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中国画欣赏课的教学方式

小学生中国画欣赏课的教学方式
小学生中国画欣赏课的教学方式

小学生中国画欣赏课的教学方式

第一节现阶段小学生心智发展水平的特点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由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增加,课外活动日益增多,与学前阶段相比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一阶段学生的审美意识虽然没有完全形成,但也已经出现萌芽,初步具备了人类思维发展的完整结构。在色彩方面他们大多只对鲜明的颜色感兴趣,在欣赏美术作品方面,学生对美术作品中形象的理解往往只是停留在轮廓上,却很少考虑作品的结构和意境。小学中年级学生处在儿童绘画的转变期或过渡期。在这一阶段他们对作品的欣赏呈现出不稳定状态。由于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对作品意境的理解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不能够准确把握。并且他们由于难以发现自己作品中的不足,使得其对画画的兴趣下降,缺乏以前的那种热情和信心。

第二节探究体验作品内涵已掌握欣赏方法

一、恰当提出问题引发心境共鸣

创新性学习能力作为一种智力活动,不仅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更需要学生紧紧把握机会探讨问题,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小学生通过国画欣赏课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品位和创造,是美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目前的国画欣赏教学活动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教师对作品无休止的讲解,而对于欣赏方法却涉及的相对较少,就使得学生在欣赏某一幅作品时非常的盲目,不知道该用什么教学方法去进行欣赏和学习,审美能力得不到发展。正是基于上述的问题,本课题旨在通过国画欣赏与多种学科的整合、选择、有机组合优秀学习理论和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创新性学习策略,使小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得到发展,提高小学中国画欣赏课教学。

二、在讲授中运用多种手段掌握欣赏方法

(一)国画欣赏与语文学科的链接

新课标指出“以融合学科教学的方式改革我们的课堂教学,突破教学重难点。课程设计不应该再是单纯的美术课,而是在教学内容上综合了语文、音乐、信息技术等学科知识。”强调在的美术教学活动中主动去培养发现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术欣赏与语文学科在某些方面是可以整合教学的,例如利用语文学科中的文字与美术学科中的色彩、形象的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在有限的图画中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能力。对于教学内容的更新和美术课堂的延伸来说学科间知识相互渗透无疑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语文学科中诸多优美的诗词可以很好的帮助学生对美术作品的理解,帮助学生进行体验性、探究性和反思性学习,同时可以更好地传播美术学科文化。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认识水平,同时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满足了学生的审美需要。中国画历来讲究绘画的画外之功,古代文人画家赵孟頫就提出了“诗书画印”相结合,而明代董其昌提出了绘画要“重人品,博修养”的观点。这里所讲的修养,除了自身的道德修养外,更重要的是对“诗、词、曲、赋”等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掌握,是对儒、释、道中国哲学思想的理解和认识。真正的艺术需要文化底蕴的滋养,而绝不仅仅是单纯技艺上的表现。正因为文化素养和艺术品味在艺术创作上的独特性,中国传统绘画才会如此博大精深。在课堂上吸引学生学习美术的吸引力和专注力,调动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就需要教师积极营造一种诗画合一艺术的教学气氛就显得特别重要。以往的美术欣赏课教学大多是以老师为中心的枯燥的知识理论的讲解为主。并且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课堂教学中这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合一的教学方法是可以实现的。实践证明:通过这种教学方法的授课,学生不仅对于绘画作品的主题思想、内容能够牢牢把握,而且对于绘画作品所蕴含的的精神魅力有所了解,除此之外,学生对于诗词的掌握也不会

紧紧停留在表面,而是有一个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和认识。因此教师的国画欣赏课要与语文学科有一定的结合,这样才能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国画欣赏与音乐学科的链接

音乐以声音为媒介,是一门“听”的艺术,绘画则是以眼睛为媒介,是一门“看” 的艺术。他们之间看似有着很大的区别和不同,但是它们之间也有许多共通之处。艺术家们经常用音乐中的画面和绘画中的音乐感来描述音乐与绘画。比如“色彩”一词作为美术中的术语就经常用在音乐评论的文章之中;相同“节奏“一词作为音乐中的术语也往往出现在美术理论之中。人们在欣赏、谈论艺术作品时,也常常会说,这首乐曲简直像一幅风景画一样美丽,或者说,这幅画如同音乐的音符具有节奏感和层次性。通过儿童身心发展的各阶段特征结合线描画教学的特殊性,引导儿童观察生活中的线条,感受线条的无限魅力,启发儿童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创作,使儿童体验线描画创作的乐趣。在绘画中陶冶他们的情操,使儿童终生受益。让儿童更好的度过“过渡时期”。通过一系列有步骤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绘画技巧和基础知识,提高审美意识与创造思维,增长知识、发展身心、开发智力。有利于有效提高其审美认知、聊城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 13 审美情趣;锻炼实践技能、丰富情感世界,开发创新思维,开拓创造潜能。使儿童美术活动的过程成为儿童充分体验美术,表达感受的过程;成为促进儿童知、情、意、趣与良好品质形成的过程。与传统的美术欣赏课相比较,音乐走近美术课堂不仅能够更好的活跃课堂气氛,而且其优美的旋律和节奏能够使学生通过幻想和想象在欣赏美术作品时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是抽象的绘画语言更加具有形象性。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愉悦,灵感得到激发,思想上得到升华,更加有利于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述。

