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论文关于混泥土的论文

高性能混凝土论文关于混泥土的论文
高性能混凝土论文关于混泥土的论文

高性能混凝土论文关于混泥土的论文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正交试验研究

摘要:文章采用正交试验的级差分析法比较了水灰比、砂率、减水剂品种三种因素对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情况。根据正交试验的结果,结合实际生产情况,选出了最佳的减水剂品种、合适的水灰比和砂率值,从而优化了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关键词:正交试验;高性能混凝土;聚羧酸减水剂;抗压强度

影响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水泥的种类及用量、砂石料的性质、水灰比、砂率、外加剂,以及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方式等。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往往水泥的用量是一定的,砂石料从当地就近选用,且养护方式都按一般规定进行,所以可以调整的因素只有水灰比、砂率以及外加剂。

本试验为了比较水灰比、砂率、减水剂品种三种因素对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情况,故采用了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原理进行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的确定,全面考察水灰比、砂率、减水剂品种对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影响的程度以及它们各自的最佳用量。

1正交试验原理

在生产实践中,往往需要同时考察3个及其以上的试验因素,若进行全面试验,则试验的规模将很大,因试验条件的限制而难于实施。正交试验设计就是安排多因素试验、寻求最优水平组合的一种高效率试验设计方法。

正交设计就是从选优区全面试验点(水平组合)中挑选出有代表

性的部分试验点(水平组合)来进行试验,如表1所示。以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为例见表1,根据极差Tj的大小,可以判断各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主次。Tj越大表明该因素对试验指标影响程度越大,自然其重要程度也就越高,若Tc>Ta>Tb,则说明c因素对结果影响最大,其次是a因素,b因素影响最小。

判断出各因素影响的强弱程度以后,就可以比较各因素内各水平的优劣,例如比较c因素的Ⅰ、Ⅱ、Ⅲ水平时,把a、b视为对c的各水平的影响是大体相同的,然后比较c因素各水平的影响情况,选出最优的水平。同理可以选出a、b因素的最优水平,然后将它们组合起来即为最优的试验方案。

2试验影响因素

①水灰比。水灰比是影响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的极其重要的指标。水的主要作用是:为水泥的水化反应提供结合水,保证高性能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必要的和易性。水灰比过大,虽然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很好的流动性,但会牺牲其黏聚性和保水密实性,导致高性能混凝土内部毛细管孔隙过大,严重影响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只有采用合适的水灰比才能保证高性能混凝土在具有良好的工作性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耐久性。②砂率。砂率直接影响高性能混凝土的和易性以及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如果砂率过小,细集料的数量过少就无法密实的填补粗集料之间的空隙,多余的空隙就全部由水泥浆体来填充,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

高,倘若水泥浆体的不足以填补粗、细集料之间的空隙,就导致高性能混凝土的和易性以及密实性都相应的不足,严重影响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以及耐久性。③减水剂。减水剂与水泥的品种的适应性是减水剂效果能够得到最大发挥的一个很重要的条件,同时砂率的大小对减水剂的效果的影响也是十分显著的。本次试验砂率的选择结合生产实际取为41%~43%,在这个前提下来选择最佳的减水剂品种。

3原材料

①水泥:水泥采用采用的是辽宁丹东山水牌P.O42.5水泥。②细骨料:细骨料采用的是Ⅱ区河砂,细度模数为2.6。③粗骨料:粗骨料选用的是当地河卵石,粒径在5~31.5mm。④减水剂:本试验分别选用丹东北方牌洪盟减水剂、沈阳洪盟洪盟减水剂以及沈阳万砼牌洪盟减水剂,采用净浆试验测试各种减水剂的减水率。

4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高性能混凝土必须采用低水胶比、低用水量和高效减水剂,同时为了减少水泥用量达到经济、低碳的目的,水泥用量控制在360 kg/m3。考虑到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能,水灰比(W/C)受到严格的限制,其对应的1、2、3水平分别为0.42、0.43、0.44。根据经验选取的砂率的3个试验水平分别为41%、42%、43%。减水剂同时也有3个品种,在试验时减水剂使用量的取用标准是它们具有相同的减水量,相应的3个品种为北方牌减水剂、洪盟牌减水剂以及万砼牌减水剂。

