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作业设计(含解析)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作业设计(含解析)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作业设计(含解析)新人教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一、基础知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藉钻探,有如向地壳寻求宝藏。

..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他想吃尽、消化尽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文化史,jiǒnɡ jiǒnɡ目光,一直远射到有史以前。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宝藏.

锲.而不舍

jiǒnɡ jiǒnɡ目光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3)文中“弥高”的“弥”意思是。“锲而不舍”比喻。

二、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分)

2.(3分)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1)他要给我们________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2)一个又一个大的四方竹纸本子,写满了密密麻麻的小楷,如群蚁排衙。几年辛苦,________而成《唐诗杂论》的硕果。

(3)他又由唐诗转到楚辞。十年艰辛,一部《校补》________而出。

(4)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________了。

A.衰弱凝结蓦然一反既往

B.衰弱凝固赫然一如既往

C.衰微凝固蓦然一如既往

D.衰微凝结赫然一反既往

三、填空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3.文学常识填空。

(1)臧克家(1905﹣2004),诗人,代表作有诗集《》等。

(2)闻一多(1899﹣1946),诗人、、。代表作有诗集《》《》。

四、选择题(共1小题,每小题0分,满分0分)

4.对下列各句所用修辞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闻先生)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②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③“人家说了再做,我是做了再说。”“人家说了也不一定做,我是做了也不一定说。”

④杜甫晚年,疏懒得“一月不梳头”。闻先生也总是头发凌乱,他是无暇及此。

A.①排比②排比③引用④对比

B.①反复②比喻③对比④引用

C.①排比②比喻③对比④对比

D.①反复②排比③引用④引用

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

5.某班开展“走近闻一多”的主题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请用简洁的文字向同学介绍闻一多。

(2)根据《邓稼先》和本课内容拟写对联。

上联:唐诗杂论

下联:邓稼先两弹一星刻苦钻研

(3)陈洁同学为本次活动写了结束语。下面是结束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她修改。真正美丽的生命应该像闻一多先生那样,执着地追求着真善美。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不会莫名其妙地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A】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它也许会被无情地搁浅。【B】但是,生命之所以美丽,正在于它始终高扬着一个美丽的主题的原因:在生命的底蕴中,始终流动着人类对世界最纯粹的良知与渴望。【C】希望闻一多的精神在新时代里能够继续被发扬和继承。

①【A】处画线句子的方框内应填的标点符号是。

②【B】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③【C】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将“”和“”调换位置。

六、课内精读

6.阅读《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全文,回答下列问题。

(1)请从结构和内容上分析开头两段在文中作用。

(2)请理解下面句子的含义。

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3)文中“炯炯目光”“头发凌乱”都属于什么描写?作用是什么?

(4)闻一多先生作为学者和革命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请结合闻一多先生的一生,谈谈什

么样的人才是“有些人死了他还活着”的人。

七、拓展阅读

7.

闻一多先生上课

汪曾祺

①闻先生性格强烈坚毅。日寇南侵,清华、北大、南开合成临时大学,在长沙少驻,后改为

西南联合大学,将往云南。一部分师生组成步行团,闻先生参加步行,万里长征,他把胡子留了起来,声言:抗战不胜,誓不剃须。他的胡子只有下巴上有,是所谓“山羊胡子”,而上髭浓黑,近似“一”字。他的嘴唇稍薄微扁,目光灼灼。有一张闻先生的木刻像,回头侧身,口衔烟斗,用炽热而又严冷的目光审视着现实,很能表达闻先生的内心世界。

②联大到云南后,先在蒙自待了一年。闻先生还在专心治学,把自己整天关在图书馆里。图

书馆在楼上。那时不少教授爱起斋名,如朱自清先生的斋名叫“贤于博弈斋”,魏建功先生的书斋叫“学无不暇”,有一位教授戏赠闻先生一个斋主的名称:“何妨一下楼主人”。因为闻先生总不下楼。

③西南联大校舍安排停当,学校即迁至昆明。

④我在读西南联大时,闻先生先后开过三门课:楚辞、唐诗、古代神话。

⑤楚辞班人不多。闻先生点燃烟斗,打开笔记,开讲:“痛饮酒,熟读《离骚》,乃可以为

名士。”闻先生的笔记本很大,长一尺有半,宽近一尺,是写在特制的毛边纸稿纸上的。

字是正楷,字体略长,一笔不苟。他写字有一特点,是爱用秃笔。别人用过的废笔,他都收集起来,秃笔写篆楷蝇头小字,真是一个功夫。我跟闻先生读一年楚辞,真读懂的只有两句“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⑥闻先生教古代神话,非常“叫座

..”。不单是中文系的、文学院的学生来听讲,连理学院的、工学院的同学也来听。工学院在拓东路,文学院在大西门,听一堂课得穿过整整一座昆明城。闻先生讲课“图文并茂”。他用整张的毛边纸墨画出伏羲、女娲的各种画像,用按钉钉在黑板上,口讲指画,有声有色,条理严密,文采斐然,高低抑扬,引人入胜。

