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床统计预测题库

矿床统计预测题库
矿床统计预测题库

Tag A 绪论 B 变量 C 原理 D 方法

说明 学科介绍

地质勘探数据统计分布特征;地质变量研究研究

基本理论、准则;潜力评价概论;成矿远景区预测概论;比例尺、单元划分及控制区确定 资源总量估计和潜力评价方法

秩相关系数法预测、找矿信息量计算法预测、证据权法预测、特征分析法预测

多元统计方法:回归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趋势面分析

地质统计学,是地质学中使用的统计分析理论方法的统称。 建立地质体、地质过程的数学模型,常是数学地质研究的重要任务。 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常既有一定程度的确定性,也有一定程度的随机性。 矿床统计预测,就是用地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矿产预测。 数学地质必须以数学为基础和岀发点。

数学地质的主要对象是地质体、地质过程及地质工作方法。 数学地质是矿床统计预测的一个组成部分。

数学地质是以解决地质问题为目标和岀发点,以数学为工具,以计算机为手段,研究客观世界规律性 的科学。

数学地质是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手段,研究解决地质问题的科学技术。 在矿床统计预测中,研究定性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是不可忽视的。

从数量众多的地质变量中筛选最重要的变量,其目的是要达到变量数目最优化。 地质变量中所谓的伪变量是为了计算方便而人为附加的一种变量。 地质数据预处理可提高地质数据的可利用程度。

地质数据预处理可以起到减少变量,简化数学模型的作用。 规格化变换并不能消除地质变量的量纲。

矿产预测的综合信息原则,要求矿产预测工作中尽量同时使用不同比例尺的资料。 矿床值不是地质变量。

矿体的厚度,钻孔的 GPS 坐标,矿石的品位化验值都是比例型数据。 两个变量之间的秩相关系数,不可能是负数。

随着空间位置不同,表示某一地质现象可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地质变量。 所谓矿床值,是一种直接反映矿产资源数量、质量或空间分布等属性的地质变量。

所谓网格化,是指通过插值将空间上不规则分布的数据变为按规则网格分布的数据。 通过布尔转换,可以将定量变量变为逻辑变量。

通过规格化变换,可以消除变量的量纲。

通过均匀化变换可以将地质变量变成符合均匀分布的变量。 相关系数和秩相关系数的值域都是 [-1,1]。

选择地质变量应以数学方法为基础,以地质方法为辅。 一个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变量,取对数后将会服从正态分布。 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变量,取对数后将会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在综合预测中所谓“地物化遥”,是指地质、物探、化探、遥感。

当采用多个地质变量进行矿床统计预测时,一般最好选择那些互相密切相关的变量。

矿产预测中的循序渐进原则,要求矿产预测工作尽量按照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有系统地进行。

矿产预测中的循序渐进原则,要求矿产预测工作尽量按照比例尺由小到大、靶区逐步缩小的顺序有系 统地进行。

矿产资源既有地质属性,也有技术经济属性。

矿产资源是地质作用的自然产物,因此与技术经济条件没有关系。

矿床统计预测的尺度一致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所划分的网格单元大小和形状保持一致。 矿床统计预测应当遵循以地质成矿规律研究为基础的原则。

矿床统计预测中,一般来说工作比例尺越小,划分单元大小也相应地越小。 所谓未知单元,是指各地质变量的取值都未知的单元。

通过矿床统计预测估计的资源量级别一般都有较高的经济可行性和地质可靠度。 为了建立较好的预测模型,一般应尽可能选择、使用互相独立的预测标志。

一般来说,根据预测结果提出研究区内进一步地勘工作部署建议,是矿床统计预测中可有可无的一个 环节。

一般来说,矿床统计预测方法不能预测矿床的类型或质量。 一般来说,矿床统计预测遵循了相似类比的基本思路。

一般来说,在矿床统计预测中,地质成矿规律研究并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般来说,在矿床统计预测中应当对预测模型和预测结果进行地质解释。 一般来说,找矿远景区内不应当有已知矿床。 已知矿床不应出现在模型单位之外的区域。

应用矿床统计预测方法,既可以预测矿床产岀的位置,也可以预测其类型或质量。 找矿远景区都是已知有矿床存在的地段。

判断题 Tag 答案

A 绪论 X A 绪论 V A 绪论 V A 绪论 X A 绪论 X A 绪论 V A 绪论 X A 绪论 V A 绪论 V A 绪论 V

B 变量 X B 变量 V B 变量 V B 变量 X B 变量 X B 变量 X B 变量 X B 变量 X B 变量 X B 变量 V B 变量 V B 变量 V B 变量 V B 变量 V B 变量 X B 变量 V B 变量 X B 变量 V B 变量 X B 变量 V

C 原理 X C 原理 X C 原理 V C 原理 V C 原理 X C 原理 X C 原理 V C 原理 X C 原理 X C 原理 X C 原理 V C 原理 X C 原理 X C 原理 V C 原理 X C 原理 V C 原理 X C 原理 X C 原理 V C 原理 X

D 方法 V D 方法

X

Q型聚类分析是对样品进行分类,而R型聚类分析是对变量进行分类。

Q型因子分析是对变量进行成因分析,而R型因子分析是对样品进行成因分析。

D方法D方法D方法D方法

D方法D方法

D方法D方法D方法D方法D方法D方法D方法D方法D方法D方法D方法

D方法Tag A绪论A绪论A绪论A绪论A绪论A绪论A绪论A绪论A绪论V R型聚类分析、R型因子分析都是立足于变量之间关系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V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要求因变量服从正态分布。

x 回归模型y = bO+ blxl + ei, 其中误差项ei是可观测的。

X 某判别分析涉及两个类别A和B,判别分界值为R0,未知样品判别得分R>RO,则该样品应判为A类别

V

V

x

V

x

特征分析法预测中,未知单元求得到关联度越大,说明该单元的的地质条件与矿床模型单元的地质条件越接

近,因而找矿远景越好。

研究矿物共生组合、成矿阶段划分问题,可以使用R型因子分析;研究重矿物组合并推断可能的蚀源

区,可以使用Q型因子分析。

在多项式趋势面分析中,为了分离出高精度的趋势,趋势方程次数越高越好。

在回归分析中,F检验可用于检验多个变量,t检验只适用于检验单个变量。

在判别分析中,多种地质变量或标志要转换成逻辑变量。

V 在判别分析中,已知样品需标记成某个组别,不能同时属于多个组别

x 在趋势面分析方法中,只要观测点数量足够,观测点的空间分布对趋势面形态没有影响。

V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F检验和t检验可以只进行两个检验中的一个。

x 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回归直线一定通过观测数据的重心(X的均值,丫的均

值)

x 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回归直线一定通过坐标原点。

V在证据权法中对每个单元,所有变量证据权总和F的值域是[0,1]。

V在证据权法中先验概率和后验概率的值域都是在[0,1]。

V在主成分分析中,公共因子数等于变量数,而在因子分析中,公共因子数一般少于变量数。

/ 找矿信息量计算法、特征分析法进行成矿远景区预测中,需要地质变量的取值都是逻辑型数据

V

A绪论B变量B变量

B变量B变量答案相应字母填入空白处。每小题2分,选项A

共XX分)

