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课 古代科技和文化--导学案

第7课   古代科技和文化--导学案
第7课   古代科技和文化--导学案

第7课古代科技和文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

重点: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古希腊的科学家及其成就《荷马史诗》《伊索寓言》

难点: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的异同如何欣赏古典文学名著

自主学习

一.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

填一填:公元前3000年左右,人创造了象形文字,同时,人发明了楔形文字

说一说: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的特点

想一想:这两种文字对世界语言文字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中外联系:我国的什么文字为汉字发展的基础?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哪朝开始?

二、古希腊的科学家

填一填:⑴提出勾股定理⑵创立了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逻辑学等学科体系。⑶阿基米德发现了原理和原理。

想一想: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工具是根据阿基米德发现的杠杆原理制造的?

三、文学和戏剧

填一填:《》是希腊最早的一部史诗。阿拉伯的文学名著有《》。

说一说:古希腊的文学成就

想一想:你知道《狼和小羊》、《农夫与蛇》出自哪部文学名著吗?它说明了说明道理?

四、麦加清真寺和巴黎圣母院

填一填:是伊斯兰文化的代表。法国的是欧洲哥特式教堂建筑的代表。

说一说:清真寺建筑和哥特式教堂建筑的艺术特色

同步达标

A级基础训练(小试牛刀)

一、选择

1、.楔形文字为人类文明作出重要贡献,它的创造者是生活在两河流域的

A.古埃及人

B.苏美尔人

C.古印度人

D.古罗马人

2、属于阿拉伯民间故事集的世界名著是A.《荷马史诗》B《天方夜谭》C.《俄狄浦斯王》D.《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3、.阿基米德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整个地球。”这句话精辟地阐明了他在物理学方面一大贡献,即提出

A.万有引力定律

B.杠杆原理

C.比重原理

D.能量守恒定律

4、创立物理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学科体系的科学家是A.毕达哥拉斯 B.亚里士多德 C.阿基米德 D.牛顿

5、我们熟知的天平,它应用了杠杆的原理。发现这一原理的是A.毕达哥拉斯 B.亚里士多德 C.阿基米德 D.牛顿

6、关于古代阿拉伯的历史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公元7世纪产生伊斯兰教 B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国家

C阿拉伯人创造了阿拉伯数字 D有文学名著《天方夜谭》

7、要了解阿拉伯帝国丰富的社会生活,首先应查阅

A.《荷马史诗》B.《天方夜谭》C.《马可·波罗行纪》D.《哈姆雷特》

8、古代世界各民族创造的科技和文化为近代文明的起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再现早期希腊社会图景,对西方文学

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文学巨著是A.《威尼斯商人》B.《圣经》C.《俄狄浦斯王》D.《荷马史诗》9、衡阳宗教协会准备兴建一座伊斯兰教寺庙。你认为设计者应该参考的古建筑是

A巴黎圣母院B麦加清真寺C印度佛塔D帕提侬神庙

10、下列各项与阿基米德的成就无关的是

A、发现了比重原理

B、创立多学科体系

C、发现了杠杆原理

D、发展了机械学

11、下列属于古代西方文明成就的是

海报 时间:公元2010年6月16日 主题:古代希腊的历史贡献 内容:

第一单元综合训练

一.选择题

1.汉姆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结合你所学的历史知识判断该法典应该用什么文字写成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甲骨文 D.拉丁文字

2.当前,欧洲政治经济日益一体化。回顾历史,德国、法国、意大利曾为“一家”。9世纪,这三个国家是由哪个国家分裂而来 A.奥斯曼帝国 B.拜占庭帝国 C.查理曼帝国 D.波斯帝国

3.2008年中国成功地举办了第29届奥运会。奥运会圣火的火种源于A.古罗马 B.古希腊 C.古巴比伦 D.古印度

4.丝绸之路刚刚开通之际,古罗马处于哪一历史阶段

A.罗马城初建之时

B.罗马共和国时期

C.罗马帝国时期

D.西罗马帝国时期

5.公元前二世纪左右,中国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运到欧洲的大秦,“大秦”就是

A.波斯帝国

B.亚历山大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罗马帝国

6.某校历史兴趣小组探究古尼罗河流域文明形成了下列初步的认识,这些认识中正确的是

A .世界现存最早的成文法典诞生于此地

B .基督教产生于此地

C .古代该地区人们使用象形文字

D .西方文明发源于此地

7.“一天,他去澡堂洗澡,当他坐进澡盆里时,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到身体被轻轻托起。他突然悟到可以用测定固体在水中排水量的办法,来确定金冠的比重。他兴奋地跳出澡盆,连衣服都顾不得跑了出去,大声喊着‘我知道了!我知道了’”上述材料中的“他”是指