闻先生是一个好演员。伏羲女娲,本来是相当枯燥的课题,但听闻先生讲课让人感到一种美,思想的美,逻辑的美,才华的美。听这样的课,穿一座城,也值得。

⑦能够像闻先生那样讲唐诗的,并世无第二人。他也讲初唐四杰、大历十才子、《河岳英灵

集》,但是讲得最多,也讲得最好的,是晚唐。他把晚唐诗和后期印象派的画联系起来。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语文72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共33分)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浩miǎo() chán()娟 chóu()怅 huì()萃 安tián( ) xī( )利自xǔ( ) 时máo( ) 2.补全下面成语。(5分) 记忆()新走()无路可歌可()咬文()字罪()祸首 心旷神()陈词()调()雀无声谈笑风()我动于() 3.请仿照下面句子,再写出两种幸福的情景来。(2分) 例句:在开满鲜花的小道上,一群群活蹦乱跳的少年追逐嬉戏是幸福的;在铺满黄叶的公园里,一对对银发夫妇相携漫步也是幸福的。 仿 句: ,; 4.下列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 、老师要进行班委改革,一时间,班内沸沸扬扬。 B、经他一分析,我茅塞顿开,终于想通了这个问题。 C、他摆出了不屈不挠的架势。 D、他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这次又一鸣惊人。 5.仔细观察下面中国节水标志图,按要求做题。(共6分) (1)请你从画面中选择最感兴趣的一点,用精练语言说明设计寓意。(3分) (2)请给这幅图配一个宣传语,注意语言生动、形象。(不超过20个字。)(3分) 6.《汤姆·索亚历险记》名著阅读题。 (共6分) (1)汤姆是个聪明爱动的孩子,在他身上集中体现了智慧、计谋、正义、勇敢乃至领导等诸多才能。他是一个多重角色的集合,他【】 A、足智多谋,没有同情心。 B、对现实环境持赞同态度

C、一心要冲出桎梏,过行侠仗义的生活。 D、安于现状,逆来顺受。 (2)小说塑造的汤姆·索亚是个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在姨妈眼里,他是个【】 A、顽童,调皮捣蛋 B、足智多谋的人 C、一心要冲出桎梏的绿林好汉 D、有理想有抱负的形象。 (3)汤姆和去坟地“试验”用死猫治疣子的方法时,意外地遇上了一场谋杀案——去盗尸三个人发生争执,一怒之下,【】把大夫杀了。 A、印第安人乔 B、哈克 C、酒鬼波特 D、罗宾逊 (4)《汤姆?索亚历险记》这部长篇小说是【】所有作品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也是拥有最广泛读者的作品之一。 A、莫泊桑 B、马克?吐温 C、哈克贝恩 D、契诃夫 (5)小说的时代在【】,写的虽是圣彼得堡小镇,但该镇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当时美国社会的缩影。 A、南北战争前 B、南北战争前 C、跨越南北战争前后 (6)故事发生在19世纪上半叶【】畔的一个普通小镇上。 A、伏尔加河 B、圣劳伦斯河 C、多瑙河 D、密西西比河 7.下面语段存在语病,请加以修改。( 2分) ①当我们在骑马越过崇山峻岭重岩叠嶂驶向阿根廷一侧的时候,在参天大树形成的绿色拱顶下碰上了一个障碍:②那是一棵大树的根,③它阻断了我们的去路,比我们的坐骑还高。 ④我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最后动用了斧子,得以通过。 (1)句子①用词语意重复,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句子④语气不连贯,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有关感恩的材料,完成下面各题。(共6分) 材料一:居里夫人作为有名的科学家,曾两次获得诺贝尔奖,但她在会上看见自己的小学老师,用一束鲜花表达她的感激之情;伟人毛泽东也同样在佳节送上对老师的一份深深感激。自古以来的伟人无不有着一颗感恩的心,感激不需要惊天动地,只需要你的一句问候,一声呼唤,一丝感慨。感恩是对他人的敬重。 材料二:感恩是有意义的。父母的付出远远比山高、比海深,而作为我们,只知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而似乎又有一条隔离带,让我们变得自私自利,忘记了曾经父母的付出,忘记了那一声声快乐,学会去感激别人是自己的一份良心,一份孝心。 (1)从上面两则材料中提取两个关键词:①②(2分) (2)每年1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四是感恩节。在感恩节到来前,为了加强子女与父母的沟通,班委会决定请家长与同学们一起座谈。(共4分) ①老师让每个学生给自己的代表家长在自己的座位上做一个感恩卡,题上自己感恩辞。要求语言生动,形象。(2分) ②在座谈会的准备过程中,你的好朋友说:“跟父母有什么好沟通的?他们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不是说我这个没做对,就是说我那个没做好。要我怎么跟他们沟通?座谈会我不想参加!”这时你会怎么劝你的好朋友?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2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24分)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和文章脉络结构,理解闻一多先生的人物形象。 2.学习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格。 【学习重点】抓住文章记叙的主要事件,把握人物形象。 【学习难点】学习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格。 【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先通过“走近闻一多”“理解闻一多”,由浅入深地理解闻一多先生的精神品质。 2.通过分组讨论的活动,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解决问题 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入——空山新语】(猜话游戏) PPT出示9班师生常说的话,让他们猜话语是出于谁。 师总结导入课题:一句话,就是一个故事,这些简单的具有个人特色的话语,将来会成为我们美好校园生活的回忆。平凡的我们尚且如此,那些为国家、为时代大声疾呼着的文人墨客、民主战士的话语,更值得我们去回味。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二、【读文准备——知识积累】 1.知人读文:作者臧克家和闻一多介绍。 2.识记生字词。 三、【初读感知——内容结构】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怎样的呢?分别用了哪些事来例证? 《唐诗杂论》起稿传单学者:做了再说《楚辞校补》革命家:说了就做大会演讲 (1—7)做了不说《古典新义》(8—18)言行一致参加游行 (PPT显示) 四、【研读人物——曲径通幽】 第一部分对闻先生的叙述中,有许多深刻、细致的描写,试用横线划出来,并加以分析,说说体现了他哪些品质?(提示:语言、肖像、细节……) 小组合作学法指引:1.朗读课文,自做批注。 2.小组交流,思想碰撞。 3.小组展示,评点总结(PPT显示) 师总结:同学都说得非常到位,从你们的回答中,我们可以总结到:作者主要运用语言、外貌、细节描写刻画闻一多先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潜心学术、不畏艰辛、默默无闻、硕果累累的学者。 五、【以读悟情——卧听风雨】

