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与煤混燃

生物质与煤混燃
生物质与煤混燃

水电0902 许鑫学号:1091420231

1 生物质混燃的定义

生物质混燃技术是指用生物质燃料和化石燃料(多数是煤)共同作为锅炉燃

料的应用技术。

最初,生物质混燃技术主要应用于有大量生物质副产品的企业,如造纸厂、木材加工厂、糖厂等,使用生物质替代部分化石燃料,其产生的热量和电量可以自用,也可以输出到电网,经济性较好。随着技术的日渐成熟,生物质混燃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用于大型高效的电厂锅炉。

生物质混燃的方式有:

燃前混台法事先把生物质与煤按比例进行混合,再投入锅炉燃烧。

直接混燃法不经过与煤混合,生物质与煤通过各自的入口直接进入锅炉,在锅炉内与煤混燃。

问接混燃法先把生物质气化为清洁的可燃气体,再通入燃煤炉。用这种方法可燃用难于粉碎的或杂质含量高的生物质,大大扩大了混燃的范围。

并行燃烧生物质直燃锅炉和化石燃料锅炉同时使用。

2 生物质混燃发电的发展现状

很多国家已经有了生物质混燃技术的开发经验。根据国际能源机构2006年发布的研究报告,全球有154个生物质混燃发电项目,生物质混燃应用领先的国家有美国、德国、荷兰、英国、瑞典、澳大利亚和荷兰等。

大部分混燃案例采用的是直接混燃技术,也有一些间接混燃、并行燃烧的案例。国际经验显示,多数电厂开始时仅安装一些非常基础的设施,大部分配套设施采用临时装置以进行试验性的混燃发电。只有在确信政府对生物质混燃发电的支持以及保证了混燃生物质原料的稳定供应和项目的经济性后,电厂才可能对运输、储存及处理等配套设施进行长期的投资。

2006年以来,我国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多数项目是生物

质直燃项目。生物质混燃项目非常少,目前仅有山东枣庄的华电国际十里泉电厂、以及上海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属的7个热电厂实施了生物质混燃发电。

国际和国内的经验均表明,生物质混燃发电在技术上是可性的,与生物质直燃发电相比,发电具有投资小、建设周期对原料价格控制能力强、技单等优势。当生物质燃料的小于20%时,只须增加生燃料处理和上料系统,无须对锅炉系统做大的调整,简单易行。生物质混燃发电技术难度大于直燃发电,国内完全有能力自主研发。通过对现有小型燃厂改造的方式进行生物质还可以盘活部分固定资产、减少失业人数、稳定社会,其社益不可低估。

3 生物质混燃项目设计时要注意的问题

生物质混燃的原料来源广泛,包括木材(木屑,木材等),能源作物,林业和农业废弃物以及其他废弃物(如棕榈壳和橄榄块)。在我国,农作物秸秆的产量大、资源稳定,是未来用于生物质混燃发电的主要来源,包括稻谷、小麦、玉米、豆类、薯类、棉花及油料等作物的秸秆。林业废弃物主要是修枝、间伐、采伐和木材加工过程中的剩余物,来源渠道多样,但都与采伐有关,要充分考虑到森林的生长和保护的需要,否则会带来严重的生问题。

这些生物质能资源的特性不尽相同,与煤的特性也有较大的差异。在设计生物质能混燃发电项目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可粉碎性在传统的燃煤电厂,燃料通常先粉碎成粉状,以便于其快速、稳定、完全燃烧,因此需要保证混燃生物质的可粉碎性。

热值不同生物质原料的热值不同,生物质的热值低于煤。

含水量与热值相似,不同生物质原料自然状态下的含水量也不同,生物质的含水量均高于煤。

密度总体上说,生物质的密度约为煤密度的1/5,体积的增加量对燃烧控制和燃料储存提出了挑战。

挥发分木质生物质中挥发分的含量远远高于煤。生物质的挥发分为60%-70%,动力煤为20%-35%。

灰分生物质的灰分为2%-5%,煤为10%-20%。

灰熔点生物质的灰熔点为800-1000℃;煤为1100-1400℃。

钾含量生物质的钾含量远高于煤,生物质为0.6%-2.0%,煤为0.05%-0.1%。

一致性不同生物质的性质差异很大,重要的是使性质相近的生物质一同燃烧。这也是欧洲进口用于混燃的生物质燃料的主要原因:为了获得大量相似性质的燃料。

4 现有的激励政策

4.1 国际经验

在多数国家,生物质混燃项目与生物质直燃项目一样享有政府对生物质能利用的激励政策,这些激励政策包括财税优惠政策、固定电价制度、绿色证书制度等等,同时也可以通过自愿性碳市场进行融资。多数国家通过一系列的报表、检测和监督体系,核实、核准生物质混燃发电项目中生物质能产生的能量,并对该部分能量实施优惠政策。