选项B选项C选项D

D

地质工作的定量化应从工

作开始。

[A]计算机计算[B]地质制图[C]野外地质工作[D]室内测试分析

A

矿床的形成和分布受一定地质条件控

制而具有某些规律性,下面说明正确

的是。

[A]找矿工作受概率法则支

配具有一定风险。

[B]矿床预测定能成

功毫无风险。

[C]采用定量预测方法可

以不考虑其不确定性

[D]成矿不是随机事件

A矿床统计预测是。

[A]数学地质研究的一个重

要分支

[B]比数学地质更高

级的学科

[C]地质学研究中的装饰

[D]能预测固体矿产,但预测石油则行不通

A

数学地质的主要对象是地质体、地质

过程及。

[A]地质工作方法[B]数据采集[C]数学模型[D]计算机技术

D

数学地质解决问题的一般模式是

[A]数学模型T地质解释

-地质模型

[B]地质模型T地质

解释T数学模型

[C]地质解释T地质模型

T数学模型

[D]地质模型T数学模型T地质解释

C

期刊不是国际数学地质协

会主办的专业期刊。

[A]Mathematical

Geosciences数学地球科

[B]Computers &

Geosciences 计算机

地质

[C]Jour nal of

Geochemical

Exploration勘查地球化

[C]F.P.阿格特伯格

[D]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自然资源研究

A

获得国际数学地质之父”美誉的科学

家是。

[A]W.K.克伦宾[B]G.马特隆[D]A.B.维斯捷利乌斯奖

B地质统计学。

[A]是地质上才适用的统计

[B]能够研究地质空

间数据的结构性和

随机性

[C]以随机变量为基础[D]是克立格插值方法的一种

D

软件一般不作为矿产资源

定量预测的专用软件。

[A]MORPAS[B]GeoDAS[C]MRAS[D]Google Earth

[B]1968年在布拉

格召开的国际地质

下列重要事件或事实中

[A]1958年美国学者

Merriam首次提岀将计算

大会上正式成立了

国际数学地质协会

(IAMG,2008 年

改名为国际数学地

球科学协会),可

以认为数学地质学

[C]我国学者在获得国际

数学地球科学协会

(IAMG)最高奖一一克

伦宾奖章、担任IAMG

[D]我国数学地质形成了两个优势领域,一是矿产资源定量

评价领域,二是非线性地质领域。

C 1 / J —1~*■J 1 1 J 1 1 、

是不正确的。

机在地质学中应用,这被

视为数学地质学科诞生的

起点。主席等重要国际职务方面

尚未取得突破。

科正式得到了国际

公认。

A地质变量。[A]是一种随机变量

[B]都必须有定量值

[C]在不同单元中必有不

同的值

[D]取值大小和空间位置无关

A

对混合分布,下列说明正确的是

。[A]统计分布有多个峰。

[B]在正态概率格式

是是一条直线

[C]在对数正态概率格式

上是一条直线[D]由多个成因总体构成

D

对数正态分布疋一种分

布。[A]正态[B]对称[C]负偏[D]正偏

B

假设一个单元中只含有一种岩性。该

单元的岩性熵应为。

[A]1[B]0[C] g[D]某个负数

单选题(选择一个最恰当答案,将

按Hr = - (E pilogpi)/logN 进行计算,

应为。

[A]log0.5[B]log2[C]1[D]0

数据经过标准化变换后,

[A]方差为0[B]标准差为0[C]平均值为0[D]众数为0

下列哪种情形中统计分布的均值一定

小于众数。

[A]正偏分布[B]负偏分布[C]混合分布[D]对数正态分布相似系数的值。[A]不可能为0[B]不可能为1[C]不可能大于1[D]不可能小于1协方差矩阵。[A]对角线元素都是0[B]不是对称矩阵[C]没有负值元素[D]是方阵

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地质变量

。[A]不可能取负值[B]不可能取0值

[C]分布不可能是左偏或

右偏

[D]没法进行二值化

一个服从泊松分布的地质变量

。[A]是定性变量[B]是离散型变量[C]是连续型变量[D]是文本变量

在对数正态概率格纸上。[A]正态分布表现为一条

[B]对数正态分布

一定表现为一条直

[C]正态分布无法投点rm j曰人八店 =曰夂i+h处

直线到该图上去[D]混口力布定是条曲线。

线

在一个单元中,一个地质变量

。[A]最多能取一个值[B]可以取多个值[C]不能取空值[D]不能取0值

秩相关系数的值。[A]不可能大于1[B]可以小于-1[C] 一般都是正数[D]不能反映变量之间的相关性一个单元中含两种岩性,各占单元面

积的50%。该单元的岩性熵应为

[A]lg 0.5[B]lg2[C]lg50[D]lg20

假设控制单元选定后,计算得地质变量X的找矿信息量大于丫的找矿信息量。由此可推测,。[A]在含矿控制单元中比

丫更常岀现

X [B]在不含矿单元[C]在控制单元中X比

中X比丫更常岀现丫更常岀现

[D]X的岀现比丫更有利于找矿

控制单元不应当是的单

丿元。[A]研究、了解程度较咼[B]可以用于建模[C]可能用于检验模型[D]矿床值未知

矿产资源潜力评价的总合式估计,其不正确的提法是:。[A]数据水平比非总合式

估计要高

[B]不要求预测矿

床的个数

[C]不要求预测矿床的空

间位置[D]矿产资源潜在数量级的估计

矿床统计预测的几种做法,不正确的

是。

[A]以点推面[B]面中求点[C]点中求点[D]面中加点

一般来说,矿床统计预测中划分网格单元时,。[A]若地质条件很复杂,

单元应当较大

n t[B]若工作比例尺

贝9

较小,则单元应当

较小

[C]若研究区面积较小,

则单元应当较小

[D]若已知矿床数很多,则单元应当较大

用进行找矿远景区预测

时,控制单元应属于同一类别(比[A]判别分析法[B]聚类分析法[C]特征分析法[D]回归分析法如都是有矿单元)。

在1/20万图上Icm^lcm的网格单

元的面积为平方公里。

[A]2[B]4[C]10[D]20

在进行矿床统计预测时,通常先将研究区划分为等面积和同形状的单元,下述说法不对的是。[A]含矿单元和无矿单元

保证相等

[B]统一观测和取

值的区域范围

[C]保证地质数据获取的

客观性

[D]在技术上易于头现

[B]不要求预测矿

在总合式估计中,。[A]结果具有较高的精度床的个数和空间位[C]数据水平要求较高[D]没有不确定性

[A]要求在0.05至0.95概[B]不要求预测矿[C]简便易行,全国乃至

在非总合式估计中,。率范围内估计资源的个床的个数和空间位洲际的预测可以很快完[D]没有不确定性

数、位置、质量和数量置成或更新

的对角线元素都是0。[A]距离矩阵[B]协方差矩阵[C]相关系数矩阵[D]因子载荷矩阵

的含义比较接近。[A]判别分析与监督分类

[B]聚类分析与有

导师学习[C]有导师学习与非监督

分类

[D]无导师学习与有导师学习

k-均值聚类法是一种动态聚类方法,其

中参数k的含义是

[A]预先指定的类别数[B]平均值大小[C]变量数[D]自动寻找的最优化类别数N(S)为控制单元总数,N(X)为有地质

标志X的控制单元数;N(D)为控制单

元中含矿单元数,N(Dx)为有地质标志X的含矿单元数,则下列选项所示公式表示的是找矿

信息量。ln [(N(X))/(N(S)]ln[ (N(Dx))/(N(D)]

ln [((N(X))/(N(S))/((N(D

x))/(N(D))]

ln [((N(Dx))/(N(D))/((N(X))/(N(S))]

