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他乐克问答集说课材料

倍他乐克问答集说课材料
倍他乐克问答集说课材料

倍他乐克问答集

CV-0611-BE-34

倍他乐克

Q & A

目录

1.既然倍他乐克已经有了平片,阿斯利康公司为什么还要开发倍他乐克缓释剂型?

2.请介绍一下倍他乐克缓释片(ZOK)的药物释放机理。

3.为什么倍他乐克缓释片的活性成分用琥珀酸美托洛尔?而不是原来平片中的酒石酸

美托洛尔?

4.倍他乐克缓释片的适应症很多,所有的适应症的处方剂量都相同吗?对于不同的适

应症如高血压,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倍他乐克缓释片具体的处方剂量分别应该是怎样的?

5.我有很多病人正在服用倍他乐克平片,比索洛尔或是卡维地洛,使用的剂量有大有

小。如果希望改用缓释片应如何转换呢?

6.倍他乐克缓释片对于治疗高血压,具体疗效如何?

7.倍他乐克是否不能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糖尿病或高血脂的病人吗?

8.倍他乐克与同类产品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

9.卡维地洛有很多临床研究结果问世,好像确立了其治疗慢性心衰和高血压的地位,

是否其疗效要比倍他乐克好?

10.康可/博苏(比索洛尔)的血管选择性比倍他乐克高,是否说明其疗效更好?

11.MSD公司推广的LIFE试验说明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是不佳的?

12.哥白尼(COPERNICUS)研究证明卡维地洛是唯一能治疗重度心衰的β受体阻滞剂?

https://www.360docs.net/doc/3114518805.html,ET试验证实慢性心衰患者应用卡维地洛比美托洛尔更能改善生存?

14.ASCOT中证实了抗高血压新药如钙拮抗剂的疗效显著优于老药如β受体阻滞剂吗?

15.GEMINI试验证实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卡维地洛对糖代谢的影响优于美托

洛尔?

16.英国最新高血压指南不推荐β受体阻滞剂作为初始治疗的一线用药有没有依据?

17.阿替洛尔心血管保护作用较差,美托洛尔是否也一样?

18.倍他乐克?(美托洛尔)最适合哪些高血压患者?

19.正在使用倍他乐克的高血压患者可以停药吗?

倍他乐克

Q & A

1)既然倍他乐克已经有了平片,阿斯利康公司为什么还要开发倍他乐克缓释剂型?

答:首先,美托洛尔自1975年问世以来,其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证实,不仅能有效降压、缓解心绞痛,而且研究还证实具有良好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其次,普通平片在给药后会产生明显的峰值和谷值血药浓度,而美托洛尔对β1受体的阻滞在400nmol/L时会达到平台,更高的血药浓度不仅无法增加β1的阻滞作用,反而会导致β2受体的阻滞,产生过多的不良反应;过低的血药浓度无法产生有效的β1受体阻滞。

因此,理想的β1受体阻滞剂应该具有24小时平稳有效的血药浓度以获得有效的β1阻滞作用,达到最佳的心血管保护作用,并且每日服用1次可以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基于上述目的,阿斯利康开发了新型的倍他乐克缓释剂型。

2)请介绍一下倍他乐克缓释片(ZOK)的药物释放机理。

答:倍他乐克缓释片采用的是阿斯利康专利的多单位微囊缓释系统(Multiple-Unit Pellet System),每片缓释片含有约数百至数千个微囊。每个微囊均为独立的释药单位,其核心为活性药物琥珀酸美托洛尔,外包被乙基纤维素聚合物薄膜,控制药物几乎以恒速释放达20个小时,考虑到美托洛尔的半衰期为3-4小时,因而能够保持24小时稳定的血药浓度。并且研究显示,倍他乐克缓释片活性药物的释放特性在生理pH值范围内无改变,在进食或空腹情况下的血药浓度曲线相似,说明药物的释放独立于pH值和食物等生理过程。

3)为什么倍他乐克缓释片的活性成分用琥珀酸美托洛尔?而不是原来平片中的酒石酸美托洛尔?

答:药物以接近恒速释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核心药物的溶解度为重要因素之一,酒石酸美托洛尔的溶解度高(在水中>700mg/ml),无法保证持续的药物释放,因此选用了溶解度较低的琥珀酸美托洛尔,其溶解度约为200mg/ml,研究显示琥珀酸美托洛尔能够从聚合物薄膜近恒速释放达20小时,从而维持24小时稳定血药浓度。

4)倍他乐克缓释片的适应症很多,所有的适应症的处方剂量都相同吗?对于不同的适应症如高血压,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倍他乐克缓释片具体的处方剂量分别应该是怎样的?

答:缓释片有着良好的降压疗效。有研究显示,治疗8周后服药患者的舒张压达标率高达97%,而在同一项研究当中服用比索洛尔10毫克每天一次的病人,经过8周的治疗后舒张压达标率仅为57%。对于原发性的高血压患者,推荐初始治疗使用缓释片47.5毫克至95毫克每天一次。若血压仍未达标可联合其它的降压药物,最好是利尿剂和二氢吡啶类的钙拮抗剂或者增加剂量。

在一项51名心绞痛患者参加的研究中,经过4周倍他乐克缓释片95毫克,每天一次的治疗,服药患者心绞痛的发作次数明显减少。对于心绞痛患者推荐的缓释片处方剂量为95—190毫克/天。需要时可合用硝酸酯类药物或增加剂量。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缓释片的滴定方案与平片类似:对NYHA分级II级的心衰患者推荐的起始剂量为23.75毫克每天一次,NYHA III—IV级的心衰缓者可以是用11.875毫克每天一次的初始剂量。每两周将剂量翻倍,直至调整到目标剂量190毫克每天一次或最大可耐受剂量。

5)我有很多病人正在服用倍他乐克平片,比索洛尔或是卡维地洛,使用的剂量有大有小。如果希望改用缓释片应如何转换呢?

答:鉴于缓释片和平片在等剂量下有着相似的药效曲线下面积,所以,现有使用倍他乐克平片希望改用缓释片的病人,建议遵循1:1的足剂量转换原则。例如:平片50 mg一天二次转换为缓释片95 mg一天一次,平片100mg一天二次转换为缓释片190mg 一天一次。

服用其他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可以按照等效日剂量进行转换,如比索洛尔10mg一天一次转换为倍他乐克缓释片95mg一天一次,卡维地洛25mg一天二次转换为倍他乐克缓释片190mg一天一次。

6)倍他乐克缓释片对于治疗高血压,具体疗效如何?