(三)国画欣赏与信息技术学科的链接

传统的欣赏教学与现代的欣赏教学相比在很大程度上

就是资源的缺乏,传统的欣赏教学由于教学资源的缺乏就是的教学方法非常单一和教学内容不够丰富,除了教师单纯的讲授之外很少有其它的教学资源,而学生在欣赏和评述时更不知道如何进行。由于欣赏课在美术教育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发挥现代教学中信息技术带来的优势,对对美术欣赏课和信息技术学科进行有效的整合以提高美术欣赏课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信息技术学科在现代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美术欣赏课中也同样如此,比如在对国画相关知识的讲解尤其是对国画作品的欣赏时,就可以利用多媒体先进的视频和音频技术进行有声有色的教学,同时学生感觉也不会那么枯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国画笔墨的讲解,除了教师的师范之外,完全可以通过有趣的视频使学生更加直观的了解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作为中国画的基本造型语言形式之一笔墨己经相当成熟。中国画的用笔有中锋、侧锋和逆峰,墨法则有泼墨、泼墨、积墨之分,这些在中国画中较难理解的词汇单凭讲解学生就比较难理解,这些都可以通过从互联网上下载的画家作品视频资料展示中国画的笔法和墨法让学生体会到。再就是结合多媒体中让学生理解国画中更过的构图方法。如对宋代画家范宽《溪山行旅图》讲解时,对于中国画全景式的构图方式的讲解就会让学生有一个更加直观的理解。教师通过互联网可以掌握更多的资料和图片,通过在课堂上教师的演示和互动,学生可以较容易的理解某些晦涩难懂的美术词汇,对美术作品有一个更加深层次的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水平和美术鉴赏能力。

第三节引导学生主体参与以启发自主性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内化学生的情感体验

小学生先通过视觉上的体验获得视觉上的快感,然后就是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体验作品的情境和思想感情,从而然感受到美,最后通过自身的经验体验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这就要求教师重视情境的创设,丰富教学环境,在教学活动中创设形式多样、别具一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

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教学情境中获得丰富的艺术感受,从而提高审美能力。如在欣赏中国画之前,教师可以在教师中挂一些国画大师的一些优秀美术作品,使学生一进教室就感受到和其他学科不一样的气氛,同时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在欣赏过程中,为了内化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播放一些中国的古典音乐来启发学生联想,也可以借助古诗词对国画作品进行描述,将中国画、古典音乐、中国古诗词三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帮助学生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所以通过古典音乐、古诗词既可以渲染学习气氛,培养学生的兴趣,又可以帮助学生对中国画墨分五色进行联想理解,充分感受中国画独特的艺术特色。

二、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完善学生的审美观点

传统的美术欣赏教学往往是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这样学生就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的主体地位就不能得到体现。教师常常以”权威性”的眼光和专业化的要求来对待学生的作品,而不是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违背了小学美术欣赏课注重提高学生审美素质和审美能力的教育原则。其实,对知识的探究,学生一样可以做到并不只是老师的专利。并且学生的思想带有某种新颖、创造行的特点,思想更加活跃。

第四节加强思维训练以促进创造性学习

一、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发散思维

如《画水果》一课,首先是让学生观看各种水果的图片,或让学生描述一些水果的外形、颜色、滋味等,回忆一下吃水果的美好感觉;再展示几种水果。在学生了解了有关水果的特点后讨论一下用墨、用色的处理,再让学生根据自己三年级时学习《彩聊城大学专业硕士学位论文15 墨游戏》的感受,自己尝试着画一种水果,对练习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再进行讨论;最后把自己所想表现的形象进一步练习,并且完成一幅作品。

二、拓展教学渠道,培养创新意识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认为人人都是创造之人,并且随

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创造。然而,在我国目前的美术教育中,每一位学生都有创造力的潜能这一思想并没有得到广泛的认可。美术教育教学中渗透着较多的统一性要求和专业技术因素而不是创造性因素。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培养学生创造意识的时候不能只关注学生绘画技巧方面的培养,更重要的是通过欣赏优秀美术作品不断深化学生的内心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何欣赏古代山水画教案

第三阶段 如何欣赏古代山水画教案 红光中学美术教师周剑梅 课型:中国山水画鉴赏课。 教学目的:在中国的山水画里,东方文化的体现优为深刻.有中华武术的阳刚之美,也有高山流水的韵律之美,更充实着华夏人的朴实无华,勤劳勇敢,热爱和平,追求和谐的大度之美. 我们的国画远源流长,博大精深,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思想。 欣赏山水画,只注意笔法,墨法,章法及色彩,还远远不够.当然这是基础,必须从这里入手.山水画描绘的是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云树石木,它的形式美,色彩美,甚至充满着节奏美,旋律美.其结构是开放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 这正是其博大,充满生机活力的原因.中国山水画 讲究写意,讲究气韵生动,讲究意境,讲究气势,讲究天人合一.和谐共处.大山圣水赋予人灵气,智慧和博大的胸怀。 教学重点:有针对性的对学生的知识结构,审美缺憾进行梳理和调整。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比较、学会思考、学会评价,学会将新旧知识串成串,融会贯通;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引入新课: 1、师提问:经过前两次的中国古代山水画相关常识的学习,谁能说说怎样欣赏中国山水画? 学生分组讨论,并以组为单位派一代表阐述讨论意见。 本课内容为通过对典型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名作的评析,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欣赏方法。 ⑴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和它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重要地位: 上两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中国古代绘画习惯按传统分成人物、山水、花鸟三个画科。 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自然风景。它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 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比人物画晚,但它在中国绘画史上得到了突出的发展,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主要的有: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2)其次,中国古代山水画在空间的处理上,采用“以大观斜、“小中见大”的手法。 就是把山水画家自己看作是一个巨人,面对自然,就象人观盆景状。这样,千里江山也可尽收眼底,或用长卷的形式表现,如《千里江山图》,长达11米。或以中国画特有的高远、平远、深远的构图方法,画十分繁复的山岭,如《溪山行旅图》、《早春图》、《青卞隐居图》等,其空间处理突出地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构图方法。中国古代山水画创造的这种独特的处理空间关系的艺术手法,既体现了中国画家独特的观察自然的方法,同时也蕴含着中国民族的审美胸襟,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 (放映录象) (3)此外,中国山水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表现程式。 如表现各种山石就有各种皴法,什么披麻皴、雨点皴、荷叶皴等。在这些表现程式的应用上,主张灵活运用,不断有所发展。在山水画的笔墨技法上,也更为丰富多变,如笔法中包含上述的山石的多种皴法和点苔法等;墨法中湿者为“染”,干者为“擦”,还有“破墨”、“积墨”等等。可见,中国古代山水画也同样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传统和体系。 (放映录象)

