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系统》(2) 试题 曾毅老师

《自动控制系统》(2)    试题   曾毅老师
《自动控制系统》(2)    试题   曾毅老师

自动控制系统

一、判断下面结论或言论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在该结论或言论的后面的括号内标上(√);反之标上(╳)。

1、反馈定理告诉我们:要想维持一个物理量不变或基本不变,就应该引入这个物理量的负反馈与给定相比较,形成闭环系统。( )

2、逻辑代数等式的左端是运动控制线路的线圈符号,逻辑代数等式的右端是运动控制线路的触点符号。( )

3、在一个连通图内,如果物体的运动轨迹的结点有N(>2)个奇数结点,那么被控物体需要使用N/2次才能不重复的走完每一条轨迹。( )

4、带电流正反馈的电压负反馈调速系统能完全取代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 )

5、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的目的是:缩短控制系统的设计周期。( )

6、在Simulink仿真模型中,使用M文件S函数会增加实际用时的时间。( )

7、封装技术可以使子系统参数在修改时变的快速、隐蔽。( )

8、在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如果在突加给定起动时电动机的电枢电流超过最大允许值,应增大电流反馈系数 ,可以降低电动机的电枢电流。( )

9、在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当系统的固有参数一定时,电流调节器的输出U ct主要取决于转速给定U n*和负载I dL的大小。( )

10、可逆PWM变换器的电压输出波形在每个周期内一定有两种极性。( )

11、晶闸管—电动机系统需要快速回馈制动时,最佳方案是采用反并联可逆线路。( )

12、在PWM调速控制系统中,失控时间T S的大小与电网频率的高低有关。( )

13、在PWM直流调速控制系统中,大功率开关的频率越高,电枢电流也就越容易连续。( )

14、在PWM直流调速控制系统中,双极式控制方法下的电枢电流不会产生电流断续现象。

( ) 15、在带电流截止环节的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中,如果截止比较电压发生变化,对该系统运行段的静特性没有影响。 ( )

16、在双闭环可逆调速系统中,任何实现无转速超调的方法,都会出现速度调节器ASR超调的现象。( )

17、在主电路中,只要没有抑制环流的电抗器,就是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 )

18、人能读懂,机器也能认识的这个界面称为“人机界面”。( )

19、在HMI设计中控制件与其相应的显示应尽可能的靠近,控制件在显示的下方或者右方。

( )

20、对于有控制规律的被控对象一般不使用模糊控制技术进行控制。( )

21、PROFIBUS-DP是一种经过优化过的高速通讯连接,适用于对时间要求苛刻的执行器级和传感器的高速数据传输,主要应用于过程自动化。( )

二、填空题

在括号内或待画图内填写适当的词语或绘制曲线使下面的结论或波形正确。

1、当一组的平均整流电压不大于另一组的

平均逆变电压时,所产生的环流称为

( )环流。

2、某可逆调速系统的转速、电流起动与制动

波形如图2-3所示,如果I dm=2I e;I dl=I e(反抗

性恒转矩负载);t f=2s, 那么t r≈( ) s。

3、如果直流调速器通电后无任何显示,此类

故障一般是直流调速器( )的

开关电源不工作,影响开关电源工作状态的可

能原因是:开关电源的( )条件损失;

在开关电源内起开关作用的

图2-2

( )损坏。

4、没有链接到PLC或网络上的文本块和图形称为( )显示元素。它们的特点是运行时这些元素与外界( )关系。

三、选择题

(每一小题由四种结论或实验结果组成,至少有一种结论或实验结果是正确的,但是不可能四种结论或实验结果都是正确的。请选择你认为是正确的结论或实验结果并在括号内用“√”注明))

1、某PROFIBUS-DP网络如图3-1所示,此网络共有四个触摸屏,如果每次开机运行时总有一个触摸屏与网络无法通讯,可能的原因是:

A) 四个触摸屏的网络连线都接触不良。( )

B) 四个触摸屏的地址设置有误。( )

C) 同一个触摸屏程序分别下载到了两个触摸屏内。( )

D) 在主站中设置选择触摸屏数量参数不正确。( )

2、在HMI 、PLC 和调速器之间使用PROFIBUS-DP 网络进行通信,有如下特点:

A) 能取代24V 及4~20mA 并行信号线,但不能降低PLC 的I/O 点数。 ( )

B) 能取代PLC 和调速器之间的并行信号线,但不能降低PLC 的I/O 点数。 ( )

C) 能取代PLC 和调速器之间的并行信号线,还能降低PLC 的I/O 点数。 ( )

D) HMI 和PLC 之间使用PROFIBUS-DP 网络才能实现高速传输的通信任务。 ( )

3、某PWM 调速控制系统的主电路如图3-3所示,如果电流①的流经路径是:U S +→VT 1→电机M →VT 4→U S -,那么电流②

的流经路径是:

图3-1

图3-3

A) U S+→VT3→电机M→VT2→U S-。 ( )

B) U S- →VD2→电机M→VD3→U S+。 ( )

C) U S- →VD2→电机M→VT3→U S+。 ( )

D) U S- →VT2→电机M→VD3→U S+。 ( )

4、PROFIBUS由三种互相兼容的模块构成,其特点如下:

A) PROFIBUS-FMS是用以完成高速传输速度的通信任务。 ( )

B) PROFIBUS-DP 是一种优化过的模块,适用于对时间要求苛刻的场合。 ( )

C) PROFIBUS-PA 用于对安全性要求不高的过程自动化场合。 ( )

D) PROFIBUS用以取代价格昂贵的动力电源线。 ( )

5、图3-5是两种全状态反馈调速系统的主电路原理框图。对此有如下结论:

图3-5

A)图3-5(A)所示控制系统主电路的结构合理。 ( )

B)图3-5(B)所示控制系统主电路的结构合理。 ( )

C) 图3-5所示两种控制系统的控制主电路结构都合理。 ( )

D)图3-5所示两种控制系统的控制主电路结构都不合理。 ( )

6、某生产工艺要求对机器人小车的运动轨迹如图3-6所示。假设按动启动按钮1Q时小车的运行轨迹如图3-6 (A)所示;按动启动按钮2Q时小车的运行轨迹如图3-6 (B)所示;按动启动按钮3Q时小车的运行轨迹如图3-6(C)所示。对于此控制系统的程序步可以分为:

图3-6

A) 6步。( ) B) 11步。( ) C)16步。( ) D)27步。 ( )

