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归属感问题

浅谈城市归属感问题
浅谈城市归属感问题

城市学概论课程论文

题目浅论城市社区的归属感

专业建筑学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李秋莲

所在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浅论城市社区的归属感

摘要:文章探索了社区建设在走向市场过程中,社区在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中如何营造归属感的心理环境。本文介绍了以归属感为主题创造人性化的居住空间环境,主要从创造良

好的公共空间社区、构建城市社区文化方面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让居民可以得到全身心

的放松,并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关键字:社区、归属感、公共空间、文化

一、社区归属感的概念

社区归属感属于文化心理范畴的概念,是指社区居民在主观上对自己、他人及整个社区的感觉,这种感觉包括认同、喜爱、依恋等多种感情。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社区归属感的定义为,社区居民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区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如对社区的喜爱和依恋。

二、我国城市社区归属感现状及原因分析

以北京为例,数据、结论引用自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单菁菁所做的一份调查。单博士根据卡萨达( Kasarda) 、贾诺威茨( Janowitz)和格尔森(Gerson)等人的研究,从以下几方面对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入手:“居民是否感觉自己属于这个社区”;“愿意长久居住并且认同自己是其社区的居民”;“居民是否对社区发生的事情感兴趣,并认为这些事情同自己息息相关”;“当居民要迁出社区时,是否会对该社区感到留恋和依依不舍”;“居民是否愿意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依据上述理论单博士设计了一组问卷,在北京市部分社区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样本493份。

上述研究表明,在“单位制”日趋解体的今天,社区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基本组织形态已经被我国广大市民所普遍接受。但是,我们看到,实际上在社区关心程度上及社区喜爱及地域意识上,肯定的比例并不算太高。对社区依恋的比例迟非肯定态度的有83.2%。

以武汉市为例,数据、结论引用自李洪涛的硕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所进行的调查。6调查所运用的原理与单博士的相似。调查表如下:

实际上,单博士的调查是在北京部分老区,而且数据没有列明是在哪几个小区进行的,这份调查的普遍性不算太强。而李洪涛的数据比较能够反映出中国城市的普遍状况,由于我国城市绝大多数经过了新城再造过程,农村人口城市化过程中的城市迁居现象的高居不下,现我国城市的大多数社区都比较新,区龄不高,居民处于一个对本社区认可的阶段中。结合两位调查实践,从理论出发,总结出一下归属感缺失的原因:

1、单位制的解体造成从前有单位人本身归属感的下降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城市居民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单位制。据维基百科:“单位是中国大陆的特有名词,全称是工作单位,是对人所工作的机构组织的泛指统称。因为单位情结的存在,使得居民很少和社区发生联系,社区意识淡薄。市场经济的到来,单位制逐渐解体,所有的人一下子由“单位人”变成了“社会人”和“社区人”。这使得处在转型期的人们一时找不到心灵的归属,感到茫然所失。

2、农村城市化及居民的大规模迁居

中国的人口中大头是农民,目前我国城镇人口在36%左右,而这些人口转移至城市,或者农村所在地升级为城市,都会带给居民迁居从新组成新社区的结果,这些居民或远离了原来的旧社区来到了新社区;或是驻守原来的社区,原社区经过更新,大量外来居民迁入,导致原社区的变质,社区居民需要再磨合。

3、我国社区先天发育不足,后天又存在管理体制的缺陷

我国的社区目前的管理理念、手段和方式仍是自上而下传统行政管理性质,街道、居委会作为政府的派出机构,经常存在着追求政绩,对上而不对下负责的现象,这种思维指导下的社区建设只能是单一靠政府或社区管理者们来实施的管理和提供的服务,社区居民对社区活动的参与,更多的是被动的。

4、传统血缘文化对建立社区归属感的牵制

社区归属感是社区居民对社区地域和社区人群的情感认同,这种情感认同必须建立在社区居民互相信任、互惠和相互间合作基础上。而我国传统以来,社会是一种“熟人社会”,乡土文化中强调差序格局,即个体对他人的信任是依据是否与自己具有血缘、亲缘为依据的。因此在这种社区成员的邻里关系,我们无法给予其信任,这种互动模式极大地不利于居民发展社区内帮助互动关系,因而就不利于一种共同的情感认同,不利于社区归属感的形成。

三、怎样提高社区归属感

1.良好的公共空间有利于社区归属感的产生

“友谊”是能设计出来吗?几乎不可能,但可以确定的是有助于人们相识的集聚和会面场所及有助于交流的道路系统是可以设计出来。大树下的一块铺装的场地、供人下棋的桌凳;一个良好的球场,可以使原本单调的居住区充满生机,可共享的林荫道路,这类场所及道路会白发的产生一种神秘感。它们是邻里相互作用的中心,友谊的中心,由此可看出“共享”是关键。当人们白发的去接触交流,这种归属感会白发的产生,并逐步地加强。居住社区空间是一个多层次的社会一空间相统一的系统,形态空间的结构与规划应适应社区内地域社会结构层次、居民交往、心理认知与归属的规律特征,强化不同层次空间的领域属性。从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创造宜居的城市环境理论中可得:公共交往空间中产生归属感的重要四个方面为、广场、道路、公私域的渗透、景观环境。

①灵活的住区空间形态

在住区空间形态上,周边或混合布局的方式比行列式布局容易形成兼具封闭和开敞感的院落空间,主次有致,空间的封闭感和开敞性均可达到,易形成邻里交往的积极空间形式。丹麦建筑研究院调查了大哥本哈根区的12个居住区的1800个家庭,证实了院落住宅和联排住宅的住户比大片公寓和多层住宅的住户交往频繁,熟悉程度高而且相互之间限制较少,老年人、青年人的行为也更自然和随意。这样的住区环境不仅能满足居民多层次的要求,也有助于促进邻里互动和居民归属感的形成和加强。

②街道的魅力

道路是社区内最为公共化的空间,容易到达,居民使用频繁,虽然不具备广场的空间形态,但就空间层次、活动内容和使用频度而言,它和广场拥有共同的特质。和谐社区应该把道路作为公共空间的一部分来设计。不仅限于其交通功能,同时要构建连续的步行系统。步行空间是一个连续的空间序列,要重视宅间小路、组团道路和小区道路的步行空间设计,加强散步空间的连续性。在组团内可以通过限制车辆进入、限制车速的方法减少人车矛盾。便利的公共设施,作为居民活动向心吸引源,使居民在共同使用过程中产生不同程度和不向方式的交往活动。“归属感”可以通过提供良好的活动场地和相互联系的道路来加强。社区中,完整步行系统将各个开敞空间联系起来,具有良好可达性,这样街道和公共开敞空间形成了社区中人们交往、碰面的空间网络。增加了本社区居民与其他社区居民交往、互动的机会,缓解社会隔离与封闭现象,营造良好的生活品质,增强社区归属感。道路作为社区内重要的交往空间之一,非交通目的的人去在道路上停立

