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的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总结)

GSM的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总结)
GSM的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总结)

跳频技术源于军事通信,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好的保密性和抗干扰能力。跳频分为快速和慢速两种,GSM中的跳频属于慢跳频。

跳频方式从时域概念上分为帧跳频和时隙跳频,从载频实现方式上分为射频跳频和基带跳频。

帧跳频:每个TDMA帧频点变换一次,这种方式下,每一个载频可以看

做一个信道,在一个小区中帧跳频时BCCH所在的TRX载频上的TCH不能

参与跳频,其它不同的载频应有不同MAIO,它是时隙跳频的特例。

时隙跳频:即每个TDMA帧的每个时隙频点变换一次,时隙跳频时

BCCH所在的TRX中的TCH可以参加跳频,但目前只在基带跳频时实现。

射频跳频:TRX的发射TX和接收RX都参与跳频。小区参与跳频频点数可

以超过该小区内的TRX数目。

基带跳频:每个发信机工作在固定的频率上,TX不参与跳频,通过基带

信号的切换来实现发射的跳频,但其接收必须参与跳频。因此小区跳频

频点数不可能大于该小区的TRX数

就ERICSSON的设备来说,有X总线的为基带跳频;基带跳频的频点数与载波数是一样的;而综合跳频(射频跳频)的频点数一般比载波数多。移动一般为基带跳频,联通一般用的是综合跳频。联通的可用频点少,在满足容量的基础上面,必须采用综合跳频来降低频点干扰咯。

基带跳频的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实现信息数据的高速交换,满足217跳/秒的跳频速度及271kbits/s的数据传输速率。考虑以无线接口时隙为基础进行数据的交换,交换方法可以是空分、时分、数据包交换。基站在设计中采用了先进的总线技术,以时隙交换为基础实现基带跳频,其具体的实现方法为:每个发射机(TRX)调谐在固定频率,有一个固定的ID号。收发信机的编码器将下行信号编码,形成突发格式数据,编码器根据跳频算法计算本突发应调制的频道(即TRX号),加上有关功率控制等附加信息形成特定的数据包格式,收发信机的编码器在固定的时间(子时隙)内发出数据包。调制器对每个子时隙的数据包的TRX号进行检查,如和本TRX的ID号不同,则收下一子时隙;如相同,则将本子时隙的数据包接收下来,延时一时隙再发射到空间接口,实现了基带跳频。

射频跳频实现的技术难点主要表现在如何实现宽频带内的快速变频和在快速变频的同时如何保证信号的高质量。快速变频与信号的高质量是相互矛盾的。在GSM系统中各个时隙之间的间隙只有二十几微秒,要实现射频跳频,系统必须在时隙之间二十几微秒的保护时间内快速地从一个频点切换到另一个频点。按照以前的技术,在实现快速跳频的同时必然会带来调制精度下降、接收灵敏度恶化、杂散增加以及阻塞性能下降等一系列负作用。

采用紧密频率复用技术时,系统干扰是决定频率复用比的最重要因素。为了降低系统干扰,通常采用的技术是功率控制、非连续发射技术;而为了抗干扰,提高系统在同等干扰条件下的通信质量,通常采用跳频技术。

因此,跳频是GSM系统抗干扰和提高频率复用度的一项重要技术。按照GSM规范,慢跳频可以用于GSM通信系统中,跳频是指载波频率在一定范围内,按某种规律跳变。每个小区信道组的跳频功能都能单独激活或关闭。BCCH由于是广播信道,不参与跳频,TCH信道,SDCCH信道可以使用跳频。基站使用的跳频有两种,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各自的实现原理是不相同的。

系统中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基带处理单元和载频处理单元,每一个载频处理单元的工作频点固定不变;每一路通信的业务信息由固定的基带单元处理,按照时间顺序和一定的跳频规则,通过总线结构,将处理后待发送的信息传送到工作于不同频点的载频单元处理并发送。这种跳频的实现方式称为“基带跳频”。在基带跳频中,每个发信机工作在一个不变的频率,

同一话路的突发脉冲,被有控制地送入各个发射机,实现基于基带信号的切换。由于每一个收发信机频率不变,则合路器不需要改变,因此可以用宽带合路器,也可以用空腔合路器。TRX的数目,限制跳频的最大数目。基带跳频的问题是,如果有一个TRX板坏了,则对应的码字丢失,影响通话性能。在另种方式下,每一路业务信息由固定的基带单元和频带单元处理;而频带单元的工作频点由频率合成器提供,在控制单元的控制下,频点可以实现按照一定的规律改变。这种方式称为“频带跳频”或“射频跳频”。在射频跳频中,一个发信机处理一个通话的所有突发脉冲所用的频点,是通过合成器频率的改变来实现,而不是经过基带信号的切换来实现,收发信机数目(TRX)不受载频的限制,而取决于小区话务量的大小。由于合成器频率要变化,合路器也要变化,只能用宽带合路器。。这种合成器有大约3db的插入损耗。使用多个合路器级连插入损耗较大,实际应用受到限制。但是,一旦某一TRX 发生故障,系统的故障维护功能,会关掉此TRX。

GSM规范并未规定GSM的基站必须使用“基带跳频”或“频带跳频”,基站设备采用的跳频方式将由设备供应商决定;而对于移动终端,因为每个终端只有一套载频单元,所以必然采用频带跳频。

华为基站BTS同时支持两种方式,在基站系统设计中充分考虑到跳频在频率分集和干扰分集的作用,可以同时支持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这两种实现方式,并在网上获得了规模应用。从实际应用的情况来看,华为自主开发的跳频技术能够提高GSM系统的抗干扰、抗衰落性能,大大提高通话质量,增强紧密复用的组网能力,增加系统容量,具有很强的技术特色。

射频跳频实现的技术难点主要表现在如何实现宽频带内的快速变频和在快速变频的同时如何保证信号的高质量。快速变频与信号的高质量是相互矛盾的。在GSM系统中各个时隙之间的间隙只有二十几微秒,要实现射频跳频,系统必须在时隙之间二十几微秒的保护时间内快速地从一个频点切换到另一个频点。按照以前的技术,在实现快速跳频的同时必然会带来调制精度下降、接收灵敏度恶化、杂散增加以及阻塞性能下降等一系列负作用。华为的基站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呢?下面我们从对射频锁相环的分析入手加以说明。

锁相环的锁定时间主要由环路带宽决定,带宽越宽锁定时间越短。本振信号的质量主要由参考时钟(鉴相频率)、压控振荡器、环路带宽等因素决定,在环路带宽以内本振的相位噪声取决于参考时钟,在环路带宽以外主要取决于压控振荡器。要将最佳环路带宽变宽只有两条途径,一是降低压控振荡器的性能,这显然不可取;二是提高参考性能。由于GSM系统采用的是200kHz带宽,鉴相频率不可能太高,尤其对于DCS1800系统不可能太小,因此在GSM系统中很难提高环路带宽,即降低频率锁定时间。为了克服以上两个难点,华为公司通过采用一套特有的动态环路带宽及乒乓切换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快速变频与信号质量之间的矛盾。