7、控制柜外壳的基本设计原则之一是:

A) 发热量最大并且最重的器件放在控制柜的下部。 ( )

B) 发热量较小并且最重的器件放在控制柜的下部。 ( )

C) 易损部件的上方不能放置控制器件。 ( )

D) 多个发热量较大的器件不能并排放置。 ( )

8、某可逆调速系统的逻辑切换装置的原理图如图3-8所示,对于VD2、C2和VD1、C1的作用有如下结论:

图3-8

A) VD2、C2的作用是延迟开放非工作组立即封锁工作组。 ( )

B) VD2、C2的作用是延迟封锁工作组延迟开放非工作组。 ( )

C) VD1、C1的作用是延迟开放非工作组延迟封锁工作组。 ( )

D) VD1、C1的作用是立即开放非工作组立即封锁工作组。 ( )

9、某速度调速器的给定通过MT500触摸屏进行设定如图3-9所示,当手触摸速度给定表的右半部时给定增大同时指针顺时针旋转;当手触摸速度给定表的左半部时给定减少同时指针反时针旋转。能实现此功能的关键元件是:

A) 1个表针元件和2个多状态设定元件。( )

B) 1个表针元件和2个数值输入元件。( )

C) 1个表针元件、2个多状态设定元件和1个数值显示元件。( )

D) 1个表针元件、2个数值输入元件和1个数值显示元件。( )

10、图3-10是控制系统的两种接地方法,根据

此接地,选出你认为可能是正确的结论。

A)图3-10(A)所示控制系统的接地方法是正确的。 ( )

B)图3-10(B)所示控制系统的接地方法是正确的。 ( )

C)图3-10中,两种接地方法都是正确的。 ( )

D)图3-10中,两种接地方法都是错误的。 ( ) 图3-9

图3-10

五、设计题

图5-1氧化-染色自动化流水线工艺流程

某氧化-染色自动化流水线有一套挂具,当挂具装上料之后,按起动按钮S1或S2时,该挂具自动上升进入流水线,运行轨迹如图5-1 A)或图5-1 B)所示上;当下料时,该挂具压动行程开关ST5而停止下降。当按急停按钮“S4”时,挂具就地停止。

已知条件:1)该挂具的三个运动方向用一个电动机M1驱动,接触器线圈KM1得电,电动机M1正转,挂具上升、左行和向后运动;线圈KM2得电,电动机M1反转,挂具下降、右行和向前运动。其运动方向由换向器控制,控制换向器分向的三个接触器是:KC1得电,挂具作垂直运动;KC2得电,挂具作水平运动;KC3得电,挂具作前后运动。

2)ST1、ST2、ST3、ST4为挂具到达各槽口的行程开关,ST5、ST6、ST7、ST8为挂具到达各槽底时的行程开关,ST9、ST10为挂具在各槽内作涮水运动时的上限位行程开关,ST11、ST12为挂具水平左行的起点与终点的行程开关,挂具在氧化槽内的氧化时间为t(t≠0)。

1、试设计满足此生产工艺要求的控制线路的输出方程组和控制方程组。

2、在上述已知条件基础上,假设电动机M1是交流异步电动机并且由带能耗制动单元的变频调速器驱动,如图5-2所示,生产工艺要求垂直运动速度可调,水平运动速度固定为30Hz ,前后运动速度固定为40Hz 。该调速器的部分控制端子的功能说明参见表5-1,图5-2已经完成了部分原理图的绘制,试补充绘制完成变频调速器的控制原理图的设计。 (10分) 表5-1 富士系列变频器部分控制端子功能

端子号

功 能 FWD

正转控制端。当

FWD

与COM 接通时,电动机正转;当FWD 悬空时,电动机停止正向运行。

REV

反转控制端。当REV 与COM 接通时,电动机反转;当REV 悬空时,电动机停止反向运行。 X1

固定频率控制端,默认频率为30Hz 。当X1与COM 接通时,电动机以给定30Hz 的频率转动,旋转方向取决于FWD 和REV ,其它给定频率失效。 X2 固定频率控制端。默认频率为40Hz 。当X2与COM 接通时,电动机以给定

40Hz 的频率转动,旋转方向取决于FWD 和REV ,其它给定频率失效。

解:1、1)定义程序步及转步信号:

根据程序步的定义可知此运行轨迹的可分为如下18步如图5-1所示。

2)写出逻辑代数方程组:

根据运动轨迹可以直接写出该控制系统的输出方程组:

图5-2 变频器的控制电路接线原理图

那么满足图5-1所示运行轨迹的控制方程组为:

8

4321124

21115142221

41211K S K )K K ST (K S K )K KMU (K ST S S )KMU S (KMU K S )KMU S S (KMU ???+?=??+=???+=??++= 4

518171184

181********

17161511164

1615144154

1514138144

14131210134

1312118124

1211104114

111093104

109799

8747822373811

4876274

765664

654954

543644432223S ST )K K ST (K S K )K K ST (K S K )K K ST (K S K )K K ST (K S K )K K ST (K S K )K K ST (K S K )K K ST (K S K )K K ST (K S K )K K ST (K S K )K )t (KT ST (K K )KT K ST ()t (KT S ST )K KMU K ST K ST (K K S K )K K ST (K S K )K K ST (K S K )K K ST (K S K )K K ST (K S K )K KMU K ST (K ??+?=??+?=??+?=??+?=??+?=??+?=??+?=??+?=??+?=??+?=?+?=??+??+?=???+?=??+?=??+?=??+?=??+??=其中,KMU 1、KM U 2是辅助继电器。

2、如图5-2

所示

图5-1

仪器仪表及自动控制设备控制系统管理

仪器仪表及自动控制设备控制系统管理 第二十一条控制系统主要包括集散控制系统(DCS)、紧急停车系统(ESD)、可编程控制器(PLC)、工业控制计算机系统(IPC)以及在先进过程控制(APC)和优化过程控制(OPC)系统中使用的上位计算机等。 第二十二条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选型原则 1、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的选型应以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系统可靠为原则,并优先在中石化股份公司推荐的主流机型中选择; 2、选型时应考虑到公司机型的相对集中,新老系统的过渡配合,系统联网,以及性能价格比诸因素,在多方询价,择优选择的基础上,组织有关专家评审确定并按规定报批; 第二十三条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更新改造原则 1、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需要更新改造时,应由各使用单位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及专家进行评审,作出鉴定意见后,按规定程序报批。 2、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可考虑更新改造。 3、实际使用年限超过十年,系统老化,硬件故障频繁,影响安全生产。

