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油消耗标准测试规范

机油消耗标准测试规范
机油消耗标准测试规范

机油消耗标准测试规范

一标准测试专用工具

1.V AS5052A

2.电子称

3.扭力扳手

4.漏斗

5.抹布

6.记号笔

二主公式:单位机油消耗=机油消耗量/称重期行驶里程

上公式中:①-⑥数据是现场工作中立即需要得出的数字。

●机油消耗量=实际加油量—实际放油量

●实际加油量=①加油前总重量—②加油后余重

●实际放油量=③放油后总重—④放油前总重

●称重期间行驶里程=⑤加油时里程表读数—⑥放油时里程表读数

●单位机油消耗量g/1000Km转换成L/1000Km(5W30):g/1000Km/0.8481g/cu.cm 三标准测试简要步骤(预估测试时间90分钟)

1.标准测试前检查和准备工作;

2.试验前排出机油;

3.试验前加注机油(记录实际加油数据);

4.行驶里程大于1000Km;

5.试验后排出机油;数据记录(记录实际放油量,行驶里程⑤);

6.按照公式计算机油消耗量。

步骤1 标准测试前检查和准备

●目视检查车辆是否有机油泄漏;

●如需要更换机油滤清器:

a更换机油滤清器;

b重新加机油并启动发动机;

c按发动机排出机油的条件重新操作。

●准备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及仪器。

步骤2发动机排出机油条件

●将车辆停稳于举升机,使发动机处于工作状态;

●待水温达到99度时,关闭发动机;

●放油10分钟,放油注意事项:

a打开机油加注盖,将测量容器置于放油螺塞下;

b机油出口处如有残余,可以使用经过称重的纱布擦擦拭。

●每次排机油时应(四“同”原则):同一举升机、同一位置、同一水温、同一排出时间。步骤3试验前加注机油及数据记录

1.称取加油前总重①:加注的机油及包装总重、干抹布及加油前用的漏斗重量;

2.按规程添加机油,并用抹布擦拭加油口处机油;

3.加油后余重②:包括放油后的漏斗、容器及抹布重量;

4.记录整车行程里程及试验日期;

5.对机油加注口盖、滤芯、机油尺及油底螺丝进行标记。

步骤4行驶试验(文字记录明确请用户签字确认,否则测试无效)

●交付客户,行驶1000-2000公里;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a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添加机油;

b不允许检查机油液面高度;

c如发现有泄漏情况或机油报警,需要开回服务站进行检查。

步骤5试验后放出机油及数据记录

检查所作标记是否保持原状态;

标准试验所需的测量工具及容器;

称取放油前总重④:a空容器、b漏斗、c棉丝

记录行车里程⑥及试验日期;

按发动机排出机油条件排空机油:将机油接于称取好的容器中;

测量放油后总重③:a容器、b漏斗、c棉丝、d放出机油

步骤6数据记录表。

1.测试时是否更换机油滤清器:是/ 否。

2.测试采用的机油牌号:SM5W/40 SAE0W-30

3.测试时加入的机油量(克):。

4.行驶大于一千公里后放出的机油量(克):。

5.测试起始里程(Km):。

6.测试终了里程(Km):。

7.测试行驶路况:%市区%郊区%高速公路

8.计算出机油消耗量(L/1000Km):。

完整版机油基础知识

润滑油一般由基础油和添加剂两部分组成。基础油是润滑油的主要成分,决定着润滑油的基本性质,添加剂则可弥补和改善基础油性能方面的不足,赋予某些新的性能,是润滑油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润滑油基础油 润滑油基础油主要分矿物基础油及合成基础油两大类。矿物基础油应用广泛,用量很大(约 95% 以上),但有些应用场合则必须使用合成基础油调配的产品,因而使合成基础油得到迅速发 展。 矿油基础油由原油提炼而成。润滑油基础油主要生产过程有:常减压蒸馏、溶剂脱沥青、溶剂 精制、溶剂脱蜡、白土或加氢补充精制。1995 年修订了我国现行的润滑油基础油标准,主要修 改了分类方法,并增加了低凝和深度精制两类专用基础油标准。矿物型润滑油的生产,最重要 的是选用最佳的原油。 矿物基础油的化学成分包括高沸点、高分子量烃类和非烃类混合物。其组成一般为烷烃(直 链、支链、多支链)、环烷烃(单环、双环、多环)、芳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环烷基芳 烃以及含氧、含氮、含硫有机化合物和胶质、沥青质等非烃类化合物。 2、添加剂 添加剂是近代高级润滑油的精髓,正确选用合理加入,可改善其物理化学性质,对润滑油赋予 新的特殊性能,或加强其原来具有的某种性能,满足更高的要求。根据润滑油要求的质量和性 能,对添加剂精心选择,仔细平衡,进行合理调配,是保证润滑油质量的关键。一般常用的添加 剂有:粘度指数改进剂,倾点下降剂,抗氧化剂,清净分散剂,摩擦缓和剂,油性剂,极压剂, 抗泡沫剂,金属钝化剂,乳化剂,防腐蚀剂,防锈剂,破乳化剂。形成积炭的原因: 1、汽油质量不佳。造成汽油成份中烯烃比例高、硫等杂质多。当这种汽油在发动机内部燃烧 时,因其中的大量烯烃氧化综合形成胶质,与汽油中的锈渣及其它杂质微粒结合成坚硬的积炭,沉积在气门、喷油嘴、进气阀和燃烧室等部位。

