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基本面研究框架

公司基本面研究框架
公司基本面研究框架

公司基本面研究框架

第一部分:确定一家公司的“质地”(描绘一家公司的总体印象)

1.1 天花板

天花板是指企业或行业的产品(或服务)趋于饱和、达到或接近供大于求的状态。在进行投资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企业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并针对不同情况给出相应的投资策略。在判断上,既要重视行业前景,也必须关注企业素质。

(1)已经达到天花板的行业——极度饱和的行业(如钢铁行业)。投资机会来自于具有垄断经营能力的企业低成本兼并劣势企业,扩大市场份额,降低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边际成本,从而进一步构筑市场壁垒,获得产品的定价权。如果兼并不能做到边际成本下降就不能算是好的投资标的。比如,国企在行政推动下的兼并做大,并非按照市场定价原则进行,因此其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此类国企不具备投资价值。

那些在行业萧条期末端仍有良好现金流,极具竞争能力的企业在大量同类企业纷纷陷入困境之时极具潜在的投资价值。判断行业拐点或需求拐点是关键,重点关注那些大型企业的并购机会,如国内四大钢铁公司。

(2)产业升级创造新的需求,旧的天花板被解构,新的天花板尚未或正在形成。如汽车行业和通讯行业。这些行业通常已经比较成熟,其投资机会在于技术创新带来新需求。“创新”——会打破原有的行业平衡,创造出新的需求。关注新旧势力的平衡关系,代表新技术、新生产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其产品和服务将逐步取代甚至完全取代旧的产品,如特斯拉电动车(TSLA) 和苹果(AAPL) 的创新对各自行业的冲击。

(3)行业的天花板尚不明确的行业。这些行业要么处在新兴行业领域,需求正在形成,并且未来的市场容量难以估计,如新型节能材料;要么属于“快速消费”产品,如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延长人类寿命的医药产品和服务。这类行业历来都是伟大企业的摇篮,牛股层出不穷,要重点挖掘那些细分行业里具备领军地位的优秀企业——即:小行业里的大公司。

我们完全可以从公司和行业报道中,通过以上3点探讨深刻了解一家公司的行业地位和未来想象空间。重点是明确:1. 有没有天花板?;2. 面对天花板,企业都做了些什么?

1.2 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指企业提供哪些产品或服务,企业用什么途径或手段向谁收费来赚取商业利润。比如,制造业通过为客户提供实用功能的产品获取利润。销售企业通过各种销售方式(直销,批发,网购等等商业模式)获取利润等等。

研究商业模式的意义在于:1. 是不是个好生意?2. 这样的生意能够持续多久?3. 如何阻止其他进入者?这三个问题分别对应: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和商业壁垒。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和壁垒三位一体构成公司未来投资价值:前者指企业的盈利模式,核心竞争力是指实现

前者的能力。壁垒是通过努力构筑的阻止其他公司进入的代价。

举例来说:戴尔和联想销售的产品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但是戴尔的电脑直销盈利模式不同于传统电脑销售,相应的核心竞争力是它的全球直销网上管理系统。联想若想重新搭建此平台代价太高,且有可能远高于戴尔构筑的成本,因此这套直销网络成为戴尔的壁垒。但是,PC饱和是戴尔的天花板,限制了它的发展空间。

百度(BIDU) 的盈利模式是搜索流量变现。搜索技术的不断进步是其核心竞争力,先发优势构筑的巨大数据库和大量的应用软件是其壁垒;通过免费杀毒为入口,获取流量变现是奇虎360(QIHU) 的商业模式。强大的研发能力,快速的服务响应能力是其核心竞争力,快速累积巨大的用户群构成竞争壁垒。360利用巨大的用户量努力进入搜索领域,但是一直没有看到突破性的技术进展可以挑战百度累积的巨大数据和应用壁垒,所以相形之下,360 尚未具备颠覆百度的能力。

另外,传统银行的商业模式是息差,竞争力要点是低成本揽储能力、放贷能力和高度的信用。壁垒是用户基础。中国的银行有ZF信用作为担保加上劳动成本低廉,所以进入国内的外资银行很难与之竞争。一旦推出存款保险制度,中小股份制银行的信用将受到质疑,所以外资投资首选四大行,降低内地股份制银行的投资比重。

简要的商业模式情景分析:

靠什么挣钱?产品还是服务?挣谁的钱?是从现有的销售中挖掘、争夺,还是创造新的需求?如何销售?从产品生产到终端消费,中间有几个环节?有什么办法能够将中间环节减到最少?企业有没有做这方面的努力?随着销售量的扩大,边际成本会不会下降?等等。

通常来说,我们尽可能投资那些用一句话就能说明白商业模式的企业。商业模式进一步分析涉及企业所处的产业链的地位如何?处在产业链的上游、中游还是下游?整个产业链中有哪些不同的商业模式?关键的区别是什么?那些是最有定价权的企业?为什么?企业与客户的关系是否具备很强的粘性?等等,这些决定该商业模式能否成功。

1.3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商业模式谁都可以模仿。但是,成功者永远是少数。优秀的企业关键是具备构筑商业模式相应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竞争力的内容包含:股东结构,领军人物,团队,研发,专业性,业务管理模式,信息技术应用,财务策略,发展历史等等。

(1)专一性:

专一并不等同于“单一”,而是指企业在某一领域具有深度挖掘和扩展产品或服务的能力。例如双汇,在肉制品上做到绝对专一,除肉制品之外的行业均不涉及。其产品线丰富,在热鲜肉、冷鲜肉、冻肉、肉肠和其他肉类加工产品方面有深入挖掘和拓展的能力。相比之下,同样是肉制品龙头企业的雨润食品却涉足房地产、旅游等非主业,管理层精力分散,多年来业绩不佳。因此,专一性决定了企业的主攻方向和发展战略,坚持不懈必有成就。

(2)创新能力:

优秀的研发团队,已经获得的能够提供高标准产品和服务的先进的工艺、流程,或是发明专利,等等。纯粹的技术并不构成永久的核心竞争力。但是某一领域的技术壁垒(如专利技术)却能在一段时期内保持企业的领先优势。此外,技术优势会带来生产效率以及生产成本的优势,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就能够获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的回报。可以通过企业的研发费用与收入的比值关系获得量化结果做出逻辑判断。

(3)管理者优势:

企业的发展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企业的领导者及其管理团队的素质关系到企业的素质,关系到企业能走多远、能做多大,“投资要投人”正是这个含义。在这一部分,重点要考察领导者和管理团队成员的背景,通过跟踪他们的言行(通过新闻、招股说明书或董事会报告)中获取企业的发展方向、行业战略、用人机制、激励措施等方面的信息。我们需要判断他们的人品、格局和价值观,这些因素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企业的前途,也间接地影响到投资者的回报率。实践证明,一流的人才做三流的生意,有可能把三流做成一流。相反,三流的人才做一流的生意,很可能把一流做成不入流。很多第一代创业者缔造的成功企业却有可能毁在继任者手中,微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企业核心竞争力诸多条件中,对人的因素的考察极其重要。

1.4 经济护城河(市场壁垒)

护城河是一种比喻,通常用它来形容企业抵御竞争者的诸多保障措施。上面所述的核心竞争力是护城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我们还可以通过如下几个条件来确认企业护城河的真假和深浅:

(1)回报率。

从历史上看,企业是否拥有可观的回报率?回报率主要指毛利润、ROE(股东权益回报率)、ROA(总资产回报率)和ROIC(投入资本回报率)。这几种回报率指标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商业模式。重点是要从商业逻辑上判断,企业的高回报率是由哪些方面构成?决定因素是那些?能否持续?企业采取了何种措施以保障高回报率的持续性?主要的量化分析方法有杜邦法、波特五力法和SWOT法。

(2)转化成本。

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是否具备较高的转化成本?转化成本是指:用户弃用本公司产品而使用其他企业相类似产品时所产生的成本(含时间成本)与仍旧使用本公司产品所产生的成本差值。较高的转化成本构成排他性,如微信和易信,易信在本质上与微信差别不大,但对于用户来说弃用微信而用易信存在诸多不便,存在较高的转化(重塑)成本,微信因为先发优势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和商业价值。如果能让用户不选择竞争对手的产品,说明企业的产品对用户来说有粘性和依赖性,那么这家企业就拥有比较高的转化成本和排他性。了解企业的转化成本必须要从消费者和使用者的角度考虑,从常识、使用习惯和商业逻辑来判断。转化成本不具备永久性,须结合实际情况综合研判。