4、机型早已淘汰,备品配件无来源。 5、软件版本落后,且无法升级,功能开发受阻,不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 6、工艺改造需要更新。 7、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的报废手续应在新系统正常运行半年后办理。 第二十四条对已投入使用的控制系统,如果需要改变控制方案,或增加仪表回路,应办理审批手续。 第二十五条控制系统的日常维护 (一)系统点检制度 1、仪表车间(仪表保运单位)应加强对系统的日常维护检查,根据系统的配置情况,制定系统点检标准,并设计相应的点检表格。 2、系统点检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主机设备的运行状态。 B、外围设备(包括打印机、拷贝机等)的投用情况和完好状况。 C、各机柜的风扇(包括内部风扇)运转状况。 D、机房、操作室的温度、湿度。 3、点检记录要字迹清楚、书写工整,并定期回收,妥善保管。 (二)系统周检制度

直流自动控制系统B卷 薄涛

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直流自动控制系统 试 卷(作业考核 线上) B 卷 学习中心: 忻州奥鹏 院校学号:T030163姓名 薄涛 (共 7页) 解: 先计算电动机电动势常数 220152 Φ0.127 V min/r 1500 nom nom a e nom U I R C n --?= ==? 开环系统的静态速降为 ()15(21)354.33 r/min 0.127 nom nom a rec op e e I R I R R n C C ∑+?+?= ===ΦΦ 满足调速要求所允许的静态速降为 ()0.11500 8.33 r/min 120(10.1) nom cl S n n D S ???= ==-- 第一题(15分) 有一V-M 调速系统,电动机参数为nom 2.5 kW P =,nom 220V U =,nom 15A I =, nom 1500 r/min n =,a 2R =Ω;整流装置内阻rec 1R =Ω,触发整流装置的放大倍数s 30K =。要求调速范围D =20,静差率S 10%,试求 1. 计算开环系统的静态速降op n ?;(3分) 2. 计算调速要求所允许的静态速降cl n ?;(3分) 3. 采用负反馈组成闭环系统,试画出系统的静态结构图;(3分)

采用转速负反馈系统的稳态结构图 1. 第二题(20分) 某调速系统如下图所示,已知数据为:电动机参数为 nom 30kW P=, nom 220V U=,nom 157.8A I=, nom 1000 r/min n=, a 0.1 R=Ω;整流装置内阻 rec 0.3 R=Ω,触发整流装置 的放大倍数 s 40 K=;最大给定电压* nm 12V U=,当主电路电流最大时,整定 im 45V U=。 系统的设计指标为:D=20,S=10%, 1.5 dbL nom I I =, 1.1 dcr nom I I =。 1. 画出系统的静态结构图;(4分) 2. 计算转速反馈系数;(3分) 3. 计算放大器放大倍数;(4分) 4. 计算电流反馈系数;(3分) 5. 当 20k R=Ω时,求 1 R的数值;(3分) 6. 计算稳压管的击穿电压 com U。(3分)

自动控制原理复习资料——卢京潮版第二章

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1 引言 ·系统数学模型-描述系统输入、输出及系统内部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 ·建模方法? ??实验法(辩识法)机理分析法 ·本章所讲的模型形式?? ?复域:传递函数 时域:微分方程 §2.2控制系统时域数学模型 1、 线性元部件、系统微分方程的建立 (1)L-R-C 网络 C r u R i dt di L u +?+?= ↓c i C u =?& c c c u u C R u C L +'??+''??= 11c c c r R u u u u L LC LC '''∴++= ── 2阶线性定常微分方程 (2)弹簧—阻尼器机械位移系统 分析A 、B 点受力情况 02B 0A A A i 1x k )x x f()x x (k =-=-∴&& 由 A 1A i 1x k )x x (k =- 解出01 2 i A x k k x x - =

代入B 等式:02001 2 i x k )x x k k x f(=-- &&& 0201 2 i x k x )k k 1f(x f ++ =?&& 得:()i 1021021x fk x k k x k k f &&=++ ── 一阶线性定常微分方程 (3)电枢控制式直流电动机 电枢回路:b a E i R u +?=┈克希霍夫 电枢及电势:m e b C E ω?=┈楞次 电磁力矩:i C M m m ?=┈安培 力矩方程:m m m m m M f J =+?ωω& ┈牛 顿 变量关系:m m b a M E i u ω- --- 消去中间变量有: a m m m m u k T =+ωω& [][]?? ?? ?+?=+?=传递函数时间函数 C C f R C k C C f R R J T m e m m m m e m m m (4)X-Y 记录仪(不加内电路)

自动控制原理第五版课后答案完整版-2

第 一 章 1-1 图1-2是液位自动控制系统原理示意图。在任意情况下,希望液面高度c 维持不变,试说明系统工作原理并画出系统方块图。 图1-2 液位自动控制系统 解:被控对象:水箱;被控量:水箱的实际水位;给定量电位器设定水位r u (表征液 位的希望值r c );比较元件:电位器;执行元件:电动机;控制任务:保持水箱液位高度 不变。 工作原理:当电位电刷位于中点(对应 r u )时,电动机静止不动,控制阀门有一定的 开度,流入水量与流出水量相等,从而使液面保持给定高度 r c ,一旦流入水量或流出水量 发生变化时,液面高度就会偏离给定高度r c 。 当液面升高时,浮子也相应升高,通过杠杆作用,使电位器电刷由中点位置下移,从而给电动机提供一定的控制电压,驱动电动机,通过减速器带动进水阀门向减小开度的方向转动,从而减少流入的水量,使液面逐渐降低,浮子位置也相应下降,直到电位器电刷回到中点位置,电动机的控制电压为零,系统重新处于平衡状态,液面恢复给定高度r c 。 反之,若液面降低,则通过自动控制作用,增大进水阀门开度,加大流入水量,使液面升高到给定高度r c 。 系统方块图如图所示: 1-10 下列各式是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其中c(t)为输出量,r (t)为输入量,试判断哪些是线性定常或时变系统,哪些是非线性系统? (1) 222 ) ()(5)(dt t r d t t r t c ++=;