时间长嘲。应选择适当的公共设置,如有休息座椅的林荫道,会增加道路空间的吸引力,使居民愿意生活在其中,产生社区归属感。如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苍松社区,以前的苍松社区的居民没有社区归属感,后来通过整体的规划和建设,加强了社区之间道路的联系,使得居民之间有了更好的交流,在之后的采访中,苍松社区的居民普遍反应有良好的社区的归属感。因此可以证明,良好的街道对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③交往点

丹麦建筑师扬*盖尔通过实际调查分析,认为有利于居民交往的居住空间应该是提供各种私密程度的环境,包括私密的、半私密的、半公共空间的及公共空

间,而且各级之间需要平缓衔接与过渡。

入户门的内外是两个天地,公和私从这里分野,即“公域”与“私域”的平衡与渗透。当前的单元,拥有一个让私有领域和公共领域相互渗透的空间,是可以引发邻里之间的交往情趣的。在家居空间与

公共空间中增加一个共融空间,非常必要。交往点一般是小型的交往场所,它甚至可以小到一棵树、一个座椅、一个健身器材,这样的精心布置的“点”往往会胜过住旁的大块空地,可以增加人们的归属感。例如,在每栋住宅楼前留一小块空地,使其成为私密空间与公共空间的过渡空间,给人碰面交谈创造机会,形成交往点。又如山本理显设计的“北京SOHO”方案,在建筑屋顶平台和建筑之中嵌入半公共户外交往空间,提供了一种在用地紧张的情况下,立体式布置邻里交往空间的模式,也形成了交往点。

④美好共享——景观环境

景观环境是社区生活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达到景观共享,可以根据用地条件,局所形成的通透景象来实现。带形的景观布局形态在许多情况下,不同特征的景象区段增加了住户的选择性,同时也更富有人性。现今,居民购房时,景观环境的好坏,已经是重要的因素之一。从房间是否可以看得见风景是重中之重。居住社区的景观设计中,可通过形态与空间的合理布更有利于较多的景观入景。不仅如此,社区空间设计也要突出所在地的文化、风俗习惯,使空间设计,符合居民的行为心理。在这样的社区空间中,人们既可以体会到地域的文化风情,又可以使自己自由舒适的活动得到空间环境的充分支持。无论是群体活动还是个体行为均可以相安无事,各自怡然自得。而共同文化特性,使群体与个人从心理上产生凝聚力,从而产生社区归属感。社区是人的社区,社区的建设要以人为准。在空间营造的过程中,应切实的了解居民的行为心理,满足必要性活动、选择行活动,推动社会性活动。公共空间是营造社区归属感的物质基础,因此,公共空间设计要能够强化社区意识,使居民拥有强烈的社区归属感,才能建设和谐的社区生活。

2.构建城市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指在一定地域内的社会共同体所反映出来的有关人的行为倾向、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文化品位、生存环境等文化现象的总和。它对人的精神状态、归属感及社区的凝聚力起着重要的影响。社区文化的目的是以其活泼生动、具有吸

引力和容易为人所接受的文化表现形式来满足广大社区群众的精神需求。在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工作紧张和精神压力随之加大,而社区文化恰恰满足了人们的精神和情感需要。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增强了个体与社会整体的融合性,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世界,更形成了良好的社区人文环境。

①建立和谐文化传播网,完善体制机制“新航线”。

一是坚持“三线运行”,整体推进社区和谐文化完善。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线,不断推进社区和谐文化建。二是实行“四级构架”,完善社区文化网络。加强与辖区单位的沟通,共同谋划社区和谐文化建设。强化横向协调,推动“双向”服务,促进社区与辖区单位文化资源整合。

②建立和谐文化传播中心户,凝聚文明建设“新磁场”。

积极开办家庭图书室和开展家庭演唱会、家庭运动会、家庭才艺展示会等文化活动,活跃居民文化生活,促进了社区和谐。

③建立文化传播平台,打造和谐文化“大舞台”。

一是加大投入,建好文化活动中心。二是科学规划,完善传播网络。以街道文化活动中心为依托,以社区文化活动室为基础,建立完善并延伸到社区、小区、居民家庭的三级服务体系。加强文体中心管理,采取办理年卡、季卡、月卡等形式发展会员。采取社会招聘、辖区吸收、培训等办法建起一支辅导员队伍,聘请国家、省级艺术人才辅导居民文化活动。三是规范服务,营造和谐文化环境。街道文化活动中心配备计算机、电视机、投影机、音响系统、演出服装等,培养社区文化骨干,为和谐文化传播提供有力支撑。

④建立文化传播载体,奏响和谐家园“合奏曲”。

一是在节假日传播和谐文化。在节假日,学院街办还组织群众开展趣味运动会、夏日纳凉晚会、全民健身周等活动,表演太极拳、太极剑、木兰扇、快板舞、巴山舞、秧歌舞等文艺节目,让社区四季歌舞不断。二是在家庭传播和谐文化。学院街办在家庭开展“消夏晚会”、“婆媳对夸会”、“邻里敲门日”等活动。

五、结束语

城市居民的社区归属感直接来自于他们从社区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满足感,这对他们社区归属感的形成起着决定性作用。而社区质量又是促进人们社区满意的根本原因,也是增强人们社区归属感的最终力量。因此,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要通过对社区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整体建设,促进社区的发展与进步,努力提高居民的社区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人们在社区生活中的满足感,这才是我们今天社区建设与发展的首要目标和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1】海雄.社区归属感——香港与广州的个案比较研究.中山大学学报哲社版,1989,2 【2】马健可持续社区的设计理念和方法研究.硕士论文.天津大学,2003金俊.

【3】理想景观:城市景观空间系统建构和整合设计.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9

【4】约翰·奥姆斯比·西蒙兹..Z-十一世纪园林城市——创建宜居的城市环境.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

