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阻在电路中的典型作用分析范文

电阻在电路中的典型作用分析范文
电阻在电路中的典型作用分析范文

电阻在电路中的典型作用分析

一、电阻的基本知识

对电流产生的阻碍作用的器件称为电阻器,简称电阻,是一个限流元件,能够控制电路支路上的电流大小。用字母R表示,图形符号:,国际单位是欧姆(ohm),简称欧,符号是Ω。

电阻器上用不同颜色的环来表示电阻的标称阻值,常见的电阻器有四色环电阻和五色环电阻。四色环电阻,一般是碳膜电阻,用三个色环来表示阻值,用一个色环表示误差。五环电阻一般是金属膜电阻,精度更高,常用四个色环表示阻值,另一个色环表示误差。

用不同颜色的色标来表示电阻参数称为色环标示法,色环颜色代表不同的数值,如下表所示:

五色环电阻的色环意义及读数规则如下图所示:

将电阻串接在电路中起到限制支路电流大小的作用,比如1个精密度更高的五色环电阻,颜色分别为棕、黑、黑、棕、棕,标称阻值即100X10=1000欧姆=1K。

二、电阻在电路中的典型作用分析

在分析电阻电路时不必分别考虑该电阻对直流电和交流电的情况,也不必考虑频率高低的影响,只需要分析该电阻阻值大小对电流大小的影响,因为电阻器对这些电信号所呈现的阻值特性一样,下面是电阻在电路中的典型作用。

1、为三极管提供偏置电压

三极管的基极需要直流工作电压,此时可以用一只电阻接在直流工作电压与该三极管基极之间,电源通过电阻R给基极提供偏置电压,电阻R1的大小决定了偏置电压的大小,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偏置电阻。

2、降低电路中某一点电压

在电源与电路的A之间接入电阻时,A点的电压就比电源电压低,可以为发光二极管提供合适的电压。电阻R1同时限制该条支路的电流,保护发光二极管不会因为电流太大而烧坏,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降压电阻或者是限流电阻。

3、将电路中的两部分子电路隔离

在电路中的子电路A和子电路B之间接入隔离电阻,就能将这两部分电路隔离,在黑白电视机电路中通常把电源电路和扫描等电路隔离就采用这种电路结构,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隔离电阻。

4、将电流转换成电压

当电流流过电阻时,就在电阻两端产生电压,如图集电极负载电阻R2就是起到这个作用的,将流过电阻R2的电流转换成电压从UO输出,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集电极负载电阻。

5、分压作用

当一个电压U1太高时,可以用两只电阻构成分压电路,降低电压为U2,U2符合电阻分压公式U2=U1*R2/(R1+R2) ,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分压电阻。

6、分流作用

当流过一只元器件的电流太大时,可以用一只电阻与之并联,起到分流作用,符合电流分流公式:I=I1+I2,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分流电阻。

7、限流保护作用

电阻R1用来限制电路中电流,防止可变电阻器阻值调到最小时,使得三极管VT1基极电压等于电源电压VCC,那样会因为VT1基极电流太大而损坏VT1,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保护电阻。

8、退耦作用

在多级放大器电路中,直流电压供电电路中需要R1和C1这样的退耦电路,他可以防止多级放大器之间的有害低频干扰,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退耦电阻。

9、消振作用

在一些性能要求较高的放大器中,采用这样的耦合电路,即在耦合回路中串联一只小电阻R1,可以防止电路可以出现的高频振荡,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消振电阻。

10、阻尼作用

在LC谐振电路中接入电阻R1,可以降低Q值,起阻尼作用,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阻尼电阻。

11、RC电路

电路中电阻与电容组合在一起的电路称为RC电路,图中R1和C1构成了RC串联电路,R2和C2构成了RC并联电路。

12、负反馈作用

电阻器可以构成多种形式的负反馈电路,电路中的电阻R1构成了一种负反馈电路的反馈支路,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反馈电阻。

复杂等效电路图练习(修订)

电学题 5.画出等效电路图 6 8.当闭合开关S 0、S 1,断开开关S 2时 9.当S 1、、S 2 均闭合且滑片P 滑到a 端时 当闭合开关S ,断开开关S 、S 时 当S 1、S 2 均断开且滑片P 在a 端时 14.当闭合开关S 1,断开开关S 2和S 3, 15.当S 1、S 2闭合,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a 端时 当闭合开关S 1、S 2 ,断开S 3时 当S 1、S 2 都断开,滑片P 在b 端时 当闭合开关S 3,断开S 1 、S 2时 16.只闭合开关3S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最左端时 只断开开关1S ,滑片P 移至最右端时 只闭合开关1S ,滑片P 在最右端时 图12 图39

图 25 1.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中点M ,且只闭合开关S 1时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B 端,断开开关S 1,闭合开关S 2时 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A 端,闭合开关S 1和开关S 2时 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B 端,只闭合S 2时 滑片P 在B 端,开关都断开时 当滑片在A 端,只闭合S 1时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中点c 和端点b 时,电压表的示数之比为3:2,求:(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中点c 和端点b 时,电路中电流之比; (2)R 0与R ab 的比值。 a c b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电灯L的电阻不变。开关S闭合时,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c和端点b时,电压表的示数之比为3:4。求:(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c和端点b时,电路中电流之比(2).电灯L的电阻与滑动变阻器ab间的总电阻的比值等于多少? 2.如图17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与断开时电压表V1的示数之比为3:2,电压表V2的示数之比为9:10。已知电阻R2=4Ω。求:电阻R1和电阻R3的阻值。 4.如图19所示,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3。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置于A端,只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B端,仍只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V1的示数为U1′,电压表V2的示数为U2′,R1两端的电压1.2V。已知U1:U1′= 4:7,U2:U2′= 2:1,R2=12Ω。 (1)求R1的阻值; (2)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B端时,闭合开关S1、S2、S3,通过计算说明电流表能否使用0-3A 这一量程进行测量。 8.如图,R 为5欧,当滑片P由某一位置滑到另一位置内,伏特表示数由4伏变为8伏,且P在某一位置 时R 0的电功率与另一位置时R 的电功率比值为25∶1,求:○1电源电压?○2P在两个位置时滑动变阻器接 入电路中的电阻? 图17 图19