A .史蒂芬孙

B .毕升

C .阿基米德

D .赫胥黎

8某校准备邀请一学者作报告,下列适合出现在海报内容中的是

A .雅典的民主政治

B .印度的种姓制度

C .汉谟拉比法典

D .拜占庭帝国的衰亡

二非选择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亚历山大东征,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联系,希腊与东方文化获得了直接交流与融合的机会。

材料二 13 世纪,一位意大利商人在中国生活多年,他把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口述成一本书,该书向西方社会展现了瑰丽迷人的东方文明,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

材料三 中国的火药、火器技术向外传播,始于元代。蒙古军队在大举征战中,将他们掌握的火药、火器知识和制作技术传往中亚、西亚和欧洲。

⑴古代文明交流的主要方式有哪些?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反映了古代文明交往的哪种方式?

(2)材料二中的“意大利商人”是谁? “该书”是指什么书?中国当时正处于哪一王朝统治时期?

(3)材料三中提到的“中国的火药、火器技术”大约出现于何时?这些技术的西传对近代的欧洲社会产生什么影响?

(4)当今,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猛发展,综合国力快速增强,欧美列强大肆宣扬“中国威胁论”。你怎么看?请用史实佐证。

高考备考:古代文化常识模考真题7

2018届语文高考备考:古代文化常识选编(七)初稿 编制:李珍和审核:高二语文组①包科领导: 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湖北省武汉市高中毕业生二月调研考试] A.旧时从黄昏到拂晓一夜间分为五更,乙夜指二更时候,约为夜晚10时。 B.荫指封建时代由于父祖有功而给予子孙入学或任官的权利。 C.五岳指我国五大名山,即东岳泰山、南岳恒山、西岳华山、北岳嵩山和中岳衡山。 D.封禅是中国古代帝王祭祀天地的大典,在泰山祭天称作“封”,在梁父山祭地称作“禅”。2.下列读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A.“推官”,唐朝始置,节度使、观察使、团练使等下皆设一员,位次于判官、掌书记,掌推勾狱讼之事。宋时亦有节度、观察等推官。 B.“移”表示官职调动,文言文中类似的还有“调”“徙”“出”“行”“判”“权”等。 C.“敷文阁”是南宋绍兴年间建的一座阁楼,用以收藏宋徽宗的各种作品,设置学士、直学士、待制等官。 D.“铭”在本文指墓志铭,是刻在墓碑上,叙述死者生平,加以颂扬追思的文章。 3.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安徽省江南十校高三3月联考] A.元元,古时用以称庶民百姓,杜甫诗句“穷年忧黎元”中的“黎元”与此意思相同。 B.乘传,古文中指朝廷派出官员乘车发布文书、命令等,也有传檄、移书等说法。 C.博士,古代一种官职,任职者往往在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有教授生徒的职责。 D.耆艾,古以六十岁为耆,五十岁为艾,泛指老年人,相关词语还有耄耋、期颐等。 4.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东北三省三校(哈尔滨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一次联合模拟考试] A.秩满:谓官吏任期届满。如唐代钱起“秩满归白云,期君访谷口”中“秩满”即为此意。 B.《礼记》:据传成书于西汉,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选集,是儒、释、道思想的资料汇编。 C.国子监:中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中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D.秋赋:也称秋贡、秋荐,唐宋时州府向朝廷荐举会试人员的选拔考试。因于秋季举行,故有此称。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017届甘肃省兰州市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A.受禅是指接受帝王的让位,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政权更迭、统治权转移的一种方式。 B.郡是古代区域的名称,秦统一六国后,是最高的地方行政区域,但春秋前,县大于郡。 C.柱国是官名,始设为最高武官,后为勋官称号,是授予有功者的虚职,没有实际职务。 D.古代帝王可以赐予臣子作为世禄的封地,邑三千户是指居住人口超过三千户的封地。 6.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广东省深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考试] A.制诰,是帝王所下文告及命令的统称;知制诰,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为官职名。 B.卿,在古代可以用来代表“你”,但只用于君称臣、上级称下级、长辈称晚辈。 C.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专门设立的御前讲席,宋代开始称为“经筵”。 D.致仕,指官员退休或辞职归家。致仕约起源于周代,西汉以后逐渐形成制度。 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广东省中山一中等七校联合体2017届高三第二次(11月)联考语文试题] A.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语言禁忌现象。韦贯之,名纯,因避唐宪宗李纯讳,别人只能用字称呼他,只有自己才可以用名来称呼自己。 B.谏官,中国古代官职之一,是对君主的过失直言规劝并使其改正的官吏。唐朝的左、右拾遗与左右补阙都属于谏官。 C.工商是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简称,在封建社会里为杂色之流,可追求物质享受,不可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更不可超授官秩。 D.对已死的官员,古代皇帝可依据其生前功绩赠官、赠谥。“尚书右仆射”是皇帝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官职,“贞”是对韦贯之死后赐赠的谥号。 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2017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 A.“乡试”,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之一,明、清两代定为每三年一次,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因在秋季举行,故称“秋闱”。 B.“祭酒”,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元代许衡也担任过此职。

