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基础 制冷与空调习题

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基础 制冷与空调习题
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基础 制冷与空调习题

第六章制冷与空调思考题和习题

1、制冷系统的冷凝温度低则效率高,试评价用另外一个制冷系统来冷却该制冷系统冷凝器的冷却水的可能性。两个系统组合后的性能是比单个的好、相同或者差?为什么?

答:这个系统可行,这就是复叠系统,复叠系统是为了获取低温,解决单级压缩蒸气受到循环压比的限制以及制冷剂热物理特性限制而出现的一种制冷系统。复叠制冷系统图见图1。如果冷热端温差相差不大,单级压缩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复叠系统比单级压缩系统制冷系数小,运行并不经济,因为复叠系统的冷凝蒸发器存在换热温差,会发生一部分不可逆传热损失。如果冷热端温差相差较大,采用单级压缩系统会导致超压比运行,使实际压缩过程更偏离等熵压缩过程,引起压缩机排温升高、效率降低、功耗增大。此时采用多级复叠循环系统比较经济。

2、制冷系统中的热交换器的传热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提高运行中的热交换设备的传热效果?

答:制冷系统中的热交换器的传热系数与传热管的形式,介质的换热条件,管内外热阻的大小等因素有关。运行中机组分油效果要好,避免油进入换热器,在换热器表面形成油膜,增大热阻,影响换热效果;避免结霜、结露现象。

3、为什么要规定压缩机的运行工况?空调工况和标准工况中的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各为多少?

答:任何压缩机都是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工作的。为了考核压缩机在通常工作条件下的工作状态,规定了标准工况和空调工况。标准工况下,蒸发温度为-15℃,冷凝温度30℃。空调工况下,蒸发温度为5℃,冷凝温度为40℃。

4、试分析从蒸发器出来的低压蒸气过热程度及过热度大小对制冷系统的影响。 答:蒸气过热的影响,见图2。

图2

从图中可以看出,制冷量增加了,增加量为: 功也增加了,增加量为: 因此,制冷系数 是否增加和制冷剂的特性有关。各种制冷剂制冷系数随过热度变化情况见图3。

图3 制冷系数随过热度变化情况

5、试用p -h 和有关公式分析,当一台制冷压缩机运行时的冷凝温度tk 降低(此时蒸发温度t0不变)和蒸发温度t0升高(此时冷凝温度tk )不变时,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Q0和理论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ε0将如何变化?

答:蒸发温度不变,冷凝温度降低的影响:见图4

01'1q h h ?=-'02'211()()

w h h h h ?=---'

00000

q q q w w w ε+?'=='

+?

图4 冷凝温度变化时,循环状态参数的变化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制冷量增加了,增加量为: 功减少了,减少量为:

因此,制冷系数 增加了。

冷凝温度不变,蒸发温度升高的影响:见图

5

图5 蒸发温度变化时,循环状态参数的变化情况

从图中可以看出,制冷量增加了,增加量为: 功减少了,减少量为:

因此,制冷系数

增加了。

6、已知某制冷装置以R12为制冷剂,制冷压缩机为2F10型,制冷量Q0=15KW ,其工况是:蒸发温度t0=-15℃,冷凝温度tk =30℃,过热温度-5℃,过冷温度为25℃,试求: 1)将该循环画在p -h 图上。

2)确定各状态下的有关参数值(v ,h ,s ,t ,p 等)。 3)进行理论循环的热力计算(qv ,q m ,R ,q V ,R ,Q k ,P 0,ε0)

06'6q h h ?=-02'2

w h h ?=-'

00000

q q q w w w ε+?'=='

-?'011q h h ?=-02'2

w h h ?=-'

00000

q q q w w w ε+?'=='

-?

答:热力循环图如下:

lgp

查取R12 的p-h图得各状态点参数如下

(1)单位质量制冷量

q0=h1-h4=350.95-223.68=127.27 kJ/kg (2)单位容积制冷量

q v=q0/υ1= 127.27/0.0941=1352.49 kJ/m3 (3)理论比功

w0= h2-h1=377.16-350.95=26.21 kJ/kg

(4)单位冷凝热

q k= h2-h3’=377.16-223.68=153.48 kJ/kg

(5) 制冷剂质量流量

q m,R=Q0/ q0= 15/127.27=0.118 kg/s

(6) 制冷剂体积流量

q v,R= q m,R×υ1= 0.118×0.0941=0.011 m3/s

(7)理论功率

P0=q m,R×w0=0.118×26.21=3.09kW

(8)冷凝热负荷

Qk=q m,R×qk=0.118×153.48=18.11kW

(9)制冷系数

ε0=q0/w0=127.27/26.21=4.86

7、某制冷系统的制冷剂为R22,产冷量为80kW。采用蒸气压缩式理论循环,蒸发温度为-8℃,冷凝温度为42℃,取过热度为10℃,过冷度为5℃。求:

1)压缩机进口处的制冷剂体积流量(m3/s)

2)压缩机的功率

答:热力循环图如下:

lgp

查取R22 的p-h图得各状态点参数如下

(1)单位质量制冷量

q0=h1-h4=409.32-245.74=163.58 kJ/kg (2)理论比功

w0= h2-h1=449.11-409.32=39.79 kJ/kg

(3) 制冷剂质量流量

q m,R=Q0/ q0= 80/163.58=0.489 kg/s

(4) 制冷剂体积流量

q v,R= q m,R×υ1= 0.489×0.0646=0.0316 m3/s

(5)理论功率

P0=q m,R×w0=0.489×39.79=19.46kW

8、吸收式制冷系统与压缩式制冷系统相比有哪些特点?

答:与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一样,吸收式制冷循环也是利用相变过程伴随的吸、放热特性来获取低温的,不同的是前者以消耗机械功为代价、后者则以热能为动力。吸收式制冷循环同样包含了制冷剂的冷凝、节流和蒸发过程,这些过程同蒸气压缩式制冷循环相同,不同的是吸收式制冷没有压缩机,它是通过吸收过程不断地把蒸发后的制冷剂蒸气抽吸出来,通过发生过程再使之重新逸出。

9、选择制冷剂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热力学方面应考虑:

1)在工作温度范围内有合适的压力和压力比。

2)单位制冷量和单位容积制冷量比较大。

3)比功和单位容积压缩功小,循环效率高。

4)等熵压缩的终了温度不太高,以免润滑条件恶化或制冷剂自身在高温下分解。

迁移性方面应考虑:

1)粘度、密度尽量小,减少制冷剂在系统中的流动阻力以及制冷剂的充注量。

2)热导率大,提高热交换设备的传热系数,减少传热面积,使系统结构紧凑。

物理化学性质方面应考虑:

1)无毒、不燃烧、不爆炸、使用安全。

2)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好,使用中不变质,不与润滑油反应,不腐蚀制冷机构件,在压缩终了的高温下不分解。

3)对大气环境无破坏作用。

其他方面应考虑:原料来源充足,制造工艺简单,价格便宜。

10、一台R12制冷压缩机,现改用R22制冷剂,至少应考虑哪些问题?

