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寿命年限

经济寿命年限
经济寿命年限

一、通用设备经济寿命参考年限表

二、专用设备经济寿命参考年限表

三、常见车辆经济寿命参考年限表(一)机动车经济寿命参考年限表

(二)摩托车、拖拉机、非机动车辆经济寿命参考年限表

四、房屋、构筑物经济寿命参考年限表(一)房屋

(二) 构筑物

经济寿命年限

通用设备经济寿命参考年限表

12-14 2、锻压设备 15-17 其中:锻锤设备13-15 3、试验设 其中:机械式10-12 电子式 8-10 4、起重设备 16-18 单、双梁吊车16-18 电动葫芦 9-11 电梯 14-16 5、工程机械 14-16 6、铸造设备 12-14 其中:冲天炉14-16 混砂机8-10 8、工艺管线 有腐蚀管线8-10 无腐蚀管线16-20 9、其他动力设备16-20 三、传导设备 1、电器设备 16-18 2、变电设备 24-26 3、配电设备 18-22 4、输电线路 26-30 5、电讯设备 26-30 6、铁塔水泥杆 32-40 7、其他传导设备 20-25 四、通讯设备 1、电话通讯设备

8-10 六、工具及其他生产用具 1、成套工具 16-18 2、一般工具 16-18 3、电焊机 14-16 4、其他工具及用具 16-18 七、非生产设备及器具 1、电视机 8-10 2、窗式、分体式空调 6-8 3、柜式空调 8-10 4、中央空调系统设备14-16 5、传真机 4-6 6、复印机及文字处理机4-6 7、编程器 6-8 8、打印机5-7 26、炊具 4-6 27、开水器 4-6 28、高压锅 4-6 29、消毒柜 6-8 30、闭路电视播放设备 8-10 31、音响设备 6-10 32、电影放映机 10-12 33、高级乐器(钢琴、管弦乐器)8-12 34、水、油、煤气炉 16-20 35、储气柜(煤气) 40-50 36、煤气表 14-16 37、其它家用小电器 4-8

、专用设备经济寿命参考年限表

机械设备经济寿命计算

设备更新的工程经济分析 随着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的不断出现,工程施工在更大的深度和广度上实现了机械化,施工机械设备已经成为生产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筑施工企业都存在着如何使企业的技术结构合理化,如何使企业设备利用率、机械效率和设备运营成本等指标保持在良好状态的问题,这就必须对设备磨损的类型及补偿方式、设备更新方案的比选进行科学的技术经济分析。 一、设备的磨损与寿命 1.设备的磨损 设备是企业固定资产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企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设备投入使用后,随着时间的延长,其技术状况和经济合理性会逐渐劣化,设备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也会随时间逐渐降低,这种现象称为设备的磨损。设备的磨损可以分为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两大类。 (一)设备的有形磨损 设备的有形磨损,又称物理磨损、物质磨损,是机器设备在使用(或者闲置)过程中所发生的实体磨损。有形磨损分为以下两种: 1、第Ⅰ类有形磨损 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在外力的作用下,零部件乃至设备会发生磨擦、振动、超负荷作用、受热不均匀等现象造成机器设备的实体上的变形或损坏,这种磨损称为第Ⅰ类有形磨损。它与设备的使用时间和使用强度有关。 设备产生的第Ⅰ类有形磨损可使设备精度降低,劳动生产率下降,使用费增加。当这种有形磨损达到较严重的程度时,机器设备就不能继续正常工作,甚至发生故障,提前失去工作能力、丧失使用价值或者需要支付很大的修理费用进修维修,从而造成经济损失。 2、第Ⅱ类有形磨损 在自然力作用下,由于生锈、腐蚀、老化等造成的磨损,或是由于管理不善和缺乏必要的维护而丧失精度和工作能力,产生损耗磨损称为第Ⅱ类有形磨损。设备在闲置过程中受自然力的作用而产生的实体磨损,也称为第Ⅱ类有形磨损。它与设备的闲置时间和闲置环境,以及使用或者闲置期间的维护状况有关。 第Ⅱ类有形磨损同样可以使设备精度降低,劳动生产率下降。当这种有形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若进行维修,需要支付很高的修理费用;这种有形磨损达到严重程度时,会使设备失去精度和工作能力,丧失使用价值。 上述两种有形磨损都造成设备的性能、精度等的降低,使得设备的运行费用和维修费用增加。所以,有形磨损带来的技术后果是设备使用价值降低甚至完全丧失,经济后果是设备价值的部分降低甚至是没有价值。 (二)设备的无形磨损 设备的无形磨损,又称精神磨损、经济磨损,是指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出现性能完善、生产效率更高的设备而使原有的设备价值降低,或者生产同样结构的设备价值不断降低而使原有设备的价值降低。无形磨损不是由于生产过程中的使用或者自然力的作用造成,所以不表现为设备实体的变化,而表现为设备原始价值的贬值。无形磨损分为以下两种: 1、第Ⅰ类无形磨损 由于技术进步,设备制造工艺不断改进,再生产这种设备的过程中,劳动生产率不断提

1Z10110设备经济寿命估算

1Z10110设备经济寿命估算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1Z10110设备经济寿命估算 ●设备的寿命包括自然寿命、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 ●设备的自然寿命(物质寿命)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报废为止的全部时间。由设备的有形磨损所决定的,不能成为设备更新的依据。 ●设备的技术寿命(有限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因技术落后而被淘汰所持续的时间。由设备的无形磨损所决定的,一般比自然寿命短,在估算设备寿命时必须考虑设备技术寿命期限的变化特点及其使用的制约或影响。 ●设备的经济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开始到因继续使用在经济上不合理而被更新所经历的时间。由维护费用的提高和使用价值的降低决定的。 ●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其等值年成本