【5】单菁菁,《城市社区情感研究》2002年

【6】李睿暄,李香会,张盼,《从空间到场所--住区户外环境的社会维度》2009年7月

关于上海的城市归属感调查问卷总结

关于上海的城市归属感调查问卷总结 朱成纯 这次的关于上海的城市归属感的调查,我们着重调查了一些外来务工者,调查他们在上海工作和居住的现状,以及他们有无对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热爱。结果又喜又忧。 大多数受调查者普遍学历不高,这也是我们调查的主要方向,即调查这些在社会中下层的人民在上海的现状。所幸的是,半数以上的受调查者都表示,即便收入不算很高,但都对自己的经济生活状况表示满意,没有出现太过偏激的举动。我们社会在发展的道路上,也需要他们的一份力才能使整个社会完全运转,尽管收入不高,但他们所表现出的淡然和乐观是我们所希望并且乐意看到的,这也社会能保持长期稳定的关键因素。当然,我们在减少贫富差距的道路上,政府还需要继续持久的努力,才能让他们的经济生活得以更好改善,有助于他们融入上海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生活,增加他们对城市的归属感。 当然,问题依旧存在,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他们对上海的生活节奏依旧陌生。由于接触上海的时间尚浅,很多受 访者都表示他们不习惯于上海的生活节奏。上海的气候、生活方式、 菜式口味、包括生活习惯上都有着不小差距。最重要的一点体现在, 许多人只是为了赚钱来到上海,他们在工作之余,根本来不及欣赏享 受上海的生活,对上海人的生活习惯也保持自己的个性,不愿融入其 中,这导致他们与上海的节奏格格不入,使得他们产生所谓的被孤立 感。这样的长期压抑会使他们失去对上海这座城市乃至对生活的热情, 沦为工作的机器,这对他们,对社会而言都是不好的。 2.被受访者不愿长期居住上海。由于生活上的孤立感,社会、工作的压 力,思乡情绪等多方面因素,很多受调查者都不愿意长期居住上海, 把上海当作自己的第二个家园。在他们看来,来上海仅仅是因为当初 的好奇心或经济方面需要,他们并不也并不打算把上海当作自己的家, 这就更加大了他们对上海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对于上海市的一些活动, 被受访者中很多都没有热心参与,因为他们觉得这与自己无关。不少 曾参与其中的调查对象也表示“没劲”,这说明我们在加大外来人员 对上海归属感方面还有很大的路要走。这不仅是要体现在经济上提高 收入,更要体现在生活方式上的包容、融合,才能让迈入21世纪的 上海在全新血液的推动下迈向一个新的高度。 好在,受调查者纷纷表示,自己愿意遵守一些上海这座城市的法规,为和谐社会尽出自己的一份力。在城市的发展中,他们是最不起眼但却同时是扮演着最关键角色的人们。如果我们能在生活中处处让他们有家的感觉,让他们不感到被孤立的痛苦,那么,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下,我相信我们一定能携手共进,发挥出1+1>2的功率,将上海打造成一个更美丽的上海,一个更有温暖、更有家庭感觉的上海!!! 个人小结 朱成纯 这次的调查过程中让我了解到了很多平时可能不那么关注的细节。由于

塑造企业文化氛围提升青年员工幸福感和归属感渊跃

塑造企业文化氛围提升青年员工幸福感和归属感 范春明 现代管理学证实:员工幸福感越大,员工的工作效率越高,企业的效益也将水涨船高。“幸福生产力”是企业和社会创新发展、和谐前进的动力,是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力。因此,如何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如何让员工的幸福感转化为生产力是每个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的问题。 “自我的一代”为企业员工幸福感提出更高挑战 近些年,各大企业招进了大量的青年学子,为企业注入新鲜血液。但同时也发现一个问题,企业满怀热情、精挑细选招聘而来的学子却在短短的两三年里纷纷离职,有些企业的离职率甚至高达90%以上。无奈企业只好不断重复曾经的工作,花更大的力气招聘更多的“人才”。周而复始,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企业培养一名人才是需要大量成本的,人力是企业的最大成本,具有很高的不稳定性,如果不能让这些储备人才留下,将会为企业造成极大的成本流失,也将阻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有人认为造成这一个现象的主要原因是80后、90后一直生活在优越的环境之中,不能吃苦耐劳,不愿承担责任……这些实质就是幸福感缺失的外在表现。2007年8月,美国时代周刊曾刊登一篇题为《China’s Me Generation》的文章,称中国的80后、90后是“自我的一代”。这一时期的青年人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自我实现、自我认知,无视企业规章制度,无视企业发展,注重的个人成长和自我价值的体现与认可。同时,这一代喜欢挑战权威、挑战新鲜事物,在独立价值取向的支配下,去实现个人追求的成就感。所以,“自我的一代”所理解的幸福感是不同于老一辈的。 在职场中有这样一句话:“60年代的员工是头低头;70年代的员工是背靠背;80年代的员工则是脸贴脸”。60年代的员工讲责任和奉献精神,会为了信念而努力;70年代的员工则要为了现实而拼搏,很多人是被迫接受了现实,在现实中尽到自己的本分;但是80年代以后的员工可谓初生牛犊,很多时候凭着直觉和一时的热情工作。一旦现实与自己心中所想产生落差,他们就会重新选择,将很多原因归结为企业没有为他们塑造理想的平台,不能让他们产生应有的归属感。 作为企业应该在思考提升效益的同时,花更多的心思和时间培养员工的幸福感和归属感。对于新时代的青年员工更加应该从他们的角度来思考,单纯的物质奖励是不能无法让他们获得长久的幸福感和归属感的。之前与几个做心理咨询的朋友聊天,谈到什么是幸福。最后一位经理总结的很好:幸福就是“我愿意”,不幸福就是“不得不”。仔细想来确实如此,幸福就我愿意去做,即使我什么都得不到但那时我愿意的,俗话说“有钱难买我愿意”。只要我愿意,那么我就会感到幸福,也就是幸福感。如果企业的员工都能自主的愿意承担工作中的一切,那么员工是幸福的,而员工的管理会变得很轻松,企业的效益自然会提升。那么,新时代青年人他们愿意做什么呢?企业是否能够提供他们愿意为之付出一切的内容呢?这是每个企业都必须思考的。

如何让新员工入职后就有归属感

◆如何让新员工入职后就有归属感? ◆如何让老员工永具激情和创造力? ◆如何让核心员工与企业同心同德? ◆如何让公司高管与你不离不去? ◆如何合理设计股权激励方案? ◆如何能让激励达到长期有效? ◆如何优化企业股权? ◆如何在股权被稀释的同时保持控制权和经营权的统一? ◆如何既保持企业股权激励的功能发挥,又能将其操作与法律风险控制到一个防火墙内?…… ◆薛中行教授将在课上一一为您揭晓答案,手把手教您设计适合自身企业的股权激励方案。为您的企业打造“金手铐”,有效留住核心人才,增强企业凝聚力; 为您的企业打造“金钥匙”,彻底激发员工潜能,加速企业实现目标、发展壮大; 为您的企业打造“金色降落伞”,圆满解决元老退出各大难题; …… 目前,员工持股、年底分红等“股权激励”问题是众多企业最为关注的核心问题,薛博士“手 “创富机器”,为您的企业量身打造一幅诱人的“金手 。 ,这样可以更好的保证授课效果,方便现场咨询与 ◆创新性与唯一性---国内首家系统性的股权激励培训,先后创造了业内五个第一。 ◆系统性与全面性---课程从人力资本提升的角度出发结合当前的法律、法规、财务、税务等各方面内容从方案设计到激励实施都进行系统而全面的阐述。 ◆真实性与实用性---课程中所讲的股权设计模式都是薛博士在近十年来他亲自参与的各大中型企业的实际顾问案例中总结提炼出来的,完全都能转化运用在学员企业上。并且分享股权激励方面的众多经典案例,具有极高的学习和参考价值。 ◆个性化与专业性---由薛博士亲自与学员在workshop中进行一对一的辅导与交流,运用其深厚专业的学术知识与丰富的实战经验为学员“量体裁衣”,制定最佳方案 模块一、五步连贯股权激励法 (一)股权激励“前奏曲” 1、股权、股份与股票 2、实股、期股与期权 3、短期、中期与长期 4、赠与、购买与赊账 5、有形、无形与计量 思考:财聚人聚VS财散人聚?朝三暮四vs朝四暮三? (二)股----“好的模式是成功的一半” 1、期权模式 2、限制性股票模式 3、股票增值权模式 4、虚拟股票模式 研讨: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股权激励模式组合? 动态股权制的建构 (三)人----“重在人力资本投资” 1、对"岗"还是对"人"? 2、从精英到员工,多大范围股权激励才合适?

