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是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不同时间、地点或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三间分布),为进一步开展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病因或流行因素的线索,即提出假设。

描述性研究是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常常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也是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描述性研究常用的方法有:个例调查与病例报告、现况调查、生态学研究等。资料可以来源于已有的常规登记资料,如医院临床记录和疾病监测记录等,也可以通过普查或抽样调查获得。

第一节个例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

一、个例调查

㈠概念

个例调查(case investigation)又称个案调查或病家调查,是指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围环境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㈡调查方法

个例调查的对象数是“1”,可以是一个病人、一个家庭或一个疫源地等。个例调查—般无对照,也无人群有关变量的资料,故一般不宜分析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因而在病因研究方面作用不大。

调查方法主要有访问和现场调查。

㈢目的和用途

⒈对病例的调查调查患者发病的经过,从而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或减少类似病例的发生。

⒉总结疾病分布特征对某种疾病多次的个例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可总结该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

⒊核实诊断并进行护理指导。

⒋掌握当地疫情,为疾病监测提供资料。

㈣调查内容

除了调查一般的人口学资料外,个例调查需要着重调查病人可能的感染日期、发病时间、

地点、传播方式、传播因素和发病因素等,确定疫源地的范围和接触者,从而指导医疗护理、隔离消毒、检疫接触者和健康教育,制订控制策略。必要时可采集生物标本或周围环境的标本供实验室检测、分析之用。

二、病例报告

㈠概念

病例报告(case report)又称“个案报告”,是临床上对某种罕见病的单个病例或少数病例进行研究的主要形式,也是唯一的方法。病例报告通常是对单个病例或5个以下病例的病情、诊断及治疗中发生的特殊情况或经验教训等的详尽临床报告。

由于病例报告介绍的是新出现的或不常见的疾病或疾病不常见的临床表现,常为医学界所重视,从而可能形成某种新的假设。它是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的连接点。

病例报告一般首先要说明此病例值得报告的原因,提供所报告病例是罕见病例的证据或指出病例的特别之处;其次要对病例的病情、诊断治疗过程、特殊情况等进行详尽描述,并提出各种特殊之处的可能的解释;最后要进行小结并指出此病例报告给作者和读者以怎样的启示。

㈡目的和用途

⒈发现新的疾病或提供病因线索病例报告常常是识别一种新的疾病或暴露的不良反应的第一线索,是监测罕见事件的唯一手段,常可诱导研究者去研究某种疾病或现象,如艾滋病的发现。对于病例报告的累积、监测能够提示一种新的疾病或流行的出现。

⒉阐明疾病和治疗的机制通过对罕见病例的病情、诊断、治疗、实验室研究以及个别现象的详尽报告,可用来探讨疾病的致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机制。

⒊介绍疾病不常见的表现如浙江大学附属邵逸夫医院在世界上首次报道食用五步蛇蛇胆及血导致鞭节舌病。

三、病例分析

㈠概念

病例分析是临床医生最为熟悉的临床研究方法,它对一组(可以是几例、几十例、几百例甚至是几千例)相同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并得出结论㈡目的和用途

⒈分析某种疾病的临床表现特征如病例的性别、年龄、职业分布,主要临床体征及其出现频率,主要的检验指标、诊断及鉴别要点,主要的治疗方法及疗效、预后情况等。

⒉评价某种治疗、预防措施的效果例如,调查肺结核和结核性脑膜炎儿童的卡介苗接

种情况,发现这些患者大多未接种过卡介苗,从而表明卡介苗能预防严重性结核病的发生。

⒊促使临床工作者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新的病因假设和探索方向例如,临床发现原发性肝癌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高,从而为研究原发性肝癌的病因提供了线索,即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可能与原发性肝癌有关。

病例分析利用日常积累的大量临床资料,因此其最大的优点是资料收集容易,所需时间短,不需要太多的人力、物力。但同时由于记录质量不一,参与医生较多,偏倚较多且无法控制,其资料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相对较差。由于缺乏标准化的方法,不同医疗机构日常收集的临床资料,其可比性难以保证。

第二节现况调查

一、概述

㈠概念

现况调查(prevalence survey)是指按照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特定人群中,应用普查或抽样调查等方法收集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变量的资料,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与疾病分布有关的因素。从时间上说,现况调查是在特定时间内进行的,即在某一时点或在短时间内完成,犹如时间维度的一个断面,故又称之为横断面研究(cross-sectional study)。由于现况调查主要使用患病率指标,所以又称为患病率研究或现患研究(prevalence study)。

㈡特点

⒈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现况调查的结果可以弥补常规报告资料的不足,又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调查结果、花费不大。

⒉在时序上属于横断面研究在一个时点上收集研究资料,并用以描述研究对象在这—时点上的状况,或者探讨这一时点上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⒊不能得出有关因果关系的结论由于所调查的疾病或健康状况与某些特征或因素是同时存在的,即在调查时因与果并存,无法判断谁先谁后,故在现况调查中常进行相关性分析,只能为病因研究提供线索。

⒋—般不用于病程比较短的疾病因为现况调查是在一个短时间内完成的,如果所调查疾病的病程过短,在调查期间有许多人可能已经痊愈或死亡,这样不利于反映该疾病的全貌。

⒌相关因素选择与解释有—定的限制一般所涉及的暴露因素最好是持续不变(或很长时间内不变)的,比如血型、性别、职业等,这些变量目前的信息与以往的信息同样有效。

如果分析的变量可以改变,并且不呈现规律性变化,那么其目前信息的利用价值不是很大。

㈢目的

⒈描述特定时间疾病或健康状况在某地区人群中的分布例如,通过我国1979年~1980年进行的高血压全国抽样调查,可以了解我国高血压的总患病率,以及高血压在各地区、城乡、年龄、性别中的分布情况。

⒉发现病因线索描述某些因素或特征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联系以便形成病因假设,为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线索。例如,在对肝硬化的现况调查中发现肝硬化患者人群中饮酒的比例明显高于非肝硬化人群,从而提出酗酒可能与肝硬化有关的病因假设。

⒊适用于疾病的二级预防利用普查或筛检等手段,可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例如,1972年~1974年我国江苏省进行的三次麻风病全民普查,发现了大量早期麻风病人,并及时进行了早期治疗,对控制麻风病的流行、降低麻风畸残发生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⒋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描述性研究可以考核防治措施的效果。如定期在某一人群中进行横断面研究,收集有关暴露与疾病的资料,通过这种动态调查所获得的结果,可评价某些疾病防治措施的效果。例如对某地区儿童进行乙肝疫苗接种前后的乙肝患病率调查,通过比较可以评价接种效果。

⒌用于疾病监测在某一特定的人群中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长期进行疾病监测,可以对所监测疾病的分布规律和长期变化趋势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⒍其他描述性研究还可用于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卫生水平和健康状况、用于卫生服务需求的研究、用于社区卫生规划的制订与评估、用于有关卫生或检验标准的制订以及为卫生行政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等。例如通过儿童发育营养水平的调查,有助于当地卫生部门开展儿童保健工作。

二、种类

㈠普查

⒈概念普查(census)是指为了解某人群健康状况或某疾病的患病率,在特定时间内对特定范围内(某一地区或具有某种特征)人群中每一成员所做的调查或检查。

“特定时间”应该较短,有时甚至指某个时点,如时间太长,人群中某种疾病的患病率或健康状况会发生变化,影响普查质量。一般小规模普查可在几天或几周内完成,大规模普查可在几个月内完成。“特定范围”既可以是某个单位或某个居民点,也可以指某个地区,甚至全国。

⒉目的①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某些疾病,如对已婚35岁以上妇女开展阴道涂片检查,以期早期发现宫颈癌;②了解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如对儿童身高、体重、发育状况和营养的调查。

⒊适用条件适用于调查目的明确,调查项目简单,所调查的疾病患病率较高,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设备。

⒋优缺点优点:①早发现、早诊断外,尚可以普及医学卫生知识;②由于是调查某一人群总体的所有成员,所以在确定调查对象上比较简单;所获得的资料能够较全面地描述普查地区人群总体的相关情况以及分布与特征,为疾病或健康状况的流行因素研究提供线索;

③比较容易为公众所接受。缺点:①工作量大,费用较高,组织工作复杂,调查的精确度可能下降;②调查内容有限,不适用于患病率很低和现场诊断技术比较复杂的疾病;③由于普查对象多,调查时间短,难免重复和遗漏,无应答比例较高,质量不易控制。

㈡抽样调查

⒈概念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是指在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某人群总体中,按照—定的方法抽取一部分有代表性的个体组成样本进行调查分析,以此推论该人群总体某种疾病的患病率及某些特征的一种调查。

⒉目的主要是以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所在范围,描述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于特定时间、特定范围内人群特征上的分布及影响其分布的因素;衡量人群总体的健康水平;考核防治效果;检查与衡量资料的质量,即抽样调查常可作为其他调查研究方法中的质量控制的方法。

