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

谈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
谈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

谈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

发布于2012-10-08 10:17

作者:萧天石

学道首在学为人,学为好人,学为君子贤人。尽人所以为人之道,使不与禽兽同生死,不与草木同朽腐,此即为学道之起步,进而方可学仙学佛学圣人,修仙修佛修圣人。三者其名虽异而其旨则同,其文虽异而其道则同。本天道以立人道,尽人道以合天道,此为三家人生修养之二大纲宗。人牟于人,天人合一,便超凡入圣矣。世未有做人做不好,而能成仙成佛成圣人者,此为道佛门中子弟第一金石药言。儒家谓:「性焉安焉之谓圣,复焉执焉之谓贤,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又谓:「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仙者,山人也,以学究天人,德参造化,而能不用世为务。是即神仙之修养标准,务必有圣而不可知,充周不可穷之学问与品格,再能超世独立、守道藏用、以自隐为务、归真反朴、同乎天地方可。余常谓:学做神仙,须先学做圣人,到了圣贤境地,再修神仙事。否则名神仙亦非神仙矣!

儒家做人重修养,以居敬存诚,履仁蹈义,克己复礼,守中致和为条目;以正心尽性为总纲;以修齐治平,经世济物为大用;而以配天地,赞化育,顺生死,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主在世间中,于事功内,以成就一个我,完成一个人,期能超凡入圣为主旨。

佛家做人重修持。以解脱尘缚,破迷开悟,转识成智,舍执成觉为条目;以明心见性为总纲;以修净修戒,修定修慧,无念无生,无相无法为大用;而以涅槃究竟,顿悟圆通,彻见本来面目,以了生死为最高境界。主出世间,绝尘物,以成就一个我,完成一个人,期能了性成佛为主旨。

道家做人重修炼。以虚无恬澹,守道明德,清静无为,柔弱无争,因应自然为条目;以炼心炼性为总纲;惟揉合阴阳,性命双修,返朴还淳,竊天地机缄,夺阴阳造化为大用;而以出神入化,还虚合道,羽化登真,超生死,超天地而驾神明,块然与宇宙精神独往来为最高境界。主超世间,合太虚一体,以成就一个我,完成一个人;最后并粉碎虚空,虚亦不立,期能了道入真为主旨。

综赅三家旨要,无论其所标举者,为圣人境界,佛陀境界,真人境界(神

仙境界),下手方法容或有异,要为人生之最后归趣与最后目标,则同然也。不问其为积极的入世主义,消极的出世主义,或不偏于积极亦不偏于消极的超世主义,总是在使人能极高明而极博大,极神圣而极悠久,期臻于无限与永恒的完成,而与天地同流,与日月同光,与宇宙同存也。所谓超世主义者,即是一本宇宙精神、天地精神,超越世间以观世间的最高纯理性精神思想。以一超「统一入出」,以一道「圆融空有」,以一真「浑和内外」,以一常「混融时空」,而与宇宙天地相终始者也。人之所以类多只能与物为徒,与人为徒,而不能与天为徒,化而与自然合一者,即在其处世间中以观世间也。如此则自易执形着相,滞壳迷封,正东坡所谓「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者是!能超世,则自既不偏于入世,亦不偏于出世;既不陷溺于积极,亦不寂灭于消极矣!

彻底言之,则圣人境界,亦为三家之所共至。惟儒家则系以圣人为极境,佛家于入圣后,尙有「成佛」一层。道家于入圣后,尙有「登真」一层。所谓登真,即为真人境界,在所以修我之真,以同乎天地之真,一乎宇宙之常者也。同乎天地之真,则天地不坏,而我亦不坏;一乎宇宙之常,则宇宙永存,而我亦永存矣。修道人终日乾乾,只是修炼这个「真常之大道」而已!到此时,无物我,无天人,无内外,无终始。海阔天空,尽是鸢飞鱼跃;上下古今,无非花落花开!夫如是,则「尧舜事业,只如一点浮云过目。」千古英雄豪杰帝王将相,亦无非花开花落青山黄土而已!这是生命之本体,也是一种心境,一种神境,其中自别有世界,别有天地,正李白诗所谓:「问余何事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这是从平地而起,从云霄而住的人生极境。

道家中之所谓神仙,非世俗人概念中之神仙,认为系专指长生之事者,长生久视,乃神仙家用以为养生之末技,借为修真之工具耳!汉书艺文序神仙家有云:「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游离其外者也。聊以荡意平心,同死生之域,而无怵惕于心中。然而或者专以为务,则诞欺怪迂之文,弥以益多,非圣王之所以教也。」由此,可知其大本大根,在以「保性命之真」为纲宗,以游乎天地之外,同乎死生之域为大用。打破执着,粉碎虚空,应自然之常,保性命之真,乃所以全其天地之真,完其宇宙之真;故凡神仙家又称真人,须由修贤圣以进者也。真人者,可与天地同化,与天地同存,与天地同终者也。博学而无所不知,善行而无所不能,善存而无所不神,所过而无所不化。清虚纯穆,不离于日用而超乎日用;广大高明,日处于乾坤而越乎乾坤;出乎其类,拔乎其萃,

行于天下,不入世,不出世,亦住世,亦出世,合入出而一之,无适而不悠然自得,无处而不怡然自乐也。

是故庄子一则曰:「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再则曰:「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若然者,过而弗诲,当而不自得也。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假于道也若此。」三则曰:「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屈服者其嗌言若哇。其嗜欲深者,其天机浅。」四则曰:「古之真人,不知悦生,不知恶死;其出不诉,其入不距;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受而喜之,忘而复之;是之谓不以心损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若然者,其心忘,其容寂,其颡頯;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咸宜,莫知其极。」是不啻指出神仙家修真一个条目与总纲。本此以修,本此以行,可谓为真正圣人之清醒,真正圣人之超越,真正圣人之涵盖;乃人生修养之最高艺术境界,孰可得而非议指摘其万一也。修仙之士,若舍此上乘道法而不圆,返以长生为专务,则渺乎小矣!

淮南子对真人之修养大纲,亦有一极当之指示,可为修真士之参证。其言曰:「所谓真人者,性合于道也。故有而若无,实而若虚;处其一不知其二,治其内不识其外;明白太素,无为复朴;体本抱神,以游于天地之樊。芒然彷徉于尘垢之外,逍遥于无事之乐。浩浩荡荡乎!机械之巧,弗裁于心。是故死生亦大矣,而不为变;虽天地覆育,亦不与之抮抱矣。审乎无瑕,而不与物糅;见事之乱,而能守其宗。若然者,忘肝胆,遗耳目,心志专一于内,通达耦于一。居不知所为,行不知所之;浑然而往,逯然而来;形若稿木,心若死灰;忘其五脏,损其形骸。不学而知,不视而见,不为而成,不治而辩。感而应,迫而动,不得已而往;如光之耀,如景之放,以道为驯,有待而然。抱其太清之本,而无所容与,而物无能营;廓惝而虚,清净而无思虑。」这全是超越时空的宇宙真理,天地精神,生命之自性本体,不变不动,不毁不坏之真体。一到此种神圣之清虚境地,是何等庄严肃穆?何等神韵悠然?