清洁发展机制是目前提升可再生能源项目经济性的重要手段,已有大批的风电、小水电和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通过清洁发展机制获得了额外的收益。但是,目前尚未开发出针对生物质混燃发电项目的方法学,也就没有生物质混燃发电项目通过清洁发展机制理事会的审批。但是从理论上说,清洁发展机制支持生物质混燃项目的实施,生物质混燃发电清洁发展机制项目的实施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4.2 我国现有的政策

目前,在可再生能源中,我国只对生物质能直燃发电实施了固定补贴电价的激励政策,在当地燃煤标杆电价的基础上国家给予0.25元/kWh的补贴。固定补贴电价政策的实施对促进生物质能发电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6年和2007年全国掀起了生物质能发电项目的建设高潮,从2006年12月我国第一个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投产,到2007年11月,由各级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核准的项目达81处,建成并投产的农林剩余物发电项目达到17处,总装机容量达40万kW。

但是,按照现行的政策要求,生物质混燃项目尚无法享受此项激励政策。

按照《可再生能源发电价格和费用分摊管理试行办法》的规定,“发电消耗热量中常规能源超过20%的混燃发电项目,视同常规能源发电项目,执行当地燃煤电厂的标杆电价,不享受补贴电价。”也就是说,生物质在燃料中的比例必须大干80%,才可认定为生物质发电项目,并享受生物质发电项目固定电价补贴的优惠政策。而生物质混燃项目中生物质的比例通常为20%以下,就无法享受电价补贴的政策。虽然在2007年初发布的“发改价格[200]44号”文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收入调配暂行办法》中规定“对掺烧其他燃料的生物质能发电企业,省级电同企业按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核准的上网电价和上网电量与电网企业结算电费。”但是核准的标准和程序没有同时发布,所以目前尚未有生物质混燃企业获得电价补贴。

5 意见和建议

5.1 做好生物质利用项目的规划

生物质原料的利用途径有很多,还田、饲料、造纸、生物质直燃发电、生物质混燃发电等等,为了避免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和各种利用方式对原料无序竞争的现象产生,应对生物质资源的利用作出规划,统筹考虑生物质资源的利用,使生物质资源的价值最大化。

5.2 确保对生物质混燃的财政支持以增强其经济性

研究显示,如果生物质混燃发电得到与生物质直燃发电相同的优惠电价(当地燃煤标杆电价+0.25元/kwh),生物质混燃发电可以在市场条件下运作,企业

可以获得一定的利润,在经济上是可行的。如果生物质混燃发电能够得到国家税收方面的优惠,将有效地提升项目的抗风险能力。但目前生物质原料价格的变化较大,一旦有大幅度的上涨,企业的经济效益很容易

受到影响。

5.3 开发检测和核实体系,对生物质混燃发电中来自生物质的电量进行准确的测定

缺乏各方可以信赖的生物质混燃项目生物质发电量的检测和核实体系,是政府没有出台生物质混燃激励政策的主要原因,也是CDM项目方法学中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尽快研究开发检测和核实体系,保证享受优惠电价的生物质电量的准确性,是促进生物质混燃发电技术在我国应用的最迫切的工作。

5.4 建立健全生物质原料供应链,以确保生物质的持续供应

运行良好的生物质原料供应链是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和生物质混燃发电项

目的基础和保障。各级政府和生物质发电项目开发商应支持建立当地的生物质原料供应链,承担生物质原料的收集、存储和运输,在保证生物质原料的持续供应的同时,也为当地政府和农户创造一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

5.5 项目建设前要做好资源调查工作

生物质资源的收集半径和收集价格对生物质发电的成本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生物质发电项目投资商在电厂投资建设前,必须对周边的生物质资源可获得性进行详细调研,以保证在一定收集范围内有充足的生物质资源,否则原料的价格将难以得到保证。

6 结论

(1)国际和国内的经验均表明,生物质混燃发电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与生物质直燃发电相比,混燃发电具有投资小、建设周期短、对原料价格控制能力强等优势。

(2)我国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生物质混燃发电的发展潜力大。

(3)生物质混燃发电项目的开发尚处于发展初期,在生物质资源供应、技术和经济性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风险和障碍,亟需国家出台针对生物质混燃发电项目的稳定明确的激励政策和措施,推动生物质混燃项目的发展。

