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性痢疾防控措施

细菌性痢疾防控措施
细菌性痢疾防控措施

细菌性痢疾防控措施

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一)隔离治疗病人和带菌者

隔离治疗菌痢病人和带菌者是控制传染源的有效措施。急性菌痢病人症状消失、停药后连续2次(隔日)粪检阴性方可解除隔离;不具备细菌培养条件者,经正规治疗,待患者症状消失,大便正常1周后方可出院。对慢性痢疾患者和带菌者应定期进行访视管理,并根据药敏实验选择敏感的药物给予彻底治疗后,粪便培养连续三次(隔周一次)为阴性者,方可解除访视管理。

(二)做好疫点、疫区管理工作

1、划定疫点、疫区

(1)疫点:指与病人、疑似病人、带菌者同一大门出入的住户,或与其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若干住户。

(2)疫区:根据疫点的地理位置、水系分布、交通状况、自然村落分布、人群生活和物资交往等情况,考虑菌痢传播条件和流行病学联系,判断受累地区而划定疫区。一般在农村以一个或几个村、一个或毗邻的几个乡,在城市以居住区、街道或居委会为单位划定疫区。

2、疫点、疫区的消毒工作

认真做好疫点、疫区内的消毒工作,特别是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环境、物品、饮用水等进行消毒处理。疫点、疫区内的消毒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随时消毒时要向被隔离的健康人培训消毒方法并使之掌握。

(1)随时消毒

对于病人吐泻物,按1体积吐泻物加1/5体积漂白粉搅拌均匀,消毒2小时;

成型粪便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便器可用1%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小时;

餐具首先煮沸消毒或流通蒸气消毒,也可用1%漂白粉澄清液浸泡30分钟或煮沸10分钟;

残余的需要消毒的食物,以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分钟,或1%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小时,或煮沸10分钟;

对需要消毒的衣物,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流通蒸气消毒30分钟;不耐热的毛衣、化纤尼龙制品可采取过氧乙酸熏蒸消毒。

地面、运送病人的交通工具等,可分别用0.1%过氧乙酸拖地和0.5%过氧乙酸喷雾(或擦拭);

疫点(疫区)内井水消毒,一般按每立方米加有效氯量为2-6mg/l的标准,结合计算出的井水量,算出所需消毒剂的用量。将所需消毒剂放入碗中,加少许冷水调成糊状,再加适量水,静置10分钟,将上清液倒入井水中,用取水桶上下振荡数次,30分钟后井水即可使用。[圆井水量计算公式:井口直径(m)2×0.8×水深(m);方井水量计算公式:边长(m)×0.8×水深(m)]

缸水消毒,按25公斤水加漂白粉精片2睛计算,将漂白粉精片研碎后加少量水调成糊状,倒入缸内搅拌,30分钟后使用。

自来水水源受到污染可使用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其用量以水的受污染程序而定,按使用说明书投放,一般在2-6mg/L,作用30分钟,消毒后测量余氯,在0.3-0.5mg/L时,即可饮用。

(2)终末消毒

在病家向病家属解释消毒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请病人家属与合开展工作,了解患者发病时居住和活动的房间区域、触及物品以及吐泻污染区域,将未受污染并且不能进行消毒的物品进行遮掩或转移。

消毒前需要穿戴好个人防护服和手套。消毒时先灭苍蝇、蟑螂,然后按由外向内的顺离,喷雾或擦拭消毒门把手、地面、墙壁、家具、厕所等处;从不同房间以及最后退出时,边退边消毒经过的地面。

病人穿过的衣物、吃过的剩余食品、使用过的餐具及其它生活用品、吐泻物等,按照随时消毒的方法进行消毒。

对于室外环境,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室外环境采集标本的实验检测结果,对污染区域及可能污染区域,尤其水井和污水排放处等区域进行消毒。

(3)疫点、疫区解除标准

一般为疫点处理后,1周内无新发病例,疫点即可解除;疫区范围内最后一个疫点解除后,再观察1周,如无新发病例和带菌者出现,即可解除疫区管理。(三)做好三管一灭,切断传播途径

管理水源、管理粪便、管理饮食和消灭苍蝇是我国多年提倡的综合性预防控制措施。

1、水源和粪便管理

集中式供水应加氯消毒,开放性水源、大口井以及其它不能加氯消毒的应对实施取用的桶水或缸水进行消毒;了解当地生活习惯和家庭生活污水排放、粪便排放方式,避孕未经处理的污水、粪便污染环境水体。

2、加强食品卫生和农贸市场的卫生管理

发生菌痢的暴发或流行时,协同卫生监督部门管好疫点(疫区)饮食摊点和农贸市场的日常经营活动;疫点(疫区)禁止加工出售生冷食品;对饮食从业人员进行病例检索和带菌调查;严格饮食从业人员的卫生操作;对检出志贺菌的农贸市场要进行环境消毒和污染食品的销毁处理。

3、灭蝇

在疫点(疫区)可根据控制疫情的需要可用增效醚增效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作超低容量喷雾及热烟雾喷洒作空间处理。

超低容量喷雾的施药量约为0.5-2.0升/公顷,热烟雾为10-50升/公顷。(四)密切接触者的管理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调查与传染源发病前7天内以及病后有过饮食、生活上密切接触的人,了解健康状况,特别要注意监测每日大便的性状及次数。自开始接触之日起观察一周。

原则上不提倡使用药物预防,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如在流行特别严重的地区或人群中,为控制流行趋势,可考虑对疫点(疫区)的健康人群以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预防服药。一般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取一种抗菌药物,连服3天。(五)开展应急监测工作

建立针对菌痢暴发流行的专项监测,建立监测病例定义和报告制度(报告单位、频次、内容),对当地的饮食和水源进和期或不定期检测,对于特殊人员,如饮食服务人群加强监测。

(六)健康教育

通过多种途径向群众宣传菌痢防治的要点,宣传内容要通俗易懂,表达准确。宣传重点包括:不食生冷食品、饭前便后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如何正确使用消毒药品对自家缸水(桶水)进行消毒、流行期间不举行大型聚餐活动以及一旦出现发热、腹泻症状应及早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等。