道家对人品之修持,类皆以「与天地真常同往来,与宇宙真常同消息」为标的;故一以天地境界宇宙境界为其人生之归宿。是以道家概重大成而不重小成,重大用而不重小用。一息心机,即尔海宴河清;一措手足,即可拨乱反正。一默神识,即可体证真如,而与造化者为伍矣!

学道贵先有品格。不有超世之学问,便难具超世之见地;不有超世之见地,便难立超世之品格。无品格,学一辈子道,亦难免俗人气习,无所取也。故道家认为学道人,须先修圣贤品格;具备了圣贤品格,也就是修到了圣贤境地,然后再修真人品格,也就是神仙品格。有了神仙品格,才有神仙气质,才有神仙风骨。古人常说「仙风道骨」,并用以称誉高人隐士之风致,盖以其到此境地,自是洒脱不凡,飘逸超绝;胸次浩大,廓如太虚;心光晔然,朗若日月;而亦神明在躬,普照六合,入于太虚,而游于无何有之乡矣。

是故古哲谓修道人,其修道应:「度量如海涵春育,应接如行云流水,操存如青天白日,威仪如凤文麟趾,言语如敲金戛石,持身如冰清玉洁,襟抱如霁月光风,气概如泰山乔狱。」到此境地,自尔心灵虚明,性光独耀,且自有天地气象,自有神仙风骨,使人一见即疑为羲皇上人。本此以为修持准绳,涵融久之,虽不能至,亦可望无市侩相,无尘俗染,无凡俗气矣。富贵功名与市井中人,难望其有此修养,以其耳濡目染者,梦寐以求者,全是富贵功名,全是声色犬马,全是薰心利欲;心所存者如是,耳所闻者如是,目所见者如是,平时所交往者如是,又焉得而不如是化也?儒家者流,大抵以经世治平富贵功名为志业,故类皆囿于世而滞于物,无法脱离尘缚,超越时空。惟道佛两门中人,概能薄天子而不为,轻帝王如草芥,贼王侯若粪土!而唯道是存,又焉在其能动心也?不重于彼,而生于此者,以此中别有世界别有天地在耳!世俗人,视一尘如泰山,视一官若神圣,又安能了此?安能体证天地之玄机与宇宙之真常大道,而入于空灵圆融,无执无滞,无仙无外之神境哉!

读《季羡林谈人生》有感

我读《季羡林谈人生》 最近我看了一本对我的人生非常有益的的书,那就是季羡林的《季羡林谈人生》这是一篇随笔共53篇,是他在望九之年发出的人生感悟。在这本书中,季爷爷在书中谈到了人生、缘分、命运、处世、朋友、爱情、成功等众多话题。季老先生用朴实的话语谈论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不完美才是人生,这是季老先生从另一种意义上对人生的诠释。他说,他就是“一个平凡的人”。季羡林觉得,人人都争取一个完美的人生,然而每个人不可能始终一帆风顺。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这世上的每一个人都是“凡人”。所以,人活一世,不要幻想生活总是很圆满,也不要幻想在生活的四季中享受所有的春天,最重要的是采取怎样的生活态度。 在季羡林的《温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中最后一句是这样说到:总之,温馨是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而温馨则是需要培养的。培养之道,不出两端,一真一忍而已。真的,一个家庭的气氛会影响着我们,我们每个人有不同的家,要面对不同的家庭气氛,在学校里我们也有一个小家。我记得老师曾今告诉过我们学校是一个染缸,会把我们染黑,我们必须在这里洁身自好,学校的气氛影响着我们;家庭的气氛更加影响着我们。 走过了近六十载春秋的我,经过了世事的纷乱和潮起潮落的人生,岁月无尽,生命有终,不是命运决定人生,而是人生决定命运,不完美才是人生。从《季羡林谈人生》这本书中,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悠悠岁月中,人生只不过是匆匆过客,所有的故事都是没有结果而结果。再伟大的事情最终也成云烟,所有疯狂之后总归于平静。我们只有从容走过,无需彷徨、犹豫和茫然。我们唯一能做的,不忘昨天,憧憬明天,珍惜今天。 季羡林爷爷在这本书中告诉了我们很多很多的人生感悟。他告诉我们:不完美的才是人生,在生活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平凡人,没有一个是一个完美的人,人的存在在于不完美,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努力做到最好。当我在看这本书的时候,有人说你才读初一,怎么会看这么深奥的书,我当时并没有回答,因为我认为每个人都有权利看每一本书,做每一件事,只有用心去看去做,这样即使没有看懂没有做好,那都不会遗憾。只要你用心去理解,去看这本书,你就一定会从中有收获。

道家修养之最高境界

道家修养之最高境界 人生最咼之境界,在于人之自我创造,创造之目的,在求完成其人生。循一定之规范,求得自我之正确修养,精进不已,自能达到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夫养生之道,儒、释、道三家虽各有其法门,然共同之目的,不外要人真实本分做人”,教人如何完成其完美人生”为要旨。故三家之学,首重人生修养,亦各有其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其中尤以道家之于养生更为精辟,期人人皆能由超凡入圣后,再进而能超圣入神,复进而能超神入化,与化为体,与道合一!将人类导入最高境界。惜乎芸芸众生,什九汨没于凡俗境界与功利境界中,不能解脱超越.良可慨也! 功利境界,亦可称之为凡夫境界。凡沉溺于富贵功名.与物质境界中不能超凡脱俗者,皆凡夫也。能用存养省察正心养性及克己归仁功夫,力自修养以向上者,即可由凡夫而为君子为贤人,上而超凡入圣。修养之道,在能去人欲存天理,去凡心存道心,以超脱凡夫境界(帝王卿相英雄豪杰等事功境界中人,亦皆在凡夫与君子贤人境界中)。人类大都为物尘所蔽,为名利所陷,生于斯,死于斯,代代相传,愈陷愈深,灵明尽丧,几难有人迷途知返,能毅然超脱功利境界者,深可叹也! 进而入于道德境界。主在能解脱功利境界、物质境界之束缚,尽心尽性、立德养气以修道,使气质变化,超世独立,动心起念,不堕凡俗观念中,保其本性灵根(即圣人种子),全其天真,即是圣人。