高中人教版文化生活校本教材(导学案)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单元概述 本单元阐述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特点、力量表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以及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等一系列问题。从逻辑上看,本单元在整个教材体系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第二单元的深化和展开,又是第四单元的基础。 本单元内部的结构关系: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特征一)——源远流长(汉字和史书典籍见证)——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新辉煌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特征二)——独领风骚(独特性: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文化地域差异(区域性:吴越文化、滇黔文化)——文化民族性 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爱国主义为核心)——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3.6.1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知道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和近代的衰微,识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主要见证 是文字和史书典籍 2、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3、分析:联系实际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当今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 2、提高学生整合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能力。要引导学生以“文

化”为主线,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加 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正确的中华民族文化观,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和为中华文化、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责任感。 二、 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征。 难点: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课前预习案】(20分钟) 一、阅读与思考: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62—P66,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 识,初步识记 自主探究 1、古代辉煌的历程 阅读课本P62—63,思考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经历了什么样的发展过程?在教材上做好标记和勾画。 2.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 (1)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阅读课本64页思考问题并在教材上做好标记 ① 文字、汉字的意义是什么? ②我国史书典籍的特点是什么? 3、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阅读课本第65、66页思考问题并在教材上做好标记。 ①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华文化为什么在近代思考: 1、归纳总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是什么? 2文字的作用与汉字的作用有何异同? 3、判断: (1) 文字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主要标志。( ) (2)汉字为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

《背影》导学案答案

《背影》师生共用导学案 备课:徐春红学习时间:班级:姓名: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和有关文学常识。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行文线索,分析结构,把握中心。 3、研读重点文段,领会文章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学习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行文线索,分析结构,把握中心。 【学习难点】 分析作者几次流泪所表达的不同情感。 【预习导学】 1.作家作品填空。 朱自清,字(),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的()()()(),其创作的散文被誉为“美文”。作品有散文集()(),诗文集(),代表作品有()我们曾学习过他的文章《》。 2. 给下面画线的字注意。 交卸()奔丧()()橘子()迂腐()琐屑()栅栏()差使()蹒跚()()狼藉()簌簌()踌躇()颓唐()赋闲()举箸() 3.根据意思写词语。 乱七八糟的样子()纷纷落下的样子() 凄惨暗淡,不景气()感情积在心里不得发泄()失业在家()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衰颓败落()看到某种情况,心里感到悲伤()4.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这是一篇()散文,通过对特定背景下()的细致刻画,表现了()。 【合作探究】 1、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写作线索是什么?全文可分成几部分?请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2、背影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境下出现的?其中哪一次最让你感动?那一次刻画得最细致? 3、文中写作者几次流泪,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情境具体分析。 4、文中父亲的话语非常简短,但在特殊的背景下,却饱含着深情,请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下面话语包含着怎样的思想感情。 (1)事已至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 (2)不要紧,他们去不好! (3)我走了,到那边来信! 5. 研读课文第6段。 (1)本段中作者刻画父亲的形象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试举例说明(在书上画出来)。 (2)描写父亲买橘子时作者运用了哪些动词?请分析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3)本段共写了“我”两次流泪,两次流泪感情一样吗?为什么?

