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光的药物

避光的药物
避光的药物

临床输注时需要避光的药物

序号药物1 药物2 配伍结果

1 青霉素氧氟沙星混浊

2 青霉素氨茶碱青霉素失活、降效

3 青霉素碳酸氢纳青霉素失活、降效

4 青霉素葡萄糖分解快

5 青霉素阿拉明起化学反应

6 青霉素新福林起化学反应

7 青霉素庆大霉素庆大失活、降效

8 青霉素阿米卡星阿米卡星失活、降效

9 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有配伍禁忌

10 青霉素维生素C 青霉素分解快降效

11 青霉素氢化可的松青霉素降效

12 青霉素黄岑注射液沉淀

13 青霉素黄连注射液沉淀

14 氨苄西林-舒巴坦10%GS或5%GNS 降效,室温1h失效

15 氨苄西林-舒巴坦5%碳酸氢钠降效,且外观有乳光

16 阿洛西林维生素B6 沉淀

17 阿洛西林氨甲苯酸沉淀

18 阿洛西林维生素C 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19 阿洛西林阿米卡星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0 阿洛西林小诺霉素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1 阿洛西林庆大霉素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2 阿洛西林头孢唑啉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3 阿洛西林地塞米松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4 阿洛西林肌苷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5 阿洛西林诺佳沉淀

26 氨苄西林钠0.5%甲硝唑变色、沉淀

27 氨苄西林钠氨茶碱沉淀分解失效

28 氨苄西林钠庆大霉素有配伍禁忌

29 氨氯西林钠5%或10% GS液降效

30 氨氯西林钠氨茶碱沉淀分解失效

31 羧苄西林钠0.5%甲硝唑降效

32 羧苄西林钠小诺米星降效

33 美洛西林钠环丙沙星混浊

34 美洛西林钠甘利欣混浊

35 阿莫西林钠5%或10%GS 变色、降效(与温度、时间成正比)

36 阿莫西林钠5%GNS 同上

37 阿莫西林钠氨茶碱沉淀分解失效

38 头孢噻肟钠碳酸氢钠红色配伍禁忌、相互增加毒性

39 头孢噻肟钠甲硝唑4h后瓶底有少量气泡且溶液颜色变深

40 头孢噻肟钠氟康唑延迟混浊、变色

41 头孢噻肟钠5%GS 白色混浊

42 头孢曲松钠复方氯化钠乳白色混浊

43 头孢曲松钠氨茶碱PH变化、降效

44 头孢曲松钠氟康唑沉淀

45 头孢曲松钠万古霉素沉淀

46 头孢曲松钠莪术油葡萄糖液体变为棕色

47 头孢曲松钠氨基糖甙类混浊

48 头孢曲松钠速尿混浊

49 头孢曲松钠葡萄糖酸钙混浊

50 头孢他定维生素C 维生素C含量下降

51 头孢他定氟康唑沉淀

52 头孢他定5%碳酸氢钠降效

53 头孢拉啶止血敏混浊

54 头孢拉啶莪术油葡萄糖液体变为棕色

55 头孢拉啶氨茶碱分解失效

56 头孢唑林钠-舒巴坦钠培氟沙星白色混浊

57 头孢匹胺纳培氟沙星白色混浊、沉淀

58 头孢呋辛钠氨基糖甙类有理化配伍禁忌

59 头孢哌酮钠5%碳酸氢钠4h后变色沉淀

60 头孢哌酮钠0.5%甲硝唑4h后变色沉淀

61 头孢哌酮钠奋乃静变色、沉淀

62 头孢哌酮钠哌替啶变色、沉淀

63 头孢哌酮钠环丙沙星乳白色混浊

64 头孢哌酮钠西米替丁混浊

65 头孢哌酮钠拉贝洛尔变色、沉淀

66 头孢派酮钠氨基糖甙类沉淀或降效

67 头孢哌酮钠止血敏混浊

68 头孢哌酮钠氟哌酸乳白色混浊

69 头孢哌酮钠葡萄糖酸钙混浊

70 头孢哌酮钠氧氟沙星白色混浊

71 头孢哌酮钠莪术油葡萄糖液体变为棕色

72 头孢哌酮钠培氟沙星白色混浊、沉淀

73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阿米卡星沉淀或降效

74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沐舒坦白色混浊

75 阿米卡星全静脉营养液1h即出现脂肪乳的破乳现象

76 阿米卡星铂化合物肾毒性增加

77 阿米卡星林可霉素增加药物毒性反应

78 阿米卡星两性霉素B 肾毒性增加

79 阿米卡星多粘菌素肾毒性增加

80 阿米卡星速尿耳毒性增加

81 阿米卡星清开灵混浊

82 小诺米星右旋糖酐毒性增强

83 小诺米星强利尿剂耳毒性增加

84 奈替米星维生素C 降效

85 奈替米星速尿肾毒性增加

86 环丙沙星青霉素G钠1h内形成大块沉淀

87 环丙沙星氨茶碱沉淀

88 环丙沙星林可霉素沉淀

89 环丙沙星肝素不相容

90 环丙沙星氨苄西林钠乳白色絮状沉淀

91 环丙沙星复方丹参立即产生黄色沉淀

92 环丙沙星红霉素沉淀

93 环丙沙星速尿混浊

94 环丙沙星磷霉素乳白色混浊沉淀

95 环丙沙星碳酸氢钠白色混浊

96 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变色、沉淀

97 诺氟沙星氨苄西林沉淀

98 诺氟沙星苯唑西林沉淀

99 培氟沙星青霉素G钠1h内沉淀,降效

100 培氟沙星复方丹参混浊

101 氟罗沙星氨茶碱严重不良反应(何种反应资料未注明)

