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安: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

生态旅游已经成为当今时髦的话题,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1999年的旅游主题是生态环境游,昆明的世界园艺博览会成为引人瞩目的热点;另一方面,也说明整个社会在生态方面的需求程度不断提高,现在的供给条件在不断完善。
早在1997年,国家旅游局就确定1999年的旅游主题为生态环境游,1998年开始正式运作,1999年正式推出,前后两年时间。对这两年间的生态旅游工作效果应该怎样评估,现在有两种意见。一种意见主要是从实践效果看。生态环境游开局以来,尤其是世博会开幕以来,全国以世博会为中心、各地联动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效果,形成了开发生态旅游产品,拉动生态旅游需求的高潮。甚至成为创造生态旅游需求的一个形式,这也是中国旅游业赶超世界潮流的一种方式。这种看法更多的是旅游管理部门和实业界的看法。第二种看法更多的是学术界的看法,认为目前我国生态旅游不成熟,中国现在根本不具备开展生态旅游的条件,现在搞生态旅游是超前发展,或者说得不客气一点就是赶时髦,贴个绿色标签。之所以有不同意见,其中有两个比较主要的论据:一是认为生态旅游不是大众化的旅游,如果把生态旅游搞成大众化的旅游,生态旅游的这本经就念歪了,这是比较普遍的看法;二是在旅游者素质水平尚不够高的当前,提倡生态旅游、发展生态旅游只会导致一个结果,即生态破坏。这种不同的意见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这里涉及到发达国家开展生态旅游和发展中国家开展生态旅游起点不同、条件不同、基础不同等一系列问题。它从反面提出了一个未来可能的前景。但这两种意见不管如何不同,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可持续发展这一前提下来研讨。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促进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定位

在世界范围内,生态旅游也不过是九十年代以来才开始发展的,实践并不成熟。因此,关于生态旅游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基本概念等基础问题,说法各种各样,尚未形成比较认同的东西。“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长青”(歌德)。实践在不断发展变化,因此,当务之急是在实践中生态旅游应如何把握的问题。生态旅游的定位,可从三个方面来认识。

从旅游需求和产品的角度认识

生态旅游是针对现代生活所产生的新型需求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城市化生活和现代节奏对人的压力越来越大,尤其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在现代生活中异化程度越来越高,感觉越来越强。正是这种总体背景,对生态环境的需求,对生态产品的需求以至对生态旅

游的需求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从需求角度看,不仅不能说生态旅游需求超前,而且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对生态旅游需求程度远远超过发达国家。因为城市环境不如发达国家,发达国家城市环境好,树木、绿地、河流,在一些城市里,能感觉到生态城市的概念,在中国极少城市才能形成这种概念。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条件更不如发达国家,现在城市生活的局限使中国人增加了对自然的向往,对生态的需求更强。处在向工业化社会发展的过程之中,人们体会到的工业化带来的压迫程度比发达国家要高得多。虽然目前很多条件达不到,但越是缺乏条件愿望越强烈,不能因为条件达不到就否定这种需求的存在。

生态旅游是适应需求而创造的新型产品

这种新型产品的基本内涵是亲近自然、享受自然,但其表现形式则是多种多样的,在具体操作上也是复杂多变的。严格地说,其基本要求就是在享受自然的同时也要保护自然,或者说在保护自然的基础上享受自然。

从生态旅游的外延认识

综合型的旅游方式

就是不单将其当做一种产品来看待,而且要当做一种旅游方式来看,可以说生态旅游是以自然为对象、为基础的综合型的旅游方式。这个角度的定位比产品的定位要宽泛一些,外延更广一些,实际也是如此。生态旅游作为一个产品类型,它和各种各样的旅游产品的组合方式是多样的,即在生态旅游的过程之中有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疗养旅游、探险旅游,等等。多种多样的旅游方式,作为生态旅游都可以包容进去,所以很难讲只有哪一类旅游方式叫做生态旅游。

多种资源、多种功能

从旅游方式角度认识生态旅游,实际上可以形成一种概念,就是生态旅游是多种资源、多种功能的。

多种资源意味着方方面面与自然有关的资源,包括一些文化性的资源,都可以作为生态旅游资源来看待。比如沙漠,一般而言,沙漠除了破坏生态环境之外好像没有任何意义,但从旅游的角度来说沙漠就变成了一种很有效的资源。沙漠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旅游产品,沙漠风光形成沙漠的观光旅游。沙漠探险又变成一种旅游产品。人类改造沙漠的成就又变成了一种旅游产品,也是沙漠生态旅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比如宁夏的沙坡头,腾格里沙漠铁路边上的草方格,现在都是宁夏重要的旅游产品。沙漠作为一种生态旅游,也有很丰富的内涵,沙漠里一些生态性的环境形成一种独特的生态旅游。所以,生态旅游并不意味着一定是绿色,沙漠本身就构成一种特殊的生态旅游方式和特殊的生态旅游资源,而且可以从