动态环路带宽技术:工作中环路带宽不是固定的,而是随着系统的需要而变,但系统处于不工作状态时,环路带宽保证变回最佳带宽,使输出信号最佳,保证系统的最佳性能。

乒乓切换技术:在电路上设计了两个完全相同的振荡器,通过开关对两个本振进行选择,当一个本振工作时,另外一个本振快速锁定到下一个需要的频点上,在两个时隙的中间通过开关切换到另一个本振电路。这样,避免了在时隙的开头和最后出现瞬时的系统性能恶化。

通过采用特有的动态环路带宽及乒乓切换技术后,实现了900MHz的25MHz带宽、1800MHz的75MHz带宽内的任意跳频,所有跳频指标均超过GSM协议要求。

基带跳频的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实现信息数据的高速交换,满足217跳/秒的跳频速度及271kbits/s的数据传输速率。

考虑以无线接口时隙为基础进行数据的交换,交换方法可以是空分、时分、数据包交换。华为基站在设计中采用了先进的总线技术,以时隙交换为基础实现基带跳频,其具体的实现

方法为:

每个发射机(TRX)调谐在固定频率,有一个固定的ID号。收发信机的编码器将下行信号编码,形成突发格式数据,编码器根据跳频算法计算本突发应调制的频道(即TRX号),加上有关功率控制等附加信息形成特定的数据包格式,收发信机的编码器在固定的时间(子时隙)内发出数据包。调制器对每个子时隙的数据包的TRX号进行检查,如和本TRX的ID号不同,则收下一子时隙;如相同,则将本子时隙的数据包接收下来,延时一时隙再发射到空间接口,实现了基带跳频。基带跳频对TRX的ID识别实时性要求非常高,在这一点上华为是采用ASIC技术来解决的,可实现高速、可靠的TRX-ID识别功能。

两者的区别是:

1)基带跳频采用的腔体合成器衰耗小,而射频跳频采用的混合合成器的衰耗大,对基站覆盖范围有一定影响

2)腔体合成器对频段的要求不如混合合成器灵活,混合合成器的发信机可以使用一组频率,而腔体合成器的发信机仅能使用固定的频率发射。

3)射频跳频比基带跳频具有更高的性能改善和抗同频干扰能力,但其缺点是只有当每小区拥有4个频率以上时效果比较明显;混合合成器要求网网络中各基站必须保持同步,对基站设备性能要求较高。

BTS侧:

对于基带跳频,小区内每个TRX的频率固定,但是用户基带信号在不同时间按一定的规律来变化频率发射。

对于射频跳频,小区内除了BCCH以外的TRX频率随时间变化,但是用户基带信号送到固定的TRX上。

MS侧:

手机只有射频跳频,因为它只有一个接收机。

合成器跳频就是射频跳频。

GSM跳频技术与频点

射频跳频:TRX的发射TX和接收RX都参与跳频。小区参与跳频频点数可以超过该小区内的TRX数目。 基带跳频:每个发信机工作在固定的频率上,TX不参与跳频,通过基带信号的切换来实现发射的跳频,但其接收必须参与跳频。因此小区跳频频点数不可能大于该小区的TRX数。 跳频技术源于军事通信,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好的保密性和抗干扰能力。跳频分为快速和慢速两种,GSM中的跳频属于慢跳频。 跳频方式从时域概念上分为帧跳频和时隙跳频,从载频实现方式上分为射频跳频和基带跳频。 帧跳频:每个TDMA帧频点变换一次,这种方式下,每一个载频可以看做一个信道,在一个小区中帧跳频时BCCH所在的TRX载频上的TCH不能参与跳频,其它不同的载频应有不同MAIO,它是时隙跳频的特例。 时隙跳频:即每个TDMA帧的每个时隙频点变换一次,时隙跳频时BCCH所在的TRX 中的TCH可以参加跳频,但目前只在基带跳频时实现。 射频跳频:TRX的发射TX和接收RX都参与跳频。小区参与跳频频点数可以超过该小区内的TRX数目。 基带跳频:每个发信机工作在固定的频率上,TX不参与跳频,通过基带信号的切换来实现发射的跳频,但其接收必须参与跳频。因此小区跳频频点数不可能大于该小区的TRX 数。 就ERICSSON的设备来说,有X总线的为基带跳频;基带跳频的频点数与载波数是一样的;而综合跳频(射频跳频)的频点数一般比载波数多。移动一般为基带跳频,联通一般用的是综合跳频。联通的可用频点少,在满足容量的基础上面,必须采用综合跳频来降低频点干扰咯。 基带跳频的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实现信息数据的高速交换,满足217跳/秒的跳频速度及271kbits/s的数据传输速率。考虑以无线接口时隙为基础进行数据的交换,交换方法可以是空分、时分、数据包交换。基站在设计中采用了先进的总线技术,以时隙交换为基础实现基带跳频,其具体的实现方法为:每个发射机(TRX)调谐在固定频率,有一个固定的ID号。收发信机的编码器将下行信号编码,形成突发格式数据,编码器根据跳频算法计算本突发应调制的频道(即TRX号),加上有关功率控制等附加信息形成特定的数据包格式,收发信机的编码器在固定的时间(子时隙)内发出数据包。调制器对每个子时隙的数据包的TRX号进行检查,如和本TRX的ID号不同,则收下一子时隙;如相同,则将本子时隙的数据包接收下来,延时一时隙再发射到空间接口,实现了基带跳频。 射频跳频实现的技术难点主要表现在如何实现宽频带内的快速变频和在快速变频的同时如何保证信号的高质量。快速变频与信号的高质量是相互矛盾的。在GSM系统中各个时隙之间的间隙只有二十几微秒,要实现射频跳频,系统必须在时隙之间二十几微秒的保护时间内快速地从一个频点切换到另一个频点。按照以前的技术,在实现快速跳频的同时必然会带来调制精度下降、接收灵敏度恶化、杂散增加以及阻塞性能下降等一系列负作用。 采用紧密频率复用技术时,系统干扰是决定频率复用比的最重要因素。为了降低系统干扰,通常采用的技术是功率控制、非连续发射技术;而为了抗干扰,提高系统在同等干扰条件下的通信质量,通常采用跳频技术。 因此,跳频是GSM系统抗干扰和提高频率复用度的一项重要技术。按照GSM规范,慢跳频可以用于GSM通信系统中,跳频是指载波频率在一定范围内,按某种规律跳变。每个小区信道组的跳频功能都能单独激活或关闭。BCCH由于是广播信道,不参与跳频,TCH 信道,SDCCH信道可以使用跳频。基站使用的跳频有两种,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各自的