最小(或年赢利最高)的使用年限为设备的经济寿命,设备的经济寿命是从经济观点(成本观点或收益观点)确定的设备更新的最佳时刻。 ●设备寿命期限的影响因素:①设备的技术构成②设备成本③加工对象④生产类型⑤工作班次⑥操作水平⑦产品质量⑧维护质量⑨环境要求。 ●设备经济寿命的确定方法有①静态模式②动态模式。 ●静态模式下设备经济寿命cn=(p-ln)/n+1/n×σct 其中cnn年内设备的年平均使用成本,p为设备目前使用价值,ct为地t年的设备运行成本,ln为n 年末的设备净残产值。(p-ln)/n为设备的平均年度资产消耗成本,1/n×σct为设备的平均年度运行成本。 ●由于设备使用时间越长,设备的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越加剧,从而导致设备的维护费用越增加,这种逐年递增的费用δct称为设备的低劣化。用低劣化数值表示设备损耗的方法称低劣化值法。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全寿命经济分析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全寿命经济分析 作者:帅青燕, 何亚伯, SHUAI Qing-yan, HE Ya-bo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刊名: 工程管理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年,卷(期):2011,25(6) 参考文献(9条) 1.秦禄生高速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耐久性分析与设计[学位论文] 2007 2.徐勇;胡功笠;来源机场道面全寿命周期分析[期刊论文]-河南建材 2009(01) 3.孙立军沥青路面结构行为理论 2005 4.任勇基于生命周期费用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研究[学位论文] 2006 5.周榕冰;范建双建设项目全寿命期精益成本管理研究[期刊论文]-建筑管理现代化 2009(02) 6.王增忠;柳玉杰;陈英存;施建刚混凝土建设项目全寿命经济分析[期刊论文]-基建优化 2005(05) 7.马士宾以可靠性为中心的沥青路面维修关键技术研究[学位论文] 2008 8.王祺;罗红星;谢洪斌;倪小军昆安高速公路柔性基层沥青路面全寿命经济性能分析[期刊论文]-石油沥青 2009(02) 9.张超长寿命沥青路面结构寿命周期费用分析[学位论文] 2008 引证文献(1条) 1.许茂增.刘光凤公路施工现场单个堆料场修正重心法选址研究[期刊论文]-工程管理学报 2012(3)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314248103.html,/Periodical_jzglxdh201106011.aspx

设备的三个寿命的比较 (修复的)

设备的三个寿命的比较 班级:12物管A2 姓名:阮文翠 学号:20124843135 摘要:设备寿命周期中的经济寿命、自然寿命和折旧寿命这三方面理论是现代设备管理的重点研究内容,本文采用比较和归纳的方法介绍了设备的三个寿命。三个不同性质的寿命有着各自的特点,它们的目的不同,有着各自的计算方式,而且是由不同的方面所决定的。而同时,它们又是息息相关相互影响的,研究设备的三个寿命对企业的设备的更新和管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经济寿命 折旧年限 自然寿命 引言: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高新技术突飞猛进,高新技术先进生产设备更是层出不穷,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产力的迅速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在高新技术条件下,设备寿命周期理论与现代设备管理相关的理论问题,对指导和加强现代企的设备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设备的经济寿命、折旧年限、自然寿命的具体概念 (1) 自然寿命 也称物质寿命,是由有形磨损所决定的设备的使用寿命,指一台设备从全新状态开始使用,产生有形磨 损,造成设备逐渐老化、损坏、直至报废所经历的全部时 间。 (2) 折旧年限 是指按现行会计制度规定的折旧方法和原则,将设备的原值通过折旧的形式转入产品成本,直到提取的 折旧费与设备的原值相等的全部时间,它与提取折旧的方 法有关。 (3) 经济寿命 又称价值寿命,是指设备平均每年使用成本最低的年数,或设备从开始使用到创造最佳经济效益所经过 的时间。换言之,是从经济角度来选择最佳使用年限。 二 、自然寿命、折旧年限、经济寿命三者间的区别 (1) 三者的目的不同 (1) 自然寿命 主要用来描述设备的使用时限,表示设备的性能和设备自身的质量有关。 (2) 折旧年限 主要是为了解决税收问题。设备折旧是在使用

机械设备使用年限参数[整理版]

机械设备使用年限参数[整理版] 一、通用设备经济寿命参考年限表 设备分类经济寿命,年, 设备分类经济寿命,年, 一、机械设备 4T/H以下快装锅炉 12-14 1、普通金属切削机床 16-18 2、泵类 其中:数控机床 10-12 清水泵 13-15 剪床 12-15 污水泵、耐酸泵 8-10 冲床 14-16 3、空压机 电动剪板机 6-8 移动式 8-10 龙门刨床 18-20 固定式 12-14 摇臂钻床 18-20 4、储气罐、储油罐折弯机 12-14 室外 18-20 砂轮机 8-10 室内 25-30 切割机 10-12 5、风机,不含除尘, 10-12 抛光、磨光机 12-14 6、冷却塔 18-20 2、锻压设备 15-17 7、除尘设备 8-10 其中:锻锤设备 13-15 8、工艺管线 3、试验设有腐蚀管线 8-10 其中:机械式 10-12 无腐蚀管线 16-20 电子式 8-10 9、其他动力设备 16-20 4、起重设备 16-18 三、传导设备 单、双梁吊车 16-18 1、电器设备 16-18 电动葫芦 9-11 2、变电设备 24-26 电梯 14-16 3、配电设备 18-22 5、工程机械 14-16 4、输电线路 26-30 6、铸造设备 12-14 5、电讯设备 26-30 其中:冲天炉 14-16 6、铁塔水泥杆 32-40