细菌性痢疾防治知识

细菌性痢疾防治知识 什么是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为特征。 细菌性痢疾的症状与潜伏期 人感染志贺菌后可以发病或者不发病而仅作为带菌者。病人分为急性患者和慢性患者。急性患者潜伏期数小时至7天,多数为1-3天,急性菌痢分为典型、非典型和中毒型。(1)急性典型菌痢患者约占30-40%,具有脓血或粘液便、里急后重和发热等典型症状。(2)急性非典型菌痢症状轻或不典型,约占60-70%,有时仅排稀便、水样便或黏液便,故常被误诊为“肠炎”或“消化不良“或被漏诊。(3)中毒型菌痢约占2-3%,多见 2-7岁儿童,起病急,进展快,初期肠道症状比较重,临床表现为高热、中毒型休克或烦躁、反复惊厥、昏迷等,病死率高。病程超过两个月称为慢性患者。病情多有急性病人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而形成。 细菌性痢疾的流行季节 菌痢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夏、秋季有明显季节性高峰。一般4月初至5月份开始缓慢升高,6-7月急速上升,,8-9月达到高峰,10月份以后逐渐下降,11月至次年2月为低水平期。 细菌性痢疾是怎么传播的? 志贺菌随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手(日常生活接触)、水、食物及苍蝇等经口传播。(1)经生活接触传播。主要通过患者或带菌者的手及其粪便污染日常用品而传播。(2)经水传播。水体一旦被志贺菌污染,在被污染的水体中游泳或喝生水可引起暴发流行。(3)经食物传播。瓜果蔬菜常因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粪施肥而被志贺菌污染。生吃未洗干净的瓜果、蔬菜可引起痢疾散发病例。不洁的群体性聚餐是引起食物性传播的主要形式。(4)经苍蝇、蟑螂等生物媒介传播。 哪些人容易患细菌性痢疾? 菌痢在各年龄均可发生,婴儿发病率低,1岁以后突然升高,1-5岁形成发病高峰。70%的菌痢病例和60%的死亡病例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其次是年老人群及营养不良人群。集体就餐、城乡结合部、建筑工地、托幼机构、福利院、学校、养老院、劳教、劳改等场所是痢疾高发或暴发的重点人群。 感染过细菌性痢疾,还会再得病吗? 人群感染志贺菌后可获得1个月到1年的短期免疫力,但是志贺菌分为不同的菌群和菌型,免

痢疾预防教案

预防细菌性痢疾 教师:黄定琴 教学目的: 知道引起痢疾的原因。了解痢疾的主要症状和预防方法。教育学生注意饮食的清洁卫生。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在生活中能时刻注意饮食的清洁卫生。 一、导入 夏天是孩子容易发生腹泻的季节,特别是5岁以下的孩子更容易腹泻。全世界每天死于腹泻的儿童高达500万~1800万。在我国,小儿腹泻是仅次于呼吸道感染的第二位常见病、多发病。而引起腹泻的原因就是痢疾,那么,今天我们就学习预防细菌性痢疾 板书课题:预防细菌性痢疾 二、学习新课 1、预防细菌性痢疾 学习了这一课会使我们知道什么是细菌性痢疾,怎么会患这种病的,及如何预防它。 出示材料:军军吃了饭菜,不久便感到、、、、,不到一天就大便,开头两次粪便,然后就出现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大便脓血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医生说他患了痢疾。 问:同学们患过类似的疾病吗?请你说说当时患病、治病经过。 问:什么是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好发于夏秋季。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和黏液脓血便,严重者可发生感染性休克和(或)中毒性脑病。本病急性期一般数日即愈,少数病人病情迁延不愈,发展成为慢性菌痢,可以反复发作。)问:为什么细菌性痢疾在夏季特别容易流行? (夏天气温高,细菌容易繁殖,也增加了感染的可能性。夏季小儿腹泻中,细菌性腹泻的比例很高、) 问:在平时吃东西、喝水时还要注意什么?

(不喝生水、饭前便后洗手、变质食物不吃) 问:家中有人是痢疾病人,应该注意什么? 1、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劳累与精神紧张。急性发作期间,要休息好,在发作间歇期,可进行一般劳动与体育锻炼,注意劳逸结合,保持乐观情绪,不要性情急躁,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饮食要注意吃少渣、容易消化、刺激性小的食物。禁止饮酒,不吃油腻煎炸及生硬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等,不吃生冷食物与瓜果和冷饮,不喝生水,讲究个人卫生,坚持饭前便后洗手。 3、有肠道寄生虫病,如蛔虫病、钩虫病、血吸虫病,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有关检查和及时治疗。若有慢性胆囊炎、胆石症,亦应积极治疗。 4、注意保暖特别是腹部的保暖,避免受凉,尽量减少下冷水的生产和家务劳动。 5、配合医生进行有关检查,特别是大便常规与大便培养检查,不要怕脏怕麻烦,因为这些检查一方面可指导治疗,另一方面可观察治疗效果。 6、配合医生进行有关治疗,用药特别是抗菌药物治疗应按医嘱进行,不可泻止药停。 7、自己记录病情变化、检查结果与治疗效果,与医生共同寻找导致反复发作或久治不愈的可能的原因,摸索有效的治疗方法。 问:预防细菌性痢疾要做到哪几点? ①不吃已经变质的食物,如馊饭、生霉的糕点等;②不吃没洗干净或苍蝇叮过的瓜果等食物;③饭前便后要洗手;④不喝生水(以及卫生达不到标准的饮料);⑤碗筷餐具要洗干净;⑥生食物和熟食品不可混用炊具;⑦病人使用过的餐具和用品要洗净并消毒,不吃病人吃剩的食物。 三、教师总结全课。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知道什么细菌性痢疾吗?预防细菌性痢疾要做到哪几点呢?……………. 四、板书设计: 预防细菌性痢疾 不喝生水 饭前便后洗手 变质食物不吃……

细菌性痢疾防治知识

细菌性痢疾防治知识 1.什么是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本病是由痢疾杆菌所致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多见于夏秋季,但常年皆可见散发病人。细菌侵入人体肠道后,可引起大肠粘膜充血、水肿并形成溃疡和出血。 2.病人的主要临床征状是什么? 乙状结肠粘膜化脓性溃疡性炎症为其基本病理变化。大部分人感染后经过1-2天的潜伏期可出现急性腹泻,发热,腹痛,粘液便和脓血便。病人常有里急后重感觉,在急性期可从粪便分离出痢疾志贺氏杆菌。里急后重指下腹部不适很想排出大便,然而又无法一泄为快,它是痢疾的主要症状之一。3.什么是中毒型痢疾? 细菌性痢疾感染后一般发病很急,轻型病人体温正常或稍高,腹痛、腹泻均较轻,每日大便10次以内,稀粘便,常需实验室检查确诊。 大部分普通型的病人可有畏寒、发热,体温可达39℃左右。阵发性腹痛和腹 泻,患者每天排便lO-20次,呈脓血便,里急后重感显著。 少部分人特别是儿童对痢疾杆菌的内毒素特别敏感,感染后内毒素很快被吸入血流,病人可突发高热、精神萎糜、嗜睡或烦燥不安,接着有反复惊厥、神志昏迷等中毒症状。在夏秋季节对疑似中毒型痢疾病人要送医院诊治,不可延误。 4. 细菌性痢疾是如何感染的? 痢疾病人和带菌者为本病的传染源,主要是通过水、手、苍蝇而经口传染,潜伏期大约为1-2天。