102 氧氟沙星复方丹参混浊、聚结成块状物

103 氧氟沙星速尿混浊

104 左氧氟沙星维生素C pH升高,维生素C微细结构光谱改变105 左氧氟沙星三磷酸腺苷显著变化,不能配伍

106 左氧氟沙星复方丹参乳白色混浊

107 左氧氟沙星速尿混浊

108 小诺霉素右旋糖苷毒性增加

109 小诺霉素强利尿剂耳毒性增多

110 小诺霉素清开灵混浊

111 磷霉素止血敏变色、降效、PH值改变

112 磷霉素复方丹参混浊

113 磷霉素葡萄糖酸钙沉淀

114 红霉素维生素C 降效

115 红霉素生理盐水析出结晶、沉淀

116 红霉素林可霉素拮抗作用、交叉耐药性

117 表阿霉素糖盐水或复方氯化钠不溶物呈红色漂浮状

118 表阿霉素5%或10%GS液降效

119 表阿霉素17-氨基酸降效

120 表阿霉素甲硝唑降效

121 阿昔洛韦5%或10%GS液变色

122 阿昔洛韦5%GNS液变色

123 阿昔洛韦门氡氨酸钾镁白色絮状沉淀

124 阿昔洛韦低分子右旋糖酐变色

125 氟康唑两性霉素B 延迟混浊,沉淀

126 氟康唑氨苄西林钠延迟混浊,沉淀

127 氟康唑葡萄糖酸钙延迟混浊,沉淀

128 氟康唑头孢呋新钠沉淀

129 氟康唑琥珀氯霉素气体生成

130 氟康唑克林霉素沉淀

131 氟康唑红霉素沉淀

132 氟康唑氧哌嗪西林钠呈胶状

133 氟康唑速尿延迟沉淀

134 氟康唑安定沉淀

135 双黄连粉针阿米卡星沉淀

136 双黄连粉针氨苄西林颜色加深

137 双黄连粉针妥布霉素混浊

138 双黄连粉针白霉素混浊

139 双黄连粉针阿奇霉素混浊

140 双黄连粉针西乐欣混浊

141 炎琥宁白霉素白色凝固

142 炎琥宁维生素B6 胶冻状

143 炎琥宁氟罗沙星白色混浊

144 穿琥宁白霉素乳白色混浊

145 穿琥宁维生素B6 乳白色混浊

146 穿琥宁阿米卡星沉淀

147 穿琥宁氧氟沙星沉淀

148 穿琥宁西索米星沉淀

149 穿琥宁妥布霉素沉淀

150 穿琥宁庆大霉素混浊

151 穿琥宁环丙沙星沉淀

152 穿琥宁培氟沙星沉淀

153 穿琥宁沐舒坦白色混浊

154 穿琥宁葡萄糖酸钙混浊

155 复方丹参氯化钾混浊

156 复方丹参甲氰咪胍混浊

157 复方丹参阿奇霉素混浊

158 复方丹参维生素B6 混浊

159 复方丹参抗癌药物促进恶性肿瘤的转移160 复方丹参细胞色素C 颜色变深、混浊、降效161 复方丹参培氟沙星混浊

162 欧贝甘利欣混浊

163 欧贝头孢拉啶混浊

164 欧贝速尿混浊

165 欧贝复方丹参混浊

166 欧贝5-氟尿嘧啶混浊

167 欧贝肌苷混浊

168 速尿洛美沙星混浊

169 速尿米力农沉淀

170 速尿甲硝唑沉淀

171 肌苷沐舒坦混浊

172 5%碳酸氢纳培氟沙星白色混浊

173 5%碳酸氢钠西咪替丁混浊

174 地塞米松非那根白色混浊

175 地塞米松心律平混浊

176 维生素K1 维生素C 维生素K1失效

177 维生素K1 格利福斯鹅绒黄色混浊

178 洛赛克复合氨基酸混浊

179 FDP 碱性溶液或钙盐可能有理化配伍禁忌

180 尿激酶碱性药物沉淀

181 吗啡氯丙嗪呼吸抑制

182 胃复安阿托品拮抗

183 林可霉素磺胺嘧啶钠沉淀

184 肾上腺素洋地黄类易中毒

185 葡萄糖酸钙洋地黄类毒性增加

186 氨茶碱酸性药物有沉淀析出

187 庆大霉素肝素钠沉淀

188 布比卡因碱性药物沉淀

189 泰能含乳酸钠的溶液不相容

190 黄芪维生素B6 混浊

滴注过程中应注意避光的药品

滴注过程中应注意避光的药品

光照加速药物的氧化。对一些药物可引起光化降解,不仅降低了药物的效价,而且可产生颜色和沉淀,严重影响药物的质量,甚至增加了药物的毒性。—些稳定性差的药物,常制成粉针剂避光密闭保存。临床使用时溶解后,稳定性降低,加上光照作用,药品可发生氧化、分解,变色等反应。因此,在药品生产、运输、贮存,特别是在药品滴注过程中应注意避光。避光滴注的措施即采用透光性较弱的黑布、纸、塑料等制成遮光袋,套在输液瓶上,配以—次性带过滤器的避光输液器,或用黑色塑料薄膜将输液器缠裹达到避光的要求。本文就临床常用对光敏感药物的光稳定性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安全有效用药提供依据。

1 易发生光化降解的药物

1.1 硝普钠。硝普钠是一种速效降压药,水溶液不稳定。光照下分解加速。临床上用5%葡萄糖注射液配制成0.05%硝普钠溶液静脉滴注,在阳光下照射10分钟就分解13.5%,颜色也开始变化,同时pH下降,室内光线下,半衰期4h.硝普钠经光线照射后,生成激发态的硝普钠。然后分解为水合铁氰化钾和氧化氮。水合铁氰化钾进一步分解,产生有毒的氢氰酸及普鲁士蓝等。因此该注射液应临用前配制,避光滴注,并于12h内用完。

1.2 吡啶类药物。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西尼地平、尼莫地平等含有对光不稳定的结构,《中国药典》(2005版)中对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莫地平的含量测定,有关物质检查,溶出度测定均要求避光操作。光稳定性试验表明,西尼地平光照条件下主要变成Z异构体,从降解产物的量来看。溶液光照4h与固体光照3天降解程度接近,说明溶液状态下西尼地平的光敏感性增加。尼莫地平注射液为治疗脑血管病的常用药物,对尼莫地平输液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研究表明,光线对其在输液中的稳定性影响最大,其次是输液种类,最后是温度,因此,使用尼莫地平输液时应避光。

1.3 维生素类。维生素B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在可见光作用下发生分解而失去侧链。水乐维他是水溶性维生素的复方注射剂,除含有维生素B2,还有B族的其他维生素、易氧化的维生素C及叶酸等,多为对光敏感的药物。因此在药物使用注意事项中特别强调: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滴注时,应注意避光。

1.4 噻嗪类药物。如:盐酸异丙嗪、盐酸氯丙嗪,在光、金属离子、氧的作用下,极易氧化变色。临床上在葡萄糖氯化钠袋装输液250mL 中加入复方氯丙嗪4mL,静脉慢滴40h左右,发现输液器终端滤器以上出现蓝色絮状团块样物质。该物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呈云雾状蓝色团块,无结晶和颗粒状物质。用同批号葡萄糖氯化钠和相同量的复方氯丙嗪混合,在避光下保持24h,液体澄明,无变化;随后将该袋输

液直接放在光照下照射1h左右即出现蓝色絮状团块样物质,2h整袋输液出现较多的絮状蓝色团块样物质,形状和颜色同临床上出现的相—致,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逐渐变深。最终呈红棕色溶液。所以复方氯丙嗪用于静脉点滴时浓度不宜过高,尽快在短时间内用完,静滴时须注意避光。一次配药不宜使用时间过长,以保证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5喹诺酮类药物。其注射液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其中以喹啉羧酸类产品最多。但喹啉羧酸类药物大多对光不稳定,易发生光解反应,使抗菌活性下降。近年来对喹诺酮类药物的光促反应特性的研究结果提示:光促反应为放热反应,在溶液状态和有氧的条件下更易发生;光促反应不仅可产生降解物,也可以产物聚合,其反应速度与溶液的pH及药物本身的结构有关。

杨亚莉等比较了司帕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水溶液在UVA光照下紫外光谱的变化,并根据HPLC法测定光照过程的含量,求出光解动力学参数T1/2,溶液中光稳定性顺序为司帕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易对热稳定,对光则较为敏感,易分解,在照度4500Lx的室温条件下10天,分解约25%,且色泽逐渐加深。分解速率符合一级动力学过程,因此除出厂加用避光纸包装外。在运输、储存、使用滴注过程中也应注意避光。

氟罗沙星葡萄糖注射液遇光不稳定,在强光下极不稳定,遇光分解。放在自然光下1h,颜色发生改变,为淡黄色。提示此药物必须避光保存并建议临床使用此输液时,应随配随输,避光滴注。

通过液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技术。对加替沙星的光降解产物进行了分析,结合液相色谱图和质谱图,得出加替沙星在光照后不仅失去环丙基和羧基(两基团恰是加替沙星的活性基团),还产生了碎片离子二聚物峰。因此,加替沙星产品在生产贮存及滴注过程中应尽量避光,以减少杂质的产生,最大可能地降低光毒性的影响,保证产品质量。周红华等用液质联用仪分离并鉴定加替沙星注射液光降解产物,推断加替沙星注射液光降解杂质的结构为6-氟-6-甲氧基-7-(3-甲基-1-哌嗪基)-1,4-二氢-4-氧代-3-喹啉羧酸;并通过实验研究表明加替沙星注射液在避光条件下保存是稳定的。

除上述药物外,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呋塞咪、利血平、盐酸普鲁卡因、黄芩素、维生素A等均为对光敏感的药物。

2 易氧化的药物

药物的氧化作用与化学结构有关,酚类、烯醇类、芳胺类、吡唑酮类、噻嗪类药物均较易氧化。

2.1酚类药物。分子结构中含有酚羟基的药物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吗啡等,在氧、金属离子、光线、温度等的影响下,易氧化变质。有些氧化后形成有色的醌类化合物。酚磺乙胺分子结构中含有酚羟基,采用正交试验分析方法考察酚磺乙胺注射液在输液中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光线对酚磺乙胺的稳定性影响最大,其次为输液种类及配伍温度。提示临床使用时宜避光。

2.2 芳胺药物。对氨基水杨酸钠(PAS一2Na)是常用的抗结核病药。临床常以8~12g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500mL中,在避光条件下2小时静脉滴注完毕。但在滴注过程中,输液颜色随滴注时间延长而逐渐加深,以至不能供药用。对氨基水杨酸钠的颜色变化主要是由

于其发生脱羧反应生成褐色的间氨基酚,再被继续氧化形成二苯醌型化合物所致。此化合物的氨基容易被羧基所取代而生成3,5,3‘,5’2四羧基二苯醌,呈明显红棕色。这种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尤易发生。其中间氨基酚无治疗作用,其量的增加可进一步加速对氨基水杨酸钠的降解;而二苯醌型化合物易引起不良反应。

因此,如溶液颜色深于配制时的颜色则不能再行滴注。该药物无论是药品说明书还是各类用药指南都明确指出,静脉滴注的溶液应新鲜配制,滴注过程应避光,溶液变色即不得使用。

2.3 含有不饱和碳键的药物。两性霉素B(Am B)属多烯类抗真菌药物,具有易氧化的结构。对其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稳定性的实验考察表明,在8℃冷藏贮存24h,Am B含量下降小于2%,光照下25℃24h及34℃12h Am B含量下降均已大于10%,避光条件下24 h Am B含量下降低于10%.表明两性霉素B的5%葡萄糖注射液在光照下不稳定。临床使用Am B滴注时必须临时配制,避光滴注。

3 抗肿瘤药物

化疗是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而抗肿瘤的某些化疗药物由于具化学结构的特殊性,在滴注过程中由于有水的存在,可发生裂环、重排、水解、聚合、氧化、异构化等较复杂的反应,光照可催化上述反应的进程,因此我们应熟悉并掌握这类药物的特性,使用过程中注意避光。