混砂机 10-12 7、其他传导设备 20-25 7、电镀设备 10-12 四、通讯设备 8、其他机械设备 16-18 1、电话通讯设备 8-10 二、动力设备 2、通讯线路8-10 1、锅炉 3、交换机 8-10 4T/H以上蒸汽或热水锅炉 14-16 4、手机 3-5 设备分类经济寿命,年, 设备分类经济寿命,年, 五、自动化控制及仪器仪表20、电吹风机 4-6 1、自动化控制设备 8-10 21、电风扇 6-8 2、半自动化控制设备 10-12 22、电饭煲 4-6 3、电子计算机 5-8 23、电热毯 4-6 4、探伤仪器、测绘仪器 8-10 24、电动剃须刀 3-5 5、通用测试仪器及设备8-10 25、洗涤设备 5-7 六、工具及其他生产用具 2 6、炊具 4-6 1、成套工具 16-18 27、开水器 4-6 2、一般工具 16-18 28、高压锅 4-6 3、电焊机 14-16 29、消毒柜 6-8 4、其他工具及用具 16-18 30、闭路电视播放设备 8-10 七、非生产设备及器具 31、音响设备 6-10 1、电视机 8-10 32、电影放映机 10-12 2、窗式、分体式空调 6-8 33、高级乐器,钢琴、管弦乐器, 8-12 3、柜式空调 8-10 34、水、油、煤气炉 16-20 4、中央空调系统设备 14-16 35、储气柜,煤气, 40-50 5、传真机 4-6 36、煤气表 14-16 6、复印机及文字处理机 4-6 37、其它家用小电器 4-8 7、编程器 6-8 8、打印机 4-6 9、激光打印机 6-8 10、摄录像机及照相机 6-10 11、稳压电源 8-10 12、办公设备 6-8 13、冰箱 8-10 14、冰柜 8-10 15、VCD、DVD 4-6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报告

SFY101有轨电车项目 侧墙板 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报告 编制: 审核: 批准: 青岛润通达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2018年12月

LCC分析报告 1、LCC的目的 寿命周期成本测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满足规定的性能、可靠性、安全性、可维修性和其他要求的前提下,评估或优化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 2、LCC的构成 SFY101有轨电车侧墙板寿命周期成本的主要项目: a.设计和试验费用 b.采购费用 c.能耗(整个制造过程的所有费用) d.预防性维修费用 e.纠正性维修费用 f.备品备件、专用工具、仪器仪表、测试设备等 g.报废后的处置费用 3、LCC的方法 a. 备选设计方案的评估和对比 b. 项目/产品经济耐久性评定 c. 成本动力和成本有效改进的鉴定 d. 产品使用、运营、试验、检测、维修等备选策略的评估和对比 e 老化设备、产品更换、修复、寿命延续或退废的不同评估和对比 f. 产品研制、改进用竞争优先权之间有效基金的分配 g. 通过正式试验和比较评定产品保证标准的鉴定 h. 长期财务计划 4、LCC的测算 侧墙板按照【SFY101有轨电车项目侧墙板供货技术条件】和【GB/T21562-2008轨道交通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规范及示例】及参照【EN50126轨道交通可靠性、可用性、可维修性和安全性规范及示例】,进行系统的、规范的LCC分析、测算,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产品功能设计、产品质量和可靠性、安全性可维修性水平的前提下,评估或优化产品的寿命周期成本。

本项目的LCC仅对客户负责,忽略公司内的测算。

附表如下: 四级修预防性维修费用分析: 五级修预防性维修费用分析:

全民健身背景下基于全寿命经济分析理论的体育建筑策划研究

全民健身背景下基于全寿命经济分析理论的体育建筑策划 研究 [摘要]在全民体育理念日益受到重视的后奥运时代,竞技体育建筑的赛后利用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本文以全民体育背景下的竞技体育建筑策划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全寿命周期成本理论对体育建筑全寿命周期进行成本分析。通过临时设施的使用来平衡赛时竞技和赛后全民健身要求的不同,探讨体育建筑策划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全民健身;全寿命周期经济分析;体育建筑;临时设施;建筑策划 体育运动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这也带动了体育产业的迅速发展。其中,参与人数最多、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奥运会。随之大量建设的奥运场馆因其自身特点也会有些困扰已久的问题,其一就是如何平衡赛时使用和赛后利用。奥运会场馆经营管理难度很大,多数主办城市在会后都长期亏损运营。第20 届慕尼黑奥运会结束后,每年的场馆运营维护费用需要3千多万美元在奥运会赛后场馆维护方面,亏损最为严重的当属悉尼奥林匹克公园。仅2003 年,悉尼奥林匹克公园运营亏损就达到了8539 万澳元。在我国,体育场馆赛后利用问题同样得到

广泛关注。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省运会等国家、地方级赛事往往是体育建筑新建的原因。此类场馆建设时往往较多强调竞技体育的要求,但面临赛后更长时间运营时就会出现较多问题。其中不乏体育场馆面临着空置、拆除的命运。赛时和赛后要求是不同的,本文探讨通过建筑设计手法及临时?O施使用等策略去平衡两者之间的差异,使体育建筑全寿 命周期取得较高的综合收益。 1.全寿命经济分析简介全寿命经济分析( LCCA )是从费用一 效益分析 (Benefit-Cost Analysis )逐渐演变和发展而来的。在许多国家和地区,水利、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占公共开支的比例很高,因此,这些项目历来受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费用-效益分析在这些部门的应用也最早、最为广泛和深入。 全寿命经济分析在费用-效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项目全寿命周期进行一个全时间过程的经济分析。根据建筑工程管理目标和要求不同,全寿命周期的阶段划分也不同,一般可以分为决策、设计、实施、运营和项目废除五个阶段,各阶段的经济分析侧重点不同,对全寿命成本的影响也不同,如图1 所示。全寿命周期成本主要包括初始建设成本、未来的运营和维护成本以及项目废除的成本。设计阶段是为建筑工程项目实施提供具体措施的重要环节,此阶段的工作质量不仅对建筑工程初始造价有很大影响,而且对项目全寿命运营效益或成本的影响也很大。