热敏电阻在电源电路中的作用

本文以问答的形式介绍了NTC PTC热敏电阻在电源电路中的作用。 问题1: NTC电阻串联在交流电路中主要是起什么作用!它是怎样工作!请大侠指点!谢谢! 问题2: 压敏电阻并联在交流侧电路中主要是起什么作用!它是怎样工作!如果 没有以上两个元器件!会造成什么影响!谢谢!! NTC电阻串联在交流电路中主要是起“电流保险”作用. 压敏电阻并联在交流侧电路中主要是起“限制电压超高”作用. 为了避免电子电路中在开机的瞬间产生的浪涌电流,在电源电路中串接一个功率型NTC热敏电阻器,能有效地抑制开机时的浪涌电流,并且在完成抑制浪涌电流作用以后,由于通过其电流的持续作用,功率型NTC热敏电阻器的电阻值将下降到非常小的程度,它消耗的功率可以忽略不计,不会对正常的工作电流造成影响,所以,在电源回路中使用功率型NTC热敏电阻器,是抑制开机时的浪涌,以保证电子设备免遭破坏的最为简便而有效的措施。 压敏电阻的工作原理:比如一个“标称300V”的压敏电阻在220V的工作中,突然220V上升到310V!这时压敏电阻被击穿,通过很大的电流,熔断了保险丝后,就保护了后面的电路,然后压敏电阻又恢复了原来的状态. 我的故事讲完了. 老人家:按照你说的意思是压敏电阻设计时最好是放在保险管后面咯,那样压敏电阻导通时不会对电网有什么危害吗而保险管一般都是慢断的! 是NTC没错. 没通电时,NTC的阻值高,一通电霎那,阻值仍高,限制了涌流,随着NTC有电流流过,温度增加,阻值下降到很低,可以忽略. 明白了,但是这样的话,正常工作时,电流小,阻值就小,那么突然来一个浪涌电流,或者电路那段路使得电流增大,那就起不了保护作用了吧,也就是说只能拿来防通电时的浪涌了吗 正常工作后基本就没有浪涌电流了吧只有浪涌电压.如果真有浪涌电流,例如电源短路了,由于NTC已经导通了,对它也无能为力,只有靠保险丝起作用.记住NTC 只是起开机保护的就可以了. 试想若电路已经正常上电,NTC已低阻,这时遭遇高压NTC是无能为力的 说的不错,在电源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频繁开关机,会对电源造成伤害的,因为这时由于NTC的温度上升,阻值下降,对浪涌的抑制能力已经及其有限了 说的对,采用NTC抑制开机浪涌的电源设备,不能够频繁的开关机.需要等NTC冷却,恢复至其冷态阻值后,才能再次开机.要不,安装NTC的意义就没有了.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电路常用分析方法 第一:支路电流法:以各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 独立方程的列写:(1)从电路的n 个结点中任意选择n-1个结点列写KCL 方程; (2)选择基本回路列写b-(n-1)个KVL 方程。 支路电流法的一般步骤: 第二:回路电流法:以基本回路中沿回路连续流动的假想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它适用于平面和非平面电路。 1.列写的方程:回路电流法是对独立回路列写KVL 方程,方程数为:)1(--n b ,与支路电流法相比,方程减少1-n 个。 2.回路电流法适用于复杂电路,不仅适用于平面电路,还适用于非平面电路回路电流法的一般步骤: (1)选定)1(--=n b l 个独立回路,并确定其绕行方向; (2)对l 个独立回路,以回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其KVL 方程; (3)求解上述方程,得到l 个回路电流; (4)求各支路电流。 回路电流法的特点: (1)通过灵活的选取回路可以减少计算量; (2)互有电阻的识别难度加大,易遗漏互有电阻。 理想电流源支路的处理: 网孔电流法是回路电流法的一种特例。引入电流源电压,增加回路电流和电流源

电流的关系方程。 i来表示。 第三:网孔电流法:是一种沿着网孔边界流动的假想的环流,用 m 1.网孔电流法:是以网孔电流作为电路的独立变量的求解方法,仅适用于平面电路。 2.基本思想:利用假想的网孔电流等效代替支路电流来列方程。 3.列写的方程:KCL自动满足。只需对网孔回路,列写KVL方程,方程数为网孔数。 网孔电流法的一般步骤: (1)选定各网孔电流的参考方向,它们也是列方程时的绕行方向。(通常各网孔电流都取顺时针方向或都取逆时针方向) (2)根据电路,写出自阻、互阻及电源电压。 (3)根据推广公式,列网孔方程。 (4)求解网孔方程,解得网孔电流。 (5)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求解。 第四:结点电压法:以结点电压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分析电路的方法。适用于结点较少的电路。 结点电压法的一般步骤为: (1)选定参考结点,标定1 n个独立结点; - (2)对1 - n个独立结点,以结点电压为未知量,列写其KCL方程; (3)求解上述方程,得到1 n个结点电压; - (4)通过结点电压求各支路电流; (5)其他分析。

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三极管,在电路中的作用 电阻 定义: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就叫导体的电阻。 电阻(Resistor)是所有电子电路中使用最多的元件。电阻的主要物理特征是变电能为热能,也可说它是一个耗能元件,电流经过它就产生热能。电阻在电路中通常起分压分流的作用,对信号来说,交流与直流信号都可以通过电阻。 电阻都有一定的阻值,它代表这个电阻对电流流动阻挡力的大小。电阻的单位是欧姆,用符号“Ω”表示。欧姆是这样定义的:当在一个电阻器的两端加上1伏特的电压时,如果在这个电阻器中有1安培的电流通过,则这个电阻器的阻值为1欧姆。出了欧姆外,电阻的单位还有千欧(KΩ,兆欧(MΩ)等。 电阻器的电气性能指标通常有标称阻值,误差与额定功率等。 它与其它元件一起构成一些功能电路,如RC电路等。 电阻是一个线性元件。说它是线性元件,是因为通过实验发现,在一定条件下,流经一个电阻的电流与电阻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即它是符合欧姆定律:I=U/R