软件测试详细标准

软件测试标准 前言 前一版的《软件测试标准》,在测试工作中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本次修改在原标准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测试理念、工作方法、组织方式,使之更贴近实际工作,真正起到纲领的作用。 一、软件测试 1、软件测试的目的 软件测试是指为了度量和提高被测试对象的质量、对测试对象进行工程设计、使用和维护的与软件开发过程并发的生命周期过程。软件测试的目的为:验证软件产品的实现状态以及实现质量。 2、软件测试相关概念 2.1白盒测试 指基于程序结构的测试,测试目标是检查程序内部逻辑结构和逻辑路径,是代码级的测试。 2.2黑盒测试 基于程序功能的测试,根据输入输出的关系推断程序功能的正确性。 2.3测试用例 测试方案,包括数据输入和相应的期望输出。依据测试用例来执行具体操作。 2.4预防性测试 其原理为:只要测试在生命周期中进行得足够早,就能够提高待测软件的质量。 2.5测试风险分析 其目的为:确定测试对象、测试的优先级、测试的深度。 2.6软件测试模型 公司目前采用V模型,实现测试与软件开发的同步进行。

2.7等价类划分 将测试对象按某种约定划分为有限个组成部分,提高测试的有效性。 2.8边界值分析 分析测试对象的所有边界值及边界附近的临界值。 二、测试工作流程 需求分析审核需求分析,编写验收测试部分用例 实地调研重点收集客户实际业务资料、操作习惯,并与需求分析作出对比 概要设计审核概要设计,从用户角度提出问题 编写集成测试用例 详细设计 审核详细设计报告,与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进行比对编写单元测试用例编写用户手册总体框架单元测试阶段提出测试计划 审核测试用例 执行测试 测试总结 集成测试阶段验收测试阶段 补充测试用例资料归档 修改测试 审核修改计划程序员提供修改清单编写测试用例执行测试 测试总结 复测测试报告复测测试用例复测 三、开发—测试流程

汽车机油消耗过多的对策

2010年6月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学术研究 Jun.2010 第5卷第2期 Academic Research of Shijiazhua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Vol.5 No.2 汽车机油消耗量过多的对策 李书江,靳建平 (石家庄理工职业学院,河北石家庄 050228) 摘要:汽车发动机机油消耗量过大,是发动机各种故障的综合反映。出现此故障时不但需要不时地添加机油,而且会使发动机的技术状况变的越来越差。发动机机油油耕过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机油泄漏,二是机油进入燃烧室烧掉。汽车在使用过程中,一旦发现机油消耗过大,就应立即查明原因,找准故障部位,对其进行必要的维护、调整和修理。本为针对发动机使用中机油消耗常见现象及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减少机油消耗的基本对策和方法。 关键词:汽车机油;消耗量;对策 中图分类号:F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汽车发动机润滑油(俗称机油)在正常使用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定的消耗量,所以要定期检查机油的液位和其受污染的程度,这是汽车保养维护作业中要定期更换机油的原因。但是,汽车在使用中,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形:发动机的机油耗量有明显增多的趋势,但汽车又能正常行驶。一般而言,技术状况良好的汽车发动机机油消耗量并不大,约为燃料消耗量的0.1%~0.3%,即每消耗100升燃料,同时消耗约0.1~0.3升机油。汽车发动机配合磨损增大或有其他故障后,机油的消耗量可超过原定额的两倍多,甚至更多。 2.引起机油消耗的原因 机油具有冷却、润滑、清洁、密封四大功能,其对于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转,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汽车使用时间和行驶里程的增加,机油由于高温氧化、机械零件的磨损物、燃油蒸汽腐蚀等因素的影响而受到污染。正常的情况下机油也会消耗,从根本意义上讲绝对 收稿日期:(六号黑粗) 责任编辑: 校对: 作者简介:李书江(1962- ),男,汉族。河北藁城人,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教研室,教师,从事汽车相关专业的教学工作多年。不消耗机油的是不存在的。 2.1发动机正常消耗机油 机油用于润滑活塞、活塞环和气缸,当活塞下行移动时,将在气缸壁上留下一层油膜。车辆减速时,产生的高负压将一些这样的机油吸入燃烧室,这种机油和部分留在气缸壁上的油膜一样,在燃烧过程中被高温的燃烧气体燃烧。 尽管在汽车发动机设计时,增加了气门油封装置,但是机油润滑进气门杆时,仍有一小部分机油被吸入燃烧室。同时,高温的废气同样会燃烧用于润滑排气门的机油。 发动机的涡轮增压器转子轴的高速旋转,也可能导致一部分的机油到发动机里面燃烧。2.2发动机配合间隙变大消耗机油 随着汽车发动机使用时间和行驶里程的延长,发动机都要有正常的磨损,当保养不及时或者出现恶性使用时,可能磨损速度还要加快。气缸的圆度和圆柱度超过规定值时,会引起活塞与气缸壁密封不良,径向间隙增大,润滑油很容易窜入燃烧室被烧掉。随着活塞和缸壁间隙的增大,润滑油从油底壳顺缸壁窜入燃烧室的通道就更加通畅,使润滑油窜入燃烧室的量也越多,烧掉的也越多。 事实上,润滑油一部分通过活塞与缸壁的间隙直接进入燃烧室而被烧掉。活塞环由于活塞环对口或积碳过多使活塞环失去弹性,不能

软件测试规范标准[详]

软件测试规 1目的 确保软件产品质量,使产品能够顺利交付和通过验收的一项重要措施。 2适用围 适用于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业务测试、验收测试以及一些专项测试。 3职责 ?项目测试负责人组织编制《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指导和督促测试人员完成各阶段的测试工作。 ?项目组测试人员按照《测试计划》、《测试方案》完成所承担的测试任务,并按要求填写《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 ?测试经理依照确认规程和准则对工作产品进行确认,提出对确认规程和准则的修改意见 ?项目负责人组织测试环境的建立。 ?项目经理审核负责控制整个项目的时间和质量。 ?研发人员确认修改测试人员提交的bug。 4工作流程 4.1 测试依据 详细设计是模块测试的依据。因此设计人员应向测试人员提供《系统需求规格书名书》、《详细设计》、《概要设计》等有关资料。测试人员必须认真阅读,真正弄懂系统需求和详细设计。 4.2 制订《测试方案》 在测试之前,由项目负责人根据《测试计划》的要求,组织人员编制相应的《测试方案》,《测试方案》应包括以下容:

?测试目的; ?所需人员及相应培训要求; ?测试环境、工具和测试软件; ?测试用例、测试数据和预期的结果。 4.3 单元测试 项目开发实现过程中,每个程序单元(程序单元的划分视具体开发工具而定,一般定为函数或子程序级)编码调试通过后,要及时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由单元开发者自己进行,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根据程序单元的控制流程,争取达到分支覆盖。对于交互式运行的产品,不便于进行自动测试的,可以采用功能测试的方法进行。 单元测试针对程序模块,从程序的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多个模块可以独立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容包括模块接口测试、局部数据结构测试、路径测试、错误处理测试等; ?单元测试组织原则一遍根据开发进度安排对已开发完成的单一模块进行测试; ?单元测试停止标准:完成了所有规定单元的测试,单元测试中发现的bug已经得到修改。 4.4 集成测试 编码开发完成,项目组部应进行组装测试。 集成测试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策划(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并实施。集成测试着重对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进行测试,验证各功能模块是否能协调工作、参数传递及功能调用是否正常。测试采用交叉方法,即个人开发的软件应由其他的项目组成员进行测试。 集成测试过程应填写《问题报告及维护记录》,测试结果应形成《测试报告》。 4.5 系统测试 在项目开发完成之后,应对整个系统软件和硬件进行系统测试。对性能、可靠性、健壮性、压力承受力等方面分别进行评价,以验证系统是否满足

28、发动机机油消耗量过大的故障案例分析

发动机机油消耗量过大的故障案例分析 这是一台WD615-欧Ⅱ型发动机在更换“四配套”后行驶不久便出现机油消耗量越来越大,这是什么原因呢?难道是发动机“四配套”发生了早期磨损? 发动机机油消耗量过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发动机烧机油,另一方面是发动机排机油即漏机油。 正常情况下,一般发动机的机油消耗与燃油消耗比应该小于0.8%,如果机油消耗远远大于这个数值,就说明机油消耗不正常,也就是说发动机肯定有故障。“烧机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机油加注量过多。发动机油底壳内的油量也并非多多益善,加油量过多一方面会造成机油温度偏高,发动机工作无力;另一方面飞溅至缸壁上的机油量过多,活塞环的刮油负担加重,泵入汽缸内的机油过多,造成机油烧损。 2、活塞、缸套间隙过大。由于活塞、缸套间隙过大,导致进入汽缸内的机油量增多,造成机油烧损。这种故障还往往伴随曲轴箱废气量增大。 3、活塞环开口对口或粘环。由于装配不注意,使活塞环开口相错较小,运转过程中造成三道活塞环开口重叠(俗称活塞环对口),或是由于拉缸造成活塞环与环槽完全粘死(俗称粘环),使活塞环刮油功能失效,造成烧机油故障。这种原因造成的故障也同样伴随曲轴箱废气量的增大。 4、“拉缸”造成机油烧损。如果发动机有拉缸现象,不仅造成曲轴箱内废气增多、发动机功率下降、敲缸,同样还伴随烧机油的故障出现。 5、第二道气环装配错误造成烧机油的故障。WD615系列柴油发动机活塞上共有两道气环和一道油环。油环截面是完全对称的,因此,装配时没有上、下正反面之分。而第一道气环是双面桶面环,装配时必须把打印有TOP(向上)标记的环面朝上,然而由于第一道气环上环面上有一凹槽,因此,装配时不会装错。第二道气环是锥面环,即内环面是矩形环面,而外环面是锥形环面。由于外环面的锥角太小,目测根本看不出来,因而,一般修理工往往误认为该环是矩形环,在装配时不注意上、下环面。如果将下环面朝上装配,将会造成本来锥面的刮油作用反而变成向上泵油的作用,显然会产生烧机油的故障。因此,在装配时第二道气环千万不能装反,正确的装法是将打印有“TOP”标记的环面朝上装配。 其实,“烧机油”的故障从发动机排烟上能够明显反映出来。一般发动机排蓝烟而且很刺眼,则说明发动机烧机油。 “排油”故障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发动机漏机油。发动机常见的漏机油部位主要有曲轴前、后油封,正时中间齿轮轴等处。油封质量问题和安装不注意都会造成漏油,同样,曲轴箱通风装置及油气分离器堵塞也会造 2、成曲轴油封漏油。使用中应该经常检查发动机前端的油气分离器。 3、增压器漏油。由于长期不正确操作造成增压器早期磨损漏机油是发动机机油消耗的主要原因。严重时在拆卸增压器到中冷器的管路时都会可以倒出机油来。 4、空气压缩机排机油。空气压缩机缸套、活塞间隙大也会造成排机油现象。 5、机油粘度过低也会造成机油消耗量增大。 我们在了解了机油消耗量过大可能存在的这些原因后,便对相关部分和相关部件进行了检查,在检查中我们发现该车机油消耗量大跟“烧机油”没有什么关系,因为排气管中没有蓝烟排出,从这一点可以肯定发动机“四配套”没有早期

(完整版)项目测试规范

项目测试规范 编 制 : 审 核 : 批 准 : 文 件 编 号 : 版 本 号 : v1.0 秘 密 等 级 :普通级 发 出 部 门 : 颁 发 日 期 : 年 月 日 发 送 至 : 抄 送 : 总 页 数 : 页 附 件 : 主 题 词 :