全寿命周期理论

全寿命周期管理理论 1. 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定义 全寿命周期管理(Life Cycle Cost,简称LCC),早在20世纪60年代出现在美国军界,主要用于军队航母、激光制导导弹、先进战斗机等高科技武器的管理上。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全寿命周期管理理念被各国广泛应用于交通运输系统、航天科技、国防建设、能源工程等各领域所谓全寿命周期管理,就是从长期效益出发,应用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方法,统筹规划、建设、生产、运行和退役等各环节,在确保规划合理、工程优质、生产安全、运行可靠的前提下,以项目全寿命周期的整体最优作为管理目标。 全寿命周期管理内容包括对资产、时间、费用、质量、人力资源、沟通、风险、采购的集成管理。通过组织集成将知识、信息集成,将未来运营期的信息向前集成,管理的周期由原来以项目期为主,转变为现在以运营期为主的全寿命模式,能更全面地考虑项目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有利于提高项目价值。全寿命周期管理具有宏观预测与全面控制的两大特征,它考虑了从规划设计到报废的整个寿命周期,避免短期成本行为,并从制度上保证LCC方法的应用;打破了部门界限,将规划、基建、运行等不同阶段的成本统筹考虑,以企业总体效益为出发点寻求最佳方案;考虑所有会发生的费用,在合适的可用率和全部费用之间寻求平衡,找出LCC最小的方案。 建设项目全寿命周期是指从建设项目构思开始到建设工程报废(或建设项目结束)的全过程。在全寿命期中,建设项目经历前期策划、设计和计划、施工和运行、报废处置五个阶段。 2. 全寿命周期成本概述 全寿命周期成本(LCC)也被称为寿命周期费用。美国国防部给出的定义是:系统的(LCC)是政府(军方)为了设置和获得系统以及系统一生所消耗的总费用,其中包括开发、设置、使用、后勤保障和报废等费用。 美国预算局给出的定义是:LCC是大型系统在预定有效期内发生的直接、间接、重复性的、一次性的及其他有关的费用,它是设计、开发、制造、使用、维修、保障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和预算中所列入的必然发生的费用的总和。一般来说LCC包括了设计成本、制造成本、销售成本、使用成本、维修成本和回收

基于某一产品的经济使用寿命的决策研究

1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之一。一个企业只有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并能够及时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不断更新产品,调整产品结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企业产品的更新和结构的调整又以企业产品经济使用寿命周期阶段的变化为前提。产品如同任何生物一样,也有诞生、发展、成熟和衰亡的过程。对于产品这种有规律性的发展过程,企业必须要有充分的认识。仍具市场开发价值的产品,企业理应继续生产,但对一些已经不适应市场需要的产品理应淘汰。可见,根据产品的市场表现,判别产品的经济使用寿命周期阶段,及时调整企业产品战略,直接决定企业未来的兴衰。对产品经济使用寿命周期阶段判别方法的研究,是企业管理和决策的重大理论问题。 传统产品经济使用寿命周期理论主要是利用周期的阶段特征对产品所处阶段进行定性的判别,无法具体地判别某个时点产品具体处于哪个阶段。尤其是在相邻两阶段的交界处,由于无法定量描述其模糊特性,它很难判断产品处于哪个阶段,所做出的阶段判定只是大致的经验判断,从而决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另外在实际市场中产品的发展很多时候不是完全按照传统产品经济使用寿命周期理论的阶段过程发展,会出现跳跃式发展或逆向循环发展。这使得企业管理者难以结合经济使用寿命周期阶段和发展趋势来选择经营策略。从而建立新的产品经济使用寿命周期理论来定量地判别产品的具体时点所处的阶段,并为企业描绘出比较准确和切合实际的产品经济使用寿命周期走向图成为企业准确决策的迫切需求。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乔尔.迪安1950年在《新产品的价格战略》中提出了产品经济使用寿命周期的概念[1]。迪安提出在整个产品经济使用寿命周期中,不断变动的促销策略、价格弹性与不断变化的生产和分销的成本,应该与定价战略调整相配合。1957年,美国的波兹(Booz)、阿隆(A11en)和海米尔通(Hamilton)管理咨询公司出版的《新产品管理》一书,提出产品经济使用寿命周期依其进入市场后不同时期销售的变化,可分为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形成了通过描述产品市场销售规律及竞争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分析