某一单元中含两种岩性,各占单元面积的50%。该单元的岩性组合熵

假设R 型因子分析中使用了 p 个变[A]全部因子的数目是 p

量.N 个样品。由此可知,

。个

[B]因子载荷共有 个

N[C]最重要的因子共有 p

个 [D]全部王要因子在全部样品中的因子得分共有

假设共有3个地质变量,它们的找 矿信息量分别为-1,1和2。由此可 推断任何一个单元的找矿信息总量 不可能

[A]是负值

[B]是 0

[C]大于2

[D]大于3

假设计算得某地质变量的找矿信息 [A]该变量在含矿的控制 [B]该变量有所有

[C]该变量在无矿单元 [D]该变量没有找矿意义

量为0。由此可推测, 。 单元中未出现 控制单元中未出现

中未出现

假设在R 型因子分析中,计算得相 关矩阵的4个特征值分别为 4.0,

3.0, 2.0, 1.0。可以推测,第一主因 子(对应于最大特征值的主因子) 能够解释所有变量总变化性的

[A]0.1 [B]0.2 [C]0.3 [D]0.4

假设在R 型因子分析中,计算得相 关矩阵的4个特征值分别为4.0, 3.0, 2.0, 1.0,至少应选取 个主

因子进行研究,才能使信息丢失不 超过20%。

假设在R 型因子分析中,计算得相 关矩阵的4个特征值分别为 [A]1

[B]2 [C]3 [D]4

4.0,3.0,2.0,1.0可以推测,第一主因 子(对应于最大特征值的主因子) 能够解释所有变量总变化性的 。

[A]50% [B]20% [C]30% [D]40%

假设在回归分析中建立的回归模型 很显著。由此可知,复相关系数 。 [A]接近于-1 [B]接近于0 [C]接近于0.5 [D]接近于1

设用特征分析法建立的含矿单元的 模型特征方程为 F = 0.1x1 + 0.2x2 +

0.3x3 +0.4x4,则最重要的变量是 [A]x1 [B] x2

[C] x3

[D]x4

设用特征分析法建立的含矿单元的 模型特征方程为

F = 0.5x1 + 0.4x2 + 0.3x3 +0.2x4,有4个未知单元 a 、b 、 c 、d ,数据(逻辑数据)分别为a: (1,0,0,0) b:(0,1,1,0) c:(0,0,0,1) d:(0,1,0,0),则按特征分析法预测, 这4个单元按含矿可能性从大到小 排列的顺序应是

设用特征分析法建立的含矿单元的

模型特征方程为 F = 0.5x1 + 0.4x2 + [A]a-b-c-d [B]b-c-d-a [C]c-d-a-b 0.3x3 +0.2x4,并设某个未知单元的 [A]0.2 [B]0.4 [C]0.6

数据为(0,1,0,1)。该未知单元的关联 度应为

设在费歇判别分析中计算出的判别 临界值为0,并设样品X 和丫已分 别被判为不同的类别。 由此可推测, [A]小于0

[B]大于0

[C]等于0

X 和丫的判别得分都

设在费歇判别分析中建立的判别函 数为 R = 0.1x1 + 0.2x2 - 0.3x3,并设 两个样品a 和b 的数据分别为

a

[A]Ro>0.4

[B]Ro<-0.4

[C]-0.4

于两个类别。由此可推测,判别临 界值应满足

设在费歇判别分析中建立的判别函 数为 R = 0.1x1 + 0.2x2 - 0.3x3,并设 两个样品a 和b 的数据分别为 a

[A]Ra>Rb

[B]Ra

[C]Ra=Rb

Rb 表示a 和b 两样品的判别得分。 可以判断,

设在费歇判别分析中建立的判别函 数为R=0.1x1+0.2x2-ax3又设某个 样品的数据为(1,1,2),该样品的判别 得分为0。可以判断,a=

[A]0.10

[B]0.15

[C]0.20

使用证据权法进行找矿远景区预 [A]控制单元面积尽可能

[B]控制单元全是 [C]各证据图层尽量相 测,要求 。

有矿单元

关性要大

[D]b-a-d-c

[D]0.8

[D]不为0

[D]-0.1vRo<0.1

[D]a 和b 属于不同的类别

[D]0.25

[D]各证据图层尽量相互独立

【矿床统计预测 实习指导】实习3c-聚类分析法

1 实习3c 用聚类分析法进行矿床统计预测 目的 通过实习,学会使用聚类分析法进行矿床统计预测,加深对该方法原理的理解。 要求 (1)根据所提供资料,自己动手完成预测计算的各个环节,按时提交实习报告。 (2)复习课程“聚类分析”有关内容。 资料 研究区是湖北省某地区一个铁矿成矿带。为在该区进行矿床统计预测,已将研究区划 分为500m ×500m 基本单元408个,并提取了多个地质变量。本次实习为简便只使用其中两个变量:1x 为单元磁异常值,2x 为单元中心距断裂喷发带的距离。表4-1(单元数据表)列出了实习所用数据。 表4-1单元数据表(表中?表示“未知”) 单元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x 1.86 3.0 1.3 2.45 1.28 2.5 2.0 0.78 1.09 1.5 2.4 2x 0.5 2.0 2.1 1.0 2.5 0.8 0.9 2.4 2.2 0.8 1.5 含矿情况 ? ? 无矿 有矿 无矿 ? ? ? ? 有矿 ? 方法步骤 第一步:分析研究区内铁矿特征及控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划分基本单元,提取地质变量、为各变量赋值。这些工作已经完成(不必重新做)。所用数据见表4-1。 第二步:数据预处理。主要是通过规格化或标准化变换,使数据统一量纲,从而使各变量的数据具有可比性,避免因有的变量数值大而得到突出、有的变量因数值小而受到压制、

2 从而各变量在分类中作用程度不同的情况。本次实习所用数据可以不做这种预处理。 第三步:选择相似性指标。本次实习中,选择距离系数ik d 。其定义为: ∑=-= p j kj ij ik x x d 1 2)( (Eq 4-1) 上式中 p 为变量数;ij x 表示第j 变量在第i 样品(单元)中的值;ik d 表示在多维变量空 间(本次实习是2维)内第i 和第k 两样品间的欧氏距离。两样品距离越近(小)越相似。 第四步:计算所有样品(单元)两两之间的距离,得到距离矩阵。尚未完成的距离矩阵如表4-2所示。请完成该表(还有39个距离需计算)。计算过程举1例说明如下: 22222 12121 ()(1.86 3.0)(0.5 2.0) 1.14 1.5 1.884p j j j d x x == -=-+-=+=∑ 余类推。注意可以将表4-1拷贝到Excel 工作表中,输入合适的公式,快速计算。 第五步:以距离矩阵为基础,用一次计算法画出聚类谱系图。方法: (1)画坐标轴。以距离为横坐标轴。它的刻度从0开始,最大刻度相当于所有距离中最大者。以样品(单元)为纵坐标轴,刻度单位1(即1个单元一行)。 表4-2距离矩阵 单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0 2 1.884 0 3 1.695 1.703 0 4 0 5 1.902 0 6 0.206 2.095 0 7 0 8

