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人教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人教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

高中历史一轮复习讲义

目录

1政治史 (1)

1.1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1)

1.1.1夏商周政治制度 (1)

1.1.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

1.1.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3)

1.1.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4)

1.2西方古代政治制度 (6)

1.2.1雅典的民主 (6)

1.2.2罗马法 (7)

1.3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8)

1.3.1英国君主立宪制 (8)

1.3.2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8)

1.3.3欧洲大陆民主政治立 (9)

1.4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斗争 (11)

1.4.1鸦片战争 (11)

1.4.2太平天国运动 (11)

1.4.3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2)

1.4.4辛亥革命 (13)

1.4.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4)

1.4.6十年对峙 (15)

1.4.7抗日战争 (16)

1.4.8解放战争 (17)

1.5早期共产主义运动 (19)

1.5.1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9)

1.5.2俄国十月革命 (19)

1.6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的统一 (21)

1.6.1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21)

1.6.2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发展 (22)

1.6.3祖国统一大业 (23)

1.7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24)

1.7.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24)

1.7.2开创外交新局面 (24)

1.8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6)

1.8.1两极格局的形成 (26)

1.8.2多极化趋势 (26)

1.8.3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27)

2经济史 (29)

2.1中国古代经济 (29)

2.1.1农业 (29)

2.1.2手工业 (29)

2.1.3商业 (30)

2.1.4古代经济政策 (31)

2.2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33)

2.2.1新航路的开辟 (33)

2.2.2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33)

2.2.3第一次工业革命 (34)

2.2.4第二次工业革命 (34)

2.3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36)

2.3.1洋务运动 (36)

2.3.2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6)

2.4中国社会主义建设 (39)

2.4.1改革开放前 (39)

2.4.2改革开放 (40)

2.5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42)

2.5.1物质生活与习俗 (42)

2.5.2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42)

2.5.3大众传媒的变迁 (43)

2.6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政策 (45)

2.6.1经济危机 (45)

2.6.2罗斯福新政 (45)

2.6.3战后资本主义新变化 (46)

2.7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47)

2.7.1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47)

2.7.2战后苏联经济改革 (48)

2.8经济全球化 (50)

2.8.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50)

2.8.2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 (50)

2.8.3经济全球化 (51)

3文化史 (53)

3.1中国传统文化 (53)

3.1.1百家争鸣 (53)

3.1.2汉代儒学 (53)

3.1.3宋明理学 (54)

3.1.4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55)

3.2西方思想简史 (57)

3.2.1古希腊哲学 (57)

3.2.2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 (57)

3.2.3启蒙运动(从王权下解放) (58)

3.3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 (60)

3.3.1科学技术 (60)

3.3.2古代文学 (61)

3.3.3古代书法绘画 (61)

3.4近代科学的发展 (63)

3.4.1物理学 (63)

3.4.2生命起源之谜 (63)

3.4.3科技革命 (64)

3.5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65)

3.5.1从学技术到学制度 (65)

3.5.2学思想 (65)

3.6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67)

3.6.1新三民主义 (67)

3.6.2毛泽东思想 (67)

3.6.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67)

3.7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 (69)

3.7.1科技成就 (69)

3.7.2双百方针 (69)

3.7.3新中国的教育 (69)

3.8十九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70)

3.8.1文学的繁荣 (70)

3.8.2美术作品 (70)

3.8.3音乐与影视 (70)

1 政治史

1.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1.1.1 夏商周政治制度

1.夏:禹在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是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禹传启,家天下”用“父死子继”的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尧舜时代的禅让制。

2.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王位继承上或者父死子继,或者兄终弟及。

②通过占卜使王权与神权相结合(甲骨文的诞生)。

③初步建立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上授予方国首领侯、伯封号,但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

3.西周制度:

(1)分封制(权力的分配)。

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巩固政权。

对象:王族、功臣、古代贵族后人。

权利:从周王手中获得土地、人口等;掌握封国内的军政大权。

义务:①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②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③在自己封疆内实行再分封。

积极影响: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消极影响:封国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周天子权威的逐渐削弱,分封制瓦解,中国进入群雄争霸的春秋战国时代。

(2)宗法制(权力的继承)。

目的:维护分封制下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权力继承问题。

内容:①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②确立了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

③按父系血缘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

士”的等级制度。

影响: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礼乐制(权力的维护)。

对统治阶级日常政治、社会活动的规范,是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4.西周政治制度特点:

①形成了完备的分封制、宗法制,互为表里,维护统治。

②族权与政权以宗法制为核心合二为一,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构建国家政治结构。

④尚未形成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政治。

1.1.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春秋战国时期

(1)政治特征:宗法制、分封制遭到破坏,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衰落;各国纷纷进行变法,尤以商鞅变法为代表。

(2)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的推广使井田制逐步瓦解)

(3)表现:

①小宗取代大宗的现象屡屡发生;

②诸侯不断擅自进行分封;

③强大诸侯国发动兼并战争。

(4)结果:公元前221年,秦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统一六国。

2.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1)皇帝制度:

①特点: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②表现:皇帝集行政、立法、司法、军权于一身,主宰国家政治,缺乏其他力量的

制约。

(2)中央机构(三公九卿):

①三公: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副相,监察百官);太尉(负

责全国军务,但往往空缺)。

②九卿:如宗正(管理皇族和外戚);廷尉(管理刑狱、司法)等。

③特点与作用:分工明确,互相牵制,军国大政完全操于皇帝一人之手,初步形成

了以皇权为中心的行政体制。

(3)地方机构(郡县制):

①内容:郡设郡守(行政)、郡尉(军事)、监御史(监察);县设县尉(军事和

治安)、县丞(司法);县以下设乡、里、什伍。

②特点:郡县长官定期向中央政府汇报工作,一概由中央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③作用: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大一统政权。

3.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①有利于维护和巩固秦朝的统治,强化皇帝专制权威,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开始形成,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

格局,为历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③有利于封建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发展,巩固了国家统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

起到了重要作用。

1.1.3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两条主线:中央和地方的斗争;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1.中央集权:

(1)汉朝郡国并行制:

汉初一方面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另一方面又分封诸侯王(从异姓王到同姓王),称为“郡国并行制”。郡设太守,国设丞相,分别作为最高行政长官。

同姓诸侯势力过大,汉景帝削藩,平定七国之乱。

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化王为侯,收归郡县管辖,逐步削弱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2)唐代中期,为适应疆域大大扩张的需要,在地方上设立总揽军、民、财权的节度使,经安史之乱后转变为半独立的“藩镇”,严重削弱中央集权,促成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

(3)北宋:抽调地方精兵组建禁军,一半驻京师,形成“守内虚外”的局面;派文官出任州郡长官,其下设通判负责监督;州郡赋税除小部分自用外,全部由转运使上缴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但使国家“积贫积弱”。

(4)元:元朝幅员辽阔,为进行有效管理,在地方上设置行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行省下设路、府或州、县,对边远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加强皇权

(1)汉武帝改革:

①由皇帝亲自选拔尚书令、侍中、常侍等组成“中朝”,作为决策机构;以丞相为

首的三公九卿逐渐成为执行机构“外朝”。

②在地方上设立刺史作为监察官,以小制大。

(2)隋唐三省六部制:

①三省: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尚书省

掌行政(执行机构)。

②六部:尚书省下设吏部(官吏的任免和考核)、户部(户籍、土地和赋税)、礼部

(礼仪、科举)、兵部(军政)、刑部(刑狱)、工部(国家工程建设),合称六部。

③作用:将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分工明确又相互制约,保证了君权的独尊,相对提

高了行政效率。

(3)宋代改革:

①收精兵:将统兵权收归“三衙”(殿前司、侍卫步军司、侍卫马军司);将调兵权

收归枢密院。使统兵权与调兵权分离,最终由皇帝掌握军权。

②削弱相权:将调兵权归于枢密院;将财权归于三司使;变三省六部为中书门下

(增加宰相人数以削弱行政权)。

③影响:加强了皇权专制,但造成了严重的“三冗”(冗官、冗兵、冗费)问题。(4)元朝:将三省合为一中书省,由中书省管辖六部。

(到北宋为止,中央和地方的斗争基本告一段落,以中央的胜利而结束。)

3.选官制度

①汉代:察举征辟制,举孝廉。

②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重门第。

③科举制:创始于隋,后不断完善。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

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科举取士,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4.汉到元政治制度的发展趋势:地方权力向中央集中,中央权力向皇帝集中;相权逐渐削弱,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1.1.4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1.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①过程:明初沿袭元制,设中书省;1380年,朱元璋以胡惟庸谋反为由,废丞相,

由皇帝亲掌六部。由于政务繁忙,明太祖设立殿阁大学士,但不参与决策。明成祖时期正式设立内阁,大学士开始通过“票拟”参预军国大事。

②影响: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权分六部,由皇帝亲掌权柄,有利于防止权臣专

政,巩固统治;但缺少制约君权的力量,国家兴衰系于皇帝一身,君主专制发展到新高度。

③宰相制与内阁制的比较: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地位较为巩固;内阁仅是皇

帝咨询机构,“批红”权掌握在皇帝手中,起不到制约作用。

(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①过程:清初承袭明制,设立内阁,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雍正年间因

西北用兵,设立军机处。

②地位: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

事,跪受笔录。)

③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办事效率高,保密性强。

④影响:封建社会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①积极:中央官僚机构日益完善并形成严密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加强君

权,削弱相权,中央严格控制地方行政,使地方服从于中央,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文化传承。

②消极:君主专制使皇帝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特点,大小官吏只能唯上是

从;过度中央集权使地方缺乏活力,难以实施有效管理;过度分权制衡造成官僚机构膨胀,行政效率相对下降,从而造成官僚主义、贪污腐化之风盛行;极大妨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社会从近代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

1.2 西方古代政治制度

1.2.1 雅典的民主

1.地理环境与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①古希腊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造成其海外贸易和工商业发达,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经

济基础;

②殖民活动、海外贸易和频繁的经济文化交往,形成古希腊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和

平等互利的观念,是民主政治产生的社会条件;

③小国寡民的城邦制度使公民有较多直接参与政治事务的权力,新兴工商业者与下

层平民联合,限制了君主专制的发展。

2.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

(1)奠定基础——梭伦改革

①目的:缓和贵族与平民间的社会矛盾。

②内容:颁布“解负令”,使受贵族盘剥而沦为债务奴隶的人重获自由;实行一系

列促进工商业发展的措施;按财产多寡将雅典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由4个血缘部落各选100人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常设机构;设立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诉讼。

③影响: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族专政局面,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和商品经济的发

展。

(2)基本建立——克利斯提尼改革:

①内容: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4个血缘部落,设立五百人议事会;成立十将军委

员会;颁布陶片放逐法。

②影响:以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

权空前扩大,确立了雅典的民主政治。

(3)黄金时代——伯里克利时代:

①扩大公民参政范围:除十将军外,几乎所有官职均向男性公民开放;

②公民大会:最高权力机构,管理内政、外交、军事防务、官员选举任免等事项;

③五百人议事会:最高权力执行机构,处理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

④十将军委员会:统率军队,参与政治;

⑤陪审法庭: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

⑥发放工资和观剧津贴,鼓励低等级公民参政。

3.雅典民主的特点:人民主权,轮番而治。

4.雅典民主政治得失:

(1)进步性:

①在古代君主专制盛行的情况下,为人类提供了一种集体管理的新形式,开启了西

方民主政治的先河。

②充分调动公民参政积极性,创造出法治基础上的差额选举、任期制、议会制、比

例代表制等民主运作方式,为雅典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2)局限性:

①就其民主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是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基础上的,妇女、外邦

移民、奴隶没有民主权利。

②就其性质而言,仅是一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政治。

③泛滥的直接民主容易沦为不讲是非原则的暴民政治。

1.2.2 罗马法

1.罗马法的发展历程:

(1)《十二铜表法》:

①内容:基本上是过去未成文习惯法的汇编,涉及法律诉讼的程序、债务、家庭关

系、财产继承、宗教以及刑法等方面。

②意义: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特权,保护了平民利益。但

其中搀杂着许多原始、落后的古老习俗,保留了某些维护贵族特权的不合理法规。(2)公民法:

①内容:侧重于国家事务和法律程序等方面,是专门适用于罗马公民的法律。

②作用:共和国平民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地位空前提高,极大激发和调动了公民的

爱国热情与参政的积极性,为罗马扩张提供了强大动力。

(3)万民法:

①内容:公民法的扩大,适用于罗马境内各族人民。

②作用:扩大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

(4)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①内容:《查士丁尼法典》,《查士丁尼法学总论》,《查士丁尼学说汇纂》,《查士丁

尼新敕》;注重调节贸易及财产等经济和民事纠纷。

②作用:较好理顺了各种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巩固了罗马政权,推动了社会发

展;提高了行政效率;裁决了大量商业纠纷,保护正当商业利益;调节了人际关系,缓和社会矛盾。

2.罗马法的影响:

①罗马法是世界史上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善、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②罗马法具有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所需要的现成法律形式,是现代资本主义法制的先

声;

③罗马法中所蕴涵的人人平等、公正至上的法律观念,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

的永恒价值。

1.3 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

1.3.1 英国君主立宪制

1.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背景:斯图亚特王朝奉行“君权神授”,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控制了议会,迫切要求得到相应政治地位。

(2)过程:

①13世纪颁布《大宪章》,为限制王权提供了法律依据;

②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③1688年光荣革命,詹姆斯二世下台;1689年,英王接受《权利法案》,解决了国

王和议会的权力之争,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促进了英国政治经济的发展。

④工业革命后,工业资产阶级兴起,通过1832年议会改革,首次获得了进入议会

的资格,确保了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的稳定,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3)权利法案:

①内容:国王无权废止议会通过的法律;不得侵犯议会的征税权;不经议会同意,

国王不得组织常备军;国王不得干涉议会的言论自由;未按法律程序,不得拘捕臣民;必须定期召开议会。(限制国王的立法权、财政权、司法权、军权等)

②目的:限制王权,扩大议会权力。

③意义:实际权力逐渐转移到议会手中,确立了议会高于国王、司法独立于王权的

原则,奠定了君主立宪制的基础,为限制王权提供了宪法保障。

(4)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①君主“统而不治”,成为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②议会至上,是国家权力中心,最高立法机关。

③内阁真正掌握行政权。

(5)影响:

①权力由国王转向议会,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②结束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使英国走上资产阶级政治民主化道路,对其他国家

民主制度的建设也有重要影响。

2.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发展

(1)形成:光荣革命后,英国国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内阁承担实际行政责任,成为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的最高行政机关。1721年,沃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首相。

(2)特点:

①采取上下两院制,上院为贵族院,下院为英国行政权力的最高来源。

②内阁由下院多数党单独组成,内阁大臣必须是下院议员;下院多数党领袖为当然

的内阁首相,负责挑选内阁成员并拥有免职权。

③内阁首相掌握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最高决策者和领导者。

④责任内阁制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对议会负责;内

阁成员对政务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1.3.2 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

1776年,北美13个殖民地发表《独立宣言》,通过八年对英战争,建立了一个松散的邦联制国家。

1.1787年宪法:

(1)背景:松散的邦联制无法稳定统治秩序、维护国家利益和主权。为加强中央集权、确保共和,1787年,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

(2)主要内容:

①、联邦制原则:宪法制定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政府,包括一个统管所有地区、指

挥全部军事力量的最高行政长官——总统;一个全国性的议会;一个权力在各州司法体系之上的联邦司法体系。但各州在行政上仍保持一定独立性。

②分权制衡原则:立法(国会)、司法(联邦法院)、行政(总统)三权分立,互相

制约。

③民主原则:国会议员和总统由民选产生。

(3)积极影响:

①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

②体现了“制约与平衡”原则,避免了绝对权力的出现,保护了资产阶级民主;

③在一定程度上调和了各方矛盾,为美国的长期稳定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4)局限性:没有废除南方奴隶制度,为日后的南北战争埋下了伏笔。

2.1787年宪法的发展与完善:

①1791年,国会通过了10条修正案,规定了公民有言论自由等权利;

②美国内战结束后,国会通过了宪法第13条和14条修正案,废除了奴隶制,肯定

了联邦法律至上,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1.3.3 欧洲大陆民主政治立

1.法国1875年宪法:

(1)内容:

①行政权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有权任命一切文武官员,有

特赦权,在参议院同意下可解散众议院。

②立法权归于两院制议会。参议院为间接选举,有权否决议案;众议院为普选产

生,可提出、通过法案,但受参议院和总统的控制。

(2)影响:

①经过长期斗争,法国最终确立共和政体。

②为工业资产阶级提供了分享政权的机会,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2.德意志帝国宪法:

(1)内容:

①帝国元首:皇帝。

②行政权:皇帝、首相。首相由皇帝任命并对皇帝负责。

③立法权: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联邦议会权利大,议长由首相担任,议员由皇帝

任命;帝国国会权利小,议员由普选产生,有立法权,但不能通过任何对政府不利的法律。

(2)影响:

①积极:确立了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有利于德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使德国跻

身于世界强国。

②消极: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传统,未能完成资产阶级民主改革。

1.4 近代中国的反侵略斗争

1.4.1 鸦片战争

1.鸦片战争(1840——1842):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为扩大海外市场和

获取原材料,英国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打开中国大门。

②直接原因:虎门销烟沉重打击了鸦片走私活动。

(2)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贸易)

②割香港岛(领土)

③赔款2100万银元(财政)

④协定关税(关税)

⑤附件: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租界。

(3)影响:

①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②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沦为半殖民地般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

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

(1)原因:

①根本原因: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扩大在华利益。

②直接原因:清政府拒绝改约。

(2)《天津条约》的主要内容:

①开放10个通商口岸

②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③外国军舰、商船可自由在沿海、沿江口岸航行

④外国人可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

(3)《北京条约》主要内容:

①开天津为商埠

②割九龙司给英国

③对英法赔款增至各800万两

(4)影响:

①中国领土与主权被进一步破坏,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

②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兴起了旨在推动王朝中兴的洋务运动。

1.4.2 太平天国运动

1.起因:

①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阶级矛盾激化

②直接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2.《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

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为三级九等,不分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

②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上缴圣库,

③目的是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

饱暖”的理想社会。

(2)评价:

①革命性:《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

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无法调动农民阶级的积极性。

3.《资政新篇》:

(1)内容: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文化改革,发展资本主义。

(2)评价:

①是先进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

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进步意义。

②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未能真正推行。

4.太平天国失败的教训: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但他们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主力军。

1.4.3 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中日甲午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由于改革不彻底,封建

残余浓厚,国内市场狭小,急需从侵略扩张中寻找出路,因此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②导火索:朝鲜东学党起义。

(2)过程:

①清军退出朝鲜。

②黄海海战失败。

③旅顺、威海失陷,北洋水师全军覆没。

(3)《马关条约》主要内容:

①割辽东半岛(因三国干涉还辽而未果)、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军军费2亿两白银,后加“赎辽费”3000万两。

③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允许在华设厂。

(4)《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②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③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财政负担,清政府不得不转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

国的财政和经济。

④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⑤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形式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

经济的发展。

2.义和团运动: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主要矛盾从阶级矛盾转化

为民族矛盾。

②具体原因:山东、直隶等地洋教势力猖獗,天灾人祸不断。

(2)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3)口号:扶清灭洋

①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间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出自农民阶级朴素的爱国热情和对外侵略的义愤,由于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能力分辨出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反动统治之间的关系。(4)历史意义: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但他们没有能力辨别外来侵略和西方现代文明成果,盲目排外,与中国近代化趋势相背。

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列强掀起了瓜分中

国的狂潮。

②导火索:义和团运动。

(2)《辛丑条约》主要内容:

①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

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

③拆除天津大沽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沿

线要地。

④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危害:

①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的侵华工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巨额赔款加重了人民负担。

③在北京设立的使馆区成为列强侵华的大本营。

1.4.4 辛亥革命

1.三民主义的提出:

①1894年,兴中会成立,是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②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标志

着中国资产阶级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即“三民主义”。

2.三民主义:

(1)内容:

①民族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族贵族对中国的专制统治。

②民权主义: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③民生主义:平均地权。

(2)积极影响:

①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集中代表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

益,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和发展经济的共同愿望。

②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发展,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③以三民主义为指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④推动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

(3)局限性:

①大汉族主义。

②没有提出“反帝”目标。

③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

3.辛亥革命

(1)背景:

①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的论战,核心在于要不要以暴力推翻清政府

的统治,要不建立共和政体,其实质是君主立宪和民主共和之争。通过论战,大大促进了民主思想的传播,使资产阶级民主思想深入人心,为民主革命的爆发做了准备,壮大了革命阵营,形成近代中国的又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②军事基础:以黄花岗起义为代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③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2)过程:

①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在武昌发动起义,成立

湖北军政府,定国号“中华民国”,标志着清王朝在全国的统治开始瓦解。

②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③1912年2月,宣统皇帝下诏退位,标志着清政府统治的结束。

④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篡

夺。

(3)失败原因: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①内容:中华民国主权归全体国民所有,国民一律平等,享有居住、财产、言论等

自由,实行三权分立和责任内阁制。

②性质:近代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4.影响:

①积极:辛亥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它推翻了中国

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制度,创建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局限性: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未能完成反帝反封的革命任务,也

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1.4.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五四运动: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使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②具体原因:一战期间,日本加紧侵略中国,提出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③直接原因: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

(2)影响:

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始终,

是五四运动的主旋律。

②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③显示了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

定了思想基础,并作了干部上的准备。

④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7.23):

(1)成立条件:

①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②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③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④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中共一大内容:

①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党的性质是无产阶级政党。

③党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废除私有制,直至消灭阶级

差别。

④成立领导机构中央局。

(3)中共一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①宣告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②中国出现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

③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3.中共二大(1922.7):对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进行了正确分析,确定最高纲领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现阶段奋斗目标(民主革命纲领)为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4.大革命:

(1)国共第一次合作:

①1923年,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共中央第一次对于时局的主张》,明确提出建立革

命统一战线。

②1923年,中共三大正式确立了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方针。

③孙中山深感人民力量的伟大,决定“以俄为师”。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重

新解释了三民主义,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形成。

(2)北伐战争: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推动下,以“国民大革命”为口号,以反对军阀和帝国主义为目标的全国性革命运动开始。1926年国民政府开始北伐,取得了一定胜利;1927年,蒋介石和汪精卫分别发动“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失败,也标志着国民革命的失败。这一事件教育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斗争必须要坚持党的领导,进行武装斗争。

1.4.6 十年对峙

1.土地革命:

(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和建立人民军队的开始。

(2)八七会议(1927年8月7日):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确立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给正处于思想混乱和组织涣散状态的中国共产党指明了新道路。

(3)工农武装割据:

①含义: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②三要素:武装斗争、土地革命和根据地建设。

③评价: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是马列主义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典范,科学地

指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客观规律,为中国革命在城市遭到失败后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2.红军长征(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1)原因:

①根本原因:“左倾”错误在党内占据主导地位。

②直接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

③重要原因:蒋介石采取“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

(2)遵义会议(1935年1月):纠正了中共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改组了中央领导机构;确立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共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问题,是中共由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使革命形势转危为安。

(3)《八一宣言》(1935年8月1日):号召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4)1935年10月,红军胜利到达陕北,建立了陕甘宁革命根据地。1936年10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甘肃会宁,长征结束。

(5)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①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党围剿红军、扼杀中国革命的企图,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②红军长征为中国革命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

③红军长征途中,中国共产党宣传了自己的政治主张,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④长征中红军将士不畏艰难、不怕牺牲、百折不挠,所向无敌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和艰苦奋斗、乐于吃苦的奉献精神,为后人流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1.4.7 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

①根本原因:侵华为日本既定国策。

②主要原因:日本遭遇关东大地震,加之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影响,陷入极端困难的

局面;国民政府正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趁之机。

③国际因素:欧美列强忙于应付经济危机,无暇东顾。

2.西安事变(1936.12.12):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主要原因:张学良、杨虎城受到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感召和影响。(2)主张: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3)意义: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打下了重要基础,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3.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

4.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实现过程:《八一宣言》(中共提出建立统一战线)——《西安事变》(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七七事变”(日军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开始)——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共合作宣言》,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3)意义:有效孤立了日本侵略者,充分动员了全国亿万军民,实现了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5.抗战历程:

(1)国民党正面战场:

①淞沪会战: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一场会战,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②太原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平型关大捷(八路军115师取得);

③徐州会战: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台儿庄战役(国民党李宗仁指挥);

历史第一轮复习教学计划

2015—2016年高三第一学期历史教学计划 2015年9月,紧张而充实的高三教学工作正式开始了。为确保高三历史教学工作有条不紊地展开,针对学生实际情况,结合高考要求,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考试说明为指导,以课本为依据,充分研究近几年的高考,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在减负增效的大背景下探索高三历史教学模式,增强历史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的能力,加强学法指导,坚持有效训练,从而提高历史课的教学质量,进而全面提高学生的高考成绩。 二、学生学情分析 本学年我主要教一个文科班(高三220班)和一个艺术班(高三225班)。这个文科班的学生两极分化严重,特别是后进生较多,因此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注重基础知识。对于一些学习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在课下给其多安排一些学习任务,让其水平能不受课堂教学的局限,进一步的进行深化。对于艺术班的教学要提高效率,注重对基础知识的教学,特别是加强对这些基础知识的落实工作。? 三、教学目标 1、以课本和课程标准为基础,充分研读考纲,“突出主体、强化主干、注重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理清基本的历史发展脉络,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体系,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独立解题的方法。 2、改变教学观念、大胆进行课堂改革,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提高学生概括、归纳、分析、综合、比较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评价问题的能力。 3、适当加强历史学科思想教育功能,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持久的精神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加强教研,研究高考和高考试题,研究考试说明,注重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精选精练,不搞题海战术,讲究实效。 四、复习方法 1、时间安排: 2013年9月—2014年3月底(一轮复习) 2、复习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培养基本技能。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内小专题复习,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习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 4、方法: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式,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与测试,每个模块结束后要进行模块过关测试。 ? 采用读、讲(听)、练、评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读书:利用正课时间,明确目的和要求,按照学案,由学生带着问题有针对性

2018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霸复习笔记

2018年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霸复习笔记 先秦(-前221年) 一.朝代更替 原始社会(-前2070) 奴隶社会:夏(形成)前2070-前1600 禹—桀 商(发展)前1600-前1046 汤—纣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强盛)前1046-前771 武王—周幽王都城:镐京(今西安) 春秋(瓦解)前770(周平王迁都洛邑)-前476 封建社会:战国(确立)前475-前221 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三.特征表现 政治: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完善 ①国家最高权力继承秩序的确立和完善(禅让-王位世袭-嫡长子继承) a.禅让制:原始部落,民主选举 从禅让到世袭是社会的重大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宗法制: 含义:周人把血缘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 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大宗小宗(家族等级政治隶属) 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②地方管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内外服制-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王室统治 含义: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 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对象:宗族姻亲、功臣、殷商贵族 义务:服从周王的政令; 承担军事义务; 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 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诸侯国:鲁齐燕宋卫晋 作用: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瓦解: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根本原因) 宗法分封的原则遭到破坏; 兼并战争; 战国各大国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先后改称王。 c.郡县制:商鞅变法确立(背景内容作用) 背景: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宗法制崩溃; 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出现

2020届高三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2018·葫芦岛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汉昭帝始元六年,召开盐铁会议,以贤良文学为一方,以史大夫桑弘羊为另一方围绕盐铁专营、酒类专卖和平准均输等经济政策,展开激烈辩论。桑弘羊认为富裕在工商,而不在农业;获利在交通,而不在耕种……朝廷储备粮食,掌握货币,限制富人,救济穷人,禁止拥有过多的财富,堵塞获得利益的途径,这样,家家户户都不愁吃穿了……不控制货币发行,就会使真假同时流通。豪强富足,就会互相倾轧。国家统一铸钱,百姓就不会三心二意;钱币由国家统一发行,百姓就不会生疑……国家应控制资源,管理市场,平衡物价,待机守时,依轻重缓急之策管理百姓。——据桓宽《盐铁论》等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桑弘羊经济改革政策的措施和特点。 (2)说明桑弘羊经济思想的历史作用。 答案(1)措施:主张发展工商业和交通业;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如粮食储备、统一铸币等;对市场进行管理和控制,通过平衡物价和抑制贫富,维护社会稳定。特点:强调依靠流通环节集聚财富;主张藏富于国,中央政府控制国家经济的命脉。 (2)作用:桑弘羊经济思想的实施为汉昭帝“有为”治国提供强大的财政支持,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桑弘羊认为富裕在工商,而不在农业;获利在交通,而不在耕种”得出主张发展工商业和交通业;根据材料“朝廷储备粮食,掌握货币……钱币由国家统一发行,百姓就不会生疑……”得出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如粮食储备、统一铸币等;根据材料“国家应控制资源,管理市场,平衡物价,待机守时,依轻重缓急之策管理百姓”得出对市场进行管理和控制,通过平衡物价和抑制贫富,维护社会稳定。第二小问,主要根据桑弘羊经济政策的措施进行归纳,可以从国家干预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2)作用从经济和政治两个角度分析即可。 2.(2018·济宁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天会十三年(1135年)正月,金熙宗即帝位。天眷(金熙宗年号)中设仪卫将军,始有内廷之禁,亲王以下不能佩刀入宫。天眷二年三月,命百官详定仪制。以后百官朝参,用汉式朝服。皇统五年(1145年)又颁行《皇统新律》,“大抵皆依仿大宋,其间亦有创立者”,这是金代的第一部成文法典。金熙宗改进女真字,笔画较为简省,天眷元年正式颁行。九月,诏百官诰命,女真、契丹、汉人各用本字,渤海同汉人。此外,金熙宗对各族文化兼收并蓄,尤其重视儒学,以儒家思想作为治国指导思想。——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概括金熙宗改革的措施。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金熙宗改革的意义。 答案(1)措施:仿照汉制制定礼仪制度;颁行成文法典;改进女真文字;学习各族文化;以儒家思想治国。 (2)意义:有利于巩固金对黄河流域的统治;推动了女真政权的封建化;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丰富了中华文明)。