浅论城市社区的归属感

浅论城市社区的归属感 前言 笔者作为深圳的一名移民二代,从小在深圳长大、学习、生活,中学就读于一所以深圳命名的学校,就读的大学也无法脱离与这座城市的关系----一所市属大学----深圳大学。可以说,我们是与这座城市共同成长的一代,见证着着这个城市每走过的一步:地王大厦竣工、万象城开业、地铁开通、市民广场落成等等。可以说这座城市的名字应该深深地烙印在笔者心中,然而,做为移民城市的深圳,和国内的大多数城市一样,或许更为严重地忽略了本土特色风情的建设,忽略了城市情感教育,仿佛这座城市只为匆匆过客所设。这座城市的市民如同蚂蚁般繁忙的工作赚钱、消费,再赚钱、再消费,很少有市民回过头来静静的环顾自己所处的这座城市、去欣赏这城市的美。城市是人类群聚生活的栖息地和群体心灵的归属地。一个没有归属感的城市是一个失败的城市,因此我们有必要探寻城市应该如何建立起其居民对于该城市的归属感。实质上,任何城市都由一个个互相联系而又相对独立的社区所构成。城市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各社区的均衡、良好的发展。由各社区作为城市的基本单位,提供给居民最基本的生活服务,是城市与其居民产生联系的基本模式之一,通过居民对社区的归属感从而建立起对城市的归属感。在我国,由于社区形成的历史的原因,加之社区管理体制上的缺陷,致使我国城市社区归属感不高,如深圳这样的移民城市便更为典型,构建城市的社区文化、培育社区的社会资本是提升社区归属感的可行的对策。

概述 一、社区归属感的内涵 社区从广义而言可分为多类,有地域意义上的社区、网络意义上的社区,甚至可指一种心理意义上的社区。1955年,美国社会学家希莱里(G.A.Hillery)对以往的94个社区定义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各种定义中包含的唯一共同的因素是“人”,其中有69个定义认为社区还应当包括地域、社会交往、共同的纽带这三个因素。乔纳森(ChristienT.Jonassen)在《社区类型学》一文中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学者同意社区含有以下因素:(l)人口的集中;(2)地域;(3)劳动分工的互赖体系;(4)具有文化和社会活动的特质;(5)归属感;(6)自我维持与发展。”这里我们要讨论的社区属于地域上的社区,并且是处于城市当中的社区。1 城市社区是人类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的一种居住形式,它是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类文化创造和选择的产物。城市社区是指在城市中具体的空间范围内,由对该地区有一定认同感的居民及其生活环境所组成的区域。在我国一般可以将城市居住区和街道办事处看作是城市地方社区。2 我们看到在乔纳森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同意社区归属感作为构成社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所谓社区归属感是指社区居民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区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主要包括对社区的投入、喜爱和依恋等感情。3 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区归属感是影响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是社区最本质的特征,离开了社区成员的社区归属感,社区的地域性和群体性都变的毫无意义。4 对此加之以中国传统因素,笔者认为社区归属感实际上就是对该社区的一种人性所需的家的归属感觉。只有对一个社区产生一种类似家的感觉,才是我们谓之的归属感。

如何增强员工的归属感(精)

企业越来越重视对新员工的培训,培训投入也逐年上升,但每年新进员工的离职率居高不下又让不少企业头疼。产生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原因是企业对新员工的导向培训没有做好。成功的导向培训能引导、帮助新员工正确、客观地认识企业,培养员工的归属感。一、导向培训与员工的归属感 新员工导向培训,是一个企业将录用的员工从局外人转变为企业人的过程,是员工逐渐熟悉、适应组织环境并开始初步规划自己职业生涯、定位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的才能的过程。新员工导向培训应将培养员工的归属感放在首要地位。 员工的归属感是指员工对所在组织从思想、感情及心理上产生的认同、依附、参与和投入,是对组织的忠诚、承诺与责任感。本质上来说,员工的归属感主要是他们对组织的一种态度、一种心理取向。态度含有认知、感情与行为倾向三个成分。归属感作为一种态度也包括这三个成分:认知主要指员工对自己在组织中所处地位的感受,以及他们对组织所奉行的目标、宗旨及所尊崇的价值观和文化的高尚性的认识与接受程度;感情成分便是基于这种认识而产生的对本组织的热爱;其行为倾向当然是这种认知与感情衍生出来的。新员工导向培训对于培养员工的归属感意义重大。通过对刚被招聘进企业、对企业情况了解甚少的新员工进行引导,使之对新的工作环境、人员关系、工作职责、规章制度、企业文化以及组织的期望有所了解,使其尽快地安下心来,融合到企业的基本价值观与信念中去,使其感受到被尊重、被关注,进入职位角色,形成归属感,创造优良的绩效。所以,及时、规范、全面的导向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既是选才招聘的后续步骤,也是企业做好留才工作的第一步。 二、新员工导向培训时面临的问题1.是否会获得应有的尊重 得到别人,尤其是与自己接触频繁的上司和同事们的认可、接受和重视,这是人的基本需要之一。刚进入一个陌生环境的新员工,对此往往特别敏感。这不仅关系到新员工这种重要的个人需要的满足,而且他们还会根据组织对他们个人是否热情与重视,推断组织对员工的总体认识与价值观,而这对他们归属感的建立、巩固与深化影响甚大。2.工作环境怎么样这里所说的工作环境既包括工作的条件、地点,也包括组织的人际关系、工作风格等。新的环境是吸引新人的, 还是排斥新人的?同事们是否会主动与新员工交往并告诉他们必要的工作常识和经验?第一项工作有人指导吗?新员工是否完全明白自己的工作职责?为了完成工作,他们得到了必要的工作设备或条件吗?上述问题直接关系到新员工对组织的评价和印象。3.组织当初的承诺是否会兑现 有不少企业为了能吸引优秀的人才,在招聘时许以美好的承诺,而一旦员工进入公司,便出现了虚假的情况,或者是要求员工的条件过多、给予员工的过少。相对于员工的工作准则、企业的历史及目标来说,员工更加关心自己的工资、福