(4)应尽快研究开发混燃发电的生物质电量的检测和核实体系,完善监管机制。

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技术

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技术 摘要: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技术是一种低成本、低风险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依据给料方式的不同,混燃可以分为直接混燃和间接混燃两种方式。受生物质特性的影响,混燃会对原有的锅炉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系统介绍了混燃过程对系统燃烧特性的影响、对SO2、NOx等污染物排放的影响、以及混燃对锅炉系统的积灰、结焦及腐蚀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对混燃的经济性进行了评价,最后给出了目前的混燃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的方向。 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生物质具有高挥发分,低N、S含量、低灰份的特性。其燃烧过程具有CO2零排放的特点,这对于缓解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有着特殊的意义。我国是一个农业资源大国,具有丰富的生物质资源,研究生物质资源的充分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常规的生物质直燃发电技术受原料收集储运等条件的限制,存在着投资运行成本高和效率低等缺点。生物质与煤混燃技术不仅对生物质进行了资源化利用,同时减少了常规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排放,是一种低成本、低风险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式。 国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生物质和煤混燃技术的相关研究及测试,迄今为止已经在多种炉型上进行了尝试,机组的规模从50MW一直到500MW以上。荷兰Gelderland电厂635MW煤粉炉是欧洲大容量锅炉混燃技术的示范项目之一,以废木材为燃料,其燃烧系统独立于燃煤系统,对锅炉运行状态没有影响。系统于1995年投入运行,每年平均消耗约60000t 木材(干重),相当于锅炉热量输入的3%~4%,年替代燃煤约45000t。芬兰Fortum公司于1999年在电厂的一台315MW四角切圆煤粉炉上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混燃测试,煤和锯末在煤场进行混合后送入磨煤机,采用含水率50%~65%(收到基)的松树锯末,锯末混合比例为9%~25%的质量比(体积混合比为25%~50%)。系统基本上运行良好,但是磨煤机系统出现一些问题。 我国生物质混燃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也已经先后进行了理论及工业混烧试验。国内首套混烧发电项目于2005年在山东十里泉发电厂投产,在原锅炉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一套秸秆输送、粉碎设备,增加两台30MW的秸秆燃烧器,增加一个周转备料场。改造结果表明,混烧不会对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影响。此后,山东通达电力公司将一台130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左右侧下部的各一个二次风喷嘴改造为秸秆输送喷嘴,同时增加一套物料输送系统,使改造后的锅炉可以同时燃烧煤矸石和秸秆。除试验分析外,国内外的很多研究者也针对不同炉型内的混燃过程进行了相关的理论分析及模拟。下面将对生物质和煤混燃的技术现状进行系统的分析。 1生物质与煤混燃技术的分类 关于生物质和煤混燃的技术分类并不一致,大体上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1.1生物质与煤直接混燃 根据混燃给料方式的不同,直接混燃分为以下几种方式: (1)煤与生物质使用同一加料设备及燃烧器。生物质与煤在给煤机的上游混合后送入磨煤机,按混燃要求的速度分配至所有的粉煤燃烧器。原则上这是最简单的方案,投资成本最低。但是有降低锅炉出力的风险,仅用于特定的生物质原料和非常低的混燃比例。对于煤粉炉,如果采用木质生物质,生物质的混合比例应该小于5%质量比;对于旋风炉,生物质的混合比例可以高达20%的质量比。因为多数生物质含有大量纤维素并且容积密度非常小,会影响原有磨煤系统的效率,容易产生加料系统堵塞问题;如树皮由于富含纤维可能会造成磨煤机故障;当柳枝稷和稻草的给料尺寸为25~50mm时,很容易导致煤仓堵塞等[2]。生物质和煤混燃时,其比例宜控制在20%热值以下。此外,生物质和煤混燃时还应注意其混合流动特性,二者的混合流动特性取决于生物质的形态。 (2)生物质与煤使用不同的加料设备和相同的燃烧器。生物质经单独粉碎后输送至管路或燃烧器。该方案需要在锅炉系统中安装生物质燃料输送管道,容易使混燃系统的改造受限。

生物质与煤混燃技术于现状

======================================== 生物质与煤混燃 技 术 与 现 状 赵明世 1081170426 热能0804 2010-10-24

====================================== 生物质与煤混燃 1生物质利用意义及现状 ①意义 生物质作为燃料时,由于生物质在生长时消耗的CO:量相当于它燃烧时排放的CO:量,因此CO:排放量近似为零。生物质的硫含量极低,基本上无硫化物排放。生物质作为替代能源,对改善环境、降低温室效应都有极大的好处。我国目前有工业锅炉约50×104台,每年耗煤 量约为全国产煤总量的1/3。推广各种节能技术,提高工业锅炉热效率的工作已取得较大成绩,且是能源工业者继续努力的方向。但从矿物能源资源有限和因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恶化的战略观点出发,结合我国拥有丰富生物质资源的现实,逐步发展工业锅炉生物质燃烧技术,对节约常规能源、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将有积极意义。燃煤锅炉混燃生物质将是我国降低CO:排放、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而且与煤混燃的生物质所含的碱性氧化物有助于脱除煤燃烧产生的SO:。 ②现状 生物质资源是指以木质素或纤维素及其他有机质为主的陆生植物、水生植物及人畜禽粪便等。我国有着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据统计,全国秸秆年产量约5.7×108t/a,人畜粪便约3.8×108t/a,薪柴年产量(包括木材砍伐的废弃物)为1.7×108t/a,还有