人皆有圣性,返朴还真,以存其本来赤子之心与圣性,扩而充之,上登圣境,即入于圣人境界。圣人境界之极,则天地与我为体,万物与我为一,此亦即天人合一境界(在儒家亦谈天人合一,但无天人合一之修炼法)。至此则可称为天地境界中人。 再进而入于神人境界。此即超道德境界与超圣人境界,丹道派则称之为真人境界。于超凡入圣后,继续自圣人起修,向上迈进一步,而至于超圣入神,以期神化登真。此一段功夫,除变化气质之外,尚须变化心性,其着手处,宜使人心与天心合一,人性与天性同流,全其真我之本心本性之真。在道家不但主张尽人皆可成圣人,且进而力主尽人皆可成神人。盖人人本具神性,存之养之,保之充之,炼之化之,脱其后天,返其先天,人自成神。人与神合,无人无我,无物无相,无念无意,此人神合一境界,亦可称之为超天地境界。在此境界中人。尚须超思想,超知见,超信仰,超是非善恶,超寿夭生死。宗教家之神的境界,如佛陀境界,上帝境界,莫不可归入此一境界中。 最上一乘则为造化境界,亦即超神入化境界。老子所言之人法地, 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之自然境界即指此。道家内观丹派,于超圣入神后,尚有超神入化一步功夫。通过内观丹田由炼精化气,炼气化神。修至出神境界后.尚须修炼神还虚,炼虚合道功夫,粉碎虚空,与化为徒,亦即上与造物者为徒之谓。至此境界,即能变化形骸, 变化万有,变化天地;无时空,无相对,无绝对,无形相,无分别,

职业道德试题 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职业道德考试单选题库 (一) 单选题:每题1分,共30题,只有唯一一个选项正确 1.社会主义道德最广泛的社会基础是(A)。 (A) 公民道德 2.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集体主义原则包含着富有新意的内涵,以下选项不在其内涵范围内的是 (D) 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原则是集体主义 4.奉献社会的前提是(C)。 (C)树立科学的人生观 5.科学文化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是(D)。 (D)知识分子 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其中被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的是(A) (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7.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是(D)。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8.决定民族素质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的是职业道德素质和(C),同时也是民族素质的本质。 (C)思想道德素质 9在执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路线的过程中,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的同时,还要解决好的问题是 (C)怎样为人民服务 10.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利益观的集中体现是 (A)。 (A)马克思主义 11.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以下关于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本特点,不正确的是(A)。 (A)社会主义荣辱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和传统美德 12.建立在一定的利益和义务的基础之上,并以一定的道德规范形式表现出来的特殊的社会关系是(A)。 (A)道德关系

13.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社会生活各个领域,覆盖各个利益群体,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和谐文化建设的(C)。 (C)基本任务 14.修养的自觉性是建立在正确认识社会、人生和自己基础上的、发自内心的自我修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职业道德修养之所以要强调自觉,是由(C)的特点决定的。 (C)道德 15.从辩证分析的方法上来看,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A)。 (A)矛盾性 16.深化(D)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壮大文化产业,是建设和谐文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D)文化体制 17.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C)的前进方向,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旗帜问题。 (C)先进文化 18.人们进行职业道德评价的标准是(A),同时它也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条件。 (A)职业态度 19.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C)。 (C)新闻媒体 20.(C)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保护,人生价值才有社会的前提。 (C)自我价值 21.干部职业道德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之一,在干部职业道德的所有内容中最重要的一条是(D)。 1 (D)要自觉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坚持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22.树立职业信念的思想基础是(A)。 (A)提高职业道德认识 2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内涵十分丰富的完整体系,除了经济价值观以外,下列选项中也是它的构成部分的是(D)。 (D)以上都包括

爱谈人生,是一种病

爱谈人生,是一种病 我曾有个伟大的爱好——谈人生,每次实践这个伟大的爱好时,有好几个瞬间,我都找到了一种伟人的感觉,这种感觉让我对此爱好乐此不疲。 直到有一天,那万恶的一天啊!让我现在想起,依然心有余悸。那天,我谈人生的对象是一个年轻而清秀的姑娘,有一双忽闪的大眼睛,我敢打赌再没有比这更好的谈人生对象了。地点是在一个很有情调的咖啡馆,我们一边喝咖啡一边谈人生,我也敢打赌再没有比这更好的谈人生地点了。窗外阳光明媚蓝天白云鸟语花香,这天气也很适合谈人生,但我不敢打赌,因为我觉得有些时候小雨淅沥的天气也挺适合谈人生的。 谈人生的套路我已烂熟在胸,忆往昔看今朝展望未来。看着对方明亮而纯净的大眼睛,我强忍着内心的激动,喝了一口咖啡,深吸了一口气,然后开始用富有磁性的男中音娓娓道来。人生啊!你怎么这么可爱,无论怎么谈你都没意见,无论怎么谈你也不会厌烦。 那天我状态特别的好,口若悬河妙语连珠,就像一个钢琴大师演奏着最美的乐曲,让听的人如痴如醉。对面的姑娘显然也进入了状态,她不断点头,不断重复说着“您说得太好了”、“您说得太精辟了”诸如此类的话。当我侧过脸45°微闭双眼幽幽说道“其实,人生就是一场修行”时,我用余光看到姑娘一脸崇拜的表情,让我异常满足。 我一边说,一边喝着咖啡,这时候我很后悔——下回谈人生再也不能喝咖啡了,不经喝!还特别贵!一定要喝茶,可以续杯。正当我口沫飞溅意兴正浓的时候,姑娘的手机响了,我有一丝不快,但仍然笑了,保持着一个职业谈人生者的风度,示意她接电话。姑娘抱歉地一笑,拿着手机出去接了。 隔间突然安静了下来,我有些意兴阑珊,突然下腹一阵痛意,来得异常迅猛。我朝一个疑似厕所的方向走去,在一个拐角,我忽然听到那个姑娘的声音——“嗯... ...还没呢... ...有个二子跟我谈人生呢!都两个小时了还没谈完!那人肯定有病!”听到这,我身子打了一个激灵。从此,我就落下了个病根,一跟人谈人生就打激灵。 但我还是无法舍弃这个伟大的爱好,所以我现在调整了一下谈人生的路数,不再谈“有目标的人生才是伟大的人生”,“三十岁以前应该知道的人生哲理”什么的,而是:“你几月的啊?”“哦!你是射手座的啊!射手座的人向往自由喜欢挑战,所以你的人生充满刺激与意外。”“让我看看你的手,你的感情线很乱啊,看来你这辈子至少要经历三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思想道德修养 与法律基础》论文 谈人生价值评价标准 系别: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 班级:软件102 学号:101012221 姓名:陈宣宣

