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及拖动基础》(顾绳谷第4版)

《电机及拖动基础》(顾绳谷第4版)
《电机及拖动基础》(顾绳谷第4版)

《电机及拖动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61012 开课学期:4

适用专业:自动化编写教师:陶曾杰

学时:72 学分:4

审核:杨斌文

第一部分说明

一、课程性质、作用

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该专业的必修课。它一方面研究电机与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理论问题,另一方面又研究其学科实验与生产实际的内容。

本课程的作用是为培养自动化专业的人才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

二、课程的任务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应使学生掌握常用交、直流电机、控制电机及变压器的基本结构与原理以及电力拖动的运行特性、分析计算、电机选择和实验方法,为学习《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现代控制理论》、《运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等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常用交直流电机及变压器的基本理论(电磁关系能量转换关系等)。

2、掌握电动机的起动情况与分析电动机机械特性及各种运转状态(电动、回馈制动、反接制动,能耗制动)的基本理论。

3、掌握电力拖动系统中改变电动机参数调速的方法、基本原理和技术、经济指标。

4、理解电力拖动过渡过程的基本特性及主要分析方法。

5、掌握控制电机的工作原理、特性及用途

6、掌握选择电动机的原理和方法。

7、掌握电机与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并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

8、了解电机及拖动今后的发展方向。

三、教学方法建议

理论课教学要采用启发式,要同本地的生产实际相结合,要同自己的有关科研工作相结合,要与当前科技发展情况相结合。讲授时要做到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语言精炼。课堂上要开展问答式、讨论式互动形式。

实践教学要精讲多练。每个实验只讲基本原理与注意事项,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接线、实验操作、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要强调通过作业巩固理论知识与通过实验掌握实际知识。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给学生安排一定的自学内容,并通过考试加以检验。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大学物理》、《电路理论》。本课程内容中涉及到的课程有《电气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最密切的是《运动控制系统》,有联系的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与《计算机控制系统》。

第二部分本文

一、基本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绪论……………………………………………………………………………(1学时)教学内容要点:了解电机及电力拖动内容以及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介绍它们的发展概况及今后的任务,明确本课程的性质、任务、主要内容、基本要求和学习

方法。

(二)直流电机………………………………………………………………………(7学时)教学内容要点:(1)、弄清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2)、了解直流电机的铭牌数据及主要系列

(3)、认识直流电机的绕组

(4)、明确直流电机的励磁方式及磁场

(5)、掌握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的计算

(6)、理解直流电机的运行原理

(7)、了解直流电机的换向

(三)直流电机的电力拖动…………………………………………………………(12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1)、了解电力拖动系统的运动方程式

(2)、认识生产机械的负载转矩特性

(3)、掌握他励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4)、掌握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

(5)、掌握他励直流电动机的制动

(6)、掌握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

(7)、认识他励直流电动机过渡过程的能量损耗

(8)、明确串励直流电动机的电力拖动情况

(四)变压器…………………………………………………………………………(4学时)教学内容要点:(1)弄清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分类及结构

(2)认识单相变压器的空载运行情况

(3)掌握单相变压器的基本方程式

(4)掌握变压器的等效电路及相量图

(5)学会变压器参数的测定

(6)掌握三相变压器的联接组别

(7)掌握变压器的稳态运行情况

(8)了解自耦变压器及仪用互感器

(五)三相异步电动机基本原理……………………………………………………(4学时)教学内容要点:(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2)、三相异步电动机铭牌数据

(3)、三相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

(4)、三相异步电动机磁势及磁场

(5)、三相异步电动机绕组的电势

(六)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原理…………………………………………………(3学时)教学内容要点:(1)、三相异步电动机运行时的电磁过程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等效电路及相量图

(3)、三相异步电动机功率和转矩

(4)、三相异步电动机工作特性及测取方法

(5)、三相异步电动机参数测定

(七)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及各种运行状态……………………………(5学时)

教学内容要点:(1)、三相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的三种表达式

(2)、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固有特性与人为特性

(3)、三相异步电动机各种运行状态

(4)、三相异步电动机技术数据与参数计算

(5)、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调速及制动电阻的计算

(八)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及起动设备的计算…………………………………(5学时)教学内容要点:(1)、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方法

(2)、改善起动性能的三相异步电动机

(3)、三相笼形异步电动机定子对称起动电阻的计算

(4)、三相笼形异步电动机起动自耦变压器的计算

(5)、三相绕线转子异步电动机转子对称起动电阻的计算

(6)、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过程

(7)、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过渡过程的能量损耗

(九)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5学时)教学内容要点:(1)、变极调速

(2)、变频调速

(3)、能耗转差调速

(十)单相异步电动机………………………………………………………………(2学时)教学内容要点:(1)、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分类、结构与工作原理。

(2)、分相式和罩极式单相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运行性能及应用(十一)同步电机……………………………………………………………………(1学时)教学内容要点:(1)、三相同步电动机

(2)、无换相器电动机――自控式同步电动机

(3)、其它同步电动机

(十二)控制电动机…………………………………………………………………(1学时)教学内容要点:(1)、伺服电动机

(2)、测速发电机

(3)、自整角机

(4)、旋转变压器

二、课程实验

1、目的与要求

(1)通过实验,对交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和机械特性的性质、基本原理和理论计算加以验证。

(2)进行独立的实验操作,学会测定电机的工作特性、机械特性及电机与变压器的参数,提高实验技能和熟练程度。

2、实验项目及时数

电机的认识及其仪器、仪表的使用………………………………………………(2学时)直流电动机的工作特性测试………………………………………………………(3学时)直流电动机的机械特性测试………………………………………………………(3学时)单相变压器的参数测定……………………………………………………………(3学时)三相变压器的特性及联结组测定…………………………………………………(2学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特性测试…………………………………………………(3学时)三相绕线式异步电动机机械特性的测定…………………………………………(3学时)异步电动机起动与调速实验………………………………………………………(3学时)

