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化学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全国高考化学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的综合高考真题汇总及答案

一、铝及其化合物

1.2019年诺贝尔奖授予了在开发锂离子电池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三位化学家。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应用要求处理锂电池废料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锂离子二次电池正极铝钴膜主要含有LiCoO 2、Al 等,处理该废料的一种工艺如图所示:

(1)Li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LiCoO 2中Co 的化合价为_______。 (2)“碱浸”时Al 溶解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酸溶”时加入H 2O 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沉钴”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配制100 mL 1.0 mol /L (NH 4)2C 2O 4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出玻璃棒、烧杯外,还有_____。

(6)取CoC 2O 4固体4.41g 在空气中加热至300 ℃,得到的钴的氧化物2.41g ,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3 2Al 2OH -+2222H O 2AlO 3H -+=+↑ 将2LiCoO 中的Co(Ⅲ)还原为2+价 222424Co C O CoC O +-+=↓ 1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Δ2423423CoC O 2O Co O 6CO +=+

【解析】

【分析】

铝钴膜主要含有2LiCoO 、Al 等,将废料先用碱液浸泡,将Al 充分溶解,过滤后得到的滤液中含有偏铝酸钠,滤渣为2LiCoO ,将滤渣用双氧水、硫酸处理后生成24Li SO 、4CoSO ,然后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pH ,生成氢氧化锂沉淀从而除去锂离子,最后对滤液用草酸铵洗涤处理,经过一系列处理得到草酸钴。据此解答。

【详解】

(1)锂是3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2LiCoO 中Li 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钴元素的化合价是x ,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

()()1x 220+++-?=,则x 3=+,故答案为:;3+;

(2)“碱浸”时Al 溶解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Al 2OH -+2222H O 2AlO 3H -+=+↑;

(3)双氧水具有氧化性,“酸溶”时加入22H O ,可以将2LiCoO 中的Co(Ⅲ)还原为2+价,用氨水调节pH ,将锂离子转化为氢氧化锂沉淀,所得滤渣主要为LiOH ,故答案为:将2LiCoO 中的Co(Ⅲ)还原为2+价;

(4)“沉钴”中4CoSO 与草酸铵反应生成草酸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22424Co C O CoC O +-+=↓,故答案为:222424Co C O CoC O +-+=↓;

(5)配制100 mL 1.0 mol /L (NH 4)2C 2O 4溶液,需要经过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等步骤,需要的玻璃仪器除玻璃棒、烧杯外,还需要1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故答案为:100mL 容量瓶、胶头滴管;

(6)4.41gCoC 2O 4的物质的量为 4.41g 0.03mol 147g /mol

=,其中含有钴元素的质量0.03mol 59g /mol 1.77g =?=,因此钴的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的质量2.41g 1.77g 0.64g =-=,氧元素的物质的量0.64g 0.04mol 16g /mol =

=,因此该钴的氧化物为34Co O ,钴元素被氧化,因此反应物中需要氧气参与,根据元素守恒,生成物中还有二氧化碳,反应的方程式为Δ

2423423CoC O 2O Co O 6CO +=+,故答案为:Δ

2423423CoC O 2O Co O 6CO +=+。

【点睛】

从处理铝钴膜废料的工艺流程不难得出:Co 的化合价多于一种,所以钴元素的氧化物有多种,所以我们得先确认本题中生成的是哪种氧化物,才能正确书写方程式。

2.有A 、B 、C 、D 、E 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相邻的A 、B 、C 、D 四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6个电子,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E 的单质可与酸反应,1 mol E 单质与足量酸作用,在标准状况下能产生33.6 L H 2;E 的阳离子与A 的阴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五种元素的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2)画出C 原子、A 离子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B 单质在D 单质中燃烧,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成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A 与E 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物质的分类中应属于__________________。

(5)向D 与E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滴入烧碱溶液直至无明显现象发生时,观察到的现象

是先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并逐渐增多,随NaOH加入又逐渐溶解最终澄清,请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氧磷硫氯铝白色烟雾 PCl3、PCl5 Al2O3两性氧

化物 Al3++3OH-=Al(OH)3↓ Al(OH)3+OH-=AlO2-+2H2O

【解析】

【分析】

A、B、C、D、E五种短周期元素,由位置图可知,A在第二周期,B、C、D处于第三周期,设C的质子数为x,则A的质子数为x-8,B的质子数为x-1,D的质子数为x+1,A、B、C、D四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6个电子,则x+(x-8)+(x-1)+(x+1)=56,解得x=16,即A为O,B为P,C为S,D为Cl;1molE单质与足量酸作用,在标准状况下能产生33.6LH2,设

E的化合价为y,根据电子转移守恒:1mol×y=

33.6L

22.4L/mol×2×1,解得y=3,E的阳离子与

A的阴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则E为Al,据此解答。

【详解】

(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氧、B为磷、C为硫、D为氯、E为铝;

(2)C为硫,S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三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为2、8、6,原子结构示意图为:;A为氧,O2-离子核外电子数为10,有2个电子层,各层电子数为2、8,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3)磷单质在氯气中燃烧三氯化磷和五氯化磷,生成物的化学式为:PCl3是液体、PCl5是固体,反应现象是:有白色烟雾生成;

(4)A与E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化学式为Al2O3,能与酸、碱反应生成盐与水,属于两性氧化物;

(5)D与E形成的化合物为AlCl3,向AlCl3的水溶液中逐渐滴入烧碱溶液直至过量,发生

Al3++3OH-=Al(OH)3↓、Al(OH)3+OH-=AlO2-+2H2O,则可观察到先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并逐渐增多,随NaOH加入又逐渐溶解最终澄清。

3.含有A+、B3+、C3+三种金属阳离子的水溶液发生了如下一系列变化后逐一沉淀出来,其中B3+转入白色沉淀:

请通过分析回答(用化学符号填写):

(1)A +是__,B 3+是__,C 3+是__;

(2)X 是__,Y 是__,Z 是__;

(3)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

①生成Y 沉淀:__;②B 3+与过量氨水反应:__;

(4)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单质铝和Y 分解后的固体产物反应:__.

【答案】Ag + Al 3+ Fe 3+ AgCl Fe (OH )3 Al (OH )3 Fe 3++3OH ﹣═Fe(OH )3↓ Al 3++3NH 3?H 2O═Al(OH )3↓+3NH 4+ 2Al+Fe 2O 3

2Fe+Al 2O 3

【解析】

【分析】

含有A +、B 3+、C 3+ 三种金属阳离子的水溶液,加入过量盐酸反应过滤得到白色沉淀X 和滤液甲,白色沉淀只能是氯化银沉淀,说明A +离子为Ag +,滤液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得到红褐色沉淀Y 为Fe(OH)3,滤液乙中加入适量盐酸反应生成白色沉淀Z 为Al(OH)3,其中B 3+转入白色沉淀,则B 3+、C 3+ 离子分别为:Al 3+、Fe 3+,据此回答;

【详解】

(1)由上述分析可知A +、B 3+、C 3+ 三种金属阳离子分别为:Ag +、Al 3+、Fe 3+, 答案为:Ag +;Al 3+;Fe 3+;

(2)分析可知对应X 、Y 、Z 分别为:AgCl 、Fe(OH)3、Al(OH)3;

故答案为:AgCl ; Fe(OH)3;Al(OH)3;

(3)①生成Y 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Fe 3++3OH ﹣═Fe(OH)3↓;

故答案为:Fe 3++3OH ﹣═Fe(OH)3↓;

②Al 3+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铵根离子,离子方程式为:

Al 3++3NH 3?H 2O ═Al(OH)3↓+3NH 4+;

故答案为:Al 3++3NH 3?H 2O ═Al(OH)3↓+3NH 4+;

(4)氢氧化铁分解产物是氧化铁,铝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氧化铝,放出大量的热,反应方程式为:2Al+Fe 2O 3===高温2 Fe+Al 2O 3;

故答案为:2Al+Fe 2O 3===高温2 Fe+Al 2O 3。

4.甲、乙、丙三种物质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3224NH H O H SO Δ????→????→??→甲乙丙甲