统计学试题库带大题的

统计学试题库带大题的 统计学期末必看题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 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 A、从质到量 B、从量到质 C、从质到量,再到质和量的结合 D、从总体到个体 2、某班5名同学的某门课的成绩分别为60、70、75、80、85,这5个数是() A、指标 B、标志 C、变量 D、变量值 3、调查某市职工家庭的生活状况时,统计总体是() A、该市全部职工家庭 B、该市每个职工家庭 C、该市全部职工 D、该市职工家庭户数 4、调查某班50名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单位是() A、该班50名学生 B、该班每一名学生

统计热力学基础复习整理版汇总

统计热力学基础 一、单选题 1) 统计热力学主要研究(A )。 (A) 平衡体系(B) 近平衡体系(C) 非平衡体系(D) 耗散结构(E) 单个粒子的行为 2) 体系的微观性质和宏观性质是通过( C)联系起来的。 (A) 热力学(B) 化学动力学(C) 统计力学(D) 经典力学(E) 量子力学 3) 统计热力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 D) (A) 微观粒子的各种变化规律(B) 宏观体系的各种性质 (C) 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D) 宏观系统的平衡性质 (E) 体系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的关系 4) 下述诸体系中,属独粒子体系的是:(D ) (A) 纯液体(B) 理想液态溶液(C) 理想的原子晶体(D) 理想气体(E) 真实气体 5) 对于一个U,N,V确定的体系,其微观状态数最大的分布就是最可几分布,得出这一结论的理论依据是:(B ) (A) 玻兹曼分布定律(B) 等几率假设(C) 分子运动论(D) 统计学原理(E) 能量均分原理 6) 在台称上有7个砝码,质量分别为1g、2g、5g、10g、50g、100g,则能够称量的质量共有:(B ) (A) 5040 种(B) 127 种(C) 106 种(D) 126 种 7) 在节目单上共有20个节目序号,只知其中独唱节目和独舞节目各占10个,每人可以在节目单上任意挑选两个不同的节目序号,则两次都选上独唱节目的几率是:(A ) (A) 9/38 (B) 1/4 (C) 1/180 (D) 10/38 8) 以0到9这十个数字组成不重复的三位数共有(A ) (A) 648个(B) 720个(C) 504个(D) 495个 9) 各种不同运动状态的能级间隔是不同的,对于同一种气体分子,其平动、转动、振动和电子运动的能级间隔的大小顺序是:(B ) (A)?ε t > ?ε r > ?ε v > ?ε e(B)?ε t < ?ε r < ?ε v < ?ε e (C) ?ε e > ?ε v > ?ε t > ?ε r(D)?ε v > ?ε e > ?ε t > ?ε r (E)?ε r > ?ε t > ?ε e > ?ε v 10) 在统计热力学中,对物系的分类按其组成的粒子能否被分辨来进行,按此原则:(C ) (A) 气体和晶体皆属定域子体系(B) 气体和晶体皆属离域子体系 (C) 气体属离域子体系而晶体属定域子体系(D) 气体属定域子体系而晶体属离域子体系 11) 对于定域子体系分布X所拥有的微观状态t x为:( B)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统计学》试题库 知识点一:统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一、填空题 1、统计是、和的统一体,是统计工作的成果,是统计工作的经验总结和 理论概括。 2、统计研究的具体方法主要有、、和。 3、统计工作可划分为、、和四个阶段。 4、随着的改变,总体和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5、标志是说明,指标是说明。 6、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所有的统计指标称为,变量的具体数值称为。 7、变量按分,可分为连续变量和离散变量,职工人数、企业数属于变量;变量按分,可 分为确定性变量和随机变量。 8、社会经济统计具有、、、等特点。 9、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应包括和两个基本部分。 10、统计标志按是否可用数值表示分为和;按在各个单位上的具体表现是否相同分为 和。 11、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标志,说明特征的名称叫指标。 12、数量指标用表示,质量指标用或平均数表示。 13、在统计中,把可变的和统称为变量。 14、由于统计研究目的和任务的变更,原来的变成,那么原来的指标就相应地变成标志,两者 变动方向相同。 二、是非题 1、统计学和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是完全一致的。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 3、统计学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概括。 4、一般而言,指标总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 5、数量指标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是统计指标值。 7、统计资料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 8、指标都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 9、质量指标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 10、总体和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 11、女性是品质标志。

矿床统计预测基本理论与准则

矿床统计预测基本理论与准则 一、矿床统计预测基本特点 矿床统计预测以多元统计分析或其他数学方法为基本工具,以矿床/矿化体/成矿远景区及相关地质体和地质过程为研究对象,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以查明各种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组合对成矿和找矿的作用(定量),以最终圈定出矿化体可能产出的空间位置、规模和概率为目的。 1、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是矿床统计预测的重要基础和手段。矿床统计预测从研究矿床值的统计分布特征和各种地质因素及其组合的控矿概率等入手,利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进行矿产资源定量预测。 2、相似-类比原则是矿床统计预测工作的基本思路和原则。模型单元和未知单元的定量类比。 3、矿床统计预测是一项在不确定条件下的统计决策工作,预测结果是具有一定成功概率的随机事件(不确定性),在预测结果基础上的进一步勘查工作具有较大的风险性(不确定性)。 二、矿床统计预测的基本思路和任务 以控矿地质条件为重点的矿床成因研究、建立矿床地质概念模型矿床统计预测基本思路矿床统计预测基本任务: 1、圈定成矿远景区,预测出矿床可能产出的位置; 2、预测成矿远景区中某种矿床可能存在的概率大小; 3、预测矿床值的可能大小; 4、定量评价各种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及其不同状态和组合对成矿的作用。

三、矿床统计预测基本理论 1、相似-类比理论(Analogue) (1)在相似的成矿地质条件下,应该有相似的矿床或成矿系列产出。或者说,矿床类型相似,成矿条件和控矿地质标志组合相似。 (2)在相同的、足够大的区域内,应该有相似的矿产资源量。 (3)相似类型的矿床及其最佳控矿地质标志组合,具有相似的数学特征。 (4)矿床模型 对某类矿床成矿条件、成矿环境、矿化特征、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等要素的高度综合。描述性模型(提供找矿标志)VS 成因模型(提供找矿有利地区)矿床成因模型 VS 找矿模型 (对各种成矿条件、控矿因素、矿床地质特征、矿化特征和找矿信息的综合)矿床模型可能随人们对矿床了解的深入而改变。 (5)矿床模式→找矿模型→成矿地质构造背景 陆缘、岛弧、造山带、裂谷?主要控矿地质条件:地层、构造、岩浆岩矿体特征:几何特征、空间特征、结构特征矿化特征:矿物和地球化学组成、蚀变组合等矿化标志: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 (6)相似类比理论对矿床统计预测的指导作用 根据相似-类比理论,我们可以从已知矿床(单元)出发,建立矿床的成矿和找矿模型,筛选出有效、重要的控矿因素和找矿标志,进而选择合适的数学模型对未知矿床(单元)进行预测,圈定出有找矿远景的区域。 基于相似类比理论成矿预测的不足,根据已知的矿床模型不能预测迄今未曾发现过的新类型矿床。根据已知矿床模型不能预测比已知矿床规模更大的超大型