2019届高三二轮复习 文言实词翻译 学案

突破十五语句翻译题:落实关键字句,保证文意通顺 题型透视文言文翻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古代文化常识等方面的知识。它注重考查文言文基础、语法知识、文化素养和思辨能力。文言文翻译由于涉及知识的广泛性和考查内容的全面性,便成为文言文阅读的重头戏。考生虽然对文言文翻译十分重视,但是在答题过程中常出现重点字词落实不到位,表述句子不通顺的问题。对此,考生应增强得分点意识,找准关键字词及句式,多方推敲仔细落实;增强语境意识,在联系上下文的基础上,做到表意清晰准确、表述通顺规范。 一、五类实词译到位 1.阅读下面的文段,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上张仆射①书 韩愈 九月一日,愈再拜:受牒②之明日,在使院中,有小吏持院中故事节目十余事来示愈。其中不可者,有自九月至明年二月之终,皆晨入夜归,非有疾病事故,辄不许出。若此者,非愈之所能也。抑而行之,必发狂疾,上无以承事于公,忘其将所以报德者;下无以自立,丧失其所以为心。夫如是,则安得而不言? 凡执事之择于愈者,非为其能晨入夜归也,必将有以取之。苟有以取之,虽不晨入而夜归,其所取者犹在也。孟子有云,今之诸侯无大相过者,以其皆“好臣其所教,而不好臣其所受教”。今之时,与孟子之时又加远矣,皆好其闻命而奔走者,不好其直己而行道者。闻命而奔走者,好利者也;直己而行道者,好义者也。未有好利而爱其君者,未有好义而忘其君者。今之王公大人,惟执事可以闻此言,惟愈于执事也可以此言进。 伏惟哀其所不足,矜其愚,不录其罪;察其辞,而垂仁采纳焉。愈恐惧再拜。 (选自《韩昌黎文集校注》,有删改) 注①张仆射:张建封,字本立,兖州人。贞元四年为徐州刺史,徐、泗、凌三州节度使;十二年加检校右仆射,其任命韩愈为徐州节度使推官。②牒:任命的文书。 (1)皆好其闻命而奔走者,不好其直己而行道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年古代文化常识教案

2018年古代文化常识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三、通过思考和练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探索的能力。 【教学重点】 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难点】 积累古代文化知识,提高学生对文言作品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 【教学过程】 一、导课 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影响深远。远至日本,近至我们生活的细枝末节,无不彰显着中国古代文化魅力,这节课我将和大家一起来探究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中的纪年纪时和姓名字号。 二、纪年纪时 (一)、古代纪年方法 1、天干地支纪年法,即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依次相配,组成六十个基本单位。如甲午战争,辛丑条约等。 练习巩固:2008然后就戊子年,2071年是什么年?(辛卯年) 2、帝王年号纪年法 自汉武帝开始,每个帝王登基,都为自己拟定一个富有一定寓义的年号,每个年号后再配上序数就成了一种纪年的形式。如:乾隆三十九年,开元元年等。所取定的年号大多孕含着吉祥之意,寄托了振兴国运,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如“康熙”就寄托了天下隆盛兴旺之意,再如“光绪”有光明永绪之愿。 (二)、古代纪月的方法 1、序数纪月法 如:如平地二月花者,深山则四月花。《采草药》 2、地支纪月法。古人常用十二地支配十二个月,每个地支之前加上一个特定的“建”字,就成了一种纪月的方法。如: 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建子月,农历十一月)——杜甫《草堂纪事诗》 以戊辰之年,建亥之月,金陵瓦解。(建亥,农历十月)——庾信《哀江南赋》 3、时令纪月法

第六课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导学案-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6.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古代的辉煌历程 2、汉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 ①文字:是文化的____________,记载了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和丰富成果。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___________。 ②汉字: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___________。小区分:文字≠汉字,是人选入文代的标,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汉字与民族节日的作用不同。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史书典籍 ①地位: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_________的重要见证。 ②特点: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中华文化在近代衰微的原因 (1)内因:中国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2)外因: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巨大冲击 小提示: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开始面临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但中华文化走向衰微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统治的日渐没落。 2.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的要求 (1)在____________领导和_________________的指引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其与______________相适应,与___________相协调,既保持____________,又体现时代性。 【练一练】 1.判一判:下列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2)文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作用。() (3)汉字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4)汉字和史书典籍决定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 (5)中华文化长期处于世界前列。() (6)只要坚持党的领导,就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14 背影 导学案

第四单元 13 背影 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和有关文学常识. 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行文线索,分析结构,把握中心. 3.研读重点文段,领会文章所表现的父子之间的亲情,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学习过程 一、基础积累 1.作家作品填空. 朱自清,字 ,江苏扬州人,现代著名的 、 、 ,其创作的散文被誉为“美文”. 2.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交卸.( ) 奔丧.( ) 橘.子( ) 迂.腐( ) 琐屑.( ) 栅.栏( ) 差.使( ) 蹒.跚( ) 狼藉.( ) 簌簌..( ) 踌躇..( ) 颓. 唐( ) 3.根据意思写词语. (1)( )乱七八糟的样子. (2)( )纷纷落下的样子. (3)( )凄凉,萧条,不景气. (4)( )失业在家. (5)( )言行守旧,不合时宜. (6)( )衰颓败落. 二、整体感知 4.通读课文,你认为这篇文章的写作线索是什么?全文可分成几部分?请概括各部分的大意.