常见的碳膜电阻或金属膜电阻器在温度恒定,且电压和电流值限制在额定条件之内时,可用线性电阻器来模拟。如果电压或电流值超过规定值,电阻器将因过热而不遵从欧姆定律,甚至还会被烧毁。线性电阻的工作电压与电流的关系如图1所示。电阻的种类很多,通常分为碳膜电阻,金属电阻,线绕电阻等:它又包含固定电阻与可变电阻,光敏电阻,压敏电阻,热敏电阻等。但不管电阻是什么种类,它都有一个基本的表示字母“R”。 电阻的单位用欧姆(Ω)表示。它包括?Ω(欧姆),KΩ(千欧),MΩ(兆欧)。其换算关系为: 1MΩ=1000KΩ ,1KΩ=1000Ω。 电阻的阻值标法通常有色环法,数字法。色环法在一般的的电阻上比较常见。由于手机电路中的电阻一般比较小,很少被标上阻值,即使有,一般也采用数字法,即: 101——表示100Ω的电阻;102——表示1KΩ的电阻;103——表示10KΩ的电阻;104——表示100KΩ的电阻;105——表示1MΩ的电阻;106——表示10MΩ的电阻。 如果一个电阻上标为223,则这个电阻为22KΩ。电阻在手机机板上一般的外观示意图如图5所示,其两端为银白色,中间大部分为黑色。

浅谈等效电阻的几种求法

万方数据

浅谈等效电阻的几种求法 作者:钱来富 作者单位:江苏泰兴市职业教育中心校电工电子教研室 刊名: 中国科技信息 英文刊名:CHIN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2005(24) 本文读者也读过(10条) 1.张成亮.卢振亮.ZHANG Cheng-liang.LU Zhen-liang关于对称线性电阻电路等效变换的探讨[期刊论文]-青海师专学报(自然科学)2002,22(5) 2.徐昌智.何宝钢电阻Y联接和△联接的等效变换关系的求证[期刊论文]-云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3(3) 3.黄新民二端线性网络等效电阻的求解[期刊论文]-科技信息(学术版)2007(16) 4.安生立.AN Sheng-li星形三角形转换在汽车发电机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6(3) 5.赖昭胜.LAI Zhao-sheng多边形电阻网络的等效电阻分析[期刊论文]-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28(3) 6.李建新.刘栓江.LI Jian-xin.LIU Shuan-jiang规则联接的多边形电阻网络的等效电阻研究[期刊论文]-大学物理2008,27(11) 7.谭志中.陆建隆.TAN Zhizhong.LU Jianlong多边形电阻网络等效电阻的统一建构[期刊论文]-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5(2) 8.黄伟物理竞赛中纯电阻电路的简化[期刊论文]-中学物理(初中版)2010(4) 9.吴学伍巧算等效电阻[会议论文]-2000 10.张耀宇.贾利群.ZHANG Yao-yu.JIA Li-qun二维非对称无规二端电阻网络的等效电阻[期刊论文]-平顶山学院学报2006,21(5)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308944728.html,/Periodical_zgkjxx200524128.aspx

上下拉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

上下拉电阻在电路中的作用 关键字:上下拉电阻 上下拉电阻有什么用?对这个问题,平时没有留意过,搞设计的时候都是照本宣科,没有真正弄懂意思. 很多单片机开发的入门者,以及一些从事软件开发的人,往往在开发单片机的时候遇到上拉电阻、下拉电阻的概念却又无法通过字面理解其中的含义。那么,什么叫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呢? 上拉电阻就是把不确定的信号通过一个电阻嵌位在高电平,此电阻还起到限流的作用。同理,下拉电阻是把不确定的信号嵌位在低电平。上拉电阻是说的是器件的输入电流,而下拉说的则是输出电流。 那么在什么时候使用上、下拉电阻呢? 对上下拉电阻做了以下总结: 1、当TTL电路驱动COMS电路时,如果TTL电路输出的高电平低于COMS 电路的最低高电平(一般为3.5V),这时就需要在TTL的输出端接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高电平的值。 2、OC门电路必须加上拉电阻,以提高输出的高电平值。 3、为加大输出引脚的驱动能力,有的单片机管脚上也常使用上拉电阻。 4、在COMS芯片上,为了防止静电造成损坏,不用的管脚不能悬空,一般接上拉电阻产生降低输入阻抗,提供泄荷通路。 5、芯片的管脚加上拉电阻来提高输出电平,从而提高芯片输入信号的噪声容限增强抗干扰能力。 6、提高总线的抗电磁干扰能力。管脚悬空就比较容易接受外界的电磁干扰。 7、长线传输中电阻不匹配容易引起反射波干扰,加上下拉电阻是电阻匹配,有效的抑制反射波干扰。 上拉电阻阻值的选择原则包括: 1、从节约功耗及芯片的灌电流能力考虑应当足够大;电阻大,电流小。 2、从确保足够的驱动电流考虑应当足够小;电阻小,电流大。 3、对于高速电路,过大的上拉电阻可能边沿变平缓。 综合考虑以上三点,通常在1k到10k之间选取。对下拉电阻也有类似道理。 对上拉电阻和下拉电阻的选择应结合开关管特性和下级电路的输入特性进行设定,主要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驱动能力与功耗的平衡。以上拉电阻为例,一般地说,上拉电阻越小,