答:由高血压联盟研究所组织,刘力生教授牵头全国14家医院进行的一项最新倍他乐克缓释片治疗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多中心、开放、单组四期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倍他乐克缓释片47.5-95mg/天单药治疗4周和8周的达标率即血压<140/90mmHg的患者比率分别为50.8%和69%,并且患者安全耐受。因此,倍他乐克缓释片可以安全有效地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初始治疗中。

7)倍他乐克是否不能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糖尿病或高血脂的病人吗?

答:人体内主要是β2受体调节血糖和血脂代谢,倍他乐克作用于β1受体,对β2受体作用甚小,故可以用于伴糖尿病或高血脂的病人,而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则不能使用。UKPDS研究和其他一些大规模的汇总分析已证明,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可为高危病人带来更多的益处。有二级预防研究的强烈证据表明糖尿病患者比没有糖尿病的患者对β受体阻滞剂会产生更强的效果。原因可能是糖尿病本身会增加交感张力(Sawicki PT. J Intern Med. 2001;250:11-17.这是一篇从机制上和临床上表明β受体阻滞剂长期益处的优秀综述)。

8)倍他乐克与同类产品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

9)卡维地洛有很多临床研究结果问世,好像确立了其治疗慢性心衰和高血压的地位,是否其疗效要比倍他乐克好?

答:没有任何循证医学的证据和各国的治疗指南说明治疗慢性心衰时非选择性的β受体阻滞剂,如卡维地洛要比β1受体选择性的倍他乐克要好。

?在慢性心衰患者中,交感神经过度激活对心脏的毒性作用主要通过β1受体介导,β1阻滞是β

受体阻滞剂的主要治疗效应。

?β2受体激活对心脏的作用,实验结果非常不一致,有研究显示其激活可以对心肌细胞凋亡

起保护作用,缓解心肌病,因此阻滞β2受体可能不利。

?α1受体阻滞的作用证据更为不足,V1-HeFTI试验中,α受体阻滞剂治疗心衰的死亡率与

安慰剂相似。

?迄今为止,抗氧化剂治疗的临床试验都是失败的,HOPE试验中,抗氧化剂VitE的结果与

安慰剂相似。

?

因此无大型临床证据说明阻滞α1和抗氧化作用时心衰有利。

●卡维地洛缺少治疗冠心病循证医学证据,无心绞痛的治疗适应症;

●卡维地洛价格是倍他乐克平片的5~10倍,同时价格也高于倍他乐克缓释片;

●服用卡维地洛需要一天二次,不如倍他乐克缓释片一天一次方便

10)康可/博苏(比索洛尔)的血管选择性比倍他乐克高,是否说明其疗效更好?

答:比索洛尔的β1、β2的血管选择性是120:1,倍他乐克的血管选择性是75:1,均是高度选择的阻滞作用,在临床疗效上无区别,除此外两者无任何区别;

β受体分布广泛,有多种亚型,不同β受体阻滞剂的疗效需由临床试验验证;

总的来说,比索洛尔循证医学的证据远少于倍他乐克;虽然康可是一天一次,但日花费高于倍他乐克。而2005年上市的倍他乐克缓释片血药浓度更为平稳。一项研究比较了倍他乐克缓释片

与比索洛尔的药代动力学,12名健康志愿者在空腹12小时后次日早晨服用单剂量倍他乐克缓释片100mg或比索洛尔10mg。结果显示,倍他乐克缓释片与比索洛尔相比,药物吸收速率明显降低,24小时的血药浓度更为平稳,避免了峰谷血药浓度的波动。德国完成的一项比较比索洛尔10mg/天和倍他乐克缓释片100mg/天的随机、双盲、双模拟试验证实,倍他乐克缓释片组给药后24小时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显著优于比索洛尔组,无论是4周还是8周。结果还发现倍他乐克缓释片100mg/天治疗高血压患者的舒张压达标率更高。倍他乐克缓释片100mg/天治疗组的降压达标率达到97%,而比索洛尔10mg/天为57%。

11)MSD公司推广的LIFE试验说明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是不佳的?

答:LIFE研究是将科素亚和阿替洛尔在老年高血压病人中进行的疗效对照。水溶性的阿替洛尔早有证据说明在减少高血压病人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方面疗效是不佳的。而脂溶性的倍他乐克则有MAPHY研究证明可以减少高血压病人的心血管事件和死亡率。所以LIFE研究的结论不能扩展到倍他乐克。

LIFE研究中科素亚主要降低了中风的发生率,其他指标没有改善,而减少中风不是β受体阻滞剂的强项,β受体阻滞剂的强项是减少心肌梗死等冠心病的猝死。

各国高血压治疗指南目前均将β受体阻滞剂列为第一线药物。

12)哥白尼(COPERNICUS)研究证明卡维地洛是唯一能治疗重度心衰的β受体阻滞剂?

答:事实上,哥白尼研究说明达利全可治疗重度心衰,但在MERIT-HF研究中对795例重度心衰患者的亚组分析证明倍他乐克也可降低死亡相对危险39%,而且撤药率比安慰剂显著降低,更安全耐受。

13)COMET试验证实慢性心衰患者应用卡维地洛比美托洛尔更能改善生存?

答:COMMET试验得出这一有利于卡维地洛的结果并不令人吃惊,与其设计的偏向密切相关:

?美托洛尔的剂量选择不恰当:COMET试验中,卡维地洛的剂量50mg/天与COPERNICUS和US

卡维地洛试验的剂量都是一致的;而美托洛尔的剂量100mg/天,不但小于MERIT-HF(琥珀酸美托洛尔缓释片200mg)和MDC(酒石酸美托洛尔平片150mg/天)中的目标剂量,甚至还小于平均剂量。

?β1受体阻滞程度不同:心率是临床上判断β1受体阻滞的指标。在COMET中,卡维地洛降低

心率13.3次/分,与应用相同剂量的US卡维地洛试验的结果非常一致。而酒石酸美托洛尔100mg/天(平均剂量85mg/天)仅仅使心率降低11.7次/分,而MDC试验为15次/分和MERIT-HF为14次/分。因此在COMET中,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并没有达到同等有效的β1阻滞程度。

14)ASCOT中证实了抗高血压新药如钙拮抗剂的疗效显著优于老药如β受体阻滞剂吗?

