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经济统计知识

农村经济统计知识
农村经济统计知识

农村经济统计知识

一、农村经济统计的含义、作用和范围

农村经济统计简称农经统计,是一项研究农村中各种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要求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现实农村经济情况的数据,并通过统计指标体系来反映这些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以及相互的依存关系,以揭示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工作。

农经统计是农村社会主义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主要作用是: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农村经济政策,为各级领导指导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分析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为农经部门提出工作思路和任务服务;为合作经济组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咨询服务。认真做好农经统计,对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共中央的要求,农业部制定了农经统计方案并经国家统计局批复,农经统计以村为起报点。全国的每一个村都有一个农经统计调查点,就调查的涉及范围和人数而言,农经统计是各项专业经济统计中最庞大的一个统计体系。

二、农经统计的主要内容

农经统计的基本任务是运用各种调查统计方法,及时、准确、系统地搜集、整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情况的数据,深入分析经济运行的特征和规律;为各级领导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制定农村经济政策提供依据;搞好信息公布,充分发挥

统计的服务和监督作用,为统揽农村经济全局服务;作为乡村农民负担水平的衡量标准和动态监测体系。

每年农经统计的基本工作是: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季报、半年报、全年预测、年报、农户收入典型调查。

全年农经统计报表体系共有十三套表,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不同的农村经济现象,总体反映了乡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所属(或所辖)经营单位的情况。

1、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表。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收入,包括农村各经营层次收入、农林牧渔等各业收入以及出售产品收入等;第二部分为支出,包括总费用、生产费用和管理费用;第三部分为分配,包括收入分配的各种去向,按照国家、国家有关部门、外部单位和个人、集体企业、集体组织、农民个人的顺序来进行分配。该表的主要作用:(1)反映农村收益的各组成部分及其比例关系,为实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2)统计农村收益在国家、集体、个人以及相关单位间的分配情况,为政府制定农村分配政策提供科学依据;(3)统计农民的人均收入,为监测农民负担提供依据,反映出各地农民收入和负担水平。

2、农民所得总额分组统计表。主要内容是将农民所得收入总额按三种方式进行分类:第一类按经营方式分,分为乡镇集体、村组集体、家庭经营、其他经营所得四种;第二类按收入形态分组,分为货币性、实物性收入两种;第三类按农民家庭经营所得分组,分为一、二、三产业、外出劳动、其他渠道所得五种。该表详细统计了农民收入的组

成部分,通过收入结构反映出农村各经营层次、各产业的收益高低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趋势。

3、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及负担情况统计表。主要指标内容与《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表》相类似,包括收入、支出、分配和附报指标四部分。两者所不同的主要是统计范围,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的范围是整个农村的各层次、各经营单位,包括乡镇集体企业经营、村组集体经营、农民家庭经营和其他经营四个方面。而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及负担情况统计表仅仅统计农民家庭经营部分,该表详细反映了农户从事生产经营的成本、效益以及农民的负担水平,可供政府及有关部门据以制定扶持农户、减轻农户负担等的各种政策。

4、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以县为单位分组统计表。主要内容是将农民人均收入从低到高分为各个层次,统计每个层次的县数和人口数,通过该表可以看出各县的收入水平。

5、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以乡镇为单位分组统计表。主要内容是将农民人均收入从低到高分为各个层次,统计每个层次的乡镇数和人口数。通过该表可以看出各乡镇的收入水平。

6、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以村为单位分组统计表。主要内容是将农民人均收入从低到高分为各个层次,统计每个层次的村数和人口数。通过该表可以看出各村的收入水平。

7、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表。主要反映两大部分内容:第一是农村基层组织和生产要素情况,统计农村基层组织的设置状况和规模、人口和劳动力的变化、生产要素的数量及构成等,有助于制定政策指

导生产要素合理组合和流动;第二是各类合作经济组织情况,统计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专业性合作经济组织和股份合作经济组织的设置及发展变化情况,有助于指导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发展。

8、村合作经济组织收益分配统计表。主要反映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在某一年度的经营成果和分配情况,通过统计收益分配,可以评价一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经营成效,预测分析其未来的经营状况和获利能力,了解到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分配关系。

9、村合作经济组织资产负债统计汇总表。主要反映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年末的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状况,为各方面的管理活动提供经济信息,以加强对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提高资产的合理利用率,改善经营成果,指导监督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生产经营以及对国家有关财经政策、制度、法规的执行情况。

10、农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情况统计表。主要统计以土地为基础所实行的各种农业承包责任制,反映各种不同的承包经营方式及其内部构成,以及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承包经营方式的改进和完善,以及土地的延包和流转情况。通过该表,可以看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规模,比较农户承包与专业队承包所占的比重,了解当地完善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主要方式和进度情况,还可以了解第二轮土地承包工作的进展状况以及分析如何规范和加强管理并健全土地流转制度等。

11、农业承包合同情况统计表。主要反映农业承包合同的签订、履行、兑现、出现问题并解决等情况,从中可了解农业承包合同的管

理状况,以运用经济和法律的办法调节农村经济活动,建立起正常的生产秩序和良好的经营环境,促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稳定和完善。

12、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情况统计表。主要内容是反映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情况和审计效果,为制定审计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指导这项工作健康发展提供服务。

13、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机构队伍情况统计表。主要统计省、地(市)、县、乡各级农村经营管理的机构和农经人员,以及村一级的农经服务小组和村组会计人员,能让各级经营管理部门及时掌握本系统的机构设置和人员情况,以便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农经队伍建设。

三、农经统计的做法

农经统计调查主要分为普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和抽样调查四类。1、普查。普查是为了完成某种特定任务而专门组织的一次性全面调查。普查所取得的资料是某种现象在一定时点上的总体数量和总体构成等情况.2、重点调查。重点调查是对所有调查对象中的一部分重点单位进行调查。当统计只需要掌握基本情况、趋势,而调查对象又具有明显的重点单位或区域时,一般可采用重点调查。3、典型调查。典型调查是根据调查的目的和要求,有目的地选择若干个有典型意义或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的调查。通过对典型单位的调查研究,找出现象的本质及其规律,揭示出经济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典型调查可以搜集全面调查无法取得的资料,可以对某一问题作深入细致的