复杂电路等效电路

复杂电阻网络的处理方法 在物理竞赛过程中经常遇到,无法直接用串联和并联电路的规律求出整个电路电阻的情况,这样的电路也就是我们说的复杂电路,复杂电路一般分为有限网络和无限网络。那么,处理这种复杂电路用什么方法呢?下面,我就结合自己辅导竞赛的经验谈谈复杂电路的处理方法。 一:有限电阻网络 原则上讲解决复杂电路的一般方法,使用基尔霍夫方程组即可。它包含的两类方程出自于两个自然的结论:(1)对电路中任何一个节点,流出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入的电流之和。电路中任何一个闭合回路,都符合闭合电欧姆定律。下面我介绍几种常用的其它的方法。 1:对称性简化 所谓的对称性简化,就是利用网络结构中可能存在的对称性简化等效电阻的计算。它的效果是使计算得以简化,计算最后结果必须根据电阻的串、并联公式;电流分布法;极限法等来完成。 在一个复杂的电路中,如果能找到一些完全对称的点,那么当在这个电路两端加上电压时,这些点的电势一定是相等的,即使用导线把这些点连接起来也不会有电流(或把连接这些点的导线去掉也不会对电路构成影响),充分的利用这一点我们就可以使电路大为简化。 例(1)如图1所示的四面体框架由电阻都为R的6根电阻丝连接而成,求两顶点A、B间的等效电阻。 图1 图2 分析:假设在A、B两点之间加上电压,并且电流从A电流入、B点流处。因为对称性,图中CD两点等电势,或者说C、D 间的电压为零。因此,CD间的电阻实际上不起作用,可以拆去。原网络简化成简单的串、并联网络,使问题迎刃而解。 解:根据以上分析原网络简化成如图2所示的简单的串、并联网络,由串、并联规律得 R AB=R/2 例(2)三个相同的金属圈两两正交地连成如图所示的形状,若每一个金属圈的原长电阻为R,试求图中A、B两点之间的等效电阻。 图3 图4 图5 分析:从图3中可以看出,整个电阻网络相对于AB的电流流入、流出方式上具有上下对称性,因此可上下压缩成如图所时的等效减化网络。从如图4所示的网络中可以看出,从A点流到O电流与从O点到B电流必相同;从A1点流到O电流与从O点到B1电流必相同。据此可以将O点断开,等效成如图5所示的简单网络,使问题得以求解。解:根据以上分析求得R AB=5R/48 例(3)如图6所示的立方体型电路,每条边的电阻都是R。求A、G之间的电阻是多少? 分析: 假设在A 、G两点之间加上电压时,显然由于对称性D、B、E 的电势是相等的,C、F、H的电势也是相等的,把这些点各自连起来,原电路就变成了如图7 A D B C D C A B A A B ' B' B A B' A E B G C H D F 6 图 A 7 图

电阻在电路中通常起分压分流的作用

电阻在电路中通常起分压分流的作用,对信号来说,交流与直流信号都可以通过电阻。 滤波作用,在电源电路中,整流电路将交流变成脉动的直流,而在整流电路之后接入一个较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利用其充放电特性,使整流后的脉动直流电压变成相对比较稳定的直流电压。在实际中,为了防止电路各部分供电电压因负载变化而产生变化,所以在电源的输出端及负载的电源输入端一般接有数十至数百微法的电解电容.由于大容量的电解电容一般具有一定的电感,对高频及脉冲干扰信号不能有效地滤除,故在其两端并联了一只容量为0.001--0.lμF的电容,以滤除高频及脉冲干扰。[1] 耦合作用:在低频信号的传递与放大过程中,为防止前后两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相互影响,常采用电容藕合.为了防止信号中韵低频分量损失过大,一般总采用容量较大的电解电容。 二极管是最常用的电子元件之一,他最大的特性就是单向导电,也就是电流只可以从二极管的一个方向流过,二极管的作用有整流电路,检波电路,稳压电路,各种调制电路,主要都是由二极管来构成的,其原理都很简单,正是由于二极管等元件的发明,才有我们现在丰富多彩的电子信息世界的诞生,既然二极管的作用这么大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去检测这个元件呢,其实很简单只要用万用表打到电阻档测量一下正向电阻如果很小,反相电阻如果很大这就说明这个二极管是好的。对于这样的基础元件我们应牢牢掌握住他的作用原理以及基本电路,这样才能为以后的电子技术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作用是把微弱信号放大成辐值较大的电信号,也用作无触点开关。晶体三极管,是半导体基本元器件之一,具有电流放大作用,是电子电路的核心元件。 电压变换、电流变换一.实习目的: 1、收音机是最常用的家用电器之一,通过这次实习,我们应该在了解其基本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学会安装、调试、使用,并学会排除一些常见故障。 2、锡焊技术是电工的基本操作技能之一,所以这次实习可以很好的锻炼我们的这项能力。 1 3、使我们能够熟练使用电气基础的东西和认识基础的元器件。 4、通过实习可使我们学会一些常用电工工具、焊铁、开关元件等的使用方法及工作原理。。 二、器材 1、电烙铁(含支架):由于焊接的元件多,所以使用的是外热式电烙铁,功率为30 w,烙铁头是铜制。 2、螺丝刀、镊子等必备小工具。 3、松香和锡。由于锡它的熔点低,焊接时,焊锡能迅速散步在金属表面焊接牢固,焊点光亮美观。 4、两节5号电池。 5、博士618收音机。 6、元件清单。 三.收音机的工作原理

复杂电路图转化等效电路图(一)

复杂电路图转化等效电路图(一)对于初学物理电学部分的同学,最大的难点就是不会转化等效电路图。其实对于物理大题的计算,第一步也是对复杂电路的一个等效转化,如果第一步做不好,电学题是解不出来的。 在学习等效电路图的时候,首先我们必须明白电流的两个特点:“懒”和“笨”。 (1)懒:电流从电池的正极出来后,顺着导线流动的过程中,会出现岔路口,碰到岔路口的时候,电流是“兵分几路”还是“择其一”而行?这会儿的判断就要用到电流“懒”的特点。当电流碰到岔路口的时候,如果有“平坦大道”(无电阻)直通电池负极,那这个懒家伙肯定会走“平坦大道”,而不会走“坡路”(电阻)。所以说电流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懒”。(2)笨:电流除了懒以外,还出奇的笨,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电流从正极出来后,走到岔路口,如果每条岔路上都有电阻的时候,它就会“兵分几路” 走,而不会去选择“坡缓的路”(电阻小的支路),也就是说岔路上都有坡的时候,它分不清大小,就都走,所以说电流不仅“懒”而且“笨”。(3)举例说明: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 范围是0-24欧,当P在滑动变阻器中点,S1闭 合,S2与触点1接触时,灯L正常发光,电流 表示数2A;当S1断开,S2与触点2接触时, 滑处P移到b点时,电压表示数为8V,求灯 泡L的额定功率(灯丝电阻不变,且不超过15 欧)