(2))()(8) (6)(3)(2 233t r t c dt t dc dt t c d dt t c d =+++; (3) dt t dr t r t c dt t dc t )(3)()()(+=+; (4)5cos )()(+=t t r t c ω; (5)?∞-++=t d r dt t dr t r t c τ τ)(5) (6)(3)(; (6))()(2 t r t c =; (7)???? ?≥<=.6),(6,0)(t t r t t c 解:(1)因为c(t)的表达式中包含变量的二次项2 ()r t ,所以该系统为非线性系统。 (2)因为该微分方程不含变量及其导数的高次幂或乘积项,且各项系数均为常数,所以该 系统为线性定常系统。 (3)该微分方程不含变量及其导数的高次幂或乘积项,所以该系统为线性系统,但第一项 () dc t t dt 的系数为t ,是随时间变化的变量,因此该系统为线性时变系统。 (4)因为c(t)的表达式中r(t)的系数为非线性函数cos t ω,所以该系统为非线性系统。 (5)因为该微分方程不含变量及其导数的高次幂或乘积项,且各项系数均为常数,所以该系统为线性定常系统。 (6)因为c(t)的表达式中包含变量的二次项2()r t ,表示二次曲线关系,所以该系统为非 线性系统。 (7)因为c(t)的表达式可写为()()c t a r t =?,其中 0(6) 1(6)t a t ?

自动控制系统及应用

1、为什么说转矩控制是运动控制的根本?试用负载特性曲线比较恒转矩、恒功率和风 机、泵类负载的区别。 2、简]述直流PWM 变换器-电动机系统(直流斩波器)原理(画图说明)? 3、试述晶闸管触发整流器为何有失控时间?频率为50Hz 情况下,三相半波整流器的平 均失控时间是多少? 4、对于恒转矩负载,为什么调压调速的调速范围不大?电动机机械特性越软,调速范 围越大吗? 1、某调速系统,min /1500max 0r n =,min /150min 0r n =,额定负载时的速降min /15r n N =?,若不同转速下额定速降不变,则系统能达到的调速范围是多少?系统允许的静差率是多少? 2、某闭环系统开环放大倍数是15时,额定负载下的速降是8r/min ;如果开环放大倍数是30时,速降是多少?同样静差率下,调速范围扩大多少? 3、有一V-M 系统,电动机参数:额定功率2.2kW ,额定电压220V ,额定电流12.5A ,额定转速为1500r/min ,电枢电阻1.2Ω,整流装置内阻1.5Ω,触发整流环节放大倍数为35,要求系统满足调速范围D=20,静差率小于10%。若采用转速负反馈闭环系统,若主电路电感L=50mH ,系统的转动惯量1.6N.m 2,整流采用三相半波,试判断系统是否稳定?如要稳定,闭环系统的开环放大系数应调整为多少? 4、旋转编码器光栅数为1024,倍频系数为4,高频时钟脉冲频率1MHz ,旋转编码器输出脉冲个数和高频时钟脉冲个数均采用16位计数器,M 法和T 法测速时间均为0/01s ,求转速为1500r/min 和150r/min 时的测速分辨率和误差率最大值。 一个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已知:1)电动机:kW P N 555=,V U N 750=,A I N 760=,min /375r n N =,电动势系数r V C e min/82.1?=; 2)主回路总电阻Ω=14.0R ,允许电流过载倍数5.1=λ,触发整流环节放大倍数75=S K ,整流装置为三相桥式; 3)电磁时间常数s T l 031.0=,机电时间常数s T m 112.0=,电流反馈滤波时间常数s T oi 002.0=,转速反馈滤波时间常数s T on 02.0=,

自动控制系统管理

自动控制系统管理 控制系统主要包括DCS控制系统、PLC可编程控制器、闭路控制计算机系统、汽车装车站以及在先进过程控制中使用的上位计算机等。 一、电仪工段应加强对系统的日常维护检查,根据责任区划分进行点检和定期维护。 二、系统周检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填写缺陷记录,并立刻组织人员处理解决。 三、由电仪工段专业人员按照实际进行备品备件储备,并定期对软件进行备份。 四、岗位操作人员必须认真执行操作规程,爱护机器设备,严禁任何人运行与系统无关的软件,计算机必须专人操作,严禁串用或随意调整,操作人员和其他非电脑维护人员不得更换

电脑硬件和软件,严禁使用来历不明的软件、光盘和其它有可能带来病毒的工具,严禁使用系统电脑进行上网。 五、工艺参数、联锁设定值的修改,要由生产部门提出申请或办理联锁工作票后(申请和工作票要由生产部审批),由电仪专业人员或厂家人员进行修改并做好记录。 六、非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严禁进入控制室,控制室人员应按规定着装。进入控制室作业人员必须采取静电释放措施,消除人身所带的静电 七、控制室内严禁吸烟,严禁带入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不得在控制室吃东西,机柜上下不得堆放杂物。 八、控制室内必须经常清扫,消防、安全设施要齐全,并定期进行检查。 九、系统供电及接地系统必须符合标准,UPS电源是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的专用电源,室内的维修用电、吸尘器、电风扇、空调机用电及其他临时性用电一律不得接入计算机电源系统。

十、非专业人员不得私自运行其他与生产无关的操作。操作人员和其他非电脑维护人员不得私自退出监控系统,未经许可,任何人不得随便支用电脑设备。 十一、工控电脑是我公司生产控制和管理的核心,凡因个人原因所造成的事故,要严格追究其责任事故。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2-1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若要改变电动机的转速,应调节什么参数?改变转速调节器的放大倍数行不行?改变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放大倍数行不行?改变转速反馈系数行不行?若要改变电动机的堵转电流,应调节系统中的什么参数? 答:改变电机的转速需要调节转速给定信号Un※;改变转速调节器的放大倍数不行,改变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放大倍数不行。若要改变电机的堵转电流需要改变ASR的限幅值。 2-2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中,转速调节器有哪些作用?其输出限幅值应按什么要求来整定?电流调节器有哪些作用?其输出限幅值应如何整定? 答:转速调节器的作用是: (1)使转速n很快的跟随给定电压Un※变化,稳态时可减小转速误差,如果采用PI调节器,则可以实现无静差。 (2)对负载变化起抗扰作用。 转速调节器的限幅值应按电枢回路允许的最大电流来进行整定。 电流调节器作用: (1)使电流紧紧跟随给定电压Ui※变化。 (2)对电网电压的波动起及时抗扰的作用。 (3)在转速动态过程中,保证获得电动机允许的最大电流,从而加快动态过程。(4)当电机过载甚至堵转时,限制电枢电流的最大值,起快速的自动保护作用。电流调节器的最大值应该按变换电路允许的最大控制电压来整定。 2-3 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稳态运行时,两个PI调节器的输入偏差(给定与反馈之差)是多少?它们的输出电压是多少?为什么?