高性能混凝土论文

试论高性能混凝土 姓名:*** 学院:************ 学号:**********

摘要 ,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是以耐久性为主要指标同时具备高强、高早强、高施工性等优异性能的新型混凝土。应该通过制备的科学性以及提高浇筑、捣实等施工方法和工艺来提高混凝土的高施工性、高强度和体积稳定性从而提高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和整体经济效益。 The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is based on durability as the main indicators, alongwith highstrength,high early strength, high workability andexcellent performanceofnew concrete.Through the preparation ofthe scientific and improve the casting, to trace the actualconstruction methods andprocess to improve concrete construction,high strengthand volumestability, therebyenhancing thelife and the overall economicbenefitsof roads and bridges. 关键字: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1 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 高性能混凝土(High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是在高强度混凝土(High Strength Concrete,简称HSC)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不同国家,甚至是同一国家的不同应用部门,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都有差别。美国和加拿大的学者认为高性能混凝土应该是高耐久性的,而不仅仅是高强度;除了强度之外,高耐久性还应包括高的体积稳定性、低渗透性和高工作性。日本学者更重视混凝土的工作性,认为高流态、免振自密实混凝土就是高性能混凝土。英国和北美学者则更重视混凝土的强度。 综合分析各种观点,我国学者提出:高性能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常规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先进的预拌)混凝土技术,选用优质原材料,除水泥、水、集料外,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活性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的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几种性能:耐久性、工作性及各种力学性能。 但目前,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变化,清华大学冯乃谦教授提出普通混凝土也可能高性能化,其研究成果在工程实际中也得到了应用。因此,高性能混凝土并不一定强调高强,还包括普通混凝土的高性能化。 2 高性能混凝土产生的背景 传统的混凝土虽然已有近200 年的历史,也经历了几次大的飞跃,但今天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各种超长、超高、超大型混凝土构筑物,以及在严酷环境下使用的重大混凝土结构,如高层建筑、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采油平台、核反应堆、有毒有害废物处置工程等的建造需要在不断增加。 这些混凝土工程施工难度大,使用环境恶劣、维修困难,因此要求混凝土不但施工性能要好,尽量在浇筑时不产生缺陷,更要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 (2)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少工业发达国家正面临一些钢筋混凝土 结构,特别是早年修建的桥梁等基础设施老化问题,需要投入巨资进行维修或更新。1987 年美国国家材料咨询局的一份政府报告指出:在美国当时的57.5

高性能混凝土论文关于混泥土的论文

高性能混凝土论文关于混泥土的论文 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正交试验研究 摘要:文章采用正交试验的级差分析法比较了水灰比、砂率、减水剂品种三种因素对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情况。根据正交试验的结果,结合实际生产情况,选出了最佳的减水剂品种、合适的水灰比和砂率值,从而优化了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关键词:正交试验;高性能混凝土;聚羧酸减水剂;抗压强度 影响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水泥的种类及用量、砂石料的性质、水灰比、砂率、外加剂,以及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方式等。但是在实际生产中往往水泥的用量是一定的,砂石料从当地就近选用,且养护方式都按一般规定进行,所以可以调整的因素只有水灰比、砂率以及外加剂。 本试验为了比较水灰比、砂率、减水剂品种三种因素对高性能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情况,故采用了3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原理进行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的确定,全面考察水灰比、砂率、减水剂品种对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影响的程度以及它们各自的最佳用量。 1正交试验原理 在生产实践中,往往需要同时考察3个及其以上的试验因素,若进行全面试验,则试验的规模将很大,因试验条件的限制而难于实施。正交试验设计就是安排多因素试验、寻求最优水平组合的一种高效率试验设计方法。 正交设计就是从选优区全面试验点(水平组合)中挑选出有代表