文件更改历史更改日期版本号更改原因

目录 1编写目的 (4) 2测试团队构成 (4) 2.1职责 (4) 2.2角色划分 (4) 3工作流程及规范 (5) 3.1计划与设计阶段 (5) 3.1.1成立测试团队 (5) 3.1.2测试预通知 (5) 3.1.3召开测试启动会议 (5) 3.1.4编写测试计划文档 (6) 3.1.5设计测试用例 (6) 3.2实施测试阶段 (7) 3.2.1实施测试用例 (7) 3.2.2提交报告 (7) 3.2.3回归测试 (8) 3.3总结阶段 (8) 3.3.1编写测试报告 (8) 3.3.2测试工作总结 (9) 3.3.3测试验收 (9) 3.3.4测试归档 (10) 3.4缺陷跟踪 (10) 4缺陷类型定义 (11) 5测试标准 (12) 6争议处理 (12) 7标准文档 (12)

1编写目的 本文档是测试团队的日常工作规范,主要侧重测试工作流程的控制,明确软件工程的各阶段测试团队应完成的工作。测试技术和策略等问题不在本文档描述范围内。 2测试团队构成 2.1职责 测试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如下责任: ?在项目的前景、需求文档确立基线前对文档进行测试,从用户体验和测试的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 ?编写合理的测试计划,并与项目整体计划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编写覆盖率高的测试用例。 ?针对测试需求进行相关测试技术的研究。 ?认真仔细地实施测试工作,并提交测试报告供项目组参考。 ?进行缺陷跟踪与分析。 2.2角色划分 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一个团队成员可能会同时承担多个角色。

降低内燃机车机油消耗QC

减少内燃机车机油消耗 ——化工储运厂铁路运输部 QC小组 提交人: 提交时间:

减少内燃机车机油消耗 ——化工储运厂铁路运输部QC小组 一、小组概况 小组成员简介 1.“建设节约型社会、节约型企业”是国家大政方针,节能降耗是企业发展的一大趋势;2.储运中内燃机车机油消耗量比较大。 三、现状调查 内燃机车每做两次保养时需更换一次机油,大概为800kg,一般情况下每四个月做 一次保养,也就是说,每年每台机车平均消耗至少1200kg;此外,如发现油位偏低时 需要及时补油;另外,机车故障导致机油外漏,需要补加机油,每年对机油的消耗量比 较大。 自2005年8月到2006年4月两个机车保养期内我车间机油消耗量的现状调查: 四、设定目标 通过现状调查,进行全面分析,制定与实施对策,在保证机车使用性能的前提下,最终减少机油的消耗量。目标值为机车机油消耗降低15~20%。 五、分析原因 从换油和补油两个方面分别入手分析,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 (一)随着机器的运转,机油在反复使用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接触空气;水;固体颗粒;化学物质等造成污染进而变质。机油的主要特性指标有粘度、闪点、凝点、机械杂质、水分、总碱值等。

以下是2006年4月份我部五台机车机油主要指标的检测值: 我们得出了导致机油变质的主要原因为机油粘度指标过大。 下面是导致机油粘度和杂质指标过大的因果图: 管理环境 (二)机油阶段性补油是因为机车对机油的消耗量过大,大致有如下两方面原因1.机油的外漏 主要是设备故障导致的机油外漏。 2.机油的内漏 主要指机油在其通路内的烧废现象。

人员设备 六、确定主要原因 1、导致机油粘度大更换机油的要因分析: 根据车间机车故障记录本统计,2005年8月~2006年4月期间,发生机油管路破损,接头松动,各管路连接橡胶管老化等故障累计12次。 小组成员对要因分析及可行性分析

机油损耗与烧机油

机油损耗与烧机油 [提要]*如何鉴别发动机烧机油 *如何查找爱车机油消耗过多的原因 *车辆漏油的维修及预防办法 *那些因素影响机油消耗量 *为什么新的或经过大修的柴油机往往冒蓝烟,甚至排气管处滴油 *柴油发动机机油耗量多的原因 如何鉴别发动机烧机油 很多人都碰上过烧机油的情况,往往大家都会认为烧机油是很严重的问题。烧机油可分为三种情况:凉车烧机油、加速时烧机油和任何情况下都烧机油。如何根据种烧机油的情况,判断发动机哪个部位出了问题呢, 1、凉车烧机油 凉车烧机油是指冷车启动时烧机油。 判断方法: 在早晨第一次着车时,后排气管会有比较浓的蓝色烟雾排出,过一段时间蓝色烟雾消失,当天一般不会再有类似的情况发生(如果这种情况出现的时间很长了,有可能出现原地停车熄火时间稍长时也会冒蓝烟)。第二天早晨又会有同样的问题发生,其他情况下没有蓝色烟雾产生。如果您的车出现这种情况就属于凉车烧机油。 原因: 由于气门油封长时间使用,导致气门油封老化并磨损严重,已经无法达到很好的密封效果。在发动机长时间不运转时,机油就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通过气门油封流

入气缸。在启动发动机时,气缸内的机油在高温高压的作用下就会燃烧产生大量蓝色烟雾。 2、加速时烧机油 判断方法: 在车辆行使时驾驶员猛踩油门时或原地着车猛踩油门时,从排气管排出大量蓝烟的情况,严重的在车辆行使时当驾驶员猛加油门后,驾驶员可以从排气管侧的反光镜中看见蓝色烟雾。 原因: 由于发动机活塞上的活塞环与气缸壁密封不严,在急加速时机油直接从曲轴箱蹿到了气缸内,导致烧机油。 3、任何情况下都烧机油 这种情况说明发动机已经磨损相当严重了,需要进行发动机大修,如果不及时进行维修会造成比较严重的事故隐患。 如何查找爱车机油消耗过多的原因 如果发现机油消耗过多,应从检查泄漏和燃烧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检查有无漏油处,对曲轴前端和后端漏油部位及油底壳和机油滤清器衬垫处仔细检查,具体作法是打开离合器检查孔盖,观察飞轮下部有无机油,若有机油,多半是因为曲轴后端油封不良引起曲轴后端漏油。拆下前皮带轮,查看曲轴皮带前端孔内是否存有机油,如存在机油,说明曲轴前端油封橡胶老化或曲轴皮带轮与油封接触表面磨损严重引起漏油,对此都是要更换油封。 如果不是泄漏引起的耗油过多,那就应检查机油是否被吸入燃烧室燃烧。具体作法是加大油门高速运转,若排气管排出大量浓蓝烟雾,同时加机油口处大量冒烟或脉动冒烟,则说明机油进入燃烧室。 可根据发动机的工作情况,判断出烧机油的具体原因:

软件测试规范

软件测试标准规范 1目的 为了确保软件产品质量,使产品能够顺利交付和通过验收,特编写本文档,以作参考 2适用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业务测试、验收测试以及一些专项测试。 3职责 ?项目测试负责人组织编制《测试计划》、《测试方案》,指导和督促测试人员完成各阶段的测试工作。 ?项目组测试人员按照《测试计划》、《测试方案》完成所承担的测试任务,并按要求填写《问题报告及维护 记录》。 ?测试经理依照确认规程和准则对工作产品进行确认,提出对确认规程和准则的修改意见 ?项目负责人组织测试环境的建立。 ?项目经理审核负责控制整个项目的时间和质量。 ?研发人员确认修改测试人员提交的bug。 4工作流程 4.1测试依据 详细设计是模块测试的依据。因此设计人员应向测试人员提供《系统需求规格书名书》、《详细设计》、《概要设计》等有关资料。测试人员必须认真阅读,真正弄懂系统需求和详细设计。 4.2制订《测试方案》

在测试之前,由项目负责人根据《测试计划》的要求,组织人员编制相应的《测试方案》,《测试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测试目的; ?所需人员及相应培训要求; ?测试环境、工具和测试软件; ?测试用例、测试数据和预期的结果。 4.3单元测试 项目开发实现过程中,每个程序单元(程序单元的划分视具体开发工具而定,一般定为函数或子程序级)编码调试通过后,要及时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由单元开发者自己进行,使用白盒测试方法,根据程序单元的控制流程,争取达到分支覆盖。对于交互式运行的产品,不便于进行自动测试的,可以采用功能测试的方法进行。 单元测试针对程序模块,从程序的内部结构出发设计测试用例。多个模块可以独立进行单元测试。 ?单元测试内容包括模块接口测试、局部数据结构测试、路径测试、错误处理测试等; ?单元测试组织原则一遍根据开发进度安排对已开发完成的单一模块进行测试; ?单元测试停止标准:完成了所有规定单元的测试,单元测试中发现的bug已经得到修改。 4.4集成测试 编码开发完成,项目组内部应进行组装测试。 集成测试由项目负责人组织策划(编写测试计划、测试用例)并实施。集成测试着重对各功能模块之间的接口进行测试,验证各功能模块是否能协调工作、参数传递及功能调用是否正常。测试采用交叉方法,即个人开发的软件应由其他的项目组成员进行测试。

软件测试完成标准

软件测试完成标准 目录 1.简介 (2) 1.1目的 (2) 1.2范围 (2) 1.3文档结构 (2) 1.4词汇表 (2) 2.软件测试完成标准 (3) 2.1软件测试暂停、完成标准 (3) 2.2单元测试停止标准 (3) 2.3集成测试停止标准 (3) 2.4确认测试停止标准 (3) 2.5系统测试停止标准 (4) 2.6安装测试停止标准 (4) 2.8验收测试停止标准 (4) 2.9缺陷修复率标准 (5) 2.10覆盖率标准 (5) 2.11缺陷等级分类 (5)

1.简介 1.1目的 本文档的目的是为软件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安装测试、验收测试提供停止标准。 1.2范围 本文档适用于虹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所有项目及产品的测试活动。 1.3文档结构 第一部分: 简介,介绍软件停止标准的目的,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以及在本文档中使用的词汇的解释。 第二部分: 描述软件单元测试、集成测试、确认测试、系统测试、安装测试、验收测试停止标准。 第三部分: 列出本标准使用的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附录 1.4词汇表 缺陷(Defect):缺陷是对软件产品预期属性的偏离现象。 覆盖率(Coverage rate):语句覆盖率、测试用例执行覆盖率,测试需求覆盖率等的总称。

2. 软件测试完成标准 2.1 软件测试暂停、完成标准 1)软件系统在进行单元、集成、确认、系统、安装、验收测试时,发现紧急错误 大于等于严重级别错误暂停测试返回开发。 2)软件系统经过单元、集成、确认、系统、安装、验收测试,分别达到单元、集 成、确认、系统、安装、验收测试停止标准。 3)软件系统通过验收测试,并已得出验收测试结论。 4)软件项目需暂停以进行调整时,测试应随之暂停,并备份暂停点数据。 5)软件项目在其开发生命周期内出现重大估算,进度偏差,需暂停或终止时,测 试应随之暂停或终止,并备份暂停或终止点数据。 2.2 单元测试完成标准 1)按照单元测试计划完成了所有规定单元的测试 2)达到了测试计划中关于单元测试所规定的覆盖率的要求 3)软件单元功能与设计一致 4)在单元测试中发现的错误已经得到修改,各级缺陷修复率达到标准 2.3 集成测试完成标准 1)按照集成构件计划及增量集成策略完成了整个系统的集成测试 2)达到了测试计划中关于集成测试所规定的覆盖率的要求 3)被测试的集成工作版本每千行代码必须发现至少2个错误(不含优化级别错误) 4)集成工作版本满足设计定义的各项功能、性能要求 5)在集成测试中发现的错误已经得到修改,各级缺陷修复率达到标准 2.4 功能测试完成标准 1)功能测试用例设计已经通过评审 2)按照功能测试计划完成了功能测试 3)达到了功能测试计划中关于功能测试所规定的覆盖率的要求 4)系统达到详细设计定义的各项功能,性能