答:若都是PI调节器,则两个调节器的输入偏差为0,即Ui※=Ui,Un※=Un;输出电压为:Ui※=βId=Ui,Uc=U d0/K s=RI d+C e n=(RUi※/β)+(CeUn※/α)。 2-4 如果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转速调节器不是PI调节器,而是比例调节器,对系统的静、动态性能会有什么影响? 答:若采用比例调节器可利用提高放大系数的办法使稳态误差减小即提高稳态精度,但还是有静差的系统,但放大倍数太大很有可能使系统不稳定。 2-5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中,采用PI调节器,当系统带额定负载运行时,转速反馈线突然断线,系统重新进入稳态后,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偏差电压△Ui 是否为0,为什么? 答:反馈线未断之前,Id=In,令n=n1,当转速反馈断线,ASR迅速进入饱和,Un※=Un※max,Uc↑,Id↑至Idm,Te>T l,n↑,Id↓,△Ui出现,Id↑至Idm,n↑,Id↓,此过程重复进行直到ACR饱和,n↑,Id↓,当Id=In,系统重新进入稳态,此时的速度n2>n1,电流给定为Un※max= Idmaxβ>电流反馈信号Un= Inβ,偏差△Ui不为0。 2-6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中,转速给定信号Un※未改变,若增大转速反馈系数α,系统稳定后转速反馈电压Un是增加还是减少还是不变?为什么? 答:Un不变,因为PI调节器在稳态时无静差,即:Un※=Un,Un※未改变,则,Un也不变。 2-7 在转速、电流双闭环系统中,两个调节器ASR、ACR均采用PI调节器。已知参数:电动机:Pnom=3.7kW ,Unom=220V ,Inom=20A ,nnom=1000r/min,电枢回路总电阻R=1.5Ω,设Unm*= Uim*= Ucm=8V,电枢回路最大电流 Idm=40A,电力电子变换器的放大系数Ks=40.试求: (1)电流反馈系数β和转速反馈系数α; (2)当电动机在最高转速发生堵转时的Ud0、Ui、Uc值。 解:(1)β= Uim*/Idm=8/40=0.2 α= Unm */ nnom=8/1000=0.008

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及安全联锁系统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2)

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及安全联锁系统的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试行) 一、目的 为加强公司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安全联锁系统(以下简称“仪表设备”)的管 理工作,提高仪表设备管理水平,保障仪表设备安全经济运行,确保生产平稳运行,依据国 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生产实际制定本制度。 二、范围: 1)、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 2)、本制度所称仪表设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检测仪表、自动控制监视仪表、执行器、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分析仪器仪表、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及其辅助单元等. 3)、仪表设备管理的主要目标是对仪表设备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使用、维护、修理、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全过程进行科学的管理,使仪表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4)、本制度规定了安全联锁系统投运与摘除的具体要求. 5)、本制度规定了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及安全联锁系统的检修和维护保养的相关要求。 6)、本制度规定了仪器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及安全联锁系统的管理和仪表部门日常维护的相关要求。 三、管理机构与职责范围 1)、仪表设备由制造部仪表负责归口管理。 2)、在线分析仪表由质量技术部负责归口管理。 3)、制造部仪表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仪表设备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以及公司有关的仪表设备管理工作的要求。 (二)组织制定和修订公司仪表设备管理制度、规程、标准和规定. (三)检查落实本部门执行仪表设备管理制度的情况. (四)参与新建装置、重大更新和技术改造等项目中仪表设备的规划、设计选型等前期管理工作. (五)负责审查仪表设备零购、更新、报废及检修计划。 (六)负责审核仪表设备的检修项目及方案,参与重要仪表项目验收工作. (七)负责组织仪表设备新产品、新材料、新技术的交流及先进管理经验的交流及推广应用。 (八)组织公司重大仪表设备事故调查与分析。

自动控制系统分类

1-3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研究按偏差控制的系统。为了更好的了解自动控制系统的特点,介绍一下自动控制系统的分类。分类方法很多,这里主要介绍其中比较重要的几种: 一、按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分类 在数学上通常可以用微分方程来描述控制系统的动态特性。按描述系统运动的微分方程可将系统分成两类: 1.线性自动控制系统描述系统运动的微分方程是线性微分方程。如方程的系数为常数,则称为定常线性自动控制系统;相反,如系数不是常数而是时间t的函数,则称为变系数线性自动控制系统。线性系统的特点是可以应用叠加原理,因此数学上较容易处理。 2.非线性自动控制系统描述系统的微分方程是非线性微分方程。非线性系统一般不能应用叠加原理,因此数学上处理比较困难,至今尚没有通用的处理方法。 严格地说,在实践中,理想的线性系统是不存在的,但是如果对于所研究的问题,非线性的影响不很严重时,则可近似地看成线性系统。同样,实际上理想的定常系统也是不存在的,但如果系数变化比较缓慢,也可以近似地看成线性定常系统。 二、按系统中传递信号的性质分类 1.连续系统系统中传递的信号都是时间的连续函数,则称为连续系统。 2.采样系统系统中至少有一处,传递的信号是时间的离散信号,则称为采样系统,或离散系统。 三、按控制信号r(t)的变化规律分类 1.镇定系统() r t为恒值的系统称为镇定系统(图1-2所示系统就是一例)。 2.程序控制系统() r t为事先给定的时间函数的系统称为程序控制系统(图1-11所示系统就是一例)。 3.随动系统() r t为事先未知的时间函数的系统称为随动系统,或跟踪系统,如图1-7所示的位置随动系统及函数记录仪系统。

《自动控制原理与系统》模拟试题标准答案2精讲

2003级(05-06学年)自动控制原理试题(A )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1.如图示系统结构图1,试用结构图化简方法求传递函数 ) () (s R s C 。(15分) 图1 解: 原图

得传递函数为 112312123231 () ()11G G G G C s R s G G G G G G G G +=-+ +++ 2. 控制系统如图2所示,系统单位阶跃响应的峰值时间为3s 、超调量 为20%,求K ,a 值。(15分) 图2 解:开环传递函数 2 (1) ()K as G s s += 闭环传递函数