(3)网络效应。

企业通过哪些手段销售产品?具体地说,是通过人力推销、专门店销售、连锁加盟还是网店销售?各种销售手段分别为企业带来多少销售额?传统企业如何应对电商?企业的网络规

模效应如何?网络效应通常是指企业的销售或服务网络,这些网络的存在为用户提供了便利,以用户为中心的便捷性就能产生粘性。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企业的价值也逐渐由于网络和规模的扩大而不断放大。比如,就全国范围来说,工商银行的营业网点遍布全国大街小巷,甚至在国外主要城市也有网络分布。相比而言,它比地区性银行具有更大更广的网络效应,因此,工商银行的用户更多,其企业价值也相对更高。

(4)成本与边际成本

企业的成本构成是怎样的?成本的决定因素有哪些?企业的成本能否做到行业最低?如何做到?单位成本能不能随着销售规模扩大而下降?企业要想长久地保持成本优势并不容易,它需要有优于对手的资源渠道(原材料优势)以及更优越的生产工艺(流程优势),更优越的地理位置(物流优势),更强大的市场规模(规模优势),甚至是更低的人力成本。低成本的另一面就是高毛利,高毛利就是一种强势竞争力的体现,高毛利的企业通常具有定价权。

(5)品牌效应。

产品或服务是否具有品牌效应?事实上,对于大多数用户而言,他们对于品牌的敏感度远不如对价格的敏感度那么高,价格是指导购买行为的第一要素。品牌的意义在于它能够反映出产品或服务的差异性、质量、品位和口碑。品牌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改变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从而为企业带来高于平均水平的附加值。因此,具有品牌效应的产品或服务应该具有如下特征:

A. 具有很强的辨识度。

B. 是信任、依赖和满足感。

C. 高于一般水平的售价。

D. 是企业的文化和价值观。

E. 对于消费者来说是一种优先购买的选择。

(6)企业采取了那些措施来保持以上这些优势(护城河)不被侵蚀?

1.5 成长性

成长性侧重未来的成长,而不是过去,要从天花板理论着眼看远景。成长性需要定性、而无法精确地定量分析。对于新兴行业来说,历史数据的参考意义不大。而对于成熟行业来说,较长时间的历史数据(最好涵盖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能够提供一些线索,作为参考还是很有必要的。

收入是利润的先行指标。

A. 收入增长情况

B. 主营业务的变化

C. 主要客户销售额分析

D. 主要竞争对手比较

毛利率水平体现了企业的竞争力。

A. 毛利率水平

B. 成本构成

净利润的水份

A. 经营性利润(剔除投资收益、公允值变动收益以及营业外收益后的利润)

B. 真实的净利润(经营性利润-所得税)

收入与利润的含金量

A. 现金收入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入)

B. 经营现金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收入)

C. 自由现金Free Cash Flow(自由现金=运营现金流-资本支出)

D. 自由现金/企业价值(FCF/EV,企业价值=市值+有息债务)

注:自由现金和企业价值的计算方式可参考智库百科。

1.6 回报率水平

(1)ROE(股东权益回报率,或净资产收益率)

(2)ROA(总资产回报率)

(3)ROIC(投入资本回报率)

注:以上三个回报率指标的计算方法参考智库百科或相关教科书。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过程中须对涉及净利润和净资产的项目进行拆解,获取属于经营活动的真实数值。净利润的拆解见上一节“真实的净利润”,净资产的拆解分析中必须剔除资产项中与企业经营活动无关的内容。

(4)杜邦法

(5)波特五力法

(6)SWOT法

1.7 安全性:关键是现金流与现金储备。

资产结构

A. 现金资产,资产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比重,代表了企业的现金储备。

B. 可转换现金资产,包括金融资产、交易性资产和投资性资产等等。

C. 经营性资产

负债结构

A. 有息负债

B. 无息负债

运营资本与资本流转

A. 应收账款与主要欠款方

B. 存货构成

C. 资本流转情况,即:本期运营资本变动与上一期运营资本变动的差值。

运营资本变动=(预收+应付)-(应收+预付+存货)

D. 用别人的钱赚钱。具体来说就是企业的运营资本变动为正值,即:(预收+应付)>(应收

+预付+存货),上游客户的应付款与下游客户的预收款相当于一笔无息贷款,满足了企业正常运作所需的流动资本。这是一种比较特别的商业模式,如:苏宁电器和国美电器。这种商业模式显示出企业在市场中的强势地位。

E. 信用。这里的信用是指票据信用。票据是一种信用融资,企业的应收票据是对下游客户的信用,应付票据体现了上游客户给予企业的信用。票据信用反映了企业与上下游合作方之间的关系和地位,也是一种商业模式。

现金流是评估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指标,因为利润可以被粉饰,其结果的水分较多。经营现金流持续为正的企业具备研发和投资实力。大致可分为几种情况:

A. 现金增加值和经营现金流都是正值--------企业很安全。

B. 现金增加值为正或者相抵,经营现金流为负值。表明筹资、发债或者银行借款的现金流入抵消经营现金支出。企业还算稳健。须结合利率水平评估企业有可能存在的财务风险。

C. 现金增加值和经营现金流为都为负值,表明公司存在财务问题。当然对于家公司的判断要看其发展趋势,要看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壁垒。比如Facebook。如果是传统型企业还是规避为好。

D. 现金增加值为负值,但经营现金流为正值。说明企业有投资、研发或者还债支出。这种情况须具体分析。重点要判断消耗现金的主因是哪一部分(投资还是筹资)。最不理想的状况是现金仅仅用于还债,投资价值不大。

第二部分:估值

2.1 企业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估值模式

(1)重资产型企业(如传统制造业),以净资产估值方式为主,盈利估值方式为辅。(2)轻资产型企业(如服务业),以盈利估值方式为主,净资产估值方式为辅。

(3)互联网企业,以用户数、点击数和市场份额为远景考量,以市销率为主。

(4)新兴行业和高科技企业,以市场份额为远景考量,以市销率为主。

2.2 市值与企业价值

(1)无论使用哪一种估值方法,市值都是一种最有效的参照物。

(2)市值=股价*总股份数,市值的意义不等同于股价的含义。

市值被看做是市场投资者对企业价值的认可,侧重于相对的“量级”而非绝对值的高低。国际市场上通常以100亿美元市值作为优秀的成熟大型企业的量级标准,500亿美元市值则是一个国际化超大型企业的量级标准,而千亿市值则象征着企业至高无上的地位。市值的意义在于量级比较,而非绝对值。

(3)市值比较。

A. 既然市值体现的是企业的量级,那么同类企业的量级对比就非常具有市场意义。例如:同样是影视制作与发行企业,国内华谊兄弟市值419亿人民币,折合约68亿美元,而美国梦工厂(DWA)市值25亿美元。另外,华谊兄弟2012年收入为13亿人民币(2.12亿美元),同期梦工厂收入为2.13亿美元。这两家公司的收入在一个量级上,而市值量级却不在一个水平上。由此推测,华谊兄弟可能被严重高估。当然,高估值体现了市场预期定价,高估低估不构成买卖依据,但这是一个警示信号。精明的投资者可以采取对冲套利策略。

B. 常见的市值比较参照物:

(a)同股同权的跨市场比价,同一家公司在不同市场上的市值比较。如:AH股比价。(b)同类企业市值比价,主营业务基本相同的企业比较。如三一重工与中联重科比较。(c)相似业务企业市值比价,主营业务有部分相同,须将业务拆分后做同类比较。如上海家化与联合利华比较。

(4)企业价值(EV, Enterprise Value)。企业价值=市值+净负债。EV的绝对值参考意义不大,它通常与盈利指标组合,用来反映企业盈利、净负债与市值之间的关系。如:EBITDA/EV指标用来比较相近企业价值的企业的获利能力。

2.3 估值方法

(1)市值/净资产(P/B),市净率。

A. 考察净资产必须明确有无重大进出报表的项目。

B. 净资产要做剔除处理,以反映企业真实的经营性资产结构。市净率要在比较中才有意义,绝对值无意义。

C. 找出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的历史最低、最高和平均三档市净率区间。考察周期至少5年或一个完整经济周期。若是新上市企业,必须有至少3年的交易历史。

D. 找出同行业具有较长交易历史的企业做对比,明确三档市净率区间。

(2)市值/净利润(P/E),市盈率。

A. 考察净利润必须明确有无重大进出报表的项目。

B. 净利润要做剔除处理,以反映企业真实的净利润。市盈率要在比较中才有意义,绝对值无意义。

C. 找出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的历史最低最高和平均三档市盈率区间。考察周期至少5年或一个完整经济周期。若是新上市企业,必须有至少3年的交易历史。

D. 找出同行业具有较长交易历史的企业做对比,明确三档市盈率区间。

(3)市值/销售额(P/S),市销率。

A. 销售额须明确其主营构成,有无重大进出报表的项目。

B. 找出企业在相当长的时间段内的历史最低最高和平均三档市销率区间。考察周期至少5年或一个完整经济周期。若是新上市企业,必须有至少3年的交易历史。

C. 找出同行业具有较长交易历史的企业做对比,明确三档市销率区间。

(4)PEG,反映市盈率与净利润增长率之间的比值关系。PEG=市盈率/净利润增长率。通常认为,该比值=1表示估值合理,比值>1则说明高估,比值<1说明低估。这种方法在投资实践中仅作为市盈率的辅助指标,实战意义不大。