首先我们分析当P在滑动变阻器中点,S1闭合,S2与触点1接触时,灯L 正常发光,电流表示数2A,此时电流从正极出来后,沿导线走到第一个岔路口的时候有两条路可走:一是可以从滑动变阻器a端走到P点,而是可以从电流表直接通过平坦大道走到P点,因为电流“懒”的原因,它肯定从第二条路走,当它从电流表走的时候,发现它又遇到岔路口,一路可以通过灯泡直接回到电源负极,一路可以通过P到b的电阻直接回到负极,这会儿根据电流“笨”的特点,它分不清楚“坡缓”(电阻小)还是“坡陡”(电阻大),所以兵分两路然后一起回到负极。所以从这个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灯泡和P到b的电阻是并联的,而且电流是在过了电流表以后才兵分两路的,因此电流表在干路上,此时等效电路图为: 2A 2A 其次当S1断开,S2与触点2接触时,滑处P移到b点时,电压表示数为8V,此时电流从正极出来后,因为有电压表的地方相当于断路,所以电流顺着滑动变阻器a到b然后经过灯泡,最后流入电源负极。此时的电路图就相当于灯泡和一个24Ω的定值电阻串联,且电压表测的就是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如图所示:

电路设计—— 常用电阻的选择及其作用

电路设计——常用电阻的选择及其作用 电阻的种类很多,普通常用的电阻有碳膜电阻、水泥电阻、金属膜电阻和线绕电阻等;特殊电阻有压敏电阻、热敏电阻、光敏电阻等。不同类型电阻其特性参数都有一定的差异,在电路使用时需要考虑的点也不一样。 对于刚接触电路设计的工程师来说很可能会忽略电阻的某些特殊的参数,导致产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得不到保证。正确的理解电阻各个参数及选型的注意事项,且全面的理解电阻在电路中起到的真正作用,才能够从底层最基本的电路设计上保证产品的优质性。 1电阻的基本参数: 新接触硬件电路设计的工程师,可能对电阻的第一印象就是物理书上描述的导电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称为电阻,用符号R表示,单位为欧姆、千欧、兆欧,分别用Ω、KΩ、MΩ表示。主要关注的参数为1)、标称阻值:电阻器上面所标示的阻值;2)、允许误差:

标称阻值与实际阻值的差值跟标称阻值之比的百分数称阻值偏差,它表示电阻器的精度。而在电路的设计上,只关注这两个参数是不够的,还有两个重要的参数必须要在设计当中引起重视:额定功率和耐受电压值,这两个参数对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影响非常大。 如电路中流过电阻的电流为100mA,阻值为100Ω,那么在电阻上的功率消耗为1W,选择常用的贴片电阻,如封装为0805或1206等是不合适的,会因电阻额定功率小而出现问题。因此,选择电阻的额定功率要满足在1W以上(电路设计选择电阻的功率余量一般在2倍以上),否则电阻上消耗的功率会使电阻过热而失效。 同样,耐压值选择不合适的情况下,也会因为电阻被击穿而导致系统设计的失败。举个例子:AC-DC开关电源模块在设计的输入前端,根据安规GB4943.1标准的要求,在保证插头或连接器断开后,在输入端L、N上的滞留电压在1S之内衰减到初始值的37%,因此,在设计时一般会采用并接一个或两个MΩ级阻抗的电阻进行能量泄放,而输入端是高压,即电阻两端是要承受高压的,当电阻的耐压值低压输入端高压的情况下,就会产生失效。以下表一是常见SMT厚膜电阻的参数,最终选型时还要和选购器件的厂家核实。 表一常用SMT厚膜电阻 注:只做参考,以最终选择的厂家说明为准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

————————————————————————————————作者:————————————————————————————————日期: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1 学习要点 1. 电阻的等效变换:电阻的串并联, Y 与△的等效变换。 2. 电源的串联、并联及等效变换。 3. “实际电源”的等效变换。 4. 输入电阻的求法。 2.2 内容提要 2.2.1 电阻的等效变换 1. 电阻的串联:等效电阻: R eq = ∑ 1 =k n k R ;分压公式:u k =eq k eq ×R R u ; 2. 电阻的并联:等效电导:G eq = ∑ 1 =k n k G ;分流公式:q e G G i i k eq k ×=; 2.2.2. 电阻的Y 与△的等效变换 1. △→Y :一般公式: Y 形电阻= 形电阻之和 形相邻电阻的乘积 ??; 即 31 232331********* 231231212 311++= ++=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2312= 2. Y →△:一般公式:形不相邻电阻 形电阻两两乘积之和 形电阻= Y Y ?;

u - R i u u - - i + + + 图 G i 即: 2 1 33221311 1 33221233 1 3322112++= ++= ++=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R 2.2.3 电源的串联、并联等效变换 电源的串联、并联等效变换见表2.1。 表2.1 电源的串联、并联等效变换 连接情况 等效结果或计算公式 说 明 n 个电压源的串联 sn s s s s u u u u u ±±±=k 21 u s 为等效电压源,当u k 与u s 的参考方向相同时,u sk 前取“+”号,反之取“-”号 n 个电流源的并联 sn sk s s s i i i i i ±±±=21 i s 为等效电流源,当i sk 与i s 的参考方向相同时,i sk 前取“+”号,反之取“-”号 电压源u s 与一个非理想电压源支路并联 对外电路可等效成该电压源u s ⑴与电压源u s 并联可以是电阻、电流源,也可是复杂的支路 ⑵仅是对外电路等效 电流源i s 与一个非理想电流源支路串联 对外电路可等效成该电流源i s ⑴与电流源i s 串联可以是电阻、电压源,也可是复杂的支路 ⑵仅是对外电路等效 2.2.4 “实际电源”的等效变换 1. “实际电压源”→“实际电流源” R i =R u 或 G i =1/R u i s =u s /R u 2. “实际电流源”→“实际电压源”

第二章_简单电阻电路分析.