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120分/120分钟) 第I卷 一、语言积累及运用(12分) 1.指出下列加点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B)3分 A、蜕.变(tuì)饥.寒(jī)缀.连(zhuì)倔强.(jiàng) B、洗濯.(zhuó)玷.污(zhān)扒窃.(qia)诅.咒(zòu ) C、海天相吻.(wěn)碌.碌一生(lù)坚贞.(zhēn)庸.人(yōng) D、鬓.发(bìn)寂寥.(liáo)榆.杨(yú)当.心(dāng) 2.选出书写有误的一项(A)3分 A.洗濯玷污碌碌终生绝处逢身 B.稀疏雏形红灯绿酒回味无穷 C.嬉戏厄运心旷神怡异国他乡 D.固执懊恼猝然长逝问心无愧 3.选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C) 3分 A.为了避免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B.通过这次严肃的教育,使他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C.我们要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努力提高语文水平。 D.全体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班长的报告 4.下列诗句不构成比喻关系的一句是(C)3分 A、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B、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航。 C、理想是一种获得,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D、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 二、课内阅读理解(27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8-11题。(15分)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5、找出下列句中的没运用通假字的一项(D)3分 A、不亦说乎 B、诲女知之乎 C、是知也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课后练习及答案

2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01积累运用 1.给下列一段话中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他正向古代典jí(籍)钻探,有如向地壳.(qiào)寻求宝藏。仰之mí(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qiè)而不舍。 2.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 A.他潜心贯注 ....,心会神凝,成了“何妨一下楼”的主人。 B.全军将士气冲斗牛 ....,奋勇杀敌,冲出了重围,开辟了大别山根据地。 C.十八大以后,各地发扬愚公移山精神,不断完善充实提升,锲而不舍 ....地推进各项工作。 D.鲁迅以笔作刀枪,慷慨淋漓地揭露了辛亥革命的弊端。 (解析:“慷慨淋漓”形容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而“淋漓尽致”形容文章或说话表达得非常充分、透彻,或非常痛快。尽致,达到极点。“慷慨淋漓”用在这里表意有所欠缺,建议换成“淋漓尽致”。) 3.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C) A.仰之弥高,越高,攀得越起劲。钻之弥坚,越坚,钻得越锲而不舍。 B.深宵灯火是他的伴侣,因它大开光明之路:“漂白了的四壁”。 C.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D.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解析:A中第一个句号应为分号;B中冒号应为逗号;D顿号应为逗号。) 4.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真正美丽的生命应该像闻一多先生那样,执着地追求着真善美,①它不会趋炎附势地扭曲自己的形象,不会莫名奇妙地涂改自己灵动的线条。②有时,它也许会被冷酷地阻断;有时,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陈店镇育英学校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时间:120分钟分数:150分) 班级:姓名: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36分) 1、下面加点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4分) A、确凿.záo 菜畦. qí蟋蟀. shuài 缠.络chán B、觅.食mì竹筛. shāi 宿.儒 shù讪.笑 shàn C、嫉.妒 jì皂荚.树jiá锡箔. bó蝉蜕. tuì D、脑髓. suí鸡毛掸.子tǎn 东方朔. shuò木屐. jī 2、下面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4分) A、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觅食:寻找食物;消释:消除误会 B、宿儒:一种星宿的名称瞬息:形容极短的时间幽寂:幽僻寂静 C、方正:方法正确渊博:深而广讪笑:讥笑 D、倜傥:洒脱,不拘束相宜:适合同窗:同在一个学校学习的人 3、下面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4分) A、桑葚轻捷云霄来势凶凶 B、珊瑚懒惰书塾人声鼎沸 C、臃肿瞬息脊粱人迹罕至 D、倘若急燥徘徊牵连不断 4.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填入括号内 ( ) (4分) A.初升的旭日从东方冉冉升起。 B.谁能否认地球是绕太阳运行的呢? C.通过老师教育,使我有了新的认识。 D.正确的学习方法是决定学习成绩好坏的关键。 5.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 A.《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叶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B.《爸爸的花儿落了》作者林海音,台湾作家。本文以爸爸的花儿落了,喻指爱花的爸爸离开人世。 C.《丑小鸭》一文的作者是丹麦童话家安徒生的一篇著名童话,可以看作是作者的自传。“丑小鸭”已经成为人们经常使用的一个文学典故,成为激励身处逆境的人们不断进取追求美好生活的典型形象。 D.《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一诗的作者是普希金,法国诗人。他的创作对法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 二、阅读(54分) (一)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文段,回答9—14题。(23分)不必说________的菜畦,________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________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______,肥胖的黄蜂_____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______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考现代文阅读练习含答案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7题。(20分) 说和做(节选) ——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1)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2)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3)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4)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5)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6)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7)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8)在李公仆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9)他“说”了。说得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10)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公仆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11)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12)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13)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3.说说对下面句子的理解(6分) (1)“闻一多先生‘说’了”中“说”的意思是: (2)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青年听得到。这句话的意思是: (3)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意思是: 14.选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3分) 15.第(2)段“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中“这”指代什么?为什么说“情况迥乎不同,一反既往”?(3分) 16.选文(11)段中划横线句子用的表达方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4分) 17.为什么文章最后赞扬闻一多先生是“口的巨人”和“行的高标”?(4分) 答案: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40分)

