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艺专业设计统一规定

工艺专业设计统一规定
工艺专业设计统一规定

1.1 工艺专业设计统一规定

1.1.1制图统一规定

(1)图纸图签

设计经理需确定图纸的图签,图签内容中的项目名称、单体名称、项目编号、图纸编号、日期、项目阶段等信息都需确认无误,图签确定后发送项目所有参与人员。

(2)图幅和图纸比例

设计图纸可以选用的标准图框及加长图框

单体比例优先顺序:1:50>1:80>1:100,最高不超过1:100。

单体图幅优先顺序:A2>A1>A0,单体图幅不能采用A3。

比例>图幅,即比例选定后再定图幅。

PID:采用A2图幅。

节点详图:优先采用A2,节点详图数量少,也可采用A3。

材料表:采用A3或者A4。

(3)线型

DN50及以下管道用单线绘制,DN50以上管道用双线绘制。

1.1.2管道设计

1.1.

2.1 管道介质图例

1.1.

2.2 管道内介质压力流流速

1.1.

2.3 管道内介质重力流流速

重力流管道的最小设计流速: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0.6m/s;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在满流时为0.75m/s;

重力流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金属管道为10.0m/s;非金属管道为5.0m/s;

重力流管道在检查井处变换管径时,采取管顶平接。

1.1.

2.4 管道材质

(1)生产给水

碳钢SS304 UPVC HDPE

(2)生活给水

碳钢SS304 UPVC HDPE

(3)生活污水(排水)

碳钢SS304 UPVC HDPE

(4)雨水

水泥管玻璃钢夹砂管双壁波纹管

(5)工业废水

碳钢SS304 SS316 SS316L UPVC HDPE

(6)回用水

?碳钢?碳钢衬塑?SS304 ?SS316 ?SS316L ?UPVC ?HDPE

(7)浓盐水

碳钢碳钢衬塑SS304 SS316 SS316L UPVC HDPE (8)除盐水

碳钢碳钢衬塑SS304 SS316 SS316L UPVC HDPE

1.1.

2.5 埋地管道防腐

埋地管道防腐按照《SY-T0447-96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

对埋地管道防腐等级规定如下:

中性土壤中的埋地管道均采用普通级防腐;

酸性土壤环境中的埋地管道采用加强级防腐;

位于底板下方不易维修和更换的管道采用特加强级防腐。

1.1.

2.6 管径系列

(1)钢制管道外径系列表

参考《HG/T20553-2011化工配管用无缝焊接钢管尺寸选用系列》所述内容,Ⅰa系列为优先选用系列。

(2)UPVC管道外径系列表

1)国标UPVC管道外径系列:参考《GB/T10002.1-2006给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

2)美标UPVC管道外径系列:参考《ASTM_D1785-SCH40-SCH80-SCH120聚氯乙烯塑料管规格标准》。

(3)钢制管道不推荐使用管径:DN8、DN10、DN32、DN65、DN125、DN550

1.1.

2.7 管件标准

(1)钢制对焊管件

钢制对焊管件参见《GB/T12459-2005钢制对焊管件》。

(2)碳钢衬塑管件(包含衬塑直管长度系列)

<DN450管道和管件参见《HG20538-1992衬塑钢管和管件》

≥DN450管道和管件,其中弯头、等径三通和异径三通主要结构尺寸即中心到端面尺寸为“公称尺寸+10mm”,例如DN450碳钢衬塑弯头中心到端面尺寸为460。

(3)UPVC管件

国标UPVC管件:参见《GB/T10002.2-2006给水用硬聚氯乙烯管件》。

美标UPVC管件:参见《ASTM_D1785-SCH40-SCH80-SCH120聚氯乙烯塑料管规格标准》或《环琪塑胶UPVC管路系统样本》中SCH40系列和SCH80系列。

1.1.

2.8 不同压力等级钢制管道壁厚系列表

(1)PN16以下的钢制管道(碳钢及不锈钢):

<DN200钢制管道采用《HG/T20553-2011化工配管用无缝焊接钢管尺寸选用系列》SCH40系列管道壁厚。

DN200~DN600钢制管道采用《HG/T20553-2011化工配管用无缝焊接钢管尺寸选用系列》SCH20系列管道壁厚。

≥DN600钢制管道壁厚选用10mm或根据项目情况制定

(2)PN16~PN25的钢制管道(碳钢及不锈钢):

碳钢管道采用《HG/T20553-2011化工配管用无缝焊接钢管尺寸选用系列》SCH40系列管道壁厚。

不锈钢管道采用《HG/T20553-2011化工配管用无缝焊接钢管尺寸选用系列》SCH40S系列管道壁厚。

(3)PN25以上的钢制管道壁厚系列根据项目情况确定。

1.1.

2.9 无缝钢管与焊接钢管选用

≤DN200的管道选用无缝钢管,相关参数参见《HG/T20553-2011化工配管用无缝焊接钢管尺寸选用系列》;

≥DN250的管道选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相关参数参见《HG/T20553-2011化工配管用无缝焊接钢管尺寸选用系列》或《SY/T5037-2000低压流体输送管道用螺旋缝埋弧焊钢管》。

1.1.

2.10 法兰标准

(1)PN系列法兰标准

根据项目情况选用《GB/T9112~9124-2010钢制管法兰系列标准》或

《HG20592~20605-2009钢制管法兰系列标准》。

(2)Class系列法兰标准

根据项目情况选用《GB/T9112~9124-2010钢制管法兰系列标准》或

《HG20615~20626-2009钢制管法兰系列标准》。

1.1.

2.11 焊接管道金属支管连接形式

当主管尺寸≤DN200时支管连接使用三通管件;当主管尺寸≥DN250时支管连接可以使用三通管件或焊接支管。

1.1.3管道布置

1.1.3.1 管道间距

参考化学工业出版社《压力管道设计及工程实例》“压力管道的间距”所述内容编制如下:

在管架上并排布置的无法兰管道,管道外表面(隔热层外表面)净距不应小于50mm。无法兰无隔热层管道间距参见《压力管道设计及工程实例》278~279页图6-43和表6-14。

在管架上并排布置的有法兰管道,法兰外缘与相邻管道外表面(隔热层外表面)净距不应小于25mm。有法兰无隔热层管道间距参见《压力管道设计及工程实例》279~281页图6-44、图6-45、表6-15和表6-16。

管道外表面距管架横梁端部不应小于100mm,管道法兰外缘距管架或构架的支柱、建筑物墙壁(柱子)的净距不应小于100mm。参见《压力管道设计及工程实例》281页图6-46和图6-47。

当采用斜接的焊接支管或弯头的时候,在最近接近点的管道净距应不小于

25mm。这种情况下,保温厚度和管托高度应计算在内。参见《压力管道设计及工程实例》281页图6-48。

并排管道上安装带手轮的阀门时,管道间距除考虑法兰大小及其净距外,还应考虑两手轮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00mm。

管道上装有外形尺寸较大的管件、小型设备、仪表测量元件或有侧向位移的管道,应加大管道间净距。

管沟内的管道间距比架空铺设时适当加大,其净距不应小于80mm,法兰外缘与相邻管道净距不应小于50mm。

1.1.3.2 保温和不保温管道基本跨距表

参考化学工业出版社《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第三版》4-23~4-31页“管道跨距”所述内容编制如下:

(1)水平管道基本跨距

水平管道基本跨距,按照装置(车间)内外及保温与否分别列出,管道跨距根据情况分别选用。参见《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第三版》4-23~4-30页表26-20、表