顺铂是被广泛用于治疗肿瘤的化疗药物。对顺铂注射液光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其光稳定性很差。在光照下,顺铂注射液会发生光水合反应和光氧化还原反应,色泽变化表现为黄色加深,直至金属铂析出,半衰期为3~6天。见光后会吸收一部分的光能,引发光化学反应,这是很多铂族金属配合物的特性。所以避光是保证顺铂注射液稳定的最有效手段,因此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要尽量避免光照,包括紫外光、太阳光以及室内照明。同类药物卡铂、澳沙利铂等在使用过程中也应注意避光。

环磷酰胺、阿糖胞苷、尼莫司汀、塞替派、甲氨蝶呤、氟尿嘧啶、阿霉素、米托蒽醌、丝裂霉素、表柔比星、长春碱、长春新碱、高三尖杉酯碱、羟基喜树碱、紫杉醇、达卡巴嗪等抗肿瘤药物对光、热敏感,在日光、高温、高湿条件下不稳定。上述化疗药物临床使用溶解稀释后,水溶液不稳定,光照加速反应。对阿霉素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后的稳定性考察表明,日照对其稳定性影响很大,10min 含量即下降10%左右,溶液颜色也逐渐变淡。因此上述化疗药物在临床滴注过程中应避光。

长春瑞滨、依托泊苷、拓扑替康、多西他赛、利妥昔单抗、昂丹司琼、亚砷酸等药物在光线照射下或温度较高的条件下,对药物稳定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滴注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光

常用避光药物

常用避光药物 特级避光药品:硝普钠。本品对光敏感,溶液稳定性较差,滴注溶液应新鲜 配制 并注意避光,如变为暗棕色,橙色或蓝色,禁用。静滴时,输液器要用 铝箔或 不透光材料包裹使其避光。 一级避光药品:盐酸左氧氟沙星、两性霉素B 、阿霉素。盐酸左氧氟沙星 可引 起 少见的光毒性反应(发生率v 0.1%),在接受本品治疗时应避免过度阳光暴晒和人 工紫外线,如出现 光敏反应或皮肤损伤应停用本品,故在输液过程中应注意避光; 两性霉素B 滴注时必须临时配制,避光滴注;阿霉素滴注时必须临时配制,避光滴 注。 二级避光药品:尼莫地平、盐酸异丙嗪、盐酸氯丙嗪、水溶性维生素、肾上 腺 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吗啡、卡铂、顺铂、奥沙利铂、环 磷酰胺、阿糖胞苷、甲氨蝶呤、氟尿嘧啶。 由于尼莫地平输液的活性成分有光 敏感性,输液过程中采用黑色,棕色或红色的玻璃注射器或输液管,或用不透光材 料将输液泵及输液管包裹或遵医嘱。盐酸异丙嗪和盐酸氯丙嗪在光、金属离子、氧 的作用下,极易氧化变色。静滴时须注意避光。一次配药不宜使用时间过长,以保 证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水溶性维生素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输液时,应注意 避光。 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吗啡在氧、金属离 子、光线、温度等的影响下,易氧化变质,提示临床使用时宜避光。 卡铂、顺铂、 奥沙利铂、环磷酰胺在光照下,顺铂注射液会发生光水合反应和光氧化还原反应, 直至金属铂析出。滴注时应避光。 阿糖胞苷、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等使用溶解稀释 后,水溶液不稳定,光照加速反应。在临床滴注过程中应避光 三级避光药品:脂溶性维生素、甲钻胺、 平、盐酸普鲁卡因、泮托拉唑钠、依托泊苷、 肪乳、中/长链脂肪乳。 脂溶性维生素为对光敏感的药物,滴注时应注意避光。维生素K 需避光。甲钻胺 见光易分解,开封后立即使用的同时,应注意避光。 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呋塞咪、 利血平、盐酸普鲁卡因均为对光敏感的药物,应注意避光。 泮托拉唑钠避光情况有 争议,建议最好避光输注。 依托泊苷、多西他赛、昂丹司琼等在光线照射下,对药物稳定性有一定的 影 响,在滴注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光。 硝酸甘油,静脉使用本品时须采用避光措施。 脂肪乳、中/长链脂肪乳等资料显示在 光照疗法中,同时输入脂肪乳,由光引起的脂 质过氧化物不能被完全消除。因此作为预防措施,建议对新生儿进行光照疗法期间, 输入脂肪乳应避光。对二、三级避光药品,若非现配药液,要避光保存;药液变色 或加深,应禁用 只供学习与交流 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呋塞咪、利血 多西他赛、昂丹司琼、硝酸甘油、脂

药物避光使用

需要避光使用的药物 主讲人:赵志强 课件日期:2017.1.13 主持人:范小娟 避光药物稳定性差,遇光易发生氧化、分解、变色等反应,尤其是一些化疗药物,溶解后可发生裂环、重排、水解、聚合、氧化、异构化等复杂的反应,光照条件下可催化上述反应的进程。因此避光药物要注意避光。 药物的避光包括贮藏过程中的避光及使用过程中的避光两种。避光药物在贮藏过程中均需要遮光保存。但具体在药物使用的过程中,是否也同样需要避光呢?这要看具体药物的种类,有些是要求严格避光的,这在药品说明书一般均有明确要求,如下所列药物均要求使用过程中需要避光。 1.硝普钠:本品对光敏感,溶液稳定性较差,滴注溶液应新鲜配制并迅速将输液瓶用黑纸或铝箔包裹避光。新配溶液为淡棕色,如变为暗棕色、橙色或蓝色,应弃去。溶液的保存与应用不应超过24小时。溶液内不宜加入其他药品。 2.尼莫地平:尼奠地平输液的活性成份有轻微的光敏感性。应避免在太阳光直射下使用。如果输液过程中不可避免暴露于太阳光下,应采用黑色、棕色或红色的玻璃注射器及输液管或用不透光材料将输液泵及输液管包裹或遵医嘱。但如果在散射性日光或人工光源下,使用本品10小时内不必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 3.甲钴铵注射液:见光易分解,开封后应立即使用,应注意避光。 4.依诺沙星和氟罗沙星:依诺沙星每0.2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内溶解后,避光静脉滴注。氟罗沙星,避光缓慢静脉滴注,一次0.2~0.4g,一日1次,稀释于250-500ml5%葡萄糖注射液中。 5. 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或鞘内给药时,均先以灭菌注射用水10ml配制本品50mg,或5ml配制25mg,然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不可用氯化钠注射液,

静脉输液时需避光的药物

护士须知 | 静脉输液时需要避光的药物本文并未覆盖所有对光不稳定的药物,尤其是复方制剂,同时由于 不同厂家的制剂工艺不同,使用说明可能会有差异,具体操作方法应以 药物的说明书为准。 光照会加速药物的氧化,一些化学性质不稳定的药物见光后易分解,不仅降低了药物的活性,而且增加了药物的毒性,严重影响药物的疗效。尤其是水溶液,药物分子被分散,对光的通透性增加,以及水中氧的氧化作用,加大了光解作用。除了影响治疗效果之外,还常常引起以下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药品生产、运输、贮存,特别是在药品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光。 一、临床输注时需要避光的药物 通用名称避光原因 氧氟沙星、氟罗沙星、乳酸环丙沙星氯化钠、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避光缓慢静脉滴注,对光不稳定,易发生光解反应,使抗菌活性下降。光促反应为放热反应,在溶液状态和有氧的条件下更易发生;光促反应不仅可产生降解物,也可以产物聚合 伊曲康唑注射液混合后的溶液,避免直接光照 盐酸氯丙嗪、异丙 嗪注射液 易氧化变色,静滴时须注意避光 维生素类注射液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使用时需要避光。维生素B12遇光易分解,溶解后要尽快使用;亚叶酸钙注射液应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及热接触,维生

素A、维生素B6和维生素C只需避光保存。 肾上腺素、异丙肾 上腺素、去甲肾上 腺素、多巴胺、吗 啡、酚磺乙胺等 易氧化变质,输注时宜避光 注射用硝普钠本品对光敏感,溶液稳定性差,光照下分解加速,硝普钠经光线照射后,生成激发态的硝普钠。然后分解为水合铁氰化钾和氧化氮。水合 铁氰化钾进一步分解,产生有毒的氢氰酸及普鲁士蓝等。因此该注射 液应临用前配制,避光滴注,并于12h内用完。如变为暗棕色,橙色 或蓝色,应弃去。(静滴时,输液器要用铝箔或不透光材料包裹使其 避光 硝苯地平注射剂对光极度敏感,易发生光解反应。 硝酸甘油注射液许多塑料输液器可吸附本药,故应采用玻璃输液瓶,且静脉给药必须避光 对氨基水杨酸钠注射剂由于其发生脱羧反应生成褐色的间氨基酚,再被继续氧化形成二苯醌型化合物所致,其氨基容易被羧基所取代而使溶液呈明显红棕色,临床如出现溶液颜色深于刚配制时的颜色则不能再行滴注 甲钴铵注射液见光易分解,静脉给药避光。注射液开封后立即使用 尼莫地平尼莫地平输液的活性成分有光敏感性,输液过程中应采用黑色,棕色或红色的玻璃注射器或输液管,或用不透光材料将输液泵及输液管包 裹,如在散射线日光或人工光源下,用药10小时内不必采取特殊的 保护措施