七年级语文上同步字帖

七年级语文上同步字帖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

1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喧腾一瞬间2训诫耸立迂回凝视啜泣纳罕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3零落断续收敛宽恕卑微一丝不苟4终极迸溅繁密伫立凝望凝视伶仃稀零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蜂围蝶阵盘虬卧龙6饥寒离乱缀连运行倔强洗濯玷污怨恨扒窃诅咒浓阴海天相吻浪子回头碌碌终生绝处逢生可望不可即7贪婪堕落点缀冉冉苦熬雏形丰硕

稀疏累累低回沉甸甸眼巴巴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玲珑剔透具体而微多姿多彩不可磨灭回味无穷8慧心嬉戏风韵闲适禀告厄运行乞正色落难归属流落无忧无虑心旷神怡阴晴圆缺举世无双心痛如割险象迭生得失之患多愁善感天灾人祸突如其来异国他乡9执着鞭策盛名报酬奢望蹂躏呵责懊恼沉醉迷醉猝然长逝问心无愧11朗润酝酿卖弄宛转嘹亮黄晕烘托静

默舒活欣欣然繁花嫩叶呼朋引伴抖擞精神花枝招展12镶响晴温情安适肌肤秀气绿藻水藻贮蓄澄清空灵水墨画蓝汪汪13黛色灵秀贮满匍匐融融澹澹芊芊细草轻飞曼舞春华秋实春花秋月闲情逸致14丁丁幽谷肥硕栖息归泊寥阔枯涸清冽梦寐16奇幻远古骸骨乌有潜行裹藏葱茏幽雅叹服造物主海枯石烂日转星移17峰峦预兆轻盈匀称崩塌弥漫征兆一霎间姿态

万千变化无常18扰乱哀鸣狩猎哀号喧嚣喧腾喑哑沉寂静谧篡夺劫掠酷爱弱肉强食隐隐约约窸窣作响连续不断夜色苍茫更胜一筹惊慌失措开膛破肚津津有味断肢残腿毫不犹豫19观测指令合算海域畅谈神往里程碑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21筝秃蟹蕾堕丫杈寂寞憔悴肃杀诀别荡漾嫌恶笑柄可鄙什物惊惶瑟缩傲然虐杀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22抹攥逮树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人教版 【第1课在山的那一边】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痴chī 想诱yòu 惑喧xuān 腾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uàn)幻想(shùn)瞬间(níng)凝成 3.解词。 (1)隐秘:隐蔽,不外露。 (2)一瞬间:一眨眼之间。 4.诗中的“山”指的是困难、挫折,“海”指的是理想、信念。 二、重点句子 1.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2.--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来/一次次漫湿了我枯干的心灵。 三、文学常识 1.《在山的那边》的作者是王家新。 2.从表达方式和内容看,诗歌分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三种,《在山的那边》属于哲理诗。 【第2课走一步再走一步】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啜chuò 泣纳罕hǎn 峭qìao 壁目眩xuàn 颤chàn 抖闷mēn 热屡lǚ次。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训(jiè)诫瘦骨(lín xún)嶙峋 小心(yìyì)翼翼(sǒng)耸立 3.解词。 (1)纳罕:惊奇,诧异。 (2)啜泣:抽噎,抽抽搭搭地哭。 二、重点句子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点拨:本句是主旨句,含义深刻。) 三、文学常识 《走一步,再走一步》的作者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 【第3课生命生命】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擎天撼hàn 地糟蹋zāo tà庸碌lù 小憩qì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sāo)骚扰(gū)辜负 3.解词。 (1)擎天撼地:形容力量巨大。 (2)肃然起敬:由于受感动而产生恭敬和钦佩之情。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及答案