习题 2-1 求题 2-1图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 Ω 题 2-1图 解在图 2-1电路中 , 电阻 R 4 和 R 5 并联后与 R 3串联 , 其这部分电路的等效电阻R ’ 为 45345412 ' 69412 R R R R R R ?=+ =+=Ω++ 这个等效电阻R ’ 又和原电路中的 R 2 并联后, 再与 R 1 串联 , 所以图 2. 1 -5所示电路 等效电阻 R 为 212' 918 511' 918 R R R R R R ?=+=+=Ω++ 2-2 电阻分压电路如题 2-2图所示。若输入电压in u =10V , 11k ΩR =,现希望输出电压 out u =7.5V , 求 2R 。

u in 题 2-2图 解 out u = 2in in 1 12 2 1 1R u u R R R R =++ 由此解出 in out 12out 10V 7.5V 17.5V 3 u u R R u --=== 所以2133k ΩR R == 2-3 求题 2-3图中的 ab R 。 (a

(b a 题 2-3图 解将图 2-3(a 改画成图 2-3(b ,发现 5个电阻构成了一个平衡电桥。很容易算出 62 422 ab R = +=Ω。 2-4 在题 2-4图所示的电流表中,已知磁电系测量机构的满偏电流为 100A u ,线圈电阻 2k Ωm R =,若该电流表的量限为 10mA ,求分流电阻 n R 。 题 2-4图 解 n m m n R I I R R = + 由此可以解出 n R 如下:

6336 10010A 2101010A 10010A m m n m I R R I I ---???==-?-?Ω =20.202Ω 2-5 电路如题 2-5图所示。已知 U S =200V,其电源的输出功率 P =400W 。求 R x =? 50 Ω 题 2-5图 解因为电源的输出功率 P 等于这个电路的等效电阻 R 所消耗的功率,所以 则 22 s 200100400 U R P ===Ω 参看图 2-5-1, 可知等效电阻 R 为 50 (50 100

电阻在电路中的典型作用分析范文

电阻在电路中的典型作用分析 一、电阻的基本知识 对电流产生的阻碍作用的器件称为电阻器,简称电阻,是一个限流元件,能够控制电路支路上的电流大小。用字母R表示,图形符号:,国际单位是欧姆(ohm),简称欧,符号是Ω。 电阻器上用不同颜色的环来表示电阻的标称阻值,常见的电阻器有四色环电阻和五色环电阻。四色环电阻,一般是碳膜电阻,用三个色环来表示阻值,用一个色环表示误差。五环电阻一般是金属膜电阻,精度更高,常用四个色环表示阻值,另一个色环表示误差。 用不同颜色的色标来表示电阻参数称为色环标示法,色环颜色代表不同的数值,如下表所示: 五色环电阻的色环意义及读数规则如下图所示:

将电阻串接在电路中起到限制支路电流大小的作用,比如1个精密度更高的五色环电阻,颜色分别为棕、黑、黑、棕、棕,标称阻值即100X10=1000欧姆=1K。 二、电阻在电路中的典型作用分析 在分析电阻电路时不必分别考虑该电阻对直流电和交流电的情况,也不必考虑频率高低的影响,只需要分析该电阻阻值大小对电流大小的影响,因为电阻器对这些电信号所呈现的阻值特性一样,下面是电阻在电路中的典型作用。 1、为三极管提供偏置电压 三极管的基极需要直流工作电压,此时可以用一只电阻接在直流工作电压与该三极管基极之间,电源通过电阻R给基极提供偏置电压,电阻R1的大小决定了偏置电压的大小,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偏置电阻。 2、降低电路中某一点电压 在电源与电路的A之间接入电阻时,A点的电压就比电源电压低,可以为发光二极管提供合适的电压。电阻R1同时限制该条支路的电流,保护发光二极管不会因为电流太大而烧坏,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降压电阻或者是限流电阻。 3、将电路中的两部分子电路隔离 在电路中的子电路A和子电路B之间接入隔离电阻,就能将这两部分电路隔离,在黑白电视机电路中通常把电源电路和扫描等电路隔离就采用这种电路结构,这种电阻在电路中一般称为隔离电阻。 4、将电流转换成电压

用YΔ等效变换巧算复杂电路的等效电阻

用Y/Δ等效变换巧算复杂电路的等效电阻 钟佩文 重庆市潼南中学,重庆 潼南 402660 摘要:在某些复杂电路中,几个电阻既非串联,又非并联,如果使用常规方法计算它们的等效电阻,那么将会是一件十分困难繁琐的事情。本文采用Y-Δ等效变换与Δ-Y 等效变换两种方法,将复杂电路中的Y 形联接与Δ形联接的电阻进行合理地互换,高效精确地计算电路的等效电阻,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Y-Δ等效变换;Δ-Y 等效变换;Y 形联接;Δ形联接;等效电阻 在电路分析中,经常会遇到几个既非串联,又非并联的电阻组成的复杂电路。要计算这个电路的等效电阻,如果单纯地采用串、并联规律的传统方法进行化简,那么运算过程将会非常困难繁琐。本文重点介绍两种方法——Y-Δ等效变换与Δ-Y 等效变换,旨在找出复杂电路中Y 形联接与Δ形联接的电阻,将其进行合理地互换。可使看似毫无规律的电阻呈现出简单的串、并联关系,在电路串并联基础上计算等效电阻,让复杂深奥的问题迎刃而解。 如图1中a 、b 所示,a 图为Y 形联接的电阻,b 图为Δ形联接的电阻,它们之间等效变换的条件是:仍然保持电路中其余各个部分的电流和电压不变,即要求对应端(如1,2,3)流入或流出的电流(如I 1,I 2,I 3)一一相等,对应端之间的电压(如U 12,U 23,U 13)一一相等。 当满足上述等效变换的条件时,在Y 形联接与Δ形联接两种接法中,对应 2 a 3 I 1 I 3 b 图1 Y 形联接与Δ形联接的电阻

的任意两端的等效电阻也必然相等,即为: ()23 131223131221R R R R R R R R +++=+ ()23131213122332R R R R R R R R +++=+ ① ()23 131223121331R R R R R R R R +++= + 联立三式,可以解出:将Y 形联接等效变换为Δ形联接时, 3 3 1322112R R R R R R R R ++= 1 3 1322123R R R R R R R R ++= ② 2 3 1322113R R R R R R R R ++= 将Δ形联接等效变换为Y 形联接时, 23 131213 121R R R R R R ++= 23131223 122R R R R R R ++= ③ 23 131223 133R R R R R R ++= 1、Y-Δ等效变换的实际应用 例题1 求解图2之中a 、b 解析: 在图2所示的电路图Ⅰ中,5个阻值均为R 的电阻既非串联,又非并联, 图2 电路图Ⅰ b 图3 a 、b 两点之间经过Y-Δ等效变换 的电路图Ⅰ

习题六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分析.