(1)若甲和丙都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物质,既能溶于盐酸又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则甲

是________(填化学式)。写出“32NH H O ?????→乙丙”转化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乙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有血红色出现,则乙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

___________,甲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

【答案】23Al O 33234Al

3NH H O=Al(OH)3NH +++?↓+ 3Fe + 23Fe O 【解析】

【详解】

(1)甲和丙都是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物质,按信息知甲为23Al O 、乙是硫酸铝,丙为3Al(OH),则乙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3234Al 3NH H O Al(OH)3NH ++

+?=↓+;

(2)若乙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有血红色出现,则乙为硫酸铁,其溶液中含有铁离子,氧化物甲与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铁溶液,因此甲为氧化铁。

【点睛】

铝离子与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容易出错,同学往往错误地把离子方程式写错成3-3Al 3OH Al(OH)++=↓。

5.明矾在日常生活中用途非常广泛。用废铝灰(含Al 、Al 2O 3、Fe 、Fe 2O 3、FeO 等)为原料制取明矾的工艺流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已知:Fe 3+开始沉淀到沉淀完全时溶液的pH 为1.9~3.7。

(1)明矾净水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2)“酸溶”时,Al 2O 3溶解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滤渣2”经碱洗、水洗、干燥和煅烧,得到的产品的名称是_____(填俗称)。

(5)“步骤②”包含的操作有_________、__________、过滤及干燥。

【答案】Al 3++3H 2O ?

Al(OH)3(胶体)+3H + Al 2O 3+3H 2SO 4=Al 2(SO 4)3+3H 2O 2Fe 2++H 2O 2+2H +=2Fe 3++2H 2O 调节溶液pH ,使沉淀完全 铁红 蒸发浓缩 冷却结晶

【解析】

【分析】

废铝灰(含Al 、Al 2O 3、Fe 、Fe 2O 3、FeO 等)加入足量稀硫酸进行酸浸溶解并过滤,得到含有Al 3+、Fe 2+、Fe 3+、SO 42-的酸性滤液,滤渣1为不与硫酸反应的杂质,向滤液中加入双氧水将滤液中的Fe 2+氧化为Fe 3+,由于Fe(OH)3比Al(OH)3更难溶,向氧化后的滤液中加入Al(OH)3,Fe 3+转化为更难溶的Fe(OH)3沉淀,过滤后得到含有Al 3+、SO 42-的滤液,滤渣2为Fe(OH)3,向滤液中加入K 2SO 4制得产品溶液,对溶液进行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干燥最终得到产品硫酸铝钾的晶体,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

(1)明矾是强酸弱碱盐,弱酸根离子Al3+水解产生氢氧化铝胶体,能够吸附水中悬浮的物质形成沉淀而除去,从而达到达到净水的目的。其反应原理用方程式表示为:

Al3++3H2O?Al(OH)3(胶体)+3H+;

(2)“酸溶”时,Al2O3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Al2O3+3H2SO4=Al2(SO4)3+3H2O;

(3)“氧化”时,加入氧化剂过氧化氢,将滤液中的Fe2+氧化为Fe3+,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H2O2+2H+=2Fe3++2H2O;

(4)“步骤①”加入滤液中加入Al(OH)3,作用是调节溶液的pH值,由于Fe(OH)3比Al(OH)3更难溶,使Fe3+完全转化为Fe(OH)3沉淀而除去;“滤渣2”的成分是Fe(OH)3,煅烧时分解生成氧化铁,它是一种红棕色粉末,常用作颜料,俗名是铁红;

(5) “步骤②”是从溶液中获得产品明矾,包含的操作有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及干燥。

6.某小组同学用一种铝铁合金为原料,模拟相关的工业生产,反应过程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和条件已略去),请回答:

(1)铁铝合金是一种高电磁性能合金,下列有关推测可能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A.铁铝合金可由铁和铝熔融混合制成

B.铁铝合金的熔点高于铝和铁

C.铁铝合金硬度高于纯铝

(2)反应①中铝元素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③发生时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颜色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反应④中的CO2不宜换成HCl,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举出固体A一种用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C Al3++4OH﹣=AlO2﹣+2H2O 2Al+2NaOH+2H2O=2NaAlO2+3H2↑先产生白色沉淀,之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过量的氯化氢会使生成的氢氧化铝溶解做红色油漆和涂料

【解析】

【分析】

分析流程可知,①中的反应有硫酸与氢氧化钠酸碱中和,硫酸铝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硫酸亚铁在空气中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④中二氧化碳能与偏铝酸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固体A为氧化铁,固体B为氧化铝;②中铝单质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③中硫酸亚铁在空气中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

(1)A.铁铝合金可由铁和铝熔融混合制成具有特征性质的混合物,故A正确;

B.合金熔点低于各成分,则铁铝合金的熔点低于铝和铁,故B错误;

C.合金硬度高于各成分,则铁铝合金硬度高于纯铝,故C正确;

综上所述,故答案为:AC;

(2)①中硫酸铝与过量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3++4OH﹣

=AlO2﹣+2H2O,故答案为:Al3++4OH﹣=AlO2﹣+2H2O;

(3)②中铝单质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l+2NaOH+2H2O=2NaAlO2+3H2↑,故答案为:2Al+2NaOH+2H2O=2NaAlO2+3H2↑;

(4)③中硫酸亚铁在空气中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铁,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之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故答案为:先产生白色沉淀,之后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

4Fe(OH)2+O2+2H2O=4Fe(OH)3;

(5)④中二氧化碳能与偏铝酸钠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若将二氧化碳换成氯化氢,则生成的氢氧化铝会继续与过量的盐酸发生反应而溶解,故答案为:过量的氯化氢会使生成的氢氧化铝溶解;

(6)固体A为红棕色的氧化铁,可以用来做红色油漆和涂料,故答案为:做红色油漆和涂料。

7.工业制取皮革加工中的鞣化剂硝酸铝,是用铝灰与烧碱、硝酸反应制得的。铝灰是铝、氧化铝和氧化铁的混合物。产品硝酸铝晶体为Al(NO3)3·nH2O。

已知偏铝酸盐能与一般的酸反应,如:NaAlO2+HNO3+H2O→NaNO3+Al(OH)3↓

生产流程如图:

完成下列填空:

(1)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30%的氢氧化钠溶液,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选填编号)

___。

A.B.C.D.

说出流程中产生的滤渣的一种用途是___。制作一个过滤器需要___。流程中操作x的名称

(2)反应Ⅱ加入的硝酸必须适量,原因是___。反应Ⅲ加入的硝酸要稍过量,原因是___。(3)从反应Ⅲ所得的溶液制成产品的步骤依次为减压蒸发,___,过滤,___,低温烘干。(4)为测定所得的产品的纯度,质检人员称取产品Wg,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从中取出25.00mL,加入过量已知浓度的氨水充分反应后,剩余的氨水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溶液进行测定。通过计算便可得出产品的纯度。

①上述过程属于定量实验。其中除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外,还有一个是___,该实验过程中要进行多次读数,读数的方法是读出与___的刻度值。

②任意写出一个该测定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

【答案】B 作颜料(或炼铁)漏斗和滤纸过滤硝酸不足或过量,都会使铝元素损耗,而浪费原料、降低产量稍过量的硝酸可抑制硝酸铝水解,有利提取产品(冷却)结晶洗涤(晶体)(酸碱)中和滴定滴定管内壁上白底蓝线的粗细交界处相平

Al3++3NH3?H2O→Al(OH)3↓+3NH4+或NH3?H2O+H+→NH4++H2O

【解析】

【分析】

铝灰用氢氧化钠溶液溶解,铝、氧化铝反应生成偏铝酸钠,氧化铁不反应,过滤后形成滤渣,滤液中含有偏铝酸钠和未反应的NaOH,加入硝酸中和未反应的氢氧化钠,并将偏铝酸钠转化为氢氧化铝沉淀,再过滤分离,氢氧化铝沉淀再用硝酸溶解,得到硝酸铝溶液,经过一系列操作得到硝酸铝晶体,结合溶液的配制和物质的性质分析解答。