3、考核方式及占总成绩比例

以实验报告的情况进行评分,占本课程总成绩的15%

三、习题与大作业

在相关章节讲完之后,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要求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全批全改,并分A、B、C三等记录每次作业的成绩,占本课程总成绩的15%;另外,对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主要问题集中进行解答。

第三部分附录

教学参考资料

[1]顾绳谷主编,电机与拖动基础[M],北京:机械工作出版社,2005,第3版,第4次印刷

[2]李发海,王岩,电机拖动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第2版,第1次印刷

[3]李浚源,秦忆,电机拖动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第1版,第2次印刷

[4]李发海,电机拖动基础学习指导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第1版,第1次印刷

[5]彭鸿才,电机原理及拖动[M],北京:机械工作出版社,2005,第3版,第2次印刷

结构化学课后答案第四章

04分子的对称性 【4.1】HCN 和2CS 都是直线型分子,写出该分子的对称元素。 解:HCN :(),C υσ∞∞; CS 2:()()2,,,,h C C i υσσ∞∞∞ 【4.2】写出3H CCl 分子中的对称元素。 解:()3,3C υσ 【4.3】写出三重映轴3S 和三重反轴3I 的全部对称操作。 解:依据三重映轴S 3所进行的全部对称操作为: 1133h S C σ=,2233S C =, 33h S σ= 4133S C =,52 33h S C σ=,63S E = 依据三重反轴3I 进行的全部对称操作为: 1133I iC =,2233I C =,3 3I i = 4133I C =,5233I iC =,63I E = 【4.4】写出四重映轴4S 和四重反轴4I 的全部对称操作。 解:依据S 4进行的全部对称操作为: 1121334 4442444,,,h h S C S C S C S E σσ==== 依据4I 进行的全部对称操作为: 11213344442444,,,I iC I C I iC I E ==== 【4.5】写出xz σ和通过原点并与χ轴重合的2C 轴的对称操作12C 的表示矩阵。 解: 100010001xz σ????=-??????, ()1 2100010001x C ?? ??=-?? ??-?? 【4.6】用对称操作的表示矩阵证明: (a ) ()2xy C z i σ= (b ) ()()()222C x C y C z = (c ) ()2yz xz C z σσ= 解: (a ) ()()11 2 2xy z z x x x C y C y y z z z σ-?????? ??????==-?????? ??????--??????, x x i y y z z -????????=-????????-????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 1.多媒体计算机中的媒体信息是指( ) 。 ⑴数字、文字⑵声音、图形⑶动画、视频⑷图像 A ⑴ B ⑵ C ⑶ D 全部 2.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 )。 (1)多样性(2)集成性(3)交互性(4)可扩充性 A (1) B (1)、(2) C (1)、(2)、(3) D 全部 3.目前音频卡具备以下哪些功能()。 ⑴录制和回放数字音频文件⑵混音⑶语音特征识别⑷实时解/压缩数字音频文件 A ⑴⑶⑷ B ⑴⑵⑷ C ⑵⑶⑷ D 全部 4.在多媒体计算机中常用的图像输入设备是()。 (1)数码照相机(2)彩色扫描仪(3)视频信号数字化仪(4)彩色摄像机 A (1) B (1)(2) C (1)(2)(3) D 全部 5.国际标准MPEG-Ⅱ采用了分层的编码体系,提供了四种技术,它们是()。 A 空间可扩展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框架技术;等级技术。

B 时间可扩充性;空间可扩展性;硬件扩展技术;软件扩展技术。 C 数据分块技术;空间可扩展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框架技术。 D 空间可扩展性;时间可扩充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数据分块技术。 6.视频卡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1)视频捕获卡(2)电影卡(3)电视卡(4)视频转换卡 A (1) B (1)(2) C (1)(2)(3) D 全部 7.以PAL制25帧/秒为例,已知一帧彩色静态图像(RGB)的分辨率为256′256,每一种颜色用16bit表示,则该视频每秒钟的数据量为()。 A 256′256 ′3 ′16′25 bps B 512′512 ′3′8′25 bps C 256′256 ′3′8′25 bps D 512 ′512′3′16′25 bps 8.全电视信号主要由()组成。 A 图像信号、同步信号、消隐信号。 B 图像信号、亮度信号、色度信号。 C 图像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复合消隐信号。 D 图像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复合色度信号。 9.在视频信号实时处理技术中,如果电视扫描的正程时间为52.2ms,分辨率为512′512 ,实时意味着处理每个像素的时间近似为()。 A 0.1ms B 0.2ms C 0.8ms D 0.4ms 10.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信息量等于数据量与冗余量之和。