工业排放的大量有机废料、废渣,每年生物质资源总量折合成标准煤约3×108t/a。我国一直以直接用生物质能为主,但利用效率极低,即使是目前农村已较普遍推广的省柴节煤灶,热效率也仅为20%左右。近年来,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周边地区,农民大量使用优质高效燃料,用于炊事、取暖,而将秸秆直接放在农田焚烧,不仅浪费了能源,还污染了环境。我国生物质资源结构疏松,能量密度低,仅是标准煤的1/2,且不易储运。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生物质能利用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鉴于生物质资源分布区域广、适宜就地开发利用的特点,目前开发适用于工业锅炉的生物质燃烧技术,是生物质有效利用的重要途径。 2生物质与煤的混燃技术 2.1混燃技术分类 生物质与煤的混燃技术可分为直接燃烧利用和气化利用两种形式。直接燃烧先对生物质进行预处理,然后直接输送至锅炉燃烧室燃烧。有层燃、流化床和煤粉锅炉等燃烧形式,主要应用于工业、区域供热、发电以及热电联产等。根据2001年对欧盟2l座生物质电厂燃烧设备的统计,采用以上3种燃烧形式的比例分别为47%、29%、14%,其余10%为气化利用¨o。气化利用方式先将生物质在气化炉内气化产生低热值燃气,经净化处理后输送至锅炉与煤进行混合燃烧。 2.2直接燃烧技术 ①层燃燃烧 生物质平铺在炉排上形成一定厚度的燃料层,进行干燥、干馏、燃烧及还原。一次风从下部通过燃料层为燃料提供氧气,可燃气体与二次风在炉排上方

(冶金行业)生物质与煤混燃技术于现状

(冶金行业)生物质与煤混燃技术于现状

========================================生物质和煤混燃 技 术 和 现 状 赵明世 1081170426热能0804 2010-10-24 ========================= ============= 生物质和煤混燃 1生物质利用意义及现状 ①意义 生物质作为燃料时,由于生物质在生长时消耗的CO:量相当于

它燃烧时排放的CO:量,因此CO:排放量近似为零。生物质的硫含量极低,基本上无硫化物排放。生物质作为替代能源,对改善环境、降低温室效应都有极大的好处。我国目前有工业锅炉约50×104台,每年耗煤 量约为全国产煤总量的1/3。推广各种节能技术,提高工业锅炉热效率的工作已取得较大成绩,且是能源工业者继续努力的方向。但从矿物能源资源有限和因大量使用会造成环境恶化的战略观点出发,结合我国拥有丰富生物质资源的现实,逐步发展工业锅炉生物质燃烧技术,对节约常规能源、优化我国能源结构,将有积极意义。燃煤锅炉混燃生物质将是我国降低CO:排放、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措施,而且和煤混燃的生物质所含的碱性氧化物有助于脱除煤燃烧产生的SO:。 ②现状 生物质资源是指以木质素或纤维素及其他有机质为主的陆生植物、水生植物及人畜禽粪便等。我国有着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据统计,全国秸秆年产量约5.7×108t/a,人畜粪便约3.8×108t/a,薪柴年产量(包括木材砍伐的废弃物)为1.7×108t/a,仍有 工业排放的大量有机废料、废渣,每年生物质资源总量折合成标准煤约3×108t/a。我国壹直以直接用生物质能为主,但利用效率极低,即使是目前农村已较普遍推广的省柴节煤灶,热效率也仅为20%左右。近年来,在壹些经济发达的城市周边地区,农民大量