小学生中国画欣赏课的教学方式

小学生中国画欣赏课的教学方式 第一节现阶段小学生心智发展水平的特点 小学阶段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由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增加,课外活动日益增多,与学前阶段相比学生的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一阶段学生的审美意识虽然没有完全形成,但也已经出现萌芽,初步具备了人类思维发展的完整结构。在色彩方面他们大多只对鲜明的颜色感兴趣,在欣赏美术作品方面,学生对美术作品中形象的理解往往只是停留在轮廓上,却很少考虑作品的结构和意境。小学中年级学生处在儿童绘画的转变期或过渡期。在这一阶段他们对作品的欣赏呈现出不稳定状态。由于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所以对作品意境的理解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不能够准确把握。并且他们由于难以发现自己作品中的不足,使得其对画画的兴趣下降,缺乏以前的那种热情和信心。 第二节探究体验作品内涵已掌握欣赏方法 一、恰当提出问题引发心境共鸣 创新性学习能力作为一种智力活动,不仅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发现问题,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更需要学生紧紧把握机会探讨问题,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解决问题。小学生通过国画欣赏课对美术作品进行感受、品位和创造,是美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在目前的国画欣赏教学活动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教师对作品无休止的讲解,而对于欣赏方法却涉及的相对较少,就使得学生在欣赏某一幅作品时非常的盲目,不知道该用什么教学方法去进行欣赏和学习,审美能力得不到发展。正是基于上述的问题,本课题旨在通过国画欣赏与多种学科的整合、选择、有机组合优秀学习理论和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创新性学习策略,使小学生的创新性学习能力和审美感受能力得到发展,提高小学中国画欣赏课教学。 二、在讲授中运用多种手段掌握欣赏方法

优质课教案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山水画欣赏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中国山水画欣赏 教材分析: 初中美术课本第十三册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中国画的学习,通过鸟语花香这一单元对花鸟画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中国画注重笔墨以及以物言志的特点,为本单元诗情画意的山水画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所以在这一课中,我侧重于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意境美的体会。以学生熟悉的本土画家的笔下风光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去深入探究古人寄情山水的情怀。体会中国山水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意境。 一、教学目标: 1、学习并掌握山水画在涵义、历史发展和构成上的基本知识。 2、通过对课堂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理解中国画“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和创造能力,继承和发扬中国画的优良传统。 二、教学重、难点设计: 1、重点:本课以欣赏分析为主,让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体会“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艺术氛围,所以,我把山水画的意境感知作为本课的重点。 2、难点: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个体在思维灵动上的取向与难以把握,是本课在意境感知与深入教学上的难点所在。 三、教具准备:

学生:国画工具,收集并预读有关课文以古诗。 教师:多媒体课件,国画作品等。 四、课时安排:本单元总课时为四课时,此课为第一课时。 五、教学设计:一、引入 谈话导入:大家平时喜欢出去旅游吗? 老师第一次到瑞安,你们能否向老师推荐几处瑞安值得一游的去处?学生答。好的,大家推荐的地方老师有机会一定会去看看! 今天老师也向大家推荐一个老师最喜欢的一个地方--乐清雁荡山风景区,希望大家有空能去老师那里看看! 导游法:引导学生随着课件中的图片,游览雁荡风光,师讲解。师:雁荡山是全国十大名山之一,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素有“寰中绝胜”、“海上名山”之誉。史称“东南第一山”。 灵峰、灵岩、大龙湫精华荟萃,被称为“雁荡三绝”。 灵峰灵岩奇峰林立、古木参天,最有趣的是,一景多变,移步换形。比如现在看到的这个合掌峰,就是灵峰最著名的景观,随着日出日暮这座合掌峰会逐渐变换成夫妻峰、雄鹰峰等,雁荡体现出了山水多变的特点。 现在大家看到的是被誉为“天下第一瀑”的大龙湫,上下落差190米,随着季节雨水的变换,呈现不同的风貌。杜牧诗中说道:五丈以上尚是水,十丈以下全为烟,水云烟雾难分。图中的为雨过之后大龙湫,如银河倒挂。 来到雁荡大家可以随着当年徐侠客的足迹,在雁荡观景品茶、赏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公开课《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学设计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美术公开课《中国画与 油画欣赏》教学设计 本帖最后由网站工作室于 2016-5-214:09 编辑 优秀案例《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一、教材分析 在中国古代并没有“中国画”这个词,正是因为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进入中国,为了从本质上区别中外绘画的不同,就有了“中国画”一词,其对应的词是“西洋画”。 但是,随着对绘画艺术本身以及美术史的研究,中国画演变为包含中国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本课虽然不要求也不可能完全从文化的角度去欣赏中国画,但是,也决不应该仅仅从表面形式和工具材料的区别上去欣赏中国画和油画的异同。这其中文人画所代表的绘画追求应该特别关注,所以教材中的“中国画家常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扩展了画面的艺术境界”这句话一定不要忽略。 中国画作品和油画作品除了表现形式上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外,它们的装裱形式也各不相同。所以,除了欣赏绘画本身外,了解它们各自的装裱形式也很重要。这在教材中特别进行了对比介绍。 如果说欣赏中国画时,文人画的欣赏对认识了解中国画很重要的话,那在欣赏油画时,欣赏印象派之后至今的当代油画各不相同的表现风格同样重要。自从明末清初油画传入中国后,特别是近百年来,在中国同样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油画作品。欣赏当代中国油画可以引入对中国画的感受和理解,这样可以更好地感悟中国艺术的精神。 二、教学思路 从整体的美术活动过程看,美术欣赏是美术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美术创作和美术作品实现其价值和意义的基本环节和途径。以往枯燥无味的知识讲解背离了学生学习规律和新课改的精神。如何实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是美术欣赏课面临的问题。 东方的紫禁城和西方的卢浮宫分别是中国画与油画的艺术圣殿,本课先以视频中大家熟悉的东西方艺术形象入手,用两座艺术圣殿“紫禁城”和“卢浮宫”为载体,将学生分为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上册《中国画和油画欣赏》教案