2011年05月05日 谈人生价值评价标准 摘要: 所谓人生价值,是指人生对于满足社会、他人和自身需要具有的意义.它是人生观的重要方面,也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人生的价值包括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方面.任何价值都是表示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意义,人的价值也是如此.不过在社会实践中,人在价值关系中的主体、客体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主客体的有机统一.无论在那里工作,我们都要具备以下基本的三点: 1)健康的身体. 2)良好的人际关系. 3)充分的自信。一、"正确认识个人与社会、国家的关系"二、"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三、"树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学的信念" 关键词: 人际关系、自信、体魄、信念、理想、社会价值、自我价值 价值观是由世界观、人生观决定的关于价值的基本观念,是人在对人生和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的认识和评价时所持的基本观点,其核心是关于人怎样活着才有意义的基本观点. 所谓人生价值,是指人生对于满足社会、他人和自身需要具有的意义.它是人生观的重要方面,也是价值观的重要内容.人生的价值包括人生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两个方面.任何价值都是表示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意义,人的价值也是如此.不过在社会实践中,人在价值关系中的主体、客体位置不是固定不变的,人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是主客体的有机统一.一个人,一方面是价值主体,他把他人和社会作为自己的价值客体,他是需要的主体,有其自身的需要,他要依靠他人和社会的活动及其成果来满足自身的

孔子正心修身十五句经典金句,帮你戒除忧虑、提高内心自我修养!

1.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释义】孔子说:“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要是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那才称得上大雅君子。”2.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释义】孔子说:“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3.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 【释义】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4.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释义】孔子说:“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5.子曰:“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释义】孔子曰:“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6.子曰:“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释义】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同他做伙伴。” 7.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释义】孔子说:“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 【释义】孔子说:“聪明的人喜欢水,有仁德的人喜欢山。聪明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的人生活快乐,有仁德的人容易长寿。”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释义】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谈人生的句子

的向往。该梦时要梦,生命的色彩因梦而绚丽。然而,梦,不能做 得太深,深了,难以清醒。若时光一定要我们面对现实时,醒来, 是活着的最美姿态。那些不小心被淹没在红尘中的梦,忘了吧。 11、所谓成熟,就是原本你该哭该闹,你却选择了不言不语微 微一笑。 12、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13、有些话我们说了却做不到,那是我们还年轻;有些事我们 做了也没有说,那是渐渐成熟了。 14、盆景秀木正因为被人溺爱,才破灭了成为栋梁之材的梦。 15、走的桥多,不一定走的路就多。吃的盐多,不一定吃的饭 就多。走路的时候有伴就不觉得路远,吃饭的时候有伴就吃得香。 16、敞开心扉,宽容的对待别人你就会拥有全世界,记住,千 万别为利来,为利往,笑看人生,你就是最幸福的人。 17、生命的本质就是迎来送往,接纳静临的人与物,惜别远走 的是与非。世间道有万千,每人只选一条。同行的,要珍视,没谁 陪你到尽头;离去的,当坦荡,有些时候莫强求。人生大半旅途, 原本孤寂苍凉,浮华外须独守,喧嚣里亦沉默。来的俱是风景,去 的也成回忆,不若安享过程,看一路花开花落。 18、猫喜欢吃鱼,可猫不会游泳。鱼喜欢吃蚯蚓,可鱼又不能 上岸。上天给了你许多**,却不让你轻易得到。要想实现,就要自 己奋斗。人生就像蒲公英,看似自由,却往往身不由己。生活没有 如果,只有结果,自己尽力了,努力了,就好。 19、人生是需要用苦难浸泡的,没有了伤痛,生命就少了炫彩 和厚重。只有在伤口中盛开的花朵,才是陪伴我们默默前行的风景。不必去在意小小的委屈。该铭记的,就把它雕刻在心灵的石碑上;

该淡忘的,就将它融入宣泄的泪水中。 20、当你能看懂一件事情的时候,说明你长大了;当你能看清 一件事情的时候,说明你开窍了;当你能看破一件事情的时候,说 明你理性了;当你能看透一件事情的时候,说明你成熟了;当你能 看淡一件事情的时候,说明你放下了。 21、人生就象高速行驶的列车,初恋正如路边美丽的风景。我 们可以坐在车上静静的欣赏它,却不能跳下车去流连忘返。毕竟, 终点站才是我们最终目的地。 22、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你以为明天一定可以继续做的; 有很多人你以为一定可以再见到面的,于是,在你暂时放下手,或 者暂时转过身的时候,你心中所有的,只是明日又重聚的希望,有 时候甚至点这点希望也不会感觉到。 23、人生难免要受些委屈和伤害,与其耿耿于怀郁郁寡欢,倒 不如坦坦荡荡泰然处之。只有经受住狂风暴雨的洗礼,才能练就波 澜不惊的淡定。 24、让自己心情更平和一点,更豁达一点,对身边的过错淡然,让自己更宽容一点,乐观,阳光,幸福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要求的少,计较的少。 25、工作会有的,面包会有的,爱情会有的,家也是会有的, 只是需要时间,只是需要耐心,可遇而不可求的东西就不要挣扎, 你只需要踏踏实实地往前走。 26、要走的人你留不住,装睡的人你叫不醒,不爱你的人你感 动不了。 27、生活的真谛在于创新,生活的理想在于远大,生活的艺术 在于选择,生活的步履在于踏实,生活的乐趣在于追求,生活的安

《季羡林谈人生》读书笔记5篇优秀范文

《季羡林谈人生》读书笔记5篇优秀 范文 《季羡林谈人生》以人生之路崎岖不平,有失败有成功,有懵懂有困惑,有喜悦有悲伤,有一位和蔼的老者在身边提点教导便会少走弯路,走得也不会太苦闷。那么季羡林谈人生读书笔记怎么去写呢,以下是整理的季羡林谈人生读书笔记范文5篇,希望可以分享给大家提供参考和借鉴。 《季羡林谈人生》读书笔记范文一 《季羡林谈人生》收录了季先生在耄耋之年关于人生感悟的一些小*,从1995年12月开始断断续续一向到20年初,跨越了四年多的时光。当初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很好奇一个文学大家是如何看待人生的,等读完这薄薄的一册,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位亲切的老人坐在藤椅上,跟我讲述过往人生的种种感想,不悲不喜,此中有真意。 全书一百八十多页,中有五十二篇*,平均每篇*不到四页,短小精干。每篇*都是围绕人生而写,只是角度不一样,每一个