2222 22 ()(1)21n n n K K s s K as s Kas K s s s ωζωωΦ===++++++ 已知 0.23()o o p e t s σ-?==??==?? 所以 1.18n π π ω= = = K ,a 分别为 2 1.42 1.090.781.4n n K a K ωζω?==? ?===? ? 1. 已知系统特征方程为04832241232345=+++++s s s s s ,试求系统在S 右 半平面的根的个数及虚根值。(10分) 解:列Routh 表 S 5 1 12 32 S 4 3 24 48 S 3 3122434?-= 323483 16?-= 0 S 2 424316 12?-?= 48 辅助方程 1248 02s +=, S 24 求导:24s=0 S 0 48 0.46ζ====

答:系统没有正根。对辅助方程求解,得一对虚根,其值为s j 122,=±。 4. 单位负反馈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15.0)(12.0()(++= s s s K s G ,绘制K 从 0到 +∞ 变化时系统的闭环根轨迹图。(15分) 解 ⑴ ) 15.0)(12.0()(++=s s s K s G =)2)(5(10++s s s K 系统有三个开环极点:01=p ,2p = -2,3p = -5 ① 实轴上的根轨迹: (]5,-∞-, []0,2- ② 渐近线: ??? ???? ±=+=-=--=πππ?σ,33)12(373520k a a ③ 分离点: 02 1 511=++++d d d 解得:88.01-=d ,7863.32-d (舍去)。 ④ 与虚轴的交点:特征方程为 D(s)=0101072 3=+++K s s s 令 ? ??=+-==+-=010)](Im[0 107)](Re[3 2ωωωωωj D K j D 解得 ? ??==710 K ω 与虚轴的交点(0,j 10±)。 根轨迹如图示。 5. 已知单位负反馈系统开环传递函数) 1() 1()(12 2++= T s s T K s G ,试概略绘制系 统的开环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并用奈氏判据判断系统的稳定性。(15分)

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规定

神华宁煤集团煤炭化学工业分公司 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神华宁煤集团煤炭化学工业分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管理,确保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经济运行,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神华集团公司煤制油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控制设备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明确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管理、维护、运行和安全注意事项、自动化控制系统备品备件及UPS的管理、自动化控制系统点检的内容以及外委检修、点检的批准。 第三条各单位应加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管理,保证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安全平稳状态下运行。 第四条各单位应积极采用国内外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方法和检维修技术,不断提高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水平。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各单位集散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SIS、ESD)、可编程控制器(PLC)以及在先进过程控制(APC)和优化过程控制(OPC)系统中使用的上位计算机等的管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六条公司机械动力部职责:

(一)对各单位自动化控制系统硬件、软件管理、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管理及点检工作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自动化控制系统外委检修、点检的审批,承包方选择 及点检、检修的组织工作。 第七条各单位职责: (一)自动化控制系统硬件管理及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工作; (二)自动化控制系统软件程序、网络文件管理,软件及相关数据修定管理; (三)UPS电源及网络机房管理; (四)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管理; (五)自动化控制系统备品备件的管理; (六)自动化控制系统档案的管理; (七)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点检管理。 第三章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硬件管理 第八条各单位仪表维护单位应按装置建立自动化控制系统软、硬件设备档案及台帐,档案、台帐应实行微机管理。台帐应说明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用途、制造厂、出厂日期等。档案对单台设备而言,其内容包括应用装置和投用时间、通讯速度、安装地点、运行情况、发生的故障、原因、处理和检修经过及结果等。 第九条各单位维护单位根据不同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各自特点,做好自动化控制系统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及紧急故障处理等

直流自动控制系统

自动控制系统 第一题 带有电流截止负反馈的单闭环调速系统,电动机参数为:U nom =220V ,I nom =32A ,n nom =1350rpm ,电枢电阻R a =0.66Ω,整流装置K s =30,电枢回路总电阻R ∑=0.8Ω,生产机械要求:调速范围D =30,静差率S ≤0.1 1. 画出系统静态结构图; 2. 求开环系统静态速降?n op ,调速要求所允许的静态速降?n cl ; 3. 当给定电压U n *=10V 时,n =n nom ,求闭环系统开环放大倍数K ,调节器的放大倍数K P ,速度反馈系数α; 4. 若截止电压U com =9V ,堵转电流I dbL =2.2I nom ,求电流反馈系数β,截止电流 I dcr 。 1) 2) 3) 当时,代入 nom nom a 220320.66 0.147V min/r 1350 e nom U I R C n Φ--?= =≈?nom op 320.8 174.15r/min 0.147e R I n C Φ∑???===nom cl (1) S n D n S ?= ?-nom cl 0.11350135 5r/min (1)30(10.1)27 S n n D S ??∴?= ===--* n 10V U =nom 1350rpm n n ==n U n α=100.0074V min/r 1350 n nom U n α*≈=≈?op cl 174.15 1133.835 n K n ?= -= -=?p s e K K K C αΦ ??=

4) 当电动机堵转时 或忽略R ∑ 第二题 转速、电流双闭环无静差调速系统,电动机nom 220V U =,nom 20A I =,nom 1000rpm n =,整流装置内阻rec 0.5R =Ω,电动机电枢电阻a 0.5R =Ω,电动机过载倍数2λ=,整流装置放大倍数s 24K =,系统最大给定电压、速度调节器的 限幅值与电流调节器的输出限幅值** nm im ctm 10V U U U ===。 1.求以下各量 (1)α= (2)β= (3)e C Φ= 2.当电动机在额定负载、额定转速下稳定运行时, 求如下各量: (1)*i U = (2)ct U = (3)n U = 3.电动机在额定状态下运行时,转速反馈线突然断开,求稳态时各量: (1)*i U = (2)i U = (3)ct U = (4)n = 4.当电动机发生堵转时,求系统稳态时如下各量: (1)*i U = (2)i U = p s 33.830.147 22.4300.0074 e K C K K Φα??∴= =≈??0n =*p s n com dbL p s () K K U U I R K K β ∑??+= +??1090.8 2.23222.4300.27/n com dbL p S R U U I K K V A β* ∑ +∴=-+= - ??≈nom dbr 9 33.330.27 U I A β = = =com dbL ()1090.27/2.232 n U U V A I β*++≈=≈?