⒊基本原理抽样必须遵循随机化的原则,样本必须足够大,且调查材料的分布要均匀,才能获得有代表性的样本,并通过样本信息推断总体的特征。随机化抽样是指研究总体中每个个体均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到并组成样本。

⒋优缺点与普查相比,抽样调查具有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以及由于调查范围小而使调查精度较高的优点,在流行病学调查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是最常用的方法。但是抽样调查的设计、实施与资料分析均比普查要复杂,重复和遗漏不易被发现;不适用于变异较大的资料,不适用于患病率较低的疾病。

⒌抽样方法目前在流行病学调查中使用的随机抽样方法可分为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和多级抽样。

三、方法

现况调查常用的方法有面访、信访、电话访问、自填式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

查等,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还出现了网上调查等新的调查方法。

㈠面访

面访也叫访问调查法、访谈法,是一种最古老、最普遍采用的资料收集方法。访问调查一般都是访问者向被访问者做面对面的直接调查,通过口头交流的方式获取信息的口头调查,是双方互动的过程。访问调查的特点:整个访谈过程是访问者与被访问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调查者既可以创造和谐的调查气氛,又可以获得较高的应答率。但面访花费的人力、物力、财力较大,也比较费时。

㈡信访

信访系通过邮局传递、派人送发等方式将调查问卷交到被调查者手中,由被调查者自行填写,然后再返回调查者。信访的优点是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其应答率不如面防高。

㈢电话访问

电话访问是通过电话询问调查内容来获得研究所需信息的一种方法。它既有面访灵活性的优点,又有信访省力、省时的优点,缺点是在电话普及率较低的不发达地区和农村地区,有时无法实施。

㈣自填式问卷调查

自填式问卷调查是按照统一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由调查者向调查对象集中发放问卷,而由被调查者或知情人填答问卷。其优点是调查者可以对问卷进行必要的讲解、调查集中、实施方便、省时省力。缺点是这种调查要求其调查对象相对集中在某地,有一定的文化程度,否则不易实施。

㈤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

现况调查中往往涉及—些需要经过一定设备进行测量的变量,如身高、体重、血压、血脂、血红蛋白等,这时就需要做相应的体格检查或实验室检查。该法常常与上面的方法结合进行。

四、实施步骤

㈠明确调查目的

确定调查的目的是现况调查的第一步,应该根据研究所提出的问题,明确该次调查所要达到的目的,如是要描述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还是要寻找危险因素的线索,发现高危人群;是要对疾病干预做需求分析还是要进行疾病的“三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或者是为了评价疾病防治措施的效果。研究目的是整个现况调查的出发点,它对现况调查的各个步骤都有决定性的影响。

确定调查目的需要做许多准备工作,包括文献的查阅、现场的实地考察.、向专家咨询、自己实践经验的总结等。只有充分掌握背景资料,了解该问题现有的知识水平、国内外进展情况,才能阐明该研究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可行性,才能估计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㈡确定调查对象

选择调查对象首先要考虑研究目的。如果为了要进行疾病的“三早”预防,则可选择高危人群;如果为了研究某些相关因素与疾病的关联,则要选择暴露人群或职业人群;如果是为了获得疾病的三间分布资料或确定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参考值,则要选择能代表总体的人群;如果为了评价疾病防治措施的效果,则要选择已实施了该预防或治疗措施的人群。

例如:比较某市不同区的精神疾病患病率,则可从不同区进行抽样。如果对某职业暴露有兴趣,可选择有暴露的工厂的工人与无暴露的工厂的工人,比较其患病率;或选择同一工厂中有暴露的工人与无暴露或暴露水平低的工人做比较。

选择调查对象时还要结合实际进行考虑,例如经费来源的多少、是否便于调查等。

㈢确定调查类型和方法

调查类型的确定也应以调查目的为依据。如果是为了进行疾病的“三早”预防,则可以选择普查;如果是为了了解某种疾病的患病率,则采用抽样调查。同时,还要考虑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权衡利弊后再作决定。

研究方法的确定也应从研究目的出发,结合所收集资料的特殊性,并考虑调查对象的特点和适应性进行选择。如果调查的对象集中且文化水平较高,则选用自填式问卷调查,效果较好,并能节省人力、物力和时间;如果所调查的人群电话普及率高,则可以考虑电话采访;如果调查对象极其分散,则信访调查可能比较合适;如果调查的要求较高,所调查的内容需经被调查者当面核实,或者调查内容中有现场观察的部分,则选择面访更合适。

㈣估计样本含量

样本大小是在设计任何—项现况调查时都必须注意的问题,样本太大或太小都不适宜。决定现况调查样本大小的因素主要是:①总体的疾病患病率π:π越小,所需的样本含量应相应增加;反之,则可小些。②对调查结果精确性高低的要求,精确性要求越高,即允许误差(d)越小,所需样本就越大;反之,样本量不必过大。③显著性水平(α):α越小,样本量越大,通常取0.05或0.01。

确定样本大小的计算:

⒈凭经验视具体问题而定,如肿瘤死亡率调查10万人口以上;多因素设计时,样本量为因素数的10~20倍以上。

⒉对均数或率做抽样调查时的样本含量公式(单纯随机抽样)。

⑴计量资料:

2/d

2

2

n

=

t

s

α

⑵计数资料:

2

2/d

=

n

PQ

t

α

㈤确定研究变量和设计调查表

⒈确定研究变量现况调查的目的确定后,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将待研究的问题进一步操作化,即转化成—系列可测量的研究变量。现况调查的研究变量具体可分为人口学资料(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民族、住址),疾病指标(包括死亡、发病、现患、伤残、生活质量、疾病负担等),以及相关因素变量(主要是指某些可能与研究疾病相关的特征,例如吸烟、流产、经济收入、饮食习惯、家族史等)。对研究的任何一个因素或变量,都应有明确的定义。因为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因素)的含义会有不同理解,如关于年龄的定义,有人理解为“虚岁”,有人理解为“实足岁”,因此,常常以出生日期为标准。另外,何为“吸烟”,何为“饮酒”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也应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即根据研究目的和这些因素的作用来确定一个执行定义。需要规定对调查项目的定义可用黑体字等方式印在调查表上,也可编制一份“调查表项目说明”的手册备考。

为使调查结果可靠,对调查项目还必须选择合适的测量尺度,尺度的设定应适合于研究目的,既要实际可行又要能提供较丰富的信息。如规定吸烟的测量尺度,每天吸烟支数(0支、<5支、<10支、<15支、<20支和≥20支)。尺度的划分要宽窄合适,并能包括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如“不记得”,“其他”等栏目,包含被调查者所有可能答案。

⒉设计调查表调查表又称问卷(question naire),是流行病学研究获得原始资料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调查表收集到的信息质量可直接影响整个调查研究工作的质量。因此,拟定出质量优秀的调查表是保证流行病学调查结果真实可靠的基本条件。

⑴问卷编制的步骤:设计问卷一般按以下步骤进行。首先,将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的调查内容归纳为一系列的变量,再将每个变量设置成各个指标,然后将各个指标根据调查对象不同而使用相应的语言,草拟出调查表上的项目,即问题和答案,形成调查表初稿,之后通过预调查和修改,对调查项目进行筛选,最后对调查表作出信度和效度评价。

①准备阶段:在准备阶段,需确定调查的主题范围和调查项目,将问卷涉及的内容列出一个提纲并分析这些内容的主次和必要性。

②问卷的初步设计:在这一阶段,主要是确定问卷结构,拟定编排问题。问卷一般包括题目、调查与填表说明、问卷主体内容和核查项目四个部分。

首先可根据研究目的写出说明信,在说明信里交代调查的主办单位或个人的身份、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匿名保证及致谢等。此外,有的问卷通常还把填答问卷的方法、要求、回收问卷的方式和时间等具体事项写进说明信中。说明信的文笔要简明、亲切、谦虚、诚恳,切忌哕唆。

之后开始初步设计主体部分。根据要调查的内容,按照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列出相应的问题,并考虑问题的提问方式,再对问题进行筛选和编排。对于每个问题,要注意考虑是否必要,答案是否全面与合理。有时,需要针对某些较特殊的问题做出特定指示,如“可选多个答案”、“请按重要程度排列”、“若不是,请跳过10~14题,直接从15题开始答起”等。总之,问卷中每一个有可能使回答者不清楚、不明白、难以理解的地方,一切有可能成为回答者填答问卷障碍的地方,都需要给予某种指导。

最后是对调查对象询问的质量控制项目,如调查员姓名、调查日期等内容。

③试用及修改:初步设计出来的问卷需在小范围内多次试用和修改,即事先评估一下设计的问卷中哪些不合理,哪些问题不明确,选择答案是否合适、有无遗漏,问题的顺序是否符合逻辑,回答时间是否合适等。之后,针对问卷存在的问题,对问卷进行有效的修改和完善。

④信效度评价:为了提高调查问卷的质量,进而提高整个研究的价值,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是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信度和效度分析的方法包括逻辑分析和统计分析,信度的统计分析标准有重测信度、分半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效度的统计分析标准有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和标准关联效度。