(5) 本杰明.格雷厄姆成长股估值公式。

价值=年收益*(8.5+预期年增长率*2),公式中的年收益为最近一年的收益,可以用每股收益TTM(最近十二个月的收益)代替,预期年增长率为未来3年的增长率。假设,某企业每股收益TTM为0.3,预期未来三年的增长率为15%,则公司股价=0.3*(8.5+15*2)=11.55元。该公式具有比较强的实战价值,计算结果须与其他估值指标结合,不可单独使用。

(6)还有一种常用的估值方法——利率估值法,见下文。

(7)以上方式均不可单独使用,至少应配合两种联合研判,其绝对值亦没有实战意义。估值的重点是比较,尤其是相似企业的比较,跨行业亦没有意义。

第三部分:安全边际

3.1 市场利率。

(1)利率水平体现了市场融资成本,也是衡量市场资金面的有效指标。

(2)利率双轨制。由于制度原因,我国的利率尚未完全市场化,因此存在官方利率和民间利率的并行存在的状况。官方利率(银行利率)并不能完全反应市场的真实融资成本和资金供需关系。

(3)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当前为3%),被认为是中短期无风险收益的参考标准,其倒数代表了当前市场静态市盈率,即:1/0.03=33.33。当股票市场综合市盈率低于此数值则表示投资于股票市场能够获得更高的收益。

(4)上海银行间拆放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简称Shibor)与国债回购利率(Repurchase rate),这两个利率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市场资金面的波动,具有较强的实战参考意义。因此这两个利率指标通常被视作短期无风险收益率的参考标准。他们的倒数反映了市场的动态市盈率范围。

(5)银行的理财产品收益率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市场无风险收益率的参考标准。

(6)上述各种市场利率的综合值,体现了市场整体资金的安全边际,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投资人的风险偏好。

3.2 利率估值法

(1)利率估值法,市场的安全边际。

“买入价格决定收益率”。收益率=收益/买入价格,把计算公式转换一下,买入价格=收益/收益率。这个方程式告诉投资人这样一个事实:假设一家公司的收益是每股0.3元,要获得相当于市场无风险收益的水平(假设为4%),那么,买入股票的价格必须低于7.5元(买入价格=0.3/0.04=7.5)。换而言之,当股价低于7.5元时,投资者就能够获得高于市场利率的收益。7.5元这个计算结果可以被认为是该股票的安全边际值。

(2)多重利率估值法。把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长期Shibor利率、国债回购利率、银行理财利率分别代入公式,便可得出一个相对合理的无风险收益率区间。这个区间代表了市场的安全边际范围,数值的高低直接影响投资者的资产配置策略,也间接地影响了市场整体资金的去向。

3.3 折扣与溢价。

估值须根据具体的行业和企业特性来确定,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还是格雷厄姆估值法或利率估值法,无论哪一种估值方法,根据“买入价格决定收益率”原理,买入价格越低,则未来收益率就越高。

(1)分档进出原则——不要企图做神仙。

没有人能够精确计算股票的价值,也没有人能买在绝对的低点,卖在绝对的高点。因此,适当放大安全边际和分档进出的原则是最有效的操作策略,可以做到既不错失机会,也不易深套。

(2)根据估值的分档进出策略(适合具有长期稳健财务特征的企业)。

举例来说,某企业长期最低市净率区间为1.2倍左右,激进者可以在1.5倍市净率时做分档买入计划,如:1.5倍、1.3倍、1.1倍、1倍、0.9倍……。分档放大安全边际的目的是“不错失,不深套”,具体的分档情况视情况而定。

与买入策略相反,假设某企业长期最高市盈率区间为20倍,可以从18倍市盈率(0.9倍溢价)开始设置分档卖出计划,如:0.9倍溢价、1.0倍溢价、1.1倍……

(3)根据“图形分析四项基本原则”进出策略。

大量,即单日成交量大于30日平均量2倍以上,能够从视觉上非常明显地分辨出“草地与大树的区别”,量越大、距当前交易日越近越有参考意义,出现大量之前的涨跌幅越大越有参考意义。大量不分阴阳(涨跌)。在跌势中(跌幅>30%),不出现大量不跟进,大量高点被突破即可试仓;

在涨势中(涨幅>30%),不出现大量不卖出,大量低点被突破即可减持;

缺口,即相邻两个交易日的最低价与最高价之间形成一个“未交易价格区间”。一般来说,缺口必补(市场不喜欢不劳而获)。但是我们必须要对缺口的原因作出判断:

1. 导致企业基本面发生质变的缺口(如资产重组),不会补;

2. 由于政策利好导致的缺口(如当年四万亿刺激),不会补;

3. 除上述两种情况外的缺口,绝大部分一定会补。

缺口的意义在于“目标”,缺口大小反应了潜在利好的强度,距离越近越有参考意义:

下跌过程中留下的下行缺口,将会成为未来上涨的目标,为兑现窗口;

上涨过程中留下的上行缺口,将会成为未来下跌的目标,为回补窗口;

密集成交区,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股价反复在一个狭窄的价格区间内波动,视觉上呈现出一个“平台形态”。平台的价格区间越小、时间跨度越长越有参考意义。

一个理想的密集成交区,应该具备以下两个特征:

第一:平台形成初期,大量成交往往会出现在平台上部区域,呈现出“高抛”特征;

第二:平台形成末期,大量成交往往会出现在平台下部区域,呈现出“低吸”特征;

1. 比较激进的做法:当出现上述第二种情况时,可以在符合大量突破的原则下进行试仓;

2. 比较稳妥的做法:股价突破平台最高价(高价需满足上述第一条特征)进行试仓。MACD背离,有底背离和顶背离两种主要形式,相关资料很多,这个不多说。

通用止赢/止损方法:依据什么原则进,就依据什么原则出;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图形分析不能滥用,更不可脱离基本面单独使用。脱离基本面的图形只是一些毫无意义的线条,这是一个原则问题。

4)简单的资金管理策略。

分档进出可以是等量进出,也可以是金字塔式买入、倒金字塔型卖出。从风险控制的角度上说,单一股票的持仓不应超过账户总资产的30%。

第四部分:底部与顶部

4.1 双击与双杀。

每股收益EPS体现了企业的盈利情况,市盈率P/E反映出投资人对企业盈利状况的预期,一个是现实,一个是愿景。戴维斯双击是指在市场低迷之时,在EPS和P/E相对低位并预计企业将出现盈利拐点之前买入股票,待其盈利好转。当商业景气回暖、企业EPS回升,并且伴随着市场预期好转P/E逐步走高。现实和愿景同步上升,能够为投资者享带来股价的倍乘效应,获得巨大的投资回报。

将上述情况反过来就是戴维斯双杀。戴维斯双击、双杀很难量化,往往在数据上体现出来之时,股价已经面目全非。因此,需要结合信息分析提前做出判断,这是难点,也最能检验投资者功力的部分。当然其中必然有迹可循。

4.2 好股不怕等三年。

对于一个优质的企业,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持续关注和等待,等待市场错配的机会。这种机会需要完美的、多方面的因素共振配合,包括市场综合因素、行业景气度和黑天鹅事件等等。对于稳健的投资者而言,戴维斯双击的机会是“千载难逢”的,至少是数年才有一次。一旦双击成功,股价将会上涨至少1倍以上,优质的领头羊企业有可能上涨数倍或数十倍!一旦错过双击买入的机会,股价也许就再也没有可能回到双击前的水平。做投资的乐趣就在于寻找这样的股票,享受复利!

4.3 主流偏见。

舆论是市场情绪的放大器,尤其是那些具有一定市场地位的大机构观点具有翻云覆雨的巨大力量,其影响甚至是灾难性的。这部分具有巨大市场影响力的舆论也被称之为“主流偏见”。主流偏见会引导市场共识,对主流偏见的方向性解读能力是成熟投资者的基本功。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认为:主导价格趋势的主要力量是主流偏见。主流偏见的根源是对基本面(事实)过于乐观或过于悲观的预期所致,其根基还是基本面。研究基本面是寻找价值的平衡点,只不过市场的钟摆从来不会在平衡点停下来,总是在其左右晃动——正是因为市场的钟摆效应,才为有准备的投资者提供了机会。

股票价值的根基是企业基本面,当主流偏见与基本面出现严重背离,市场的钟摆开始修正转向时,价格回归的强烈作用力会导致股价的极端形态。主流偏见既是市场钟摆的加速器,也会对其产生阻尼作用,最终导致转向。对于投资者而言,敏锐的方向感极其重要——钟摆与偏见的方向是否一致?

