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盖板涵设计说明(9.1)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设计说明(9.1)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设计说明(9.1)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设计说明

1、设计标准

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2、设计洪水频率:1/100

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4、最大冰冻线:本项目区最大冰冻线为1.2m

5、净跨径:、、、

6、斜度:0°~45°

7、填土高度:0.5m~15.0m

2、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03)

3、主要材料

混凝土及浆砌片石

①钢筋混凝土盖板及帽石采用C30混凝土。

②当涵顶填土高度<7.5米时,涵台及基础均采用C25混凝土;翼墙及翼墙基础均采用C15混凝土。

③当涵顶填土高度≥7.5米时,涵台采用C30混凝土;基础均采用C25混凝土,翼墙及翼墙基础均采用C15混凝土。

④涵底铺砌、截水墙及其他洞口工程均采用浆砌片石。

凡直径<12mm者采用R235级钢筋(A3),凡直径≥12mm者用HRB335级钢筋。

4、构造及设计要点

(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按简支板计算内力,不考虑涵台传来的水平力。

(2)计算涵洞上车辆荷载引起的竖向力时,车轮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作30度角分布,当几个车轮的扩散线重叠时,以最外边扩散线为准。

(3)在具体涵台计算时,分离式基础盖板涵假定盖板和涵底铺砌为支撑,涵台作为上下简支的竖梁,承受台后水平压力;整体式基础盖板涵,按上端简支、下端台身与基础固接的竖梁模式计算。其中活载引起的台后土压力按换算土柱高计算。

(4)高填土涵洞整体式基础,按承受地基反力作用的简支板计算。

(5)为了满足防冻要求,涵洞基础厚度若小于米时,施工中除基岩,砾石,粗砂地基以外,均应当在洞口及洞身基础底面设置0.5米的砂砾垫层或碎石垫层。当涵洞基底应力仍不满足承载力设计要求时,对于分离式基础可以根据本通用图通过调整基础襟边来减小基底承载力设计要求,如仍未达到要求,则应继续增设砂砾垫层或碎石垫层,也可设置粗砂垫层,保证换填后基础应力满足设计要求,垫层总厚度不宜超过3米,若超过3米,应考虑采用特殊地基处理方案,详见特殊地基处理方案图。

5、施工要点

(1)施工放样时,应复测涵洞轴线及进出口高程,如复测成果与设计图有较大出入,应通报设计代表或监理工程师及时进行调整。

(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按99厘米和74厘米两种宽度进行预制拼装,如果预制场地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与设计代表及施工监理协商改为就地现浇,现浇需注意在沉降缝处断开即可。如块件需要零数的增宽,可按需要的宽度进行预制或现浇,板内钢筋按99厘米宽的配筋进行折算。当为斜交涵洞时,洞口两端盖板按实际设计为梯形板,可预制拼装或就地现浇。

(3)预制板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后,才能脱底模、移运和堆放,堆放时应在块件端部两点搁置,不得把上下面倒置。

(4)本通用图按照预制盖板的方法进行设计,设计吊装采用吊环进行吊装,吊环采用盖板涵主筋进行制作,图中未给出吊环数量,如施工中采用现浇盖板的方法进行施工,可不必设置吊环;如采用预制吊装的方法进行施工,可根据实际发生数量进行计量。。

(5)盖板搭接,安装完毕后,应采用C30小石子混凝土填充台背与盖板间的

100/134

1

间隙,当其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可进行台后填土。

(6)在整体式基础涵洞的涵台筑砌前,应在基础与涵台的接触面处将基础顶面进行正规拉毛处理,冲洗干净,以利基础与涵台间牢固结合。

(7)台背回填之前,首先对涵台进行防水处理,然后在台后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选用透水性能良好的砂质土或砂砾石土等对分层夯实。压实度应符合路基压实度的要求。

(8)分离式基础涵洞的涵底铺砌采用40厘米双层浆砌片石,片石缝隙间应填满砂浆,防止冲刷,使铺砌层起到支撑梁作用,当涵洞兼有过人功能时,分离式基础盖板涵涵底铺砌应改为C15混凝土,用以防止磨耗。

(9)除设置在岩石地基上的涵洞外,涵台与基础应每隔4~6米设一道沉降缝,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缝宽2厘米,且于板跨径方向平行,用沥青麻絮或其它具有弹性且不透水的材料填塞,且沉降缝临孔面采用M10水泥砂浆勾缝深2cm。

(10)凡地基土质发生变化,基础埋置深度不一或基础地基的压力发生较大变化,以及基础填挖交界处,均应设沉降缝。

(11)洞口与洞身应分开砌筑,缝内用沥青麻絮或其它具有弹性且不透水的材料填塞,且缝内临孔面采用M10水泥砂浆勾缝深2cm。

(12)施工中应注意通讯电缆等的位置。

(13)其它未尽事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发的《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执行。

2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工艺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工艺 (1)盖板涵施工要点 1、预制盖板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得70%以上时才能进行脱模。移动与堆放。预制盖板堆放时应在板块端部采用两点搁支,不得将顶底面倒置。 2、盖板安装后,必须清扫冲洗,充分湿润后再在板与台背间、板与板之间得缝内用小石子填塞顶紧并填塞砂浆。进行涵身外层防水层施工后才可进行下一步施工工序。 3、施工涵洞外层防水层时,涵洞外层防水措施可在涵洞与填土接触部分均涂热沥青两道,每道厚约1、5mm。涂后不再另抹砂浆。 4、需要设置支撑梁时,涵台支撑梁得施工应与涵台基础同时进行,石砌支撑梁必须与涵台基础砌石丁顺相间、相互咬码。 5、涵台台身得沉降缝一般沿涵长方向每隔4-6m设置一道,沉降缝必须贯穿整个涵台断面(包括基础),沉降缝得设置应与板方向平行。 6、凡就是采用填石抬高地基上设置得涵洞,都应设置沉降缝。 7、设置于岩石地基上得涵洞可不设沉降缝。 8、沉降缝得防水措施在基础顶面以下,填嵌涂沥青木板或沥青砂,也可以用粘土填入捣实,并在流水面边缘以1:3水泥砂浆填塞, 深度约为15cm。在基础顶面以上,接缝外侧以热沥青浸制麻筋填塞、深度约5cm,内侧以水泥砂浆填塞,深度约为15cm中间空隙填以粘土。 9、凡在地基土质变化较大、基础埋置深度不一或地基容许承载力