生物质与煤混燃

水电0902 许鑫学号:1091420231 1 生物质混燃的定义 生物质混燃技术是指用生物质燃料和化石燃料(多数是煤)共同作为锅炉燃 料的应用技术。 最初,生物质混燃技术主要应用于有大量生物质副产品的企业,如造纸厂、木材加工厂、糖厂等,使用生物质替代部分化石燃料,其产生的热量和电量可以自用,也可以输出到电网,经济性较好。随着技术的日渐成熟,生物质混燃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用于大型高效的电厂锅炉。 生物质混燃的方式有: 燃前混台法事先把生物质与煤按比例进行混合,再投入锅炉燃烧。 直接混燃法不经过与煤混合,生物质与煤通过各自的入口直接进入锅炉,在锅炉内与煤混燃。 问接混燃法先把生物质气化为清洁的可燃气体,再通入燃煤炉。用这种方法可燃用难于粉碎的或杂质含量高的生物质,大大扩大了混燃的范围。 并行燃烧生物质直燃锅炉和化石燃料锅炉同时使用。 2 生物质混燃发电的发展现状 很多国家已经有了生物质混燃技术的开发经验。根据国际能源机构2006年发布的研究报告,全球有154个生物质混燃发电项目,生物质混燃应用领先的国家有美国、德国、荷兰、英国、瑞典、澳大利亚和荷兰等。 大部分混燃案例采用的是直接混燃技术,也有一些间接混燃、并行燃烧的案例。国际经验显示,多数电厂开始时仅安装一些非常基础的设施,大部分配套设施采用临时装置以进行试验性的混燃发电。只有在确信政府对生物质混燃发电的支持以及保证了混燃生物质原料的稳定供应和项目的经济性后,电厂才可能对运输、储存及处理等配套设施进行长期的投资。 2006年以来,我国的生物质发电项目取得了巨大进展,但多数项目是生物 质直燃项目。生物质混燃项目非常少,目前仅有山东枣庄的华电国际十里泉电厂、以及上海协鑫(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下属的7个热电厂实施了生物质混燃发电。 国际和国内的经验均表明,生物质混燃发电在技术上是可性的,与生物质直燃发电相比,发电具有投资小、建设周期对原料价格控制能力强、技单等优势。当生物质燃料的小于20%时,只须增加生燃料处理和上料系统,无须对锅炉系统做大的调整,简单易行。生物质混燃发电技术难度大于直燃发电,国内完全有能力自主研发。通过对现有小型燃厂改造的方式进行生物质还可以盘活部分固定资产、减少失业人数、稳定社会,其社益不可低估。 3 生物质混燃项目设计时要注意的问题 生物质混燃的原料来源广泛,包括木材(木屑,木材等),能源作物,林业和农业废弃物以及其他废弃物(如棕榈壳和橄榄块)。在我国,农作物秸秆的产量大、资源稳定,是未来用于生物质混燃发电的主要来源,包括稻谷、小麦、玉米、豆类、薯类、棉花及油料等作物的秸秆。林业废弃物主要是修枝、间伐、采伐和木材加工过程中的剩余物,来源渠道多样,但都与采伐有关,要充分考虑到森林的生长和保护的需要,否则会带来严重的生问题。 这些生物质能资源的特性不尽相同,与煤的特性也有较大的差异。在设计生物质能混燃发电项目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可粉碎性在传统的燃煤电厂,燃料通常先粉碎成粉状,以便于其快速、稳定、完全燃烧,因此需要保证混燃生物质的可粉碎性。

生物质气化合成气与煤混合燃烧发电技术

一生物质气化合成气与煤混合燃烧发电技术 间接混合燃烧是先把生物质气化为清洁的可燃气体,然后与煤粉混燃。 在欧洲,生物质与煤间接混合燃烧技术目前已进入商业化运行,技术上被认为是相当成熟。例如,位于奥地利Styria的Zeltweg电厂,采用循环流化床技术,以空气为气化剂气化木柴,产生可燃气体输入锅炉的燃烧室和烟煤一起燃烧,超过5000t 的生物质被气化和燃烧,目前系统运行效果良好。此外,芬兰的Lahti 电站与荷兰的Amer电站的9号机组,均是生物质与煤间接混燃技术成功运用的案例。 目前国内已建的生物质电厂主要以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和并联燃烧发电为主。气化混燃电厂大多还处在示范工程研究阶段。在气化混燃电厂中,从气化炉中产出的生物质气是由N2、CO、CO2、CH4、C2H2-6、H2 和H2O 组成的混合气体,其中N2 占到50%。生物质气的热值决定于给料的水分含量。 与其它混燃技术相比,生物质间接混燃具有生物质燃料适用范围广的优点,同时基于气化的混燃能够避免直燃过程中燃料处理、燃料输送等带来的问题、还可缓解锅炉结渣等问题。另外,采用这种方法,使得煤灰和生物质灰分开了,煤灰成分不受影响。 生物质与煤间接混燃技术可以应用于现有不同容量的电站燃煤锅炉,并且对现有锅炉的改动很小,运行灵活性较高。目前,我国的生物质储量巨大,国内许多小型火电厂效率低、污染严重,可以通过增加生物质气化系统实现生物质气与煤混合燃烧,既可以大规模地处理富余的生物质资源,又可以与我国现有的小型燃煤电站的改造结合起来,非常符合我国的国情。 二国内外生物质整体气化联合循环发电 2.1国外生物质整体气化联合循环发电示范项目介绍 2.1.1 美国Battelle 美国在利用生物质能发电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美国建立的Battelle生物质气化发电示范工程代表生物质能利用的世界先进水平,生产一种中热值气体,不需要制氧装置,此工艺使用两个实际上分开的反应器:①气化反应器,在其中生物质转化成中热值气体和残炭; ②燃烧反应器,燃烧残炭并为气化反应供热。两个反应器之间的热交换载体由气化炉和燃烧室之间的循环沙粒完成。表1 给出了Battelle示范电厂气化炉的产气组分和热值,图1的工艺流程图则表明了两个反应器以及它们在整个气化工艺中的配合情况。 这种Battelle/FERCO工艺与传统的气化工艺不同,它充分利用了生物质原料固有的高反应特性。生物质的气化强度超过146000kg/ h·m2,而其他气化系统的气化强度通常小于1000 kg/h·m2。Battelle 气化工艺的商业规模示范建在弗蒙特州的柏林顿McNeil电站,该项目的一期工程,用Battelle技术建造日产200吨燃料气的气化炉,在初始阶段生产的燃料气用于现有的McNeil电站锅炉。二期工程,将安装一台燃气轮机来接受从气化炉来的高温燃气,组成联合循环。该气化设备于1998年完成安装并投入运行。 表 1 Battelle示范电厂气化炉产气组分和热值 气体组分(%) 热值(MJ/m3) CO H2 CH4 CO2 C2H4 C2H6