多个角度认识它,利用它。

多种功能意味着通过生态旅游外延的扩大,旅游蕴含的内在功能更加丰富,作用也不断提高。从宏观角度看,传统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可以发挥的更加突出,更重要的是环境功能的凸现。从经营角度看,丰富了产品品种,激发了创新意识,开拓了市场空间。从旅游者角度看,是享受性深化,娱乐性提高,教育性增强,而且进一步培育了团队精神,增加了与自然的亲近感,深化了对生活的理解。

所以,多种资源、多种功能应该是从旅游方式的多种多样的角度来认识的,这样生态旅游的思路可以更开阔一些,操作范围就可以扩大一些。

从发展方向的角度来认识

实际上,现在更应该更主要从这个角度来认识。

以发展为导向

生态旅游的需求在产生,但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差距太大。如果只强调条件,生态旅游就不宜普遍开展;但如果从发展方向这一角度看,生态旅游的普遍开展就应该积极肯定,同时积极调整现在不足,积极创造各方面条件,使它上台阶。所谓发展方向,说到底就是以生态旅游为方向的可持续发展,因为最终追求的是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要义就是既满足这一代人的需要、同时又不影响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在生态旅游问题上也是如此。放大一点看,生态旅游的提出实际上给全国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好基础,这个意义应该更重大。在整个旅游发展过程中,以此为导向,强化了可持续发展,不只是经营者也包括旅游者都强化了这种意识,这种意识就是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享受自然。
认识深化

环境不只是自然环境,也包括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这样来看生态旅游的发展,许多资源就不完全局限于青山绿水,也包括文化性的生态。目前,文化性生态破坏的危机性,比自然性生态破坏的危机性更大。自然性生态,会由于人流的增加有影响,但生态环境本身是一种被动性的影响。然而,文化性生态是一种主动性参与,也会造成主动性逆反。

如川滇交界之处的泸沽湖,在此居住的摩梭人的阿注婚制和走婚习俗被称为母系社会的活化石,大家都很感兴趣,但随着对外开放和旅游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已经变成了一种表演,很多人类学家、文化学家感到很遗憾。反过来看这个问题,如果能够保留这么一个社会原生态是最好的,但处在原生态里的人又如何生活?就意味着摩梭人不能进步,只有不进步才能完整的保持原生态,这是对人权的一种侵犯,那怎么可能呢?发展的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所

以,这种文化性生态发展到一定程度,自然而然就转化成一种表演,这就是社会进步不得不付出的代价。所以,这里有一些东西发生矛盾,但关键在于怎么认识这个矛盾、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在工作中经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比如来了几个好心人,说不行,不能这么干,你问他怎么干,最后得到的结论是最好别干,别干又如何发展?老百姓还得生活。类似这样的看法冲突,是普遍的,经常碰到。但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怎么寻找出正确的解决方案。

所以,从发展方向角度来认识生态旅游,具有更长远更战略性的意义,而且具有更全局性的意义。这样,很多不同意见就可以消融。如果只从生态旅游产品角度定位,现在许多事情就不能干;但从综合型旅游方式角度定位,许多事情现在必须干,如果从发展方向角度定位,现在这些事都应该干。这就是三个不同角度,可以得出三种不同结论,而且会形成三种不同的发展思路。

国际比较与生态环境游

国家旅游局提出生态环境游作为1999年的主题,得到了方方面面的较好评价和社会影响,认为国家旅游局具有比较超前的意识和比较前瞻性的眼光,才能够提出这么一个主题。但同样,也有一部分不同意见,而且这部分不同意见现在还在起作用。对于生态环境游,有些同志形成一个看法,就是开展以来,没有产生实际效果,至多是做了一点表面文章;但却形成了另一方面效果,就是大家都在积极开发,却破坏了一些好的资源。所以,重新认识生态环境游的意义,是有必要的。这里还不单涉及到生态环境游,首先涉及到国际比较与中国国情的问题,也涉及到对旅游主题年活动的整体评价问题。

一、三类生态的区分

原生态

原生态是指基本没有受到人类活动干扰的生态环境。对于原生态,认识和利用的方针就是少而绝。绝大多数群众不能在原生态意义上来旅游,我们也不能在原生态的意义上来开展工作。但这个意义作为最终目标,或作为一种最优目标可以提出来,作为一个概念可以成立。

次生态

次生态是受到人类活动较大影响但又保持较好的生态环境,其中有些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在这个领域,实际体现着生态旅游工作的主要着力点,目标是要达到多而精。多,才能满足大众,只有满足了大众,有了大流量,才能有真正的效益。但不能满足于多而滥,多而差。精不一定就意味着少。因此,从原生态的角度看,是少而绝;但从次生态的角度看,是多而精。原始森林已没有几处,但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到处都有,应该在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上做