⑤印制问卷:将定稿的问卷交于印刷部门印制,将问卷制成正式问卷。

⑵问卷设计的注意事项

①“五不问”原则:可问可不问的问题不问;复杂的、难以回答的问题不问;需查阅资料回答的问题一般不问;通过其他途径可获得的问题不问;研究对象不愿回答的问题不问。

②问题的语言:对问题设计的要求是问句表达要简明、生动、要注意概念的准确;不要用似是而非的语言。具体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a问题应清楚明确,避免过多使用专业术语,以免造成调查对象理解偏差或拒绝回答。例如,“您是否感到心悸?”有些人不知道“心悸”的含义,故无法做出正确的回答。b提问中避免使用不确切的词,例如:“你平时偶尔喝茶吗?”这里的“偶尔”较模糊,被访者难以回答,如更改为“你最近—年内平均多长时间喝

一次茶?”则易于回答。c问题的提法应肯定和具有客观性,不要有诱导性和倾向性,否则具有暗示作用,会使被调查者不假思索同意暗示的答案,会产生偏性。d避免断定性的问题,例如:“您正在服用的降血压药名是?”在未询问调查对象是否患高血压及是否服药的情况下,提出这样的断定性问题,让人不知如何回答是好。e一个问题不问两件事,例如:“你父母是什么文化程度?”如父母文化程度不同,就难以回答。f避免提令人难堪、禁忌和敏感的问题,有些人对“性生活”一词比较忌讳,或不愿回答性生活的有关问题,或认为是个人隐私不愿透露。因此,这类问题容易引起被调查者的反感和拒答,在问卷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避免一些敏感词汇,如必须提出问题,则应注意提问的方式。

③问卷答案的设计:a二项选择法。即问题答案只有两种形式,“是”或“否”,“有”或“无”等。b多项选择法。即所提出的问题有2个以上的答案,受访者可选一个或多个适合的选项。例如,您的婚姻状况:A.未婚 B.已婚 C.离婚 D.丧偶 E.其他。c矩阵法。将2个或2个以上的问题集中起来回答。d序列法。是指所选答案具有不同程度的差异并排序。e尺度法。将答案设计成—段线段,线段的两个端点表示两个极端的程度。f填入式。受访者可直接将答案填入空格中。例如,您家有口人,您有个子女等。g自由式。开放性问题,可自由回答。h顺位法。也叫排序法。列出若干项目,由受访者按照某种特征进行排序。

例如,您认为高血压最主要的三个病因是(请按主次顺序选择3个答案)

A.遗传因素

B.吸烟

C.饮酒

D.喜食甜食

E.喝茶

F.心理压力大

④问题的数目和顺序:通常问卷调查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30分钟为宜。问题排列也有—定规则,问卷应条理清晰,便于受访者思考,减少拒答,主要原则有:a提问内容应从简单到复杂逐步过渡;b提问内容应按逻辑须序排列,同类问题、有关联的问题放在—起;c调查的核心问题应在前面问,专业性强的具体细致问题尽量放在后面;d敏感问题尽量放在后面问;e开放性问题一般放在最后问。

⑶问卷填写的方式:因调查对象和采访方法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方式:①知情人填写:例如调查对象为文盲或伤残,自己不能填写调查表或填写困难,可由其家人、邻居代为填写。②被调查人填写:小学5年级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可自己填写调查表。通过工会等组织将调查对象集中在一起,研究者对问卷进行简要说明,待调查对象完成表格填写后即收回,填写不清楚的地方,当场查漏补缺。此方法应答率可达100%。③调查人员填写:由调查者向被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询问,将答案填入调查表。此方法可提高被调查者对问题的理解和所收集信息的准确性,但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⑷问卷填写质量的控制:①预调查;通过让一小部分人试做调查表,找出调查表存在的错误或歧义,从而进行修改,明确最终较理想的问卷调查表。②建立问卷填写指导语:问卷开头部分可简要说明问卷调查内容、意义和填写方法。如是面对面调查或调查对象集中调查,可口头上对被调查者进行填写指导,以提高被调查者对问卷的理解程度,冷静、准确地填写问卷。③问卷主题内容设计:具体要求详见本节“问卷设计的具体方法”相关内容。④调查员:调查员必须明确问卷目的和熟悉问卷内容,并且能够选择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间与调查对象接触。同时调查员还需具备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因此调查员的选择需慎重,培训需到位。⑤取得调查对象的信任与合作:要取得调查对象良好的合作,需要调查员亲切且有礼貌,表达清晰;调查时间不超过30分钟;调查内容能引起被调查者的兴趣。如入户调查,最好由调查对象熟悉的人带领调查员或引见。

㈥资料收集

⒈掌握有关的背景资料现况调查要收集的标识变量如年龄(出生日期)、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数及组成、家庭经济状况、职业等。

⒉疾病测量在人群中进行现况调查时,应尽量采用简单、易行的技术和高灵敏度、高特异度的方法进行疾病测量。同时需注意检验结果中的假阳性,特别是对患病率较低的疾病进行现况调查时尤为重要。例如,用甲胎蛋白(AFP)方法检测肝癌,该方法的灵敏度与特异度均为99%,其假阳性率为1%。假定调查人群肝癌患病率为5/10万,即调查10万人中有5名病人,而同时在其余99995名中检出假阳性病人999.95人,即1000人。这时,如不能鉴别5例病人和1000例假阳性病人,就会误认为患病率为1000/10万或1%。

对疾病必须首先建立严格的诊断标准,诊断标准要便于不同地区的比较。调查表、体检或一些特殊检查常联合应用。如果可能,应测定疾病首次症状发作的时间。但有时由于疾病是逐渐发生,难于确定具体发作时点,或直到现况调查时才知道疾病存在。

对有恶化期或缓解期的疾病,重要的是询问现在没有症状或体征的人过去是否曾有过症状。虽然调查者或许不能据此肯定他们是否有病,但可以考虑他们可能有病或在分析时将他们分开分析。

⒊变量测量变量,即所研究的因素、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征、所发生的事件。研究因素必须有明确的定义和测量尺度,应尽量采用定量或半定量尺度和客观的指标,如可以用调查表、记录、实验室检查、体检和其他手段来测量。

⒋对调查员的要求对调查员最基本的要求是实事求是的科学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调查员要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但是并非医学水平越高的人越适于做调查工作。相反,有

医学知识的人容易掺入自己的假设和看法,调查时有时会由于诱导性提问而产生信息上的偏倚。从这个意义上讲,非医务人员调查时可能更客观。在进行现况调查前调查员应经过严格的培训和考核后再决定是否录用。

㈦资料整理、分析及结果解释

⒈资料的整理现况调查结束后首先应对原始资料逐项进行检查与核对,以提高原始资料的准确性、完整性,同时应填补缺漏、删去重复,纠正错误等,以免影响调查质量。接下来按照卫生统计有关技术规定及流行病学需要来整理原始资料,如组的划分、整理表的拟订,以便进一步分析计算。

⒉资料分析

⑴常用分析指标

①率的计算:现况调查中常用的率是患病率。分析时要考虑到混杂因子的存在,如比较不同地区某疾病的患病率,直接比较会导致错误结论,常可采用率的标准化(standardization)方法(标化率)。

除患病率外,现况调查中还常用到感染率、病原携带率、抗体阳性率、某因素的流行率(如吸烟率)等指标,这些率的计算方法与患病率相似。此外还可能用到一些比、构成比等指标,如性别比、年龄构成等。

在计算出上述的各种率以后,还要计算率的标准差,以估计率的抽样误差。

②其他常用指标:根据调查获得的定量数据,如年龄、身高、体重、肺活量等,可计算这些变量的均数与标准差等指标。

⑵分析方法

①描述分布:将资料按不同的人口学特征和时间、地区、某种生活习惯等加以整理,并描述研究对象人数,计算疾病患病率。

②相关分析:描述—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发生线性变化的关系,适用于双变量正态分布资料或等级资料,如体重与肺活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③单因素对比分析和多因素分析。

⒊结果的解释现况调查的结果解释一般应先说明样本的代表性、应答率等情况,然后估计分析调查中有无偏倚及其来源、大小、方向和调整方法,最后归纳疾病分布情况及提供病因线索。

现况调查若为了查明疾病分布,可根据“三间”分布的特征,结合有关因素进行解释;若是利用现况调查来提供病因线索,则可把研究对象分为病例组与非病例组,从而比较两组

的某些特征和某些因素在病例组与非病例组间的差异。要注意:现况调查一般只能为进一步的分析流行病学研究(如队列研究及病例对照研究等)提供病因线索,不能做因果联系分析。

㈧质量控制

调查或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不符,或者说,样本的统计量不能代表总体参数所在的范围,则称之为偏倚,偏倚可以发生于研究设计、实施和分析的各个阶段,可以由设计的失误、资料获取的失真、分析方法不正确或推断不符合逻辑等而引起,按其产生的原因可分为选择偏倚、信息偏倚和混杂偏倚三类。偏倚是影响研究结果真实性的重要问题,必须充分认识偏倚的来源及其产生原因,最大限度地减少偏倚的发生,以获得有价值的研究结果。现况调查中主要存在选择偏倚和信息偏倚。