发生较大变化以及路基填挖交界处均应设置沉降缝。 10、为防止河床过度冲刷,可采用铺砌对河床进行处理,对倾斜较大得岩石河床,基础与铺砌可做成阶梯形。洞底与洞口铺砌必须不意平整,砂砾垫层必须均匀、密实。 门、位于冻涨土地区得涵洞,两端自洞口向涵身2m范围内得基底应置于冻土线以下。 12、冬季进行混凝土或砌体施工时,应按照《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得相应要求注意防冻。 13、涵台台后得填土应在盖板安装完毕后进行,并应严格按水平分层填筑碾压、对涵台较高,不易达到碾压效果得涵洞,可采用在该范围內填筑碎石或砂性材料,并注意两边对称进行。 14、施工中当涵洞填土高度不足0、5m厚时,严禁采用振动式碾压设备对涵顶上与涵洞范围內得填土进行碾压。 (2)施工准备 盖板涵施工所需水泥、钢筋、砂、碎石、片石、块石等施工材料根据设计与有关施工规范要求选定并提前购买,所有原材料按设计与有关规范取样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得原材料根据工程进展需要, 运往施工现场。 (3)基础开挖及清理 采用1、2m3得反铲开挖,15T自卸车运输。将基坑控制桩延长于基坑外2m加以固定,并适当做好截排水沟。基坑应开挖至设计标高+20cm处时,停止开挖,由人工挂线开挖至设计标高,以免机械扰动基底原状土。开挖过程中石方开挖采用爆破法开挖,基坑开挖到标高后立即进行地基承载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技术方案_secret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施工技术方案 K32+257盖板通道孔径为1-6米,正交;K31+775盖板通道孔径为1-6米,预制安装钢筋混凝土空心板,两个通道均采用台身基础分离的结构型式。具体的施工技术方案如下: 一、涵洞基坑开挖及地基碎石垫层处理 首先由工人或机械平整场地,再由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图纸放样出涵洞地基碎石垫层位置,然后由人工配合挖掘机进行基坑开挖,涵洞基坑开挖到设计标高后,人工将基坑底加以整平,并对基坑底进行夯实。地基承载力不得低于设计值。基坑尺寸报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碎石垫层施工,碎石垫层用压路机进行碾实,边角地带用小型振动机械夯实, 底纵坡。 二、涵洞台身基础施工 测量人员在垫层顶面仔细、精确地放样出涵洞的纵、横轴线,而后再用白灰撒出涵洞基础边缘线,并用木桩在其四周固定,在施工期间严防施工人员撞动木桩。 在浇筑台身基础之前,首先根据涵洞长度、盖板宽度确定沉降缝位置,以确保盖板安装时的板缝与沉降缝保持一致。沉降缝图纸设计为一道,故分两段安装基础模板,分段位置在沉降缝处,基础模板采用建筑钢模板,在现场由人工拉线拼装,模板内面涂刷脱模剂;对模板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基础混凝土。基础混凝土为25#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合,

由混凝土合运输车运往施工现场进行浇筑,基础分为两层厚度均为60cm,每层分2层施工,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器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半径的1.5倍;与侧模保持50~100mm的距离;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每一处振动完毕后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对每一振动部位,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第一层混凝土振捣密实后再进行第二层混凝土施工。浇筑混凝土时,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 三、台身施工 在基础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支设台身模板,清除模板内的杂物、积水等,填塞模板缝隙,模板内面涂刷脱模剂,对模板进行检查并做好记录,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筑。在浇筑前,对基础混凝土表面进行凿毛,并用10#砂浆浸湿。 混凝土在拌合站集中拌合,由混凝土拌合运输车运往施工现场进行浇筑。浇筑采用分层施工法,每次浇筑的厚度控制在30cm 左右,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振捣器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半径的 1.5倍;与侧模保持50~100mm的距离;插入下层混凝土50~100mm;避免振动棒碰撞模板;每一处振动完毕后边振动边徐徐提出振动棒;对每一振动部位,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混凝土浇筑连续进行。浇筑混凝土时,填写混凝土施工记录。浇筑完毕,终凝后草苫或麻袋覆盖洒水养生。

盖板涵说明

滨江路环线A段景观工程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设计说明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设计说明 一.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3.《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J D61-2005。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 D65-04-2007。 6.《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二.设计要点 1. 技术指标 ①设计荷载:人群荷载:m2; ②净跨:米。 ③净高:、、米。 ④暗涵填土厚度:净跨米为~15米。 ⑤设计参数:土壤内摩擦角Ψ=35°。 2.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盖板按两端简支板计算内力,不考虑涵台的水平压力。 3. 计算暗涵盖板内力时,涵洞顶上活载引起的竖向土压力,按车轮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作30°角分布计算。明涵盖板则按45°角分布计算。 4. 涵台的计算按四铰框架模式进行,涵台按上、下端简支的竖梁计算。 5. 预制盖板按99厘米宽度计算及设计。 6. 为了配合路面横坡,设计明涵时应调节涵台身的高度,使台帽顶面做成与路面相一致的横坡。位于曲线段上的明涵,当需设置超高时,可用调节台帽或台身高度及台帽面坡的方法与超高横坡相适应。 7. 本图按路基边坡1:,1:设计。洞口建筑采用八字翼墙及一字墙锥坡形式; 三.建筑材料 1.洞身建筑:台身及分离式基础采用C20混凝土,整体式基础采用C20及C25混凝土,台帽采用C30混凝土,盖板采用C30混凝土,涵底铺砌采用号浆砌片石。盖板明涵顶及搭板范围内采用C40防水砼浇筑。 2.洞口建筑:除帽石用C25混凝土、勾缝采用M10砂浆,八字翼墙墙身C20砼、基础采用C20片石砼外,其余用浆砌片石。 四. 施工要求: 1. 必须在预制盖板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方能脱模、吊运及堆放。预制盖板堆放时应在板块端部采用两点搁支,不得将顶底面倒置。 2. 明涵盖板顶面应进行拉毛处理,以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3. 盖板安装前,板端与台帽之间留6厘米空隙,待盖板安装好后现浇C20小石子砼填塞封头,使板端与台墙顶紧。当盖板与台帽间的C20小石子砼封头、涵底铺砌砂浆及涵台台身强度均达到设计值75% 以上时,方能于台后进行填土。台后填土顺路线方向长度,应自台身起,顶面不小于涵台高度加2米,底面不小于2米。要求采用透水性良好的材料作填料,其内摩擦角不小于35°,分层夯实,密实度应达到96 %。本图未附台后排水构造,施工时按常规方法处理。 4. 涵洞洞身两侧填土应对称均衡分层夯实,其每侧长度不应小于洞身两侧填土高度的一倍,压实度不小于96%。 5. 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设计值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除了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基底压应力相差不大时,可采用加宽基础或做整体式基础外,可采用夯实法、砂(土)桩挤密法、砂垫层法(换土)、旋喷法等方法进行加固处理。 6. 砌筑用片石的石材强度等级不小于MU30。 7. 除岩石地基上的涵洞不设沉降缝外,洞身和基础应根据地基的土质情况每隔4~6米设沉降缝一道,翼墙与台墙设沉降缝隔开。沉降缝应贯穿整个断面(包括基础),缝宽 1~2厘米,缝内用沥青麻絮填塞。