4.4 转向的迹象。

(1)有价值的信息:

A. 新闻舆论开始出现反向口吻;

B. 有没有更极端的情况出现;

C. 宏观环境和市场资金面发生变化;

D. 主流偏见的口气不再那么坚定,出现意见不合的情况;

(2)企业管理层开始行动:

A. 回购或抛售本公司股票;

B. 企业发展目标发生变更;

C. 领导者有利或不利的言论和举动;

(3) 财务数据验证:

A. 收入是利润的先行指标;

B. 收入的含金量变化;

C. 运营资本的变化;

(4) 市场数据验证:

A. 股价到达历史最低(高)估值区间;

B. 图形出现极端走势;

C. 成交量出现剧烈变化;

D. 融资融券出现剧烈变化;

公司分析框架

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概述 项目名称: 项目单位: 一、企业简介 1、目标企业得历史沿革,隶属关系,企业性质及制度;目前职工人数。 2、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各交通运输条件(铁、公路、码头与航空港口等),运输方式。 3、年设计及实际生产能力,运营状况。 4、产品种类,主导产品名称及产量。 5、能源供应条件(水、电、汽、气、冷冻等)配套情况。 6、主要原、辅、燃料得供应量及距离,费用情况。 7、产品质量状况及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得定位与知名度。 8、产品出口量、主要国家与国外市场份额。

二、项目概要 三、简要分析结论 第二部分团队与管理 一、董事长、法人代表 二、原有股东情况 三、主要管理人员 四、主要技术负责人员 五、员工与管理 管理及人力资源评价指标 1、内部调控就是否合理 2、管理组织体系就是否健全 3、管理层就是否稳定团结 4、管理层对市场拓展、技术开发得重视程度 5、有否科学得人才培训计划 6、各层面得执行情况

第三部分产品与技术 一、产品介绍 二、产品应用领域及性能特点 三、主要技术内容 四、技术先进性 五、产品技术指标 六、国内外技术发展状况 产品评价指标 1)产品就是否具有独特性,难以替代 2)产品得开发周期 3)产品得市场潜力 4)产品得产业化情况 5)产品结构就是否合理 6)产品得生产途径 技术评价指标 1)技术得专有性(技术来源) 2)技术得保密性(专利保护) 3)技术得领先性 技术开发 1)技术开发投入占总收入得比重2)技术开发体系与机构 3)技术储备情况

第四部分市场及竞争分析 一、市场需求 二、目前得市场状况 产品市场分布 三、产品应用市场前景分析 四、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五、产品市场竞争力分析 (1)产品质量竞争力分析 (2)生产成本竞争力分析 (3)产品技术竞争力分析 六、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1)国内主要竞争对手分析,列出前20名。做出竞争对手一览表。(2)国外竞争对手分析 (3)潜在竞争对手分析 (4)竞争对手融资情况、技术情况、资产规模情况 七、市场竞争状况分析 (1)市场垄断情况 (2)该行业就是否存在剩余生产能力,目前就是什么情形?(3)该行业转换成本高低 (4)该行业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 八、企业发展趋势与行业发展趋势比较 (1)技术发展趋势比较

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框架

课题研究方案的基本框架 一、问题的提出(目的意义) 这部分主要要说明研究课题的设想从何而来,即选题的来源和背景,研究要达到的目的以及历史和现实的意义。这是研究方案设计和研究过程的宗旨所在。问题的提出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选题论证,即课题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二)课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历史及现状的文献情况及情况综述。 (三)课题研究范围的界定等。 二、研究依据和假设 (一)研究依据:包括政策依据、法规依据、教育科学理论依据及研究对象的自身发展规律依据等。 (二)理论假设:即对事物因果关系所作的一种推测,也就是对通过什么达到什么的一种预测。假设在表述上有四个要点: 第一,明确。假设一般是陈述句或复合句,必须包含两个以上变量间关系的推测。 第二,新颖。反映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重点问题,具有现实针对性。 第三,合理。符合求真、求善的要求及教育科学的基本理论。 第四,可测。能通过明确的目标体系、具体的操作要求和科学的检测标准来验证。 三、研究对象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如前所述,研究对象的选择方式,一般可划分为总

体研究和抽样研究两大类:可根据课题的性质、要求、研究对象情况及研 究力量的可行性出发进行选择。对于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来说,多采用抽 样研究方式。抽样研究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能代表总体的样本进行研究,取 得能说明总体的足够可靠资料,准确地推断总体情况,从而认识总体的特 征或规律性。方案设计中要对抽样的原则和步骤加以说明。若是实验研究,则需对实验班与控制(对照)班的确定原则、方法加以说明。 (二)研究方法:主要指具体的研究方法、手段和工具。每一项课题 都要有相应的研究方法。一般可采用综合的方法、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 它方法为辅。这样有利于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可以得到可靠的结论。在方 案中应提出用这些方法起什么作用以及如何进行操作等等。 四、研究目标 指课题研究要达到的目标,主要是直接目标。目标要求明确、内涵和 外延清楚,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并能够检测。 五、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要通过研究内容来体现。研究内容是在理论假设和研究目标 的基础上,将研究思路具体化。通常是将研究变量分解成若干子课题,各 子课题为总课题服务,既各有侧重,又互相渗透,构成统一的整体。研究 内容的确定就是对教育中各种变量进行考察、探讨、测试、调查、实验, 以揭示其本质特征,揭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达到对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 律的认识。在研究内容的设计中,要确定变量的类别和性质,划定变量的 范围,说明变量的控制方法,并制定标志变量变化的标准(即指标)。对于实验研究,应对如何操纵自变量,如何检测因变量,如何控制无关变量

项目策划书基本框架

项目策划书基本框架 项目策划书的基本框架是包容策划所有内容的“容器”,它会因项目的不同而不同,但同一类项目会有一定的相似性。例如,工业项目策划主要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条件、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效益分析等;旅游项目策划主要包括市场分析与预测、商业模式评价、场址条件分析、工程工艺要求及方案选择、环境影响评价、劳动安全卫生消防、项目总投资估算、融资安排、财务预测及评价、社会效益评价等。从上述两种不同的项目来看,二者之间也存在许多共同之处。为了满足大多数项目策划的需要,总结出项目策划书撰写的大致框架。 1、策划目的介绍 此部分内容多集中在项目策划概述中,是项目策划的开始,属于整个策划的纲领性文字。主要包括以下三个部分,或视具体项目策划的要求而定。 第一,项目策划背景的介绍。包括项目发起人的一般情况、发展战略以及本项目对企业的作用介绍等;项目所在地的政治经济发展趋势,以及本项目的社会价值与现实意义介绍等。 第二,项目策划范围的介绍。包括项目自身的范围、项目策划的具体范围以及适用时间的介绍。 第三,项目策划目的的介绍。项目策划目的多种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制定项目发展的战略;二是制定项目的营销策略;三是制定项目管理的依据;四是通过上述几种策略的综合,体现项目发起人通过项目创造最大价值的要求。 2、政策依据介绍 有些项目策划,如,旅游项目、工业项目、农业项目以及能源项目等等,需要交代项目策划的政策依据。这些依据主要涉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地方政府的政策规定、特殊行规以及国家标准等。项目政策依据的主要内容也可放在项目策划书的前言或概述中以罗列的形式加以介绍。 3、环境分析 一般来说,环境分析主要用SWOT分析框架来阐述。由于不同的项目面临的环境不同,外部环境分析一般涉及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的介绍,内部环境则是对企业和项目的分析。其中宏观环境主要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自然、技术等。产业环境主要设计竞争对手、消费者、产品、价格、渠道、促销方式等。 企业分析需要考虑企业的实力、能力和资源的现状等。项目分析需要考虑项目的自身特点等。通过内外环境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的SWOT分析,从而找出在各种环境组合下的项目方案制定的依据。 与内外部环境分析相关联的还有项目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定位分析,内外环境分