答:事实上,在该项研究中虽然氨氯地平组的大多数二级终点事件、特别是总死亡率较阿替洛尔组显著降低,但两个治疗组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ASCOT-BPLA试验的结果可视为中性;此试验只是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比较,并不是药物与药物之间的比较。

两组的血压降低程度不同、某些生化指标也存在差异,这也是造成终点事件差异的原因之一。所比较的药物选择不当,已证实阿替洛尔缺乏心脏保护效益。

因此认为β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是无效、β受体阻滞剂不能作为一线降压药物的观点是不够公正客观的。

15)GEMINI试验证实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卡维地洛对糖代谢的影响优于美托洛尔?

答:需要指出的是β受体阻滞剂的β1选择性是相对的,在用药剂量达到一定程度后将达到效应平台,此时继续增加剂量反而会增强对β2受体的阻滞作用,从而对糖代谢等产生不利影响。

美托洛尔用于高血压的推荐剂量通常100-200mg/天,卡维地洛25-50mg/天。而GEMINI试验中卡维地洛的目标剂量为25mg 一天二次,实际日平均剂量为17.5mg 一天二次,美托洛尔则为200mg 一天二次,实际日平均剂量为128mg 一天二次。美托洛尔用量过大的直接证据是,与卡维地洛组相比,美托洛尔组平均心率多降低1.6次/分(P<0.001),心动过缓发生率显著增高(1.4%对4.1%, P=0.007)。美托洛尔的剂量明显偏高,得出这样的结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16)英国最新高血压指南不推荐β受体阻滞剂作为初始治疗的一线用药的依据是什么?

答:最近一项对不同类别降压药物的临床试验荟萃分析发现,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同使用其他类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相比脑卒中发生增加16%。一年前发表的ASCOT研究显示以氨氯地平为基础治疗的高血压患者总体死亡率显著低于以阿替洛尔为基础治疗的患者。尽管荟萃分析以及ASCOT应用的β受体阻滞剂主要为阿替洛尔,但英国高血压指南编写组认为由于排除阿替洛尔后其他β受体阻滞剂的证据少,因此不推荐其作为高血压初始治疗的一线用药。

17)阿替洛尔心血管保护作用较差,美托洛尔是否也一样?

答:许多研究均提示,阿替洛尔虽然能够有效降压,但不能减少高血压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例如MRC老年研究显示,阿替洛尔的降压疗效与利尿剂相似,但主要心血管事件却与安慰剂无差异。尽管如此,许多临床试验如ASCOT、LIFE研究仍然采用阿替洛尔作为对照药物,所得出的结果很难具有说服力。从药理学角度,阿替洛尔属于水溶性β受体阻滞剂,而美托洛尔属于脂溶性β受体阻滞剂,因而能够迅速通过血脑屏障,同时阻断心脏和中枢的β受体,有效降低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临床研究业已证实,美托洛尔具有确切的心脏保护作用,对高血压、心梗后、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有着显著的降低猝死发生风险的作用。因此,阿替洛尔缺乏心脏保护作用并不能简单归为“类效应”,推及所有的β受体阻滞剂中。

18)倍他乐克 (美托洛尔)最适合哪些高血压患者?

答:欧洲心脏病学会β受体阻滞剂工作组的共识文件指出,对于既往有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无症状的左室功能不全、糖尿病或冠心病高危的高血压患者,单独或联合使用β受体阻滞剂是首选的治疗方法(I类推荐,证据水平A级)。

在英国最新的高血压指南也指出:β受体阻滞剂仍为年轻患者,特别是对ACEI和ARB不耐受或禁忌的患者、计划怀孕和妊娠的妇女、高交感神经活性、以及合并心绞痛、有心梗史的高血压患者的重要治疗药物。

美托洛尔同样也是有效安全的联合治疗药物。在我国,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非常低,仅为6.1%,而缺血性心脏病是最常见的高血压靶器官损伤形式。高血压患者常常需要2种以上药物联合治疗以有效控制血压,并且能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β受体阻滞剂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首选用药,临床证据如HOT研究等也早已经证实美托洛尔为联合降压治疗的重要药物之一。

19)正在使用倍他乐克的高血压患者可以停药吗?

答:许多正在服用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可能患有冠心病或者隐匿性冠心病,因此切不可随意停药。突然停药,特别是由高剂量突然停药可能会导致反跳性心绞痛和引发心肌梗死。

英国高血压指南也指出对于正在使用含有β受体阻滞剂的降压药物血压控制良好的患者应考虑到长期的治疗策略,没有绝对换用其他药物的需要。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供参考)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积的变化规律》,这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积的变化规律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生的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学习并巩固积的变化规律。它的教学,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下节课学习和理解乘法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服务,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应用中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根据以上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经历计算、探索级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发现并掌握积的变 化规律,并能应用规律口算相应乘法算式的积。 2、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发现、 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 法,进一步获得探索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 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和确定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 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发现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而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发现并归纳

积的变化规律。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我注意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适时运用直观教具,让学生更直观地学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概括归纳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为:“问题导入,引出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学以致用、巩固新知--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等四个环节。 在第一个环节“问题导入,引出新知”中,我先列出三道口算题,40×8= 6×70= 24×10= 让学生口算得数(板书)提问,上面的这些题是怎样计算的?各按哪道算式口算比较方便? 由学生回答得出(板书:40×8= 6×70= 24×1= ↓↓↓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4.3 积的变化规律优秀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探找出规律 教学难点:总结应用规律 教学方法:三疑三探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导入新课: 同学们真是动了脑筋,其实这个问题的思考是有一定数学规律的,那么这其中的奥秘是什么呢?这就是这节我们要研究的???????——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请同学们大声把课题齐读一遍。 2、围绕课题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预设:积的变化与谁有关?变化规律是什么?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大家提出的问题都很有研究价值,老师把你们提出的问题和课本例题进行整理,就是这节课的的自探提示,请大家先来看一看: 二、设疑自探:(5分钟) 1、出示自探提示:(课件出示)【找学生读自探提示】 自学课本58页内容,思考下面问题: (1)从上往下观察第一组题:第一个因数有什么特点?第二个因数怎样变化?积有什么变化?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的发现写出来。 (2)从上往下观察第二组题,第一个因数怎样变化?第二个因数有什么特点?积有什么变化?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把你的发现写出来。 (3)你能用一句话将两组题中已经发现的规律概括起来吗? 2、在学生自探时师板书课本例题:

例4、观察下面的两组题,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第一组:6×2=12 6×20=120 6×200=1200 第二组:20×4=80 10×4=40 5×4=20 3、根据自探提示,学生独立解决,教师巡视。 三、解疑合探(8分钟) 1、学生汇报自探提示第一题,总结变化规律。 (课件出示第一组口算题目,演示对比这一组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两个数 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要乘几。) 汇报时找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2、学生汇报自探提示第二题,总结变化规律。 (课件出示第二组口算题目,演示对比这一组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得出结论:两个数 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0除外),积也要除以几。) 汇报时找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3、通过观察、思考用一句话概括已经发现的规律。学生总结不完整时,讨论这个问题. 得出结论:(课件出示)两个数相乘,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或除以)几,积也 要乘(或除以)几。这就是积的变化规律。(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来记忆) 汇报时找差生回答,中等生补充,优等生评价。 4、验证你发现的规律 ①(课件出示)请根据你发现的规律填空,再用笔算检验一下。 8×50 = 400 16×50 =( 800 ) 32×50 =( 1600 ) 8×25 =( 200 ) ②自己举例说明积的变化规律。每位学生各写一组算式,每组2个,看一看积随一个因 数扩大、缩小的变化情况。 四、质疑再探:(5分钟) 预设中的问题,看得到解决没有? 大家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请提出来,我们共同探讨吧! (预设:1、两个因数相乘,两个因数同时乘几,积怎样变化? 2、 2、两个因数相乘,两个因数同时除以几,积怎样变化? 3、两个因数相乘,当一个因数 扩大另一个因数缩小时积怎么变化?) 学生提出问题,找学生来回答,老师补充总结。 五、运用拓展(15分钟)

心血管内科试题及答案3

一、标准配伍型(B型题)(2小题,共8.0分) (4分)[1] A、利多卡因 B、异搏定 C、胺碘酮 D、双异丙吡胺 E、异丙肾上腺素 (1)有抗担碱能作用( ) (2)既是麻醉药又是抗心律失常药物( ) (3)治疗长间隙依赖性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的首选药物( ) (4)可致肺纤维变性( ) (4分)[2] A、异丙基肾上腺素 B、硝普钠 C、硝苯地平 D、多巴胺 E、肾上腺素 以上药物最适宜于治疗: (1)尖端扭转型室速( ) (2)高血压并急性肺水肿( ) (3)过敏性休克( ) (4)变异型心绞痛( ) 二、病例串型最佳选择题(A3-A4型题)(3小题,共7.0分) (3分)[1] 男,68岁,既往体格健康,近1周出现双下肢水肿。 (1)双肺底可闻及湿性啰音,最需要检查的项目为( ) A、心电图 B、胸部X线 C、超声心动图 D、胸部CT E、肾脏B超 (2)心电图显示V V QS波,ST段抬高,超声心动图最可能出现的是( ) A、心室壁肥厚 B、左房扩大 C、室间隔运动减弱 D、弥漫性室壁运动减弱 E、二尖瓣反流 (3)患者伴有颈静脉怒张,可能的原因为( ) A、肾性水肿 B、肝硬化水肿 C、心包积液性水肿 D、营养不良性水肿 E、心力衰竭水肿 (2分)[2]

男,57岁,胸闷伴下肢水肿2个月,心电图V V QS波。 (1)最有价值的器械检查( ) A、胸部CT B、肝、肾B超 C、超声心动图 D、动态血压 E、心脏核素检查 (2)缓解症状最迅速的药物( ) A、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B、β受体阻滞剂 C、钙拮抗剂 D、利尿剂 E、阿司匹林 (2分)[3] 男,45岁,健康体检时发现心率44次/分,律齐。 (1)为了初步判断属于生理性还是病理性,应在患者进行下列哪项动作后再测心率( ) A、休息30分钟 B、短时间做快速蹲立动作 C、深吸气 D、深呼气 E、Valsalva动作 (2)体表心电图示心动过缓,下一步该做哪项检查( ) A、直立倾斜试验 B、阿托品试验 C、普萘洛尔(心得安)试验 D、运动平板试验 E、双嘧达莫(潘生丁)试验 三、病例分析(1小题,共12.0分) (12分)[1] 男,65岁,胸骨后疼痛4小时入院。既往有高血压及糖尿病史。入院查血压80/50mmHg,P50次/分,呼吸急促,双肺未闻及湿啰音,心律齐,未闻及杂音,颈静脉充盈,肝颈静脉回流征可疑阳性,双下肢不肿,心电图示Ⅱ、Ⅲ、aVF、V V ST段抬高0.2mV,心率50次/分,P波与QRS波无关。 (1)患者目前诊断? (2)采取何种治疗方案? 四、单选题(29小题,共29.0分) (1分)[1] 女,30岁,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患者。心悸、气短、下肢水肿。每天服地高辛0.25mg,间断服双氢克尿塞已2个月,心电图示室性早搏,二联律。治疗上应采取的措施首选为( ) A、普萘洛尔(心得安) B、慢心律 C、利多卡因 D、钾盐

《8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说课稿

《8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第71—73页。 教学目的: 1、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掌握8的乘法口诀,并在应用口诀的过程中熟记8的乘法口诀,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自编乘法口诀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同学合作交流的态度,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谈话:用8个小正方体拼一拼,看看你能拼出哪些熟悉的形状? 在四人小组里相互合作完成。 谈话:用8个小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体!每人再拼两个这样的大正方体。学生拼完后,相互检查。 二、小组合作,探索新知 1、谈话:你们小组的同学摆一个大正方体用了几个小正方体?看看你们拼成的大正方体,数一数或算一算,摆这样的2个大正方体要用几个小正方体?摆3个呢?……摆8个呢? 2、看课本上的表格,提问:谁能说一说这个表格的意思?请大家把表格填完整,尽量自己填。 组长检查每个同学表格填得是否正确,指导填错的学生改正。 3、提问:你能看表编出8的乘法口诀吗?如果有困难,可以根据表里的数先写乘法算式,再编口诀。先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再填写。

4、全班交流,指名读口诀,大家共同订正。 5、练习记忆,再讨论交流。 你认为哪几句好记?你用什么什么方法来记住的? 三、组织练习,巩固新知。 1、想想做做1 独立做题,把得数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提问:通过刚才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每组三道题的得数相同?把你的想法先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指名在班上交流。 2、想想做做2 独立在书上填写。 订正后提问:你是怎样填写的?你是怎样想的?如果知道6个8相加的和是48,你能算出7个8相加的和是多少吗?如果知道8个8相加的和是64,你能算出7个8相加的和是多少吗? 讨论:我们可以怎样记住那几句难记的口诀? 3、想想做做3。 谈话:看看题中的两个小朋友,你能说出这道题的要求吗?同桌两人一人说8的乘法口诀,另一人说能列出的乘法算式,说完后再交换角色练习。活动结束后提问:你们根据一句乘法口诀说了几道乘法算式?有特殊情况吗? 4、想想做做4 独立作业。 5、想想做做5、6 谈话:仔细观察插图,看一看图中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想想该怎样列式计算,再填写算式。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西阳城总校尚庄小学郭彩丽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下面我就《积的变化规律》一课进行说课,我从五个方面说一说。 一、教材与学情分析 《积的变化规律》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在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同时,在乘法运算中探索积的变化规律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中内容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将为学生今后学习小数乘法奠定基础。教材中的例4以两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究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从中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个探究过程,不但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同时体会事物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二、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认识,我从知识和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随着乘几的变化规律。