可靠性测试规范

手机可靠性测试规范 1. 目的 此可靠性测试检验规范的目的是尽可能地挖掘由设计,制造或机构部件所引发的机构部分潜在性问题,在正式生产之前寻找改善方法并解决上述问题点,为正式生产在产品质量上做必要的报证。 2. 范围 本规范仅适用于CECT通信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手机电气特性测试。 3. 定义 UUT (Unit Under Test) 被测试手机 EVT (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est) 工程验证测试 DVT (Design Verification Test) 设计验证测试 PVT (Product Verification Test) 生产验证测试 4. 引用文件 GB/T2423.17-2001 盐雾测试方法 GB/T 2423.1-2001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Ab:低温) GB/T 2423.2-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Bb:高温) GB/T 2423.3-199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Ca:恒定湿热) GB/T 2423.8-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自由跌落) GB/T 2423.11-1997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试验Fd: 宽频带随机振动) GB 3873-83 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 《手机成品检验标准》XXX公司作业指导书 5. 测试样品需求数 总的样品需求为12pcs。 6. 测试项目及要求 6.1 初始化测试 在实验前都首先需要进行初始化测试,以保证UUT没有存在外观上的不良。如果碰到功能上的不良则需要先记录然后开始试验。在实验后也要进行初始化测试,检验经过实验是否造成不良。具体测试请参见《手机成品检验标准》。 6.2 机械应力测试 6.2.1 正弦振动测试 测试样品: 2 台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与要求要求规范

软件测试基本流程与规范 1目标 制定完整且具体的测试路线和流程,为快速、高效和高质量的软件测试提供基础流程框架。 最终目标是实现软件测试规范化,标准化。 2测试流程说明

3测试需求分析 测试需求是整个测试过程的基础;确定测试对象以及测试工作的范围和作用。用来确定整个测试工作(如安排时间表、测试设计等)并作为测试覆盖的基础。而且被确定的测试需求项必须是可核实的。即,它们必须有一个可观察、可评测的结果。无法核实的需求不是测试需求。所以我现在的理解是测试需求是一个比较大的概念,它是在整个测试计划文档中体现出来的,不是类似的一个用例或者其他. ·测试需求是制订测试计划的基本依据,确定了测试需求能够为测试计划提供客观依据; ·测试需求是设计测试用例的指导,确定了要测什么、测哪些方面后才能有针对性的设计测试用例; ·测试需求是计算测试覆盖的分母,没有测试需求就无法有效地进行测试覆盖; 3.1测试方法与规范 3.1.1测试方法 随着软件技术发展,项目类型越来越多样化。根据项目类型应选用针对性强的测试方法,合适的测试方法可以让我们事半功倍。以下是针对目前项目工程可以参考的测试方法: ?β测试(bet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β测试,英文是Beta testing。又称Beta测试,用户验收测试(UAT)。 β测试是软件的多个用户在一个或多个用户的实际使用环境下进行的测试。开发者通常不在测试现场,Beta测试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当开发和测试根本完成时所做的测试,而最终的错误和问题需要在最终发行前找到。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α测试(Alpha测试)--非程序员、测试人员 α测试,英文是Alpha testing。又称Alpha测试. Alpha测试是由一个用户在开发环境下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是公司内部的用户在模拟实际操作环境下进行的受控测试,Alpha测试不能由该系统的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 在系统开发接近完成时对应用系统的测试;测试后,仍然会有少量的设计变更。这种测试一般由最终用户或其他人员来完成,不能由程序员或测试员完成。?兼容性测试 --测试人员 兼容性测试是指测试软件是否可以成功移植到指定的硬件或者软件环境中,例如在B/S项目中各个不同浏览器之间的测试。 ?用户界面测试-UI测试--测试人员 用户界面测试,英文是User interface testing。又称UI测试。 用户界面,英文是User interface。是指软件中的可见外观及其底层与用户交互的部分(菜单、对话框、窗口和其它控件)。

测试规范

第1部分系统测试方案

1.1 测试目标 通过功能及测试,采用多种测试方法,使系统达到以下目标: 测试已实现的产品是否达到设计的要求,包括:各个功能点是否以实现,业务流程是否正确。 系统的性能达到需求说明书的指标范围内,保证系统7*24小时的稳定运行。 Bug数和缺陷率控制在可接收的范围之内。 1.2 测试策略 1.功能测试:测试系统基本功能实现是否正常,是否实现需求说明书中的所有功能,其中包括导航,数据输入,处理和检索等功能; 2.集成测试:检测需求中业务流程,数据流程的正确性; 用户界面测试:通过测试进行的浏览可正确反映业务的功能和需求,这种浏览包括窗口与窗口之间、字段与字段之间的浏览,以及各种访问方法(Tab键、鼠标移动、和快捷键)的使用窗口的对象和特征(例如,菜单、大小、位置、状态和中心)都符合标准; 3.性能评测:对响应时间、事务处理速率和其他与时间相关的需求进行评测和评估。性能评测的目标是核实性能需求是否都已满足需求说明书的指标范围内; 4.负载测试:将使测试对象承担不同的工作量,以评测和评估测试对象在不同工作量条件下的性能行为,以及持续正常运行的能力; 5.安全性和访问控制测试:侧重于安全性的两个关键方面:应用程序级别的安全性,包括对数据或业务功能的访问。系统级别的安全性,包括对系统的登录或远程访问; 6.故障转移和恢复测试:确保测试对象能成功完成转移,并能从导致意外数据损失或数据完整性破坏的各种硬件、软件可网络故障中恢复; 7.配置测试:核实测试对象在不同的软件和硬件配置中的运行情况。 1.3 测试工具和测试环境 1.3.1 测试工具 在缺陷管理方面,将采用MI公司的Bug管理工具TestDirector8.0进行Bug的管理。 TestDirector 是业界第一个基于Web的测试管理系统,它可以在您公司内部或外部进行全球范围内测试的管理。通过在一个整体的应用系统中集成了测试管理的各个部分,包括需求管理,测试计划,测试执行以及错误跟踪等功能,TestDirector极大地加速了测试过程,提高效率。 在性能测试方面,将采用MI公司的性能测试工具LoadRunner8.0进行性能测试。 LoadRunner 是一种预测系统行为和性能的负载测试工具。通过以模拟上千万用户实施并发负载及实时性能监测的方式来确认和查找问题,LoadRunner 能够对整个企业架构进行测试。通过使用LoadRunner ,企业能最大限度地缩短测试时间,优化性能和加速应用系统