案例分析基本的分析框架教学提纲

案例分析基本的分析 框架

基本的分析框架主要有: 1) Cost-Benefit 成本效益分析 比如一个饮料制造商考虑是否应该上一个订单自动处理系统?这时候就需要采用成本效益 分析。Cost of new automated orderprocessing system would involve: HW/SW devel opment cost, marketing to supportthe new program, customer service,而Benefitside的话,我们需要考虑new client business generated以及incremental business that could be drawn from existingcustomers。 2)Internal/External分析 比如我们的运输业客户最近的capacity utilization rate下降了。这时候我 们需要考虑内 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可能有:scheduling and routing system,sales effort, capacity management process出问题了,外部因素可能是整个行业都在面临产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或者是竞争对手采取了新的定价政策,把我们的顾客抢走了等等。 常用的案例分析框架有: 一.BusinessStrategy 1. 市场进入类 λ市场分析(市场趋势,市场规模,成熟 vs. 新兴,定价趋势,市场壁垒等) λ Competitor(Market share,strength/weakness) λ Consumer (Purchasing criteria,customer segment, profitability) λ Company/Capabilities λ Channel λ Cost λ市场细分很重要,niche market λ Business Model λ Regulation/Restriction 2. 行业分析类 λ市场(市场规模,市场细分,产品需求/趋势分析,客户需求) λ竞争(竞争对手的经济情况,产品差异化,市场整合度,产业集中度) λ顾客/供应商关系(谈判能力,替代者,评估垂直整合) λ进入/离开的障碍(评估公司进入/离开,对新加入者的反应,经济规模,预测学习曲线,研究政府调控) λ资金金融(主要金融资金来源,产业风险因素,可变成本/固定成本) 3. 新产品引入类 λ 4C (Customer, Competition, Cost,Capabilities) λ市场促销,分销渠道(渠道选择,库存,运输,仓储) λ STP分析和4P(Product, Price, Place, Promotion) 4.定价 λ Product/Service λ Customer (Purchasing criteria,Price sensitive or not) λ Competitor/Substitute λ Supply/Demand λ基于成本定价法 cost based

基本面分析框架介绍(DOC)

投资理念总结 清晰的买股逻辑:如果不能持有一个股票1年以上,就不要去碰它!!!(铁律)理念的介绍: 运用自下而上的分析方法,减少对宏观经济政策的预测,不受媒体情绪的影响干扰,保持思维独立和客观。交易以左侧为主,对“事件分析”多从事物的对立面思考,立足于企业的价值(价格)(主要是低于行业平均的估值:低PE,低PB,低PC,加上适度成长:年复合10%以上),不追市场热点(可考虑提前伏击热点),有足够的耐心等待合适的价格出现,不可贪胜,中长期持股(做好一年以上的持股周期)。先做好低估值,未来再将标的股往潜在的伟大公司拓展。控制股票的仓位,时刻提醒自己,在市场中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股市有句话: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才是师傅。我的任务是把“买”做好,把选股做好,把基本面分析再深入和详尽一些,把该考虑的问题以及未来可能会面临的抉择(最坏的情况)做一个预演,来坚定自己的持股信念!把“卖”交给时间和制定的规则。 一、选股标准,切记规避价值陷阱(低估值是由于市场因素和行业周期造成): 1)缓慢增长型个股:低PE<20倍;市值<100亿;分红率>2%;适度的利润增长率>10%;资产结构稳健。有点类似于彼得林奇的“沙漠之花”。 2)小市值(50亿以内)+新行业(互联网、软件、新材料、高端装备等)+低估值(动态PE<30倍)+安全边际; 安全边际主要来自合适的价格,其他的因素包括:董监高增持,定增(有大股东、核心高管、高知名度机构参与),员工持股(股权激励)等;当股价跌入安全区域后,再结合基本面进一步分析; 3)周期股:这是一块很大的市场,包括:有色、钢铁、煤炭、化工、地产、汽车制造等,周期股需要较好的基本面分析功底,把整个行业包括上下游的都有一个详细的理解和跟踪,但也蕴藏着较多的机会。由于周期股盈利的波动巨大,所以较难估值:可以采取的标准是:市值/max(5年内净利)<5倍,并且财务稳健。这一块要深入研究,还需要去充电,感兴趣的行业:化工、有色、汽车制造(包括零部件)。借用约翰内夫的一句话:除非从低估值中得到补偿,否则绝对不投周期股。其中也说明了周期性的难测,很多个股需要持股几年才能获得较好的回报。 4)大市值个股(市值>500亿),必须满足以下条件:PE<10倍;分红率>4%;过去3年平均扣非净利增长率>10%; 5)防御性企业:食品饮料和医药、医疗等非周期性行业,往往是长牛的出处地,标准静待完善。 6)10倍股的逻辑分析,需要去做一个专题分析。 组合持股数量不能过多,集中持股,重仓股限制在5只以内,单个股最大持股比例不超过20%,保证重仓股的安全边际;

战略管理分析框架

战略管理分析框架 经营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规划,主要是在符合和保证实现企业使命的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的事业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合理地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 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和连续的过程,下图显示了一个完整的战略管理过程。尽管在企业中有多种因素影响着战略管理的正规程度,但战略管理是直觉与分析的结合,即使是中小企业也能从这一分析流程中得到启发。

一、外部环境分析 企业的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与企业周围、影响企业经营活动及其发展的各种客观因素与力量的总体。企业的外部环境是错综复杂、变幻莫测的,外部环境分析就是通过收集和处理相关信息,明确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行业结构分析 在行业分析阶段,我们根据迈克尔﹒波特的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作为分析框架: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侃价能力、卖方侃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这五种力量决定着行业的竞争强度,也决定着行业的利润水平。 (A)现有竞争对手分析 1、信息收集 在进行竞争对手研究时,通常通过下面的渠道收集相关信息: ?研究竞争对手当地的报纸、行业报纸和期刊的公开报道 ?收集竞争对手领导层的公开讲话 ?收集专业机构的统计数据 ?接触竞争对手的广告机构、咨询机构等 ?进行一定范围的实地调查 ?接触竞争对手的营销渠道、供应商、顾客 ?收集竞争对手的公开报表 ?访问竞争对手的网站 2、竞争对手分析框架 在进行竞争对手分析时,我们通过对综合目标、企业假设、潜在能力和现行战略四个方面的研究,得到竞争对手的战略选择方向。其分析模式可以用下面的图示加以说明。 (1)综合目标研究: 我们主要通过收集的信息,分析下面几个命题,得到竞争对手综合目标的结论:?竞争对手的财务目标 这主要包括竞争对手在长期业绩与短期业绩、利润水平和收入增长、企业增 长与利润分配之间的权衡 ?组织结构及关键性决策的责任和权力分配 这揭示了竞争对手关于各职能领域的相对状态和协作情况,并且突出了战略 重点。

铁矿石的基本面分析框架

铁矿石的基本面分析框架 一、供给面: 世界铁矿石储量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亚、巴西、俄罗斯和中国,四国储量之和约占世界总储量的三分之二。 1、澳大利亚:大部分由力拓(RIO)和必和必拓(BHP)掌握。这两家公司合计产量约占澳大利亚总产量的80%。 2、巴西:淡水河谷(VALE)公司几乎垄断了巴西的铁矿石生产市场,其铁矿石产量占巴西全国总产量的80%左右。 3、俄罗斯:北方钢铁和新利佩茨克钢铁等控制了本国铁矿石市场份额的80%。 4、中国:我国铁矿石矿区较为分散,且呈现资源品质差,矿石类型复杂的特点,竞争力较弱。目前国内铁矿石平均品位不足30%。已探明储量辽宁位居榜首,占全国总量的24.08%,四川省排名第二。 其中澳大利亚和巴西是目前全球最大的铁矿石生产国,也是全球最大的铁矿石出口国。俄罗斯主要满足自身需求。中国则是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买家,号称全球"吸铁石"。 此外,供给面还需关注出口国关税政策、汇率变动(铁矿石属于大宗商品)、天气因素及运输费用(影响港口库存)等。 二、需求面: (一)终端需求层面 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关注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等政策因素影响。

2、房地产行业。关注国家房地产行业政策。 3、汽车等机械制造行业。 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因素。 (二)钢厂直接需求层面 重点关注钢厂因原料成本变动导致的利润空间变化、终端需求变化导致的增减产量计划调整等因素,这些因素主要影响钢厂开工率。此外,需求淡旺季影响、环保限产政策调整(钢铁属于两高一剩行业)以及今年疫情影响导致的被动减产、延迟复工等黑天鹅事件也是重点关注对象。 三、价格指数 1、中国铁矿石价格指数(CIOPI) 为准确反映中国铁矿石市场价格情况和变化趋势,为国内外钢铁企业、矿山企业和贸易企业对铁矿石价格走势的预判和分析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服务。 2、荷兰普氏指数 普式采集的价格为中国主要港口的铁矿石CFR现货价格,并将这些价格经过相关处理标准化为至中国青岛港口固定品位的参考价格。 3、环球钢讯(SBB)铁矿石价格指数 主要发布含铁62%和58%的铁精粉中国港口CFR进口价。 4、BIO指数 该指数以中国青岛港口的62%品位的铁精粉价格为基准,