(2)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一些探索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通过学习活动的参与,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正确性,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使学生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多少倍,积也随着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教学难点: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四、说教法和学法 在教学中,我采用尝试教学法,着重先练后讲,先试后导,练在当堂。学生在学习中运用自主、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过程 结合本课特点,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 1. 激趣导入,猜想规律 本节课算式的呈现我没有以纯算式的方式呈现,而是结合身边的生活资源给算式赋予一定的生活意义,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就在身边。例如,每人有两只手,2人有多少只手?5人呢?10人呢?每人有10个手指头,2人有多少个手指头?20人呢?200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及反思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xx小学 xxx 教材分析: 《积的变化规律》是小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它是学生在掌握乘法运算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利用乘法运算,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特别是合情的推理能力,是本单元教学的重要任务。教材以两组乘法算式为载体,引导学生探索当一个因数不变时,另一个因数与积的变化情况,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通过这个过程的探索,让学生理解两数相乘时,积的变化随其中一个因数的变化而变化。 例题的设计分为三个层次:研究问题——归纳规律——验证规律,通过学习,学生不但发现了积的变化规律,而且学会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积的变化规律》是引导学生学会从一般现象中寻找规律,为学生今后学习相关内容提供必要的思维模式。 学情分析:新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经历、体验、探索”。因此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这节课中,我注重开发利用身边的生活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通过这一组算式去发现问题从而去经历发现规律——总结规律——验证规律——运用规律这四个层次的学习。在这四个层次的学习中,学生将会通过观察、探索、交流、归纳等方式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索过程,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体验发现规律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会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生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发现过程,感受发现数学中的规律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初步的概括和表达能力;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概括规律,进而运用规律。 教学难点:自主思考探究,归纳出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先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再归纳总结)

心内科专科药物知识考试题教学文稿

心内科专科药物知识考试题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6分) 1、胺碘酮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 A.转氨酶升高 B.胃肠道反应 C.甲亢 D.肺纤维化 E.心律失常 2、高血压危象药物治疗可首选() A.硝酸甘油 B.硝普钠 C.甘露醇 D.利尿剂 E.倍他乐克 3、护士对使用洋地黄类药物的患者护理措施错误的是( ) A.给药前先数心率,<60次/分不能给药 B.服药期间经常询问有无不适 C.发现洋地黄中毒表现及时通知医生 D.嘱若一次漏服,则下一次应补服 E.教会患者数脉搏 4、下列哪项应慎用洋地黄() A.房室传导阻滞 B.充血性心力衰竭 C.室上性心动过速 D.心率快的心房颤动 E.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5、下列哪项是洋地黄中毒最常见的临床表现() A.恶心、呕吐 B.室早二联律 C.Q—T间期缩短 D.出现奔马律 E.黄视、绿视 6、控制心绞痛发作的首选药物是() A.地西泮 B.双嘧达莫 C.硝酸甘油 D.复方丹参 E.阿司匹林7、硝酸酯类药治疗心绞痛的最主要机制是() A.直接扩张冠状动脉 B.扩张周围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 C.减慢心率 D.扩张小动脉,降低心脏后负荷 E.扩张小静脉,降低心脏前负荷 8、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出现频发、多源性室性期前收缩时,首选的治疗药物是() A.利多卡因 B.美西律(慢心律) C.苯妥英钠 D.胺碘酮 E.普罗帕酮 9、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长期服用噻嗪类利尿剂,最常出现的不良反应是() A.低钾血症 B.高镁血症 C.低钠血症 D.脱水症 E.氮质血症 10、心力衰竭病人给予利尿剂的用意是() A. 保护肾脏 B.排出过多的体液 C. 排出多余的血钾 D.加强心肌收缩力 E.增加消化功能 11、洋地黄中毒引起窦性心动过缓,心室率50次/min,首选() A.氯化钾 B.苯妥英钠 C.阿托品 D.普萘洛尔

8的乘法口诀教案

8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初步掌握8的乘法口诀,能运用8的乘法口诀求积。 2.用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编制口诀,培养学生运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熟记8的乘法口诀,并熟练运用 教学难点:掌握8的乘法口诀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练习纸、算盘 教学过程: 一、基本功训练: 1、同数连加8,拨到400; 拨入200,同数连减8; 2、珠译数 36、80 70、21 60、15(用盘示图出现) 3、把口诀补充完整 五()二十五三六() ()六三十()十六 4、口算 6(珠)×4 5(珠)×6 6(珠)×6 3(珠)×5 3(珠)×4 2(珠)×3 二、新授: 1、编写口诀 师:瞧,这是什么?(螃蟹)一只螃蟹几条腿?(8条) 1只螃蟹8条腿,1个8是8,,整理到表格中;你会编一句口诀吗? 2只螃蟹()条腿?(16条腿),你是怎么想的?明确:2个8是(16)编口诀。二八十六表示什么意思? 师:如果有3只、4只、……螃蟹,分别有几条腿呢? 要求:(1)完成表格,用算盘同数连加检查结果; (2)根据表格编出8的乘法口诀。 交流8的乘法口诀 揭题:今天我们学习8的乘法口诀。 问:三八二十四、五八四十、七八五十六表示什么意思? 2、找规律 齐读口诀,你有什么发现? 生: 3、记口诀 学生记口诀,同桌互相说一说。 4、背口诀 用算盘边拨边记口诀。