【详解】

(1)用氢氧化钠固体配制30%的氢氧化钠溶液,需要用天平称量氢氧化钠,用量筒量取水的体积,在烧杯中溶解,并用玻璃棒搅拌,因此除烧杯、玻璃棒外还需要的仪器是量筒;流程中产生的滤渣是氧化铁,可以用作红色颜料,也可以用于炼铁;制作一个过滤器需要漏斗和滤纸;根据图示,流程中操作x是分离溶液和沉淀,为过滤,故答案为:B;作颜料(或炼铁);漏斗和滤纸;过滤;

(2)硝酸属于强酸,可以溶解氢氧化铝沉淀,导致Al元素损失,因此反应Ⅱ加入的硝酸必须适量;反应Ⅲ加入的硝酸要稍过量,因为硝酸铝会水解,稍过量的硝酸可抑制硝酸铝水解,有利提取产品,故答案为:硝酸不足或过量,都会使铝元素损耗,而浪费原料、降低产量;稍过量的硝酸可抑制硝酸铝水解,有利提取产品;

(3)从反应Ⅲ所得溶液中得到硝酸铝晶体的步骤依次是:减压蒸发、冷却结晶、过滤、洗涤、低温烘干,故答案为:冷却结晶;洗涤;

(4)①常见的定量实验包括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外,还有一个是(酸碱)中和滴定;中和滴定实验过程中要进行多次读数,读数的方法是读出与滴定管内壁上白底蓝线的粗细交界处相平的刻度值,故答案为:(酸碱)中和滴定;滴定管内壁上白底蓝线的粗细交界处相平;

②称取产品Wg,溶于水配成500mL溶液,从中取出25.00mL,加入过量已知浓度的氨水,硝酸铝与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硝酸铵,充分反应后,剩余的氨水用已知浓度的盐酸溶液进行测定,氨水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铵和水,测定过程中所涉及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有Al3++3NH3?H2O=Al(OH)3↓+3NH4+、NH3?H2O+H+=NH4++H2O,故答案为:

Al3++3NH3?H2O=Al(OH)3↓+3NH4+或NH3?H2O+H+=NH4++H2O。

8.某工厂的废金属屑中主要成分为Cu、Fe和A l,此外还含有少量Al2O3和Fe2O3,为探索工业废料的再利用,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流程,用该工厂的合金废料制取氯化铝、绿矾晶体(FeSO4·7H2O)和胆矾晶体(CuSO4·5H2O)。

请回答:

(1)步骤Ⅰ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涉及到的分离操作是___。(2)试剂X是___;溶液D是___。

(3)溶液E在空气中易被氧化,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方案检验溶液E是否被氧化___。(4)在步骤Ⅱ时,若用大理石与浓盐酸制取CO2并直接通入溶液A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会逐渐减少。为避免固体C减少,可采取的改进措施是___。(5)工业上常用溶液E制取净水剂Na2FeO4,流程如图:

写出由Fe(OH)3制取Na2FeO4的离子方程式___。(已知NaClO还原为NaCl)

【答案】2Al+2OH-+2H2O=2AlO2-+3H2↑过滤稀硫酸(或稀H2SO4;或硫酸) NaHCO3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取少量E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说明E溶液已被氧化,反之,则未被氧化在通入CO2之前增加一个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除去HCl气体 2Fe(OH)3+3ClO-+4OH-=2FeO42-+3Cl-+5H2O

【解析】

【分析】

Cu、Fe和Al,少量Al2O3和Fe2O3,氢氧化钠与Al、Al2O3反应,而Cu、Fe和Fe2O3不反应,过滤得到滤渣为Cu、Fe和Fe2O3,滤液为偏铝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向滤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溶液,过滤,向沉淀中加入盐酸生成氯化铝溶液,最终得到氯化铝固体;向滤渣为Cu、Fe和Fe2O3中加入稀硫酸,生成硫酸亚铁,最终得到绿矾,过滤得到Cu,Cu与氧气、硫酸反应得到硫酸铜。

【详解】

⑴步骤Ⅰ中,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是铝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其离子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Fe、Cu、Fe2O3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因此涉及到的分离操作是过滤;故答案为:2Al+2OH-+2H2O=2AlO2-+3H2↑;过滤。

⑵将Fe、Cu中Fe溶于溶液中生成硫酸亚铁,因此试剂X是硫酸;溶液A为偏铝酸钠溶液,向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溶液,因此D是碳酸氢钠;故答案为:稀硫酸(或稀H2SO4;或硫酸);NaHCO3溶液(或碳酸氢钠溶液)。

⑶溶液E在空气中易被氧化,亚铁离子被氧化生成铁离子,铁离子常用KSCN溶液来检验,因此简单的实验方案检验溶液E是否被氧化的实验为取少量E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说明E溶液已被氧化,反之,则未被氧化;故答案为:取少量E溶液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硫氰化钾溶液,若溶液变为血红色,则说明E溶液已被氧化,反之,则未被氧化。

⑷在步骤Ⅱ时,若用大理石与浓盐酸制取CO2并直接通入溶液A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中产生的白色沉淀会逐渐减少,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浓盐酸易挥发,挥发出的HCl与沉淀反应,为避免固体C减少,先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除掉挥发的HCl,再通入CO2;故答案为:在通入CO2之前增加一个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除去HCl气体;故答案为:在通入CO2之前增加一个盛有饱和NaHCO3溶液的洗气瓶,除去HCl气体。

⑸Fe(OH)3与NaClO反应生成NaCl和Na2FeO4,其制取Na2FeO4的离子方程式

2Fe(OH)3+3ClO-+4OH-= 2FeO42?+3Cl-+5H2O;故答案为:2Fe(OH)3+3ClO-+4OH-=

2FeO42?+3Cl-+5H2O。

9.铝土矿(主要成分为Al2O3,还含有SiO2(不溶于水和酸)、Fe2O3)是工业上制备氧化铝的主要原料。工业上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如下:

(1)沉淀A、B的成分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②中的试剂a是

__________ ;(以上均填化学式)

(2)试写出步骤③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 ;

【答案】SiO2 Fe(OH)3 NaOH溶液 CO2 +OH- =HCO3- CO2 +AlO2- +2H2O=Al(OH)3↓+HCO3-【解析】

【分析】

铝土矿中加入过量试剂盐酸,然后过滤得到沉淀A为SiO2,滤液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过滤后得到沉淀B和滤液乙,滤液甲中溶质为氯化铝和氯化铁、HCl,沉淀B为Fe(OH)3,滤液乙中含有NaAlO2和NaOH、NaCl,向滤液乙中通入过滤二氧化碳得到滤液碳酸氢钠溶液,沉淀C为Al(OH)3,加热氢氧化铝得到氧化铝,以此解答该题。

【详解】

(1)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SiO2,沉淀B为Fe(OH)3,滤液甲中含有Al3+、Fe3+、H+等,应加入氢氧化钠,除去铁离子,将铝离子转化为AlO2-,步骤②中的试剂a是NaOH溶液;(2)步骤③中与OH-反应生成碳酸氢根离子:CO2+OH-=HCO3-,偏铝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氢氧化铝和碳酸氢钠,离子反应为:CO2 +AlO2- +2H2O=Al(OH)3↓+HCO3-。

【点睛】

把握流程中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推断及实验能力的综合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是解答的易错点,注意二氧化碳是过量的。

10.金属Co 、Ni 性质相似,在电子工业以及金属材料上应用十分广泛.现以含钴、镍、铝的废渣(含主要成分为CoO 、Co 2O 3、Ni 、少量杂质Al 2O 3)提取钴、镍的工艺如下:

(1)酸浸时SO 2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除铝时加入碳酸钠产生沉淀的离子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CoCO 3为原料采用微波水热法和常规水热法均可制得H 2O 2分解的高效催化剂CoxNi (1-x)Fe 2O 4(其中Co 、Ni 均为+2价).如图是用两种不同方法制得的CoxNi (1-x)Fe 2O 4 在10℃时催化分解6%的H 2O 2 溶液的相对初始速率随x 变化曲线.