常用避光药物

常用避光药物 特级避光药品:硝普钠。本品对光敏感,溶液稳定性较差,滴注溶液应新鲜配制并注意避光,如变为暗棕色,橙色或蓝色,禁用。静滴时,输液器要用铝箔或不透光材料包裹使其避光。 一级避光药品:盐酸左氧氟沙星、两性霉素B、阿霉素。盐酸左氧氟沙星可引起少见的光毒性反应(发生率<0.1%),在接受本品治疗时应避免过度阳光暴晒和人工紫外线,如出现光敏反应或皮肤损伤应停用本品,故在输液过程中应注意避光;两性霉素B滴注时必须临时配制,避光滴注;阿霉素滴注时必须临时配制,避光滴注。 二级避光药品:尼莫地平、盐酸异丙嗪、盐酸氯丙嗪、水溶性维生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吗啡、卡铂、顺铂、奥沙利铂、环磷酰胺、阿糖胞苷、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由于尼莫地平输液的活性成分有光敏感性,输液过程中采用黑色,棕色或红色的玻璃注射器或输液管,或用不透光材料将输液泵及输液管包裹或遵医嘱。盐酸异丙嗪和盐酸氯丙嗪在光、金属离子、氧的作用下,极易氧化变色。静滴时须注意避光。一次配药不宜使用时间过长,以保证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水溶性维生素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输液时,应注意避光。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吗啡在氧、金属离子、光线、温度等的影响下,易氧化变质,提示临床使用时宜避光。卡铂、顺铂、奥沙利铂、环磷酰胺在光照下,顺铂注射液会发生光水合反应和光氧化还原反应,直至金属铂析出。滴注时应避光。阿糖胞苷、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等使用溶解稀释后,水溶液不稳定,光照加速反应。在临床滴注过程中应避光。 三级避光药品:脂溶性维生素、甲钴胺、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呋塞咪、利血平、盐酸普鲁卡因、泮托拉唑钠、依托泊苷、多西他赛、昂丹司琼、硝酸甘油、脂肪乳、中/长链脂肪乳。 脂溶性维生素为对光敏感的药物,滴注时应注意避光。维生素K需避光。甲钴胺见光易分解,开封后立即使用的同时,应注意避光。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呋塞咪、利血平、盐酸普鲁卡因均为对光敏感的药物,应注意避光。泮托拉唑钠避光情况有争议,建议最好避光输注。 依托泊苷、多西他赛、昂丹司琼等在光线照射下,对药物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在滴注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光。硝酸甘油,静脉使用本品时须采用避光措施。脂肪乳、中/长链脂肪乳等资料显示在光照疗法中,同时输入脂肪乳,由光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物不能被完全消除。因此作为预防措施,建议对新生儿进行光照疗法期间,输入脂肪乳应避光。对二、三级避光药品,若非现配药液,要避光保存;药液变色或加深,应禁用。

临床需避光药物

临床需避光药物 1.注射用硝普钠:周围血管扩张药 2.葡萄糖酸伊诺沙星注射液(左氧氟沙星、培氟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氟罗沙星):抗生素 3. 尼莫地平注射液:降血压药物 4.甲钴胺注射液:缺乏VB12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周围神经病变 5.亚叶酸钙注射液(商品名:法益宁):抗贫血药 6.注射用对氨基水杨酸钠:抗微生物药物/抗结核病药物 7.注射用两性霉素B:抗真菌药物 8.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循环系统药物 9. 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VB2):维生素类药物 10.盐酸氯丙嗪注射液:抗精神病药 11.氨茶碱注射液:呼吸系统药物 12.注射用顺铂:抗肿瘤药物 13. 注射用达卡巴嗪:用于治疗恶性黑色素瘤 14. 二氮嗪注射液:用于高血压危象、急性型高血压或高血压脑病 15. 呋塞米注射液:用于水肿性疾病。 16.盐酸多柔比星注射液:抗有丝分裂和细胞毒性药物多柔比星能成功地诱导多种恶性肿瘤的缓解包括急性白血病淋巴瘤软组织和骨肉瘤儿童恶性肿瘤及成人实体瘤尤其用于乳腺癌和肺癌 17.硫辛酸注射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感觉异常 18. 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商品名:舒芬尼):用于气管内插管、使用人工呼吸的全身麻醉。 19. 注射用硫喷妥钠: 脂溶性高,静脉注射后迅速通过血-脑屏障,用于全麻诱导,复合全麻及小儿基础麻醉。 20. 他克莫司注射液(普乐可复):预防肝脏或肾脏移植术后的移植物排斥反应。 21.替尼泊苷注射液(商品名:卫萌):常与其它抗癌药物联合使用治疗。 22. 硝酸甘油注射液:主要药理作用是松弛血管平滑肌。 23.烟酸注射液:用于维生素PP缺乏症;扩张小血管;缺血性心脏病。 24.烟酰胺注射液:与烟酸相似。 25. 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坏血病、慢性铁中毒、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 滴注过程中应注意避光的药品

临床需避光药物

1.注射用硝普钠:周围血管扩张药 2.葡萄糖酸伊诺沙星注射液(左氧氟沙星、培氟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氟罗沙星):抗生素 3.尼莫地平注射液:降血压药物 4.甲钴胺注射液:缺乏VB12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周围神经病变 5.亚叶酸钙注射液(商品名:法益宁):抗贫血药 6.注射用对氨基水杨酸钠:抗微生物药物/抗结核病药物 7.注射用两性霉素B:抗真菌药物 8.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循环系统药物 9.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VB2):维生素类药物 10.盐酸氯丙嗪注射液:抗精神病药 11.氨茶碱注射液:呼吸系统药物 12.注射用顺铂:抗肿瘤药物 13.注射用达卡巴嗪:用于治疗恶性黑色素瘤 14.二氮嗪注射液:用于危象、急性型或脑病 15.呋塞米注射液:用于水肿性疾病。 16.盐酸多柔比星注射液:抗有丝分裂和细胞毒性药物多柔比星能成功地诱导多种恶性肿瘤的缓解包括急性白血病淋巴瘤软组织和骨肉瘤儿童恶性肿瘤及成人实体瘤尤其用于乳腺癌和 17.硫辛酸注射液: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感觉异常 18.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商品名:舒芬尼):用于气管内插管、使用人工呼吸的全身麻醉。 19.注射用硫喷妥钠:脂溶性高,静脉注射后迅速通过血-脑屏障,用于全麻诱导,复合全麻及小儿基础麻醉。 20.他克莫司注射液(普乐可复):预防肝脏或肾脏移植术后的移植物排斥反应。 21.替尼泊苷注射液(商品名:卫萌):常与其它抗癌药物联合使用治疗。 22.硝酸甘油注射液:主要药理作用是松弛血管平滑肌。 23.烟酸注射液:用于维生素PP缺乏症;扩张小血管;缺血性心脏病。 24.烟酰胺注射液:与烟酸相似。 25.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坏血病、慢性铁中毒、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 滴注过程中应注意避光的药品 l易发生光化降解的药物 1.1硝普钠。 1.2吡啶类药物:硝苯地平、尼群地平、西尼地平、尼莫地平等 1.3维生素类:维生素B、水乐维他 1.4噻嗪类药物:盐酸异丙嗪、盐酸氯丙嗪, 1.5喹诺酮类药物: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呋塞咪、利血平、盐酸普鲁卡因、黄芩素、维生素A等2易氧化的药物 2.1酚类药物: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吗啡等, 2.2芳胺药物:对氨基水杨酸钠(PAS一2Na) 2.3含有不饱和碳键的药物:两性霉素B(AmB)