2018申论真题(地级市)

2018年国家录用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卷市(地) 二、给定资料 资料1 位于R市郊西隅的沙坝村,总面积约10平方千米,山清水秀,历史悠久。 1980年前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开始在中国广大农村推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等有关“包产到户”“包干到户”的文件一层层传达下来,但沙坝村却没有变革的迹象,人们还在观望。时任大队书记的杨某回忆说:“那时候土地、山林还有各种财产都是国家(集体)的,国家的东西,哪个敢随便动!” 到了1981年底,沙坝村把耕地按好、中、差进行了搭配,然后按人口平均发包给村民,完成“分田到户”,第一轮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沙坝村初步落实。从此,在土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村民对于承包地有了经营权、使用权。当时的规定是:所有承包地土地,不许出租、买卖;不许在承包地上建房、烧砖瓦等。虽然承包时大队已经确定承包期是3至5年,但是,村民中仍有人怀疑分田到户不长久,会不会“今天分下去,明天又收回来”。直到1984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土地承包期一般应在十五年以上”,村民们的忧虑才初步解除。而后中央提出的“为了稳定土地承包关系,鼓励农民增加投入,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在原定的耕地承包期到期之后,再延长三十年不变”,算是给农民吃了“定心丸”。为了给农民稳定的土地承包经营预期,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 资料2 L村位于某省中北部沿海平原区,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冬小麦与夏玉米一年两季轮作,经济作物以苹果为主。L村的土地分为两类,一是“围庄地”,在村庄周边,有较好的水利条件;二是“洼子地”,离村庄远,水利条件较差。与全国大多数村庄一样,L 村也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根据当时的政策完成了“二轮土地承包”。L村把全村土地分成两份,一份为各户承包的人口地;另一份为机动地。机动地主要用于给新增加的人口增地。 与其他村庄二轮承包普遍执行的“增人不增地,减人不减地”的土地政策不同的是,L 村在机动地上实行“增人增地但减人不减地”的办法。自二轮土地承包以来,L村的人口增减变化将近百人。L村给新增加的人口分配土地先从位置、水利条件较好的围庄地开始,围庄地分完之后,新增加的人口就只能分到洼子地了。到了2014年,预留的机动地全部分配完了,“增人增地但减人不减地”的办法也就难以为继了。 村民李某在二轮承包时家里只有他们夫妇和未成年的儿子,多年后儿子娶妻生子,都没赶上村里分地,一家6个人种着3个人的地,收入窘迫。特别是每当看到邻居张某家2个人种着9个人的地时,颇有怨言:“明显不公平,就应收回重分。”但张某对他的话却不完全认同:“我家地多人少是事实,可二轮续包的时候就是这样,30年不变也是国家规定的。” 与李某、张某想要地、想种地不同,L村还有不想要、不想种地的人。76岁的万老汉,家里有6亩地,儿子和孙子都在外地打工、上学。每年的秋收季节都是万老汉最发愁的时候,繁重的劳动都得雇人帮忙。他想把地流转出去,但因为地比较零散,收益也不高,流转也很困难。村里和万老汉情况差不多的还有二十多人。近几年一直在外地打工的王某说:“种地费时费力不说,农忙时回家打理,请假还要被扣工资,不合算。这两年一直是托付亲戚来种

浅谈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浅谈城市社区文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民族之根,城市之魂,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更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因此,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一个没有文化底蕴的民族,一个不能不断进行文化创新的民族,是很难发展起来的,也是很难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而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它植根于一个国家的实践,具有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即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和政治的基本特征,又对经济和政治的发展起巨大促进作用。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社区文化蓬勃兴起,社区文化作为城市现代化和城市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它对促进城市社区的现代化,提高居民素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交往和参与需要,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社区文化的含义与意义 1、社区文化的定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文化是人类在劳动中创造的,是人类认识自然界、改造自然界的产物。同样社区文化也是人们在特定的区域内,通过长期的实践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其目的在于丰富社区内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促进社区和谐发展。 社区文化可以分为有形的与无形的两种形式。有形的社区文化表现为社区文化设施、社区环境、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等;无形的社区文化,即是指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与创造中形成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等。 2、社区文化建设对于社区整体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社会学家吴文藻先生指出,了解社区是了解社会的出发点,社区研究应当包含三大要素,即人民、人们所处的地域、人民生活的方式或文化。其中,文化研究是社区研究的核心内容,因为文化是社区人民的社会心理基础。因此,加强社区文化建设,对于城市社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加强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有助于满足居民的精神需求、提升其精神境界。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源于工作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压力也越来越

调查:大城市85.5%的人没有归属感

调查:大城市85.5%的人没有归属感 About 85.5 percent of people included in a new survey by China Youth Daily say they don’t have a feeling of belonging to the big cities where they live or work. 《中国青年报》的一项新调查显示,约85.5%的人表示对他们生活或工作的大城市没有归属感。 The paper surveyed 2,000 young people working in China’s first-tier cities -- Beijing, Shanghai, Guangzhou and Shenzhen --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ir thoughts and living conditions. 《中国青年报》对居住在中国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等一线城市的2000名年轻人进行了调查,以便更好的了解他们的想法和居住成本。 Most said they did not feel a sense of connection to the city they lived in, with 44.1 percent believing it’s because they don’t have hukou, or household registrations, in those cities. 大多数人说,他们感觉自己与城市没有联系,44.1%的人认为,这是由于他们没有大城市的户口造成的。 Zhang Han, 30, who works in the IT industry, said he does not like his life in Beijing, even though he has a relatively high-paying job there. "It is difficult for me to get a Beijing hukou, or to buy an apartment in Beijing in the near future," Zhang said. 30岁的张汉在IT业工作,他说自己不喜欢在北京的生活,尽管他的收入相对较高。他说,“取得北京户口,或者在工作的附近买房,对我来说都太难了。” But Zhang does not plan to return to his hometown. "It’s only in the big cities that I can use my knowledge and develop my career," he said. 不过他并不打算回家乡发展。他说,“我的知识只有在大城市才有用武之地,我也只有在大城市也能有好的发展。” Zhang is not alone. Some 43.8 percent surveyed said they cannot afford the high property prices in the big cities, and 42.6 percent said the high living costs make them feel unattached in the cities. 有这种想法的可不止他一人。43.8%的受访者表示,大城市的高房价使他们买不起房,42.6%的人表示,高生活成本让他们觉得自己与大城市脱节。