文章,这个文章做得充足,旅游也就真正发展起来,可持续发展也成立了,生态旅游也会在更高起点上发展。

泛生态

所谓泛生态,一层意思是生态环境的泛化。既包括自然,也包括社会和人文。既包括好的生态,也包括恶劣的生态,还包括改造中的生态。另一层意思是把生态旅游当作一种原则、一种导向,研究一系列工作措施,形成全面的社会影响。也就是要把生态旅游的基本理念、基本原则、基本思想,推广到旅游发展全过程。在泛生态角度,形成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关系。这样演化出一个泛生态的概念。这三个层次的概念和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二、中国国情与国际比较

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很多,其中一条是“具有保护自然和维系当地人民生活的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这个双重责任在很大程度上是矛盾的。要保护自然,旅游者就要少去;要维系当地人们的生活,旅游者就要多去。这双重责任之间就形成矛盾,有时形成一种悖论,只强调某一方面显然不行,只能寻找结合点。

中国国情

人口、资源、环境是中国发展的三个最大问题,也是全世界发展的三个最大问题,最突出的就在于人口。人口多、资源占用量低,在环境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破坏就大。通过对发达国家发展过程研究,大家已经体会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谋求发展,将来要负出更大的代价。这点在认识上都清楚,但是现在的干部管理制度追求短期行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至于后任怎么办是后任的事,这是体制特点。在文化上,传统文化中也有大量助长普遍性短期行为的因素。这种体制特点和文化特点自然决定行为,至少在目前,这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障碍。

在生态旅游的认识和发展的过程中同样也涉及到这些,即人口、资源和环境的根本性的关系问题,体制特点和文化特点的问题。因此,认识基点不能是理想化的基点,也不可能达到理想化的基点,如果总是从理想化的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发展就谈不上。因为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发展中大国、世界人口第一大国,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看法或者经验。

国际比较

中国社科院张广瑞研究员有一个说法很好,也有事实,即发达国家开展生态旅游是主动寻求的,由于社会、经济和文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大家自然而然追求生态旅游,而发展中国家生态旅游是逼出来的。

比如肯尼亚原来以狩猎旅游为主,1977年肯尼亚政府下了一道法令,严格禁止狩猎,虽然偷猎也很多,但是毕竟总体行为模式转变了,从狩猎变成观看生物多样性,这

种转换就是逼出来的。我们同样面临这一问题,还不像肯尼亚狩猎旅游的“逼”,我们的“逼”是当地的发展任务在逼,是当地老百姓要求提高生活水平的这种愿望在逼,这是和发达国家最主要的区别。发达国家生态旅游可以是原生态的,是少数人、非大众化的,我们就不能如此。根本问题就解决不了,逼我们的这些压力就会越来越大。澳大利亚一个专家曾有一个观点:对生态旅游发展一定非常慎重,如果一个地方不具备一定条件,就不能接待游客,要把条件创造好,游客才能进去。非常慎重很对,这种做法也很好,可中国国情不同。发达国家是,只要不去这个地方,原生态就可以保留,即不去就不破坏。我们的情况是,游客不去,破坏更严重,因为那个地方有人,有人就得生活,尤其在山地,生活本身对环境就是破坏。所以像发达国家那样不去人就能保留绝对的原生态,在中国根本做不到。从发展过程看,与其不开发旅游,让当地居民大肆破坏生态环境,还不如开发旅游,让旅游者对环境有所破坏,但破坏程度小一点,可当地老百姓生活水平提高了。

另一个区别是,发达国家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基本上做到非城市化,我们在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经常演变成一种变相城市化。这一点不是必然,是需要格外注意的问题。如果把生态旅游开发变成一种变相城市化,生态旅游从根本上失败了。很多人想在森林里大修宾馆,大修宾馆为何要到森林?当然,作为现代人,有一些最基本的要求,原来在农村的时候什么生活都能忍受,现在如果没有抽水马桶就不能接受,因为总体生活素质提高了。所以,生态旅游的非城市化和部分现代生活要求的关系要处理好,生态旅游变相城市化的问题在发展中必须要解决,因为这种方向本身违背了生态旅游宗旨,但就目前来看,实际上也是和发达国家的一个比较大的区别。

三、生态环境游的意义

1、树立形象,推动赶超

生态环境游使旅游业总体和各个旅游企业在国际上和社会上两个方面的形象都树立起来了。国际上的评价,认为中国在这方面步子不慢,已经跟上世界潮流。而且以主题年方式推出生态环境游,实际上绝大部分国家都没有开展,赶上了世界潮流,某种程度上还超过了。在国内,生态环境游的提出,在社会上也树立了比较好的形象,至少使大众知道旅游业是注重保护环境,注重可持续发展的。