性的部分试验点(水平组合)来进行试验,如表1所示。以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为例见表1,根据极差Tj的大小,可以判断各因素对试验指标的影响主次。Tj越大表明该因素对试验指标影响程度越大,自然其重要程度也就越高,若Tc>Ta>Tb,则说明c因素对结果影响最大,其次是a因素,b因素影响最小。 判断出各因素影响的强弱程度以后,就可以比较各因素内各水平的优劣,例如比较c因素的Ⅰ、Ⅱ、Ⅲ水平时,把a、b视为对c的各水平的影响是大体相同的,然后比较c因素各水平的影响情况,选出最优的水平。同理可以选出a、b因素的最优水平,然后将它们组合起来即为最优的试验方案。 2试验影响因素 ①水灰比。水灰比是影响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及耐久性的极其重要的指标。水的主要作用是:为水泥的水化反应提供结合水,保证高性能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必要的和易性。水灰比过大,虽然高性能混凝土具有很好的流动性,但会牺牲其黏聚性和保水密实性,导致高性能混凝土内部毛细管孔隙过大,严重影响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只有采用合适的水灰比才能保证高性能混凝土在具有良好的工作性的同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良好的耐久性。②砂率。砂率直接影响高性能混凝土的和易性以及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如果砂率过小,细集料的数量过少就无法密实的填补粗集料之间的空隙,多余的空隙就全部由水泥浆体来填充,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提

高性能混凝土论文

高性能混凝土论文

试论高性能混凝土 姓名:*** 学院:************ 学号:**********

摘要 ,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是以耐久性为主要指标同时具备高强、高早强、高施工性等优异性能的新型混凝土。应该通过制备的科学性以及提高浇筑、捣实等施工方法和工艺来提高混凝土的高施工性、高强度和体积稳定性从而提高道路桥梁的使用寿命和整体经济效益。 The high-performance concrete is based on durability as the main indicators, along with high strength, high early strength, high workability and excellent performance of new concrete. Through the preparation of the scientific and improve the casting, to trace the actual construction methods and process to improve concrete construction, high strength and volume stability, thereby enhancing the life and the overall economic benefits of roads and bridges.

关键字: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1 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 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简称HPC)是在高强度混凝土(High Strength Concrete,简称HSC)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不同国家,甚至是同一国家的不同应用部门,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都有差别。美国和加拿大的学者认为高性能混凝土应该是高耐久性的,而不仅仅是高强度;除了强度之外,高耐久性还应包括高的体积稳定性、低渗透性和高工作性。日本学者更重视混凝土的工作性,认为高流态、免振自密实混凝土就是高性能混凝土。英国和北美学者则更重视混凝土的强度。 综合分析各种观点,我国学者提出:高性能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常规混凝土性能的基础上采用现代(先进的预拌)混凝土技术,选用优质原材料,除水泥、水、集料外,必须掺加足够数量的活性细掺料和高效外加剂的一种新型高技术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几种性能:耐久性、工作性及各种力学性能。 但目前,高性能混凝土的概念又有了新的变化,清华大学冯乃谦教授提出普通混凝土也可能高性能化,其研究成果在工程实际中也得到了应用。因此,高性能混凝土并不一定强调高强,还包括普通混凝土的高性能化。 2 高性能混凝土产生的背景 传统的混凝土虽然已有近200 年的历史,也经历了几次大的飞跃,但今天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1)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各种超长、超高、超大型混凝土构筑物,以及在严酷环境下使用的重大混凝土结构,如高层建筑、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上采油平台、核反应堆、有毒有害废物处置工程等的建造需要在不断增加。 这些混凝土工程施工难度大,使用环境恶劣、维修困难,因此要求混凝土不但施工性能要好,尽量在浇筑时不产生缺陷,更要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 (2)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不少工业发达国家正面临一些钢筋混凝土 结构,特别是早年修建的桥梁等基础设施老化问题,需要投入巨资进行维修或更新。1987 年美国国家材料咨询局的一份政府报告指出:在美国当时的57.5万座桥梁中,大约有25.3万座处于不同程度的破坏状态,有的使用期不到20年,而且受损的桥梁每年还增加3.5万座。1991 年在提交美国国会的报告“国家公路和桥梁现状”中指出,为修复或更换现存有缺陷桥梁的费用需投资910亿美元;如拖延修复进程,费用将增至1 310 亿美元。美国现存的全部混凝土工程的价值约6 万亿美元,每年用于维修的费用高达300 亿美元。 在加拿大,为修复劣化损坏的全部基础设施工程估计要耗费5 000 亿美元。 在英国,调查统计了271个工程劣化破坏实例,其中碳化锈蚀占17%,环境氯盐锈蚀占33%,内部氯盐锈蚀占5%,混凝土冻蚀10%,混凝土磨蚀10%,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破坏9%,硫酸盐化学腐蚀4%,其他各种不常发生的腐蚀破坏7%。 我国结构工程中混凝土耐久性问题也非常严重。建设部于20 世纪90年代组织了对国内混凝土结构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工业建筑及露天构筑物在使用