结构化学基础习题答案_周公度_第4版

【1.15】已知在一维势箱中粒子的归一化波函数为 ( )n n x x l π?= 1,2,3n =??? 式中l 是势箱的长度,x 是粒子的坐标)x l <,求粒子的能量,以及坐标、动量的平均 值。 解:(1)将能量算符直接作用于波函数,所得常数即为粒子的能量: 222 n 222h d n πx h d n πx ?H ψ(x )-)-)8πm d x l 8πm d x l == (sin )n n n x l l l πππ=?- 22222 222()88n h n n x n h x m l l ml ππψπ=-?= 即: 22 28n h E ml = (2)由于??x ()(),x n n x c x ψψ≠无本征值,只能求粒子坐标的平均值: ()()x l x n sin l x l x n sin l x x ?x x l * l n l *n d 22d x 000??????? ?????? ??==ππψψ () x l x n cos x l dx l x n sin x l l l d 22122002??????? ??-=?? ? ??=ππ 2000122sin sin d 222l l l x l n x l n x x x l n l n l ππππ????=-+?? ?????? 2l = (3)由于() ()??p ,p x n n x x c x ψψ≠无本征值。按下式计算p x 的平均值 : ()()1 * ?d x n x n p x p x x ψψ=? 0d 2n x ih d n x x l dx l πππ?=- ?? 20sin cos d 0 l nih n x n x x l l l ππ=-=? 【1.20】若在下一离子中运动的π电子可用一维势箱近似表示其运动特征: 估计这一势箱的长度 1.3l nm =,根据能级公式222 /8n E n h ml =估算π电子跃迁时所吸收 的光的波长,并与实验值510.0nm 比较。 H 3C N C C C C C C C N CH 3 CH 3 H H H H H H H CH 3 解:该离子共有10个π电子,当离子处于基态时,这些电子填充在能级最低的前5个

各科书的下载地址

[Word格式]《成本会计》习题及答案(自学推荐,23页) [Word格式]《成本会计》配套习题集参考答案 [Word格式]《实用成本会计》习题答案 [Word格式]《会计电算化》教材习题答案(09年) [JPG格式]会计从业《基础会计》课后答案 [Word格式]《现代西方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笔记与课后习题详解(第3版,宋承先)[Word格式]《宏观经济学》习题答案(第七版,多恩布什) [Word格式]《国际贸易》课后习题答案(海闻 P.林德特王新奎) [PDF格式]《西方经济学》习题答案(第三版,高鸿业)可直接打印 [Word格式]《金融工程》课后题答案(郑振龙版) [Word格式]《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布兰查德版) [JPG格式]《投资学》课后习题答案(英文版,牛逼版) [PDF格式]《投资学》课后习题答案(博迪,第四版) [Word格式]《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高鸿业版) [Word格式]《公司理财》课后答案(英文版,第六版) [Word格式]《国际经济学》教师手册及课后习题答案(克鲁格曼,第六版) [Word格式]《金融市场学》课后习题答案(张亦春,郑振龙,第二版) [PDF格式]《金融市场学》电子书(张亦春,郑振龙,第二版) [Word格式]《微观经济学》课后答案(平狄克版) [Word格式]《中级财务会计》习题答案(第二版,刘永泽) [PDF格式]《国际经济学》习题答案(萨尔瓦多,英文版) [JPG格式]《宏观经济学》课后答案(曼昆,中文版) [PDF格式]《宏观经济学》答案(曼昆,第五版,英文版)pdf格式 [Word格式]《技术经济学概论》(第二版)习题答案 [Word格式]曼昆《经济学原理》课后习题解答 [PDF格式]西方经济学(高鸿业版)教材详细答案 [Word格式]完整的英文原版曼昆宏观、微观经济学答案 [Word格式]《金融市场学》课后答案(郑振龙版) 化学物理 [Word格式]《固体物理》习题解答(方俊鑫版) [Word格式]《简明结构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夏少武) [Word格式]《生物化学》复习资料大全(3套试卷及答案+各章习题集) [PDF格式]《光学教程》习题答案(第四版,姚启钧原著) [Word格式]《流体力学》实验分析答案(浙工大版) [Word格式]《高分子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四版,潘祖仁主编) [PDF格式]《化工热力学》习题与习题答案(含各种版本) [Word格式]《材料力学》习题答案 [Word格式]《量子力学导论》习题答案(曾谨言版,北京大学) [PDF格式]《理论力学》习题答案(动力学和静力学)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的课后答案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的课后答案 第一章:多媒体技术概论 1 什么是多媒体?按照ITU 的定义,媒体是如何分类的?信息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这些表现形式就称为媒体。媒体的分类: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储存媒体,传输媒体。 2 有关多媒体的定义有哪几种?应如何理解?多媒体就是各种感觉媒体的组合,也就是声音,图像,图形,动画,文字,数据,文件等各种媒体的组合。 定义1:多媒体技术就是计算机交互式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 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 定义2:多媒体就是数值,文字,图形等由计算机处理的信息中,使静止图像,语言,影像等时间序列信息相互关联,同步处理的技术。 定义3:多媒体系统的特征是:用计算机对一些独立的信息进行一体化的制作,处理,表现,储存和通信,这些信息必须至少通过一种连续(时间有关)媒体和一种离散(时间无关)媒体进行编码。 3 多媒体有哪些关键特性? 交互性,多样性,集成性,同步性。 4 信息载体革命的3 个重要里程碑是如何划分的? 文字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划时代的信息载体革命。印刷术的发明是继承文字出现之后的第二次信息载体革命。科学是研究者通常把电信业的出现视为人类历史上第三次信息(载体)革命。 5 多媒体应用领域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娱乐,教育与培训,多媒体办公系统,多媒体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多媒体在工业领域和科学计算中的应用,多媒体在医疗中的应用,各种咨询服务与广告宣传系统,电子出版物。 6 多媒体数据具有哪些特征?数据量大,数据长度不定,多数据流,数据流的连续记载和检索。 7 简述多媒体所涉及的关键技术?数据储存技术,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与解码技术,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多媒体网络与通信技术,智能多媒体技术,多媒体信息检索。 第三章:多媒体光盘储存系统 1相对于其他储存介质而言,光盘储存具有哪些特点?记录密度高,储存容量大,采