⒈选择偏倚选择偏倚指研究者在选择研究对象时由于选择条件受限制或设计失误所致的系统误差,最终导致研究样本缺乏代表性而使研究结果不能外推。现况调查中,可能发生的选择偏倚有:①无应答偏倚:调查对象不合作或因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意参加,由于这些人的身体素质、暴露状况、患病情况、嗜好等可能与应答者不同,由此产生的偏倚称为无应答偏倚。如应答率低于90%就较难以通过调查结果来估计整个研究对象群体的现况。②选择性偏倚:在调查过程中,任意变换抽样方法,如根据出院号来随机抽样时,改用入院号等其他方法来抽样;被抽中的调查对象没有找到,而随便找了其他人代替,从而可能破坏了调查对象的同质性。③存活者偏倚:在现况调查中,调查对象均为幸存者,无法调查死亡的对象,因此不能全面反映实际情况;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

⒉信息偏倚信息偏倚指在收集和整理有关暴露或疾病的资料时出现的系统误差,主要发生在观察、收集资料及测量等实施阶段。①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询问调查对象有关问题时,由于种种原因回答不准确从而引起偏倚(报告偏倚或说谎偏倚);调查对象对过去的暴露史等回忆不清,由其家属代替回忆,特别是健康的调查对象由于没有患病的经历,而容易将过去的暴露情况等遗忘,而导致回忆偏倚。②调查员偏倚:调查员有意识地调查具有某些特征的对象,而不重视或马虎调查其他不具备某些特征的对象,而导致调查偏倚。③测量偏倚:在资料收集、现场测量中由于测量工具、检验方法不准确,检验技术操作不规范等,或工作粗枝大叶而导致测量偏倚。

为了保证现况调查的质量,必须在调查实施过程中进行质量控制,主要质控措施有①样本选取尽量做到随机化;②应答率一般应高于80%;③进行预调查;④统一培训调查员;

⑤调查或检查方法标准化且前后一致;⑥调查后重测等。

第三节生态学研究

一、概念

生态学研究(ecological study)是描述性研究中的一种,它是以群体为基本单位收集和分析资料,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状况与某种疾病的频率,在群体的水平上研究某种因素与某种疾病之间的关系。

二、目的

㈠提供病因线索,产生病因假设

通过对人群中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频率与某因素的暴露状态的研究,可分析该暴露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分布上的关联,提供与疾病或健康状况分布有关的线索,从而为病因学假设的建立提供依据。

㈡评价干预实验或现场实验的效果

在某些情况下,如果不是直接控制危险因素,而是通过综合方式(如健康教育、健康促进等)减少对危险因素的暴露,对此干预措施的评价只需在人群水平上进行,则生态学研究更为合适,通过描述人群中某种(些)干预措施的实施状况及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频率的变化,作进一步比较和分析,对干预措施进行评价。

例如,在某人群中推广低钠盐摄入,然后比较推广前后人均钠盐摄入水平的变化与人均血压值的变化趋势,以评价低钠盐干预的效果。

㈢人群中变异较小和难以测定的暴露研究

对于个体的暴露剂量无法测量的变量,如空气污染与肺癌的关系;在所研究地区变异非常小的变量,如脂肪摄入量与乳腺癌的关系,生态学研究是唯—可供选择的研究方法。

㈣监测

估计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流行趋势,为制定疾病预防与控制的对策和措施提供依据。

三、方法

㈠生态比较研究

生态比较研究(ecological comparison study)是生态学研究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方法,观察不同人群或地区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然后根据同一时间内,不同地区或人群疾病或健康状况分布的差异,探索环境因素与疾病的关系,提出病因假设。

生态比较研究更常用来比较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平均暴露水平和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频率之间的关系,了解这些人群中暴露因素的频率或水平,比较不同暴露水平的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的频率,从而为病因探索提供线索;生态比较研究也可应用于评价社会设施、人

群干预以及在政策、法令的实施等方面的效果。

㈡生态趋势研究

生态趋势研究(ecological trend study)是连续观察平均暴露水平的变化(或者给予干预)和—个群体中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频率变化的关系,了解其变化趋势,通过比较暴露水平变化前后疾病或健康状况频率的变化情况,判断该暴露与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的联系。它是先将—个地区的预定调查人群按年龄、出生年代等时间变量分成不同的群组,然后调查各人群疾病或健康状况频率的变化和某些因素的变化情况,以探索疾病或健康状况与这些因素及时间是否相关。

生态学研究在应用中也常常将比较研究和趋势研究两种类型结合起来,观察在几组人群中平均暴露水平的变化与某种疾病或健康状况频率之间的关系,以减小混杂因素的影响,提高生态学研究的准确性。

四、局限性

由于生态学研究是以由各个不同情况的个体集合而成的群体为观察和分析的单位,无法得知个体的暴露与效应间的关系,得到的资料是群体的平均水平,只是粗线条的描述,会削弱变量之间的联系,以及存在的混杂因素等原因而造成的研究结果与真实情况不符,从而产生了生态学谬误(ecological fallacy),它是生态学研究最主要的缺点。因此在应用时应尽可能集中研究目的;选择研究对象时,尽可能使组间可比,观察分析的单位尽可能的多,每个单位内人数尽可能少;资料分析时采用生态学回归分析,分析模型中尽可能多纳入一些变量;对研究结果进行推测时,尽量与其他非生态学研究结果相比较,并结合对所研究问题的专业知识等来综合分析和判断。

描述性研究论文

描述性研究 综述: 描述性研究,是目前护理领域应用最多的一种研究方法,主要用来描述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通过对某个事物、某组人群、某种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描述其状态、程度,以便从中发现规律,确定可能的影响因素,对其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提供线索,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础,如护士对生产行为的调查研究,医院护士心理现状的调查分析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和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描述出来。通过比较分析导致疾病或健康状态分布差异的可能原因,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或防治策略的设想。 特点:1.资料比较原始或比较初级; 2.影响因素较多,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只能提供病因或疾病转归影响因素的线索; 3.不需设立对照; 4.在描述中可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描述性研究主要包括横断面研究和纵向研究 一.横断面研究又叫现况研究 概念: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调查的方法,对特定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是护理描述性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横断面研究--举例:居家老年人营养不良患病率、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调查 应用范围包括: 1.描述群体中事件的发生率、疾病的患病率与感染率。 2.初步了解与疾病发生的有关因素。 3.研究人需求群中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及其质量的评价。 现况调查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 1)普查(census)是指在特定的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均

为研究对象的调查。 普查主要用于: 1.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给予治疗,如乳腺癌的普查; 2.了解疾病的病情及分布,如疟疾的普查; 3.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如营养状况普查; 4.建立某些指标的标准值,如血红蛋白等。 普查的应用原则: 1.要明确普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病例,并给予及时治疗; 2.普查的疾病最好是患病率比较高的,以便短时间内调查能得到足够的病例; 3.普查应具备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易于在现场实施的检验或检查的方法; 4.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进行普查。 普查的优点: 1.能发现普查人群中的全部病例并给予及时的治疗; 2.能对该地区某病的全貌有一个了解; 3.过普查可进行一次广泛的医学科普宣传。 普查的缺点: 1.不适于患病率低和检查方法复杂的疾病调查; 2.普查对象多,难免漏诊、误诊; 3.工作量大,很难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2)抽样调查(sampling survey)是指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对特定时点、特定范围内人群总体中,按照一定方法抽取一部分对象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并用其结果来推论该人群状况的一种调查方法 抽样调查基本原理:这种调查方法是从整个研究人群(目标人群)中随机地抽取一部分人。 抽样调查优点:

描述性研究适用范围

描述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study)是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在不同时间、地点或人群中的分布特点(三间分布),为进一步开展分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病因或流行因素的线索,即提出假设。 描述性研究是最经典的流行病学方法,常常是流行病学调查的第一步,也是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的基础。描述性研究常用的方法有:个例调查与病例报告、现况调查、生态学研究等。资料可以来源于已有的常规登记资料,如医院临床记录和疾病监测记录等,也可以通过普查或抽样调查获得。 第一节个例调查、病例报告和病例分析 一、个例调查 ㈠概念 个例调查(case investigation)又称个案调查或病家调查,是指对个别发生的病例、病例的家庭及周围环境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 ㈡调查方法 个例调查的对象数是“1”,可以是一个病人、一个家庭或一个疫源地等。个例调查—般无对照,也无人群有关变量的资料,故一般不宜分析变量与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关系,因而在病因研究方面作用不大。 调查方法主要有访问和现场调查。 ㈢目的和用途 ⒈对病例的调查调查患者发病的经过,从而采取紧急措施,防止或减少类似病例的发生。 ⒉总结疾病分布特征对某种疾病多次的个例调查所获得的资料可总结该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特征。 ⒊核实诊断并进行护理指导。 ⒋掌握当地疫情,为疾病监测提供资料。 ㈣调查内容 除了调查一般的人口学资料外,个例调查需要着重调查病人可能的感染日期、发病时间、 地点、传播方式、传播因素和发病因素等,确定疫源地的范围和接触者,从而指导医疗护理、隔离消毒、检疫接触者和健康教育,制订控制策略。必要时可采集生物标本或周围环境的标本供实验室检测、分析之用。 二、病例报告 ㈠概念 病例报告(case report)又称“个案报告”,是临床上对某种罕见病的单个病例或少数病例进行研究的主要形式,也是唯一的方法。病例报告通常是对单个病例或5个以下病例的病情、诊断及治疗中发生的特殊情况或经验教训等的详尽临床报告。 由于病例报告介绍的是新出现的或不常见的疾病或疾病不常见的临床表现,常为医学界所重视,从而可能形成某种新的假设。它是临床医学和流行病学的一个重要的连接点。 病例报告一般首先要说明此病例值得报告的原因,提供所报告病例是罕见病例的证据或指出病例的特别之处;其次要对病例的病情、诊断治疗过程、特殊情况等进行详尽描述,并提出各种特殊之处的可能的解释;最后要进行小结并指出此病例报告给作者和读者以怎样的启示。