答:R12与R22相比,在相同使用温度下它的压力较低、排气温度较低,单位容积制冷量

较小,对有机物的膨润作用不如R22强。R22融水性比R12更加要受限制。因此如果改为使用R22的压缩机,压缩机在耐压和耐高温方面要加强,另外气缸尺寸可以做小一点,绝缘体和密封材料要用防止膨润作用氯乙醇橡胶。

11、为什么必须防止制冷剂和水混合?

答:制冷剂和水混合,蒸发温度在0℃以下,会造成系统冰堵。

12、中央空调系统的冷水机组主要有哪几种类型?他们压缩制冷剂的原理是什么?他们在使用和维修方面有什么优缺点?

答:中央空调系统的冷水机组主要有活塞式、螺杆式、离心式3种类型。活塞式和螺杆式压缩机都属于容积型压缩机,离心式压缩机属于速度型压缩机。容积型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为:一定容积的气体先被吸入到气缸里,继而在气缸中其容积被强制缩小,压力升高,当达到一定压力时,气体便被强制地从气缸排出。速度型压缩机的工作原理为:先使吸入的气流获得一定的高速,然后再使之缓慢下来,让其动量转化为气体的压力升高,而后排出。活塞式冷水机组操作简单、结构紧凑、安装快。螺杆式冷水机组传动平稳、结构紧凑、质量轻。离心式机组应用于大型空调系统中。

13、针对我国不同气候区域、季节变化以及用户需求的不同特点,设计地源热泵时应如何考虑?

答:我国幅员辽阔,南北纬度跨度大。以长江为界,北方多为严寒及寒冷地区,主要以供冷为主;南方多为夏热冬冷地区,以供冷为主。因此根据当地的水文、地质情况,建筑物周围的环境,业主的要求和建筑物的供冷、供热负荷,对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地下部分进行系统的选择。

机械动力学基础考试题答案

一、判断题 1、通常来说,线性振动系统的自由度数和固有频率数是相等的。(对) 2、振动系统的质量矩阵、阻尼矩阵、刚度矩阵与选取的广义坐标无关。(错) 3、单自由度弹簧振子在光滑水平面和铅垂平面做自由振动时,振动周期不相等。(错) 4、小阻尼单自由度系统的自由振动称为衰减振动。(对) 5、加大阻尼一定可以有效隔振。(错) 6、自由度有阻尼系统的强迫振动,振幅最大发生在外激励频率与系统圆频率相等时。(错) 7、F0、ω、m、c、k为已知实数且都不等于0的条件下,t为时间变量,运动微分方程 0sin0 mx cx kx F tω ++-= &&&中的响应为单自由度有阻尼系统的自由振动。(错) 8、多自由度线性系统的固有振型之间一定存在着关于质量矩阵、阻尼矩阵、刚度矩阵的正交性。(错) 9、无阻尼振动系统的固有频率与系统的质量、弹簧刚度和所受外激励有关。(错) 10、对于能量无耗散的单自由度线性振动系统,在自由振动时系统的机械能守恒,采用能量法可直接得出系统的固有频率与运动微分方程。(对) 二、简答题 (1)简述机械振动的概念,并列出振动系统的主要特性参数有哪些? 所谓机械振动,是指物体(或物体系)在平衡位置(或平均位置)附近作来回往复的运动。主要特性参数有:质量、刚度、阻尼。 (2)机械振动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主要研究外界激励(输入)、振动系统、响应(输出)三者之间的关系。 (3)试用数值说明阻尼对该振动系统的影响。 解:一方面使系统振动的周期略有增大,频率略有降低,即 另一方面使系统振动的振幅按几何级数衰减。 (4) 什么是共振?在工程实际中机械系统共振时的突出表现是什么? 答:通常把激励频率与系统固有频率相等时称为共振。 机械振动系统的振幅显著增大。 三、解应用杜哈美积分,分别计算及两个区间的响应。 当时,计算系统的响应 当时,大于的部分,被积分函数为零,所以 四、 解:

能源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复习资料

1、热电偶测温的原理、基本定律及应用、热电偶测温冷端温度补偿方法 (温差电动势可以忽略不计,在热电偶回路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接触电动势) 热电偶回路的热电动势只与组成热电偶的材料及两端接点的温度有关;与热电偶的长度、粗细、形状无关。导体材料确定后,热电动势的大小只与热电偶两端的温度有关,而且是T的单值函数,这就是利用热电偶测温的基本原理。 (1) 均质导体定律 如果热电偶回路中的两个热电极材料相同,无论两接点的温度如何,热电动势均为零;反之,如果有热电动势产生,两个热电极的材料则一定是不同的。根据这一定律,可以检验两个热电极材料的成分是否相同(称为同名极检验法),也可以检查热电极材料的均匀性。 (2) 中间导体定律 在热电偶回路中接入第三种导体C,只要第三种导体的两接点温度相同,则回路中总的热电动势不变。 (3) 标准电极定律

如果两种导体分别与第三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已知,则由这两种导体组成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动势也就可知。为分度表的制作提供理论基础 (4) 中间温度定律 热电偶在两接点温度分别为T、T0时的热电动势等于该热电偶在接点温度分别为T、Tn和接点温度分别为Tn、T0时的相应热电动势的代数和。为分度表的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由于热电偶产生的电势与两端温度有关,只有将冷端温度保持恒定才能使热电势正确反映热端的被测温度。由于有时很难保证冷端温度在恒定0℃,故常采取一些冷端补偿措施。 1.冷端恒温法 (1) 冰点槽法 (2) 其它恒温器 2.补偿导线法:将冷端延伸到温度恒定的场所 3.计算修正法 4.电桥补偿法

5.显示仪表零位调整法 6.软件处理法 2、霍耳传感器的工作原理、特点 原理:半导体薄片置于磁感应强度为B 的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薄片,当有电流I 流过薄片时,在垂直 于电流和磁场的方向上将产生电动势EH,这种现象称为霍尔效应。作用在半导体薄片上的磁场强度B越 强,霍尔电势也就越高。霍尔电势用下式表示: 特点: 1、为提高灵敏度, 霍尔元件常制成薄片形状。 2、要求霍尔片材料有较大的电阻率和载流子迁移率。 3、只有半导体材料适于制造霍尔片。 4、霍尔集成电路可分为线性型和开关型两大类。 5、霍尔传感器广泛用于电磁测量、压力、加速度、振动等方面的测量。