GSM网络跳频原理介绍

题目:跳频原理介绍 内容简介: 跳频技术的性能,跳频原理的介绍,比较基带跳频与综合 跳频的优缺点,基本原理适用于所有系统。 目录1.序 (3)

2. 跳频的性能 (3) 2.1 频率分集 (3) 2.2 干扰分集 (4) 2.3 结论 (5) 3.技术描述 (6) 3.1跳频的方式 (6) 3.1.1 基带跳频 (6) 3.1.2 综合跳频 (7) 3.2 系统配置 (8) 3.2.1基带跳频 (8) 3.2.2综合跳频(配置成两个频率组) (9) 3.2.3综合跳频(包括BCCH频点) (10) 3.3跳频法则 (10) 3.3.1循环跳频 (10) 3.3.2随机跳频 (10) 3.3.3正交跳频序列 (11) 3.4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PRS) (11) 4.工程指引 (12) 4.1应用 (12) 4.1.1概述 (12) 4.1.2跳频增益 (12) 4.1.3跳频和用户感觉的语音质量 (13) 4.2参数························································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跳频对GSM系统掉话的影响 (14) 4.4不同跳频频点数对系统质量掉话的改善程度 (15) 4.4.1两个跳频频点情况 (15) 4.4.2三个跳频频点惰况 (16)

4.4.3四个及四个以上跳频频点 (17) 1.序 移动无线传播在遇到障碍时会遭受短期的幅度变化,这些变化称为瑞利衰落。不同频率的信号的衰落特性不同。随着频率差别的增大,衰落更加独立。 GSM中通过跳频(载波频率跳变)频率分集技术,保证了一个信息按几个频率发送,使包含码字一部分的所有突发脉冲不会被瑞利衰落以同一种方式破坏,从而提高了传播性能。 在通话过程中,当移动台移动到正在使用频点的瑞利衰落谷点(fading dip)或者频点受到干扰时,脉冲非常容易丢失。如果采用跳频技术,同一个位置对于下一个脉冲来说,该位置具有很好的接收特性。由于采用了GSM原理中的编码和交织技术使单一脉冲的丢失对语音质量的影响达到最小。在跳频系统中,每一个小区(cell)都预先分配了一个频率集。通话过程中移动台在每个TDMA帧都改变频率,也就是每秒217跳。 2. 跳频的性能 2.1 频率分集

nRF24L01点对点跳频技术应用

nRF24L01点对点跳频技术应用(转载) 分类:技术应用 关键字:nRF24L01;射频;无线通信;跳频 1 nRF24L01概述 nRF24.L01是一款新型单片射频收发器件,工作于2.4 GHz~2.5 GHz ISM频段。内置频率合成器、功率放大器、晶体振荡器、调制器等功能模块,并融合了增强型ShockBurst技术,其中输出功率和通信频道可通过程序进行配置。nRF24L01功耗低,在以-6 dBm的功率发射时,工作电流也只有9 mA;接收时,工作电流只有12.3 mA,多种低功率工作模式(掉电模式和空闲模式)使节能设计更方便。 nRF24L01主要特性如下: GFSK调制: 硬件集成OSI链路层; 具有自动应答和自动再发射功能; 片内自动生成报头和CRC校验码; 数据传输率为l Mb/s或2Mb/s; SPI速率为0 Mb/s~10 Mb/s; 125个频道: 与其他nRF24系列射频器件相兼容; QFN20引脚4 mm×4 mm封装; 供电电压为1.9 V~3.6 V。 2 引脚功能及描述 nRF24L01的封装及引脚排列如图1所示。各引脚功能如下:

图(1) CE:使能发射或接收; CSN,SCK,MOSI,MISO:SPI引脚端,微处理器可通过此引脚配置nRF24L01: IRQ:中断标志位; VDD:电源输入端; VSS:电源地: XC2,XC1:晶体振荡器引脚; VDD_PA:为功率放大器供电,输出为1.8 V; ANT1,ANT2:天线接口; IREF:参考电流输入。 3 工作模式 通过配置寄存器可将nRF241L01配置为发射、接收、空闲及掉电四种工作模式,如表1所示。

多项选择题-初级

1、关于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正确的说法有( AB ) A、基带跳频的频率数只能小于或等于发信机数,射频跳频的频率数可以大于发信机数 B、基带跳频一般使用窄带滤波合路器,射频跳频一般使用宽带滤波合路器 C、基带跳频属于慢跳频,射频跳频属于快跳频 D、如果条件允许,射频跳频可获得比基带跳频更高的跳频增益 2、在GSM规中,有两个参数用来定义跳频序列,分别为: ( A、C ) A、MAIO B、TFI C、HSN D、USF 3、关于天线增益说确的是?(A、D ) A、是与基准天线比较得出的相对值 B、馈线驻波比越大,天线增益越小 C、使用功率放大器时,天线增益增大 D、天线辐射越集中,天线增益越大 4、若发生SDCCH掉话,可能发生的状况有:( ABCD ) A、被叫寻呼无响应 B、位置更新失败 C、SDCCH分配失败 D、TCH分配丢失 E、随机接入失败 5、某小区位于位置区边界, 主要覆盖横穿位置区边界的铁路动脉, 除火车用户外基本没有其他用户. 为减轻SDCCH拥塞, 可能的方案包括( ACD ) A、提高SDCCH信道数配置 B、降低天线, 缩小覆盖 C、启用动态SDCCH分配功能 D、D、增大小区重选滞后值 6、在以下电调天线和机械天线的比较中,说确的有:(A B D) A、电调天线在增大天线下倾角度过程中,天线方向图基本保持不变。而机械天线在增大天线下倾角度过程中, 天线方向图会随着下倾角的增大而产生一定程度的改变 B、一般情况下电调天线的三阶互调指标要优于机械下倾天线

C、电调天线调整倾角的步进度数为0.2度,而机械天线调整倾角的步进度数为1度,因此电调天线的精度高,效果好 D、电调天线可以对基站天线实行远程监控调整,机械天线则必须到现场进行基站天线调整 7、应用分集接收技术可以大大降低移动通信接收信号不稳定的概率,分集技术主要包括:(A、B、C、D) A、空间分集 B、时间分集 C、频率分集 D、极化分集 8、降低移动系统中干扰的方法有:(A、C、D) A、动态功率控制 B、负荷分担 C、不连续发射 D、跳频 9、从以下情况可以推断小区上行信号可能受到干扰:(B、D) A、TEMS测试中观察到手机占用某一频点通话时Rxqual值达到7。 B、在BSC监控终端上发现该小区各BPC的ICMBAND值不都为1。 C、扫频仪监测到在939~950MHz频段基础噪声达到-100dBm左右。 D、占用开启上下行动态功率控制的小区时,手机从待机状态进入通话状态后Rxlev下 降而手机发射功率没有下降。 10、所谓公共控制信道是指面向小区所有手机的控制信道,以下控制信道中不属于公共控制 信道的有:(C、D) A、AGCH B、RACH C、FACCH D、SDCCH 11、基站站址设计一般应满足下列要求( ABDE ) A、在不影响基站布局的情况下,尽量选择现有的电信楼邮电局做站址,以利用其机 房电源铁塔等设施 B、将天线的主瓣方向指向高话务密度区,可以加强该地区的信号强度,从而提高通话