《自动控制系统》(2) 试题 曾毅老师

自动控制系统 一、判断下面结论或言论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在该结论或言论的后面的括号内标上(√);反之标上(╳)。 1、反馈定理告诉我们:要想维持一个物理量不变或基本不变,就应该引入这个物理量的负反馈与给定相比较,形成闭环系统。( ) 2、逻辑代数等式的左端是运动控制线路的线圈符号,逻辑代数等式的右端是运动控制线路的触点符号。( ) 3、在一个连通图内,如果物体的运动轨迹的结点有N(>2)个奇数结点,那么被控物体需要使用N/2次才能不重复的走完每一条轨迹。( ) 4、带电流正反馈的电压负反馈调速系统能完全取代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 ) 5、控制系统计算机仿真的目的是:缩短控制系统的设计周期。( ) 6、在Simulink仿真模型中,使用M文件S函数会增加实际用时的时间。( ) 7、封装技术可以使子系统参数在修改时变的快速、隐蔽。( ) 8、在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如果在突加给定起动时电动机的电枢电流超过最大允许值,应增大电流反馈系数 ,可以降低电动机的电枢电流。( ) 9、在双闭环调速系统中,当系统的固有参数一定时,电流调节器的输出U ct主要取决于转速给定U n*和负载I dL的大小。( ) 10、可逆PWM变换器的电压输出波形在每个周期内一定有两种极性。( ) 11、晶闸管—电动机系统需要快速回馈制动时,最佳方案是采用反并联可逆线路。( ) 12、在PWM调速控制系统中,失控时间T S的大小与电网频率的高低有关。( ) 13、在PWM直流调速控制系统中,大功率开关的频率越高,电枢电流也就越容易连续。( ) 14、在PWM直流调速控制系统中,双极式控制方法下的电枢电流不会产生电流断续现象。 ( ) 15、在带电流截止环节的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中,如果截止比较电压发生变化,对该系统运行段的静特性没有影响。 ( ) 16、在双闭环可逆调速系统中,任何实现无转速超调的方法,都会出现速度调节器ASR超调的现象。( ) 17、在主电路中,只要没有抑制环流的电抗器,就是逻辑无环流可逆调速系统。( )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1.1 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 自动控制系统是在人工控制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为对自动控制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下面对人工操作与自动控制作一个对比与分析。 图1-1所示是一个液体贮槽,在生产中常 用来作为一般的中间容器或成品罐。从前一个 工序出来的物料连续不断地流入槽中,而槽中 的液体又送至下一工序进行加工或包装。当流 入量Q i(或流出量Q0) 波动,严重时会溢出或抽空。解决这个问题的 最简单办法,是以贮槽液位为操作指标,以改 变出口阀门开度为控制手段,如图1-1所示。 当液位上升时,将出口阀门开度开大,液位上 则关小出口阀门,液位下降越多,阀门关得越 小。为了使液位上升和下降都有足够的余地,选择玻璃管液位计指示值中间的某一点为正常工作时的液位高度,通过改变出口阀门开度而使液位保持在这一高度上,这样就不会出贮槽中液位过高而溢出槽外,或使贮槽内液位抽空而发生事故的现象。归纳起来,操作人员所进行的工作有以下三个方面。 ①检测用眼睛观察玻璃管液位计(测量元件)中液位的高低。 ②运算、命令大脑根据眼睛所看到的液位高度,与要求的液位值进行比较,得出偏差的大小和正负,然后根据操作经验,经思考、决策后发出命令。 ③执行根据大脑发出的命令,通过手去改变阀门开度,以改变出口流量Q0,从而使液位保持在所需要高度上。 眼、脑、手三个器官,分别担负了检测、运算/决策和执行三个任务,来完成测量偏差、操纵阀门以纠正偏差的全过程。 若采用一套自动控制装置来取代上述人工操作,就称为液位自动控制。自动 下面结合图1-2的例子介绍几个常 用术语。 ①被控对象需要实现控制的 简称对象,如图1-2中的液体贮槽。 ②被控变量对象内要求保

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规定

宁煤集团煤炭化学工业分公司 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宁煤集团煤炭化学工业分公司(以下简 称“公司”)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管理,确保自动化控制系统安全经济运行,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集团公司煤制油化工仪表及自动化控制设备管理办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明确了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管理、维护、运行和安全注意事项、自动化控制系统备品备件及UPS的管理、自动化控制系统点检的容以及外委检修、点检的批准。 第三条各单位应加强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管理,保证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安全平稳状态下运行。 第四条各单位应积极采用国外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 方法和检维修技术,不断提高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水平。 第五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及所属各单位集散控制系统(DCS)、安全仪表系统(SIS、ESD)、可编程控制器(PLC)以及在先进过程控制(APC)和优化过程控制(OPC)系统中使用的上位计算机等的管理。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六条公司机械动力部职责:

(一)对各单位自动化控制系统硬件、软件管理、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管理及点检工作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二)自动化控制系统外委检修、点检的审批,承包方选择 及点检、检修的组织工作。 第七条各单位职责: (一)自动化控制系统硬件管理及日常检查、维护、保养工作; (二)自动化控制系统软件程序、网络文件管理,软件及相关数据修定管理; (三)UPS电源及网络机房管理; (四)自动化控制系统运行管理; (五)自动化控制系统备品备件的管理; (六)自动化控制系统档案的管理; (七)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点检管理。 第三章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硬件管理 第八条各单位仪表维护单位应按装置建立自动化控制系统软、硬件设备档案及台帐,档案、台帐应实行微机管理。台帐应说明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用途、制造厂、出厂日期等。档案对单台设备而言,其容包括应用装置和投用时间、通讯速度、安装地点、运行情况、发生的故障、原因、处理和检修经过及结果等。 第九条各单位维护单位根据不同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各自特点,做好自动化控制系统定期检查、维护、保养及紧急故障处理等

直流自动控制系统B卷谭树彬(2)