5. 如何诊断细菌性痢疾感染? 人感染痢疾杆菌后,可出现腹泻,腹疼,发热等症状,到医院就诊取病人粪便可分离出感染的病原菌,一般的细菌实验室都可作细菌培养。但有一部分人感染痢疾杆菌后,并不发病,可是他们体内携带这些病原,可通过粪便或人与人的接触去感染别人,这种人在医学上称为健康带菌者,他们有同样的危险性。 6. 日常生活中那些因素易造成感染和传播? (1)生活接触, 接触了患者或带菌者的粪,食具及其它。 (2)经食物传播,食物可通过污染的手,水,蝇受到污染,然后经口感染。 (3)经水传播,痢疾杆菌在水中具有一定存活力,水源被污染导致传播。 (4)蝇传播,苍蝇来去于粪便和食物之间,对于没有良好的排泻物处理设施的地方,苍蝇的传播同样重要。 7. 细菌性痢疾如何治疗? 抗生素治疗细菌性痢疾效果很好,国内外资料均显示,志贺菌属对多种抗菌素耐药。由于各地临床用药不同,抗生素对细菌的敏感性也不完全相同。目前我省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敏感药物有头孢唑林、头孢他啶和妥布霉素等。曾经敏感性较高的三代喹诺酮类药物,目前敏感性仅达到50%左右。 9. 细菌性痢疾感染后的护理? 患者必须卧床休息,多饮开水,饮食以容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为主,如米汤、藕粉、稀粥、面条等。牛奶不宜多喝,以免增加腹胀,切忌过早的给予有刺激性或多渣滓食物。有呕吐、失水、高热者,需给予静脉补液,也可给予患者口服补液盐。慢性菌痢患者尤需注意个人卫生,并加强免疫力。

中毒性菌痢试题

一、名词解释 1.中毒性菌痢 二、填空题 1. 痢疾杆菌释放的_______是引起全身反应如发热、毒血症及休克的重要因素。_______还可产生外毒素,具有神经毒、细胞毒与肠毒素作用,而引起更严重的临床表现。 2. 中毒性菌痢分为_______ 、_______ 、_______三型。 3. 痢疾杆菌分为四个群,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慢性菌痢临床分为3型即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择题 1. 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变部位主要在于()B A .回盲部 B.直肠、乙状结肠 C.横结肠、降结肠 D.回盲末端 E.升结肠、降结肠 2. 对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确诊哪项检查最有帮助()C A.乙状结肠镜检并活体组织检查 B.骨髓培养 C.大便培养 D.钡餐X线检查 E.荧光抗体检查 3.决定痢疾杆菌致病力的主要因素是()B A.菌群拮抗B.侵袭力.C.内毒素D. 外毒素E.肠毒素 4.痢疾杆菌菌群组合发生变迁,目前我国引起细菌性痢疾流行的主要菌群是()B A.志贺氏痢疾杆菌 B. 福氏痢疾杆菌 C. 鲍氏痢疾杆菌 D. 宋内氏痢疾杆菌 E以上都不是 5.菌痢流行期间最重要的传染源是:()D A、急性期典型病人 B、轻症病人 C、中毒性痢疾病人 D、慢性带菌者 E、恢复期带菌者 6.中毒性菌痢的发病因素,最重要的是:()A A、特异性体质对细菌毒产生的强烈过敏反应 B、痢疾杆菌繁殖引起病情严重 C、志贺氏菌产生内、外毒素的共同作用 D、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E、痢疾杆菌内毒素引起的全身性中毒反应,DIC形成所致 四、简答题 1. 试述急性菌痢普通型的临床特点。 2. 简述中毒型菌痢休克型的治疗原则。 3. 简述中毒性菌痢与流行性乙型脑炎的鉴别诊断要点。

传染病防治知识基本培训

2016年传染病知识培训内容 2016年卫生技术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要重点抓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肺结核、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鼠疫、霍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病毒性肝炎(重点为乙型肝炎)等12种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对各科室的卫生技术人员,要逐步建立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长效机制,将临时性、应急性的培训模式逐步转变为长期性、制度化的培训模式。把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岗位培训制度中管理,将传染病防治知识作为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并进行重点考核。与奖金挂钩,各科室要结合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做好培训工作,提出培训工作的具体要求。全体卫生技术人员培训每人每年不少于20学时,直接从事传染病防治的重点人员培训时间适对延长。 一、培训目标 在2016年在岗卫生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重点抓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结核病、鼠疫、霍乱和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达到下列目标: (一)使本院医务人员掌握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医疗规范、流行病学知识、医疗关怀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医疗救治技术,降低病死率,做好自身防护,杜绝院内感染。 (二)临床一线的专业人员,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

防护等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三)使本院卫生人员,掌握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基本防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及公众预防指导原则。 二、培训对象 甲型H1N1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要覆盖各科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和其他从事与传染病防治工作有关的人员。包括:预防保健、临床医药护技、检测检验、管理、宣传教育等。 三、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包括有关法律、法规和与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治有关的专业知识。 (一)法规部分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等。 (二)专业部分 艾滋病、甲型H1N1流感、结核病、霍乱、鼠疫、手足口病和呼吸道传染病等防治现状;病源学和致病机理;诊断程序和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传染病相关疾病;职业感染和职业防护;传染病防治宣传和健康教育以及传染病网络报告等相关知识。 四、培训方式 全员培训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以授课培训为主,充分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组织相关会议时要注意安排甲型H1N1流感等重