师:我们已经记住了不少乘法口诀,一定有自己的记忆方法,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用你喜欢的方法记一记8的乘法口诀。 预设:方法一读几遍 方法二用前一句、或后一句推想。 方法三边拨珠边想口诀。 师:刚才小朋友介绍了不少记忆口诀的好方法,我们齐说一遍8的口诀。已经记住的就不看口诀,没有记住的可以看黑板。 3、游戏: 对口令 师说前半句,生说后半句。 师说得数,生说几八。 找朋友 提问:根据“一八得八”可以算哪几道乘法算式呢?你能帮手中的卡片找朋友吗? 为什么“八八六十四”只有一位朋友? 三、运用口诀 1.比眼力,说得数。 3×8(珠)= 6(珠)×8= 2×8(珠)= 8(珠)×4= 8(珠)×5(珠)= 8(珠)×8(珠)= 选几道问问用了哪句口诀 2.算一算,比一比 4×8+8= 5×8+8= 6×8+8= 5×8= 6×8= 7×8= 8×5= 8×6= 8×7= 学生完成练习纸 交流得数。 观察每组算式有什么发现?你能照着这种规律自己编一组算式吗? 交流算式,应该摆在哪里? 3、游戏(摸一摸,说一说) 游戏规则:从袋子中摸一张卡片,摸到算式说出口诀,摸到口诀说算式,摸到数字就说出算式或口诀 示范几组,然后学生小组活动。 4、解决实际问题 看图,让学生说图意,找已知条件,问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8的乘法口诀。你有什么收获?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规律《积的变化规律》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教材安排了积的变化规律的例题学习,掌握这些规律,为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乘法运算的理解,以及理解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做准备。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这节课中,我放手让孩子们自己去计算,去比较,再通过我的适时引导,让孩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积的变化规律。 三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结合具体情境,通过计算、观察、比较,发现积随因数变化而变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放手探讨积的变化规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数学语言表达数学结论的'能力。 情感目标: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过程,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积随因数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应用规律。 五教法 我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来自主探索概括出积的变化规律。 六学法 学生经历观察思考、提出猜想、验证猜想、表述规律、应用规律的自主探索过程,获得探索教学规律的一般经验。 七教学具及相关资料 小黑板 八教学流程 谈话导入——猜想规律——验证规律——表述规律,小结探索方法——应用规律——拓展延伸——课堂小结。 九教学设计过程 1谈话导入 课的开始我与孩子进行谈话“学校为了奖励参加大扫除的学生,每人发一本笔记本,每本笔记本6元,买2本需要多少元钱?买20本,200本呢?孩子你们算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我板书三个算式及其结果: 6×2=12(元) 6×20=120(元) 6×200=1200(元) 设计理念:我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将纯粹的算式赋予一定的生活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积的变化规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51页教学内容及课后练习 教学目标:1.经历积的变化规律的探索过程,感受数学的魅力。 2.尝试用简洁的语言表达积的变化规律,培养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初步获得探索规律的一般方法和经验,发展观察、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发现、掌握并运用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运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简便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入 1.同学们老师昨天在电视上看到一个节目特别受感动,一位小朋友乐于助人的事迹被大 家广泛称赞,这个小朋友却说:帮助别人快乐自己!我们今天能坐在明亮暖和的教室里学习却不知道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小朋友因为家庭困难上不起学,那同学们愿不愿意将自己的零花钱捐出来给这些困难的小朋友买一些学习用品呢?那请你们帮忙算一算一支钢笔6元,买2支需要多少钱?20支呢?200支呢? 2.学生口头列式,教师板书 (1)6×2 = (2)6×20 = (3)6×200= 师:你们怎么算得这么快呀?(有规律)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找规律——积的变化规律 (二)探究新知 1.研究因数乘几的情况 看来,这三个算式中可能隐藏着某些联系、某些规律,为了便于发现,我们就一起按一定的顺序来观察。 (1)6×2 = (2)6×20 = (3)6×200= (1)三个都是什么算式?

乘号两边的两个数叫什么?乘得的结果叫什么? (2)整体看这三个乘法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下面我们就具体研究一下因数怎么变的,积怎么变的?积的变化有没有规律,有什么规律?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积的变化规律) (3)从上向下观察这三个乘法算式: 从(1)式到(2)式,一个因数怎样?另一个因数怎样?积呢?看来(1)式和(2)式间有这种关系,还有哪两个算式之间存在这种关系? 从(1)式到(3)式,因数和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2)式到(3)式呢?两人互相说一说。 (4)刚才我们观察了(1)式和(2)式、(1)式和(3)式、(2)式和(3)式,你们发现什么共同的规律了吗?(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 (5)我们通过观察这三个算式,发现了算式间的联系与变化,这个过程叫“观察发现”。 随后,我们根据发现进行了大胆猜想――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积也乘几。要想知道这个猜想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成立,是否正确?我们可以怎么办? (6)两人一组举例验证,我们刚才的猜想是否成立。 (7)汇报。 2.研究因数除以几的情况 (1)由此你能猜到,在乘法算式中,还可能有什么规律? (2)两人一组,用我们刚才的方法来研究:“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也除以几”这个猜想。 可以以口算题为例,也可以自己举例。 3.课本51页做一做前两组 4.课件出示 ①20×4= ②10×4= ③5×4= (1)通过观察,你们又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 (在乘法算式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除以几,积就除以几。)

高血压病试题及答案

高血压病考试试题 姓名: 科室: 分数: :请注意括号内的提示。 高血压的含义?本题15分(医药技均要求简答) 答:高血压病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增高(>=140/90mmHg),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 高血压病怎么分级?本题15分(医药技均要求简答) 答: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舒张压90~99mmHg。 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舒张压100~109mmHg。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舒张压≥110mmHg。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 什么是高血压危象?本题15分(医药技均要求简答) 答:高血压危象是一种极其危急的症候,常在不良诱因影响下,血压骤然升到低压120mmHg,高压200mmHg)以上,出现心、脑、肾的急性损害危急症候. 高血压病的非药物治疗包括哪些?本题15分(医药技均要求简答) 答:减轻体重、限制钠盐摄入、低脂饮食、增加及坚持适当体力活动、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平衡心态、戒烟限酒。 常用的降压药有那几类并每类列举2种药品?本题15分(临床医生、药剂要求简答) 答:1.利尿剂:呋塞米、螺内酯、噻嗪类。 2.β-受体阻滞剂:倍他乐克、普莱洛尔。 3.钙通道阻滞剂(CCB):尼群地平、硝苯地平缓释片、氨氯地平、地尔硫卓、维拉帕米。 4.血管紧张素转氨酶抑制剂(ACE-I):卡托普利、依那普利。 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厄贝沙坦、洛沙坦、替米沙坦。 6. α1受体阻滞剂:特拉唑嗪、哌唑嗪。 初诊高血压病患者临床实验室检查项目有哪些?本题15分(临床医生、医技医生要求简答)答:血尿常规、肾功能、血尿酸、血脂全套、血糖、电解质、心电图、胸片、眼底检查。高血压病合并有痛风的;合并有心力衰竭的;合并有糖尿病、轻中度肾功能不全(非肾血管型)的;各宜选择哪类药物?本题10分(临床医生、药剂要求简答) 答:1.不宜用利尿剂;2.宜选择ACE抑制剂、利尿剂;3. ACE抑制剂。 卡托普利片的不良反应有哪些?本题15分(药剂要求简答) 答:1.较常见的有:(1)皮疹,可能伴有瘙痒和发热,常发生于治疗4周内,呈斑丘疹或荨麻疹,减量、停药或给抗组胺药后消失,7%~10%伴嗜酸性细胞增多或抗核抗体阳性。(2)心悸,心动过速,胸痛。(3)咳嗽。4)味觉迟钝。2.较少见的有:(1)蛋白尿,常发生于治疗开始8个月内,其中1/4出现肾病综合症,但蛋白尿在6个月内渐减少,疗程不受影响。(2)眩晕、头痛、昏厥。由低血压引起,尤其在缺钠或血容量不足时。(3)血管性水肿,见于面部及四肢,也可引起舌、声门或喉血管性水肿,应予警惕。(4)心率快而不齐。(5)面部潮红或苍白。3.少见的有:白细胞与粒细胞减少,有发热、寒战,白细胞减少与剂量相关,治疗开始后3~12周出现,以10~30天最显著,停药后持续2周。伴有肾衰者应加强警惕,同服别嘌呤醇可增加此种危险。 高血压病有哪些并发症?本题10分(医技要求简答) 答:心脑神血管等靶器官损害。 十、缓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本题15分(医技要求简答)