跳频扩频系统

跳频扩频系统 一、定义及原理 跳频扩频系统: 采用码序列控制信号的载波,使之在多个频率上跳变而产生扩频信号。接收端产生一个与信号载波频率变化相同移频信号,用它作变频参考,再把信号恢复到原来的频带。调频系统可随机选取的频率数通常是几百个或更多。 跳频系统的载频受一个伪随机码控制,不断地、随机地跳变,因此跳频系统可视作载频按照一定规律变化的多频频移键控(MFSK)。与直扩系统不同,跳频系统中的伪随机序列并不直接传输,而是用来选择信道。跳频系统主要由PN码产生器和频率合成器两部分组成,快速响应的频率合成器是频率跳变系统的关键部件。频率跳变系统的发射机在一个预定的频率集中,由PN码序列控制频率合成器,使发射频率能随机地由一个跳到另一个。接收机中的频率合成器也按相同的顺序跳变,产生一个与发射频率只差一个中频的本振频率,经混频后得到固定的中频信号,该中频信号经放大后送到解调器,恢复传送的信息。此处,混频器实际上担当了解调器角色,只要收发双方同步,就可将频率跳变信号转换为一个固定频率的信号。 二、跳频系统的结构

三、跳频系统的波形 发送端的波形

接收端的波形 四、跳频系统的优点 跳频扩频技术的优点如下: (1)抗单频干扰,部分带宽干扰能力强 跳频系统的抗干扰原理和直扩系统不同,直扩是靠频谱的扩展和解扩处理来提高信噪比的;跳频是靠躲避干扰,来达到提高信噪比的。虽然不能像直扩系统那样,但由于载波频率是跳变的,减少了单频干扰和窄带干扰进入接收机的概率。故调频系统具有抗单频及部分带宽干扰的能力。当跳频的概率数目足够多、跳频的带宽足够宽时,其抗干扰能力是很强的。 (2)抗多径衰落的能力强 利用载波频率的快速跳变,具有频率分集的作用,从而增强了系统抗多径衰落的能力。 (3)便于实现多址通信 应用跳频通信可以很容易地组建一个多址网络,网络内的各

GSM跳频原理

GSM跳频原理 1.概述 引入跳频的原因:GSM体系中的引入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是频率分集,跳频可以保证各个突发在不同的频率上发射,这样就可以对抗由于瑞利衰落等引起的影响,因为这些影响是因频 率而异的。第二是干扰分集,在高业务地区,由频率复用带来的干扰显得较为突出。 引入跳频后,我们可以对使用相同频率组的远地蜂窝小区配置不同的跳频序列,这样 就可以分散使用相同频率集的信道之间的干扰,从中得到收益。 引入跳频的目的:提高系统抗干扰,抗衰落能力。GSM的无线接口,也相应采用了跳频的方法+。 概念:跳频就是按要求改变信道所用的频率。 GSM中的说明:在GSM系统中,整个突发期间,传输频率保持不变,每个突发的持续时间为577us,故GSM系统的跳频属于慢速跳频(SFH)。 图一是不跳频信道的时间和频率关系,图2表示了一个跳频信道的时间和频率关系。从图中可以看出,信道频率在每个突发期间维持不变,而在突发与突发之间,频率的改变则是一种看似杂乱的伪随机序列关系。 图1 信道不跳频时的时间频率关系图 图2 信道跳频时的时间频率关系示意图 在图2中,如果跳频实现是在一个TRU内实现就是射频跳频,如果在一个小区内的多个TRU间实现就是基带跳频。 下面举例说明: 下图在基带跳频方式下,HSN=0、RTSL(radio Time SLot no)=2时在不同FN时刻下的信道的使用的跳频序列。在该BTS下,配置有4个TRX。

下图为另一个实例。 使用的为射频跳频和不跳频方式。 该实例中,BTS有2个TRX。

2.跳频实现流程 跳频的实现包括信道分配和信道激活过程。首先,由OMC(操作维护中心)配置BSS及BSS中各信道的参数,这些参数通过BSC下发到BTS的每个信道。再有用户通信需要时,由BSC激活相应的信道进行业务数据传送。 A.信道分配过程 信道分配通过由BSC向BTS在Abis接口上发送的若干条消息完成。包括BTS属性设置消息(Set BTS Attributes),无线载频属性设置消息(Set Radio Carrier Attributes)和信道属性设置消息(Set Channel Attributes)。其中与BTS中跳频实现直接相关的是信道属性设置消息。该消息由OMU接收,再由OMU传给OAMM模块。其详细说明可参考协议12.21。 FH 图3 FUC中 SET FH MODE中的跳频方式 0 不跳频 1 基带跳频BB FH 2 射频跳频RF FH 在BSC后台的数据表R_FHS表中可查看跳频模式及相关信息。 A中Object Instance参数表明本消息的目标信道,包括BTS号,收发信机号,时隙号。Starting Time指明该信道配置的起始时间即起始帧号。FU根据此消息确定本FU所管辖的8个时隙的跳频参数包括HSN、MAIO和ARFCN List(用于构成MA表),这些参数将在跳频算法中详细说明。 B.信道激活过程

跳频系统概述

6.1 跳频系统概述 6.1.1 为什么要跳频 通常我们所接触到的无线通信系统都是载波频率固定的通信系统,如无线 对讲机,汽车移动电话等,都是在指定的频率上进行通信,所以也称作定频通信。这种定频通信系统,一旦受到干扰就将使通信质量下降,严重时甚至使通信中断。 例如:电台的广播节目,一般是一个发射频率发送一套节目,不同的节目占用不同的发射频率。有时为了让听众能很好地收听一套节目,电台同时用几个发射频率发送同一套节目。这样,如果在某个频率上受到了严重干扰,听众还可以选择最清晰的频道来收听节目,从而起到了抗干扰的效果。但是这样做的代价是需要很多额谱资源才能传送一套节目。如果在不断变换的几个载波频率上传送一套广播节目,而听众的收音机也跟随着不断地在这几个频率上调谐接收,这样,即使某个频率上受到了干扰,也能很好地收听到这套节目。这就变成了一个跳频系统。 另外在敌我双方的通信对抗中,敌方企图发现我方的通信频率,以便于截获所传送的信息内容,或者发现我方通信机所在的方位,以便于引导炮火摧毁。定频通信系统容易暴露目标且易于被截获,这时,采用跳频通信就比较隐蔽也难以被截获。因为跳频通信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游击通信策略、使敌方不易发现通信使用的频率,一旦被敌方发现,通信的频率也已经“转移”到另外一个频率上了。当敌方摸不清“转移规律”时,就很难截获我方的通信内容。 因此,跳频通信具有抗干扰、抗截获的能力,并能作到频谱资源共享。所以在当前现代化的电子战中跳频通信已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另外,跳频通信也应用到民用通信中以抗衰落、抗多径、抗网间干扰和提高频谱利用率。 6.1.2 什么是跳频图案? 为了不让敌方知道我们通信使用的频率,需要经常改变载波频率,即“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似地对载波频率进行跳变,跳频通信中载波频率改变的规律,叫作跳频图案。