议题信手拈来,*思路却很严谨,大多是从报纸消息或者是日常生活提炼出议题,加以分析,旁征博引予以论述,最后得出自我的看法,因为*随手而写,因此也就不似一些刻意之作那样华丽旖旎,也正因为如此,*才更加贴近普通人的生活,不管是否与我的看法一致,读来都有一种与友人进行过一次促膝长谈的感觉,如沐春风。 这五十多篇*中有一篇叫做《论压力》,就我吃了二十几年白饭所获知的粗浅认识而言,以论某某为题往往需要洋洋洒洒几十页才敢写的起,季先生以区区两页纸结束确让我讶异,但是想想两页纸写完有何不可,大概没有哪本书上说以论某某为题是要怎样怎样写的,个人自由嘛,自我还是把思维框在没用的框框里,没有出来。 压力,人皆有之。大学时以前学过马斯洛提出的人类五个级别的需求,最低级别的是生存需求、其余逐级为安全需求、交往需求、发展需求、被认同的需求。生存是有压力的,原始社会,茹毛饮血,人类的生存时常受到其他生物的威胁,生存存在着压力,现代社会,人一生下来,便要应对着来自于疾病、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的威胁,生存也是存在压力的,不夸张地说,生存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只是简单地活下来就存在压力,那么人类的其他需求岂不更加存在压力?但事实上人类社会并未因为压力而灭亡,而是一步一步地走向辉煌。为什么?季老说的好,“人生就像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作业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作业(授课教师:冯宋彻) 在下列五道题中任选一道,字数不少于1500字。 1、谈谈你对高校教师职业的定位,并简要说明为什么。 2、有人将“优美”作为教师道德人格的最高境界,对此,你怎么看? 3、结合“师道尊严”这句古训,谈谈你对教师职业道德的公正原则的认识。 4、结合自己的想法,谈谈你对高校教师的职责——教书育人的认识。 5、结合自己的体会,谈谈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人才的培养是一个文明社会发展的基础,高校教师的职责就是教书育人、科学研究,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为人类社会培养合格人才,为社会提供科学服务、引领社会向正确方向发展。所以为了实现我国大学的教育目标,身为一名高校教师,一定要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修养。 教师的职业道德,或简称师德,指的是作为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履行教书育人职责时所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它是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职业活动中体现出来的稳定而持久的行为规范。教师的素质由职业道德与业务素质组成,高校教师正确的职业道德观的建立直接影响着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德”就是指品德。在学生眼里,教师是神圣的,是值得尊敬的,正所谓“见贤思齐”,他们潜意识里会去模仿教师,向教师看齐,教师的道德修养、人格品质对学生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影响。这就要求教师要有良好的品德,身直、心正、说话有修养、行为光明磊落。教师作为塑造他人灵魂的工程师,自己首先要有高尚的情操,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这样才能塑造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的形象,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印象。才能得到学生的信赖,成为一名合格的灵魂塑造者。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做人,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崇高而清苦的职业,需要从业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和强烈的事业心。因此,我认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修养,完善自身素质,对高校、教师、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做人做事必备的真本事

《做人要方做事要圆的106个细节》内容简介:做人要方,掌握最大的主动权;做事宜圆,赢得广阔的生存空间。方是做人应具备的优秀品质;圆是做事应掌握的一定技巧,方圆结合是和谐人际关系必须的条件。 编辑推荐 《做人要方做事要圆的106个细节》:方圆之道在于知进退、明得失,懂刚柔。天圆地方,方圆的结合,把为人处世的道理全部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包容世间万象的气度和方法。 人生的大智慧就在于方圆之间,方是做人的脊梁,圆是做事的锦囊。方与圆的结合,包含着做人的智慧精髓,包容了处世的技巧精华。 宽容为本——与人争不如自己静 修身养性——先让自己修炼成佛 调整心态——人前贵不如内心安 学会说话——为人处世的必修课 方圆得当——做人要方做事要圆 大智若愚——为人处世的真功夫 懂得进退——学会找出路留退路 藏而不露——做人要懂攻防策略 搞好关系——多种花胜过乱栽刺 媒体推荐 取象于钱,外圆内方。 ——黄炎培 目录 第一章宽容为本——与人争不如自己静 社会虽然复杂,人心也很难测,但是,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失去诚信与宽厚的道德品质,诚信是一种无形的资本,需要我们精心维护和慢慢积累,这也是想要在社会上立足的根本。一个人只有言出必行,有容人的雅量,才能在众人之中显得大气而沉着,才能让人心服口服。 1.用宽容换取宽心 2.用诚心赢取信任 3.用仁心包容他人 4.言出必行,行则必果 5.守信是长久的事 6.信誉是最好的证明 7.言行一致,表里如 8.跟别人怄气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9.宽容并不代表软弱 10.生气的结果是自己吃亏 11.提倡和谐,确保和睦 12.做人要有足够的忍耐力 第二章修身养性——先让自己修炼成佛 在这个充满竞争的社会里,要想立足,要想有所作为,就必须要不断地提升自我,

以谈人生为话题的作文

以谈人生为话题的作文 不知不觉,踉踉跄跄,我们已近走过来这么多的岁月,面对回首,望着那凹凸不平的人生道路,下面是橙子为大家带来的有关谈人生的话题作文哦。 人生是抽象的 人生,是一个抽象的东西,我对它的了解还差的甚远。自从“哇”的一声传来,你的人生就开始了。列夫·托尔斯泰说过“人生不是一种享乐,而是一桩十分沉重的工作”。从你呼吸世界上第一口空气时,已经接任了这项工作。在这期间,有人会怂恿你,还有人会鄙视你。无所谓,人生的步伐不在于走的快,而在于走的稳。俗话说“稳中取胜”。虽然别人鄙视你,但不代表自己鄙视自己。人生等着你探索。得其志,虽死犹生;不得其志,虽生犹死,为人生而精彩的背后就是志向。没有志向怎能立足天下。就像我国古代岳飞,一位抗金英雄。如果他不重视人生,也必定没有志向,因没有志向,才成不了大器。为人民而奋斗,为国家而奋斗,这就是人生立志的原因。 其实,立志是人生成功的升华,他们的事业是可逆的,贡献也是可逆的。一个人的价值应当看他贡献了什么,而不应看他取得了什么。就像一位百万富豪,他取得了许多的财宝,但他未贡献给任何人。他死之后,将荡然无存。就如人生一样。如果你不努力创造价值,你也会悄然而去。人生的三大要素分为:立志,工作,成功。也许你会发现许多成功人士的经历也是这样。我看来人生三大要素可分为三阶段:青年,中年,晚年。青年为立志阶段。中年就为工作阶段,成功阶段