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控制知识

细菌性痢疾的预防控制知识 1、为什么夏秋季是痢疾的高发期? 夏秋季是痢疾的高发季节。这是因为夏秋季气温较高,有利于痢疾杆菌的繁殖。再加上苍蝇可作为痢疾的重要传播媒介,很容易引起痢疾的流行。平时,人的胃液里有胃酸,可以把吞进胃里的病菌杀死。但在热天出汗多时,使体内的水和盐分大量损失,以致制造胃酸的原料减少,加上喝水比较多,胃酸又被冲淡,所以杀菌能力减弱,吃下去的病菌就容易到肠道里去。另外,夏秋季人们爱吃生冷蔬菜、瓜果,又不注意消毒,这就增加痢疾杆菌进入人体的机会。儿童和老年人的抵抗力较弱,感染痢疾后易发生中毒性痢疾。所以,一定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预防细菌性痢疾,特别是预防这种无腹泻的中毒性痢疾。 2、菌痢的传播途径 (1)水型传播:痢疾杆菌污染水源可引起暴发流行。若病人与带菌者的粪便处理不当,水源保护不好,被粪便污染的天然水、井水、自来水未经消毒饮用,常是引起菌痢暴发的根源。(2)食物型传播:近年来食物型暴发较以往多见。痢疾杆菌在蔬菜、瓜果、腌菜中能生存1~2周,并可在葡萄、黄瓜、凉粉、西红柿等食品上繁殖,所以食用生冷食物及不洁瓜果可引起菌痢发生。带菌的厨师和用痢疾杆菌污染食品做凉拌冷食等,常可引起菌痢暴发。(3)日常生活接触型传播:主要通过污染的手而传播,这种生活接触是非流行季节中散发病例的主要传播途径。如桌椅、玩具、门把、公共汽车扶手等,均可被痢疾杆菌污染,若用手接触上述污染品后,即可带菌,如果马上去抓食品,或小孩有吸吮手指的习惯,就会把细菌送入口中而致病。 (4)苍蝇传播:苍蝇有粪、食兼食的习性,极易造成食物污染,不少地区观察到痢疾的流行与苍蝇消长期一致。 3、痢疾的预防 应加强包括水源、饮食、环境卫生、消灭苍蝇、蟑螂及其孽生地在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即做好“三管一灭”(管水、管粪、管饮食、消灭苍蝇),切实落实食品卫生管理措施,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到“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管粪便”。特别在高温干旱期间,由于水源减少,生活饮用水匮乏,水质易受到污染,易引起痢疾暴发。广大群众要做到喝开水,不喝生水;树立保护水源的意识,清除水源周围的垃圾及其污染物,将人畜饮用水源分开,保证饮水卫生安全;饮用水源的选择要远离厕所、畜牲圈、垃圾堆,水源周围禁止排放人畜粪便及其他污染物;如需远距离运水时,要注意防止运水过程造成饮水的污染,送水工具在使用前必须彻底清洗消毒。注意个人卫生,饭前便后要洗手,生吃瓜果蔬菜要洗烫,或削皮后再吃,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对垃圾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食具要按时煮沸消毒。 4、细菌性痢疾有哪些表现 痢疾的潜伏期长短不一,最短的数小时,最长的8天,多数为2~3天。由于临床表现和疾病经过不同,医学家将痢疾分为普通型痢疾、中毒型痢疾和慢性痢疾。 (1)普通型痢疾:绝大多数痢疾属普通型。因为痢疾杆菌均可产生毒素,所以大部分病人都有中毒症状:起病急,恶寒、发热,体温常在39℃以上,头痛、乏力、呕吐、腹痛和里急后重。痢疾杆菌主要侵犯大肠,尤其是乙状结肠和直肠,所以左下腹疼痛明显。患痢疾的病

细菌性痢疾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细菌性痢疾应急处置技术方案(试行)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Shigella)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报告的乙类传染病。为加强对细菌性痢疾重大和突发疫情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特制定本方案。 1 疫情监测报告和判定 1.1 疫情的监测 按照《浙江省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见附件)实施。没有《浙江省细菌性痢疾监测方案》改为按照《痢疾防治手册》实施。 1.2 疫情的报告 发现细菌性痢疾病例,在24小时内填报传染病报告卡,并进行网络直报。发现细菌性痢疾暴发疫情,及时上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3 疫情的判定 1.3.1 蓝色疫情:同一学校、幼儿园、自然村、社区、企业、建筑工地等集体单位3天内发生10例及以上病例,或县(乡镇)范围7天内发现200例以内病例 1.3.2 黄色疫情:县(乡镇)范围7天内发现200例以上病例。 1.3.3 红色疫情:县(乡镇)范围7天内超过300例以上病例。 (蓝色疫情,黄色疫情,红色疫情定为多少病例请省中心确定) 2 疫情的应急响应

2.1 蓝色疫情的应急响应 县(乡镇)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传染病防治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负责细菌性痢疾疫情的处置,调集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投入疫情处理工作。确定疫情严重程度,提出控制措施建议,立即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必要时请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2.2 黄色疫情的应急响应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参与细菌性痢疾应急疫情的处置。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调集本中心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投入应急疫情处置工作。迅速准确地了解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传染源、发病情况,确定疫情的严重程度,分析疫情的发展趋势,提出应急技术措施建议,及时向县卫生局报告,同时报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必要时请求上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供技术支持。 2.3 红色疫情的应急响应 由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建应急指挥部,组织协调各工作组参与细菌性痢疾重大疫情的处置。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调集本中心各类人员、物资、交通工具和相关设施、设备,投入重大疫情处置。并对疫情发生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疫情处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督查,迅速准确地了解疫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传染源、发病情况,确定疫情的严重程度,查明疫情发生的原因,分析疫情的发展趋势,提出重大疫情应急技术措施建议,及时向省卫生厅报告,同时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必要时请求国家CDC提供技术支持。 3 现场控制技术措施 3.1 流行病学调查

传染病护理

1.传染病是由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产生的疾病。() 2.有传染性是传染病与其他感染性疾病的主要区别点。() 3.皮疹的分布特点对某些传染病有重要的鉴别价值。() 4.每一个传染病可由多个病原体引起。() 5.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目前仍是引起死亡的主要疾病。() 6.任何传染病都有一定的传染性。() 7.以野生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疾病,属于地方性传染病。() 8.传染病的流行过程就是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过程。() 9.母婴传播指病原体由胎盘方式给胎儿或婴儿。() 10.蠕虫病感染后一般不产生保护性免疫,因而往往产生重复感染。() 11.动物间的传染病,均可传给人类,引起严重传染病。() 12.空气、食物、土壤、用具均可成为某些疾病的传播途径。() 13.寄生虫病和虫媒传染病对自然条件的领域性多不明显。() 14.水痘的皮疹主要分布于躯干;天花的皮疹多分布于面部及四肢。() 15.传染病的护理诊断中有传播感染的危险与病原体排出有关。() 三、填空题 1.传染病具有传染的特殊性,所以在传染病的护理中要强调、等。 2.传染科护士不仅要有和,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 3.传染病的4个基本特征为、、和。 4.流行过程的发生需要有3个基本条件:、和。 5.影响流行过程的因素包括、。 6.传染病的皮疹形态可分为、、和。 7.传染病护理评估包括、、。 8 .严密隔离适用的病有、、、、、 。 9.常用的化学消毒剂为、、、、、。 10.对传染病病人必须做到五早,即、、、、。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颁布实施时间是:() A.1989年9月1日B.1998年9月1日 C.1979年9月1日D.1989年10月1日E. 1989年8月1日 2.传染病的基本特征是:() A.有传染性、传播途径、免疫性 B.有病原体、流行性、传染性 C.有病原体、传染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免疫性 D.有传染性、免疫性、流行性、地方性、季节性 E.有病原体、传染性、免疫性3.某传染病在一个较小范围内短时间突然出现大批同类病例,称为:() A. 流行 B大流行 C散发 D暴发 E以上都是 4.构成传染的最基本因素是:() A. 机体免疫状态 B. 病原体 C. 季节变化