常见的润滑油理化指标

---------------------------------------------------------------最新资料推荐------------------------------------------------------ 常见的润滑油理化指标 常见的石油产品理化指标 1. 密度和相对密度(Density and Relative density) 密度是指在规定温度下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以 g/cm3 或 kg/m3 表示。 相对密度亦称比重,是指物质在给定温度下的密度与标准温度下纯水的密度之比值。 没有量纲,因而也就没有单位。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1 884 和 GB/T 2540,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 D4052 和 D941 、英国 IP 1 60、德国DIN 51 757 和 ISO 3675 等。 2. 色度(Colourity) 色度是在规定条件下,油品的颜色最接近某一号标准色板的颜色时所测得的结果。 色度是用来初步鉴别油品精制深度和使用过程中氧化变质程度的标志。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3555 和 GB/T 6540,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 D1 56 和 D1 500、英国 IP 1 96 和 ISO 2049 等。 3. 粘度(Viscosity) 粘度是液体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也是评价油品流动性的最基本指标。 粘度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4. 运动粘度(Kinematic viscosity) 运动粘度是液体在重 1 / 9

力作用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相同温度下液体的动力粘度与其密度之比,在国际单位制中以mm2/s 表示。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265 和 GB 111 37,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 D455、英国 IP 71 、德国 DIN 51 562和 ISO 31 05 等。 美国常用的条件粘度是赛氏(Saybolt)秒(SUS),而雷氏(Redwood)秒则是英国常用的条件粘度。 5. 动力粘度(Dynamic viscosity) 动力粘度表示液体在一定剪切应力下流动时内摩擦力的量度,其值为所加于流动液体的剪切应力和剪切速率之比,在国际单位制中以 Pa s 表示,习惯用 cP 表示。 1 cP=1 0-3Pa s。 在低温下测定的动力粘度可以表示油品的低温启动性。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506,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 D 2983、英国 IP 230 和 267、德国 DIN 5301 8 等。 6. 粘度指数(Viscosity index) 粘度指数是表示油品随温度变化这个特性的一个约定量值。 粘度指数越高,表示油品的粘度随温度变化越小。 一般以 VI 表示。 中国标准试验方法是 GB/T 1 995 和 2541 ,相应的国外标准试验方法有美国 ASTM D2270、英国 IP 226、德国 DIN 51 564 和ISO 2909 等。

软件系统测试规范

上海兴汉科技公司软件测试规范

目录

一.概述 本规范是对项目软件测试的一份指导性文件,对软件测试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测试理论、测试类型、测试方法、测试标准、测试流程以及软件产品开发单位所承担的职责进行总体规范,以有效保证软件产品的质量。

1.什么是软件测试 无论怎样强调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和它对软件可靠性的影响都不过分。在开发大型软件系统的漫长过程中,面对着极其错综复杂的问题,人的主观认识不可能完全符合客观现实,与工程密切相关的各类人员之间的通信和配合也不可能完美无缺,因此,在软件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都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差错。我们力求在每个阶段结束之前通过严格的技术审查,尽可能早地发现并纠正差错;但是,经验表明审查并不能发现所有差错,此外在编码过程中还不可避免地会引入新的错误。如果在软件投入生产性运行之前,没有发现并纠正软件中的大部分差错,则这些差错迟早会在生产过程中暴露出来,那时不仅改正这些错误的代价更高,而且往往会造成很恶劣的后果。测试的目的就是在软件投入生产性运行之前,尽可能多地发现软件中的错误。目前软件测试仍然是保证软件质量的关键步骤,它是对软件规格说明、设计和编码的最后复审。软件测试在软件生命周期中横跨两个阶段。通常在编写出每个模块之后就对它做必要的测试(称为单元测试),模块的编写者和测试者是同一个人,编码和单元测试属于软件生命周期的同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结束之后,对软件系统还应该进行各种综合测试,这是软件生命周期中的另一个独立的阶段,通常由专门的测试人员承担这项工作。大量统计资料表明,软件测试的工作量往往占软件开发总工作量的40%以上,在极端情况,测试那种关系人的生命安全的软件所花费的成本,可能相当于软件工程其他开发步骤总成本的三倍到五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软件测试工作,绝不要以为写出程序之后软件开发工作就接近完成了,实际上,大约还有同样多的开发工作量需要完成。仅就测试而言,它的目标是发现软件中的错误,但是,发现错误并不是我们的最终日的。软件工程的根本目标是开发出高质量的完全符合用户需要的软件。 2.软件测试的目标 下面这些规则也可以看作是测试的目标或定义: (1)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 (2)好的测试方案是极可能发现迄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方案; (3)成功的测试是发现了至今为止尚未发现的错误的测试。 从上述规则可以看出,测试的正确定义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而执行程序的过程”。这和某些人通常想象的“测试是为了表明程序是正确的”,“成功的测试是没有发现错误的测试”等等是完全相反的。正确认识测试的目标是十分重要的,测试目标决定了测试方案的设计。如果为了表明程序是正确的而进行测试,就会设计一些不易暴露错误的测试方案;相反,如果测试是为了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就会力求设计出最能暴露错误的测试方案。 由于测试的目标是暴露程序中的错误,从心理学角度看,由程序的编写者自己进行测试是不恰当的。因此,在综合测试阶段通常由其他人员组成测试小组来完成测试工作。此外,应该认识到测试决不能证明程序是正确的。即使经过了最严格的测试之后,仍然可能还有没被发现的错误潜藏在程序中。测试只能查找出程序中的错误,不能证明程序中没有错误。