5.背影在课文中一共出现了几次?分别是在什么情境下出现的?其中哪一次最让你感动?哪一次刻画得最细致? 6.文中写了几次流泪?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情境具体分析. 三、局部探究 7.研读课文第六段. (1)声情并茂再现“背影”,小组成员之间可开展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最能打动人. (2)概括本段大意. (3)本段中作者刻画父亲的形象都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试举例说明.

(4)描写父亲买橘子时作者运用了哪些动词?请分析这些动词的表达效果. (5)怎样理解父亲买橘子回来后“扑扑身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这句话? 四、阅读延伸 父亲的驼背 父亲就这样无言地用lín()xún()驼背将生活的重负扛着,就像一张弓无言地坚韧着,积攒.()着,为一支支响箭预备着生命的涌动和波澜.我们做儿女的就是这弓上的箭.有两件事是永生永世都捡拾不尽的碎金,撒落在时间的长河里. 第一件事发生在我读小学六年级那年,这一年对我来说是一个灾难之年.我的两条腿上大大小小长满了十三个毒chuāng(),淋漓的脓血像山泉一样gǔ()gǔ()地朝外涌着,上学成了一种负担.父亲向来家教甚严,生几个脓疮自然是不能辍.()学的,走不动时父亲背也得把我背到学校去.于是,父亲的驼背就成了我的一副马鞍.每天早晨,父亲总会准时地蹲在屋檐边,就像一匹温驯.()的老马迎候着它的主人;掌灯时分,父亲也一定会kāng()kǎi()地亮出他的驼背站在教室的门前.我在父亲的背上度过了一个秋天一个冬天又一个春天.秋天里我没有觉出父亲的背有什么异样.冬天里父亲的背很暖和,我的心口总像有一盆火烘烤着.到了春天,厚重的棉衣褪去了,我突然发现父亲的背驼得更加厉害了,简直就像洪水冲击过后留下的一道塄坎.我伏贴在父亲的背上,父亲只能蜗牛一般将头艰难地向前伸着. 这情形使我很自然地联想到一些生命现象.在浩瀚的沙漠里,驼峰为绿洲而高耸着;在肥沃的田野里,牛背为犁铧而(a.坚韧 b.坚强 c.刚强)着.那么父亲的背也一定是为我而驼着!我的心魄被(a.震动 b.震撼 c.感动)了,我的灵魂被震撼了,我的爱憎也

(完整版)《项脊轩志》导学案及答案

专题二此情可待成追忆 班级:姓名:小组: 项脊轩志 【知识链接】 1.归有光 (1506~1571年 ),明代散文家。宇熙甫,又字开甫,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江苏昆山人。在文学上,归有光以散文创作为主,与拟古主义者对抗,力矫前后七子“文必秦汉”之论,并且取得较高的成就,使当时的文风有所转变,对后世也有一定的影响。归有光散文继承欧阳修、曾巩的文风,有较大成就,且把家庭琐事引到古文中来,使散文扩大了表现范围。其散文记叙家人之谊,朋友之情,感情真挚,神态生动,风韵悠远。《项脊轩志》是他的名篇。 2.志,记也,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情的一种文体。 【学习过程】 一、疏通文本,给加“”注音,解释加“·”的字,翻译“”的句子。 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室仅方丈 ..,可容一人居。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 顾.视无可置者。又北向,不能得日,日过午已昏。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前.辟四窗,垣墙 ..周庭,以.当南日,日影反照,室始.洞然。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借书满架, 偃仰啸歌,冥然兀坐,万籁 ..有声;而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 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 ..可爱。 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家有老妪,尝 居于此。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先妣 ..抚之甚厚。室西连于中闺,先妣尝一至,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

2016年高考备考: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最全最实用)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大全 一、科举教育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文化生活_导学案_第六课_修改版[1]