市场引导,完善基础

生态环境游更重要的作用,是适应了市场刚刚开始产生的需求,而不完全是现实产生了多少结果。在市场化的时代,有需求就

会有供给。正道的供给不能满足,歪门邪道就会自然产生。主题性和主体性行为的进行,一方面意味着对需求的初步适应,另一方面意味着提出了一个长远的战略性的任务。生态旅游包括生态环境的这些东西,不是今年一年的事,明年就不讲生态和保护了,这种战略性的任务决不能一年完成。但有了这种市场引导,很多方面的基础也会逐步完善。如原来搞旅游开发,由于对市场研究不透,破坏性的开发和开发性的破坏也是存在的。现在由于有了这个导向,在开发的过程中普遍注意到避免破坏性的开发。这两年各地旅游规划的工作量很大,就是因为大家认识到在开发的过程中规划要先行。现在几乎所有的旅游规划里都有一章甚至是很重要的一章,涉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这是一个大进步,也使发展基础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完善。

3、 全面发动,凝聚力量

有了主题游口号,就会产生作用,一个重要作用就是全面性的发动。现在常常在穷乡僻壤,都可以看到’99生态环境游、’98华夏城乡游、’97中国旅游年等口号,这就说明,这个主题让大家普遍接受了,至少在口号层次上主题形成了。这是一种权威话语,这种权威话语大家接受了,自然而然在行动上就得考虑这些事情。有些是主动考虑,有些是被动接受,有些是潜移默化式的影响。总体产生了全面发动的作用,同时把各个方面力量凝聚起来。这些年来,每到年初,各省、各城市的省长、市长们都要上电视,都要搞首游式。一年中也有各式各样的活动,这些活动都要扣住年度主题。有些同志说这就是走形式、走过程、凑热闹。严格说形式本身也包含着内容,要反对形式主义,但有些东西不能没有形式。如果没有形式,很多东西作为一种组织性的东西就不存在了,组织性本身很大程度上要靠形式保证。所以,主题口号潜移默化的作用和形式性的保证组合,转换成一种组织性保证,进一步促进了深入发动的过程,形成了社会各个方面资源和各个方面力量全面凝聚的过程。这种作用,现在没有完全体现出来,也许再过一段时间能够看得更清楚一点。生态环境游的这种标语口号,在很多地方可以保留好几年,等于每天在提醒大家,保护环境,亲近自然。

深入开发,优化配置

生态环境游主题使我们对旅游资源的认识程度加深了,使我们在开发的力度上和开发的广度上也都扩大了,达到了深入开发的效果,同样也使资源产生优化配置的作用。比如,广东原来旅游发展的基础在珠江三角州,粤北粤西地区旅游始终没有发展起来,但抓住生态环境游这个机会,在粤北粤西地区

开发了一批生态旅游的产品,同时提出“广东人游广东”,不断培育需求。大家对新的生态旅游产品觉得很好,但如果从国际上最高层次的生态旅游概念来说,这都不算严格意义上的生态旅游产品,还只是大众化的产品,可是这套东西发展起来,达到了旅游资源和旅游市场的密切结合,也达到了各类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带动了经济,拉动了发展。

现在来认识生态环境游,至少有以上四个方面的作用和意义。当然,也有很多不足,从眼前看,正面作用是为主的,负面作用也不可忽视。深入开发的同时破坏性的开发也在产生,全面发动的时候一哄而起的局面也在产生。这都很自然,国情也是如此。又想发动又想完全有序是不可能的,至少在现在这种发展阶段和现在这种市场条件和环境之下,是做不到的。所以,发展必然是承受一定代价的发展,更何况任何发展都需要有代价。从长远来看,生态旅游只是刚刚破题,还没有开篇,离圆满就差得更远了
第三节 区别对待 适度发展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分类也是工作落实的基本方法之一。之所以在认识方面经常有分歧,常常是因为分类不清。对于生态旅游这样的新生事物,更需要区别对待,以达到适度发展。

产品分层次

现在,生态旅游资源很丰富,对生态旅游的社会需求也很充足,但随着市场的培育和发展,生态旅游产品必须分出层次。实际上,如果从分层次角度来认识,有好多不同意见可以完全融合。所谓分层次,是指生态旅游大体可考虑三个层次的产品。

大众生态旅游产品。

这个观点可能很多人都不赞同,因为一些专家认为生态旅游就是非大众化的产品。但我们研究问题和开展工作必须考虑国情,如果没有大众化,就形不成大流量,发展也就没有基础。生态旅游如果只是少数人的旅游,只是少数地区的开发,全面发动、凝聚力量等也都谈不上了。所以,首先必须在大众化旅游的基础上来研究生态旅游问题,比较典型的大众化生态旅游产品一是郊野,是一般化的乡村旅游,可以适应大众需求。二是一些城市的现代农业基地,这种现代农业基地既是现代高科技的展示,同时也是生态旅游的一种表现方式,更是一种生态性农业产品,通过旅游联系起来。很多城市有这样的项目,北京的锦绣大地、珠海的农业科技园,游客参观后都惊叹现代科技真是棒,现代农业搞得好,临走的时候都要买一箱无污染的蔬菜回去。三是森林浴,到森林里(包括到人工林)逛一圈,呼吸新鲜空气也是很不错的,这就能适应老百姓的需求。四是海洋资源的利