26-21、表26-22和表26-23。

(2)垂直管道基本跨距

垂直管道基本跨距参见《化工工艺设计手册-第三版》4-30页表26-24。

1.1.3.3 阀门的适宜位置

参见化学工业出版社《压力管道设计及工程实例》283~288页图6-49、图6-50、图6-51和图6-52。

1.1.3.4 埋地管道间距与埋深

(1)埋地给、排水管道最小净距

埋地给排水管道平行敷设时的最小间距符合如下规定:

管径小于等于200mm时,管道间净距不宜小于0.3m;管径在250~ 600mm 时,管道间净距不宜小于0.4m;管径大于600mm时,不宜小于0.5m;

管道外壁与相邻管道上的给水排水井外壁的净距不宜小于0. 15m。

埋地管道交叉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管道间净距不宜小于0.1m;

小管径管道宜避让大管径管道,压力流管道宜避让重力流管道。

(2)埋地管道埋深

埋地管道埋设深度的确定应以管道不受损坏为原则,并应考虑最大冻土深度和地下水位等影响。

管顶距地面不宜小于0.5m,在室内及室外有混凝土地面的区域,管顶距地面不宜小于0.3m。

1.1.3.5 管道穿池壁、楼板、内墙、外墙的形式

(1)管道穿过有防水要求的池壁、墙壁、楼板选用防水套管

参照给排水标准图集《02S404防水套管》,一般选用刚性防水套管(A型),当管道穿池壁、墙壁、楼板处有震动和伸缩变形时或有严密防水要求时选用柔性防水套管。

(2)管道穿过无防水要求的内墙、楼板选用预留方孔

一般预留方孔即可,管道外壁距方孔内壁不小于100mm。

(3)管道穿过无防水要求的外墙选用预埋钢管或预留方孔

对于单根管道一般选用预埋钢管,对于数根成束管道可选用预留方孔,管道外壁距方孔内壁不小于100mm。

1.1.4仪表与工艺管道接口设计规定

(1)温度计、温度变送器

工艺管道上安装温度计、温度变送器时,工艺管道上焊接专用直型连接头或法兰套管。

(2)压力表、压力变送器、在线分析仪表

在线分析仪表优先选用流通式安装。

工艺管道为碳钢衬塑管道时,均预留DN25法兰接口,其余管道均预留DN15直管。

1.1.5阀门选用

(1)阀门压力等级选择

阀门常用公称压力等级包括PN0.1Mpa、PN0.25Mpa、PN0.6Mpa、

PN1.0Mpa、PN1.6Mpa、PN2.5Mpa、PN4.0Mpa.

阀门压力等级选择遵循如下原则:

最高工作压力<1.0Mpa,阀门公称压力选择PN1.0Mpa;

最高工作压力1.0~1.6Mpa,阀门公称压力选择PN1.6Mpa;

最高工作压力1.6~2.5Mpa,阀门公称压力选择PN2.5Mpa;

最高工作压力2.5~4.0Mpa,阀门公称压力选择PN4.0Mpa;

(2)阀门类型选择

泵后应设止回阀,优先选用蝶式止回阀,高扬程水泵(市政提升泵站)为避免水锤可不设,或设缓闭止回阀,泵前吸水管必须设柔性接头。

一般净水管路阀门设置为蝶阀。污泥及废水管路选用闸阀。空气管路(管径小于DN50)选用球阀,大于DN50一般选用蝶阀,如需调节气量,则需用截止阀。

酸碱管路阀门为隔膜阀。化学清洗管路阀门一般选用衬胶蝶阀。

石灰系统的阀门宜采用球阀或管夹阀等,管内流速不宜小于2.5m/s。

RO浓水排放设置截止阀以调节浓水排放量。

RO产水管路设置止回阀,防止产水回流损害RO膜。

压缩空气储罐及空压机排水管路设置自动排水电磁阀。

口径大于(含)DN600的蝶阀应采用法兰连接。

排泥管路为闸阀(或为刀闸阀)。

其他药剂稀释后管路上设置球阀。

室外阀门应考虑冬季低气温条件下保温措施。

蝶式止回阀可以使用在水平及竖直管道上。

球形止回阀只能使用在竖直管道上。

旋启式止回阀优先安装于水平管道上,也可安装在介质由下至上的竖直管道上。

一般污水泵后设置旋启式止回阀。

丝扣连接的阀门应在阀门附近安装活接头,便于阀门的拆卸。

减压阀前后应设直管段,阀前约600mm,阀后约1500mm,当减压比(阀后与阀前)小于25%时,阀后管径需扩大2两倍。减压阀应直立安装与水平管上。

蝶阀不能紧靠弯头或大小头(尤其是衬胶弯头或大小头)安装,当蝶阀紧靠弯头或大小头安装时,在蝶阀开启状态下其阀板会与弯头或大小头的内壁相碰撞。

计量泵输送管路上如出口为敞开式容器,则需在泵输送管路加装背压阀,如加药点为带压管道,则不需要安装背压阀。

隔膜阀不可以用于负压管道上。

1.1.6仪表选用原则

各类水箱需设置液位计和控制水泵的低液位开关,以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行。如是室外液位计,应考虑设置适用低温环境的液位计。

加药系统的计量箱及酸碱储槽需设置磁翻板液位计。

超滤系统主要检测的水质指标有流量、温度、浊度、压力。超滤进水主管需设置压力变送器、流量计、温度计、浊度计,每台超滤产水支管一般设置流量计、浊度计,每台超滤进水支管、产水支管、浓水支管设置压力表,每台超滤进水支管、产水支管设置压力变送器,反洗系统及清洗系统需设置流量计。

反渗透系统主要检测的水质指标有流量、PH、温度、余氯、SDI值、压力、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反渗透进水及浓水流量计可用电磁流量计,反渗透产水一般设置孔板流量计或涡街流量计,浓水流量计一般设置在浓水调节阀后以降低流量计压力等级。反渗透进水主管一般设置流量计、PH计、温度计、氧化还原电位测量仪(ORP测量仪)、电导率仪,如有要求反渗透进水主管可设置余氯监测仪和在线SDI测试仪,每台反渗透产水支管设置电导率仪和流量计,每台反渗透浓水支管设置流量计,每台反渗透进水、段间、浓水、产水均设置压力表可设置压力变送器。