调查研究。4、抽样调查。抽样调查是按照随机原则,在总体中抽选出一定量的调查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根据样本数据去推算总体数据的方法。抽样调查的关键是抽选的样本一定要具有代表性,这样才能保证推算出的总体数据的准确性。四、农经统计的发展趋势

农村经济发展将进入新阶段,农民的收入结构、农村经营主体、农村利益分配关系和农村经营活动的时空都将发生变化,农经工作也会随之而转变,农经统计法规制度和农经统计指标体系将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农经统计将逐步实现全面电算化,利用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使农经统计的数据汇总、分析和上报将会更快速、简便、准确。利用互联网传递信息的方便快捷,各地可以灵活自如地进行统计数据的交流和探讨。

[说明]农业部农经信息统计系统操作说明

[说明]农业部农经信息统计系统操作说明全国农经信息统计数据库管理系统2011版操作说明 第一节全国农经信息统计数据库管理系统简 介 .................................................. 2 第二节全国农经信息统计数据库管理系统安 装 .................................................. 3 第三节全国农经信息统计数据库管理系统运 行 .................................................. 7 第四节全国农经信息统计数据库管理系统设 置 ................................................ 10 第五节农经信息报表管理...................................................................... .......... 19 第六节统计报表数据汇总分析...................................................................... ... 29 第七节账套管理...................................................................... ........................ 34 第八节备份恢复...................................................................... (36) 第一节全国农经信息统计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一、系统简要操作流程 1(运行系统 用户安装完【全国农经信息统计数据库管理系统2011版】后,双击系统桌面上的【全国农经信息统计数据库管理系统2011版】图标或通过选择【开始】—

农村经济统计

产业划分:1.第一产业——农业:植物栽培业(种植业、林业);动物饲养业(畜牧业、渔业)2.第二产业——工业:采、制、建、煤气、电、水;建筑业:建筑、安装、开荒、水利工程。3.第三产业——流通部门:运输业(含电讯)、商业(含饮食);服务部门分为(1)生产生活服务部门:金融、保险、房地产等;(2)居民素质服务部门:科、教、文、卫、体等;(3)公共需要服务部门:机关、团体、政党等 农村经济统计学:是以农村地区为范围, 对农村中各种社会经济现象及发展过程的数量表现和数量关系进行研究的区域性综合统计学。 农村经济统计的内容:1.要素统计(人口、劳动力统计;土地利用统计;农村资产统计)2.生产统计(农业生产统计——农、林、牧、渔;农村非农产业生产统计)3.综合统计(农村社会总产值统计、农村生产总值统计、农产品成本与价格统计、农村住户调查、农村经济收入分配统计、农村经济效益统计) 农村经济条件统计基本条件:农村经济的发展需要一系列的条件,除阳光、空气、水份等自然条件外,劳动力、土地和资产构成了农村经济的最基本条件. 农村人口和劳动力统计:我国人口按生活地域分为农村人口和城镇人口。 统计意义农村人口是农村生产力和消费力的统一体。它提供劳动力资源,创造各种物质财富;同时作为社会产品的最终消费者,要求满足自己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农村人口:指农村一定行政区划范围内的常住人口总数。包括外出的民工、工厂合同工及户口在家的在外学生,但不包括户口在家领取工资的国家职工。 总人口指标:在统计上可分为两种,即常住人口和现有人口。 常住人口:是指在常住地公安机关进行了户籍登记的人口。因各种原因暂时外出,或常住外地,或已搬迁但尚未办妥户口迁出手续者,都应在统计时点上统计为常住人口 现有人口:是指在统计时点上居留在本地的全部人口。凡常住人口暂外出者不统计在现有人口内,因投亲访友、旅游和因公在本地居留者.不论其居住在何种场所,皆应计入现有人口之中。 农村户数:指居住在乡村的常住户的总数,不论其职业如何,家庭户和集体户,均作为农村户来统计。 人口构成:分为性别构成和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是将人口按性别分组,分别统计不同性别的人口数,并计算反映男、女性别构成的统计指标,性比重和性比例。(1.性比重是男性人口数或女性人口数在人口总数中各占的比重.性比重=男性(或女性)人口数/人口总数×100%2.性比例是男性人口数与女性人口数之间的比例.通常以每100名女性人口相对应的男性人口数表示:性比例=男性人口数/女性人口数×100性比例指标可分为普通性比例和出生性比例。) 年龄构成——当前我国实际工作中,常见的几种年龄分组如下:学龄前儿童组、学龄儿童组、有劳动能力组、被抚养人口组、法定婚龄起点组、有生育能力组、义务兵役组、有选举权组人口变动原因:一是由于人口的出生和死亡而引起变动,称为人口自然变动;二是由于迁出、迁入而引起人口变动,称为机械变动(或称迁移变动)。 出生人口数和出生率:出生的确切概念是活产。出生人口数是指一定时期内出生的活婴数之和。出生率是反映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出生人数与人口总数(一般为年平均人数)对比的相对数。千分数。人口出生率(‰)=年内出生人数/年平均人数×1000‰ 死亡人数:指一定时期内由于各种原因(疾病、人身事故等)而失去生命的人数之和(不包括死产)。为了比较和评价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上的人口总体的死亡水平(死亡程度),需要计算人口死亡率指标。 死亡率:是把某一年的死亡人数和该年的平均人数相比的相对数。人口死亡率(‰)=年内死亡人数/年内平均人数×1000‰