初一语文第二单元假期作业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分歧.(qí)瘫.痪(tān)树杈.(chà) 匿.笑(nì) B.粼.粼(lín) 诀.别(jué) 姊.妹(zí) 荫.蔽(yīn) C.一霎.(shà) 攲.斜(qī)沐.浴(mù) 脸颊.(xiá) D.捶.打(chuí) 菡萏 ..(hàn dàn) 徘徊.(huí) 絮.叨(xù) 2.找出下列各句中的错别字并改正。(4分) (1)她焦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2)回头忽然看见红莲旁边的一个大荷叶,慢慢地顷侧了来。() (3)这个下午和这个晚上,妈妈就要在各个房间游魂似的飘来飘去,抱怨说是中午没有休息的原故。() (4)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酒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分) A.他这次的考试成绩令老师喜出望外 ....。 B.他翻来覆去 ....地想,仍想不起来把钥匙放在哪儿了。 C.没人陪奶奶的时候,她就喜欢边做事边絮絮 ..。 ..叨叨 D.这次活动为了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其所 ....,所以有一小部分人对其不是很满意。 4.在下列句子中的方框内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4分) (1)“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 (2)。 (3)当你吃过中饭,那棵树的阴影落在你的头发与膝上时…… (4)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 5.下列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礼是由传统和习俗形成的行为规范。 B.传统文化培养了中国民众高尚文雅的气质和彬彬有礼的精神风貌。 C.重礼仪的民族,都是古代经济较为发达,衣食生活比较充足。 D.礼尚往来是中国古代社会家喻户晓的礼节,也是人们交往的准则。 6.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散步》《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分别是莫怀戚和史铁生。 B.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著名的诗人、作家、翻译家和儿童文学家。 C.泰戈尔是日本诗人、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D.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除编有《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7.仿写句子,使前后构成排比句。(3分) 亲情是树,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条根,让它吸收营养永葆青春; 亲情是(); 亲情是火,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根火柴,让它永不熄灭温暖四方。 8.综合性学习。(7分) 你所在班级正在开展“我爱我家”的主题班会,请你积极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某社区开展“温馨家庭”评比,准备给获奖家庭颁发匾额。下列作为匾额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妙手回春B.家和万事兴 C.博古通今D.举天地之正气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优质课教案

七年级语文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

臧克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识记、并运用文中生字词。 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以领悟文意。 (2)过程和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以及他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民主富强奋斗不息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 感知课文内容;品味重要语句,并从中分析闻一多先生的形象。 三.教学难点: 把握闻一多先生的高贵品质和革命精神。 四.教学方法: 教法上以教师引导为主,努力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在学法上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让学生相互合作,解决问题的同时不断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五.教学时间: 两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激趣: 穿插有关闻一多和臧克家的小故事引出闻一多和臧克家。 幻灯片播出闻一多先生的画像,让学生谈谈对画面上人物的印象,他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先说,老师补充)。根据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介绍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 ,著名诗人、学者、爱国民主战士。1899年生于湖北省浠水一个“世家望族,书香门第”。五四运动时在北京清华学校读书时即参加学生运动。1922年赴美国芝加哥美术学院学习,后来研究文学。1925年回国后,历任青岛大学、清华大学教授。1937年抗战开始,他在昆明西南联大任教。1943年后,因目睹蒋介石反动政府的腐败,奋然而起,积极参加反对独裁、争取民主的斗争。1945年7月15日被特务暗杀。 臧克家,诗人。1905年生于山东诸城。从小受家庭影响,喜欢古典诗词和民歌,并目睹农民的苦难生活,引起他深切的同情,这为他后来的诗歌创作,初步奠定了基础。1926年秋到武汉,投身于大革命的洪流。大革命失败后,受国民党当局迫害,四处逃亡。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1 948年由于国民党的迫害,逃亡香港。1949年3月回到解放后的北平,历任人民出版社编审、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等职。2000年1月获首届“中国诗人奖──终生成就奖”。2003年 获由国际诗人笔会颁发的“中国当代诗魂金奖”。 (二)整体感知课文。 1.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然后评议正音,释义。(多媒体显示) 衰微(shuāi) 赫然(hè) 锲而不舍(qiè) 兀兀穷年(wù) 沥尽心血(lì) 潜心贯注(qián)迥乎不同(jiǒng)慷慨淋漓(kǎi) (1)衰微:(国家、民族)衰落,不兴旺。 (2)赫然:形容令人惊讶的事物突然呈现的样子。 (3)迭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h i n g a t a t i m e a n d A l l t h i n g s i n t h e i r b e i n g a r e g o o d f o r s o 七年级上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120分/120分钟) 第I 卷一、语言积累及运用(12分) 1.指出下列加点字中注音有误的一项。 ( )3分 A 、蜕变(tuì) 饥寒(jī) 缀连(zhuì) 倔强(jiàng ) B 、洗濯(zhuó) 玷污(zhān) 扒窃(qiè) 诅咒(zòu ) C 、海天相吻(wěn)碌碌一生(lù)坚贞(zhēn) 庸人(yōng) D 、鬓发(bìn ) 寂寥(liáo ) 榆杨(yú) 当心(dāng)2.选出书写有误的一项 ( )3分 A.洗濯 玷污 碌碌终生 绝处逢身B.稀疏 雏形 红灯绿酒 回味无穷C.嬉戏 厄运 心旷神怡 异国他乡D.固执 懊恼 猝然长逝 问心无愧 3.选出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 ) 3分 A .为了避免以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我们要严格遵守交通规则。 B .通过这次严肃的教育,使他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C .我们要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努力提高语文水平。 D .全体同学讨论并听取了班长的报告 4.下列诗句不构成比喻关系的一句是( )3分A 、理想是罗盘, 给船舶导引方向。B 、理想是船舶, 载着你出海远航。 C 、理想是一种获得, 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D 、理想是路, 引你走到黎明。 二、课内阅读理解(27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语段,完成8-11题。(15分) 《论语》十则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 亦君子乎?”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5)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内片段阅读)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课内精读 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 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 他在给我的信上说:“此身别无长处,既然有一颗心,有一张嘴,讲话定要讲个痛快!” 他“说”了,跟着的是“做”。这不再是“做了再说”或“做了也不一定说”了。现在,他“说”了就“做”。言论与行动完全一致,这是人格的写照,而且是以生命作为代价的。 1944年10月12日,他给了我一封信,最后一行说:“另函寄上油印物二张,代表我最近的工作之一,请传观。” 这是为争取民主,反对独裁,他起稿的一张政治传单! 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8.选文第一自然段有什么作用? 总领下文,说明下文介绍的内容是闻一多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9.“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这句话中的“这”指代什么? 闻一多先生作为革命家的方面。 10.文段中作者选取了哪几件事来表现作为“革命家的方面”的闻一多先生“言”“行”完全一致? 起稿政治传单、在群众大会上演说、参加游行示威。 11.体会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这里是细节描写,描写了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的气概,表达了作者对闻一多先生的颂扬与景仰之情。 12.体会“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的含义以及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七年级语文上同步字帖