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认识及规划

对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认识通过上网查询和老师的介绍,认识到热能与动力工程 是研究热能的释放、转换、传递以及合理利用的学科,它广泛应用于能源、动力、空间技术、化工、冶金、建筑、环境保护等各个领域。 一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培养目标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培养能源转换与利用和热力环境保护领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较强的实践、适应和创新能力,较高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质的高级人才,以 满足社会对该能源动力学科领域的科研、设计、教学、工程技术、经营管理等各方面的人才需求。学生应具备宽广的自然科学、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流体工程、流体力学、流体机械、动力机械、水利工程等宽厚理论基础、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掌握计算机应用与自动控制技术方面的知识。能从事汽车动力工程、制冷与低温技术、暖通空调,能源与环境工程、电厂热能动力、燃气工程、船舶、流体机械等方面的科研、教学、设计、开发、制造、安装、检修、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方向; 我校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设立了两个方向; 制冷与空调方向和热电方向。 主干学科: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传热学、工程热力学。 主要课程;工程数学、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零件、电工与电子学、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工程经济学,控制工程基础、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单片机原理、测试技术、制造工艺学、优化设计等。 制冷方向专业科目:主要研究制冷与低温技术。主要有制冷与空调测量技术、制冷原理与装置、低温技术、空气调节、制冷压缩机、制冷系统CAD、计算机绘图、泵与风机、制冷空调电气自动控制、冰箱冷库、制冷热动力学、热泵制冷空调故障诊断等有关课程。专业方向培养从事制冷与空调技术和设备设计、科研、开发、制造和管理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制冷、低温和空调技术及其相关应用领域的企业和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设计院以及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从事制冷与空调技术和设备的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行控制、管理、技术服务和营销等方面的工作。 热电方向专业科目;主要研究大气环境保护理论和技术,主要有电站锅炉原理核电技术、燃气轮机及其联合循环、热力发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电厂汽轮机原理,发电厂自动化、电机学、发电厂电气设备、继电保护原理等有关课程。 毕业生主要从事热力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科研开发以及热力系统的设计等工作,还可以在航天、机械、化工、船舶、核能等行业从事相关工作,也可以在军事部门、核电工业和辐射科学相关的科研设计单位、核电站、高等院校等从事规划、设计、运行、施工、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工作。 三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前景: 伴随现实环境的发展,热能与动力工程的重要性正在日渐突出。 目前全世界常规能源的日渐短缺,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节能、高效、降低或消除污染排放物、发展新能源及其它可再生能源成为本学科的重要任务,在能源、交通运输、汽车、船舶、电力、航空宇航工程、农业工程和环境科学等诸多领域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能源动力及环境是目前世界各国所面临的头等重大的社会问题,我国能源工业面临着经济增长、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压力。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炭生产和消费国,煤炭占商品煤炭、(%,已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已经探明的常规能源剩余储量76能源消费的.

热能动力机械现状及其发展

热能动力机械现状及其发展 【摘要】热能动力机械在我国各行各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对国民经济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热能动力机械的专业适应方向及高技术性的特点为依据论述了热能动力机械的现状及其发展走向。 【关键词】热能动力机械;现状;发展走向 一、前言 当热能转换成动力,并且应用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时,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的方式,而且为资源能源的可持续利用、高效利用提供了空间。热能动力机械以其科学性和先进性亟待在人们的生产实践中有着更大范围内的应用。 二、热能动力机械专业的适应方向 无论日常生活,还是工农业生产;无论交通运输,还是航天领域,都离不开动力。热能是这些动力的主要来源之一,如冬天燃煤取暖是利用煤燃烧所产生的热能;火箭发射人造地球卫星利用的动力来自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热能;蒸汽机车牵引火车的动力来自于蒸汽的热能;热电厂所产生的低品位蒸汽供给工厂热能,在寒冷地区提供暖气;动力设备产生的废热用作制冷动力等。热能除了能被直接利用外,还可以通过转换装置变成电能,得以更广泛地利用,如火力发电、核能发电等。该专业的主要适应方向有: (一)适应火力发电、核能发电行业。任何一家火力发电厂都是利用锅炉将化石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蒸汽的热能,利用汽轮机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带动发电机发出电能;锅炉、汽轮机及其热力系统的运行,由热工测量设备进行测量和监视,由自动化装置实行自动控制。核能发电除利用受控核裂变反应所释放的热能将水加热成蒸汽不同于火力发电外,其它生产过程基本上同于火力发电。湖南橡胶厂、冷水江铁厂等大企业的自备电厂的生产过程亦同于火力发电厂。 (二)适应于石化行业。炼油厂、化肥厂、制碱厂、维尼纶厂等企业,都必须有热动力设备产生热动力来满足生产的要求,如工业锅炉、换热器、泵与风机等动力设备。 (三)适应于冶金行业。冶金行业需要大型的热动力设备,如高炉所需要的热空气由锅炉产生再由风机送到高炉中去。 (四)热力设备的设计和生产制造行业。修完本专业的全部课程后,具备一定的设计和生产制造能力。 (五)制冷行业。大型制冷设备的动力来源于锅炉所产生的热能,制冷工质的循环理论同于热动力工质循环理论,制冷专业与热工专业实际上是相关专业。

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

制冷和空调是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的两个领域。制冷是一种冷却过程,除用于食品冷冻加工、化工和机械加工等工业制冷外,其最主要的应用是空调。空调中既有冷却,也包括括供暖、加湿、去湿以及流速、热辐射和空气质量的调节等。 本章将以制冷循环或逆向循为核心,重点阐述制冷与空调系统中的能量转换关系和性能评价等内容。 第一节概述 一、制冷的定义与分类 制冷是指用人工的方法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空间内将物体冷却,使其温度降低到环境温度以下,保持并利用这个温度。按照所获得的温度,通常将制冷的温度范围划分为以下几个领域:120K以上,普冷;120N0.3K,深冷(又称低温);0.3K以下,极低温。 由于温度范围不同,所采用的降温方式,使用的工质、机器设备以及依据的具体原理有很大差别。工程应用上有多种人工制冷方法,如适用于普通制冷的蒸气压缩式制冷、吸收式制冷、蒸气喷射式制冷,适用于深度制冷(制冷温度为20~160K)的气体膨胀制冷、半导体体制冷、磁制冷等。空气调节系统中所用的人工制冷方法主要是蒸气压缩式、吸收式制冷。 二、制冷研究的内容 制冷研究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1)研究获得低于环境温度的方法、机理以及与此对应的循环,并对循环进行热力学的 分析和计算。 2)研究循环中使用的工质的性质,从而为制冷机提供合适的工作介质。 3)研究气体的液化和分离技术。例如液化氧、氮、氢、氦等气体,将空气或天然气液化、分离,均涉及一系列的制冷技术。 4)研究所需的各种机械和设备,包括它们的工作原理、性能分析、结构设计。 三、制冷技术的应用 制冷技术的应用几乎渗透到各个生产技术、科学研究领域,并在改善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1.商业及人民生活 食品冷冻冷藏和舒适性空气调节是制冷技术应用最为量大、面广的领域。 商业制冷主要用于各类食品冷加工、冷藏储存和冷藏运输,使之保质保鲜。现代的食品工业,从生产、储运到销售,有一条完整的“冷链”。所使用的制冷装置有:各种食品冷加工装置、大型冷库、冷藏汽车、冷藏船等,直至家庭用的电冰箱。 舒适性空气调节为人们创造适宜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如家庭、办公室用的局部空调装置;大型建筑、车站、机场、宾馆、商厦等使用的集中式。空调系统;各种交通工具,如轿

热能与动力工程基础复习题..