结构化学基础习题答案_周公度_第版

【1.3】金属钾的临阈频率为5.464×10-14s -1 ,如用它作为 光电极的阴极当用波长为300nm 的紫外光照射该电池时, 发射光电子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解:2 01 2hv hv mv =+ ()1 2 01 81234 1419312 2.998102 6.62610 5.46410300109.10910h v v m m s J s s m kg υ------??=?? ?? ???????-??? ??????=??????? 1 34141231512 6.62610 4.529109.109108.1210J s s kg m s ----??????=????? =? 【1.4】计算下列粒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 (a ) 质量为10-10kg ,运动速度为0.01m ·s -1的尘埃; (b ) 动能为0.1eV 的中子; (c ) 动能为300eV 的自由电子。 解:根据关系式: (1) 34221016.62610J s 6.62610m 10kg 0.01m s h mv λ----??= ==??? 34-11 (2) 9.40310m h p λ-==? 34(3) 7.0810m h p λ-==? 【1.7】子弹(质量0.01kg ,速度1000m ·s -1 ),尘埃(质量10-9kg ,速度10m ·s -1)、作布郎运动的花粉(质量10-13kg ,速度1m ·s -1)、原子中电子(速度1000 m ·s -1)等,其速度的不确定度均为原速度的10%,判断在确定这些质点位置时,不确定度关系是否有实际意义? 解:按测不准关系,诸粒子的坐标的不确定度分别为: 子 弹 : 343416.2610 6.63100.01100010%h J s x m m v kg m s ---???===?????? 尘 埃 : 3425916.62610 6.6310101010%h J s x m m v kg m s ----???= ==?????? 花 粉 : 34 201316.62610 6.631010110%h J s x m m v kg m s ----???===?????? 电 子 : 3463116.626107.27109.10910100010%h J s x m m v kg m s ----???===??????? 【1.9】用不确定度关系说明光学光栅(周期约6 10m -)观察不到电子衍射(用100000V 电压加速电子)。 解:解法一:根据不确定度关系,电子位置的不确定 度为: 9911 1.22610/1.2261010000 1.22610x h h x m p h V m m λ---= ==?=?=? 这不确定度约为光学光栅周期的10- 5倍,即在此加速电压条件下电子波的波长约为光学光栅周期的10- 5倍,用光学光栅观察不到电子衍射。 解法二:若电子位置的不确定度为10-6 m ,则由不确定关 系决定的动量不确定度为: 34628 16.62610106.62610x h J s p x m J s m ----??= =?=? 在104 V 的加速电压下,电子的动量为: 5.40210x x p m J s m υ==? 由Δp x 和p x 估算出现第一衍射极小值的偏离角为: 28 12315 arcsin arcsin 6.62610arcsin 5.40210arcsin100x x o p p J s m J s m θθ-----?==??? ? ???≈ 这说明电子通过光栅狭缝后沿直线前进,落到同一个点上。因此,用光学光栅观察不到电子衍射。 【1.11】2 ax xe ? -=是算符22224d a x dx ?? - ?? ?的本征函数,求其本征值。 解:应用量子力学基本假设Ⅱ(算符)和Ⅲ(本征函数,本征值和本征方程)得: 2 2222222244ax d d a x a x xe dx dx ψ-????-=- ? ????? () 2222224ax ax d xe a x xe dx --=- () 2222222 2232323242444ax ax ax ax ax ax ax d e ax e a x e dx axe axe a x e a x e -------=--=--+- 2 66ax axe a ψ -=-=- 因此,本征值为6a -。 【1.13】im e φ 和cos m φ对算符d i d φ是否为本征函数?若 是,求出本征值。 解:im im d i e ie d φ φ φ=,im im me φ =- 所以,im e φ是算符d i d φ的本征函数,本征值为 m -。 而 ()cos sin sin cos d i m i m m im m c m d φφφφφ=-=-≠ 所以cos m φ不是算符d i d φ的本征函数。 【1.14】证明在一维势箱中运动的粒子的各个波函数互相正交。 证:在长度为l 的一维势箱中运动的粒子的波函数为: ()n x ψ01x << n =1,2,3,…… 令n 和n ’表示不同的量子数,积分: ()()()()()()()()()()()()()()000 2sin 2sin sin sin sin 222sin sin sin sin l n n l l l x n x x x d dx l l n x n x dx l l l n n n n x x l l l n n n n l l n n n n x x l l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πψψτππππππππ πππ π π π==??-+????=-??-+???? ????-+????=- ??-+????-+= - -+?? n 和n 皆为正整数,因而()n n -和()n n +皆为正整数, 所以积分: ()()0 l n n x x d ψψτ=? 根据定义,()n x ψ和()n x ψ互相正交。 【1.15】已知在一维势箱中粒子的归一化波函数为 ()n n x x l π? 1,2,3n =??? 式中l 是势箱的长度,x 是粒子的坐标( )0x l <<,求粒 子的能量,以及坐标、动量的平均值。 解:(1)将能量算符直接作用于波函数,所得常数即为粒子的能量: n n πx ?H ψ(x )cos )l = =)x = 即: 228n E ml = (2)由于 ??x ()(),x n n x c x ψψ≠无本征值,只能求粒子坐标的平均值: ()()x l x n sin l x l x n sin l x x ?x x l * l n l *n d 22d x 000??????? ?????? ??==ππψψ () x l x n cos x l dx l x n sin x l l l d 22122002??????? ??-=?? ? ??=ππ 2000122sin sin d 222l l l x l n x l n x x x l n l n l ππππ????=-+?? ?????? 2l = (3)由于()()??p ,p x n n x x c x ψψ≠无本征值。按下式计算 p x 的平均值: ()()1 * 0?d x n x n p x p x x ψψ=? d 2n x ih d n x x l dx l πππ?=- ?? 20sin cos d 0 l n x n x x l l l ππ=-=? 【1.19】若在下一离子中运动的 π 电子可用一维势箱近 似表示其运动特征: 估计这一势箱的长度 1.3l nm =,根据能级公式 2 2 2 /8n E n h ml =估算 π电子跃迁时所吸收的光的波长,并与实验值510.0 nm 比较。 H 3N C C C C C C C N CH 3 3 H H H H 3 解:该离子共有10个 π电子,当离子处于基态时, 这些电子填充在能级最低的前5个 π 型分子轨道上。离 子受到光的照射, π 电子将从低能级跃迁到高能级,跃 迁所需要的最低能量即第5和第6两个分子轨道的的能级差。此能级差对应于棘手光谱的最大波长。应用一维势箱粒子的能级表达式即可求出该波长: 22222 652226511888hc h h h E E E ml ml ml λ ?= =-= -= () 22 318193481189.109510 2.997910 1.31011 6.626210506.6mcl h kg m s m J s nm λ----= ??????= ??= 实验值为510.0nm ,计算值与实验值的相对误差为-0.67%。 【1.20】已知封闭的圆环中粒子的能级为: 22 228n n h E mR π= 0,1,2,3,n =±±±??? 式中n 为量子数,R 是圆环的半径,若将此能级公式近似 地用于苯分子中6 6π离域 π键,取R=140pm ,试求其 电子从基态跃迁到第一激发态所吸收的光的波长。