跳频原理

1、跳频技术 跳频就是按照预先定义的跳频序列(FHS)随机地改变正在进行通信的信道所占用频率的技术。在同一个频道组内,各跳频序列应是正交的,各信道在跳频传输过程中不能被碰撞。 过去采用跳频技术是为了确保通信的秘密性和抗干扰性,它首先被用于军事通信,后来发现在移动通信中,电波传播多径效应引起的瑞利衰落与传输的发射频率有关,衰落空洞将因频率的不同发生在不同地点,如果在通话期间载波频率在几个频点上变化,则传送信息仅在短时间内受到衰落空洞的影响,尤其是处于多径环境中的漫速移动的移动台通过采用跳频技术,能大大改善移动台的通信质量,可达到频率分集的效果。此外,跳频还具有干扰分集的作用。由于跳频频道间的不相关性,分离了来自许多小区的同频干扰,可提高蜂房小区的容量。 跳频系统分为快跳频和慢跳频两种。慢跳频的跳频频率低于或等于调制符号速率,即在一个或几个调制符号周期内跳频一次;快跳频的跳频频率大于调制符号速率,即在一个调制符号周期内跳频一次以上。 1、GSM的跳频技术 在GSM标准中采用慢跳频技术。每秒217跳,每跳周期为1200比特。GSM系统中的跳频分为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两种。 基带跳频的原理是将话音信号随着时间的变换使用不同频率发射机发射,其原理图如图6.26所示。 TR X1 TR X2 TR X3 TR X4 图6.26 基带跳频原理

由上图可见,基带跳频中可供跳频的频率数N(hop)≦基站载频数N(TRX)。基带跳频适用于合路器采用空腔耦合器的基站,由于这种空腔耦合器的谐振腔无法快速改变发射频率,故基站无法靠改变载频频率的方法实现跳频。实施的方框图如图6-27所示,其中,收发信机负责无线信号的接收与发送,基带处理单元进行信道的处理。 图6.27基带跳频实施框图 为了实现基带跳频,如上图所示,收发信机与基带处理单元之间的连接由路由转接器来控制,在用户通信过程中,要求无论移动台通信频率如何变化,负责处理用户链路的基带处理单元要保持不变,而基带跳频中所有收发信机的频率也不变。那么,怎样才能确保跳频实现呢?其实只要在路由转接器中根据预先设定的跳频方式来改变收发信机与基带处理单元之间的连接,就能保证该基带处理单元与用户之间的通信链路始终保持畅通。由此可见,由于频率变换的范围仅限于基站所拥有的收发信机的个数,故跳频的频率数N(hop) ≦基站载频数N(TRX)。 射频跳频是将话音信号用固定的发射机,由跳频序列控制,采用不同频率发射,原理图如图6-28所示。射频跳频为每个时隙内的用户均跳频(TRX1因为是BCCH 信道所在的载频,故不跳频),可供跳频的频率数N(hop)不受基站载频数N(TRX)的限制,GSM 规范规定每个小区最多可有64个频率供跳频。 1 2 3 4 5 6 7 TR X 1TR X 2 图6.28 射频跳频原理图 射频跳频适用于合路器采用宽带耦合器的基站,由于这种宽带耦合器与发射器频率的变化无关,故在跳频时载频与手机根据预设的跳频序

基于matlab的跳频通信系统的仿真

摘要 跳频通信系统是一种典型扩展频谱通信系统,它在军事通信、移动通信、计算机无线数据传输和无线局域网等领域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已成为当前短波保密通信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本文介绍了跳频通信系统的基本工作过程,从跳频系统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指标、跳频通信系统的解跳和解调等方面阐述了跳频通信基本原理,并对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技术及其性能进行了仿真研究和理论分析。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跳频通信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其组成部分包括信号生成部分、发送部分、接收部分、判决部分、跳频子系统模块五个部分,并以2FSK系统为例,给出了上述通信干扰样式下的误码率理论分析结果,并利用Matlab中的Simulink仿真系统实现跳频系统的仿真和分析,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跳频系统; 扩频通信; Matlab; Simulink仿真

目录 第1章绪论 (1) 1.1 概述 (2) 1.2 跳频通信简介 (1) 1.2.1 跳频通信系统概述 (1) 1.2.2 跳频技术的应用背景和发展趋势 (2) 1.3 MATLAB简介 (3)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3) 第2章跳频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 (4) 2.1 跳频通信系统的结构组成 (4) 2.1.1 跳频系统的发送部分 (4) 2.1.2 跳频系统的接收部分 (5) 2.2 跳频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6) 2.3 跳频通信系统的调制方式 (7) 2.4 频率合成器 (8) 2.5 跳频信号的解跳与解调 (8) 2.5.1 跳频信号的解跳 (8) 2.5.2 跳频信号的解调 (9) 第3章跳频通信系统仿真及性能分析 (10)

GSM的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总结)