企业员工归属感

企业员工归属感 人的归属需要具有多向度和多层次性,归属感的形成是一个由浅人深、逐渐互动的过程,它可以分为三个层次: (1)个体通过各种信息途径对企业有一个整体大致的了解,当企业的薪酬、福利等物质利益和企业的各种文化、价值观等意识形态基本符合个体的价值标准,个体将义无反顾地加入到企业当中。 (2)个体开始了一个对企业全面认知、熟悉的过程。企业通过对员工进行一段时间的培训,使员工逐渐感受、感知、熟悉、适应企业的各个方面,个体将对企业的经营理念、经营决策、企业精神和行为规范产生基本的认同感。 (3)随着企业对个体在物质上和精神上不断满足他对生理、心理、感情、人际关系等不同方面的需要,导致个体对企业领导者的思维方式和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产生了深层次的认同感,并逐步提高个体的安全感、公平感和价值感,强烈的工作的使命感和成就感使得个体对企业的满意感不断增加,最终形成个体对企业的归属感。归属感形成后,一方面加深了个体对企业的认同,另一方面个体将自发形成自我约束并产生对企业强烈的责任感,体现为个体的主人翁精神,并充分地、自觉地发挥个体主观能动性,最终为企业创造出巨大的价值。因此,归属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动态的过程。是指由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使某一个体对某一整体产生高度的信任和深深的眷恋,从而使该个体在潜意识里将自己融入到整体中去,将该整体利益作为自己行事的出发点和归结点。员工的归属感对企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能否使员工产生归属感,是赢得员工忠诚,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的根本所在。 归属感是一个外延广泛、内涵丰富的概念。从表层而言归属感体现为一种满意度,简单来说就是指一个人对他所从事工作的态度。工作满意度高的员工会对工作保持积极的态度,表现为工作高度投入、主动性强、工作效率较高;对工作不满的员工则会对工作持消极的态度,如推卸责任,逃避承担更多工作。适度挑战性的工作、公平的报酬、支持性的工作环境、融洽的同事关系都是影响工作满意度的决定因素。 深层挖掘归属感的内涵,可以看出它不仅仅是一种满意度,更表现为一种团队意识、创新精神的发挥以及主人翁意识、个人能动性的体现,是员工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的高度统一。只有当员工的个人价值观和企业的价值观得到了某种程度的统一,员工感到自己的理想能与企业的实际结合起来,才会有事业成就感、有与企业一起发展的渴望,才使员工有理由相信,自己的价值会在企业的运营中得到实现,才能使员工决心将自己融入到企业中去,以企业的利益为自己行为的导向,归属感才会随之产生。 归属感是企业凝聚力的核心。那种被企业需要、尊重的感觉会不断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当企业有经营困难时,有归属感的员工更能不离不弃、共渡难关。一旦员工对企业产生了“依恋心”、“归属感”,就会撂不下手中的工作,离不开合作的团队,舍不得未完的事业。如果员工对企业不信任、欠缺对团队的归属感,他们就不可能会以在团队中工作为傲,工作的热情和实力都不会被完全激发,只是为“工作”而工作,只会“做完”工作而不是“完成”工作;为了确保竞争和发展,就会有另一种情况随之产生,那就是企业的流动性会相对增大,企业的稳定和长期发展就得不到保障。

浅谈城市归属感问题

城市学概论课程论文 题目浅论城市社区的归属感 专业建筑学 学号 姓名 指导老师李秋莲 所在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浅论城市社区的归属感 摘要:文章探索了社区建设在走向市场过程中,社区在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中如何营造归属感的心理环境。本文介绍了以归属感为主题创造人性化的居住空间环境,主要从创造良 好的公共空间社区、构建城市社区文化方面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让居民可以得到全身心 的放松,并创造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关键字:社区、归属感、公共空间、文化 一、社区归属感的概念 社区归属感属于文化心理范畴的概念,是指社区居民在主观上对自己、他人及整个社区的感觉,这种感觉包括认同、喜爱、依恋等多种感情。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卷》中,社区归属感的定义为,社区居民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区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如对社区的喜爱和依恋。 二、我国城市社区归属感现状及原因分析 以北京为例,数据、结论引用自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单菁菁所做的一份调查。单博士根据卡萨达( Kasarda) 、贾诺威茨( Janowitz)和格尔森(Gerson)等人的研究,从以下几方面对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入手:“居民是否感觉自己属于这个社区”;“愿意长久居住并且认同自己是其社区的居民”;“居民是否对社区发生的事情感兴趣,并认为这些事情同自己息息相关”;“当居民要迁出社区时,是否会对该社区感到留恋和依依不舍”;“居民是否愿意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依据上述理论单博士设计了一组问卷,在北京市部分社区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样本493份。 上述研究表明,在“单位制”日趋解体的今天,社区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基本组织形态已经被我国广大市民所普遍接受。但是,我们看到,实际上在社区关心程度上及社区喜爱及地域意识上,肯定的比例并不算太高。对社区依恋的比例迟非肯定态度的有83.2%。 以武汉市为例,数据、结论引用自李洪涛的硕士论文(华中科技大学)所进行的调查。6调查所运用的原理与单博士的相似。调查表如下:

浅谈企业归属感和凝聚力的认识及建议

浅谈企业归属感和凝聚力的认识及建议 文/水晶兰 企业需要员工的“归属感”,来积聚企业的向心力;反过来说:普遍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是企业提升凝聚力的重要核心目标之一。 归属感是一个外延广泛、内涵丰富的概念。从表面而言,归属感体现为一种满意度,简单来说,就是指一个人对他所从事工作是否满意的态度。工作满意度高,他会对工作保持积极的心态,表现为工作高度投入、主动性强、工作效率较高;相对工作满意度低的员工,则会对工作持消极的态度,如推卸责任,逃避承担更多工作内容与应尽事物等。深层来讲,不难看出,企业归属感不仅仅是一种满意度,更表现为一种团体意识、创新精神、主人翁思想观和个人能动性等表现,是员工自身价值观和企业价值观的高度完善统一的完美结果。简单来说,就是只有当员工个人的思想观和价值观与企业的思想观和价值观得到了某种程度的谐调认可及统一。员工感到自身的理想能与企业的实际目标发展相结合起来,才会有事业成就感、才会有自我主动性的发展目标与企业一起并肩作战深度发展的渴望,才会使员工自信心充实,并且有理由坚信企业;自己的价值会在企业的运营中得到充分发展且实现,才能使员工决心将自己最量化的融入到企业当中去。以企业的利益,为自身行为的导向,才可能充分的产生思想认识上及行为体现上浓厚的企业归属感和企业荣誉感! 大多员工对企业有了归属感,就会普遍产生对企业的高度信任,把企业的事业当成自己的终身事业,并表现出较强的奉献精神,这种信任和奉献,不仅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绩效,更会让所有阻碍企业发展的一切困难因素,行之失色。所以说:我们的友达企业,对增强建立企业的归属感和企业凝聚力,迫在眉睫、行之必要。 个人浅略建议: 一、确定具体的、切合实际的远景规划,培养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 二、提高领导素质,培养员工对组织的信任感。 三、建立激励导向机制、合理的竞争机制,培养员工对组织的满意感。 四、创设宽松自由、和谐向上的工作环境,培养员工对组织的愉悦感。 五、关注员工的工作技能完善及成长,培养员工对组织的责任感。 六、更加丰富业余文化,鼓励员工的个性才艺展示,增进员工与企业的亲和度。 七、增强员工素质再教育,满足员工自身学习需求,提高企业员工思想统一认知度和体现企业人性育人培养观。 八、加设有效基层纠纷投诉窗口,了解员工心声,增进企业基层管理监督,确保和谐工作环境氛围。