用,滨海旅游从某种程度上说,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生态旅游。这些都是搞大众生态旅游的基础。因此,这里边不光是贴一个绿色标签的问题,但反过来讲,贴个绿色标签总比贴个黑色标签要好,赶时髦总比落后于潮流要好,所以换一个角度认识这个问题,会使好多问题的思路就更开阔,认识也容易统一。

高质生态旅游产品

这也是以大众旅游为基础,不能说大众就不能享受高质产品,只能使用地摊货。这在某种程度上会剥夺了人民群众对自然、对文化的一种享受权利。只不过高质产品是在大众产品基础上达到质量的高,比如呼仑贝尔大草原,共25万平方公里,是现在世界上的三大草原之一。如果仅仅指望着一年只接待少数高档次旅游者,哪怕每人消费上万块钱,呼仑贝尔的旅游也发展不起来。所以,首先要研究大众化旅游,包括大众化的生态旅游产品,在此基础上再步步升华。从发展方向看,相当一批旅游区、旅游点都有成为高质产品的条件,而且现在相当一批已经成为高质产品,如深圳市开发建设的青青世界项目,就是利用城郊林场,全方位地突出环境保护概念,处处细节到位,成为高质产品。

特种生态旅游产品

就是指具有特殊优势的在市场上形成独特吸引力的生态旅游产品,比较典型的一是西藏、新疆等地的大山川、大草原、大沙漠,二是九寨沟、武夷山类型的青山秀水,三是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已评定的21处中国的世界遗产。

表8-1 中国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项目名单

一、文化遗产部分

长城(1987年批准)

故宫(1987年批准)

莫高窟(1987年批准)

秦始皇陵(1987年批准)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87年批准)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1994年批准)

孔府、孔庙和孔林(1994年批准)

武当山古建筑群(1994年批准)

拉萨布达拉宫(1994年批准)

庐山风景名胜区(1996年批准)

平遥古城(1997年批准)

苏州古典园林(1997年批准)

丽江古城(1997年批准)

北京皇家园林颐和园(1998年批准)

皇家祭坛天坛(1998年批准)

二、自然遗产部分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1992年批准)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1992年批准)

黄龙风景名胜区(1992年批准)

三、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部分

泰山(1987年批准)

黄山(1990年批准)

峨嵋山-乐山大佛风景名胜区(1996年批准)

资料来源:《中国公园》

这部分产品数量不多,品味很高,但其运行基

础也同样是大众化的。这个观点可能有点偏颇,但如果从发展角度看,只把生态旅游局限于少数人甚至是贵族化的,旅游也就没有前景,也不适应中国国情。但也确有一些少数人的,老百姓想去都去不了。这些少数人就是科研人员,这些地方原则上也不是产品,不能进入市场。比如一些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就不能去,只有科研人员才能进,其他任何人都不能进。比较典型的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现在有的旅行社以此为幌子,三万元一次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实际上是欺骗旅游者,只能到山口停一下,根本不具备进去的条件,而且那里永远也不具备进去的条件,这样才能永远保护下来,这叫做绝对保护。

总之,把这三个层次分出来,在资源开发上定了位,市场的定位和产品的定位实际上也就清楚了。中国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500多处、历史文化名城99个、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119处、自然保护区763处,再加上国家级、省级的旅游度假区120多个,产品很丰富,但层次尚不完全清楚。而且现在生态环境游的开展已经不限在这个范围之内了。所以,产品分层次应是下一步认识问题和发展生态旅游的一个基础
二、市场分档次

既然产品分出层次,市场就应分出档次。这就是在以满足大众化需求为基础,以保护环境为前题的总原则之下,研究市场,细分市场,开发市场。

大众市场

以上三类产品都应对应大众市场,但主体是大众产品。大众市场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础,目标是大流量,大市场,薄利多销。

专业市场

特种产品对应专业市场。这一市场相对来说,流量不大,兴趣集中,单一性较强。在经营方面,形成系列的可能性大,联动效应也比较突出。

高档市场

高档市场的基本要求是精致和文化,达到极致,则是欧洲式的贵族化要求。这个市场流量小,利润高,经营难度大。典型的产品是狩猎旅游或高尔夫之旅。另一方面,三类产品中都有少部分高档设施,处于最佳位置,也可以对应高档市场。

总之,从市场分档次角度看,必须针对不同市场,形成不同产品,然后由于产品的形成,又促进了市场分层的发育和成熟。我们当然希望能达到发达国家的程度,但这是一种长远目标,是多少年内达不到的。而我们也不能因为目前达不到,就不发展。如果市场档次分出来了,项目的投入产出有保障,市场的针对性开发做到了,市场上总体的经营分工和专业化也形成了。如很多地方都有温泉,开发的前提之一是温泉的流量。这个问题就涉及到市场问题,如果温泉流量很大,就可以大面积接待