第三单元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制作人:蔡金兵马永春黄进 【今天的努力,是明天成功的基础】 一、【课程标准】 3.9 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3.10 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二、【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明确源远流长、从未中断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2)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和史书典籍。 (3)了解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6)理解中华文化特有的包容性;感受中化文化的生命力、创造力、凝聚力。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提炼、解读信息的能力,提升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3)学生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 三、【学习重点、难点】 (1)中华文化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重点) (2)理解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重点、难点) (3)理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重点、难点) 四、【学法指导】 1、将自主预习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用笔标注出来,课上通过小组研讨或合作探究的方式予以解决。 2、通过反馈练习,巩固基础,强化运用。 五、【学习过程】 预习导学、基础过关 1、中华文化的特征:、。 2、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历程:见课本P63 (可采取巧妙记忆法:殷周影响,春战雏形;秦划时代,汉儒至尊;隋唐全盛,宋元明延续;明清衰微,再创辉煌。) 3、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有哪些?) 作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和是很有说服力的。 ①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②是中华文化一脉相传的重要见证。我国的史书,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所仅有。 4、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近代中华文化衰微的原因: 1(根本原因) 2、(重要原因) (2)如何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P65—P66 5、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 ①文学艺术的作用、特点、地位 A、作用:文学艺术,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 B、特点:辉煌而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而绚丽、风格鲜明而独特。 C、地位: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以其独树一帜的风格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位置。 ②科学技术的地位、特点、意义 A、地位: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 B、特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C、意义:我国的科技成果,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 (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 ①文化区域性的原因: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条件千差万别,经济社会发 展程度不同。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 特点。 ②不同区域文化的关系: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 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6、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①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中华 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②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 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③各兄弟民族文化相互 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 ④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 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7、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包容性 ①含义: 。 ②意义: 合作探究、小组交流 1、2010年11月27日来自海峡两岸的百余名学者齐聚湖南省常德市,分享 对上古时期与尧舜齐名的“善卷”其人其事研究成果,探讨善卷文化对海峡 两岸发展的意义。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吴伯雄托人向常德市鼎城区赠送了 “善卷故里”和百德善为先,一心卷之首“的题词。 “善卷相传为尧舜时期的著名隐士,据《吕氏春秋》记载,帝尧曾被善卷的 德行达智所感动,拜善卷为师。 台湾文化艺术界联合会理事主席,陆炳文认为,善卷文化对具有和谐前景 的两岸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我们要用善卷文化构建起两岸关系的新高地, 来保护传统文化,发扬善德文化。 思考:台湾文化与中华文化有怎样的关系? 2、2009年2月,著名的中医学家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袁家麟指出, 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 富的养生方法、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对后世影响很大。 (1)上述材料体现中华文化的哪些特点? (2)思考中华文化为什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六、【巩固练习、学习测评】 1、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在中华文化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是( ) A.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B.秦促进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的发展 C.汉代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隋唐时期吸纳外来文化 2、当前,在大力弘扬中华文化过程中,广东省重点打造“岭南文化、活力 商都、黄金海岸、美食天堂”四大品牌。这表明 A.地域文化具有各自的特色B.地域文化都是在本地域独立形成的 C.地域文化之间没有共性 D.中华文化在性质上是全国地域文化的总和 3、“山性使人塞,水性使人通”,这句话形象地说明了( ) A.受历史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B.受地理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 C.经济社会发展程度是导致文化区域性的主要原因 D.不同区域的文化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1

将进酒导学案

【单元学习目标】 1、 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自己的阅读感受,在诵读中得 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 2 、 了解李白、杜甫诗歌的写作特点,并进一步了解盛唐诗歌的整体风格。 3 、 理解把握诗歌的意象与意境,初步了解诗歌的表现手法,并能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 4、 用评点的方式对诗歌进行个性化解读,提高文学素养与审美能力。 5、 组织文学社团,尝试诗歌创作。 【课程标准】 1、感受·鉴赏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 2、借助工具书和有关资料,读懂不太艰深的我国古代诗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古代诗文名篇。学习古代诗词格律基础知识,了解相关的中国古代文化常识,丰富传统文化积累。 3、学习鉴赏诗歌的基本方法,注意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现作品意蕴,不断获得新的阅读体验。 【考试说明】 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A 【学习目标】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2、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理解其思想感情的复杂性; 3、体会李白诗歌夸张手法的运用,背诵全诗。 【学习重、难点】 1、 领悟诗人“狂歌痛饮”豪放外表下的愤激之情。 2、 背诵这首诗。 人因酒忘却人世的痛苦忧愁,因酒在自由的时空中尽情翱翔,因酒而丢掉面具口吐真言,因酒而成就传世佳作。唐代的天才诗人李白尤为突出。他是“诗仙”,又自称是“酒中仙”,时人也号之曰“酒圣”。古时酒店都爱挂上“太白遗风”、“太白世家”的招牌。直至现在,还有沿用的。 一、文体常识及写作背景: 《将进酒》原是汉乐府曲调,题意为“劝酒歌”。作者这首“填之以申己意”的名篇,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由于受到排挤,李白离开长安,开始了以东鲁、梁国为中心的第二次漫游。当时,他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他们登高畅饮,对酒当歌,畅抒满腔不平之情。此作就是他咏酒抒情的佳作。 本诗作于天宝十一载(752),距诗人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达八年之久。当时,他跟友人岑勋曾多次应邀到嵩山元丹丘家里做客。他与友人岑勋、元丹丘饮酒,借酒兴诗情写下这首《将进酒》,借题发挥,尽吐郁积在胸的不平之气,也流露了施展抱负的愿望。 二、诵读诗歌后,完成预习题: 1、收集与酒有关的诗词名句 (1) ,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 杜康。 (2) ,西出阳关无故人。 (3) 欲饮琵琶马上催。 (4)酒入愁肠, 。 (5) ,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 。 (6)兰陵美酒郁金香, 。 ,不知何处是 他乡。 (7)抽刀断水水更流, 。人生在世不称意, 。 (8)艰难苦恨繁霜鬓, 。(杜甫《登高》) (9) ,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0 ,怎敌它,晚来风急!(李清照《声声慢》) (11) ,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纱》) (12)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古文化常识题带有教师版答案