临床需避光药物

临床需避光药物 1. 注射用硝普钠:周围血管扩张药 2. 葡萄糖酸伊诺沙星注射液(左氧氟沙星、培氟沙星、司帕沙星、加替沙星、氟罗沙星):抗生素 3. 尼莫地平注射液:降血压药物 4. 甲钴胺注射液:缺乏VB12引起的巨幼细胞性贫血治疗、周围神经病变 5. 亚叶酸钙注射液(商品名:法益宁):抗贫血药 6. 注射用对氨基水杨酸钠:抗微生物药物/抗结核病药物 7. 注射用两性霉素B:抗真菌药物 8. 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循环系统药物 9. 核黄素磷酸钠注射液(VB2):维生素类药物 10. 盐酸氯丙嗪注射液:抗精神病药 11. 氨茶碱注射液:呼吸系统药物 12. 注射用顺铂:抗肿瘤药物 13. 注射用达卡巴嗪:用于治疗恶性黑色素瘤 14. 二氮嗪注射液:用于高血压危象、急性型高血压或高血压脑病 15. 呋塞米注射液:用于水肿性疾病。 16. 盐酸多柔比星注射液:抗有丝分裂和细胞毒性药物多柔比星能成功地诱导多种恶性肿瘤的缓解包括急性白血病淋巴瘤软组织和骨肉瘤儿童恶性肿瘤及成人实体瘤尤其用于乳腺癌和肺癌 17. 硫辛酸注射液: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引起的感觉异常 18. 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商品名:舒芬尼):用于气管内插管、使用人工呼吸的全身麻醉。 19. 注射用硫喷妥钠: 脂溶性高,静脉注射后迅速通过血-脑屏障,用于全麻诱导,复合全麻及小儿基础麻醉。 20. 他克莫司注射液(普乐可复):预防肝脏或肾脏移植术后的移植物排斥反应。 21. 替尼泊苷注射液(商品名:卫萌):常与其它抗癌药物联合使用治疗。 22. 硝酸甘油注射液:主要药理作用是松弛血管平滑肌。 23. 烟酸注射液:用于维生素PP缺乏症;扩张小血管;缺血性心脏病。 24. 烟酰胺注射液:与烟酸相似。 25. 维生素C注射液:治疗坏血病、慢性铁中毒、特发性高铁血红蛋白。 滴注过程中应注意避光的药品

避光药物

临床需避光药物 一些药物的稳定性差,溶解后遇光易发生氧化、分解、变色等反应;一些化疗药物溶解后可发生裂环、重排、水解、聚合、氧化、异构化等较复杂的反应,光照可催化上述反应的进程。 (一)易发生光化降解的药物 1.硝普钠遇光转为激发态,多步化学反应生成有毒物质。 2.吡啶类药物含有二氢吡啶环,对光不稳定,如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异烟肼和尼可刹米。 3.维生素类见光易分解,尤其是水溶性类,如维生素B12。 4.喹诺酮类药物光解反应使抗菌活性下降,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 5.噻嗪类药物在光、金属离子、氧的作用下极易氧化变色,如氯丙嗪和异丙嗪。 6.酚类药物分子结构中含有酚羟基,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吗啡等。(二)抗肿瘤药物 含铂化疗药(顺铂、卡铂、澳沙利铂)光照下发生水合反应析出铂 环磷酰胺水溶液不稳定,现配现用 (三) 避光等级 1 / 3下载文档可编辑

1.特级避光药品:硝普钠 对光极敏感,输液器用铝箔或不透光材料包裹,限时使用12h,变色后禁用 2.一级避光药品:盐酸左氧氟沙星、含铂化疗药(顺铂)、水溶性维生素 *** (严格避光保存,输注之前才打开铝箔包装抽液、配液,输注时避光,变色禁用) 3.二级避光药品:尼莫地平、肾上腺素类、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 4.三级避光药品:脂溶性维生素、硝酸甘油、中/长链脂肪乳 ***(对二三级避光药物应:避光保存,现配药液,药液变色或加深,应禁用)。 (四)避光药物的使用原则 避光保存、先配现用、限时使用、避光输注。 (五)药物避光方法 1保持原包装 2 遵循四原则 : 避光保存、现配现用、限时使用、避光输注 3、避光措施: 遮光袋配以一次性带过滤器的避光输液器、黑色塑料薄膜将输液器缠裹。 外二科需避光药物一览表 2 / 3下载文档可编辑

避光的药物

临床输注时需要避光的药物

序号药物1 药物2 配伍结果 1 青霉素氧氟沙星混浊 2 青霉素氨茶碱青霉素失活、降效 3 青霉素碳酸氢纳青霉素失活、降效 4 青霉素葡萄糖分解快 5 青霉素阿拉明起化学反应 6 青霉素新福林起化学反应 7 青霉素庆大霉素庆大失活、降效 8 青霉素阿米卡星阿米卡星失活、降效 9 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有配伍禁忌 10 青霉素维生素C 青霉素分解快降效 11 青霉素氢化可的松青霉素降效 12 青霉素黄岑注射液沉淀 13 青霉素黄连注射液沉淀 14 氨苄西林-舒巴坦10%GS或5%GNS 降效,室温1h失效 15 氨苄西林-舒巴坦5%碳酸氢钠降效,且外观有乳光 16 阿洛西林维生素B6 沉淀 17 阿洛西林氨甲苯酸沉淀 18 阿洛西林维生素C 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19 阿洛西林阿米卡星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0 阿洛西林小诺霉素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1 阿洛西林庆大霉素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2 阿洛西林头孢唑啉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3 阿洛西林地塞米松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4 阿洛西林肌苷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5 阿洛西林诺佳沉淀 26 氨苄西林钠0.5%甲硝唑变色、沉淀 27 氨苄西林钠氨茶碱沉淀分解失效 28 氨苄西林钠庆大霉素有配伍禁忌 29 氨氯西林钠5%或10% GS液降效 30 氨氯西林钠氨茶碱沉淀分解失效 31 羧苄西林钠0.5%甲硝唑降效 32 羧苄西林钠小诺米星降效 33 美洛西林钠环丙沙星混浊 34 美洛西林钠甘利欣混浊 35 阿莫西林钠5%或10%GS 变色、降效(与温度、时间成正比) 36 阿莫西林钠5%GNS 同上 37 阿莫西林钠氨茶碱沉淀分解失效 38 头孢噻肟钠碳酸氢钠红色配伍禁忌、相互增加毒性

常用避光药物

. '. 常用避光药物 特级避光药品:硝普钠。本品对光敏感,溶液稳定性较差,滴注溶液应新鲜 配制并注意避光,如变为暗棕色,橙色或蓝色,禁用。静滴时,输液器要用铝箔或不透光材料包裹使其避光。 一级避光药品:盐酸左氧氟沙星、两性霉素B、阿霉素。盐酸左氧氟沙星可引起少见的光毒性反应(发生率<0.1%),在接受本品治疗时应避免过度阳光暴晒和人工紫外线,如出现光敏反应或皮肤损伤应停用本品,故在输液过程中应注意避光;两性霉素B滴注时必须临时配制,避光滴注;阿霉素滴注时必须临时配制,避光滴注。 二级避光药品:尼莫地平、盐酸异丙嗪、盐酸氯丙嗪、水溶性维生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吗啡、卡铂、顺铂、奥沙利铂、环磷酰胺、阿糖胞苷、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由于尼莫地平输液的活性成分有光敏感性,输液过程中采用黑色,棕色或红色的玻璃注射器或输液管,或用不透光材料将输液泵及输液管包裹或遵医嘱。盐酸异丙嗪和盐酸氯丙嗪在光、金属离子、氧的作用下,极易氧化变色。静滴时须注意避光。一次配药不宜使用时间过长,以保证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水溶性维生素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输液时,应注意避光。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吗啡在氧、金属离子、光线、温度等的影响下,易氧化变质,提示临床使用时宜避光。卡铂、顺铂、奥沙利铂、环磷酰胺在光照下,顺铂注射液会发生光水合反应和光氧化还原反应,直至金属铂析出。滴注时应避光。阿糖胞苷、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等使用溶解稀释后,水溶液不稳定,光照加速反应。在临床滴注过程中应避光。 三级避光药品:脂溶性维生素、甲钴胺、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呋塞咪、利血平、盐酸普鲁卡因、泮托拉唑钠、依托泊苷、多西他赛、昂丹司琼、硝酸甘油、脂肪乳、中/长链脂肪乳。 脂溶性维生素为对光敏感的药物,滴注时应注意避光。维生素K需避光。甲钴胺见光易分解,开封后立即使用的同时,应注意避光。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呋塞咪、利血平、盐酸普鲁卡因均为对光敏感的药物,应注意避光。泮托拉唑钠避光情况有争议,建议最好避光输注。 依托泊苷、多西他赛、昂丹司琼等在光线照射下,对药物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在滴注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光。硝酸甘油,静脉使用本品时须采用避光措施。脂肪乳、中/长链脂肪乳等资料显示在光照疗法中,同时输入脂肪乳,由光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物不能被完全消除。因此作为预防措施,建议对新生儿进行光照疗法期间,输入脂肪乳应避光。对二、三级避光药品,若非现配药液,要避光保存;药液变色或加深,应禁用。

需避光输液药品目录(特选参考)