不同行业农民工城市归属感和社会支持的关系

不同行业农民工城市归属感和社会支持的关系 文章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城市归属感问卷》对不同行业159名进城务工农民工进行调查,发现农民工总体归属感水平中等偏上;不同行业农民工城市归属感总分及各维度分差异显著;文化归属维度上不同年龄农民工之间差异明显。农民工总体社会支持水平偏低;女性对支持利用度的水平明显好于男性;不同行业及年龄农民工的主观支持水平差异显著。农民工的城市归属感与社会支持关系密切;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对城市归属感状况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标签:城市归属感;社会支持;行业;农民工 归属感(Sense of Belonging,SOB)是指一个人融入某一组织或环境并成为其中一部分的经历与感受。A.H.Maslow指出,作为人的一种高级需要,归属感在个体的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自1978年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特别是新型城镇化建设以来,许多农村富余劳动力为了改善自身及家庭的生活境遇,开始进入城镇务工并买房定居,在建设城市同时也成了所在城市的新住民。一些研究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城市归属感较低,经济因素成为影响这些人员城市归属感水平高低的最重要内容;农民工城市归属感水平的状况成为左右他们是否定居城市的关键因素;新生代农民工进入城市后,其行为适应水平较低,内心情感上没有“主人翁”意识,对城市既熟悉又陌生,缺少归属感。 现代社会支持的主效应模型认为,社会支持对个体的适应状况有着积极的影响,个体获得的社会支持越多,其个体的适应状况就越好。以往研究大多关注农民工主观幸福感、自尊、心理健康等与社会支持的关系,较少探究不同行业农民工的归属感与社会支持的相互作用。目前,进城农民工所从事的行业大多以建筑业、制造业或服务业为主,彼此之间有着各自的生活境遇与人际互动、人生期盼和现实诉求。因此,深入了解这些行业的农民工城市归属感状况及社会支持的作用,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村扶贫工作的开展有着积极的作用。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方便取样的原则,对某市区周边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场所(如房地产工地、企业工厂、便利店、餐饮店等)进行现场调查,发放问卷180份,剔除漏填、错填或随意作答等无效问卷后,获得159人的有效数据,其中,男性87人,女性72人;平均年龄31.25岁(范围17~50岁),所从事的职业涵盖建筑、制造、物流运输、餐饮、服务等多个方面。按照我国产业划分标准及本研究的目的,将159人的职业情况分成生产(含制造、建筑,48人)、消费(含商业、餐饮,54人)和物流(含运输、服务及其他,57人)3个行业以及25岁及以下(46人)、26~35岁(61人)和36岁及以上(52人)3个年龄段。 2.研究材料

浅谈城市和谐社区建设中归属感缺失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城市和谐社区建设中归属感缺失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本文概括了社区归属感的内涵及特征,通过案例分析,得出我国城市社区归属感现状,在对其原因分析的基础上,就提升社区归属感提出了相应的政策。 关键词:和谐社区归属感社区建设 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onnotation and characteristic of belonging community, through the case analysis, and concludes that the urban community belonging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its causes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enhance community belonging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policy. Keywords: harmonious community belonging community construction 一、社区归属感的内涵 所谓社区归属感,就是社区成员对本地区有认同、喜爱和依恋的心理感觉。1955年,美国社会学家希莱里(G.A.Hillery)对以往的94个社区定义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各种定义中包含的唯一共同的因素是“人”,其中有69个定义认为社区还应当包括地域、社会交往、共同的纽带这三个因素。乔纳森(ChristienT.Jonassen)在《社区类型学》一文中的研究表明,大部分学者同意社区含有以下因素:(l)人口的集中;(2)地域;(3)劳动分工的互赖体系;(4)具有文化和社会活动的特质;(5)归属感;(6)自我维持与发展。” 这里我们要讨论的社区属于地域上的社区,并且是处于城市当中的社区。 城市社区是人类适应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的一种居住形式,它是城市现代化的过程中人类文化创造和选择的产物。城市社区是指在城市中具体的空间范围内,由对该地区有一定认同感的居民及其生活环境所组成的区域。在我国一般可以将城市居住区和街道办事处看作是城市地方社区。笔者认为社区归属感实际上就是对该社区的一种人性所需的家的归属感觉。只有对一个社区产生一种类似家的感觉,才是我们谓之的归属感。 二、我国城市社区归属感现状及原因分析 以北京为例,数据、结论引用自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单菁菁所做的一份调查。 单博士根据卡萨达( Kasarda) 、贾诺威茨( Janowitz)和格尔森(Gerson)等人的研究,从以下几方面对居民的社区归属感入手:“居民是否感觉自己属于这个社

影响员工归属感的七大因素

48 ?2007年第8期?