《中国画和油画欣赏》教案 学习目标: 1、让学生们了解中国绘画的发展史,和中国绘画都有着那些的表现技法。 2、增强学生们的知识和对美学的认识从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让学生主体参与,在绘画作品中找到最能打动自己的地方在哪儿里。 4、在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都有一种喻意在里面。让同学们知道我们学习了这一课不但提高了我们的审美意识,也让同学们明白了一种新的创作思路。 教学重、难点: 重点:首先,我们在接触中国绘画的时候就应该明确它的绘画工具都有哪些?各种不同的画法都能体现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其次,每幅美术作品都有一定的喻意,它的涵义是什么? 难点:树立正确地欣赏观念,提高审美意识,不以狄狭隘的审美观看待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 一、导引目标,激发兴趣 首先,把自己准备好的国画作品展示给同学们看,把他们的目光吸引过来。接下来看过作品后大家都知道那些是国画哪些是油画,问一问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今天我就来告诉大家。 二、创设条件,自主参与 分别的介绍作品的内容和具体要表现的含义。如果你是作者你会把画面设计成什么样子的呀?你都想在画面上画什么呀? 例:如果我是作者,我就要把天空画成红色的,因为它向征着热情等等。 三、组织教学,体验发现 欣赏《捣练图》和《倒牛奶的女仆》等(课件展示)。(学生讨论)油画和国画一样都追求细腻逼真的效果,所不同是的油画注重光源的表现,有强烈的立体感,而国画也有生动真实地表现,可它往往不交代光源的来向。到底是国画美还是油画美?引用潘天寿的一句话,说明不管是西方绘画还是东方绘画都很了不起,国画和油画就像是两棵不同的树上开的不同的花,都很美却美的不同。我们作为中国人,应当热爱自己的文化,但我们也不能说只有我们的画才是好的,要学会欣赏多样的美,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课件展示工具和颜料,并展示国画和油画已经装裱好的作品,了解中西方绘画在长期

中国写意山水画欣赏教案

中国写意山水画欣赏教案 教学对象: 教学时间: 课题:中国山水画鉴赏课 课型:欣赏 教学目标: 1、简要了解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概况 2、通过看、听、想、讨论,能用自己的话讲评中国山水画作品的内容与艺术美 3、感受山水画的意境美,热爱祖国艺术,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中国山水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 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教具:多媒体 一、教学导入 1、师提问:经过前两次的中国古代山水画相关常识的学习,谁能说说怎样欣赏中国山水画? 学生分组讨论,并以组为单位派一代表阐述讨论意见。 本课内容为通过对典型的中国古代山水画名作的评析,了解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欣赏方法。 ⑴中国古代山水画的性质和它在中国古代绘画中的重要地位:

上两节课我们已经了解到,中国古代绘画习惯按传统分成人物、山水、花鸟三个画科。中国古代山水画的主要描写对象是自然风景。它不但表现了丰富多彩的自然美,而且体现了中国古代人民的自然观与社会审美意识,甚至从侧面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生活。中国山水画作为一个独立的画科比人物画晚,但它在中国绘画史上得到了突出的发展,并且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多种画法和艺术风格。主要的有:青绿山水、水墨山水、浅绛山水、小青绿山水、没骨山水等。 (2)其次,中国古代山水画在空间的处理上,采用“以大观斜、“小中见大”的手法。就是把山水画家自己看作是一个巨人,面对自然,就象人观盆景状。这样,千里江山也可尽收眼底,或用长卷的形式表现,如《千里江山图》,长达11米。或以中国画特有的高远、平远、深远的构图方法,画十分繁复的山岭,如《溪山行旅图》、《早春图》、《青卞隐居图》等,其空间处理突出地体现了中国山水画独特的构图方法。中国古代山水画创造的这种独特的处理空间关系的艺术手法,既体现了中国画家独特的观察自然的方法,同时也蕴含着中国民族的审美胸襟,体现了中国人的自然观。 (放映录象) (3)此外,中国山水画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许多行之有效的表现程式。如表现各种山石就有各种皴法,什么披麻皴、雨点皴、荷叶皴等。在这些表现程式的应用上,主张灵活运用,不断有所发展。在山水画的笔墨技法上,也更为丰富多变,如笔法中包含上述的山石的多种皴法和点苔法等;墨法中湿者为“染”,干者为“擦”,还有“破