生物质燃烧灰渣利用概述

生物质燃烧灰渣利用概述 XXX 摘要:在人类面临着能源与环境双重压力的今天,生物质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日益受到人们的亲睐,于是生物质发电作为一种清洁的电力生产方式得到了迅速发展。生物质燃烧发电是一种简单直接的方式,我国也已建立了多家生物质直燃、混燃发电厂。生物质电厂运行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渣,其填埋不仅会占据大面积土地,还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且生物质灰渣中含有较多的K、N、S、P等无机元素,有一定的回收利用价值,因此,研究对生物质灰渣更加合理、高效的利用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将对目前生物质灰渣的利用情况做简要概述。 关键词:生物质电厂、灰渣特性、综合利用 1. 前言 随着化石能源的大量开采、利用,能源危机与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此两点问题的重要性已不必再多加赘述。在这个全球大背景下,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利用和开发清洁、可再生的新能源也成为了研究的两大热点领域。电力行业是典型的能源行业,传统的火电更是要消耗大量的化石燃料。我国是煤炭大国,火力发电一直以燃煤为主。但是煤炭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总会面临资源枯竭的一天。而且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产生SO2、NOx等气态污染物以及粉尘灰渣等固态废弃物,需要在后续过程中进行脱硫、脱硝、除尘等污染物减排处理。因此、用更加清洁的燃料代替煤炭或者研究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是十分必要的。 风能、太阳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和生物质能都是典型的可再生清洁能源,其中生物质能是唯一可再生的碳源,有着很广阔的研究和发展空间。生物质能是指蕴藏在生物质中的能量,能够作为能源使用的生物质资源有很多种,大体可以分为植物和非植物两大类。其中植物类主要包括森林、农作物、草类等陆生植物和水草、藻类等水生植物;而非植物类主要有动物粪便、有机废水、生活垃圾等。我国拥有丰富是生物质资源,据测算,我国理论生物质资源量约为50亿吨/年。如果这些生物质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将大大缓解我国的能源和污染物治理问题。