室外仪表的设置应考虑冬季保温措施,注意仪表的使用环境温度要求。

各类仪表的布置应考虑操作人员的检查及检修方便,就地仪表考虑观察便利。远传仪表应考虑安装维修便利,高位安装需设置操作平台。

在设计中必须注意流量计的正确安装,一定要根据厂家的要求保证足够的直管段长度。

电磁流量计公称直径一般比所安装管道公称直径小两级,例如DN250管道上宜安装DN150电磁流量计。

仪表的选取需根据实际测量量程来选取。压力表的测量值应取在量程范围的

1/3~2/3。水池(箱)超声波液位计应考虑测量的死区高度。

直接安装压力表一般选用径向安装压力表,嵌装(盘装)压力表一般选用轴向安装压力表。

一般用途压力表通常选用公称直径为100mm的压力表,加药系统压力表通常选用公称直径为60mm的压力表。

1.1.7水箱选用

(1)碳钢内衬橡胶水箱

酸、碱、次氯酸钠储罐、大于5m3的加药箱、化学清洗水箱一般选用碳钢衬胶水箱。

(2)碳钢内衬聚脲水箱

室外大型水箱一般选用碳钢内衬聚脲水箱。

(3)PE水箱

小于5m3的加药箱一般选用PE水箱。

1.1.8辅助设施规定

(1)平台

平台宽度不应小于0.8m,如无特殊规定平台宽度设为1.0m,平台上净空不应小于2.2m。

为设备人孔、手孔设置的平台,与人孔中心的距离宜为0.6~1.2m,不宜大于1.5m,与人孔中心的距离宜为0.8~1.4m。

为设备加料口设置的平台,距离料口顶不宜大于1.0m。

平台防护栏杆高度为1m,20m以上平台防护栏杆高度一般为1.2m,防护栏杆为固定式设施。对影响检修的栏杆,应设可拆卸式的。

(2)爬梯

厂房、框架、构筑物的主要梯子及操作频繁的平台梯子应采用斜梯;在设置平台困难而又需要操作和维修的地方可设置直梯。

斜梯的角度一般为45,由于条件限制也可为55,每段斜梯的高度不宜大于

5m,超过5m的可设置梯间平台,分段设梯子。

斜梯的宽度不应小于0.8m,如无特殊规定斜梯的宽度设为1.0m,直梯的宽度宜为0.4~0.6m。

设备上的直梯宜从侧面通向平台,每段直梯高度不应大于8m,超过8m时必须设梯间平台,分段设梯子。

超过2m的直梯应设安全护笼。

(3)排水沟

排水沟一般设计为矩形断面,参考《给排水设计手册(第1册)常用资料》第23章矩形断面暗沟(非满流)水力计算规定如下:

计算公式:Q=Av

R23?i12?

v=1

n

A=WH

X=W+2H

R=A

X

式中:Q——流量(m3/s)

v——流速(m/s)

W——排水沟宽度(m)

H——排水沟内水深(m),水深一般按沟深的一半计算

A——水流断面(m2)

n——粗糙系数,n=0.013

R——水力半径(m)

i——水力坡降

X——湿周(m)

当沟道坡度0.003时,其沟道的断面尺寸及沟道的近似通水流量如下:

沟道断面尺寸400x400mm,通水能力为:260t/h。

沟道断面尺寸500x500mm,通水能力为:470t/h。

沟道断面尺寸600x600mm,通水能力为:770t/h。

当沟道坡度0.005时,其沟道的断面尺寸及沟道的近似通水流量如下:

沟道断面尺寸400x400mm,通水能力为:330t/h。

沟道断面尺寸500x500mm,通水能力为:600t/h。

沟道断面尺寸600x600mm,通水能力为:990t/h。

(4)管沟和排水沟盖板

管沟和排水沟盖板,室外统一为混凝土盖板,室内可根据情况选择混凝土盖板、玻璃钢格栅盖板、钢盖板。

(5)设备基础高度

设备基础高度一般设计为距地面200mm。

(空调)统一设计规范和要求

中央空调设计规范和要求
为了统一中央空调设计理念,规范空调设计要求,达到空调方案的可 行、可靠,满足客户对空调效果的需求,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空调设计规 范和要求。 一、设计的基本条件和要求 1、首先要了解工程概况,房间的功能,房间的面积, 各房间是否需要空调, 业主对空调的基本要求和意向,以便做方案比较与设计。 2、根据各房间的面积、功能、负荷大小来选择末端设备型号,负荷大小要 考虑房间的朝向,房间内设备散热、围护结构的隔热程度等。 3、设计时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房间负荷配置、内外机配比、设备安装 位置、水泵、冷却塔等要符合规范要求及工程实际情况,新风量配置,风 管设计长度、风速、静压、室外机安装高度,噪音,气流组织形式等。 4、方案比较:根据工程的基本情况确定最经济适用的方案。基本情况有机 房位置、能源、空调使用情况等。根据各房间负荷的大小,对主机设备进 行选型设计。根据末端设备的流量配置水泵流量,计算水系统沿程阻力确 定水泵的扬程,再选水泵的型号。对方案要有个说明:包括工程概况、设 计参数,主机安装位置、冷却塔安装位置、空调方式等。
二、空调主机设计参数 序 号 1 2 房间名称 旅游旅馆、标准间 酒吧 冷负荷 序 指标 号 ( w/㎡ ) 100~130 320~350 19 20 房间名称 医 院 :一 般手 术室,超诊所 冷负荷 指标 ( w/m 2 ) 100~150 300~500

3 4 5 6 7 8 9
西餐厅、咖啡厅 中餐厅、宴会厅 商店、小卖部 中庭、接待
160~200 220~300 100~160 90~120
21
洁净手术室 X 光, CT,B
120~150 130~200 200~350 250~400 100~120 120~250 300~400 100~120 130~200 150~200 75~100 90~140 80~90 200~250 180~220
22 商场、百货大楼 23 影剧院:观众席 24 休息厅(允许吸烟) 化妆室 25 26 体育馆:比赛馆 27 观众休息厅 (允许吸烟) 28 贵宾室 29 展览厅、陈列室 30 会堂、报告厅 31 图书阅览 32 科研、办公 33 公寓、住宅 34 餐馆 35 足浴休闲
小会议室 (少量吸烟) 200~300 大会议室 (不许吸烟) 180~280 美容、美体 220~260 160~200 90~120 250~350 200~250 250~350 100~120 100~120 140~160 170~230
10 健身房、保龄球 11 弹子房 12 室内游泳池 13 舞厅(交谊舞) 14 舞厅(迪斯科) 15 办公 16 医院、高级病房 17 家用户式空调 18 KTV
三、空调末端设计参数 序 号 1 2 3 4 5 房间名称 旅游旅馆、标准间 酒吧 西餐厅、咖啡厅 中餐厅、宴会厅 商店、小卖部 冷负荷 序 指标 号 ( w/㎡ ) 180-200 320-350 200-230 260-320 200 19 20 21 房间名称 医 院 :一 般手 术室,超诊所 洁净手术室 X 光, CT,B 冷负荷 指标 ( w/m 2 ) 200 300~500 200 130~200 200~350
22 商场、百货大楼 23 影剧院:观众席

工艺设计设计技术统一规定

3、工程主要管材 3.1 无缝钢管(标注代号:A1) (1)围:DN15~DN300 (2)标准号:GB/T8163-2008 (3)材料牌号:10#、20#、16Mn (4)主要规格: φ18×3,φ25×3,φ32×3.5,φ45×3.5,φ57×3.5,φ76×4,φ89×4,φ108×4,φ133×4,φ159×4.5,φ219×6,φ273×8、φ325×8 3.2 镀锌钢管(标注代号:A2) (1)使用规格围:DN15~DN80 (2)标准号:GB/T3091-2008 (3)材料牌号:Q235B镀锌 (4)主要规格:φ1/2”,φ3/4”,φ1”,φ1 1/2”,φ2”,φ2 1/2”,φ3”。 3.3 不锈钢无缝钢管(标注代号:J1/J2/J3) (1)使用规格围:DN15~DN150 (2)标准号:GB/T14976-2012 (3)材料:304/316L/321 (4)主要规格:φ18×2,φ25×2,φ32×2.5,φ45×2.5,φ57×3,φ76×4,φ89×4,φ108×4,φ133×5,φ159×5。 3.4 钢衬四氟管(标注代号H1) (1)使用规格围:DN40~DN150 (2)标准号:HG/T21562-94 (3)材料:CS/四氟乙烯 3.5 增强聚丙烯管(标注代号N1)