公司基本面研究框架

公司基本面研究框架 第一部分:确定一家公司的“质地”(描绘一家公司的总体印象) 1.1 天花板 天花板是指企业或行业的产品(或服务)趋于饱和、达到或接近供大于求的状态。在进行投资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企业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并针对不同情况给出相应的投资策略。在判断上,既要重视行业前景,也必须关注企业素质。 (1)已经达到天花板的行业——极度饱和的行业(如钢铁行业)。投资机会来自于具有垄断经营能力的企业低成本兼并劣势企业,扩大市场份额,降低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边际成本,从而进一步构筑市场壁垒,获得产品的定价权。如果兼并不能做到边际成本下降就不能算是好的投资标的。比如,国企在行政推动下的兼并做大,并非按照市场定价原则进行,因此其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此类国企不具备投资价值。 那些在行业萧条期末端仍有良好现金流,极具竞争能力的企业在大量同类企业纷纷陷入困境之时极具潜在的投资价值。判断行业拐点或需求拐点是关键,重点关注那些大型企业的并购机会,如国内四大钢铁公司。 (2)产业升级创造新的需求,旧的天花板被解构,新的天花板尚未或正在形成。如汽车行业和通讯行业。这些行业通常已经比较成熟,其投资机会在于技术创新带来新需求。“创新”——会打破原有的行业平衡,创造出新的需求。关注新旧势力的平衡关系,代表新技术、新生产力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其产品和服务将逐步取代甚至完全取代旧的产品,如特斯拉电动车(TSLA) 和苹果(AAPL) 的创新对各自行业的冲击。 (3)行业的天花板尚不明确的行业。这些行业要么处在新兴行业领域,需求正在形成,并且未来的市场容量难以估计,如新型节能材料;要么属于“快速消费”产品,如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延长人类寿命的医药产品和服务。这类行业历来都是伟大企业的摇篮,牛股层出不穷,要重点挖掘那些细分行业里具备领军地位的优秀企业——即:小行业里的大公司。 我们完全可以从公司和行业报道中,通过以上3点探讨深刻了解一家公司的行业地位和未来想象空间。重点是明确:1. 有没有天花板?;2. 面对天花板,企业都做了些什么? 1.2 商业模式 商业模式是指企业提供哪些产品或服务,企业用什么途径或手段向谁收费来赚取商业利润。比如,制造业通过为客户提供实用功能的产品获取利润。销售企业通过各种销售方式(直销,批发,网购等等商业模式)获取利润等等。 研究商业模式的意义在于:1. 是不是个好生意?2. 这样的生意能够持续多久?3. 如何阻止其他进入者?这三个问题分别对应: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和商业壁垒。商业模式,核心竞争力和壁垒三位一体构成公司未来投资价值:前者指企业的盈利模式,核心竞争力是指实现

上市公司分析框架

二OO人年二片 -?公司柢况二.行业研丸分析三?上市公SI业务和财务分析 £?报舍格丈

公司柢况 K公司发展简历 2、股本情况 3、实际控制人情况 4、婭营管理人情况 行业研究分析 行业研究的目的杲尊握行业发展演受的规律.廉测行业发用方旬-斗找投资机会.研究范?包括: 】?行业的生命周期定位: 2.彫响行业发展的外部因素.包括技水进步.政府政策.社会 t迁-人口鰭构.国外市场形响等; 3.行业€求分析; 4>行业供给分析?包括行业诜入豎圣.行业容量絳; 5> R利能力分析.包括供陷/需求对比关系.成本S 素?产fi 定价-国际审场竟爭年.

上市公司业务和财务分析 公司研究的主5内客: 公司发展历S 与S 姐改制过程; 产品结W 与主管收入构成; 在行业内的地位与带场占有率; 与同行业金业的枝心*争力比ft; 金业皆理水平与企业文化; 技术开发实力.投入与研兗戍果; 销智队伍建议与销售网络建设; 投资顶目进度与前景; 企业的发展A 略; 2、 3、 4. $■ 6、 7. 8A 9. 10.資本运営分析; 1K 财务分析- 研龙员帳^^^以下资料,从股票基本库中选择值存进一步探 琮的股累进入股累投资初选库: r 研龙员自己独i 分析上市公司公开披《信息.倚别是财 务报表:a 踪行业发展动向:比较同一行4:中#企业的竟 爭实力;关注行业政策变动;技术分析; 2?阅读证券公司以及其他晞充机构的分析报會?并与证养 公司圻究员充分沟通-

研究员从《垠投资初选库中选择有潜在投资机会的上市公司.谜疔深入仙致的调査和研究.S序如下: 1.硏究员对》股累投资初遥暉"中股累的有关资料进行案头分析; 2.衣经过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对上市公司进行调研,深入挖堀公司的投倂价值和 投资风险; 3.根据研宪分析的《求,对与该公司相关的上审公司.行业主管部门? 行* ?硏究 机构、供傲裔.硝售商等机构进行调研和拜访?进行第条度的研究; 4.5出全详尽的研S报ft,阐明股累的投《价值.投费风险、适含买入和奏出的时 机与价格; 5.向投密倂究联席会议说明建议列入?股某投?备选库?的理由; 6.对已列入“股S投资备选库'的股*出建议的研究员毎年至少要与上市公司的 isa*理人员进行访《?对公司发生的新情况与重大受化, 写出-公5]调研报吿",提出畏否将该股票剧除*股?投备选库?的书面总见? ■帝工件《帝; 4?够的虐#: 读上《公司期ftp. ■?养.■授.申&苇公齐?1??屛1?>任鼻公司输吳81$?再仔■牛怖: MC好 Miftt列出*?出的M?:出上《赴匐启关人貝《釣見11幷梅? 人H仗诵门: 咄补毎; ??生』逸住?曙址. 金團的植心力.有无逹入《?: ?划?松m瓦: 鞘frEMs与冃牛是&与1产tt力r做同!h ??层曲績力与??: 枚*套务乌81竟畀女工体的Alt M/Ata^: p土发展"!■nitA: 的公司说令<桂的公乩写出仝耳确克嫩4?

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有五个基本组成部分

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有五个基本组成部分:界定经济环境、设定行为假设、给出制度安排、选择均衡结果、以及进行评估比较。任何一个经济理论基本上都是由这五个部分组成的。对这五个部份的讨论自然会引申到如何按科学的研究方法将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且可以逐步深入地研究各种经济现象,发展出新的经济理论。这就是现代经济学中通常所采用的一些基本研究方法。它包括提供研究平台,建立参照系,给出度量标尺,提供分析工具. 1、研究平台、参照系和度量标尺 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首先提供各种层次和方面的基本研究平台、建立“参照系” ,从而给出度量均衡结果和制定安排的优劣度量标尺。提供研究平台和建立参照系对任何学科的建立和发展都极为重要,经济学也不例外。提供研究平台和建立参照系有利于:(1) 简化问题,抓住问题特征;(2) 建立评估理论模型和理解现实的标尺,以及(3) 理论创新。 研究平台:现代经济学中的研究平台是由一些基本的经济理论或原理组成,它们为更深入的分析打下了基础。现代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类似于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即先将问题简化,再抓住问题的核心部分。当有众多因素形成某种经济现象时,我们需要弄清每个因素的影响程度。这可以通过假定其它因素不变,研究其中某个因素对经济现象的影响来做到。现代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是现代微观经济学,而微观经济学中最基础的理论是个人选择理论---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它们是现代经济学中最基本的研究平台或奠基石。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现代经济学教科书基本上都是从讨论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着手的。它们为个人作为消费者和厂商如何作出选择给出了基本的理论,并且为更深入地研究个人选择问题提供了最基本的研究平台。一般来说,个人的均衡选择不仅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而且也依赖于其他人的选择。为了研究清楚个人的选择问题,首先要弄清楚个人选择在不受他人影响时是如何作出决策的。现代微观经济学中标准的消费者理论与厂商理论就是按照这样的研究方法得到的。在这些理论模型中,经济人被假定处于完全竞争的市场制度安排中。这样,每人都把价格作为参数给定,个人选择不受他人选择影响,并且每个人的效用或收益只依赖于自己的选择,而不依赖于他人的选择。于是消费者的决策就是在给定价格参数和收入的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效用,从而个人的最优选择是价格和收入的函数而不是其他人选择的函数。通过完全竞争市场制度安排假设及没有消费外在性假设,可使得我们先考虑最简单的个人选择问题,而先不需要考虑自己的选择对别人的影响,也不考虑别人的选择对自己的选择的影响。厂商理论也是从研究完全竞争市场下的企业是如何做出权衡取舍开始的。 刚开始学现代经济学的人往往会对这种研究方法感到不解,认为这种简单情况离现实太远,理论中的假设和现实太不相吻合,从而认为现代经济学理论没有什么用。其实,这样的批评表明这些人对科学的研究方法还没有什么理解。这种将问题简化或理想化的研究方法为更深入的研究建立了一个最基本的研究平台。这就像物理学科一样,为了研究一个问题,先抓住最本质的东西,从最简单的情况研究着手,然后再逐步深入,考虑更一般和更复杂的情况。标准的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就是按这个思路进行的,先研究最简单情况下的个人选择问题,以此建立一个研究个人选择的基本研究平台。从这个平台出发,人们可以考虑经济人之间相互影响这个更一般情况下的选择问题:个人效用或利润不仅依赖于他自己的选择,也依赖于他人的选择,从而个人的均衡结果是他人选择的函数。微观经济学中关于垄断、寡头、垄断竞争等市场结构的理论就是在更一般情况下---厂商间相互影响下---所给出的理论。为了研究经济人相互影响决策这更一般情况下的选择问题,经济学家同时也发展出博弈论这一有力的分析工具。 一般均衡理论是基于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之上,属于更高一层次的研究平台。消费者理论和厂商理论为研究在各种情况下的个人选择问题提供了基本的研究平台,一般均衡理论则为研究在各种情况下所有商品的市场互动,如何达到市场均衡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研究平台。例如,前面谈到的宏观经济学中大多数学派就是在一般均衡理论这个平台上展开的,用市场一般均衡来分析市场和研究宏观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关系和变化规律。 最近30年发展起来的机制设计理论又是更高一层次的研究平台,它为研究、设计和比较各种经济制度安排或经济机制(无论是公有制,私有制,还是混合所有制)提供了一个研究平台,它可以用来研究和证明完全竞争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和利用信息方面的最优性及唯一性。完全竞争的市场制度安排不仅导致了资源的