需避光输液药品目录 一些药物的稳定性差,溶解后遇光易发生氧化、分解、变色等反应 一些化疗药物溶解后可发生裂环、重排、水解、聚合、氧化、异构化等较复杂的反应,光照可催化上述反应的进程 一、易发生光化降解的药物 1.硝普钠遇光转为激发态,多步化学反应生成有毒物质 2.吡啶类药物含有二氢吡啶环,对光不稳定,如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异烟肼和尼可刹米 3.维生素类见光易分解,尤其是水溶性类,如维生素B12、亚叶酸钙注射液 4.喹诺酮类药物光解反应使抗菌活性下降,如氟罗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和美罗沙星 5.噻嗪类药物在光、金属离子、氧的作用下极易氧化变色,如氯丙嗪和异丙嗪 6.酚类药物分子结构中含有酚羟基,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吗啡等 7.芳胺药物对氨基水杨酸钠易发生脱羧反应生成褐色的间氨基酚,引起不良反应 8.含有不饱和碳键的药物多烯类抗真菌药两性霉素B具有易氧化的不饱和碳键 二、抗肿瘤药物 含铂化疗药(顺铂、卡铂、澳沙利铂)光照下发生水合反应析出铂 达卡巴嗪对光极不稳定,放置后溶液变浅红色,需临时配制,溶解后立即注射 长春新碱注入静脉时要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环磷酰胺水溶液不稳定,现配现用 三、避光等级 1.特级避光药品:硝普钠 对光极敏感,输液器用铝箔或不透光材料包裹,限时使用12h,变色后禁用。 2.一级避光药品:盐酸左氧氟沙星、含铂化疗药(顺铂)、水溶性维生素、达卡巴嗪、两性霉素B、阿霉素等。 严格避光保存,输注之前才打开铝箔包装抽液、配液,输注时避光,变色禁用。 3.二级避光药品:尼莫地平、噻嗪类药物、肾上腺素类、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 4.三级避光药品:脂溶性维生素、呋塞咪、利血平、硝酸甘油、中/长链脂肪乳 对二三级避光药物应:避光保存,现配药液,药液变色或加深,应禁用。 四、避光药物的使用原则 避光保存 现配现用 限时使用 避光输注 五、药物避光方法 1、保持原包装 2、遵循四原则 避光保存、现配现用、限时使用、避光输注 3、避光措施 遮光袋配以一次性带过滤器的避光输液器 黑色塑料薄膜将输液器缠裹。

避光药物

临床需避光药物 一些药物的稳定性差,溶解后遇光易发生氧化、分解、变色等反应; 一些化疗药物溶解后可发生裂环、重排、水解、聚合、氧化、异构化等较复杂的反应,光照可催化上述反应的进程。 (一) 易发生光化降解的药物 1、硝普钠遇光转为激发态,多步化学反应生成有毒物质。 2、吡啶类药物含有二氢吡啶环,对光不稳定,如硝苯地平、尼莫地平、异烟肼与尼可刹米。 3、维生素类见光易分解,尤其就是水溶性类,如维生素B12。 4、喹诺酮类药物光解反应使抗菌活性下降,如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 5、噻嗪类药物在光、金属离子、氧的作用下极易氧化变色,如氯丙嗪与异丙嗪。 6、酚类药物分子结构中含有酚羟基,如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不啡等。 (二)抗肿瘤药物 含铂化疗药(顺铂、卡铂、澳沙利铂)光照下发生水合反应析出铂 环磷酰胺水溶液不稳定,现配现用 (三) 避光等级

1、特级避光药品:硝普钠 对光极敏感,输液器用铝箔或不透光材料包裹,限时使用12h,变色后禁用 2、一级避光药品:盐酸左氧氟沙星、含铂化疗药(顺铂)、水溶性维生素 *** (严格避光保存,输注之前才打开铝箔包装抽液、配液,输注时避光,变色禁用) 3、二级避光药品:尼莫地平、肾上腺素类、环磷酰胺、甲氨蝶呤等 4、三级避光药品:脂溶性维生素、硝酸甘油、中/长链脂肪乳 ***(对二三级避光药物应:避光保存,现配药液,药液变色或加深,应禁用)。 (四)避光药物的使用原则 避光保存、先配现用、限时使用、避光输注。 (五)药物避光方法 1保持原包装 2 遵循四原则: 避光保存、现配现用、限时使用、避光输注3、避光措施: 遮光袋配以一次性带过滤器的避光输液器、黑色塑料薄膜将输液器缠裹。

静脉输液时需避光的药物

护士须知1静脉输液时需要避光的药物 本文并未覆盖所有对光不稳定的药物,尤其是复方制剂,同时由于不同厂家的制剂 工艺不同,使用说明可能会有差异,具体操作方法应以药物的说明书为准。 光照会加速药物的氧化,一些化学性质不稳定的药物见光后易分解,不仅降低了药物的活性,而且增加了药物的毒性,严重影响药物的疗效。尤其是水溶液,药物分子被分散,对光的通透性增加,以及水中氧的氧化作用,加大了光解作用。除了影响治疗效果之外,还常常引起以下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药品生产、运输、贮存,特别是在药品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光。 一、临床输注时需要避光的药物 通用名称避光原因 氧氟沙星、氟罗避光缓慢静脉滴注,对光不稳定,易发生光解反应,使抗菌活性下降。沙星、乳酸环丙光促反应为放热反应,在溶液状态和有氧的条件下更易发生;光促反应沙星氯化钠、盐不仅可产生降解物,也可以产物聚合 酸莫西沙星氯化 钠注射液 盐酸氯丙嗪、异易氧化变色,静滴时须注意避光丙嗪注射液 维生素类注射液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使用时需要避光。维生素B12遇光易分解,溶解

后要尽快使用;亚叶酸钙注射液应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及热接触,维生素 A、维生素B6和维生素C只需避光保存。易氧化变质,输注时宜避光肾上腺素、异丙肾 上腺素、去甲肾上 腺素、多巴胺、吗 啡、酚磺乙胺等 红色的玻璃注射器或输液管,或用不透光材料将输液泵及输液

管包裹,如在散射线日光或人工光源下,用药10小时内不必米取特 殊的保护措施 注射用两性霉素B本药宜缓慢避光滴注,临床使用时滴注必须临时配制。 注射用硫酸长春本药对光敏感,给药时应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新碱 注射用对氨基水对氨基水杨酸钠是常用的抗结核病药,容易发生脫竣反应生成褐色的间杨酸钠氨基酚,再被继续氧化形成二苯醍型化合物,引起不良反应。 该药物无论是药品说明书还是各类用药指南都明确指出,静脉滴注的溶 液应新鲜配制,滴注过程应避光,溶液变色即不得使用。 盐酸表阿霉素本品在保存和用药时应避光,分次给药或避光点滴可明显减轻不良 反应 卡钳本药存放及滴注时应避光,应现配现用,配制好的药液应在8小时内使用 脂肪乳有资料显示在光照疗法中,同时输入脂肪乳,由光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物中/长链脂肪乳不能被完全消除。因此作为预防措施,建议对新生儿进行光照疗法期 间,输入脂肪乳应避光 硫酸长春地辛 避光,注射液应用前新鲜配制,剩余的注射液应弃去,不可放置再用 泮托拉哩钠避光,只能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稀释,溶解稀释后4小时滴完

需要避光的药物

需要避光使用的药物 避光药物稳定性差,遇光易发生氧化、分解、变色等反应,尤其是一些化疗药物,溶解后可发生裂环、重排、水解、聚合、氧化、异构化等复杂的反应,光照条件下可催化上述反应的进程。因此避光药物要注意避光。 医院内药物的避光主要包括贮藏过程中的避光及使用过程中的避光两种。避光药物在贮藏过程中均需要遮光保存。但具体在药物使用的过程中,是否也同样需要避光呢?这要看具体药物的种类,有些是要求严格避光的,这在药品说明书一般均有明确要求,如下所列药物均要求使用过程中需要避光。 1.硝普钠:本品对光敏感,溶液稳定性较差,滴注溶液应新鲜配制并迅速将输液瓶用黑纸或铝箔包裹避光。新配溶液为淡棕色,如变为暗棕色、橙色或蓝色,应弃去。溶液的保存与应用不应超过24小时。溶液内不宜加入其他药品。 2.尼莫地平:尼莫地平输液的活性成份有轻微的光敏感性。应避免在太阳光直射下使用。如果输液过程中不可避免暴露于太阳光下,应采用黑色、棕色或红色的玻璃注射器及输液管或用不透光材料将输液泵及输液管包裹或遵医嘱。但如果在散射性日光或人工光源下,使用本品10小时内不必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 3.甲钴铵注射液:见光易分解,开封后应立即使用,应注意避光。 4.依诺沙星和氟罗沙星:依诺沙星每0.2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内溶解后,避光静脉滴注。氟罗沙星,避光缓慢静脉滴注,一次0.2~0.4g,一日1次,稀释于250-500ml5%葡萄糖注射液中。 5. 两性霉素B:静脉滴注或鞘内给药时,均先以灭菌注射用水10ml配制本品50mg,或5ml配制25mg,然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释(不可用氯化钠注射液,因可产生沉淀),滴注液的药物浓度不超过10mg/100ml,避光缓慢静滴,每次滴注时间需6小时以上,稀释用葡萄糖注射液的pH值应在4.2以上。 6. 水溶性维生素类:如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输注时,应注意避光;复方维生素注射液在避光条件下静脉滴注用,在输注过程中,应加避光罩,以防药物分解。 7.硝酸甘油注射液:静脉使用本品时须采用避光措施。 8.注射用顺铂:对静滴瓶应予以遮盖以避光,建议使用避光输液器给药。 9. 硫辛酸注射液:配好的输液,用铝铂纸包裹避光,6小时内可保持稳定。由于活性成份对光敏感,应在使用前将安瓿从盒内取出。建议使用避光输液器进行输液。 10. 注射用对氨基水杨酸钠:静脉滴注的溶液需新配,滴注时应避光,溶液变色即不得使用。