农村经济统计考试重点

一、填空题:【21×2=42】 1、农村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以农村地区为范围, 对农村中各种社会经济现象及发展过程的数量表现和数量 关系进行研究的区域性综合统计学。 2、反映土地开发利用程度的统计指标有国土利用系数农业用地开发指数垦殖指数森林覆盖率;农业 土地资源利用率/草地利用率可养殖水面利用率复种指数草场载畜量。 3、反映人口变动的统计指标:(一)人口自然变动:出生人口数和出生率、死亡人数和人口死亡率、人口 自然增长数与自然增长率;(二)人口迁移:迁出人口数、迁入人口数、人口迁移差额、迁入率、迁出率、净迁移率;人口增长数和增长率、年人口增长率。 4、非流动资产包括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其他资产等。 5、反映牲畜头数的主要指标有存栏头数平均头数饲养头数出栏头数准头数。 6、工业产品是农村工业企业进行工业生产活动的直接有效成果。 7、运输业按运输方式可分为公路运输、水路运输。 8、反映商品流通情况的主要指标有商品购进、商品销售、商品库存。 9、产值指标计算价格有现行价格、不变价格 10、产值指标的计算原则有国土原则、国民原则。 11、总产值计算方法有产品法和工厂法;净产值计算方法有生产法和分配法。 12、经济效益是指一定时期内经营活动中,劳动占用和劳动消耗与劳动成果、支出与收入、投入与产出之 间的对比关系 13、常见差价统计指标:地区差价分析、地区差价率;季节差价、季节差价率;购销差价、购销差价率; 批零差价、批零差价率;质量差价、质量差价率。 14、建筑业产品按物质形态(建筑产品按表现形式)分为物质产品和生产性作业。 15、工业产品按物质形态分实物产品、工业性作业 16、土地按自然形态可以分为陆地、水面。 17、固定资产净值:指是固定资产原值减去历年提取折旧费后的余额。表明固定资产的新旧程度。 18、农作物按主要经济用途可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其他作物。 19、渔业按产品的生产水域可以分为海水产品、淡水产品。 20、反映农村运输业的主要统计指标有运输量(货物运输量旅客运输量)、周转量(货物周转量旅客周转 量) 、平均运距货运密度、运输效率运输系数。 22、农村经济收入分配是指农村中各种经济组织根据全年从事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 服务业和其他生产经营活动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包括实物收入和现金收入),扣除费用性支出以后,将经济纯收入在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进行的分配。农村经济收入分配统计,全面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比例、效益和国家、集体和农民之间三者关系,是一个较完整的信息系统。 23、农村经济积累基金指当年农村经济纯收入中提存用于扩大再生产和建立物资储备的部分; 24、积累率即积累基金与纯收入的比率。 25、农村经济效益的评价标准有计划标准、历史标准、社会标准。 26、农村经济效益的评价方法有综合评分法、综合经济效益指数法、功效系数法。 27、我国现行农村住户调查的抽样方法为有关标志排队,多阶段随机起点等距抽样法 28、土地按用途和开发利用情况分类可以分为已利用土地、未利用土地。 29、反映工业产品质量水平的指标有合格率、废品率、返修率。 30、反映商品流通的主要统计指标有商品购进商品销售和商品库存。 31、产品生产成本是指是以货币表现的生产产品所消耗的物质资料费用与人工费用之和。 32、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 33、农村经济总费用包括生产费用、管理费用、其它费用。 34、土地按利用现状可以分为已利用土地、未利用土地 35、农业经济效益统计指标有农村劳动生产率、农村经济资金生产率、总成本(或总费用)生产率、农村经

农经统计工作总结

农经统计工作总结 )查看。 农经统计工作总结【一】上半年,我县的农业统计工作在局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进一步强化了自身的业务建设,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1、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了XX年的农业年报和XX年上半年的季节报表,从没出现迟报现象。 2、加强了基础工作。我局加强了对乡镇基础工作的检查,要求各乡镇建立健全农业统计台帐。 3、建立、健全农业统计台帐制度。我局的农业统计台帐从1949年到XX年,从没漏掉1个年份,做到了帐表一致,从而保证了我县农业统计数据的延续性和可靠性。 4、加大了统计执法力度,对各乡镇农业统计工作季报报表情况进行书面通报。 5、认真完成了农业普查的各项工作。 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乡镇统计力量根本难适应统计工作的高要求。各乡镇没有一个专职的统计员,大多的事情使乡镇统计员对统计工作疲于应付,马虎了事。 2、农业统计执法无法进行,对乡镇统计违法现象只能是通报批

评,最多是借助监察部门进行处分。 3、统计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分析质量有待提高。 4、深入基层不够,不能完全掌握农村新的经济形势。 下半年工作打算: 1、认真完成下半年各种农业统计报表。 2、加强农村统计基础工作建设和统计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农业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3、深入基层,提高农业统计数据的质量。 4、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统计分析能力。 XX年兴寿统计所农业统计年报工作,在统计局、队的正确领导下,在局专业科室的业务指导下,在全所同志们的团结协作下,圆满完成了上报工作,经上级领导全面验收。 一、加强培训,从源头上抓好统计基层工作 农业农村统计工作面临村统计人员年龄大、文化程度低、人员流动性大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XX年报工作我所积极组织村级统计人员参加区统计局农经科组织的年报培训,全镇30名村级统计人员全部到会参加,参训率达到100%。并对会后,统计人员对报表、台帐各指标内容详细讲解、及时答疑,重点强调表间逻辑关系,提高上报报表质量;为村级统计人员发放报表上报具体时间表,并在上报前提前通知村统计,保证报表准时上报。 二、加强审核,保障基层农村统计工作数据质量 农业年报报表存在着表多、指标多、表间逻辑关系多、全部需

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简介

目录 第一节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简介 (2) 第二节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安装 (5) 第三节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运行 (9) 第四节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设置 (12) 第五节农经信息报表管理 (16) 第六节统计报表数据汇总分析 (27) 第七节农经信息统计账套管理 (30)