人民版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专题一训练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北京的城市布局就是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中国古代这样的建筑理念反映了 A.自然经济将缓慢解体 B. 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儒家地位不断提高 D.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19自秦以后,君权逐步加强,曾有一些大臣说:“昭代本无相名,吾侪止供票拟。上委之圣裁,下委之六部。”这些大臣应是:A.秦代的三公 B.明代的内阁大学士 C.唐代的三省长官 D.清代的军机大臣 20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说明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 A.辅佐皇帝,参与决策B.跪受笔录,上传下达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D.纵论军机,谋划战事 1. 下列史料记载最为典型地体现了清朝设立军机处根本目的的是() A. “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值缮写” B. “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 C. “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 D. “军机大臣……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2. 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它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A.汉代内外朝B.唐代三省制 C.明代内阁制D.清代设军机处 3. 明史专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曾这样描述我国古代君臣关系:“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到了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A.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日益加强B.内阁制度日渐成熟C.中央的权力日益向帝王集中D.丞相权力被六部分割4. 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A.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B.明朝废除宰相制度C.元朝行省制度的建立D.清朝设置军机处 5. 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内阁制度初具规模。关于这一制度变迁的原因、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劳永逸地解除了大臣弄权的问题B.使古代中国到达了皇权专制的最高点 C.有力地加强了明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 D.是明初统治者汲取前代历史经验的结果 6. 历史学家钱穆说:“故中国政制之废宰相,统‘政府’于‘王室’之下,真不免为独裁夫专制之黑暗所笼罩者,其事乃起于明而完成于清,则相沿亦已六百年之久。”对其理解不正确的是 A.明朝废宰相造成政治黑暗 B.明朝以前政府不完全直接统属于王室 C.明朝以前的中国采取集体决策方式 D.明清两代是极端专制集权的社会 7《明史纪事本末》中记载明太祖所说的一段话:“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我朝……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頏,不敢相压。事皆朝庭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主张稳当治国的方法是 A.废除丞相 B. 设内阁 C.实行郡县制 D. 实行分封制 8. 下面描述的是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运作的情况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A秦、唐、元B.汉、宋、明 C.秦、唐、明D.秦、元清 9某地边疆危机,消息上报朝廷后,皇帝一方面交代兵部迅速调兵迎敌;另一方面责成户部尽速调度粮草,备军队急用。幕僚根据皇帝旨意。草拟诏书,经皇帝确认无误后,直接送至兵部、户部等电位执行。这一现象发生在A. 秦朝 B. 唐朝C. 宋朝 D. 明朝 10秦汉时丞相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到了宋朝相当于宰相的官职就更多了,到了明朝废除丞相制度。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专制皇权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得到了不断发展 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D.丞相权力不断分散11视剧《宰相刘罗锅》播出后,人们认识了清朝官吏刘墉。但有历史学家认为电视剧的名字有误,历史学家最有可能的理由是 A. 刘墉是御史大夫 B. 宰相制度在明朝就已废除 C. 为了哗众取宠 D. 刘墉不是驼背,所以不能称“罗锅”12在《清史稿》军机大臣年表的序言中说:“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初祗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下列关于这段材料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军机处设立之初“名不师古,职居密勿” B.军机处当时的主要职能是“秉庙谟商戎略” C.军机处的职能后来发展为“军国大计罔不总揽”D.军机处是最高行政机构“隐然执政之府” 13“正统(明英宗年号)十年,始命内阁与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堂上官、六科掌印官会议,遂为例……。”

高三历史复习计划3篇

高三历史复习计划3篇 在近年文科综合考试中,历史高考已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所以,高三历史备考中必须做到知识和能力并重。为搞好高三一轮 复习,现制订计划如下: 一.夯实基础知识 夯实基础是提高能力的关键。历史《考纲》中提出的目标要求有“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 讨问题”等,历史备考中,要达到这一目标,必须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地剖析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抓点理线。将历史知识要点化、 线索化,使学生掌握各个时期的历史内容,并贯穿于历史复习的全 过程。那么如何夯实基础知识呢? 首先,要求学生读透教材。学生必须以课本为主,对于有关的知识点必须记死记准,不能似是而非,否则做选择题时就会无法准确 判断,做文字题时无法运用课本知识和历史语言来回答。 其次,要求学生重视对历史概念的理解,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重视历史结论的掌握,并能够分析得出这一结论的原因。要求学生完整地把握历史事件,理清某一事件发生的原因及结果, 从而把握相关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第三,要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强化基础知识的掌握。我们要做好每节课一小测,每单元一测试,小测要以书面的形式,可以是选择,可以是填充,也可以是简答,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问题,以便及时地查漏补缺。对于小测及单元考试中出现的错误,学 生要及时进行订正,老师除了讲解外,也要搜集错题率高的题重新 整理,过一段时间再检查,做好错题的反馈,让学生理解掌握,改 变一错再错的恶性循环。 二.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复习方法和解题技巧,培养学生的基本 能力。

在一轮复习中,应引导学生运用联系和比较的观点来分析、观察历史,把握历史知识的内在联系;发掘历史事件之间的显性或隐性的 联系;从而把握历史的本质、特征和发展规律。要注意用概括、综合 的方法,使分散在不同章节、互有联系的知识汇合形成系统连贯的 知识体系,构建严密的知识网络。 同时,要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解题技巧,重视例题(材料题、问 答题)精选、整合、变式、编撰,改变学生认为历史只要背书的不良 观念。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比较等思维能力,提高主 观题的应试水平。在上课的时候精讲题目,主要讲思路,课后让学 生进行规范作题。形成审题、做题的良好习惯和正确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重视情感教育 高三紧张的学习加上频繁的考试,往往会使部分学生觉得复习乏味,失去信心,从而产生烦燥和消极心理,所以上课要注重激趣、 创设合理的情境,做到备课、上课、作业、讲评、补练等的精细化。上课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师生互动。对于优秀 生要好上加好,让他们成绩稳定,并且成为一种优势学科。对于临 界学生要多加督促,让他们懂得学科的薄弱是由于学习上时间不够、方法不对。对于差点的学生,也要多给予关照,让他们在原有的基 础上能有所提高。 四.加强备课组的团结,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认真做好共同备课,共同研究考纲、新课程理念。经常相互听课,互相借鉴课堂教学的好做法。分工明确,精心选择习题,对待每份 习题,无论是课堂小测题,还是阶段考试题,都要做到先做后选, 让自己钻进题海、让学生脱离题海。 总之,一轮历史复习的原则是求慢、求细、求实,做到低起点,小步子,扎扎实实地走好第一步,为二轮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高三历史复习的特点

2020届高三高考(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练习题: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新航路的开辟与早期殖民扩张 一、选择题 1.(2019·唐山模拟,33)“打个比方,商品经济发展是一个能量巨大的蓄水池,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这说明了( ) A.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 B.欧洲出现“价格革命” C.工业革命兴起的条件 D.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答案 A 解析据材料“东西方贸易逆差是一块巨石,巨石砸向水池,激起欧洲货币短缺的阵阵波浪,这种波浪通过地区间各种贸易关系传播,最终在伊比利亚半岛找到泄洪口”可知,东西方商路的阻断引发了新航路开辟,故A项正确。 2.(2019·秦皇岛模拟,33)葡萄牙国王曼努埃尔为庆祝某一事件,给自己加封了一个新头衔“几内亚之主,及对埃塞俄比亚、阿拉伯半岛、波斯和印度的征服、航海与贸易之主宰”。这一事件是( ) A.达·伽马船队抵达印度海岸 B.哥伦布船队到达美洲大陆 C.麦哲伦船队完成环球航行 D.葡萄牙成为“海上马车夫” 答案 A 解析注意题干信息“葡萄牙国王”,哥伦布船队、麦哲伦船队是受西班牙王室支持的,故B、C两项排除;成为“海上马车夫”的是荷兰,故D项排除;达·伽马船队抵达印度海岸是在葡萄牙支持下,而且有利于葡萄牙对印度的征服,故A项正确。 3.(2018·南充模拟,33)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变化巨大: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王权逐步高于教权、人文精神的发展和新教派的兴起。材料反映出(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B.西欧社会的转型 C.国际格局的初步形成D.世界市场的雏形 答案 B 解析题干论述的三个变化,充分体现了西欧社会的转型,即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故B项正确。 4.(2018·承德月考,33)新航路的开辟,不仅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也对欧洲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出现了不同的别称,如“黄金的漏斗”“现代金融和商业制度创立者”“新