易形成。 3.创新影响归属感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认为创新是赋予资源创造财富的新能力,使资源成为真正的资源。创新可以是对新事物的创造,还可以是对旧事物的改造,但创新打造的是企业独一无二的核心竞争力。创新在于每一位员工的参与,将全体员工凝聚在企业的创新理念中,调动企业内、外部一切有利于创新的因素,在创新的过程中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企业员工在创新的过程中对创新理念和创新行为产生强烈的认同感,积极参与创新的活动,发挥自身的创新潜能,在满足企业创新需要的同时,也满足了员工在创新成功后带来的成就感,满足员工的自我实现需要。更重要的是,在创新失败后,领导应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和精神安抚,鼓励员工继续保持和发扬积极创新的思维理念,为企业今后的创新做准备。员工在这种鼓励创新性的文化中,升华了对企业归属的情感。 4.领导示范影响归属感 企业家的领导风格各有不同,他们往往把自己的个性、气质、偏好等性格因素以及素质、修养等人格因素融入到企业。由此可见,领导者对企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领导的示范性行为时时刻刻影响着员工。从领导的两维理论上来看,可以将企业领导行为模式分为交换型领导行为和变革型领导行为,已经有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变革型领导优于交换型领导。在变革型领导行为的过程中,领导者关心每一个下属的日常生活和发展需要,帮助下属以新观念、新看法、新思路解决问题,利用个人的魅力激励、唤醒和鼓舞下属完成组织目标,同时变革员工的工作态度、信念和价值观。变革型领导者从领袖魅力、感召力、智力刺激以及个别化关怀四个方面满足员工高层次的需求,使员工产生了更大的归属感。 5.规范的习俗、礼仪影响归属感 习俗和礼仪是企业的价值观的表 现形式,塑造着企业的自我形象,员工 在习俗礼仪文化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和 感染,自觉地调整不符合习俗礼仪的 行为,密切人际关系,激发工作的使命 感和成就感,实现“人企合一”。企业习 俗是企业员工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和 准则,具有“软约束”作用,它是一种无 形的精神力量,规范企业员工的一言 一行。约定俗成的习俗让企业的员工 无不感受到企业对员工的关心,大大 地强化了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家庭”情 感,员工的归属感不禁油然而生。企业 通过会议、庆典等仪式提高员工的凝 聚力和向心力,从仪式中员工不仅受 到价值观的潜移默化,而且可以满足 他们聚集的心理要求,强化其群体安 全感、价值感和自我存在感,使得员工 对组织的依赖感、认同感大大增强,从 而提升员工的归属感。因此,企业培育 良好的习俗,精心设计、组织各种文化 仪式活动,对于培养员工的归属感有 极其重要的意义。 6.良好的企业形象影响归属感 企业形象是企业价值观的外在表 现。良好的企业形象是企业巨大的“无 形财富”,它不仅可以赢得公众的信 任,引导消费者购买企业产品,而且能 够对优秀人才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另 外还有利于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形 成良好的道德风尚,培养员工爱岗敬 业、爱厂如家的精神,使员工产生强烈 的自豪感、荣誉感和归属感,真正实现 “我的心在企业,企业在我心中”。企业 形象的塑造不仅仅是广告、报纸、公关 等大众传播媒介的宣传,也不仅仅是 优质产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员工是 企业形象的天然代言人,需要全体员 工的共同参与。因此,企业应该注重把 员工的理想、信念、利益、价值、需求与 企业的整体目标进行整合,产生共同 的行为取向和价值观念,树立良好的 企业形象,形成一个和谐、共享、信任 的文化氛围,实现员工自身价值,增强 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进一步深化员 工的归属感。 7.和谐的人际关系影响归属感 创造一个内部和谐的人际关系, 就是要形成一个宽松、祥和、健康、文 明的人际环境。领导与员工之间互相 尊重、和睦相处、坦诚相待,员工与员 工之间感情融洽、心心相通、配合默 契,企业上上下下建立起人际沟通的 良性循环,同心同德、同舟共济地完成 企业目标。要实现内部和谐的人际关 系,首先,要统一在价值观上的认识。 如果企业员工价值观认识基础一致, 相互之间就能够彼此理解,彼此信任, 消除彼此间产生的误会,形成良好的 人际关系。其次,要在情感上协调好价 值观。情感上的交流可以缩短员工间 的距离,减少隔阂,建立融洽的关系, 从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最后,要实 现价值观在行动上的一致。通过企业 规章制度的约束,企业形象、习俗、礼 仪等价值观表现形式的调节,使员工 不仅在思想上达到共识,更能在行动 上达成一致,最大限度地发挥共同价 值观的影响力,实现员工彼此间的认 同、对领导的认同,从而实现对整个企 业的认同,产生“企业员工亲如一家” 的感受,真正实现员工归属的需求。 三、启示 一些著名的企业之所以能够基业 长青,关键在于能够吸引人才、用好人 才、留住人才。一个优秀的企业内部环 境可以为员工提供一个健康、活泼、积 极向上的环境氛围,不仅能够吸引优 秀人才的加入,更能够提高企业员工 的归属感。任何员工在一个舒适的工 作环境中工作,给他带来的不仅仅是 工作上的满足,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愉 悦。因此,构建一个良好的企业内部环 境对于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具有十分重 要的意义。■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企业力 ENTERPRISEVITALITY 人力资源开发 ?2007年第8期? 49

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

社区归属感与社区满意度 社区作为中国城市社会中一种新的社会基本组织形态,已经逐渐被广大市民所普遍认同和接受,成为中国城市社会再组织和城市居民再社会化的工具与载体。其中,居民的社区归属感是决定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前提,它直接来自于居民从社区日常生活中所感受到的满意度,而社区质量又是促进人们对社区满意的根本原因。因此,目前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努力提高居民的社区生活质量,不断提升人们在社区生活中的满足感,以此促进社区的整体进步。 社会学家普遍认为,社区归属感是影响社区存在和发展的重要因素。所谓社区归属感是指社区居民把自己归入某一地域人群集合体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既有对自己社区身份的确认,也带有个体的感情色彩,主要包括对社区的投入、喜爱和依恋等情感。认真研究和准确把握居民的社区情感对推动城市社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城市居民的社区归属感 1.研究回顾 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城市社区归属感的讨论主要存在两种意见。 一些学者认为随着我国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市的追求,传统的地域社区和社区情感正在受到严重挑战。如王思斌在《体制改革中的城市社区建设的理论分析》中指出,“现代化是一个破坏传统社区的力量,它以经济理性和社会流动的力量冲击传统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共同体意识和情感性联系,并造成颠覆性后果。”张志浩在对我国社区建设问题的研究中指出,“由于事不关己、少管闲事的价值观念盛行”,我国城市居民普遍“缺乏对社区的责任感”。黄玉捷也认为“今天的中国城市面临着一个世界性问题,那就是城市居民关系冷漠”。 但也有部分学者反对这一观点。项飚在其《社区何为———对北京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研究》一文中指出,“社区是整体社会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是‘大社会’的结构转化到人们行为之间的桥梁”,他认为“社区并不是在作为‘历史残留’而逐渐消失,而是要用新的方式和这个趋势结合在一起,从根本上说不会削弱人们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恰恰相反,构成社区质量的物质生活、文化生活、环境、教育、能源等因素的状况及其变化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社区意识和归属感”。王铭铭也认为,“一些传统社区在回应大社会一体化的进程时,其地方或社区共同的特点和力量不但存在,有时甚至比以往还要更为明显、更为强大”。 2.问卷设计及调查结果 根据卡萨达、贾诺威茨和格尔森等人的研究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对居民的社区归属感进行测量:居民是否感觉自己属于这个社区 ,愿意长久居住并且认同自己是其社区的居民;居民是否对社区发生的事情感兴趣 ,并认为这些事情同自己息息相关;当居民要迁出社区时 ,是否会对该社区感到留恋和依依不舍;居民是否愿意为社区的建设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依据上述理论我们设计了一组问卷 ,在北京市部分社区进行了抽样调查。 调查结果表明,有94. 8%的居民对社区这种组织形式持肯定态度,有96. 8%的居民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