跳频技术源于军事通信,目的是为了获得较好的保密性和抗干扰能力。跳频分为快速和慢速两种,GSM中的跳频属于慢跳频。 跳频方式从时域概念上分为帧跳频和时隙跳频,从载频实现方式上分为射频跳频和基带跳频。 帧跳频:每个TDMA帧频点变换一次,这种方式下,每一个载频可以看 做一个信道,在一个小区中帧跳频时BCCH所在的TRX载频上的TCH不能 参与跳频,其它不同的载频应有不同MAIO,它是时隙跳频的特例。 时隙跳频:即每个TDMA帧的每个时隙频点变换一次,时隙跳频时 BCCH所在的TRX中的TCH可以参加跳频,但目前只在基带跳频时实现。 射频跳频:TRX的发射TX和接收RX都参与跳频。小区参与跳频频点数可 以超过该小区内的TRX数目。 基带跳频:每个发信机工作在固定的频率上,TX不参与跳频,通过基带 信号的切换来实现发射的跳频,但其接收必须参与跳频。因此小区跳频 频点数不可能大于该小区的TRX数 就ERICSSON的设备来说,有X总线的为基带跳频;基带跳频的频点数与载波数是一样的;而综合跳频(射频跳频)的频点数一般比载波数多。移动一般为基带跳频,联通一般用的是综合跳频。联通的可用频点少,在满足容量的基础上面,必须采用综合跳频来降低频点干扰咯。 基带跳频的技术难点在于如何实现信息数据的高速交换,满足217跳/秒的跳频速度及271kbits/s的数据传输速率。考虑以无线接口时隙为基础进行数据的交换,交换方法可以是空分、时分、数据包交换。基站在设计中采用了先进的总线技术,以时隙交换为基础实现基带跳频,其具体的实现方法为:每个发射机(TRX)调谐在固定频率,有一个固定的ID号。收发信机的编码器将下行信号编码,形成突发格式数据,编码器根据跳频算法计算本突发应调制的频道(即TRX号),加上有关功率控制等附加信息形成特定的数据包格式,收发信机的编码器在固定的时间(子时隙)内发出数据包。调制器对每个子时隙的数据包的TRX号进行检查,如和本TRX的ID号不同,则收下一子时隙;如相同,则将本子时隙的数据包接收下来,延时一时隙再发射到空间接口,实现了基带跳频。 射频跳频实现的技术难点主要表现在如何实现宽频带内的快速变频和在快速变频的同时如何保证信号的高质量。快速变频与信号的高质量是相互矛盾的。在GSM系统中各个时隙之间的间隙只有二十几微秒,要实现射频跳频,系统必须在时隙之间二十几微秒的保护时间内快速地从一个频点切换到另一个频点。按照以前的技术,在实现快速跳频的同时必然会带来调制精度下降、接收灵敏度恶化、杂散增加以及阻塞性能下降等一系列负作用。 采用紧密频率复用技术时,系统干扰是决定频率复用比的最重要因素。为了降低系统干扰,通常采用的技术是功率控制、非连续发射技术;而为了抗干扰,提高系统在同等干扰条件下的通信质量,通常采用跳频技术。 因此,跳频是GSM系统抗干扰和提高频率复用度的一项重要技术。按照GSM规范,慢跳频可以用于GSM通信系统中,跳频是指载波频率在一定范围内,按某种规律跳变。每个小区信道组的跳频功能都能单独激活或关闭。BCCH由于是广播信道,不参与跳频,TCH信道,SDCCH信道可以使用跳频。基站使用的跳频有两种,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各自的实现原理是不相同的。 系统中具有多个相对独立的基带处理单元和载频处理单元,每一个载频处理单元的工作频点固定不变;每一路通信的业务信息由固定的基带单元处理,按照时间顺序和一定的跳频规则,通过总线结构,将处理后待发送的信息传送到工作于不同频点的载频单元处理并发送。这种跳频的实现方式称为“基带跳频”。在基带跳频中,每个发信机工作在一个不变的频率,

跳频

(1) 1:3跳频模式指在跳频中1块载频使用3个频点工作。 (2) 1×3复用就是1个基站的3个小区为一个频率复用簇,每个基站的同向小区所使用的频率组相同【2】。 图6 1×3复用方式频率配置 这种复用方式下,N的取值为1,则 根据式(3), 载干比远远低于系统要求的载干比保护值。必须采用跳频、功率控制、DTX等抗干扰技术提高载干比,以满足系统的通信要求。 假设可使用频带宽度为10MHz,可使用的频点为45~94。由于1×3复用方式必须使用射频跳频,而BCCH不能参与射频跳频,因此在规划时,BCCH采用4×3复用,而TCH采用1×3复用。 BCCH按4×3复用,使用的频点为81~94,共14个。TCH使用频点45~80,共36个频点。 TCH使用的频点有两种分组方式:间隔分组和顺序分组。间隔分组方式如下:表1.1×3复用间隔分组 频率组号频点号MAIO A 80,77, 74,71,68,65,62,59,56,53,50,470,2,4,6,8,10 B 79,76, 73,70,67,64,61,58,55,52,49,461,3,5,7,9,11 C 78,75,72,69,66,63,60,57,54,51,48,450,2,4,6,8,10 顺序分组方式如下: 表2.1×3复用顺序分组 频率组号频点号MAIO A 80,79,78,77,76,75,74,73,72,71,70,690,2,4,6,8,10 B 68,67,66,65,64,63,62,61,60,59,58,570,2,4,6,8,10 C 56,55,54,53,52,51,50,49,48,47,46,450,2,4,6,8,10 按照配置载频数与跳频频点数之比为1:2的规则,10MHz带宽,1×3可以实现的最大站型是S7/7/7。频率复用度为7.14。 同一基站内部各小区之间通过合理的配置跳频偏移量MAIO来避免同邻频干扰。假设可使用频带宽度为6MHz,可使用的频点为96~124。BCCH采用4×3复用,使用的频点为111~124,共14个。而TCH采用1×3复用,TCH使用频点96~110,共15个频点。 间隔分组方式如下: 表3.1×3复用间隔分组 频率组号频点号MAIO A 96,99, 102,105,1080,2,4 B 97,100, 103,106,1091,3

跳频参数CA、MA、MAIO、HSN

GSM系统支持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SFH)。基带跳频是指多个发射机工作在各自固定频点,在基带上将不同信道的信号按跳频序列切换到不同发射机上发送,实现跳频。射频跳频指发射机的发射频率按跳频序列跳变。基带跳频简单易实现,但受TRX数目限制,跳频频点较少。SFH可设置的跳频频点较为灵活,是目前各系统采用的主要跳频方式。 定义 ?CA(Cell Allocation)表示小区分配的频率集合; ?MA(Mobile Allocation)表示每次通信中移动台和基站所用的频率集(1≤N≤64),MA和CA都是小区级表 ?MAIO(Mobile Allocation Indication Offset)表示一次通信所确定使用的一个频率(1,N-1),即为MA中的一个元素。 ?HSN(Hopping Sequence Number)跳频序列号由6个比特组成,0-63的编码。 HSN和MAIO是跳频的两个参数,HSN决定跳频顺序,MAIO决定起跳频点。使用MAIO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多个信道在同一时间争强同一频率。 需要注意的是同一个小区内,HSN取值相同,仅仅给每个用户分配不同的MAIO;对于同频邻区,一定要保证HSN不同,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的减小同频干扰。 举例 以一个1X3的跳频网络为例: CellA MA=1,4,7,10,13... CellB MA=2,5,8,11,14... CellC MA=3,6,9,12,15... HSN的取值是0-63,0为循环序列,1-63为随机序列。 例如 Cell A的MA=1,4,7,10,13,… 使用HSN=0,跳频次序=1,4,7,10,13,… 使用HSN=1,跳频次序=7,1,13,4,10,…

案例分析之射频跳频算法与干扰分析-兰州办-郭伟

射频跳频算法与干扰分析 日期2011年9月 作者华星兰州办RNO 郭伟 【产品类别】:GSM 【CASE ID】:适合用户 【故障级别】:Major 【关键字】:MAIO、HSN、射频跳频算法