盖板涵设计规范

盖板涵设计规范

盖板涵设计规范 篇一:钢筋混凝土盖板涵设计规范 设计说明 一、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 1、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 001-97 2、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J 021-89 3、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 022-85 4、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地基及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 5、交通部部颁标准《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 二、技术指标 1、净跨径:1.5、2.0、2.50、3.00、4.00米 2、斜度:0o、10o、20o、30o、40o(涵洞轴线与路线法线之夹角) 3、荷载等级:汽车——20级,挂车——100;汽车——超20级,挂车——120 4、涵洞净跨径、净空及地基土的容许承载力: 三、主要材料 四、设计要点 1、盖板采用简支板计算图式进行设计。按承载能力极限

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 进行计算和验算。 2、盖板的计算高度按d1计,为提高盖板强度在盖板跨中加厚为d2。预制盖板宽度为 99cm。 3、盖板底层设受力主筋,顶层设架立钢筋,各种钢筋沿板长和板宽方向均匀布置。 4、当涵洞为斜交时,涵身部分中板以正交预制板铺设,二端洞口部分以梯形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构成,梯形板支撑端短边长度99Ld50(cm),钢筋构造见相应图纸。 5、路面车辆活荷载对涵顶的压力按30 o 角进行分布;填土内摩擦角为35 o,土容重 18KN/m。 6、涵台的计算按四铰框架模式进行。 7、当涵洞跨径L<2.0M时,支撑梁可采用块石砌筑。L=2.0M时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浇 筑。 8、当涵洞过水流量按无压力式涵洞设计。确定涵底坡度时,一般应小于本图册水力计 算表中设定流速下的最大坡度imax,同时应大于表中的临界坡度Ik。当设计涵底坡度小于临界坡度时,泄水能力应予折减。 9、图册中涵洞洞口形式均采用八字墙式,如采用其它形

钢筋混凝土盖板边沟施方案

钢筋混凝土盖板边 沟施方案 1

XX公路改造工程 K2402+432.4~K2402+495段钢筋混凝土盖板边沟 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本工程路基、路面等各专业施工图设计文件。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 )。 3、XX公路改造工程合同文件。 4、本合同段总体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5、国家颁部的有关施工、设计规范、规程和标准及XX地方政府及业主颁布的有关法规性文件(实际施工过程中,各规范、标准以最新版本为准)。 二、适用范围 该施工方案仅适用于K2402+432.4~K2402+495段钢筋混凝土盖板边沟施工。 三、工程概况 K2402+432.4~K2402+495此段长62.6m,原有边沟为浆砌片石水沟,其中有15米位于煤场出口,由于重型车辆进出,造成原有安装在水沟里面的圆管涵压坏,水沟堵塞,加上当地农户为了方便种些小菜,用土填塞了水沟,因此整段水沟不能排水,大量的边沟水直接冲刷到里面,导致原沥青混凝土路面长期浸泡在水中,路面破坏严重。 该段设计为拆除煤场及农户门口浆砌水沟,改为砼盖板水沟,并恢复砼路面,农田处的水沟清除填方后对已坏沟底用砼进行铺底。

该段基层工作计划于11月1日开工,12月1日完工,工期30天。 四、施工准备 1、劳动力投入计划 为确保业主要求的工期,合理制定施工进度计划,工期紧张的各个施工阶段中,严格进行施工管理,不折不扣的完成施工计划要求,项目经理部由管理、技术人、司机、普工等人员计20人。 根据本工程总体部署及工程进度安排,本工程所投入的施工技术力量及劳动力高峰期为15人,劳动力投入计划表见下表: 劳动力投入计划表 2、主要施工设备 根据业主对工期、质量的要求,结合工程的结构特点,将调集满足施工要求的各种机械设备,以保证施工任务的完成。 详见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 机械设备一览表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盖板计算

当前位置:首页>首页->新闻动态->论文杂谈

(m)×单位宽度(m) 可变作用:由车辆荷载引起的垂直压力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4.3.4的规定: 计算涵洞顶上车辆荷载引起的竖向土压力时,车轮按其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做30°角分布。当几个车轮的压力扩散线相重叠时,扩散面积以最外面的扩散线为准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4.3.1关于车辆荷载的规定: 车辆荷载顺板跨长:La=13+2×填土高×tan30(m) 车辆荷载垂直板跨长:Lb=5.5+2×填土高×tan30(m) 车轮重: P=1100kN 车轮重压强: p=P÷(La×Lb)kN/㎡ 二、内力计算及荷载组合 1)由永久作用引起的内力:跨中弯矩 M1=(土的重力+盖板自重)×L2/8 ( KNm) 边墙内侧边缘处剪力 V1=(土的重力+盖板自重)×净跨径/2(KN) 2) 由车辆荷载引起的内力:跨中弯矩 M2=车轮压强×

L2/8 ( KNm) 边墙内侧边缘处剪力 V2=车轮压强×净跨径/2 (KN) 3)作用效应组合 根据《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中 4.1.6关于作用效应组合的规定: 跨中弯矩:γ0M d=0.9(1.2M1+1.4M2)( KNm) 边墙内侧边缘处剪力:γ0V d=0.9(1.2V1+1.4V2) (KN) 三、持久状况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截面有效高度h0=板厚-(最小保护层厚度+主筋外径/2) 1)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x=(主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主筋截面面积)÷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矩形截面宽度) 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中5.2.1关于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b的规定: HRB335钢筋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ξ b=0.56 截面受压区高度应符合x≤ξb〃h0 2)最小配筋率:根据《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中9.1.12关于受弯构件最小配筋百分率的规定:

钢筋混凝土盖板设计说明

设 计 说 明 一、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4、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5、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6、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二、技术指标 1、涵洞主要尺寸如下表: 长度单位:m 2、车辆荷载:公路-Ⅱ级。 三、主要材料 四、设计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 1、涵顶填土对涵洞的竖向压力按公式0G h BL γ=∑,车辆荷载以车轮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30o 角度分布,填土 容重γ=21kN/m 3 。 2、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1)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板块间无横向联系,均按单块板受力计算,并按不同填土高度计算盖板尺寸和配筋。 (2) 涵台利用盖板及涵底铺砌作为上、下端的支撑,构成四铰框架体系。涵台作为上端、下端铰结杆体承 受台背水平土压力的竖梁进行计算。 (3) 台帽或涵台顶面与盖板相接处应铺设厚度不小于1cm 的油毛毡垫层。 (4) 为了对涵洞下端起支撑作用,涵底必须铺砌。 (5)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的涵台基础尺寸,本图针对特定的低限地基应力设计。当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应进行换填或另行计算涵台基础尺寸。 (6) 预制盖板时必须在基底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才允许脱底模。混凝土强度必须达到设计强度85% 后才能堆放和运输,并要求在盖板端部用两点搁支,且不得使其上、下面倒置。 (7) 台背填土必须在安装盖板后且砂浆或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85%以后方可进行,并应在两个台背后同时 分层对称夯填。台背填土应选择透水性良好的砂砾石或砂质土壤,保证内摩擦角不小于35o。 (8) 盖板安装后,必须清扫冲洗、充分湿润后再在板与台背间,板与板间的缝内用小石子填塞顶紧并灌入 砂浆。进行涵身外层防水层施工后才可以进行后续路基施工。 3、洞身在顺水方向应根据地形、地基土壤情况,每隔4~6m 设置一道沉降缝,沉降缝贯穿整个洞身断面。洞口 与洞身也设沉降缝分离砌筑。沉降缝缝宽1~2cm ,缝内填沥青麻絮。 4、施工过程中,当涵顶覆土厚度小于0.5米时,涵顶及涵两侧填土在两倍孔径范围内必须采用人工方法分层夯实,严禁车辆在裸板上行驶;当涵顶覆土厚度在~1.0米时,涵顶可通过符合标准荷载重的施工车辆,且 压路机必须采用静压。

板涵、盖板涵设计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

板涵、盖板涵设计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一) 一、类型 1、分离式基础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一般适用于涵顶填土厚度0.5m~4.5m。 2、整体式基础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一般适用于涵顶填土厚度2.5m~7.5m。 二、上部构造设计要点 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按简支板计算内力,不考虑涵台传来的水平力。 2、盖板涵设计为变厚度板,根据内力计算分别确定跨中与板端的厚度 3、计算涵洞上车辆荷载引起的竖向土压力时,车轮按其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按30°扩散,当几个车轮的扩散线相重叠时扩散面积以最外边扩散线为准。 4、盖板上小填土为0.5m。 5、预制盖板按99cm和74cm两种宽度绘制,若需要变更盖板宽度时,可参照本图的陪筋根数,按实际板宽进行折算。 6、当斜交涵洞时,洞口两端盖板设计为梯形盖板,可预制安装亦可现场浇筑。 二、下部构造设计要点 1、计算涵台内力时,将分离式基础盖板涵结构型式简化成盖板与涵底铺砌为横向支撑,涵台为上下端简支的竖梁,承受台后的水平压力;对整体式基础盖板涵涵洞,按一端简支,一端固定的竖梁计算。 2、台后荷载换算成土柱高度,计算台后土压力。 3、涵洞之基底应力超出本图拟定的土的基底应力容许值范围后,不能直接使用。此时要求提高土基承载能力,在基底设置砂砾石或碎石垫层或基层材料,提高基底土承载能力。 4、部分涵顶填土厚度较小的涵洞,在荷载作用下台身产生较大的偏心距,设计适当加大了按弯曲抗拉强度验算条件计算的台身宽度。 板涵、盖板涵设计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二) 1、涵顶填土对涵洞的竖向压力按土柱重力计算,车辆荷载以车轮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按30o 角度分布。 2、钢筋混凝土板(明)涵,跨径1.5m者,板块间无横向联系,按单块受力计算;跨径2、 3、4 m者,板块间设企口缝,用企口榫槽混凝土连接,车辆荷载横向分布按铰接板计算。截面按叠合板设计,考虑4 cm厚的涵面混凝土铺装层参与预制板共同作用。因此要求涵面铺装层与预制板紧密结合。 3、钢筋混凝土盖板(暗)涵板块间无横向联系,按单块板受力计算,且按不同填土高度计算盖板厚度和配筋。 4、涵台利用盖板及涵底铺砌(或支撑梁)作为上、下端的支撑,构成框架体系,涵台作为上、下端简支承受台背水平土压力的竖梁进行计算。 5、为使涵台与盖板连接起到支撑作用,涵台顶面作成椅背与盖板顶面齐平抵紧。也可采用栓钉连接的方式,此时台帽应预埋与盖板锚栓孔位置相对应的锚栓钢筋。 6、对于钢筋混凝土板涵,在台帽上设置三角垫层,以使涵面形成1.5%的横坡。 7、台帽或涵台顶面,应铺设厚度不小于1cm的油毛毡垫层。 8、为了对涵洞下端起支撑作用,涵底必须铺砌。不作铺砌时,也必须每隔2~3m砌筑一条30×40cm的浆砌块石或混凝土支撑梁。 9、钢筋混凝土板涵的地基承载力不得低于0.2MPa。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涵台尺寸,大多数情况下是受地基承载力控制。当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应进行换土或另行计算尺寸。 10、盖板预制时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后才允许脱底模、堆放和运输。堆放和运输时,必须在盖板端部用两点搁支,并不得使上、下面倒置。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实操分享)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的施工 1.1 放样定位:在图纸复核及水系调查后,施工前应先测量确定该涵洞、通道桩位,并详细测量纵、横(进口、出口、涵中三处)断面,确定流水面坡比,编拟实施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方能开挖施工。 1.2 基坑开挖:基坑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和人工辅助开挖相结合。挖基之前应先作好排水处理,对有水流的涵洞在线外挖沟排水或用水泵抽水疏干。开挖过程中要尽量做到中间高四周低,以便排水。挖到设计基底高程时进行基底检验,检验合格后进行垫层和基座施工根据设计情况进行垫层和基座施工。砂砾垫层应为压实的连续材料层,其压实度在95%以上,按重型击实法试验测定,砂砾垫层应分层摊铺压实,不得有离析现象,否则要重新拌和铺筑。混凝土基座施工时必须保证混凝土强度,其尺寸及接缝符合图纸所示。基坑检验合格后,及时砌筑回填,不能长期暴露,以免降低地基强度。 1.3 基础换填:如果涵洞基底采用碎石换填处理,碎石(级配、含泥量、粒径)必须符合规范要求。施工中采用人工摊铺,机械碾压,每层砂卵石松铺厚度不得大于20cm,压实度必须大于(或等于)95%,且松铺宽度大于设计宽度10~15cm,以保证有效压实宽度。换填过程中,应及时请监理工程师对每层的压实度、层厚、几何尺寸进行检测,经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下层填筑。 1.4 混凝土基础、台身、进出水口施工:现浇混凝土涵洞的基础、台帽、台身、一字墙,如为整体式时,台身和基础可以连续浇