中国绘画艺术欣赏心得体会

中国绘画艺术欣赏 课程体会 院系名称可靠性与系统工程学院 课程名称中国绘画艺术欣赏 老师李佳 姓名闫美辰 学号 ZY1514218 2015年12月13日

通过这次人文专题课程——中国绘画艺术欣赏几次课的学习,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是对于自己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收获的。虽然之前并没有任何绘画艺术知识的学习,但是绘画艺术作为从古至今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承载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灿烂文化的艺术载体,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作为一个从小画画就不好的工科女来讲,当时选这门课程时的确也不清楚这门课程到底是讲些什么内容,对自己的知识体系是否会有所提升,不过在我完成这几次课程之后,对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填补了之前这方面知识的空白。同时,之所以为欣赏课程,我想并不是要我们深入地去研究去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只要能对于古人的绘画艺术、绘画形式以及画家想传达的绘画思想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就可以了。在欣赏和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陶冶自己的情操,这些对于我们这样一直接受理性教育的工科生来说,提高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绝对算是一种感性教育,更是对自己创造性思维的另一种激发与培养的方式。 课程中,老师利用五次课程分别介绍了中国近古五大时期的美术绘画艺术,分别是:原始社会至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每一个时期,都有各自不同的绘画艺术形式与特点,也体现了不同时期社会生活与人们意识的不同形态。在这五个时期里,我对于唐代时期的绘画艺术是最感兴趣的。 唐朝作为中国古代国力最为强势,社会生活最为安定,思想最为开放的朝代,也随之孕育出了繁盛的唐代艺术形式,而其中的绘画艺术也是中国封建绘画的鼎盛时期。唐代的历史也是我了解最多的一个朝代,唐代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唐太宗“柔怀万国”,贞观之治为邻近列国所仰慕。由于唐代具有对各种文化艺术兼容并蓄的非凡气度,儒、释、道“三教”并立,诗文、乐舞、书法、绘画以及文论莫不昌盛。唐代的绘画作为盛唐气象的重要组成部份,为中国美术史留下了璀璨的一笔,绘画名家辈出,见于史册者就达二百余人。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评价初盛唐的作品是“灿烂而求备”,指绘画精神、美学追求、艺术表现和包括构图、造型、笔墨、色彩等技术因素在内的完美统一,这也是对整个唐代绘画风貌的概括。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各个门类,在这个时期都以独立的姿态立于画坛。通过课程和文献了解,唐代的绘画已经分人物、山水、花鸟等科,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国画传统的核心是“意境”,“形神兼备”、“气韵生动”都是意境的内涵素质,其艺术魅力就是画已尽而意不止,笔虽止,但意无穷。不单单在于用笔,技法,更重要的在于作者要表达的思想境界。画家们的艺术审美思想和审美取向,皆取源于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唐代绘画折射着儒释道思想的精髓,追求“天人合一”之境。佛、道理论不仅为绘画艺术提供了一个超越时空的广阔的创造空间,而且直接促进画者思想境界的提升。儒家在于对社会理想人格的塑造,在把绘画作为修身养性的手段的同时,指出其“成教化、助人伦”的道德教化作用。唐代张璪总结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直为后人所奉行,指出绘画是一种心灵化的艺术,造化和心源的凝合。唐代的画论、画史著作亦显示了唐代美学理论的深度,与当朝绘画创作一道共同谱写了大唐绘画的辉煌乐章,完善了民族绘画体系。 唐代的诸多著名画家中,我最喜欢的一位是阎立本,可能是因为我和他同姓,所以在看他的画作时,总有一种亲切感。阎立本以人物肖像画著名。他的作品用线劲健坚实,显示出刚劲的铁线描,有丰富的表现力,古雅的设色沉着而又变化,在人物塑造上不仅重视形貌的描写,而且十分着意人物心理与细节的刻画,造型准确生动,因而被誉为“丹青神化”而为“天下取则”,在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地

《中国绘画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绘画欣赏》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700122012 课程英文名称:Chinese drawing appreciation 课程总学时:24 讲课:24 实验:0 上机:0 适用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大纲编写(修订)时间:2017.7 一、大纲使用说明 (一)课程的地位及教学目标 中国绘画欣赏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的一门选修课。中国绘画源远流长,它的某些因素早在我国上古时期就产生了,绘画不断的成熟、丰富、繁荣,在古代文学长河里,它独自形成一道风景。是我国古代不可忽视的一种艺术样式。 我国现在极富魅力的水墨画、人物画、水墨山水画等,都证明绘画这种艺术样式的生命力。该选修课就是对古代绘画的产生、发展做一个梳理,对绘画中的重要作品做详细的介绍,对绘画中的一些特征及绘画知识做准确的讲解。绘画是我国艺术宝库中的瑰宝,该选修课力求详细的对古代绘画做一梳理,辅助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使学生对绘画有一个更好的认识与掌握,并为有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未来研究的铺垫。该选修课将借助多媒体对原作品进行欣赏引入最新的研究观点,对绘画的剖析力求准确、生动、新颖,挖掘出更多的意蕴。使学生对一些重要的绘画作品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对绘画作品中的一些知识能够简单了解。通过教学力求培养学生简单分析作品的能力,培养他们初级鉴赏绘画作品的能力。 (二)知识、能力及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 1.通过学习绘画常识及欣赏绘画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绘画艺术。懂得如何去欣赏绘画,从而更加熟悉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2.使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文化。 3.使学生理解绘画的含义。 (三)实施说明 1.大纲适用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留学生)使用。本门课程总计24学时。 2.本课程主要介绍了绘画史,主要成就、艺术流派、画家、作品特点。 3.本课程的讲授是有四章构成,阐述了中国绘画的发展过程。 (四)对选修课的要求 学生已经具备汉语中高级水平,在之前现代汉语课学习中掌握了现代汉语词汇的一些基础和应用知识。 (五)对习题课、实验环节的要求 对各章节内容适时进行课堂练习,一般在学完各节基本内容之后,用一些时间结合课程重点、难点开展练习。根据中国绘画鉴赏课的特殊课型,多采取作品鉴赏和观摩影片的形式进行。 (六)课程考核方式 1.考核方式:考查 2.考核目标:在欣赏绘画的基础上,考核学生对中国绘画知识的理解。 3.成绩构成:本课程的总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参考书目 《中国美术史》,洪再新著,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年10月 《中国美术鉴赏十六讲》,杨琪编,东方出版中心,2008年8月