①H 2O 2 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由图中信息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制取的催化剂活性更高。 ③Co 2+ 、Ni 2+ 两种离子中催化效果更好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煅烧CoCO 3时,温度不同,产物不同.在400℃充分煅烧CoCO 3,得到固体氧化物的质量

2.41g,CO 2的体积为0.672L(标况下),则此时所得固体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答案】还原剂或将Co 3+还原为Co 2+ 2Al 3++3CO 32-+3H 2O=2Al(OH)3↓+3CO 2↑

微波水热 Co 2+ Co 3O 4

【解析】

【分析】

第一步酸浸,将氧化物全部变为离子,加入的2SO 具有还原性,可将3+Co 还原为2+Co ,

第二步加入的碳酸钠,3+Al 和2-3CO 可以发生双水解反应,将铝变为沉淀除去,接下来用萃取剂除去镍,此时溶液中只剩下2+Co ,再加入2-3CO 将2+Co 转变为3CoCO 沉淀即可,本题得解。

【详解】

(1)根据分析,2SO 作还原剂;

(2)根据分析,3+Al 和2-

3CO 发生双水解反应

3+2-32322Al 3CO +3H O=2Al(OH)+3CO ↓↑; (3)①画出过氧化氢的电子式即可;

②根据题图可以看出微波水热法具有更高的反应速率;

③当x 增大,催化剂中的2+Co 比例增大,2+Ni 比例减小,而x 增大时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也在增大,说明2+Co 的催化效果更好;

(4)首先根据m V 0.672n===0.03mol V 22.4

算出2CO 的物质的量,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碳酸钴的物质的量也为0.03mol ,再根据钴原子守恒,2.41g 固体中有0.03mol 钴原子,剩下的全为氧原子,解得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04mol ,因此所得固体氧化物的化学式为34Co O 。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答题规律大总结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答题规律大总结! 一、考点分析 无机化工题实际上是考查考生运用化学反应原理及相关知识来解决工业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解此类型题目的基本步骤是: ①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了解生产的产品 ②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骤,从几个方面了解流程:A.反应物是什么;B.发生了什么反应;C.该反应造成了什么后果,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抓住一个关键点: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获得产品而服务。 ③从问题中获取信息,帮助解题。 了解流程后着手答题。对反应条件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对平衡转化率有何影响?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如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从绿色化学方面作答)。 二、工业流程题中常用的关键词 原材料:矿样(明矾石、孔雀石、蛇纹石、大理石、锂辉石、黄铜矿、锰矿、高岭土,烧渣),合金(含铁废铜),药片(补血剂),海水(污水) 灼烧(煅烧):原料的预处理,不易转化的物质转化为容易提取的物质:如海带中提取碘 酸:溶解、去氧化物(膜)、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碱:去油污,去铝片氧化膜,溶解铝、二氧化硅,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氧化剂:氧化某物质,转化为易于被除去(沉淀)的离子氧化物:调节pH促进水解(沉淀) 控制pH值:促进某离子水解,使其沉淀,利于过滤分离 煮沸:促进水解,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如氧气趁热过滤:减少结晶损失;提高纯度 三、工业流程常见的操作 (一)原料的预处理 ①粉碎、研磨:减小固体的颗粒度,增大固体与液体或气体间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研磨适用于有机物的提取,如苹果中维生素C的测定等) ②水浸:与水接触反应或溶解。 ③酸浸:通常用酸溶,如用硫酸、盐酸、浓硫酸等,与酸接触反应或溶解,使可溶性金属离 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近年来,在高考题出现了“浸出”操作。在化工生产题中,矿物原料“浸出”的任务是选择适当的溶剂,使矿物原料中的有用组分或有害杂质选择性地溶解,使其转入溶液中,达到有用组分与有害杂质或与脉石组分相分离的目的。 ④灼烧: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如从海带中提取碘时的灼烧就是为了除去可燃性杂质,将有机碘转化为碘盐。

高考理综专项训练化学大题一

精品文档 2019年高考理综专项训练化学大题一化学实验综合与探究 1. 的有关性质。S实验室利用如图装置制备HS气体,并探究H22回答下列问题:是密性的方法查实验开始时,检装置气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________。若装置不漏气,加入装置中的药品为 ________(填字母)。(2) 和稀硫酸NaS b.和稀硫酸a.FeS2 CuS.和稀盐酸c.ZnS和稀硝酸d为程式该反应的离子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mol/L (3)打开弹簧夹使反应发生,将生成的HS气体通入1.0 2为探究实际参与该反应Fe(NO)观察到有浅黄色固体析出。溶液中,33的微粒种类,设计如右图装置:B1=,则1.0 若A装置中加入mol/L

的FeCl溶液,并测其pH3中均有浅黄色固体、B装置中加入的试剂是________;实验观察到A为式方程子反)S,析出则H与Fe(NO溶液应的离33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反应停止________(4)实验结束时,使反应停止的操作是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样品,选择合理的仪器和试剂设计实验①S(5)常温下,以Na2则需要的主(H 证明氢硫酸为二元弱酸②测量并估算氢硫酸的K,S)2a2精品文 档.

高考化学有机推断题-含答案

高考有机推断题型分析经典总结 一、有机推断题题型分析 1、出题的一般形式是推导有机物的结构,写同分异构体、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及判断物质的性质。 2、经常围绕乙烯、苯及其同系物、乙醇等这些常见物质为中心的转化和性质来考察。 【经典习题】 请观察下列化合物A —H 的转换反应的关系图(图中副产物均未写出),请填写: (1)写出反应类型:反应① ;反应⑦ 。 (2)写出结构简式:B ;H 。 (3)写出化学方程式:反应③ ;反应⑥ 。 解析:本题的突破口有这样几点:一是E 到G 连续两步氧化,根据直线型转化关系,E 为醇;二是反应条件的特征,A 能在强碱的水溶液和醇溶液中都发生反应,A 为卤代烃;再由A 到D 的一系列变化中碳的个数并未发生变化,所以A 应是含有苯环且侧链上含2个碳原子的卤代烃,再综合分析可得出结果。 二、有机推断题的解题思路 解有机推断题,主要是确定官能团的种类和数目,从而得出是什么物质。首先必须全面地掌握有机物的性质以及有机物间相互转化的网络,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要把握以下三个推断的关键: 1、审清题意 (分析题意、弄清题目的来龙去脉,掌握意图) 2、用足信息 (准确获取信息,并迁移应用) 3、积极思考 (判断合理,综合推断) 根据以上的思维判断,从中抓住问题的突破口,即抓住特征条件(特殊性质或特征反应 。但有机物的特征条件并非都有,因此还应抓住题给的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关系条件能告诉有机物间的联系,类别条件可给出物质的范围和类别。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不但为解题缩小了推断的物质范围,形成了解题的知识结构,而且几个关系条件和类别条件的组合就相当于特征条件。然后再从突破口向外发散,通过正推法、逆推法、正逆综合法、假设法、知识迁移法等得出结论。最后作全面的检查,验证结论是否符合题意。 ①浓NaOH 醇溶液△ B A C D E F G H (化学式为C 18H 18O 4) C 6H 5-C 2H 5 ②Br 2 CCl 4 ③浓NaOH 醇溶液△ ④足量H 2 催化剂 ⑤稀NaOH 溶液△ ⑥ O 2 Cu △ ⑦ O 2 催化剂 ⑧乙二醇 浓硫酸△

(完整word版)高三化学知识点之铝及其化合物.总结(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精品小班课程辅导讲义 讲义编号 2014秋季12HX01

一、考纲要求 二、知识梳理 (一)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铝 (1)物理性质:密度小熔点较低,硬度较小银白色金属。 (3)化学性质: ①跟O 2及其它非金属反应: 常温下,在空气中因生成氧化膜,具有抗腐蚀能力。4Al+3O 2O 3 2S 3 ②跟某些氧化物:2Al+Fe 2O 2O 3 (铝热反应)