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分析 摘要:我国当前装配式建筑发展尚不成熟,成本高是重要阻碍.本文以深圳市某 住宅项目为例,研究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的经济效益.研究发现,装配式建筑在 全生命周期内,能实现经济收益,其中工期效益影响最大,拆除阶段效益影响最小.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经济效益;影响因素 我国当前的建筑工业化由政府强力推动,而要实现市场自发引导,很大程度 上取决于装配式建筑的成本[1].装配式建筑的工程成本居高不下,阻碍了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市场推广,而装配式建筑除成本之外的其他经济效益,能为高成本带来 一定经济补偿.本文寻找研究装配式建筑全生命周期经济效益的方法,分析装配式 建筑的经济效益. 1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构成 建筑在全生命周期内可以划分为建造阶段?使用阶段和拆除阶段.装配式建筑 与传统现浇式建筑在建造阶段的成本差异,体现在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4]. 1.1设计阶段 装配式建筑构配件工厂化生产,相比传统建筑,在设计方面产生更深层次的 设计,在设计成本方面也会带来提升. 1.2施工阶段 施工阶段的成本差异主要体现在土建工程成本上[5].土建成本由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措施费?管理费?利润?规费以及税金等构成. 1.3使用阶段 使用阶段的成本主要包括物业管理成本?日常维护成本?大修成本?能耗?水耗 等方面. 1.4拆除阶段 拆除阶段的效益即构配件残值与拆除费用之间的差值. 1.5工期 装配式建筑将部分构件在构件工厂进行预制,将现场湿作业转移到工厂进行,可以根据施工进度提前将所需构件制作完成,采用一体化装修,节省施工工期. 1.6政策 为了更好的推动当地的装配式建筑发展,各地区出台了一些激励性的措施, 包括现金补助?容积率奖励?税收优惠?信贷扶持?优先评优等. 2装配式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深圳市某住宅项目为框剪结构住宅楼,选取其中的装配式1号楼和现浇式3 号楼进行分析。. 2.1设计阶段经济效益 1号楼设计费用为23元/ m?,工业化咨询费用107.98元/m?,3号楼设计费 用为15元/m?. 设计阶段的经济效益为: F1=15-23-107.98=-115.98元/m? 2.2施工阶段经济效益 施工阶段的单位面积成本,1号楼为1870.82元/m?,3号楼为1364.17元 /m?. 施工阶段的经济效益为:

(设备管理)设备的经济性分析

设备更新的经济性分析 设备寿命有物质寿命、技术寿命和经济寿命之分。 物质寿命是指从设备开始投入使用到报废所经过的时间。做好维修工作,可以延长物质寿命,但随着设备使用时间延长,所支出的维修费用也日益增高。 经济寿命是指我们认识到依靠高额维修费用来维持设备的物质寿命是不经济的,因此必须根据设备的使用成本来决定设备是否应当淘汰。这种根据使用成本决定的设备寿命就称为经济寿命。过了经济寿命而勉强维持使用,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技术寿命是指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经常出现技术经济更为先进的设备,使现有设备在物质寿命尚未结束以前就淘汰,这称之为技术寿命。这种倾向在军事装备上尤其明显。 设备的经济寿命或最佳更新周期可以用下述各种方法求得。 一、最大总收益法 在一个系统中,比较系统的总输出和总输入,就可以评价系统的效率。对生产设备的评价也是一样,人们通常以设备效率,作为评价设备经济性的主要标准。即 η=Y 2/Y1 (1-1) 式中 Y1—对设备的总输入; Y2—设备一生中的总输出。 对设备总输入就是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设备一生中的总输出,即设备一生中创造出来的总财富。 设备寿命周期费用主要包括设备的原始购入价格P0和使用当中每年可变费用V。则设备寿命周期费用(即总输入Y1)的方程式为: Y1=P0+Vt (1-2) 式中,t为设备的使用年限。 所谓设备一生的总输出Y2是设备在一定的利用率A下,创造出来的总财富,可用下列简单公式表示: Y2=(AE*)t (1-3) 式中,E*为年最大输出量(即A=1时的输出量);t为使用年限。

设备在不同使用期的可变费用并不是常量,而是随使用年限(役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长的。 即 V=(1+ ft)Vo (1-4) 式中 Vo—起始可变费用; f-可变费用增长系数。 将上式代入式(1-2)得寿命周期费用方程 Y1= fVot2+Vot+ P0 (1-5) 这样,设备总收益Y的方程为 Y=Y2-Y1=AE*t-(fVot2+Vot+P0) (1-6) 如果要求Ymax值,可对t微分,并令其等于零,即可求出最大收益寿命。 【例1-1】设某设备的实际数值和参数如下:P0 =20000元,Vo=4000元,f=0.025,A=0.8,E*=10000元/年,暂不考虑资金时间因素。试求该设备的平衡点(即收支相抵),何时可得最大总收益? 解:将上列的参数代入式(1-6),得 Y=-100t2+4000t-20000 令Y=0,求t值(即平衡点),得-t2十40t-200=0 即t1=5.85年,t2=34.14年 即第一平衡点是5.86年;第二平衡点是34.14年。 下面进一步分析利润函数,求最大总收益(利润)值。为此,总收益方程对t微分,并令其为零,得 Y'=-200t+4000=0 (Y'= -200) t=4000/200=20年 即设备使用20年时收益最大,这时的最大总收益值为 Ymax=-100×202+4000×20-20000=20000元由图1-1可以看出,当设备使用到第6年时设备开始收益;使用到第20年时,设备的经济收益为最大(20000元);如果设备使用期超过20年,总收益反而降低,到第34年,总收益等于零。因此,当本设备使用期达20年左右时,更换设备较为恰当。