热能与动力机械基础 一、名词解释 第1章 1.热能动力装置:燃烧设备、热能动力机以及它们的辅助设备统称为热能动力装置。 2.原动机:将燃料的化学能、原子能和生物质能等所产生的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动力设备。如蒸汽机、蒸汽轮机、燃气轮机、 汽油机、柴油机等。 3.工作机:通过消耗机械能使流体获得能量或使系统形成真空的动力设备。 第2章 1.锅炉:是一种将燃料化学能转化为工质(水或蒸汽)热能的设备。 2.锅炉参数:锅炉的容量、出口蒸汽压力及温度和进口给水温度。 3.锅炉的容量:指在额定出口蒸汽参数和进口给水温度以及保证效率的条件下,连续运行时所必须保证的蒸发量(kg/s或T/h) , 也可用与汽轮机发电机组配套的功率表示为kW 或MW 。 4.锅炉出口蒸汽压力和温度:指锅炉主汽阀出口处(或过热器出口集箱)的过热蒸汽压力和温度。 5.锅炉进口给水温度:指省煤器进口集箱处的给水温度。 6.煤的元素分析:C、H、O、N、S。 7.锅炉各项热损失:有排烟热损失,化学不完全燃烧损失,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灰渣物理热损失,及散热损失。 8.锅炉热平衡:指输入锅炉的热量与锅炉输出热量之间的平衡。 9.锅炉的输出热量:包括用于生产蒸汽或热水的有效利用热和生产过程中的各项热损失。 10.锅炉的热效率:锅炉的总有效利用热量占锅炉输入热量的百分比。在设计锅炉时,可以根据热平衡求出锅炉的热效率: 11.锅炉燃烧方式:层燃燃烧、悬浮燃烧及流化床燃烧三种方式。 12.层燃燃烧:原煤中特别大的煤块进行破碎后,从煤斗进入炉膛,煤层铺在炉排上进行燃烧。 13.悬浮燃烧:原煤首先被磨成煤粉,然后通过燃烧器随风吹入炉膛进行悬浮燃烧。这种燃烧方式同样用来燃烧气体和液体燃料。 14.流化:指炉床上的固体燃料颗粒在气流的作用下转变为类似流体状态的过程。 15.流化床燃烧:原煤经过专门设备破碎为0~8mm大小的煤粒,来自炉膛底部布风板的高速鼓风将煤粒托起,在炉膛中上下翻滚 地燃烧。 16.悬浮燃烧设备:炉膛、制粉系统和燃烧器共同组成煤粉炉的悬浮燃烧设备。 17.炉膛:是组织煤粉与空气连续混合、着火燃烧直到燃尽的空间。 18.制粉系统主要任务:连续、稳定、均匀地向锅炉提供合格、经济的煤粉。可分为直吹式和中间储仓式两种。 19.煤粉燃烧器分类:按空气动力特性可分为旋流燃烧器和直流燃烧器两种。 20.旋流燃烧器的气流结构特性:二次风强烈旋转,喷出喷口后形成中心回流区,卷吸炉内的高温烟气至燃烧器出口附近,加热 并点燃煤粉。二次风不断和一次风混合,使燃烧过程不断发展,直至燃尽。除中心回流区的高温烟气卷吸外,在燃烧器喷出 的气流的外圈也有高温烟气被卷吸。 21.旋流燃烧器的布置方式:旋流燃烧器一般作前墙或前后墙对冲(交错)布置。 22.直流式燃烧器的布置方式:直流式燃烧器从喷口喷出的气流不旋转,直流式燃烧器布置在炉膛四角,其出口气流几何轴线切 于炉膛中心的一个假想圆,造成气流在炉内强烈旋转。 23.锅炉受热面类型:水冷壁、省煤器、过热器、再热器、空气预热器;换热方式为对流、辐射及对流辐射混合式。 24.过量空气系数:燃料燃烧实际所用的空气量与燃料燃烧所需理论空气量之比。 第3章 1.反动度:气体作加速流动时损失较小,设计时常使得气流在动叶中也有一定的加速(膨胀)。气流在动叶气道内膨胀程度的 大小,常用级的焓降反动度?m来表示。?m等于气流在动叶气道内膨胀时的理想焓降△h b与整个级的滞止理想焓降△h t*之比。 2.喷嘴损失:蒸汽在喷嘴叶栅内流动时,汽流与流道壁面之间、汽流各部分之间存在碰撞和摩擦,产生的损失。 3.速比:级的圆周速度与喷嘴出口速度之比。 部分进汽度:有喷嘴的弧段长度与整个圆周长度的比值。 轮周效率:1kg工质所做的轮周功与该级所消耗的理想能量的比值。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英语全部翻译译文

第一章热科学基础 1.1工程热力学基础 热力学是一门研究能量储存、转换及传递的科学。能量以内能(与温度有关)、动能(由物体运动引起)、势能(由高度引起)和化学能(与化学组成相关)的形式储存。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化,而且能量在边界上可以以热和功的形式进行传递。 在热力学中,我们将推导有关能量转化和传递与物性参数,如温度、压强及密度等关系间的方程。因此,在热力学中,物质及其性质变得非常重要。许多热力学方程都是建立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之上,而且这些实验观察的结果已被整理成数学表达式或定律的形式。其中,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应用最为广泛。 1.1.1热力系统和控制体 热力系统是一包围在某一封闭边界内的具有固定质量的物质。系统边界通常是比较明显的(如气缸内气体的固定边界)。然而,系统边界也可以是假想的(如一定质量的流体流经泵时不断变形的边界)。 系统之外的所有物质和空间统称外界或环境。热力学主要研究系统与外界或系统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系统通过在边界上进行能量传递,从而与外界进行相互作用,但在边界上没有质量交换。当系统与外界间没有能量交换时,这样的系统称为孤立系统。 在许多情况下,当我们只关心空间中有物质流进或流出的某个特定体积时,分析可以得到简化。这样的特定体积称为控制体。例如泵、透平、充气或放气的气球都是控制体的例子。包含控制体的表面称为控制表面。 因此,对于具体的问题,我们必须确定是选取系统作为研究对象有利还是选取控制体作为研究对象有利。如果边界上有质量交换,则选取控制体有利;反之,则应选取系统作为研究对象。 1.1.2平衡、过程和循环 对于某一参考系统,假设系统内各点温度完全相同。当物质内部各点的特性参数均相同且不随时间变化时,则称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状态。当系统边界某部分的温度突然上升时,则系统内的温度将自发地重新分布,直至处处相同。 当系统从一个平衡状态转变为另一个平衡状态时,系统所经历的一系列由中间状态组成的变化历程称为过程。若从一个状态到达另一个状态的过程中,始终无限小地偏离平衡