小学校本课程-中国画教案

第一课写意菊花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有关菊花的知识,学习中国画写意菊花的简单画法,花卉的技巧特点,用写意国画表现菊花。 2、感受中国画的笔墨韵味,进行笔墨基本功训练。 3、学会欣赏中国画作品,并从中领会到画的意境,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今天幸福生活的情感和任务。 教学重点:中国画表现的菊花写意画法 教学难点:画面的构图,布局,把握菊花的外形特点 教具: 1、学生用具:中国画颜料、墨汁、毛笔若支{一支为狼毫小笔用于勾勒线条,一支为羊毫用于点、染色(如大白云)}、调色盘、水罐、毛毡、八开生宣纸。 2、教师用具:绘画工具一套、放大的菊花范画一张、分步步骤图一张、空白生宣纸1张。 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是提高学生对中国画的认识,练习用毛笔、宣纸作写意花卉画的技巧。 教学难点:本课难点是用笔用墨和掌握适当的水分表现不同的浓淡墨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 / 18

1、检查学生学习用具准备情况。 2、谜语导入:“瓣儿弯弯象卷发,寒风冷雨它不怕,百花凋谢它开花。”(学生猜) 天气已变冷,很多花都已凋谢了,只有菊花不怕冷,不畏严寒独自开放着。 3、观察菊花,我们教室里有两盆菊花开得正艳,一盆黄色的,一盆白色的,除此之外,你还见过什么颜色的菊花? 二、讲授新课 1、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菊花的图片,想不想欣赏一下?(学生欣赏菊花图片) 2.菊花品种繁多,颜色丰富,为历代文人和画家所赞颂诗人赏菊颂菊,留下了许多赞美菊花的诗,一起朗诵菊花,感受一下诗人对菊花的赞美:(课件出示《菊花》诗) 3.诗人描写的菊花美,画家笔下的菊花更美,历代有很多画家也留下了珍贵的作品,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课件出示菊花作品)分别欣赏画家吴昌硕、齐白石及当代画家的作品。 欣赏小朋友的画,你来说说画的怎么样? 相信同学们画的会更好,有没有信心? 4、今天我们就学习中国写意画——菊花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副菊花图,结合菊花实物,认真观察,菊 2 / 18

美术教案--中国绘画作品欣赏

美术教案--中国绘画作品欣赏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中国绘画作品欣赏(二) 教学目的: 1、了解作品的人物神态和艺术表现形式。 2、使学生在思想上获得教益的同时,审美能力得到提高。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欣赏、分析作品内容。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准备: 1、 2、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师生谈话,导人课题: 教师:中国绘画作品分类就题材而言,有风景画、静物画、人物画等等。这节课我们来欣赏绘画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就是人物画。 二、欣赏作品:

(一)油画《贫农的儿子》作者:蔡亮1、介绍作品内容: 教师:你知道什么是“贫农”吗? “贫农”是指在旧中国被地主、官僚压迫剥削的贫穷的农民。 教师:从画面上人物的衣着特点看,同学们知道作品表现的年代吗? 教师:作品表现的是1934年至1936年红军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年代。 那是1933年10月,蒋介石向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五次大规模的反革命进攻。当时的领导人是王明,硬要红军跟敌人死打硬拼,结果红军死伤很多,为了保存红军实力,1934年10月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离开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队伍到了贵州省的遵义城,党中央开了一个大会,取消了王明的领导资格,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所以画面上表现的是毛泽东和两个贫农的儿子以及红军队伍。 学生通过看图片,对人物的动态和表情发表自己的看法。 2、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教师:同学们知道这幅作品美在哪里吗?

、人物神情、动态刻画细腻真切:贫农的儿子神态恳切,体现了要求参军的迫切心情;毛泽东笑容满面,流露出爱护和欢迎的神,清;红军队伍由近到远步伐整齐,精神抖擞。 、色彩沉着、协调:作品色彩的蓝灰色为主。身穿蓝灰色军装的红军队伍,蓝灰色的天空显得阴沉,说明长征路上会有很多风险。 、仰视构图:画面上的地平线位置较低,人物形象高大。中间是毛泽东和贫农的儿子,左边是红军队伍,画面重点突出。 (二)中国画《童年》作者王盛烈1、作品表现的背景:改革开放初期。 2、作品表现的内容:一群活泼可爱、天真无邪的小学生。 3、师生分析作品风格与特色(服饰、神态、动作、构图等)。 (三)中国画 教师:作品表现了陕北农家的生活小景,从背景上的窑洞、枣树和老大爷头上系的白毛巾上可以看出陕北农民的生活特征。 老大爷在编筐,系着红领巾的小孙女背着书包,手上拿着成绩通知书,兴冲冲地靠在爷爷身上,对着