习题六 简单非线性电阻电路分析 6-1 如题图6-1所示电路中,其中二极管和稳压二极管均采用理想特性,试分别画出其端口的DP 图。 题图6-1 6-2 设一混频器所用的非线性电阻特性为 2210u a u a a i ++= 当其两端电压)()(t w A t w A u 2211cos cos +=时,求)。(t i 6-3 试画出下列电阻元件的u -i 特性,并指出3的单调性、压控的还是流控的? (1)u e i -=; (2)2 i u =; (3)3 01 .01.0u u i +-=。 6-4 试写出题图6-4所示分段线性非线性电阻的u -i 特性表达式。 题图6-4 6-5 如题图6-5(a )所示电路为一逻辑电路,其中二极管的特性如题图6-5(b )所示。当U 1 = 2 V ,U 2 = 3 V ,U 3 = 5 V 时,试求工作点u 。

题图6-5 6-6 如题图6-6所示电路含有理想二极管,试判断二极管是否导通? 6-7 设有一非线性电阻的特性为u u i 343 -=,它是压控的还是流控的?若)(wt u cos =,求该电阻上的电流i 。 6-8 如题图6-8所示为自动控制系统常用的开关电路,K 1和K 2为继电器,导通工作电流为0.5 mA 。D 1和D 2为理想二极管。试问在图示状态下,继电器是否导通工作? 题图6-6 题图6-8 6-9 如题图6-9所示为非线性网络,试求工作点u 和i 。 题图6-9 6-10 如题图6-10所示网络,其中N 的A 矩阵为 A =?? ????Ω5.1s 05.055.2

02分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1)

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 一、是非题 1.图示三个网络a、b端的等效电阻相等。 2.当星形联接的三个电阻等效变换为三角形联接时,其三个引出端的电流和两两引出端的电压是不改变的。 3.对外电路来说,与理想电压源并联的任何二端元件都可代之以开路。 4.如二端网络的伏安特性为U=205I,则图示支路与之等效。 5.两个电压值都为U S的直流电压源,同极性端并联时,可等效为一个电压源,其电压值仍为U S。 6.左下图示电路中,如100V电压源供出100W功率,则元件A吸收功率20W。 7.对右上图示电路,如果改变电阻R1,使电流I1变小,则I2必增大。

8.图示电路中,节点1的节点方程为 9.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当其相互等效时,意味着两种模型中的电压源和电流源对外提供的功率相同。 10.两个二端网络分别与20电阻连接时,若电流均为5A,电压均为100V,则这两个网络相互等效。 答案部分 1.答案(+) 2.答案(+) 3.答案(+) 4.答案(+) 5.答案(+) 6.答案() 7.答案()8.答案()9.答案()10.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2.在左下图示电路中,当开关S由闭合变为断开时,灯泡将 (A)变亮(B)变暗(C)熄灭 3.右上图示电路中电流I为 (A)趋于无限(B)12A(C)6A(D)9A 4.当标明“100,4W”和“100,25W”的两个电阻串联时,允许所加的最大电压是(A)40V (B)70V (C)140V 5.电路如左下图所示,已知电压源电压U S=230V,阻R S=1。为使输出电压为220V、功率为100W的灯泡正常发光,则应并联 (A)22盏灯 (B)11盏灯 (C)33盏灯 6.对右上图示电路,节点1的节点方程为 (A)6U1U2=6 (B)6U1=6 (C)5U1=6 (D)6U12U2=2

电容和电阻在电路板中的作用

IC,电容和电阻在电路板中的作用是什么? 回答:IC,电容和电阻在电路板中的作用是什么?的最佳答案 在电路中的位置不同,作用不同。电容器在电子电路中几乎是不可缺少的储能元件,它具有隔断直流、连通交流、阻止低频的特性。广泛应用在耦合、隔直、旁路;滤波、调谐、能量转换和自动控制等电路中。熟悉电容器在不同电路中的名称意义,有助于我们读懂电子电路图。 1.滤波电容:它接在直流电源的正、负极之间,以滤除直流电源中不需要的交流成分,使直流电平滑。一般常采用大容量的电解电容器,也可以在电路中同时并接其他类型的小容量电容以滤除高频交流电。 2.退耦电容:并接于放大电路的电源正、负极之间,防止由电源内阻形成的正反馈而引起的寄生振荡。 3.旁路电容:在交、直流信号的电路中,将电容并接在电阻两端或由电路的某点跨接到公共电位上,为交流信号或脉冲信号设置一条通路,避免交流信号成分因通过电阻产生压降衰减。 4.耦合电容:在交流信号处理电路中,用于连接信号源和信号处理电路或者作两放大器的级间连接,用以隔断直流,让交流信号或脉冲信号通过,使前后级放大电路的直流工作点互不影响。 5.调谐电容:连接在谐振电路的振荡线圈两端,起到选择振荡频率的作用。6.衬垫电容:与谐振电路主电容串联的辅助性电容,调整它可使振荡信号频率范围变小,并能显著地提高低频端的振荡频率。适当地选定衬垫电容的容量,可以将低端频率曲线向上提升,接近于理想频率跟踪曲线。 7.补偿电容:它是与谐振电路主电容并联的辅助性电容,调整该电容能使振荡