统计学题库答案

单选 问题:下列不属于相关关系的现象是( 3 )。 选项一:企业的投资与产出 选项二:居民的收入与存款 选项三:电视机产量与西红柿产量 选项四:商品销售额与商品销售价格 问题:抽样调查中的抽样误差是指(3 ) 选项一:在调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选项二: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选项三: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选项四: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问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5%,职工人数增加2%,则企业工资总额增长( 2 )。 选项一:10.0% 选项二:7.1% 选项三:7.0% 选项四:7.2% 问题: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与备择假设( 3 ) 选项一:都有可能被接受 选项二:都有可能不被接受 选项三:只有一个被接受而且必有一个被接受 选项四:原假设一定被接受,备择假设不一定被接受 问题:小王收集了1978年以来历年我国人均GDP与人均消费额的资料,如果要反映这一时期我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用什么图形最为合适?(2 ) 选项一:直方图

选项二:散点图 选项三:饼图 选项四:折线图 问题:若回归直线方程中的回归系数为0,则直线相关系数( 3 )。 选项一:r=1 选项二:r=-1 选项三:r=0 选项四:r 无法确定 问题:若消费者价格指数为95%,则表示( 4 )。 选项一: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上涨了 选项二:所有商品的价格都下跌了 选项三:商品价格有涨有落,总体来说是上涨了 选项四:商品价格有涨有落,总体来说是下跌了 问题:某连续变量数列末位组为开口组,下限为200,相邻组组中值为170,则末位组中值为( 1 )。选项一:230 选项二:200 选项三:210 选项四:180 问题:若两变量的r=0.4,且知检验相关系数的临界值为,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3 )。 选项一:40%的点都密集分布在一条直线的周围 选项二:40%的点低度相关 选项三:两变量之间是正相关 选项四:两变量之间没有线性关系 问题:下列指标中包含有系统性误差的是(1 ) 选项一:SSA 选项二:SSE

统计学试题库及答案

1、统计学与统计工作的研究对象就是完全一致的。F 2、运用大量观察法,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观察调查。T 3、统计学就是对统计实践活动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T 4、一般而言,指标总就是依附在总体上,而总体单位则就是标志的直接承担者。T 5、数量指标就是由数量标志汇总来的,质量指标就是由品质标志汇总来的。F 6、某同学计算机考试成绩80分,这就是统计指标值。F 7、统计资料就就是统计调查中获得的各种数据。F 8、指标都就是用数值表示的,而标志则不能用数值表示。F 9、质量指标就是反映工作质量等内容的,所以一般不能用数值来表示F。 10、总体与总体单位可能随着研究目的的变化而相互转化。T11、女性就是品质标志。T 12、以绝对数形式表示的指标都就是数量指标以相对数或平均数表示的指标都就是质量指标 T 13、构成统计总体的条件就是各单位的差异性。F 14、变异就是指各种标志或各种指标之间的名称的差异。F 9、调查某校学生,学生“一天中用于学习的时间”就是(A)A、标志 13、研究某企业职工文化程度时,职工总人数就是(B) B数量指标 14、某银行的某年末的储蓄存款余额(C)C、可能就是统计指标,也可能就是数量标志 15、年龄就是(B)B、离散型变量 四、多项选择题 1、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中(BCE)A、全国人口数就是统计总体B、总体单位就是每一个人 C、全部男性人口数就是统计指标 D、男女性别比就是总体的品质标志 E、人的年龄就是变量 2、统计总体的特征表现为(ACD)A、大量性B、数量性C、同质D、差异性E、客观性 3、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有(ABCDE)A、劳动生产率B、产品合格率C、人口密度 D、产品单位成本 E、经济增长速度 4、下列指标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有(ABC) A、国民生产总值B、国内生产总值C、固定资产净值D、劳动生产率E、平均工资 5、下列标志中属于数量标志的有(BD)A、性别B、出勤人数C、产品等级D、产品产量E 文化程度 6、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ABE)A、人口性别B、工资级别C、考试分数D、商品使用寿命E、企业所有制性质 7、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型变量的有(BE)A、粮食产量B、人口年龄C、职工工资 D、人体身高 E、设备台数 8、研究某企业职工的工资水平,“工资”对于各个职工而言就是(ABE)A、标志B、数量标

【矿床统计预测 实习指导】实习2-聚类分析法

1 实习2 用聚类分析法进行矿床统计预测 姓名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 目的 通过实习,学会使用聚类分析法进行矿床统计预测,加深对该方法原理的理解。 要求 (1)根据所提供资料,自己动手完成预测计算的各个环节,按时提交实习报告。 (2)复习课程“聚类分析”有关内容。 资料 研究区是湖北省某地区一个铁矿成矿带。为在该区进行矿床统计预测,已将研究区划 分为500m ×500m 基本单元408个,并提取了多个地质变量。本次实习为简便只使用其中两个变量:1x 为单元磁异常值,2x 为单元中心距断裂喷发带的距离。表4-1(单元数据表)列出了实习所用数据。 表4-1单元数据表(表中?表示“未知”) 单元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x 1.86 3.0 1.3 2.45 1.28 2.5 2.0 0.78 1.09 1.5 2.4 2x 0.5 2.0 2.1 1.0 2.5 0.8 0.9 2.4 2.2 0.8 1.5 含矿情况 ? ? 无矿 有矿 无矿 ? ? ? ? 有矿 ? 方法步骤 第一步:分析研究区内铁矿特征及控矿地质条件和找矿标志,划分基本单元,提取地质变量、为各变量赋值。这些工作已经完成(不必重新做)。所用数据见表4-1。 第二步:数据预处理。主要是通过规格化或标准化变换,使数据统一量纲,从而使各

2 变量的数据具有可比性,避免因有的变量数值大而得到突出、有的变量因数值小而受到压制、从而各变量在分类中作用程度不同的情况。本次实习所用数据可以不做这种预处理。 第三步:选择相似性指标。本次实习中,选择距离系数ik d 。其定义为: ∑=-= p j kj ij ik x x d 1 2)( (Eq 4-1) 上式中 p 为变量数;ij x 表示第j 变量在第i 样品(单元)中的值;ik d 表示在多维变量空 间(本次实习是2维)内第i 和第k 两样品间的欧氏距离。两样品距离越近(小)越相似。 第四步:计算所有样品(单元)两两之间的距离,得到距离矩阵。尚未完成的距离矩阵如表4-2所示。请完成该表(还有39个距离需计算)。计算过程举1例说明如下: 22222 12121 ()(1.86 3.0)(0.5 2.0) 1.14 1.5 1.884p j j j d x x == -=-+-=+=∑ 余类推。注意可以将表4-1拷贝到Excel 工作表中,输入合适的公式,快速计算。 第五步:以距离矩阵为基础,用一次计算法画出聚类谱系图。方法: (1)画坐标轴。以距离为横坐标轴。它的刻度从0开始,最大刻度相当于所有距离中最大者。以样品(单元)为纵坐标轴,刻度单位1(即1个单元一行)。 表4-2距离矩阵 单元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 0 2 1.884 0 3 1.695 1.703 0 4 0 5 1.902 0 6 0.206 2.095 0 7

年度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基础表(固体矿产)

XXXX年度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基础表 (固体矿产) 采矿权人名称: 矿山名称: 通讯地址: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 县(市、旗、区)乡(镇、街、路) 邮政编码:□□□□□□ 电话号码:□□□□-□□□□□□□□ E-mail: 填表人:填报单位负责人:(加盖单位章) 报出日期:年月日

□□□□年度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基础表(固体矿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原组织机构代码:□□□□□□□□□□□□□□□□□□/□□□□□□□□-□ 采矿许可证号:许可证有效期:年月日止 矿山标示坐标:矿山所处行政区:行政区代码: 所属矿区(井田)名称:所属矿区(井田)编号:□□□□□□□□□-□□□ 2