需要避光输液的药物

需要避光输液的药物。 特级避光药品:硝普钠。本品对光敏感,溶液稳定性较差,滴注溶液应新鲜配制并注意避光,如变为暗棕色,橙色或蓝色,禁用。静滴时,输液器要用铝箔或不透光材料包裹使其避光。 一级避光药品:盐酸左氧氟沙星、两性霉素B、阿霉素。盐酸左氧氟沙星可引起少见的光毒性反应(发生率<0.1%),在接受本品治疗时应避免过度阳光暴晒和人工紫外线,如出现光敏反应或皮肤损伤应停用本品,故在输液过程中应注意避光;两性霉素B滴注时必须临时配制,避光滴注;阿霉素滴注时必须临时配制,避光滴注。 二级避光药品:尼莫地平、盐酸异丙嗪、盐酸氯丙嗪、水溶性维生素、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吗啡、卡铂、顺铂、奥沙利铂、环磷酰胺、阿糖胞苷、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由于尼莫地平输液的活性成分有光敏感性,输液过程中采用黑色,棕色或红色的玻璃注射器或输液管,或用不透光材料将输液泵及输液管包裹或遵医嘱。盐酸异丙嗪和盐酸氯丙嗪在光、金属离子、氧的作用下,极易氧化变色。静滴时须注意避光。一次配药不宜使用时间过长,以保证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水溶性维生素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进行输液时,应注意避光。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吗啡在氧、金属离子、光线、温度等的影响下,易氧化变质,提示临床使用时宜避光。卡铂、顺铂、奥沙利铂、环磷酰胺在光照下,顺铂注射液会发生光水合反应和光氧化还原反应,直至金属铂析出。滴注时应避光。阿糖胞苷、甲氨蝶呤、氟尿嘧啶等使用溶解稀释后,水溶液不稳定,光照加速反应。在临床滴注过程中应避光。 三级避光药品:脂溶性维生素、甲钴胺、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呋塞咪、利血平、盐酸普鲁卡因、泮托拉唑钠、依托泊苷、多西他赛、昂丹司琼、硝酸甘油、脂肪乳、中/长链脂肪乳。 脂溶性维生素为对光敏感的药物,滴注时应注意避光。维生素K需避光。甲钴胺见光易分解,开封后立即使用的同时,应注意避光。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呋塞咪、利血平、盐酸普鲁卡因均为对光敏感的药物,应注意避光。泮托拉唑钠避光情况有争议,建议最好避光输注。 依托泊苷、多西他赛、昂丹司琼等在光线照射下,对药物稳定性有一定的影响,在滴注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光。硝酸甘油,静脉使用本品时须采用避光措施。脂肪乳、中/长链脂肪乳等资料显示在光照疗法中,同时输入脂肪乳,由光引起的脂质过氧化物不能被完全消除。因此作为预防措施,建议对新生儿进行光照疗法期间,输入脂肪乳应避光。对二、三级避光药品,若非现配药液,要避光保存;药液变色或加深,应禁用。

什么药物怕光,输液时用黑布蒙着

什么药物怕光,输液时用黑布蒙着? 1、易发生光化降解的药物 1.1 硝普钠硝普钠是一种速效降压药,水溶液不稳定。光照下分解加速。临床上用5%葡萄糖注射液配制成0.05%硝普钠溶液静脉滴注,在阳光下照射10分钟就分解13.5%,颜色也开始变化,同时pH下降,室内光线下,半衰期4h. 硝普钠经光线照射后,生成激发态的硝普钠。然后分解为水合铁氰化钾和氧化氮。水合铁氰化钾进一步分解,产生有毒的氢氰酸及普鲁士蓝等。因此该注射液应临用前配制,避光滴注,并于12h内用完。 1.2 吡啶类药物如:硝苯地平、尼群地平、西尼地平、尼莫地平等含有对光不稳定的结构,《中国药典》(2005版)中对硝苯地平、尼群地平、尼莫地平的含量测定,有关物质检查,溶出度测定均要求避光操作。光稳定性试验表明,西尼地平光照条件下主要变成Z异构体,从降解产物的量来看。溶液光照4h与固体光照3天降解程度接近,说明溶液状态下西尼地平的光敏感性增加。尼莫地平注射液为治疗脑血管病的常用药物,对尼莫地平输液的稳定性及影响因素的正交试验研究表明,光线对其在输液中的稳定性影响最大,其次是输液种类,最后是温度,因此,使用尼莫地平输液时应避光。 1.3 维生素类维生素B在酸性或中性溶液中,在可见光作用下发生分解而失去侧链。水乐维他是水溶性维生素的复方注射剂,除含有维生素B2,还有B 族的其他维生素、易氧化的维生素C及叶酸等,多为对光敏感的药物。因此在药物使用注意事项中特别强调:加入葡萄糖注射液中滴注时,应注意避光。 1.4 噻嗪类药物如:盐酸异丙嗪、盐酸氯丙嗪,在光、金属离子、氧的作用下,极易氧化变色。临床上在葡萄糖氯化钠袋装输液250mL中加入复方氯丙嗪4mL,静脉慢滴40h左右,发现输液器终端滤器以上出现蓝色絮状团块样物质。该物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呈云雾状蓝色团块,无结晶和颗粒状物质。用同批号葡萄糖氯化钠和相同量的复方氯丙嗪混合,在避光下保持24h,液体澄明,无变化;随后将该袋输液直接放在光照下照射1h左右即出现蓝色絮状团块样物质,2h整袋输液出现较多的絮状蓝色团块样物质,形状和颜色同临床上出现的相—致,随着时间的推移,颜色逐渐变深。最终呈红棕色溶液。所以复方氯丙嗪用于静脉点滴时浓度不宜过高,尽快在短时间内用完,静滴时须注意避光。一次配药不宜使用时间过长,以保证用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1.5 喹诺酮类药物其注射液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其中以喹啉羧酸类产品最多。但喹啉羧酸类药物大多对光不稳定,易发生光解反应,使抗菌活性下降。近年来对喹诺酮类药物的光促反应特性的研究结果提示:光促反应为放热反应,在溶液状态和有氧的条件下更易发生;光促反应不仅可产生降解物,也可以产物聚合,其反应速度与溶液的pH及药物本身的结构有关。 杨亚莉等比较了司帕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水溶液在UVA 光照下紫外光谱的变化,并根据HPLC法测定光照过程的含量,求出光解动力学参数T1/2,溶液中光稳定性顺序为司帕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盐酸洛美沙星注射液易对热稳定,对光则较为敏感,易分解,在照度4500Lx 的室温条件下10天,分解约25%,且色泽逐渐加深。分解速率符合一级动力学

避光的药物

临床输注时需要避光得药物

序号药物1 药物2 配伍结果 1 青霉素氧氟沙星混浊 2 青霉素氨茶碱青霉素失活、降效 3 青霉素碳酸氢纳青霉素失活、降效 4 青霉素葡萄糖分解快 5 青霉素阿拉明起化学反应 6 青霉素新福林起化学反应 7 青霉素庆大霉素庆大失活、降效 8 青霉素阿米卡星阿米卡星失活、降效 9 青霉素大环内酯类有配伍禁忌 10 青霉素维生素C 青霉素分解快降效 11 青霉素氢化可得松青霉素降效 12 青霉素黄岑注射液沉淀 13 青霉素黄连注射液沉淀 14 氨苄西林-舒巴坦10%GS或5%GNS 降效,室温1h失效 15 氨苄西林-舒巴坦5%碳酸氢钠降效,且外观有乳光 16 阿洛西林维生素B6 沉淀 17 阿洛西林氨甲苯酸沉淀 18 阿洛西林维生素C 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19 阿洛西林阿米卡星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0 阿洛西林小诺霉素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1 阿洛西林庆大霉素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2 阿洛西林头孢唑啉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3 阿洛西林地塞米松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4 阿洛西林肌苷pH变化大于0、2,宜少配伍 25 阿洛西林诺佳沉淀 26 氨苄西林钠0、5%甲硝唑变色、沉淀 27 氨苄西林钠氨茶碱沉淀分解失效 28 氨苄西林钠庆大霉素有配伍禁忌 29 氨氯西林钠5%或10% GS液降效 30 氨氯西林钠氨茶碱沉淀分解失效 31 羧苄西林钠0、5%甲硝唑降效 32 羧苄西林钠小诺米星降效 33 美洛西林钠环丙沙星混浊 34 美洛西林钠甘利欣混浊 35 阿莫西林钠5%或10%GS 变色、降效(与温度、时间成正比) 36 阿莫西林钠5%GNS 同上 37 阿莫西林钠氨茶碱沉淀分解失效 38 头孢噻肟钠碳酸氢钠红色配伍禁忌、相互增加毒性 39 头孢噻肟钠甲硝唑4h后瓶底有少量气泡且溶液颜色变深