第一节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简介 一、系统简介 【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是根据当前农经信息统计分析工作的要求,在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的指导下,由青岛太阳软件公司研发的一套具有省、市、县、乡多级别超级汇总分析与决策支持功能的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软件;它的应用大大缩短了各级农村经济经营管理部门在农经信息数据统计、汇总、分析等方面的工作周期,有效的避免了因手工统计、汇总、分析造成的农经信息统计、汇总、分析数据不准确等现象的发生;大大提高了各级农经部门在农经信息统计与分析方面的工作效率。 二、系统主要功能和特点 1.方便快捷的报表数据录入功能。 2.严格的报表数据平衡关系审核功能。 3.快捷的下级单位上报文件生成功能。 4.轻松的下级单位上报文件引入功能。 5.准确的上级报表文件汇总生成功能。 6.强大的各级报表数据查询、打印功能。 7.强大的统计报表数据分析功能。 三、系统简要操作流程 1.运行系统 用户安装完【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后,双击系统桌面上的【农经统计】图标或通过选择【开始】—【程序】菜单中【农经统计】项,即可运行本系统。 2.登录及设置系统用户 用户以【系统管理员】身份登录,登录口令为小写字母【sun】(为防止非法用户破坏,此登录口令请及时更改)。若首次运行本系统,则会有向导窗口帮助用户建立相应年度报表的账套,并提示用户输入本单位的相关信息等,完成一些初始化工作,登录成功后选择已建立的账套,进入系统的主画面。 3.报表单位数据录入/汇总 (1)用户登录成功,进入【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主界面后,首先通过【组织单位管理】模块,建立起包含其所有下级单位的上下两级组织单位体系。 (2)运行【数据录入/汇总】模块,在左侧组织单位的树型结构中选择好没有使用本系统软件的下级单位,再依次选中所选单位的各项统计报表,并点击【录入/汇总】按钮,即可进行所选单位报表数据的录入工作;数据录入完毕后,用户可在左侧组织单位树型结构中,选中各个代录单位并点击【平衡审核】按钮,对所选单位代录数据进行平衡关系的审核,确保所录数据的准确性。 (3)对已使用【农村经济信息统计分析系统】的下级单位统计数据的引入工作,用户可通过【单位数据引入】模块,在左侧的组织单位树型结构中选择好已使用本系统软件的某下级单位,点击【引入】按钮,选择好此下级单位通过【单位数据导出】按钮导出生成的上报文件,即可将下级单位上报的统计报表数据,引入到上级单位的统计报表系统中。 (4)在进行本单位信息数据的汇总操作前,首先要对通过手动录入及导入的各个下级单位的统计数据进行审核校验,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后,方可在左侧的组织单位树型结构中选中本单位,再依次选中右侧的各个统计报表表头,并点击【录入/汇总】按钮,系统即可实现对本单位各项统计报表数据的自动汇总生成。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教材电子版

《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一、总论 统计是指对与某一现象有关的数据的搜集、整理、计算和分析等的活动。一般理解为三个含义:统计工作、统计资料和统计学。统计工作是指利用科学的方法搜集、整理、分析和提供关于社会经济现象数量资料的工作的总称。统计资料是指通过统计工作取得的、用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据资料的总称。统计学是指研究如何对统计资料进行搜集、整理和分析的理论与方法的科学。三者的关系:联系:1、统计工作与统计资料是统计活动过程与活动成果的关系。2、统计工作与统计学是统计实践与统计理论的关系。3、统计工作是先于统计学而发展起来的。 (一)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P4 1、总体与总体单位 (1)总体:凡是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物的整体就是统计总体,简称总体。(2)总体单位: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总体单位。 一个统计总体中所包括的单位数如果是有限的,称为有限总体;如果是无限的,则称为无限总体。 对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调查其中一小部分,据以推算总体;对有限总体既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只调查其中的一部分单位。总体是由总体单位构成的,但是总体和总体单位的概念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总体和总体单位也会由所不同。 2、指标与标志 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指标还可以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及其具体数量。都能用数值表示。如:GDP、人口数等。 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可分为:品质标志,不能用数值表示,如性别、民族等;数量标志,可以数值表示,如年龄、工资等。指标与标志的区别:1、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2、标志可以分为不能用数值表示的品质标志与能用数值表示的数量标志两种;而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没有不能用数值表示的指标。联系:1、有许多指标的数值是从总体单位的数量标志值汇总而来的。2、指标与数量标志之间存在着变换关系。 3、变异与变量P6 标志在同一总体不同总体单位之间的差别就称变异。可分不变标志和变异标志。不变标志是指对总体单位都有完全相同是具体表现的标志;变异标志是指在总体单位之间具有不同标志表现的标志。 数量变异标志称为变量。数量变异标志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数值,称为变量值。变异标志有品质便标志和数量变异标志之分。 4、总体单位基本特征: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数量变异标志称为变量。数量变异标志的表现形式是具体的数值,称为变量值。按变量值的连 1

能源统计基础知识

能源统计基础知识 一、能源统计介绍 能源统计是对能源资源、生产、流通、消费、平衡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的统计。它反映能源的发展水平、利用效益、综合平衡等状况,为各级政府和部门制定能源政策、编制能源规划、加强能源管理提供可靠资料,同时也为企业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能源消耗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大能源资源勘查和开发力度,能源的生产、供应有了较快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形成了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应体系。目前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9.7亿吨标准煤,列世界第二位,其中:原煤产量32.4亿吨,列世界第一位,原油产量2.03亿吨,列世界第五位,天然气开采发展迅速,从1980年的143亿立方米提高到2010年的948亿立方米,列世界第六位,2009年发电量达到3.7万亿千瓦时,均列世界第二位。 但能源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左右。耕地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制约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二是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华北、

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而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能源消费量较大,所以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是中国能源流向的显著特征和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三是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煤炭资源地质开采条件较差,大部分储量需要井下开采,极少量可供露天开采。石油天然气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勘探开发技术要求较高,开发难度和成本较大;四是能源消费结构虽然有所优化,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仍不合理。如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我国煤炭消费量占到70%,而世界平均只有28%,一些发达国家都在25%以下,我国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仅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24%,而世界平均却占到60%,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占到65%以上。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急剧增加,过多的煤炭消费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较大压力。能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问题,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确定,到2010年“十一五”末,单位能耗降低20%,并将其确定为重要经济指标和约束性指标,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形势作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 加强能源统计,提供全面科学的节能降耗统计数据,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