价值工程在全寿命周期成本分析中的应用

价值工程在工程寿命周期成本分析中的应用 价值工程是以提高产品或作业价值为目的,通过有组织的创造性工作,寻求用最低的寿命周期成本,可靠的实现使用者所需功能的一种管理技术。其中心思想有:①从市场评价产品的价值角度出发,强调以最低的成本生产出最大的产品价值;②在降低成本的手段中,重点是功能分析,在功能分析的基础上,再去研究结构、材质问题;③在探讨成本时,要通过价值分析找出“多余品质”和“不必要的成本”,并将其剔除。价值工程是一种管理技术,又是一种思想方法,在我国的推广运用虽已有近二十年的时间,但所反映出来的思想却是常用常新的,特别是在产品寿命周期成本的优化控制方面的应用显得尤为突出。 一、工程寿命周期成本的涵义及构成 1.工程寿命周期成本的涵义。工程寿命周期是指工程产品从研究开发、设计、建造、使用直到报废所经历的全部时间。工程产品寿命周期成本是指发生在工程产品寿命周期内的各项成本费用之和,也叫总成本,不仅包括经济意义上的成本,还包括环境成本、社会成本。环境成本和社会成本都是隐性成本,它们不直接表现为量化成本,而必须借助于其他方法转化为可直接计量的成本,这就使得它们的经济成本更难以计量。但在工程建设及运行的全过程中,这类成本始终是发生的,2.工程寿命周期成本的构成。 工程寿命周期成本是工程设计、开发、建造、使用、维修和报废等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也即该项工程在其确定的寿命周期内或在预定的有效期内所需支付的研究开发费、制造安装费、运行维修费、报废回收费等费用总和。在分析寿命周期成本时,首先要明确寿命周期成本所包括的费用项目,也就是建立寿命周期成本的构成体系。下图为工程产品典型的费用构成体系。 寿命周期成本 一般土建工程费用 给排水工程费用 采暖工程费用 通风工程费用 建造成本空调工程费用 工业管道工程费用 特殊构筑物工程费用 信息传输工程费用 电气照明工程费用 智能系统及安装工程费用 土地使用费 拆迁安置费 勘察设计费建设成本工程建设其他费用建设单位管理费 管理设备设施购置费 管理人员培训费 运行费用 预备费 其他变动建设成本投资方向调节税 建设期利息 能耗成本 维修养护费 使用成本管理费用 改造费用 拆除费用 人员工资 其他不可预见费用

设备寿命周期理论的意义

设备寿命周期理论的意义 当今,高新技术突飞猛进,高新技术先进生产设备更是层出不穷,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产力的迅速发展。如何正确认识在高新技术条件下,设备寿命周期理论与现代设备管理相关的理论问题,对指导和加强现代企的设备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③ 现代设备管理强调设备寿命周期一生的管理,设备寿命周期理论是根据系统论、控制论和决策论的基本原理,结合企业的经营方针、目标任务,分析和研究设备寿命周期三个方面的理论: 设备寿命周期的技术理论:依靠技术进步加强设备的技术载体作用,研究寿命周期的故障性和维修性,提高设备有效利用率,采用使用的新技术和诊断修复技术,从而改进设备的可靠性和维修性。 设备寿命周期的经济理论:研究磨损的经济规律,掌握技术经济寿命,对设备的投资、修理和更新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力争投入少,产出多,效益高,从而达到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和提高设备综合效率的目标。 设备寿命周期的管理理论:强调设备一生的管理和控制,由于设备设计、制造和使用阶段的责任者和所有者往往不是单一的,故其经营管理策略和利益会有很大区别。因此,需要研究和控制三者相结合的动态管理,建立相应的模型和模拟,并实现实时的信息反馈,从而实现设备的全面的综合管理,不断提高设备管理的现代化水平。② 这三方面的理论分别从技术、经济和管理这三个层面上提出了对设备在其寿命周期当中的管理内容和管理要求,对提高设备的寿命和整个设备管理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设备寿命的技术理论对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了解设备技术理论之前我们先要了解什么是设备的技术寿命,设备的技术寿

命就是指新设备投入使用以后,由于科技进步出现了性能更好的新设备,其使用起来更简单方便、故障率低、产品质量好,老设备显得技术落后如继续使用则不经济、不合算、划不来,而需要提前淘汰更新所经历的时间。简言之:设备由于技术落后而提前淘汰所决定的性能寿命的时间就是设备的技术寿命。运用设备的技术寿命理论来加强企业设备的技术形态管理,对保证设备的技术先进性以适应企业生产有着重要的作用。设备的技术寿命和物质寿命是紧密相连的,设备的技术形态管理是物质形态管理的发展,技术管理来源于物质管理,高于物质管理。因此,设备的技术管理既要考虑设备的物质形态,更要考虑设备技术含量所体现出来的高新技术的发展。首先,要运用设备技术寿命的理论结合生产工艺需要选型配套,尽量做到技术先进性能可靠,结构合理维修方便,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从技术上满足生产需要。其次,依靠技术进步不断进行设备的技术改造,新设备代替老设备要提高技术含量,确保设备性能优良。严禁“复制古董”,坚决淘汰那些污染严重、耗能高的“煤老虎”、“油老虎”和“电老虎”。最后,设备技术管理部门要管好设备档案、图纸,为设备管理提供技术保障,并积极跟踪先进技术,掌握高新设备的变化动态,为企业的设备技术管理服务。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带动了企业设备技术的不断更新,同时也加快了企业设备的更新换代,缩短了企业设备的经济寿命周期,在这种形势下作为企业就应该灵活运用设备寿命的技术理论来对设备进行合理的选型、改造、更新等一系列工作,通过技术更新和改进来不断追求企业的生产效益。因此,正确地运用设备寿命的技术理论对企业不断提高设备的技术含量,延长设备的技术寿命进而创造更大的效益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设备寿命的经济理论对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 同样,在了解设备寿命的经济理论对设备管理的重要意义之前我们必须了解什么是设备的经济寿命。设备的经济寿命是指设备从投入使用到由于继续使用不再经济而被淘汰所经历的时间。它主要受到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共同影响而产生。设备有形磨损使得其维修费用增加,使用成本提高,继续使用已经不能保证产品质量;