新型低煤份生物质混合燃料燃烧特性实验

第46卷 第12期 热 力 发 电 V ol.46 No.12 2017年 12月 THERMAL POWER GENERA TION Dec. 2017 收稿日期:2017-04-13 第一作者简介:高佳佳(1987—),男,硕士,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效洁净燃烧技术,jiajia-gao@https://www.360docs.net/doc/30325031.html, 。 新型低煤份生物质混合燃料燃烧特性实验 高佳佳1,覃建果2,魏小林3,吴桂福1 (1.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 杭州 310000; 2.华东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上海 200000; 3.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北京 100190) [摘 要]针对生物质在电厂应用中的诸多问题及困难,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低煤粉成分生物质混合燃 料,并通过实验研究了其燃烧特性,建立了该燃料的污染物排放模型。结果表明:该燃料最大燃烧速率发生在反应的前期,其高挥发分和反应速率改善了燃料的燃烧、燃尽及污染物排放特性,能有效减少NO x 排放;建立的污染物排放模型可用于预测不同工况下污染物的排放量。该混合燃料加工形式及实验结果可为煤和生物质混燃在火力发电行业的应用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 键 词]煤;生物质;混燃;燃烧特性;燃尽;污染物排放;低煤粉成分 [中图分类号]TK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364(2017)12-0061-07 [DOI 编 号]10.3969/j.issn.1002-3364.2017.12.061 Experimental study on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new biomass fuel blended with small proportion of pulverized coal GAO Jiajia 1, QIN Jianguo 2, WEI Xiaolin 3, WU Guifu 1 (1. Huadian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Hangzhou 310000, China; 2. East China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 Co., Ltd., Shanghai 200000, China; 3. Institute of Mechan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Beijing 100190, China) Abstract: In view of the problems and difficulties during biomass application in the power plants, a new kind of biomass fuel blended with small proportion of pulverized coal was put forward, and experiments were carried out to study the fuel’s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Moreover, the pollutant emission model of the fuel was also establish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combustion rate of the fuel occurred in early period of the combustion phase. The high volatile content and reaction rate of the fuel improved the combustion, burnout and pollutant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the NO x emission concentration reduced dramatically. The established pollutant emission model can be used to predict the emissions under different combustion condition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can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ference for co-firing biomass and coals in thermal power units. Key words: coal, biomass, co-firing,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burnout, pollutant emission, low coal property 传统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大量燃烧被认为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为了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可持续能源的开发利用得到鼓励和发展。其中,生物质燃料于20世纪90年代用于电力行业[1]。然而,由于生物质具有低密度、难成型和流动性差等特点,加之其运输、存储困难,所以纯生物质电厂的运行和管理存在诸多困难[2-3]。因此,除直接燃用生物质或生物质气外,固体生物质与煤混燃将成为生物质应用中一种较为廉价和直接的方式[4-5]。 关于煤和生物质的混烧,国内外学者进行了一定的理论研究。其中,主要以煤燃烧为主体,通过掺混低比例的生物质(最高不超过50%),以辅助 并改善煤的燃烧特性[6]。另外,还有学者对混烧后 灰的烧结、熔融、黏温及荷电特性进行了研究[7-9]。对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低煤粉成分生物质混合燃料,并对其燃烧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 1 实验内容 1.1 混合燃料 本文采用一种新型的加工设备,将75%木屑、20%烟煤和5%黏合剂(黏土和植物油的混合物)混合后,在环境温度下通过85~102 MPa 的压力压制成平均直径为25 mm 、长为30 mm 的混合燃料颗粒。该混合燃料颗粒中木屑的平均粒径为3~5 mm , 万方数据

生物质与煤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及NOx的物排放特性

生物质与煤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及NOx的排放特性 董信光1,董建1,刘豪杰1,程世庆2 (1.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2; 2山东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山东济南 250062) 摘要:用多种生物质与我省主要动力煤种掺配成混合燃料在热重分析仪上进行燃烧试验,找出生物质在不同掺配比下混合燃料的燃烧特性;利用管式锅炉和烟气分析仪进行了生物质混合燃烧料的NOx的排放特性的试验研究,找出了生物质混合燃料在各种掺配比和不同影响条件下的NOx的排放规律,并大型电站锅炉上进行实际掺烧和运行方式的优化试验,为生物质在大型电站锅炉上掺烧提供了具有实际意义的借鉴和依据。关键词:生物质;混合燃料;燃烧特性;NOx排放特性 Characteristics of combustion and NOx emission on co-firing of biomass with coal The experiment of co-firing of a few kinds of biomass with coal on the GTC, the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ratio of biomass was founded, NOx emission characteristics was gotten on the tube boiler and gas analyzer, practical co-firing and operating-optimum was conducted on power station boiler, which can be referred when biomass and coal are co-combusted. Biomass, blends of biomass and coal, combustion characteristic, NOx emission characteristic 引言 生物质燃料尤其是草本类生物质作为一种可再生的能源,由于其储量大、易获得、利用方式多等特点,被充分地研究和关注。但其能量密度低、大批量预处理困难,使其单独燃烧和气化发电这两种大规模利用的主要方式难于实现且发电效率低[1-2]。而煤与生物质的混燃,可实现生物质燃料的大量、高效利用。因而对于生物质与煤混燃研究很多,研究方法大都是采用热重分析仪单独对不同类型的生物质研究[3-4],这些研究对于生物质燃烧的机理十分必要,但是生物质大量的应用并替代一部分石化燃料仅仅靠这些研究显然不够,因此我们必须在这些基础性研究的平台上,进行现场的实验研究,找出生物质在大型电站锅炉上进行混燃的规律性为广泛开展生物质与煤混燃提供经验和依据。 1 生物质和煤的成分分析 试验生物质样品包含秸秆类、木质类和工业废料,具体为麦秆、玉米秆、稻秆、花生壳、棉秆、杨木屑、木质素、造纸废液颗粒、纤维素、废橡胶和酒糟。煤样选择一种烟煤LY,一种无烟煤HZ,一种褐煤LK。由于我国还没有生物质工业分析的相关标准,生物质的工业分析方法参照ASTM E870-82(1998),煤的工业分析方法参照我国标准GB/T 212-2001。工业分析结果如表5.1所示。