XXXX年度矿产资源储量统计基础表(固体矿产) 填报说明 一、填报基本要求 1.本表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及管辖海域内从事石油、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地热及水气矿产以外的所有矿产采(选)矿生产活动的采矿权人(以下均对应“矿山企业”,指具有法人地位或具独立经济核算的单位),按《矿产资源统计管理办法》及本填报说明的规定填报。 2. 本表采用年度报送周期。采矿权人(矿山企业)必须在每年1月底前,将经专门人员填写、并经单位负责人审查同意签字盖章的本表格,通过矿产资源储量数据库管理系统,报矿区所在地的县级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放射性矿产的,报送自然资源部。 3. 本表以采矿许可证范围为基本填报单元,由采矿权人填报。无论其生产规模大小都必须单独填报;一采矿权人(矿山企业)开办1个以上矿山的(一人多权的),必须一(权)证(采矿许可证)一表分别进行填报。 4.矿产资源储量应按下列顺序填报: (1)同一填报单元内有多种矿产并计算有矿产资源储量的,按主要矿产→共生矿产→伴生矿产的顺序,分别填写矿产资源储量(1~12栏)的内容。 (2)同一矿产在同一个填报单元内,有多个矿石工业类型、品级(牌号)的矿产资源储量时,应先合计填写该矿产的矿产资源储量(1~12栏)的内容,然后按矿石工业类型、品级(牌号)分别依次填写其矿产资源储量(3~13栏)的内容。 5.本报表各栏的填报内容与上一年度相比有重大变化的(包括变更主要开采矿种、开采方式、矿山企业名称、采矿权属、矿山所在地行政区划名称和代码以及重新评审备案矿产资源储量等),应在备注栏内详细说明。 二、指标解释及填写要求: (一)封面 采矿权人名称:指《采矿许可证》上所列的采矿权人名称全称。 矿山名称:指《采矿许可证》上所列的矿山名称全称。 通讯地址诸项:指采矿权人管理机关所在地的通讯地址、邮政编码,及采矿权人管理机关电话号码、电子信箱。 填表人、填报单位负责人:是指采矿权人指定的填表人及填报单位的负责人,须签名或盖章、并加盖填报单位公章。填表人、填报单位负责人应熟悉掌握本矿山企业矿产资源储量及开发利用的动态情况,熟悉有关规定要求,全面、准确、及时地填报各项内容。 报出日期:填写填报单位负责人签章的日期。 (二)表格正文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原组织机构代码:已经领取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单位必须填写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在填写时,要按照《营业执照》(证书)上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填写,未领取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证照的,填写原组织机构代码。尚未领取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单位,如有原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可填写组织机构代码证书上的代码;没有证书的,由统计部门赋予统计用临时代码,其中本部产业活动单位,可使用法人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第9-16位,加“B”组成,或使用法人单位原组织机构代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统计学题库及题库答案 ) B 、进行调查的时间 D 、调查资料报送的时间 2、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 3、 对比分析不同性质的变量数列之间的变异程度时 ,应使用( )。 A 、全距 B 、平均差 C 、标准差 D 、变异系数 4、 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条件下,若要求允许误差为原来的 2/3,则样本容量( ) A 、扩大为原来的 3倍 B 、扩大为原来的 2/3倍 C 、扩大为原来的 4/9倍 D 、扩大为原来的 2.25倍 5、 某地区组织职工家庭生活抽样调查 ,已知职工家庭平均每月每人生活费收入的标准差为 可靠程度为0.9545,极限误差为1元,在简单重复抽样条件下,应抽选( )。 A 、576 户 B 、144 户 C 、100 户 D 、288 户 6、当一组数据属于左偏分布时,则( ) A 、 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是合而为一的 B 、 众数在左边、平均数在右边 C 、 众数的数值较小,平均数的数值较大 D 、众数在右边、平均数在左边 7、 某连续变量数列,其末组组限为 500以上,又知其邻组组中值为 480,则末组的组中值为( ) A 、 520 B 、 510 C 、 500 D 、 490 8、 用组中值代表组内变量值的一般水平有一定的假定性,即( ) A 、 各组的次数必须相等 B 、 变量值在本组内的分布是均匀的 C 、 组中值能取整数 D 、 各组必须是封闭组 9、 XjX 2’…,X n 是来自总体的样本,样本均值 X 服从( )分布 A 、N(F 2) B.、N(0,1) C 、 N(n 巴nb 2 ) N(=) D 、 n 10、测定变量之间相关密切程度的指标是( ) A 、估计标准误 B 、两个变量的协方差 C 、相关系数 D 、两个变量的标准差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10分) 1、抽样推断中,样本容量的多少取决于( )。 A 、总体标准差的大小 B 、 允许误差的大小 c 、抽样估计的把握程度 D 、总体参 题库1 、单项选择题(每题 2分,共20分) 1、调查时间是指( A 、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 C 、调查工作的期限 12元,要求抽样调查的