③跟水反应:2Al+6H2O → 2Al(OH)3+3H2↑ (一般不反应,只有氧化膜被破坏后反应) ④跟酸的反应:2Al+6H+→ 3Al3+ + 3H2↑(常温下,在浓H2SO4、浓HNO3中钝化) ⑤跟强碱溶液反应:2Al+2NaOH+2H2O → 2NaAlO2+3H2↑ 2、Al2O3(两性氧化物):白色固体、熔点高 (1)跟酸反应:Al2O3+6H+→2Al3++3H2O (2)跟碱反应:Al2O3+2OH-→AlO2—+2H2O 3、Al(OH)3 (两性氢氧化物) Al(OH)3的两性: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AlO2- + 2H2O Al(OH)3显两性的内在本质是:H2O + H+ + AlO23+ + 3OH- (1)物理性质:白色胶状物质,难溶于水 (2)受热分解:2Al(OH)2O3+3H2O (3)Al(OH)3实验室制法: ①可溶性铝盐加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②可溶性偏铝酸盐与弱酸:AlO2—+ H2CO3 +H2O→ Al(OH)3↓+ HCO3— ③ 3AlO2- +Al3++6H2O →4Al(OH)3↓ 4、铝盐 (1)Al3+与碱溶液反应:Al3++3OH-→Al(OH)3↓(碱不足) Al3++4OH-→AlO2-↓+2H2O(碱过量) + (2)Al3+水解:Al3++3H (3)明矾:Kal(SO4)2?12H2O是一种复盐。

高考化学选择题答题方法与知识点总结

高考化学选择题答题方法与知识点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三化学选择题备考策略与方法指导 2

13 元素周期律 与元素周期 表——元素 推断 化学实验方 案的评价 溶液中的离 子平衡—— 离子浓度、 平衡常数 溶液中的离 子平衡—— 稀释曲线的 理解 化学实验的 操作、现象 与结论 一、有关化学与社会、生活、技术类选择题 1.PM2.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 物。受PM2.5污染的空气不一定是胶体。 2.一级能源与二级能源 一级能源是指在自然界中能以现成形式提供的能源,例如:天然气,煤,石油,水能,太阳能,风能;二级能源是指需要依靠其他能源(也就是一级能源)的能量间接制取的能源,例如:电能,一氧化碳等。 3 环境问题污染物 酸雨SO 2 (主要)及NO x 光化学烟雾NO x及碳氢化合物 臭氧层空洞氟氯代烃及NO x 水体富营养化含氮、磷的化合物 温室效应CO 2及H 2 O、CH 4 等烃类化合物 白色污染有机难降解塑料 废电池重金属盐 4.STSE 5.解答STSE试题时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回归生活:掌握蛋白质的盐析与 变性,维生素C的还原性,聚乙烯和聚氯 乙烯的区别。 (2)了解环保知识:酸雨是指pH<5.6的 降水而非pH<7的降水;CO 2 既不会导致 酸雨,也不属于大气污染物,是引起“温 室效应”的气体。 (3)掌握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如氯 水的性质、漂白粉的作用、明矾净水原 理、纯碱的工业制备等。 6、化学基本概念较多,许多相近相似的概念容易混淆,且考查时试题的灵活性较大。如何把握其实质,认识其规律及应用?主要在于要抓住问题的实质,掌握其分类方法及金属、非金属、酸、碱、盐、氧化物的相互关系和转化规律,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基础。 3

高考化学无机推断题专题

第二轮复习无机推断题专题讲座 [命题趋向] 推理能力是高考测试的五项能力之一。《考试大纲》中对推理能力是这样界定的:“通常根据已知的知识和题目给定的事实和条件,抽象、归纳相关信息,对自然科学问题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做出正确的判断,并能把推理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 无机物质推断题既可以综合考查元素化合物方面的基础知识、还可联系到化学基础理论、化学基本计算、化学实验现象等等,另外无机物质推断题可以较好地测试推断能力,所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无机物质推断题成了每年高考中考查推理能力的保留题型。分析今高考中物质推断题,主要可分成以下三类:选择型推断题、文字叙述型推断题、框图型推断题。 从推理能力考查的特点分析,高考无机推断题中主要表现了以下几个特点: ①单信息、多信息并重。同一道推断题中,有的结论只要分析单个信息就可以得出,有的结论需要同时综合多条信息才能得出。 ②正向、逆向、统摄三种形式的推理并重。有些结论的得出过程中,需要正向、逆向、统摄等三种推理形式。 ③定性、定量分析并重。推断过程中既需要定性分析、又需要定量分析。 ④计算和逻辑推理(讨论)并重。 [知识体系和复习重点] 《考试大纲》中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要求较高,具体要求如下: ①了解在生活和生产中常见无机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 ②能够运用无机化合物各部分知识进行综合推断,解决有关的综合问题。 ③能够综合运用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知识进行综合分析,解决有关的综合问题。[知识指津] 无机物的相互反应(见下图所示) (1)无机物间能否反应,主要决定于反应物的性质及反应时的客观条件。左边所示的无机物间的相互反应指其主要性质而言,至于各个具体物质间能否反应,还有一些具

高考理综化学知识点归纳整理

1 高中化学所有知识点整理 一.中学化学实验操作中的七原则 掌握下列七个有关操作顺序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实验程序判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以Cl2实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顺序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根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装配复杂装置应遵循从左到右顺序。如上装置装配顺序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如上例中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所有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中学化学实验中温度计的使用分哪三种情况以及哪些实验需要温度计 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需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准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②实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①实验室蒸馏石油。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实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 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需要塞入棉花的实验有哪些 需要塞入少量棉花的实验: 热KMnO4制氧气 制乙炔和收集NH3 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防止实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四.常见物质分离提纯的10种方法 1.结晶和重结晶:利用物质在溶液中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如NaCl,KNO3。

高三复习课“铝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2018)

高考中的“铝”元素 ——高三复习课“铝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目前江苏高考化学试题的设计,突出与生产、生活、科技的密切联系,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深层理解能力,注重考查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实验探究与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五个方面的化学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个体在解决复杂的现实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化学核心素养是不能通过大量记忆知识或反复训练技能来达成的,是要通过大量感性材料的积累,不断思考、质疑和探究,然后抽象提炼形成理性经验,再将形成的经验规律用于指导学习实践,并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巩固、完善和发展,最终成为自觉、科学的化学思维惯性。 高考试题中,铝元素的有关知识点一直是考试的热点、常见考查点。本节课笔者以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为主线,突破学生惯有的高考真题难、不敢做的心理防线,让学生感到复习的针对性。以构建转换观为线索,让学生通过思考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引导式”高考试题,“对话式”问题形式,强化自身的内驱力,自主回忆、归纳、总结铝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对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反应原理进行有机融合,形成一种自觉、科学的化学思维习惯。以铝的制备为主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转化,逐步建构关于铝元素的知识体系;通过呈现炼铝方法发现的历史过程,在问题情境中,着重再现解决问题时可采用的模仿、类比、综合等基本方法,凸显化学思维品质。 一、教学目标 1.理解金属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及应用,掌握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构建完整的铝元素的知识网络,养成良好的化学思维习惯。 2.根据已有知识、信息完成冶炼铝的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发展知识体系,在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中感悟解决化学问题的思想方法,最终转化为自主学习的能力。 3.再现铝冶炼的历史过程,促使学生在特定框架下体会科学渐进、曲折变化的发展过程,在认知冲突中,激发质疑、判断、评价与创新意识。 4.渗透STSE教育,促进对STSE的理解,不断地提高社会责任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从科学发展的角度体会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的关系。 二、教学过程 (一)试题导入,激起关注 【ppt投影】近7年的高考卷部分内容,其中“铝”的字眼标注为红色。 (设计意图:近几年每一年的高考卷上都出现了“铝”这个字眼,有些年份出现的频率还很高,不难发现铝及其化合物是高考试题中的常见考点,引起学生对这部分知识学习的关注。) (二)试题引领,知识梳理 【ppt投影】高考试题:

高考化学选择题总结

高考化学选择题总结 题型一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帮助 对有多种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要注意反应的顺序问题,按“强先弱后”的原则来书写或判断,即氧化性(或还原性)强的优先发生反应,氧化性(或还原性)弱的后发生反应。一般说,氧化性强的物质能够制取氧化性弱的物质,还原性强的物质能够制取还原性弱的物质。 步骤1:认真审题,首先看离子反应哪些离子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给参与反应的离子按氧化性或还原性排队。 (1)常见物质氧化性顺序:KMnO4(H+)>Cl2>浓HNO3>稀HNO3>浓H2SO4>Br2>Fe3+>Cu2+>I2>H+>Fe2+。 (2)常见物质还原性顺序:Mn2+<Cl-<NO2<NO<SO2<Br-<Fe2+<Cu<I-<H2<Fe。 步骤2:离子按照“先强后弱”的原则依次反应 (1)常见离子氧化性:Fe3+>Cu2+>H+>Fe2+ (2)常见离子还原性:I->Fe2+>Br- 步骤3:根据质量守恒、元素守恒、电荷守恒以及电子转移守恒定律配平离子方程式。 题型二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帮助 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与得失电子的数目无关。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只具有氧化性,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低价只具有还原性,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步骤1: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变化。 步骤2:分析化学反应的遵循的原理和本质,通过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进行判断。步骤3:通过举反例,验证各选项是否正确 题型三考查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帮助 对于复分解反应,按“以少定多”的原则来书写,即以量少的反应物(离子)确定量多离子前面的系数。关键是要判断不足的物质是什么,以不足的物质完全反应为根据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再改写成离子方程式,防止出差错。一般书写量不足的物质发生的离子反应,其参与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要与它的化学式相符合,而足量的物质其参与反应的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不一定要与它的化学式相符合。 步骤一:审清题目,明确有哪些离子参加反应,哪种反应物用量不足。涉及氧化还原的离子反应,还要根据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判断反应的先后顺序。 步骤二:按照不足量的反应物离子配比书写离子方程式。 步骤三:根据电荷守恒、元素守恒、得失电子守恒配平离子方程式,最后检查气体、沉淀符号、反应条件等。

高考理综化学大题训练一工艺流程题

高考理综化学大题训练 一工艺流程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工艺流程 1.【2017新课标1卷】(14分) Li 4Ti 5O 12和LiFePO 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 3,还含有少量MgO 、SiO 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实验中,铁的浸出率结果如下图所示。由图可知,当铁的浸出率为70%时,所采用的实验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__。 (2)“酸浸”后,钛主要以24TiOCl - 形式存在,写出相 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3)TiO 2·x H 2O 沉淀与双氧水、氨水反应40min 所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温度/℃ 30 35 40 45 50 TiO 2·x H 2O 转化率% 92 95 97 93 88 分析40℃时TiO 2·x H 2O 转化率最高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 (4)Li 2Ti 5O 15中Ti 的化合价为+4,其中过氧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______。 (5)若“滤液②”中21(Mg )0.02mol L c +-=?,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3Fe +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351(Fe ) 1.010mol L c +--=??,此时是否有Mg 3(PO 4)2沉淀生成( 列式计算)。FePO 4、Mg 3(PO 4)2的K sp 分别为22241.310 1.010--??、。 (6)写出“高温煅烧②”中由FePO 4制备LiFePO 4的化学方程式。

(完整)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题集锦

高考有机化学推断题集锦 2.以石油产品乙烯为起始原料进行合成高分子化合物F和G,合成路线如图所示: 已知:E的分子式为C4H6O2,F的分子式为(C4H6O2)n(俗名“乳胶”的主要成分),G的分子式为(C2H4O)n(可用于制化学浆糊),2CH2=CH2+2CH3COOH+O2 2C4H6O2(醋酸乙烯酯)+2H2O 又知:与结构相似的有机物不稳定,发生分子重排生成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结构简式:E__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①、②的反应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A—→B、B—→C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有一种名为菲那西汀的药物,其基本合成路线如下: 则: (1)反应②中生成的无机物化学式为。

(2)反应③中生成的无机物化学式为。 (3)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是。 (4)菲那西汀水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3.已知有机物A和C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均为芳香族化合物,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有机物F的两种结构简式 , ; (2)指出①②的反应类型:①;②; (3)写出与E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属于芳香族化合物所有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 (4)写出发生下列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C→D , D→E 。 4.已知卤代烃在与强碱的水溶液共热时,卤原子能被带负电荷的原子团OH+所取代。现有一种烃A,它能发生下图所示的变化。

高考化学选择专题练习经典总结带答案

1、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反应物浓度 结构和组 2、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Na2S溶液:c(Na+)>c(HS-)>c(OH-)>c(H2S) B.Na2C2O4溶液中:c(OH-)=c(H+)+c(HC2O4-)+2c(H2C2O4) C.Na2CO3溶液:c(Na+)+c(H+)=2c(CO32-)+c(OH-) D.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c(Na+)+c(Ca2+)=c(CH3COO-)+c(CH3COOH)+2c(Cl-) 3、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仪器 4、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 B.和K 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2I- Fe2++I2 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42—+Ba2++3OH- Fe(OH)3+ Ba SO4 D.1 L0.1 mol·L—1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 g Fe 5、CO2的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胺的反应:NH3+CO2→ +H2O 下列有关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N3O3 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C.属于共价化合物 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 6、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AgCl +e-=Ag +Cl-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 7、下列关于0.10 mol·L-1 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高考有机化学推断题总汇(含解析)

3013年高考有机化学推断题汇编(含解析) 四川.(17分) 有机化合物G 是合成维生素类药物的中间体,其结构简式为: G 的合成路线如下: 其中A~F 分别代表一种有机化合物,合成路线中部分产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已知: 请回答下列问题: (1)G 的分子式是 ;G 中官能团的名称是 。 (2)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B 的名称(系统命名)是 。 (4)第②~⑥步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 (填步骤编号)。 (5)第④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6)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E 的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 ①只含一种官能团;②链状结构且无—O —O —;③核磁共振氢谱只有2种峰。 赏析:以框图合成考察有机化合物知识。(CH 3)2C=CH 2与HBr 反应①是加成反应,生成A(CH 3)2CHCH 2Br,②水解反应,生成B(CH 3)2CHCH 2OH,③是氧化反应,生成(CH 3)2CHCHO , 根据反应信息和G 的结构特征,C 是CH 3CH 2OOCCHO ,D 是 在水解生成CH 3CH 2OH 和E 再和H 2加成,E 中—CHO 变成F 中—CH 2OH ,F 的—COOH 、—CH 2OH 再酯化生成G 。 参考答案: (1)①C 6H 10O 3(2分) ②羟基、酯基(各1分,共2分) (2) (3)2-甲基-1-丙醇(2分) (4)②⑤(各1分,共2分) (5) (6)CH 3COOCH 2CH 2OOCCH 3 CH 3CH 2OOCCOOCH 2CH 3 CH 3OOCCH 2CH 2COOCH 3(各1分,共2分) (北京卷)25.(17分) 可降解聚合物P 的恒诚路线如下 CH 3CHCHO + OHCCOOC 2H 5 → CH 3C —CHCOOC 2H 5(3分) 3 3 CHO CH 3C=CH 2 + HBr → CH 3CHCH 2Br (2分) 3 CH 3 CH 3CH 2OOCCHOH (CH 3)2C —CHO , HOOCCHOH (CH 3)2C —CHO ,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26题练习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26题练习:实验大题 题型一:气体制备型 题型二:化工产品制备型 题型三:实验设计与探究型 题型四:假设验证型 题型五:有机实验 题型一:气体制备型 1.【2015·新课标II】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答下列问題: (1)工业上可用KC1O3与Na2SO3在H2SO4存在下制得ClO2,该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物质的量之比为。 (2)实验室用NH4Cl、盐酸、NaClO2(亚氯酸钠)为原料,通过以下过程制备ClO2: ①电解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 ②溶液X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有________ 。