肠道传染病防治宣传知识

肠道传染病防治宣传知识 1、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由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消化道症状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常见的有霍乱、细菌性痢疾、甲型病毒性肝炎、伤寒、感染性腹泻、手足口病等。夏秋季是肠道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高峰季节,这些疾病发病急、传播快、传染性强、危害性大,如不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很容易造成某种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2、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⑴经水传播:如果生活饮用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排出的粪便、呕吐物污染或在水中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都容易造成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等疾病的暴发流行。 ⑵经食物传播:食品在加工、储存、制作、运输、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⑶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⑷昆虫传播:苍蝇、蟑螂可携带病原体,污染食物或水源后导致肠道感染性腹泻的发生。 3、肠道传染病的主要症状 一般临床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振等胃肠道症状,有些可伴有发热、头痛、全身中毒症状。症状的轻重要看感染的是哪种细菌和病毒,有些肠道传染病来势十分凶险如霍乱和中毒性细菌性疾病、食物中毒等,细菌在人体内大量的生长繁殖,毒素

迅速进入人体血液,若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病,导致多器官衰竭而死亡。 4、怎样预防肠道传染病? 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关,做好“三管一灭”良好的卫生习惯。 (1)管好水源:自来水要按规定消毒,不到被污染的河塘中取水。不在河边洗刷肠道传染病病人的衣物、用具和便桶,防止粪便、脏水污染水源。 (2)管好饮食: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吃苍蝇叮爬过的食物;不暴饮暴食;饭前便后要洗手;隔夜的饭菜和买回来的熟食要重新煮沸;餐具、食物要防蝇;餐具要煮沸消毒;生熟刀板要分开;生食瓜果要洗涤消毒;杜绝生吃水产品。 (3)管好粪便:粪便要进行无害化处理;不施鲜肥;病人的呕吐物和排泄物未经消毒,不得乱倒。 (4)消灭苍蝇:保持室内外环境卫生,消除和控制苍蝇孳生地;采取各种措施消灭苍蝇、蟑螂、老鼠。 5、什么季节容易发生肠道传染病?原因是什么? 夏秋季节是肠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因为夏秋季高温潮湿的气候,很适合苍蝇和病菌的繁殖生长;食物容易腐败变质,引起急性中毒;雨水充足,易污染水源,造成疾病的水源性传播;夏秋季人们喜爱生食瓜果,如洗涤消毒不彻底易患肠道传染病。 6、预防肠道传染病要做到“六要”“六不要” “六要”

细菌性痢疾防控措施

细菌性痢疾防控措施 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一)隔离治疗病人和带菌者 隔离治疗菌痢病人和带菌者是控制传染源的有效措施。急性菌痢病人症状消失、停药后连续2次(隔日)粪检阴性方可解除隔离;不具备细菌培养条件者,经正规治疗,待患者症状消失,大便正常1周后方可出院。对慢性痢疾患者和带菌者应定期进行访视管理,并根据药敏实验选择敏感的药物给予彻底治疗后,粪便培养连续三次(隔周一次)为阴性者,方可解除访视管理。 (二)做好疫点、疫区管理工作 1、划定疫点、疫区 (1)疫点:指与病人、疑似病人、带菌者同一大门出入的住户,或与其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若干住户。 (2)疫区:根据疫点的地理位置、水系分布、交通状况、自然村落分布、人群生活和物资交往等情况,考虑菌痢传播条件和流行病学联系,判断受累地区而划定疫区。一般在农村以一个或几个村、一个或毗邻的几个乡,在城市以居住区、街道或居委会为单位划定疫区。 2、疫点、疫区的消毒工作 认真做好疫点、疫区内的消毒工作,特别是对病人、疑似病人和带菌者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环境、物品、饮用水等进行消毒处理。疫点、疫区内的消毒包括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随时消毒时要向被隔离的健康人培训消毒方法并使之掌握。 (1)随时消毒 对于病人吐泻物,按1体积吐泻物加1/5体积漂白粉搅拌均匀,消毒2小时;

成型粪便可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便器可用1%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小时; 餐具首先煮沸消毒或流通蒸气消毒,也可用1%漂白粉澄清液浸泡30分钟或煮沸10分钟; 残余的需要消毒的食物,以0.2%-0.5%过氧乙酸溶液浸泡10分钟,或1%漂白粉澄清液浸泡2小时,或煮沸10分钟; 对需要消毒的衣物,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分钟或流通蒸气消毒30分钟;不耐热的毛衣、化纤尼龙制品可采取过氧乙酸熏蒸消毒。 地面、运送病人的交通工具等,可分别用0.1%过氧乙酸拖地和0.5%过氧乙酸喷雾(或擦拭); 疫点(疫区)内井水消毒,一般按每立方米加有效氯量为2-6mg/l的标准,结合计算出的井水量,算出所需消毒剂的用量。将所需消毒剂放入碗中,加少许冷水调成糊状,再加适量水,静置10分钟,将上清液倒入井水中,用取水桶上下振荡数次,30分钟后井水即可使用。[圆井水量计算公式:井口直径(m)2×0.8×水深(m);方井水量计算公式:边长(m)×0.8×水深(m)] 缸水消毒,按25公斤水加漂白粉精片2睛计算,将漂白粉精片研碎后加少量水调成糊状,倒入缸内搅拌,30分钟后使用。 自来水水源受到污染可使用含氯消毒剂、二氧化氯消毒,其用量以水的受污染程序而定,按使用说明书投放,一般在2-6mg/L,作用30分钟,消毒后测量余氯,在0.3-0.5mg/L时,即可饮用。 (2)终末消毒 在病家向病家属解释消毒目的、过程和注意事项,请病人家属与合开展工作,了解患者发病时居住和活动的房间区域、触及物品以及吐泻污染区域,将未受污染并且不能进行消毒的物品进行遮掩或转移。

