(1)年温差最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 F 图是四个国家示意图,回答 6—8题。

A .①②⑥B.②④⑤C.④⑥⑦D.②③⑤

6 .关于四国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2)图中①表示的气候类型为

(3)图中⑦对应的自然带可能是

7 ?关于四国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最大港口所临海域都受暖流影响

B .首都都是最大城市 (4)反映大陆东岸纬度地带性的一组气候类型是

8.关于四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1)从甲地出发的最佳季节应该是

(

)A .夏季B .春末C .冬季D .初秋

C.丙国河流径流量稳定 D . 丁国河流航运价值大

(2)与a 地气候类型相符的年内气温与降水量图的代号是

,并简述其原因。

A .甲国最长河流为内流河

B .乙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 读图,完成9—10题。

9.四图中,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的海域、盐度最高的海域分别是( C.在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 .③④

D .在南半球夏季出发,航行到丙地等候下一个风季 10 .四图中,畜牧业发达的和与北京时间时差最大的分别是(

(3)这支商船队完成整个航程至少需要

()A 半年B 一年半 C 二年半D 三年半

A .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 .③④

11 .图1是沿32°局部地区地形剖面图”,图2、图3分别是气温降水玫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①是,(海洋名称)③是。(湖泊名称)目前③海海平面每年下降

1米左右,试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

(2)从地质结构的角度分析,③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2、图3中反映该区域气候类型的是图,(填数字代号)另一图所表示的气候特点与本区域气候特点的最大差异是什么其所属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

(4)目前,图1区域最主要的地区性冲突和不安全因素是什么简述其成因。(至少答出三条)

12 .读北美0C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季的气温分布示意图,等温线发生弯曲的根本原因是

(2)请从高到低排列0、P、Q三地气温顺序:

(3)请分析0、P、Q三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