描述性研究

1 探索性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一些资料以帮助调研者认识和理解所面对的问题。常常用于在一种更正式的调研之前帮助调研者将问题定义得更准确些、帮助确定相关的行动路线或获取更多的有关资料。这一阶段所需的信息是不精确定义的,研究过程很有灵活性,没有什么结构。例如,向行业专家咨询就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样本量一般较小,也没有什么代表性。原始数据一般是定性的。探索性调研的结果一般只是试验性的、暂时性的,或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开始。 2 描述性的调查研究是结论性研究的一种,顾名思义,这种研究的结果,就是要描述某些事物――通常中事物总体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地说就是描述市场的特征或功能。组织描述性调研主要有如下内容: (1)描述有关群体的特证。例如,给出某些名牌商店的“重型使用者”(经常购物者)的轮廓。 (2)估算在某一具体总体中显示某种行为的人群所占的比例。例如,估算既是某些名牌商店的“重型使用者”,同时又光顾减价商店的顾客比例。 (3)确定产品特征的概念。例如,不同家庭是如何按照选择准则的一些重要因子来认识各百货商店的。 (4)确定变量间的联系程度。例如,在百货商店购物与外出就餐之间有什么程度的关联。(5)进行具体的预测。例如,某地区的时装(某特定类别的产品)的零售销量会是多少?描述性调研假定调研者事先已对问题有许多相关的知识。事实上,探索性与描述性调研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事先购制了具体的假设。因此,所需的信息是很清楚地定义了的。典型的描述性调研都是以有代表性的大样本(一般在600人以上)为基础的。正式的调研方案的设计规定选择信息来源的方法,以及从这些来源收集数据的方法。 3其目的是要获取有关起因和结果之间联系的证据。因果关系研究的目的包括下述内容: (1)了解哪些变量是起因(独立变量或自变量),哪些变量是结果(因变量或响应)。 (2)确定起因变量与要预测的结果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 和描述性研究一样,解释性研究也需要有方案和结构的设计。描述性研究虽然也可以确定变量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但是并不能确定因果关系。要考察因果关系必须将有些可能影响结果的变量控制起来,这样,起因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才能测量出来。研究因果关系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当然还有些高级的统计方法可以用于检验因果关系的模型。例如为了检验包装(自变量)对销售量(因变量)的影响,可将同类商店随机地分为两组,分别出售新包装的商品和原包装的同种商品,最后再进行比较。 虽然解释性研究的方法与其他研究方法不太相同,但也不应将其孤立起来看。事实上,在许多调研中,探索性的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的设计都是相互补充的。 4三种类型的研究设计并不是绝对互相独立进行的。有些调研项目需要涉及一种以上研究类型的方案设计。如何将不同类型的方案相结合完全取决于调研问题的性质。选择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有如下几点: (1)如果对调研问题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那么调查研究就要从探索性研究开始。下述的

第3章 描述性研究

第四章描述性研究 一、单项选择题: 1.欲调查某地HbsAg携带情况,可采用:() A 前瞻性调查 B 抽样调查 C 爆发调查 D 回顾性调查 2.下列哪种情况适用于抽样调查?() A 为发现某病全部病例并提供治疗 B 为早期发现癌症患者以降低其死亡率 C 欲知道某地一定时间内某病的患病情况 D 要了解各种疾病的常年发病情况 3.某乡5000户约2万人,欲抽其1/5人口进行某病调查,随机抽取1户开始后,每隔5户抽取1户,抽到的户其每个成员均进行调查,这种抽样方法为: () A 分层抽样 B 系统抽样 C 整群抽样 D 简单抽样 4.在抽样调查中,下列哪种抽样方法的抽样误差最大?() A 单纯随机抽样 B 系统抽样 C 分层抽样 D整群抽样 5.在流行病学研究中,使用较多的一类方法是() A 观察法 B 临床试验法 C 病例询问法 D 干预试验法 6.现患研究主要分析指标是() A 患病率 B 发病率 C 死亡率 D 二代发病率 7.关于暴露时间的推算,下列哪项是不恰当的() A 同源爆发暴露时间的推算,可从流行曲线的高峰处向前推一个常见潜伏期。 B 同源爆发暴露时间的推算,可以从流行曲线的高峰处向前推一个最短潜伏期。 C 同源爆发暴露时间的推算,可从流行曲线的高峰处向前推一个平均潜伏期 D 同源爆发暴露时间的推算,可从第一例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短潜伏期,从最后一个病例的发病日期向前推一个最长潜伏期,这两点之间的时间即为暴露时间。 二、多项选择题: 1.现况调查的目的和用途有:() A 描述疾病的分布特点 B 早期发现病人 C 直接验证病因假设 D 评价疾病的防治效果 E 治疗病人

2 描述性研究案例

.流行病学. 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高血压和体位性 低血压与靶器官损害关系分析 樊晓寒孙凯周宪梁张慧敏吴海荚惠汝太 【摘要】目的探讨中国中老年高血压患者体位性高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与靶器官损害的关 系。方法通过阶段性随机整群抽样入选河南信阳7个社区471I例40一75岁高血压患者,进行问 卷、生化指标、心脏超声、踝臂指数、卧立位血压等检查。体位性高血压定义为直立位后30S和2min 收缩压平均值升高t>20mmHg,体位性低血压定义为直立位后30s和(或)2rain收缩压下降或(及) 舒张压下降>,20/10nunHg,无£述两种异常者定义为体位性血压正常。结果高血压患者中体位 性高血压发生率16.3%,体位性低血压发生率23.8%。外周血管病在体位性高血压(10.1%)和低血 压(10.7%)患者中均显著高于体位性血压正常者(7.4%)(均P<0.05)。体位性低血压患者与体 位血压正常者比较左室肥厚(53.O%比43.2%,P<0.001)和肾小球滤过率降低(38.6%比 34.4%,P<0.05)发生率更高。调整年龄、性别、BMI等其他危险因素后,体位性高血压(ORI.39, 95%C/1.05—1.84)和低血压(OR1.45,95%c,1.13—1.86)仍显著增加外周血管病危险,体位性低 血压显著增加左室肥厚危险(OR1.46,95%c,1.11一I.84),而体位性低血压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的 关系无统计学意义。在女性高血压患者中,体位性收缩压变化五分位组预测左室肥厚的OR值呈 J形曲线。在未治疗高血压患者中,体位性收缩压变化五分位组预测外周血管病的OR值也呈J形曲 线分布。结论中老年高血压患者合并体位性高血压和体位性低血压发生高血压靶器官损害的危险 较高。 【关键词】高血压;低血压,直立性;高血压,直立性;靶器官损害 Associationoforthostatichypertensionandhypotensionwi恤targetorglmd_wflageinmiddleand old-agedhypertensivepatientsFANXiao—hart,SUNKai,ZHOUXian?liang,ZHANGHui-min, WUHai一讧ng,HUlRu—tai.HypertensionDivision,DepartmentofCardiology,CardiovascularInstitute& FuwaiHospital,ChineseAcademy矿MedicalSciences&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Be彬ng100037, C越,m Correspondingauthor:WUHai-ying,Email:fuwaiwhy@163.corn 【Abstract】Obj∞tiveToinvestigatetheassociationoforthostafichypertensionandhypotension withhypertensivetargetorgandamageinmiddleandold?agedhypertensivepatients.Methods1rhiscr06s? sectionstudyWB8conductedin47llhypertensivepatientsaged40—75yearsoldin7communitiesof XinyangCounty,HenanProvincebyamultistageclustersamplingmethod.Allpatientsreceiveda standardizedquesfiormaire,physicalandbiochemicalexaminations,echecardiography,ankle—bmchialblood defined鹊an pressureindexandorthostaticbloodpressuremeasurement.Orthostatichypertensionwas elevationofsystolicbloodpressureby20mmHgormorewhileorthostatichypotension嬲adropofblood pressureby20110mmHgormore.W1lenanuprightposturewasassumed.Othersnotbelongingtothesetwo conditionswereclassifiedintoorthostaticnormotension.Resulls卟eprevalenceoforthostatichypertension andhypotensionw豳16.3%and23.8%inhypertensivepatients.Periphendarterydiseasew舾significantly morefrequentinhypertensiveswithorthostatichypertension(10.1%)orhypotension(10.7%)thanthose withorthostaticnormotensives(7.4%)(bothP<0.05).PatientswithorthostafichypotensionhadnlOre comll20nleftventricularhypertrophy(53.O%vs43.2%,P<0.001)andadecreasedestimatedglomeml盯 filtrationrate(38.6%VS34.4%,P<O.05)thandidthose诵t}Iorthostaticnormotension.Aftercontrolling forage,gender,bodyr蛆鸥indexandotherconfoundem,orthostatichypertensionWaSpositivelyassociatedBOI:10.3760/cma.j.is吼0376-2491.2011.04.002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6CB5038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871054) 作者单位:100037北京.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高血压中心 通信作者:吴海荚.Em8iI:fuwsiwhy@163.伽