就在于晚年。得呼吸最后一口空气时,你也死得其所,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后人会永远把你刻进辉煌的里程碑。这是成功的人生。完美无缺。 歌德说过“谁要是游戏人生,他就是一事无成;谁不能主宰自己;就永远是一个奴隶”。相比起来只要不善于把握自己。那么你就是让命运把握你。你会不知不觉中带上了锁链。成为了奴隶。然后你就碌碌终生。清尘浊水,失败与成功早已两方。为着未来的中国,为着美好的家园。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无论世界的天空是阴霾,还是灿烂。刺破苍穹。为人生而奋斗。 淡淡的茶叶清风,可能使你倒在这景色迷人之中。但不能忘记了人生的任务,是生命促使你前行。 谈人生 很累的时候,会听见心下沉的声音,就像夕阳西下,壮观的悲哀。可是,每一个黄昏都有一个黎明在等待,幸福会不会也像黎明在不远处等待呢? 幸福就是一种拥有、一种追求、一种对生活的审视和发现。每个人都拥有属于自己的幸福,很多时候,幸福就在我们手中,只是我们没有经意而已。我常常对自己说:“就算你是一只丑小鸭,也要做一只快乐的丑小鸭。”因为只有懂得珍惜自己的所有,我们才会过得幸福。 欲拥有一切所爱,永无幸福可言;爱我所有,幸福就在身边。 花一般的年龄,是旋转的霓虹灯,是青春的橄榄,更是多雨的时

文学艺术与人生观

文学艺术与我的人生观 进入大学,经常听到大家谈人生观,什么是正确的人生观,我的人生观又是怎样的?选了这门选修课,第一次知道原来人生观的树立与自身的文学修养是有关的。以前喜欢看小说,看名著,却仅仅把他们当作一个故事来读,认为只要了解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就够了,然后骄傲满满地说自己读过多少名著,自己知道多少剧情,却从来没想过一部作品的精华重在以小见大,主人公的人生贴近社会背景,从一个人的人生之经历来揭示整个社会。 现在终于懂得如何去读一本书了,首先要了解这本书作者,他的写作背景和写作意图,很喜欢听老师用自己的语言向我们表述一部部经典名著。像《呼啸山庄》,自己当时读的时候,一直认为男主人公报复心理太恐怖了,难道一份爱得不到就要毁了他吗?也许在我观念里,有些东西既然有缘无分,既然无法挽回,又何不放过别人,祝福别人,也放过自己呢?听了老师的分析,才明白,就像人们常说的那样,爱的反面就是恨,爱得越深,恨也就越深,一份沉甸甸的爱,一份守护多年的爱,哪有那么容易轻易放下?恨对方太懦弱,败给现实,恨自己没能力守护好这份爱,心中的不舍和濒临崩溃,让他做出一系列疯狂行为,谁能说主人公心中不苦呢?顿时,又有点同情主人公,也许每个人的人生观念不同,在主人公这里,爱情是他的一切,一个失去一切的人怎能期待他的理智。 雨果的《悲惨世界》可说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名著了,也许在当时那个社会观念中,主人公冉阿让是个进过监狱的人,坐过牢的人都是

坏人。当时读这本书时,却一直感慨那是个怎样的世道,一个人竟然用一生去赎罪,就只因偷一个面包,拿了小孩子一块钱,不管他为别人做了多少,人们都会在知道他的过去时毫无疑问地嫌弃他,毫不犹豫地抛弃他,这是一个多么可悲的人生,也许让人唯一欣慰的是他遇到了米里哀主教,让他曾有一丝温暖。清楚地记得,当时在看完这本书,合上书本时,很感动也很难过地对着《悲惨世界》说了句,“冉阿让,你是我见过最善良的人!”当再次回味这本书时,还是会很同情冉阿让,用自己的一生在弥补这个我们看起来微不足道的错误,在我的记忆里,一直有爸爸妈妈说过的“知错就改还是好孩子”;有孔子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有朱熹的“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经意回头间,才发现自己多么幸福,从小到大多少错误都被宽容,都被原谅。 说到我的人生观,其实之前并没意识到他的存在,虽然他一直确确实实存在,并指引我去完成每一件事。从小就很喜欢高尔基的一句话:幸福是做一个善良的人,为群众去谋幸福。一直把这句话当作自己的标准,也是这样说得太宽,太广。记得从小学初中写作文谈理想时总喜欢引用这句话,喜欢自信满满地跟好朋友说:我将来一定要当一名医生,帮病人远离病痛。现在在医学院里学习,觉得自己离梦想又进了一步,穿上白大褂瞬间,有一种神圣感,有一丝莫名的感动,好想让家里人都看看。虽然开学来一系列讲座谈论不一定医学生将来就从事医学工作,但心中还是很坚定我就为我的医生梦来的,也许很无知,说得太绝对了,但每次跟家人这么说时是心中却无比骄傲。记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doc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1、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不完满才是人生》 2、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赋得永久的梅》 3、那种极其困难的环境中,人生乐趣仍然是有的。在任何情况 下,人生也绝不会只有痛苦。这就是我悟出的禅机。——《留德十年》 4、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就是不一定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话一定是真话。——季羡林 5、好多年来,我曾有过一个“良好”的愿望我对每个人都好, 也希望每个人都对我好。只望有誉,不能有毁。最近我恍然大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季羡林

6、走运时,要想到倒霉,不要得意过了头;倒霉时,要想到走运,不必垂头丧气。心态始终保持平衡,情绪始终保持稳定,此亦长寿之道也。——季羡林 7、时光流逝,一转眼,我已经到了望九之年,活得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算。有人说,长寿是福,我看也不尽然。人活得太久,对众生的相,看得透透彻彻,反而鼓舞时少,叹息时多。——季羡林 8、我认为,能为国家、为人民、为他人着想而遏制自己的本性的,就是有道德的人;能够百分之六十为他人着想,百分之四十为自己着想,他就是一个及格的好人。——《季羡林谈人生》 9、我从不把自己估计过高,我甘愿当一个平凡的人,而一个平凡的人,如果美欧金光闪闪的博士头衔,则在抢夺饭碗的搏斗中必然是个失败者。——《留德十年》 10、人活一世,就像作一首诗,你的成功与失败都是那片片诗情,点点诗意。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季羡林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当教师如何加强自我修养3篇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当教师如何加强自我修养3 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人类文明的传承者转变为人力资源的开发者,由传统的“教书匠”转变为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专业工作者,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终身学习的实践者和指导者。520作文网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的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当教师如何加强自我修养,供大家参考选择。 结合自身实际谈谈当教师如何加强自我修养1 我们应该在教师队伍的培训、教育以及考核评比中积极应对,争取通过积极手段,让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得到较高的提升,因为,教师队伍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这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又与学生的学习效果息息相关,那么,如何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呢?以下是WTT为您整理的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养的相关内容。 教师如何提高自身素养 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学生在学校最基本的就是要保证学生的安全不出问题,利用班队会时间一定要做好安全教育,班级内选出两名安全监督员,发生安全问题,一定要及时通知老师,教师下课如果有时间,一定要亲自看管学生,保证学生不出安全问题。