筑,也可不连续浇筑。八字式洞口或锥坡式洞口和涵台应按图纸要求施工。当混凝土的涵台及基础分别浇筑时,基础顶面与涵台相接部分应拉成毛面,应在安装盖板前完成。 用于混凝土浇筑的粗、细集料应清洁、坚硬、坚韧、耐久,无外包层,匀质,不含结块,并满足级配的要求,水泥应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混凝土配合比通过试验确定,施工时严格按配合比施工。混凝土拌合采用强制式拌合机,搅拌时严格按配合比搅拌,搅拌时间不得少于1.5分钟,以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稳定性,不产生离析。混凝土的坍落度按技术规范和配合比控制。用于混凝土拌合的材料:除水可按体积称量外,其余材料严格按重量称量,并固定计量器具,以保证混凝土强度。 基础、墙身的浇筑前根据设计图纸尺寸,选择监理工程师同意的强度、刚度高的光洁模板,外露面必须使用定型钢模或大模板、大模板单块面积不得小于2平方米,外露面较小的结构物,在保证其模板钢度的前提下,可用建筑钢模或材拼制模板,但必须内衬12毫米的胶合板。模板支架应具有足够强度、刚强和稳定性,能承受所加的荷载并使结构在线型及外形上符合图纸要求,墙身所用钢模要求光洁、平整,不得有蜂窝、麻面,不合格的钢模一律不准用于墙身。用钢模关出基础位置几何尺寸,要注意钢模的接缝,混凝土结构物的模板缝及施工接缝宽度不大于1毫米,错台不大于3毫米,大面平整度不得大于5毫米,表面蜂窗麻面面积不超过该面积的0.3%,深度不得大于5毫米。要做到不漏浆,不变形,并严格控制基础底面、顶面高程。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设计说明(9.1)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设计说明 1、设计标准 1、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2、设计洪水频率:1/100 3、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 4、最大冰冻线:本项目区最大冰冻线为1.2m 5、净跨径:、、、 6、斜度:0°~45° 7、填土高度:0.5m~15.0m 2、技术标准及设计规范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3)《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 5224-2003) 3、主要材料 混凝土及浆砌片石 ①钢筋混凝土盖板及帽石采用C30混凝土。 ②当涵顶填土高度<7.5米时,涵台及基础均采用C25混凝土;翼墙及翼墙基础均采用C15混凝土。 ③当涵顶填土高度≥7.5米时,涵台采用C30混凝土;基础均采用C25混凝土,翼墙及翼墙基础均采用C15混凝土。 ④涵底铺砌、截水墙及其他洞口工程均采用浆砌片石。 凡直径<12mm者采用R235级钢筋(A3),凡直径≥12mm者用HRB335级钢筋。 4、构造及设计要点 (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按简支板计算内力,不考虑涵台传来的水平力。 (2)计算涵洞上车辆荷载引起的竖向力时,车轮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作30度角分布,当几个车轮的扩散线重叠时,以最外边扩散线为准。 (3)在具体涵台计算时,分离式基础盖板涵假定盖板和涵底铺砌为支撑,涵台作为上下简支的竖梁,承受台后水平压力;整体式基础盖板涵,按上端简支、下端台身与基础固接的竖梁模式计算。其中活载引起的台后土压力按换算土柱高计算。 (4)高填土涵洞整体式基础,按承受地基反力作用的简支板计算。 (5)为了满足防冻要求,涵洞基础厚度若小于米时,施工中除基岩,砾石,粗砂地基以外,均应当在洞口及洞身基础底面设置0.5米的砂砾垫层或碎石垫层。当涵洞基底应力仍不满足承载力设计要求时,对于分离式基础可以根据本通用图通过调整基础襟边来减小基底承载力设计要求,如仍未达到要求,则应继续增设砂砾垫层或碎石垫层,也可设置粗砂垫层,保证换填后基础应力满足设计要求,垫层总厚度不宜超过3米,若超过3米,应考虑采用特殊地基处理方案,详见特殊地基处理方案图。 5、施工要点 (1)施工放样时,应复测涵洞轴线及进出口高程,如复测成果与设计图有较大出入,应通报设计代表或监理工程师及时进行调整。 (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按99厘米和74厘米两种宽度进行预制拼装,如果预制场地不能满足要求时,可与设计代表及施工监理协商改为就地现浇,现浇需注意在沉降缝处断开即可。如块件需要零数的增宽,可按需要的宽度进行预制或现浇,板内钢筋按99厘米宽的配筋进行折算。当为斜交涵洞时,洞口两端盖板按实际设计为梯形板,可预制拼装或就地现浇。 (3)预制板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后,才能脱底模、移运和堆放,堆放时应在块件端部两点搁置,不得把上下面倒置。 (4)本通用图按照预制盖板的方法进行设计,设计吊装采用吊环进行吊装,吊环采用盖板涵主筋进行制作,图中未给出吊环数量,如施工中采用现浇盖板的方法进行施工,可不必设置吊环;如采用预制吊装的方法进行施工,可根据实际发生数量进行计量。。 (5)盖板搭接,安装完毕后,应采用C30小石子混凝土填充台背与盖板间的 100/134 1

盖板涵设计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矩形板+异型板)