东 北 大 学 继 续 教 育 学 院 直流自动控制系统 试 卷(作业考核 线上) B 卷 学习中心: 院校学号: 姓名 (共 3 页) 第一题(15分) 有一V-M 调速系统,电动机参数为nom 2.5 kW P =,nom 220V U =,nom 15A I =,nom 1500 r/min n =,a 2R =Ω;整流装置内阻rec 1R =Ω,触发整流装置的放大倍数s 30K =。要求调速范围D =20,静差率S ≤10%,试求 1. 计算开环系统的静态速降op n ?;(3分) 2. 计算调速要求所允许的静态速降cl n ?;(3分) 3. 采用负反馈组成闭环系统,试画出系统的静态结构图;(3分) 4. 调整该系统,使* n 20V U =时转速1000 r/min n =,此时转速反馈系数应为多少(可认为* n n U U ≈)?(3分) 5. 计算所需放大器的放大倍数。(3分)

第二题(20分) 某调速系统如下图所示,已知数据为:电动机参数为nom 30kW P =,nom 220V U =,nom 157.8A I =,nom 1000 r/min n =,a 0.1R =Ω;整流装置内阻rec 0.3R =Ω,触发整流装置的 放大倍数s 40K =;最大给定电压* nm 12V U =,当主电路电流最大时,整定im 45V U =。系统的设计指标为:D =20,S =10%, 1.5dbL nom I I =, 1.1dcr nom I I =。 1. 画出系统的静态结构图;(4分) 2. 计算转速反馈系数;(3分) 3. 计算放大器放大倍数;(4分) 4. 计算电流反馈系数;(3分) 5. 当020k R =Ω时,求1R 的数值;(3分) 6. 计算稳压管的击穿电压com U 。(3分)

自动控制原理__第二章习题答案

2-1试建立如图 所示电路的动态微分方程。 解: 输入u i 输出u o u 1=u i -u o i 2=C du 1 dt ) - R 2(u i -u o )=R 1u 0-CR 1R 2( du i dt dt du o C + - + - u i u o R 1 R 2 i 1 i i 2 u 1 i 1=i-i 2 u o i= R 2 u 1 i 1= R 1 = u i -u o R 1 dt d (u i -u o ) =C C d (u i -u o ) dt u o - R 2 = u i -u o R 1 CR 1R 2 du o dt du i dt +R 1u o +R 2u 0=CR 1R 2 +R 2u i (a) i=i 1+i 2 i 2=C du 1 dt u o i 1= R 2 u 1-u o = L R 2 du o dt R 1 i= (u i -u 1) (b) C + - + - u i u o R 1 R 2 i 1 i i 2 L u 1 = R 1 u i -u 1 u o +C R 2 du 1 dt u 1=u o + L R 2 du o dt du o dt R 1R 2 L du o dt + CL R 2 d 2u o dt 2 = - - u i R 1 u o R 1 u o R 2 +C )u o R 1R 2 L du o dt ) CL R 2 d 2u o dt 2 = + +( u i R 1 1 R 1 1 R 2 +(C+ 解: 2-2 求下列函数的拉氏变换。 (1)t t t f 4cos 4sin )(+=

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仪表自动控制系统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 1、为加强仪表及自控系统管理工作,保障仪表及自控系统安全运行,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制度,特制定本制度。 2、本规定适用于煤制甲醇分公司仪器、仪表的管理。 3、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类检测仪表、控制监视仪表、计量仪表、过程控制计算机系统、过程控制系统、安全仪表系统、在线分析仪表、可燃气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表、执行器、工业视频监视系统、火灾报警监测系统、化验分析仪器及其附属单元等。 二、管理职责 1、生产技术部和电仪车间依据其职责,全面管理公司仪表及自控系统工作,指导各工艺车间不断改进和加强仪表及自控系统管理工作,提高仪表及自控系统技术和管理水平。 2、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管理职责 (1)负责贯彻上级部门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管理的有关规定、制度,组织制定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管理制度、发展规划和实施细则,并监督执行。 (2)负责编制和审批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年度大修、更新及日常检修计划,并组织实施。 (3)负责组织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故障分析和处理,制定

防范措施,提高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保障能力。 (4)掌握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的运行情况,每年定期组织对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管理工作的检查及考核,保证装置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的完好。 (5)组织基建、技改、技措、安措、环措等项目中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选型、设计方案审查、签订技术协议和竣工验收工作。 三、基础管理 1、应建立如下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管理制度: (1)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管理安全岗位责任制度。 (2)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管理岗位巡检制度。 (3)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管理维护保养制度。 (4)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管理岗位交接班制度。 (5)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其他管理制度。 2、应建立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管理档案,包括: (1)工程竣工资料(装置整套仪表及自动控制设计图纸等)。 (2)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购置技术协议。 (3)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供货商随机成套资料。 (4)装置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台账和档案资料。 (5)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检维修作业规程。 (6)仪表及自动控制系统及其附件检修校验单。

第2章 自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习题答案

习题 2-1、试列写图2-40中各电路的微分方程,图中1u 、2u 为输入、输出电压。 答:(a ) 设中间变量i1,i2,i3如图所示,则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回路、节点电流定律,得 dt C i R i u ?+ =12 111 -------------------(1) 22312 u R i dt C i +=? --------------------(2) dt C i u ? =2 3 2 -------------------(3) 321i i i += --------------------(4) 将(3)整理得: 223'u C i = ---------------------(5) 将(5)带入到(2),得 222212 'u u C R dt C i +=? ---------------------(6) 即 2122212'"u C u R C C i += ---------------------(7) 将(5)、(7)带入到(4)及(6)带入到(1),整理得 =+=? dt C i R i u 1 2 1112222132')(u u C R R i i +++ (a) (b) 图2-40 习题2-1用图

自动控制原理及应用 ·16· 2222122212221')''"(u u R C R u C u C u R C C ++++= 即 1222222121122211'''"u u u C R u C R u C R u C R C R =++++ 设111C R T =,222C R T =,213C R T =,则 122321221')("u u u T T T u T T =++++ (b ) 设中间变量i1,i2,i3如图所示,则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回路、节点电流定律,得 2111'Li R i u += -------------------(1) 2232'u R i Li += --------------------(2) dt C i u ?=32 -------------------(3) 321i i i += --------------------(4) 将(3)变形得: 23'Cu i = ---------------------(5) 将(5)带入到(2),得 2222''u Cu R Li += ---------------------(6) 即 ?+= dt u L u L C R i 22221 ---------------------(7) 将(5)、(7)带入到(4)及(6)带入到(1),整理得 =+=2111'Li R i u 222132')(u Cu R R i i +++ 22212222')'1 ( u Cu R R Cu dt u L u L C R ++++=? ------(8) 对(8)两边求导,整理得 121221221'')1( ")(u u L R u C R L R u C R C R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