热能与动力工程机械基础制冷与空调习题

第六章制冷与空调思考题和习题 1、制冷系统的冷凝温度低则效率高,试评价用另外一个制冷系统来冷却该制冷系统冷凝器的冷却水的可能性。两个系统组合后的性能是比单个的好、相同或者差?为什么? 答:这个系统可行,这就是复叠系统,复叠系统是为了获取低温,解决单级压缩蒸气受到循环压比的限制以及制冷剂热物理特性限制而出现的一种制冷系统。复叠制冷系统图见图1。如果冷热端温差相差不大,单级压缩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复叠系统比单级压缩系统制冷系数小,运行并不经济,因为复叠系统的冷凝蒸发器存在换热温差,会发生一部分不可逆传热损失。如果冷热端温差相差较大,采用单级压缩系统会导致超压比运行,使实际压缩过程更偏离等熵压缩过程,引起压缩机排温升高、效率降低、功耗增大。此时采用多级复叠循环系统比较经济。 2、制冷系统中的热交换器的传热系数与哪些因素有关?如何提高运行中的热交换设备的传热效果? 答:制冷系统中的热交换器的传热系数与传热管的形式,介质的换热条件,管内外热阻的大小等因素有关。运行中机组分油效果要好,避免油进入换热器,在换热器表面形成油膜,增大热阻,影响换热效果;避免结霜、结露现象。 3、为什么要规定压缩机的运行工况?空调工况和标准工况中的冷凝温度和蒸发温度各为多少? 答:任何压缩机都是在一定的外界条件下工作的。为了考核压缩机在通常工作条件下的工作状态,规定了标准工况和空调工况。标准工况下,蒸发温度为-15℃,冷凝温度30℃。空调工况下,蒸发温度为5℃,冷凝温度为40℃。

4、试分析从蒸发器出来的低压蒸气过热程度及过热度大小对制冷系统的影响。 答:蒸气过热的影响,见图2。 图2 从图中可以看出,制冷量增加了,增加量为: 功也增加了,增加量为: 因此,制冷系数 是否增加和制冷剂的特性有关。各种制冷剂制冷系数随过热度变化情况见图3。 图3 制冷系数随过热度变化情况 5、试用p -h 和有关公式分析,当一台制冷压缩机运行时的冷凝温度tk 降低(此时蒸发温度t0不变)和蒸发温度t0升高(此时冷凝温度tk )不变时,制冷压缩机的制冷量Q0和理论制冷循环的制冷系数ε0将如何变化? 答:蒸发温度不变,冷凝温度降低的影响:见图4 01'1q h h ?=-'02'211()() w h h h h ?=---' 00 000 q q q w w w ε+?'==' +?

热能与动力工程简介

热能与动力工程简介

热能与动力工程简介 热能与动力工程培养具备热能工程、传热学、流体力学、动力机械、动力工程等方面基础知识,能在国民经济和部门,从事动力机械(如热力发动机、流体机械、水力机械)的动力工程(如热电厂工程、水电动力工程、制冷及低温工程、空调工程)的设计、制造、运行、管理、实验研究和安装、开发、营销等方面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目录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要求 主干学科 主要课程 主要专业实验 知识结构要求 就业方向 修业年限 开设院校 业务培养目标 业务培养要求 主干学科

主要课程 主要专业实验 知识结构要求 就业方向 修业年限 ?开设院校 展开 编辑本段业务培养目标 考虑学生在宽厚基础上的专业发展,将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分成以下四个专业方向:(1)以热能转换与利用系统为主的热能动力工程及控制方向(含能源环境工程、新能源开发和研究方向); (2)以内燃机及其驱动系统为主的热力发动机及汽车工程方向; (3)以电能转换为机械功为主的流体机械与制冷低温工程方向; (4)以机械功转换为电能为主的火力火电和水利水电动力工程方向。

即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动力机械及其自动化、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四个二级学科。 编辑本段业务培养要求 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的基础理论,学习各种能量转换及有效利用的理论和技术,受到现代动力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具有进行动力机械与热工设备设计、运行、实验研究的基本能力。 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基础及正确运用本国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主要包括工程力学、机械学、工程热物理、流体力学、电工与电子学、控制理论、市场经济及企业管理等基础知识; 3.获得本专业领域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和外语应用能力; 4.具有本专业领域内某个专业方向所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其科学前沿及发展趋势;

机械动力学简史教学提纲

机械动力学简史

机械动力学简史 一.动力学简介 机械动力学作为机械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研究机械在运转过程中的受力,机械中各部分构件的质量和构件之间机械运动的相互关系,是现代机械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般来说,机械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六个方面:(1)在已知外力作用下求机械系统的真实运动规律;(2)分析机械运动过程中各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3)研究回转构件和机构平衡的理论和方法;(4)研究机械运转过程中能量的平衡和分配关系;(5)机械振动的分析研究;(6)机构分析和机构综合。其主要研究方向是机械在力的作用下的运动和机械在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力,并且从力和相互作用的角度对机械进行设计和改进的学科。 二.动力学的前期发展 人类的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进步特征就是工具的使用和制造。从石器时代的各种石制工具开始,机械的形式开始发展起来。从简单的工具形式,到包含各类零件、部件的较为先进的机械,这中间的发展过程经历了不断的改进与反复,也经历了在国家内部与国家之间的传播过程。 机械的发展过程也经历了从人自身的体力,到利用畜力、风力和水力等,材料的类型也从自然中自有的,过渡到简单的人造材料。整个发展过程最终形成了包含动力、传动和工作等部分的完整机械。 人类从石器时代进入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用以吹旺炉火的鼓风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有足够强大的鼓风器,才能使冶金炉获得足够高的炉温,才能从矿石中炼得金属。中国在公元前1000~前900年就已有了冶铸用的鼓风器,