案例分析基本的分析框架

基本的分析框架主要有: 1)Cost-Be nefit 成本效益分析 比如一个饮料制造商考虑是否应该上一个订单自动处理系统?这时候就需要采用成本效 益 分析。Cost of new automated orderprocessing system would involve: HW/SW devel opment cost, marketing to supportthe new program, customer service ,而Benefitside 的话,我们需要考虑new clie nt bus in ess gen erated 以及in creme ntal bus in ess that could be draw n from exist in gcustomers 。 2) 1 nternal/External 分析 比如我们的运输业客户最近的capacity utilization rate 下降了。这时候我们需要考虑内 夕卜部因素,内部因素可能有:scheduli ng and routi ng system,sales effort, capacity management process出问题了,外部因素可能是整个行业都在面临产能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或者是竞争对手采取了新的定价政策,把我们的顾客抢走了等等。 常用的案例分析框架有: 一.Bus in essStrategy 1. 市场进入类 入市场分析(市场趋势,市场规模,成熟vs.新兴,定价趋势,市场壁垒等) 九Competitor(Market share,stre ngth/weak ness) 九Con sumer (Purchas ing criteria,customer segme nt, profitability) 九Compa ny/Capabilities 丸Cha nnel 九Cost 九市场细分很重要,n iche market 九Busin ess Model 九Regulati on/Restrict ion 2?行业分析类 九市场(市场规模,市场细分,产品需求/趋势分析,客户需求) 入竞争(竞争对手的经济情况,产品差异化,市场整合度,产业集中度) 九顾客/供应商关系(谈判能力,替代者,评估垂直整合) 九进入/离开的障碍(评估公司进入/离开,对新加入者的反应,经济规模,预测学习曲线,研究政府调控) 几资金金融(主要金融资金来源,产业风险因素,可变成本/固定成本) 3. 新产品引入类 九4C (Customer, Competiti on, Cost,Capabilities) 九市场促销,分销渠道(渠道选择,库存,运输,仓储) 九STP 分析和4P(Product, Price, Place, Promotion) 4. 定价 九Product/Service 丸Customer (Purchasing criteria,Price sensitive or not) 九Competitor/Substitute 九Supply/Dema nd 九基于成本定价法cost based

企业公司战略管理分析框架

企业公司战略管理分析框架【本文为Word版,可修改编辑!】

战略管理分析框架 经营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变化、严峻挑战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规划,主要是在符合和保证实现企业使命的条件下,在充分利用环境中存在的各种机会和创造新机会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同环境的关系,规定企业从事的事业范围、成长方向和竞争对策,合理地调整企业结构和分配企业的全部资源。 战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和连续的过程,下图显示了一个完整的战略管理过程。尽管在企业中有多种因素影响着战略管理的正规程度,但战略管理是直觉与分析的结合,即使是中小企业也能从这一分析流程中得到启发。

一、外部环境分析 企业的外部环境,是指存在与企业周围、影响企业经营活动及其发展的各种客观因素与力量的总体。企业的外部环境是错综复杂、变幻莫测的,外部环境分析就是通过收集和处理相关信息,明确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一)行业结构分析 在行业分析阶段,我们根据迈克尔﹒波特的行业竞争的五种力量作为分析框架: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侃价能力、卖方侃价能力和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这五种力量决定着行业的竞争强度,也决定着行业的利润水平。 (A)现有竞争对手分析 1、信息收集 在进行竞争对手研究时,通常通过下面的渠道收集相关信息: ?研究竞争对手当地的报纸、行业报纸和期刊的公开报道 ?收集竞争对手领导层的公开讲话 ?收集专业机构的统计数据 ?接触竞争对手的广告机构、咨询机构等 ?进行一定范围的实地调查 ?接触竞争对手的营销渠道、供应商、顾客 ?收集竞争对手的公开报表 ?访问竞争对手的网站 2、竞争对手分析框架 在进行竞争对手分析时,我们通过对综合目标、企业假设、潜在能力和现行战略四个方面的研究,得到竞争对手的战略选择方向。其分析模式可以用下面的图示加以说明。 (1)综合目标研究: 我们主要通过收集的信息,分析下面几个命题,得到竞争对手综合目标的结论:?竞争对手的财务目标 这主要包括竞争对手在长期业绩与短期业绩、利润水平和收入增长、企业增 长与利润分配之间的权衡 ?组织结构及关键性决策的责任和权力分配 这揭示了竞争对手关于各职能领域的相对状态和协作情况,并且突出了战略 重点。

研究思路及框架--开题报告

三、研究的思路、论文框架 本文采取文献研究、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计量研究等研究方法,紧紧围绕“宁波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这一主题展开,在研究国内外关于这方面的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在一个开放经济中宁波对外贸易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并结合近几年的统计数据,对宁波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指出在对外贸易促进宁波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本文的初步研究框架拟定如下: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相关文献回顾 1.3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 论文结构和篇章安排 2 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理论分析 2.1 基本概念 2.2 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理论依据 2.2.1比较优势理论 2.2.2生命周期理论 2.2.3雁形理论 2.2.4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2.3 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作用机理 2.3.1通过进口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3.2通过出口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2.3.3对外贸易与产业结构升级的相互作用 3 宁波产业结构现状 3.1 宁波产业结构的演变 3.2 宁波产业结构的特点 3.3 宁波各个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4 宁波对外贸易现状 4.1 对外贸易规模分析 4.2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分析 4.3 对外贸易方式分析 4.4 对外贸易主体分析 4.5 对外贸易地理方向分析 5 宁波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宁波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影响的实证模型 5.2 实证结果分析 5.3 宁波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升级作用中存在的问题 6 结论及对策建议 6.1 结论 6.2 对策建议

课题框架基本结构

课题框架基本结构: 课题框架是完成课题的一个计划书,也是课题的具体实施的一个策划书,完成课题框架实际上已经在头脑里基本上完成了课题任务,但是课题的确还是处于计划阶段,因为从决策研究的角度来说,课题框架刚好处于决策过程的开始阶段,还需要整个决策体系的逐渐展开。 课题背景 是研究课题的背景。主要背景有 1、中国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故城县域经济处于一个关键位置,经历前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故城经济取得辉煌成绩,有了一大批有影响的企业。 但是故城县域经济实力不强,发展潜力很大;广大非公有制企业在撑起故城经济半边天的同时自身问题复杂多样,企业急需有可以参考的,既有理论指导意义,更有实践模型作用的企业建设指导。 2、中国进入二十一世纪,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比较有名望,但是企业创新能力不强,在世界资本链条中的地位和盈利能力都比较地,和中国的大国地位不符合,故城县域经济受世界和国内经济环境影响,要求我们必须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要求,尤其在世界经济萧条,国内经济发展矛盾比较复杂的情况下如何打造具有竞争力,生命力,创新力的企业,对于企业文化模型建设的要求显得越来越紧迫 3世界理论领域的研究和国内企业研究都发现,企业长期发展和企业长盛不衰的一个核心灵魂就是企业文化的构建;从中国自己发展也可以看到作为国家的历史来看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国家历经磨难而不倒一个关键要素就是文化的长盛不衰,文化的根深蒂固 课题目的 是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我们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很明确 我们的课题主要围绕私营企业经营发展生命力薄弱难题,从文化建设的大背景出发,从企业制度文化,企业价值文化体系,企业产品文化入手,分析我省企业文化建设的经验、问题和对策;当然课题组主要是立足衡水地区依托故城县企业群体并以周边典型企业经验为重要参考。 从调查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表现和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利用十八大文化建设理论为主要理论支撑点,以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为主要落脚点,找到非公有制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矛盾和主要经验,提出行之有效的企业文化建设建议方案,直接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和助力政府管理部门的行政管理实施。 课题意意(创新性和实践性) 本课题重点不是讨论非公有制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而是从企业发展角度强调文化建设的实际作用,相对于分析和解读性的课题,我们的创新价值在于实践意义。实际价值在于,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找出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确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文化建设方案。 课题主题