小学三年级健康课教案

小学三年级健康课教案 【篇一:三年级健康教育教案】 1、不乱吃零食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乱吃零食、贪吃冷饮的害处。 2、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 二、重、难点: 让学生理解为什么不能乱吃零食。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1、小朋友,我们都知道,一日有三餐,,那除了一日三餐外,你平 常还吃其他零星小吃吗? 2、除正餐以外的零星小吃我们叫它零食。板书:零食。 3、那你们平常都吃些什么零食呢?为什么喜欢吃?跟你的同桌说说。指名学生交流回答。 4、其实呀,吃零食也是有学问的,小朋友可不能随便乱吃零食,乱 吃零食害处可多了,今天这一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板书:不乱吃零食。 二、讲授新课。 1、指名学生起来说说,乱吃零食有什么不好? 2、出示课文第二段,仔细读一读,小组同学讨论一下:乱吃零食有 什么不好?②③④⑤ ①、小朋友胃的特点。(出示挂图) ②、经常吃零食对小朋友的胃有什么害处? (护士做实验) ③、消化不良有哪些症状? ④、消化不良对人体有什么影响? ⑤、多吃冷饮有什么不好? 3、进一步让学生体会乱吃零食的不好。 出示一些不宜多吃的零食: ①、烧烤肉串。(图)(分析原因) ②、各种蜜饯。(图)(分析原因) ③、糖果、巧克力。(图)(分析原因)

④、各种冷饮。(图)(分析原因) 4、让学生深入了解乱吃零食的不好。 ①、看电视吃零食吃出胆结石。 ②、多吃零食可能有损视力。 5、完成书第4页。你曾经因为吃多了零食而引起下列不良反映吗?发生过的在括号里打对。 6、零食的学问。推荐各种有益健康的零食。 i.各种水果。 ii.牛奶。 iii.谷类制品。如:饼干、面包等。 b) 儿童吃零食有秘诀。 ①、路边的零食不要买。 ②、进食零食后要饮少量清水,防止蛀牙。 ③零食分量要适可而止,切忌整天频密进食。 ④吃零食时亦要定时定量,有规律地在两顿正餐之间吃。 c)完成书第4页。判断下列说法正确与否。 7、小结: 学了这课,你有什么想法?今后有什么打算? 8、课后作业: 完成书第3页调查表。 平时互相检查吃零食的情况。 2、预防细菌性痢疾 一、教学要求: 1、使学生知道食用了被病菌、病毒污染的事物和水后会感染细菌性痢疾等疾病。 2、使学生了解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症状和预防方法。 3、教育学生注意饮食的清洁卫生。 二、重、难点; 使学生了解细菌性痢疾的主要症状和预防方法。 三、教学准备: 课前了解学生中有哪些曾因吃不洁食品或饮料而拉肚子的。 四、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预防细菌性痢疾。 看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哪些知识?

细菌性痢疾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细菌性痢疾诊疗指南与操作规范 【概述】 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shigellosis,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Genus shigellae,又称痢疾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严重者有感染性休克或/和中毒性脑病。临床表现轻重悬殊,轻者能自愈,重者可导致死亡。全年均有发生,夏季为高峰季节。各年龄组儿童均易感,多见于3岁以上儿童。细菌性痢疾分为急性(包括轻型、普通型、中毒型)、慢性菌痢。中毒型菌痢(毒痢)起病急骤、发展迅速、极为凶险,主要发生在2~7岁儿童,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休克型、脑型和混合型,早期诊断、及时准确治疗可明显降低病死率。 【病史要点】 1.不洁饮食史,腹泻病人接触史。 2.热型、热度(常为突起高热)。有无寒颤、抽搐及其次数、意识改变。 3.肠道症状出现的时间,与发热的关系。腹痛的性质、程度、部位;腹泻次数,大便性状、颜色,有无脓血,有无里急后重。中毒型病初可无腹泻及脓血便。 4.精神、食欲、尿量。 【体检要点】

1.有无脱水、代谢性酸中毒及其程度。 2.有无周围循环衰竭征象:包括面色、皮肤有无大理石样花纹、肢端循环、甲床颜色、血压、心率、呼吸次数。 3.有无神志改变,意识障碍程度,脑膜刺激征;有无呼吸浅快、节律不齐、暂停等中枢性呼吸衰竭表现。 【辅助检查】 1.血常规血象高,以中性为主,严重时可下降。 2.大便常规WBC ≥(++)/HP,少量RBC和不同程度吞噬细胞诊断即确定。 3.大便培养大便培养阳性可证实诊断,并可作药敏指导抗菌选药,但阴性不能排除。 【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 1. 诊断要点 1)普通型起病急,发热,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失水轻,循环好。个别病例在发病24~48小时内转变为中毒型。 2)中毒型起病急骤,发展迅速,临床以严重毒血症为主要表现,病初肠道症状轻甚至缺乏。按临床表现又分为:①休克型:最常见,以感染性休克为主要表现。②脑型:以脑水肿,颅内高压引起的严重脑病症状为主,意识障碍明显,反复惊厥,可突发脑疝造成呼吸衰竭引起死亡。③混合型:兼有周围循环衰竭和脑水肿的表现,病死率最高。

传染病及其预防导学案

第一节传染病及其预防 1.常见的传染病:流行性感冒,麻疹,水痘,肺结核,病毒性结膜炎,蛔虫病。 2.由病原体(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与人或人与动物之间 传播的疾病叫做传染病。 3.传染病的特点:具有流行性、传染性。 4.病原体:能引起人或动物患病的细菌、病毒、寄生虫,称为病原体。 5.传染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 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6.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叫传染源。 7.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人或动物所经过的途径叫传播途径。分为四种途径: 空气飞沫传播(如流感),饮水食物传播(如蛔虫病),生物媒介传播(如疟疾、乙型脑膜炎),接触传播(如手足口病、土壤接触引起破伤风感染继而导 致败血症) 8.流感病毒是病原体,流感患者是传染源,空气中的飞沫是传播途径,周围的 人是易感人群。 9.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三个方面。 10.控制传染源:带有病原体的动物或产品进行消毒或焚毁处理,相关物品和 运输工具进行消毒处理。患传染病的人要进行隔离治疗。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 切断传播途径:根据四个传播途径进行切断。(1)流感期间要戴口罩,咳嗽 打喷嚏用手捂住,开窗通风,教室消毒。(2)讲究个人卫生,饭前便后洗手,用肥皂洗手在用水冲洗,减少感染蛔虫病。(3)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污水 要处理,饮用水要消毒,可切断饮用水传播的疾病。(4)打扫卫生,喷洒消 毒液,海关检疫,禁止进口血液,使用一次性注射器,消灭生物媒介如蚊子都 是切断传播途径的做法。 保护易感人群的做法:加强体育锻炼,注射疫苗,防寒保暖,食物要营养健康,传染病流行期间不要到人多或传染病流行地区。