③除去ClO2中的NH3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标号)。 a.水b.碱石灰C.浓硫酸d.饱和食盐水 (3)用下图装置可以测定混合气中ClO2的含量: Ⅰ.在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碘化钾,用50 mL水溶解后,再加入 3 mL 稀硫酸:Ⅱ.在玻璃液封装置中加入水.使液面没过玻璃液封管的管口; Ⅲ.将一定量的混合气体通入锥形瓶中吸收; Ⅳ.将玻璃液封装置中的水倒入锥形瓶中: Ⅴ.用mol·L-1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锥形瓶中的溶液(I2+2S2O32-=2I-+S4O62-),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 mL硫代硫酸钠溶液。在此过程中: ①锥形瓶内ClO2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为。 ②玻璃液封装置的作用是。 ③V中加入的指示剂通常为,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 ④测得混合气中ClO2的质量为 g.。 (4)O2处理过的饮用水会含有一定最的亚氯酸盐。若要除去超标的亚氯酸盐,下列物庾最适宜的是_______(填标号)。 a.明矾b.碘化钾c.盐酸d.硫酸亚铁 【答案】(1)2:1 (2)①NH4Cl+2HCl电解3H2↑+NCl3②Cl—、OH—③c

高考化学 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 综合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 铝及其化合物推断题 综合题及答案 一、铝及其化合物 1.现有A 、B 、C 、D 、E 五种短周期元素,已知A 、B 、C 、D 四种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之和为56,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1 mol E 的单质可与足量酸反应,能产生33.6L H 2(在标准状况下);E 的阳离子与A 的阴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 A B C D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元素A 名称______,元素B 符号________,E 原子电子式________ (2)C 的简单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 (3)B 单质在A 单质中燃烧,反应现象是___________,生成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4)A 与E 形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它的性质决定了它在物质的分类中应属于____________(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 (5)向D 与E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中滴入烧碱溶液至过量,此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写出化合物DE 与过量烧碱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 【答案】氧 P 剧烈燃烧,有大量白烟 P 2O 5 两性氧化物 先出现白色沉淀,继续滴 加,白色沉淀溶解 AlCl 3 + 4NaOH == 3NaCl + NaAlO 2 + 2H 2O 【解析】 【分析】 由位置图可知,A 在第二周期,B 、C 、D 处于第三周期,设C 的质子数为x ,则A 的质子数为x-8,B 的质子数为x-1,D 的质子数为x+1,A 、B 、C 、D 四种元素原子核外共有56个电子,则x+(x-8)+(x-1)+(x+1)=56,解得x=16,即A 为O ,B 为P ,C 为S ,D 为Cl ;1molE 单质与足量酸作用,在标准状况下能产生标准状况下33.6LH 2,设E 的化合价为y ,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 ymol=22.4L 3.36L /mol ×2=3mol ,E 的阳离子与A 的阴离子核外电子层结构完全相同,则E 为Al ,然后利用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的性质来解答。 【详解】 (1)由题可知,元素A 名称为氧,元素B 符号为P ,E 原子的最外层含有3个电子,电子式;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第七题常识类知识点总结

2018年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第七题常识类知 识点总结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考理综选择题第七题常识类知识点总结 高考理综选择题第七题常识类知识点总结 一、现代仪器 1.核磁共振仪:有机物中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种类; 2.红外光谱仪:主要测定有机物中官能团的种类; 3.紫外光谱仪:有机物中的共轭结构(主要指苯环); 4.质谱仪: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对测定结构也有一定的帮助; 5.原子吸收(发射)光谱仪:测定物质的的金属元素,也可测定非金属元素; 6.分光光度计:测定溶液中物质的成分以含量,重点是测反应速率; 7.色谱分析仪:利用不同物质在固定相和流动相中分配比的不同,对物质进行分离,主要分类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近的物质,纸层析就是其中的一种; 8.李比希燃烧法:测定有机物中C、H、O、N、Cl的有无及含量,CO2、H2O、N2、HCl; 9.铜丝燃烧法:测定有机物中是否含卤素,火焰为绿色说明含有卤素; 10.钠熔法:测定有机物是否含有X、N、S,NaX、Na2S、NaCN; 11.元素分析仪:测定物质中元素的种类; 12.扫面隧道显微镜:观察、操纵物质表面的原子和分子; 二、化学史 1.道尔顿:提出原子学说; 2.汤姆生:在阴极射线实验基础上提出“葡萄干面包式”模型; 3.卢瑟福:在α粒子散射实验基础上提出“核+电子”模型; 4.波尔:在量子力学基础上提出轨道模型; 5舍勒:发现氯气; 6.维勒:人工合成尿素; 7.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 三、材料及成分 1.火棉:纤维素与硝酸完全酯化的产物; 2.胶棉:纤维素与硝酸不完全酯化的产物; 3.人造丝、人造毛、人造棉、黏胶纤维、铜氨纤维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4.醋酸纤维:纤维素与醋酸酐酯化后的产物; 5.光导纤维:成分为SiO2,全反射原理; 6.Al2O3:人造刚玉、红宝石、蓝宝石的主要成分; 7. SiO2:硅石、玻璃、石英、玛瑙、光纤的主要成分; 8.硅酸盐:水泥、陶器、瓷器、琉璃的主要成分; 9.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碳化硼陶瓷、光纤等;具有耐高温、强度大的特性,还具有电学特性、光学特性、生物功能; 10.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水泥、玻璃、陶瓷; 11.新型高分子材料:高分子膜、尿不湿、隐形眼镜、人造关节、心脏补片、液晶材料等; 12.三大合成材料:合成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 四、能源问题 1.石油: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高三化学常见推断题(含答案中)精选

高三化学常见推断题(含答案中) X 、Y 、Z 、W 四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均小于36. Z 基态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 倍,Y 基态原子是同周期元素中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原子,X 分别与Y 、Z 元素组合均可形成10电子微粒, W 基态原子有10个价电子.回答下列问题(以下问题均以推知元素符号作答): (1)若 YX 3与X 2Z ﹑YX 2- 与ZX - ﹑Y 3- 与Z 2- 性质相似,请写出Mg(YX 2)2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⑵已知0℃时X 2Z 的密度为a g/cm 3 ,其晶胞中X 2Z 分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与金刚石晶胞类似,相似的原因是 .两个X 2Z 分子间的最近距离为 pm(用a 和N A 表示). 已知X 2Y 的升华热是51 kJ/mol ,除氢键外,X 2Z 分子间还存在范德华力(11 kJ/mol ),则X 2Z 晶体中氢键的“键能”是 kJ/mol. ⑶ WZ 是一种功能材料,已被广泛用于电池电极、催化剂、半导体、玻璃染色剂等方面.工业上常以W(YZ 3)2·6X 2Z 和尿素[CO(NH 2)2]为原料制备. ①W 2+ 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其核外电子有 种运动状态. ②尿素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为 ,1 mol 尿素分子中含有的σ键数为 . ③YZ 3-的空间构型 . ④WZ 晶体的结构与NaCl 相同,但天然的和绝大部分人工制备的晶体都存在各种缺陷,例如在某种WZ 晶 体中就存在如图所示的缺陷:一个W 2+空缺,另有两个W 2+被两个W 3+ 所取代.其结果晶体仍呈电中性,但化 合物中W 和Z 的比值却发生了变化.经测定某样品中W 3+与W 2+ 的离子数之比为6∶91.若该晶体的化学式为W x Z ,则x= . 【答案】(15分)(1)3 Mg(NH 2)2==Mg 3N 2+4NH 3↑ (2分) (2) 水中的O 和金刚石中的C 都是sp 3 杂化,且水分子间的氢键具有方向性,每个水分子可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2分) 314443A aN ×1010 (2分) 20(1分)