结构化学基础第五版周公度答案

结构化学基础第五版周公度答案 【1.3】金属钾的临阈频率为 5.464×10-14s -1 ,如用它作为光电极的阴极当用波长为300nm 的紫外光照射该电池时,发射光电子的最大速度是多少? 解: 2 01 2 hv hv mv =+ ()1 2 01812 34141 9 312 2.998102 6.62610 5.46410300109.10910h v v m m s J s s m kg υ------?? =? ??? ???????-??? ??? ???=?? ???? ? 1 3414123151 2 6.62610 4.529109.109108.1210J s s kg m s ----??????=?????=? 【1.4】计算下列粒子的德布罗意波的波长: (a ) 质量为10 -10 kg ,运动 速度为0.01m ·s -1 的尘埃; (b ) 动能为0.1eV 的中 子; (c ) 动能为300eV 的自由 电子。 解:根据关系式: (1) 3422101 6.62610J s 6.62610m 10kg 0.01m s h mv λ----??= ==? ?? 34-11 (2) 9.40310m h p λ-==?34(3) 7.0810m h p λ-==?【1.7】子弹(质量0.01kg , 速度1000m ·s -1 ),尘埃(质 量10-9kg ,速度10m ·s -1 )、作布郎运动的花粉(质量10-13kg ,速度1m ·s -1 )、原 子中电子(速度1000 m ·s -1 )等,其速度的不确定度均为 原速度的10%,判断在确定这些质点位置时,不确定度关系是否有实际意义? 解:按测不准关系,诸粒子的坐标的不确定度分别为: 子弹: 34341 6.2610 6.63100.01100010%h J s x m m v kg m s ---???===?????? 尘 埃 :34 2591 6.62610 6.6310101010%h J s x m m v kg m s ----???= ==?????? 花 粉 :34 20131 6.62610 6.631010110%h J s x m m v kg m s ----???= ==?????? 电 子 : 34 6311 6.62610 7.27109.10910100010%h J s x m m v kg m s ----???= ==??????? 【 1.9】用不确定度关系说明光学光栅(周期约6 10m -)观察不到电子衍射(用100000V 电压加速电子)。 解:解一:根据不确定度关系,电子位置的不确定度为: 9911 1.22610/1.2261010000 1.22610x h h x m p h V m m λ---===?=?=? 这不确定度约为光学光 栅周期的10 -5 倍,即在此加速电压条件下电子波的波长 约为光学光栅周期的10-5 倍,用光学光栅观察不到电子衍射。 解二:若电子位置的不确定 度为10-6 m ,则由不确定关系决定的动量不确定度为: 34628 16.62610106.62610x h J s p x m J s m ----??= =?=? 在104 V 的加速电压下,电子的动量为: 231 5.40210p m J s m υ--==?由Δp x 和p x 估算出现第一衍射极小值的偏离角为: 2812315 arcsin arcsin 6.62610arcsin 5.40210arcsin100x x o p p J s m J s m θθ-----?==??? ? ???≈ 这说明电子通过光栅狭缝后沿直线前进,落到同一个点上。因此,用光学光栅观察不到电子衍射。 【1.11】2 ax xe ?-=是算符 22224d a x dx ??- ??? 的本征函数,求其本 征值。 解:应用量子力学基本假设Ⅱ(算符)和Ⅲ(本征函数,本征值和本征方程)得: 22222222244ax d d a x a x xe dx dx ψ-????-=- ? ????? ( )2222224ax ax d xe a x xe dx --=- () 2 222 2 22 2232323242444ax ax ax ax ax ax ax d e ax e a x e dx axe axe a x e a x e -------=--=--+- 2 66ax axe a ψ -=-=- 因此,本征值为6a -。 【1.13】im e φ 和 cos m φ 对算符d i d φ 是否为本征函数?若是,求出本征值。 解: im im d i e ie d φ φφ =,im im me φ =- 所以,im e φ 是算符d i d φ 的本征函数,本征值为m -。 而 ()cos sin sin cos d i m i m m im m c m d φφφφφ =-=-≠ 所以cos m φ不是算符d i d φ 的本征函数。 【1.15】已知在一维势箱中粒子的归一化波函数为 ()n n x x l π? 1,2,3n =??? 式中l 是势箱的长度, x 是粒子的坐标()0x l <<,求粒子的能量,以及坐标、动量的平均值。 解:(1)将能量算符 直接作用于波函数,所得常数即为粒子的能量: n n πx ?H ψ(x ))l = () n x 即:2 8n h E ml = (2)由于??x ()(),x n n x c x ψψ≠无本征值,只能求粒子坐标的平均值: ()()x l x n sin l x l x n sin l x x ?x x l * l n l *n d 22d x 000?????? ? ?????? ??==ππψψ () x l x n cos x l dx l x n sin x l l l d 22122002?????? ? ??-=?? ? ??=ππ 2000122sin sin d 222l l l x l n x l n x x x l n l n l ππππ????=-+?? ????? ? 2 l =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试题(一)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试题(一) 一、选择 1.多媒体计算机中的媒体信息是指( ) 。 ⑴数字、文字⑵声音、图形⑶动画、视频⑷图像 A ⑴ B ⑵ C ⑶ D 全部 2.多媒体技术的主要特性有( )。 (1)多样性(2)集成性(3)交互性(4)可扩充性 A (1) B (1)、(2) C (1)、(2)、(3) D 全部 3.目前音频卡具备以下哪些功能()。 ⑴录制和回放数字音频文件⑵混音⑶语音特征识别⑷实时解/压缩数字音频文件 A ⑴⑶⑷ B ⑴⑵⑷