(1)使用规格围:DN25~DN250 (2)标准号:HG20539-92 (3)材料:增强聚丙烯 3.7 螺旋电焊钢管(标注代号:A1) (1)围:DN200~DN400 (2)标准号:SY5037-2000 (3)材料:Q235B 4、管材选用规定 选用原则:一般按照管道所输送物料的特性、操作压力、操作温度来选用管道材料。详见管道材料等级表。 4.1管道壁厚计算 低压管道选用 4.1 放空管、排放管 (1)一般情况下使用无缝钢管;(1A1); (2)含腐蚀性介质的物料的放空管、排放管:H1、N1; 4.2 蒸汽(2A1/4A1)、压缩空气管(2A1)、氮气(4A1)、循环水(1A1)、新鲜水管(1A1):一般情况下使用20#钢无缝钢管; 4.3 生活用水管 车间自来水管采用PPR塑料管. 4.4 清下水:一般使用无缝钢管(0A1/1A1). 4.6 排污管或废气 一般情况下使用无缝钢管(1A1/2A1),有腐蚀性介质采用增强聚丙烯管或钢衬四氟管(1H1) 4.7工艺主物料管材选用规定:见管道等级表 4.8钢制三通、弯头选用补充规定

1331001B0000-EQ-SPC-001-0 静设备设计统一规定

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分公司 超稠油加工技术改造及油品质量升级项目 静设备设计统一规定 编制江 涛 校对张新国 审核吴致莹 审定韩玉梅 0 供使用江涛张新国吴致莹韩玉梅 2013-1-31 版次 目的 编 制 校 对 审 核 审 定 日 期

目录 1 总则 (3) 1.1 目的 (3) 1.2 范围 (3) 2 主要标准规范 (3) 2.1 设备设计标准与规范 (3) 2.2 材料标准 (4) 2.3 焊接标准 (5) 2.4 附件标准 (5) 2.5 施工验收规范 (6) 2.6 其它标准 (6) 2.7 标准的执行 (6) 3 设计基础数据 (7) 4 材料 (7) 4.1 压力容器设计使用年限 (7) 4.2 腐蚀裕量 (7) 4.3 压力容器选材 (7) 5 设计 (9) 5.1 设计方法 (9) 5.2 设计参数 (10) 5.3 结构设计与零部件 (10) 6 隔热、防腐与防火层 (13) 6.1 设备的隔热设计 (13) 6.2 设备的防腐 (13) 6.3 防火层设置 (13) 6.4 梯子平台 (13) 7 制造、检验和验收 (13) 8 文件要求 (13) 9 运输包装和标记 (14) 9.1 运输包装 (14) 9.2 保护措施 (14)

1 总则 1.1 目的 1) 本规定的目的是为了确保设计进度,提高设计质量,统一工程设计原则和规定,统一设计文件编制内容和深度。 2) 本规定可作为详细工程设计的依据。 3) 有关设计单位的设计人员应严格遵守此规定,如有偏离应事先征得总体院和业主的书面批准。 1.2 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中国石油克拉玛依石化分公司超稠油加工技术改造及油品质量升级项目静设备设计部分,包括塔器、反应器、容器、换热器、储罐等的设计、制造、检验、验收和安装。 2 主要标准规范 2.1 设备设计标准与规范 TSG R0004-2009 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GB150-2011 压力容器 JB4732-1995 钢制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标准(2005年确认) GB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 GB12337-1998 钢制球形储罐 GB16749-1997 压力容器波形膨胀节 GB50341-2003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油罐设计规范 NB/T 47003.1-2009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 JB/T4710-2005 钢制塔式容器 JB/T4731-2005 钢制卧式容器 JB/T 4751-2003 螺旋板式换热器 NB/T47007-2010 空冷式热交换器 SH/T3074-2007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 SH/T3075-2009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材料选用规范 SH/T3096-2012 高硫原油加工装置设备和管道设计选材导则 SH/T3119-2000 石油化工钢制套管换热器设计规范

自控专业施工图设计统一规定

项目名称:××× 自控专业施工图设计统一规定工程号:××× 编制: 校核: 审核: ××年××月××日 目录

1执行标准 (1) 2图形及符号: (1) 3图纸目录: (1) 4设计说明内容: (1) 5仪表索引 (2) 6仪表数据表 (2) 7管件加工明细表 (2) 8综合材料表 (2) 9联锁系统逻辑图 (2) 10端子接线图 (2) 11报警器灯屏布置图 (2) 12仪表点及电缆敷设平面图 (3) 13其他 (3) 13.1图纸编号: (3) 13.2常用设计文件图幅: (3) 13.3线形: (3) 评审确认: (4)

1 执行标准 1)《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 SH3005-1999; 2)《石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SH3063-1999; 3)《仪表系统接地设计规定》HG/T20513-2000; 4)《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范》 HG/T20512-2000; 5)《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定》 GB50093-2002; 6)《自控安装图册》HG/T21581-95; 7)《分散型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定》HG/T20700-2000; 8)《过程测量和控制仪表的功能标志及图形符号》HG/T20505-2000。 2 图形及符号: 参照《过程测量和控制仪表的功能标志及图形符号》HG/T20505-2000执行。 3 图纸目录: 详细列出本专业的工程图纸的名称、编号、图幅及页数,空三行后再填写复用图的名称及编号,空三行后或另起一页填写标准图的名称及编号。 4 设计说明内容: 1)设计总说明 a)列出设计依据; b)说明设计范围; c)说明特殊工艺介质特性。 2)仪表选型说明 a)说明仪表选型原则; b)仪表选型要求; c)列明仪表采购注意事项。 3)施工说明 a).施工安装及验收执行的标准规范或规定;

工艺设计统一规定

潍坊科达化工工程有限公司 工艺专业设计统一规定 (以纯碱工程为例) 施工图设计 工程代号:K10000

前言 本规定以纯碱工程施工图设计为例的工艺专业统一规定,本规定以化工部颁布的“化工工艺设计施工图内容深度统一规定”为依据,并参照其它有关规定,在执行过程中如有不妥或错漏请及时联系。 所有的施工图图纸成品一律应用AutoCAD2004绘制。表格成品一律应用Word 或Excel表编制。 所有成品文件均为电子文档,根据需要再制成纸质文件。 所有的同各专业往返条件关系都应执行科达公司管理体系文件中“施工图设计的基本程序”文件。

目录 一、设计标准及规定 二、设计原则 三、工艺流程图的内容及深度 四、设备一览表的内容及要求 五、工艺设备位号的编法 六、管道一览表的内容及要求 七、管道标注的规定 八、工艺说明的内容及要求 九、首页图

一、设计标准及规定 1 设计标准 设计标准采用现行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2 本工程设计规定 2.1 工程名称 纯碱工程, 工程代号:K1000 2.3 主项名称及代号 盐水工段501 石灰工段502 蒸吸工段503 碳化工段504 轻灰工段505 重灰工段506 压缩工段507 全厂外管083 2.4 年操作时间:8000小时 2.5 设计系数: 1.15 2.4 设计质量执行专业有关规定。 2.5 设计进度控制执行项目进度计划和项目设计调度有关计划进度要求。 2.6 专业设计计算书,执行各专业各类计算规定。 2.7 设计过程中专业之间设计条件的内容深度与格式,执行《设计条件内容深度与格式的规定》 2.8 设计成品文件编号,执行《项目文件格式与编号规定》。 2.9 设计过程中应建立的质量记录和实施记录。 2.10 施工图图纸成品一律应用AutoCAD2004绘制,表格成品一律应用Word或Excel 表编制。

国内项目设计文件编制统一规定

国内项目设计文件编制统 一规定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国内项目设计文件编制统一规定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天津设计院 二〇一一年九月十五日 目次 1 总则..................................................... 2 栏目和图章................................................. 3 图纸的图幅和图面 ........................................... 4 工程项目文件号的编制 ....................................... 5 设计文件版次的编制 ......................................... 6 设计文件目录的编制 ......................................... 7 设计文件字体及排版的编制.................................... 7.1非表格类文本文件的编制 .................................... 7.2表格类设计文件的编制 ...................................... 7.3 CAD设计图纸中字型、字高、图幅及线宽的规定................. 8 CAD文件图层规定............................................ 9 CAD文件线型颜色设置........................................