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霸复习笔记精选

高考备考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学霸复习笔记先秦(-前221年) 一.朝代更替 原始社会(-前2070) 奴隶社会:夏(形成)前2070-前1600 禹—桀 商(发展)前1600-前1046 汤—纣都城:殷(今河南安阳) 西周(强盛)前1046-前771 武王—周幽王都城:镐京(今西安) 春秋(瓦解)前770(周平王迁都洛邑)-前476 封建社会:战国(确立)前475-前221 二.阶段特征: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奠基 三.特征表现 政治: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完善 ①国家最高权力继承秩序的确立和完善(禅让-王位世袭-嫡长子继承) a.禅让制:原始部落,民主选举 从禅让到世袭是社会的重大进步,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b.宗法制: 含义:周人把血缘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 盾.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内容:大宗小宗(家族等级政治隶属) 作用:①保障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②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和家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②地方管理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内外服制-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目的:巩固周王室统治

含义:封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对象:宗族姻亲、功臣、殷商贵族 义务:服从周王的政令; 承担军事义务; 定期朝觐和交纳贡赋; 派劳役为王室服务. 诸侯国:鲁齐燕宋卫晋 作用: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瓦解: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根本原因) 宗法分封的原则遭到破坏; 兼并战争; 战国各大国不再满足原来的封号,先后改称王. c.郡县制:商鞅变法确立(背景内容作用) 背景:政治: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宗法制崩溃; 经济: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出现 阶级:地主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法家思想 直接原因:秦国落后,秦孝公要求变法 内容: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废除井田,奖励耕织 建立县制,强化中央集权 作用:为秦的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形成了中央集权的雏形.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计划指导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计划指导 高三第二路复习主要是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更为接近高考,所以在进入第二轮复习之前要做好复习计划。下面是我分享的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计划,一起来看看吧。 高三历史第二轮复习计划 明确复习依据,把握命题趋向 《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更是复习备考的指南。所有高三历史教师都很重视考试说明,每一年考试说明都和上一年的有所变化。很多老师关注考试说明只是关注考试范围有没有变化,实际上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应该有更深层次的分析与解读。还要认真研读命题指导思想以及参考例卷中参考样题的调整和变化,这些变化是新的命题思路和导向,在复习中要给予足够重视和渗透。 要把握高考命题趋势除了研究考试说明外,更要研究近几年本省高考试题,特别是主观题。笔者对福建近几年文综历史主观题试题进行简单梳理,发现命题由注重通史、阶段性特征向主题立意迈进。2009年与2020年福建文综历史卷主观题考查均以"古今贯通,中外关联,凸显阶段特征"为重点。 2020年开始变化,2020年高考第38题在注重考查阶段特征同时向主题立意迈进。2020年高考第38题主题立意确立为民族独立与民族复兴,考查20世纪中国社会的三次巨变。2020年以近现代工业化模式为主题,考查了苏联、英国和中国的工业化道路。2020年第38题以科举制为载体,

融会贯通古今中外。 主题化命题是近年历史高考命题的趋势之一,2020年福建高考第38题应该还是这种思路,所以,我们在复习中要注重对历史发展阶段特征的概括、理解和把握,更应注重主题式复习,整合知识,实现有效备考。 抓住主干知识,形成专题网络 就历史学科而言,主干知识是指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内容,它能够起到纲举目张和总揽全局的作用,能够反映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进程。在二轮复习中能否在抓住主干知识的基础上,对专题知识进行系统的梳理,成为决定高考胜败的关键性因素。 另外,在进行主干知识专题复习时要把握好专题的跨度与深度。所谓跨度,即以社会形态、历史事件、典章制度等的发展演变为线索,对所学相关知识加以总结。所谓深度,即运用文明史观等理论,科学地阐释社会形态内部的相互关系以及事物发展演变的本质、趋势和规律等。例如,对农业文明的复习,在跨度上,可以将其分为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在深度上,可分析其对古代、近代社会的影响,而闭关锁国政策即是其在"深度"上的体现之一。 用多元史观观察和思考历史,以新史观统领复习内容 纵观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历史三个必修模块,突出地体现了唯物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等史学观点。对这些史观的把握,既是我们进行新课程教学的前提,也是我们备考指导与复习的基础,因为与这些史学观点相关联的知识均是历史的主干知识点,最能体现"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原则,不但符合高考考查主干知识的命题思路,也体现了关

高中历史试卷1:人教版一轮复习

高中历史试卷(1) 一、单选题 1.“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包含着我国古代的一项民主制度,它是() A.井田制 B.禅让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 2.《韩非子》中记载:“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这一现象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的影响是() A.建立了奴隶制国家 B.实行了禅让制度 C.开创了王位世袭制 D.确立了皇帝制度 3.考古资料表明,西周时期,一些异姓诸侯国虽然远离王畿地区,但是其青铜等器物,在形制、纹饰和工艺风格上也都与周王朝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主要说明当时( ) A.礼乐制度日渐受各诸侯的冲击 B.工官制实现了礼器标准化生产 C.有利于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分封制有利于中原文化的传播 4.在西周的金文纪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 B.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 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5.山东省被称为“齐鲁之邦”,起源于( ) A.内外服制度 B.古代地名 C.西周分封 D.汉初封国 6.在明神宗册立太子的问题上,士大夫群体始终反对神宗将个人意愿(不立长子)凌驾于礼法之上,为此与神宗争吵长达15年。期间无数大臣被斥被贬被杖,但最后还是以立长子为太子而告终,史称“国本之争”。这表明() A. 专制皇权日益膨胀 B. 群臣思想保守顽固 C. 传统文化力量强大 D. 改革面临政治风险 7.近年来,修族谱、立宗祠、祭祖宗、寻亲会祖,甚至宗族械斗在农村蔓延开来,各种家族组织不断涌现。在当前的一些地方,农村社区文化的宗族色彩日益浓厚,利用祭祀祖先、唱族戏、婚丧嫁娶等礼仪、风俗将村民族人联结起来。这表明() A.宗法制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B.宗法制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 C.封建迷信思想在某些地区愈演愈烈D.宗族势力及宗法观念的影响仍存在 8.清朝学者万斯大说:“古之时,诸侯之嫡长子为世子,嗣为诸侯;其余支庶之后,族类繁多,惧其散而无统也,因制为大宗小宗之法。”这主要说明了( ) A.大宗、小宗都有血缘关系 B.诸侯的庶子都不能取得政治权力 C.各级政权为一家一姓所掌控 D.宗法关系是维系政权的纽带 9.《国语·楚语下》记载:“天子遍祀群神品物,诸侯祀天地、三辰及其土之山川,卿、大夫祀其礼,士、庶人不过其祖。”这表明西周()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整理(人民版)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整理(人民版) 2017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知识点整理(人民版) [知识整合] 1.改革和革命的区别 (1)改革与革命的主体不同:改革是国家、政府的行为;而革命一般是群众的行为。 (2)改革与革命的目的不同:改革是在旧制度的基础上,对其中某些环节进行局部的改造,从而维护旧的统治;革命则是对旧制度的根本改造,是新制度代替旧制度的斗争。 (3)革命后必然对国家机器等进行重建,需要一段时期的政治稳定与经济恢复;改革则是对原有的社会制度的完善与改进,往往不会对生产力造成重大的破坏,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发展。 2.关于中外改革的规律性总结 (1)改革的定义:改革是指对旧有的生产关系、上层建筑做局部或根本性的调整变动。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2)改革的分类 ①从程度看:一种是在不触动根本制度的前提下,进行局部的调整;一种是对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彻底的改革,导致社会制度发生根本性变化。 ②从内容看:政治改革、经济改革、军事改革、化改革。