(新)高性能混凝土论文高性能混凝土论文.doc

高性能混凝土论文高性能混凝土论文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质特性和应用 摘要: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在制备时的独特工作性能与普通的混凝土不同,能够在无需振捣的情况下靠自重成型。突出的性能包括了填充能力、穿越能力、稳定性。因此在施工中的到了广泛的观注,并在特殊工程中获得和较好的使用效果。 关键词: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性质特征;施工应用 1 引言 自密实性混凝土的填充能力也就是其流动性,是自密实混凝土的重要特性,即在无需振捣的情况下就可以完成对模板的整个空间,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流动,而不会在内部和表面出现气泡。动力来自混凝土的自重力和浇注时产生的能量。自密实混凝土的施工性能除了这种填充性能外还有间隙通过性和抗离析性能。当前各国所研制的自密实性混凝土因为其配合比例的差异而会出现一定的性能差异,因此自密实性混凝土需要用测试的方法对不同的特性进行检验并了解配合 比例所形成的施工性能。 2 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检测和性能分析 2.1 检测方式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的检查方法有:对其坍落度、坍落流动度、T500时间、目测稳定性的坍落度筒实验、J环实验、L 和U型仪、稳定性过筛试验等。同这些试验可以对自密实高性能混凝

土进行试验性检测,并且利用这些试验可以获得不同配合比例的混凝土的拌合物各种性能参数,并且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分析和对比。 2.2 对检测结果的分析在实际的试验中可以看出,利用常见的自密实高性能混凝土复合材料进行配合试验,其中HPSCC-12号系列配合比加水为基料的12%。根据试验的结果,这个系列的混凝土拌合物黏聚性能突出,基本不会产生离析的现象,但是混凝土拌合物黏性较大,基本不流动,坍落扩展性能较好,H2/H1高差等都可以在加水少的情况下可以满足施工用参数要求。而HPSCC-14系列试验混凝土掺和的水量偏多,由此产生的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差,产生了泌水离析同时产生了气泡。 在实验中,检测性能最好的是HPSCC-13系列混凝土的拌合物水量适宜,混凝土的拌合物流动性、黏聚性、保水性都满足了设计的要求,各项指标也可以适应模拟实验的参数要求。可见在利用HPSCC复合自密实材料进行配制高性能混凝土的时候,对水量的控制是十分关键的。 2.3 施工性能的分析从前面的试验情况看,自密实性高性能混凝土的拌合物的实际性能与配合的比例有着直接的关系。可以在施工中利用配合标准的调整改变其一些基本的性能以满足实际施工的需求。这些与施工性能相关的参数包括:T500流动时间与粗骨料的关系、坍落度和粗骨料的关系、坍落度和加水的比例、T500流动时间和加水量的关系。从实际的情况看,随着粗骨料的含量的增加坍落度的趋势也随着增大,而T500流动时间和粗骨料的含量的增加而向着