古文化常识题(带有教师版答) 案. 高二古代文化常识练习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1.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才起的。

B.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炀帝。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继承。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2.A.明清形成了完备的科举考试制度,共分四级: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中会试的称为进士。 B.舅,文中是指丈夫的父亲。有如“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C.古代人的名字和现代有很大的差别。名是出生后不久父母起的,供长辈呼唤;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或行笄礼时才起的,以表示对本人尊重或供朋友称呼。 D.除,是任命,授职,如“除徽州推官”; 擢,是在 2 原官职上提拔,如“擢礼科给事中”。

3.A.举进士中第:又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朝廷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B.服除:指守丧期满。古时父母去世,在朝做官的儿子要辞官回家为父母守丧。C.六经:指孔子晚年整理的《诗》《书》《礼》《易》《乐》《论语》六部儒家经典。 D.庆历:是宋仁宗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名号,始于汉武帝。 4.A.“元敬”是戚继光的字,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另取一与本名涵义相关的别名,称之为字,以表其德。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所以也称字为表字。B.“勒石”是碑刻术语。指将法书钩摹本背面加朱复印到石面上的工序。唐代碑刻上常有专款记载勒石者。 C.“郊庙”是指帝王、诸侯在郊外祭祀。古代祭祀讲求置办三牲祭礼,“三牲”包括猪、牛、马。 3 D.“三十六年”、“四十年”属于年号纪年法。

2015届高三第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二课导学案

第二课文化对人的影响 课时:2课时课型:复习课审核:高三备课组 班级组别姓名学号 一、学习目标: 1、再认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来源,观察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 2、分析文化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懂得文化影响需要自觉学习和主动感悟。 3、总结文化对人深远持久的影响;体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人们文化素养的关系。 4、举例说明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了解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 5、举例说明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6、举例说明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能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重点与难点: 1、文化对人影响的表现和特点。 2、优秀文化对人的作用 三、知识清单 1、文化对人的影响来源于哪些方面? 2、文化对人的影响有哪些表现? 3、文化对人的影响有何特点? 4、概括优秀文化对塑造人生的作用。 四、判断正误,并予以解释说明。 1、人只要处于一个特定良好的文化环境中,就一定能形成良好的文化素养。() 说明: 2、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人的发展发挥着深远持久的正确引导。() 说明: 3、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自发形成的。() 说明: 4、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说明: 五、巩固练习 1、[2013高考,广东卷]2013年3月,广东某市的读书月活动提出,文化强市从阅读开始。建设文化强市过程中,读书的意义不可替代。强调读书的文化意义,是因为() ①文化在人民大众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②先进文化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文化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④文化影响人的实践、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3高考,江苏卷]某著名大学校长认为,一所大学所能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是心灵。精神家园里没有了心灵,人就不可能去思考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也就不可能对他人、对社会有真正的情感和责任。这是因为() A.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相互促进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D.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文化素养的核心 3、(2013广东揭阳一模)30.“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给上述材料加一个标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A.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B.全面提高公民的道德素质

《第7课 背影》导学案

《第7课背影》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情感朗读,体味文章所表达的父子深情。 2、学习本文人物描写的方法,体会朴实的语言风格。 3、抓住“背影”这一感情聚焦点展示人物的心灵。 4、培养学生珍爱亲情,善于理解,积极与父母交流与沟通。 【学习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味字里行间的人间至情。 2. 学习抓住人物特征刻画人物的方法。 3. 理清文章结构层次,理解背影的线索作用。 【学习方法】○1读书法○2自主学习法○3合作探究法 【学习过程】 ●知识博览 一. 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朱自清:散文家,诗人,民主战士。 朱自清1898年出生于江苏东海县,后定居扬州。1916年19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伟大的革命领袖毛泽东赞他“有骨气”,“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背影》是朱自清的名作,写于1925年。他到清华大学任教不