信号频率范围扩大。 8.中和电容:并接在三极管放大器的基极与发射极之间,构成负反馈网络,以抑制三极管极间电容造成的自激振荡。 9.稳频电容:在振荡电路中,起稳定振荡频率的作用。 10.定时电容:在RC时间常数电路中与电阻R串联,共同决定充放电时间长短的电容。 11.加速电容:接在振荡器反馈电路中,使正反馈过程加速,提高振荡信号的幅度。 12.缩短电容:在UHF高频头电路中,为了缩短振荡电感器长度而串接的电容。13.克拉泼电容:在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中,与电感振荡线圈串联的电容,起到消除晶体管结电容对频率稳定性影响的作用。 14.锅拉电容:在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中,与电感振荡线圈两端并联的电容,起到消除晶体管结电容,的影响,使振荡器在高频端容易起振。 15.稳幅电容:在鉴频器中,用于稳定输出信号{的幅度。 16.预加重电容:为了避免音频调制信号在处理过程中造成对分频量衰减和丢失,而设置的RC高频分量提升网络电容。 17.去加重电容:为恢复原伴音信号,要求对音频信号中经预加重所提升的高频分量和噪声一起衰减掉,设置在RC网络中的电容。 18.移相电容:用于改变交流信号相位的电容。 19.反馈电容:跨接于放大器的输入与输出端之间,使输出信号回输到输入端的电容。 20.降压限流电容:串联在交流电回路中,利用电容对交流电的容抗特性,对交流电进行限流,从而构成分压电路。

第二章_简单电阻电路分析

习题 2-1 求题2-1图所示电路的等效电阻。 U I +_ R 1R 2R 3R 4R 518 Ω 5Ω 6Ω 12 Ω 4Ω 题2-1图 解 在图2-1电路中, 电阻R 4 和R 5 并联后与R 3串联, 其这部分电路的等效电阻 R ’为 45345412 '69412 R R R R R R ?=+ =+=Ω++ 这个等效电阻R ’ 又和原电路中的R 2 并联后,再与R 1 串联,所以图2. 1 -5所示电路 等效电阻R 为 212'918 511'918 R R R R R R ?=+=+=Ω++ 2-2 电阻分压电路如题2-2图所示。若输入电压in u =10V ,11k ΩR =,现希望输出电压 out u =7.5V ,求2R 。 R 1 R 2 u in +_ _ + u out 题2-2图 解 out u = 2in in 1 12 2 1 1R u u R R R R =++ 由此解出 in out 12out 10V 7.5V 17.5V 3 u u R R u --=== 所以 2133k ΩR R ==

2-3 求题2-3图中的ab R 。 6 Ω2 Ω2 Ω6Ω 6Ω a b (a ) (b ) a 6Ω 2Ω 6Ω6Ω 2 Ω b 题2-3图 解 将图2-3(a )改画成图2-3(b ),发现5个电阻构成了一个平衡电桥。很容易算出 62 422 ab R = +=Ω。 2-4 在题2-4图所示的电流表中,已知磁电系测量机构的满偏电流为100A u ,线圈电阻 2k Ωm R =,若该电流表的量限为10mA ,求分流电阻n R 。 R n I m R m 题2-4图 解 n m m n R I I R R = + 由此可以解出n R 如下: 6336 10010A 2101010A 10010A m m n m I R R I I ---???==-?-?Ω =20.202Ω 2-5 电路如题2-5图所示。已知U S =200V ,其电源的输出功率P =400W 。求R x =?

(完整版)例析物理竞赛中纯电阻电路的简化和等效变换

例析物理竞赛中纯电阻电路的简化和等效变换 计算一个电路的电阻,通常从欧姆定律出发,分析电路的串并联关系。实际电路中,电阻的联接千变万化,我们需要运用各种方法,通过等效变换将复杂电路转换成简单直观的串并联电路。本节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计算复杂电路等效电阻的方法。 1、等势节点的断接法 在一个复杂电路中,如果能找到一些完全对称的点(以两端连线为对称轴),那么可以将接在等电势节点间的导线或电阻或不含电源的支路断开(即去掉),也可以用导线或电阻或不含电源的支路将等电势节点连接起来,且不影响电路的等效性。 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找到等势点,然后分析元件间的串并联关系。常用于由等值电阻组成的结构对称的电路。 【例题1】在图8-4甲所示的电路中,R1 = R2 = R3 = R4 = R5 = R ,试求A、B两端的等效电阻R AB。 模型分析:这是一个基本的等势缩点的事例,用到的是物理常识是:导线是等势体,用导线相连的点可以缩为一点。将图8-4甲图中的A、D缩为一点A后,成为图8-4乙图。 3R 。 答案:R AB = 8 【例题2】在图8-5甲所示的电路中,R1 = 1Ω,R2 = 4Ω,R3 = 3Ω,R4 = 12Ω,R5 = 10Ω,试求A、B两端的等效电阻R AB。 模型分析:这就是所谓的桥式电路,这里先介绍简单的情形:将A、B两端接入电源,并假设R5不存在,C、D两点的电势相等。 因此,将C、D缩为一点C后,电路等效为图8-5乙

对于图8-5的乙图,求R AB 是非常容易的。事实上,只要满足21R R =4 3 R R 的关系,该桥式电路平衡。 答案:R AB = 4 15 Ω 。 【例题3】在如图所示的有限网络中,每一小段导体的电阻均为R ,试求A 、B 两点之间的等效电阻R AB 。 【例题4】用导线连接成如图所示的框架,ABCD 是正四面体,每段导线的电阻都是1Ω。 求AB 间的总电阻。 2、电流分布法 设有电流I 从A 点流入、B 点流出,应用电流分流的思想和网络中两点间不同路径等电压的思想,(即基耳霍夫定理),建立以网络中各支路的电流为未知量的方程组,解出各支路电流与总电流I 的关系,然后经任一路径计算A 、B 两点间的电压 AB U ,再由 I U R AB AB = 即可求出等效电阻。 【例题1】7根电阻均为r 的电阻丝接成如图所示的网络,试 求出A 、B 两点之间的等效电阻AB R 。 【例题2】10根电阻均为r 的电阻丝接成如图所示的网络,试求出A 、B 两点之间的等效电阻AB R 。 【例题3】8根电阻均为r 的电阻丝接成如图所示的网络,C 、D 之间是两根电阻丝并联而成,试求出A 、B 两点之间的等效电阻AB R 。 A B D C A B C D A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