统计基础知识章节练习题

第一章概述测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计20分) l、统计学是一门( ) A、方法论的社会科学 B、方法论的自然科学 C、实质性科学 D、方法论的工具性科学 2、调查某大学2000名学生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 。 A、2000名学生 B、2000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C、每一名学生 D、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成绩 3、要了解某市国有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该市国有的全部工业企业 B、该市国有的每一个工业企业c、该市国有的某一台设备 D、该市国有制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4、变量是( ) A、可变的质量指标 B、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 C、可变的品质标志 D、可变的数量标志 5、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称为( ) A、标志 B、总体单位 c、指标 D、总体 6、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 ) A、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B、数量性、大量性、差异性、 C、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D、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 7、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 C、工人体重 D、工人工资等级 8、标志是说明( ) A、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B、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 C、总体单位质的特征的名称 D、总体特征的名称 9、在职工生活状况的研究中,“职工的收入”是(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随机变量值 D、连续变量值lO、下列属于连续变量的是( ) A、中等学校数 B、国营企业数 C、国民生产总值 D、学生人数 ll、下列属于无限总体的是( ) A、全国的人口总数 B、水塘中所养的鱼 C、城市流动人口数 D、工业连续大量生产的产品产量 12、某人月工资500元,则“工资”是( ) A、数量标志 B、品质标志 c、质量指标 D、数量指标 13、某单位有500名工人,把他们的工资额加起来除以500,则这是( ) A、对500个标志求平均数 B、对500个变量求平均数c、对500个变量值求平均数 D、对500个指标求平均数 14、要了解全国人口情况,总体单位是( ) A、每个省的人口 B、每一户 C、每个人 D、全国总人口 15、已知某种商品每件的价格是25元,这里的“商品价格”是( ) A、指标 B、变量 c、品质标志 D、数量标志 16、某地区四个工业企业的总产值分别为20万元、50万元、65万元和100万元,这里的“工 业总产值”是( ) A、变量 B、变量值 C、数量标志 D、品质标志 17、有四名工人的月工资额分别为125元、140元、165元、200元,这四个数字是( ) A、数量指标 B、变量 C、变量值 D、品质标志 18、某企业职工人数为1200人,这里的“职工人数1200人”是( ) A、标志 B、变量 c、指标 D、标志值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标志值有两大类: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 B、品质标志才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才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有标志值 20、对某地区某日的气温进行测量得到的测量值,使用的计量方式是( ) , A、测量值数据 B、计数值数据 c、排序数据 D、分类数据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计20分) l、变量按其是否连续可分为( ) A、确定性变量 B、随机变量 C、连续变量 D、离散变量 2、某企业是总体单位,则数量标志有( ) A、所有制 B、职工人数 C、月平均工资 D、产品合格率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数量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B、品质标志可以用数值表示 C、数量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D、品质标志不可以用数值表示 4、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 A、工人人数 B、性别 C、文化程度 D、企业经济类型 5、下列属于离散变量的有( ) A、人数 B、身高 C、工厂数 D、机器台数 6、要调查某地区全部成年人口的就业情况,那么( ) A、全部成年人是研究的总体 B、成年人口数是统计指标 c、成年人口就业率是统计标志 D、“职业”是每个人的特征,“职业”是数量标志 7、设某地区五家全民所有制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分别是25万元、22万元、40万元、33万元 和65万元,则( ) A、“所有制”是企业的品质标志 B、“工业总产值”是企业的数量标志 C、“工业总产值”是企业的统计指标 D、25、22、40、33、65是变量值 8、总体、总体单位、标志和指标这几个概念间相互关系表现为( ) A、没有总体单位也就没有总体,总体单位因此离不开总体而存在 B、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 C、统计指标的数值来源于数量标志 D、指标是说明总体特征的,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 E、指标和标志是只能用数值表现的 9、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 A、民族 B、职业 C、职称 D、文化程度 E、工作年限 10、要调查1000户养鸡专业户的生产经营情况,可选用的数量标志有( ) A、养鸡专业户的户数 B、每一养鸡户的养鸡数 C、1000户养鸡户的养鸡数 D、每一养鸡户的收入 E、1000户养鸡户的总收入 三、判断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 l、统计在研究客观事物现象时,是以客观事物现象的定量认识为基础的( ) 2、统计研究客观事物的现象,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 3、统计总体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 4、工资是离散变量( ) 5、统计研究客观事物现象,着眼于个别的数量特征而不是总体的数量特征( ) 6、某生产组有5名工人,日产零件数分别为60件、6l件、62件、63件、64件,因此说有5个变量( ) 7、用文字表示的指标叫质量指标,用数字表示的指标叫数量指标( ) 8、品质数据用文字回答,但有时也用数值回答( ) 9、标志和指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没有任何的联系( ) lO、统计总体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者共同性质的许多个体构成的整体( ) 四、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计9分)

能源统计手册

能源统计知识手册山西省煤矿节能监测中心

各种能源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转化为热。自然时,人们选用了各种能源所含的热量作为统计计量的通用单位,焦耳(J)、卡(cal)等,J、cal都是相当小的单位,实际应用中都取其倍数,如103、106或其它整数倍,能源单位中常用缩写见表4、表5

表5 常用带词头的能源单位 单位采用焦耳”,“热量单位卡,在技术、工程设计、生产与经济管理中,暂时可与焦耳并用”。 1984年3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在我国统计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命令指出:能量、功、热的法定计量单位为焦[耳]。从1991年1月1日起,除个别特殊领域外,不允许再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因此政府机关、人民团体、军队以及各企业、事业单位的公文、统计报表,从1986年起使用国家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我们在能源统计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国家有关规定。 (三)、折算标准煤系数 国家经委、国家统计局在《1986年重点工业、交通运输企业能源统计报表制度》中规定了各类能源折算标准系数(详见表6),有些能源折算标准煤系数还给不出准确的数值,只能采用一些参考数据。 表6 能源折算系数表

采用煤矿发货单上的单位重量发热值,或参照煤炭部1979年《煤炭质量规格及出厂价格》中的发热量计算。 2、各种燃气和生物质能的发热量应采用实测值,再折算成标准煤当量,如无条件实测,可参照表7数值计算。通常,燃气的统计单位取kcal/m3,生物质能取kcal/kg。

温度、压力,在焓熵图(表:附表1、附表2、附表3)查出热焓值减去给水(或回水)热焓值,乘以锅炉实际出力(蒸汽量或热水量)计算出热量。如无条件计算,可进行估算(表8) 附表1 未饱和水焓值(kJ·kg-1)表

农经统计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农经统计工作的问题与对策 一、农经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经统计是农村社会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农经统计工作提供的数据,反映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党和政府制定农村经济政策,为各级领导指导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认真做好这项工作,对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经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农经统计工作的现状欠佳,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需要引起各级领导和业务主管部门的重视。 ⒈由于农村经营体制的变化,各项统计数据不能做到按实收实支填报,而是靠抽样调查及推算结合统计数据,存