静设备施工技术措施及方案

1. 静设备施工技术措施及方案 1.1.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是针对中国石化仪征化纤股份有限公司10万吨/年1,4-丁二醇项目第一标段中静设备安装施工而编制的。本装置静设备主要工作量:反应器4台、塔器安装8台,容器储罐安装48台,换热设备60台。静设备的吊装详见大型设备吊装方案。 1.2.编制依据 1.2.1.《1,4-丁二醇项目施工总承包招标文件》 1.2.2.《工业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统一标准》GB50252-2010 1.2.3.《石油化工静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规程》SH/T3542—2007 1.2.4.《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SH3514-2001 1.2.5.《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SH3505-1999 1.2.6.《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质技监局[1999]154号 1.2.7.《石油化工换热设备施工及验收规范》SH/T3532-2005 1.3.工程施工特点 1.3.1.设备超长、吨位重,在进行设备吊装时一定要统筹计划好吊车的站位 和移位; 1.3. 2.施工现场地方狭窄,交叉作业多,作业面不易展开; 1.3.3.工程工作量大,施工时间较紧迫; 1.3.4.工程质量要求和管理要求高。 1.4.施工准备 1.4.1.收集静设备施工所需的施工规范、技术资料、施工图纸等施工资料; 1.4. 2.配备满足静设备施工要求的施工机具设备(大型设备吊装等)及检验 合格的计量器具及特殊工机具。 1.4.3.编制人力资源需求计划,配备合格的施工、管理人员,确保整体施工 的进度和施工质量; 1.4.4.施工前技术人员应熟悉施工图、规范等有关技术文件,深入施工现场

装置设备布置专业设计技术统一规定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标准 SLDI 323C05-1996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

目录 1.前言 (1) 2.设备地脚螺栓 (1) 3.设备运输和吊装 (1) 4.空冷器的布置 (1) 5.换热器的布置 (1) 6.泵的布置 (2) 7.卧式容器的布置 (2) 8.立式容器和反应器的布置 (2) 9.塔的布置 (2) 10.加热炉的布置 (2) 11.离心式压缩机的布置 (2) 12.往复式压缩机的布置 (3) 13.装置内管廊的布置 (3) 14.外管架的布置 (3) 15.回转窑的布置 (3) 16.汽车槽车和铁路槽车装卸站的布置 (3) 17.罐区的布置 (4) 18.建筑物、构筑物及通道的布置 (4)

中国石化集团兰州设计院 1. 前言 石油化工企业装置设备布置设计包括建筑物、构筑物和通道等的布置设计,所以可通称为装置的布置设计。 装置的布置设计合理与否影响到整个装置能否安全生产、操作维修是否方便、投资能否节约等,因此,为了统一装置布置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提高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特制定本规定。 2、设备地脚螺栓 与设备类专业共同商定固定设备的地脚螺栓是预埋或是预留,并由设备专业向结构专业提出设备地脚螺栓条件。 3、设备运输和吊装(根据需要) 3.1为便于考虑吊装要求 , 按设备重量或按尺寸分为三个等级: 类型按重量分按直径x长度分 大型 80t以上 3500x30000及以上或任意x40000及以上 中型40~80t 1800x10000及以上或任意x20000及以上 小型 40t以下小于上述尺寸 3.2 编制设备吊装方案,应符合《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SH3515-1990)的规定,通常由施工单位编制。但对主要设备吊装方案的技术条件如吊耳及吊装方位等要求,应与施工单位共同商定。3.3 对于某些可能更换的设备,在设备布置设计时应考虑留有足够的空间和通道,便于安装拆卸设备的机具作业以及运输。 4 、空冷器的布置 4.1 空冷器宜布置在管廊上方或框架顶层。 4.2 布置空冷器的框架或管廊的一侧地面上应留有必要的检修空地和通道,以便吊车通行和吊装设备。 4.3 空冷器不宜布置在下列设备的上方: 4.3.1 操作温度高于介质自然点或高于340℃的液体输送泵。 4.3.2 易燃液体泄漏时将产生闪蒸气体的液体输送泵。 4.3.3 电气传动设备或其它放热设备。 4.3.4 空冷器的布置应避免自身或相互间的热风循环,可采取下列措施: 4.3.4.1 同类型的空冷器应布置在同一高度。 4.3.4.2 相邻的两空冷器应靠紧布置,不应留有间距。 4.3.4.3 多组空冷器应相互靠近,否则易造成热风循环。 4.3.4.4 空冷器应布置在装置的上风侧,以免腐蚀性气体或热风进入管束,从而影响空冷器的冷却效果。 4.3.4.5 引风式空冷器与鼓风式空冷器布置在一起时,应将引风式空冷器布置在鼓风式空冷器的上风侧 , 且其管束的安装高度应比鼓风式空冷器低。 4.3.5 干式鼓风式空冷器应与引风式空冷器分开布置,且引风式空冷器应布置在鼓风式空冷器的常年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侧。 4.3.6 在空冷器的上风侧不应有锅炉等高温设备,下风侧20~25m范围内不应有高于空冷器的建筑物、构筑物或大型设备,如不可避免则应提高空冷器的设计温度1.5~2℃。 4.3.7 空冷器与加热炉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15m。 4.3.8 空冷器管束两端管箱和传动机械处应设置平台。 4.3.9 空冷器布置时要考虑空冷器运行时产生的噪音对操作人员的影响,噪音应限制在90分贝以下。 5. 换热器的布置 5.1 布置时要考虑换热器抽管束或检修所需的场地(包括空间)和设施。当检修时,汽车吊不能接近换热器时,应设吊车梁、地面轨道或其它检修用设施。 1

建筑专业工程设计统一规定

建筑专业施工图设计统一规定 1. 目的 为保证设计质量,加快设计进度,完善设计程序,在施工图设计中采用统一的技术标准和做法,协调建筑专业的技术设计工作,特编制本规定。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安徽华塑股份有限公司新建工程项目中各个单体建筑物的设计;规定了企业生产厂房、辅助生产建筑等工程的设计原则、设计要求、防腐、防火、防爆和抗震设防等要求;并就建筑设计、建筑构造及材料做法、建筑装修标准及工程做法等诸多方面作出统一规定。对有关湿陷性黄土、膨胀、软土、溶洞、严寒冻土、地下岩空区、滑坡、洪水淹没或地震等地区,应根据具体情况在设计中补充完善。 3. 建筑设计规定 3.1 图纸、文字统一规定 文件和图纸的编号规定,详见《安徽华塑100万吨PVC项目一期工程总体 设计协 调和统一规定内容》 图纸采用A1?A2图幅,必要时可加长,对A1图加长时尽量不超过1.5 倍。尽量不采用A0 图幅。 3.2 标准规范(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 本规定只在此列出工程设计(含施工验收)的主要标准规范,在项目设计、施工及采购活动中须遵照的其它标准规范应参照相关的规范执行。 在所要求的标准规范中,如果不同规范之间出现要求不一致或者偏差或者矛盾时,应执行较严格的标准规范。 对于所列石化行业(SH系列)与化工行业(HG系列)规范与标准,在执行的过程中优先采用石化行业标准规范,当石化行业没有相应的标准规范时,执行相应的化工行业标准规范。 对于所有使用的标准规范,在施工图设计时如果有新版本(包括修改单)发布,应执行新版本(包括修改单)。 采用的主要标准规范如下:

《安徽省建筑标准设计图集》(现行) 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 其他现行的有关国家规范和地方标准 所涉及的行业规范或标准由各设计院分别补充列出。 4. 建筑工程一般技术规定 4.1建筑设计 4.1.1设计原则 (1)建筑设计贯彻“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 (2)建筑设计应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充分采用绿色建材及节能构件利于厂区生产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国家现行的节能方针政策,打造新型节能建筑。 (3)建筑设计应尽量做到标准化、定型化与系列化。 (4)建筑设计应注意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 (5)建筑设计在满足工艺流程、便于安装、检修、生产操作与管理的条件下, 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厂房布置力求联合露天一体化、轻质化,使整个建筑设计平面布置紧凑、空间组织合理、建筑造型简洁明快、整个厂区风格协调一致。

中石化工艺设计包规定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包 (成套技术工艺包)内容规定 SHSG-052-2003 2003-05-23发布2003-08-01实行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布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包 (成套技术工艺包)内容规定 SHSG-052-2003 主编单位: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参编单位: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设计院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批准部门: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实行日期:2003年8月1日 2003 北京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文件 中国石化科[2003]246号 关于印发《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包(成套技术 工艺包)内容规定》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包是重要的研究开发成果和工程设计的基本依据。为了明确研究开发阶段的责任,规范工艺设计包的文件内容,做好研究开发与工程设计的衔接,现将修订后的《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包(成套技术工艺包)内容规定》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原《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石油化工成套技术工艺包内容的规定》(中国石化[1998]技字88号)同时废止。 《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包(成套技术工艺包)内容规定》亦作为集团公司工程设计标准(标准号为SHSG-052-2003),可与《石油化工装置基础工程设计内容规定》(SHSG-033-2003)和《石油化工装置详细工程设计内容规定》(SHSG-053-2003)等配套使用。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二○○三年五月二十三日

前言 本规定是根据“中石化建设函[2002]213号”《关于编制和修订石油化工装置有关设计内容规定的通知》及《石油化工装置有关设计内容规定编委会纪要》的要求,由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主编的。 本规定共分4章和1个附则。主要内容为石油化工装置工艺设计包(成套技术工艺包)、工艺手册、分析化验手册编制的范围和内容要求;附则是对部分条文的进一步说明。 本规定在实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提供给主编单位(地址:北京朝阳区安慧北里安园21号楼,邮编:100101),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定由主编单位负责解释。 本规定的主编单位: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 参加编制单位:中国石化集团上海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石化集团南京设计院 中国石化集团洛阳石油化工工程公司 编制委员会: 主任:赵金立 委员:初鹏张勇范承武李国清汪炘平周家祥 王子宗闫观亮华峰李永红龚建华 编制核心组: 组长:赵金立 副组长:范承武 成员:孙丽丽肖雪军李苏秦曹森 主要起草人:孙丽丽王励端陈明辉张鹏肖雪军李苏秦

静设备安装方案(版)

废液焚烧装置 静设备安装施工技术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安装单位:沈阳工业安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日期: 2014年6月 1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编制依据 (2) 三、技术要求 (3) 四、施工准备 (3) 五、主要施工方法 (3) 六、完工交付 (12) 七、保证质量措施 (12) 八、文明施工及保证安全措施 (16) 附件1 JHA分析 附件2 设备吊装机具选用计划

一.工程概况 山西潞宝兴海新材料有限公司煤焦化工产品材料化深加工项目(一期)安装工程废液焚烧/废碱浓缩装置区静设备安装工程。 1.废液焚烧装置静设备安装主要工程量 除由厂家负责的设备售后现场安装以外,由施工方负责的废液焚烧装置静设备安装主要工作量详见下表。

2.废碱浓缩装置静设备安装主要工程量 除由厂家负责的设备售后现场安装以外,由施工方负责的废碱浓缩装置静设备安装主要工作量详见下表。

二、编制依据 1)湖南百利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图纸及厂家出厂资料 2)SH3542-2007《石油化工静设备安装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3)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4)SH/T3538-2005《石油化工机器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通用验收规范》 5)SH/T3508-2011《石油化工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6)SH3514-2001《石油化工设备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7)SH3505-1999《石油化工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8)NB/T47014-2011 《承压设备焊接工艺评定》 9)NB/T47015-2011 《压力容器焊接规程》 10)SH3503-2001 《石油化工工程建设交工技术文件规程》 11)施工组织设计及检试验计划 三、技术要求

非标设备结构设计规范

非标准设备制造和管理规程 1定义 非标准设备(工装、治具、设备、仪器等)是指生产需要而又不能直接采购的专用设备,本规程的原则是保证能够经济有效地获得和使用非标准设备。对于加工和装配过程(包含自制及外购外协)的非标准设备,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直接按本管理规程执行。 2目的 为了方便对非标准设备的申请、设计、制作、验收、移交及使用的标准化管理 3 立项流程 3.1立项依据 3.1.1根据自身生产实际并经使用部门评审需要改进和增添的非标准设备项目。 3.1.2公司发展规划或技改技措计划中规定的非标准设备等项目。 3.2 立项顺序 3.2.1由使用部门提出申请并填制及申报《工装治具仪器 设备需求单》,设备制造部门凭申请单同使用部门(有需要时, 同外购外协供应商)进行方案设计《设计方案书》并提出预算, 财务部门、设备制造部门和使用部门对预算进行审核,通过后由 使用部门提出申请《设备固定资产购入申请决裁书》的审批,然 后按申请审批流程,设备制造部门收到《设备固定资产购入申请 决裁书》后根据《设计方案书》进行审核并下达工作令。 3.2.2 非标设备须考虑设备的后期维护和可能的修改。委外须考虑外购外协供应商持久、可信,且在设备出现故障或提出修改时随叫随到等因素。 3.2.3《设计方案书》的内容要求详细、明确,使用部门应提供使用的产品或需加工产品的尺寸及要求图,尺寸及要求图必须和产品实物一致。 2.3非标准设计人员对所承接的《设计方案书》,要编写可行性分析报告,并按规定履行各栏签字手续。如有分歧意见,最终以设备制造部门主管或使用部门主管的意见为准。 4 预算审核 4.1 设备制造部门或外购外协供应商负责对预算审核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做出解答,所有单件预算的零部件必须注明品牌和型号。设备制造部门的预算(对预算由采购部门协助报价)作为最终预算承接此项目。 4.2 设备制造部门前期工作进行后,因制造费用大于预算费用,则超出部分设备制造部门需按实列支,并由设备制造部门重新提出申请及说明。

工艺专业设计统一规定

1.1 工艺专业设计统一规定 1.1.1制图统一规定 (1)图纸图签 设计经理需确定图纸的图签,图签内容中的项目名称、单体名称、项目编号、图纸编号、日期、项目阶段等信息都需确认无误,图签确定后发送项目所有参与人员。 (2)图幅和图纸比例 设计图纸可以选用的标准图框及加长图框 单体比例优先顺序:1:50>1:80>1:100,最高不超过1:100。 单体图幅优先顺序:A2>A1>A0,单体图幅不能采用A3。 比例>图幅,即比例选定后再定图幅。 PID:采用A2图幅。 节点详图:优先采用A2,节点详图数量少,也可采用A3。 材料表:采用A3或者A4。 (3)线型 DN50及以下管道用单线绘制,DN50以上管道用双线绘制。 1.1.2管道设计 1.1. 2.1 管道介质图例