板涵、盖板涵设计要点及施工注意事项 一、类型 本图按涵顶填土高度设计为两种型式 1、分离式基础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一般适用于涵顶填土厚度0.5m~4.5m。 2、整体式基础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洞一般适用于涵顶填土厚度2.5m~7.5m。 二、上部构造 (一)设计要点 1、装配式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按简支板计算内力,不考虑涵台传来的水平力。 2、盖板涵设计为变厚度板,根据内力计算分别确定跨中与板端的厚度 3、计算涵洞上车辆荷载引起的竖向土压力时,车轮按其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按30°扩 散,当几个车轮的扩散线相重叠时扩散面积以最外边扩散线为准。 4、盖板上最小填土为0.5m。 5、预制盖板按99cm和74cm两种宽度绘制,若需要变更盖板宽度时,可参照本图的陪筋 根数,按实际板宽进行折算。 6、当斜交涵洞时,洞口两端盖板设计为梯形盖板,可预制安装亦可现场浇筑。 (二)盖板主要材料 (三)施工要点 1、必须在预制盖板的强度到达设计强度的70%后,方能脱模吊运。 2、盖板块件堆方时得采用两点搁置,可用钢丝绳吊装。 3、盖板上的帽石可就地浇筑安装,亦可预制砌筑。 三、下部构造

(一)设计要点 1、计算涵台内力时,将分离式基础盖板涵结构型式简化成盖板与涵底铺砌为横向支撑, 涵台为上下端简支的竖梁,承受台后的水平压力;对整体式基础盖板涵涵洞,按一端简支,一端固定的竖梁计算。 2、台后荷载换算成土柱高度,计算台后土压力。 3、涵洞之基底应力超出本图拟定的土的基底应力容许值范围后,不能直接使用本图。此 时要求提高土基承载能力,在基底设置砂砾石或碎石垫层或基层材料,提高基底土承载能力。 4、部分涵顶填土厚度较小的涵洞,在荷载作用下台身产生较大的偏心距,设计适当加大 了按弯曲抗拉强度验算条件计算的台身宽度。 5、图中未附涵台及一字墙勾缝工程数量,设计时可按具体尺寸予以计算。 (二)主要材料 (三)施工要求 1、盖板安装完毕后得用30号水泥砂浆充填台背与盖板间的空隙,当其强度达设计值的 70%后,方能于台后进行填土,要求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采用透水性能良好的砂质土或砂砾土等,对称分层夯实。 2、涵台台身及基础应根据土质情况,每隔4~6m设沉降缝一道,缝宽2cm,用沥青麻絮 和其它具有弹性的不透水材料填塞。 3、分离式基础盖板涵洞铺砌采用7.5号砂浆砌40cm双层片石,砌筑时应保证砂浆饱满, 以起到支撑梁及承受冲刷的作用。

钢筋混凝土盖板工程施工设计方案

青银高速迁拓工程一标 钢筋混凝土盖板施工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共计4个盖板涵,桩号分别为k28+993.772、k29+109.234、k29+362.186、k31+130.139,共计预制盖板145块,为C30混凝土预制。 盖板涵一览表 二、施工进度计划 计划施工日期为:2013年6月10日-2013年7月18日。 三、人员机械材料安排 现场技术负责人:王红华 现场管理员:何勇 现场技术工人2名,辅助工人10名。 拌合站1座,混凝土插入式振动棒6套,人力斗车8套,模板采定型钢模,其它各项配套设备齐全。 水泥采用42.5R级普通硅酸盐水泥,生产厂家为山东山铝水泥厂,进场水泥附有出厂合格证,经检测合格;碎石采

用莱阳石场生产的5-20mm连续级配碎石,经检测碎石的级配等各项指标符合要求;砂采用大沽河河砂,砂的细度模数2.9,各项指标均符合规范要求。进场的钢筋Φ20钢筋生产厂家为山东莱钢永锋钢铁有限公司,Φ16钢筋生产厂家为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Φ10钢筋生产厂家河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邯郸分公司,进场的钢材均附有出厂合格证,经检测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各种材料均进入施工现场,分类堆放储存。 四、施工方法及主要工艺 (1)、钢筋工程: 1、所选用钢筋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和试验报告单,钢筋进场后抽取试样做机械性能和力学性能试验。 2、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的钢筋分批验发,分别堆放,不得混杂,且设识别标志。堆放时应垫高并加以覆盖。 3、Ⅰ级钢筋在使用前,应先进行调直、除锈。采用冷拉方法时,HPB235牌号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2%,HRB335牌号钢筋的冷拉率不大于1%。 4、钢筋的连接采用焊接时,必须根据施工条件进行试焊,试焊结束后,取样并送试验室做机械及力学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及应用;焊工必须持合格证上岗。 5、凡需施焊的各种钢材,均有材质证明书或试验报告

1HT盖板涵、圆管涵说明

涵洞设计说明 1、设计荷载 公路—Ⅱ级。 2、建筑材料 2.1、圆管涵 2.1.1、管身混凝土为C30,钢筋为R235钢筋和HRB335钢筋。 2.1.2、洞口竖井采用C20混凝土,河床铺砌、隔水墙、锥坡及水沟采用M10砂浆砌 片石,石料强度不低于MU30号。勾缝用M10砂浆。 2.1.3、管节接头基础,从下倒上依次为C20混凝土管座,C20混凝土基础。 3、施工要点 3.1、圆管涵 3.1.1、圆管涵管节在对头拼接时,先浇筑管底C20片石混凝土,再浇筑中部. 3.1.2、管节预制、运输、存放时,应注意轻放,堆放的底面应平整,必要时铺设 5~10c m的砂垫层,使受力均匀,以免管节开裂。 3.1.3、当洞顶填土厚0.5~1.0 m时,管顶路基及管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 内应用含水量9%的石灰土每10 cm一层,分层夯实,使密度达到石灰土最佳含水量的90%,或用天然级配砂石料保持最佳含水量每10 cm一层,分层夯实,相对密度应达到95%。 3.1.4、施工时,必须注意管涵的全长与管节及端部竖井位置配置准确,对斜交 管涵应首先配置两端的斜管节,其余按1 m标准管节配置,余下不足1 m的 管节以0.5 m正管节调整,当管节长度之和与实际涵长有微小差值时,应将 差值平分于上下游两端。为避免放样时的误差,可将一端洞口竖井于管节 安装完毕后,再行浇筑。 3.1.5、管涵基底应按设计要求铺设,必须注意平整,砂砾垫层必须均匀、密实。 3.1.6、预制管节建议采用离心旋转成型工艺,工厂集中预制或向水泥预制管厂定制。 3.1.7、施工时,当管顶填土小于0.5 m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行。 3.1.8、其它未提及之处,请按设计图施工。 4、其它 4.1、施工中基坑开挖若发现局部地质较软弱时,必须进行局部处理,开挖台阶基础 产生的楔体必须采用相应标号的浆砌片石填筑,不得随意回填。说明中未提 到之处,严格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有关条款执行。 4.2、施工中,开挖的基坑一律不得长期暴露,避免暴晒或雨水浸泡从而软化地基。 4.3、施工中除严格控制台背填土外,施工车辆一律不得在裸板情况下通行。 4.4、软基地段的盖板涵,盖板与涵台接触部分在砂浆找平初凝后应加油毛毡,才能 就位盖板。 4.5、如涵洞出口铺砌较长,且横坡较陡时,应设防滑台。 4.6、洞口锥坡、护坡均采用30 cm厚浆砌片石。 4.7、涵洞进出口改沟时,施工时应注意和原沟相配合。 4.8、涵洞洞口八字墙与挡墙相接时,挡墙数量已计入挡墙工程数量表中。