【问题现象】:MAIO设置错误导致问题区域持续邻频干扰 图1玉林城北水厂基站开通测试区域的电平覆盖图 图2玉林城北水厂基站开通测试区域的质量图 测试车辆从城北水厂基站向东行驶,手机占用玉林城北水厂基站2(26967_10272),覆盖良好RxlevelSub=-85,通话质量较差RxQulSub=7。(图3) 测试车辆从城北水厂基站向东行驶,手机占用玉林城北水厂基站2(26967_10272),

覆盖良好RxlevelSub=-85,通话质量较差RxQulSub=7。通过回放路测试数据发现MAIO 值设置为5,MAIO数据与玉林市区射频跳频整体规划冲突(玉林市区采用1x1射频调频,MAIO规划为0,2,4,6,8,10)。 图3问题区域话音质量图 【原因分析】: 玉林市区射频跳频采用1X1规划,射频跳频序列MA设置为(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保护频点为108,BCCH频段为109~124。 我们先来讨论一下跳频算法: 下面首先介绍与跳频算法相关的几个参数。 CA :小区分配表,小区所使用的频率序号集合。 FN :TDMA帧号,在同步信道上广播。BTS和移动台通过FN取得同步(0-2715647),由GSM 内部计数器T1R,T2,T3产生。 MA :用于移动台跳频的无线频率序号集合,是CA的子集。MA包含N个频率序号,(1≦N≦64)。 FHS:跳频序列FHS(FrequencyHoppingSequence)

跳频全参数调整建议

中国移动河南分公司漯河市GSM网络参数检查及修改建议 ——跳频参数 拟制:董淼 审核: 会签: 批准: 2019-11-5

目录 1 概述 (3) 2 跳频参数简介 (3) 2.1 调整跳频参数的考虑 (3) 2.2 涉及参数 (4) 2.2.1 BTS跳频模式 (4) 2.2.2 跳频序列号1和跳频序列号2 (4) 2.2.3 移动分配索引偏置 (6) 3 调整建议 (7) 3.1 现网参数设置情况 (7) 3.1.1 HOP设置情况 (7) 3.1.2 MO、MS设置情况 (7) 3.1.3 HSN设置情况 (8) 3.2 现网参数修改建议 (9) 3.2.1 HOP参数调整建议 (9) 3.2.2 HSN参数调整建议 (9) 4 附录 (10) 4.1 附录1(HOP=BB,HSN=0,BTS列表) (10) 4.2 附录2(HOP=BB,HSN1≠HSN2,BTS列表) (10)

1概述 本报告主要从技术层面对现网的跳频参数进行检查,阐明跳频相关参数的原理、修改建议、预期目标和实施过程。 本文给出的仅为本次调整的建议值,本文未给出的网络参数均按照现网原值设置。其中,部分参数会在后期优化中进一步调整,以期达到最好效果。 本文包含中国移动河南分公司与北京高信达通信技术有限公司的商业和技术秘密,双方都有保密的义务。 2跳频参数简介 2.1调整跳频参数的考虑 GSM体系中引入跳频有两个主要原因,第一是频率分集,跳频可以保证各个突发在不同的频率上发射,这样就可以对抗由于瑞利衰落等引起的影响,因为这些影响是因频率而异的。第二是干扰分集,在高业务地区,由频率复用带来的干扰显得较为突出。引入跳频后,我们可以对使用相同频率组的远地蜂窝小区配置不同的跳频序列,这样就可以分散使用相同频率集的信道之间的干扰,从中得到收益。 跳频方式从时域概念上分为帧跳频和时隙跳频,从载频实现方式上分为射频跳频和基带跳频。GSM规范并未规定GSM的基站必须使用“基带跳频”或“射频跳频”,基站设备采用的跳频方式将由设备供应商决定;而对于移动终端,因为每个终端只有一套载频单元,所以必然采用射频跳频。 采用跳频技术后,传统的频率规划任务大为减轻,工作重点转移到跳频参数的规划上来,因此,合理的跳频参数规划成为网络规划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河南移动目前绝大多数分公司均采用基带跳频模式,下文将着重对基带跳频方式下的参数规划给出建议。不做特别说明,本文将不涉及射频跳频内容。

跳频技术的特点在现有网络中的应用

跳频技术的特点在现有网络中的应用 随着数字移动通信网络的飞速发展,移动用户的急剧增加,网络中单位面积的话务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在某些城市的市中心等繁华地段,在忙时甚至出现严重的话务拥塞情况,面对日益增长的话务需求,需要对网络进行扩容以满足容量和覆盖的要求。对于网络扩容,通常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小区分裂、增加新的频段、提高频率复用度来增加每个小区配置等方法。很显然在网络建设的初期通常采用小区分裂,通过不断增加新的基站(宏蜂窝和微蜂窝基站)来达到扩容的目的,但是随着站距的不断接近,网络的干扰也在不断的增加,因此当宏蜂窝基站的站距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很难在网络中增加新的基站。在这种情况下就采用在GSM900网络的基础上引入DCS1800网络,通过引入这一新的频段来解决网络瓶颈问题,这也是我们现在所看到中国移动和联通公司现在所采用的DCS双频网络。但是由于GSM900/DCS1800频段有限而且各个运营商所分配到的频率资源不同,而且考虑到引入双频网的成本很高,因此可以考虑通过在现有的GSM900单频网络或在引入DCS1800的双频网络中通过提高频率复用度,增加单位面积的容量配置来达到节省网络成本和提高容量的目的。通过引入跳频、功率控制、不连续发射等无线链路控制技术来达到扩容的目的。 一、跳频系统的特点及使用 跳频是指载波频率在很宽频带范围内按某种图案(序列)进行跳变。信息数据D经信息调制成带宽为Bd的基带信号后,进入载波调制。载波频率受伪随机码发生器控制,在带宽Bss(Bss>>Bd)的频带内随机跳变,实现基带信号带宽Bd扩展到发射信号使用的带宽Bss的频普扩展。可变频率合成器受伪随机序列(跳频序列)控制,使载波频率随跳频序列的序列值改变而改变,因此载波调制又被称为扩频调制。GSM的无线接口使用了慢速跳频,其要点是按固定间隔改变一个信道使用的频率。系统使用慢速跳频(SFH),每秒跳频217次,传输频率在一个突发脉冲传输期间保持一定。 跳频系统具有以下优点:能大大提高通信系统抗干扰、抗衰落的能力;能多址工作而尽量

2011年第三方网络优化技能测评试题(GSM-华为)v1

2011年贵州移动第三方网络优化第一次技能测评试题 (GSM-华为) 姓名:单位: 身份证号:联系电话: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为贵州移动2011年第三方网络优化技能测评专用试题,考试时间为 120分钟,闭卷考试。 2、应考人员应严格遵守考场纪律,服从监考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凡考场舞弊不 听劝阻或警告者,监考人员有权终止其考试资格,没收试卷,以零分处理注:试题满分为100分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对于GPRS网络,一个RLC数据块的周期是()ms。 A、10 B、20 C、30 D、5 2、共站址情况下不同系统之间会有干扰影响系统性能,不会影响() A、系统灵敏度