公司研究分析框架

丹华原创:研究猿必备的公司分析思维框架 作者:丹华 更新前言:根据大家的批驳和讨论,特地提醒几点。第一,这 是行业研究员总结出来的东西,所以对覆盖全市场的投资者来 说未免“臭长臭长”,没关系,关注2-6这五个要点就行,具体做 到什么程度完全up to you,依精力、财力和偏好程度而定。工 具都是拿来用的,不是束之高阁的。第二,基本是发散性思 路,个人可自行修剪,不必太拘泥。第三,别骂了,哥胆子小 脸皮薄,况且浪费时间,赶紧找好票吧, 文章(如果能够称其为文章的话)是个人在长期的行业研究工作中点滴积累和修正而成的阶段性成果。目的有两点,我强 烈赞同投研界的一个说法并且深有体会:有框架比没框架要 好。第二,借此也想为辛劳的研究猿(媛)们正名,研究是个 无底洞,研究是很复杂的,任何号称“投资很简单”的人,要么是 早就经历了前期复杂的过程,成功实现了化繁为简,要么就是 被投资大师洗脑后陷入无可救药的教条主义,认为只要依赖若 干教条式的所谓常识就能够化腐朽为神奇。教条和常识往往是 在事后才被证明是正确的。就像我们常常经历的那样,在止损 和净值回撤之后不停反思,反思,反思,最后变成了一个伟大 的哲学家和蹩脚的投资者。我们需要直面我们认知和预测能力 的固有局限,直面投资的复杂性。 基于一个基础的思维框架,我们可以在其上挂上更多有效的武器和视角,帮助我们系统思考,认识复杂性,帮助我们区分 真相和幻觉,区分真正的聪明和肤浅的事后诸葛亮。文章内容 松散,读者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认知体系,随意删减添加, 为我所用。欢迎与作者(微信号:danhua80)交流。转载请注 明作者:丹华。 1公司研究基本要素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xx 笔者以为,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具有非常的普遍性、高度的规范性和逻辑的一致性。并且,由于相对其他学科,经济学与经济社会更休戚相关,甚至会影响到经济政策的制定,因而非常有必要正本清源,讨论清楚。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是无地域和国家界限的,并不存在独立于他国的经济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现代经济学的某些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分析框架可以用来研究任何经济环境和经济制度安排下的各种经济问题,研究特定地区在特定时间内的经济行为和现象。几乎所有的经济现象和问题都可以通过下面要介绍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来进行研究和比较,从而中国实际经济环境下的各种经济问题也可通过现代经济学的分析框架来研究。事实上,这正是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的威力和魅力所在: 它的精髓是要人们在做研究时必须考虑到,并界定清楚某时某地具体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环境条件。现代经济学不仅可以用来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风俗和文化的人类行为(无论自私自利与否)下的经济问题和现象,它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甚至也可用于研究其他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决策。事实证明: 由于现代经济学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的一般性和规范性,在过去20年,现代经济学的许多分析方法和理论已被延伸到政治学、社会学、人文学科等学科。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 现代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框架和研究方法具有高度的规范性和一致性。它首先给出想要研究的问题,或想要解释的某种经济现象,即经济学家首先需要确定研究目标,然后试图回答所要研究或所要解释的问题。比如,下列问题是现代经济学直到现在仍在试图研究或回答的一些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经济周期和经济衰退?面对经济周期和经济衰退,政府应采用什么样的宏观经济政策?为什么一些国家非常富裕,同时另外一些国家却非常贫

上市公司投资分析报告参考框架

上市公司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参考框架 一、公司背景及简介 1、成立时间、创立者、性质、主营业务、所属行业、注册地; 2、所有权结构、公司结构、主管单位; 3、公司重大事件(如重组、并购、业务转型等)。 二、公司所属行业特征分析 1、产业结构: ①该行业中厂商的大致数目及分布; ②产业集中度:该行业中前几位的厂商所占的市场份额、市场占有率的具体数据(一般衡量指标为四厂商集中度或八厂商集中度); ③进入壁垒和退出成本:具体需要何种条件才能进入,如资金量、技术要求、人力成本、国家相关政策等,以及厂商退出该行业需花费的成本和转型成本等。 2、产业增长趋势: ①年增长率(销售收入、利润)、市场总容量等的历史数据; ②依据上述历史数据,及科技与市场发展的可能性,预测该行业未来的增长趋势; ③分析影响增长的原因:探讨技术、资金、人力成本、技术进步等因素是如何影响行业增长的,并比较各自的影响力。(应提供有关专家意见)。 3、产业竞争分析: ①行业内的竞争概况和竞争方式;

②对替代品和互补品的分析:替代品和互补品行业对该行业的影响、各自的优 劣势、未来趋势; ③影响该行业上升或者衰落的因素分析; ④分析加入WTO对整个行业的影响,及新条件下其优劣势所在。 4、相关产业分析: ①列出上下游行业的具体情况、与该行业的依赖情况、上下游行业的发展前 景,如可能,应作产业相关度分析; ②列出上下游行业的主要厂商及其简要情况。 5、劳动力需求分析: ①该行业对人才的主要要求,目前劳动力市场上的供需情况; ②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对行业发展的影响。 6、政府影响力分析: ①分析国家产业政策对行业发展起的作用(政府的引导倾向、各种优惠措施等); ②其它相关政策的影响:如环保政策、人才政策、对外开放政策等。 三、公司治理结构分析 1、股权结构分析:列出持股10%(必要时列出10%)以上的股东,有可能应找到最终持有人; 2、是否存在影响公司的少数股东,如存在分析该股东的最终持有人等情况,及其在资本市场上的操作历史; 3、“三会”的运行情况:如股东大会的参加情况、对议案的表决情况、董事会董事的出席情况、表决情况、监事会的工作情况及其效率;

一个很好地公司分析研究框架

看顶尖高手如何研究基本面 本文的初衷是帮助研究员提出一些结构性的研究要点,希望他们能够按图索骥、写出一些有实战价值的买方报告。同时也期望以此为投资辅助软件的开发者们提供一些专业理念方面的协助。 以前有位券商自营大佬跟老揭说过,投资股票,看基本面就不要看技术面,跌得太惨,只要公司基本面向好,就坚定拿着。看技术面就不要看基本面,一旦个股破位,立即砍仓。近代投资历史100年,基本面和技术面吵吵闹闹。每个流派的高手互相看不惯对方。以前,老揭经常介绍一些技术面的投资干货,而老揭目前也以技术面为主,消息面为辅,基本面老揭很少深入研究。但为了补短板,老揭认为有必要学习学习基本面分析的投资干货,小长假,与各位看官共享。文章有点长,请耐心读完。 本文是去年为招聘研究员时写的一个《买方研究报告纲要》,是我研究企业基本面时经常关注的一些要点。由于原文较长,本文对其作出了必要删减,保留一些纲领性的内容,希望对广大球友有益,也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请注意:本文仅代表我个人观点,而非教科书式的陈述,文中观点难免有所偏颇,请慎入。 第一部分:确定一家公司的“质地”(描绘一家公司的总体印象) 1.1 天花板 天花板是指企业或行业的产品(或服务)趋于饱和、达到或接近供大于求的状态。在进行投资之前,我们必须明确企业属于下列哪一种情况,并针对不同情况给出相应的投资策略。在判断上,既要重视行业前景,也必须关注企业素质。 1)已经达到天花板的行业——极度饱和的行业(如钢铁行业)。投资机会来自于具有垄断经营能力的企业低成本兼并劣势企业,扩大市场份额,降低产品生产和销售的边际成本,从而进一步构筑市场壁垒,获得产品的定价权。如果兼并不能做到边际成本下降就不能算是好的投资标的。比如,国企在行政推动下的兼并做大,并非按照市场定价原则进行,因此其政治意义大于经济意义,此类国企不具备投资价值。 那些在行业萧条期末端仍有良好现金流,极具竞争能力的企业在大量同类企业纷纷陷入困境之时极具潜在的投资价值。判断行业拐点或需求拐点是关键,重点关注那些大型企业的并购机会,如国内四大钢铁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