描述性研究主要适用于==

描述性研究主要适用于 描述性研究,是目前护理领域应用最多的一种研究方法,主要用来描述人群中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通过对某个事物、某组人群、某种行为进行观察记录描述其状态、程度,以便从中发现规律,确定可能的影响因素,对其为进一步调查研究提供线索,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础,如护士对生产行为的调查研究,医院护士心理现状的调查分析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study)指利用已有的资料或特殊调查的资料,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分组,把疾病或健康状态和暴露因素的分布情况真实地描述出来。通过比较分析导致疾病或健康状态分布差异的可能原因,提出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或防治策略的设想。 特点: 1.资料比较原始或比较初级; 2.影响因素较多,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只能提供病因或疾病转归影响因素的线索; 3.不需设立对照; 4.在描述中可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 描述性研究主要包括横断面研究和纵向研究一.横断面研究又叫现况研究概念:在特定的时间内,通过调查的方法,对特定人群中某疾病或健康状况及有关因素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以描述该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是护理描述性研究中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横断面研究--举例:居家老年人营养不良患病率、发病率及危险因素的调查应用范围包括: 1.描述群体中事件的发生率、疾病的患病率与感染率。 2.初步了解与疾病发生的有关因素。 3.研究人需求群中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及其质量的评价。现况调查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1)普查(census)是指在特定的时点或时期、特定范围内的全部人群均 4组鄂绪王秘2013-10-06为研究对象的调查。普查主要用于: 1.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给予治疗,如乳腺癌的普查; 2.了解疾病的病情及分布,如疟疾的普查; 3.了解人群的健康水平,如营养状况普查; 4.建立某些指标的标准值,如血红蛋白等。 普查的应用原则: 1.要明确普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早期发现病例,并给予及时治疗; 2.普查的疾病最好是患病率比较高的,以便短时间内调查能得到足够的病例; 3.普查应具备灵敏度高、特异性强且易于在现场实施的检验或检查的方法; 4.要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支持进行普查。 普查的优点: 1.能发现普查人群中的全部病例并给予及时的治疗; 2.能对该地区某病的全貌有一个了解;

描述性研究类型和特点

描述性研究类型和特点 概念 描述性研究( descriptive study) 是指利用常规检测记录或通过专门调查获得的数据资 料(包括实验室检查结果),按不同地区、不同时间及不同人群特征进行分组,描述人群中 有关疾病或健康状态以及有关特征和暴露因素的分布状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比较分析,获得疾病三间(人群、地区、时间)分布的特征,进而获得病因线索,提出病因假设和线索。是 流行病研究工作的起点。 类型 描述性研究常见类型主要有:现状研究(横断面研究)、生态学研究、病例报告、病例系列分析、个案研究、历史资料分析、比例死亡比研究等。 特点 1.横断面研究 /现状研究 (cross-sectional study/prevalence study) 在特定时间点与特定范围内,以个人为单位收集并描述人群中的有关变量(因素 )以及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情况;并分析有关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目的:( 1)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因素的分布特点。(2)研究人群的有关因素与疾 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关系,提供病因线索或建立病因假设。( 3 )疾病监测( 4)确定高危 人群( 5)建立某些人体生理指标的参考值范围。 包括普查和抽样调查。 (1)普查:即全面调查,在一定的时间内,对特定范围人群的每一个成员进行调查。目 的: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确定一个人群某种疾病的全部病例。优点:①理论上所有 的病人多能查到,以便能及时治疗(三早)。②无抽样误差。缺点:调查质量不高,效益不高, 费用高。应用条件:疾病患病率高、检测方法简便、又有效的治疗措施、足够的人力等。 (2)抽样调查:从总体中用一定方法抽出一部分研究对象作为样本,对样本人群进行 调查,根据样本的结果来估计总体人群的特征。样本要有代表性:抽样随机化、足够样本含量。抽样方法包括随即抽样和非随机抽样。随机抽样:遵循随机化原则,保证总体中每一个 对象都有同等机会被选入作为研究对象。非随机抽样:试验者根据试验调查的目的、要求和被调查对象的总体情况,有意识地选择某些对象进行试验。常用的抽样方法有:u 单纯随机抽样 (simple random sampling),系统抽样(systematic sampling),分层抽样(stratified sampling),整群抽样(cluster sampling),两级或多级抽样(multistage sampling)。 横断面研究的优点:( 1 )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 2 )有来自同一群体的自然形成 的同期对照组,结果具有可比性(3)可同时观察多种因素 横断面研究的缺点:( 1 )难以确定暴露与疾病的时间顺序( 2 )研究某个时点上的患 病情况,不能获得发病率资料,除非在一个稳定的群体中,连续进行同样的现况调查(3)难以调查死亡病例、病程短、已痊愈的病例。 2. 生态学研究 (ecological study)

描述性研究

精品文档常常用于探索性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一些资料以帮助调研者认识和理解所面对的问题。1 帮助确定相关的行动路线或获在一种更正式的调研之前帮助调研者将问题定义得更准确些、没有什么这一阶段所需的信息是不精确定义的,研究过程很有灵活性,取更多的有关资料。也没有什么代表性。样本量一般较小,例如,结构。向行业专家咨询就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或作为进一步研暂时性的,原始数据一般是定性的。探索性调研的结果一般只是试验性的、究的开始。2 描述性的调查研究是结论性研究的一种,顾名思义,这种研究的结果,就是要描述某些事通常中事物总体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地说就是描述市场的特征或功能。组织描述性调――物研主要有如下内容:(经常购物者)的轮(1)描述有关群体的特证。例如,给出某些名牌商店的“重型使用者”廓。)估算在某一具体总体中显示某种行为的人群所占的比例。例如,估算既是某些名牌商(2 店的“重型使用者”,同时又光顾减价商店的顾客比例。)确定产品特征的概念。例如,不同家庭是如何按照选择准则的一些重要因子来认识各(3 百货商店的。)确定变量间的联系程度。例如,在百货商店购物与外出就餐之间有什么程度的关联。(4 (5)进行具体的预测。例如,某地区的时装(某特定类别的产品)的零售销量会是多少?描述性调研假定调研者事先已对问题有许多相关的知识。事实上,探索性与描述性调研的 典型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事先购制了具体的假设。因此,所需的信息是很清楚地定义了的。人以上)为基础的。正式的调研方案的描述性调研都是以有代表性的大样本(一般在600 设计规定选择信息来源的方法,以及从这些来源收集数据的方法。 3其目的是要获取有关起因和结果之间联系的证据。因果关系研究的目的包括下述内容: 。1)了解哪些变量是起因(独立变量或自变量),哪些变量是结果(因变量或响应)( )确定起因变量与要预测的结果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2 和描述性研究一样,解释性研究也需要有方案和结构的设计。描述性研究虽然也可以确定 要考察因果关系必须将有些可能影响结但是并不能确定因果关系。变量间联系的紧密程度,研究因果关系的主要方这样,起因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才能测量出来。果的变量控制起来,例如为了检验包装法是实验法。当然还有些高级的统计方法可以用于检验因果关系的模型。(自变量)对销售量(因变量)的影响,可将同类商店随机地分为两组,分别出售新包装的商品和原包装的同种商品,最后再进行比较。 虽然解释性研究的方法与其他研究方法不太相同,但也不应将其孤立起来看。事实上,在 许多调研中,探索性的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的设计都是相互补充的。 类型的研究设计并不是绝对互相独立进行的。有些调研项目需要涉及一种以上研究三种4选择 方案设计如何将不同类型的方案相结合完全取决于调研问题的性质。类型的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有如下几点: )如果对调研问题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那么调查研究就要从探索性研究开始。下述的(1. 精品文档如果要确定备选如果要对调研问题作更准确的定义;几种情况就需要首先进行探索性研究:的行动路线;如果要制定调查问答或理论假设;如果要将关键的变量分类成自变量或因变量。 )在整个研究方案设计的框架中,探索性研究是最初的步骤。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应继(2通 过探索性研究得到的假设应当利用描述性研究续进行描述性研究或因果关系研究。例如,或因果关系研究的方法进行统计检验。 )并不是每一个方案设计都要从探索性研究开始。是否要用探索性研究取决于调研问题(3每 年都要搞的消费者满意以及调研者对处理问题途径的把握程度。例如,定义的准确程度,度调查就不再需要由探索性研究开始。 )一般探索性研究都是作为起始步骤的,但有时这类研究也需要跟随在描述性研究或因4 (当