基于混凝土耐久性的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经济分析

基于混凝土耐久性的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经济分析 发表时间:2018-07-09T16:26:20.5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13期作者:王成叶 [导读] 摘要:混凝土耐久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其结构性不断降低,继而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功能和质量安全。 新泰市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新泰 271200 摘要:混凝土耐久性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其结构性不断降低,继而影响到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功能和质量安全。因此,研究基于混凝土耐久性对于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的经济影响,具有非常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鉴于此,文章重点就基于混凝土耐久性的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经济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混凝土;耐久性;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经济分析 引言 在以往的建筑工程中,一般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都不重视建设项目投入使用后的耐久性问题,但是在实践中发现,很多建筑由于耐久性不符合标准,所以造成了非常严重的后果,例如建筑部分崩塌、整体倒塌等问题,为了减少这部分损失,提高建筑质量,给人们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同时也降低建筑成本,就要重视建筑结构的耐久性问题。 1全寿命经济分析 1.1全寿命经济分析的内涵 全寿命经济分析是指在考虑整个工程的造价以及成本问题的时候是站在全寿命周期的角度上进行的,它的目标是为了在整个工程项目中寿命周期里能够实现收益最大化或者成最小成本化。全寿命经济分析能够对建筑项目进行指导,站在科学的投资决策角度上而言,全寿命经济分析就是指导人们对项目的造价以及运营维护的成本能够自觉全面和综合性的考虑,这样才能选择出最好的投资方案;站在合理性的设计方案来说,在全寿命经济分析的指导下设计者能够将合理的设计方式及合理的建筑用料进行选择,这样不仅可以对建筑的设计质量进行保证,并且全寿命周期成本能够在最大程度上降低投入;站在环保的角度上说,在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每个环节在全寿命经济分析的指导下能够合理的进行规划;站在建筑工程施工来说,最终施工方案的确定、工程合同策划、施工方案的评价都离不开全寿命经济分析。 1.2全寿命经济分析的优点 第一,整个建筑项目的寿命周期都是属于全寿命经济分析的,它贯穿于整个项目的每个阶段,不管是决策阶段还是项目竣工阶段,在时间的考虑上更长也更合理;第二,全寿命经济分析的目标是在全寿命周期中整个建筑工程项目能够实现利益最大化或最小化的成本投入;第三,在建筑工程项目中全寿命经济分析不仅能够作为决策的分析方法,并且它的作用在建筑工程的规划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以及运营维护阶段是非常重要的。 2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分析 结合有关的调查结果得知,在我国由于混凝土耐久性问题,以及病害等原因导致的经济损失非常巨大,而且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例如我国的建筑一般在25~30年后就要进行一次大修,如果建筑所在地区环境比较恶劣,其使用寿命直接缩短为15~20年,这和国外建筑进行对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这不仅损害了人们的利益,而且造成很大社会资源的浪费,不利于我国现代化的发展,同时也不符合可持续的发展战略。不仅如此,有些建筑质量严重不合格,使用期限仅为10年,而一些处于码头和港口的基础设施,其耐久性问题就更加严重,由于靠近海岸,海水中盐分非常重,空气也要比内陆对钢铁的腐蚀度大很多,再加上工作质量监管不严,许多码头工程建成后不久,就出现混凝土裂缝,钢筋锈蚀,而且这些情况逐年严重,5~10年就需要小修,或者进行大修,造成很大人力物力的浪费。 3基于混凝土耐久性的建筑工程项目全寿命经济分析 3.1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全寿命理念分析 建筑工程项目要想达到预期的使用寿命,只靠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在结构设计、施工过程、投入使用以及维护维修等各个环节,都做到有效的质量保证,本文只是重点通过混凝土结构设计来进行分析。在一些大型建筑工程项目中,需要服务的年限甚至超过一百年之久,这么长的时间,由于内因和外因的变化,结构功能在设计时就要考虑到时代变化的适应性要求,如可检性、可换性、可修性、可控性和可持续性等,这些理念包括了混凝土耐久性设计的使用环境、材料选择、结构型式、养护条件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由于不同使用环境对于混凝土材料的性能退化和结构功能的影响非常大,严重的会危及建筑结构的安全性能,导致运营期间维修费用过大,给全寿命周期的经济活动带来不利影响,所以混凝土耐久性设计成为建筑结构设计的重要内容之一。 3.2混凝土结构的可靠度、耐久性水平和维修策略分析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混凝土结构的可靠度和耐久性水平问题造成的经济损失非常严重,所以对混凝土耐久性及可靠度大幅提高的策略,其经济意义非常深远。根据研究数据分析得知,当混凝土的结构可靠度提高时,建筑工程项目的初始造价将会增加许多,这不仅涉及到技术方面的问题,也需要考虑是否经济合理的问题。但是由于提高了结构的可靠度,在建筑工程项目投入使用并正常运营时,其经济收益一般呈逐年增加态势,所以在全寿命周期内,假设不考虑日常维护和检测费用,那么加强混凝土耐久性和提高结构初始可靠度其实是非常经济有效的手段。对于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对比来讲,从经济综合效益考量,最好的防护措施是硅灰加钢筋阻锈剂,因为采用这种措施,虽然初始成本会增加一些,但是在建筑工程项目的全寿命周期内,需要进一步花费的日常维修费用可大大降低,而不加防护措施的,其在运营过程中的维修费用会增加67%以上。 3.3混凝土耐久性的全寿命周期经济评估方法 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全寿命经济分析,需要对混凝土耐久性和结构安全可靠性以及未来的劣化趋势进行准确的预测。众所周知,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因素很多,对于不同类型以及不同使用环境的建筑工程项目,其影响因素也有很大差别,如混凝土结构的实际作用载荷、材料的强度和性能、环境条件对结构的离散性等,这些因素大多是模糊的,很难量化的,且具有非常明显的不确定性。鉴于这些原因,对于混凝土耐久性的全寿命周期经济评估方法,有模糊概念度量法和对应函数关系法。无论哪种经济评估方法,其目的都是想通过系统的分析评价,使建设工程项目在全寿命周期内,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混凝土耐久性全寿命周期经济评估框架示意图如图1所示。