钢筋混凝土盖板涵通道(施工总结)

K149+360钢筋砼盖板涵通道首件工程 总结报告 一、编制依据. (一)、编制依据 1、《贵州省赤水至望谟高速公路(仁怀至赤水段)高速公路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补遗书及施工设计图纸,合同文件。 2、业主下发的仁赤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管理手册。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公路工程国内招标文件范本》(2009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交通部颁发的各种技术规范、规程。 4、《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 (二)、编制原则 1、科学部署、统筹安排、保证重点难点、兼顾一般。 2、优化资源配置,实行动态管理。 3、强化管理,优质高效、安全文明施工。 4、推行新工艺、新技术,采取规范化、标准化作业。 5、合理组织、精心施工,均衡生产。 6、保护环境、保护文物。 7、遵守国家政策、法规;搞好地方关系,注意民族团结。 二、概述. 本工程为贵州省赤水至望谟高速公路(仁怀至赤水段)第RCTJ25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145+720~K156+978.278,全长11.258公里。工程以桥梁和大量的挖填方为主,兼有涵洞及通道。本合同段的涵洞、通道结构形式分为钢筋砼盖板涵、预制块拱涵两种形式;涵洞共计有28道,通道共计有20道,涵洞跨径有0.75m、1.5m、2m、4m、5m多种形式,大多数涵洞、通道跨径为4m,经

项目部多方面综合考虑,K149+360钢筋砼盖板涵通道地理优势较好,便于施工,故我项目部选定K149+360钢筋混凝土盖板涵通道为首件工程。 K149+360钢筋混凝土盖板涵通道为1-4.00m×4.00m,涵长有50.49m,进出口均为八字墙;洞身每隔4-6米设置一道沉降缝,缝内填以沥青麻絮或不透水材料,地基承载力要求不得低于0.40Mpa,涵洞轴线与路中线发向夹角为0度,为正交涵。我合同段2010年9月29日开始K149+360钢筋混凝土盖板涵通道的施工;于2010年10月8日完成了该涵洞基坑开挖,挖基土石方量为2099m3;于2010年10月25日完成了该涵洞回填石施工,回填石方量为978m3;于2010年12月6日完成了该涵洞M5浆砌片石换填层施工,换填方量为748m3;于2010年12月15日完成了该涵洞M7.5浆砌基础施工,砌筑方量为419.52m3;于2010年12月19日完成了该涵洞M7.5浆砌台身施工,砌筑方量为774.68m3;于2011年1月9日完成了该涵洞C30混凝土盖板浇筑,浇筑混凝土方量为126.94m3;施工过程中一切正常,无异常情况发生。 作为涵洞、通道工程的首件工程,该项目已按首件工程要求施工完毕,经检验评定,其各项指标达到首件工程标准,现将该首件工程实施情况进行总结,便于指导同类分项工程大面积展开施工。 三、加强对首件工程的理解和认识,建立健全首件工程实施小组 1、首件工程的内容与含义 在分部分项工程开工前,制定详细施工工艺方案,经监理批准,首先制造出的一件(段)工程样品。监理工程师对其材料、设备、工艺进行检查评估;对报检程序、表格进行规范;对首件工程各项指标进行检查、验收,并形成对该分项(分部)工程的材料、施工工艺、报检检查程序、样品各项验收指标的结论性意见或报告;作为对后期同类工程施工指导和验收标准。同时,对首件工程存在不足,提出具体整改意见。

钢筋混凝土盖板

(9)钢筋混凝土盖板施工工艺 A施工准备 开工前准备了各种原材料。钢筋、水泥具有出厂质量证明书。钢筋按不同钢种、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钢筋在运输、储存过程中,我们避免了锈蚀和污染。钢筋堆置在专门的棚中,露天堆置时,我们采取了垫高措施并加遮盖。 配合比设计:水泥混凝土配合比及砂浆配合比设计满足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并已报监理工程师审批。 开工前完成对模板、支架等相关材料的检测、维修工作,其几何尺寸、精度及有关特性均满足图纸及有关规范要求。 开工前,向监理工程师提供有关施工方法及工艺安排的书面报告,获得批准后方可施工。 B施工测量放线 对建设单位所交付的涵洞中线位置桩、水准基点桩等及其测量资料进行检查、核对,发现桩志不足、不稳妥、被移动或测量精度不符合要求的,已按规范要求进行补测、加固、移设或重新测校,并上报监理工程师和设计单位及业主。 测定基础、八字翼墙位置。补充施工需要的水准点。 在施工过程中,测定并检查施工部分的位置和标高。 C涵台台身及台帽施工 基础采用C25混凝土现浇而成。砼采用强制式搅拌机,当混凝土到现场时,检查其坍落度、均匀性等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砼振捣采用插入式振捣器,砼振捣应充分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现象为止。

当混凝土基础表面硬化以后,要对墙身部分进行预埋石笋,以便基础与墙身更好的相结合。 混凝土基础分段浇筑时,多做一组试块。当混凝土达到2.5MPa时,则进行涵洞基础模板的拆除与墙身模板的安装。 D盖板施工 盖板施工所用钢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并附有钢筋品质试验报告和出厂合格证。钢筋按不同品种、不同规格分批存放,钢筋存放时须设标识牌,标明材料来源,是否自检(包括见证),自检时间,申报情况,拟使用部位以及材料产地、规格、数量。 钢筋进场时,本部试验人员和现场监理共同对钢筋按规范要求和频率抽取钢筋样品,进行力学试验,并同时应进行见证试验。钢筋试样的力学性能达到规范要求时,方可使用,否则应清除出场,严禁使用。钢筋加工在平台上进行,加工成型的材料按有关规定要求摆放、保护。钢筋调直和清除污锈应符合下列要求: 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和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钢筋接头采用搭接电弧焊时,两根钢筋搭接端部应预先折向一侧,使两接合钢筋轴线一致。接头双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5d,单面焊缝的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钢筋直径)。焊缝须达到饱满,焊完后焊渣敲除干净。 受力钢筋焊接接头应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对于焊接接头,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配置在接头长度区段内的受力钢筋,其接头的截面面积