不变相体罚学生。学生需要教师耐心教育,语言暴力也是体罚的一方面,对于学生不可冷嘲热讽,挖苦嘲笑,要说服教育,说服教育不起作用的,要主动和家长取得联系,和家长合力共同教育孩子,保证孩子的健康成长。 和家长多交流。教师和家长都是教育孩子的主体,教师和家长相互配合才能共同教育号孩子,教师要尊重家长,家长把孩子交到老师手上就是对教师的信任,在通信设备十分发达的当下,利用好各种交流工具,交流孩子在校的各种情况,以及出现的各种问题。 增强育人的专业本领。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加强教师基本功的训练,例如朗读,板书的基本功必须不断提高,促进平时的训练,提高备课的实效,上好高效课堂,争取让学生当堂掌握。 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建议 帮助教师实现角色转换。面对教师角色提出的新挑战,美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技能。在此,我们结合他们的做法以及我国的实际情况,从社会的角度来谈谈我们可以采取的几点措施:转变教师的观念和态度。 转变观念就是要转变和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知识观、人才观。要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技术意识,使他们对教育技术的发展而引起的教育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

谈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

谈人生修养之最高境界 发布于2012-10-08 10:17 作者:萧天石 学道首在学为人,学为好人,学为君子贤人。尽人所以为人之道,使不与禽兽同生死,不与草木同朽腐,此即为学道之起步,进而方可学仙学佛学圣人,修仙修佛修圣人。三者其名虽异而其旨则同,其文虽异而其道则同。本天道以立人道,尽人道以合天道,此为三家人生修养之二大纲宗。人牟于人,天人合一,便超凡入圣矣。世未有做人做不好,而能成仙成佛成圣人者,此为道佛门中子弟第一金石药言。儒家谓:「性焉安焉之谓圣,复焉执焉之谓贤,发微不可见,充周不可穷之谓神。」又谓:「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谓神。」仙者,山人也,以学究天人,德参造化,而能不用世为务。是即神仙之修养标准,务必有圣而不可知,充周不可穷之学问与品格,再能超世独立、守道藏用、以自隐为务、归真反朴、同乎天地方可。余常谓:学做神仙,须先学做圣人,到了圣贤境地,再修神仙事。否则名神仙亦非神仙矣! 儒家做人重修养,以居敬存诚,履仁蹈义,克己复礼,守中致和为条目;以正心尽性为总纲;以修齐治平,经世济物为大用;而以配天地,赞化育,顺生死,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主在世间中,于事功内,以成就一个我,完成一个人,期能超凡入圣为主旨。 佛家做人重修持。以解脱尘缚,破迷开悟,转识成智,舍执成觉为条目;以明心见性为总纲;以修净修戒,修定修慧,无念无生,无相无法为大用;而以涅槃究竟,顿悟圆通,彻见本来面目,以了生死为最高境界。主出世间,绝尘物,以成就一个我,完成一个人,期能了性成佛为主旨。 道家做人重修炼。以虚无恬澹,守道明德,清静无为,柔弱无争,因应自然为条目;以炼心炼性为总纲;惟揉合阴阳,性命双修,返朴还淳,竊天地机缄,夺阴阳造化为大用;而以出神入化,还虚合道,羽化登真,超生死,超天地而驾神明,块然与宇宙精神独往来为最高境界。主超世间,合太虚一体,以成就一个我,完成一个人;最后并粉碎虚空,虚亦不立,期能了道入真为主旨。 综赅三家旨要,无论其所标举者,为圣人境界,佛陀境界,真人境界(神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人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都会有自己独一无二的人生。 可,究竟人生是什么? 季老在这本书中用数十篇千字随笔解读了他的人生观。这一篇篇随笔语言通俗易懂,但都包含着人生的哲理。让人读后产生共鸣和钦佩之感。读完之后让思想得到洗理与升华。 人生的真谛是什么?这是哲学永恒的话题。季先生强调,对人生问题的思考不是那些坐在神圣殿堂里的哲学家们的专利,“吾辈凡人”也要扪心自问:你为什么活着?人无法选择生与死,但人不能总处在被动和糊涂之中,我们应有所作为。他对人生意义与价值的一句评价:“如果人生真有意义与价值的话,其意义与价值就在于对人类发展的承上启下,承前启后的责任感”。“有所作为”“承担责任”这类词如果从一个普通人口里蹦出,似乎是喊口号,但联系季老的学识与人品,又不由得暗自认同。 许多工作其实并不需要多么高深的理论和尖端的技术,需要的是一以贯之的认真态度和发自本心的责任感,如此一来才会在日积月累的经验扶持之下,能力节节攀升。工作如此,生活亦如此,对天下事,凡涉及必负责,如此一来,什么事不是都变得美好起来了?就像我们教育学生,事无巨细,如果都秉着责任心,对学生负责,那教育的人生就是有作为的。 季老说幸福是一种心态,不满足是人生常态,麻烦是人生的一部分。这一切,起决定性作用的都是一种心态,改变心境也就是寻求内心的和谐。对此,季老的态度是: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通过积极有为的人生,促进不利条件向有利条件,不满意态向满意状态转变。 对于人生,他还提出:“不完美才是人生”。这是另一个意义上对人生的诠释。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人生路上,或多或少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坎坷与挫