在一定误差。同时,农经统计人员管理和归属不明。有的属农业服务站,有的属经济发展办公室,有的属党政办,有的属农村建设服务站,有的又在政府其他部门,不利于上下业务联系。 ⒉部分统计人员业务不熟,工作责任心不强,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小学和初中生,年龄一般在岁以上,加之村会计变动频繁,又没有进行业务培训,导致报表数据质量差。据调查,砚台镇个村,熟悉业务的只有个,仅占总村数的;太平镇个村,熟悉业务的只有个,占总村数的;三溪乡个村,熟悉业务的只有个,占总村数的;周嘉镇个村,熟悉业务的不到一半。个别村会计统计报表看都看不来,更不谈报表。 ⒊农经统计的方法片面,调查少,报表不及时,部门配合差,统计队伍素质低,数据运用少。统计人员没养成按时报表的良好习惯,时间观念差,个别地方有迟报和拒报的现象。有的无村上报的原始数据,有的是乡镇统计人员下

村问一问或开村干部会了解的数据,有的即使有分村报的数据,也是村里开社干部会问一下或村干部按历年的数据套来的。有的上报的数据不盖村委会和乡镇政府公章,村主任和乡镇长不审核签字。 ⒋统计人员工资和工作经费得不到保证。据调查,周嘉镇只发工资的,三溪乡只发工资的,其余部分由统计人员自筹,太平镇农经统计人员今年月没发工资。 二、搞好农经统计工作的对策 ⒈树立农经统计工作的新意识。首先,农经统计人员应增强参与决策咨询的意识,树立优质服务思想,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再次,要有联系本地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和党政领导的要求开展农经统计工作的意识。结合本地经济特点和中心工作,抓住农村经济运行中的突出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统计工作,使其有的放矢,收到更大的效果。具体地讲就是要跟踪改革,跟踪政策和跟踪市

能源统计基础知识

能源统计基础知识 一、能源统计介绍能源统计是对能源资源、生产、流通、消费、平衡和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的统计。它反映能源的发展水平、利用效益、综合平衡等状况,为各级政府和部门制定能源政策、编制能源规划、加强能源管理提供可靠资料,同时也为企业加强生产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降低能源消耗服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加大能源资源勘查和开发力度,能源的生产、供应有了较快发展,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形成了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格局,基本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能源供应体系。目前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9.7 亿吨标准煤,列世界第二位,其中:原煤产量32.4 亿吨,列世界第一位,原油产量2.03 亿吨,列世界第五位,天然气开采发展迅速,从1980 年的143 亿立方米提高到2010 年的948 亿立方米,列世界第六位,2009 年发电量达到3.7 万亿千瓦时,均列世界第二位。 但能源的现状不容乐观,一是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能源资源拥有量在世界上处于较低水平,煤炭和水力资源人均拥有量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 ,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 左右。耕地资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 ,制约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二是能源资源分布不均衡,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华北、西北地区,水力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石油、天然气资源主要在东、中、西部地区和海域,而经济较为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能源消费量较大,所以大规模、长距离的北煤南运、北油南

运、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是中国能源流向的显著特征和能源运输的基本格局;三是能源资源开发难度较大,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煤炭资源地质开采条件较差,大部分储量需要井下开采,极少量可供露天开采。石油天然气资源地质条件复杂,埋藏深,勘探开发技术要求较高,开发难度和成本较大;四是能源消费结构虽然有所优化,但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仍不合理。如在一次能源消费中,我国煤炭消费量占到70% ,而世界平均只有28% ,一些发达国家都在25% 以下,我国石油和天然气消费量仅占一次能源消费量的24% ,而世界平均却占到60% ,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占到65% 以上。 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能源消费急剧增加,过多的煤炭消费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排放,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了较大压力。能源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发展重大问题,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任务。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确定,到2010 年“十一五”末,单位能耗降低20% ,并将其确定为重要经济指标和约束性指标,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新形势作出的一项重大的战略决策。 加强能源统计,提供全面科学的节能降耗统计数据,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需要。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 年经济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建立能源统计的指标体系、考核体系。温家宝总理在2006 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也反复强调能源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能源统计成为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各级统计部门的光荣使命。2005 以来,在

《统计基础知识》时间序列复习题

财经专业统计基础知识试题(时间序列部分) 年级姓名学号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 1.时间数列与变量数列( ) A都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 B都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C前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 D前者是根据变量值大小排列的,后者是根据时间顺序排列的 2.时间数列中,数值大小与时间长短有直接关系的是( ) A平均数时间数列 B时期数列 C时点数列D相对数时间数列3.发展速度属于( ) A比例相对数 B比较相对数 C动态相对数 D强度相对数4.计算发展速度的分母是( ) A报告期水平 B基期水平 C实际水平 D计划水平 5.某车间月初工人人数资料如下:则该车间上半年的平均人数约为( ) A 296人 B 292人 C 295 人 D 300人 6.某地区某年9月末的人口数为150万人,10月末的人口数为150.2 万人,该地区10月的人口平均数为( ) A150万人 B150.2万人 C150.1万人 D无法确定 7.由一个9项的时间数列可以计算的环比发展速度( ) A有8个 B有9个 C有10个 D有7个 8.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依据是( ) A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 B各年环比发展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 C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积等于总速度 D各年环比增长速度之和等于总速度 9.某企业的产值2005年比2000年增长了58.6%,则该企业2001—2005年间产值的平均发展速度为( )

A 5%6.58 B 5%6.158 C 6 %6.58 D 6 %6.158 10.根据牧区每个月初的牲畜存栏数计算全牧区半年的牲畜平均存栏数,采用的公式是( ) A 简单平均法 B 几何平均法 C 加权序时平均法 D 首末折半法 11、时间序列在一年内重复出现的周期性波动称为( ) A 、长期趋势 B 、季节变动 C 、循环变动 D 、随机变动 二、多项选择题 1.对于时间数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数列是按数值大小顺序排列的 B 数列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C 数列中的数值都有可加性 D 数列是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 E 编制时应注意数值间的可比性 2.时点数列的特点有( ) A 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有关 B 数值大小与间隔长短无关 C 数值相加有实际意义 D 数值相加没有实际意义 E 数值是连续登记得到的 3.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A 平均增长速度大于平均发展速度 B 平均增长速度小于平均发展速度 C 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 D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 E 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1 4.下列计算增长速度的公式正确的有( ) A % 100?= 基期水平增长量 增长速度 B % 100?= 报告期水平增长量 增长速度 C 增长速度= 发展速度—100% D % 100?-= 基期水平基期水平 报告期水平增长速度 E % 100?= 基期水平报告期水平 增长速度 5.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的公式有( ) A 1 23 1201-????=n n a a a a a a a a n x K B a a n x n =