并渐从人力鼓风发展到畜力和水力鼓风。早在公元前,中国已在指南车上应用复杂的齿轮系统。古希腊已有圆柱齿轮、圆锥齿轮和蜗杆传动的记载。但是,关于齿轮传动瞬时速比与齿形的关系和齿形曲线的选择,直到17世纪之后方有理论阐述。手摇把和踏板机构是曲柄连杆机构的先驱,在各文明古国都有悠久历史,但是曲柄连杆机构的形式、运动和动力的确切分析和综合,则是近代机构学的成就。 近代的机械动力学,在动力以及机械结构本身来说,具有各方面的重大突破。动力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占据关键地位。随着机械的改进,对于金属和矿石的需求量增加,人类开始在原有的人力和畜力的基础上,利用水力和风力对机械进行驱动,但是这也造成了很多工厂的选址的限制,并不具有很大的推广性。而后来稍晚出现的纽科门大气式蒸汽机,虽然也可以驱使一些机械,但是其燃料的利用率很低,对于燃料的需求量太大,这也使得这种蒸汽机只能应用于煤矿附近。 瓦特发明的具有分开的凝汽器的蒸汽机以及具有回转力的蒸汽机,不仅降低了燃料的消耗量,也很大程度上扩大了蒸汽机的应用范围。蒸汽机的发明和发展,使矿业和工业生产、铁路和航运都得以机械动力化。蒸汽机几乎是19世纪唯一的动力源。但蒸汽机及其锅炉、凝汽器、冷却水系统等体积庞大、笨重,应用很不方便。 19世纪末,电力供应系统和电动机开始发展和推广。20世纪初,电动机已在工业生产中取代了蒸汽机,成为驱动各种工作机械的基本动力。生产的机械化已离不开电气化,而电气化则通过机械化才对生产发挥作用。 发电站初期应用蒸汽机为原动机。20世纪初期,出现了高效率、高转速、

热能与动力工程就业前景

热能与动力工程就业前景 网友一热能与动力工程是由以前的几个专业合并一起来的分为制冷方向发电厂方向还有发动机方向还有锅炉方向其实这个专业就业相当乐观。本人学的是发动机方向。我们专业去年十一月份基本上就把工作签完了那时候其他专业还没有开始找工作呢 网友二我就是学这个专业的热能与动力工程就业分类比较多 1.学习锅炉蒸汽轮机的电厂。2.冶金炉、冶金方面的钢铁厂、冶金炉设计院等。3.内燃机、燃汽轮机方面的汽车厂、飞机制造场。4.建筑采暖暖通方面的建筑业。这个专业找工作不成问题现在能源问题突出以后人才肯定抢手。 网友三每个学校对此专业培养方向的细分可能略有不同如合肥工大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就覆盖原先的热力发动机、制冷与低温技术和热能工程等九个专业。现我以江苏大学为例本专业有三个方向1、热能与动力工程流体机械及其自动控制方向毕业生可以在流体机械、流体工程、电站运行管理、液压气动、航空航天、给排水、能源利用等行业有关的研究单位、公司、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研究、设计、策划、生产、教学和管理工作。2、热能与动力工程电厂热能工程及其自动化方向毕业生可以在电力系统设计研究院所、火力发电厂、热电厂、动力设备制造企业、高等院校以及有关能源、环保方面的公司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教学、开发、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 3、热能与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过程及其自动控制方向毕业生可在能源利用、燃烧设备、热工过程自动控制系统、微电子器件、环保与大气污染治理、换热设备、动力机械等相关的研究院所、企业、高等院校、政府管理部门从事有关的研究、开发、教学、策划、管理和营销等工作。而且现在机械行业如柴油机行业发展形势很好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量也较大我觉得这个专业很好但学习时理

上篇-机械动力学基础习题

习题一 1-1 机械动力学的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2 试举出几例工程中的动力学实例。 习题二 2-1 简述机械振动的分类。 2-2 简述动力学的要素和动力学模型。 2-3 判断下列振动是否为周期振动,若是求其周期 ⑴()cos55sin3.5 =+ x t t t ⑵2 =+ ()cos22cos1.6 x t t t ⑶()3sin5cos5 =+ x t t t 2-4 对图示系统进行模型化,将其物块连接在具有等效刚度的单个弹簧上,试求其等效刚度。 2-5 计算图示系统中扭转轴(空心)的扭转刚度。 2-6 图示齿轮齿条组成的系统,求其等效系统的等效质量和等效刚度。把x作为广义坐标,x为从系统的平衡位置起的位移。

3-5 一单自由度系统运动方程为4168sin x x x t ω++=, 求下列值:固有角频率n ω;临界阻尼系数cr c ;阻尼比ξ;静位移s X ;动位移幅值X ;有阻尼固有频率d ω;振动响应滞后于激励的相角?。 3-6 单自由度无阻尼系统,假定其初始条件全为零,即0)0()0(==x x ,试问 ⑴当外部激励0)(=t F ,能产生振动吗?为什么? ⑵当从0=t 时刻开始受到t F t F ωsin )(0=的激励,能产生振动吗?为什么? 3-7 一台10000N 重的机器支承在总刚度为40000N/m 的弹簧上,它有一失衡的转动元件在3000转/分下形成800N 的干扰力,假定20.0=ξ。试建立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并求由失衡引起的运动振幅。 3-8 已知一单自由度系统,其自由振动的振幅在4个整周期后衰减到原来的20%,试计算系统的粘性阻尼比ξ。 3-9 铁路的缓冲器被设计成一个带有一黏性缓冲器和一弹簧并联,当这个缓冲器工作在一个20000kg 的火车并有5210?N/m 的刚度时,要使系统阻尼比为1.25时,问缓冲器的阻尼系数应为多少? 3-10 空火车的质量为4500kg ,当题3-9中的缓冲器安装在空车时,问系统的固有频率和阻尼比是多少? 3-11 质量为45kg 的机器固定在四个刚度为5210?N/m 的并联弹簧上,当机器的运作频率为32Hz 时,测得机器的稳态振幅为1.5mm ,则激振力幅度有多大? 3-12 质量为120kg 的机器固定在长为1.5m 的简支梁中间跨上,梁的弹性模量为9220010N/m E =?,横截面惯性矩为641.5310m I -=?。在此系统机器上作用力幅为2000N 的谐波激励测试该系统,试验记载的最大稳态振幅为2.5mm 。试求系统的阻尼比。