③从性质看:奴隶制改革、封建制改革、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a.奴隶制改革:梭伦改革。 b.封建性质的改革 确立封建制度:商鞅变法。 少数民族学习先进制度化(兼有确立封建制度和民族融合的性质):北魏孝帝改革。 封建社会内部调整:王安石变法。 .资本主义性质的改革 思想化领域:欧洲宗教改革。 确立资本主义: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3)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 ①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根本原因。 ②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 ③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 ④改革力量:阶级条——组织条。 ⑤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主观条。 ⑥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 (4)改革的实质:是统治者对既定制度或生产关系所进行的调整。()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 ①看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②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第一轮复习必修二专题(全套)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二(全套) 专题一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通史概要: 本专题主要从古代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四个方面介绍古代中国经济。在初中已经介绍了一些基本史实,在教学中我们需要把握下列重点:一是中国古代农耕技术的发展、土地制度的演变和小农经济的地位;二是中国古代冶金、制瓷、丝织业的发展概况和技术成果;三是中国古代历朝商业发展的表现和特点;四是中国古代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和缓慢发展的原因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地位。 一古代中国的农业经济 课标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国远古时期,农业就占据了主导经济的地位。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和徭役,进而明白古代中国的农民承受的沉重负担。了解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和土地兼并问题。了解古代中国水利事业在农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通过对课本内容的学习理解古代中国农业占据主导的经济地位的原因,从而锻炼历史分析和历史概括的能力。通过对主要耕作方式和生产工具的演进的了解,理解工具变革在生产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以及教材所提供的历史史料和历史图片,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大胆想象、数理分析和创新性思维。并使学生学会用比较法、阅读法、观察法和历史联想法等方法进行历史问题的分析和解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古代中国有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实践中建造了大量的世界闻名的水利工程,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学课时:1.5课时。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计划

高中历史二轮复习计划 一、复习目标 1、巩固第一轮复习效果,进一步夯实学生的基础知识,使学生 形成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 2、提高考试大纲要求的阅读、提炼、概括、分析、比较、迁移、阐述、表达等各方面的能力,适应文综考试的要求。 3、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培养学生的 人文精神,特别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通过练习,进一步引导学生规范答题。 二、复习措施 1、深入研究考纲及近年高考题目,把握高考命题趋向,做到复 习有的放矢,增强复习的实效。 2、合理划分好专题。专题的划分既要考虑到知识点的完整性, 又要兼顾到高考改革和新课程改革的方向。 3、备课组分工合作,集体备课,加强学习与交流。根据历史学 科的特点,专题复习应集全组之力,集体备课,各位老师应对照自 己的任务安排,认真备课,在上课前三天拿出教案和试题。同时备 课组内部多听课,多交流。 4、实施分层教学。A、B层次班级要求复习完全部专题,并且在 A层次创新各种形式,加大培尖力度。C层次主要是让学生多看教材,扎扎实实搞完第一轮复习,选取几个重点专题讲述。 5、提高课堂效率,杜绝“满堂灌”。专题的知识梳理,不能由 老师包办,要求学生紧扣教材,在老师的布置下,课前或课堂上完

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规律性问题,得出结论,从而使基础巩固和 能力培养同步进行。 6、加强综合备课组活动。在热点专题探讨、文综考试组题、学 生情况分析、综合考试方法等方面加强与政治、地理备课组的合作。 7、加强文综考试方法的指导。 8、练习、考试合理安排。要精选题目,认真批改,细心总结分析,有针对性地讲解,提高练习、考试的效果。 9、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注重缓解学生压力,营造轻松、愉 快的学习氛围,加强对学生答题规范性的指导。 三、时间安排 3月26日——5月15日学科内专题复习 5月15日——5月20日热点专题复习 5月20日——6月初查缺补漏 四、学科内专题划分 1、民主与法制建设 2、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3、民族关系、国家统一与中国近代的半殖民地化 4、“三农”问题的历史沉思 5、手工业的发展与经济近代化 6、国共两党的发展历程及两党关系 7、中国的对外关系 8、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 9、城市化进程和区域经济 10、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总结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总结 打牢基础是一轮复习的目标,落实是一轮复习成败的关键,规范是提高成绩的主因,把握方向是提高效率的捷径。转眼半年过去,特总结如下: 一、加强集体备课,优化个人备课。 教师先阅读(通览教材、掌握内容)--探究(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在联系)--定点(确定重点和难点)--理路(理清思路,拟出教路,安排学路)。在此基础之上,充分的利用我校的网络优势,借鉴其他老师的网上备课,搜索相关专题,下载教案、习题等资料,围绕新课标整合教案和习题,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初步形成个人备课。备课组全体成员定期或不定期的集中在一起,对将要教的内容进行集体讨论,如:教学目标该如何制定,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情况,制定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本课重点是什么,如何突破;难点是什么,如何排除;本课怎样导入效果较好,一开始就能激起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该怎样教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课后检测应怎样编写,编写哪些类型的题;在本课中,该给学生制定怎样的活动方案,等等。通过集体备课,得出本节课的施教框架,然后教师再根据个人和所教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集体备课基础上的二次备课。这样,备出来的一节课,既充分实现了教学目标,也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从而体现了新课标要求的“活”字。 二、加强单元整体备课,统领课时备课 《历史标准》在课程结构上有三大变革:一是设置学习模块,二是确定专题型的教材和教学体系,三是分设必修和选修课程。其中第二大变革是对历史知识体系进行了重新整合,突破了以往历史课程内容的编排体系,依据“贯通古今,中外关联”的原则,以专题的形式构建了高中历史教学的新体系。针对新课程以主题单元呈现教学内容的编排方式,教师的教学视野和教学思路也应更加开阔,这种编排体系既有利于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提高,同时又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整体统筹,加强单元备课。改变以往面面俱到的“单课式备课法”,采取对教学内容全盘考虑、整体设计的“单元备课法”。强调单元整体备课,单元备课统领课时备课更符合新课程的结构设计和编排理念,也才能一步步落实模块教学和课标要求。 三、运用学案导学。

高中历史必修一一轮复习提纲

—-可编辑修改,可打印—— 别找了你想要的都有! 精品教育资料——全册教案,,试卷,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等一站式服务——

全力满足教学需求,真实规划教学环节最新全面教学资源,打造完美教学模式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结合选一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 考点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问题补充: 1、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什么? 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相互依存。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二者共同构成了西周的两大政治支柱。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 ①以宗法制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血缘)色彩(主要); ②有很强的专制性; ③具备继承性和发展性; ④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 ⑤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3、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 ⑴金属器具的使用; ⑵贫富分化的产生; ⑶文字的成熟; ⑷城的出现; ⑸礼制的初步形成。 4.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三者之间的关系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反映。礼乐制是保证分封制、宗法制稳定推行的工具。 【易混知识清单】 1.简要指明中国古代的“大同时代”和“小康时代”的含义。 “大同”时代(“天下为公”即公有):是指财产公有的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时期; “小康”时代(“天下为家”即私有):是指私有财产已经发达的早期国家诞生时期。