,如果很小,就不是一种大众化资源,就只能搞成精品,满足少数人的需要,这样在市场上就要分出档次来。现在,很多都是有一点资源就大动,实际并不这样,档次也和资源规模连在一起。比如,中国现已没有几片原始森林,但现在到处都在打原始森林牌子,实际上都是天然次生林,甚至是人工林,打原始森林的牌子显然不行,倒不如打大众化的牌子,否则,市场上就分不出档次,真正有钱的客人不会去,最能赚钱的这块也赚不着。现在这个市场刚刚开始发育,混乱也开始发展。产生这种局面的要害就是产品没有分出层次,市场没有分出档次。不乱不可能,希望混乱时间短一点,少走一点弯路,每个企业在这一过程中也可以少付点代价。实际上,除开发成本外,很大的代价是在打乱仗里边,各种类型的企业在市场交易成本上付出的代价太大,有些甚至要大过开发成本。如果大家都能明确产品层次问题、市场档次问题,市场交易成本就能大大降低,在开发方面就可以更尽心尽力,可以创造更多的精品。

三、发展分阶段

进一步,要研究发展过程,区分发展阶段,每个阶段应有每个阶段的不同重点,也形成不同要求。

从破坏到保护。

现在一些地方的生态旅游开发方式还是无序开发,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这个问题是存在的,不能否认。但问题有存在的必然性,最基本的一点,就是和发达国家的区别。旅游发展对环境有天然的要求,初始卖点是青山绿水,最终的卖点就是环境。所以,从发展过程来看,有一个从破坏到保护、从无意识破坏到积极保护的过程。

群众在实践中,通过切身利益,就能很清楚的认识到,如果不注意保护环境,长远的发展基础就没有了,这一意识在发展过程中变成老百姓自觉自愿的行为。这是旅游发展一个最大的优势,也是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和环境保护有一种天然的耦合关系。不用说现在,古人都有这个概念,到西北地区一些景点,尤其去看庙,在一片黄土地,突然看到一片树林,就知道景点到了,因为大片树林都是历代的和尚一棵棵裁下来,一直到现在,他们都知道,没有好环境不行。旅游不开发的时候老百姓只能砍树,旅游开发后,知道应让客人看树,砍树只是短期效益,看树是长远效益,即眼前环境代价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从砍树转化成看树。再如,从打鸟转化成观鸟,打鸟也是一次性的,但观鸟是长远的。在发展中必然有这个过程,如果绝对保护、就是谁也不能去,但绝对保护产生了更大的破坏,现在付出一定的代价,缩短这个过程,尽快从无意识破

坏环境到主动保护环境,工作力度也应放在这上面。

2、从一哄而起到分层次开发

现在处在一哄而起的阶段,假设一系列要求都非常严格,事情也就做不下去了。严格管理是目标,现在还达不到。一哄而起,也就有了全面发动和全面凝聚社会力量,从这个过程转换成一个分层次开发的过程,道理同上。对于一哄而起也要两面看,它本身有好的一面,反映了大家的积极性;也有不好的一面,是在这个过程中出现负面效益,但不能因为有负面效益就停止不干了。这就如同改革开放,门窗打开了就会进来几个苍蝇,不能因为进来几个苍蝇就把门窗都关上,关上门窗的结果是自我腐烂,打开窗户进来新鲜空气就可以流通。应尽快缩短这个一哄而起的过程,尽快转向分层次开发,使市场有序,这应是主要任务,也是工作的着力点。

3、从最优到次优

最优是终极目标,是达不到的,实际所追求的和所能达到的就是次优目标。过分强调最优,生态旅游就会走向一个偏颇,即绝对保护,绝对保护的概念就是不干最好,但现在的国情又决定了如果不干破坏程度反而更大。所以,最优目标可以提,但这不是值得追求的目标,追求的只能是一种次优目标。也就是说,在付出一定环境代价的前提下追求更大发展,通过最大发展,形成效益,进一步推动环境保护,从发展过程发展阶段来说,也应是这个过程。但这并不意味可以推卸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在实际中,有很多问题是错综复杂的,是多因一果,也只能多管齐下来解决。比如峨嵋山的冷杉大面积死亡,许多人的看法是发展旅游导致的,但具体原因连科学家们也搞不清楚。没有搞清楚就不应盲目下结论,但要想办法解决冷杉大面积死亡的问题,因为破坏了峨嵋天下秀的“秀”字,从发展旅游的角度来说更需要保护,决不意味着就是必然破坏。类似这样的问题里,有各方面目标相结合的问题、各方面利益共享的问题,如果各方面利益能达到一种共赢,就有希望了。但是这种共赢目标肯定是次优目标,决不是最优目标。最优的调子可以唱,也应当大唱特唱,尤其是从旅游部门和旅游企业来说,更应该主动唱出来。但在操作上不能把最优当作操作方案,否则好多事情就进展不下去了。