矿床统计预测题库

Tag A 绪论 B 变量 C 原理 D 方法 说明 学科介绍 地质勘探数据统计分布特征;地质变量研究研究 基本理论、准则;潜力评价概论;成矿远景区预测概论;比例尺、单元划分及控制区确定 资源总量估计和潜力评价方法 秩相关系数法预测、找矿信息量计算法预测、证据权法预测、特征分析法预测 多元统计方法:回归分析、判别分析、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及因子分析、趋势面分析 地质统计学,是地质学中使用的统计分析理论方法的统称。 建立地质体、地质过程的数学模型,常是数学地质研究的重要任务。 矿产资源的形成和分布,常既有一定程度的确定性,也有一定程度的随机性。 矿床统计预测,就是用地质统计学的方法进行矿产预测。 数学地质必须以数学为基础和岀发点。 数学地质的主要对象是地质体、地质过程及地质工作方法。 数学地质是矿床统计预测的一个组成部分。 数学地质是以解决地质问题为目标和岀发点,以数学为工具,以计算机为手段,研究客观世界规律性 的科学。 数学地质是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手段,研究解决地质问题的科学技术。 在矿床统计预测中,研究定性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是不可忽视的。 从数量众多的地质变量中筛选最重要的变量,其目的是要达到变量数目最优化。 地质变量中所谓的伪变量是为了计算方便而人为附加的一种变量。 地质数据预处理可提高地质数据的可利用程度。 地质数据预处理可以起到减少变量,简化数学模型的作用。 规格化变换并不能消除地质变量的量纲。 矿产预测的综合信息原则,要求矿产预测工作中尽量同时使用不同比例尺的资料。 矿床值不是地质变量。 矿体的厚度,钻孔的 GPS 坐标,矿石的品位化验值都是比例型数据。 两个变量之间的秩相关系数,不可能是负数。 随着空间位置不同,表示某一地质现象可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地质变量。 所谓矿床值,是一种直接反映矿产资源数量、质量或空间分布等属性的地质变量。 所谓网格化,是指通过插值将空间上不规则分布的数据变为按规则网格分布的数据。 通过布尔转换,可以将定量变量变为逻辑变量。 通过规格化变换,可以消除变量的量纲。 通过均匀化变换可以将地质变量变成符合均匀分布的变量。 相关系数和秩相关系数的值域都是 [-1,1]。 选择地质变量应以数学方法为基础,以地质方法为辅。 一个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的变量,取对数后将会服从正态分布。 一个服从正态分布的变量,取对数后将会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在综合预测中所谓“地物化遥”,是指地质、物探、化探、遥感。 当采用多个地质变量进行矿床统计预测时,一般最好选择那些互相密切相关的变量。 矿产预测中的循序渐进原则,要求矿产预测工作尽量按照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有系统地进行。 矿产预测中的循序渐进原则,要求矿产预测工作尽量按照比例尺由小到大、靶区逐步缩小的顺序有系 统地进行。 矿产资源既有地质属性,也有技术经济属性。 矿产资源是地质作用的自然产物,因此与技术经济条件没有关系。 矿床统计预测的尺度一致原则的基本要求是,所划分的网格单元大小和形状保持一致。 矿床统计预测应当遵循以地质成矿规律研究为基础的原则。 矿床统计预测中,一般来说工作比例尺越小,划分单元大小也相应地越小。 所谓未知单元,是指各地质变量的取值都未知的单元。 通过矿床统计预测估计的资源量级别一般都有较高的经济可行性和地质可靠度。 为了建立较好的预测模型,一般应尽可能选择、使用互相独立的预测标志。 一般来说,根据预测结果提出研究区内进一步地勘工作部署建议,是矿床统计预测中可有可无的一个 环节。 一般来说,矿床统计预测方法不能预测矿床的类型或质量。 一般来说,矿床统计预测遵循了相似类比的基本思路。 一般来说,在矿床统计预测中,地质成矿规律研究并不是一项重要的工作。 一般来说,在矿床统计预测中应当对预测模型和预测结果进行地质解释。 一般来说,找矿远景区内不应当有已知矿床。 已知矿床不应出现在模型单位之外的区域。 应用矿床统计预测方法,既可以预测矿床产岀的位置,也可以预测其类型或质量。 找矿远景区都是已知有矿床存在的地段。 判断题 Tag 答案 A 绪论 X A 绪论 V A 绪论 V A 绪论 X A 绪论 X A 绪论 V A 绪论 X A 绪论 V A 绪论 V A 绪论 V B 变量 X B 变量 V B 变量 V B 变量 X B 变量 X B 变量 X B 变量 X B 变量 X B 变量 X B 变量 V B 变量 V B 变量 V B 变量 V B 变量 V B 变量 X B 变量 V B 变量 X B 变量 V B 变量 X B 变量 V C 原理 X C 原理 X C 原理 V C 原理 V C 原理 X C 原理 X C 原理 V C 原理 X C 原理 X C 原理 X C 原理 V C 原理 X C 原理 X C 原理 V C 原理 X C 原理 V C 原理 X C 原理 X C 原理 V C 原理 X D 方法 V D 方法 X

矿产资源 三率

“三率”包括开采回收率、采矿贫化率、选矿回收率。 开采回收率是指矿山企业计算开采范围内实际采出矿石量与该范围内地质储量的百分比。根据计算范围的大小分为工作面、采区(矿块)、阶段和全矿井的回采率。开采回采率指的是全矿井、露天采场或矿务局的总回采率。开采回收率是衡量矿山企业开采技术和开采管理水平优劣,资源利用程度高低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开采回采率偏低,矿石回收量就少,成本就高。矿山企业为降低成本,获取最高的产值和利润,往往采富弃贫、采易弃难、采厚弃薄、采大弃小,造成资源损失。回采率指标低,矿山服务年限则缩短。 采矿回采率 矿石采出量在该矿山或采矿场(矿井、采掘工作面)地质储量中所占的比例。通常用百分比表示。是比较采矿方法优劣、回采工作质量高低的技术经济指标之一。 式中“区域”指矿房、矿柱、采场、台阶、中段、坑口、矿区,可计算总回采率,亦可分别计算回采率:“地质储量”指开采中重新核定的储量。 其计算公式为: 采矿贫化率是计算开采范围内原矿地质品位与采出矿石品位之差与原矿地质品位之间的比值。在开采过程中,由于废石、矸石混入或高品位矿石损失,或者部分有用组份溶解或散失,导致采出矿石品位低于开采前计算的工业储量中的矿石地质品位,这种现象称矿石贫化。这是考核矿山企业采出矿石质量的指标之一,也是分析采矿方法是否合理的根据之一。矿石贫化率高了,会使最终产品质量下降,影响企业经济效益。 选矿回收率是指选矿产品(一般指精矿)中所含被回收有用成分的重量占入选矿石中该有用成分重量的百分数。这是评价矿山企业选矿技术、管理水平和入选矿石中有用成分回收程度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也是反映资源利用水平的指标。 “三率”指标制定与考核制度的内容是: “三率”指标制定与考核是衡量、监督矿山企业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水平的最主要考核制度,是贯彻落实国家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的一项重要基础技术工作。 “三率”指标,首先由矿山企业论证提出方案,经矿山企业法人审批后,报省(区、市)地矿主管部门。省(区、市)地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对上报的“三率”指标进行复核,并提出修改意见,由矿山企业修改后,再报省(区、市)地矿主管部门确认备案,即作为各级地矿主管机构监督检查企业“三率”的依据。 “三率”指标是一个要符合每个矿山企业开采实际的阶段性指标。每个矿山都有自己的“三率”标准。不可能提出一个适合某矿种各类矿山统一的、趋同的考核标准。即使是针对性很强的矿山设计,也只能推荐一个原则的控制指标或参考的指标供矿山生产设计时参考。特别是随着开采技术的进步,采、选装备的改进以及采选人员素质的提高,“三率”指标要

天津财经大学统计学题库60道题

《统计学》课程习题(修订) 1.举例说明统计分组可以完成的任务。 2.举一个单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子,再举一个双向复合分组表的例子。 3.某市拟对该市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调查,想要通过调查来研究下列问题: (1)通过描述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学历结构来反映队伍的整体质量;(2)研究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职称结构比例是否合理;(3)描述专业技术人员总体的年龄分布状况;(4)研究专业技术人员完成的科研成果数是否与其最后学历有关。 请回答: (1)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对象是; (2)该项调查研究的调查单位是; (3)该项调查研究的报告单位是; (4)为完成该项调查研究任务,对每一个调查单位应询问下列调查项目。 4 根据上表指出:(1)变量、变量值、上限、下限、次数(频数);(2)各组组距、组中值、频率。 5 注:年龄以岁为单位,小数部分按舍尾法处理。 6.对下列指标进行分类。(只写出字母标号即可) A手机拥有量B商品库存额C市场占有率D人口数 E 出生人口数 F 单位产品成本G人口出生率H利税额 (1)时期性总量指标有:;(2)时点性总量指标有:; (3)质量指标有:;(4)数量指标有:; (5)离散型变量有:;(6)连续型变量有:。 7.现有某地区50户居民的月人均可支配收入数据资料如下(单位:元):