久,接到父亲的来信。信中一些话,使他想起父亲待自己的许多好处,特别是七八年前父亲南京送行的情景,不禁泪如泉涌,便写下了这篇《背影》。他父亲的来信说了些什么呢?请看文章的最后一段。 “近几年来”,再次转入对家庭境况的回忆,接着自然地进入对父亲一生的回忆,字里行间充满淡淡的哀愁。家境的衰落并非是父亲的无能,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而是当时社会衰败、民不聊生,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生活境遇每况愈下的一个缩影。从父亲的老境中可以看见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千百万知识分子困顿的身影。然后写父亲老年性格的变化。 如果深究一下父亲的性格为什么会变得这样呢?这是家境和社会状况日益恶化在父亲身上的反映,这里所要说明的并非是父爱的减退,而是表现生活对父亲的压力和磨难。这里所写的对父亲的理解,比“我”在浦口车站时的感触又深化了一层。 行文至此,作者用“但”字一转,写父亲的心情由郁闷怒怨到“终于忘却”,“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这并非是父亲的心境已经变好,“只是”一词就深刻地表明,父亲对前途、对社会已经绝望,只好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儿子和孙子身上的无可奈何的心情。再写接读父亲的来信。父亲来信中的这句话是作者写作本文的触发点。“我身体平安”是怕儿子不放心的安慰的话,“大去之期不远”才是真实的情况。按照常理,“膀子疼痛”与“大去”之间相去甚远,但父亲由膀子疼痛就想到了死,这是老境颓唐的表现,是对生活绝望的反映。“我”由父亲的这句话,想起了父亲坎坷的一生,想起了父亲

文言文翻译方法导学案

《文言文翻译方法、技巧》导学案 教学目标: 1、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原则、技巧。 2、通过翻译训练,让学生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教学重点:掌握文言文翻译的基本方法、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二、小试牛刀 1、君何以知燕王? 2、人又谁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答案: 三、翻译原则 1、信: 2、达: 3、雅: 小结:要做到“信”、“达”,就必须按照古代汉语中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的使用特点一一对应地直译,必须增减的内容方可增减。 四、翻译方法 (一)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1、直译:所谓直译,是指用现代汉语的词对原文进行逐字逐句地对应翻译,做到实词、虚词尽可能文意相对。要求原文字字在译文中有着落,译文字字在原文中有根据。句式特点、风格力求和原文一致。直译的好处是字字落实;不足之处是有时译句文意难懂,语句也不够通顺。 2、意译:所谓意译,是指根据语句的意思进行翻译,做到尽量符合 原文的意思,语句尽可能照顾原文词义。意译有一定的灵活性,文字可增可减,词语的位置可以变化,句式也可以变化。意译的好处是文意连贯,译文符合现代语言的表达习惯,比较通顺、流畅、好懂。其不足之处是有时原文不能字字落实。 如: 原文: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直译: 意译: 小结:从高考的特点与考查所要达到的目的出发,文言文的翻译应当采用以直译为主的方式,意译只能是一种辅助的手段。直译不便表达意思时再采用意译。 (二)注意采分点 1、注意通假现象 2、注意一词多义 3、注意词类活用 4、注意古今异义 5、注意特殊句式 6、注意古代文化常识 7、注意偏义同义复词现象 五、翻译技巧 1、加字法:文言文单音词多,翻译时应逐字对照。在文言单音节词之前或之后加字,使之成为表达准确、符合现代汉语规范的复音节词或短语。 (1)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 (2)当是时也,商君佐之。 (3)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2、解释法:也叫“对译法”,即对某个词怎样解释就怎样翻译。

2019高考必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2019高考必备: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汇总 一、科举制度 1、科举制度概说 科举制度是中国历史上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一种基本制度。它创始于隋朝,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两朝,废除于清朝末年,历时1300余年,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从官制史角度看,科举制度的产生是历史的必然和巨大进步。它所坚持的是“自由报名,统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录取,公开张榜”的原则,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对政治的垄断,对我国古代社会的选官制度是一个直接有力的改革。它给中小地主阶级和平民百姓通过科举入仕提供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使大批地位低下和出身寒微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科举考试的内容到明代以八股文为主,即“八股取士”。它逐步成为一种僵化的模式,特别是到晚清时已成为严重束缚知识分子的枷锁,暴露出种种弊端。1905年清政府废除科举,也就是历史的大势所趋。从此,1300年的科举制度终于宣告结束。但客观而论,在中国传统社会的发展中,科举制的进步作用也是不容否定的。 2、科举前选拔官员 【荐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荐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察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3.科举制名称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干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试】也叫“童生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ě)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