七年级语文上同步字帖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1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喧腾一瞬间2训诫耸立迂回凝视啜泣纳罕瘦骨嶙峋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3零落断续收敛宽恕卑微一丝不苟4终极迸溅繁密伫立凝望凝视伶仃稀零忍俊不禁仙露琼浆蜂围蝶阵盘虬卧龙6饥寒离乱缀连运行倔强洗濯玷污怨恨扒窃诅咒浓阴海天相吻浪子回头碌碌终生绝处逢生可望不可即7贪婪堕落点缀冉冉苦熬雏形丰硕

稀疏累累低回沉甸甸眼巴巴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玲珑剔透具体而微多姿多彩不可磨灭回味无穷8慧心嬉戏风韵闲适禀告厄运行乞正色落难归属流落无忧无虑心旷神怡阴晴圆缺举世无双心痛如割险象迭生得失之患多愁善感天灾人祸突如其来异国他乡9执着鞭策盛名报酬奢望蹂躏呵责懊恼沉醉迷醉猝然长逝问心无愧11朗润酝酿卖弄宛转嘹亮黄晕烘托静

默舒活欣欣然繁花嫩叶呼朋引伴抖擞精神花枝招展12镶响晴温情安适肌肤秀气绿藻水藻贮蓄澄清空灵水墨画蓝汪汪13黛色灵秀贮满匍匐融融澹澹芊芊细草轻飞曼舞春华秋实春花秋月闲情逸致14丁丁幽谷肥硕栖息归泊寥阔枯涸清冽梦寐16奇幻远古骸骨乌有潜行裹藏葱茏幽雅叹服造物主海枯石烂日转星移17峰峦预兆轻盈匀称崩塌弥漫征兆一霎间姿态

万千变化无常18扰乱哀鸣狩猎哀号喧嚣喧腾喑哑沉寂静谧篡夺劫掠酷爱弱肉强食隐隐约约窸窣作响连续不断夜色苍茫更胜一筹惊慌失措开膛破肚津津有味断肢残腿毫不犹豫19观测指令合算海域畅谈神往里程碑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21筝秃蟹蕾堕丫杈寂寞憔悴肃杀诀别荡漾嫌恶笑柄可鄙什物惊惶瑟缩傲然虐杀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22抹攥逮树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春》 《春》是现代散文家朱自清的作品。选自《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发表于1933年7月。在该篇“贮满诗意”的“春的赞歌”中,事实上饱含了作家特定时期的思想情绪、对人生及至人格的追求,表现了作家骨子里的传统文化积淀和他对自由境界的向往。1927年之后的朱自清,始终在寻觅着、营造着一个灵魂深处的理想世界——梦的世界,用以安放他“颇不宁静”的拳拳之心,抵御外面世界的纷扰,使他在幽闭的书斋中“独善其身”并成就他的治学。《春》描写、讴歌了一个蓬蓬勃勃的春天,但它更是朱自清心灵世界的一种逼真写照。 《春》:朱自清,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 《春》一文作者用诗的笔调,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手法,多角度(视、听、嗅、味)、多层次地描绘了大地回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珍惜春天的美好感情。 字音字形:酝酿(yùn niàng)巢(cháo)喉(hóu)咙宛(wǎn)转应和(hé)嘹(liáo)亮黄晕(yùn)撑(chēng)蓑笠(suōlì)抖擞(sǒu)胳膊(gēbo) 词义: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朗润:明亮润泽. 赶趟儿:原意是赶得上,这里有“趁时机、凑热闹”的意思.