总之,从过程和阶段来看,应该把上述关系把握准确一些,这些直接涉及操作,这个问题不是应该如何的问题,而是只能达到什么,只能达到什么也就决定了现在只能干什么
第四节 发展措施

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和发展大会已经明确突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通过了

《二十一世纪议程》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环发大会之后,中国是首批提出《中国二十一世纪议程》的国家之一,环境保护作为一种国策已经确立。在这一总体背景之下,就生态旅游发展和整个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角度看,就目前存在的各种问题看,应该大力加强各个方面的措施。其中主旨应是体系化的建设,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隐含着多目标自身的矛盾,在操作上顾东就顾不了西。所以,解决的基本方式,就是体系化建设,这是根本方式。

一、建立完整的产品体系

要建立完整的生态旅游产品体系。对生态旅游的三层次定位是认识方式,这种认识方式实际超越产品本身。三方面产品形成体系。在体系建设中,一种选择是等待市场自然发育,但如果仅仅把希望寄托在自然市场发育上,会付出很大代价。另一种选择是,积极主动深化认识和开展工作,通过方方面面的措施,形成分层次的产品体系。显然应取后一种选择。

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

市场体系可从两方面培育。

从客源市场、消费市场角度

一是分档次。二是分区域。大的如南方北方不同,沿海和内地不同,小的如每一个城市周边的生态旅游产品以及对应市场层次上,都应有分区概念。分档次是从消费水平来划分,分区是从地域和空间角度来划分。三是分时。生态旅游产品在市场上应是常效的,甚至是常年的,但是很难都能达到常效和常年。这也是两个概念,常效是永续利用,即产品的生命周期非常长甚至是永远的。常年指不仅夏天能看,春、秋、冬天也能看。现在第一步研究的是常年问题,这是可能达到的,这里要针对市场的不同情况,推出不同形态以达到常年利用,尽可能达到常年利用,在这个基础上尽可能实现常效利用。四是分类,即产品既然分层,意味着生态旅游产品不是都一样的,在市场上也应把这个类分出来。比如有的对应休闲需求,有的对应探险,也有的对应登山等等,市场面比较小,但是一个非常专业化的市场也就足够了。总之,从客源市场和消费市场的角度来看,要做到分档、分区、分时和分类。

从结构体系角度

市场体系的结构,至少需要三个方面组成。第一是聪明的管理者,现在很多管理者不聪明,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却管的很多,有些该市场办的事就得让市场去办,付出代价也得让他付出,代价是不可避免的,不要认为一管代价就没有了,在管的过程中很多代价转入地下,最终付出的代价会更多。第二是高素质的经营者,经营者本身应具备和生态旅游相适应的素质,这种素质不只是简单

地意味着有环保概念就可以,而是在方方面面,尤其是关系的把握上必须到位。关系把握不到位,或者往这边偏,或者往那边偏。寻求的目标只能是次优,而次优往往是各种矛盾的集合点,需要找出一条生路来,找各种利益的集合点,想办法把利益扩大。真正的素质要求是这种要求,不完全是说碰到事情就讲环保,环保意识、环保概念是进入生态旅游市场的前提,而不是生态旅游经营者的全面的素质要求。第三是成熟的旅游者,从这个角度来说,现在的距离更遥远。但现在已经有一个好处,既然打出生态旅游牌子来了,对旅游者就可以提出要求,旅游者从观念上也自然而然地接受。现在很多景区都在采取这种方式,比如进去时发塑料袋,出来时必须装满垃圾,然后把垃圾交给管理者,有的甚至还给予奖励。若在其它情况下的旅游活动,旅游者就不接受这种方式,这等于给他找麻烦。但生态旅游牌子打出后再这样做,大家会觉得自然而然,甚至觉得在这个过程中自身素质也提高了。所以,培养成熟的旅游者也是培育完善的市场体系的任务之一。聪明的管理者、高素质的经营者和成熟的旅游者一起构成生态旅游比较完善的市场体系,需要不断培育。

形成严格的管理体系

管理体系首先是管理体制,,从大体制上来说,各级政府部门所面临的问题是政出多门,事权不一。如景区体制被称为九龙治水,互相打架,碰到问题谁都不去解决,碰到利益大家都去挣,政府部门本身都在这样干。这类大体制问题不是一时可以解决的,但如果从工作的角度,形成严格的管理体系可分成几个方面:

制定标准

一是要制定生态旅游的产品标准。因为分层次的产品是非常复杂的,但至少应该有一些总的概念性的标准,即基本要求是什么。针对不同类型的产品,涉及到具体的产品表现形式,应该有不同类型的产品标准。再进一步涉及到生态区、点,也应制定具体标准。有了相关的标准体系,管理者有客观性,便于管理。经营者也好把握,好操作,在市场上也好宣传。这是基础性工作,而且也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如果这套工作做得比较好,从市场上来讲,产品分层、市场分档等一系列问题都可以比较有序。当然不可能完全解决,但至少能够做到比较有序。