全寿命周期成本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

全寿命周期成本绿色建筑经济效益分析成本绿色建筑是指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在规划和设计中降低建筑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为人们的健康生活提供保障。绿色建筑形式从20世纪的西方国家传入,和传统建筑形式相比,绿色建筑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危害较小,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国家和建筑行业对这种建筑形式越来越关注。针对绿色建筑的投入和产生的效益,目前存在不同看法,部分学者认为,应该在建筑理念中充分体现绿色理念,但是建设所需成本较高,导致关注短期经济效益的开发商放弃了绿色建筑的开发;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绿色建筑初期投入成本较高,但是所得效益远远大于投入成本,对企业未来的进步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建筑工程事业日益壮大的同时,我国环境面临着巨大的破坏,通过推行绿色建筑政策,改善我国现状形态,建设过程中的投入不仅大大降低,效益也大大提高了。在我国建筑工程不断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对绿色建筑理念的大力宣传,让更多的建筑企业家得以实施新型的建筑目标。 1传统建筑的经济效益分析 在建筑行业中,企业通过建筑居民楼及其他工程得到了极大的经济效益,但建筑项目往往以高投资、高耗能及高排放等作为代价进行发展。通过对整个建筑进行分析,建筑在建设过程中需要耗费相当大的能源及排放对环境有害的物质。我国当前正在完善监督管理政策,希望对建设过程中的能源使用进行有效限制。在居民住房和城市化建设快速发展时期,企业家对地产行业及建筑工程进行大量投资,建筑的能源耗费加大。在建设过程中,实行绿色建筑政策对建筑工程来说具有一定的困难。

2实行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绿色建筑发展的经济效益 2.1绿色建筑发展的前提 在建筑新政策改革下,传统的大能耗建筑开始转化为绿色建筑,绿色建筑政策的出现对于当前的建筑工程来说是必然的。在新型技术下,通过提高建筑运用功能、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能源消耗及推行健康高效率的建筑形式,能够使建筑工程在环境、科技及和谐社会下进行发展。 2.2绿色建筑发展对经济效益影响分析 2.2.1效益特点分析(1)采用全寿命周期成本法。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成本法不仅要求评价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能,同时也要综合整体项目建设、构思、设计、施工、竣工使用中的全寿命周期费用。按照30年计算,根据相关数据信息显示,初期建设投资所需费用占总体工程建设总费用的5%以下。从绿色建筑的角度来说,初期投入费用较高,但后期维护和管理的次数较少,因此也节省了一部分费用。全寿命周期成本法从项目全寿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对建筑的经济安全性进行了充分考虑,科学评价绿色建筑存在的优势和缺陷,帮助开发商和用户从长期发展的角度看待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能,对实施和搭建绿色建筑来说具有重要意义。(2)充分考虑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分析绿色建筑的成本效益应该充分考虑项目建设所产生的经济环境效益及隐性的、不可量化的成本。项目规划建设应该结合项目自身产生的能源和成本消耗,从各个方面综合考量,降低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成本。 2.2.2效益指标(1)环境保护效益。绿色建筑与传统建筑不同的地方在于,绿色建筑使用环保型材料,因而能够有效避免建筑物体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

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成本分析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工程造价管理的理论及方法由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转变为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完善的背景下,从全过程工程造价管理向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转变是必然趋势。 1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理论 1.1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理论概述 20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英美一些学者提出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理论。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理论是将全生命周期成本分析应用于工程造价理论,目前已成为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一种有效分析工具,也是一种用来选择工程备选方案的数学方法。应用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理论对工程项目进行管理的目标是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总造价的最小化。全生命周期造价控制管理是一种实现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包括建设期、运营期和拆除期等阶段总造价最小化的方法。它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建造成本和运营成本,从而实现科学决策,以便在确保质量及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实现降低项目全生命周期成本的目标。 1.2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的阶段划分 由于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的整个生命周期,时间跨度长,因此,必须对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的阶段进行合理划分。根据我国工程造价的具体管理情况,将全生命周期工程造价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工程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运营维护阶段。 (1)投资决策阶段 投资决策阶段工程造价必须从投资决策阶段开始抓起与任何其他类型的投资行为一样,建设工程项目实施的前提是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后的可行性研究。就全生命周期理论而言,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是工程造价的全生命周期成本的最小化,其意义前文己经作了阐述。(2)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在于设计阶段。设计通常包括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根据有关资料显示,开发在规划设计阶段,对其工程整个投资影响最大,可以达到90%以上。规划设计水平的优劣,对工程实物的投资、工程进度和建筑质量有着很重要的影响,也是决定工程项目生命周期时间的关键要素。 (3)工程实施阶段 工程实施阶段招投标及工程施工这两个阶段我们可以统称为工程实施阶段。在进行评标时,评价依据因该由原先的建设成本最低变为生命周期成本最低。比如,美国爱荷华州的法律就规定,评价的决策依据是生命周期成本最低。在工程施上阶段,应以全生命周期造价理论为指导原则,综合考虑全生命周期成本,对施工组织设计一方案的评价确定及工程合同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