可靠性测试标准

Q/GSXH.Q. 质量管理体系第三层次文件1004.03-2001 可靠性试验规范

拟制:审核:批准: 海锝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版次:C版 可靠性试验规范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 本档规定了可靠性试验所遵循的原则,规定了可靠性试验项目,条件和判据。 2. 可靠性试验规定 2.1 根据IEC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及美国军用标准,目前设立了14个试验项 目(见后目录〕。 2.2 根据本公司成品标准要求,用户要求,质量提高要求及新产品研制、工艺 改进等加以全部或部分采用上述试验项目。 2.3 常规产品规定每季度做一次周期试验,试验条件及判据采用或等效采用产 品标准;新产品、新工艺、用户特殊要求产品等按计划进行。 2.4 采用LTPD的抽样方法,在第一次试验不合格时,可采用追加样品抽样方 法或采用筛选方法重新抽样,但无论何种方法只能重新抽样或追加一次。 2.5 若LTPD=10%,则抽22只,0收1退,追加抽样为38只,1收2退。 抽样必须在OQC检验合格成品中抽取。 3.可靠性试验判定标准。

环境条件 (1)标准状态 标准状态是指预处理, 后续处理及试验中的环境条件。论述如下: 环境温度: 15~35℃ 相对湿度: 45~75% (2)判定状态 判定状态是指初测及终测时的环境条件。论述如下: 环境温度: 25±3℃ 相对湿度: 45~75% 4.试验项目。 目录 4.1 高温反向偏压试验------------------------------------ 第4页4.2 压力蒸煮试验------------------------------------ 第6页4.3 正向工作寿命试验------------------------------------ 第7页4.4 高温储存试验------------------------------------ 第8页4.5 低温储存试验------------------------------------ 第9页4.6 温度循环试验------------------------------------ 第10页4.7 温度冲击试验------------------------------------ 第11页4.8 耐焊接热试验------------------------------------ 第12页4.9 可焊性度试验------------------------------------ 第13页4.10 拉力试验------------------------------------ 第14页

机油消耗标准测试规范

机油消耗标准测试规范 一标准测试专用工具 1.V AS5052A 2.电子称 3.扭力扳手 4.漏斗 5.抹布 6.记号笔 二主公式:单位机油消耗=机油消耗量/称重期行驶里程 上公式中:①-⑥数据是现场工作中立即需要得出的数字。 ●机油消耗量=实际加油量—实际放油量 ●实际加油量=①加油前总重量—②加油后余重 ●实际放油量=③放油后总重—④放油前总重 ●称重期间行驶里程=⑤加油时里程表读数—⑥放油时里程表读数 ●单位机油消耗量g/1000Km转换成L/1000Km(5W30):g/1000Km/0.8481g/cu.cm 三标准测试简要步骤(预估测试时间90分钟) 1.标准测试前检查和准备工作; 2.试验前排出机油; 3.试验前加注机油(记录实际加油数据); 4.行驶里程大于1000Km; 5.试验后排出机油;数据记录(记录实际放油量,行驶里程⑤); 6.按照公式计算机油消耗量。 步骤1 标准测试前检查和准备 ●目视检查车辆是否有机油泄漏; ●如需要更换机油滤清器: a更换机油滤清器; b重新加机油并启动发动机; c按发动机排出机油的条件重新操作。 ●准备实验所需的测量工具及仪器。 步骤2发动机排出机油条件 ●将车辆停稳于举升机,使发动机处于工作状态; ●待水温达到99度时,关闭发动机; ●放油10分钟,放油注意事项:

a打开机油加注盖,将测量容器置于放油螺塞下; b机油出口处如有残余,可以使用经过称重的纱布擦擦拭。 ●每次排机油时应(四“同”原则):同一举升机、同一位置、同一水温、同一排出时间。步骤3试验前加注机油及数据记录 1.称取加油前总重①:加注的机油及包装总重、干抹布及加油前用的漏斗重量; 2.按规程添加机油,并用抹布擦拭加油口处机油; 3.加油后余重②:包括放油后的漏斗、容器及抹布重量; 4.记录整车行程里程及试验日期; 5.对机油加注口盖、滤芯、机油尺及油底螺丝进行标记。 步骤4行驶试验(文字记录明确请用户签字确认,否则测试无效) ●交付客户,行驶1000-2000公里; ●实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a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添加机油; b不允许检查机油液面高度; c如发现有泄漏情况或机油报警,需要开回服务站进行检查。 步骤5试验后放出机油及数据记录 检查所作标记是否保持原状态; 标准试验所需的测量工具及容器; 称取放油前总重④:a空容器、b漏斗、c棉丝 记录行车里程⑥及试验日期; 按发动机排出机油条件排空机油:将机油接于称取好的容器中; 测量放油后总重③:a容器、b漏斗、c棉丝、d放出机油 步骤6数据记录表。 1.测试时是否更换机油滤清器:是/ 否。 2.测试采用的机油牌号:SM5W/40 SAE0W-30 3.测试时加入的机油量(克):。 4.行驶大于一千公里后放出的机油量(克):。 5.测试起始里程(Km):。 6.测试终了里程(Km):。 7.测试行驶路况:%市区%郊区%高速公路 8.计算出机油消耗量(L/1000K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