形成示范

严格地说,不管是各方面专家、经营者还是旅游者,对生态旅游的把握只是大概念,即环保,进一步是保护自然,享受自然,再进一步是追求可持续发展,但都是大概念。需要形成一批示范,不同类型的示范。看完这些示范,就清楚事情该怎样做,不同类型

的产品除了标准之外,也需要形成示范,在示范基础上 进行推广,大家结合各自特点,把示范的这套操作学过来,整体水平就提高了,在次生态的意义上也就到位了。

加强协调

除了各级政府和各个政府部门的协调外,也包括经营者和政府部门的协调。从现在看,这个问题比较突出,多少地方在这个问题上解决不好,影响发展。在大的体制问题没有解决之前,现实经济也不能不运转,虽然事事协调影响运转效率,但维持运转只能靠加强协调。而且好多问题并不完全是体制问题,既使有好的体制,内部也会摩擦,也有加强协调的问题。

制度创新

制度创新不是狭义的体制问题,也不是狭义的管理问题,应该是形成一套总体规则,由这套规则决定一套实际行为。有些形式上的制度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是有一套制度安排的,有时候实际运行的制度安排和形式上的制度体系差别很大,所以,必须研究制度创新问题。

制度创新涉及一系列的问题。一是行政体制。一些大景区都涉及这一问题,大景区本身有一级政府职能,这里有一个行政体制的问题,也有一套经营体制。二是经营体制。三是内部的管理体制。都应当逐步形成完整规则和完整程序。有时候实际规则和实际程序比制度本身还重要,尤其是从内部管理看,定出一大套制度,但抓不到位,这套制度就是虚的。但在抓不到位的情况下,却有一套实际规则在起作用。所以,制度创新,不是简单的形成条文,而是要结合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研究实际规则、实际程序的运行,争取创新。

当然,现在存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各有各的看法,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也没有形成结论。但总的原则是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可持续发展就应该支持,如果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就应该取消,至少说明条件不成熟。比如名山大川修索道,从八十年代就开始争议,一直到现在。第一条索道是泰山修的,当时很多建筑学家说泰山修索道相当于在美人的鼻子上爬了一条虫,一直争到现在。换一个角度分析,名山大川修索道对于环境毫无疑问有破坏,但它解决了两个问题。一是名山大川都有人背人、人抬人的现象,这是一种最丑陋的中世纪的人文景观,名山大川索道修上去,对自然景观有所影响,但消灭了最丑陋的人文景观,值得不值得。二是解决了大规模的客流在山上住宿或长期停留的污染问题。很多地方提出山上游山下住,这个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山上的污染问题,从长远来看是一种保护,付出一定代价,得到了两个好处。各个地方存在的具体问题

就更多。这些问题说到根本要靠制度创新来解决,制度创新也涉及和当地老百姓的关系问题、和当地政府的关系问题,行政体制、经营体制、管理体制这几个方面的关系问题,但如果在制度创新的层面上研究认识这个问题,并没有这么复杂。思路清楚,剩下就是操作问题,一步一步操作到位,很多问题实际上也就在这个过程中,一步一步解决了。

总之,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管理体系,至少需要以上四方面。现在往往把希望寄托在体制问题的解决方面,这是不全面的。一是难度太大,时间较长,而发展不等人。二是即使大体制问题解决了,也只能提供一个合理的活动框架,如果不在制度创新上做文章,照样还是不行。

构建新型的绿色体系

从泛生态的意义和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出发,应构建一套新型的绿色体系,把包装做得最好。绿色体系应该体现在旅游发展的各个方面。从目前来看,首先要强调的是绿色开发。绿色开发主要体现在景区景点,一是总体规划和具体项目设计是否有生态意识。二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是否始终灌注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精神。现在很多地方都做得不错,从开发伊始就有一个非常高的生态旅游的起点。比如黄山,作为国家文明山,有口皆碑,所有人去后都说超出想象。提供了一个较好模式。又如九寨沟搞环保车,是非常聪明的做法,外边的车不许进去,要换烧天然气的环保车,一度怨声鼎沸,说是垄断经营。从某种程度上,也维持垄断经营的概念,但这张生态牌打出来,效果体现出来,谁都没有二话说,这就是一种非常聪明的做法。再比如北京新开发的水系旅游,北京市政府花十亿投资改造京城水系,北京旅游集团在此基础上开发旅游,第一张牌就是环保。游船是环保船,专门定做的,对环境没有污染,起点非常高,这就是绿色开发。现在,即使一些地方基本的开发任务已经完成,但在这方面还要大做文章,因为也还有更新换代的问题、还有一步一步发展的问题,所以绿色开发应该贯穿于始终,进一步是形成绿色产品,推广绿色经营,从而构建新型的绿色体系,推动中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