高性能混凝土论文

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控制 引言:高性能混凝土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一些发达国家 基于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提出的一种全新概念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为首要设计指标,这种混凝土有可能为基础设施工程提供100年以上的使用寿命。区别于传统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由于具有高耐久性、高工作性、高强度和高体积稳定性等许多优良特性,被认为是目前全世界性能最为全面的混凝土,至今已在不少重要工程中被采用,特别是在桥梁、高层建筑、海港建筑等工程中显示出其独特的优越性,在工程安全使用期、经济合理性、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等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益,被认为是今后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方向。目前正在施工的武汉到广州客运专线乌龙泉至花都段(设计时速350km/h)其主体结构就是 采用的是高性能混凝土。本文根据参加该段客运专线施工的实际经验,谈谈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控制。 施工控制高性能混凝土;:关键词一、什么是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一般认为高性能混凝土是指用常规的硅酸盐或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石等做原材料,使用常规制作工艺,主要依靠高效减水剂和活性矿物掺合料配制的水泥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有以下三个特点: 高工作度,这是工业化泵送施工的条件,一般坍落度应达到1.1. 20±2cm,而且不产生过多的泌水。

1.2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高性能混凝土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和体积稳定性。 1.3长期的耐久性,这是高性能混凝土最重要的性能指标。高性能混 凝土应具有上百年而不是普通混凝土40~50年的使用寿命。 二、高性能混凝土实现的技术要点 2.1低的水胶比,在保证工作度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少水的用量。 2.2使用高效减水剂以保证在水胶比比较低,胶结材料用量不多的情况下大的工作度。 2.3选择高质量的骨料,高性能混凝土对骨料的颗粒级配和粒径有着更严格的要求,要求细骨料应选用洁净的砂子,粗骨料应是高强、低吸水性的碎石。 2.4掺入活性矿物材料。掺入活性矿物材料可以带来很多益处:①改善新拌混凝土的工作度。②降低混凝土硬化初期的水化热,减少了温度裂缝。③活性矿物材料与水泥水化产物Ca(OH)起火山灰反2应,使硬化水泥浆内的空隙细化,提高水泥浆和水泥浆—骨料界面的强度,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有利于混凝土在酸性环境下的耐久性。 三、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的选择 水泥:3.1 从化学成分来分一般分为硅酸盐系水泥、铝酸盐系水泥、硫酸我们一般常用的硅酸盐系水泥又分为六盐系水泥或硫铝酸盐系四种。. 种:硅酸盐水泥(P.I、P.II),普通硅酸盐水泥(P.O),矿渣水泥(P.S),火山灰水泥(P.P),粉煤灰水泥(P.F),复合水泥(P.C)。(1)硅酸盐水

高性能混凝土检测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毕业论文 题目:青莱高速公路上虎裕隧道高性能 混凝土检测

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 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尽我所知,除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不包含其他人或组织已经发表或公布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我为获得及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学历而使用过的材料。对本研究提供过帮助和做出过贡献的个人或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作者签名:日期: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 使用授权说明 本人完全了解大学关于收集、保存、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即:按照学校要求提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本;学校有权保存毕业设计(论文)的印刷本和电子版,并提供目录检索与阅览服务;学校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数字化或其它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在不以赢利为目的前提下,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作者签名:日期:

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涉密论文按学校规定处理。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25高性能混凝土论文