箱涵、盖板涵、圆管涵及倒吸虹涵说明

一、设计依据 (1) 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 (2) 部颁《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 (3) 部颁《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D62-2004) (4) 部颁《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J022-85) (5) 部颁《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6) 部颁《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 (7) 部颁《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二、技术标准 三、主要材料 四、设计要点 结构计算考虑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的各种最不利组合,对强度、裂缝、变形进行控制。 (一) 圆管涵、倒虹吸 1. 管壁各断面的弯矩计算采用刚性圆管涵计算方法计算;φ1.0米管涵管壁厚度与孔径比采用3∶20,φ1.5米管涵管壁厚度与孔径比采用1∶10。 2. 管身荷载:管身所受恒载包括管身自重、管身侧面及顶面土压力。管身所承受的活载即车辆荷载通过填土按30°扩散角分布于管顶假定的水平面上,当分布宽度小于计算孔径时,按局部均布荷载计算;基底竖向反力假定通过基础均匀分布;圆管的侧压力强度按管顶水平面以上土柱引起的水平荷载计算;填土容重为18kN/m3,内摩擦角为35°。 3. 据管顶及管侧内力计算结果,按单筋截面砼配置管壁内、外两层受力钢筋。 4. 内径为1.5m的圆管涵用于主线上,内径为1.0m的圆管涵用于填土高度小于4.0m

的互通匝道上。 5. 倒虹吸水头差(竖井进出口至管涵中心处的高差)≤12米。 (二) 箱涵 1. 箱身按闭合箱形截面,取1m箱长进行内力计算,顶、底板按受弯构件配筋,侧墙按偏心受压构件计算。 2. 箱身荷载 箱身所受恒载包括箱身自重、箱身侧面及顶面土压力、搭板重(填土高度小于0.5m时)。 箱身所受活载,按30°角扩散车轮荷载,不计冲击力。活载通过填土引起的侧压力,按箱身全长范围内的箱后填土破坏棱体上的活载换算成等代均布土层厚度计算。填土容重18kN/m3,内摩擦角为35°,土压力根据对结构最不利原则,考虑有水和无水在不同工况下进行组合。 3. 温度应力 顶板按正负10℃考虑,并计入了底板、侧墙与顶板分期浇筑时混凝土的收缩影响,此项按再降温10℃考虑。 4. 斜涵两端各取一个梯形的斜布钢筋区,在此区段内的钢筋间距,呈锐角一边的主钢筋间距与箱身中部相同,呈钝角一边的钢筋间距则缩小一半。 5. 箱身工程量计算 (1) 正箱涵的砼和钢筋数量计算:即将“正箱身钢筋及混凝土数量表”中相应的钢筋和砼数量乘以L/10(L为箱涵长)。 (2) 斜箱涵的砼和钢筋数量计算:砼数量计算方法与(1)相同;钢筋计算分正箱身和斜箱身两部分进行。正箱身(Lz=L-L1-L2)钢筋计算方法与(1)相同,斜箱身(Lx=L1+L2)钢筋计算,查“斜箱一端钢筋重量汇总表”中相应的钢筋数量乘以2。 (三) 盖板涵 1. 装配式钢筋砼预制盖板按两端简支板计算内力,不考虑涵台传来的水平力。 2. 计算涵洞上车辆荷载引起的竖向土压力时,车轮按其着地面积的边缘向下作30°角分布,当几个车轮的扩散线相重叠时,扩散面积以最外边扩散线为准。 3. 预制盖板按99cm与74cm两种宽度设计,若需要变更盖板宽度时,可参照本图的配筋根数,按实际板宽进行折算。 4. 当为斜交盖板涵时,洞口两端盖板设计为梯形盖板,可预制安装也可现场浇筑。 5. 计算涵台内力时,整体式基础盖板涵按一端简支一端固定的竖梁计算;分离式基础盖板涵假定盖板与涵底铺砌为支撑,涵台作为上下端简支的竖梁,承受台后的水平压力。设计时实际采用的洞身基础类型(分离式或整体式)是根据板顶填土高度及涵底地基承载力等因素综合确定的。 6. 台后活载换算成土柱高度,计算台后土压力, 7. 基底承压应力按平均应力计算,当涵顶填土较高时,涵洞基底承载力若小于设计要求的地基容许应力时,应对涵洞基底进行适当处理(设置砂砾石或碎石垫层等),以提高涵洞基底承载力。 五、施工要求 (一) 圆管涵、倒虹吸 1. 管节预制建议采用离心法旋转成型工艺,工厂集中预制,斜管节也可在现场浇筑。各种管节均应在端部标注型号。例如∶D150,L(或R)30°等。 2. 涵洞接缝及沉降缝构造按本通用图中所示进行处理,另在涵洞基础襟边以上,沿接缝或沉降缝周围设置厚20cm,顶宽25cm粘土保护层。 3. 施工放样时,必须注意管涵的全长、管节的配置以及洞口翼墙的准确位置。 4. 管基可分两次浇筑,浇筑基础前先填10cm的砂砾垫层,并注意基础沉降缝的设置,此时还应注意预留管壁厚度及安放管节座浆砼2~3cm,待安放管节后再浇筑管底以上部分,并应保证新旧砼的结合,以及管基与管壁的结合。 5. 涵洞顶及涵身两侧在不小于两倍孔径范围内的填土须分层对称夯实,相对密实度达到96%。 6. 建在软土地基上的涵洞,应对地基作必要的处理,并采取措施,使大部分地基沉降在建成以前完成。其工后沉降≤20cm,地基处理详见“特殊路基设计图”。 7. 施工过程中,当涵顶覆土厚度小于0.5m时,严禁任何重型机械和车辆通过。 8.倒虹吸管节的预制及接头逢的处理与一般涵洞有所区别,施工时应注意参照其设计布置图及本通用图中所示和要求进行。 (二) 箱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