中医药防治细菌性痢疾

中医药防治细菌性痢疾 Company number:【0089WT-8898YT-W8CCB-BUUT-202108】

九、细菌性痢疾 (一)中医药预防菌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由痢疾杆菌引起的急性肠道传染病,可通过饮食水、日常生活接触及苍蝇传播。多发生于夏秋季。此病起病急,患者往往表现为突发高烧,阵发性腹痛,大便次数增多,每天可达十几次至几十次,全身乏力,食欲减退。其中中毒性痢疾是细菌性痢疾中最严重的一种,患者体温可达摄氏 40 度以上,表现严重的中毒症状,精神萎靡不振,嗜睡、昏迷、抽搐,会迅速出现循环及呼吸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防菌痢有相当长历史和显着疗效,中医药在预防菌痢方面有一定的特色。在中医整体调摄,因人、因地、因时三因防治,注重非特异性预防的原则指导下,积极应用中医药手段可以取得良好的预防效果。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理论实践核心,不仅要考虑人体正气强弱、体质及精神状况、对病邪的易感性,还应包括人体与外界大环境的融合状态。立足于这种综合的考虑,兼顾整体与个体,有必要实施中医药预防。 (二)在菌痢好发季节,以宣传教育、预防为主运用各种形式加强向公众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工作,让公众掌握菌痢的预防知识,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 1.讲究个人卫生:养成饭前便后要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常剪指甲,勤换衣服。

2.讲究饮食卫生: 平素要十分注意护养脾胃,忌吃生冷、油腻、肥厚、辛辣、过甜等物;慎用煎、炸、烙、烤、炙者,进食宜定时定量,避免饥饱不匀.不喝生水,菜要烧熟煮透;水果要洗净、削皮;其它食物要煮熟再吃,吃剩的菜放在冰箱里过夜,食用时应重新回锅加热,不吃变质腐败的食品;对碗筷等餐具应经常煮沸消毒;不要去大排挡就餐和购买无证经营的盒饭,不要自办大型聚餐活动;不吃被苍蝇、蟑螂等叮咬或爬过的食物。 3.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运动要由静到动,由动到静,动作由慢到快,由易到难,逐渐过渡。可行散步、慢跑、打羽毛球,爬楼梯、登山、蹬车、健身训练、广播操、太极拳等,但要适可而止,选用何种方法,活动强度是否可以承受,应以自身的身体条件为前提。概括起来,预防菌痢有十二字真经:吃熟食、喝开水、勤洗涤,强体质。 (三)菌痢流行时,易感人群的预防易感人群包括医务人员、家属和体质虚弱者等,前者由于和患者接触相对较密切,后者免疫力下降,所以更加容易感染。 1. 常晒被子、衣服、生活用品,因为痢疾杆菌在日光直接照射 30 分钟,摄氏50-60 度 10 分钟即可杀灭,对高温和化学消毒剂很敏感。 2. 可服用生大蒜,每天可吃一两颗蒜,连吃五到七天;或用马齿苋、铁苋菜、石榴皮、杨树花煎汤 100ml,一日两次服用,可以预防痢疾的发生。

细菌性痢疾防治知识

细菌性痢疾防治知识 一、什么是细菌性痢疾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志贺菌属感染引起的一种常见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黏液脓血便为特征。 二、细菌性痢疾的症状与潜伏期 人感染志贺菌后可以发病或者不发病而仅作为带菌者。病人分为急性患者和慢性患者。急性患者潜伏期数小时至7天,多数为1-3天,急性菌痢分为典型、非典型和中毒型。(1)急性典型菌痢患者约占30-40%,具有脓血或粘液便、里急后重和发热等典型症状。(2)急性非典型菌痢症状轻或不典型,约占60-70%,有时仅排稀便、水样便或黏液便,故常被误诊为“肠炎”或“消化不良“或被漏诊。(3)中毒型菌痢约占2-3%,多见2-7岁儿童,起病急,进展快,初期肠道症状比较重,临床表现为高热、中毒型休克或烦躁、反复惊厥、昏迷等,病死率高。病程超过两个月称为慢性患者。病情多有急性病人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而形成。 三、细菌性痢疾的流行季节 菌痢一年四季均有发生,夏、秋季有明显季节性高峰。一般4月初至5月份开始缓慢升高,6-7月急速上升,,8-9月达到高峰,10月份以后逐渐下降,11月至次年2月为低水平期。 四、细菌性痢疾是怎么传播的? 志贺菌随粪便排出体外,通过手(日常生活接触)、水、食物及苍蝇等经口传播。(1)经生活接触传播。主要通过患者或带菌者的手及其粪便污染日常用品而传播。(2)经水传播。水体一旦被志贺菌污染,在被污染的水体中游泳或喝生水可引起暴发流行。(3)经食物传播。瓜果蔬菜常因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人粪施肥而被志贺菌污染。生吃未洗干净的瓜果、蔬菜可引起痢疾散发病例。不洁的群体性聚餐是引起食物性传播的主要形式。(4)经苍蝇、蟑螂等生物媒介传播。五、哪些人容易患细菌性痢疾? 菌痢在各年龄均可发生,婴儿发病率低,1岁以后突然升高,1-5岁形成发病高峰。70%的菌痢病例和60%的死亡病例发生于5岁以下的儿童,其次是年老人群及营养不良人群。集体就餐、城乡结合部、建筑工地、托幼机构、福利院、学校、养老院、劳教、劳改等场所是痢疾高发或暴发的重点人群。 六、平时该如何预防细菌性痢疾 为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发生必须注意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也就是要做到以下几点:⑴喝开水不喝生水;⑵饭前便后要洗手;⑶不要随地大小便;⑷注意饮食卫生,不吃变质、腐烂、过夜的食物,存放在冰箱的熟食和生食不能过久,熟食应再次加热。生吃的食品及水果要清洗干净,最好再用开水洗烫;⑸得病后要及时就医治疗。 浪平中学 3014年4月17日