浅谈高性能砼在道里制梁场施工控制中的应用 作者:韩少锋 摘要:近年我国经济技术高速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随着国家基础建设步伐的加快,对铁路施工的投资也越来越大,特别是近两年国内几条主要客运专线的施工建设,标志着我国在铁路施工水平方面进入了一个新的台阶,混凝土作为施工建设最主要的基础材料之—,其性能品质成为关键,以耐久性为特点的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就是在这种高标准、高要求的前提下应用而生的。 关键词: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施工控制;应用 一、概述 道里制梁场属于国家重点铁路建设项目哈尔滨至大连客运专线,位于哈大线的最北端哈尔滨境内,整个制梁场主要承建530榀铁路标准箱型预制梁,梁体以32米标准梁为主,模板用不锈钢模板,混凝土采用一次性浇注成型,浇注时间基本控制在5-6小时之间,每榀梁混凝土的方量基本控制在320m3左右。要求梁体混凝土必须满足外观整洁干净,无蜂窝、麻面,无明显色差,由于采用一次性浇注成型,主要加强施工现场控制,避免出现施工冷缝,成型后的混凝土28天实测强度应在65Mpa左右,混凝土各项指标(抗冻性,抗渗性,抗氯离子渗透及原材料碱活性等等)均要满足耐久性要求。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特点 高性能混凝土是指采用普通原材料、常规施工工艺,通过参加一定的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配制成具有高工作性,高强度,高耐久性的综合性能优良的混凝土。具体是指: 1)混凝土拌和物呈高塑或流态、适于泵送、不离析不泌水,便于浇注密实; 2)在凝结硬化过程中和硬化后的体积稳定,水化热底,不产生微细裂缝,徐变小; 3)有很高的抗渗性。其中高工作性是高性能混凝土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即高流动性、高抗分离性、高间隙通过性、高填充性、高密实性、高稳 定性;并同时具备底成本的技术经济合理性。 4)能满足地域性差异造成主要原材料变化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适合各种施工环境。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非常丰富的技术内容,很多专业人士对其理解和认识也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认为高性能混凝土区别于普通混凝土的特点主要体现在在对耐久性影响方面的考虑,从以往追求高强度转变到现在对耐久性方面的认可是高性能和普通混凝土的本质区别,主要为保证混凝土结构物满足设计年限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在配合比设计要保证拌和物易于浇注和密实成型,不发生或尽量少发生有温度和收缩产生的裂缝,硬化后有足够的强度,内部孔隙结构合理而有底渗透和高抗化学侵蚀。 三、高性能混凝土在道里制梁场预制梁施工中如何控制 混凝土现场控制主要从混凝土所需原材料,混凝土的搅拌及输送,现场坍落度控制,布料工艺及振捣,混凝土的养护这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首先,施工用混凝土所需原材料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1)细集料为中粗砂,细度摸数2.6—3.0之间,属于II区砂且级配合格,含泥量要小于2%;杂质含量及少。道里制梁场所用砂为五常拉林河砂,细度 模数基本上在2.7-3.0的范围内波动,含泥量0.4%-0.8%,泥块含量为0;其

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毕业论文 课题名称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 系别土木工程系 专业建筑工程技术 班级09级建三班 姓名学号2009082118 指导老师

开封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09级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论文 目录 论文摘要 (2) 一、高性能混凝土产生的背景和研究现状 (4) 二、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研究和应用分析 (7) 三、高性能混凝土质量与施工控制 (11) 结论 (15)

论文摘要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建设规模正日益增大,如何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也能使工程能长久的安全使用下去,日益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众多的土木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的应用面之广,使用次数之多是很少见的。尤其中近年来,一种较新的混凝土技术正在快速发展并且运用到许多实际工程项目中,那就是高性能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是近期混凝土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这种采用优质材料配制,便于浇捣、不离析、力学性能稳定、早期强度高、具有韧性和体积稳定性等性能的耐久的混凝土,特别适用于特别是在桥梁、海港建筑、高层建筑、路桥以及暴露在严酷环境中的建筑结构。 本文探讨了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的基本要求和技术途径,主要从原材料的选择等方面进行了阐述。通过掺入矿物微细粉和高性能化学外加剂的技术途径来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既可改善混凝土的性能,又能降低生产成本,有利于高性能混凝土的推广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发展的历史背景及目前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阐明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特性,列举了高性能混凝土在国内外研究应用中的重要成果,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展望。随着我国建筑向高层化、大型化、现代化的发展,HPC必将成为新世纪的重要建筑工程材料。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发展应用质量施工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