酝酿:原意是造酒的发酵过程,也比喻作准备工作.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卖弄:有意显示、炫耀(自己的本领). 宛转:形容声音抑扬动听.这个意思现在写作“婉转”. 黄晕:昏黄不明亮.晕,太阳或月亮周围的光圈,也指光影或色彩周围模糊的部分. 烘托:中国画的一种方法,从旁边或周围涂抹淡墨或者浅的颜色,使画的主要部分更鲜明,更突出.这里是“衬托”的意思. 舒活:舒展,活动.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的打算在春天.意思是,春是一年的开始,应该把全年要做的事及早安排好. 花树招展:花枝迎风摆动,婀娜多姿.形容妇女打扮得十分艳.招展,迎风摆动. 应:读yīng时,可组“应当、应许、应有尽有”等词.读yìng 时,可组“呼应、反应、有求必应、随机应变、应接不暇”等词.文首:“盼望着,盼望着”——反复的修辞手法,表现期待春天到来的迫切心情。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词汇总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生字词汇总 第1课春 朗润(lǎng rùn):明亮滋润。朗,明亮。润,滋润、润泽。 酝酿(yùn niàng):本义是造酒的发酵过程,文中指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窠巢(kycháo):鸟兽昆虫的窝。 卖弄(mài n?ng):故意显示,炫耀。 喉咙(h?u l?ng):咽喉,文中指嗓音。 宛转(wǎn zhuǎn):形容声音抑扬动听。现在多写作“婉转”。 应和(yìng ha):应声唱和。 嘹亮(liáo liàng):声音清脆响亮。 黄晕(huáng yùn):昏黄,不明亮。 烘托(hōng tuō):通过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静默(jìng m?):宁静沉默。 抖擞(dǒu sǒu):指振动,引申为振作。形容精神振奋,饱满。 健壮(jiàn zhuàng):健康强壮。 赶趟儿(gǎn tàngr):本义是时间赶得上,文中指众多果树争先恐后地开花。 呼朋引伴(hūp?ng yǐn bàn):呼唤朋友,招引同伴。常用于鸟类招呼同伴。 花枝招展(huüzh?zhüo zhǎn):形容女子打扮得十分艳丽。文中比喻姿态优美。 第2 课济南的冬天 髻(jì):原指在头顶或脑后盘成的各种形状的头发,文中比喻树尖上的积雪如发髻一般。 镶(xiüng):把物体嵌入另一物体上或加在另一物体的周边。 响晴(xiǎng qíng):晴朗无云。 安适(ün shì):安静而舒适。 着落(zhu?lu?):文中指依靠、依托。 慈善(císhàn):仁慈,富有同情心。 秀气(xiùqi):清秀文雅。 宽敞(kuün chang):宽大开阔。 贮蓄(zhùxù):存放、积存。 澄清(ch?ng q?ng):文中指清亮,透明。 空灵(kōng líng):清新灵活,不可捉摸。 第3课雨的四季 畦(qí):由土埂围着的一块块排列整齐的田地。 花苞(huübüo):文中指没开放的花骨朵儿。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测试卷 第二单元 (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面的句子你一定很熟悉,你能正确书写出相应的汉字吗?(3分) (1)后来发生了fēn qí():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尽头一口shuǐbōlín lín()的鱼塘。 (2)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dàn yǎ(),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shēn chén(),pōpōsǎsǎ(),秋风中正开得làn màn()。 2.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散步》和《秋天的怀念》的作者分别是莫怀戚和史铁生。 B.冰心,原名谢婉莹,是我国著名的诗人、翻译家和儿童文学家。 C.泰戈尔是日本诗人、哲学家和民族主义者,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人。 D.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除编有《世说新语》外,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周琦的职业生涯正在刚刚开始,就以神奇的表现征服了亿万观众。 修改:删除“正在”