C ⑵⑶⑷ D 全部 4.在多媒体计算机中常用的图像输入设备是()。 (1)数码照相机(2)彩色扫描仪(3)视频信号数字化仪(4)彩色摄像机 A (1) B (1)(2) C (1)(2)(3) D 全部 5.国际标准MPEG-Ⅱ采用了分层的编码体系,提供了四种技术,它们是()。 A 空间可扩展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框架技术;等级技术。 B 时间可扩充性;空间可扩展性;硬件扩展技术;软件扩展技术。 C 数据分块技术;空间可扩展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框架技术。 D 空间可扩展性;时间可扩充性;信噪比可扩充性;数据分块技术。 6.视频卡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1)视频捕获卡(2)电影卡(3)电视卡(4)视频转换卡 A (1) B (1)(2) C (1)(2)(3)

D 全部 7.以PAL制25帧/秒为例,已知一帧彩色静态图像(RGB)的分辨率为256′256,每一种颜色用16bit表示,则该视频每秒钟的数据量为()。 A 256′256 ′3 ′16′25 bps B 512′512 ′3′8′25 bps C 256′256 ′3′8′25 bps D 512 ′512′3′16′25 bps 8.全电视信号主要由()组成。 A 图像信号、同步信号、消隐信号。 B 图像信号、亮度信号、色度信号。 C 图像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复合消隐信号。 D 图像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复合色度信号。 9.在视频信号实时处理技术中,如果电视扫描的正程时间为52.2ms,分辨率为512′512 ,实时意味着处理每个像素的时间近似为()。 A 0.1ms B 0.2ms C 0.8ms