静脉输液时需避光的药物

护士须知| 静脉输液时需要避光的药物本文并未覆盖所有对光不稳定的药物,尤其是复方制剂,同时由 于不同厂家的制剂工艺不同,使用说明可能会有差异,具体操作方法应 以药物的说明书为准。 光照会加速药物的氧化,一些化学性质不稳定的药物见光后易分解,不仅降低了药物的活性,而且增加了药物的毒性,严重影响药物的疗效。尤其是水溶液,药物分子被分散,对光的通透性增加,以及水中氧的氧化作用,加大了光解作用。除了影响治疗效果之外,还常常引起以下不良反应,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在药品生产、运输、贮存,特别是在药品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光。 一、临床输注时需要避光的药物

二、避光输液规定及注意事项: 1、药物的准备 选择好所需的液体和针剂,用避光袋包好液体,消毒瓶口及针剂,用正确的方法抽取药液,注入液体瓶内。抽吸针水时尽量少暴露于自然光线下。 2、输液的操作 在排液过程中做到准确、快捷,及时排尽空气,尽快密封好输液器。准确地给患者输上液体,把暴露部分用被子或毛巾盖严,防止漏光。 3、患者的准备 患者的准备输液前向患者讲明,避光是为了防止药物见光分解,降低疗效,以得到患者的理解,减少患者对“黑包布”的恐惧感。 4、输液过程中的护理 为减轻患者的担忧,在输液中护士每30min巡视1次病房,了解患者的心理动态,及时解除患者的心理忧虑,随时观察输液的情况;在生活上给予帮助;减少心理不安,增强对避光输液的信心。

5、输液结束 估量输液可能结束的时间,及时准确地为患者更换液体或拔去输液;叮嘱患者多压迫针眼片刻,说明避光输液其实和普通输液是一样的过程,减缓心理压力,恢复正常身心状态,促进早日康复。 临床护理人员对需要避光的注射剂应加强了解,对见光易光降解的药物,除了要避光保存外,对光降解明显的药物,最好使用专业避光注射器,在输注过程中使用一次性避光输液器进行避光,尽量减少光化降解,以保证药品的疗效。

23种必须避光药物,医护必知

23种必须避光药物,医护必知 光照会加速药物的氧化,一些化学性质不稳定的药物见光后易分解,不仅降低了药物的活性,严重影响药物的疗效,而且增加了药物的毒性,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临床上很多药物静脉输注需要进行避光的,医学教育网为医护工作者整理了一些,希望对大家工作靠使用帮助。 注射用硝普钠 静滴时,输液器要用铝箔或不透光材料包裹使其避光。本品对光敏感,溶液稳定性差,光照下分解加速,硝普钠经光线照射后,生成激发态的硝普钠。然后分解为水合铁氰化钾和氧化氮。水合铁氰化钾进一步分解,产生有毒的氢氰酸及普鲁士蓝等。因此该注射液应临用前配制,避光滴注,并于12h内用完。如变为暗棕色,橙色或蓝色,应弃去不用。 伊曲康唑注射液 只能用随包装提供的50ml 0.9%注射用生理盐水稀释。混合后的溶液应立即使用,并避免直接光照,可以在正常的室内灯光下给药。

注射用米卡芬净钠 因本品在光线下可慢慢分解,应避免阳光直射。如果从配制到输液结束需时超过六小时,应将输液袋遮光。(不必将输液管遮光。)溶解本品时切勿用力摇晃输液袋,因本品容易起泡且泡沫不易消失。 硝酸甘油注射液 静脉使用本品时须采用避光措施。静脉滴注本品时,由于许多塑料输液器可吸附硝酸甘油,因此应采用非吸附本品的输液装置。 尼莫地平注射液 在散射性日光或人工光源下,使用本品10h内不必采取特殊的保护措施;如果输液过程中不可避免暴露于太阳光下, 应采用黑色、棕色或红色的玻璃注射器及输液管, 或用不透光材料将输液泵及输液管包裹。尼莫地平输液的活性成份有轻微的光敏感性, 应避免在太阳光直射下使用。 硫辛酸注射液

配好的输液,用铝铂纸包裹避光,6小时内可保持稳定。本品不能与葡萄糖溶液、林格氏溶液及所有可能与硫基或二硫键起反应的溶液配伍使用。 氟罗沙星注射液 避光缓慢静脉滴注。不能与多价金属离子Ca2 、Mg2 等溶液在同一输液管内使用。本品可引起光敏反应,至少在光照后12小时才可接受治疗,治疗期间及治疗后数天内应避免过长时间暴露于明亮光照下。本品对光不稳定,易发生光解反应,使抗菌活性下降。光促反应为放热反应,在溶液状态和有氧的条件下更易发生。 注射用依诺沙星 本品每0.2g加入到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内溶解后,避光静脉滴注。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时有可能发生光敏反应。应用本品时应避免过度暴露于阳光下,如发生光敏反应需停药。 甲钴胺注射液 见光易分解,开封后立即使用的同时,应注意避光。

(完整版)医院避光储存的药物

郓城县人民医院 需避光保存的药物目录 1、维生素类药物:复方维生素注射液、维生素B、维生素B2注射液、维生素B1注射液、维生素B12注射液、维生素B6注射液、维生素C注射液、叶酸; 2、噻嗪类药物:盐酸异丙嗪、盐酸氯丙嗪; 3、喹诺酮类药物: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洛美沙星、依诺沙星、氟罗沙星; 4、酚类药物: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多巴胺、吗啡、酚磺乙胺等; 5、芳胺类药物:对氨基水杨酸; 6、含有不饱和碳键的药物:两性霉素B; 7、抗肿瘤药物:顺铂、卡铂、奥沙利铂、环磷酰胺、阿糖胞苷、甲氨蝶呤、氟尿嘧啶、阿霉素、丝裂霉素、表柔比星、吡柔比星、长春新碱、高三尖杉酯碱、紫杉醇、长春瑞滨、依托泊苷、多西他赛、昂丹司琼、亚叶酸钙; 8、造影剂:碘海醇注射液、复方泛影葡胺、钆喷酸葡胺等 9、其他药品:甲钴铵注射液、硝酸甘油注射液、注射用硝普钠、尼莫地平注射液、氢化可的松、地西泮注射液、呋塞米注射液。 同时我们还应该注意易引起光敏反应药品:喹诺酮类、磺胺类、四环素类、磺酰脲类、利尿药、酚噻嗪类、非甾体抗炎药、口服避孕药、部分局部用药等。

哪些注射剂需要避光输液器输注? 各位同仁,就药物本身的性质而言,对光不稳定的者可能较多,如维生素类、氟喹诺酮类、某些抗肿瘤药、血管活性药物等,但在临床应用过程中是否对要对其应用避光输液器?还是按照说明书给药:未明确说明的就不使用,毕竟避光输液器价格不菲,请各位讨论! 经核对我院临床当前应用的药品说明书,明确要求采取避光输液和对避光有一定要求的品种如下:

说明: 某些药物由于其成分对光不稳定,在临床使用过程中如操作不当,可发生某种程度的降解、聚合反应,外观可出现变色、混浊、颜色加深甚至沉淀等变化,药物本身性质对光不稳定,使用避光套和避光输液器对提高药物疗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无疑是一种有效的保护措施,但此变化受光照强度和照射时间的影响较大,对光不稳定的药物在自然散射光、人工光源(紫外灯除外)照射和短时间给药的前提下,一般不会出现光敏、效价降低、杂质增加等情况的发生,所以对光不稳定的药品,其说明书更强调对储存条件下的遮光,并无规定全部应用避光输液器或避光套,并注意给药后避免阳光直射,而药品说明书为药物应用的法定标准,因此,临床应用过程中对哪些药物应使用避光输液装置,还应以该药物的说明书为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