农经统计工作报告

农经统计工作报告 在开发区财税局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农经统计科按照年初确定的工作思路,认真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对XX 年工作总结和XX年工作计划报告如下: XX年工作总结 一、统计工作有序开展。我们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进一步协调上级统计及有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完善统计口径,做出好各项统计工作。 1、认真开展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普查办精心组织、周密安排,保证了这项牵扯千家万户,涉及每一位公民切身利益的工作有序开展。普查工作自10月8号工作全面铺开以来,连续60多天加班加点,特别是26名指导员白天下村指导业务,晚上加班审核汇总,积极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流动人口普查登记难问题,把外来和外出人口情况摸清摸透,数据搞准搞实,确保了全区外来、外出人口数据的匹配与协调。目前普查办对快速汇总数据初步核算,第六次人口普查涉及普查对象57904人。其中:常住人口47710人,户籍人口48309人, XX年11月1日至XX年10月30日出生人口388人,死亡人口363人。(1)普查时点居住在本普查区人数46562人,其中:户口登记在本普查区人数38056人;户口登记在其他乡镇街道人数8215人,外来半年以上人数7581人,(2)户口在开发区,普查时点居住在其他乡镇街道人数9832人,其中:外出半年以下人数1740人,外出半年

以上人数8092人。 2、抓好工业和投资统计工作。特别是63家规模以上工业和84个投资项目等每月300多份报表工作,全年新增聚博建陶等12家规模以上企业,为提高二产增加值核算提供基础数据。1-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380亿,主营业务收入370亿,实现固定资产投资51亿,同比增幅分别为30%、35%和110%。 3、抓好服务业统计工作。特别是25家限额以上贸易业、7家交通服务业和8家成品油贸易业统计工作,全年新增大新化工等13家限额以上贸易业,挖掘提升三产增加值数据。 4、抓好农业统计、劳动工资季报、农村住户调查月报和群众安全感调查等工作。 二、农经工作稳步推进。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做好各项农经工作,进一步修订完善了《博兴经济开发区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暂行规定》,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健康发展。 1、切实抓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规范农村财务行为。一是抓好报账代理工作,按规章办理各项报账业务,符合制度的开支不停不扣,及时办理,不符合制度的票据坚决退回,全年累计代理报帐317村次;二是抓好专户代管资金工作,杜绝村级私设小金库、坐收坐支等问题发生,12月份专户代管资金920万元;三是协助社区督导落实好财务公开与民主理财工作,做到给村民一个明白,还干部一个清白。 2、切实抓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一是拟制定减负工作意见,强

农村经济统计知识

农村经济统计知识 一、农村经济统计的含义、作用和范围 农村经济统计简称农经统计,是一项研究农村中各种经济现象的数量表现,要求用科学的方法去搜集、整理、分析现实农村经济情况的数据,并通过统计指标体系来反映这些经济现象的规模、水平以及相互的依存关系,以揭示农村经济发展规律的工作。 农经统计是农村社会主义经济统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营管理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其主要作用是: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为党中央、国务院制定农村经济政策,为各级领导指导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分析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特点与规律,为农经部门提出工作思路和任务服务;为合作经济组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咨询服务。认真做好农经统计,对促进农村合作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不断深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根据中共中央的要求,农业部制定了农经统计方案并经国家统计局批复,农经统计以村为起报点。全国的每一个村都有一个农经统计调查点,就调查的涉及范围和人数而言,农经统计是各项专业经济统计中最庞大的一个统计体系。 二、农经统计的主要内容 农经统计的基本任务是运用各种调查统计方法,及时、准确、系统地搜集、整理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情况的数据,深入分析经济运行的特征和规律;为各级领导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制定农村经济政策提供依据;搞好信息公布,充分发挥

统计的服务和监督作用,为统揽农村经济全局服务;作为乡村农民负担水平的衡量标准和动态监测体系。 每年农经统计的基本工作是: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季报、半年报、全年预测、年报、农户收入典型调查。 全年农经统计报表体系共有十三套表,分别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不同的农村经济现象,总体反映了乡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所属(或所辖)经营单位的情况。 1、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表。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收入,包括农村各经营层次收入、农林牧渔等各业收入以及出售产品收入等;第二部分为支出,包括总费用、生产费用和管理费用;第三部分为分配,包括收入分配的各种去向,按照国家、国家有关部门、外部单位和个人、集体企业、集体组织、农民个人的顺序来进行分配。该表的主要作用:(1)反映农村收益的各组成部分及其比例关系,为实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供决策依据;(2)统计农村收益在国家、集体、个人以及相关单位间的分配情况,为政府制定农村分配政策提供科学依据;(3)统计农民的人均收入,为监测农民负担提供依据,反映出各地农民收入和负担水平。 2、农民所得总额分组统计表。主要内容是将农民所得收入总额按三种方式进行分类:第一类按经营方式分,分为乡镇集体、村组集体、家庭经营、其他经营所得四种;第二类按收入形态分组,分为货币性、实物性收入两种;第三类按农民家庭经营所得分组,分为一、二、三产业、外出劳动、其他渠道所得五种。该表详细统计了农民收入的组