1.1. 2.2 管道内介质压力流流速

1.1. 2.3 管道内介质重力流流速 重力流管道的最小设计流速:污水管道在设计充满度下为0.6m/s;雨水管道和合流管道在满流时为0.75m/s; 重力流管道的最大设计流速:金属管道为10.0m/s;非金属管道为5.0m/s; 重力流管道在检查井处变换管径时,采取管顶平接。 1.1. 2.4 管道材质 (1)生产给水 碳钢SS304 UPVC HDPE (2)生活给水 碳钢SS304 UPVC HDPE (3)生活污水(排水) 碳钢SS304 UPVC HDPE (4)雨水 水泥管玻璃钢夹砂管双壁波纹管 (5)工业废水

碳钢SS304 SS316 SS316L UPVC HDPE (6)回用水 ?碳钢?碳钢衬塑?SS304 ?SS316 ?SS316L ?UPVC ?HDPE (7)浓盐水 碳钢碳钢衬塑SS304 SS316 SS316L UPVC HDPE (8)除盐水 碳钢碳钢衬塑SS304 SS316 SS316L UPVC HDPE 1.1. 2.5 埋地管道防腐 埋地管道防腐按照《SY-T0447-96埋地钢质管道环氧煤沥青防腐层技术标准》 对埋地管道防腐等级规定如下: 中性土壤中的埋地管道均采用普通级防腐; 酸性土壤环境中的埋地管道采用加强级防腐; 位于底板下方不易维修和更换的管道采用特加强级防腐。 1.1. 2.6 管径系列 (1)钢制管道外径系列表 参考《HG/T20553-2011化工配管用无缝焊接钢管尺寸选用系列》所述内容,Ⅰa系列为优先选用系列。 (2)UPVC管道外径系列表 1)国标UPVC管道外径系列:参考《GB/T10002.1-2006给水用硬聚氯乙烯管材》。 2)美标UPVC管道外径系列:参考《ASTM_D1785-SCH40-SCH80-SCH120聚氯乙烯塑料管规格标准》。 (3)钢制管道不推荐使用管径:DN8、DN10、DN32、DN65、DN125、DN550 1.1. 2.7 管件标准

静设备监造工作标准化

文件编号CSEI/QM-3-B36 共页23 作业指导文件标题静设备监造规则修订号0 静设备监造规则 编制:审核:批准:日期:日期:日期:

作业指导文件标题静设备监造规则修订号0 静设备监造规则 1 目的 1.1 1.2 1.3 为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使特检中心静设备监造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保证特检中心静设备监造工作的质量,参照有关国家标准,结合特检中心的监造工作经验和质量体系要求,特制定本规则。 本监造规则是特检中心进行静设备监造工作的通用要求,所有静设备的监造工作都应遵循本规则的规定。 本规则仅适用于代表甲方在条件下对采购产品在制造厂内的质量监造(含外协件和外购产品),不代替国家或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督检验和设备到工地后的质量验收。 2 3 适用范围 本规则适用于特检中心承担的静设备监造工作,如承压或非承压的容器、塔设备、反应器、换热器、钢结构及其附件的驻厂或验收检验(监造)工作。 职责 3.1 3.2 3.3 3.4 3.5 对于特检中心承揽的项目,由特检中心主任或副主任指定一名具有相应资格和 经验的人员作为项目负责人,同时指派参加监造人员组成监造组。 对于部门承揽的项目,由部门负责人指定一名具有相应资格和经验的人员作为 项目负责人,同时指派参加监造人员组成监造组。 特检中心领导或部门负责人应该保证派出的监造人员具有法规标准和特检中心 规定的资格,对于项目负责人,除具有相应的资格外,还应具有与项目难度相 适应的经验。 主任工程师负责监造方案、记录、监造报告、产品监造总结的审核。 项目负责人负责组织项目策划、合同编制、方案制定、监造项目的实施、现场 监造质量抽查、定期巡视、发现问题的处理、监造周报的审阅、安全监督、监

某企业设备更新计划制度

某企业设备更新计划制度 篇一:设备改造更新管理制度 设备改造更新管理制度 发放部门:□管理者代表□文控□业务部□采购部□工程部 □工模部□生产部□品管部□仓库□行政部 设备改造更新管理制度 1.目的作用 企业的设备改造和更新,是提高企业素质、促进企业技术进步、增强企业内在的发展能力和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的需要。通过设备改造更新,必然会为企业的产品生产不断增加品种、提高质量、增加产量、降低消耗、节约能源、提高效率等方面带来极大的收益。为了使该项工作能够得到规范运作,避免管理失误,特制定本制度。 2.管理职责企业的技术改造更新(含设备),是企业经营计划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工作,它同时也是一项综合性、全局性、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既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统一指挥,还需要相关各部门的协作配合。因此,企业应成立由总经理(或主管生产技术副总)为主负责的技改领导小组,以

加强对工作的协调和技改统一的指挥领导。其主要成员应包括:总师办主任、技术研发部长、生产作业部长、财会部长等人。技改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能中关于设备改造更新方面应包括以下内容: a.负责设备改造更新的计划管理。 b.组织对项目的技术经济论证。 c.对项目方案进行决策。 d.批准项目费用的预算,审查资金使用情况。 e.督察项目实施情况,协调部门间工作配合事项。 f.对已完成交付使用的项目进行效益考核。 3.设备改造更新的项目决策企业的设备改造更新,应有步骤地进行,即要有长期的总体规划,又要有各年需要进行的具体项目实施计划。对选定的更新改造项目,必须经过可行性研究,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对多种备选方案进行比较,选择投资少、工期短、收效快、效益高、能适宜企业长期发展需要的项目。 设备技术改造的项目决策企业的设备技术改造,不要追求形式,要讲求实效,对需要改造的陈旧落后设备,在具体方案制定时,应从企业发展的需要考虑,同时还要从设备本身的投资改造价值考虑,即通过改造后能给企业带来哪些方面的收益。一般来说应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节约能源,节约原材料,降低消耗,降低成本。 提高设备的加工精度,提高产品的质量。适应新产品开发,适应产品升级换代。提高和改善工艺性能。

01_结构施工图设计统一技术规定v13

结构设计统一技术规定v13 为保证结构施工图设计质量,加快工程设计进度,减少设计过程中出现设计反复改动的返工现象,特此制定结构设计统一技术规定。本技术规定是以国家标准、规、规定为基础,结合以往工程项目的设计实践经验,对设计过程中一般要求和习惯做法进行必要的明确、补充和完善。 1.结构设计的一般规定 1.1结构设计应遵循安全、合理、经济、先进的原则并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设计时 应进行多方案比较并与同类结构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优化结构设计。 1.2结构方案应合理优化,设计应兼顾质量与成本,在保证结构安全的前提下力求节 约,坚持成本最优原则。构件尺寸及配筋若不是计算和概念设计需要,应取最小值。 1.3结构设计须在方案设计阶段积极参与,并进行结构初步试算,综合考虑安全、合 理、经济、先进等因素,对建筑方案提出专业意见与建议,为后续设计的顺利进 行提供保证。 1.4重视结构的选型,经过方案优化选用抗地震作用及抗风力性能好的结构体系和结 构布置方案,应使选用的结构体系受力明确、传力简捷。应选取经济合理的结构 方案,尽量避免不利的结构体系。学校、幼儿园的设计时应特别注意抗震等级的 选取。 1.5结构形式尽量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如有特殊要求或需要而采用钢结构时,应坚 持节省成本的原则,全面考虑结构方案、选材用材、节点设计、施工便捷等方面 的因素进行设计。 1.6结构构造设计必须从概念设计入手,加强连接,保证结构有良好的整体性和延性、 足够的强度和适当的刚度。 1.7必须选择合适的计算假定、计算简图、计算方法及计算程序,对于重要的高层结 构、复杂的高层建筑结构,应至少用两个不同的力学模型的结构分析程序进行计 算,分析比较,并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进行判断,确认其可靠性,保证结构的安 全。 1.8结构设计计算程序计算输入参数可详《结构设计计算参数的统一规定PKPM201 2.8