886 928 999 946 950 864 1050 927 949 852 1027 928 978 816 1000 918 1040 854 1100 900 866 905 954 890 1006 926 900 999 886 1120 893 900 800 938 864 919 863 981 916 818 946 926 895 967 921 978 821 924 651 850 要求: (1)试根据上述资料作等距式分组,编制次(频)数分布和频率分布数列; (2)编制向上和向下累计频数、频率数列; (3)用频率分布列绘制直方图、折线图和向上、向下累计图; (4)根据图形说明居民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布的特征。 8.某商贸公司从产地收购一批水果,分等级的收购价格和收购金额如下表,试求这批 9.某厂长想研究星期一的产量是否低于其他几天,连续观察六个星期,所得星期一日产量为100、150、170、210、150、120,单位:吨。同期非星期一的产量整理后的资料为: 要求: (1)计算星期一的平均日产量、中位数、众数; (2)计算非星期一的平均日产量、中位数、众数; (3)比较星期一和非星期一产量的相对离散程度哪一个大一些。 10 要求:(1)比较两个单位工资水平高低;(2)说明哪一个单位的从业人员工资的变异程度较高。

矿产资源管理题库及答案

矿管科题库 1、现行《矿产资源法》于()起开始施行。 A、1986.3.19 B、1997.10.1 C、1996.8.29 D、1997.1.1 2、()是指矿山企业及个人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未经审查批准,未取得采矿许可证而擅自采矿的行为。 A、非法开采 B、越界开采 C、无证开采 3、矿产资源“三率”指标是指矿产资源开发利用()。 A、开采回采率 B、选矿回收率 C、综合利用率 D、矿石贫化率 4、采矿权人不按规定进行闭坑,可处以()的罚款。 A、5万元 B、10万元 C、1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 5、超越批准矿区范围采矿的,责令退回本矿区范围内开采并赔偿损失,没收越界开采的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以下的罚款: A、5万元 B、10万元 C、15万元 D、20万元 6、对采取破坏性开采方法开采的,造成矿产资源严重破坏的,应处以()罚款: A、5万元以下 B、10万元以下 C、15万元以下 D、20万元以下 7、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继续采矿的,采矿权人应当在采矿许可证有效期满的()日前,到登记管理机关办理延续登记手续。 A、10 B、20 C、30 D、40 8、我市和谐矿区试点地区() A、白云鄂博矿区 B、九原区 C、达茂旗D固阳县 9、下面哪些是采矿权延续的前置条件?() A、足额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治理保证金 B、依法缴纳采矿权价款 C、依法缴纳资补费 D、依法缴纳采矿权使用费 10、采矿权年检需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A、缴纳矿产资源补偿费、采矿权使用费、采矿权价款和缴存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情况 B、是否开展矿山储量动态监测并提交矿山储量年报的。 C、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年度开采设计实施情况 D、依法填报统计报表或资料情况 E、日常监督检查、督查中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11、违反《矿产资源法》规定收购和销售国家统一收购的矿产品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没收矿产品和违法所得,可以并处罚款。 12、矿业权设定抵押时,矿业权人应持抵押合同和矿业权许可证到原发证机关办理备案手续。矿业权抵押解除后20日内,矿业权人应书面告知原发证机关。 13、个人自用采挖砂、石、粘土矿产资源一定要办理采矿许可证。 14、采矿权人逾期不办理采矿权延续登记手续的,采矿许可证自行废止。 15、旗县区国土资源局在采矿权年检工作中实地核查的矿山应不低于应检矿山的20%。 16、和谐矿区建设内容包括建立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调解机制、矿地矛盾协调化解机制、矿区

统计学题库(含答案)

绪论 1.只要增加例数就可以避免抽样误差。(×) 2.等级资料也可认为是一种计数资料。(√) 3.概率的取值一定在0~1范围内,频率的取值则不一定。(×) 4.客观事物中同质是相对的,变异是绝对的。(√) 5.观察单位数不确定的总体称为有限总体。(×) 6.统计量针对于样本,参数针对于总体。(√) 7统计描述就是用样本推断总体的统计过程。(×) 8.有序分类资料就是等级资料。(√) 9.统计分析一般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10.如果对全部研究对象都进行了调查或测定就没有抽样误差。(√) 11.对于统计资料的描述可用统计指标和统计图表两种手段。(√) 12.有序变量也称连续型变量,变量值可取连续不断的实数。(×) 13.分类资料中的各类别必须互相排斥,不能相互包含。(√) 14.离散变量在数值很大时可以取小数值,可近似地看成连续型变量。(√) 15.统计指标是用来综合说明总体某一特征的,而标志是说明个体某一特征的。(√) 16.若以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调查某地1000人中有多少个高血压患者, 这是____C____。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17.某医院用一种中草药治疗9名高血压病人,治疗前后的舒张压见下表。 病人号 1 2 3 4 5 6 7 8 9 治疗前115 110 129 110 116 109 109 102 104 治疗后116 90 108 92 90 110 87 120 91 欲比较治疗前后有无差异, 这是____A_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18.一批病人的血球沉降率(%)是_____A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19.统计一批肝炎病人的住院天数是____A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20.某项新手术方法的成功与失败例数是__C___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21.一批按贫血儿童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的检查记录分类的资料是__E___。 a.计量资料b.还不能决定是计量资料还是计数资料 c.计数资料d.既可作计量也可作计数资料e.等级资料 22.对某地区食品零售店的卫生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其个体是__D___。 a.该地区所有经营零售食品的商店b.全部零售食品的卫生情况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总结 1.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概论 1.成矿规律学: 是应用地学理论来研究矿床的形成、时空分布及其演化规律的学科,是指导矿床勘查,进行成矿预测的基础. 2.成矿预测 是根据成矿规律或矿化信息,按一定的方法和程序对不同规模的矿化单元(矿带\矿田\矿体)的产出位置、矿化类型、资源量等的预测。 成矿预测通常包括 (1)定性预测:概念预测:利用矿床分布的概念模式预测矿床。 (2)定量预测:矿床统计预测:根据矿床分布的统计规律预测矿床。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定量化表达。以成矿规律为基础的成矿预测工作,是矿床勘查工作创新的基本途径。 2.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地质因素分析 1.成矿地质背景 形成矿床的各种地质作用(事件)、成矿条件和控矿因素的总和。最基本的控矿因素(1)地层(岩性) (2)构造:褶皱:背斜和向斜 断裂:压\张\扭性断裂 (3)岩浆岩: (a)超基性(科马提岩/橄榄岩):Ni\Cu\Cr\PGE (b)基性岩(玄武岩/辉长岩):Fe\V\Ti (c)中性岩(安山岩/闪长岩):Fe、Cu、Pb、Zn、Au (d)酸性岩(流纹岩/花岗岩):W、Sn、Bi、Mo、Li、Be、Nb、Ta (e)碱性岩(正长岩):Au、Cu、Mo 不同类型的矿床具有不同的成矿地质背景和控矿因素组合。 2.地质异常 (1)由地质异常事件形成的物质组成、结构构造、成因序次与围岩具有显著差别的地质体;(2)小概率事件形成的稀有地质体,服从统计规律; (3)矿床是典型的地质异常体。 3.控矿因素 (1)地层(岩性)控矿 (2)构造(褶皱+断裂)控矿 (3)岩浆岩控矿:成矿专属性 (4)地球化学(元素丰度+挥发分) 3.成矿时空分布规律 1.成矿期\成矿域 一定的成矿物质在一定地质时期的某些地区或一定地区的某些地质时期内的富集规律。 (1)这种有利于某种矿产或多种矿产富集的地质时间区间称为成矿期。 (2)有利于成矿的区域成为成矿省(带\矿集区) . 2.研究意义 在研究成矿规律时,采用成矿期、成矿省、矿化分带性等概念。能够针对性地查明矿化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认识地质发展历史中成矿作用在区域(全球性和地域性)和局部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