细菌性痢疾的防治

细菌性痢疾的防治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脓血样大便,伴有发热。中毒型急性发作时,可出现高热并出现感染性休克症状,有时出现脑水肿和呼吸衰竭。该病呈常年散发,夏秋多见,是我国的多发病之一。 一、什么是细菌性痢疾?什么原因引起细菌性痢疾? 痢疾杆菌为肠杆菌科志贺菌属,革兰阴性杆菌,无鞭毛及荚膜,不形成芽胞,有菌毛。依据抗原结构不同,分为A、B、C、D四群,即志贺氏痢疾杆菌、福氏痢疾杆菌、鲍氏痢疾杆菌及宋内氏痢疾杆菌,以及42个血清型(含亚型)。国外自六十年代后期逐渐以D群占优势,我国目前仍以B 群为主(占62.8~77.3%),D群次之,近年局部地区A群有增多趋势。痢疾杆菌对外界环境有一定抵抗力,其中以D 群最强,B群次之,A群最弱。日光照射30 分钟、加热至60 ℃10分钟或100 ℃ 1分钟即可杀灭。对酸及一般消毒剂均很敏感。在蔬菜、瓜果及被污染物品上可存活1~2周,但在阴暗、潮湿、冰冻条件下能生长数周,在粪便中存活时间的长短同气温、粪便中杂菌等有关。 所有痢疾杆菌均能产生内毒素、外毒素(细胞毒素),前者可引起全身毒血症。志贺氏菌所释放的志贺毒素(外毒索) 具有神经毒、细胞毒和肠毒素作用,可引致较严重

的临床症状。 痢疾杆菌可产生耐药性,近年来国内外研究表明其耐药性日趋严重。为此,临床应用抗生素必须足量,切忌少量或局部使用抗菌药物,以防耐药菌株产生。 二、细菌性痢疾是如何传播的? (一)传染源传染源包括患者和带菌者。患者中以急性、非急性典型菌痢与慢性隐慝型菌痢为重要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痢疾杆菌随患者或带菌者的粪便排出,通过污染的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触,或苍蝇、蟑螂等间接方式传播,最终均经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感染。 (三)人群易感性人群对痢疾杆菌普遍易感,学龄前儿童患病多,与不良卫生习惯有关,成人患者同机体抵抗力降低、接触感染机会多有关,加之患同型菌痢后无巩固免疫力,不同菌群间以及不同血清型痢疾杆菌之间无交叉免疫,故造成重复感染或再感染而反复多次发病。 (四)流行病学特征细菌性痢疾呈全年散发,以夏秋两季多见,主要原因一是气温条件适合痢菌生长繁殖,在20~30℃左右痢菌在主食及肉类食品中4小时可增殖100~800倍,12小时超过50000倍,在瓜果蔬菜中8~24小时可增殖20~800倍。二是苍蝇多,传播媒介多。三是天热易感者喜冷饮及生食瓜果蔬菜等食品。四是胃肠道防御功能降低,如大量饮水后胃酸等消化液被稀释,抵御细菌能力下降。 三、痢疾杆菌如何引起病变?

复习题第五章0505细菌性痢疾

二、复习题 ㈠填空题 1. 痢疾杆菌释放的_______是引起全身反应如发热、毒血症及休克的重要因素。_______还可产生外毒素,具有神经毒、细胞毒与肠毒素作用,而引起更严重的临床表现。 2. 中毒性菌痢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型。 3. 痢疾杆菌分为四个群,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前我国流行以______为主。 4. 慢性菌痢临床分为3型即______、______、______。 ㈡选择题 1.A1型题 ⑴菌痢病人做粪便培养时,哪个做法是错误的 A. 采取带脓血或粘液的粪便 B. 标本勿被小便污染 C. 立即送 检 D. 应于用抗菌药物两日后送检 E. 早期多次送检可提高阳性率 ⑵中毒性菌痢的发病因素中最重要的是 A. 感染大量痢疾杆菌 B. 发病后未及时治疗 C. 细菌侵入血流引起败血症所致 D.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 E. 特异体质对细菌毒素产生强烈的过敏反应 ⑶关于细菌性痢疾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 在我国以B群福氏志贺菌为主要流行菌群 B. 菌痢患者血培养常可检出痢疾杆菌 C. 急性菌痢病程超过2个月者为慢性菌痢 D. 由于病后的免疫力短暂且不稳定、故可重复感染 E. 菌痢的肠道病变主要在结肠 ⑷中毒型菌痢多见于 A. 新生儿 B. 婴幼儿 C. 2-7岁儿童 D. 中青年人 E. 老年人 ⑸急性阿米巴痢疾与急性细菌性痢疾鉴别的最主要依据是

A. 全身中毒症状 B. 肉眼大便外观 C. 腹部压痛部位 D. 粪便检出病原体 E. 乙状结肠镜检所见肠粘膜病变 ⑹下列哪项不符合急性菌痢的特点 A. 肠道病变以直肠,乙状结肠最为显著 B. 粘液脓血便 C. 腹痛以右下腹为著且右下腹压痛阳性 D. 肠鸣音亢进 E. 里急后重 ⑺预防细菌性痢疾的综合措施中应以哪项为重点 A. 治疗隔离病人 B. 发现处理带菌者 C. 切断传播途径 D. 口服依链痢疾活菌苗 E. 流行季节预防服药 ⑻典型菌痢粪便镜检,下列那一项不常见 A. 脓细胞 B. 白细胞 C. 红细胞 D. 夏科-雷登晶体 E. 巨噬细胞 2.A2型题 题⑴~⑵患者郑×,男,4岁,以高热抽搐4小时之主诉于8月15日急诊来院。查体:T 40℃,神志不清,面色苍白,四肢凉冷,脉细速。血像示白细胞总数18×109/L,中性90%。追问病史其母述前一日曾进食未洗的葡萄。 ⑴该患儿的诊断应首先考虑 A. 乙型脑炎 B. 暴发型流脑 C. 中毒性菌痢 D. 败血症 E. 脑型疟疾 ⑵为进一步诊断,应立即进行下列哪项检查 A. 血培养 B. 血涂片找疟原虫 C. 肛拭子采集大便镜 检 D. 脑脊液涂片找细菌 E. 腰穿脑脊液常规检查 ⑶男,16岁,2天前有进不洁水果史,现出现发热T 38.5℃,腹痛、腹泻伴里急后重,大便次数每日10余次,自服红霉素未见明显效果。进一步治疗首先选用下列何种药物 A. 氟喹诺酮类药物 B. 青霉素 C. 四环素 D. 卡那霉素 E. 利福平 3.B型题 ⑴ A. 盲肠及结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