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发电技术研究与应用

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发电技术研究与应用 刘婷婷,是艳杰,余 英,赵碧光,朱 春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北京 100085) 摘 要:本文介绍了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发电的生产过程、生产系统、特点和存在问题;介绍了中国首座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发电厂的设备改造、运行情况以及掺烧后的经济、环保和社会效益;对中国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发电产业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指出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发电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生物质;燃煤锅炉;燃烧系统;汽水系统;电气系统 【作者简介】 刘婷婷(1983-),女,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系统自动化及新能源发电。 是艳杰(1978-),女,工程师;研究方向:电力系统高压技术及新能源发电。 余英(1959-),男,教授级高工;研究方向:电力系统自动化及新能源发电。 1. 前 言 当前,中国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特别是生物质能发电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近几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生物质能发电在改善中国能源结构,保证中国能源安全,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等诸多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对于中国建设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生物质资源丰富,生物质发电发展前景广阔。国家“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了建设生物质发电550万千瓦装机容量的发展目标。中国《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提出了2020年生物质发电装机3000万千瓦的目标。随着国家关于生物质发电的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目前,已经有不少投资主体进入了生物质发电行业,纷纷对新兴的农林生物质发电行业表示出了很大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在生物质发电产业的推动下,传统农业产业链将被延伸,形成新的产业链,进而促进了农业与农村的进步。生物质发电产业的发展,带动了一系列产业的发展,能源植物的种植,农林生物质燃料的收、储、运;生物质燃料的加工处理;生物质燃烧技术;生物质锅炉制造技术;生物质发电灰渣处理和应用等行业,并形成新兴的完整的生物质发电产业链。 生物质发电技术主要有直接燃烧发电、混合燃烧发电、热解气化发电和沼气发电四个种类。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发电技术,能充分利用现有技术与设备,是一种低成本、低风险、大规模使用生物质发电的有效技术手段,对于减少常规化石能源消

生物质与煤混燃研究分析

生物质与煤混燃研究分析 摘要:通过对生物质与煤混燃的研究方法、优势、燃烧特性以及研究结论的介绍,阐明充分开发生物质资源,进行生物质与煤共燃的研究对解决我国能源问题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生物质;煤;混燃 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的利用已成为全世界的共识。我国生物质资源丰富,生物质占一次能源总量的33% ,是仅次于煤的第二大能源。同时,我国又是一个由于烧煤而引起的污染排放很严重的发展中国家,生物质被喻为即时利用的绿色煤炭,具有挥发分和炭活性高,N和S含量低,灰分低,与煤共燃可以降低其硫氧化物、氮氧化烟尘的含量.同时生物质燃烧过程具有CO2零排放的特点。这对于缓解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发展生物质与煤混合燃烧这种既能脱除污染,又能利用再生能源的廉价技术是非常适合中国国情的。 一、共燃的主要方式: (1)直接共燃:即直接将生物质混入煤中进行燃烧或生物质与煤使用不同的预处理装置与燃烧器。 (2)生物质焦炭与煤共燃:通过将生物质在300~400℃下热解,可以将生物质转化为高产率(60%~80%)的生物质焦炭,然后将生物质焦炭与煤共燃。生物质与煤共燃燃烧性质的研究主要是利用热分析技术所得的TG-DTG曲线进行。利用TG-DTG曲线可以方便的获取着火温度Th,最大燃烧速(dw/dt)max平均燃烧速度dw/dt)mean,燃尽温度Th等参数。可以对一种煤和几种生物质以及它们以不同的比例所得的混合试样进行燃烧特性分析。比如在STA409C型热综合分析仪上对各试样进行燃烧特性试验,工作气氛为N2和O2,流量分别为80ml/min、20ml/min ,升温速率为30℃/min ,温度变化范围为20~1200℃。每个试样重量约5.0mg。其数值根据自己的实验需要进行修改。 2 生物质与煤共燃的优势 2.1 CO2等温室气体的减排 由于生物质在燃烧过程中排放出的CO2与其生长过程中所吸收的一样多,所以生物质燃烧对空气CO2的净排放为零。同时由于燃烧生物质剩余物减少了其自然腐烂所产生的CH4,进一步减少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因而它是目前最经济可行的减排CO2手段之一。 2.2 NOx的排放 加入生物质与煤共燃能够降低NOx的排放浓度主要原因:①生物质含有大量挥发分,在低温下迅速析出进而燃烧,形成生物质挥发分与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