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高二美术教案

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高二美术教案 中国古代山水画赏析 教材分析 本节课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自由学习山水画,着重把握以下三个要点。一是要在分析作品时,应有意识地强调山水画独特的透视。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掘山水画作品共有的中国人文精神。 教师通过网上论坛的讨论和课堂上对知识的横向联系,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分析作品有详略区别,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教学进行引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目的 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 通过网上的讨论和教师对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 通过分析中国山水画不同作品之间的艺术特色,懂得如何感受艺术之美。 教学重点 中国山水画在不同时期的艺术特色。 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 教学手段 多媒体电脑网络教学 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室里响着古琴曲 问:请大家静下心来听我们教室中回响的悠扬的古琴声,有人想起它的曲名了吗? 答:高山流水。 对,高山流水,这也是我国古代画家的主要绘画题材。大家坐在这样一个现代化的教室里,一定觉得古代山水画离我们好遥远,但现在我们就要借助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来和我们的传统艺术作一次亲密接触。 在亲近传统艺术之前,我想先了解一下在座各位同学的兴趣。艺术论坛上有一个问题等待着大家“现在还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请发表自己的见解。 投票: 现在还有人喜欢传统绘画吗? 从同学们的投票中可见,大部分同学说喜欢,也有不少同学说不喜欢,更有同学说不了解。那原因何在?现在我们就通过了解山水画来了解自己为什么喜欢或不喜欢古代绘

中国绘画艺术欣赏课程感想

姓名:田辞 学号:ZY1621128 专业:软件工程 中国绘画艺术欣赏课程感想 “美术”一听到这个词就会给人一种美的感受,我的整个心情也变得豁然开朗,这或许是我个人的原因吧!我小时候就比较喜欢美术,但这种喜欢并不意味着我对美术有非常深刻的理解。我只知道美术会给人美的享受,让人完全沉浸在其中。当然了,前提是你喜欢它。原本以为美术就是指画家的画作。比如像那些水墨画、水彩画、油画和素描等。直到上了中国绘画艺术欣赏课,听了老师的讲解,我才从这个狭隘的概念中走了出来,真正走进了美术的世界,也才真正认识到了美术的博大和内容之丰富。美术一词被我所理解,也正是上了中国绘画艺术欣赏课以后。下面我就来谈谈对美术鉴赏课的感想: 通过这次人文专题课程——中国绘画艺术欣赏几次课的学习,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是对于自己来说还是有一定的收获的。虽然之前并没有任何绘画艺术知识的学习,但是绘画艺术作为从古至今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承载人类社会与自然社会灿烂文化的艺术载体,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作为一个从小画画就不好的工科女来讲,当时选这门课程时的确也不清楚这门课程到底是讲些什么内容,对自己的知识体系是否会有所提升,不过在我完成这几次课程之后,对于中国古代绘画艺术有了一个大体的认识,填补了之前这方面知识的空白。同时,之所以为欣赏课程,我想并不是要我们深入地去研究去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只要能对于古人的绘画艺术、绘画形式以及画家想传达的绘画思想有一个大体的认识就可以了。在欣赏和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陶冶自己的情操,这些对于我们这样一直接受理性教育的工科生来说,提高自己的艺术欣赏能力绝对算是一种感性教育,更是对自己创造性思维的另一种激发与培养的方式。 课程中,老师利用五次课程分别介绍了中国近古五大时期的美术绘画艺术,分别是:原始社会至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和明清时期。每一个时期,都有各自不同的绘画艺术形式与特点,也体现了不同时期社会生活与人们意识的不同形态。在这五个时期里,我对于唐代时期的绘画艺术是最感兴趣的。 唐朝作为中国古代国力最为强势,社会生活最为安定,思想最为开放的朝代,也随之孕育出了繁盛的唐代艺术形式,而其中的绘画艺术也是中国封建绘画的鼎盛时期。唐代的历史也是我了解最多的一个朝代,唐代国力强盛,文化繁荣,唐太宗“柔怀万国”,贞观之治为邻近列国所仰慕。由于唐代具有对各种文化艺术兼容并蓄的非凡气度,儒、释、道“三教”并立,诗文、乐舞、书法、绘画以及文论莫不昌盛。唐代的绘画作为盛唐气象的重要组成部份,为中国美术史留下了璀璨的一笔,绘画名家辈出,见于史册者就达二百余人。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评价初盛唐的作品是“灿烂而求备”,指绘画精神、美学追求、艺术表现和包括构图、造型、笔墨、色彩等技术因素在内的完美统一,这也是对整个唐代绘画风貌的概括。 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各个门类,在这个时期都以独立的姿态立于画坛。通过课程和文献了解,唐代的绘画已经分人物、山水、花鸟等科,技法可分工笔和写意。

六年级美术上册第15课《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案新人教版

第15课中国画与油画欣赏 教材分析:本课建议课时为2课时,重在让学生感受中西方两种不同的绘画风格带给人不同的艺术享受。中西方绘画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受政治、宗教、审美等因素的影响,加之工具材料的明显不同,因此在各自文化传统的背景下,形成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代表中国文化精神的传统中国画和承载西方文化灵魂的传统油画是传达东西方审美情结的两大体系,是世界范围内绘画艺术的两最主要形式。中国画对六年的孩子来说并不陌生,三年级以来他们就开始接触了水墨画,如《水墨游戏》、《鸟语花香》等,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中国画和油画的欣赏方法,并能运用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对美术作品的的感受与理解。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⒈让学生了解中国画和油画表现技法的差异,感受中国画的艺术境界以及油画的写实、浪漫,学会鉴赏作品,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感受能力和表达能力。 ⒉通过创设意境,利用对比的形式带领学生欣赏中外绘画名作,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⒊引导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去感受艺术魅力,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审美情趣,了解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的特点,从而激发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怀。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画与油画的各自特点。 教学难点:感受中国画的艺术境界,以及油画写实、浪漫风格,掌握欣赏中国画与油画的基本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中国画与油画的绘制工具、相关的图片、课件介绍中国画与油画的视频短片。 学生:自己收集的有关中国画、油画作品及画家的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播放《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视频片段,如果有你熟悉的形象就请你大声的说出来。在这部片子里,有两个国家要相遇:当法国遇见中国;有两座宫殿要相遇:当卢浮宫遇见紫禁城;有两个皇帝要相遇:当拿破仑遇见乾隆;今天,在我们的课堂上有两种绘画形式要相遇:当中国画遇见油画。你会不会对我们这节课的结局有所好奇?这些不同的事物相遇,会遇见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东西方两种不同的艺术领域,体会中国画和油画的魅力! 板书课题——中国画与油画欣赏