农经统计报表指标解释

农经统计报表指标解释 一、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统计 1、总收入:指统计范围内的各生产经营单位当年经营的收入中可以用于抵偿本年开支并可在国家、集体、农民及有关单位之间进行分配的农、林、牧、渔、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业、饮食业、服务业等各项经营收入和利息、租金等非生产性收入。不包括那些不能用来分配、属于借贷性质或暂收性质的收入,如贷款收入、预购定金、国家投资、农民投资、救灾救济等。国家事业单位在农村兴办的属于集体性质的实体,如养鸡场、养猪场等,如果土地所有权仍归乡、村集体所有,当地农民参加生产劳动,其全部收入都应统计在内;如果土地已征用,所有权已转移,则只统计农民参加劳动应分得的那分收入。 总收入中,乡村集体企业收入按各行业的全部收入计算,包括经营收入、产品销售收入、劳务收入和其它收入等;家庭经营中的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等,按当年收获到手的主副产品计算收入,包括已出售、自食自用和储存的主副产品在内。 总收入应按当年价格核算,也就是按当年经济活动发生时的现行价格进行核算。具体核算方法是:各种主产品、副产品出售部分按实际出售价格计算;自食自用和储存的农副产品,按出售全部该产品(包括出售给国家和在市场上出售的)的综合平均价格计算。由于全国市场价格差别较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统一制定本地区的综合平均价。 2、出售产品收入:指农村各经营单位和农民个人出售给国家和其他购买者的当年生产的农、林、牧、渔、工业和其他产品的收入。不包括农民自食自用、赠送亲友部分。该指标用于衡量统计范围内的商品生产情况。 3、乡镇集体企业收入:指乡镇集体举办的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商业及其它企业在本年度内所获得的各种收入。 4、村组集体经营收入:指村组集体组织和所属企业在本年度内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和利息、租金等非生产性收入。 5、农民家庭经营收入:指农户家庭成员在当年各种经营活动中获得的全部现金收入和实物收入。 6、其他经营收入:指除乡镇集体企业、村组集体经营、农民家庭经营三种经营形式以外获得的收入(不含转移性收入)。 7、农业收入:包括种植业收入和其他农业收入。 8、种植业收入:种植业指利用农作物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以取得农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瓜果等其他作物,以及果、桑、茶树的种植。粮食作物包括稻谷、小麦、玉米、高粱、谷子、大豆、薯类 (包括甘薯、马铃薯等)及其他杂粮作物。经济作物包括棉花、麻类、糖料、油料、烟叶、药材、染料、香料等作物。蔬菜瓜果等其他作物包括各种蔬菜、菜用瓜、果用瓜、菜用豆、蕃茄等,以及绿肥作物、饲料作物、花卉等,果树包括柑桔、苹果、梨、桃、香蕉等鲜果树,干果树不包括在内。 种植业收入指各经营单位和农民当年收获到手的粮食、经济作物、其他作物,以及桑、茶、果(不含蚕茧)等主副产品收入。但生产用的绿肥和青饲料不作为收入,用来沤肥的副产品也不作收入。 出售种植业产品收入:指农村各经营单位和农民个人出售的粮食、棉花、油料等种植业产品收入。 9、其他农业收入:指农民采集野生植物等获取的收入。如采集野生蘑菇、野生蘑耳、野生药材、野生水果等所获收入。 10、林业收入:林业指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林产品以及利用林木的自然特征以发挥防护林作用的物质生产部门。包括采种、育苗、植树造林、森林抚育、迹地更新、森林保护、天然林场的经营管理,以及对橡胶、漆树、油桐、咖啡、可可、花椒、胡椒、干果树(如板栗、核桃)等林木种植及其他林产品的采集。 林业收入指各经营单位和家庭经营当年采伐竹木收入、出售树苗收入和人工栽培的竹木上不经砍伐而取得的各种林产品收入,如生漆、棕片、五倍子、松脂、紫胶、竹笋、油桐、乌柏子、核桃、板栗、各种林木籽实等收入。桑叶、茶叶、水果、花卉等收入,不应包括在内。 出售林产品收入:指农村各经营单位个人在年度内出售树苗和上述其他林产品收入。不包括出售桑叶、茶叶、水果、野生林产品的收入。 11、牧业收入:牧业指利用动物的生理机能,通过饲养,繁殖以取得畜产品或役用牲畜的物质生产部门。包括牲畜饲养放牧业、家禽饲养业、其他畜牧业。牲畜饲养放牧包括猪、羊、牛、奶牛、马、驴、骡、骆驼等饲养和放牧。家禽饲养包括鸡、鸭、鹅等的养殖。其他畜牧业包括兔、蚕、蜂等小动物饲养等。 牧业收入指当年出售、屠宰的畜禽、其他小动物和畜、禽产品收入。包括:①家畜、家禽及其他小动物收入,按出售和屠宰的产品计算。畜禽的繁殖和增重,不作为收入。②活的家畜、家禽及其他小动物的产品(如蛋类、羊毛、兔毛、蜂蜜、蜂蜡等)收入,按全部产品计算。③动物屠宰及死亡后的畜产品(如猪鬃、羊皮等)收入,按全部产品计算。牧区和半牧区农民个人出卖大牲畜收入,应作为牧业收入。农区出售肉用牛的收入作为牧业收入。但变卖属于固定资产的役畜的收入,不能作为牧业收入。畜禽的厩肥不作为收入计算。计算牧业收入时应将农民自产自食、自用部分的畜禽产品折价收入全部统计在内。狩猎野生动物所获收入也统计在牧业收入中。 12、渔业收入:渔业指养殖及捕捞水生动植物以取得水产品的物质生产部门。包括海水渔业和淡水渔业。海水渔业包括利用海水进行鱼、虾、贝、珍珠、藻类(如海带、海白菜、紫菜)等水生动植物的养殖以及对海洋水生动植物的捕捞。淡水渔业包括内陆水域养殖鱼、虾、蟹、贝类、珍珠等水生动物及对内陆水域水生动物的捕捞。渔业收入是指当年捕捞天然水生和人工养殖的鱼、虾、蟹、贝类、藻类等淡水水产品和海水水产品的实际收入,包括出售的和自食的部分。 出售渔业产品收入,指农村各经营单位和农民个人年度内捕捞的水产品 (包括人工养殖并捕获的水产品和捕捞天然生长的水产品)通过各种渠道出售所获得的收入。 13、工业收入:工业指采掘自然物质资源和对各种原材料进行加工、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包括采矿业和制造业。采矿业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金属矿、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开采和采盐业。制造业包括食品工业、饲料工业、纺织缝纫业、木材加工业、建筑材料制造业、工艺品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制造业、机械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塑料工业等。 工业收入指从事工业生产经营得到的收入。包括:当年进行手工加工或简单机械加工制成产品的手工业收入,当年进行各种农产品、副产品加工制成产品的农产品加工收入,如碾米、蔗糖、酿酒、榨油、轧花、煤丝、药材加工等和当年进行各种工业品加工制成产品的收入,以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