结构化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结构化学基础 第一章量子力学基础: 经典物理学是由Newton(牛顿)的力学,Maxwell(麦克斯韦)的电磁场理论,Gibbs(吉布斯)的热力学和Boltzmann(玻耳兹曼)的统计物理学等组成,而经典物理学却无法解释黑体辐射,光电效应,电子波性等微观的现象。 黑体:是一种可以全部吸收照射到它上面的各种波长辐射的物体,带一个微孔的空心金属球,非常接近黑体,进入金属球小孔的辐射,经多次吸收,反射使射入的辐射实际全被吸收,当空腔受热,空腔壁会发出辐射,极少数从小孔逸出,它是理想的吸收体也是理想的放射体,若把几种金属物体加热到同一温度,黑体放热最多,用棱镜把黑体发出的辐射分开就可测出指定狭窄的频率范围的黑体的能量。 规律:频率相同下黑体的能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温度相同下黑体的能量呈峰型,峰植大致出现在频率范围是0.6-1.0/10-14S-1。 且随着温度的升高,能量最大值向高频移动. 加热金属块时,开始发红光,后依次为橙,白,蓝白。 黑体辐射频率为v的能量是hv的整数倍. 光电效应和光子学说: Planck能量量子化提出标志量子理论的诞生。 光电效应是光照在金属表面上使金属放出电子的现象,实验证实: 1.只有当照射光的频率超过金属最小频率(临阈频率)时,金属才能发出电子,不同金属的最小频率不同,大多金属的最小频率位于紫外区。 2.增强光照而不改变照射光频率,则只能使发射的光电子数增多,不影响动能。 3.照射光的频率增强,逸出电子动能增强。 光是一束光子流,每一种频率的光的能量都有一个最小单位光子,其能量和光子的频率成正比,即E=hv 光子还有质量,但是光子的静止质量是0,按相对论质能定律光子的质量是 m=hv/c2 光子的动量:p=mc=hv/c=h/波长 光的强度取决于单位体积内光子的数目,即光子密度。 光电效应方程:hv(照射光频率)=W(逸出功)+E(逸出电子动能) 实物微粒的波粒二象性: 由de Broglie(德布罗意)提出:p=h/波长 电子具有粒性,在化合物中可以作为带电的微粒独立存在(电子自身独立存在,不是依附在其他原子或分子上的电子) M.Born(玻恩)认为在空间任何一点上波的强度(即振幅绝对值平方)和粒子出现的概率成正比,电子的波性是和微粒的统计联系在一起,对大量的粒子而言衍射强度(波强)大的地方粒子出现的数目就多概率就大,反之则相反。 不确定度关系: Schrodinger(薛定谔)方程的提出标志量子力学的诞生. 不确定关系又称测不准关系或测不准原理,它是微观粒子本质特性决定的物理量间相互关系原理,反映了微粒波特性。而一个粒子不可能同时拥有确定坐标和动量(也不可以将时间和能量同时确定)[这是由W.Heisenberg(海森伯)提出的] 微观粒子与宏观粒子的比较: 1.宏观物体同时具有确定的坐标和动量可用牛顿力学描述(经典力学),微观粒子不同时具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期末复习指导9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期末复习指导(本科) 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是中央电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限定性选修课程。4学分,开设一学期。该课程使用的教材为《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和《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辅导与实验》,钟玉琢、冼伟铨、沈洪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本课程综合讲述了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其开发和应用。要求学生掌握的主要内容有: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及其关键技术;视频音频信息的获取与处理;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技术;多媒体计算机硬件及软件系统结构、超文本和超媒体、多媒体计算机的应用技术。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为今后开展多媒体领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为了电大的同学更好地复习和掌握这门课程的知识,下面按照教案大纲要求,对各章的复习要点进行归纳总结,并给出相应的练习题及解答,供大家复习时参考。 一、复习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多媒体计算机概述 1. 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和分类 多媒体计算机的定义是:计算机综合处理多媒体信息(文本、图形、图像、音频和视频)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连接、集成为一个系统并具有交互性的技术。 简单地说:计算机综合处理声、文、图信息;具有集成性和交互性。 多媒体计算机的分类,从开发和生产厂商以及应用的角度出发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家电制造厂商研制的电视计算机(Teleputer),是把CPU放到家电中通过编程控制管理电视机、音响。有人称它为“灵巧”电视-Smart TV; 另一类是计算机制造厂商研制的计算机电视(Compuvision),采用微处理器(80X86,68XXX)作为CPU,其它设备还有VGA卡,CD-ROM,音响设备以及扩展的多媒体家电系统,有人说它的发展方向是TV-Killer。 2. 多媒体计算机要解决的关键技术 (1)视频音频信息的获取技术; (2)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和解码技术; (3)视频音频数据的实时处理和特技; (4)视频音频数据的输出技术。 3. 多媒体技术促进了通信娱乐和计算机的融合 (1) 多媒体技术是解决数字化及HDTV的可行方案 应用多媒体技术制造高清晰度电视(HDTV)它可以支持任意分辨率的输出,而且输入输出分辨率可以独立,输出分辨率也可以任意地改变。可以用任意的窗口尺寸输出,同时还具备许多新的功能,如图形功能、视频音频特技以及交互功能。 高清晰度数字电视技术及交互式电视技术由于采用了数字式视频数字式音频及MPEG压缩编码算法以便于数据传输、存储及计算机控制和管理。国际标准MPEG-Ⅱ,提供了四种工具:空间可扩展性、时间可扩充性、信噪比可扩充性及数据分块等。 (2)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VCD、DVD及影视音响 应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可制作VCD、DVD、影视音响卡拉OK机等。VCD播放系统主要有两种,一种是MPEG播放卡,另一种是VCD播放机。MPEG卡由Mediamatics公司研制的,这种卡由三块主要的芯片:MX501、4Mbit-DRAM和40MHzOSC。它由视频音频解码

《电机及拖动基础》(顾绳谷第4版)

《电机及拖动基础》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61012 开课学期:4 适用专业:自动化编写教师:陶曾杰 学时:72 学分:4 审核:杨斌文 第一部分说明 一、课程性质、作用 本课程是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为该专业的必修课。它一方面研究电机与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理论问题,另一方面又研究其学科实验与生产实际的内容。 本课程的作用是为培养自动化专业的人才打下必要的专业基础。 二、课程的任务与基本要求 本课程的任务应使学生掌握常用交、直流电机、控制电机及变压器的基本结构与原理以及电力拖动的运行特性、分析计算、电机选择和实验方法,为学习《自动控制原理》、《电力电子技术》、《现代控制理论》、《运动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等课程准备必要的基础知识。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常用交直流电机及变压器的基本理论(电磁关系能量转换关系等)。 2、掌握电动机的起动情况与分析电动机机械特性及各种运转状态(电动、回馈制动、反接制动,能耗制动)的基本理论。 3、掌握电力拖动系统中改变电动机参数调速的方法、基本原理和技术、经济指标。 4、理解电力拖动过渡过程的基本特性及主要分析方法。 5、掌握控制电机的工作原理、特性及用途 6、掌握选择电动机的原理和方法。 7、掌握电机与电力拖动系统的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并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 8、了解电机及拖动今后的发展方向。 三、教学方法建议 理论课教学要采用启发式,要同本地的生产实际相结合,要同自己的有关科研工作相结合,要与当前科技发展情况相结合。讲授时要做到层次清楚,重点突出,语言精炼。课堂上要开展问答式、讨论式互动形式。 实践教学要精讲多练。每个实验只讲基本原理与注意事项,由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实验接线、实验操作、实验测试与结果分析。 要强调通过作业巩固理论知识与通过实验掌握实际知识。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给学生安排一定的自学内容,并通过考试加以检验。 四、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大学物理》、《电路理论》。本课程内容中涉及到的课程有《电气控制技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本课程的后续课程最密切的是《运动控制系统》,有联系的是《电力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与《计算机控制系统》。 第二部分本文

结构化学 第二章习题(周公度)