热能与动力工程习题

热能与动力工程习题

1.闪点越高的油,发生火灾的危险性越大。(×) 2.2、厂用电是指发电厂辅助设备、附属车间的用电。不包括生产照明用电。 (×) 3.炉膛内布置有哪些受热面? 答:炉膛内布置16片屏式过热器(左侧8片冷屏、右侧8片热屏),6片屏式水冷壁。 4.一次风机、二次风机如何调整出力? 答:一次风机通过调节入口挡板调整出力,二次风机通过调整液偶输出调整出力。 5.一次风分别去哪里? 答:一次风分别去:炉膛物料流化、播煤风、油枪冷却风、给煤机密封风、。6.阿特拉斯空压机油位计颜色各代表什么? 答:油位计绿色为正常油位区,橙色为高油位区,红色为低油位区。 7.二次风分别去哪里? 答:炉膛前后墙的上下二次风口、油枪燃烧风。 8.风机液偶工作油温、液偶油泵出口油温应低于多少℃?入口油压在多少范围 内? 答:风机液偶工作油温应低于80℃,油泵出口油温应低于85℃,入口油压在0. 1∽0. 3Mpa. 9.锅炉主要风机额定电流是多少? 答:引风机366A, 一次风机257A,二次风机161.6A,高压流化风机28.1A。10.正常运行中锅炉主要风机振幅应小于多少? 答:引风机振幅应≤0.12mm, 一次风机振幅应≤0.085mm, 二次风机振幅应≤0.05mm 11.仪用空压机能使用#32透平油吗? 答:不可以,当空压机油位低时只能补充阿特拉斯空压机专用油。 12.空压机要求空气过滤器前后压差小于多少? 答:小于0.05Mpa 13.空压机压缩机工作温度有何要求? 答:仪用空压机工作油温应小于120℃,厂用空压机压缩机工作温度应小于110℃。 14. 6KV风机正常运行中轴承温度报警值是多少?最高不可高于多少? 答:6KV风机正常运行中轴承温度报警值是75℃,最高不可高于85℃。 15.三制的具体内容? 答:设备定期试验、维护、轮换制,定期巡回检查制、交接班制。 16.如何解列引风机及一次风机电机稀油站油过滤器? 答:在解列电机稀油站过滤器时应先开启开启过滤器旁路手动门,后关闭油过滤器前后手动门。 17.锅炉主要技术规范参数? 答:SG-690/13.7-M541额定蒸发量690t/h,额定蒸汽压力 13.73 Mpa,额定蒸汽温度 540 ℃,再热器额定进出口压力 2.63/2.5 Mpa,再热器额定进出口蒸汽温度 315/540 ℃。 18.用床料输送装置加床料前应注意什么? 答:用床料输送装置加床料前,首先应检查炉膛清理干净符合加料条件后检查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个人简历

个人简历 姓名:性别: 民族政治面貌 出生日期:学历: 目前城市:籍贯: 毕业院校:所修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E-mail:联系电话: 专业成绩:通信地址: 兴趣爱好:足球跑步看书看电影 听歌主修课程:锅炉原理供热工程热力发电厂传热 学工程热力学制冷压缩机制冷原理 空气调节自动化机械原理机械制图 工程力学流体力学 求职意向 求职类型:全职 求职行业:电厂锅炉、能源、空调、暖通、制冷 求职地点:不限薪资要求:面议 教育及培训经历 2007/09—2010/06: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本科 实践与实习经历: 2009/9—2009/10 参加电工、金工实习,主要学习了电路板的焊接、钳工、车床、数控机床、 电焊、铸造等工艺。 2010/05—2010/6:到青岛热电厂参观实习;到青岛三菱重工-海尔参观大中型商用空调的生 产流程及生产工艺;到LS空调公司参观直燃吸收式制冷机、电制冷机、 风冷机等中央空调产品的设计。到青岛市远洋大厦参观远洋大厦的空调机 房及系统运行维护。

2010/8—2010/9 青岛啤酒节喜洋洋主题乐园,参与活动内容并获优秀员工称号 在校任职及获奖情况 在校任职:大学四年一直担任班级副班长 获奖情况:大学优秀学生 学生会优秀干事 参加校运动会男子100米获第六名 参加李宁10公里公路赛进入前50 参加校足球赛获得团体第三名 语言及计算机能力 计算机能力:熟悉掌握WINDOWS的操作系统,熟练使用office办公软件和Auto CAD工程制图软件,熟悉C语言编程。 语言水平:普通话:良好 英语:拥有良好的听说能力,擅长口语,并通过了国家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自我评价 我来自山东烟台,家靠大海养育了我开朗的性格。大学期间十分珍惜学习时间,专业课成绩突出,对本专业所涉及的工作有深刻的了解。平时酷爱体育运动,身体良好,参加过多次体育活动。课余时间尽量多的参加了社会实践活动,积累了不少与人沟通的经验。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动手能力强,专业功底扎实,熟练使用CAD等设计软件。担任班委期间组织了几次活动,获得周围同学的认可,善于调节活动气氛,工作一丝不苟,时间观念强,责任感强,乐于助人,多次参加公益活动,富有进取心和事业心,表达能力好,沟通能力强,做事认真细心,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大局为重,服从领导的分配。

2014年机械动力学基础考试题 参考答案

2014年机械动力学基础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每个1分,共10分) 1、串联弹簧的等效刚度比原来各弹簧的刚度都要小,并联弹簧的等效刚度比原来各弹簧的 刚度都要大。√ 2、多自由度振动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组中,各方程间的耦合是振动系统的固有性质。× 3、自由振动系统的振幅、初相角及振动频率是系统的固有特征,与初始条件无关。× 4、固有振型关于质量矩阵、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均具有正交性。× 5、单自由度无阻尼振动系统作用一简谐激励,若初始条件为0,即 000 x x == ,系统不会有自由振动项。× 6、一般情况下,两自由度线性系统的自由振动是简谐振动。× 7、共振时无阻尼系统的振幅将随时间无限增大,响应滞后激励的相位角为π 2 。√ 8、对于多自由度线性系统,当激振频率与其中任一固有频率相等时,系统都会发生共振。 √ 9、一般来说,系统的固有频率和固有振型的数目与系统的自由度数目相同。√ 10、杜哈梅积分将激励视为非常短的脉冲的叠加,适用于单自由度有阻尼的质量-弹簧系统 对任意激励的响应。√ 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计25分) (1)什么是机械振动?举例说明振动的优、缺点。 答:机械振动是指物体(或物体系)在平衡位置(或平均位置)附近来回往复的运动。 第二问为开放题 (2)简述机械振动系统的实际阻尼、临界阻尼、阻尼比的联系与区别。 答:实际阻尼是指振动系统的真实阻尼值,用于度量系统自身消耗振动能量的能力; 临界阻尼是概念阻尼,是指一个特定的阻尼值,大于或等于该阻尼值,系统的运动不是振动,而是一个指数衰运动; 阻尼比(相对阻尼系数)等于实际阻尼与临界阻尼之比