8的乘法口诀-教案

第2课时8的乘法口诀 课题8的乘法口诀课型新授课 设计说明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 二年级学生的年龄小,对知识的认知能力不强,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通常要借助直观观察和实践操作等方式来完成。基于这样的教学理念,上课伊始,通过让学生观察不同颜色的螃蟹,设疑激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编制8的乘法口诀,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以学生为主体,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有效利用知识的迁移,从编制8的乘法口诀到运用8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获得对8的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的理解,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学习目标1.学会8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熟练地计算表内乘法。 2.经历编制8的乘法口诀的过程。 3.学会利用知识迁移学习8的乘法口诀,养成良好的合作态度。 学习重点1.编制8的乘法口诀,理解8的乘法口诀的含义。 2.利用8的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学前准备教具准备:PPT课件卡片螃蟹图片学具准备:螃蟹图片 课时 安排 1课时 教学 环节 导案学案达标检测 一、引入新课。1.出示1只螃蟹图,引导学生观察 螃蟹的特点。 2.1只螃蟹有8条腿,那2只螃蟹 有多少条腿?你是怎么知道的? 3只…… 3.这节课我们学习有关8的乘法 口诀。(板书课题:8的乘法口诀) 1.观察螃蟹图,自由交流发现: 学生1:每只螃蟹有8条腿。 学生2:我也发现1只螃蟹有8 条腿,还知道它是横着爬行的。 2.倾听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 题,同桌互相交流。 3.明确本节课的内容。 1.想一想,填一填。 (2)个(8)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积的变化规律》,这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下面,我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 积的变化规律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生的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学习并巩固积的变化规律。它的教学,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下节课学习和理解乘法末尾有0的乘法简便算法服务,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应用中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根据以上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经历计算、探索级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发现并掌握积的 变化规律,并能应用规律口算相应乘法算式的积。 2、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发 现、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 基本方法,进一步获得探索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 性,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和确定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增 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发现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而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发现并归纳积的变化规律。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我注意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适时运用直观教具,让学生更直观地学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概括归纳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为:“问题导入,引出新知--自主探究、学习新知--学以致用、巩固新知--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等四个环节。 在第一个环节“问题导入,引出新知”中,我先列出三道口算题,40×8= 6×70= 24×10= 让学生口算得数(板书)提问,上面的这些题是怎样计算的各按哪道算式口算比较方便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积的变化规律

第 4 课时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目标: 1.探索、发现“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的变化规律;能运用积的变化规律灵活地进行计算。 2.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通过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并在探索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与正确性。 教学重点:探索、发现积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经历自主探究发现规律、验证规律并应用规律的过程。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创设问题。 小明在计算“42×5”时,将因数5写成了50并进行了计算。 问题一:小明能算出这个算式的正确答案吗? 问题二:那他算出的积和正确的答案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 让学生自由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 2.导入新课。 在乘法里面,两个因数相乘就得到了积,那因数的变化是否也会引起积的变化呢?它们之间会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积的变化规律。(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33页例题4的表格。 (1)让学生独立计算,填写表格。 (2)指名汇报,课件出示学生完成的表格。 2.观察比较,发现规律。 (1)独立观察。 请同学们自己观察表格中的因数和积的变化情况,想一想: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怎样变化?你有什么发现? (2)小组交流。

学生将自己的发现在四人小组内进行交流。教师巡视全班,了解各小组的交流情况。 (3)全班汇报交流。 指名汇报交流,教师可以让参与汇报的学生到讲台前运用实物投影进行汇报。 汇报预测: ①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乘2,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2。 ②第一个因数不变,第二个因数乘10,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10。 ③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乘4,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4。 ④第二个因数不变,第一个因数乘5,得到的积等于原来的积乘5。 (4)概括规律。 提问:谁能将刚才四位同学的发言进行概括,说一说积的变化有什么规律? 学生交流后得出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于原来的积乘几。 3.验证规律。 引导:刚才大家发现的规律是不是具有普遍性呢?研究数学问题一般不要急于得出结论。请同学们再找一些例子算一算、比一比,看看积的变化是不是有同样的规律,在小组内交流。 (1)学生在四人小组内验证规律。 (2)交流验证的情况。 4.解决课堂导入时的问题。 提问:小明在计算“42×5”时,将因数5写成了50,他算出的积和正确的答案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 指名汇报交流,教师进行必要的纠正。 引导学生发现:小明在计算时,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10,所以他算出的积也就等于原来的积乘10。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一个因数是怎样变化的,再直接填出积。 集体交流时,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的想法。 2.完成教材第33页“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先观察每组中各个算式之间因数的联系,再根据每组第1题的积直接写出下面两题的积。 3.完成教材第36页“练习六”第10、11题。