第二章 原子的结构和性质 1氢原子光谱可见波段相邻4条谱线的波长分别为656.47,486.27,434.17,和410.29nm ,试通过数学处理将谱线的波数归纳成下式表示,并求出常数R 及整数n 1,n 2的数值 )11(~2 2 21 n n R v -= 解: 数据处理如下表 从以上三个图中可以看出当n 1=2时,n 2=3,4,5…数据称直线关系,斜率为0.01091 2、按Bohr 模型计算氢原子处于基态时电子绕核运动的半径(分别用原子的折合质量和电子的质量计算,并准确到5位有效数字)和线速度。 解: 根据Bohr 模型 离心力 = 库仑力 2 02 2 4r e r m πευ= (1) 角动量M 为h/2π的整数倍 π υ2n h r m =? (2) 波数、c m -1 (1/n 21-1/n 22 ) (1/n 2 1 -1/n 2 2 ) 波数、c m -1 (1/n 21 -1/n 2 2 ) v /10-3 1/n 22(n 1=1) 1/n 22(n 1=2) 1/n 22(n 1=3) 1.5233 0.75 0.1389 0.0486 2.0565 0.89 0.1875 0.07112.3032 0.9375 0.21 0.08332.4273 0.96 0.222 0.09069 ~

由(1)式可知 mr e 02 2 4πευ = ;由(2)式可知 υ πm n h r 2= nh e 02 2ευ= 基态n=1线速度, 5 34 12 2 19 02 10 *18775.210 *626.6*10 *854188.8*2) 10 *60219.1(2----== = h e ευ 基态时的半径,电子质量=9.10953*10-31kg 10 5 31 34 10 *29196.510 *18755.2*10 *10953.9*1416.3*210 *626.62----== = υ πm nh r 折合质量,μ=9.10458*10-31kg 10 5 31 34 10 *29484.510 *18755.2*10 *10458.9*1416.3*210 *626.62----== =πμυ nh r 3、对于氢原子 (1) 分别计算从第一激发态和第六激发态跃迁到基态的光谱线的波长,说明这些谱线所属的线系及所处的光谱范围 (2) 上述两谱线产生的光子能否使;(a) 处于基态的另一个氢原子电离,(b)金属铜钟的铜原子电离(铜的功函数为7.44*10-19J) (3) 若上述两谱线所产生的光子能使金属铜晶体的电子电离,请计算从金属铜晶体表面发射出的光电子的德布罗意波长 解:(1) H 原子的基态n=1,第一激发态n=2,第六激发态 n=7 m E E hc 7 4 23 834 1 210 *2159.110 *649.9*)125.0(595.1310 *02205.6*10*99793.2*10 *626.6--=--= -= λ m E E hc 8 4 23 8 34 1 710 *3093.910 *649.9*)10205.0(595.1310 *02205.6*10*99793.2*10 *626.6--=--= -=λ 谱线属于莱曼系, (2) 从激发态跃迁到基态谱线的能量,E=hc/λ eV mol hc E 19.1010 *036.1*10*023.6*10*2159.110 *999.2*10 *626.65 1 237 8 34 1 1== = ----λ eV mol hc E 31.1310 *036.1*10*023.6*10 *3093.910 *999.2*10 *626.65 1 238 8 34 2 2== = ----λ 基态H 原子电离需要的电离能为 13.6eV ,谱线不能使另一个基态H 原子电离。 J hc E 8 1-7 8 34 1 110 *64.110*2159.110 *999.2*10 *626.6== = --λ J hc E 18 8 8 34 2 210*134.210 *3093.910 *999.2*10 *626.6== = --λ

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模拟试卷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1.多媒体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是( )。 (1)高分辨率,提高显示质量。(2)高速度化,缩短处理时间。 (3)简单化,便于操作。(4)智能化,提高信息识别能力。 A(1)(2)(3) B(1)(2)(4) C(1)(3)(4) D 全部 2.数字音频采样和量化过程所用的主要硬件是( )。 A 数字编码器 B 数字解码器 C 模拟到数字的转换器(A/D转换器) D 数字到模拟的转换器(A/D转换器) 3. 30分钟双声道、16位采样位数、22.05kHz采样频率声音的不压缩的数据量?( ) (A)1.26MB (B)2.52MB (C)3.52MB (D)25.20MB 4. 20秒钟NTSC制640×480分辨率24位真彩色数字视频的不压缩的数据量是多少?( ) (A)527.34MB (B)52.73MB (C)500.20MB (D)17.58MB 5.全电视信号主要由( )组成。 A.图象信号、同步信号、消隐信号。 B.图象信号、亮度信号、色度信号。 C.图象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复合色度信号。 D.图象信号、复合同步信号、复合消隐信号。 6.下列哪种论述是正确的( )。 A.音频卡的分类主要是根据采样的频率来分,频率越高,音质越好。 B.音频卡的分类主要是根据采样信息的压缩比来分,压缩比越大,音质越好。 C.音频卡的分类主要是根据采样量化的位数来分,位数越高,音质越好。 D.音频卡的分类主要是根据接口功能来分,接口功能越多,音质越好。 7.下列哪种说法不正确( )。 A.预测编码是一种只能针对空间冗余进行压缩的方法。 B.预测编码是根据某一模型进行的。 C.预测编码需将预测的误差进行存储或传输。 D.预测编码中典型的压缩方法有DPCM、ADPCM。 8.下面哪些是MPC对图形、图象处理能力的基本要求()。 (1)可产生丰富形象逼真的图形。 (2)实现三维动画。 (3)可以逼真、生动地显示彩色静止图象。 (4)实现一定程度的二维动画。 A(1)(3)(4)B(2)(3)(4)C(1)(2)(3)D全部 9.下列的叙述哪些是正确的?() (1)节点在超文本中是信息的基本单元。 (2)节点的容可以是文本、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和音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