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13题练习

2018年高考化学专题11:第13题 【考纲】在高考试题中经常将弱电解质的电离与溶液的酸碱性、盐类的水解、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沉淀溶解平衡 等内容相结合,以图象的形式出现。预测2018年高考对本讲内容的考查仍将以外界条件对弱电解质电离平衡、 水的电离平衡的影响,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比较,既与盐类的水解有关,又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有关,还注重 溶液中的各种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等)关系的考查,从而使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灵活性和技 巧性,在2016在高考中仍将会涉及;题型主要以选择题为主。关于溶液pH的计算,题设条件可千变万化,运用 数学工具(图表)进行推理的试题在2016年高考中出现的可能性较大,推理性会有所增强,应予以重视。 【知识汇总】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注意:①能够导电的物质不一定全是电解质,如Cu、氯水等。 ②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里或熔化状态下才能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③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既不是电解也不是非电解质。 ④溶于水或熔化状态;注意:“或”字。 ⑤溶于水和熔化状态两各条件只需满足其中之一,溶于水不是指和水反应。 ⑥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必须是化合物,对于不是化合物的物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⑦溶液的导电能力强弱取决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和离子所带电荷的多少,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的电 荷越多,溶液的导电性越强。若强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很小,而弱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则弱电解质溶液 的导电能力强,因此电解质的强弱与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并无必然联系。 ⑧强电解质不一定易溶于水,如难溶的CaCO3、BaSO4都是难溶于水的,但溶于水的部分全部电离,因此硫酸 钡、碳酸钡都是强电解质;易溶于水的也不一定是强电解质,如醋酸等,故电解质的强、弱与溶解性无必然联系。 ⑨“电解”“电离”和“通电”的区别:“电解”指在通电条件下,电解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电离” 是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电解质离解成自由移动离子的过程,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通电”指接通电源, 它是电解反应的条件。 [方法技巧]: 判断弱电解质的四个思维角度 角度一:依据物质的类别进行判断:在没有特殊说明的情况下,就认为盐是强电解质,强酸(HCl、H2SO4、HNO3)、 强碱[NaOH、KOH、Ba(OH)2、Ca(OH)2]为强电解质;而常见的弱酸、弱碱为弱电解质,如H2CO3、H2SO3、HClO、 H2SiO3、NH3·H2O等。 角度二:弱电解质的定义,即弱电解质不能完全电离,如测·L-1的CH3COOH溶液的pH>1。 角度三:弱电解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条件改变,平衡移动,如pH=1的CH3COOH加水稀释10倍1<pH< 2。(见下表) |浓度均为|mol/L的强酸HA与弱酸HB |pH均为2的强酸HA与弱酸HB ①pH或物质的量浓度| |pHHA=2<pHHB 浓度c(HA)= mol/L<c(HB) ②开始与金属反应的速率 |HA>HB |HA=HB ③体积相同时与过量的碱反应时消耗碱的量 |HA=HB |HA<HB ④体积相同时与过量活泼金属反应产生H2的量 |HA=HB |HA<HB ⑤c(A-)与c(B-)大小 |c(A-)>c(B-) |c(A-)=c(B-) ⑥分别加入固体NaA、NaB后pH变化 HA:不变;HB:变大] |HA:不变;HB:变大 ⑦加水稀释10倍后 |pHHA=3<pHHB |pHHA=3> 3>pHHB>2 ⑧溶液的导电性 |HA>HB |HA=HB ⑨水的电离程度 |HA<HB |HA=HB 角度四:弱电解质形成的盐类能水解,如判断CH3COOH为弱酸可用下面两个现象: ①配制某浓度的醋酸钠溶液,向其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现象:溶液变为浅红色。 ②用玻璃棒蘸取一定浓度的醋酸钠溶液滴在一小块pH试纸上,测其pH,现象:pH>7。 二、水的电离及溶液的酸碱性

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难题汇编(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高中化学有机推断难题汇编 1.(18分)化合物A (C 8H 8O 3)为无色液体,难溶于水,有特殊香味,从A 出发,可发生下图所示的一系列反应,图中的化合物A 硝化时可生成四种硝基取代物,化合物H 的分子式为C 6H 6O ,G 能进行银镜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化合物可能的结构简式:A ,E ,K 。 (2)反应类型:(Ⅰ) ,(Ⅱ) ,(Ⅲ) ; (3)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 H → K , C → E ,

C+F→G 。【答案】 (1)A:或E:HCHO K:(每空2分) (2)(Ⅰ)水解反应;(Ⅱ)酯化反应;(Ⅲ)取代反应(每空1分) (3)+3Br2→+3HBr 2CH3OH+O2? ?催化剂2HCHO+2H2O ?→ CH3OH+HCOOH?? ?42SO ?→ 浓HCOOCH3+H2O(每空3分) H 2.通常羟基与烯键碳原子相连接时,易发生下列转化: 现有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

已知E能溶于NaOH溶液中,F转化为G时,产物只有一种结构,且能使溴水褪色。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结构简式:A:B: (2)化学方程式: C的银镜反应: C→D: F→G: 【答案】 (1)CH 3 --O-CH=CH 2 CH 3 --O--CH 3 (2)CH 3 CHO+2Cu(NH 3 ) 2 OH CH 3 COONH 4 +2Ag↓+3NH 3+H 2 O CH 3 CHO+2Cu(OH) 2 CH 3 COOH+Cu 2 O+2H 2 O 3.芳香化合物A、B互为同分异构体,B的结构简式是 。 A经①、②两步反应得C、D和E。B经①、②两步反应得E、F和H。上述反应过程、产物性质及相互关系如图所示。 I H △ B ①NaOH溶液/△ ②H2O/H+ ①NaOH溶液/△ ②H2O/H+ A C D E F G O2、Cu催化剂氧化剂H2O2酸催化 C2H8O7 只能得到2种 一溴取代物CH3OOH 甲酸

高考化学考试中解答题选择题关键词总结

高考化学考试中解答题选择题总结以下指出历次化学考试考生常丢分的地方,希望大家考试时不在这些地方出差错,高标准,严要求,从平时做起,向规范要高分。自己曾经出现过的错误,在阅读时作出标记。 一、解答题中的“”及应注意之处: 1、书写“名称”还是“化学式”、“分子式”、“电子式”、“结构式”还是“结构简式”。 2、书写“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或“电极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电离方程式”。 3、书写方程式中的物质聚集状态、特殊的反应条件、产物(如酯化反应的水)写全。 4、填写结果时应对准物质。如写“A”的不应写成“B”的。 5、实验填空题或简答题,注意文字用语要准确(1)不用错别字:如脂与酯、铵与氨、坩与甘、蘸与粘、蓝与兰、褪与退、溶与熔、戊与戌、催与崔、苯与笨、饱和与饱合及有机官能团名称等。(2)不用俗语:如a、打开分液漏斗的开关(活塞),b、将气体通进(入)盛溴水的洗气瓶,c、酸遇石蕊变红色(酸使石蕊呈红色)等。(3)用语严谨:如pH试纸不能说湿润,其它试纸均要写湿润。三对共用电子对要竖写。离子浓度要用C()表示。 6、原电池正负极不清,电解池、电镀池阴阳极不清,电极反应式写反了。

7、求气体的“体积分数”与“质量分数”不看清楚,失分。求“转化率”、“百分含量”混淆不清。 8、两种不同体积不同浓度同种溶液混和,总体积是否可以加和,要看题目情景和要求。 9、有单位的要写单位,没有单位的就不要写了。如“溶解度”单位是克,却不写出,“相对分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无单位,却加上“g”或“g.mol-1”。摩尔质量有单位 (g.mol-1)却不写单位,失分。 10、描述实验现象要全面、有序,与实验目的相联系,陆海空全方位观察。 11、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表示方法、计算方法混为一谈。 12、mA(s)+nB(g)pC(l)+qD(g)这种可逆反应,加压或减压,平衡移动只考虑其中的气态物质(g)的化学计量数。 13、配平任何方程式,最后都要进行“系数化简”。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反应条件必须写,而且写正确。,氧化—还原反应配平后,得失电子要相等,离子反应电荷要守恒,不搞假配平。有机化学方程式未用“→”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不写反应条件,不漏写物质的聚集状态,不漏写反应热的“+”或“-”,反应热的单位是kJ·mol-1。 14、回答简答题,一定要避免“简单化”,要涉及原理,应该有因有果,答到“根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