B、系统容量 C、系统覆盖范围 D、公共信道发射功率 3、功率控制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A、电平或者质量高于期望值,则适当减少功率 B、电平或者质量低于期望值,则适当增加功率 C、综合考虑电平、质量因素,提高功率控制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D、按电平或质量计算出功控步长后,谁大谁起作用。 4、同频组网的情况下会使得( )值变弱。 A、RSCP B、SIR C、C/I D、ISCP 5、GSM功控的实现针对的最小对象是:()。 A、小区 B、载频 C、基站 D、时隙 6、以下哪个不是“GSM系统中用于唯一标识小区的小区全球识别码CGI”的组成部分:() A、MCC B、MNC C、LAI D、CI

7、在某地路测中发现第一邻频干扰,但还能够正常通话,依据协议,C/A至少满足大于等于()dB。 A、-7 B、-8 C、-9 D、-10 8、基站的时钟的选择的工作方式主要影响() A、接续 B、功控 C、切换 D、通话质量 9、在系统消息中,有参数“功率控制允许(PWRC)”,该参数的主要意义是:() A、该小区是否允许手机采用上行功率控制 B、通过系统消息通知MS,该小区是否允许手机进行上行开环功控 C、通过系统消息通知MS,该小区采用了下行功控和跳频,与BCCH载频时隙是否参与跳频无关 D、表示当BCCH载频时隙参与跳频时,MS计算接收电平平均值时是否去除从BCCH载频时隙上获得的接收电平值 10、517号频点对应的下行中心频率为()。 A、1711.0MHz B、1711.2MHz C、1806.0MHz D、1806.2MHz

跳频技术在网络应用中的探讨

跳频技术在网络应用中的探讨 联通巴州分公司李强 摘要:跳频技术对于GSM系统来说,可以提高频率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网络的干扰。但当网络负荷不高且频率资源足够时,跳频反而会增加网络整体的干扰,并降低通话质量。本文对跳频技术在实际网络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关键词:跳频基站小区网络质量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飞速发展,移动无线频率的资源越来越紧张。在一些城市热点地区话务量增加很快,为了保证业务的发展,充分利用现有频率、提高频率利用率,目前GSM系统常采用的方法主要有:MRP、紧密复用方式、IUO、DTX、室内覆盖、跳频等等。下面主要探讨跳频技术,GSM系统支持基带跳频和射频跳频(SFH)。基带跳频是指多个发射机工作在各自固定频点,在基带上将不同信道的信号按跳频序列切换到不同发射机上发送,实现跳频。射频跳频指发射机的发射频率按跳频序列跳变。基带跳频简单易实现,但受TRX数目限制,跳频频点较少。SFH可设置的跳频频点较为灵活,是目前各系统采用的主要跳频方式。使用SFH有如下两大优势。 (一)频率分集,频率分集指其抗瑞利衰落的能力,由于不同载频上的瑞利衰落有一定的不相关性(频率差越大,相关性越小),这样,分散在不同载频上的burst不会受同一个瑞利衰落的影响,这对于静止和低速移动的移动台(MS)意义是很大的,一般可以提供约6.5dB的增益。而高速移动的MS,同一信道的两个连接的burst在时间位置上的差异已足以使他们与瑞利变化不相关,即几乎不会受同一次衰落的影响,此时慢速跳频能够提供的频率分集增益很小。 在MS以较高速度移动条件下,小区配置的频点数目对跳频性能影响很小,相对没有跳频的情况,大约有1-2dB的频率分集增益。在MS低速移动(TU3)时,因为频率分集效果,配置频点数目对系统性能影响显著,每增加一倍的频点大约可以有0.2-1dB增益,负荷率约可以提高10%左右。 (二)干扰分集,干扰分集指其抑制其他同频复用小区的干扰信号的能力,也就是提供跳频,提供传输路径上干扰的参差,改善了最恶劣条件情况下的干扰,使所有用户能均衡地获得较好的通信质量,这对于有大量用户的移动通信系统是十分重要的,特别是对于通过提高频率复用率来增加通信容量是十分关键的。通常要提供干扰分集效果,跳频频点数目不应小于3。 SFH主要是提供频率分集和干扰分集两种效果,保证跳频系统的增益,提高系统的容量。跳频系统与非跳频系统相比,极大的提高了系统的网络容量。 任何技术都有其应用的条件,当网络负载比较大的时候可以使干扰电平上升,通过跳频可以改善干扰分布。但是实际的网络中,当网络负载不大频率资源足够时,此时跳频就没有必要了,它反而降低了网络的话音质量。 为了提高网络的话音质量,联通巴州分公司对库尔勒市区GSM基站进行了去跳频工作,实践证明在较小话务负荷时,网络采用跳频技术没有什么优势。 二、对于库尔勒市现网的可行性分析

关于射频跳频和基带跳的理解

对载频、频点、射频跳频以及基带跳频这些概念的理解一直很模糊,最近查看了一下资料,有了一个比较清晰地脉络,写出来大家讨论一下: 1、载频:这是一个物理实体,我一直以为它也是频率的一种,导致理解上出现了很大的偏差。每个载频上分配一个频点(根据跳频方式不同有所差异,接下来会说到),每个载频上可以分成8个物理信道(比如:bcch信道、tch信道等),这个时候有的朋友可能说了,如果一个载频上有8个tch信道,但是只有一个频点,8个信道同时通话的时候不是会产生同频干扰吗?不会的,因为这8个信道是通过时分方式得到的(不知道这样理解是不是正确?高手指正)。 2、关于频点,感觉没有什么可说的,就是把频率按照每200k分段而已,直接理解成频率就可了!派频的时候不要出现同站同频、同站邻频就ok了。 3、基带跳频:采用基带跳频的时候,每个载频的频点是固定的。这个时候通话在载频之间跳,通俗一点就是:整个通话过程的第一个时隙在第一块载频上、第二个时隙在第二块载频,就这样按规律在不同的载频上来回改变。这种跳频方式允许BCCH频点所在的载频参与跳频,因为这块载频也会有TCH信道存在。 4、射频跳频:采用射频跳频的时候,每个载频的频点是不固定,任意一个载频的频点都可以是跳频序列组中的任意频点。这样,在通话过程中,通话是固定在某一个载频的,但是这个载频的频点是不断变化的。 对于跳频序列号这个参数,不要设置成0。 但是这种情况下,BCCH频点所在的载频是不能参与跳频的,这一点我也是不怎么理解,我知道,在跳频过程中BCCH频点肯定不能更改,那是不是可以理解成,BCCH频点是不能改变所在的位置。 不清楚这些概念的,可以大致参考一下;高手的话对于我理解不正确的地方请给出指点啊!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