倍他乐克问答集

CV-0611-BE-34咅他xx Q & A 目录 1?既然倍他乐克已经有了平片,阿斯利康公司为什么还要开发倍他乐克缓释剂型? 2?请介绍一下倍他乐克缓释片(ZOK的药物释放机理。 3?为什么倍他乐克缓释片的活性成分用琥珀酸美托洛尔?而不是原来平片中的酒石酸美托洛尔? 4?倍他乐克缓释片的适应症很多,所有的适应症的处方剂量都相同吗?对于不同的适应症如高血压,心绞痛,慢性心力衰竭倍他乐克缓释片具体的处方剂量分别应该是怎样的? 5?我有很多病人正在服用倍他乐克平片,比索洛尔或是卡维地洛,使用的剂量有大有小。如果希望改用缓释片应如何转换呢? 6?倍他乐克缓释片对于治疗高血压,具体疗效如何? 7?倍他乐克是否不能治疗心血管疾病伴糖尿病或高血脂的病人吗? 8?倍他乐克与同类产品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 9?卡维地洛有很多临床研究结果问世,好像确立了其治疗慢性心衰和高血压的地位,是否其疗效要比倍他乐克好? 10. 康可/博苏(比索洛尔)的血管选择性比倍他乐克高,是否说明其疗效更 好? 11. MSD公司推广的LIFE试验说明受体阻滞剂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是不佳的? 12. 哥白尼(COPERNICUS)究证明卡维地洛是唯一能治疗重度心衰的受体阻滞剂?

13. C0MET试验证实慢性心衰患者应用卡维地洛比美托洛尔更能改善生存? 14. ASC0T中证实了抗高血压新药如钙拮抗剂的疗效显著优于老药如受体 阻滞剂吗? 15. GEMINI试验证实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中,卡维地洛对糖代谢的影响优于美托洛尔? 16. 英国最新高血压指南不推荐B受体阻滞剂作为初始治疗的一线用药有没有依据? 17 ?阿替洛尔心血管保护作用较差,美托洛尔是否也一样? 18. 倍他xx (XXXX)最适合哪些高血压患者? 19. 正在使用倍他乐克的高血压患者可以停药吗? 倍他XX Q & A 1)既然倍他乐克已经有了平片,阿斯利康公司为什么还要开发倍他乐克缓释剂型?答: 首先,美托洛尔自1975年问世以来,其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作用得到了广泛的证实,不仅能有效降压、缓解心绞痛,而且研究还证实具有良好的心血管保护作用。 其次,普通平片在给药后会产生明显的峰值和谷值血药浓度,而美托洛尔对 1受体的阻滞在400nmol/L时会达到平台,更高的血药浓度不仅无法增加 1的阻滞作用,反而会导致 2受体的阻滞,产生过多的不良反应;过低的血药浓度无法产生有效的 1受体阻滞。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8的乘法口诀》说课稿 峡江县巴邱小学陈淑全 一、说教材: 《8的乘法口诀》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的内容。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8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了“2——7的乘法口诀”以后实施的教学内容,所以教材呈现形式没有给出一个完整的乘法算式和一句完整的口诀,但是不管一哪一种形式呈现,乘法口诀都不是乘法计算的计算方法,而是乘法计算结果的识记法。教材让学生主动归纳出8的乘法口诀,目的是让学生主动建立起8的乘法口诀与8的乘法计算的关系,同时也体现了学生学习独立性要求的编写意图。 二、说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通过观察、探索,使学生体会8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知道8的乘法口诀是8的乘法计算结果的记忆法。 (2)懂得应用8的乘法口诀去解决8的乘法计算,让学生建立起8的乘法口诀与8的乘法计算的逻辑关系。 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说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8的乘法口诀的形成过程,知道8的乘法口诀是8的乘法计算结果的记忆法。 四、说教学难点: 怎样去熟记并利用8的乘法口诀来解决8的乘法计算问题。 五、说教学策略: 乘法口诀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它是学生今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但是乘法口诀是一种记忆法,它不是乘法算式的计算过程,两者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为了突破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我结合了学生的学习特点主要采取了先分——后合的教学策略;即先把8的乘法口诀和8的乘法算式分开讲解,然后再通过二者的意义建立起逻辑的关系;全课以“几个8是多少”为主线贯穿始终;并以课件动画穿插演示辅助化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六、说教学实施过程: (一)铺垫孕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在开头我首先播放60国庆大典举行的三军仪仗队受阅方阵的录像,激发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感受解放军战士的庄严神武,学习解放军严谨认真的精神。接着用幻灯片切换到本课的主题图片,即欣赏少先队仪仗队的图片。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突然提出问题:“这个少先队仪仗队一共有多少人组成”。在学生不知所措的当口教师提议一行一行的去算。从而得出:1个8是8;2个8是16;3个8是24;4个8是32;5个8是40;6个8是48;7个8是56;8个8是64的结果。由于这些结果是几个8的和的计算结果,我便质问:“要想很快说出几个8的结果是多少你们能否做得到呢?”这时我故意把结果刷掉,然后点名几个学生分别猜:“3个8的和是多少”,“5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积的变化规律》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 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积的变化规律》,这是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下而,我将从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VΛL L 一、说教材 积的变化规律是在学生己经学习了两三位数除乘两位数的笔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学生的探索与发现的过程中学习并巩固积的变化规律。它的教学,最直接的目的是为下节课学习和理解乘法末尾有O的乘法简便算法服务,使学生不但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同时,积的变化规律在实际应用中较广泛,利于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来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根据以上对教材与学生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1、经历计算、探索级的变化规律的过程,发现并掌握积的变化规 律,并能应用规律口算相应乘法算式的积。 2、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的过程中,经历观察、比较、发现、验证和 归纳等一系列活动,体验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的基木方法, 进一步获 得探索规律的经验,发展思维能力。 3、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和创造性,感受数 学结论的严谨性和确定性,获得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 自信心。 根据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发现并掌握积的变化规律,而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发现并归纳积的变化规律。

二、说教法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我注意设计启发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并适时运用直观教具,让学生更直观地学到知识,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 使学生始终处于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状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说学法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状态和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教学积的变化规律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发现规律,把学生的求知欲由潜伏状态诱发为活动状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精神和概括?归纳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我把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为:“问题导入,引出新知一-自主探究、 学习新知一学以致用、巩固新知一课堂总结,拓展延伸”等四个环节。 在第一个环节“问题导入,引出新知”中,我先列出三道口算题,4 0X8= 6 ×70= 24× IO= 让学生口算得数(板书) 提问,上而的这些题是怎样计算的?各按哪道算式口算比较方便? 由学生回答得出(板书:40X8= 6X70二24X1二 4X8= 6X7= 24 X 1 = 提出问题:口算上面这些算式,为什么要先按下而这些算式计算, 再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