最新工艺设计一般原则规定

工艺设计一般原则规 定

工艺设计一般原则规定 SDEP-SPT-PE1001-2006 1 范围 本规定了工艺装置设计中的主要工艺设计原则和一般性要求,包括了腐蚀裕量、备用原则、设计压力、设计温度、隔热、伴热、隔离、安全措施、取样系统和公用物料站等内容。 本规定适用于石油炼制、石油化工装置的工艺设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定的引用而成为本规定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本规定。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定。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SH-3074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锅发[1999] 154号 3 静设备设计寿命和腐蚀裕量 3.1静设备设计寿命 静设备的设计寿命系指在预定的腐蚀裕量情况下,设备达到的服役年限。除有特殊要求外,静设备的设计寿命可按以下规定确定: 厚壁反应器 30年(容器,包括不可拆卸的内件及催化剂支持梁) 反应器中可拆卸内件 20年 塔器、容器 20年 换热器壳体及类似部件 20年 球罐 20年 储罐 15年 高合金钢管束 10年 碳钢及低合金钢管束 4年且不低于一个操作周期

其它小型设备 4年且不低于一个操作周期 3.2静设备的最小腐蚀裕量要求 3.2.1腐蚀裕量考虑的原则 a) 与工作介质接触的筒体、封头、接管、人(手)孔及内部构件等,均应考虑腐蚀裕 量。 b) 下列情况一般不考虑腐蚀裕量: 1) 介质无腐蚀作用时(不锈钢、不锈复合钢板或有不锈钢堆焊层的元件); 2) 有可靠的耐腐蚀衬里(如衬铅、衬橡胶、衬塑料等)的基体材料; 3) 可经常更换的非受压元件; 4) 法兰的密封表面; 5) 管壳式换热器的换热管; 6) 管壳式换热器的拉杆、定距管、折流板和支持板等非受压元件; 7) 用涂漆可以有效防止环境腐蚀的容器外表面及其外部构件(如支座、支腿、 底板及托架等,但不包括裙座)。 c) 腐蚀裕量一般应根据材质在介质中的腐蚀速率和设备的设计寿命确定。如果设备 有覆盖层,仅单纯的覆盖层考虑腐蚀裕量。对有使用经验者,可以按经验选取或 按以下规定确定。 3.2.2腐蚀裕量的选取 a) 筒体、封头的腐蚀裕量 1) 介质为压缩空气、水蒸汽或水的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制的设备,其腐蚀裕量 不得小于1.Omm。 2) 除1)以外的其他情况可按表3.2.2-1确定筒体、封头的腐蚀裕量。 表3.2.2-1 筒体、封头的腐蚀裕量 注:①表中的腐蚀率系指均匀腐蚀。 ②最大腐蚀裕量不应大于6mm,否则应采取防腐措施或更换材质。 b) 设备接管(包括人、手孔)的腐蚀裕量,一般情况下应取壳体的腐蚀裕量。 c) 设备内件与壳体材料相同时,设备内件的单面腐蚀裕量按表3.2.2-2选取。 表3.2.2-2 设备内件腐蚀裕量

5脱硫系统工艺管道设计统一规定

大唐环境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脱硫系统工艺管道 设计统一规定(试行) 1. 设计必需遵循的导则和使用的设计手册 (1)《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设计技术规程》(DL/5196-2004); (2)《火力发电厂烟气脱硫工程技术规范 烟气脱硫流化床法》(HJ/178-2005); (3)《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设计技术规定》( DL/T 5054-1996); (4)《电力工程制图图例》(DL5028-1993); (5)《87GD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零部件典型设计手册》; (6)《火力发电厂汽水管道支吊架设计手册》。 2. 设计的原始数据 (1)介质的最大工作压力:吸收塔浆液循环泵入口PN0.6,GGH高压冲洗水泵出口PN16,其它浆液和工艺水管道均按PN1.0进行设计。 (2)设计采用的管材型号; (3) 本工程施工图设计的技术组织措施; (4) 脱硫岛司令图(工艺PID图和布置图)和设备清册等; (5) 厂家资料:辅机制造厂的样本、说明书、图纸资料及技术协议书等; (6) 本工程中自定的应遵守的有关规程、规范和技术规定等; (7)司令图阶段已提供给土建专业的管道荷重、孔洞和埋件等资料; (8)土建专业提供的脱硫岛的厂房建筑图和结构图; (9)与电气、热控专业、暖通专业和水工专业的互提资料。 3 设计图纸的内容和设计深度 3.1 设计图纸的内容 本卷册包括如下图纸: (1) 图纸目录; (2) 管道PID图 (3) 管道布置图; (4) 支吊架安装明细表; (5)零件制造图; (6 综合材料表。 3.2 设计图纸的设计深度 3.2.1 图纸目录 图纸目录按如下顺序排列:

1、管道PID图 2、管道平剖布置图; 3、管道立体图(如有); 4、支吊架明细表、 5、支吊架制作图; 6、零件制造图、 7、综合材料表。 除开列本卷册新制的图纸外,还需将不属于加工订货卷册的活用图纸开列出来 3.2.2 管道PID图 1)管道PID图包括:工艺流程的系统图、说明和图形符号表。 2)管道PID图上应将所设计的管道系统完全表示出来,用设计界限区分设计范围内和 设计范围外的管道,系统的连接应与布置图上的连接相一致。设计界限应表示清楚, 用“xx xx”表示设计界限,注出接口分册号,便于查找接口;接口应配合好。 接口定位尺寸、接口分册号应表示清楚。 3)不出安装图的小管道(注:DN65mm以下的水管道可不出安装图,DN65及以上的水 管道、浆液管道均应出安装图),应有零件编号,此编号应与零件明细表的编号相一 致。图面上出现的图形符号应与图形符号表上的一致。 4)图上应表示放气点、放水点和疏水点的位置,并标以符号,放气点用Q表示,放水 点和疏水点用S表示。应标示出从主管道引入或引出介质的名称和来向或去向,统 一图形符号如下:引出管道的图形符号:→ ,引入管道的图形符号: →。 5)图中的说明统一规定如下: 注: (1) 本系统管道的设计参数如下:设计压力 MPa;设计温度 0C ;公称压力PN (单位为MPa,按国标规定不写单位);管系严密性水压试验压力为PN1.0;介质 名称、含固量、温度等说明。 (2) 本管道的设计依据是:主要叙述的依据为工艺系统图和厂家资料等,应写明图 号。 (3) 有关本卷册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如本卷册多大直径的管道不出安装图,这些 管道的支架间距多少,这些管道的零件编号所见的图号或综合材料表等。 (4)说明阀门、流量计、压力表等的安装注意事项。(如浆液阀门阀杆应水平安装, 水平浆液管道上的阀门开启时阀板下半部分的动作方向应与介质流向一致,不出 图的阀门应安装在容易操作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