2.西周的礼乐制度 礼:是维护宗法等级秩序典章制度以及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交往的礼节仪式。 乐:是与礼相应的乐舞,配合着礼的进行。礼可以区分贵贱等级,乐可以使“人”互相敬和。 礼、乐的结合不仅维护了奴隶主贵族内部的等级秩序,也保证了社会的和谐,更能有效地统治人民。所以,“礼”是“乐”的内容,“乐”是“礼”的表现。 3.大宗和小宗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而言的 具体来说,周天子是天下的君主,是所有姬姓贵族的大宗;诸侯对周天子而言是小宗。在封国内,诸侯对卿大夫而言是大宗,而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在卿大夫的封地内,对士而言,卿大夫又成为士的大宗。4.分封制是地方行政管理制度,而非中央官制。 考点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结合商鞅变法复习)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方法指导

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方法指导 高三一轮复习在整个高三复习中又是关键阶段,起着奠基性的决定作用。一轮复习如何适合学情、考情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备考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这些都值得我们不断思考。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的十个“特别关注”。 一、关注历史复习“专题”策划 模块主题教学是新课程的特点,也是高考出题的命题趋势。高考备考中通常在二轮复习中重视专题策划,但新形势下,一轮复习也应以专题为主要单元进行教学策划。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都要立足于一定的专题背景下,并且要使专题体系化、层次化。例如,经济模块第二单元中的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工业革命,根据课标可确立复习专题——近代世界市场的形成,我们复习的重点就要围绕这个中心展开。后边的传统经济的瓦解和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形成发展,可以单独命制专题——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历程。而近代工业的发展问题我们可设计多个小专题进行分析,同时我们也可将近代工业和现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进行联系比较。 二、关注历史发展的整体化与阶段特征 关注历史的整体化发展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的重要途径。整体化就是综合的看待历史发展,不拘泥于一个方面,一段时间,一个角度。历史知识是零散的表现,只有整体化认识历史,才容易把握历史的方向,历史的本质,历史的规律。历史的整体化表现在多个方面,既有纵向历史发展的整体化,也有横向历史发展的整体化。教师要引导学生打破教材的章节局限,在一定主题下整合历史史实,综合认识历史发展,避免孤立的、片面的认识。同时,教师也要引导学生重视历史特征的把握。任何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人物,都有一定时期、一定区域、一定时代下的发展特征。分析特征,才更能认识事物的本质,才更能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历史特征题目也是近年高考命题的重要方面。从2009年山东文综历史选择题看,虽然不同题目呈现的材料不同,问题角度不同,但实质都在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特征的认识。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导读:本文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下面是整理的“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欢迎阅读参考,有关内容请继续关注高考栏目。 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模拟试题及答案(一) 1.据北宋欧阳修等史学家编撰的《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凡市,日中击鼓三百以会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而散。”而唐代诗人王建有诗《夜看扬州市》写道:“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对这两段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A.前者是正史,后者是文学体裁,应以前者为准 B.前者是后世人编撰的,后者写于唐代,应以后者为准 C.两者所载内容均需经过进一步考证才能确定史料价值 D.两者记载的史实相违背,必有其一是伪史 2.“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大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大量的史实,然后得出科学的结论。下列对郡县制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 ) A.它分郡县两级,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B.郡县制是中央对地方政权进行有效控制的制度 C.郡县制开中国单一制国家组织结构先河,影响深远 D.郡守和县令、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史学研究中非常注重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以下史实和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4.傅斯年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一文中指出,“能利用各地各时的直接材料,……材料愈扩充,学问愈进步,……地质、地理、考古、生物、气象、天文等学,无一不供给研究历史问题者之工具,……要把历史学语言学建设得和生物学地质学等同样,乃是我们的同志!”对于上述观点理解最恰当的是() A.傅斯年突出史料在史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B.傅斯年主张在史学研究中运用自然科学的方法 C.傅斯年认为历史学应该涵盖各种学科 D.傅斯年重史学的客观性而不重史家的主观取向

2018届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计划

2018届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计划 望谟民族中学高三历史备课组2018届高考在即,280天后学生将奔赴战场,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要求,结合本学科特点,经过2017年8月31日早上高三年级备课组会议,讨论决定实行该方案。 一、指导思想 运用“新史观”(文明史观、全球史观、唯物史观),依据“三纲”(课程标准、考试说明和考试大纲),准确把握“三情”(教情、学情、考情),着眼“三立足”(立足基础,提升能力;立足教材,活用知识;立足概念,突出主干),在继承中探索,在改革中创新,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有效的第一轮复习计划策略,增强历史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应试技巧的能力,努力提高高三复习质量,以备战高考。 注意六忌: 忌好高骛远,以基础知识为主;忌死记硬背,重在思维、能力的提高;忌答非所问,做到解题详略得当,结论完整;忌题海无边,要以一当十;忌胸中无目标,计划要周密,时间要合理;忌猜题押宝,掌握基本技能和方法为根本。 二、目标要求: 1、以教材和复习用书为依托,以新高考试题为参照,充分研读“三纲”,建立全面、扎实的基础知识和构建科学、系统的知识结构,从整体上使学生掌握理解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历史发展脉络。 2、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从“三维”出发,夯实基础,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综合、迁移应用等基本的学科思维能力,提高掌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3、以史学新范式为复习理念,解读历史。高考命题越来越重视史学新范式,尤其“三史观”的思想应用得较多。把握“新史观”,既是新课程课堂教学复习的前提,也是备考新高考的基础。故在平时的复习中,尽量运用不同的史观进行教学,从多角度多方位分析问题,使历史变得丰富丰满,从而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三、复习安排 1、时间安排:2017年4月底—2018年1月上旬(一轮复习);【特长班复习完成时间往后推,截止时间2018年4月中旬】 2、复习思路:夯实基础知识,理清基本线索,完善知识结构,培养学科能力,形成基本技能。 3、主要任务:以教材为主,进行单元内小专题复习,夯实基础,使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并在此基础上向深、广度、温度扩展,结合现实,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搞好单元过关,精选习题,精讲精练,及时讲评,并且每节课力争留出时间让学生记忆一些重点知识,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 4、方法:以课时为主要学习方式,单元内小专题式进行,一个单元结束后要进行单元总结

高中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题库:14-1

1.(20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Ⅱ)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解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对民主共和思潮的影响。材料中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孙传芳标榜三爱,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反映出各界思想有明显差异,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无法看出何种势力威胁到军阀统治,需要他们通过标榜主义来自保,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三爱、三权等并不是对三民主义的理解,故D项错误;材料中涉及的三民主义、三爱、三权,均体现了民主理念,军人纷纷提出各种主义来标榜,正反映了民主思想已成为社会重要潮流,故C项正确。 答案:C 2.(2014·高考海南卷)十月革命后,孙中山一面强调“以俄为师”,一面强调“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据此可知孙中山主张() A.借鉴代议制度,摒弃党国体制 B.发展私人资本,预防国家资本垄断 C.学习苏俄革命精神,不采用苏维埃制度 D.推动土地革命,实现“耕者有其田” 解析:依据材料中“以俄为师”“不可学俄人之焦头烂额也”可知孙中山主张有选择地学习苏俄,故C项正确。材料显示是向俄国学习,不是“摒弃党国体制”,A项错误;B、D 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答案:C 3.(2012·高考海南卷)1918年1月,孙中山说:“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