第3讲 描述性统计分析

第三讲:描述性统计分析 描述性统计分析是统计分析的第一步,做好这第一步是下面进行正确统计推断的先决条件。SPSS的许多模块均可完成描述性分析,但专门为该目的而设计的几个模块则集中在Descriptive Statistics菜单中,最常用的是列在最前面的四个过程:Frequencies过程,其特色是产生频数表;Descriptives过程则进行一般性的统计描述;Explore过程用于对数据概况不清时的探索性分析;Crosstabs过程则完成计数资料和等级资料的统计描述和一般的统计检验,我们常用的X2检验就在其中完成。 §3.1 Frequencies过程 编制频数分布表是描述性统计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Frequencies过程就是专门为产生频数表而设计的。它不仅可以产生详细的频数表,还可以按要求给出某百分位点的数值,以及常用的条图,圆图以及直方图等统计图。 注:和国内常用的频数表不同,几乎所有统计软件给出的均是详细频数表,即并不按某种要求确定组距和组段数,而是按照数值精确列表。如果想用Frequencies过程得到我们所熟悉的频数表,请先用Recode过程产生一个新变量来代表所需的各组段。 3.1.1 界面说明 Frequencies对话框的界面如下所示: 以下介绍各部分的功能: 1、【Display frequency tables复选框】 确定是否在结果中输出频数表。 2、【Statistics钮】 单击后弹出Statistics对话框如下,用于定义需要计算的其他描述统计量。 现将各部分解释如下:

o(1)、Percentile Values复选框组定义需要输出的百分位数,可计算四分位数(Quartiles)、每隔指定百分位输出当前百分位数(Cut points for equal groups)、或直接指定某个百分位数(Percentiles),如直接指定输出P2.5和P97.5。 o(2)、Central tendency复选框组用于定义描述集中趋势的一组指标:均数(Mean)、中位数(Median)、众数(Mode)、总和(Sum)。 众数(Mode)指所有数值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值,在国内用的非常少。 o(3)、Dispersion复选框组用于定义描述离散趋势的一组指标:标准差(Std.deviation)、方差(Variance)、全距 (Range)、最小值(Minimum)、最大值(Maximum)、标准误(S.E.mean)。 o(4)、Distribution复选框组用于定义描述分布特征的两个指标:偏度系数(Skewness)和峰度系数(Kurtosis)。 o(5)、Values are group midpoints复选框当你输出的数据是分组频数数据,并且具体数值是组中值时,选中该复选框以通知SPSS,免得它犯错误。 3、【Charts按钮】 单击Charts按钮,弹出Charts对话框,用于设定所做的统计图。 o Chart type单选钮组定义统计图类型,有四种选择:无、条图(Bar chart)、圆图(Pie chart)、直方图(Histogram),其中直方图还可以选择是否加上正态曲线(With normal curve)。 o Chart Values单选钮组定义是按照频数还是按百分比做图(即影响纵坐标刻度)。 4、【Format按钮】 弹出Format对话框,用于定义输出频数表的格式,不过用处不大,一般不管。 o Order by单选钮组定义频数表的排列次序,有四个选项: Ascending values为根据数值大小按升序从小到大作频数分布; Descending values为根据数值大小按降序从大到小作频数分布; Ascending counts为根据频数多少按升序从少到多作频数分布;

第四章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一个车间200 要求:(1)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众数、中位数和算术平均数;(2)说明该数列的分布特征;(3)计算工人生产零件的标准差与标准差系数。 2. 要求:(1

3.某企业 要求:(1)计算平均等级指标说明二季度比一季度产品质量的变化情况;(2)由于质量变化而给该企业带来的收益(或损失)。 4 要求:(1)计算两个菜场蔬菜的平均价格;(2)比较价格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5.打开Ex4_1,其中有15个数据。 要求:(1)计算这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2)比较三种平均数的大小;(3)将这组数据减少10、增加10,计算新生成的两组数列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4)将这组数据乘以10、除以10,计算新生成的两组数列的算术平均数、标准差和标准差系数。 6.打开Ex4_2,其中是经济学专业2个班级的微积分的期末考试成绩。 要求:(1)计算这个专业微积分成绩的最高分、最低分、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用工具“描述统计”);(2)分别计算这两个班级微积分成绩的最高分、最低分、算术平均数和标准差(用工具“描述统计”);(3)分别统计并做表列出两个班级各档分数的次数(用函数“Frequency”)与所占比重、列出向上、向下累计的次数与频率。

7.打开Ex4_3,其中是2005年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要求:计算各项指标,并选择答案: (1)江苏省52个县市的平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多少元? A. 20725 B. 18674 C. 15721 D. 19711 E.85124 (2)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标准差是多少? A. 36023 B. 11969 C. 9837 D. 5632 E. 21773 (3)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中位数是多少? A. 6923 B. 4292 C. 13119 D. 5798 E. 14992 (4)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偏态系数是多少? A. 0.55 B. -1.23 C. 2.56 D. 2.48 E. -0.10 (5)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峰度系数是多少? A. 8.92 B. -5.28 C. 2.02 D. 6.57 E. -0.54 (6)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全距是多少? A. 10964 B. 108647 C. 108586 D. 32948 E. 25124 (7)根据斯透奇斯规则对52个县市数据进行分组,组数是多少? A. 9 B. 5 C. 7 D. 6 E. 8 (8)若采用等距数列,根据组数和全距的关系,确定的组距是多少? A. 18500 B. 16300 C. 29400 D. 17000 E. 23200 (9)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600~36900元之间的县市个数是多少? A. 35 B. 8 C. 5 D. 6 E. 20 (10)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大于20600元的县市个数占全部县市比例是多少? A. 32.7% B. 20.2% C. 25.0% D. 15.6% E. 28.8%

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第四章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1 要求(1)计算零件的众数、中位数和均值; (2)说明该数列的分布特征。 2.某公司所属三个企业生产同种产品, 2002年实际产量、计划完成

3 (2)由于质量变化而给该企业带来的收益(或损失)。4 试计算比较两个菜场价格的高低,并说明理由。

5.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平均成绩、标准差及标准差系数。 6.根据下表资料,试用动差法计算偏度系数和峰度系数,并说明其偏斜

7、计算5、13、17、29、80和150这一组数据的算术均值、调和均值和几何均值,并比较它们之间的大小。

8、根据2005年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进行如下计算:(1)计算江苏省52个县市的平均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多少元?1分A:20725 B:18674 C:15721 D:19711 E:85124 (2)计算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标准差是多少?1分A:36023 B:11969 C:9837 D:5632 E:21773 (3)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中位数是多少?1分A:6923 B:4292 C:13119 D:5798 E:14992 (4)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偏态系数是多少? 1分A:0.55 B:-1.23 C:2.56 D:2.48 E:- 0.10 (5)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峰度系数是多少? 1分A:8.92 B:-5.28 C:2.02 D:6.57 E:- 0.54 (6)计算江苏省52个县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全距是多少?1分A:10964 B:108647 C:108586 D:32948 E:25124 (7)根据斯透奇斯规则对52个县市数据进行分组,组数是多少?1分A:9 B:5 C:7 D: 6 E:8 (8)若采用等距数列,根据组数和全距的关系,确定组距是多少?1分A:18500 B:16300 C:29400 D:17000 E:23200

第三章 描述性研究

第三章描述性研究 一、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现况研究的概念与目的;普查的概念、目的及优缺点;抽样调查的方法;筛检的概念及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 熟悉:抽样调查估计样本大小的原则;现况研究中常见偏倚及其防止;筛检的应用原则。 了解:抽样调查估计样本大小的公式;生态学研究的概念、研究方法及应用。二、教学大纲精要 描述性研究是流行病学研究的基本步骤,常可通过对疾病和健康状态的分布特征的描述,获得有关病因假设的启发。 ㈠现况研究 1.概念:是按事先设计的要求在某一人群中应用普查和抽样调查的方法搜集特 定时间内疾病的描述性资料,以描述疾病的分布及观察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联。亦称横断面调查或患病率调查。 2.目的: ⑴描述疾病或健康状况的三间分布情况,从而发现高危人群及防制的重点疾病,为疾病的防制提供依据。 ⑵描述某些因素与疾病或健康状况之间的关联,以逐步建立病因假设。 ⑶为评价防制措施及其效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⑷为疾病的监测或其他类型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基础。 3.种类 ⑴普查:是在一定时间内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群中每一成员所作的调查或检查。1)普查时必备的条件2)普查的目的3)普查的优缺点 ⑵抽样调查:用有代表性的样本的调查结果估计出该人群某病的患病率或某些特征的情况的调查方法。 1)抽样方法:①单纯随机抽样②系统抽样③分层抽样④整群抽样⑤多级抽样2)样本大小取决于①对调查结果精确性的要求高低②预期现患率或阳性率的高低 3)样品大小的估计公式n= 4s2/d2