中医理论的三个核心

中医理论的三个核心 中医理论的核心包括三个方面:整体观念、辨证论治、天人合一。如果不明“阴阳”的真实意义,这三个方面也就都无从论起了。 现在的中医教材对这个核心和“阴阳”的解释全都牵强附会。如:上为“阳”,下为“阴”;表为“阳”,里为“阴”;把器质说成是“阴”,把功能说成是“阳”。像这样用所谓“朴素的唯物主义”理论来解释,那么,“阴阳”在临床辨证论治方面就失去了真正的意义和作用。而且,在教材中对于“真阴真阳”的概念绝少论及,所以,“真阴真阳”与“阴邪阳邪”的概念就极易混淆,在大学里讲解“阴阳”的章节和课时极少,早已完全失去了中医原有的精髓,都只是在皮肉上做文章。国康源中药油与隐形针灸就是以这三个中心为理论基础! 整体观念——在中医理论的核心中排在第一位,因为“阴阳”乃是一气,人的全身没有一处没有“阴阳”,除非人死了,“阴阳”是一时也不会分开的。这一点,前文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如果说把五脏六腑以及它们的关系看成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这是依照经脉和解剖的理论所进行的解释,这样的解释也是正确的,但却是排在“阴阳”理论之下,已经属于次一等的解释了,如果依照这个次一等的理论去学习,即使学出来也不会是高手。如果把脏腑的功能按照西医的理论进行解释,即使条目是中医的,也不能称之为纯粹中医的“整体观念”了。而且,如果连“阴阳”都没有搞懂,谈论“邪正”又有什么意义呢。 辨证论治——是在领悟了“整体观念”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灵活运用。现代中医将辨证论治作为中医理论的核心,这种看法是不妥当的,这是在脏腑关系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结论,而没有上升到“阴阳”的高度来看问题,这是不懂“阴阳”所造成的。其实道理很简单,辨证论治的“证”指的就是“阴阳”得证候,而不是指症状。在纲目的分类方式中,“证”属于纲,“症”属于目。比如:阴盛阳虚属于证,而无神、声低、少气、畏寒等属于症。所谓“辨证论治”就是“纲举目张”的道理。如果不懂“阴阳”,那么,“辨证论治”岂不就成了“辨症论治”了吗?现代中医基本上都属于后者,拘泥于成方而不知变通,用某方治好了某病,于是就一门深入,成了擅长治某病的专家,却不会治疗其它的疾病,这与擅长分科的西医没有什么差别。而真正的中医是不分科的,没听说华佗、张仲景、孙思邈、陈修园等著名医学家是哪一科的专家。所以,只知辨症而不知辨证,这就是现在医(学)院中“明医没几个,专家任扒拉”的原因。这就是为何先用隐形针灸调理脏腑,用中药油归经的原因。 天人合一——是中医思辨和修养的最高境界。现代中医药大学的《中医基础理论》教材已经基本将其删除了,只剩下前两个作为理论核心,这是一个非常可悲的事情。孔子在《大学》中说:“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意思是:要想达到智慧的顶点就必须懂得如何将世界万物分门别类到顶点。如果将世界万物分门别类到了顶点,就可以达到智慧的顶点。所谓“格物”,是通过努力学习知识,竭力探究自己的本性,才能够将自然的道理与人身的道理结合并统一。进一步说,就是不被纷乱障眼的事物和欲望所蒙蔽,能够透过现象看到事物无形的本质。比如:通过对自然界中四季的寒热变化的观察和分析进而领悟到人身“阴阳”的变化,并将这个道理运用到自身道德的修养和身体的修炼上,最后体悟到自身的“阴阳”与天地的“阴阳”交感互动,这才是真正体会到“阴阳”。如果懂得了“阴阳”的变化规律,辨证论治就易如反掌。 在《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慎独--人生的最高境界

慎独是一种情操; 慎独是一种修养; 慎独是一种自律; 慎独是一种坦荡。 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慎独在古往今来的名人志士的心目中都占有特别明显地位,而它在当今已成为一个专用名词,人们都喜用慎独作为座右铭,其内涵已广为人知,但其内容却与人们以往的理解大相径庭,所以人们往往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诠释和说明。 慎独其实是儒家的重要思想,也是儒家自我修养的重要手段。在古代的典籍中,人们一般把慎独理解为“在独处无人注意时,自己的行为也要谨慎不苟”(《辞海》),或“在独处时能谨慎不苟”(《辞源》)。 其实,慎独,关键是一个“独”字。“独”,有三种不同的理解:一是郑玄的“闲居”之说;二是朱熹“人所不知而已所独之地”;三是《五行》传文“独立性(个性)”,即“舍体”,内心的意志、意念。笔者倾向于第三种。 慎独应该是一种人生境界。慎独是一种修养,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也是一种自我的挑战与监督。柳下惠坐怀不乱,曾参守节辞,萧何慎独成大事。东汉杨震的“四知”箴言,“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慎独拒礼;三国时刘备的“勿以恶小而为主,勿以善小而不为”。范仲淹食粥心安,宋人袁采“处世当无愧于心”,李幼廉不为美色金钱所动。元代许衡不食无主之梨,“梨虽无主,我心有主”;清代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叶存仁“不畏人知畏己知”,曾国藩的“日课四条”:慎独、主敬、求仁、习劳,其所谓慎独则心泰,主敬则身强。以上种种, - 1 -

谈人生与我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303553699.html, 谈人生与我 作者:朱光潜 来源:《家庭医学·下半月》2013年第05期 朱光潜(1897-1986),安徽桐城人,笔名孟实、盟石,中国现代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旅欧期间写给国内青年朋友的十二封信,信中所说多为青年们所关心和应该关心的事项,如读书、修身、作文、社会运动、爱恋、哲理,凡此种种。自朱光潜先生笔下汩汩流淌的,是如长者劝导似的语重心长,如老友交谈般的诚恳真挚,读来亲切自然,受益颇多。 朋友: 我写了许多信,还没有郑重其事地谈到人生问题,这是一则因为这个问题实在谈滥了,一则也因为我看这个问题并不如一般人看得那样重要。在这最后一封信里我所以提出这个滥题来讨论者,并不是要说出什么一番大道理,不过把我自己平时几种对于人生的态度随便拿来做一次谈料。 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 站在前台时,我把我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不但和旁人一样,并且和鸟兽虫鱼诸物也都一样。人类比其他物类痛苦,就因为人类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类重要。人类中有一部分人比其余的人苦痛,就因为这一部分人把自己比其余的人看得重要。比方穿衣吃饭是多么简单的事,然而在这个世界里居然成为一个极重要的问题,就因为有一部分人要亏人自肥。再比方生死,这又是多么简单的事,无量数人和无量数物都已生过来死过去了。一个小虫让车轮压死了,或者一朵鲜花让狂风吹落了,在虫和花自己都决不值得计较或留恋,而在人类则生老病死以后偏要加上一个苦字。这无非是因为人们希望造物主待他们自己应该比草木虫鱼特别优厚。 因为如此着想,我把自己看作草木虫鱼的侪辈,草木虫鱼在和风甘露中是那样活着,在炎暑寒冬中也还是那样活着。像庄子所说,它们“诱然皆生,而不知其所以生;同焉皆得,而不知其所以得”。它们时而戾天跃渊,欣欣向荣,时而含葩敛翅,晏然蛰处,都顺着自然所赋予的那一副本性。它们决不计较生活应该是如何,决不追究生活是为着什么,也决不埋怨上天待它们特薄,把它们供人类宰割凌虐。在它们说,生活自身就是方法,生活自身也就是目的。 从草木虫鱼的生活,我觉得一个经验。我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方法,不在生活以外别求生活目的。世间少我一个,多我一个,或者我时而幸运,时而受灾祸侵逼,我以为这都无伤天地之和。你如果问我,人们应该如何生活才好呢?我说,就顺着自然所给的本性生活着,像草木虫鱼一样。你如果问我,人们生活在这幻变无常的世相中究竟为着什么?我说,生活就是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