B.在上海家电博览会上,海尔推出了全球可去除PM2.5的首台空调。 修改:应把“首台”移到“可去除”之前 C.春天的武汉各大公园绽露出自然的清新和灵秀,成为人们春游的好时机。 修改:把“成为”改为“是” D.通过持续摄入含有1073R-1乳酸苗的酸奶饮料,会使学生患流感的几率有效降低。 修改:删除“通过” 4.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散步》是一篇散文,写了一家人一起散步的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 B.《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那个秋天,母亲病故了,“我”终于懂得了母亲未说完的话,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 C.《咏雪》写的是一则千古佳话,表现了“谢太傅”的女儿杰出的诗歌才华、对事物细致的观察和具有灵活想象力。 D.《散文诗二首》都是对母亲的深情倾诉,无论是金色花,还是荷叶,都被诗人用来歌颂母爱;无论是稚童的天真烂漫,还是青年女子的细腻敏感,都是真情的流露,感人至深。 5.古诗默写。(3分) (1)当你沐浴后,湿发披在两肩,,走到你做祷告的小庭院时,,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泰戈尔《金色花》) (2)母亲啊!你是,我是。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冰心《荷叶·母亲》)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学设计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教案 【教学目的】 (1)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品味文中的四字短语、短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感受作者诗化语言的魅力。 (2)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人物形象。 (3)学习闻一多严谨刻苦的治学态度,言行一致的做人原则,以及他热爱祖国,为了祖国的解放视死如归的的精神品质。 【教学重难点】 揣摩四字短语、短句,修辞手法的句子,感受作者诗化语言的魅力;体 会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精神品质,并将其化为自己创作的诗歌。 【教学流程】 一、名家评价,导入新课 老师今天将带领大家认识一个人。毛泽东曾评价他: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 是的,闻一多。 而臧克家与闻一多则是师生关系。在1932年闻一多回清华任教后写信给臧克家说:“得一知己,可以无憾。”(PPT展示)可见也正是他们共同的信仰和爱好,才有之间的惺惺相惜,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是最好的证明。 二、自主学习,预习反馈 接下面,我们就来做一个预习的反馈练习。这些都是同学们在预习时自己出的题目,一起来看看。(PPT展示)请找出以下字音字形全对的一项( D )A 秩序chì深霄锲而不舍qiè目不窥园(kuī) B卓越zhuō澎湃bài 沥尽心血群蚁排牙 C校补jiào 震天地警报叠起长须飘飘xū D淋漓lín 硕果潜心贯注qián 气冲斗牛dǒu 看来同学们都已认识到了到本课生字在字音字形上容易混淆的地方了。 三、整体感知,初读识文 1、用文中作者的一句话评价闻一多先生。 (ppt展示:“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明确:内容上:概括了闻一多先生言行一致的精神品质。 结构上:文末总结。 2、全班齐读“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体会这句话的语言特点。明确:两个对称的短句,琅琅上口,有音乐的美感。正体现了臧克家“诗一样的语言”的魅力。其实像文中这样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和句子还有很多,待会的学习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2分) A、脑髓.(suǐ) 花圃.(pǔ) 骊.(lí)歌倜傥 ..(tìtǎnɡ) B、沮.(jǔ)丧讪.(sàn)笑菜畦.(qí)鸡毛掸.(dǎn)子 C、嫉.(jì)妒丑陋.(lòu)蝉蜕.(tuì)弥.漫(mí) D、书塾.(shú)环谒.(yè)瞬.(shùn)息收敛.(lián ) 2、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上。(2分) ①他觉得非常悲哀,因为自己长得那么丑陋,而且成了全体鸡鸭的_____ (A.嘲笑B.嘲弄 C.玩弄对象。) ②我看看老师,________ (A.请求B.征求C.求取)他的同意,老师也微笑地点点头,表 示答应我出去。 ③我对他很________(A恭敬B尊敬C敬重),因为我早听到,他是本城中极方正、质朴、 博学的人。 ④一个字的命令最可怕,但是我怎么啦?_______(A居然B竟然C果然)有勇气不挪窝儿。 3、下列各句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从没有见过老师发过这么大的火,教室里一片静默 ..,同学们大气不敢喘一口。 B、这次没有能够当选上班长,他的神情显得很沮丧 ..。 C、学习遭到困难时,要及时向老师求教,做到不耻下问 ....。 D、自己犯了错误,还要讳疾忌医 ....,什么时候才能有进步?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每当我回忆起和他朝夕相处的一段生活,他那和蔼可亲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导, 又重新出现在我的面前。 B、学校实施愉快教育后,学生的学习热情有了明显的进步。 C、有坚定意志和刻苦精神,是一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的关键。 D、学习语文,除了要扩大阅读量,课内外多练习写作外,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十分重要。 5、小诗人以《微笑》为题写了两句诗,请你能按他的句式续下去。(2分) 微笑,是一缕和煦的阳光,让生活五彩缤纷;是一点柔嫩的绿草,给大地无限生机;是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名著阅读积累。(2分) 《童年》是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它讲 述的是(主人公)三岁到十岁这一时期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 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 7、综合性学习。(6分) 【1】中学时期,随着青春意识的觉醒,幼稚与成熟并存,烦恼与快乐共增,请为自己 的烦恼列一个清单(不少于4条);【2】你是怎么对待烦恼的(列举方法不少于4条);【3】 古代诗人也有烦恼,请列写出2位诗人含烦恼或痛苦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试卷集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试卷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洗濯()行道树()姊妹() ②泯()灭厄()运猝()然 2.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通假字。 ①不亦说乎?“说”同 ②是知也。“知”通 ③诲女知之乎!“女”同 3.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将下面的短语补充完整。 ①可望不繁弦绿酒 ②具体得失匪浅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①理想既是一种获得,。 ②立在城市的飞尘里,。 ③第一次,让每个人都心动。课文中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但,使人。” ④拥有财富是好事,却可能。 ⑤生活对于任何人都非易事,我们必须有。 ⑥,可以为师矣。 5.文学常识填空。 ①《》向我们阐述了求知的态度,学习的方法及修身做人的

②让我们通过《》来聆听居里夫人这位伟人的心声吧! ③人生,这个说不尽的话题。周国平通过《白兔和月亮》、《落难的王子》这两则故事,向你诉说深刻的人生哲理。 ④奉献是一种牺牲,也是一种快乐。作家在《行道树》中,让我们领略了树的奉献风采。 二、阅读(40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近五十年来,我致力于科学研究,而研究,就是对真理的探讨。我有许多美好快乐的记忆。少女时期我在巴黎大学,孤独地过着求学的岁月;在后来献身科学的整个时期,我丈夫和我专心致志,像在梦幻中一般,坐在简陋的书房里艰辛地研究,后来我们就在那里发现了镭。 我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为了实现这个理想,我竭力保持宁静的环境,以免受人事的干扰和盛名的拖累。 我一直沉醉于世界的优美之中,我所热爱的科学也不断增加它崭新的远景。我认定科学本身就具有伟大的美。一位从事研究工作的科学家,不仅是一个技术人员,而且是一个小孩儿,好像迷醉于神话故事一般,迷醉于大自然的景色,这种科学的魅力,就是使我能够终生在实验室里埋头工作的主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