①计量资料n-样本量 s-总体标准差的估计值 d-容许误差 ②计数资料n= 400*Q/p P-总体率的估计值Q=1-P 4.现况研究中常见的偏倚及防止 5.(1)常见的偏倚 1)选择偏倚:①选择性偏倚②幸存者偏倚③无应答偏倚 2)信息偏倚:①调查对象引起的偏倚②调查员偏倚③测量偏倚 ⑵防止偏倚的措施:①抽样遵守随机化原则②提高受检率③选用不易产生偏差的仪器、设备④培训调查员、开展互相监督和服查工作 ㈡筛检 1、定义:是用快速检验方法主动地自人群中发现无症状病人的措施,以便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病人。 2、应用原则 ⑴所筛检的疾病应是当地患病率较高,危害严重的疾病 ⑵筛检所用的方法是无害的、简便、易行,可迅速得到准确结果。 ⑶有进一步确诊的方法和治疗条件 ⑷筛检试验充分考虑收益 3.筛检试验的评价指标 ⑵可靠性及其影响筛检结果可靠性的原因 ⑶联合试验:①串联②并联 4.预测值 ⑴试验阳性预测值=A/A+B?00% ⑵试验阴性预测值=D/C+D?00% ㈢生态学研究 1.定义:是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通过描述不同人群中某因素的暴露情况与

第四章 描述性统计分析_表格法

第4章表格法 在统计分析里,一般用来做统计表的命令有PROC FREQ和PROC TABULATE两种,一般用来做统计图的命令为PROC CHART。 1、PROC FREQ(次数分配表) FREQ是对类别变量进行归纳的程序。它的一般形式为: PROC FREQ OPTION1; 必需语句 TABLES 变量/OPTION2; BY 变量; WEIGHT 变量; □PROGRAM解释 -proc freq:次数分配表制作过程中的必需语句,如果仅有此语句,则生成输入数据集中每个变量的单向频数表。□OPTION1 -data=资料名 -order= :界定各类别出现的次序。

order=freq,次序先后依据各类别次数多少而定; order=data,次序就是它们在输入数据时出现的次序。 order=internal,类别先后由英文字母先后决定。 order=formatted,类别次序由外在格式确定。 省略此选项时,内设置为order=internal,另外,缺省值数据总是排在最前面。 -formchar(1 2 7)=‘画表格的符号’,1代表纵轴,2代表横轴,7代表中心点。若无此选项,各位置上的符号系统有内设置。 □TABLES 语句 -tables 变量:指定做频数表的变量。用tables指令时,后边可以是一个变量,也可以是多个变量。根据变量设计一元、二元或多元变量的频数表。 -tables a;做的是变量a为行变量的频数表。 -tables a*b;做的是变量a为行变量,变量b为列变量的频数表。 -tables a*b*c;做的是以变量a分类,变量b为行变量,变量c为列变量的频数表。如果是三元以上的频数表,则倒数第二

描述性研究精选版

描述性研究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1 探索性研究的基本目的是提供一些资料以帮助调研者认识和理解所面对的问题。常常用于在一种更正式的调研之前帮助调研者将问题定义得更准确些、帮助确定相关的行动路线或获取更多的有关资料。这一阶段所需的信息是不精确定义的,研究过程很有灵活性,没有什么结构。例如,向行业专家咨询就是一种探索性的研究。样本量一般较小,也没有什么代表性。原始数据一般是定性的。探索性调研的结果一般只是试验性的、暂时性的,或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开始。 2 描述性的调查研究是结论性研究的一种,顾名思义,这种研究的结果,就是要描述某些事物――通常中事物总体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地说就是描述市场的特征或功能。组织描述性调研主要有如下内容: (1)描述有关群体的特证。例如,给出某些名牌商店的“重型使用者”(经常购物者)的轮廓。 (2)估算在某一具体总体中显示某种行为的人群所占的比例。例如,估算既是某些名牌商店的“重型使用者”,同时又光顾减价商店的顾客比例。 (3)确定产品特征的概念。例如,不同家庭是如何按照选择准则的一些重要因子来认识各百货商店的。 (4)确定变量间的联系程度。例如,在百货商店购物与外出就餐之间有什么程度的关联。 (5)进行具体的预测。例如,某地区的时装(某特定类别的产品)的零售销量会是多少 描述性调研假定调研者事先已对问题有许多相关的知识。事实上,探索性与描述性调研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事先购制了具体的假设。因此,所需的信息是很清楚地定义了的。典型的描述性调研都是以有代表性的大样本(一般在600人以上)为基础的。正式的调研方案的设计规定选择信息来源的方法,以及从这些来源收集数据的方法。 3其目的是要获取有关起因和结果之间联系的证据。因果关系研究的目的包括下述内容: (1)了解哪些变量是起因(独立变量或自变量),哪些变量是结果(因变量或响应)。 (2)确定起因变量与要预测的结果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 和描述性研究一样,解释性研究也需要有方案和结构的设计。描述性研究虽然也可以确定变量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但是并不能确定因果关系。要考察因果关系必须将有些可能影响结果的变量控制起来,这样,起因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才能测量出来。研究因果关系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当然还有些高级的统计方法可以用于检验因果关系的模型。例如为了检验包装(自变量)对销售量(因变量)的影响,可将同类商店随机地分为两组,分别出售新包装的商品和原包装的同种商品,最后再进行比较。

描述性研究具有以下哪项特征

描述性的调查研究是结论性研究的一种,顾名思义,这种研究的结果,就是要描述某些事物――通常中事物总体的特征或功能,具体地说就是描述市场的特征或功能.组织描述性调研主要有如下内容:(1)描述有关群体的特证.例如,给出某些名牌商店的“重型使用者”(经常购物者)的轮廓. (2)估算在某一具体总体中显示某种行为的人群所占的比例.例如,估算既是某些名牌商店的“重型使用者”,同时又光顾减价商店的顾客比例. (3)确定产品特征的概念.例如,不同家庭是如何按照选择准则的一些重要因子来认识各百货商店的. (4)确定变量间的联系程度.例如,在百货商店购物与外出就餐之间有什么程度的关联. (5)进行具体的预测.例如,某地区的时装(某特定类别的产品)的零售销量会是多少? 描述性调研假定调研者事先已对问题有许多相关的知识.事实上,探索性与描述性调研的主要区别在于后者事先购制了具体的假设.因此,所需的信息是很清楚地定义了的.典型的描述性调研都是以有代表性的大样本(一般在600人以上)为基础的.正式的调研方案的设计规定选择信息来源的方法,以及从这些来源收集数据的方法. 3其目的是要获取有关起因和结果之间联系的证据.因果关系研究的目的包括下述内容: (1)了解哪些变量是起因(独立变量或自变量),哪些变量是结果(因变量或响应). (2)确定起因变量与要预测的结果变量间的相互关系的性质. 和描述性研究一样,解释性研究也需要有方案和结构的设计.描述性研究虽然也可以确定变量间联系的紧密程度,但是并不能确定因果关系.要考察因果关系必须将有些可能影响结果的变量控制起来,这样,起因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才能测量出来.研究因果关系的主要方法是实验法.当然还有些高级的统计方法可以用于检验因果关系的模型.例如为了检验包装(自变量)对销售量(因变量)的影响,可将同类商店随机地分为两组,分别出售新包装的商品和原包装的同种商品,最后再进行比较. 虽然解释性研究的方法与其他研究方法不太相同,但也不应将其孤立起来看.事实上,在许多调研中,探索性的研究、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的设计都是相互补充的. 4三种类型的研究设计并不是绝对互相独立进行的.有些调研项目需要涉及一种以上研究类型的方案设计.如何将不同类型的方案相结合完全取决于调研问题的性质.选择方案设计的一般原则有如下几点:(1)如果对调研问题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那么调查研究就要从探索性研究开始.下述的几种情况就需要首先进行探索性研究:如果要对调研问题作更准确的定义;如果要确定备选的行动路线;如果要制定调查问答或理论假设;如果要将关键的变量分类成自变量或因变量. (2)在整个研究方案设计的框架中,探索性研究是最初的步骤.在大多数情况下,还应继续进行描述性研究或因果关系研究.例如,通过探索性研究得到的假设应当利用描述性研究或因果关系研究的方法进行统计检验. (3)并不是每一个方案设计都要从探索性研究开始.是否要用探索性研究取决于调研问题定义的准确程度,以及调研者对处理问题途径的把握程度.例如,每年都要搞的消费者满意度调查就不再需要由探索性研究开始. (4)一般探索性研究都是作为起始步骤的,但有时这类研究也需要跟随在描述性研究或因果关系研究之后进行.例如,当描述性研究或解释性研究的研究结果让管理决策者很难理解时,利用探索性研究将可能提供更深入的认识从而可以帮助理解调研的结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