第六课 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

第六课《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 第六课独树一帜--古代中国画 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课题是《传神写照-----中国古代人物画》,选自人教版《美术鉴赏》中的第六课,属于《美术课程标准》中第八页系列一:美术鉴赏模块。 教材中这一课有3部分内容,本课为中国人物画部分,把教材一课中的一个部分用一个课时来上旨在让学生从走马观花的观赏转变为下马看花的鉴赏。 让学生在人物画的观察过程中,掌握“描述-感受-分析-评述”这种鉴赏方法,重点了解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创作理念,尤其是价值追求的核心理论--“传神写照” 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有一定的认知能力,能从样式、题材认识中国人物画,随着知识的积累和阅历的增加,对事物的看法也比较全面、深入,但也会偏颇,个性十足,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的去欣赏作品,读懂并理解特定历史时期的作品的内涵,在学生掌握美术作品欣赏的方法的同时,学生的拓展和创新能力也得到充分的培养和锻炼。 设计理念: 教师:《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教学应注重对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多给学生感悟的机会,并能够用美术语言对所学作品进行描述、感受与评价,并提出要把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所以在教学中我采用情景创设法、引导探究法、赏析教学法进行教学,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地探究美、感受美。 学生:新课标特别强调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及参与度,指出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所以学生采用的学法主要有:小组竞赛形式的自

主学习法、探究法、比较分析法等从中体会到美术学习的乐趣,培养创新精神和鉴赏能力。 教学方法 小组竞赛得分制: 整个组织形式是把班级分为四大组,以小组竞赛得分的方式进行整堂课的教学,回答正确加一分,回答全面加两分,这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参与度。 表格形式的比较分析法: 1.通过对中西方人物画的比较更加深学生对中国人物画的特点体会 2.通过工笔和写意两种不同形式的对比自主总结出中国人物画中对“神”的把握都体现在哪些方面 ◆以表格形式体现对比内容,一目了然,清晰易懂,学生能够很直观的分析并得出结论 引导探究法: 为了突出重点,用细致全面的知识点来引导学生对于《历代帝王图》和《仙人泼墨图》的细节刻画的探究最终突破“传神写照”这一重点。再此过程中,学生独立性得到高度发挥,进而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探索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结合本课教材的特点,联系高中生的认知、思维的规律,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认知目标:通过课前查阅、作品分析理解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点,了解其创作理念。并能用语言表述 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小组竞赛等方式掌握“描述-感受-分析-评述”这一鉴赏美术作品的方法。 情感目标:通过对作品的欣赏,大胆想象、表述,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态度 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前提下,我确立了以下重难点: 重点:中国古代人物画的创作理念的核心理论--传神写照

小学美术《中国画与油画欣赏》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中国画与油画欣赏》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中国古代并没有“中国画”这个词,正是因为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进入中国,为了从本质上区别中外(主要是中西)绘画的不同,就有了“中国画”一词,其对应的词是“西洋画”。 但是,随着对绘画艺术本身以及美术史的研究,中国画演变为包含中国文化内涵的专有名词。本课虽然不要求也不可能完全从文化的角度去欣赏中国画,但是,也决不应该仅仅从表面形式和工具材料的区别上去欣赏中国画和油画的异同。这其中文人画所代表的绘画追求应该特别关注,所以教材中的“中国画家常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扩展了画面的艺术境界”这句话一定不要忽略。 中国画作品和油画作品除了表现形式上有比较明显的区别外,它们的装裱形式也各不相同。所以,除了欣赏绘画本身外,了解它们各自的装裱形式也很重要。这在教材中特别进行了对比介绍。 如果说欣赏中国画时,文人画的欣赏对认识了解中国画很重要的话,那在欣赏油画时,欣赏印象派之后至今的当代油画各不相同的表现风格同样重要。自从明末清初油画传入中国后,特别是近百年来,在中国同样诞生了许多优秀的油画作品。欣赏当代中国油画可以引入对中国画的感受和理解,这样可以更好地感悟中国艺术的精神。 二、教学思路 从整体的美术活动过程看,美术欣赏是美术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

分,是美术创作和美术作品实现其价值和意义的基本环节和途径。以往枯燥无味的知识讲解背离了学生学习规律和新课改的精神。如何实现知识性和趣味性的统一是美术欣赏课面临的问题。 东方的紫禁城和西方的卢浮宫分别是中国画与油画的艺术圣殿,本课先以视频中大家熟悉的东西方艺术形象入手,用两座艺术圣殿“紫禁城”和“卢浮宫”为载体,将学生分为东西方两支艺术代表队来进行比较,让学生带着饱满的热情来领略、体会东西方文化的魅力,运用对比的方式,巧妙地将绘画的工具材料、内涵特点、画种分类、欣赏方法及表现技法等艺术表现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乐此不疲地在两座艺术圣殿中畅游。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中国画和油画表现技法的差异。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中外绘画名作,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通过欣赏艺术作品去感受艺术的魅力,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审美和情趣,了解西方绘画和中国绘画的特点。从而激发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怀。 四、教学重点 了解中国画与油画的各自特点。 五、教学难点 感受中国画的艺术境界,以及油画写实、浪漫风格,掌握欣赏中国画与油画的基本方法。 六、教学准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