(3)写出拉格朗日方程的表达式,并解释各符号所代表的含义。 拉格朗日方程的表达式为: )()(d d t Q q U q T q T t j j j j =??+??-?? (j =1,2,…,n )。 式中,,j j q q 为振动系统的广义坐标和广义速度;T 为系统的动能;U 为系统的势能;Q j (t )为对应与广义坐标q j 的除有势力以外的其他非有势力的广义力;n 为系统的自由度数目。 (4)简述建立系统微分方程的常用方法有哪几种? 牛顿第二定律、能量法、拉格朗日方程 (5)如何利用减幅系数确定系统中的阻尼系数。(第一句话为主) 只要测定衰减振动的第1次与第1+j 次振动的振幅之比,就可以算出对数减幅δ,从而确定系统中的阻尼系数的大小。1 1ln 1 += j A A j δ,2 2 2(δ πδζ+=),km c ζ2=。 三、计算题 (15分) 求图示滑轮系统的有阻尼固有频率及质量块在简谐力作用下的强迫振动响应。滑轮与绳子的本身重量及绳子的弹性可略去不计。 解:x , x 1, x 2坐标如图所示,取静力平衡位置为坐标原点,由滑轮系统分析有: )(221x x x +=,2211x k x k = (4分) 所以 x k k k x ) (2212 1+= ,x k k k x )(22112+=,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习题及答案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 一、填空(30X1) 1、仪器测量的主要性能指标:精确度、恒定度、灵敏度、灵敏度阻滞、指示滞后时间。P5 2、在选用仪器时,应在满足被测要求的前提下,尽量选择量程较小的仪器,一般应使测量 值在满刻度要求的2/3为宜。P5 3、二阶测量系统的阻尼比通常控制于ξ=0.6~0.8,对于二阶测量系统的动态性能的两个重要 指标是稳定时间t s和最大过冲量A d 。P18 4、测量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偶然)误差、过失误差。 5、随机误差的四个特性为单峰性、对称性、有限性、抵偿性。 6、热电偶性质的四条基本定律为均质材料定律、中间导体定律、中间温度定律、标准电极定 律。 7、造成温度计时滞的因素有:感温元件的热惯性和指示仪表的机械惯性。P109 8、流量计可分为:容积型流量计、速度型流量计、质量型流量计。P161 9、扩大测功机量程的方法有:采用组合测功机、采用变速器。P208 10、除利用皮托管测量流速外,现代常用的测速技术有:热线(热膜)测速技术、激光多普勒 测速技术(LDV)、粒子图像测速技术。 二、名词解释(5X4) 1、什么是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作用? 答:P11,测量仪器或测量系统的动态特性分析就是研究测量时所产生的误差。 它主要是以描述在动态测量过程中输出量和输入量之间的关系。 2、何为霍尔效应? 答:(参考)置于磁场中的金属(或带有电子的物质),当于两端通过电流时,另外两面会产生大小 与控制电流I(A)和磁感应强度B(T)的乘积成正比的电压U H(V),这一现象叫做霍尔效应。P90 3、何为亮度温度? 答:在波长为λm的单色辐射中,若物体在温度T时的亮度Bλ和绝对黑体在温度为T s时的亮度B Oλ相等,则把T s称为被测物体的亮度温度。 4、何为动压?静压?总压?P129 答:静压是指运动气流里气体本身的热力学压力。 总压是指气流熵滞止后的压力,又称滞止压力。 动压为总压与静压之差。 三、简答题(5X4) 1、为什么阶跃信号常用于低阶测量系统的时域动态响应的输入信号? 答:阶跃信号从一个稳定的状态突然过过渡到另一个稳态,对系统是一个严格的考验,(比其它输 入信号更)易暴露问题。P17 2、简述金属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答:金属应变式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金属的电阻应变效应,即导体或半导体在外力作用下产 生机械形变时,电阻值也随之产生相应的变化。 3.在测量瞬时温度时采用的感温元件时间常数大小如何?为什么?,在测量平均温度时又如何? 为什么?P110 答:感温元件的质量和比容越小,相应越快,故在测量瞬时温度时采用时间常数小的感温元件;反之时间常数越大相应越慢,感温元件的温度越接近平均温度,故测量平均温度时采用时间常数大的 元件。 4.试画出皮托管的结构简图,说明皮托管的工作原理,并导出速度表达式(条件自拟,不考虑误 差)。P143~P144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排名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山东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A等级的学校有: 四川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同济大学 天津大学中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南大学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武汉理工大学

河海大学江苏大学 华北电力大学上海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上海电力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北电力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辽宁科技大学山东理工大学西华大学 郑州轻工业学院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兰州交通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 景德镇陶瓷学院南京工程学院中国计量学院邵阳学院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等级的学校有: 武汉大学吉林大学中山大学中国农业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贵州大学燕山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南昌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西南交通大学 华东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北京交通大学郑州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苏州大学中北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上海海事大学河南科技大学 山东建筑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 大连海事大学集美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烟台大学 武汉科技大学南华大学山东科技大学安徽工业大学 大连水产学院沈阳工程学院重庆理工大学天津商业大学 沈阳理工大学河北工程大学沈阳化工学院天津理工大学 江苏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重庆交通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 本专业毕业生能力被评为B 等级的学校有: 新疆大学广西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青岛大学 湘潭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

《机械动力学》 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机械动力学》期末复习题及答案1、判断 1.机构平衡问题在本质上是一种以动态静力分析为基础的动力学综合,或动力学设计。 答案:正确 2.优化平衡就是采用优化的方法获得一个绝对最佳解。 答案:错误 3.惯性力的计算是建立在主动构件作理想运动的假定的基础上的。 答案:正确 4.等效质量和等效转动惯量与机械驱动构件的真实速度无关。 答案:正确 5.作用于等效构件上的等效力(或等效力矩)所作的功等于作用于系统上的外力所作的功。答案:错误 6.两点动代换后的系统与原有系统在静力学上是完全等效的。 答案:错误 7.对于不存在多余约束和多个自由度的机构,动态静力分析是一个静定问题。 答案:错误 8.摆动力的完全平衡常常会导致机械结构的简单化。 答案:错误 9.机构摆动力完全平衡的条件是:机构运动时,其总质心作变速直线运动。 答案:错误 10.等效质量和等效转动惯量与质量有关。 答案:错误 11.平衡是在运动设计完成之前的一种动力学设计。 答案:错误 12.在动力分析中主要涉及的力是驱动力和生产阻力。 答案:正确 13.当取直线运动的构件作为等效构件时,作用于系统上的全部外力折算到该构件上得到等效力。 答案:正确 14.摆动力的平衡一定会导致机械结构的复杂化。 答案:错误 15.机器人操作机是一个多自由度的闭环的空间机构。 答案:错误 16.质量代换是将构件的质量用若干集中质量来代换,使这些代换质量与原有质量在运动学上等效 答案:正确 17.弹性动力分析考虑构件的弹性变形。 答案:正确 18.机构摆动力矩完全平衡的条件为机构的质量矩为常数。 答案:错误 19.拉格朗日方程是研究约束系统静力动力学问题的一个普遍的方法。 答案: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